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计划

2024-04-28

2010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2010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计划

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学期担任三年级8个班和五年级4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在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在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工作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有了新的进步,以下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天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根据实际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并按进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电脑有时出现故障,有时上不了课,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没有办法上机,缺少实践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

三、贯穿课改理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自己能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假期认真参加师组织的课程改革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升华,尤其对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只起到主导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进行三年级教学时,由于学生由于初次接触计算机,很多地方都很新鲜,总想更深一步了解。为此,我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本册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排整理,指导学生在遇到难点时如何获得帮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对哪些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这样一方面扩展了书本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于个体习惯的学习方法,使其终身收益。

2、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分层施教法。现代教育承认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并且对计算机的简单操作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认识都还不熟。为此,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尽量避免部分学生因学习目标过高形成心理压力。同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扬协作精神,水平高的同学要帮助水平低的同学共同完成规定的任务。

3、培养学生创造力、竞争力以及实践能力。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工具,实践是根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目标。为此,我在教学中时刻注意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而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不限制学生的思路。初一的课程一学期都是画图程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内容我只提要求,不讲方法,让学生分成组讨论,然后选派代表把讨论的结果上来演示给大家看,最后还评出最佳方法、最佳作品、最具创意奖等。

4、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如家访等形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如:政治理论学习,运动会工作等等。

篇2:2010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计划

2009年至2010年第二学期担任高一年级12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在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在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工作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有了新的进步,以下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天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根据实际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并按进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电脑有时出现故障,有时上不了课,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没有办法上机,缺少实践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

三、贯穿课改理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自己能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假期认真参加师组织的课程改革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升华,尤其对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只起到主导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由于初次接触计算机,很多地方都很新鲜,总想更深一步了解。为此,我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本册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排整理,指导学生在遇到难点时如何获得帮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对哪些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这样一方面扩展了书本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生

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于个体习惯的学习方法,使其终身收益。

2、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分层施教法。现代教育承认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并且对计算机的简单操作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认识都还不熟。为此,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尽量避免部分学生因学习目标过高形成心理压力。同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扬协作精神,水平高的同学要帮助水平低的同学共同完成规定的任务。

3、培养学生创造力、竞争力以及实践能力。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工具,实践是根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目标。为此,我在教学中时刻注意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而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不限制学生的思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内容我只提要求,不讲方法,让学生分成组讨论,然后选派代表把讨论的结果上来演示给大家看,最后还评出最佳方法、最佳作品、最具创意奖等。

4、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篇3:2010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计划

经过1天半紧张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全国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交流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闭幕。这次会议是在“十一五”即将结束、“十二五”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水利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水利部高度重视这次会议,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云南省孔垂柱副省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水利部总工汪洪主持了开幕式。会议特邀2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8家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6家企业作了技术交流,会议还邀请10多家企业进行了产品、技术和方案的展示。会议准备了《2009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全国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交流会议交流材料》、《全国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交流会议论文集》和《水利信息化》杂志第1、4期等资料,其中《全国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交流会议交流材料》、《全国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交流会议论文集》通过光盘介质发给大家。可以说,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总结了成绩,交流了经验,展示了技术,开阔了视野,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下面对会议作简要总结。

1 会议内容丰富,取得了预期成效

这次会议广泛交流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展示了信息化的最新技术,展现了我国水利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展望了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卓有成效。

本次会议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收获:

1)提高了认识,开阔了思路。

胡四一副部长的主旨报告,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取得的成果,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应用对推动水利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的作用,系统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水利信息化工作面临的重要建设任务,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与水利融合,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要积极研究和加快物联网、3S技术、卫星通信、下一代网络、第3代移动通信等技术在水利发展中的应用,并对进一步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部长的主旨报告总结成果全面,分析问题深刻,提出要求明确,对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宁家骏委员作了题为“关于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构想”特邀报告,介绍了国家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情况,以及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正在开展的“十二五”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还对推进水利信息化提出了建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陈军总工程师作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应用”的特邀报告,介绍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设计,国家级节点的建设方案,以及基于平台的在线应用。两位专家的报告使大家了解到国家层面信息化推进的一些主要考虑和重要举措,认识到信息化在“十二五”时期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更加重要的发展任务,了解到地理空间信息等技术应用的前沿,开阔了思路。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与会代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拓宽了思路,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荣誉感,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鼓足干劲,迎接挑战,创新方式,踏实工作,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努力开创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面。

2)总结了成绩,交流了经验

本次会议,8家单位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各单位提交了交流材料,各单位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介绍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成绩、宝贵经验和好的做法,各有特色,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利用卫星影像,以计算机和3S技术为平台,开展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搭建防汛减灾支撑平台,实现了水利工程、实时台风和水雨情等大量汛情信息的三维场景展示功能,开发具有国际领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提高了山洪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湖泊勘界设桩、太湖蓝藻监测、湖泊资料整编和水利规划等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利用数据库技术开发了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水利信息数字化管理,并对外提供查询统计服务,发挥了数据支撑作用;依托智能手机和3G网络,开发了基于iPhone平台的防汛掌上通系统,随时随地掌握防汛信息。一大批水利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各项水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好经验、好作法是他们在信息化工作实践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结果,值得各单位学习和借鉴。

3)交流了成果,提高了水平

本次会议,水利部直属单位、流域机构、地方水利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都踊跃投稿,大会从中选择了154篇汇编成了论文集。各单位对征文都非常重视,一些单位还发动地市和区县基层水利工作者撰写论文。丰富的论文反映了广大水利工作者对水利信息化的热爱,这是水利信息化能够不断发展的源泉。这些论文水平较高,充分表明了大家对先进技术与水利工作融合的深入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我们将择优在《水利信息化》杂志上发表。

4)展示了技术,拓宽了视野

会上6家公司作了技术交流,10多家公司进行了产品、技术和方案展示。这些交流和展示有技术、有应用、有成果、有启迪,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3S、空间数据库、卫星遥感和应急通信等前沿信息技术,了解了这些技术在水利业务最新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对解决水利发展实际需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很有借鉴意义。水利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我们的合作伙伴,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技术,使信息化技术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孕育出更好的成果。

2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本次会议对于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要,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胡四一副部长主旨报告的精神,会后要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传达,并按照会议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加以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做好下一阶段水利信息化工作谈几点意见。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单位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水利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行业管理的行政职能,要深入研究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保障,明确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的职能,强化各级水利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和管理监督,并推动和完善地市级水利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建设。各级领导班子要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摆上议程,与水利中心工作同步部署和安排。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切实解决信息化工作的机构、经费、人才等问题。要加强制度建设,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纳入各单位考核指标体系中,提升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加大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力度,使信息系统从可用可不用变成必须用,从被动使用变成主动使用。要促进各部门的合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各司其职,协调联动,使每个人都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者、实践者和推广者。业务部门要以信息化的理念,思考和推进业务工作,信息化部门要做好规划,做好技术支撑,做好资源整合,做好运行维护保障。各单位,各部门要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信息化建设,在需求分析、系统建设和成果应用等方面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共同推进水利信息化的发展。

2.2 谋划规划,科学发展

按照中央和水利部“十二五”规划工作部署,部信息办组织编制了《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前已经完成征求意见、咨询和初审,即将报部。规划已印发给大家,希望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为适应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希望各单位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紧密结合实际,强化需求分析,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动态,积极组织编制好本单位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做好十二五期间水利信息化化发展的整体布局,指导水利信息化工程立项建设,提升水利信息化的整体效率和效能,并将信息化的需求纳入当地水利发展规划。各单位在编制规划时,要注意与《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其他有关规划的协调和项目的衔接,并在规划编制完成后尽快报送部信息办备案。

2.3 强化措施,整合共享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程度是衡量信息化水平乃至业务工作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级水利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落实。1)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应在各级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与协调下,由信息化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各业务部门应积极配合,分工协作。2)健全相关办法,要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办法或政策,建立信息资源采集和更新机制,促进各部门从全局利益出发,共同做好整合与共享工作。对新建水利信息化项目要严格把关,充分考虑对现有资源的利用,避免重复建设。3)制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水利部将牵头组织建设水利系统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各级水利部门应加快建设本流域(区域)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并结合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和验收,强化执行与检查。

2.4 规范管理,做好宣传

1)按照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体系,根据统一技术标准、运行环境、安全保障、数据中心和门户这5统一的要求,梳理水利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完成相关标准的新编与修订;2)尽快理顺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提高运行维护人员技能,依据《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试行)》积极争取运行维护经费,建立高效可靠的水利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保障已建水利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水利信息化良性发展;3)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工程的评估工作,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规范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4)加大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水利部已经建立了信息化宣传工作联络员制度,各单位要继续通过水利部网站、《水利信息化工作简报》等平台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工作,2010年4月,《水利信息化》杂志正式出版发行,水利信息化又增加了1个权威的技术交流平台,希望各单位积极配合部信息办,做好组稿、撰稿和投稿工作,共同办好《水利信息化》杂志,做好交流和宣传,为水利信息化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3 抓住机遇,切实做好近期重点工作

当前是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水利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切实增强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在继续推进近期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扎实做好水利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不断提升业务应用水平。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

目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已完成所有单项工程,各单项工程已全部验收完毕,工程竣工总体验收的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中咨公司的评估,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二期工程将在一期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扩展建设的范围和深度,在实施全部中央报汛站改造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工情、旱情信息采集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应急通信系统等的建设。目前,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受部项目办的委托,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已正式成立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组,并已开展工作。希望各单位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调研等相关配合工作,积极参与各地相应的设计工作,共同努力,争取二期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加快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为了保障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水利部已全面推动各级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已正式通过了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即将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水利部已明确了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作为项目法人,该项目的经费来源主要为水资源管理费。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是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之后,水利系统又一个覆盖全国的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对全面推进水利事业的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水利部已明确要求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编制相应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实施方案,部分省的实施方案已通过水利部的审批。希望各级水利信息化主管部门高度关注,积极配合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做好相关的设计和实施工作。

3)加快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水利电子政务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行政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下,覆盖水利部和7个流域机构的水利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构建了统一技术架构的支撑平台和部与流域机构间的信息交换通道,为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协同办公和未来流程的整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部机关的电子政务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各流域机构要抓紧开展相关工作,力争年底全部完成项目竣工验收。一期完成后,要在充分发挥已建系统效益、总结一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后续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从部门分散建设向整体协同建设转变,提高办公效率,提升政务管理水平。

4)加快水利数据中心建设

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是规范基础信息、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的关键措施,也是业务应用横向间共享信息资源和进行数据层集成的基础支撑。水利部正在积极开展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已经通过其他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逐步积累水利信息化资源。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筹划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要认真做好各类水利数据的收集、管理,遵从已正式颁布的相关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建立各类数据库,为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奠定基础。

5)加快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国家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各单位要加快建设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政务内网安全系统建设,完成水利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完善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体系。目前水利部政务内网安全改造工程已完成,流域机构政务内网安全改造工作正在进行,要加大工作力度,保证通过测评和审批,以保障政务内网的互联互通。水利政务外网应按照等级保护有关要求进行整改,确保水利网络与信息系统达到相应安全防护级别的要求。

6)切实做好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

目前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正在全面开展,需要建立国家基础水信息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水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形成规范、统一、权威的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通过这次水利普查,可以全面掌握我国河湖、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行业能力情况等的详细信息,水利普查的成果将是水利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处理是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普查成果的重要环节,各级水利信息化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和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建设等有关工作,全面掌握和管理好信息资源,努力提高普查信息的质量,为水利业务各项应用和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7)加快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的应用

为满足水利业务的需求,更替原寿命到期的卫星转发器,改造卫星主站系统,水利部对原水利卫星通信网进行了改造,目前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平台已经投入使用。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平台拥有27.2 M卫星资源,增加了抗雨衰能力强的C波段资源,卫星转发器资源性能高,主站技术先进,服务范围和业务应用更加全面,卫星小站建设和运维成本大幅降低,可靠性和功能大大增强,为促进水利卫星通信持续、健康发展,水利部对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等水利业务提供服务的卫星通信小站一律免收卫星转发器资源频率占用费、入网费、通信费等费用。希望各单位充分考虑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平台在性能和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在应急通信、“两小”治理、水文测报、数据广播、异地会商和视频监控等领域尽可能地应用水利卫星通信,充分发挥其效益。

8)加快全国重点中小型水库防汛报警通信工程前期工作

为改善中小型水库通信落后状况,提高水库及下游防灾避险能力,水利部目前正在开展全国重点中小型水库防汛报警通信工程前期工作,在各地的支持下,项目建议书已通过部水规总院的审查,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给予支持和配合,争取早日立项建设。

篇4:2010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计划

【关键词】初中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45

伴随多媒体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知识更新和传播速度不断得到加强,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信息充斥的时代。在信息化时代,如果学生无法正确掌握信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不会充分运用计算机进行知识的搜索和学习,不会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资料的补充和完善,那么,学生就会在知识量和信息量上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失去竞争力,因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初中生必须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技能。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增进其基础知识,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的事情。

一、树立学生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如何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包括上机和理论,教师应将树立学生信息意识的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析中融入现实的案例,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经验和事例与理论相结合,不仅帮助学生深化理论学习同时树立学生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意识,促进学生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在上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整理和优化,将与学生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切实感受信息技术对学习、生活的帮助和益处。只有学生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这门课所能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极大帮助,才能有效树立信息意识,并激發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间接性的促进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完善教学手段

从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列入中学教学计划。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一般学校课程,其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学任务要求70%左右的时间是上机操作,30%左右的时间是理论指导课。那么,面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实践多于理论的新课程,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如何组织课堂学习都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信息技术课程部分学生对其学习内容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其学习方法更是无从说起,可是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却是了然于心,因此,为了首先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教师应该多采取案例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输入法是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必须首先掌握的一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学生打字速度的快与慢既与学生操作的方法有关系也与学生操作次数有关,只要学生进行苦练和勤练,那么一定能够掌握较快的打字速度,因此,在引领学生掌握打字方法和提高打字速度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进行教学演示。相信教师的打字速度肯定会在学生中间引起不小的惊讶,赢得学生的崇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现身说法从而对学生打字技巧进行指导。

此外,初中生好奇心比较重并且其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也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课程中有些教学内容是涉及到幻灯片或是文档的操作,当教学进展到这方面的内容时教师依然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来促进教学。部分教师在传授此部分内容时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本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所了解的内容进行幻灯片的制作,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制作的幻灯片进行分析和讲解,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的演示和改进。我们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疑惑进行知识的学习,能够高效的引导学生聚焦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全面掌握。

三、优化教学组织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70%左右的时间是上机操作,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计算机对全体学生进行统一的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会将整个演练过程持续进行下去直到完成教学内容,这样的授课容易导致学生操作与理论的脱节,导致学生在听完整个教学过程后遗忘部分操作内容,因此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操作进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每一个操作步骤之后都要停下来等学生进行一步一步的演示,因此,综合考虑教学条件,教师应该采用分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大胆地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让学生之间互相辅导,互相帮助,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且学生间的辅导自有特点,也易于交流,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篇5:2010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计划

1.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试题

一、简答题

1.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历史上,曼彻斯特大学的图灵早在60年前就计算机是否具有人工智能,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请简述“图灵测试”内容。

2.数字图像有许多存储格式,其中jpg和bmp是两种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试比较jpg图像与bmp图像的基本特点,并举例说明bmp图像文件大小是如何计算的?

3.swf格式文件是Flash动画的一种文件格式。如果计算机是Windows操作系统,但没有Flash的播放器软件。试述在无法立即安装Flash播放器的情况下,如何播放swf格式的文件?

4.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数据模型)来组织、描述和存储的。请简述:

(1)四种常用的数据模型。

(2)数据库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是哪种?

(3)下列SQL语句分别完成什么工作?

① DELETE FROM 学生 WHERE 学生.性别 = ”男”;

② SELECT 姓名,总分 FROM 学生 WHERE 总分>85。

二、操作题

1.在计算机操作中,有时为了全面、直观地了解某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夹及文件的分布情况(即目录树),利用“Windows 资源管理器”,可以展开某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夹,了解目录结构,但往往难以提取类似于如图所示的完整的目录结构信息。试用某种方法提取“操作_1”文件夹中F文件夹下完整的目录结构信息,并保存为mls.txt。文件保存在“操作_1”文件夹中。

2.在“操作_2”文件夹中有一个名为“index.htm”的文件,请修改与编辑文件中的代码,并利用CSS显示阴影文字,使文字“信息技术教学”显示接近如图所示的效果。文件保存在“操作_2”文件夹中。

3.“操作_3”文件夹中的“员工工资.xls”文件是某公司会计管理员工工资的工作簿,其中“工资”工作表是公司员工工资基础表(即源数据)。为了给每位员工提供工资条,以便了解当月工资明细情况,可在Sheet2 工作表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工资条,打印后分发。

请将Sheet2工作表更名为“工资条”,将“工资条”工作表设置成为员工工资条格式,并保持工资条中的数据与源数据相关联。在Sheet3工作表中说明完成本题的主要操作步骤。文件保存在“操作_3”文件夹中。

4.用VB编写一个解“数字三角形”程序:将自然数1到6分别填入图中的小圆圈内,使这个三角形的每边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请根据以上要求编程,并输出程序运行结果。文件保存在“操作_4”文件夹中。

5.利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小球。再制作一个按钮,单击按钮小球暂停,再单击按钮小球继续运行。文件保存在“操作_5”文件夹中。2.教学设计与说课试题

教学设计与说课均为同一课题。

教学设计可以是Word文档,最终文件必须选用适当的工具软件转换成Pdf格式,并要求将Pdf文件中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设置成书签,以方便索引,工具软件参见“工具箱”。教学设计Word文档、Pdf文件和有关文件保存在“教学设计”文件夹中。

请撰写该教学内容的说课稿。说课稿可以是演示文稿、Flash动画、网页等形式,文件保存在“说课”文件夹中。

课题: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分支结构(1课时)

学情: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分支结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要求:教学设计内容中必须包含“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程序的实例,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教学指导。3.评课试题

篇6:2010八年级信息技术计划

颍上县江口镇中心校:汤莹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大胆、深入、有效地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尽早普及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理念,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对表格数据的输入、修改、美化、公式、函数的使用、数据排序、数据筛选、统计表的制作等。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做一个日常生活的统计表。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教师要精讲到位,让学生适当训练,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拓宽其在计算机世界和互联网时代的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课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出研究课题、讲解简单思路、生实践、知识总结,每次总结可以放在课前,总结上一次课的知识,每次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留出3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充分保证学生的动手时间。

4、灵活运用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如果完全按照其进程来实施教学,知识反而不能更好地连贯,而且在课时不多的客观条件上要对其有一定的筛选,选择实际应用比较多的知识作为重点来教。

5、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各种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带给学生,让学生坐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列车,而不至于闭门造车,总是学习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

6、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抓住教学的重难点。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以及各种竞赛,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1单元 活动1

第二周活动1

第三周活动

2第四周活动2 第五周机动一周 第六周第2单元 活动1 第七周活动2 第八周活动3 第九周活动4 第十周第3单元 活动1 第十一周活动2 第十二周活动3 第十三周机动一周 第十四周第4单元 活动1 第十五周活动2 第十六周活动2 第十七周活动3 第十八周活动4 第十九周活动5 第二十周复习

篇7:2010下信息技术教研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研工作总结

华中里小学丁炼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信息技术组全体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精神,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立足实际、搞好教学,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现将本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了本学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并在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和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工作。教学活动期间,坚持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的开放,在信息技术教师共同的努力下,为活动提供技术和设备服务,确保了教学学校活动圆满完成。

3、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为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炼,更新观念,提高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本学期在教科室的指导下,踏实开展《信息技术常规教学有效性》的培训学习,并认真做好笔记、撰写心得,加强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结合教学实际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进行了探索,充分运用了现代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优势,课前精心备课、制作课件,以此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认真为学校教师提供电教技术支持,并进行耐心指导。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指导学科教师和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市、区、校组织的赛课活动,并制作教学课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5、完善相关的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现有硬件和软件的管理工作,做到规范管理、科学使用,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6、强化网络管理,不断充实我校资源库的资源,及时更新资源

库内容,让网络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上述总结,我们深深感到:信息技术工作是集教学、服务、管理于一体的工作,信息技术全体教师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努力改正不足的基础上,将继续扎实而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只要我们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我相信:在全校师生中大力普及信息技术,以期把我校的教学、服务和管理水平推向

篇8:2010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计划

从技术运用来看:这是一节语文课, 应该说“语文”学科的特色还是非常明显的, 技术手段只是作为一种便利的辅助手段适时、适度地出现, 并未冲淡“语文”的学科特点。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 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倾向, 都会刻意选择表现某些方面的内容, 都会选择特定的受众, 只有对技术史毫无所知的人, 才会还认为技术是中立的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本课执教老师自己在反思中也写到“在培养学生的动笔写字能力方面有待加强”, “词语强化练习的形式可以再多样化”, 而这些不是依靠某种技术手段能够达到的。对此, 我们所有中小学教师都应该时时警醒。

这是一个非常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该教案基本采用了ADDIE (1.学习者分析;2.教学设计;3.教案;4.应用;5.评估) 教学设计模型的主要框架结构, 使得整个设计严谨, 完善。如果设计者可以考虑在该教案中简单介绍如何评估该教案的应用, 对该教案以后的完善发展和推广将会有教大的帮助。

该教学设计方案注重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辅助性角色。在部分活动中, 学生被分成了组, 如果教师可以在强调组间竞争的同时, 进一步强化组内的合作, 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认知。该设计主要完善的应用了了认知信息处理模式理论来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该教学设计同时融合了计算机辅助合作式教学和基于游戏的教学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教学元素。在此教学应用过程中科技的融合自然流畅, 并没有为了技术而技术的生硬感。这符合目前所提倡的在教学中透明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思想。设计者可以考虑在以后的设计中从计算机辅助合作式教学或者基于游戏的教学两个角度进一步讨论该教案的理论基础。

小学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就是我现在的“官方”身份。其实, 工作不久我就对自己有了这样的定位。确切地说, 工作的第一学期我知道了在目前的学校, 教师需要做哪些事。当然, 很多事我那时还不会做。第二学期我就把自己定位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 只有这样, 我才会获得成功。

●●我是什么样的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 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因此, 我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小到不迟到早退, 大到把学生的发展当成教育教学的出发点, 全面落实课程改革, 都要符合一名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 我认为最值得回忆和最有成就感的事有两件。

第一件事是上课获得好评, 虽然做一个好教师是我儿时的梦想, 但我好像一直都上不好课。从实习到工作, 我的课从来没被评为“优”。2003年参加区基本功竞赛名落孙山, 第一轮就遭淘汰, 对我打击不小。后来我总结教训, 并不是教师技术水平高就是一定能教好学生。要教好学生, 需要讲究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因材施教。此后, 我重新审视教学活动, 听语文、数学教师上课, 从钻研教学、了解学生、教学组织等方面重新学习。两年以后, 我又参加了区基本功竞赛, 获得了第一名。后来, 我被聘为常州市教育教研室信息技术学科兼职教研员, 多次开展公开教学研究活动, 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第二件事是学生成绩优秀。我用6年时间辅导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 从区一等奖到全国一等奖。虽然学生获奖有其自身努力的原因, 但我也确实花了很多心思和时间。当时, 学生竞赛获奖是考核教师的主要标准之一, 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 社会各界都十分看重, 直接影响学校声誉。我首先组织学校信息技术活动, 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训练队。组建训练队后安排训练日程和内容, 严格执行。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0年6月, 我辅导的学生第一次获得了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素质大赛一等奖。接下来的几年, 总结前面的经验不断完成培训活动, 多次放弃了暑假度假机会。2005年, 学生作品《跨跃》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电脑作品评选获一等奖, 市教育部门专门召开了表彰会, 这令我很激动。

●●我如何当好技术人员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必须掌握课程中的信息技术之外, 出于学校教学工作需要, 还应掌握课件制作、网络管理、音视频制作等其他技术。因此, 我把自己当作一名技术人员。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 要扮演好这个角色, 没有其他办法, 只有勤学善思。我扮演这个角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忙忙碌碌。记得博爱小学70周年校庆, 举办了一次公开教学活动, 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 学校只有信息技术教师会用电脑, 做课件这个任务当然就落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身上了。从课堂试教到校庆结束一个月, 我们做了改, 改好了再试教, 试教完了再改, 确实够忙的, 但学校的工作就是自己的工作, 我们都坚持了下来。但后来教师需要用的课件越来越多, 要求越来越高, 我只能不断学习, 学会了再制作。第一阶段就是这样忙着学习, 忙着制作, 有时还要打试卷等。

第二阶段:忙而不碌。课件越来越多, 要求越来越高, 怎么办呢?培训, 让老师们自己制作课件。很快这个方案获得了学校领导的支持, 从教最基础的打字、使用鼠标开始, 到教会老师们自己打印试卷, 再教使用多媒体光盘, 利用已有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再教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经过几年努力, 配合省级课程整合培训, 我校涌现了一批多媒体教学能手, 他们制作的课件、撰写的教学设计经常在市里获奖。

第三阶段:忙而有趣。工作还是那么多, 只是在这一阶段, 常规的技术应用大部分教师都已经掌握,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在掌握常规技术之余, 还要有一技之长, 否则怎么称得上“高手”呢。随着技术发展, 网络技术、动画技术、视频技术逐渐进入学校, 面临这些新技术,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面对呢?这时, 我想起我读计算机专业时导师说的一句话, “所有技术不可能全部掌握, 我们能做到一专多能就行。”2001年, 我忙里偷闲学习网络技术, 建立了学校网站, 制作专题学习网站, 建设网络资源库等, 为我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我制作的专题网站多次获市一等奖, 联合开发了大型资源库“新课程资源网”等平台。

一路走来, 虽然是马不停蹄, 但也于人、于己大有帮助。

●●没有任命的管理人员

在很多人心目中, 管理人员可是要学校领导任命的, 至少也要公推公选吧, 我这个管理人员却是自封的。在很多学校, 信息技术老师还要承担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如信息化规划、网上办公、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不要管别人如何看你, 要想把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做好, 我自己必须把自己当成管理人员, 做事要识大体、顾大局。我做的第一件管理事务就是规划学校网络。规划网络是基础性工作, 如果做得不好会影响今年使用, 浪费人力物力。我认真查阅资料、分析案例, 从学校全局出发, 做好校长参谋。

真正体现管理水平的是组织学校老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比赛和其他学科教学比赛不同。因为需要技术, 所以难度大, 花的精力多, 而且并不定有好成绩。因此, 学校有些老师不积极参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我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 我组织好培训, 让老师们对技术不排斥, 乐于使用。再在每个办公室培训一名骨干, 解决其他教师的技术问题, 避免“远水救不了近火”, 失去耐心。另一方面, 我用实力和魅力影响老师们, 让他们觉得只要和我合作一定会有好结果, 我承诺他们“只要参加市现代教育技术比赛, 我校一定会有老师获一等奖”。多年来我从未食言。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运气好, 而是因为我会应用一切可用资源配合他们参加比赛, 让参赛老师感动, 用心参赛。想起到处找资源, 深夜做课件, 至今历历在目。当很多教师获得成功对我说“谢谢”的时候, 我内心也在感谢他们, 因为他们也成就了我。

●●双重任务的科研人员

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目的也在于此。同样, 提高信息技术学科质量也需要开展教学研究, 因此, 信息技术老师肩负着双重科研任务, 必须把自己当作为科研人员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多年来, 我经历了三个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 “九五”期间, 我仅是一个参与者, 根本不懂得如何开展研究;“十五”期间, 我成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长, 主持和组织课题研究, 并顺利结题;现在“十一五”期间, 我成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负责人, 领衔课题研究。从一个参与者到一位掌舵者, 其间, 我不断学习、勇于探索, 一步步脚踏实地, 逐渐领悟了教育科研的意义, 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方法, 提高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十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电教》等杂志上。同时, 也带出一批现代教育技术骨干力量。

平时, 在我和信息技术教师交流时, 一些教师常抱怨学校工作太多, 一会儿这边要开投影机, 一会儿那边电脑出问题了, 就是勤杂工一样。试问, 我们自己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景, 有没有办法改善呢?还有一些教师说, 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 是“副科”, 学校不重视, 就算制作课件获了奖, 也是其他教师的智慧, 更不要说教师专业发展了。我想说, 目前哪所学校敢说不重视信息技术?关键是在学校重视的过程中, 我们有没有主动参与, 如果你自己只想当一个旁观者, 在别人眼里当然是微不足道了。另外, 信息技术课也是一门独立学科, 有自己特点, 在教学中也需要应用教育学和心理学, 我们一样可以进行教育研究, 课件制作更是能让你触类旁通。

上一篇:《长城》教案(比赛课)下一篇:大润发会员龙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