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

2024-04-28

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通用8篇)

篇1: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辽宁省

【发布文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281号 【发布日期】2013-02-04 【生效日期】2013-04-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81号

《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业经2013年1月14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长陈政高

2013年2月4日

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实有人口的服务管理,保护实有人口的基本权益,完善实有人口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实有人口的服务管理活动。

第三条 实有人口服务管理遵循保障权益和优化服务的原则,实行居住地管理。

第四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公安机关及其所属公安派出机构负责实有人口登记、《居住证》发放工作,并负责采集实有人口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址、公民身份号码、照片等个人基本身份信息和居住信息(以下简称实有人口基础信息)。

发展改革、财政、经济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人口计生、教育、民政、卫生、工商、税务、司法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实有人口的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确定实有人口管理人员,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实有人口基础信息采集等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第六条 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第七条 与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登记有关的企业事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实有人口登记义务。其履行实有人口登记义务的情况,依法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公安机关和有关单位、个人对在实有人口服务管理过程中知悉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八条 我省户籍人口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登记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新生婴儿由户主、亲属、抚养人申报出生登记;

(二)公民死亡的,由户主、亲属、抚养人、邻居申报死亡登记,未申报登记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依据居民委员会、村委委员会出具的证明并经调查核实后,注销户口;

(三)迁移户口的,由本人或者户主申报迁出、迁入登记;

(四)应征服兵役的,由本人、户主申报,注销户口;

(五)户口登记内容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由户主或者本人申报变更或者更正登记。

第九条 寄住人口拟在寄住地居住1个月以上的,应当在到达居住地之日起7日内,持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派出所委托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申报寄住登记。

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接受公安机关委托开展实有人口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第十条 流动人口拟在我省居住1个月以上的,应当在到达我省居住地之日起7日内,持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派出所委托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申报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并申领《居住证》。

就学、未满16周岁的人员不需办理《居住证》,但本人自愿申请办理的除外。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只办理居住登记,不申领《居住证》:

(一)在旅馆住宿的人员,由旅馆负责登记;

(二)在医院住院就医的人员,由医院负责登记;

(三)在学校、培训机构寄宿就学或者培训的人员,由学校、培训机构负责登记;

(四)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由救助站负责登记。

前款负责登记的机构或者单位应当定期将登记的信息报送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第十二条 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应当提供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房屋租赁协议或者有关居住证明等材料。

第十三条 《居住证》登记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7日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向《居住证》签发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派出所委托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变更登记。

《居住证》有效期分为1年、2年和3年,由流动人口自愿选择有效期限。《居住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持证人应当在有效期满30日前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延期。

《居住证》遗失、损坏的,应当及时申请补领、换领。

《居住证》申领、变更登记和延期、补领、换领免费。

本办法实施前已办理《居住证》的,持有效《居住证》可免费换领,其居住期限连续计算。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聘用流动人口,职业中介服务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职业中介服务,房屋中介服务机构为承租人提供房屋中介服务,或者房屋合法使用人直接出租房屋的,应当登记相关人员的实有人口基础信息,并自登记之日起7日内,将信息报送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第十五条 公安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实有人口管理人员,负责采集、核实实有人口基础信息。采集、核实时,可以采取上门询问、当场填报等方式进行。上门登记服务时,应当佩戴统一制发的标识,并主动出示工作证件。

实有人口管理人员的姓名、照片、证件号码、服务范围等信息应当在其工作区域内公示。

单位和个人对实有人口管理人员实施的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应当予以配合,并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第十六条 在政府主导下,公安机关和发展改革、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建立实有人口综合信息系统,征集和整合政府各部门实有人口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第十七条 申报寄住登记的寄住人口,可以在寄住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开具居住证明、生存证明、有无犯罪记录证明。第十八条 流动人口凭本人《居住证》,在下列方面享有与常住人口同等的权益:

(一)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相关社会保障待遇;

(二)按规定申请政府公租房;

(三)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办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登记;

(四)办理港、澳商务签证、边境通行证件;

(五)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

(六)按规定参加居住地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登记;

(七)与其共同居住的子女按规定参加我省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中考、高考;

(八)依法参加居住地社区组织和有关社会事务管理;

(九)依法要求有关部门调处纠纷,提供法律援助;

(十)申请开具生存证明、有无犯罪记录证明;

(十一)国家、省和居住地所在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权益事项。

第十九条 流动人口在下列方面享受与常住人口同等的健康公共服务:

(一)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二)免费接受孕前优生咨询和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咨询指导;

(三)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免费获得避孕药具,接受避孕节育检查和手术、终止妊娠手术以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四)在指定医疗机构接受实行限价收费的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服务;

(五)与其共同居住的未成年子女接受儿童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等服务;

(六)传染病防治;

(七)国家、省和居住地所在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公共服务事项。

第二十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不断扩大保障流动人口基本权益和公共服务的范围,完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基本权益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寄住人口不申报寄住登记或者流动人口不申领《居住证》的,由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责令其改正,限期补登补领;逾期仍不补登补领的,作为个人不良信用行为,记入个人信用档案。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服务机构、房屋中介服务机构、房屋出租人,以及旅馆、医院、学校、培训机构、救助机构等谎报、瞒报或者未按时报送相关信息的,由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每谎报、瞒报一人由县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并作为企业或者个人不良信用行为,记入企业或者个人信用档案。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从事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办理实有人口登记或者发放《居住证》的;

(二)违法收取《居住证》费用的;

(三)泄露、出售、非法使用或者提供在工作中知悉的个人信息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实有人口,是指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含常住人口、寄住人口、流动人口及境外来辽人员。

第二十五条 境外来辽人员的服务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

第281号

《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业经2013年1月14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长陈政高

2013年2月4日

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实有人口的服务管理,保护实有人口的基本权益,完善实有人口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实有人口的服务管理活动。

第三条 实有人口服务管理遵循保障权益和优化服务的原则,实行居住地管理。

第四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公安机关及其所属公安派出机构负责实有人口登记、《居住证》发放工作,并负责采集实有人口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址、公民身份号码、照片等个人基本身份信息和居住信息(以下简称实有人口基础信息)。

发展改革、财政、经济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人口计生、教育、民政、卫生、工商、税务、司法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实有人口的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确定实有人口管理人员,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实有人口基础信息采集等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第六条 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政府公共财政预

—1—

算。

第七条 与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登记有关的企业事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实有人口登记义务。其履行实有人口登记义务的情况,依法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公安机关和有关单位、个人对在实有人口服务管理过程中知悉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八条 我省户籍人口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登记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新生婴儿由户主、亲属、抚养人申报出生登记;

(二)公民死亡的,由户主、亲属、抚养人、邻居申报死亡登记,未申报登记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依据居民委员会、村委委员会出具的证明并经调查核实后,注销户口;

(三)迁移户口的,由本人或者户主申报迁出、迁入登记;

(四)应征服兵役的,由本人、户主申报,注销户口;

(五)户口登记内容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由户主或者本人申报变更或者更正登记。

第九条 寄住人口拟在寄住地居住1个月以上的,应当在到达居住地之日起7日内,持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派出所委托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申报寄住登记。

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接受公安机关委托开展实有人口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第十条 流动人口拟在我省居住1个月以上的,应当在到达我省居住地之日起7日内,持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派出所委托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申报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并申领《居住证》。

就学、未满16周岁的人员不需办理《居住证》,但本人自愿申请办理的除外。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只办理居住登记,不申领《居住证》:

(一)在旅馆住宿的人员,由旅馆负责登记;

(二)在医院住院就医的人员,由医院负责登记;

(三)在学校、培训机构寄宿就学或者培训的人员,由学校、培训机构负责登记;

—2—

(四)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由救助站负责登记。

前款负责登记的机构或者单位应当定期将登记的信息报送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第十二条 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应当提供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房屋租赁协议或者有关居住证明等材料。

第十三条 《居住证》登记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7日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向《居住证》签发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派出所委托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变更登记。

《居住证》有效期分为1年、2年和3年,由流动人口自愿选择有效期限。《居住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持证人应当在有效期满30日前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延期。

《居住证》遗失、损坏的,应当及时申请补领、换领。

《居住证》申领、变更登记和延期、补领、换领免费。

本办法实施前已办理《居住证》的,持有效《居住证》可免费换领,其居住期限连续计算。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聘用流动人口,职业中介服务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职业中介服务,房屋中介服务机构为承租人提供房屋中介服务,或者房屋合法使用人直接出租房屋的,应当登记相关人员的实有人口基础信息,并自登记之日起7日内,将信息报送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第十五条 公安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实有人口管理人员,负责采集、核实实有人口基础信息。采集、核实时,可以采取上门询问、当场填报等方式进行。上门登记服务时,应当佩戴统一制发的标识,并主动出示工作证件。

实有人口管理人员的姓名、照片、证件号码、服务范围等信息应当在其工作区域内公示。

单位和个人对实有人口管理人员实施的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应当予以配合,并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第十六条 在政府主导下,公安机关和发展改革、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建立实有人口综合信息系统,征集和整合政府各部门实有人口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第十七条 申报寄住登记的寄住人口,可以在寄住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开具居住证明、生存证明、有无犯罪记录证明。

—3—

第十八条 流动人口凭本人《居住证》,在下列方面享有与常住人口同等的权益:

(一)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相关社会保障待遇;

(二)按规定申请政府公租房;

(三)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办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登记;

(四)办理港、澳商务签证、边境通行证件;

(五)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

(六)按规定参加居住地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登记;

(七)与其共同居住的子女按规定参加我省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中考、高考;

(八)依法参加居住地社区组织和有关社会事务管理;

(九)依法要求有关部门调处纠纷,提供法律援助;

(十)申请开具生存证明、有无犯罪记录证明;

(十一)国家、省和居住地所在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权益事项。

第十九条 流动人口在下列方面享受与常住人口同等的健康公共服务:

(一)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二)免费接受孕前优生咨询和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咨询指导;

(三)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免费获得避孕药具,接受避孕节育检查和手术、终止妊娠手术以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四)在指定医疗机构接受实行限价收费的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服务;

(五)与其共同居住的未成年子女接受儿童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等服务;

(六)传染病防治;

(七)国家、省和居住地所在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公共服务事项。

第二十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不断扩大保障流动人口基本权益和公共服务的范围,完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基本权益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寄住人口不申报寄住登记或者流动人口不申领《居住证》的,由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责令其改正,限期补登补领;

—4—

逾期仍不补登补领的,作为个人不良信用行为,记入个人信用档案。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服务机构、房屋中介服务机构、房屋出租人,以及旅馆、医院、学校、培训机构、救助机构等谎报、瞒报或者未按时报送相关信息的,由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每谎报、瞒报一人由县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并作为企业或者个人不良信用行为,记入企业或者个人信用档案。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从事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办理实有人口登记或者发放《居住证》的;

(二)违法收取《居住证》费用的;

(三)泄露、出售、非法使用或者提供在工作中知悉的个人信息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实有人口,是指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含常住人口、寄住人口、流动人口及境外来辽人员。

第二十五条 境外来辽人员的服务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篇3: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一、人口流迁模式改变要求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长期以来, 实际收入差异被认为是人口流迁的核心驱动力, 在刘易斯模式、拉尼斯—费模式和乔根森模式中, 其共同点是认为劳动者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决策唯一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异。[2]基于这种人口流迁理论, 城镇化过程被简单地概括为人口从乡村到城镇的地理空间单向转换过程。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以人口地理空间转换为标准的城镇化之路走得过于迅猛, 截止2012年, 我国内地城市化率达到了51.3%。[3]但与此同时, 以人口社会空间转换为主导的城市化进程缓慢, 以户籍为核心依据的社会福利并未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而覆盖到多数的“被城市化”人群。因此, 深入考察我国人口流迁的人群诉求、特征及趋势, 以流动人口的社会空间转换为主导的“社会融入”将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方向。

1. 人口有序管理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人口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性因素, 人口的有序管理就是在确保公民自由迁移权的前提下,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税收、规划、市场、福利、信息等各种手段, 吸引公民主动接受管理, 合理引导人口流量和流向, 从而有效调控区域间的人口流动, 保障区域内的社会融合。在人口流迁模式由城市地理空间向城市社会空间融入的转换过程中, 人口服务管理的创新重点就是要采取适宜于人口流迁的新模式调整人口流向, 实现人口的有序流动, 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有利于人口流迁模式顺利转换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应有之义, 为人口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快, 流动人口多, 社会管理任务重, 社会问题多发时期的必然要求。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可以为人口发展提供更符合需求的公共服务, 为人口有序流动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 这为促进我国人口流迁模式的顺利转换, 促进人口社会融入奠定了扎实的政策基础。与此同时, 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是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 事关社会平安稳定。

二、三大困境阻碍人口服务管理改革深化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统筹协调, 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在深化推进人口服务管理过程中, 当前仍然存在着三大困境需要解决。

1.“服务引导管理”的理念仍待强化

管理就是服务, 服务理念的确立在人口管理过程中仍需强化。从理论上来看, 人口迁移流动是一个市场行为, 人口具有自由迁徙的基本权利;而人口服务管理是一个政府行为, 政府具有引导和调节人口流迁的管理职能。正因如此, 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 作为国家形态的政府对人口调控的方式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在较长一段时期内, 我国对人口管理的基本理念仍然是把人口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单一要素来进行单向控制, 而非系统调控, 再加上客观国情国力和政治经济体制约束性条件的存在, 以致我国人口管理体制并未严格按照人口要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幸福的标准来构建。以广东省为例, 2009年, 《广东省流动人员管理条例》才正式修订为《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 这标志着对人口服务的功能正式成为社会共识。由“管理”变为“服务管理”, 意味着政府对流动人口应以提供服务为主, 通过服务引导管理, 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来吸引人口有序流动, 遵循人口流迁的市场规律。

2. 差异化的公共服务导致人口流迁频繁

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按照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理论, 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主要是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所导致。[4]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异扩大是人口流迁频繁的最根本原因。事实上, 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是同步的, 而社会资源又会随着经济资源的集聚得到高度优化, 从而更增强了经济发达地区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发达地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接纳程度日益提高, 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并鼓励其社会融入。正因为发达地区对人口服务功能的提升, 在一定时期内会更加引发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迁出, 提升发达地区的人口集聚度。因此, 在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 发达地区提升人口服务水平与控制人口集聚压力的矛盾普遍存在, 化解这些矛盾的根本策略显然是全面提升国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尽可能缩小人口在社会服务方面差异, 从而减轻人口流动的“欲望”。

3. 现有制度堵塞了创新人口服务管理的路径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必然涉及到与人口相关的政策制度, 在现有政策制度没有改变的条件下, 人口服务管理改革之路必然是举步维艰。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税收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都要根据人口服务管理的变革发生相应变化, 从地方来看, 各地差异化的制度与政策安排, 必然对人口服务管理造成更大的混乱。一是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创新人口服务管理的最为核心的部分。当前的户籍制度是公共服务供给对象划分的根本标准。在户籍制度没有发生根本变革的前提下,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二是税收制度。在当前的分税制下, 地方财权事权环节存在断裂, 地方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的动力不足。由于我国征税以生产环节为主, 人口增加对地方政府而言, 通常意味着公共服务供给和财政压力的增大, 地方政府对于流动人口具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力。三是就业制度。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鼓励就业的动力不足, 政府引进产业时往往从提高区域人均GDP等考核指标出发, 引入的产业和企业通常属于资本密集型, 在区域经济聚集的同时并不能形成很好的人口聚集, 人口流动不能完全受到市场力量的支配, 最终导致人口流动与产业分布不相适应。四是社会保障制度。基于户籍制度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制度, 仍然存在着分块分条, 人口自由有序流动受阻, 社会福利分配体系有待完善, 特别是福利的不可携带性, 使得人口服务的范围大打折扣。

三、创新人口服务管理的改革思路与政策建议

从全国来看,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改革思路需要在坚持公平、统筹、全域和渐进原则基础上, 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 采取“流迁自由、有限准入、拓展服务、逐步配套”的路径, 最终实现全体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公平是第一原则, 作为公民, 有权利自由地选择其工作, 生活和居住地;统筹原则是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社会管理体制之中, 即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城乡统筹管理;全域原则是指对辖区所有人口同等对待, 人口服务管理要覆盖于所属地域的全部人口;渐进原则是指创新人口服务管理要先易后难, 采取渐进的方式, 谨慎地推进。所谓“流迁自由”, 是指遵循人口流动规律, 不可强行设置人为障碍, 把人口流迁的市场行为变为一种行政手段;“有限准入”是指有限制性地吸纳符合区域发展的人口, “积分入户”政策便是其中一种方式;“拓展服务”是指对服务的人群覆盖范围、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拓展;“逐步配套”是指人口服务水平提升要争取相应的政策配套, 特别是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 要积极探索相应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基于上述改革思路,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强化人口服务管理的理念创新, 按照人口流迁规律办事

政府在人口管理过程中要强化服务的理念, 必须按照人口迁移流动和城市化的客观规律办事。政府在人口服务管理过程中, 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政府负责制定公平政策。政府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架构, 逐步淡化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界限, 消除对流动人口的制度性、政策性和心理性歧视。在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人才制度、医疗制度等方面实行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公平竞争, 逐步消除户口所具有的身份、待遇和等级差别。二是要坚持市场自由平等竞争。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人口迁移流动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三是坚持个人理性选择。劳动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和个人偏好理性选择, 在城乡之间保留“绿色通道”, 实现城乡间的进退自如, 降低农民城市化的风险。

2. 重视人口服务配套制度建设, 探索人口服务水平提升的新途径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重点在服务, 服务的重点在于财政支出。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 要实现人口服务水平的大提升, 离不开相关领域的制度配套改革。建议借鉴美国社会安全号以及日本住民票的管理经验, 重点解决地区间公共福利的差异供给问题, 并与其背后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相适应。因此, 要提升人口服务水平, 财税体制也应进行两项改革:一是深化分税制改革, 在保证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下, 建立地方财政, 特别是基层财政税种, 类似于美国地方学区的财产税。这样, 人口流动能够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而不会加重其财政支出的额外负担, 从而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地方政府良好服务的双赢局面;二是强化中央转移支付制度, 必要时可以建立某项公共服务的专项资金, 支持地方财政。通过这项制度, 改变国内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的现状, 实现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 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避免人口过度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

3. 探索人口服务管理社会化方式, 落实服务项目责任主体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虽然是政府主导、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 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要求, 探索人口服务的社会化提供模式。一方面, 要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依法行政、优质服务、规范管理、综合治理, 构建各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口服务管理格局;另一方面, 要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办法, 由社会组织承接对部分特殊群体的服务工作, 鼓励和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和社工参与服务, 提高服务管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要把人口服务工作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推进有机结合, 共享资源、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要落实责任主体, 加强督促检查。要建立健全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目标责任制, 将任务目标和责任要求分解到位, 推动地方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岗位责任的落实。坚持将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绩效考评纳入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评体系。要针对具体的人口服务项目, 落实相应的责任主体, 确保各项服务任务得到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朱宇, 林李月.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从“城市融入”到“社会融入”[J].地理科学, 2011 (31) .

[2]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3]汝信, 等.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篇4: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流动人口大省,同时還是流出人口大省,据有关部门统计,如今,河南省流动人口近2000万,其中流出人口接近1500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河南低生育水平稳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河南省从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难点入手,从提高流动人口落脚地、从业地和居住地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着眼,制订了相关工作规范。《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对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原则,管理网络建设,社区、单位、楼院长的工作职责,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内容标准,社区居民自治和协会,考核评估和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都市村庄和城乡结合部村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规范》把居住十分复杂的人员划分成村民、居民、流动人口三类,分别按照农村、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同时还对管理原则、组织网络建设、管理服务工作制度、维权服务等进行了规范;《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对各级各类经济和社会组织的计划生育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落实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负责制,并对工作原则、网络队伍建设、工作职责、内容标准、工作经费等进行了规范。

这一系列管理服务规范的实施,必将极大地提高河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水平,有力推动河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篇5:辽宁省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

中共深圳市委

《 人民日报 》(2012年08月21日20 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不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对城市实有人口管理的要求随之不断提高。保持30多年高速发展的广东省深圳市,在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奇迹的同时,在城市管理特别是实有人口管理方面面临着问题先发、矛盾凸显的复杂局面。为此,深圳坚持以人为本,以共建促共享,不断加强和创新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初步探索出一条快速城镇化条件下的实有人口管理之路。

快速城镇化使传统人口管理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突出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尤以人口集聚为显著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迅猛发展,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比超过50%,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而产生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待业大军大规模跨区域转移,对传统人口管理模式造成明显冲击。

传统人口管理模式在快速城镇化条件下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三分离一狭窄”。所谓“三分离”,一是人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传统人口管理模式主要采用静态管理方式,把人口“拴”在土地上,人户高度合一。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流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前提,人口流动户籍却不能随之流动,造成人户分离,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人口管理与服务分离。传统人口管理模式缺乏服务内容,呈现人口管理与服务相分离的状态。三是财富创造与分享分离。户籍制度是传统人口管理模式的基本制度,由于三大差别的存在,户籍制度上附带着较大的福利差异。流动就业人口为居住地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但由于不具有本地城镇户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分享城镇发展成果。所谓“一狭窄”,是指入户通道狭窄。长期以来,乡村人口、流动人口入户城镇主要有三个通道:学历通道,军旅通道,随迁通道。这三个通道都不是常态化通道,特别是与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相比,入户总人数很少,通道狭窄。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以其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显著的体制机制优势,吸引了大量城乡富余劳动力,由此带来实有人口的爆炸式增长,户籍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目前,深圳实有人口总量达1400万人,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结构比为5∶1。大规模流动人口聚集,使得传统人口管理模式“三分离一狭窄”的缺陷日益凸显,深圳实有人口管理面临一系列困境。

公共服务需求迅速膨胀与有限供给的困境。一方面人口快速流入,规模激增,公共服务需求呈迅速扩张之势;另一方面,人口快速膨胀使深圳土地、环境、水、能源等资源短缺问题明显暴露,城市承载力达到极限,公共资源不足,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而且还存在“公共服务陷阱”,就是公共服务投入越大、水平越高,引致的需求越大、缺口越大,市民尤其是外来人口越不满意。在这方面,深圳一直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努力缩小户籍与非户籍的差别。目前,在36个方面做到了“同城人、同待遇”。但是,受公共资源瓶颈制约,深圳在住房保障等一些方面仍然不能实现均等化,保障性住房

仍然只能覆盖到户籍困难群体和非户籍人才群体,还有1000多万外来人口居住在出租屋,他们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

人口管理与服务的困境。1000多万外来人口聚集的事实带来巨大的人口管理难题。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那么连基本的社会秩序也很难维持,更不用说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了。很明显,新形势下传统管理手段已不可行、不适用。深圳最早推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最早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如果仍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实施人口管理,必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一直在探索解决人口管理与服务难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曾经探索实行暂住证管理,把暂住证作为“深圳人”的身份识别和管理载体,拥有深圳暂住证某种意义上就成了深圳人。但暂住证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强制的人口管理手段,几乎没有服务内容,而且暂住证信息容量小,服务短缺,支撑乏力,不能解决“三分离一狭窄”问题,因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人口管理边界的困境。如果以户籍人口作为人口管理边界,则管理范围太小,不能满足深圳以外来人口为主、人口快速流动的实际需要,也不符合建设和谐深圳的要求,甚至不能维持基本的社会稳定;而资源不足和户籍制度刚性,决定了短时期内不可能大规模扩大户籍人口。如果扩大人口管理边界,势必要突破现行户籍制度,那么新的管理边界与户籍制度如何衔接?此外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如扩大到什么范围、以什么为具体抓手和操作平台等。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本世纪初,深圳在取消暂住证后,创造性地实行居住证管理,在居住证中捆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内容。应该说,居住证在强化服务理念等方面有巨大进步,但目前居住证也有服务内容较少、信息不畅等缺陷,还不能完全实现居住证与户籍之间的对接。

深圳面临的这些人口管理和服务困境表明,人口管理问题仍然是深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完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

目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城镇人口会越来越多,城镇人口管理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完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是我国大中城市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区,深圳尤需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城市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完善居住证制度平台。从深圳的实际来看,居住证是在现有户籍制度框架下最能体现现代人口管理理念的制度平台。居住证制度的核心就是突出居住概念和服务理念,对持有长期居住证的人员赋予其“居住”身份,可以享受户籍制度所对应的社保、子女教育等一系列服务。深圳近7年来推行的居住证制度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接受和高度认同。今后,深圳将继续参照以实际居留作为入户要件的国际通行惯例,以缩短居住年限标准为重点完善居住证制度,把居住证制度精心打造成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衔接平台,为根本解决人户分离问题进行积极探索。拓展居住证在商业、金融、就医就学、出境入境等领域的服务功能,将个人就业、社保、信用等信息纳入居住证管理,尽快实现“一卡多能、一卡通用”,增加居住证持有人的查阅功能,让其了解可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

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平台。户籍和非户籍最大的差别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差别待遇。在现行户籍制度存在刚性、户籍人口不可能大规模扩张的情况下,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根本含义,就是要缩小户籍和非户籍的差别待遇。今后,深圳将以实有人口作为配置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边界,实现实有人口全覆盖,进一步加大投入、明确标准,适度超前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优质高效地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2012年,深圳要在已经实行的36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新增8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如,实行全民医保,将外来人口及其子女纳入医保范围;实行全民社保,无论身份和工作性质,应保尽保;出台“失业动态归零”方案,开展公益性就业介绍培训等;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体实有人口,普惠所有居民。

完善积分入户制度平台。户籍仍是现阶段人口管理的基本制度。多年来,深圳不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010年9月以来推行了积分入户制度。积分入户制度的设计思路是,克服入户通道狭窄的制度缺陷,在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之间构建一个不断扩大的常态化通道,流动人口可以通过积分入户成为户籍人口,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对于目前已经符合积分入户条件的人员,即刻准予入户;对于目前暂不符合条件的人员,通过明确的政策引导,使他们形成合理、明确的入户预期,这样有利于外来人口在深圳长期稳定就业和守法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今后,深圳将进一步加大积分入户政策实施力度。在积分入户政策实施过程中,引入公益服务、诚信记录和荣誉奖励机制。外来务工人员入户评价机制从原来的“条件制”、“门槛制”变为“综合评价制”,建立统一的人才引进平台和综合评价机制。大幅增加居住条件的含金量,大幅提高居住年限分值。

篇6:实有人口管理教案

课 目:实有人口管理教案 授课人: 牛星宏 学 时: 1学时

单位: 库尔勒市公安局和什力克派出所

Ⅰ 教学提要

●教学对象(人数)

和什力克派出所民警、协警,共计28人。●教学目标(任务)

通过对实有人口管理的概念、常住人口管理、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重点人口和特殊群体的管理、境外人员居留管理、出租房屋管理等的讲解,使学员掌握实有人口的概念及日常的管理方法,确实提高民警、协警在日常工作中对实有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口的管理。

具体目标是:

1.掌握基本知识。通过教学使民警、协警掌握实有人口管理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等基本知识;

2.培养应用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上机演示等方法使学员理解实有人口管理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掌握实有人口管理的意义,培养学员运用实有人口解决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提升可视化分析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视化分析的基本方法,加深可视化理念在学员头脑中的印象,强化可视化分析意识及能力。

●教学内容

1、实有人口管理的基本概念

实有人口: 包括辖区内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境外在华居留人员、人户分离人员。

户口:是住户和人口的总称,是经国家行政依法确认并实际管辖的本国住户、居民及其基本的人口信息。

户:是指由若干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或工作、学习等业缘关系组成的共同居住的小型群体。

户籍:广义上讲是依法记载住户居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的总称;狭义上讲是户口登记机关做成并留存备用的户口登记底薄,目前是常住人口登记表。

2、常住人口管理

这部分课程是重点了解内容,主要介绍常住人口分层次管理,以及入户访查工作的目的。

3、重点人口、工作对象的管理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主要就重点人口、工作对象管理的范围、要求和目标进行重点介绍。对重点人口、工作对象的各个部分进行重点讲解,使得学员对重点人口、工作对象的管理有进一步的理解。●教学要求

教师按照课程要求认真备课,并制作课件,授课过程中

45备注:以上时间安排可根据现场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场地器材

场地:普通课堂教室、多媒体机房、阶梯教室均可。硬件:白板、公安网计算机、投影仪、投影幕布、激光笔、无线耳麦、扩音器材、公安数字身份证书。

软件:视频播放器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 2010。●教终小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和重难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实有人口管理基本概念、重点人口、工作对象的管理等内容。教学重点在于实有人口管理基本概念、重点人口、工作对象的管理等的内容。

课程结束后布置课后练习及思考题。

2、评价本节课学习情况:

好的方面:按照教案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较好,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仍有改进之处,需进一步加强。

Ⅱ教学总结

●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对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如何灵活应用信息化平台及可视化分析方法服务于公安工作展开思考。●教学过程的把握

1.教学目标完整实现

通过教学课件展示理论知识要点、演示和讲解重要概念结合视频演示,清晰地讲明了实有人口管理的概念、体系结构等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视频演示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掌握、理解及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恰当使用

教学内容完整,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案例选择有针对性,课堂上有良好的师生互动。

篇7:公安实有人口管理知识

一、实有人口管理的范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实有人口管理的概念。实有人口管理是指以派出所为单位,把实际居住的常住人口、寄住人口、未落常住人口人员、暂住人口以及境外居民人员全部纳入工作范围,加强登记管理,掌握基本情况,发现违法犯罪线索,预防违法犯罪活动。

1、常住人口:是指公民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由户口登记机关依法注册登记户籍的人口。

2、寄住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公安派出所管辖区域,在户口所在城市、乡镇的行政区域以内居住的人员。

3、未落常住户口人员:指手持出生证、释放证、退伍证、迁移证未落户的人员或无户口的人员。

4、暂住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在所在公安派出所管辖区域,到户口所在城市、乡镇的行政区域以外居住的人员。

5、境外居住人员:是指在公安派出所辖区内居住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居民和台湾居民。

(二)实有人口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1、指导思想: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现实斗争、服务人民群众。

2、总体目标:各类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对辖区违法犯罪嫌疑人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提供得出。

3、管理工作总的要求:以房屋为载体,以入户调查为手段,了解掌握居住人员的基本情况,分别落实管控措施,及时采集变更人口信息,做到清楚辖区实有人口数,熟悉掌握重点对象情况,了解一般人员情况,人口信息达到“”全、新、实、准”的要求,主动、热情服务群众。

二、如何开展实有人口管理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

确定“只有管得住人,才能管得住治安”的指导思想,真正把人口管理摆上位置,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上下功夫,长抓不懈,持之以恒,确保措施落实,提高管理水平。

(二)坚持动静结合,完善工作机制

1、多警种协同管理机制

2、地区间通报协查机制

3、人口信息现代化管理机制

4、社会化管理机制

5、公秘结合的动态管控机制

6、组织、责任、监督保障机制

(三)开展入户调查,摸清人口底数

入户调查是社区民警的主要勤务方式,是社区民警履行工作职责的重要途径。

1、入户调查的目标要求:社区民警开展入户调查每周不少于30户,其中居(村)民住户不少于20户,调查对象每年至少调查一遍。通过入户调查,做到对辖区实有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对违法犯罪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打击及时,同时教育转化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对象。

2、入户调查的方法和要求

①做好入户前的准备工作。入户前应认真准备,采取多种方式对住户作初步了解,明确调查重点。对难以见面的可事先留条或电话预约。

②入户时要着装规范,精神饱满,主动出示证件亮明身份,说明来意,营造宽松的交谈氛围,恰到好处地引导话题,完成调查任务。③要通过入户调查广泛收集各类情报信息,发现违法犯罪可疑人员,排查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及治安稳定的线索。

④入户调查要与为民服务紧密结合,认真听取群众对党和政府、公安机关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防范工作的宣传,将办理好的户口、身份证、暂住证送上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群众的合理要求,密切警民关系。

⑤做好入户调查情况的记载和整理工作。按照《社区民警手册》填写要求,详细、规范、完整地对入户调查情况进行记录。

(四)实行因人施类,加强分类管理

1、常住人口管理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1)常住人口管理的要求:对常住人口,应当做到底数清楚,重点掌握有违法犯罪经历和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身份和现实表现。

责任区民警在责任区工作一年以上的,对责任区内十六至四十五岁的男性常住人口及有劣迹的女性常住人口要达到“两清楚”,即清楚身份情况,包括姓名、性别、住址、工作单位等;清楚现实表现。

(2)常住人口管理的基本方法:

①认真进行常住人口登记;②搞好常住人口调查,每年至少入户调查一次:一是调查核对户口登记情况;二是调查了解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有无违法犯罪行为迹象。

2、寄住人口管理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1)寄住人口管理的要求:①寄住人口底数清楚,情况明了,人来登记,人走注销。②责任区民警在责任区工作半年以上的,对寄住一个月以上人口达到“四知”,即身份情况;知寄住理由、时间;知原户口所在地;知有无劣迹。

(2)寄住人口管理的基本方法

①加强宣传教育,动员人户合一;②健全管理组织;③落实管理责任制;④严格租赁房屋治安管理;⑤搞好调查、清理整顿;⑥加强横向联系,实行双向管理;⑦依法处罚违反寄住人口管理规定的人。

3、境外居留人员管理的主要任务

①其在法定时向内到公安派出所申报住宿、居留登记,掌握其姓名、国籍、居留事由和居留期限;②保护境外居留人员的合法权益;③发现、限制和打击境外居留人员的违法犯罪活动。

4、暂住人口管理

(1)管理的对象:暂住人口、房屋出租户、用工单位以及场所行业、集贸市场、劳务市场、流浪乞讨人员聚集地等流动人口落脚点,在管理中要以房屋出租户、用工单位、场所行业为龙头,加强对暂住人口的管理。

(2)暂住人口管理的要求:①暂住人口底数清楚,情况明了,暂住人口登记率、信息采集录入率达90%,应发证率达95%;出租房屋信息采集录入率达90%;用工单位、场所行业经营单位登记率达100%;与出租房屋户主、用工单位负责人、场所行业经营单位业主治安责任书签订率达100%;旅馆住宿人员凭证登记率达90%,住宿人员信息录入传输率达80%。②责任区民警在责任区工作半年以上的,对责任区暂住一个月以上的人口达到“四知”,即知身份情况;知暂住理由、时间;知原户口所在地;知有无劣迹。

(3)暂住人口登记、发证的对象

申报暂住人口登记的对象

①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三日以上的,在其到达暂住地三日以内,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其他合法有效身份证件,到暂住地居(村)民委员会暂住人口管理站或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离开时申报注销。

②监狱服刑、劳动教养人员因病、因事请假回家暂住的,凭监狱、劳教机关的证明,由本人于当日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离开时申报注销。

暂住在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客货栈、车马店、浴池)的人员,由所住旅馆在按规定设置的《旅客登记簿》上,凭《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旅客登记,定期交公安派出所查验。

申领《暂住证》的对象

年满16周岁、跨设区的市市区、县(市)的暂住人口,拟在暂住地从事各种职业超过一个月的,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登记、申领《暂住证》;探访、投靠亲友、寄养寄读、就医、旅游等暂住人口只登记不发证。

申领办理《暂住证》的方法

①暂住在居民家中的,则本人携带户主的户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证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②暂住在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或者工地、工场和水上船舶的,由单位或雇主将暂住人员登记造册,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③暂住在出租房屋的,由户主携带租赁合同,带领其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4)暂住人口管理的基本方法

①加强宣传教育。

②健全管理组织。建立由政府牵头,公安、民政、建设、房屋、劳动、计划生育、教育等部门组成的齐抓共管工作机构。按每300至500名流动人口至少配备1名专职暂住协管员的比例,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

③严密暂住人口登记、发证、信息的采集录入。

④落实用工单位、房屋出租户治安管理责任。

房屋出租户户主的治安责任:与公安机关签订治安责任书;不得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不办理暂住登记、不申领《暂住证》的暂住人口;发现可疑物品和违法犯罪线索以及变更租住人员,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不得包庇犯罪、提供违法犯罪活动场所。

用工单位的治安责任:用人单位、外来成建制务工单位负责人以及工商户业主是暂住人口管理的责任人,应当与公安机关签订管理责任书,落实管理责任。对暂住人口进行经常性的法制、职业道德和安全知识教育;宣传和贯彻暂住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检查督促本单位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工作;不得雇用无身份证件、来历不明人员,以及不申报暂住登记和不申领《暂住证》的人员;及时调处矛盾和纠纷,落实对违法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暂住人口增减变动和管理工作等情况;制止违法行为,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不得包庇犯罪、提供违法犯罪活动场所。

⑤推行对暂住人口、房屋出租户、用工单位分类分层次管理措施。

对暂住人口分成三类进行管理:第一类是有固定职业、住所的外来人员,在进行登记、发证的基础上,作为常住人口进行管理。第二类是季节工、临时工和建筑施工队、公共娱乐场所等从业人员,以及职业、单位、住所不固定的外来人员,在抓好登记发证的同时,定期进行巡查、检查,依靠用人单位和房屋出租户,依法强化其治安责任,灵活配置暂住人口协管员,通过在内部和周围物建治安信息员、治安耳目,提高暂住人口登记率、发证率,及时掌握、控制各类苗头。第三类是外来无业人员以及收旧拾荒、盲流乞讨等“三无”盲流人员,这是民警管理的重点,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治安清查和巡查,严密阵地控制,努力控制他们的行踪和流向,切实提高发现、控制、打击犯罪的能力。对房屋出租户分为重点户和一般户。将单身租住户、无业人员租住户、多人合租户、旅馆式出租户(按床位出租)以及其他需要纳入公安机关视线的出租户(如暂住人口流动量大、发案率高、重点人群居住集中的出租户)作为重点户,民警每周巡查一次。对单位承租户、家庭租住户等其他租住户,作为一般户,由暂住人口协管员管理为主,民警每月巡查一次。对用工单位分为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将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季节性用工单位以及外来人口比例高、人员流动性大的单位和其他需重点控制的单位作为重点单位,明确治安责任人,落实各项治安管理措施,民警每周巡查一次;对其他一些人员比较稳定的用工单位,作为一般单位进行管理,民警每月巡查一次。

⑥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⑪房屋出租住宿登记制度。通过发放《房屋出租住宿登记簿》,指导、督促房屋出租户主对承租人员进行登记,结合日常检查,真正做到暂住人口人来有登记,人走有注销。⑫用工单位暂住登记变动制度。在公共娱乐服务场所、个体工商户、厂企用工单位、建筑施工队等流动人口落脚点设立《用工单位暂住登记簿》,明确责任人,加强登记变动,使用工单位、暂住人口底数清、情况明。⑬通报协查制度。对流动人口中的“三无”人员、重点人口、查获的现行作案人员或者重大嫌疑人员、查获的在逃人员、在暂住地受治安处罚、劳动教养或刑事处罚人员和其它需函调人员,逐一发函调查,加强对回函的梳理、分析,提高对混迹于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发现控制能力。⑭定期巡查制度。对辖区暂住人口管理中的重点部位、重点户、重点人,民警定期进行巡查,检查有关单位、业主、房屋出租户主治安责任落实情况,核查重点人头现实表现,查验暂住人员登记、领证情况。⑮ “三留一建”制度。对“三无”人员实行留照片、留指纹、留笔迹、建档案。既为侦查破案提供便利条件,也对“三无”人员起到震慑作用。⑯居民身份证核查、查验制度。在登记发证、清理清查中,加大对流动人口居民身份证核查、查验力度,在旅店中实行居民身份证核查员制度,落实核查责任制,提高动态环境下抓获流窜作案人员的能力。⑰租赁房屋中介备案制度。对辖区内的租赁房屋中介机构进行全面登记,清理地下黑中介,对房屋租赁中介活动实行备案制度,由中介机构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备租赁情况,立足源头进行管理。⑱信息比对制度。将新录入的暂住人口信息与全国“三逃人员数据库进行比对,每日自动比对旅馆业登记住宿人员,提高流窜作案人员的发现能力。

⑦加强横向联系,实行双向管理

⑧搞好教育培训,做好服务工作

⑨依法处罚违反暂住人口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

公安机关对违反暂住人口管理规定处罚的几种情形:

①在规定时间内不主动申报或者注销暂住登记,不申领或缴销《暂住证》,冒领、涂改、转借或者过期使用《暂住证》,经教育不改的,对暂住人口给予警告,可并处五十元以下罚款。

②用人单位、外来成建制务工单位负责人以及个体工商户雇佣无身份证件、来历不明人员,以及不申报暂住登记或不申领《暂住证》的人员,经教育不改,可对用人单位、外来成建制务工单位负责人、个体工商户业主按照暂住人口数每人处五十元以下罚款。

③房屋出租户主向暂住人口出租房屋,不与公安机关签订责任书;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不办理暂住登记、不申领《暂住证》的暂住人口;发现可疑物品和违法犯罪线索以及变更租住人员,未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不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经教育不改的,对房屋出租户主给予警告,可并处一百元以下罚款。

④用人单位、外来成建制务工单位负责人以及个体工商户业主不制止违法行为,发现违反犯罪线索不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包庇犯罪、提供违法犯罪活动场所;房屋出租户户主包庇犯罪,提供违法犯罪活动场所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对用人单位、外来成建制务工单位负责人、个体工商户业主和房屋出租户户主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重点人口管理

(1)重点人口的概念:公安部《重点人口管理工作规定》规定:重点人口是指年满14周岁,有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嫌疑,由公安机关重点管理的人员。

(2)重点人口管理的范围:有5大类21种(含省厅增加的5种)。

①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嫌疑的;②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嫌疑的;③因矛盾纠纷激化,有闹事行凶苗头、可能铤而走险的;④因故意违法犯罪被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不满五年的;⑤吸食毒品的。

(3)重点人口管理的总体要求:底数清、情况明,对辖区内违法犯罪嫌疑人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能及时提供打击。

(4)重点人口发现列管的渠道

①人口调查中发现;②户口迁移、登记管理中发现;③暂住人口、寄住人口管理中发现;④特种行业、公共场所等治安管理中发现;⑤侦察破案中发现,抓获犯罪嫌疑人和不够打击处理对象中发现;⑥群众举报发现;⑦治安信息员、特情、耳目提供线索中发现;⑧公安、政法机关内部材料传递中发现;⑨接受两劳释解人员中发现;⑩其他渠道发现。

(5)重点人口列管的程序

①确定对象,登记填表。

②研究审批,分清层次。

对重点人口根据其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危害性,实行分层次管理。第一层次的对象是对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有重大现实危害的危险分子;第二层次的管理对象是指第一层次以外的重点人口。对第一层次的重点人口,由公安机关直接掌握,对其居住处所、工作单位、活动场所、交往关系等采取公秘结合的方法,形成多种形式的控制格局,及时掌握动态,逐个落实管控措施,对其中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及时提供打击。对第二层次的重点人口,公安机关应依靠党委政府,发动社会力量,落实教育转化和管理管制措施,并定期检查考核。

②建立档案,完善台帐

对列管的重点人口要逐个建档,列管依据、审批材料、考核材料以及照片、笔迹、指纹应当齐全。根据重点人口的具体情况,档案分正卷和副卷,对无正卷材料的重点人口可以先立副卷。正卷中归存的内容是已经查实、具有法律效力的材料,正卷材料排列顺序如下:⑪法律文书,包括判决书、裁定书、劳教、少管决定书、释放证明、通知书、复查结论。⑫讯问笔录,供述材料。⑬已查实的调查旁证材料以及群众检举揭发的材料。⑭其它查证核实有法律效用的材料。副卷中归存的内容是内部审批和未经查实的材料。副卷材料排列顺序如下:⑪确定列管对象的报告、呈批表等材料,内部填制的各种登记表及其指纹、笔迹材料;⑫未经查实核实的嫌疑材料和群众检举揭发的材料;⑬积累的现实表现材料或撤销管理的材料;⑭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材料。档案分主、副卷,封面用300克牛皮纸,内页用纸采用国际标准A4型,按编号装订成册。重点人口的档案只供公安机关内部使用。

④针对实际,落实措施

重点人口管理方法:①调查了解。熟悉重点人口的基本身份情况、别名、绰号和体貌特征,以及主要总是、经济状况、交往人员、活动场所等情况,特别是掌握重点人口现实表现。②查证核实。对一般刑事犯罪活动嫌疑的重点人口,由责任区民警负责保证,刑侦部门配合,查清嫌疑,查否的及时撤管,查实的及时提供打击处理。③重点控制。对确有犯罪迹象或有重大刑事犯罪嫌疑的重点人口,要作为重点刑嫌对象,提供给刑侦部门进行侦察、控制区,派出所予以配合,要采取公秘结合的办法,严密对其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的控制,密切掌握其动向。④积极疏导。对因矜持纠纷激化,有闹事行凶报复苗头、可能铤而走险的对象,派出所要依靠基层治保、调解组织,协调其家属共同进行教育疏导,及时化解矛盾。⑤帮助教育。对25岁以下有一般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吸毒人员以及“两劳”放回人员,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落实帮教措施,促进转化,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6)重点人口管理的制度

①列管、撤管审批制度。重点人口的列管与撤管由派出所社区民警整理列管(撤管)材料,填写《重点人口列(撤)管审批表》或《工作对象信息登记表》,对一般的重点人口由所领导集体研究审批,报县(市、区)局备案;对危害国家安全的重点人口由派出所报县(市、区)局国保大队审批。撤管的对象为:铤而走险因素已消除,可疑情况已否定,活动能力已丧失,经过考核确已转好或者已经死亡、迁出的重点人口。

②委托管理制度。对人户分离的重点人口,按实际居住地委托管理。由重点人口户籍地派出所负责把相关材料转递 到实际居住地派出所,委托实际居住地派出所管理。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只登记建立信息,由实际居住地派出所进行管理考核,形成管理合力。重点人口居住地派出所与户籍派出所要定期联系,互通情报信息,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③通报协查制度。派出所在暂住人口管理中发现和列管的重点人口,应向其户籍地派出所通报情况;对外流的重点人口,户籍地派出所应尽可能掌握其动向,将有关情况通报现住地派出所;

④材料转递制度。国保、刑侦、经侦、禁毒、治安等业务部门以及派出所在查处案件中发现的重点人口有关资料,应及时转递给现住地或户籍地派出所。

⑤清理考核制度。对重点人口定期进行考核,对重点人口通过管理力量、所在单位、住地群众、特情耳目等等,对列管的重点人口要掌握其现实表现、活动情况、经济收、结交人员等进行综合考评并形成材料,记入重点人口档案。全面工作考察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并及时做好列管、撤管、升降工作。

⑥档案管理制度。对列管的重点人口要逐人建立档案,户口迁移时应及时将档案材料转递到迁入地派出所,撤管和已死亡的重点人口档案材料应长期保存。

6、五种监管对象的管理

五种监管对象的范围:

五种监管对象,是指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犯罪分子。具体包括:

①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②人民法院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③人民法院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④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的犯罪分子;⑤人民法院交付公安机关监管的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监督管理的方法

对管制罪犯监督管理的方法:

⑪依法执行管制。即一律凭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实施管制,否则,一律不予执行。

⑫成立监督考察小组,宣布监管有关事项

公安派出所在接到人民法院对罪犯判处管制的《执行通知书》后,要责成责任区民警及时建立由治保会成员、治安积极分子、罪犯周围的基本群众、责任区民警等组成的三至五人的监督考察小组,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制,制定监督管理的具体制度和措施,建立管制罪犯的监督管理档案。

监督考察小组成立后,由责任区民警按照人民法院判决,向被管制罪犯及其原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群众,宣布其犯罪事实,被管制的期限和在管制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以及监督考察小组成员名单。

管制罪犯在管制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是:

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监督管理规定。

②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或者工作。

③定期向监督考察小组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一般每月书面或口头报告一次。

④未经公安派出所批准,不是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⑤迁居必须经县、市公安局批准,离开居住区域时必须经公安派出所批准,取得外出证明。到达和离开目的地时,必须向当地公安派出所报告,并由目的地公安派出所在外出证明上注明往返时间及表现情况。返回执行地时必须立即报告并将证明交回公安派出所或责任区民警

⑥遵守公安机关制定的具体监管措施,包括会客的规定。

⑬严格执行监管制度和各项规定。

⑭及时通报监管情况,批准迁居的管制罪犯,及时转递其监督考察档案。

⑮定期组织群众评议,管制期满,无重新违法犯罪的,由责任区民警代表执行机关向本人及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对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监督管理的方法

⑪依法执行剥夺政治权利,即一律凭人民法院《执行通知书》执行,否则,不予执行。

⑫成立监督考察小组,宣布监管有关事项及剥夺政治权利罪犯在执行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

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有关规定。

②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结社的活动。

④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

⑤不得在境内外发表、出版、发行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书籍、音像制品等。

⑥不得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⑦不得担任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

⑧遵守公安机关制定的具体管制措施。

⑬严格执行监管制度和各项规定。

⑭及时通报监管情况,批准迁居的剥夺政治权利罪犯,及时转递其监督考察档案。

执行期满,如无重新违法犯罪的,向本人宣布恢复政治权利。对缓刑罪犯监督管理的方法

⑪依法执行缓刑,即一律凭人民法院《执行通知书》执行,否则,不予执行。

⑫成立监督考察小组,宣布监管有关事项及缓刑罪犯考验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

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有关规定。

②每个季度或半年向公安派出所或责任区民警报告一次自己活动的情况;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向监督考察小组报告一次自己的活动情况。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③迁居或者离开居住区域必须经县、市公安局批准。

④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缓刑罪犯,同时必须遵守剥夺政治权利罪犯在执行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

⑤遵守公安机关制定的具体监管措施。

⑬严格考察,定期了解表现情况。

⑭及时通报监管情况,批准迁居的缓刑罪犯,及时转递其监督考察档案。

⑮考验期满,在考验期间没有再犯新罪的,向本人宣布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并报原判人民法院。对假释罪犯监督管理的方法

⑪依法执行假释,即一律凭人民法院《假释执行通知书》执行,否则,不予执行。

⑫必须成立监督考察小组,宣布监管有关事项及假释罪犯在考验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

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有关规定。

②每个季度或半年向公安派出所或责任区民警报告一次自己的活动情况;每月或每季度向监督考察小组报告一次自己的活动情况。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③迁居或者离开居住区域必须经县、市公安局批准。

④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假释罪犯,同时必须遵守剥夺政治权利罪犯在执行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

⑬严格考察,定期了解表现情况。

⑭及时通报监管情况,批准迁居的假释罪犯,及时转递其监督考察档案。

⑮考验期满,罪犯在考验期间没有再犯新罪的,向本人宣布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通报原裁定人民法院和罪犯原关押的监狱。

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监督管理的方法

⑪依法执行暂予监外执行,即凭人民法院《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关押在监狱的罪犯凭省级监狱管理机关的《提请对保保医罪犯执行监督考察通知书》;羁押在看守所的罪犯,凭县以上公安机关看守所《对保外就医罪犯执行监督考察通知书》执行,否则,不予执行。

⑫成立监督考察小组,宣布监管有关事项,及保外就医罪犯在保外就医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

①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有关规定。

②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③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或者离开所居住区域的,必须经公安派出所或县、市公安局批准。

④进行治疗疾病以外的社会活动必须经公安派出所或县、市公安局批准。

⑤不允许离开所在地域外出经商。

⑥遵守公安机关制定的具体监管措施。

⑬及时通报监管情况,批准迁移的保外就医罪犯,及时转递其监督考察档案。

⑭罪犯在保外就医期间刑期届满的,及时通报原关押监狱,办理释放手续。

7、工作对象的管理

⑪工作对象的范围。工作对象是指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违法犯罪嫌疑、可疑,需要纳入公安机关视线的对象。包括①重点人口;②现被关押在劳改、劳教、收教等场所的违法犯罪人员;③依法监管的“五种人”;④现行审查人员中不够列为重点人口的人员;⑤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三无”人员;⑥其他需要作为工作对象管理的人员。

篇8:对加快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思考

1 安徽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1.1 积极扩大就业, 引导流动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注重搞好省内劳务对接。2010年, 有关方面提供120多万个岗位信息, 帮助44.74万农村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组织皖南与皖北地区农民工就业岗位对接专项活动, 组织开展对接专场招聘会250多场, 3 500多户企业与24万农民工直接对接, 近10万名农民工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加快完善省内劳务合作新机制,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意见》。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 推广“你贷款、我贴息”政策, 全省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3亿元。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至2010年底建成247个农民工创业园, 入园企业811个, 吸纳就业人口4.5万人。

1.2 提升流动人口服务水平

积极做好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工作, 继续落实好流动人口医疗保障3项优惠政策, 为流动人口就医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1]。2011年, 全省流动人口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7万人,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9.32万人, 参加工伤保险122.05万人。煤矿和各类非煤矿山企业及所用流动人口基本实现全员参保。全省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失业保险18.64万人, 向失业农民合同制工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275.87万元。

1.3 强化流动人口权益保障

2010年至2012年底, 全省共清欠农民工工资2.03亿元, 涉及农民工8.02万人。在建筑、交通、水利、铁路、电力等工程建设领域实施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 截至2011年底, 全省缴纳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已达15.74亿元, 账户余额11.57亿元。

1.4 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2011年, 为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功能, 安徽省在铜陵、池州2市进行居住证制度试点, 废除暂住证, 推行居住证制度, 持有居住证的外来人口可在当地享受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策, 符合条件的还可申请当地户口。制定下发了《全省公安机关实有房屋实有人口信息会战工作方案》, 在省、市2级公安机关建立了“以房找人、以人找房”的全省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综合应用平台。

2 安徽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流动人口管理基层基础薄弱

随着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加速推进, 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基层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加之受基层派出所工作任务繁重、警力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流动暂住人口在部分辖区内底数不清、情况不明。2010年, 全省公安机关共清理登记流动人口约156万人, 占流动人口总数的16%, 检查宾馆旅店3.4万家、留宿洗浴场所3 470家、出租房15万余处。

2.2 流动人口福利保障政策缺少落实部门

目前, 公安、劳动、计生等部门对流动人口采取参与式的共同管理模式, 在拓宽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是, 尚未在全省建立起多层次的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机构, 市级管理机构仅7家, 县 (区) 级22家, 85%的乡镇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特别是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工作等方面职责不清,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 限制了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2.3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缺乏制约措施。流动人口管理没有纳入基层政府任期目标, 基层组织缺乏具体明确的管理职责、任务和指标, 检查、制约措施不够。二是缺乏专职管理队伍。长期以来形成了公安派出所独家管理流动人口的局面, 但公安民警和专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缺乏协调配合。流动人口管理涉及公安、工商、劳动、税务、民政、交通、城建市容、计划生育等许多部门, 由于政出多门, 各自为政, 缺乏协调配合, 造成资源信息不能共享, 综合治理效果不好[2]。

2.4 流动人口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近年来, 安徽省在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改革, 但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低于户籍地人口的平均水平。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与融合, 从长远看, 流动人口权益得不到维护将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3]。

2.5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存在盲点

福利保障内容缺少统一标准, 流动人口基本福利保障与户籍人口存在明显差距, 不仅限制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广度、深度, 同时也难以对流动人口福利保障给予统一、权威的法律支持, 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法规缺失对流动人口的影响较大。截至2010年11月底, 全省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 033户, 成员11.81万人;全省个体工商户为132.48万户, 从业人员307.32万人, 其中50%以上人员来自乡村。

3 安徽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对策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因此, 在进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服务为主, 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才能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

3.1 进一步创新流动人口管理的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新型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体系, 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综合治理的管理格局。健全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发挥好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类企业的作用, 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协同管理网络[4]。探索通过社会组织管理流动人口办法, 在流动人口多的地区建立社会组织, 实行自我教育、管理和约束;健全流动人口的党团、工会和妇女组织, 纳入流入地党团、工会、妇联组织体系, 发挥党团员骨干作用和工会、妇联的协调作用。也可以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如广东省在地级以上市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调机构, 各县、区流入或流出人口超过5万人的, 根据实际需要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调机构;乡镇、街道外来人员超过2 000人的, 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中心 (所) ;社区、村 (居) 委会, 建立服务管理站, 并要求按照500∶1的比例组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

3.2 进一步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断完善外来人员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子女就读、医疗卫生、职称评定等服务措施实施细则。继续完善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政策, 将接收外来人员随行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好安徽省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 制定具体措施。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省内省际转移接续工作, 调降工伤保险缴费费率, 增加外来人员公共租赁房供应。如安徽省合肥市从2010年开始, 专门为农民工等流动人员建设集体宿舍, 为农民工新建公租房1.8万套间, 允许长期在合肥就业的农民工全家落户。出台了强化企业用工服务的18条新政, 在出行、就医、工资、住房等方面, 全面对外来人员开绿灯。

3.3 进一步加快推进居住证制度, 实现“一站式”服务

大力推行居住证制度, 为流动人口就业、就医、就学等提供优质服务。铜陵市实行的居住证制度, 可在全省加快推进, 尽早实现全省流动人口“一卡通”, 使该省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能够在城镇落户。在乡镇、街道和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 (村、居) 等一线单位设立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服务中心 (站) , 性质为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通过公安、劳动保障、计生、税务等部门联合办公, 推行“一站式”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具体工作。

3.4 进一步深入开展流动人员就业培训

农民工外出打工, 对技能培训有不同的需求。政府要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 制定务工流动人员就业培训办法, 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 减免务工流动人员的培训费用。2011年, 安徽省阜阳市根据农民工多层次的就业需求, 实行了不同的培训形式和内容, 如外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 致力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真正促进了全省加强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

3.5 进一步鼓励支持在外务工流动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吸引更多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 推动返乡创业企业加快发展, 尽可能地为返乡创业就业提供更多便利。如阜阳市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60万人, 市政府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保障和支持, 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意见》, 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行税费减免、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6个方面提供优惠政策20条, 有效解决返乡创业企业存在的规模小、融资难、发展慢等问题, 到2011年底返乡创业农民工已达2万多人, 创办经济实体1万多个, 带动就业约20万人。

3.6 进一步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尽快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统一采集、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维护、统一服务、统一传递的信息交换平台, 涵盖流动人口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社会救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内容, 服务现实工作。完善信息采集系统。将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纳入实有人口信息工作, 整合现有公安、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信息资源, 消除信息“孤岛”, 建立全省流动人口数据库, 实行“一口采集, 多口使用”, “一方采集, 多方使用”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 建立融采集、统计、分析、查询、交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网。积极建立信息检测体系, 对流动人口的数量、流动状况、工作状况、子女受教育状况、生活质量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测[5], 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动态服务和管理, 维护流动人口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缪蒂生.关于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 2008 (2) :184-187.

[2]宋福荣.关于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广东科技, 2011 (16) :109-110.

[3]郭奕晶.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 (3) :14-17.

[4]李泽福.从湖州市的实践谈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对策[J].公安学刊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 2008 (1) :19-21.

上一篇:健康教育人员培训通知下一篇:希望作文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