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处理之我见讲解

2024-04-19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处理之我见讲解(精选6篇)

篇1: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处理之我见讲解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处理之我见

近年来,在对单会计检查中,发现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对基财务的处理比较混乱,亟待规范。不少单位没有单独设立基建账簿,而是把付给承包方的款项直接在“暂付款”、“应收款”等往来账户中核算,甚至有的干脆计入“经费支出”、“事业支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大部份财政性资金,一般应对其进行单独核算,业务相对比较单纯,但如不理清思路,也容易出现财务处理混乱现象。为了贯彻执行好基本建设财管理规定和会计制度,在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核算方法 的情况下,笔者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如何规范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业务问题进行一些探讨,还请同行们予以赐教。

一、单位经费户拨款至基建户时,根据资金的性质进行账务处理。

1、借:拨出经费或结转自筹基建-----××基建

贷银行存款

二、基建项目竣工结算后,经费户的帐务处理。

1、项目完工后,按基建帐“交付使用资产”结转金额增加经费帐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将基建户“应交结余”款转回“经费户”,经费户的帐务处理。借:银行存款

贷:结余或事业结余-专项结余

3、对借款购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根据竣工验收后从基建 账户转入的有关资料进行处理。借:固定资产(反映真实资产金额)贷:固定基金(反映单位用拨款及自筹资投资的金额)暂存款或借入款项(反映单位通过其它渠道借入的资金)

4、用财政拨款或自有资金归还借款时: 借: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事业基金

贷:固定基金(原记的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差额部份)同时记 :

借:暂存款或借入款项 贷:银行存款

三、基建账的科目设置。

1、现金;

2、银行存款;

3、库存材料;

4、库存设备;

5、在工程;

6、待摊投资;

7、交付使用资产;

8、预付工程款;

9、预付备料款;

10、其他应收款;

11、基建借款;

12、应付工程款;

13、应付器材款;

14、其他应付款;

15、应交结余;

16、基建拨款;

17、其他收入;

18、专项资金支出;

19、其他支出。

四、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1、现金:核算基建户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核算基建户的银行存款。

3、库存材料:核算单位购置库存的,用于基建支出的各项物资 材料。领用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本科目。

(1)库存材料以购入价格、调拨价格作入帐价格。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直接列入支出。

(2)库存材料按其类别、品种等有关项目设置明细帐。

(3)库存材料的盘盈、盘亏,经报批后,直接列作当期支出的增加或减少处理。

(4)库存材料如果变价出售,直接冲减“库存材料”科目。售价与购入价的差额,列作“在建工程-其他投资”。

4、库存设备:核算单位购置库存的用于基建项目的各项设备(其入账价格,明细科目设置等同“库存材料”)

5、在建工程:核算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和购置土地等的资金使用情况,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安装工程投资”、“其他投资”三个明细科目。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①核算内容:(a)自建工程:核算基建(含改建、拆建)、装修等项目支出的资金使用情况。(b)外包工程:核算基建(含改建、拆建)、装修等项目结算资金使用情况。②核算办法:基建、装修项目支出结算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库存材料”,“预付工程款”等科目。基建、装修项目竣工结转时,借记“专项资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③按工程项目设置三级明细帐。

(1)设备安装工程投资:核算单位自行安装设备和外包设备安装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核算办法,明细帐设置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2)其他投资:核算单位购置土地及其他资金支出情况。

(3)改建和拆建的核算办法:A、对在用建筑物或和已峻工并办

理好结算手续的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拆建;①对原建筑物拆除的费用,直接列入“其他支出”,不计入建筑。②工程费用。同时,按拆除建筑物的面积占整体建筑物面积的比例,冲减原“固定资产”。③改建和拆建建筑物,因增加建筑物面积而支出的建筑费用,计入该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费用。B、对在建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拆建,因改建、拆建所增加的建筑费用,计入该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费用。

6、待摊投资:核算建设单位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实际支出的、按照规定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成本的支出。对项目单一的建设单位可不必使用本科目,直接列“在建工程”核算。

7、交付使用资产:本科目核算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和办理结算手续后,结转交付使用资产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专项资金支出”、“其他支出”、“待摊投资”。

8、预付工程款:核算单位向施企业预付的基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款项。

9、预付备料款:核算单位向施工企业预付的工程物资材料款项或自行购买材料时。

10、其他应收款:核算单位“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以外 的其它暂付款项。

11、基建借款:核算单位为完成基建计划按规定借入的各种基建投资借款。如基建完工后尚有余额,就转入“经费户”。

12、应付工程款:核算单位应付未付的基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款。

13、应付备料款:核算单位应付未付的设备、材料款项。

14、其他应付款:核算单位“应付工程款”和“应付备料款”以外的各项应付未付款项。

15、应交结余:工程结转后,核算单位“基建拨款”和“其他收入”与工程实际支出相抵后的结余。同时,将“结余”科目金额转回到单位的经费帐的“结余”科目。如是赤字,本科目应与“基建借款”余额一致。

16、“基建拨款”反映单位收到财政、上级部门等拨入的专门用于单位基建,设备工程的资金。其资金来源一般由单位的“经费户”转入并存于银行的基建户。该科目应按资金来源渠道和时间设置明细科目。项目完工结算后,与“交付使用资产”同时结转入“结余”科目。

17、“其他收入”核算单位基建拨款以外的其他收入。

18、“专项资金支出”核算单位基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和其他基建费用的实际支出款项。明细科目按工程项目、类型设置。

19、“其他支出”核算单位基建支出等以外的其他支出。

篇2: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处理之我见讲解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是地位比较特殊的一类部门和单位,一方面代表政府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建设。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外部和内部的约束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因此很多单位也就没有把严格的预算制度、内部成本控制制度摆上议事日程。随着我国机构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财政部门预算改革的逐步推广,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将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成本控制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想法,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组织机构设置简单,人员配备不足。

这一问题在事业单位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单位预算工作质量的提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领导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单位的预算机构形同虚设,只是空有其表,单位在实际进行日常收支活动时,根本不按照编制的预算执行。传统的预算通常采用基数加因素调整的方法,部门经费完全由基期的相关数据决定,而不是根据部门项目情况,人员配备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做只能使“贫富差距”加大,不能适应部门的发展需要。

(二)预算编制的过程简单,时间短,质量低。

单位的预算编制应该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过程。单位应该设置充足的时间来编制预算。现在,多数的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完善的预算编制程序,导致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理解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就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统一性标准。另一方面,预算编制应该是单位各项事业运行的起点,在整个单位的预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单位应该留给预算编制人员充足的时间;便于他们核查各项支出的可行性和可能性,但是日前大部分事业单位编制预算的时间都在一个月左右,这就使得预算项目指标不能得到充分的认证,缺乏预算编制的可信程度,使预算编制在初期就不能保证质量,也就更不必说预算的实施和监督工作了。

(三)事业费拨款数额的测算方法缺乏科学合理的模式。虽然财政部加大了预算改革试点的范围,但对大部分事业单位仍实行“基数法”。从现行事业经费的分配方式看,虽然几经改革,但始终未能跳出“基数法”的框架,没有从经营机制上搞活事业,使事业经费发挥最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事业经费分配办法的缺陷日趋明显,已难以适应财政改革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预算外资金与预算内资金相脱节,预算编制不全面。

我国事业单位传统的预算体系是预算资金内外分离的预算体制,使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不能充分考虑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情况,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已经不是单纯的依靠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拔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经营收入来弥补资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金的不足。这也使得单独考虑预算内资金编制的财务预算逐渐失去了其经济意义,不能真实的反映单位的收支状况和运营效率。

(五)制度执行不力。

对资金的管理。一是职工借用公款没有及时催收形成呆账;二是对有偿资金不及时清算形成坏账。

对原始票据的管理。近年来,对原始凭证的管理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原始票据记载的内容、信息失真,甚至出现了“假冒伪劣”的数据。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原始票据的管理。

应缴款项的管理。实际工作中,单位的应缴款项管理不够规范,使用上比较混乱,使其大部分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乱支乱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一是会计部门和财产管理部门没有按有关规定,对各项物资进行清理盘点,致使盘盈、盘亏资产不能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做出处理,调整财务,从而导致账实不符。二是没有按规定进行年终结账。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没有按新财务制度的规定,将收入支出账户的余额全部转入“结余”账户,而是仍沿用旧的账务处理方法,将本年度结余虚列支出转入存款,造成本年度内收支不实。

(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对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管理与效益考核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目前事业单位整体上来看,支出预算分配模式及管理体制仍停留在粗放型水平,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由此在支出管理上与监督考核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与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如何,也缺乏系统考核机制,从而增加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

二、对策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转变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观念。

首先,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多年积累的成功的管理经验,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单位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的有效办法,能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单位管理,提高单位行政、办事效益。

其次,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系统或单位内部各项资源的最优整合,它的战略性和系统性要求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再次,增强预算法制观念,强化预算约束,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是全面贯彻《预算法》的要求。

(二)推行复式预算管理。

实行复式预算管理,强化财务管理的计划控制职能。复式预算管理即将统一预算年度的经费收支按其不同性质,分别汇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收支对照表,以特定的预算收入来源来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费用,并使两者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实行复式预算管理,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可以把各项收支按其不同性质,分开管理,并根据其财力来确定两种资金的比例,从制度上杜绝两种不同性质资金在安排使用上的相互挤占和挪用。同时,实行复式预算管理后,对不同性质的经费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能较快地提高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度。

(三)科学编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改革预算编制方法。

首先,安排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预算编制是个系统工程,它既要掌握单位本身方方面面的情况,又要考虑系统、行业状况;既要着眼于年度需求,又要考虑历史,预测未来;既要满足单位业务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国家财力;既要讲求局部效果,还要考虑社会整体效益等等。这其中包含着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项目论证、目标预测、协调平衡等大量工作,充足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其基本要求。

其次,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彻底摈弃“基数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一般是“二上二下,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预算编制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实事要求是地掌握人员情况、业务发展需求,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人员、业务经费水平,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历史和未来因素的影响,科学预测经济发展变化,并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编制具前瞻性的预算。

(四)建章立制,严格执行。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一是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二是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管理制度。三是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这样,从单位内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防止经费支出中“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强化开支计划性,合理安排项目经费。首先确保人员经费开支,其次保证必要的办公经费需要,然后再按照轻重缓急安排其他项目的开支。计划制定后,还必须严格执行,防止前紧后松,保证计划的有效性。

严格经费支出管理,杜绝挥霍浪费现象。第一,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对于每项开支,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方可报销。第二,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并附有关批件,由经办人员负责签字,财务人员审核,领导审批后才能予以报销。第三,统筹安排使用各项经费。第四,加强经费开支的事前监督。第五,健全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

(五)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是深化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单位预算经上级单位批复后,严格按照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预算批复执行,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是深化预算管理的关键。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主要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不能认为按照预算将有关的资金支付了,预算执行任务就完成了,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价,是预算执行的必要延伸。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一是要制定必要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单靠单位财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制定相应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让单位监察、审计、业务主办部门等参与到资金使用监督活动中来,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做到对资金使用过程监督有制度约束,有人力保障,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二是对资金使用效益,尤其是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要有考核评价机制。一方面,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评价,是对预算编制水平的检验,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差别较大或资金使用效益不理想的,就应考虑调整预算编制的标准、方法;另一方面,在目前对多数项目资金采取以拨代支的预算管理模式下,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建立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机制尤为重要。效益评价应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审,对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实现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追踪问效管理。

篇3: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处理之我见讲解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差。

一些单位财经法纪观念淡薄,采取截留、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等手段,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收支由少数人掌握控制不公开反映。有些单位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财务管理混乱,国有资金脱离单位财务监管。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固定资产未入账,未按品名和类别建立明细账,未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实物台账,没有设置固定资产账目、卡片,只列支出不计资产账,账物无法核对;未按期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清理,对新建已竣工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办理竣工决算,记入固定资产账;对报废、遗失或已转让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对赠送、转入的固定资产未清理入账。固定资产的报废、调拨和变卖不按规定程序报批,随意处置。

2、原始凭证不规范,票据管理不完善,往来账务核算不实。

有些原始凭证要素不全,大笔资金支出没有明细报销事项,与所附原始凭证不符,随意涂改发票。单位使用白条代替正式发票或收据,领取的专用收据和非经营性统一收据未按规定建立领、销、存登记制度,未严格按规定使用和保管票据。有的单位票据管理混乱,发出去的票据常年滞留在外,未及时催收,致使一些收费人员钻了空子,造成挪用所收款项等违纪行为发生。有的单位直接利用往来账目进行作弊,将应纳入收入管理的资金挂在往来账上核算,通过提现还款或用发票直接冲减的办法达到逃避监督的目的。有的把往来作为平衡收支的调节科目,年终随意调整往来;有的往来核算不设置明细科目.进行必需的明细核算:

3、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处理不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弱化,记账凭证要素不全,不按规定更改账务,随意变更会计科目;

应按规定设置明细核算的而未设置,随意调整科目余额,结转下年和上年结转数据不一致,不按会计科目归集收入和支出,收付项目不列收列支而长期挂暂存、暂付;会计账实、账证长期不核对,库存商品不进行盘存,造成账实不符。会计人员交接不履行必需的移交手续,即使有交接也仅是形式,并未按规定执行移交手续,会计凭证不按规定进行装订,会计资料未确定专人保管,会计档案资料保管的物理条件不具备,银行存款对账单未装入凭证进行必要管理,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等备查资料未进行归档管理。

4、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单位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但一些单位由于核算人员不熟悉行业经济业务,综合素质不够高,在处理账务中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加之受工作精力和职责限制,没有深入到单位了解掌握其资金运行情况,因此所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很难保证。

二、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1、强化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增强单位领导干部财经知识和法规意识。

各事业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大额度资金使用集体审批制度、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策制度、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还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和程序。同时,加大检查处罚力度,使其不敢“为”。财政、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财政部门要严格对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账簿、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会计核算是否合法以及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必要的监督;审计部门应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进行规划,统筹安排,将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控股企业纳入审计监督。同时财政、审计要加大对各单位特别是重点单位的财务工作的检查和审计力度。加强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其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对存在问题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这样能够有效地约束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行为,能够更好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努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和道德素质。

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强化财会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抓好以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量化考核。同时要严格会计人员准入制。单位会计人员力争都由经过专业培训和专业学习的人员承担,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凡不具备相应必备知识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单位会计工作。还要强化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要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核算方法等,要不断更新和补充业务知识,尤其是对新近出台的财经政策法规及时了解、熟悉和掌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应该得到增强,每个会计人员要洁身自好,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抵制和制止违法乱纪行为,主动参与管理、决策,发现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及时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完善本单位的财务工作。

3、健全会计核算机构,实施会计委派制,加强会计核算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健全会计机构,至少配备两名会计人员,实行账款分开、内部牵制,确保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健全有效。实行会计委派制单位的会计人员由财政部门委派,被委派的会计人员只对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提拔、晋升、处分等决定权不在单位,这样就让会计人员敢于依法办事,从会计管理体制上解决了会计人员的顾虑。同时,实行会计委派制后,财政部门也便于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和管理.促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摘要:目前,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比较好, 但也有的单位各项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致使国家资金损失浪费严重。因此,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

关键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

参考文献

[1]、高桂萍, 浅议行政事业革位的财务管理,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2

篇4: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处理之我见讲解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加强;问题;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关联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加强行政单位的工作水平是当务之急,而其中的会计监督不仅及时监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而且能够保证财政预算的正确实施。所以要想保障百姓、国家的切身利益,就需要先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水平做起。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列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不足

长时间以来,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门一直是一个空架子,在单位中并没有该部门的实际工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由于上层领导的不重视,对会计监督缺乏一个基本的认识,使得会计部门在单位中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无法正确的行驶它的权利和承担它的责任。其二是由于我国的行政体系的不完善,由于我国的行政单位大部分都要受到上级部门或者国家财政部门的制约,相关的会计工作不能够独立的开展,除此之外,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大部分来自于国家的直接拨款,使得单位里的会计部门工作一直得不到重视。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无法独立开展

在单位里,会计部门的监督工作要受到单位领导者的制约,受到单位领导者主观意志的影响,所以给会计部门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缺乏监督工作应具备的客观公正性。除此之外,我国的行政事业部门都不是独立的,很大程度的要受到上级部门和相关的国家财政部门的约束,所以进一步的削弱了会计部门的独立性,造成行政管理单位会计部门的工作缺乏相应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3.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

由于我国的上级领导对会计部门的监督工作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与了解,在会计监督制度上一直没有根据现状做出很好的调整,使得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监督制度还是传统的会计记账和会计审核制度,这给部门的会计工作留下了很多的问题,给会计部门工作的真实性带来了影响。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

由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工作一直得不到上级领导的重视,所以在部门人员的分配上就存在一定的出入。往往会计监督人员都是直接由会计部门的部门主管直接兼任,这样既使得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损害,与此同时,会计监督的工作质量也将大打折扣,甚至在很多时候,会计监督工作就是一个空架子,没有进行落实。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相关举措

1.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

为了能够保障会计工作的真实有效,会计监督工作就必须要落实到位。提高事业单位领导以及财务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是提高会计监督水平的前提。这既需要相关的国家部门做好宣传工作,提高领导者在这方面的思想觉悟性,重视会计监督工作在行政事业部门中的作用,确保会计监督工作能够真实有效的开展。

2.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独立性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只有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下才能够完成其监督任务,所以要想提高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水平,就必须为会计部门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首先我们要弱化上级部门和国家财务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预,保证他们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只有审查和监督的权利。除此之外,会计部门要与会计监督分开,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被单位领导的意志所左右,既使得会计监督能够在独立的环境下进行,又使得会计工作能够真实有效的开展。

3.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快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遭到上级领导的重视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在缺乏相应的制度和工作标准的情况下,监督工作不仅工作质量受到影响,而且工作效率等方面也受到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地根据市场现状,制定出合乎市场要求的会计监督制度,这样不仅使会计监督做到有法可依,而且在工作质量有工造效率上也能够得到及时的保障。

4.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人员的水平

由于会计监督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监督人员的水平,所以加强会计监督人员的水平成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水平的重要举措。为了加强会计监督的独立性,所以在会计监督人员的选择上往往需要避开会计部门,此外,选拔的会计监督人员既要对相关的会计监督工作有一个熟悉的把握,又要具有一定的工作原则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完全落实到位。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与我国的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但是在会计监督方面,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民众的固有利益,还为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作出具体的分析,列举出的相应举措希望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水平的提高有相应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侃侃.浅谈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问题与决策[J].财会研究,2012(20).

[2]苗海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即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9).

[3]马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20).

篇5: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财务 2010-05-08 20:25:11 阅读90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laoli 的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账务处理

对跨工程事业财务结转自筹基建数与基建财务实际支出数不符的问题,笔者建议在年终清理时,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将跨工程的当年基建拨款数调整为基建实际投资数。若实际投资数大于当年拨款数,事业财务追加拨款;若实际投资数小于当年拨款数,将小于部分双方先挂于往来账,第二年再做相反分录。下面按自筹基建经费的不同来源分别进行阐述:

(一)用当年财政拨款以外的收入安排自筹基建

1.资金结转基建专户时:

借:结转自筹基建

贷:银行存款

2.当年工程完工交付,年终结账时:

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

同时增加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3.跨工程年终结账时:

当基建实际投资数大于结转自筹基建数账面数时:

借:结转自筹基建(大于部分)

贷:银行存款(追加拨款)

当基建实际投资数小于结转自筹基建账面数时:

借:其他应收款——××工程项目

贷:结转自筹基建(“结转自筹基建”账户中尚未形成基建投资部分)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基建财务实际投资数)

(二)用事业基金中的非财政拨款安排自筹基建(分录同上)

(三)用专用基金安排自筹基建(以集资建房为例)

1.教职工集资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2.资金结转基建专户时:

借:其他应收款(不通过“结转自筹基建”科目,避免调整当年事业结余)贷:银行存款

3.当年工程完工交付,年终结账时:

借:专用基金——住房基金

贷:其他应收款

同时增加资产和基金: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4.跨工程年终结账时,不做处理。

5结算房价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专用基金——住房基金

借或贷:现金(多退少补部分)

如果出售产权,则: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四)用银行贷款安排自筹基建

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高校利用银行贷款来解决超常规发展中建设资金严重匮乏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不探讨高校举债运行的规模与风险控制,仅关注用贷款形成资产的交付及贷款利息的处理问题。各高校针对此项业务的会计处理五花八门,但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体验和探索,总结出以下两种做法,它们基本可以照顾到方方面面的需求:

1.事业财务核算法

顾名思义,取得的银行贷款以及偿还均在事业财务账面反映,基建财务按拨款处理。

(1)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借入款项——××银行

(2)转入基建专户时: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借款——××

工程项目

贷:银行存款

(3)年末结账时

需要将基建完工交付数、基建实际投资数与一般基金余额做一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即存在事业财务无力接受的交付资产或实际投资,大于部分基建挂账;若前者小于后者,则按基建交付数和基建实际投资数全额接受并列当年支出。借:结转自筹基建(以一般基金余额不出现赤字为限)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借款——××工程项目

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

同时,完工资产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基建财务:

借:银行存款

贷:基建拨款——自筹资金拨款

借:交付使用资产(事业财务可接受的基建交付及实际投资数)

贷: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4)偿还借款时,事业财务:

借:借入款项——××银行

贷:银行存款

借:事业支出——基建借款——××工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2.基建财务核算法

取得的银行贷款在基建财务账面仅反映借入和使用的情况,而还款情况由事业财务反映。这样就避免了贷款两个账户的重复核算。

(1)取得借款时

事业财务: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基建借款——

××工程项目

结转到基建账户:

借:其他应付款——基建借款——××

工程项目

贷:银行存款

同时,备查登记簿登记银行贷款指标数和已贷入数。

基建财务:

借:银行存款

贷:基建投资借款——建行投资借

款或者(下同):

贷:基建投资借款——其他投资借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2)年末结账时

基建财务将基建完工交付数、基建实际投资数与事业财务一般基金余额做一比较事业财务只能保证在一般基金余额为正数的前提下接受基建交付资产及基建实际投资数并列入当年支出,超出部分基建挂账。第二年视事业财务财力情况,继续接受交付资产或让基建财务继续挂账。

事业财务:

借:结转自筹基建(以一般基金余额不出现赤字为限)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借款——

××工程项目

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

同时,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基建财务核算法

取得的银行贷款在基建财务账面仅反映借入和使用的情况,而还款情况由事业财务反映。这样就避免了贷款两个账户的重复核算。

(1)取得借款时

事业财务: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基建借款——

××工程项目

结转到基建账户:

借:其他应付款——基建借款——××

贷:银行存款

同时,备查登记簿登记银行贷款指标数和已贷入数。

基建财务:

借:银行存款

贷:基建投资借款——建行投资借

款或者(下同):

贷:基建投资借款——其他投资借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2)年末结账时

基建财务将基建完工交付数、基建实际投资数与事业财务一般基金余额做一比较事业财务只能保证在一般基金余额为正数的前提下接受基建交付资产及基建实际投资数并列入当年支出,超出部分基建挂账。第二年视事业财务财力情况,继续接受交付资产或让基建财务继续挂账。

事业财务:

借:结转自筹基建(以一般基金余额不出现赤字为限)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借款——

××工程项目

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

同时,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这种办法操作相对复杂些,贷款付息时基建财务只需转账,不需动用货币资金。事业财务账面则相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负债及风险情况,有利于对高校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维护了基建财务本身不具备贷款的法人主体资格和偿还能力的会计核算要求。

目前采用哪种核算方法没有统一规定。后果往往是横向之间会计信息不可比,误导授信决策。建议对那些可控风险贷款的会计处理,尽量采用负面影响小的事业财务核算法,企盼相关的政府部门及早做出统—规定。

3.银行贷款利息的处理

高校会计制度没有涉及银行贷款利息内容。本着“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笔者认为应该将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贷款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1)事业财务核算法:

其一,事业财务收到支付利息的通知时: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借款——××

项目工程(利息)

贷:银行存款

同时基建财务:

借:待摊投资——借款利息

贷:基建拨款——自筹资金拨款(借款利息)

其二,年末基建财务根据各项工程累计支出平均数和资本化比率计算出各工程应予资本化的贷款利息: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贷:待摊投资——借款利息

同时,将与工程支出无关或完工待交付工程的贷款利息转事业财务:基建财务:

借:基建拨款——自筹资金拨款(借款利息)

贷:待摊投资——借款利息

事业财务:

借:事业支出——借款利息(注:系与工程支出无关或已完工待交付工程的贷款利息部分)

结转自筹基建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借款——××项目工程(利息)

之所以通过“基建拨款”科目而不是“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核算利息,是将事业财务中的借款成本视为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的另—部分。据此再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追加基建投资计划,并将此部分资本化记入工程成本,这既符合“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也是高校基建财务本身无能力也不应该承担还款义务的真实反映。

(2)基建财务核算法:

其一,事业财务收到支付利息通知时: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借款——××

项目工程(利息)

贷:银行存款

同时,基建财务:

借:待摊投资——借款利息

贷:基建投资借款——建行投资借

款(借款利息)

基建投资借款——其他投资借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借款利息)

其二,年末基建财务根据各项工程累计支出平均数和资本化比率计算出各工程应予资本化的贷款利息:

基建财务: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贷:待摊投资——借款利息

同时,将与工程支出无关或完工待交付工程的贷款利息转事业财务:借:基建投资借款——建行投资借款

(借款利息)

基建投资借款——其他投资借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借款利息)贷:待摊投资——借款利息

事业财务:

借:事业支出——借款利息(注:系与工程支出无关或已完工待交付工程的贷款利息部分)

结转自筹基建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借款——

××项目工程(利息)

对于利息的偿还同偿还本金的账务处理。

上述两种会计方法的共同优点是将建设期间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真实反映了工程造价的成本。

4.年终结余分配的问题

在事业财务年终有结余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事业财务核算法或基建财务核算法,只要存在事业财务无力接受的基建交付工程(或待转在建工程实际投资)的事实,即说明此时的结余尚未扣除待交付的结转自筹基建支出,事业财务的年终结余都不能作为计提职工福利基金等的依据。

5.会计报表的填报问题

篇6: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我见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事业单位需在经济发展背景下,开展会计制度改革活动。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所选用的会计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诸如会计目标缺乏明确性、会计核算工作缺乏合理性、会计科目缺乏科学性等,提出事业单位需在充分尊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增强其会计信息的实用性与经济条件适用性,从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会计报告机制的基础上,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改革

我国国务院所颁布的事业单位改革方向与意见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走向小康社会的转折时期,因此,在推动社会事业向前发展的同时,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总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机制不灵活、事业、企业混淆、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日益显现,同时,事业单位所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形式较为单一,工作效率与质量仍有待提高。为了全方位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关部门需积极完善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目标定位不明确

本文所阐述的事业单位会计机制缺乏明确的定位、目标是指:①事业单位管理层未明确规定财会信息使用人员的范围,导致其他部门员工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具有查看所需财务信息的权利;②会计核算工作的执行人员无明确规定,且其工作主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导致财务部门的会计定位缺乏清晰度。

(二)会计核算基础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体制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该种核算基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规定的配比方式不相符,无法科学体现事业单位的债务情况与实际资产情况,例如:将事业单位其他时期的资金收入等信息划分为本的资金流动项目,导致其会计核算工作缺乏合理性与真实性,即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适应单位的资产动态。

(三)会计科目设置混乱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所设定的会计科目具有缺乏规范、设置混乱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管理系统的效率,并限制了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速度,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经常陷入混乱不清的境遇。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方向

(一)以适应市场化需求为方向

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于用改革的方式顺应市场需求,这就表明,事业单位需通过采用现代化管理政策,适应市场标准,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水平。然而多数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规划依赖于国家的资金支持,且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事业单位无需面对创造经济收益的要求与标准。因此,为了在改革互动中,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应合理规范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环境与条件,并以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为本质导向。

(二)以经济适用性为方向

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直接影响其自身发展的轨迹,同时,由于事业单位属于国家组织建立并服务于社会公益的特殊机构。因此,为了充分展现事业单位的现实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需如其他企业单位一样,通过在日常运营中获得经济利润,并以会计核算方式来体现其资金使用与流动方向。

(三)以会计信息有用性为方向

纵观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事业单位并未及时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导致其内部会计信息所存在的质量不高问题得到了各界的关注。这就表明,随着市场经济多元化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事业单位需建立自收自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即自行负责本单位的亏损与创收,从而展现市场经济环境带来的利益创收渠道的广泛性。同时,事业单位需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实用性与现实意义,并将之作为改革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

(四)以资产管理明确性为方向

事业单位的资产类别包含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其中,固定资产是指具有1000元人民币及以上价值,且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具有固定形态的资产;而流动资产是指能够在一年期限内被消耗完的资产,诸如:存货、应收款、预付款、各种存款、现金等。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明确划分,表明事业单位应注重提高资产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与明确性。

三、实现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措施

(一)完善制度法规

我国事业单位所选用的《会计准则》颁布于1998年,尽管该准则对于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已经无法高效适应现代化经济模式的需求,这就表明,我国相关部门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特点,出台一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纲要,从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事业单位进入改革会计制度的新高度,以便为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质量与水平做出铺垫。

(二)完善核算基础

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选用收付现金制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在该种核算方式中,事业单位对已经付款或是应付款的科目尚未设定其属于待摊费用或是预提费用,因此,收付现金制度无法形象的映射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对比性、实用性与客观性,并导致事业单位的相关决策无法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除此之外,事业单位需及时运用现代化财务管理机制中的权责发生制,从而使得事业单位所进行的资源消耗与成本投入被全方位记录。

由于事业单位的费用使用标准与范围能够反映该单位资金流动是否规范,修购基金、奖金、福利等是否具备实务操作的性质,因此,事业单位采用新型会计制度,并将其作为审核相关费用使用范围的标准,以便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统一与完整。

对于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出现的坏账资金,或是不具备谨慎性的应收账目,事业单位可参考新型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始终遵循会计准则中的谨慎性要求,设定坏账准备金的计提科目。与此同时,由于盈利性事业单位具有一定方式的资金来源,因此,我国财政部门应颁布条例,允许该类事业单位能够在日常管理中,采用固定资产企?I化计提方式,从而保障盈利性事业单位能够不断更新固定资产,并实现健康发展。

(三)健全会计报告体系

综合对比事业单位所选用的会计报表格式,不难发现其“经费使用明细报表”与“事业类事物支出明细报表”的内容与格式较为单一,导致事业单位领导层与国家政府部门不能针对事业单位的业务费与公务费等进行全面考核。这就需要盈利性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提高会计报表的明细程度,增强会计信息的准确度,完善会计报告体系的整体水平。

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机制的深入影响,同时,随着事业单位多元化投资者的出现,事业单位领导部门应关注会计报告参与人员与使用人员的范畴,引导财务部门编制简化、通用的会计报告,从而顺应各个层次部门与使用者的需要。例如,事业单位可选用四张表:投资表、负债表、业务表、预算表,来体现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与流动情况。

五、结束语

上一篇:韩国乐天集团简介下一篇:上半年法律进机关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