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2024-04-11

合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共8篇)

篇1:合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合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促进和保障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决定执法检查

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浦东从诞生到发展都与改革紧密相连。今年是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9年,也是《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通过实施的第7年。

5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决定》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动员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出席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群、吴汉民、洪浩、薛潮,秘书长姚海同等出席会议。根据常委会2014年度监督工作计划,7月份召开的常委会会议将听取执法检查报告。

自贸区建设为综改注入新活力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首家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从被确立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的那一天起,浦东就背负起国家战略的使命。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这“三个着力”,是中央对于浦东综改的要求,也涵盖了浦东综改的全部。

2007年4月26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通过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按照“全国能借鉴、上海能推广、浦东能突破”的原则要求,浦东综改的目的就是围绕发展、促进发展,率先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综改的突破口就是以制度创新推动金融发展和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综改的路径就是要以开放促改革;综改的对象是政府自身,通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创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决定》实施7年来对落实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支持、促进、引导和规范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为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突破体制性障碍和先行先试提供法制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承载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域面积的浦东新区,改革大棋局又注入新的机遇与活力。浦东正将三中全会精神体现到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试验试点中,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化优势为胜势。

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已经过一审,即将进入二审。《条例草案》根据自贸区的定位和特点,设计了涵盖管理体制、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税收、综合监管、法治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总体制度框架。

“要立足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明确执法检查的任务和目标。”殷一璀说,通过执法检查,进一步推进市和区相关部门加强配合,形成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合力;推动相关部门总结经验,从制度创新层面促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和自贸试验区建设联动;督促有关方面抓紧完善支持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制度规范,并为人大制定好自贸区条例总结经验,更好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加强各方协同,务求执法检查的实效

今年,是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之年,也是上海自贸区改革“溢出效应”开始显现的一年。用好这两大国家战略,是浦东改革最重要的底牌。为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2014年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安排呈现出新的亮点,比如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进一步发挥突破带动作用,制定出台自贸试验区2014年版负面清单。

据悉,市人大将重点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市和浦东新区政府作关于执行《决定》、转变政府职能的专项工作汇报,实地调研浦东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执法试点和浦东新区市民中心等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情况;财经委重点围绕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市和浦东新区政府作关于执行《决定》、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的专项工作汇报,实地调研实体经济和经济新业态等发展情况。

浦东新区人大表示,将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上下联动执法检查,成立专项调研组,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要求,进一步推动浦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深化,并结合改革试点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着力探索改革试点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途径。

殷一璀强调,要加强各方协同,务求执法检查的实效。市人大相关委员会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加强沟通配合,聚焦重点把检查工作做深做实;市和浦东新区政府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总结和自查工作;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既要联动开展检查,也要通过检查为今后制定相关决议决定提供指导。

执法检查引入第三方评估

本次执法检查,旨在通过检查《决定》的落实情况,聚焦浦东能突破、上海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重点改革事项,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情况,重点检查贯彻《决定》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等情况。通过执法检查,总结提炼改革成果,宣传推广改革经验,积极营造改革氛围,促进浦东新区为本市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思路、新途径,从而在全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记者了解到,检查内容分为四方面:一是市政府和浦东新区贯彻落实《决定》的基本情况,重点检查浦东新区在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等方面的重大举措和改革措施。二是市政府和浦东新区根据《决定》授权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及其实施和备案情况。浦东新区在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决定》、加快推进和更好地保障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执法检查的方式也颇有两点,采取市人大督查、市区联动、第三方评估、三级人大代表参与和媒体宣传等方式,注重发挥三级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作用。

执法检查具体工作分设转变政府职能和转变经济运行方式两个检查小组。其中,3月到4月为执法检查准备阶段,研究和拟定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初稿,在听取财经委和浦东新区人大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执法检查工作方案;

5月为“下发通知和动员部署阶段”,5月到6月上旬为“市区人大联动检查”,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浦东新区政府、区属行政机关对实施《决定》的情况开展自查和有重点的检查,于6月上旬前形成检查报告,送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5月到6月为“人大督查阶段”,法制委、财经委根据分工,分别组织执法检查,形成执法检查书面材料。财经委的执法检查书面材料于6月下旬前送法制委汇总。

5月到6月为“第三方评估阶段”,上海社科院按照委托评估的要求,积极参与执法检查各项活动,对《决定》实施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于6月下旬形成评估报告送法制委。7月上旬到7月中旬,为审议阶段。7月中旬,法制委进一步修改执法检查报告,报常委主任会议,7月下旬,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决定》情况的报告、法制委员会关于《决定》执法检查的报告。

殷一璀希望,上海社科院要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在对《决定》实施情况开展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提出战略性意见建议;本市新闻媒体要全程参与,充分报道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引导全社会共同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献计出力,促进浦东新区为本市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思路、新途径。

篇2:合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2006年11月1日在浦东新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

浦东新区副区长 万大宁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就一年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向常委会作汇报。

一、关于总体进展情况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批准以来,浦东围绕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的要求,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浦东明确的“一个作用、三个区”的功能定位,坚持“看清楚、想明白、有重点、抓突破”,加强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各项改革有序展开。

(一)主要特点。一年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呈现如下特点:

1、全面部署,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的“一个指导思想,十项任务,三个着力,四个结合”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2005年—2007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框架》。3月下旬,市委、市政府以及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分别召开全市和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工作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区委一届七次全会通过《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整体部署改革试点工作。

2、上下结合,协调推进,扎实开展各项试点工作。从目前整体进展情况看,三年行动计划框架确定的6个方面60个具体改革事项中,70%已经推开。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方式等39个具体改革事项已经启动,正在平稳推进;建立浦东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等13个具体改革事项已形成具体方案,并积极与国家有关方面沟通争取先行先试;土地制度改革等8个具体改革事项,由于目前条件尚不完全具备,正处于调研准备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中纪委、人事部、科技部、商务部、民政部等十五个中央部门在浦东新区开展了20余项改革试点项目。

3、抓住机遇,着眼创新,重点领域改革有所突破。从整个改革试点进程看,在重点领域取得了进展。比如,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率先实行行政管理投诉制、问责制、评估制、监察制四个制度,为提高行政效能提供制度保障。再如,在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浦东率先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对跨国公司资金流动和跨境资金运作起到重要作用。

4、在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同时,其他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按照“四个结合”的要求,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在社会、文化等其他领域改革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

总的看,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对上海和浦东加快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今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示范效应开始显现,国家有关部委在浦东进行的部分试点项目已在其他省市推广。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新的体制动力。

(二)重点领域改革事项的进展情况。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重点围绕“三个着力”、“两个聚焦”有序推进。具体情况如下:

1、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在以下四方面。

(1)创新政府管理体制。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参照“二级市”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和新区事权关系。新区提出在项目审批等8个方面,希望赋予浦东新区更大的发展自主权。经市有关部门的协商和沟通,在下放规划、财税、土地管理、环保市容、项目审批、社会事业发展等六个方面的管理权限上已形成初步协调意见。

——继续推进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关于新区与功能区事权、财权划分和交接的相关文件,进一步理顺新区层面与功能区域和街镇的职能、事权和财权,探索建立互补型、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

——在川沙功能区域开展块的行政监察派驻试点,探索监察体系的垂直领导,实行监察主体与监察对象相分离的监督机制,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监督保障机制。

——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北蔡镇、唐镇率先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制定了《浦东新区北蔡镇、唐镇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主要改革内容包括精简党政内设机构,强化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具体推进三方面的改革:

——推出提高行政效能的四项制度。以中纪委(监察部)依法行政监察试点为抓手,实施提高行政效能的“四个制度”改革,目前已出台《浦东新区行政效能投诉暂行办法》、《浦东新区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浦东新区行政效能评估暂行办法》和《浦东新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暂行办法》等四个办法。目前正在逐项细化实施意见。

——开展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已形成具体试点方案上报国家人事部,并开展了试点准备工作。

——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的改革。制订和实施《浦东新区绩效预算改革试点方案》。首先开展以项目支出为重点的绩效评价试点,以后再扩大范围。

(3)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探索了以下改革。

——实施城市管理改革。成立政府综合执法机构,并使执法重心下移,形成城市管理的快速发现机制和处理机制。目前,新区已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六个功能区域的城管执法大队,建立城市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心(指挥中心),明确了新区综合执法机构的综合执法领域,并开始执法工作。

——探索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开展教育“管、办、评”联动改革试点, 探索政府加强监管,委托社会评估,试行教育委托管理等改革。开展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诊疗费用为目的的基本医疗改革试点。在郊区试点一二级医院成立“医疗卫生联合体”,在联合体内部实行双向转诊、先进医疗设施共享和互为确认检查项目等改革;制定《浦东新区2006年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若干意见》,积极开展事业单位财政投入方式改革和岗位设置试点工作。

——在街道探索剥离经济管理职能的新型管理模式,强化街道的城区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为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4)弱化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市区联手推进减少政府微观经济管理的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浦东新区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获得市政府正式批复。主要改革内容包括:一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总审批事项从原来的700多项减至220项。二是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审核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简化审批程序,对继续审批的事项,统一审批格式,规范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优化企业设立和年检方式的改革。积极探索方便企业设立和年检,减少行政审批等改革试点。在去年推出企业年检申报备案办法、企业注册资本分缴办法、人力资本出资办法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扩大浦东登记管辖权、优化浦东新区外商投资企业审批登记办法、允许商标专用权出资、将企业不良记录相关责任人员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等四项改革。

——深化中介组织改革。人事部已批准浦东开展允许人才中介机构外资控股试点。民政部已批复同意浦东新区开展行业协会登记改革试点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在浦东已处于酝酿发动中。

2、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深化金融、科技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新区主要抓住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三方面扎实推进。

(1)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具体进展:

——金融市场体系创新加快。央行体制创新在浦东展开,央行上海总部落户浦东,现已开始起步运作。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已经挂牌成立。经商务部批准,石油交易所已开始营业。债券市场发展取得进展,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快速增长。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和推动金融机构集聚。人民银行宣布争取在浦东率先进行设立小额外币兑换机构试点,央行黄金储备中心已确定落户浦东。中国第一家货币经纪公司在浦东成立。全国首家信托登记机构上海信托登记中心在浦东设立。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市场机构——英国劳合社的分支机构落户上海。

——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包括:保险资金投资上海基础设施项目;国内首个外币基金项目和租赁资产证券化项目已获批准。

(2)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具体进展是:

——科技部把张江纳入“火炬试验城市(区)”计划进行试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的集群式发展。通过部市合作,把张江建设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示范引领区。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了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重点推进构筑园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孵化、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进入“园区采购”、知识产权质押等。

——上海市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已经形成,争取拟议中的公开发行非上市企业股份转让交易系统落户浦东。同时,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浦东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已在张江挂牌成立。

(3)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具体的改革事项是:

——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支持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九项改革措施”,在浦东先行先试,解决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资金跨境流动难题。

——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支持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十四条意见,上海海关公布了支持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九项措施。目前,正在争取中央有关部委支持,试行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申报单“三单合一”的旅客通关申报手续。货物通关的“一单两报”系统在外高桥保税区部分企业试点。

——商务部同意与市政府在浦东共建国家级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并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基地承接外包企业新聘人员的委托培训等业务。目前,商务部与市外经贸委、新区联合进行调研,拟出台鼓励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

3、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深化城乡二元制度改革。具体进展是:

(1)在川沙新镇探索“区镇合一”、“镇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川沙功能区域管委会与川沙新镇合署办公,进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尝试。新镇下设社区,社区设立社区委员会,实行镇直管社区的管理模式。

(2)积极推进郊区综合改革试点。新区成立工作组,选择张江功能区域作为社会主义新郊区试点,配套推进规划、建设、土地等领域的改革事项。如推进村级“二合二分二集中”的综合改革试点。对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运作进行改革,实行“村有村用镇管”的管理模式。

(3)实行城乡教育、医疗管理体制并轨,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目前,在实行城乡教育管理体制并轨的基础上,新区正在推动城乡医疗管理体制并轨,加快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改造。在就业方面,浦东已经对非农就业实行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在社会保障方面,浦东基本建立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基本覆盖各类从业人员。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工作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工作的整体性、统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改革事项的法制保障建设相对滞后,对某些重大改革事项的认识仍需深化和统一,全市试点推进工作机制有待强化。

二、关于下一步工作重点

目前,党中央进一步明确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加大改革推进力度,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酝酿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各地改革都取得较大进展。因而,必须进一步加大推进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工作力度,突出以下三项重点工作。

(一)继续推进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一是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一阶段,围绕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四分开、一减少”和提高行政效能的原则,形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主要是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界定各行政层级之间的职能定位,形成上下错位、职能互补的管理模式;确定政府组织架构的改革方向,推进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改革等。二是进一步理顺市与新区的事权关系,探索“二级市”的运行模式,完善政府管理方式;三是进一步梳理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法制、事权等方面的问题,在国务院法制局、市人大和市法制办的支持下,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供立法保障。

(二)继续推进涉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着力抓好三个领域的改革。一是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区域性证券、债券、产权、期货等资本市场。不断完善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的运作,推进金融品种创新;探索增加石油期货交易所新品种;探索在期货交易市场进行企业化产品创新。二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在上交所建立非上市公司报价技术系统,在上海产权交易市场探索科技企业股权交易。三是加快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大通关”制度建设,扩大对外贸易企业的绿色通道。

篇3:合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鞍山市的期待。鞍山将围绕这一目标, 继续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升级, 形成布局合理化、结构高级化、发展集聚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 调整钢铁结构, 打造高加工度钢铁基地。重点是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发展精特钢, 实现由生产普碳钢为主向生产精特钢转变。普碳钢市场目前已经饱和, 靠增量做大做强钢铁产业已经没有出路。鞍山市将大力发展电炉炼钢, 生产高合金钢、冷轧不锈钢等高端产品。二是发展装备制造业, 实现由钢铁生产大市向装备大市转变。鞍山发展冶金装备制造优势明显, 鞍山市重点是发展矿山设备、焦化冶炼设备和轧钢设备等三大冶金装备成套, 推进由装备制造走向设备成套, 最终实现工程成套。三是发展钢铁深加工, 实现由钢铁原材料大市向钢铁制造大市转变。围绕船舶制造、汽车制造、输变电、家用电器, 建筑安装等, 大力发展板材、型材、管材、线材深加工。四是发展钢铁物流, 实现由钢铁直销大市向钢铁精深加工分销大市转变。重点是建设占地5平方公里的东北钢铁大市场, 一期工程已经完成, 入驻企业超过500家, 未来销售收入将超千亿, 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钢铁分销加工中心。

第二, 调整工业结构, 形成多元化支柱产业。重点是发展三大非钢产业:一是发展以煤化工和塑料为重点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鞍山拥有100万吨煤焦油资源, 煤焦油是发展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材料, 鞍山市依托煤焦油生产出来的洗油、蒽油、沥青、萘等22种产品, 发展橡胶、工程塑料、电极等煤化工精深加工, 到2012年形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二是发展以新能源、新动力、新光源和新热源为重点的光电产业, 鞍山拥有发展光电产业需要的钢材、工程塑料等基础原材料。鞍山市重点发展以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 以电池、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动力, 以LED为代表的新光源、以光热、地源热泵为代表的新热源, 建设全国新能源产业化基地。三是发展以镁合金、镁建材、镁铸造及深加工为重点的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利用鞍山丰富的菱镁资源, 改变过去以镁碳砖、镁耐火材料为主的生产结构, 重点发展镁合金、镁建材、镁铸造及深加工, 拉长产业链条, 实现产业升级。

第三, 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三次产业并举发展, 在加速发展工业的同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是以鞍羊线、鞍营线、张庄线三条设施农业示范带为重点,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二是以东北钢铁大市场、东北商贸城、五金机电大市场、海城西柳商贸城、汽车贸易产业带等五大百亿元项目为重点, 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打造东北商贸物流中心。三是以“金镶玉带”为主题, 大力发展精品商业。推进主街主路精品商业带建设, 全面引进大型超市、大型百货、高档酒店、商务大厦等服务业项目。四是以千山群岛文化主题公园为载体,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占地20平方公里的千山群岛, 包括文化岛、美味岛、动漫岛、健康岛等12个岛, 打造东北乃至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品牌。五是以“万水千山百湖城”为主题, 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根据鞍山三面环山、四面环水的特点, 加强城市水系建设, 全面发展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 把鞍山打造成为有山有水的城市。

二、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 实现鞍山城乡统筹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发展的方向, 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这一目标, 坚持“三化”并举,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第一, 按照园区、基础设施、主导产业、项目“四位一体”, 推进农村工业化。一是发展县域工业园区。全市县域工业园区已达到16个, 实现工业进园区发展。二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仅今年市本级就支持三县 (市) 各2亿元, 用于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三是发展县域工业主导产业。海城突出发展以鎂合金、鎂建材、鎂铸造为重点的鎂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和化工塑料产业集群;台安突出发展木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岫岩突出发展长石、硅石、方解石和玉石等特石深加工产业集群。四是招商引资上项目。围绕县域工业主导产业,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上项目。围绕县域工业主导产业,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上项目,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第二, 按照设施农业、加工园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四位一体”, 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农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面建设鞍羊线、鞍营线和张庄线三条设施农业示范带, 发展规模化种植和规模化养殖, 每年新发展设施农业25万亩。今年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将超过100万亩, 农民人均增收超过700元。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今年我们支持三县 (市) 各1亿元, 用于建设农高区,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三是突出“一县一品”特色主题, 打造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海城重点发展蒜、姜、辣根和元葱“四辣”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台安重点发展畜禽养殖及深加工产业集群, 岫岩重点发展食用菌、中草药和丝毛深加工产业集群。四是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海城中小、台安黄沙、岫岩牧牛、千山宁远建设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形成区域性农产品集散地。

第三, 按照县城、城乡结合部、中心镇和村屯“四位一体”, 推进农村城镇化。一是全面推进县城改造。海城重点是建设海西新区, 把老海城与西柳镇通过新区连为一体, 建设大海城, 未来形成百万人口城市;台安以打造行政新区为重点推进县城改造, 岫岩以大洋河改造为重点推进县城改造, 未来分别形成30万人口以上规模。二是全面推进中心镇改造。重点推进腾鳌、牛庄、西柳、南台等中心城镇改造, 实现人口、产业聚集, 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格局。

三、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鞍山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 而是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鞍山将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区要求,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

第一, 大力推广新能源应用。我们已经向国家申请建设全国新能源应用示范市。在鞍山职教城和新城区的建设过程中, 全部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LED等新型能源, 推进鞍山由传统能源消耗大市向新能源应用节能大市转变。

第二, 大力发展工业再制造。工业再制造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大力推广清洗技术、修复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 实现废旧机电产品的再次利用, 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工业废料再生产, 利用矿渣、粉煤灰等生产新型建材;大力实施循环综合利用工程, 建设工业垃圾处理厂, 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

第三,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根据鞍山产业发展要求, 我们正在建设研发大厦, 引进国内外研发中心在鞍山设立分支机构, 把鞍山建设成为中国研发分中心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第四,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以引进国电集团建设8×300MW发电机组热电联产项目为重点, 大力发展集中供热, 全面取缔城区内燃煤锅炉。开工建设10个污水处理厂, 其中城区5个, 海城3个, 台安、岫岩各1个, 明年全市将实现污水全部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

第五, 加快推进生态恢复。利用鞍山城区周边万水河、杨柳河、运粮河等水系资源, 规划建设115个城市水系节点, 未来三年, 鞍山城区将新增20平方公里, 水系面积占城区面积将由现在不足3%提高到8%。对城市周边及海城、岫岩的废弃矿山、尾矿库和排岩场, 大力实施矿山复垦和植被恢复, 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篇4: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在本溪市副市长刘向的眼中,现在的林改工作只是本溪市整个林改工作的序幕,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林改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林农虽然得到了林地,但是这个林地还没有为林农发家致富、提高收入作贡献;林农有心发展,但是缺少资金,无力发展;围绕下一步农民依靠森林资源,发家致富、增加收入,怎么样提供社会化服务也是摆在林改持续发展面前的大问题。

刘向表示,林改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仅仅是开始和序幕,更多的工作还在后面。集体林权改革是一项事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改革,一项必须在政府指导下进行的改革。为了加强政府对林业配套改革的领导,本溪在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确保经费投入、强化督促检查的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为林改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强大的合力。

主体改革的成果已经突显,本溪也不会让配套改革拖后腿。为了全面推进配套改革工作的发展,本溪重拳出击。

推进金融支持,增强发展活力。在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意见》的基础上,本溪市将加快《本溪市森林资源流转条例》出台的脚步,确保全市森林资源健康有序流转。

启动森林保险试点,加强资源保护,确保森林安全。据了解,国家可能将辽宁省扩大为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单位,本溪市将积极争取率先启动试点工作。在开展好森林保险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治理林区治安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坚决从源头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到明年底,本溪市要建立至少10个林业综合服务分中心,市政府还将制定补贴政策引导广大农民组建规范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促进规模经营,提高自身科技、信息等服务能力。明年底,全市要新组建林业专业协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各50个以上。

抓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和现代林业试点,放活经营。两县争取在明年年底前完成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要加速以编制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为主要任务的现代林业试点工作,力争明年底前完成剩余175个村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

强化林改队伍建设,强基固本。主体改革完成并不意味着林改工作结束,配套改革是更长期、更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溪市各县区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充实精干力量。县区在年底前完成对乡镇林业站实行垂直管理的各项工作,将其所需经费纳入县区财政预算。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保障稳定。目前,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林权、林地关注度日益增强,一些历史遗留的林权纠纷也暴露出来,林业上访案件不断增加,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溪市政府建立了由林业、信访、监察、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组成的林权纠纷调处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研究、调处林权纠纷案件。

篇5:合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突出表现在区别城乡居民身份的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公共服务制度和不清晰不完整的农民财产权利。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打破体制壁垒,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道路,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进入城镇和二、三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应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我区各级组织如何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个人意见,供参考。

第一,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鼓励各地按照总体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以清晰的逻辑思路推动改革实践逐步深入:首先是完善规划,按“三个集中”、“三次产业互动”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也为后续改革创造条件;接着是努力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同步完善以群众自主、自治为核心的基层

民主制度;然后才是触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根本,并在实现城乡福利均衡和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先做好确权颁证的基础性工作,构建起规范的交易体系和工作制度,才能推动产权有序流转。此外,在各项重大改革部署出台之初,坚持先试点再推广,并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干部按照正确的观念和方法系统推进改革,同时组织基层干部和群众到试点地区实地考察,汲取经验,从而较好地避免了改革在执行过程中走样的问题。

第二,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对集体所有权据实确权颁证,清晰界定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明确权利义务。同时,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有效方式,鼓励农民以产权为纽带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从而实现了在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既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使农民经营主体地位更加明确,推动了农民土地权利从身份权向财产权的转变,为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

第三,坚持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的全域覆盖为土地用途管制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耕地保护基金等,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土地用途管制,确保了耕地规模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改善。同时,对于各类违反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的行为,坚持

严肃查处、严厉打击,不断加大规划监督、执法力度,树立了区域范围内干部群众自觉按规划办事的良好风气。

第四,坚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坚持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既为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制度保证,也成为改革始终平稳顺利推进最根本的原因。

篇6:合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辽源市是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几年来,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六大接续替代产业初步形成,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试点的通知》(吉发改城发联[2010]987号)文件精神,结合辽源市实际情况,拟就在全省进行统筹推进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具体方案如下。

一、试点基础和条件

(一)辽源市的自然状况有利于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辽源市幅员面积小、市区人口多、密度大、乡镇集中、重点乡镇距离市区较近,城镇化比较易于推动。辽源市确定的城镇体系空间格局是“一核一副三轴九节点”,这个格局如果在点线上有所突破,很快就能在面上推开,具有投入少、启动快、效果明显的特点,和其它大的地区相比,在辽源市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成本更低、风险更小,示范引领作用更大。

(二)经济转型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几年来的转型探索与实践,辽源市已具备了城镇化所需的必要的产业支撑。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和纺织袜业6个接续替代产业已经居于主导地位,发挥重要支撑作用,2009年,“六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3%。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并能够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

(三)城市转型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供了民生改善的条件。

几年来,辽源市不断加大投入,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辽源至长春高速公路、辽源至西丰铁路、城市出口五座互通式立交桥、农村公路等项目的实施,形成了城乡相互贯通的交通网络。同时实施了城市供热管网工程、城市供排水、城市燃气、城市道路桥梁、城市供电、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工程,为辽源市做示范试点提供了基础条件。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基础较好,房地产市场相对稳定。辽源市在全国率??煤矿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前开工建设回迁住宅338万平方米,其中:城市棚户区(包括廉租房建设)135万平方米,煤矿棚户区106万平方米,采煤沉陷区97万平方米。回迁安置居民40189户。同时辽源市的房地产业近年来一直得以平稳快速地发展,开发和建设了各种档次的小区和住房,能够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

(四)工作转型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奠定了效率基础。

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寻求新突破,加快转型建设新辽源”的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实现了工作上的转型。一是在思想上破除了视野狭窄、眼界不宽的思维定式,能够在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范围谋求辽源的城镇化发展,以敢想敢试、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走出一条既符合自身特点,又有共性可鉴的城镇化之路;二

是在管理方式上勇于创新,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加强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建设绿色、一站式审批通道,辽源市能够用行政上的高效率,要素上的低成本,打造与长春等周边城市的比较优势,突破城镇化瓶颈制约。

(五)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措施起步较早。

辽源市相关部门已经出台和实施了一些配套措施。例如公安部门对于在农村有承包土地或承包林地的进城农民工,凡符合迁入条件的即可申请进城或城镇落户,原有承包土地或林地所有权不变;人社局对年满18周岁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镇自主创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员、当年新招用失地农民并与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人员,可以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民政局将由农村转入城镇的农转非困难家庭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教育局对城乡教育均等化问题也做了积极的探索,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与当地居民子女在择校、收费等方面待遇相同。这些配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制度带来的瓶颈制约。

二、试点工作思路

围绕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以构建统筹城乡发展体系为支撑,以区域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镇为依托,通过“核心带动、经济转型、开放融合、改革推动、基础先行”的路径,以工业强市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二、三产业互动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城市先进生产力和公共服务向农村扩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使我市城乡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经济更有动力,县域经济更有活力,形成具有辽源特色的统筹城镇化发展模式。

三、试点内容

结合辽源实际,创新统筹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一)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开展土地综合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途径和管理办法。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入股、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合作经营的办法。探索在城镇二三产业就业、拥有城镇住宅、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基本条件下,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放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政策措施。建立对进城农民自愿退出的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管理办法和使用机制。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从制度上保障城乡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制定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逐步形成城乡人力资源的自由、公平、高效配置机制。探索鼓励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创新创业帮扶机制,完善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就业困难对象解决就业困难。健全城乡一体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制订被征地农民

养老保险的市级政策,促进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探索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缩小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差距,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覆盖范围,探索实现与城镇低保并轨的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全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的政策措施。探索整合各类救助资源,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

(三)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降低外地户口和农民工进入市区落户的基本条件,只要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中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在当地登记落户。探索建立农村人口进城安家、就业、上学、就医、社保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促进进城农民安居乐业,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吸纳机制。逐步实行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实行以居住地或所从事的职业划分户口性质,实行居民户口制,逐步取消农业人口或非农业人口性质的划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四)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城镇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和筹资方案研究,推进城镇化项目生成机制和融资机制创新。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信用担保方式,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设立村镇银行,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地上建(构)筑物物权及附着物抵押质押信贷模式,增强农民土地融资能力。组建为城乡统筹服务的、“投资、融资、担保”三位一体的投融资公司,完善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规避机制。推行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实行建设、使用、监督部门分开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全社会投资项目的市场准入制度,切实简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管理。引进战略投资者,探索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

(五)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城镇化重点突破领域,建立市县两级财政共同投入机制。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提高民生性支出特别是农业、教育、卫生、社保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探索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集约化使用机制,重点探索涉农建设项目资金的整合使用办法。创新财政对公共服务支出的管理方式,实现部分公共服务支出标准化、定额化。

(六)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化,并建立相应的教育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创新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市场化办学的途径。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探索城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鼓励城市医务人员领办和城市医院合办、协办农村卫生院。整合城乡卫生资源与计划生育、残联、民政等系统和社会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完善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探索公租房新路,切实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

四、时间安排

(一)试点启动阶段。2010年11月至年底,开展综合配套改革战略研究,制订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二)重点突破阶段。用2年时间,推动重点突破区域和重点领域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模式和制度体系,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重点领域上,加快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土地管理和使用、农民工社保、户籍管理、城乡一体行政管理等方面改革的率先突破。在重点区域上,率先启动和实施辽白一体化,形成全市统筹推进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重点突破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三)面上推广阶段。用2年时间,在全市推广重点突破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全面推进其他相关配套改革,逐步完善统筹推进城镇发展的体制性框架,改革试点效应明显,实现第一阶段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配套改革目标。

(四)深化完善阶段。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深化统筹推进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成具有辽源特色的改革示范区。

五、组织保障

篇7:合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施》(试行)

芜政[2008]100号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意见精神,深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大力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在着力提高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围绕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培育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家用电器、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对经确定的创新型产业相关核心技术、重大装备的研发项目,或重大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获国家拨款的,给予国家拨款额50%、最高1000万元资助。

2.对市创新型产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爆发性增长的新兴产业和规模巨大的支柱产业的重大项目,在资金支持上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3.对市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来芜湖落户,投资创新型产业链缺失环节或薄弱环节的,给予其实际到位投资额 10%、最高500万元奖励。

具备上市条件的市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总部迁至芜湖注册上市,并将其上市募集资金的70%(1 亿元以上)在芜湖投资的,奖励500万元。

4.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创新咨询中心、军转民研发机构等,给予一次性50至500万元奖励;已认定并考核优秀的,给予一次性30至300万元奖励。新认定的省级上述机构,给予一次性20至200万元奖励;已认定并考核优秀的,给予一次性20至100万元奖励。

5.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各项行政性收费的省、市留成部分,实行免征。对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实行零收费。

创新型企业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企业。

6.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省级以上新产品,从认定之日起所缴纳增值税新

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企业。

对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给予5万元一次性补助;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资助。

7.中央在芜科研院所实行转企改制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和科研开发自用土地、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有关政策到期后,相应税收的省、市留成部分,2年内全额奖励企业。

8.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给予20万元奖励。

对每件通过实质性审查的发明、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费用分别补助4000元、2000元和1500元。对专利代理机构年代理量达到500件和1000件、县区年专利申请量达到200件和400件,且发明专利量达到50件和100件的,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奖励。

9.对获得驰名商标认定、安徽省著名商标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获得安徽名牌产品或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10.对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提升装备水平,购置单台设备价款超过100万元以上的,按其设备购置价的2%给予每户企业累计不超过200万元补助。

11.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台阶。对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按其当年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5000万元以上且入库税金达3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按其当年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20%给予一次性奖励;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以上且入库税金达8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按其当年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10%给予一次性奖励。

12.对亩均税收贡献分别达4万元、5万元和6万元的市区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按其城镇土地使用税增收额的50%、80%和100%分档给予奖励。

二、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13.在芜湖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批准的,给予国家拨款额50%、最高1000万元资助;省级批准的,给予项目总投资10%、最高1000万元资助。

对经确定的创新型产业的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对创新型项目,优先保障土地供应。

14.在芜湖新建经新认定为省级以上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检测实验平台、信息情报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和咨询服务平台,按不超过5家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按市场化运营的,根据服务绩效考核结果,自开业起3年内,每年按不超过5家择优给予运营费用20%的资助。

15.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由企业购买或成果单位自行在芜湖首次实施转化并实现产业化的,给予20至200万元的资助。

16.国内外知名创新咨询机构在芜湖设立分支机构或者海外留学人员新创办创新咨询机构,在芜湖购、建自用办公用房的,酌情给予一次性资助;租用办公用房的,自开业起3年内,每年按房租额的50%给予资助。在芜湖设立的创新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专业孵化器,经省级认定的,比照享受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相关优惠政策。

17.对在芜湖按市场化运营,独立从事信息业、咨询业和技术服务业的创新服务机构及产业集群服务机构,根据服务绩效考核结果,自开业起3年内每年按不超过5户择优给予运营费用20%的资助。

18.经认定的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内的在孵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省、市留成部分,5年内全额奖励企业。

三、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和金融支持

19.加大财政科技投入。2008年市政府安排3亿元,设立市级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确保自主创新投入高于省内其他非“试验区”市、高于同期省级财政自主创新资金投入。

设立市创业风险投资公司。积极吸纳银行资金、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及其他各类资金参与,注册资金争取达到 6亿元,其中:市政府投资2亿元,争取省级参股2亿元,吸引社会投资2亿元。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偿等方式,投向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

20.对照省每年公布的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自主创新产品参与政府采购的给予优惠,以价格为主的招标项目,自主创新产品价格高于一般产品的,给予5%至10%的价格扣除;以综合评标为主的招标项目,给予自主创新产品总分值4%至10%的加分。对符合先进技术发展要求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自主创新产品,实行

政府首购制度。对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实行政府订购制度。

21.落户芜湖的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因投资未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执行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后仍有风险亏损的,给予风险亏损额30%、最高1000万元资助。

22.建立健全适应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质押等新型质押贷款。设立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或贷款发生风险亏损的,给予风险亏损额30%、最高1000万元资助。

23.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因上市补交的企业所得税、土地出让相关税费的省、市留成部分,全额奖励企业。对进入改制或上市实质性进程中的改制辅导企业,给予先期垫付10万元的改制辅导费用。对改制辅导企业上市成功的,给予企业实际控制人或其法定代表人50万元的奖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鼓励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

24.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保费补贴和担保机构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受保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按在担保机构当年实际担保融资额的1%补贴标准给予保费补助;对担保公司当年实际增加的对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融资担保,且保费在2%以下的担保余额,按1%补贴标准给予风险补偿,专项用于风险拨备。

25.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对开展金融新产品业务的银行、担保机构,单个贷款规模达10万元以上的金融新产品,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

26.支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设立试点。成立起2年内,小额贷款公司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的营业税、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全部奖励给公司,专项用于风险拨备。

27.鼓励创业投资企业规范发展。对国家发改委备案管理的创业投资企业,自获利起2年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由同级财政奖励给企业,2年期满后延续3年实行减半奖励。对创业投资企业的个人投资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由同级财政奖励给个人投资者。对创业投资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市人事部门或劳动社保部门确认后,3年内其工资薪金所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奖励给个人。

28.鼓励和支持典当业健康发展。对典当余额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且中小企业典当金额占当年典当余额2/3以上的,当年给予典当企业实交企业所得

税地方实得部分的50%补助,单户典当企业当年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9.积极引进和培育资产监管公司。对在我市投资设立的各类资产监管公司,自运营之日起3年内,按企业实缴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50%给予补助。

四、激励创新创业人才

30.重奖科技人才。2008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300万元用于科技人才奖励。

31.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在芜湖创办企业的,给予公司注册资金50%、最高200万元资助;属于芜湖市的,6年内保留其编制,保留期间要求返回的,由原单位按原职级待遇安排。留学回国和民间科技人员来芜湖创办企业的,给予同等额度的资助。设立高校师生创业资金,鼓励高校教师、学生创业。

32.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年薪 10 万元以上的,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省、市留成部分,全额奖励个人创新创业。

33.对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师到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工作或创办科技型中小工业企业的,经市人事部门或劳动保障部门确认后,3年内其工资薪金所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奖励给个人。

34.改革职称评价办法,强化实际贡献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或中介服务的科技人员,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可作为评定专业技术资格的重要依据。评聘农业专业技术职务时,拥有品种权视同专利权。

35.对企业聘请国外知名科学家、高端技术专家、创新咨询专家来芜湖工作的,一次性给予聘用费50%、最高50万元资助。

36.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创新型企业,可比照执行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试点政策,对企业科技和管理人员进行股权激励。

五、其他

37.本政策措施适用于在芜湖市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38.本政策措施有关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办法等另行制定。

篇8:试验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批准重庆作为我国惟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改革试验区,是中央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使重庆破解城乡统筹难题有了重要政策保障,使重庆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有了重大的战略平台。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对“三农”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深入领会城乡统筹思想,切实按照城乡统筹要求开展工作,是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强调要城乡统筹,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破坏了社会和谐,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重庆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集合和叠加了我国东部现象与西部现象,具有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区相似的基本特点,是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缩影。择其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利于探索省级构架下的城乡统筹之路。

重庆成为实验区,不仅有利于完善新兴直辖市的体制,也有利于探索省级构架下的城乡统筹之路。在重庆进行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对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典型意义。对于重庆来说,统筹城乡发展是继百万移民之后的又一世界级难题,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我们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城乡协调发展道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意义十分重大。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重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如期实现。

为此,重庆市正在着手完成七项工作:着眼于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着眼于统筹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大力加强农民工就业安居扶持工作:着眼于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着眼于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大力加强对“三农”发展的支持;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着眼于统筹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着眼于统筹城镇体系建设,大力打造城镇群。重庆市还将在全市范吲内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等改革。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没施、统筹城乡社会事业,这些都是重庆市正在努力实现的工作。

把转移农村人口作为当前城镇化的首要目标来考虑,正在实施“百镇工程”规划。“百镇工程”是通过建设一批经济强镇,以点—线—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百镇工程”不仅推进了百强镇的发展,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镇各项功能的完善、经济的发展,对周边乡镇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百镇工程”就是对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实践证明,统筹城乡发展从这里破题,是选准了方向。

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先行示范区九龙坡区,尝试推行“用宅基地换件房、用承包地换社保”的办法,把腾出来的土地资源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并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得到财政部调研统筹城乡工作的领导的充分肯定,他们说,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职能,把更多阳光洒向了农村”。

2007年6月底通过国务院审查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是全国第一部城乡总体规划:它由“城市总规”改名为“城乡总规”,是中国规划事业的一场革命,将促进重庆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创新。这体现了重庆市的特点,也体现了城乡统筹的要求。

上一篇:北京的故宫的说明文下一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