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市医院党建工作计划 范文

2024-04-16

2010年市医院党建工作计划 范文(共10篇)

篇1:2010年市医院党建工作计划 范文

自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襄樊市第四人民医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把突出公益性质、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构建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着力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流程、杜绝不合理收费、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上下功夫。经过1年的努力,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确保了医院可持续性良性发展,病人满意率逐年提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善医疗制度,规范医院管理。

医院按照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行政、医疗、护理、财务、职责五大类规章制度。为确保制度的落实,还制定了明确的考核细则,如《临床医疗考核细则》、《临床医技考核细则》、《护理质量考核细则》、《服务质量考核细则》等。内容涉及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传染病防治、药事管理、仪器设备、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方面。

二、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0年医院重新调整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控两级网络,形成了院控、科控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加强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及院感的监测力度,基本构建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组织体系。

按照《医疗质量考评实施办法》,医院明确了医疗质量奖罚制度,每月检查测评,按分数计发绩效奖。院长作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利用全院行政业务大查房、百分比考核、医疗质量测评,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及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通报、分析、测评,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组织医务科、质控办、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每月不定期抽查各科的质量管理及医疗文书、合理用药、医疗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情况,尤其重视对急、危、重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及输血病人实行重点监测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各临床科室负责人认真实施医院十三大《核心医疗制度》,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同时作好医疗差错事故地登记、严格交接班记录等。

为确保医疗安全,每年院方与各科室主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其中,明确了医疗安全责任、要求、目标和奖惩措施。认真接受患者的投诉,做到有记录、有处理、有反馈。由于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医院没有发生重大差错,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三、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医疗水平。

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我院拟定了突发性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急、危、重病人抢救应急预案,提高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至今年5月建立急诊抢救室,截止目前,已收治急、危、重症病人103人次,有力提升了医疗急救能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医院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国内多家权威医疗机构保持技术协作和人才共享优势,特邀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人民医院专家坐诊,担任学科带头人;全力打造了一系列特色科室,基本满足了病人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诊疗的需求;倡导“无痛微创”的特色治疗。在原有医疗设备的基础上新配置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大型c臂x光机等前沿科技设备,一系列妇科、外科、不孕不育科的微创手术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新农合。并成功开展颈椎/胸椎等管内肿瘤摘除术等多项大型骨、外科疑难手术,手术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减轻群众负担,做好民心工程。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院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材。规范收费行为,公示价格信息。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投入社区公益医疗服务。如,在开展城市医疗卫生工作建设中,我院积极主动投入到“社区服务中心”送医送药到社区,对社区医务人员免费培训、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在襄城区率先成立vct自愿咨询与检测门诊,为襄城区的相关人群提供规范性艾滋病咨询、检测、关怀等服务平台;成立手足口病防治门诊,并定期组织医务人员深入所辖各社区集中开展健康普查和预防知识宣传;对低保病人提供“七免十优惠政策”,对新农合病人在按政策报销的基础上,实行门诊诊疗优惠20%;不定期深入社区、乡镇义诊,送医送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普及防病知识,不断提高市民健康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年我院门诊接诊人次近4万余人,住院病人达1900人,与去年相比上升近百分之八个百分点。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院卫生工作现状与卫生部门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本着“巩固优势,稳步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大敢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开创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为促进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篇2:2010年市医院党建工作计划 范文

国有场圃两项改革,抓好生态保护建设、林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三件大事,努力实现林业依法行政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干部队伍素质水平四个提高,为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新××”和 “一强三大”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2010年,全市林业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巩固70.31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封山育林(续封)515.8万亩;造林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92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2.28万亩,中幼林抚育间伐25.57万亩(次),育苗2000亩,营建生物防火林带140公里,绿色长廊线路绿化52公里,森林资源消耗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133万立方米年采伐限额以内;森林火灾受害率不超过0.4‰;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不超过3.5‰;森林案件查处率达到95%以上。

2010年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生态文明,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林业三大体系,提升三大功能,发挥三大效益,以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二、突出生态修复,做好林业减灾救灾工作。针对五十年未遇的雨雪冰冻灾害,迅速组织人员摸清灾情,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生态修复方案,充分发动广大林农开展生产自救,3月底前基本完成林木、竹林清理任务。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徽杭、合铜黄、慈张沿线生态修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补植补造,加强抚育管理,确保造林绿化成果。积极组织林业加工龙头企业修复厂房,开足马力生产,及时收购林农清理下山的竹木,增加林农收入,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三、突出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一是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市“十一五”时期加快林业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和重头戏。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完成1095万亩集体林地、林木确权发证的主体改革工作,同时,认真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加快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步伐,逐步建立林业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林权登记管理中心、林业科技法律咨询中心以及林产品信息服务等服务机构,增强林业行政服务功能。二是深化国有场圃管理体制改革。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稳步加以推进。

四、突出造林绿化,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是生态大市建设的主体,必须一以贯之地抓好造林营林,增加森林数量,提高森林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重点,加大林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造林绿化方式,努力增加封山育林、混交林、乡土树种比重。实施好速丰林基地建设、世行、德援、生物防火隔离带等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加速国土绿化进程。抓好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努力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每个区县确定2个以上示范点,结合生态修复,全力开展以低产低效林分改造为重点的森林经营工作,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产出率。加强公益林资源和资金管理,进一步提高公益林建设水平。

五、突出产业发展,促进兴林富民。着力推进各类工业原料林、经济林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一竹四果”(竹类、油茶、山核桃、香榧、枇杷)名特优经济林、森林食品、林产品加工、苗木花卉等林业基地,抓好一村一品林业专业村建设,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的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力争2010年新发展各类经果林、竹林面积占新造林面积的40%以上。开展“森林旅游人家”建设活动,促进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开展全市“十佳”林业龙头企业评比,精心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带动林业产业整体发展,力争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35亿元。

六、突出科技兴林,提高林业质量和效益。继续实施林业科技“123”工程,推广10项林业适用技术,扶持20位林业科技能人,建设30个100亩以上规模林业科技示范点,做好林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与推广工作,提高科技在林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在去年基础上再扶持建设10个市级示范基地。抓好小竹园、小花园、小果园“三小园”建设,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村和“绿色小康村”、“绿色小康户”、科技兴林致富示范户创建工作,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促进农

民兴林致富,建设生态文明。

七、突出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林业保护管理的各个方面。严格林地征占用和采伐计划管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做好武警森林部队驻防工作,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组织开展“阻击松

材线虫病三号”专项执法行动,积极争取××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立项实施,确保××松安全。组织开展保卫绿色五号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篇3:2010年市医院党建工作计划 范文

会议听取了正式期刊社社长的述职报告, 书面交流了各报刊社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张宝库副秘书长做了题为《投身改革大潮提升信息价值开拓中国医院协会系列报刊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总结了中国医院协会2009年报刊工作, 部署了2010年报刊工作任务, 提出2010年协会报刊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充分利用数字网络手段, 提升期刊信息价值, 持续打造精品期刊, 认真贯彻国家新闻宣传和编辑出版相关政策法规, 建立报刊编校质量保证体系, 规范编辑出版行为, 加强能力建设, 提升整体素质, 努力开创我会期刊管理新局面。

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在会上讲话, 他对协会领导一贯重视期刊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对工作中国医院协会在报刊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 感谢中国医院协会对卫生部新闻出版工作的支持。他提出, 在新的一年里, 卫生部主管的期刊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 加大宣传力度。要在推广高精尖技术的同时推广适宜技术, 关注基层, 体现基本, 强化基础。要关注、引导医务人员重视健康教育。

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 我会主办的报刊面临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 这对我们来说, 既是新的挑战, 也是新的机遇, 更是新的考验。对此, 我们要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认清我们肩负的责任。要从改革发展全局出发, 提高对规范报刊出版工作的认识;要从协会中心工作出发, 做好报刊出版工作;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 创新报刊出版工作。

篇4:2010年市医院党建工作计划 范文

2010年中央“特岗计划”设岗总规模6.6万人。近期,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对今年的“特岗计划”实施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日前,招聘工作全面启动,教育部开通“特岗计划”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http://tg.ncss.org.cn),相关省区利用“特岗计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网上报名招聘工作。

教育部要求各实施省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并特别强调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紧启动特岗教师招聘,7月底前完成招聘工作,确保新录用特岗教师秋季开学时上岗。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要严格标准,统一组织招聘考试,精心做好招聘工作,确保教师招聘质量。

二是要进一步做好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工作。2007年招聘的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将满,相关省要切实采取措施,做好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留任工作,要提前研究制订工作方案,确保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自愿留任特岗教师的岗位落实、工资关系接转等工作的平稳过渡,并做好相关政策的衔接。

三是要进一步关心特岗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特岗教师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招聘,录用后就是正式教师,与当地同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各地要保证按时足额发放特岗教师工资。同时,要主动关心特岗教师,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确保特岗教师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记者:张敏)

中职和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小组转发通知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教育科学发展

“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体现,是推进教育事业和学校科学发展的制度性保障。”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之后,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小组日前转发了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强调,各地要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务求实效。要结合教育系统的实际,认真总结开展学习调研的做法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教育部门党员干部和学校教职员工党员理论学习教育制度;认真总结查找解决突出问题的做法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部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学校党员组织生活制度;认真总结增强考核评价科学性的做法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学校负责人考核评价办法;认真总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做法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学校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总结深入基层、服务教职员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做法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改进教育系统干部作风的制度措施;认真总结理论普及和典型宣传的做法经验,进一步营造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认真总结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观念的做法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措施,把有效做法制度化,管用经验长效化。

(记者:杨帆)

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袁贵仁出席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并致词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5月20日出席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并致词。袁贵仁强调,要把终身教育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把学习型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保障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袁贵仁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终身教育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了重大发展,终身学习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终身教育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把学习型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各个领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要求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袁贵仁强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中国政府将以加强终身学习法制建设为保障,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完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国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学习,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办好开放大学,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逐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开放、便捷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创造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鼓励支持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论坛并致词。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主持。

(记者:高靓)

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全国将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广大青少年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让爱国主义成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才、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就,都可以在爱国主义中找到它的精神因素。

在革命战争年代,爱国主义是最强大的革命力量之一。1840年的鸦片战争,将中华民族带入了动荡的中国近代史。然而,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驱动下,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将一部苦难史书写成了求国家富强、争民族独立的奋斗史。面对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频仍,人民生灵涂炭,爱国主义激发、团结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英烈、一场场令人热血沸腾的运动,都是凭借着同样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国家建设的和平年代,爱國主义同样是最有力的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国家建设大潮,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中国人民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一个民族在最关键的时刻,更显出其精神的力量。一次次灾难,也一次次彰显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和凝聚。爱国主义精神不只是一种常态的“隐形存在”,更是一股能在困难面前“大显身手”的强大力量。从去年的抗震救灾,到成功举办奥运会,再到当前抵抗国际金融危机,爱国主义以其最广泛的召唤力,将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共克时艰。

爱国主义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要从青少年抓起。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结合青少年特点,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努力使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扎根、开花、结果,成为他们奋发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

(记者:刘锐)

加快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6月1日至3日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强科技支撑能力,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刘延东先后来到毕节、贵阳等地的学校、科研院所、企业考察调研。她亲切看望中小学和幼儿园师生并向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她说,贵州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教科文体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刘延东充分肯定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多年来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取得的显著成就,指出这充分验证了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推进作用。

刘延东指出,办好西部地区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事关社会公平,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要以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切实解决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普九”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推广东西联合办学,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引导高校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调整学科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培养培训,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贫困地区任教。加大对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口支援,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刘延东在考察科技工作时强调,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把贵州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她希望贵州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精品力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记者:江明)

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教育学会2010年度工作会议3月28日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学会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就宣传、落实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了讨论。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小娅指出,《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阶段、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实和完善《规划纲要》,破解难点问题,创新发展思路,积累成功经验,落实文本精神。

陈小娅强调,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城镇化加快、统筹城乡资源的动态背景下,要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流动问题,科学调整中小学布局,提高农村办学水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扩大城市优质资源,解决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持续增长带来的问题。

陈小娅要求,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着力深化课程改革,依法依规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坚持普惠性和公益性,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推动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发展,建立长效保障机制,解决大班额、同质化倾向问题,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和发展内涵。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建设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最后,陈小娅要求,学会要根据《规划纲要》精神,围绕各地各校的重点问题提供更多的专业化研究成果,建立深入基层的沟通网络,为政府决策部门完善政策、处理问题提出谨慎、周密的意见。通过试验为各地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为教育战线的情感、工作、成果交流提供平台,不断增強凝聚力和影响力。(记者:赵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直把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当作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概括起来主要有:政治坚定,技术求精,体格健康;实事求是,埋头苦干,注重实效;教学相长,理论联系实际;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厚基础、重实践、高素质。

一是坚持“三个工作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根本任务。学校构建了科学、开放、全员参与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引导明确、约束规范的学生管理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立了以建设优良学风和校风为核心,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营造校园文化品牌的良好的育人氛围。注重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蔚然成风。其中,针对高质量人才培养而实施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块化体系”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是突出“四个不断线”。为培养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人才,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实践教学不断线”的理念,进而扩展为“外语——计算机——工程实践——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四个不断线”的教育教学体系,一以贯之十余年,使学校教学特色日益明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更显实效。

三是构建"五个系统"。学校严格教学管理,构建起目标系统、决策指挥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评价系统和反馈调控系统等五个系统,使教学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是实施“质量品牌工程”。学校根据“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需要,实施“质量品牌工程”,即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确立了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实施“名师、名课、名实验、名专业、名教材”计划;建立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构建教学基地的创新人才教学环节链;培养有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才,在社会上树立西电的人才质量品牌。(记者:王娟)

四川省出台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

近日,2010年四川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出台,定向分配到服务区内各初中的招生计划(以下简称“定向分配计划”)比例提高到了50%。

按照教育部“全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将优质高中名额的大部分均衡分配到普通初中”的精神,今年四川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公费生计划,要以不低于50%的比例均衡分配到服务区内每所初中学校。计划分配要以各初中学校当年毕业生人数为主要依据,适度考虑初中学校办学水平。面向全市(州)招生的市属省级以上示范高中,可以先将指标分配到县,再由县(市、区)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近年我省不断扩大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分配计划比例,2007年是10%,2008年达到20%,2009年达到35%。

省教育厅要求,不得采用保送或推荐方式,也不得以保送生、直升生等计划代替定向分配计划。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分配计划,应纳入本地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统一部署。各地和学校在录取定向分配计划新生时,要以初中学校为单位,依据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学生志愿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同时,根据本地实际,既充分体现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和倾斜,保证其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所分计划,同时又要形成一定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录取分数线或等级基础上降低标准,合理确定定向分配计划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等级)线。按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等级)线以校为单位择优录取后,仍未能完成的定向分配计划,其剩余名额待各校录取结束后,由市(州)或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剂。

省教育厅强调,享受定向分配计划的学生,必须是在本校初中一年级入学并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因父母工作调动而正常转学的学生也必须是读满2个学年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学籍管理,杜绝中考移民,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记者:李乐)

中山大学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校园招聘活动为2010届毕业生充分就业搭建平台

中山大学2010年共有毕业生12539人(本科生7675人、研究生4864人),为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的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学校党政一把手亲自动员部署、主管就业工作的副书记提出了将开拓就业市场作为学校今年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信息。

2009年11至12月,学校为2010届毕业生举办大型综合类招聘会7场,其中行业性招聘会3场,区域性招聘会4场,企业宣讲招聘会200余场,发布招聘信息8000余条,提供職位数35689个(职位数与毕业生比例约:3:1)。

在以上招聘活动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发挥地方政府在引进人才的政策优势,学校鼓励毕业生到珠三角非中心城市建功立业。黄达人校长亲自与惠州市委市政府联系,邀请该市的企事业单位组团来校招聘毕业生,2009年12月24日,该市领导带领近100家用人单位进校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同时郑德涛书记要求学生工作系统要“多宣传、多引导、多发动”,鼓励毕业生到已与学校签订“校市合作”协议的城市工作。二是学校继续发挥校友的力量,将企业家校友请进学校,于12月23日专门举办“企业家校友专场招聘会”,有近250家企业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不仅满足了校友企业人才需求,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又推动了校友事业的发展,深受企业和毕业生的欢迎。三是学校继续发挥品牌活动(如始于2005年的“全球500强中国领军企业与精英学子见面会”)的优势,为高端企业和优秀毕业生搭建对接平台,每年学校有一批毕业生进入这些优质企业。四是学校针对多校区办学的特点,在四个校区分别举办招聘活动,让毕业生都能够享受到学校为他们提供的人性化服务和关怀(如珠海校区、大学城校区等)。五是学校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与全国其他省市人事部门合作,引导毕业生走出广东,服务全国,采取措施鼓励毕业生到省外特别生源地省份参加毕业生招聘会活动,近两年来初步改变了我校绝大多数毕业生集中在广东就业的局面。

(记者:姚小新)

北大培养本科跨学科人才多学科组合拓展学生专业成长空间

这个学期,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古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张博然正忙碌着为申请出国深造作准备。作为国内跨学科本科专业的第一人,张博然的成长备受关注。北大以专业变革促创新人才成长的实践正在步步推进。

“本科教育中学科之间不同方法的碰撞、交融和借鉴让我受益匪浅。”张博然说。“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汇合的交叉科学,涉及生物、地学、环境等多学科专业知识。以往,由于本科专业设置的限制,国内无法培养“古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借鉴国外顶尖大学在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北大元培学院2008年成立了“古生物学”,在跨学科本科专业方面开始了国内高校的首次尝试。

“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经费,比起普通专业,跨学科专业教育的成本更高。”张博然的导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学系副教授刘建波认为,跨学科专业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以做精英教育的态度,精耕细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拓展专业成长的空间。

当年,张博然是“古生物学”专业招收的唯一一名学生。两年过去了,在“一个人的专业”里学习的张博然已不再孤单,他的学弟学妹中陆续有人进入“古生物学”专业的学习中。不仅如此,国内第二个跨学科本科专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也已招收了两届共计23名学生。

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教授告诉记者,这个跨学科专业涉及到整个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3个领域:哲学关系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命脉,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方面之一,具备这3个领域知识的人才,在未来发展中与只具备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相比,毕业生更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因而学生毕业后更容易在相关领域发挥领导作用。

在元培学院,跨学科专业的建设正在进一步展开,“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已经完成,“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等专业的建设工作正在筹备中……

“学科之间知识组合的模式是无限的,这就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无限的舞台。”卢晓东说,“知识结构的创新具有基础性。跨学科人才独特的知识结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将有助于他们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

(记者:毛帽)

贵州大学为青年“双高”人才“充电”

以培训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近日,贵州大学举办第一期青年“双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学习培训班,近60名来自学校各单位、学院的青年教师、青年科技工作者集中“充电”。

校以才立,业以才兴。长期以来,贵州大学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基点,着眼于创新机制、营造氛围,大力加强人才的发掘与培养。省委常委、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强调:学校发展必须建立在人才基础之上,“211大学”的核心是人才,关键是人才,基础也是人才。提出了建设“人才贵大”的新思路。伴随着“人才强校”战略的不断推进,一支规模适宜、结构优化、开拓进取、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茁壮成长。

青年“双高”人才是学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是适应学校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举办贵州大学青年“双高”人才学习培训班,旨在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学术特长、专业优势,为学校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培训对象为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职称的青年教师、青年科技工作者。

为期4天的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安排合理、内容充实、极具针对性。围绕增强参训人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引导他们认真思考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国家发展、学校发展进程中自己的历史责任,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实践,校长陈叔平、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赵明仁、常务副校长封孝伦分别为学员们开展了主题为“贵大的现在与未来”、“科学发展观与青年成长”、“学科发展与学术团队”的专题讲座。在培训方式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除讲座外,还安排学员对花溪区企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点进行考察,引导他们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思考贵大的现在和未来。并组织学员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交流研讨,为贵州大学的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学习培训受到学校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欢迎,有效激发了参训人员“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大家纷纷表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汇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一定能换来贵州大学美好的明天!(记者:雅菲)

四川省内江市构建师德师风建设五项机制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内江市教育系统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了师德师风建设“五项机制”,为推进规范办学行为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

一是学习教育机制。各校建立了每周定期学习制度,不断更新学习内容。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教育从教行为,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是人文关怀机制。各校建立了业务上帮助教师,创设条件帮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生活上关心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政治上关怀教师,大力实施民主化、科学化管理等制度。

三是强化责任机制。各校均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方案》,严格实行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四是监督评价机制。绝大多数学校均成立有家长委员会,聘请有校外师德师风监督员,设立了意见箱、开通了师德师风热线电往左,提供了问题投拆平台。部分学校实行了以学校为单位,采取家长评价、学生评价、教师互评、领导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个人和学校进行评价考核。

篇5:2010年市消防中队工作计划

2009年,在市消防支队党委、区委、区政府和区公安分局的正领导下,大队全体官兵将以党中央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紧紧围绕为全区地方经济大发展创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的总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以新《消防法》宣贯为契机,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为支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大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决定》和《大关县第二个消防安全区创建工作方案》,全面提升消防监督执法、灭火救援能力和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推动提升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火灾形势稳定和部队安全稳定,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

一、坚持大练兵,进一步提升部队服务民生能力

(一)进一步夯实战训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深入推进灭火救援勤务实战化工作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灭火救援勤务实战化工作。一是强化“六熟悉”工作,每周安排一次“六熟悉”,每季度对辖区市政消火栓和消防水源进行一次普查,制定完善《交通水源手册》,每月定期组织对城区周边乡镇道路的熟悉工作。二是强化实战演练,进一步完善高层、地下、化工、化学灾害、建筑倒塌、交通事故、人员密集所等“七个预案”,结合职能任务、部队装备好辖区灾害特点,年内提请区政府开展一次多部门、多力量的社会联动灭火实战演练,大队对每个“文字类”重点单位组织开展演练1次,夜间演练达30%,并修订完善《灭火作战预案》。三是进一步完善战训基础资料、重大危险源统计、重点单位统计、灭火演练统计、业务训练与考核登记,实施纸质、电子文档统一。完善灭火救援基础资料库,实行网络资源共享,为灭火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二)进一步规范执勤备战和灭火救援行动。修改完善执勤备战制度,落实指挥长和大队领导、大队参谋、中队干部值班制度,落实大队指挥员遂行作战指挥制度,全面负责灭火救援现场组织指挥工作。严格灭火救援程序,建立和完善灭火抢险救援战斗和重大节事值勤保卫程序,实现灭火救援战斗和值勤保卫行动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认真落实《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坚持每战必评,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强化战评结果应用。继续推行灭火救援服务评议回执制度,规范灭火救援行为,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依法执勤,文明执勤”意识。

二、坚持政治建警,进一步提升班子和队伍建设水平

(一)强化官兵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坚持用科学发展管武装官兵头脑,抓好忠诚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教育,大力开展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活动,继续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和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础教育,大力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使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增强广大官兵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始终煅造官兵在各项工作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实施分层施教、分类排队、分工负责、分析提高和改进教育方法的“四分一改”教育模式,强化“两个经常性”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反腐倡廉、“五条禁令”和“四个严禁”专题教育,筑牢官兵思想行动的“坚固防线”。

(二)大力加强大队党委班子建设。按照提高“四个能力、两个水平”和建设“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调、勤政廉政”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党委班子建设标准(试行)》,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按照创建学习型班子的要求,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全面加强大队党委的思想、组织、能力、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争创一个好班子、争当一对好主官”活动,争做严守纪律的表率,全面提高党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综合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党委班子的龙头核心作用。

(三)大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公安消防部队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一是认真开展“和谐警营大家谈”活动,进一步加强官兵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建立新型和谐战友关系,构建和谐的警营环境,激发广大官兵安心服役和爱岗敬业热情,进一步促进部队安全稳定,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部队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二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群众观,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已任,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警、严格执法、模范守法,在群众中树立公正、廉洁、诚信、严明的执法形象。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各部门的协调行动,以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树立消防部队良好形象,进一步改善警民关系,三、坚持从严治警,进一步提升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一)大力开展大、中队达标创优活动。一是按照《云南省公安消防部队大(中)队建设标准》和《昭通市公安消防部队“六化”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继续巩固“六化”标杆单位建设成果,大力开展大、中队达标创优活动,确保大、中队顺利通过达标验收。二是以养成促管理,进一步规范大(中)队组织管理指挥流程、内务、库室、营院、礼节礼貌、接待流程、台帐等的规范,牢固树立长期抓、反复抓的思想,把抓养成贯穿于一切活动,培养官兵良好的行为举止,严格的纪律作风,完善建立正规的执勤秩序、训练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使大、中队正规化建设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三是制定《大关县消防大队干部、士官、战士量化管理实施细则》,对干部、士官、战士实施量化考核,及时兑现奖惩,确保部队“四个秩序”正规。四是坚持思路方法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器材装备创新和管训手段创新,使部队正规化建设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二)深入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一是狠抓安全防事故五项制度的落实,重点抓好《公安消防部队安全工作规定》和《公安消防部队车辆安全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层层签订《预防行政责任事故(案件)领导责任状》和《保证书》,严肃事故、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和倒查制度,坚持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官兵没有受到警示教育不放过”。二是继续强化“8432”安全防事故(案件)监管机制的贯彻落实,抓好集中教育整顿,认真开展“安全月”、“安全竞赛”活动,创新5月、10月“安全月”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教育整顿活动,确实查找出部队在管理教育和安全防事故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狠抓整改和落实,严防各类事故和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三是加强对休假、公差、8小时以外等零散人员的监控管理,杜绝失控漏管现象的发生。四是继续推行安全防事故风险抵押金制度,制定完善《安全防事故风险抵押金规定》,通过经济杠杆作用进一步强化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五是认真做好内部督察工作,加大对部队执勤值班、管理教育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严肃查处督察中发现的问题。

篇6:2010年市信访局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依法信访工作,严格规范各级干部的信访工作和人民群众的信访行为,建立完善信访约束机制,确保信访渠道畅通,为构建和谐漯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市信访部门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全市信访干部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信访能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可持续稳定。

三、主要任务

(一)改革信访工作机制,在依法规范信访工作上下功夫。要对照《信访条例》,从工作思路、方式方法、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从接访、办信、督办及工作流程等各个环节,认真查找薄弱环节,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实现工作着力点的“三个转移”,即,由对办信接访情况的简单反映,向综合分析提供决策建议的转移,由对信访事项的转办交办,向督导检查并促进问题解决上转移,由被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向预测、防范并及时协调化解上转移。

(二)整合工作力量,在强化信访工作责任上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年终考核体系,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二是继续坚持做好党政领导同志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下访、包案处理重要信访案件的服务工作,发挥领导同志的示范效应;三是认真行使条例赋予的督查督办等职能,增强各级各部门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督查督办,在依法按政策处理信访问题上下功夫。积极建立统分有序,运转有效的信访督查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督查运行程序,落实办理责任,严把结案审理,加强督查力度,切实把信访工作重点从简单的办信接访转到督查督办上来。对有政策依据,又能解决的问题,从快解决;对受目前条件所限一时解决不了的,负责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理解,稳定群众情绪;对属于工作不到位或处理欠妥的,要敢于承担责任,坚决纠正;对有关政策需要调整或完善的,要通过正常渠道向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反映,提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建议,不得乱开政策口子。对依政策法规已解决落实到位的信访案件,要坚决维持其权威性。防止“翻烧饼”,对已经发现案件解决确有问题而拒不纠错的,也要坚决查处,追究责任。

(四)规范信访行为,在维护信访秩序上下功夫。要充分认识建立正常上访秩序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加强信访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维持信访秩序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依法处置涉访违法行为的力度。在处置方面,要切实做到“四个坚决纠正”,即坚决纠正利用重大政治活动和节日等敏感期上访制造影响和事端的行为,坚决纠正“告洋状”损害国家形象的行为,坚决纠正串联聚访的行为,坚决纠正非正常上访行为。

(五)转变工作作风,在服务信访群众上下功夫。信访部门和广大信访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善待信访人,乐办信访事,要时刻对上访群众保持一颗爱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之以难,寻之以行。要切实提高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确保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工作措施

强化约束机制、坚持违法信访追究制度,是加强依法依访工作的保证。对违法信访行为实行双向追究制。

(一)要严肃追究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违法、违纪行为。对因决策失误,或不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或作风不正、侵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上访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未按规定及时处理而导致群众上访的;对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信访问题,应当受理而不受理、推诿扯皮,或不按规定期限办理的;对上级交办和同级党政信访部门转办的信访问题推拖不办,或弄虚作假、谎报处理情况的;以及对信访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由党政信访部门通报批评,并追究其责任。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由党政信访部门提出建议,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提交纪检、监察部门决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7:2010年市质监局工作计划

及增强服务把关能力方面要有新突破。

(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按照中央部署,我局将于今年3月份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希望全局同志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在弘扬奥运精神,巩固奥运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仔细查找在思想观念、监管制度、体制机制、队伍素质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整改。

(二)质监事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有新突破

1.继续推进名牌产品创建工作,组织第四届中关村质量管理文秘杂烩网奖评选,提升企业内在竞争力,引导企业品牌建设。

2.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做优做强××园的战略部署,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争使我区试点企业总数占到全市的50%,达到75家左右。

3.发挥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标准化组织,增加其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

4.组织国内外标准化专家开展专题论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5.开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准研究,规范该行业的市场行为。

6.继续推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7.以“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为主题,继续开展社区菜市场电子计价秤统配统管工作,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开展健康计量进医院、公平计量进商场、光明计量进镜店和服务计量进社区的“四走进”活动。

8.完善燃煤、燃油的市场监管,继续加强对使用低硫散煤和生产型煤企业的监督管理。

(三)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有新成效

1.以“三级监管网络”为基础,落实食品和特种设备属地监管责任,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2.坚持定期对全区质量状况进行分析,为上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继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高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前瞻性。对食品进行风险分类、分级监管,重点对桶装饮用水、熟肉制品、乳制品、蜂产品等高风险食品进行监督抽查。在全区食品获证企业中继续推行haccp认证,实行检验人员资格制度管理。

4.开展电梯隐患评估和预警试点工作。对全区使用年限12年以上的电梯进行安全技术分析,对其中纳入预警范围的电梯进行安全评价。

5.总结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的成功经验,做好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及其他重要活动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

6.推进气瓶电子物流编码系统应用,进一步提高气瓶信息化管理水平。

7.对民用电梯定期进行安全状况的分析评估。全面清理超期未检设备,将超期未检设备比例控制在1%以内,并逐步完善动态监管机制。

8.推进锅炉节能监管试点,探索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9.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的普及宣传,宣传活动要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

(四)技术机构的服务保障能力要有新提高

1.建立、完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的管理体系,整合资源,搭建公共实验室平台。建设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通过验收、审查。

2.拓展新的检测项目和业务。计量所开展汽车维修行业的计量器具检定,进一步拓展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的检定;特检所取得压力管道检验资质。

3、技术机构的能力项目和开展课题研究方面要制订具体的目标。所有40岁以下的同志要制订发展规划。

(五)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要有新举措

1.通过全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创新科学发展机制,着力提高推进改革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能力。

2.继续做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工作,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认真贯彻实施我局的《工作规则》和《执行工作规则的监察办法》及《监督办法》,加强督查。

3.加大信息、宣传工作力度,做到从严、从细考核。严格贯彻落实《信息宣传工作规定》,提高质监工作的影响力,主动利用基础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4.继续推进执法管理系统、计量二维码系统和财务erp系统。5.做好迎接行政许可流程改革的准备,建立标准规范简约高

篇8:2010年市医院党建工作计划 范文

(1) 研究制订机械工业产品质量行业自律规范。

在各专业协会已有的质量自律规范的基础上, 研究制订机械工业质量自律公约, 包括产品质量、质量管理、售后服务、标准化工作和公平竞争等内容的承诺, 并在相关媒体集中宣传。

组织已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 向用户和社会公开承诺质量责任, 接受用户和社会监督。

(2) 开展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制订企业信用评价计划。

根据商务部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活动的要求, 有关协会制订信用评价计划。未取得资质的协会, 可与中机联合作开展评价活动。

2. 开展质量兴业活动

根据工信部要求, 做好农机行业质量兴业活动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在其他行业推广。

3. 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质量技术和人员等培训活动

组织开展SPC、TQC、可靠性工程和质量检验人员等培训活动。

4. 选择部分产品开展质量达标活动

结合品牌评选试点产品, 开展质量达标活动。

5. 印发品牌推进工作方案及品牌评选办法

6. 适时召开品牌推进工作会议

7. 做好2010年机械工业品牌评选试点工作总结

篇9:2010年市医院党建工作计划 范文

招募单位范围扩大

今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招募单位除原来规定的专业人才紧缺的乡镇事业单位外,首次扩大到各地的工业园(产业园)区、区直和各市设在乡镇基层的事业单位、各地列入自治区重点发展产业的重点企业以及部分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县(市、区)企事业单位。

岗位需求重点更加突出

今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岗位明确对在未来两年有空编的事业单位特别是有空编但长期难以招聘到优秀专业人才的区直设乡镇基层的事业单位、有明确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的用人单位、解决服务期满人员就业较好的县市区以及乡镇基层事业单位重点倾斜。同时要求各乡镇、园区、区直事业单位上报需求岗位原则上不超过3人,同一单位上报岗位不超过2人。

招募数量增加

历年来我区招募数量每年均为200人以下。随着我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中央财政加大对“三支一扶”计划的支持力度,首次将“三支一扶”计划列入中央财政转移补贴范畴。今年的“三支一扶”计划招募人数将比往年大幅增加50%,预计招募300名左右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

政策待遇更加优惠

一是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参加包括“三支一扶”在内的各专门项目的事业单位,当出现自然减员空岗,原则上用于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从2009年起,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满1年后,在现岗位空缺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即可与所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

二是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期满考核合格的,按规定符合相应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三是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对服务期满后愿意留在农村基层特别是原服务事业单位及重点产业企业继续工作的“三支一扶”毕业生,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服务单位要积极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篇10:2010年市司法行政工作计划

基层基础建设,扎实推进“五五”普法,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奋发有为,团结拼搏,为××又快又好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工作目标:

1.全面深入推进“五五”普法。

2.规范大调解工作机制,矛盾纠纷调处率98%以上,调处成功率95%以上,力争无民转刑案件,因民间纠纷引起的非正常死亡控制在总人口的万分之零点五以内,尽力压降群体性纠纷的发生率。

3.五种社会服刑人员社区矫正率、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98%、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率达90%以上,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控制文秘杂烩网在3%以内。

4.优化法律服务机制,规范公证人员执业行为。全年承办法律援助案件200件以上。

5.争创省级规范化司法所3个。

主要工作措施:

一、深化“五五”普法,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1.全面发动,顺利启动普法面授工作。在普法教材到位的基础上,指导全市各镇(场)、部门普法内容、普法课程的安排,全面发动全市的普法面授工作,及时调配讲师团人员的授课任务及帮助邀请法学专家,提高全市普法面授质量。

2.积极协调,建立完善普法各项制度。在坚持普法五项机制的前提下,继续建立完善普法工作制度;要继续加强决策、学习、督查、评比、通报等规章制度建设,并使之落到实处,发挥作用;要制定和优化各类工作细则和标准,使之更具可操作性;要加大奖惩力度,促进“五五”普法工作,落实各项目标和任务。

3.强基固本,夯实普法基础工程。针对普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大力加强软硬件建设,继续建立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基地,使之成为集声、光、电一体的多媒体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制定有关制度,规范基地实践活动。积极发挥“新市民道德法制学校”的功能,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4.开拓创新,着力提高全民普法实效。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普法方法,以求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拓宽思路,创新形式上要注重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是坚持法制宣传教www.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结合,使普法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建设;三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教育人们学法、用法、知法、守法、护法,实现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四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文化相结合,以法治文化的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实施普法三十项重点工作。

二、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1.巩固并扩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成果。继续巩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成果,提升档次。在硬件求硬、软件求优、队伍求质、制度求新四个方面下功夫,把创建工作向更高的层次上推进。对未达标的三个司法所加强指导,在创建工作中少走歪路,力争全部通过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考核。

2.不断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要加强基层调委会组织建设,提高调解人员待遇,建立调解主任选拔任用机制,使一批懂政策、熟悉业务、受群众拥护的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民调队伍中来。要继续完善人民调解三级网络,加快排查的信息反馈。要密切基层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三者关系,建立定期联系制度。要轮训、培训司法所和调委会人员,不断丰富他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感。要形成排查机制,多方密切配合,并开展专项整治,减少纠纷隐患。

3.积极参与处理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一是按照上级部门有关处置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预案的要求,积极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处理涉法信访工作,正确引导上访群众依法上访,依法反映问题、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直接为上访群众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引导群众按照法律程序依法解决问题。二是积极为信访部门处理涉法上访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建议,协助信访部门对无理纠访的人员进行法制宣讲教育,促使其息诉罢访。

4.继续抓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宣传工作,提高社会认知度。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社区矫正,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对社区矫正的专业知识、工作情况、工作业绩的报道和介绍,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同相

关政法部门的协作,切实做好各项衔接工作。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矫正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联络员、志愿者等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对监管、教育、帮助、服务等能力方面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强对心理矫正专业知识的培训,计划2010年培训二十名心理矫正专业人员,为各镇司法所对矫正对象的心理评估提供可操作的人才。

进一步加强矫正分类管理,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针对不同类型的矫正对象,继续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全面实施一、二、三级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对矫正对象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要求、工作要求、奖惩措施等都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要探索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使社区矫正工作稳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落实奖惩制度,提高矫正对象的积极性。按照《江苏省社区矫正对象计分考核规定》和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关于下发“办理社区矫正对象减刑、假释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做好奖惩报批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矫正对象实行计分考核。严格按章办事,实施司法奖励,进一步规范司法奖惩的各种手续,有效地调动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矫正的质量,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

5.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逐步实现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针对农村的特点,做好回归人员的口粮田、必要的住房、稳定的生活来源、及时的跟踪帮教等工作,避免和减少重新犯罪。

三、优化法律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法律服务管理,规范法律服务行为,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质量。

1.努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要动员全体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地方的重点工程等领域提供法律服务,积极组建服务平台,形成有效的服务机制。要研究和制定法律服务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意见和措施,指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执业过程中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和制订法律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2.努力提高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围绕“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律师队伍。广泛开展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确保每个律师全年培训达到40课时以上。通过教育,努力提高律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依法执业水平和道德水准。大力倡导律师文化建设,树立开拓创新、干事业、求发展的行业理念,培育积极健康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职业风尚,增强律师的职业认知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3.努力拓展法律服务领域。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大力拓展法律服务领域。积极引导律师主动介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做好传统诉讼领域业务的同时,非诉讼法律服务力争达到法律服务总量的50%以上。积极为顺利推进各项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为满足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坚持服务为民的宗旨,做好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4.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继续利用好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加大对法律服务业的宣传。在市报上大力宣传2006优秀律师、优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优秀公证员的先进事迹,继续组织好优秀律师进行电视点评,以天合所为基础,面向大众,做好电台“律师在线”的咨询直播工作。鼓励律师事务所在新闻媒体中设立专题节目,在宣传法律、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的过程中提高社会公众对我市律师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5.切实规范公证行为,确保公证质量。要在完成公证岗位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据《公证法》完善公证处内部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好“公证程序规则”,依法规范公证人员的执业行为,确保办证质量。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公证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公证工作的社会影响。

6.积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借办公场所搬迁之机,搞好法律援助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在硬件上达标。在内部管理上,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法律援助案件的审批、指派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案件督办和回访制度、旁听制度、疑难案件讨论制度、行风监督制度、协调制度,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要实行援助案件电脑化管理,启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将律师值班咨询、法律援助案件的审查指派、案件的承办情况等用电脑进行操作。要切实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指导,积极发挥援助站的功能作用,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法律援助工作。

7.实施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法律服务业健康发展。继续推行和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重点实行八项制度。一是继续开展好优秀律师“12348”值班咨询;二是律师事务所评选人物,各法律服务单位建立先进人物光荣榜,并上墙公布;三是实行处罚制度,对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违规、违纪现象,分别由协会进行处罚;四是开展优秀律师、优秀公证员、优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评比;五是实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末位警示制度(测评不足80分者),对末位者由局领导进行谈话帮助;六是继续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中实行风险告知制度、质量跟踪卡制度(含公证处);七是开展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十佳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评比活动;八是在法律服务工作者中实行二次投诉查实解聘制度。

四、教育与管理并重,不断提升队伍素质

1.加强学习教育。要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继续学习贯彻党章;和谐社会理论;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等。二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拓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巩固学习教育成果,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重点开展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廉政教育等,引导全体人员增强荣誉感、树立责任感,激发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三是抓好典型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推出具有“先进性、时代性、行业性、为民服务性”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在全系统开展“十佳司法行政标兵”评比活动,不断把“争先创优”活动引向深入,在全系统营造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四是抓好司法行政文化建设。要把司法文化建设纳入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对司法文化的理论研究,深化其对司法行政工作影响的认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落实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不断改善办公条件,促进我局司法行政工作的创新发展。

2.加强培训管理。以强化培训和岗位锻炼为手段,以培养“业务能手”为目标,重点抓好岗位专业化练兵、轮岗交流、培训考察、管理考核,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好中心组学习活动,确保学习时间和内容的落实,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要善于拓展新思路,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二是建立科学考评机制。一要制定各类人员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创造有利于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完善岗位职责规范制度;二要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规范工作行为和工作程序;三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平时考核,要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体系,把“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指标尽可能细化、量化,使干部考核工作能准确反映干部的真实面貌。三是加强轮岗交流。在本系统内实行干部岗位交流。采取机关岗位轮换、挂职锻炼的形式进行,不断优化部门内设机构之间的人员配置,选好配强中层干部,力求达到最佳组合,提高工作效率。

上一篇:家 乡 巨 变作文下一篇:安全保卫部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