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2024-05-06

2015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2015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201

5东莞初中

2016.2.新教育工作总结

东莞初中2015新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的新教育工作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实现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教师行走方式的改变,学校发展模式和教育科研范式的改变进而推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发展,探索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

美国著名教师雷夫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基于此,我校将构建班级特色文化和班级特色课程作为缔造完美教室的着力点。

班级特色文化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教室里开花,是让每一个孩子早晨走进教室就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是让每个孩子下午结束回家还对教室充满了留恋和不舍。那完美课程更是缔造完美教室的核心,只有完美的课程才能体现出完美教室的价值。

完美教室的缔造拉近了老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师生之间产生了大量精彩的故事,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生活信念,激发了教师的教育热情,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全员参与,构筑理想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立足课堂,多渠道、多角度探索适应每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1)教学大比武。学校教导处安排全体教师大比武,以此拉动高效课堂的打造。通过课堂教学的比赛,展示每个老师的专长,磨炼课堂。2)集体备课制度。备课是为了更好的课堂展现,我们重视备课中集体的力量,举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去粗取精。每周三上午理科、下午文科分别举行集体备课,要求老师畅所欲言、展现集体智慧。3)开展“合作教学,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实施以“预习感知——导学激疑——合作探究——点拨精练——拓展巩固”五环节课堂教学流程。采取“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全面展开,逐步深入,人人达标”的层进形式促进课堂教学模式。为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保证。

4)进行小课题研究。本着“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进行课题研究,以小见大,实实在在。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3、主题活动与平时渗透紧密结合: 1)主题活动: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我校实际,为了进一步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10月份开展了“文心杯”百人现场硬笔书法大赛,检验学生练字取得的可喜成果。组织举行了“庆国庆”演讲比赛。

“文心漂流”系列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教导处牵头组织“文心漂流”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本学期设置了“探访历史名人”、“体验科学之美”、“聆听窗外声音”、“寻访齐长城遗迹”、“追溯潍河之源”、“领略民俗文化”六个板块。文心潮(黑板报)领导小组,文心听雨(手抄报)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刘勰文化、家乡卓越人物,学校发展史校园文化展示等活动

开发校本化课程。我校立足自身,以教研组为基地,把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探索培训——实践——研究——编写一体化的模式,通过举办教育理论讲座、开展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分析研究、行动研究以及组建学习型团队,定期进行读书交流等各种途径推进课程开发校本化。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

学校保证师生每天“晨诵20分”、“午读20分”“习字十分钟”。我校重点对晨诵课、午读课、学科有效教学进行深入探究。新教育实验教师,率先示范,提供晨诵课一节,对晨诵课的课堂框架、步骤、方法等进行了示范,全体实验教师深入实践,积极探寻着晨诵课的教学内涵,如今,我校各班级的晨诵搞的有声有色,异彩纷呈,早上我们利用上课前20分钟,通过广播站进行美文赏析。针对午读,学校已制定方案,最近准备组织课例研讨活动,重点对阅读推荐课、阅读交流课进行磋商,构建模式。

新教育工作在我校扎实推进,使我校“以文化为载体的育人模式”的办学特色更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大课间“阳光30分”,师生同享,其乐融融;每月一事,每天一讲的德育园地,吐露怡人的芬芳;多姿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师生同台,绽放生命的活力,点亮了新教育湛蓝的天空。

东莞初中 2016.2.

篇2:2015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小学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2014年9月,我们率先成为阜阳市第一批新教育实验学校,这一年里,我们秉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的理念,选取了“营造书香校园”、“聆听窗外声音”、“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打造教育强镇”五大行动作为实验重点,全面启动“晨诵、午读、暮省”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教师专业成长、理想课堂“三大”项目。达到了以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如果说一年前新教育只是一粒粒小小的种子,那么今天已经根植于义务教育这片沃土上,成为一朵朵含苞待放鲜花,飘逸着醉人的芳香。我们从相识新教育,相知新教育,到相爱新教育,一路走来,可以说是我们在希望的原野上付出了真情,收获了喜悦。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一、“缔造完美教室 构造高效课堂”

面向全体教师发起“打造高效课堂、发展个性课堂”的课堂改革倡议,分别组织了“我最满意的一堂课”和“教学公开周”等大型教研活动,中间还穿插进行了 “打造高效课堂之同课异构”、与太和四小“读书交流研讨”等各种教学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力求贯彻、落实新教育理念,以展示个性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采用听完即评、评完再讲的研讨方式让老师们积极参与到新教育实验中来。

二、“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读共写”

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理念,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读写活动。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参与,带领学生集百家之智慧,纳他人之精华,年级齐放,班级争鸣,为创造良好的书香校园各展风采。一路走来,师生、亲子共读共写,共同行走在花开的路上、共同编织美好的教育生活。在读写中创新、在读写中收获,语文老师定期将共读共写的佳作上传《双庙小学新教育实验博客》,新教育专刊——《新教育导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展示了师生读书随笔、家长亲子共读随笔的风采。我校学生22人次在不同等级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新教育让校园的朗朗书声更加动听,让阅读的氛围充斥每个家庭,让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感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三、“感受亲身经历,描绘每周一事”

我校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的“每周一事”活动。新教育实验的一年里,师生共同经历了周一升旗集体诵诗大型活动、“习惯养成月”专项活动、“理想与感恩宣讲”主题教育,“我最喜爱的老师”公众评选等。通过“每周一事”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小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中学会求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道德品质,最终形成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观。

四、推进儿童课程,丰富校园生活。

为了开发和推进儿童课程的实施,我们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学校组织了优秀骨干实验教师编写了具有特色的各年级《晨诵校本教材》,内容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使用。充满了浓郁的本土气息,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晨会前20分钟经典诵读,中午习字前20分钟好书阅读,上课前3分钟背诵,每周五下午读书汇报课。儿童课程因坚持而美丽,在“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们”的路上,很多老师在唤醒孩子的同时,也陶醉于魅力四射的儿童课程之中。通过儿童课程开发与实施,学校和学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同学们用自己读书手抄报装扮班级、装扮校园。独具个性的读写绘长廊,会说话的班级墙壁,靓丽的班级图书角,打造了校园最美丽的风景。教室内开辟了不同栏目,均彰显各班不同特色的主题内容,真正体现了属于学生自己的完美教室。

篇3: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1月22日至23日, 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 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 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

袁贵仁强调, 从2015年开始, 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进入第二个五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要重点做好9方面工作。其中, 要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公平中的紧迫问题, 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 提高困难群体教育保障水平。要调整教育结构, 提高教育质量, 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要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深入推进省级政府和高等学校教育综合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确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落实到位。要大力提升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 服务支撑引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 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 加强法治教育,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篇4: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分专题、分领域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组织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院(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研究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3.做好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健全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办法,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使用工作,开展教材使用情况专项督查。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订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修订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启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试点,实施高校思政课择优项目。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组织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研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

4.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紧推动“两方案一计划”落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持续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力度,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继续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配合研究制订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研究制订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开展“两个责任”执行情况检查。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推进直属机关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及问题线索审查处置力度,加强招生、基建、干部任用、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7.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工作机制。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制订《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综合治理,发布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推动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8.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按照编制工作方案,研究起草教育“十三五”规划文本。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提升通过规划对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推进的能力。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

9.推动各省(区、市)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继续跟踪指导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指导各省(区、市)和高校制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做好报备工作。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研究制订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和有关高校研究制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上海、浙江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探索制订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办法。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和督促各地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完善自主招生,做好全国统一高考后开展自主招生的组织工作。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1.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发布《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落实《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实行清单管理,依法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所有高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加强学校章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深化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评估。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领域,委托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12.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优化东中西部高等学校布局。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制订高校分类体系和设置标准,加快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设置、评价、指导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各地优化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1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文件,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

14.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内的教育合作。贯彻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管理规定》。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加大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探索完善外籍教师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拓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15.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推动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

16.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推动各地建立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规范学校收费调整,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加强教育财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总会计师委派工作,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开展全员培训。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17.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制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文件,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推动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校园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立法进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和《学位条例》修订。制(修)订发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规章。设立依法治教示范区。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培训。

18.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制订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建设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推进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高校法治文化节等活动。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高工程。

19.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阵地,研究制订《高等法学教育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学指导》。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积极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的有机衔接。

20.依法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深入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快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制订《督学管理办法》。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市、区)工作。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做好专项督导。

21.推进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发布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制订教育标准制定审核办法,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标准核准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规范》。制定关于规范中小学校服工作的意见,研制《中小学校服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加快基础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启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发布部分职业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布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索建立有关专业认证标准。

22.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培育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加强学生安全法治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

23.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指导家庭教育。

24.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印发《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推进国防教育。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5.改进美育教学。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开齐开足艺术课,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

2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各地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7.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推动各地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28.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绘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态势图,定期通报各地均衡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健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研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研制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29.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动各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制订普通高中工作规程。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开展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活动平台建设。

30.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订行业企业办学指导意见,分类制订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研制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修订相关教材。审定公布“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诊断改进工作。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完成第三批国家中职和高职示范校验收工作。推进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设立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推动各地办好相关活动。

31.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继续推进医教、农教协同等协同育人,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推进医学教育分阶段考试改革试点,做好医学教育整体衔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本科教学管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快产业行业急需人才培养。继续推进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面向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32.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扎实推进“2011计划”,加快构建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全面落实《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深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革,启动高端智库建设。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政策。组织开展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制订《关于全面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意见》。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33.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动出台国家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办好开放大学,拓展推进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研究制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各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好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遴选工作。

34.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研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做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宣传实施,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相关工作。实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加强语言文字监管体制机制和监测平台建设,发布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和“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第18届推普周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5周年宣传活动。联合中央电视台办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开展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手语主持人才培养。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做好语言国情调查。做好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培训工作。

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35.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启动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经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研究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继续做好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工作。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织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36.继续大力推进入学机会公平。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指导重点大城市进一步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方案。改进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缩小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37.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继续实施特殊教育重大项目。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发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启动起始年级教材编写。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特殊保障办法。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

38.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制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推进双语教育,加强双语教材和资源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各类专项招生政策。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建设合格教师队伍,继续实施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夯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科学发展。

39.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施好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鼓励更多学生参军入伍。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实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完善学生就业信息和学籍信息沟通衔接,提高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0.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和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突出精准资助,坚决查处申请资助过程中的作假、冒领行为。落实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强化资助资金监管。推动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做好资助政策宣传。

篇5:2015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2015年1月26日

2014-2015学第二学期 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为指导,深入推进我校的新教育工作,将新教育的核心工作落实到课堂,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我校的新教育实验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现结合滨州市和沾化区新教育工作要点,制定我校的2015年上半年新教育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二、工作目标

通过新教育实验,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大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强度、力度和深度,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三、组织机构

组长:刘少强(全面管理我校新教育工作,总体构想新教育工作思路)

成员:(具体策划、具体落实、分工协作)

郭长东(制定新教育工作计划、具体负责各个版块的落实情况,具体负责师生共写随笔、缔造完美教室)

张瑞宁(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具体负责构筑理想课堂、晨诵午读暮醒)

杨宋燕(校园文化建设、教室文化建设)李炳军(我校新教育工作的宣传与报道)

四、工作重点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环境 1.教师读书

(1)真正实现班与班学生与学生间的图书漂流,给师生阅读创造便利的条件。

(2)以专业阅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教师利用课余多读教育教学名著和专业用书,认真阅读教学杂志,并组织“读书沙龙”活动。

(3)继续开展 “共读一本书”活动。本学期将利用每周二的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由各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共读一本书”,要求教师共同学习由学校领导每周推荐的《给教师的建议》等阅读材料,并做好批注与标记,并及时在《教师工作手册》上写好读书笔记与读书心得。

(4)语文教师利用晨读课为学生朗读经典书籍。语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并在备课上有所体现。

(5)营造“师生同读”的书香氛围,张贴醒目的“书籍引领成长,读书丰富人生”的读书标语,奏出校园最美的乐章。

2.学生读书

(1)在学校图书室开放借阅,利用好班内的图书角,把学生捐赠的图书在班与班之间或班内同学之间进行“图书漂流”,拓宽书源,使学生有书可读。

(2)学校教科研室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100本,各班利用黑板报开展“本周荐书”栏目,开展阅读活动。阅读量要求:低年级每学期1-3本,中年级每学期3-6本,高年级每学期5-8本。

(3)开展课前5分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活动。各班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如古诗文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选、读书小报评选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读书乐趣。

(4)开展“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的评比活动,激励读书活动出色的个人和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强化师生共写随笔 1.教师随笔写作

经营好自己的网络博客,每位老师坚持每周完成一篇教学随笔或教育叙事,一学期不少于20篇,鼓励教师撰写专题性随笔。教师每周都要将随笔及时上传教育在线,教科室进行检查统计,并将教师的优秀随笔整理成文集。

2.学生日记写作。

(1)每位学生要做到每周写日记不少于二篇。每个班级按学生能力的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增加篇数。

(2)学生写日记的内容可以是生活方面、读书感想、各类集体活动及比赛后的感想等。

(3)学校定期开展学生现场作文竞赛和读书征文竞赛。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习作竞赛活动。

(三)继续开展“晨诵午读暮醒”研究活动。1.做到班级晨诵午读暮省时间有保证,继续早上20分钟的晨诵,隔周一次绘本课(阅览课),学生有读写绘作业,每月一本整本书阅读(阅览课及其他时间),月底上一节整本书阅读汇报课,教师有阅读课教案,学生有读书感受作业。

2.继续做好和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以得到家长对实验的大力支持。可结合家长开放日活动,和家长介绍实验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如何阅读绘本、如何开展亲子阅读等方面的培训,让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共同体会读书的快乐。

3.平时做好实验资料积累工作,学期结束写好实践总结,编写好学生读写绘成果集,学生的优秀作品要注意保存。

(四)积极构建理想课堂。

1.全力打造全优课堂,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落实基本功的培训与练习,全面提高教师的基本功素质;严格实行“听评课暨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参见《冯家一实实听评课暨课堂教学评价施方案》)

2.课堂教学要以“三对话 四环节”、“先学后教 当堂达标”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坚决杜绝教师的“满堂灌”,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地自学、乐学,让课堂真正的变为学生的舞台。

(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研究活动,旨在构筑理想课堂。如青年教师指导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主题教研活动等,关注教室里发生的事情、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的行动研究,提倡新教育的新的研究范式。

2.充分发挥网络作用,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在网上建立教育博客,记录和反思教育教学生活,所有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根据自己的岗位理论联系实际,带头读书、写博客;要注册“教育在线”,积极参与发帖和跟帖。

3.一如既往地推行“教育随笔”制度。每位教师每月上交一篇教育心得、教学反思、案例等教育随笔,学期末,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比,对反思深刻、教育心得真实有效的优秀作品学校将实行一定的奖励。

六、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

1.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安排。2.营造书香校园,读书标语。3.“构筑理想课堂”——青年教师指导课。4.组织教师读书沙龙。

5.每周二教师“共读一本书”。6.每周四备课组组织练习基本功。7.“打造全优课堂”——骨干教师示范课。8.教师每周上传教学随笔。四月:

1.晨诵课观摩。2.“整本书阅读”课例研讨。3.每周二教师“共读一本书”。4.每周四备课组组织练习基本功。5.教师每周上传教学随笔。五月:

1.举办学校第二届“读书节”。2.“打造全优课堂”听评课暨课堂教学评价。3.编写学生读写绘成果集。4.每周二教师“共读一本书”。5.每周四备课组组织练习基本功。6.教师每周上传教学随笔。六月:

1.组织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2.评选“书香班级”、“阅读之星”。3.将教师教学随笔整理成集。

篇6:2015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长汀县实验小学开展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汇报

廉洁是为人处事的美德,做人的应守之道。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的道德发展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期中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将会成为孩子最基础的“人格底色”,所形成的思想与品性,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把孩子培养成为正直、诚信、勤俭、廉洁的高素质现代公民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天下父母的期望。实验小学作为长汀县“廉洁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在县纪委、教育局指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围绕“习惯影响人生”这一办学理念,深入开展“学生廉洁教育”主题活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规范运行机制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廉洁教育活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党支部、德育处、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学校廉洁教育领导小组。在廉洁教育小组的指导下,认真制定了 “学生廉洁教育”活动方案,规范运行机制,做到精心部署,明确责任,结合实际,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对学生的廉洁教育着重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着眼于人的品性培育,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近着眼、从实着点,注重实效;二是以德育活动、课堂教学为载体,让廉洁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提高针对性;三是在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清正廉洁”为主题的活动,开展“公忠、廉明、诚信、公平、正气、荣辱、俭朴、慎独、自律、自强”的教育,积极探索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的廉洁教育途径和方法、措施;四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廉洁教育内容,开展纪律教育和做人做事基本道理、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二、营造教育氛围,增强廉洁意识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所以,学校要树立廉洁自律风范、创新廉洁文化载体和完善廉洁教育制度的环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全面的完善和发展。

1.树立廉洁自律榜样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教师是学生廉洁观形成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所以,作为教育者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一方面,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道德水平,清正廉洁的良好校风让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耳濡目染,言行一致;另一方面,教师廉洁自律,处事公正,不贪图小利,不唯利是图,平等对待学生,成为学生廉洁自律的榜样。

2.创新廉洁文化载体

从民主公正、自律守法、正直诚信和清廉节俭的教育内容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建立教育平台。以校广播站、校园网站、校刊、板报为载体,定期播报古今中外廉洁勤政先进典型事迹;以廉洁文化宣传标语、宣传画、警示教育牌、廉洁文化宣传橱窗和廉洁文艺展示等为载体,做到点面结合,使清廉之风吹进校园的每个角落,使廉洁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人人思廉洁,人人讲廉洁,人人尚廉洁的热潮。具体从开展以下“五个一”活动来驱动,一是每学年发放“大手牵小手”的致家长的一封信;二是规范建立“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三栏、一站、一屏”。(“三栏”即廉洁文化行为示范栏、知识栏、宣传栏; “一站”即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一屏”即电子显示屏。)三是每学期组织观看学生廉洁教育主题影视电教片;一年来,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1—3年级学生观看《廉洁爸爸》和《小老鼠偷奶酪》两部廉洁童谣动漫;组织4—6年级学生观看《反腐倡廉动画联播》、《诚信故事》等。通过活动学生领悟廉洁文化的内涵,培养敬廉崇洁的情感。四是每学期至少上好一节廉洁主题展示课;2014年12月12日下午五(3)中队举行“廉洁自律,从我做起”的主题队会活动。各中队辅导员、中队长200多人观摩了此次队会活动,本次主题队会形式多样,通过讨论、讲故事、相声、童谣等形式让学生知道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廉文”“廉画”“廉歌”“廉戏”同台共舞(即:语文课老师指导学生写廉洁心得、廉洁征文和办廉洁手抄报;美术课老师指导写廉洁书法、画廉洁画;音乐课老师教唱“廉洁儿歌;学校将廉洁知识编成知识问卷,组织师生进行廉洁知识竞赛;师生将廉洁知识编成快板、小品、舞蹈等,快乐而生动地演绎廉洁文化)

三、创设教育形式,强化廉洁行为

廉洁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确保这项工作能够深入、系统、扎实地开展,学校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使廉洁教育在以下各具体的教育途径中得以长期落实,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廉洁行为。

1.在专题教育课程中强化 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廉洁文化进校园----校本教材》。本书融廉洁故事、长汀客家廉洁歌谣、谚语、警句、童谣等多种形式为一体,主要收录了古代和现代廉洁人物、英雄人物的故事,历史名人廉洁故事,遵纪守法格言,明理诚信、勤俭节约的警句等,通过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青少年构筑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并融入现实生活,内容新颖,简明易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同时,学校确定每月一次的廉洁专题教育课,在每周一下午的班会课上由各班班主任老师执教。依据校本教材的编写特点,专题教育课中基本以“故事激思-省思明理-实践体验”三段式开展教育。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先透过一则则故事去思考其中蕴涵的道理,再静思对照自己身上的行为,从而来提高是非辨别能力;最后,根据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要求开展相应的活动,在获得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自觉践行的意识。

2.在学科教育课程中渗透

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还应当注意遵循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应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把廉洁教育渗透到各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学校现在使用的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材很多都蕴涵着丰富的“敬廉崇洁”教育内容,因此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挖掘文本中可融入的教学资源,授课老师再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进行提示和讲解,就可以达到在学科教育中有机地、不露痕迹地进行渗透“敬廉崇洁”思想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廉洁文化进校园长效机制的建立。语文学科中,学校梳理罗列出各年级的相关篇目,以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其中的廉洁文化的渗透点;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原本就蕴涵着丰富的廉洁教育资源,学校则要求教师通过丰富的教育形式、生动的体验活动,重点帮助学生体悟廉洁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如: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0课《钓鱼的启示》一课中,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学生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美术教师在画鸟兽图时,让学生判断哪些动物勤劳守信、生活幸福。在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一课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剖析正反典型,组织开展“寻找身边诚信小伙伴”活动。学科渗透在学生心中播下廉洁的种子,2014年3月18日中午,六

(五)班的吴鑫鑫在学校操场拾到910元人民币,主动交给老师,通过学校广播找到失主。“吴鑫鑫同学真是新时代的活雷锋”失主在写给学校的感谢中这样称赞道。他拾金不昧的事迹,诚信的品质被闻讯而来的县新闻中心的记者(闽西日报校园内外版2014年4月25日)登报表扬。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延伸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它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影响并不仅仅来自学校,学校、家庭、社会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加强对孩子廉洁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但同样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作用。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展廉洁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如在学校特色品牌“红领巾小小讲解员”活动中,学生在讲解活动中充分认识到长汀县灿烂的客家文化、光辉的红色文化。丰富的“三红”教育资源中革命先辈们“敬廉崇洁”事迹在学生的脑海留下深深的烙印。

四、拓展教育资源,提高廉洁实效

要让廉洁的种子真正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仅靠校内的教育途径、仅提高对廉洁的认知是不够的。为此,学校积极地拓展阵地与时空,使廉洁教育由学校向家庭延伸,从课堂向网络延展;不断挖掘教育资源,优化道德成长环境,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影响并非单向,在独生子女家庭比例极高的城市中,更是存在着“倒置教育”的现象。为将廉洁教育向家庭延伸,学校分年段地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活动中,学生把学校开展廉洁教育活动情况主动向家长汇报、宣传,请自己的父母在廉洁方面做出表率,并主动承担“家庭廉洁小监督员”的任务。组织学生开展“致家长的一封信”活动,通过鼓励“小眼睛”对“大眼睛”的监督,让“小手”拉住“大手”。学生廉洁教育活动要结合客家文化中反映廉洁方面的内容,把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广为流传的通俗易懂的民间故事、谚语、诗歌、山歌、童谣、民谣、习俗等优秀的廉洁文化融入教育活动中,充分体现廉洁教育中的客家元素。这样,由家长协助学校培养孩子“诚信做人,勤俭做事,尊老爱亲”的习惯。形成“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学校、家庭互动,学生、家长互动的局面。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廉洁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2014年7月21日该校品学兼优的黄菁菁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之“请到我家来做客”。她怀着感恩之心,用言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爱心,书写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爱亲诗篇,奏响了一曲曲新时代令人钦佩的敬老孝亲乐章。

学生廉洁教育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廉崇洁的优秀传统。从春秋时期子罕“不贪为宝”的自勉、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誓言、林则徐“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的警训,到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廉洁奉公先进人物的模范行动,都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中广为流传,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廉洁教育让小学生知道在学习知识中,不抄袭别人的作业、考试不作弊是廉洁的表现;与同学交往中,真诚待人、说话算数、不占小便宜是廉洁的表现;集体生活中,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节水节电也是廉洁的表现。

篇7:2015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新研〔2015〕21号

———————————————————————————————

关于表彰2014~2015学新教育实验 示范学校、优秀学校、先进个人的决定

各新教育实验区(校):

2014~2015学年中,在全国49个实验区、2224所实验学校的230余万师生共同努力下,新教育实验又书写了华彩乐章。为发挥实验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经新教育研究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研究,通过广泛推荐和严格评审,决定授予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等23所学校“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荣誉称号,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实验小学等189所学校“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荣誉称号,山东省日照市实验小学王瑜等535名教师“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学校和教师再接再厉,争创新成绩;希望其他实验学校和教师以他们为榜样,牢记新教育实验使命,深刻把握新教育实验精神,为共圆“新教育之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

1.2014~2015学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名单 2.2014~2015学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名单 3.2014~2015学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名单

新教育研究院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三日

附件1:

2014~2015学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名单

1.江苏海门实验区 海门市东洲小学 2.江苏姜堰实验区

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中

3.江苏如东实验区 如东县宾山小学 4.江苏常州武进实验区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5.浙江萧山实验区 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 6.山东淄博临淄实验区:

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小学 7.山东莱芜实验区 莱芜市莱城区汶源学校 8.山东日照实验区

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9.山东诸城实验区 诸城市密州路学校 10.山东滨州实验区 滨州市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 11.山西绛县实验区 绛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12.河南焦作实验区 焦作市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 13.河南平顶山实验区平顶山市第十一中学

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莱芜市陈毅中学 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14.河北石家庄市桥西实验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振头小学 15.四川金堂实验区

金堂县赵镇第二小学

16.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实验区 鄂尔多斯东胜区学苑小学 17.安徽霍邱实验区 霍邱县姚李中心校 18.甘肃庆阳实验区

庆阳市合水县西华池小学 19.重庆长寿实验区 长寿区桃源小学校

20.四川成都武侯实验区 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附件2:

2014~2015学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名单

实验区

1.江苏昆山实验区 昆山市实验小学 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校 2.江苏姜堰实验区

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泰州市姜堰区实小三水校区 3.江苏张家港实验区 张家港市凤凰小学 4.江苏常熟实验区 常熟市元和小学 5.江苏海门实验区 海门市证大中学 海门市实验初中

海门市通源小学 海门市三星小学 海门市实验幼儿园 海门市少年宫幼儿园 海门市蓓蕾幼儿园 6.江苏如东实验区 如东县掘港小学 如东县双甸小学 如东县实验中学

昆山市玉峰实验小学

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

海门市中等专业学校 海门市育才小学 海门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海门市德胜小学 海门市海南幼儿园 海门市通源幼儿园

如东县马塘小学 如东县实验小学 如东县丰利镇凌河小学

7.江苏常州武进实验区 常州市武进区花园小学 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幼儿园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小学 8.江苏南京栖霞实验区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9.浙江杭州萧山实验区 萧山区回澜小学 萧山区贺知章学校 萧山区赭山小学 10.山东临淄实验区 临淄区朱台镇中学 临淄区太公小学 临淄区齐都镇恒公小学 11.山东日照实验区 日照市实验中学 日照港中学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中心小学 日照港第一小学 日照港第二小学 日照市实验小学 日照市浮来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官山小学 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大坡小学 日照经济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路小学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龙山路小学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 萧山区瓜沥镇党山小学

临淄区实验外国语学校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日照市新营中学

日照市莒县安庄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莒县第五中学 日照市莒县浮来初中 日照市莒县第六实验小学 日照市莒县第四实验小学 日照市莒县第二实验小学 日照市莒县第一实验小学 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小学 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学校 日照国际海洋城下元小学

12.山东莱芜实验区

莱芜市莱城区和庄镇张家台小学 莱芜市莱城区方下镇中心中学 莱芜市莱城区凤城初级中学 莱芜市钢城区艾山一中 莱芜师范附属小学 13.山东诸城实验区 诸城市繁华初级中学 诸城市实验幼儿园 诸城市昌城镇昌城小学 诸城市实验小学 14.山东滨州实验区 滨州市邹平县梁邹小学 滨州市博兴县博奥学校 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

15.山西运城实验区 运城市新港实验学校 16.山西绛县实验区 绛县古绛镇城内小学

绛县古绛镇东吴小学 绛县陈村镇陈村小学 绛县晋机学校

17.新疆奎屯实验区 奎屯市第二幼儿园 18.河南焦作实验区 焦作市实验幼儿园 焦作市解放区王褚中心小学 焦作市马村区实验学校

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中心中学 莱芜市莱城区口镇青山小学

莱芜市钢城区里辛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诸城市明诚学校 诸城市西郊学校 诸城市科信小学 诸城市府前街小学

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 滨州市阳信县实验小学 滨州市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绛县大交镇大交小学 绛县卫庄镇雎村小学 绛县安峪镇孙王小学

奎屯市第一小学 焦作市解放区焦西小学 焦作市山阳区东环路小学 焦作市中站区跃进路小学 焦作市示范区文苑街道小学 焦作沁阳市第一小学 焦作沁阳市第四小学 焦作武陟县木城一小 焦作孟州市赵和镇东小仇小学 焦作市温县招贤乡河西村小学 19.河南平顶山实验区平顶山市卫东区雷锋小学平顶山市育新幼儿园平顶山市三立国际学校 20.河北石家庄桥西实验区 石家庄市桥西红星小学 石家庄市桥西实验小学 石家庄桥西区中山路小学 21.四川金堂实验区 金堂县实验小学 金堂县赵镇第一小学 金堂县韩滩慈济学校 22.四川北川实验区

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幸福小学 北川永昌小学

23.四川阆中实验区 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

24.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实验区鄂尔多斯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 鄂尔多斯东胜区第八小学 25.内蒙古满洲里实验区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

焦作市博爱县松林小学 焦作沁阳市王占中心小学 焦作沁阳王曲乡中心小学 焦作武陟县大封镇驾部小学 焦作孟州市回民小学 焦作市温县赵堡镇大黄庄学校平顶山市卫东区五条路小学 平顶山市新华区联盟路小学 平顶山市新城区翠林蓝湾小学

石家庄市桥西区育英小学

石家庄市桥西区宫尹小学

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 金堂县港青学校

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

鄂尔多斯东胜区第四小学

满洲里市第三小学

26.河南洛阳伊川实验区 河南洛阳伊川县西川学校 27.安徽霍邱实验区 霍邱县白莲乡中心小学

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

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城关中心小学 28.甘肃庆阳实验区 庆阳市合水县三里店小学 庆阳市宁县良平小学 庆阳市华池县列宁学校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庆阳五中

29.重庆长寿实验区 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长寿区新市镇实验小学校 30.湖北随县实验区 随县唐县镇小学 随县三里岗镇伏岭小学 随县柳林镇中心学校 随县厉山镇王岗小学 31.福建福州实验区 福州第四十中学

32.成都武侯实验区

武侯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小学部非实验区

河北邢台市巨鹿县育蕾小学 河南三门峡市陕县第五小学

霍邱县岔路中心小学

霍邱县河口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临淮岗乡中心小学

霍邱县乌龙镇中心小学 庆阳第四中学

庆阳市华池县柔远初中 庆阳市西峰区新建小学

庆阳市西峰区向阳小学

长寿区长寿湖镇红光小学校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随县环潭镇涢阳小学 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 随县万和镇倒峡小学 随县小林镇中心小学

河北邢台南和县第一小学 四川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

河南鹿邑县老君台小学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 河南内黄县第七实验小学 山东荣成市幸福街小学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第三实验小学 福建厦门市梧侣学校 北京海淀区清河四小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华泰小学

附件3:

2014~2015学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评选名单

实验区

1.江苏昆山实验区 昆山市实验小学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昆山市青阳港实验学校(小学部)昆山市开发区实验小学 昆山市开发区晨曦小学 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 昆山市经济开发区包桥小学 昆山市玉山镇第一中心小学 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 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 昆山市城北高科园中心小学 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昆山市巴城中心小学校 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 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学校 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校

2.江苏姜堰实验区

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泰州市姜堰区东桥中心小学 泰州市姜堰区俞垛中心小学 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

孙 希陈 燕宋春花周 芳陆小红顾维洁张 玲项 莺沈冬芳朱苏婷赵海琴张 扬陈 磊钱雪娟陆月萍储昌楼窦海芳杨 慧潘庆梅邱宝华11

凌 玲 黄 焱

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 石建华

泰州市姜堰区东桥中心小学南校区 翟秀春 泰州市姜堰区仲院中心小学 泰州市姜堰区行知实验小学 泰州市姜堰区里华中心小学 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幼儿园 泰州市姜堰区蔡官学校 3.江苏张家港实验区 张家港市合兴小学 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4.江苏常熟实验区 常熟市石梅小学 常熟市红枫小学 常熟市碧溪中心小学 常熟市新区小学 常熟市古里中心小学 常熟市张青莲小学 常熟市绿地幼儿园 常熟市实验小学 常熟市实验幼儿园 常熟市塔前小学 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常熟市元和小学 常熟市杨园中心小学 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

高秀芹 朱海燕 钱 茹 高 杰 李 莉 李 薇

季海燕 刘 怡 庞 益 宋卫群 苏 维 王 洁 陈 静 俞文娟 邹国强 盛晓红 吴 芳 谢 滢 殷靖娴 陈玉芳 叶喜昊 宗惠芬 姚礼洁 张 颖 12

5.江苏海门实验区 海门市证大中学 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海门市东洲中学 海门市海南中学 海门市能仁中学 成云康 崔志钰 高建芳 黄永斌 施海东 王海兵 海门实验初中 海门市正余初级中学 海门市实验小学 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海门市育才小学 海门市证大小学 海门市正余小学 海门市六匡小学 海门市三厂小学 海门市三星小学 海门市树勋小学 海门市天补小学 海门市三和小学 海门市德胜小学 海门市实验幼儿园 海门市机关幼儿园 海门市少年宫幼儿园 海门市海南幼儿园 海门市通源幼儿园 海门市蓓蕾幼儿园 海门港新区实验幼儿园

季 敏张 燕陆 英沈婧婧何裕琴汤锦秀陈 钢李陈熠陈 蓉周岳英何 勤徐磊磊陈海燕沈丽华陈美华潘春霞王红梅王嘉莉季 卫薛红艳王海燕13

张利群 黄栋英 黄 红 龚海娟 黄 晶

6.江苏如东实验区 如东县宾山小学 如东县凌河小学 如东县栟茶镇教育联络组 如东县实验区 如东县岔河镇联络组 夏小兰 刘庆梅 朱建国 吴云飞 陈志辉 如东县先民初级中学 如东县掘港小学 如东县马塘小学 如东县实验小学 如东县洋口镇古坳初中 7.江苏灌南实验区 灌南县实验小学 灌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灌南县镇中小学 灌南县长江路小学 灌南县孟兴庄小学 灌南县田楼小学 灌南县张店小学 灌南县百禄小学 灌南县大圈实验学校 灌南县李集中学 灌南县教育局

8.江苏常州武进实验区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 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康 培傅 力陈爱华张妙玲于秋剑张庆梅于翠梅刘莹莹曾庆荟刘升兵魏 民相 帆汪红军江宋标季金明陈涛清王 莉许步芸曹仁花文 翔14

刘 敏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9.江苏南京栖霞实验区 栖霞区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栖霞区花园中学 林志明 蔡 红 金 玉 刘玉艳 张云霞 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 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栖霞中心小学

10.浙江杭州萧山实验区 萧山区临浦一小 萧山区回澜小学 萧山区高桥小学 萧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萧山区临浦镇东藩小 萧山区贺知章学校 萧山区所前镇第二小学 萧山区益农镇中心小学 萧山区益农镇第二小学 萧山区靖江街道第一小学 萧山区靖江街道第二小学 11.浙江乐清实验区 乐清市乐清镇育英寄宿学校 12.浙江鄞州实验区 鄞州区中河街道华泰小学 13.山东临淄实验区 临淄凤凰镇路山小学 临淄区齐陵街道第一中学

管长龙戴春霞陈 巍徐伟霞董学君郑慧霞张佳燕孔凌燕孔仁林李永春韩 良屠李嫚朱玲华韩铁飞杜 鹃陈科盛赵改霞 桑秀芬 15

周雪凤

临淄中学 临淄第二中学 临淄雪宫中学 临淄稷下小学 临淄区管仲小学 苗 春 杨秀雯 杨建营 孙镜霞 沙玉彬 临淄皇城镇第二中学 临淄金茵小学 临淄齐都花园小学 临淄区教学研究室 临淄区第一中学 14.山东日照实验区 日照市东港区教育局 日照市北京路中学 日照市东港区后村中心初中 日照市第二实验中学 日照市第二实验小学 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 日照市凤凰小学 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初级中学 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明珠路小学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中心小学 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岚山区教育局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中学

于爱文 崔方强 高科江 韩春梅 李 静 刘 惠滕兆敏李高峰高 燕刘 艳付志美秦泗磊王建彩滕 霞杨永梅金 丽杨布云郑加利王晓蕾代 磊16

王桂芝 李爱云臧 磊 李 霞

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初级中学 日照市岚山区实验中学 日照市莒县东莞中心初中 日照市莒县第四实验小学 日照市莒县第三实验小学 日照市莒县第一实验小学 梁作德 焦自彩 刘敬成 李庆彬 刘瑞菊 刘延玲 日照市莒县第二实验小学 日照市莒县第五实验小学 日照市莒县浮来山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莒县安庄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莒县棋山镇第二小学 日照市莒县夏庄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莒县招贤镇中心初中 日照市莒县第五中学 日照市莒县浮来初中 日照市莒县第六实验小学 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小学 日照市五莲县高泽镇初级中学 日照市五莲县育才小学 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 日照市五莲县街头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五莲县叩官镇中心小学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桂林路小学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路小学

张安洁 宋晓龙 于正芳 张彦刚 马军飞 薛花喜 王立敏 唐顺吉 蔡全军 王晓梅 孙桂晓 解燕燕 林兆燕 王 玮 张 艳 高兴江 孙树芳 郑 宏 李晓霞 马莹莹 杨 波 17

牟敦荣李芸 冯展妹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 张新刚 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龙山路小学 王 超 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教育局 日照市国际海洋城景伊小学 日照市实验中学 日照市新营中学 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日照港中学 日照市实验小学 日照市新营小学 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日照港第一小学 日照港第二小学 日照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日照市新教育办公室 日照国际海洋城滨海湾小学 15.山东莱芜实验区 莱芜市实验学校 莱芜市莱城区西关小学 莱芜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莱芜市鲁矿第一小学 莱芜市鲁矿第二小学 莱芜市富家庄小学 莱芜市白龙店小学 莱芜市艾山中小 莱芜市南朱家庄联小 莱芜市辛庄中学

张学峰 王秀兰 高 琦 王素梅 蔺胜娟 李 晓 赵玉蓉 王 琳 贺同柱 邹见芳 王 瑜 桑小红 李增艳 宋正雪 牛见玉 付 森 刘晓艳 安晓燕 邹 娜 郭清娟 彭 媛 滕怀波 张秀峰 邢翠芸 李育珊 张万田 孟 婕 高照香 刘宏勤 亓顺凤 尚现燕 亓瑞锦 18 莱芜市新兴路学校 莱芜市莱城区花园学校 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芜市寨里镇中心小学 莱芜市方下中学 莱芜市实验中学 莱芜市凤城中心小学 莱芜陈毅中学 莱芜吐丝口小学 莱芜市腰关中学 莱芜莲河学校 莱芜市杨庄镇中心小学 莱芜市汶水学校 16.山东威海实验区 威海市高区神道口小学 威海市文登区实验小学 威海荣成市幸福街小学 17.山东诸城实验区 诸城市密州街道密州小学密州街道密州小学诸城市府前街小学

诸城市百尺河初级中学 诸城市实验小学 诸城市文化路小学 诸城市科信小学 诸城市教育局 诸城市密州路学校 诸城市城北学校

于晓梅 卢 婷 李慧莹 唐立英 孙孝梅 李永梅 魏 菊 许燕玲 王艳萍 郑 燕 张 永 燕红蕾 刘 娜 崔艳玲 杨文萍 陈美秀 高汝杰刘 芳

阎 晓 王淑萍 郭德燕 邱加玉 王 娟 纪永梅 齐 云 王志秀 赵增梅 韩秀平于润东 19

诸城市明诚学校 诸城市明德学校 诸城市龙都街道吕标小学 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 诸城市昌城镇昌城小学 诸城市辛兴小学 诸城文化路小学 诸城市龙源学校 诸城市西郊学校 诸城市舜王街道舜王小学 诸城市枳沟小学 诸城市第一初级中学 诸城市实验幼儿园 18.山东滨州实验区

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 滨州市邹平县梁邹小学 滨州市阳信县实验小学 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中心小学 滨州市博兴县第一小学 滨州市无棣县第二实验学校 滨州市邹平县黄山实验小学 滨州市博兴县实验中学 滨州市博兴县博奥学校 滨州开发区西海小学 滨州市阳信县实验小学 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

车 红 李传晶 赵秀娜 郑德礼 孙振海 卢 姣 王金福 宋姗姗 任增福 张艳红 王秀娟 胡治明 李兆龙 范美杨 李炳军 黄丽丽 宋 磊 文玉燕 孙绍红 陈晓红 从金花 陈凤荣 柳珊珊 梁建伟 王立美 宋秋红 田希城

滨州市滨州实验学校 滨州市沾化区实验小学 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 19.山西绛县实验区 绛县衡水中心校横南小学 绛县教育局新教育实验办公室 绛县南樊中心校郑柴小学 绛县南樊中心校西堡小学 绛县第一实验小学 绛县南樊中心校槐泉小学 绛县古绛中心校北杨小学 绛县古绛中心校城内小学 绛县第二实验小学

绛县中信机电中心校红山学校 绛县冷口中心校郭堡小学 绛县安峪中心校北晋峪小学 绛县安峪中心校东三涧小学 绛县郝庄中心校西郝小学 绛县么里中心校么里小学 绛县大交中心校大交小学 绛县卫庄中心校范村小学 绛县卫庄中心校卫庄小学 绛县安峪中心校孙王小学

20.山西运城实验区 运城市新港实验学校 运城市新教育实验学校

吕 瑞 杨 娜 王家睿 朱银枝 赵 晶 谭璐璐 李晓笑 张奇昕 亓姣玲 李 敏 白红娥 王玉珍 李媛媛 魏林燕 高阿秀 万珍丽 孙丽丽 王瑞林 张翠翠 张新忠 张 娟 刘喜欢 曹 婷 赵丽霞

21.新疆奎屯实验区 奎屯市第八中学 奎屯市第一小学 奎屯市第三小学 奎屯市第二幼儿园 罗启勋 刘 玲 苏天平欧秀娟 李佳珍 22.河南焦作实验区 焦作市沁阳第四小学 焦作市沁阳第一小学 焦作市沁阳市西万中心小学 焦作市沁阳市王占中心小学 焦作市沁阳市王占乡尚香小学焦作市沁阳市联盟小学 焦作市沁阳实验小学 焦作市实验幼儿园 焦作市沁阳王曲乡中心小学 焦作市博爱县教育局教研室 焦作市博爱县清化中心校 焦作市龙翔学校 焦作市实验小学 焦作市实验中学 焦作市道清小学 焦作市马村区待王学校 焦作市马村区工人村小学 焦作市马村区陆村学校 焦作市马村区教育局 焦作市武陟县育英实验小学 焦作市武陟县育才学校

赵姗姗 任慧娟 李 娟 李艳玲 周春燕 邓冬艳 张冬菊 史粉霞 杨 洁 乔玉霞 程吉花 曹春清 张闫亮 李有慧 许桂芹 王 宁 王秋珍 赵瑾先 刘小娥 刘占国 赵玉珍

程丽娟

焦作市武陟县木城一小 焦作市武陟县小董乡小东小学 焦作市武陟县教研室 焦作市山阳区东环路小学 焦作市孟州市赵和镇东小仇小学 焦作市孟州市会昌办花园小学 王 健 郭春燕 孙 文 陈 华 司湘云 申菊仙 吕丽华 焦作市孟州市回民学校 焦作市孟州市河雍办赵唐小学 焦作市孟州市河阳办缑村小学 焦作市解放区焦西小学 焦作市解放区幸福街小学 焦作解放区王储中心小学 焦作市解放区和平街小学 焦作市解放区环城南路第二小学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办公室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苑街道小学焦作市新教育实验研究室 焦作市温县第二实验小学 焦作市温县招贤乡河西小学 焦作市温县温县南张羌小学 焦作市温县祥云镇村小学 焦作市温县赵堡镇大黄庄学校 焦作市温县祥云镇村小学 焦作市温县武德镇苏王村小学 焦作市人民中学

焦作市修武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焦作市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

武荣平张社会 行 芳 倪 婷 杜志毅 齐加全 秦晓燕 杨晶晶 程小娟

李金霞

王桂英 王 利 李传宝 郑艳芳 石君霞 牛艳芳 李建设 崔旭娜 惠 波 马立新 刘小棉 23

范苗苗 秦 杰 薛志芳

焦作市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 焦作市修武县朱营小学 焦作市中站区教育局教科所 23.河南平顶山实验区平顶山市新华区联盟路小学平顶山市育新幼儿园 范敏婕 王艳荣 张作贞 董文峰 齐 凯平顶山市第十一中学平顶山市卫东区实验小学平顶山市卫东区东环路小学平顶山市卫东区教研室平顶山市卫东区五条路小学平顶山市卫东区雷锋小学平顶山市新城区翠林蓝湾小学平顶山市郏县三立国际学校平顶山市新华区体育路小学平顶山市新华区实验小学平顶山市鲁山县鲁阳一小平顶山市宝丰县站前路小学平顶山市叶县实验学校平顶山市新城区学府路小学平顶山市舞钢市第一小学平顶山市新城区闫口小学平顶山教科所 24.河南洛阳伊川实验区 洛阳市伊川县西场学校 洛阳市伊川县直第三小学 洛阳市伊川县实验小学

李春生秦增云曹桂梅韦继华董金纳江兰青卢 洁唐高峰储延丽鲁国红赵双利王铁忠暴旭彩张鸿儒何青维张钦峰 梁玖华 李晓燕董晓静罗飞鸽24

赵英杰

25.河北石家庄桥西实验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 石家庄桥西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石家庄桥西区教研室 石家庄市桥西区红星小学 石家庄市桥西区育英小学 杨玉芳 邵 坤 李亚敏 李 绵 田向红 石家庄市桥西实验小学 石家庄市桥西区宫尹小学 26.四川北川实验区 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小学 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小学 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小学 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小坝小学 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小学 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中学 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中学 27.四川金堂实验区 金堂县杨柳慈济学校 金堂县实验小学 金堂县赵镇第二小学 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 金堂县赵家镇小学 金堂县赵镇第一小学 金堂县安邦小学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金堂分校

金堂县港青学校 金堂县韩滩慈济学校

王雅萍李朝华朱富琼王 静母秀华徐云蓉李 斌岳 茂侯昌才罗文英钟 璞叶作惠田 华蒋玉晗何冬梅文 萍伍凤英张天翠蒋晓莹25

封雪莲贺国蓉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金堂县赵家镇三烈小学 金堂县高板中学校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 28.四川阆中实验区 阆中市城北小学校 陈 姗 易刚金 唐锡成 卢进军

李翠清 陈 芳 苟 欣 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 29.成都武侯实验区 成都市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成都市武侯实验区华兴小学 3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实验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十一小学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一小学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鸿波小学 鄂尔多斯市东方实验小学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四小学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学苑小学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铁路学校 31.安徽霍邱实验区 霍邱县周集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长集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乌龙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宋店中心小学

霍邱县石店镇中心学校 霍邱县师范附属小学 霍邱县三流乡中心小学 霍邱县龙潭镇中心小学

田春龙 马文琴

王玉梅 卢晓燕 谷绍娴 赵玉琴 贺昱玮 杨 睿 赵红梅 乔俊钦 李 霞 班新婷邹宝山赵黎俐余 洋付应锐徐如刚张 俊汪福军26

苟 斌 包虹婧 吴海燕 刘俊秀

霍邱县临淮岗乡中心学校 霍邱县花园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洪集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河口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高塘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冯瓴乡中心学校 李德国 朱德山 罗仁同 张少敏 张贤燕 戚银彦 霍邱县范桥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城关中心小学 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 霍邱县城关镇第一小学

霍邱县岔路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众兴镇中心小学

霍邱县姚李中心学校 霍邱县白莲中心小学 32.甘肃庆阳实验区 庆阳市华池县白马九年制学校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庆阳市庆城县逸夫小学 庆阳市华池县城壕初中 庆阳市华池县二中 庆阳市宁县早胜小学 庆阳市宁县九岘小学 庆阳市宁县城关小学 庆阳市合水县西华池小学 庆阳市西峰区团结小学 庆阳市合水县三里店小学 33.重庆长寿实验区

朱婷婷邓永红徐方中陈孝怀戴中云冷昌梅张 雷何琼光高 亮王 华李 洁王攀宝李 琦张贵生米建辉巩淑玲高粉霞周燕妮杨 娜27

汪光梅徐 琳邵文奇刘兴辉张燕燕李 芳王玉元

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长寿区江南九年制学校 长寿区凤城第三小学校 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长寿区桃源小学校 长寿区葛兰镇中心校一分部 彭克莉 袁其珍 田茂莉 樊长海 陈代容 张瑜瑶 阳淑惠 何 彦 长寿区第三实验小学校 长寿区凤城第三小学校 长寿区海棠镇中心校 长寿区新市实验小学校 34.湖北随县实验区 随县小林镇希望小学 随县柳林镇第一小学 随县万和镇倒峡小学 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 随县万福农场中心小学 随县唐县镇中心学校 随县草店镇中心学校 随县均川镇第二小学 随县新街镇中心学校 随县安居镇第三小学 随县环潭镇第二小学 随县三里岗镇中心学校 随县殷店镇中心小学 随县吴山镇第二小学 随县厉山镇中心学校 随县殷店镇天河口小学

李 杨 徐绘容 黄 莉 任小梅 周锦洁 蒋继平陈智强 汪方方 陆 碧 袁海琴 程贵兵 陶泽民 邓秋萍 朱元定 邓小红 黄 静 孙 琴 王 霞 刘晓军 熊 飞

随县洪山镇一中 随县洪山镇中心小学 随县淮河镇中心学校 随县三里岗镇中心小学 随县尚市镇中心小学 随县环潭镇大碑小学 李 琼 王银会 刘永赋 王俊珂 戴金丽 郭明权 随县柳林镇中心学校 随县殷店镇中心学校 随县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 35.福建福州实验区 福建晋江花厅口小学 36.北京海淀实验区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海淀区北洼路小学

非实验区实验学校

江苏常州市北郊中学初中分校 山东平度常州路小学 四川宜宾市人民路小学 江苏江阴英桥国际学校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西关学校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回民小学 河南三门峡市阳光小学

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小学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第三实验小学

浙江温州永嘉翔宇小学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华泰小学

覃继伟 张新德 程爱军 张晓红 王振权 杨海荣 詹 艳 田志红

黄 敏 贾素平李丽丽 钱建兵 海生军 张慧琴

王雏娴

张翠萍 陆友松 林 明

吴文普吴 艳黄黎明

河南登封市商埠街小学 河南鹿邑县老君台小学 河南安阳市铁西路小学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

篇8:2015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郭惠民教授致开场词并主持会议

公共关系学著名专家纪华强作专题发言

4月9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公共关系教育工作坊会议(2015)在海口市颐康温泉大酒店圆满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学者、教师以及公关业界人士等3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郭惠民教授致开场词并主持会议。纪华强、叶茂康、乔吉兴、谢景芬、何镇飚、张云等公共关系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学者,围绕公共关系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公共关系实践渠道的开拓,以及公共关系实务的热点问题,分别作了题为“三十年公关教学钩沉”、“公共关系写作等主干课程教学的体会和思考”、“互联网+下的公关实践”、“公关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美国公共关系与传播教育观感及启示”、“公关教师应有的素质能力修养”的专题发言,共同研讨公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推进和提高中国公关业界的教育水平。

上一篇:父亲节策划活动方案下一篇:小学四年级作文:文明——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