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黎塘最新新闻

2024-04-14

宾阳县黎塘最新新闻(共7篇)

篇1:宾阳县黎塘最新新闻

黎塘汽车客运站

“美丽宾阳”活动总结

自开展“美丽宾阳·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我站以“政府组织,部门负责、属地管理、全民参与”为工作原则,重点开展卫生环境治理,把客运站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等,努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的美丽城镇。现将我站开展的工作作简要如下汇报:

一、为使“美丽宾阳”活动工作落实到位,成立了“美丽宾阳”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客运站“美丽宾阳”活动方案,将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二、主要开展工作

1、召开“美丽宾阳”活动工作动员会,将“美丽宾阳”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将各岗位划分卫生清洁区,责任落实到人,活动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各岗位进行考核,评比。

2、按《站场保洁管理制度》及《站场保洁管理实施方案》,负责对辖区内的保洁工作进行管理。保洁工作要做到每日一打扫、每周一大扫、每月度一大清洗,并按当地政府要求在门前路段开展重点保洁工作。

(一)重点做好站场厕所的保洁管理工作:

(1)在厕所明显位置公示厕所保洁与服务管理规范等相关规章制度及监督电话;悬挂《旅客使用反馈意见本》、《日保洁签注记录》、《日保洁检查记录》,并建立完备的档案,以备检查考核。

(2)落实厕所管理负责人、及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和设施维护工作,必须对所属厕所每日进行定时检查。并针对旅客高峰、淡季,适时调整厕所保洁频率。

(3)对厕所设施设备进行及时维修、保证厕所设施设备完好。对一时不能维修使用的设备挂牌告知旅客。

(4)厕所保洁员按照厕所保洁要求适时对厕所进行保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消除厕所异味,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向旅客提供清洁、舒

爽、安全的入厕环境。

(5)利用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营造站场良好的清洁卫生宣传氛围;组织人员在站内开展清洁环境行动,向旅客宣传文明行为规范,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乘客形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6)组织人员加强卫生保洁巡检和监管力度,针对保洁薄弱环节进行全面彻底清查,确保站场干净整洁,不留卫生死角。

(7)形成卫生清洁工作长效机制,采取抽查、明查、暗访并通过社会调查、旅客反馈等方式对各单位保洁工作进行宏观督导管理。

(二)加强对车辆车容、车貌和卫生工作管理。

(1)检验员在检验车辆的时候对车辆的车容、车貌进行检查,对车辆内部卫生清洁情况和设施设备的配备情况要严加把关,发班员要对车辆发班前的卫生清洁状况进行复检,杜绝车辆带“脏”出站。

(2)对快班车要加大卫生保洁的力度,为旅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客车座套、头套、卧具要勤更换、勤清洗,确保车内空气清新、卫生达标,保障旅客的身体健康并加强对承包车经济责任人的教育和监督。

(三)为使“美丽宾阳”活动开展有成效,我站按每月经营收入投入0.3%的款项作为“美丽宾阳”活动专款专用经费。

三、存在问题

1、由于客运站人流量大、车站面积广,我站在“美丽宾阳”活动中的清洁工具损耗较大,扫把、垃圾桶更换频率高,特别是造价昂贵的洗地机容易出现零件损坏,今年以来我站的洗地机维修费用达千元,2、由于旅客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旅客有随意丢弃烟头、果皮现象,造成我站的清洁工作量较大。

篇2:宾阳县黎塘最新新闻

开业现场,排队进店抢购的居民朋友们

美味海鲜提供给现场朋友免费品尝。

现场还有微信摇一摇抽奖活动,礼品有帝王蟹、秋刀鱼、带鱼段、黄金贝等。接下来,渔百惠水产连锁在古辣、宾阳商贸城、永武等区域也将陆续开业,为当地居民带来物美价廉的水产品。

篇3:和“地球变暖”有关的最新新闻

英国《每日邮报》记者大卫·罗斯2012年10月13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气候变暖已终止16年》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全球对气候变暖问题的激辩。大卫·罗斯从英国气象局最新更新的数据发现,根据全球3000个监测站的资料,全球气温由1880年至今总共上升0.75摄氏度。从1980年至1996年间,全球温度略呈上升趋势。此后,从1997年到2012年全球温度处于稳定期或停滞期,而1997年初和2012年8月相比,全球气温并无明显变化。在1980年之前的40年期间,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也就是说,人们通常认为的全球变暖趋势早在16年前便已停止

全球气候变暖令世界经济损失1.2万亿美元/年

近期一份名为《气候脆弱性监测》报告公开表明:如今,气候变化每年已经夺去近40万人的生命,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已经造成每年超过1.2万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全球CVDP的1.6%。报告详细指出,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引发冰盖融化、极端天气、干旱和海平面上升等现象。

篇4:最新科教新闻

美国宇航局(NASA)利用观测数据绘制了一幅地球表层洋流模型图,该图与荷兰画家梵高的名作《星空》极为相似,堪称大自然的艺术杰作。美国宇航局表示,为预测全球环流和海洋气候变化,他们利用观测数据生成了专门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绘制了2005年6月至2007年底的地球表层洋流图。

科学家绘制出南极地下水和冰层分布图

由美国和丹麦等国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在南极麦克默多干谷地区,首次使用空中电阻探测仪,绘制出南极地下水和冰层的分布图,为揭示冰河环境下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提供了帮助。空中电阻探测器的主要组件是丹麦研究人员开发的勘探系统SkyTem,该系统由一个象线圈一样的大天线构成,天线产生的电流聚集于地面,通过测定它的感应磁场来确定物质表面的电阻率,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来绘制地下水、永冻土、岩石、冰和冰川等的表面特征。研究人员将SkyTem悬挂于直升机下面,通过它来描绘厚厚的冰层下面的地貌,这是使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取的。通过使用这个对环境非侵入式探测仪,并将其与考察地表下微生物生态系统的传统研究相结合,科学家能够探究那些与该环境条件相似的其他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根据研究计划,研究人员将对南极多个地区开展探测,比如泰勒冰川,这里包含了一个冰河下微生物生态系统,该系统的寒冷和黑暗程度与火星上的环境相似,可为人们探究火星上的生命提供帮助。

美国研制出新药有望治愈近十种癌症

美国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了一种能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摧毁癌细胞的新型药物,对乳腺癌、肠癌、前列腺癌、子宫癌、脑癌、膀胱癌、肝癌等多种癌症都有疗效。此外前期研究表明,该药物还可用于治疗血癌(白血病)。研究人员表示,若能及早使用,该药物甚至可以完全治愈恶性肿瘤疾病,且副作用极小。目前这种药物仅在小白鼠身上进行了试验,研究人员希望能在两年内开始临床试验。据悉,新型药物的效力集中于一种大量存在于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这种名叫“CD47”的蛋白质能使癌细胞免于被叫作“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所吞噬。新药物能去掉癌细胞这一“不要吞噬我信号”,让免疫系统直接对恶性肿瘤细胞展开攻击。对于新药物安全性的严格要求意味着该药物的广泛应用可能还需十几年的时间。

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首次涉足基因研究领域

目前中国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日前与全球最大的基因组研究机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这也是“天河一号”首次涉足基因研究领域。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是国际知名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其新一代测序能力位居全球第一。双方在同期成立了天河-华大生物信息计算联合实验室,以将进一步提高生物基因技术的研发效率,拓宽“天河一号”的民生应用领域。此次合作将首先从高性能计算应用研发领域入手,针对海量数据的储存和处理,开发出高质量的生物信息学计算分析工具,以便于从海量生物信息数据中挖掘出各种生命现象的内在规律。目前,“天河一号”已涉足动漫影视渲染、生物医药数据处理等领域,在石油勘探数据处理方面已经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国内石油企业签约,注册服务用户超过300家。

首届中国动物标本大赛暨动物标本展开幕

3月27日,首届中国动物标本大赛暨动物标本展在国家动物博物馆拉开帷幕。大赛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国际动物学会主办,要求参赛作品即动物标本的来源合法,参赛单位或个人具有合法的动物标本制作和经营资质,且参赛作品应集科学性、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内容包括脊椎动物的整体或局部的原生标本、仿生标本、模型和雕塑作品。3月27日至5月27日,遴选出的标本精品将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内展览。

陈寅恪铜像回归中山大学校园

近日,著名学者陈寅恪铜像揭幕仪式在中山大学南校区陈寅恪故居前举行。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中大校友、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麦洁华以及陈寅恪的家属等参加了揭幕仪式。陈寅恪铜像系中大经济系82级校友曾昭武、岭南学院93级校友许珊伉俪捐赠。铜像位于其故居北草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陈寅恪晚年常坐于此,思考问题。

中澳专家在云南发现1万年前未知古人群

近日,中澳科学家关于云南“马鹿洞人”的重大发现备受关注,研究人员称,“马鹿洞人”可能是一个过去未知的新人群。“马鹿洞人”研究重大突破是:“马鹿洞人”距今1万多年,但他身上保存着距今十万年前早期智人的特征,他属于晚期智人时代的古人类。“属于当时人群中的少数民族。”研究人员认为,“马鹿洞人”可能是人类进化晚期一个旁支,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群,具有晚期智人和早期智人之间的镶嵌特征,目前正在进行确认工作。这个研究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共同合作完成,历时4年。

英气象局160年数据证明全球确实变暖

全球变暖一直被科学界的一些人士视作“气候学丑闻”,这些人认为部分科学家对气候数据进行了有利于支持全球变暖理论的倾向性“编辑”。英国气象局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气温自1900年以来确实上涨了0.75摄氏度,其中2010年的平均气温最高。英国气象局的最新“气温数据”跨度为160年,并以非洲、加拿大和俄罗斯等不同地区气象站的相关记录作为参考。此外,英国气象局还首次对海水表面温度进行了测量。据英国气象局和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早些时候的观测,1998年是近些年来最热的年份,但最新报告更正称:2005年和2010年才是最热的两年。最新报告同时指出,在近161年中最热的10个年份都出现在过去这14年。

美科学家研制出新型隧穿场效应晶体管

美国圣母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借用量子隧穿效应,研制出了性能可与目前的晶体管相媲美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TFET)。最新技术有望解决目前芯片上晶体管生热过多的问题,在一块芯片上集成更多晶体管,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计算能力。

篇5:宾阳县黎塘最新新闻

一、新闻媒介演进的意媒控制论

近年西方新闻学者认为,每一种新闻媒介的信道,越来越被定义为控制手段。比如“最早的电报控制火车沿着轨道行驶,最早的电台控制轮船的运行;今天的计算机网络最初是用来控制飞机、导弹的飞行及货物、思想和货币的流通”(2)。这同传统理论把新闻媒介看作信息工具或舆论工具的认识大不相同。《当代西方新闻理论》一书把新闻的三种意媒(3)控制,即感官控制、字语控制和网络全息控制视为新闻作用于思维的直接手段,借此才能达到新闻媒介对自然与社会、对人类自身行为和社会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控制。这是以往从没有人研究过的议题。

第一类也即最早出现的新闻意媒———口语信息,是原始新闻的感官控制。古人类有了口头语言,通过嘴巴和耳朵这类感官传播信息,使人类控制自己的思维、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李特约翰指出:“言语媒介,即口头语言,在一个时间点上只能产生一种声音,因此,它作为一种媒介促使人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有关他们体验的叙述。言语需要以知识和传统为基础,因此它也支持着群体和人际关系。”在原始人那里,人们从口语新闻中了解环境和他人的状况,由此产生思想并决定自己的行动,并习惯于听信对方的所见所闻。“对部落居民来说,‘听到了就相信了’。”这种直感的双向传播,告诉人们如何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的告知,达到对自然和社群的自我控制———决定自己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

第二类新闻感官意媒是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声音和镜像。电力媒介发出的口语、声响和图像作用于感官,真切而激动人心,社会控制的功能迅疾扩张,改变了人对自身地位和社会的看法。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一切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都结合起来,以电的速度产生内爆,这就使人的责任意识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正是这个内爆的因素,改变了黑人、少年和其他一些群体的社会地位。从交往受到限制的意义上说,要遏制这些群体已经不可能。他们现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我们与他们的生活紧紧地纠缠在一起一样,这归咎于电力时代的媒介。”与广播不同,电视是全感官控制媒介,观众的眼睛、耳朵、大脑以至触觉(对影像动作的反射)都被电视图像所吸引。正如汤姆·伯恩斯所说:“电视新闻和时事新闻节目既传递行为、动作、面部表情以及场景,也传播语言信息,较报纸提供的任何新闻报道而言,它似乎更完整、更令人满意。”电视观众被有形的东西所吸引,压倒了听的兴趣,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某种意义上观众的眼睛、耳朵和大脑同时被控制了。

口语新闻之后出现的文字新闻是一种字语意媒,文字语言直接刺激的是思想而不是感官,使祖先创造的文明得以记载和世代传承,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刻、完善,人类的自我控制越来越走向文明。正如霍尔等人所说:“书面语言———变革的催化剂,正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这种变革的催化剂与文明的定义最为密不可分。”[1]书写起初只有“部落首脑或国家的史官,记下对社会事件的观察,甚至还是消息的发布者,使知识流传比口语传得更久更远”。随之,社会精英涌现,让“人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那些被记录下来的事物,知识被物化了,获得了与客观真理同等的地位;个人和群体可以被划分为‘掌握真理的’和‘不能掌握真理的’。此外,运用文字可以储存信息,凡是能用书面语言‘储存’起来的信息都被视为是重要的”。这样一来,那些不识字、不会写作与记录事件的人就会被识字与会写作的人所控制,当文字意媒控制的空间极度扩大时,民族国家即开始形成。

印刷新闻,特别是电力印刷机用来印制报纸和杂志,字语意媒发挥了巨大影响。正如美国学者波兹曼所说,“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美国,印刷术从来没有让理性如此彻底地出现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印刷文字,或者建立在印刷文字基础上的口头语言,具有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在任何利用语言作为主要交际工具的地方,特别是一旦语言付诸印刷机,语言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想法、一个事实或一个观点”。波兹曼进一步指出:“对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代,我给了它一个名称,叫‘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培育了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这对报刊的阅读创造了一种心理环境,使沉思默想进入信息意义层面,不断涌现新的观念,社会变革接连出现,推动了各国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

从20世纪末至今,互联网已“把媒介形式发展到三个领域———人际领域、广播领域和文献领域”。数字技术、电缆和卫星建成了全息媒介,一系列二进制代码把口语、字语、各种声音和图像同时向受众传播,受众又可同时反馈,使新闻机构、记者与他们的受众、消息源、竞争者、广告主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通过全息化和高度导览性,上网者的一切本性都暴露出来,并相互吸引、相互发泄,信息的中心化时而呈现时而消失。网络上各种意媒的自由传播,发生了对权力中心的有力控制,掌权人再也不敢得意忘形,因为他们的言行都可能被网络揭露。网络新闻的全息化包含五个方面:(1)传播形式的广泛性;(2)跨媒介链接全面信息;(3)增强受众全员参与度;(4)演示全面动态化图像;(5)提供各类个性化服务。这样,网络把人类引入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一切都可能重新开始。

二、新闻的双重本质与新闻场

《当代西方新闻理论》第三章“新闻的性质与维度”是该书最核心的部分,评介了当代西方新闻学者对新闻属性与特征的最新探索,提出许多别致的观点。这里简要介绍其中两节的内容要点———“新闻的双重本质”与“新闻场域”理论。

新闻的本质也称新闻的性质,是指新闻的根本属性。罗斯科指出:“新闻具有双重本质。第一,新闻是一种社会产物,其内容反映的是孕育新闻的社会现实。其次,新闻也是某个社会组织的产物,是专门搜集、传播新闻的专业机构制作出来的产品。这两个相互影响和交互作用的因素,使新闻具有了社会性。”盖伊·塔奇曼也指出:“因为新闻赋予事件一种公众的性格,所以新闻从根本上具有机构的属性。第一,新闻是向消费者发布信息的机构活动,消费者购买报纸是想看漫画或玩桥牌、了解天气预报与影院上映的片目,想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天灾人祸及世事变故。第二,新闻是合法机构联合制作的,国务卿可以在媒体上散布某种观点,‘普通’人则无法办到。因为‘普通’公民不像政界人士和官员那样,有权力把自己对新闻的态度变为公共政策和公共计划。第三,新闻是机构中专业人员采制和传播的,必然要通过机构程序并遵循机构规范来制作新闻。”

这样,“久而久之,记者变成政治机体的一部分。他的报道有选择性,有时是故意的选择,但大多数是不得不选择”。记者被社会机构逐渐“染色”,思想和行为也机构化了,新闻便具有了指称性,即在报道中常常暗示事件的意义。正如盖伊·塔奇曼所说,新闻报道“经常具有指称性,也就是说新闻从制作的语境中脱离了出来,这一特征见之于对事实的客观化。记者会引用某个消息源,但不会给出某个问题何以引出消息提供者的答案;记者会认可一个事实,但不会解释这个事实如何成为毫无疑问的细节”。这是处理新闻的一种方法,即客观地陈述新闻却要显示某种意旨,告诉受众事件以外的某种思想,指称其象征什么。“新闻的决定因素在于思想和象征之间的联系。”政治新闻的指称性不仅明显,而且具有普遍性,因为政治新闻都通常从一个关键词、观点或主题开始,让人们思考政治客体(政治问题、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究竟是什么、想干什么、有什么目的。贝内特认为:“政治主题和口号推动人们对某一局势发挥自己的想象。一种形象的产生并非毫无基础,它是人类思维在政治信息作用下的产物,具有暗示性的象征意义。”

新闻场是西方学者分析权力控制新闻、影响受众的一个概念,由法国皮埃尔·布迪厄首先提出。布迪厄认为新闻场是一个“具有自身规律的微观世界”。在这个领域中,“生产出来的新闻将特有的政治视角强加给公众,而政治视角则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新闻场的结构和记者身上”。布迪厄的新闻场域理论提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各种位置的客观关系所形成的网络,或称为一个架构。这些位置和它们强加给处于特定地位的人或机构的决定因素,被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所界定,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这一场域的专门利益,表明它们的实际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同源关系等。”新闻场实际是指发生新闻的场所存在着权力与利益的各种关系,新闻的内容与主体都带有这种关系的烙印。

新闻场直接表现为媒体营造的话语场,充斥着谁说什么和怎么说,把大众吸引进来。政治、司法、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专家在媒体上与公众对话,这些“快思手”在生产话语的同时,也制造了新闻气氛。布迪厄指出:“这些‘电视快思手’、记者、史学家、辞典编纂家或靠录音机对当代思想进行总结的人,都毫无顾忌地利用社会学———他们理解的社会学———在知识场四处出击,发动独特意义的‘政变’。”显然,新闻场是思想的角斗场,不同的思想都在争夺受众。

安德鲁·克莱因把新闻场视为智力场的纯理性领域,隐藏着能知、想知、已知及语言的复杂关系。新闻驱动人们的智力,使处于主导地位的修辞产生效果。换句话说,“对于新闻场而言:(1)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和怎么知道;(2)谁是知者,为什么;(3)什么是记者,他同事实来源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新闻语言如何创建这种关系,并提供新闻”。这些对新闻的分析,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底层,确实别开生面。

三、有关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论争

今天国内研究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无不把传统新闻自由理论搬出来,或肯定或狠批一通,而对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及其纷争却置于脑后。80年代,随着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上台,主张无限扩张私有企业,取消国有化,发展跨国公司,反对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蔓延,在新闻界及新闻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

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反对新闻媒介的公共化,主张媒体彻底私有化、市场化、全球化和报道的独立、自决和自行负责的原则,反对国家对媒体的干预。审查英国广播公司融资和经营事项的匹克委员会负责人艾伦教授于1986年5月建议撤销英国公共广播电视制度,废除对节目的审查,英国广播公司的1台和2台应该私有化。同一时期美国也有人主张,把政府对媒体的管制降到最低限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198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改变了以前不准买卖广播电视台的规定。198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将一家公司在全国可以拥有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数量上限,由7家提高到12家,允许报纸兼营广播电视。从此,媒体的集中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横跨世界各大洲的媒体巨头。默多克新闻集团的首席执行官(1996—2009年)彼得·彻宁认为,媒体要有足够的市场支配权,以使人们被迫来和它打交道。“我们在自由中寻求对每个人的公平交易,专注于品牌和服务消费者,以差异化的方式满足他们的激情。在报道与交易的充分自由中,我们才能创立品牌。”[2]这种主张被称为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54%的美国新闻工作者都宣称自己是自由派,反对任何控制,只有13%的人认为政府应该拥有媒体。

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首要主张,就是把新闻视为一桩赚钱的交易。斯图亚特·加纳说:“我完全相信报纸是一桩生意,因为报纸的生产是一个协作的过程,没有一个部门不付出努力。设备和制作成本昂贵,保证其未来发展的唯一途径是获得巨额利润。对我们而言,要有超过20%的利润空间才能维持它的生存。”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特别强调,消费者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传媒的市场化使消费者拥有至高无上的选择权,这并不能降低新闻品质。麦克奈尔指出,市场的力量不仅带来报纸中政治新闻的低级、庸俗和衰落,同样也创造出高品质新闻的动力,还可扩展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的形式与类型。这就会“形成一个理想化的系统:媒体产品符合人们的需要,种类丰富,任意选择;媒体独立于政府,不再担心受到干预。社会需要和市场体制的功能之间并没有冲突”。斯帕克斯和麦克奈尔等人还认为,“小报新闻并不是新闻品质的简单退化,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对政治文化的普及,将新闻议程民主化,构筑大众抵抗权威秩序的阵地”。

上述观点也引起一些学者的批评,对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争论始终没有平息。美国学者罗伯特·W.迈克切斯尼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媒介帝国主义》一文中指出,这一切的发生,新技术最多只能是部分原因,真正的驱动力是媒介资本对利润的无止境追求,要求尽快转向新自由主义。“从根本上讲,这违背了民主理念中自由报业的主张。一直以来,人们都非常明白,在一个社会里由富裕的私营主控制新闻媒介的危害。特别是新闻这个民主自治所不可缺少的氧气,如果受到那些从现存的不平等和对现状的维持中受益的人的控制,就更是危险了。”由于以利润作为媒体和新闻自由的导向,便把为公众服务搁在砧板上予以宰杀。

依据哈克特、赵月枝的观点,“市场自由主义和全球化极有可能摧毁自由民主政治的‘可持续力量性’。这个词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资本主义的经济是建立在人类需求和生产的无限扩张、财富及消费品的无限攫取上的,市场自由主义是其意识形态的润滑剂”。“第二层含义在于……市场自由主义不仅鼓励攫取、掠夺性的个人主义,而且使贪婪自私即使不是魅力十足,看起来也是正常、自然且有益的,因此它逐渐破坏了对同一团体的归属感”。媒体追求利润不是过错,也不可能破坏民主,关键是这种追求要符合市场法则和法制,更要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当代西方新闻理论》一书对这一问题的评介,对我国媒介市场改革具有深刻的寓意,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参考文献

[1]斯图亚特·霍尔.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介研究中被压抑者的回归[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6.

篇6:最新科教新闻

1.盛开的鸢尾花

春天万花正在争相绽放,宇宙也不例外。这张最近公布的照片显示的是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家天文台看到的NGC7023,它因形似盛开的鲜花,因此又被称作鸢尾花星云。这朵宇宙之花实际上是众所周知的反射星云。这些尘埃和气体云团之所以会发光,并不是因为它们被加热了,而是因为它们反射了附近恒星发出的光。例如,星云中部的明亮光线来自一颗炙热、巨大的恒星,这颗恒星发出的蓝光遇到尘埃云团发生散射,令该星云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色彩。

2.艺术气息十足的极光

这张色彩绚丽的北极光在空中翩然起舞的照片是2011年在挪威拍摄的,最近它被提交给《国家地理》的My Shot。这片10月底的天空显示的是在强地磁暴促使下北半球产生的极光,其中包括在美国南部地区看到的血红色极光。

3. 8拍超新星

留意出自一个著名电脑游戏的超新星残余物仙后座A(Cassiopeia A)的新“元素图”,它显示了超新星爆炸发生300年后最初恒星的不同层面。这张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收集的数据制成的新图表明,那次恒星爆炸令这颗恒星的内部结构翻转到了外侧。例如,残余物的大部分结构是纯铁,据悉这种成分曾位于垂死恒星的核心附近,现在它却位于该物体的最外侧。

4.点燃的推进器

一艘飞船的推进器发出的亮光与地球上的城市灯光相映成辉,这张照片是3月28日在国际空间站上拍摄的。宇航员丹·贝蒂在自动货运飞船“爱德华多·阿玛尔迪”号慢慢靠近空间站,准备对接时捕捉到这一画面。在与空间站对接期间,该飞船将通过一系列再推进操作,重新点燃推进器,以便让该站呆在理想的轨道里。推进器还可用来移动空间站,防止被太空垃圾撞到。

5.超新星工厂

很多恒星在星系NGC6946的螺旋臂上闪闪发光,这张照片是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家天文台最近公布的。据该天文台说,在过去1个世纪里,天文学家在这个星系的螺旋臂上确认出8颗超新星,这使NGC6946成为发生恒星爆炸最多的星系。

6.盘旋球体

最近公布的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飞船拍摄的一张照片显示,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像一颗反弹起来的球体一样在空中旋转。这颗卫星是我们太阳系里唯一一颗具有重要大气的卫星。它也是除地球以外,地表存在液体的稳定天体,土卫六上存在的是液态甲烷湖。

厄瓜多尔发现新种吸盘嘴甲鲶鱼外形怪异

根据美国奥本大学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厄瓜多尔圣罗莎河中生活着一种新种吸盘嘴甲鲶鱼。在2008年对圣罗莎河进行考察时,德保罗大学科学家温莎·阿古莱发现5条形态怪异的鱼,捕获后送到阿拉巴马州奥本大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证实它们是新种甲鲶鱼。新种甲鲶鱼长2.8英寸(约合7厘米),与其他亲属不同的是,它们的头部并没有甲片,这让塔恩产生浓厚兴趣。头部没有甲片说明这种甲鲶鱼是瘤甲鲶和毛口鲶之间“缺失的一环”。毛口鲶口鼻部没有甲片,与新种甲鲶鱼之间存在血缘关系。新种甲鲶鱼是一种非常与众不同的鱼类。厄瓜多尔的鱼类种群并不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发现这种鲶鱼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人们意识到厄瓜多尔也拥有非常独特并且只栖息在这里的鱼类。”新种鲶鱼可能利用吸盘嘴和刷子一样的牙齿捕食石头上的藻类。藻类可能是它们的主要食物。由于只发现5条,科学家无法确定新种甲鲶鱼的种群数量。它们可能在被发现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美药管局建议对禽畜减少使用抗生素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公布了一系列新的行业指导性文件,建议养殖、制药和兽医等行业自愿对健康牲畜和家禽减少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越来越多的耐药细菌由这些动物传染给人。美药管局说,这些文件主要是为上述行业的从业人员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相关指引,呼吁他们仅在治疗动物疾病时使用抗生素,不要单纯为促进禽畜生长或提高饲养效率而滥用。这些文件目前不具法律约束力。该机构计划在3年内,通过这些指导性文件推动全行业自愿减少使用抗生素。但如果3年后没能取得理想进展,当局就会考虑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但是美药管局的新措施并没有得到一些消费者权益组织和环保组织的支持。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表示,抗生素在动物身上长达数十年不当使用,导致沙门氏菌等常见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造成治疗困难,因此美药管局的政策具有很大瑕疵。

新疆发现我国最大侏罗纪恐龙化石

由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新疆地质调查院的专家组成的科考队,最近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发现了我国迄今最大的侏罗纪恐龙化石。已发掘出的大量骨骼化石显示,该恐龙体形巨大,仅其股骨就长达2米多。科学家据此推算,该恐龙体长可达35米,体重约30吨,刷新了我国侏罗纪大型恐龙的记录。

世界首个初级量子网络构建成功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科学家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众多单个原子和光子的初级量子网络。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主任、量子动力学部门负责人格哈德教授说,这个初级量子网络由两个耦合的单原子节点构成,通过连续的单光子交换来传递量子信息。这种量子网络的构建方式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可扩展视角,因此大有发展前景。

美国批准阿尔茨海默氏症测试新法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一种放射性化合物评估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认知损伤。这种名为Amyvid的药物能够与淀粉体斑块结合在一起,后者是阿尔茨海默氏症在大脑中的名片。在进行正电子发射层析扫描之前,Amyvid使得医生能够看清淀粉体是否已经开始在大脑中积聚。FDA在其批准函中表示,一个负结果减少了病人因阿尔茨海默氏症导致认知问题的可能性,但一个正结果并非是确诊阿尔茨海默氏症所必需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初期出现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减退,不久就会不易辨认方向,语言表达困难,无法辨认亲人,最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阿尔茨海默症多发生于中年或老年的早期,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最先描述而得名。

比尔盖茨投资新发明 把厕所污水变成饮用水

篇7:默多克新闻王国的最新裂痕

默多克出身于澳大利亚报业世家,在牛津受过教育。他对新闻事业的兴趣与远见、对扩张媒体王国的野心以及他的企业经营眼光和精明干练,使他在40年内从默默无闻的小报人变成21世纪影响力最大、但亦遭到最多抨击的跨国媒体巨擘。他的“新闻集团”公司在欧、亚、澳和北美拥有100多家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出版、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电影等企业,营业额一年超过300多亿美元,而默多克个人即拥有62亿美元资产,名列全球第117名、美国第38名。

默多克是个雄心万丈的媒体人,他知道要成为一个举世知名的报人,他就不能守在欧美上流社会所蔑视的“下下之地”(Down Under,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别称),他必须先到英国去打天下,然后再去美国和其他地区开疆拓土。唯有如此,他才能称雄世界媒体。1969年,默多克同时买下了1843年创刊的《世界新闻》和20世纪60年代初成立的《太阳报》,并把这两份报纸转型为八卦小报。1981年,默多克又购入素负盛名的《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而使他在英国社会与政坛的地位及影响力陡增。除了报纸,默多克亦在英国购买电视台,以扩充势力和提高能见度。默多克在英伦创立“国际新闻”公司,总管其在英国的所有文字及电子媒体,这个公司也是默多克的媒体王国“新闻集团”的一个子公司。

恣意侵犯人权与隐私

默多克经营媒体不走正道,并不屑承袭媒体为民喉舌、监督政府、促进社会进步的传统任务,而是充分利用他所掌控的言论权力,拉拢当权派政客,左右政府政策。

随着默多克媒体王国势力的扩大,他对政治的影响力亦与日俱增。默多克麾下的报纸扮演不同的角色影响英国政局、社会与思潮,《泰晤士报》祭出保守言论,《星期日泰晤士报》走温和路线,《太阳报》和《世界新闻》则大肆发挥“腥膻色”新闻,以刺激销路、鼓动人心。尤其是高居全英第一、销路达270万份的《世界新闻》周报,更是集“腥膻色”之大成,专挖政商艺各界名人私生活,其手段已到了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无所不为的地步,而导致名人畏惧它、读者爱看它、销路始终不坠。

自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以来,英国报业即普遍存在“腥膻色”的畸形现象,但《世界新闻》变本加厉,为了抢新闻,无所不用其极,视侵犯人权与隐私如家常便饭,诸如窃听和破坏电话语音信箱、收买警察、恐吓政客,完全无视法律与新闻道德的规范。夜路走多,终于出事。2002年,13岁女孩蜜莉·道勒(Milly Dowler)遭绑架后被谋杀,《世界新闻》记者不仅窃听道勒父母的手机语音信箱,甚至洗掉录音讯息,使道勒父母和警察误判情势,一直以为蜜莉还活着。今年6月,一个夜总会守门人被控绑架及谋杀。道勒事件掀出了《世界新闻》一连串窃听及破坏电话、行贿警察的丑事,至少有4000人的手机遭窃听和侵入,其中包括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死难军人,以及伦敦地铁爆炸案罹难者家属。经法院、国会和其他媒体的调查,终迫使《世界新闻》关门。

英政要对默多克低头哈腰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默多克媒体即与英国历任首相关系密切,从保守党“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工党布莱尔和戈登·布朗以至今天的保守党卡梅伦,都和默多克集团构成相互利用及相互支持的不正常政媒关系。《太阳报》曾窃听前首相布朗达10年之久。

布莱尔和卡梅伦与默多克关系尤深,他们能够出任首相,默多克媒体发挥了推波助澜之功,他们对默多克毕恭毕敬,执晚辈之礼。默多克不仅在新闻上大力支持他们,更在私谊上慷慨赐予,让他们使用私人飞机与游艇和其他好处。

默多克决定关掉《世界新闻》,主要目的是“弃车保帅”,平息众怒,以保护其申请收购价值120亿美元的英国BSkyB电视的交易。默多克已拥有该电视公司的39.1%股份,他急欲再买下其余的61%股份。国会下院工党领袖米利班德(Ed Miliband)提议鉴于默多克集团涉及太多令人不齿的行径,下院应加以投票表决。按英国法律,此项收购并无需经过下院表决。与保守党共组联合政府的自由民主党领袖也表示反对默多克的收购计划。在英国民众声讨默多克、反对“国际新闻”集团收购电视台的声浪有增无减的情况下,默多克不得不于7月13日撤销此收购计划。

而且,大部分人都认为《世界新闻》虽停刊,但默多克旗下的《太阳报》不久即会增出周日版以取代《世界新闻》的市场。

丑闻关键人物终于被捕

《世界新闻》丑闻中最尴尬、最难堪的是现任保守党首相卡梅伦,他和默多克媒体关系之深,非外人所能想象。9年前道勒事件爆发时的《世界新闻》女总编辑瑞碧卡·布鲁克斯不仅被默多克视如掌上明珠,与卡梅伦更是邻居兼密友、死党。继布鲁克斯出任总编辑的安迪·柯森曾被卡梅伦延揽人阁当首席发言人,已因当年主持编务时卷入窃听等非法行动而于7月8日被捕,震撼英国社会。前《世界新闻》记者克莱夫·古德曼也再度被捕。

但丑闻案关键人物、一头卷曲红发、与卡梅伦同为43岁的布鲁克斯,数年前从《世界新闻》总编辑升为“国际新闻”集团首席执行长,一路扶摇直上,极得默多克宠信,此次却直至7月17日才被捕,随即又被保释。因她知道太多内情,她一倒,其他高阶主管势将难保,而外人从未知晓的内幕将会全数曝光。

上一篇:明德修身辩论赛主持稿下一篇:安国中学会计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