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举报公示制度

2024-04-20

环境卫生举报公示制度(通用11篇)

篇1:环境卫生举报公示制度

源汇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监督举报制度

为加强我区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畜产品安全违法行为,创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受理、督办或者直接参与调查处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举报案件。

二、举报人可采用电话、信函和当面举报、投诉,鼓励实名举报。实名举报的,举报人应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及其通讯方式。

三、欢迎举报人对以下情形向动物卫生监督所举报。

1、养殖环节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畜牧业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

2、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产品的。

3、经营销售“瘦肉精”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畜禽食用 品。

4、其它违反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律规定的情 形。

四、源汇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举报的受理工作,并严格执行以下举报制度。

1、动物卫生监督所设立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工作,源汇区职权范围内的举报事项,受理后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监管职责范围内的举报,将在24小时内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同时告知举报人。

2、负责举报、投诉工作的人员必须恪尽职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对每起群众投诉举报要认真记录,妥善处理,并将投诉举报记录及时归档。对有明确被投诉举报人及其地址、具体违法事实的,应予以登记受理,填写投诉举报登记表。

五、实行举报奖励办法。对实名举报并经行政执法机关立案查证属实的举报有功人员,可按规定给予一定的奖励。

举报电话:***

源汇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篇2:环境卫生举报公示制度

依据《甘肃省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办法(试行)》的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工作的民主监督,鼓励群众举报医疗卫生工作中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我院决定实行有奖举报制度。

一、为方便患者举报投诉,医院在门诊楼过道里设立了投诉信箱,并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投诉信箱由院办室负责,院长处理。

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我院不良医疗行为可通过书信、口头、电话等方式向医院办公室反映。

三、职能科室根据行政职能承接患者投诉,院办室承接医德医风方面投诉;医务科、护理部承接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投诉;计财科、药械科承接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等方面投诉;总务科承接后勤保障方面投诉。对于各种举报均由院长及院办室承接处理。

四、各职能科室热情接待投诉、举报人员,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和误会。

五、对投诉内容,应尽快查实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应限期完成,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者。凡口头和电话投诉,在3天内反馈结果;书信投诉在10天内反馈处理结果。

六、对举报投诉内容经查属不良医疗行为的,给予举报者一定的奖励。

对于对病人态度恶劣的;向病人或家属收受“红包”或接受病人及其家属礼品、宴请的;开“搭车药”或“搭车检查”的;工作日中饮酒的;滥开检查、贵重药以及大处方,增加病人负担的;随意增加治疗检查项目以及私自收费;开人情诊断书、出具假证明、假报告的;利用工作“ 吃、拿、卡、要、报”和接受病人或家属宴请、馈赠的医生一经投诉,查其属实者根据情节处以50—300元不等的罚款,并对投诉者进行相应的奖励。

七、凡是被举报的医护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年底取消评优资格,情节严重者将严肃处理。

八、举报电话

省卫生厅:12320市卫生局:8298200

篇3:完善检察举报制度的思考

一、检察举报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举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其实质就在于公民和国家司法机关对发现和惩治犯罪进行相互的联系和沟通, 体现了惩治犯罪的社会共同责任。举报制度的建立, 为公民监督国家工作人员开辟了法律通道, 也为我国公民同职务犯罪作斗争提供了有力武器和重要手段, 是国家专门法律监督与公民的民主监督的有机结合。其意义和作用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举报工作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检察机关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第一道门槛

举报工作是查处职务犯罪行为, 消除腐败现象的第一道工序, 处于龙头地位, 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公众的社会监督、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可以说, 举报工作在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方面功不可没。通过举报, 增强了检察机关发现职务犯罪行为的能力, 极大地推动了惩治职务犯罪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因此, 健全有效的检察举报制度对于惩治腐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 举报是检察机关的主要案件来源, 也是检察机关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渠道

举报制度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它为检察机关惩治职务犯罪工作开辟了充足的案源, 成为了检察机关发现和掌握职务犯罪线索的主渠道。事实表明, 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相当数量的职务犯罪案件, 其线索来源于广大公众的举报。检察机关通过查处公民举报的职务犯罪, 保护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活动, 从而维护了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秩序。

(三) 完善的举报制度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赖于国家机关强大的法律支撑和社会公众对国家工作人员民主监督权利的有效实现。只有完善的举报制度, 才能促使检察机关依法、及时、有效地调查举报线索, 惩治贪污、贿赂、渎职等违法犯罪行为, 促进反腐倡廉, 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检察举报制度的现状和缺陷

1996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实施了《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 标志着我国检察举报制度进入了规范、深入的新阶段, 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威力。随着各地检察机关举报中心的建立, 检察举报已成为我国廉政建设的一道重要防线, 成为腐败分子难以逾越的屏障。

近年来, 检察机关不断完善举报制度, 就广州市检察机关来说, 对举报线索实行了规范化信息软件系统管理, 增强了举报线索管理的统一性、规范性和保密性。为了鼓励、便利公民和组织举报, 不断拓宽举报渠道, 接受以来访、信件、专线电话、信息网络等各种形式提交的举报, 并开展灵活多样的举报宣传活动, 把宣传中央反腐败的战略部署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结合起来, 把专门机关反腐败斗争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 引导、教育群众, 给群众以启迪、信心和力量, 激发了群众的举报热情, 为惩治职务犯罪、推动反腐倡廉、降低法律监督成本发挥了巨大作用, 也为进一步完善举报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 目前检察举报制度还有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

一是举报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且缺乏统一性。目前我国各级检察机关举报中心虽然对外统一独立挂牌, 但对内大都是与控申部门 (或反贪局综合部门) 合署办公 (即一套人马、两个牌子) 。由于业务部门工作量较大, 举报工作很多时候只能是坐等。如果举报中心设在控申部门内, 实践中往往会因为线索在分流到侦查部门后的查处、信息反馈、答复举报人等环节上, 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某些原因而受到牵制, 影响了举报中心对线索分流后的情况掌握以及有效管理。

二是举报线索管理不够严谨, 监督乏力。目前举报线索的分流无非几种:一是本院自侦部门;二是其他检察院或司法机关;三是有关纪检部门。但无论分流到哪个部门, 都缺乏有效的跟踪和监督 (尤其是后两者) , 信息反馈制度不健全, 落实不到位。调查举报案件线索的随意性较大, 许多线索查处时间较长, 甚至没有音讯。

三是举报工作的宣传力度缺乏深度和广度。从温州市人民检察院近两年来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的效果看, 群众的举报意识有所增强, 热情也空前提高。群众一方面对腐败现象非常义愤, 对检察机关惩治腐败的期望值很高, 但另一方面又对举报知识存在很大的法律盲点, 认知度不够, 所反映的内容大都不属于检察机关的受案范围, 举报线索的可查价值并不高。由此可见, 举报宣传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四是举报工作缺少人员和经费投入, 人员数量、配套硬件设施以及现代化科技的运用与举报工作的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基层院举报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合署办公, 身兼数职, 所在部门的人员配备也相对较少。由于受条件限制, 大多数举报中心都没有专门的举报接访室。部分基层院举报技术设施简陋, 甚至没有开通网上举报业务。举报工作的效果往往集中体现在举报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责任心上, 主观成分过大。

五是对举报人保护机制不完善。近年来, 举报人遭恶性打击报复事件屡屡发生,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举报人自身保护意识不强, 也不排除个别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泄密的可能性, 也有举报信被转到有关单位纪检部门查处, 造成举报人身份暴露。虽然我国刑法对打击报复行为有明确的惩罚条款, 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制订了《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 但毕竟这些条款和规定过于原则性, 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出保护举报人所应有的效能。

三、对完善检察举报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举报中心机构建设

举报中心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处理举报工作的一个专门业务机构, 应当统一独立设置, 而不是合署于其他部门, 其规格应等同于本院其他业务机构 (从实践中看, 举报中心设在反贪局内更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举报中心的职能不仅仅是对举报线索的受理、登记、呈批和分流, 而是包括与举报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如举报查处工作的对外答复、举报信息反馈、举报宣传、举报线索查处后文书材料的装订、归档以及举报制度建设与督办落实。完善举报中心机构建设, 不仅有利于检察举报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更有助于提高检察机关在群众中的威望和社会公信力。

(二) 完善举报线索管理机制

一是坚持举报线索由举报中心统一管理的制度, 进一步落实举报线索审查协调制度;二是严格执行署名举报限期必查制度, 期限内未及查处的, 由举报中心责成有关部门作出合理解释, 并督促办理;三是建立举报线索评估制度, 对有可查价值的线索进行二次分流;四是对分流出去的举报线索严格实行催办、督办制度, 对没有按时反馈结果的部门, 举报中心有权发出催办、督办通知单。五是开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确保举报信息进入高度保密的检察举报系统, 任何人无权修改。六是建议成立由主管检察长领导下的反贪、渎检、举报中心负责人组成的“举报线索管理领导小组”, 专门负责举报线索的评估、协调、督查催办工作, 使举报线索的管理有组织保障, 做到件件有登记、分流有去向、查处有结果, 以防止有案不查、打击不力的情况发生, 从而形成一整套从举报、受理、分流到查处、反馈的科学、快捷、保密、有效的管理机制, 使举报工作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三) 加大举报宣传工作力度

要让举报宣传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多样化, 从内容上既要宣传举报知识, 又要大力宣传检察机关的职能范围, 从形式上可以采取举报知识有奖问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励群众参与。要广泛利用电视、报纸、公益广告、互联网等宣传媒体, 在全社会营造“举报光荣”的立体氛围。通过宣传, 增强群众的监督、参与意识, 提高举报质量。只有把调动人民群众的举报热情和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上升到与反腐败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时, 腐败分子才没有立足之地。

(四) 加强举报队伍的自身建设

举报工作的好坏, 不仅关系到检察机关反腐败斗争的成败, 也直接影响到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更直接危及到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举报工作的特殊性, 要求举报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检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 加强举报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是提高举报队伍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五) 完善举报人保护机制

切实加大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和打击报复陷害举报人行为的力度, 要建立一整套严格的保密制度, 应明文禁止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单位及其上一级主管单位, 违者严肃处理。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 实行举报必查制度,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以消除群众后顾之忧。同时, 对利用举报诬告陷害他人的, 也应给予严肃查处。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步伐的加快, 完善举报制度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特别是众多专家、学者以及关心中国法治建设的公众, 都为健全和完善举报制度踊跃进献良策, 例如, 推行密码举报、对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立法、设立举报人奖励基金等等, 这些都不失为非常好的建议。作为置身于反腐败前沿的检察机关, 理应为早日付诸实施这些良策而积极实践探索、积累经验, 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不再上演。

篇4:浅析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制度

关键词:投诉举报;调查处理;查处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卫生监督所在受理涉及餐饮服务、医疗服务、饮用水和涉水产品等方面的投诉举报明显增多,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也在逐渐升级。为规范投诉举报工作,及时处理公共卫生事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投诉举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提高查处投诉举报的效率。

一、投诉举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投诉举报工作是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相当一部分投诉举报是在投诉者与被投诉者双方协商不成出现纠纷的情形下而进行的举报,因而其工作面广而且复杂,衛生监督员在处理投诉举报时难以避免会出现以下问题:

(1)接到投诉举报后,对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更重视被举报人是否有违法行为,这无形中将投诉举报的处理标准上升为行政处罚,而忽视对投诉举报反映情况的核实,尤其是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证据比较难固定,投诉举报人反映的情况已经发生,行政违法行为已经结束,卫生监督员事后进行的调查处理已经缺乏时效性,故对此类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时常流于形式,而并不能真正的对此类违法事实进行查处,所以重复举报的情况经常发生,进而造成处理投诉举报的效率较低。

(2)投诉举报中的事实认定时常缺乏相关证据的印证,使得整个证据链缺乏完整性。卫生监督员对投诉举报的调查经常是仅凭现场所查见情况,以及根据被举报人的口述主观推定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而缺乏对举报人进一步详细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的证人的询问调查。例如举报餐饮服务单位人员没有健康证的情况,现场调查中被举报人正好不在岗位,卫生监督员没有进一步调查餐饮服务单位用人情况,以及向在场工作人员询问,便认定投诉举报的情况不属实。

(3)卫生监督员对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结果记录的不完整及表述的不准确。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卫生监督员认为举报的违法事实不存在或者社会影响不大,便对调查处理的情况简单描述并记录,而一些事关当事人切身利益的投诉举报,投诉人对于回复的内容相当重视,稍有马虎,便会引起投诉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不满与不信任,进而造成行政部门公信力的下降。所以现场调查笔录或者检查笔录的书写规范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还原整个投诉举报的过程,使得投诉人对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答复满意。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的完善迫在眉睫。

(1)严格执行投诉举报受理登记制度。通过实行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值班制度,向社会公开投诉举报途径,安排人员24小时接听,实行首问负责制,接报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将举报事项详细记录,并及时向领导汇报举报情况。

(2)着力增强投诉举报调查处理能力。定期通过视频系统、网站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有效提升卫生监督员的执法能力。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做好解释工作,缓解举报人情绪,化解双方当事人矛盾,使得投诉举报都能得到解决。

(3)提高投诉举报查处效率。卫生监督员对于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举报案件应立即赴现场调查,保证举报案件处理的时效性。认真及时做好投诉举报应急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利益被侵害问题,查处违法行为,消除公共卫生隐患,不仅是是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能,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卫生监督工作的一种有力措施,弥补了日常监督的不足,特别是在目前单位人员少,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通过投诉举报,可以发现好多处于萌芽状态的卫生隐患和违法行为,并及时予以制止。同时对于投诉举报中查实的违法行为应及时立案查处,把投诉举报的工作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避免投诉无门、理而无果、积重难返的负面作用

(4)严格执行反馈制度确保群众满意。应当事人要求,对投诉举报事项的承办情况,事项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当事人;对较复杂一时不能结案的案件,规定时间内采取先将初步调查处理情况向当事人进行反馈,然后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分段进行反馈,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卫生监督机构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是对政府的信任。

(5)建立保护举报人制度,维护举报人合法权益。为了鼓励和支持群众投诉举报,保护举报人的权益,我所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受理登记、接待和投诉举报资料的管理工作,尤其对举报材料,举报人资料进行严格管理,真正把保护举报人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贯彻始终。

三、结语

投诉举报是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要工作,直观地反映着卫生监督员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在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协调群众间矛盾,树立政府权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规范投诉举报工作,高效履行卫生监督职责,才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

篇5:卫生监督所投诉举报工作管理制度

一、根据被拘留人员检举揭发的内容,应及时、快速、有效、详细记录,并及时转送所有关领导批阅后转发各科室。

二、检举揭发的内容应专人直接上报,任何人不得无故打听和询问。

三、信息反馈应及时,凡超过时限的案件,必须报所领导批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理由推诿、敷衍、拖延。

四、拘留所值班民警接到检举揭发的内容后,做到谁签字、谁负责落实调查处理,限时收回落实单终结后归档,并及时口头向答复检举揭发人。

检举揭发内容处理原则

值班民警在处理检举揭发的案件时,必须严格按照下列处理原则:

1.尊重被拘留人的意见,文明、热忱询问,尊重检举揭发人的人格,不得刁难和歧视。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对反映的问题,力求解决在当地县局。

3.实事求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及时处理。

4.处理实际问题与思想疏导、法制宣传相结合。

5.应当恪尽职守,分清责任,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6.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与举报投诉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应当主动回避。

7.坚持秉公办事,查清事实,既要保护检举揭发者的合法权益。

8.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漏工作秘密,不得将检举、揭发、控告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送给被检举、揭发、控告的人员和单位。

9.对办理结果的查询,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应当如实答复,不得拒绝。

10.妥善保管材料,不得丢失,隐匿或者擅自销毁。

举报投诉案件处理工作流程

接待登记

受理

指派

调查处理

移送其他部门

答复(口头答复)

篇6:举报电话制度

(一)举报电话值守制度。

举报电话设在党群工作部,号码:xxxxxxxx,举报电话在工作时间实行专人(纪检监察专责)值守制度,值守人不在时应明确由其他人负责接听。其它时间可转入电话录音,并及时对录音进行整理、处理。

(二)举报电话受理范围。

1、职工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的行为;

2、职工在工作中的“吃、拿、卡、要”行为;

3、职工在工作中的不合理收费行为;

4、职工在工作中态度生硬、拖延工期的行为;

5、其他用户窃电、破坏电力设施、违规违法用电等行为;

(三)举报电话受理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法定假日除外)8:00-11:30,14:30-17:30。

(四)举报电话处理制度。

1、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举报电话的管理,严格纪律,并经常对电话值守情况进行检查。

2、接听举报电话时,值守人员要使用文明用语,认真、耐心地了解客户举报情况,不得态度生硬、推诿扯皮和敷衍塞责,尊重、满足客户匿名要求。

3、对涉嫌重大违法线索的,要及时上报,对具名举报的,要注意保护举报人,原则上不将姓名和电话透露给需要回避的有关单位、部门;匿名举报的,在没有具体事实的情况下,原则上不予处理。

4、按要求认真填写举报电话登记,对举报内容进行整理,提出分类处理意见和建议。需立即赴事发地核查的,要按程序报请公司分管领导同意;需有关单位(部门)核查的,立即转请核查,并将核查情况详细记录。

篇7:举报传销奖励制度

第一条 为了规范打击传销举报奖金发放工作,充分发挥举报奖金的激励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是打击传销举报的受理单位,应当建立打击传销举报登记制度,对于以电话、信件、传真、电子邮件、来访等形式的举报,应形成接报记录,如实记载举报人,举报时间及举报事实等相关信息。

受理打击传销举报后,辖区工商行政管理和公安机关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三条 举报人获得打击传销举报奖金除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具体的举报事实;

(二)举报提供的线索事先未被行政主管部门掌握;

(三)举报的情况经查证属实;

(四)举报的案件有处理结果。

第四条 奖励实行一案一奖,同一案件被多人举报的,只奖励最早举报人(以办案机关确认的时间为准)。多人同时举报同一问题的,奖金平均分配。所举报的问题县工商、公安机关正在调查或已查处的,不予奖励。

对同一案件的举报奖金不得重复发放。

第五条 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打击传销举报奖励资金由县工商局统一管理。

第六条

发放奖金应由专人负责,并严格为举报人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开或泄露举报人姓名、身份、联系方式、居住地及举报情况给被举报单位和其他人员。

第七条 举报人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违法或犯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八条 执法办案人员有以下情况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故意拖延发放奖金、冒领奖金、收受或变相收受举报人奖金回报的;

(二)贪污、挪用、截留奖励资金,侵吞举报人未领取的奖金;

(三)捏造举报人、指使或教唆他人冒充举报人领取奖金的;

(四)擅自公开或泄露举报人资料的。

篇8: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喝彩

《山西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 (试行) 》明确规定, 对农产品使用违禁药物、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销售检验不合格肉类制品、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收购加工地沟油和非法制售“瘦肉精”等9类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 都在奖励范围之内。公众可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 向各级质监、工商、农业、食品药品监督、商务、公安及卫生等有关部门举报。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危害严重可能构成犯罪的, 可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办法》同时明确, 受理、查处举报的有关部门应严格为举报人保密, 举报不实者也要承担相应责任。据悉, 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份出台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层出不穷, 严重困扰着老百姓的生活, 在问题食品面前, 百姓没辙, 政府“监难”, 也由此损害了公信力。老百姓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了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固然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义不容辞应打好食品安全的“硬仗”, 但从客观因素来讲,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单靠某一个部门监管就能确保到位的, 保障食品安全涉及法律法规的健全, 标准的完善,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全社会的参与等等。其次, 从食品生产领域来看, 据调查,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有45万家, 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2.6万家, 占市场比例仅5.8%, 有35万多家企业都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如此之多且分散经营以及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企业仅靠有限力量去监管, 根本无法给人们提供可靠的食品安全保证。另外, 还不乏非法食品生产商, 不断地倾入食品生产领域, 这部分不法者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隐蔽性, 极易“逃之夭夭”, 职能部门不可能完全及时地发现和查处所有不法行为。

而群众作为问题食品的直接受害者, 对于打击食品违法具有高度积极性, 也最具便利条件。在现实生活当中, 总会有人知晓那些非法生产、加工问题食品的情况, 相关部门如果能从制度层面为其提供反映问题的平台, 那么就可源源不断地得到各种有效的信息, 进而可以采取一种相对主动、快捷的行动方式打击食品违法。因此, 食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托社会和群众的力量, 用全社会的“眼睛”和“声音”来监督食品生产、销售违法行为。唯有此, 才有可能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是鼓励全民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 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政府对举报人权利的尊重, 以及接受民众举报的诚意。对于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效弥补目前监管资源的严重不足, 提高食品安全科学监管的能力, 努力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 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氛围, 构筑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食品安全防线大有裨益。

在一个共生共荣的社会, 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社会道德和义务的承担。政府既然以奖励制度的方式表明了整治食品安全的决心,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 面对丑恶, 理应勇敢地站出来, 主动积极地配合食品监管, 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的行列, 告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给危害我们健康的良知缺失者以有力的还击, 为我们共同的健康安全贡献力量。

篇9:古代的举报制度

设置“诽谤木”

相传这是中国最早的举报形式之一。据《史记·孝文纪》二年追记,远在5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立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政有缺失,民得书于木。“诽谤”的原义是指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类似现在的提意见等。在尧舜时代,人们在交通要道上埋设立柱,作为辨认道路的标志,即路标。除这个作用外,人们还可以在木柱上刻写意见,因此,称为“诽谤木”。到了晋代,“诽谤木”又称为“华表木”、华表木顶端用横木与之相交,竖于交通要道,还叫表木。诽谤木之制,到了南朝梁武帝时,改为在诽谤木旁设一木函(即匣)。《梁书》卷二载:老百姓给官府提意见,可以“投谤木函”。这种用木头做的匣子,很类似我们今天的意见箱、举报箱。

设置“肺石”

设立在朝廷门外的石头。民有不平事,得击石举报申诉。石头为赤色,形如肺,故名。此制起于西周时代。专门记载周朝典章制度的《周礼》一书说,朝廷将设立“肺石”的初衷告知百姓,凡远近孤苦伶仃和老幼之人有什么需要向朝廷禀报的,本人可立于“肺石”旁击之。最多三天,主管官吏就会听其申诉,情况属实,将告知上官对下官治罪。这种石头,一直流传到唐宋时代。宋·沈括《梦溪笔谈》载,长安城故宫里就有一块唐代的肺石,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长八九尺,形如垂肺,肺石上还有文字说明。但因风吹日晒雨淋,已经不能读下来了。所以选择肺形,一是便于垂,二是肺主声,声所以达其冤也。

设置“缶后筒(xiàngtǒng)”

缶后筒是我国最早类似于今日举报箱的器具,出现于西汉时代。《汉书》载:“又教吏作缶后筒,及得投书。”唐代颜师右在为《汉书》作注时,引用了前人关于“缶后筒”是什么器具的话,说明“缶后”如瓶,可受投书,“筒”是竹筒,是官府受密事用的。缶后筒就是一种接受信件的器具,好像储钱罐,上面有个小孔,可入不可出。

设置铜匦(guǐ)”

铜匦是唐代武则天于垂拱二年设置的。据宋代王傥辑录的唐人遗闻、逸事、言语的《唐语林》记载,铜匦是一个叫鱼保宗的人上书建议设置的。武则天悦而从之。后来,鱼保宗因为跟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被人告发,判处死刑。铜匦是一个方形铜匣,东南西北各置门,可进不可出,各依一色,共为一室。东面名曰延恩匦,青色,喻仁义,有赋颂及希望得到官爵的信件投此门。南面名曰招谏匦,丹色,喻忠信,有言时政得失及直言谏诤的信件投此门。西面曰申冤匦,白色,喻公平,鸣冤叫屈的信件投此门。北面曰通玄匦,黑色,喻聪智,有玄象灾变及军谋秘第的信件投此门。铜匦的设置,表达了武则天以“仁义、忠信、公平、聪智”四德统治天下的愿望。总的看,其设置是成功的,其特点:一是具有多种功能,集举报、建议、举荐、反腐等于一匦,有多种用途。二是使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庶民百姓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言论自由,有了对国家大事发表看法和倾吐自己心声的机会。三是对举报人给予特殊待遇和特殊保护政策。司马光《资治通鉴》载,谁是举报告密者,所有官员都不得询问,举报人到京城告密,由官家的驿站负责接待,给予相当于五品官的供应标准。举报人到京后,引到皇帝所在的地方,即使是农夫、猎户、打柴人,都能得到召见。如果举报属实,很快就可以授予官职。四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铜匦的设置,使之成为武则天了解天下大事的窗口,使其对下情有较深入的洞察,有利于巩固其统治。

当然,铜匦的设置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武则天规定,告密有功者赏,不实者不追究,结果,告密者越来越多,案积如山,武则天就提拔了一批告密者充任新法官,这些人多无赖出身,性情残忍,善于罗织罪名,造成了新的危机。

在设立铜匦的同时,武则天还下令设置铜匦院,隶属中央三省之一的中书省。据《新唐书》卷载,以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任理匦使,为负责人;天宝九年(750),玄宗以“匦”声近“鬼”,改理匦使为“献纳使”。

设置“登闻鼓”

相传尧舜禹时,就已有了“登闻鼓”的雏形,当时曾设立了供欲直言谏诤或申诉冤枉者使用的“谏鼓”;宋代高承认为敢谏之鼓起于尧时,并认为这是登闻鼓的始源,他在《事物纪原》卷一《登闻鼓》中说:“昔尧置敢谏之鼓,即其始也。”

登闻鼓的正式出现,大约在晋代。《晋书》卷三载:“西平人鞠路伐登闻鼓,言多妖谤,有司奏弃市,帝曰:‘朕之过也。’而舍之不问。”

以后,历代都有登闻鼓。

宋代,登闻鼓的作用发挥得较好。史籍中多有记载。如《宋史》载,太宗雍熙元年(984)开封寡妇刘某支使婢女告到官府,诉其前夫前室之子王元吉毒己将死,在严刑拷打下,元吉被迫承认有此事。不久,刘某死去。但“元吉妻张氏击登闻鼓称冤,帝召问张,尽得其状”。原来,刘某与别人通奸,被王元吉发现,她便先发制人,诬告王元吉想毒死她。王元吉之妻张氏通过击登闻鼓,上达太宗,弄清了真相,为丈夫讨回了公道。再如《宋史》记载,“六贼”之首的户部尚书蔡京强占四邻良田,“民又挝鼓上诉”,结果,蔡京败诉,坐罚金二十斤。当时,蔡京正受到徽宗的信任,大权在握,但他却败诉了。看来,登闻鼓确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篇10:举报制度

一、总则

1.为促进和保障经营管理的健康有序开展,加强公司内部监控,防止公司各种不正行为、以及违法违纪等行为的产生,保障检举管理公司规范进行,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一切涉及违纪不正当行为,所有个人或部门可以采取实名或匿名形式,向公司审计监察部检举揭发任何违反公司道德准则及其它一切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3.公司举报人和被举报人覆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各所属机构、各部门、全体工作人员,贯穿公司经营管理和业务开展所有环节。

4.为保证举报人的利益,所有举报信息将对被举报人保密,对涉及公司高管的举报事项,将直接与审计监察部沟通以确保举报人利益。

二、举报范围

1.违反公司的财务制度,影响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的行为,例如管理层或员工直接或间接采取任何行为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违反公司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的行为;

3.违反公司的政策、制度和道德准则的行为;

4.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任何形式的舞弊行为;

5.其它一切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三、举报途径

举报人可以通过信函、电子邮件、当面举报等方式进行举报,举报人可以进行匿名举报。

1.通信地址:

2.电子邮箱:

3.现场举报受理部门:公司内部审计部

公司通过公司文件等方式公布举报渠道,以方便举报人了解举报渠道。

四、举报处理流程

1、审计监察部接受举报人当面举报,分别单独进行,接待人员做好记录、存档。

2、对举报人递交的书面材料要逐渐拆阅、登记、及时转送稽查部门处理。其中的重要问题或紧急事项,应当立即报告有关领导,与举报案件无关的人员不得打听或了解举报人的情况。

3、审计监察部在举报案件查处结案的一个月内,将举报案件的查处情况书面告知举报人。

4、审计监察部在收到举报七个工作日之内,经过初步审查和核实,决定是否立案。不予立案的应告知举报人,并说明原因。举报人有权向上级领导申请复议或举报。

5、审计监察部完成必要的调查程序后,根据调查核实的事实,出具调查报告。重大事项以及涉及公司高层领导的举报事项需上报董事会。

6、对于经调查属实,并触犯国家法律的举报事项,由公司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举报档案的保管

1.举报档案是指举报事项的登记、受理、调查和报告全过程的所有资料,包括文本资料、录音资料以及其它形式的一切资料。

2.在出具调查报告后,举报调查项目负责人需要将相关举报档案搜集整理后,移交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所有举报档案列入密件管理。

六、举报相关要求和规定

1.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严格保密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举报事项的具体内容,相关调查工作应在不暴露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除非举报人同意,否则任何情况下,不能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对于违反保密规定或不正当履行职责的举报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情节和后果给予严肃处理。

2.举报调查实行回避制度,如果举报工作人员与举报人或被举报人有亲属或朋友关系,或者其本人、亲属或朋友与被举报事项有利害关系,以及其它可能影响举报事项被公正处理的情况,举报工作人员应该主动提出回避,举报人也有权要求与举报事项有关或有牵连的承办人员回避。

3.举报人应该尽可能告知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违法违纪事实的具体情节和证据,并对举报内容负责,不得代替他人举报,不得利用举报制度对被举报人进行报复。对经核实确属有意诬告、诽谤被举报人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4.举报人应该通过公司正常渠道反映问题,不得通过公司以外的其它渠道反映问题,不得采用极端方式反映问题。

5.当需要举报人配合调查取证工作时,举报人应当积极配合,不提供虚假信息,不干扰举报调查工作。

6.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配合举报调查工作人员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拦、压制举报人举报,不得采取任何方式打击报复举报人。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一经查实,依照公司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七:举报奖励及保护措施

向举报管理部门举报的人员,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工作权利、民主权利、名誉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于经过合适的举报案件,符合相关条件的,根据案件性质对举报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

1、奖励的条件

(1)有明确、具体的举报方

(2)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事先未被相关部门掌握(3)举报事实经查证属实(4)应该具备的其他条件

2、举报奖励对象原则上限于实名举报。对匿名举报的违法违纪案件和事故线索,在调查处理完毕后能够确定举报人真实身份的,根据规定予以奖励。同一线索被两个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线索的,按一案进行奖励。

3、根据举报方提供的线索与事实结论相符合的程度,举报分为下列三个级别予以奖励:

(1)一级:能详细提供被举报方的违法违纪事实、安全事故线索和相关证据,协助现场查处工作,举报情况与事实结论完全相符。

(2)二级:能提供被举报方的违法违纪事实、安全事故及隐患线索的部分证据,协助查处工作,举报情况与事实结论相符。

(3)三级:能提供违法违纪案件、安全事故及隐患线索,不直接协助查处工作,举报情况与事实结论基本相符

八、举报人相关职责:

1、对违反本规定相关条款和泄漏举报人信息、骗取举报奖金的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情节轻微的,一律调离工作岗位或降薪降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举报人借举报为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的、制造事端,干扰举报管理部门正常工作,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可以酌情追究举报人的经济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3、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一经查实,依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11:安全举报制度

15.1 举报范围

15.1.1 矿井生产中重大事故隐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所列重大事故隐患。15.1.2 矿井生产中一般事故隐患。15.1.3 矿井生产中各类瞒报的安全事故。15.1.4 矿井生产中各类违规违纪行为。15.2 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

15.2.1 公司设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电话,电话为:5873001、5873002、5873080、8000、8001、8028。

15.2.2 义煤公司安监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电话为5898529。

15.2.3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豫西监察分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电话为0379-63489110。15.3 举报案件的受理

15.3.1 举报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书信、电话、口头和委托他人转告等方式,无论实名和匿名,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事故隐患和工伤事故等进行举报的,均予受理。15.3.2受理方式

15.3.2.1 受理口头举报,安检部(或纪检监察)将举报情况写成笔录,经举报人确认后,由举报人签名或盖章;

15.3.2.2 受理电话举报,应当细心接听,详细询问,如实记录(受理口头举报或者电话举报,征得举报人的同意,可以录音;对于实名举报,举报单位初步审查认为内容不清的,可以请举报人补充情况);

15.3.2.3 受理举报时,对举报人不愿提供姓名、身份、单位以及不愿公开自己举报行为的,应尊重举报人的权力并给予保密;

15.3.2.4 对受理来信来访举报非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事故隐患和事故的,可直接告知举报人向有权处理部门进行举报。15.4 举报案件的处理

15.4.1 安检部(或纪检监察)受理举报案件后,对重大举报案件和情况特殊的案件应及时办理登记编号、核查处理、上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核实后,应形成书面材料。一般举报案件5日内办理完毕,并给予答复;对上级领导特批的举报案件,应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并上报结果。15.4.2 举报案件的处理程序:

15.4.2.1 接到安全生产举报案件时,应先进行书面登记编号; 15.4.2.2 分送有关业务部室在3日内对举报情况进行核查处理;

15.4.2.3 核实举报情况基本属实后,有关部室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报分管领导批示;凡属情节特别严重、案情特别重大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重大事故隐患举报案件,立即报告矿长,经领导批准后向上级单位报告;

15.4.2.4 经初查核实属于安全事故隐患的,应立即向隐患单位发出隐患整改单,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应予立即进行调查处理。

15.4.2.5 对举报案件处理结果,安检部(或纪检监察)应认真审核;凡发现查处事实证据不足或处理不当的,应及时通知经办人员补充调查或另行提出处理意见,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处理结果应回复实名举报的举报单位和个人。对上级部门交办的举报案件,自收到案件之日起30日办结并将处理结果上报交办部门;因案情复杂等原因需要延长上报时间的,必须以书面材料报上级部门批准延长。15.5 举报案件的处理原则

15.5.1 涉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正确履行职责,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利。

15.5.2 为了维护举报工作的严肃性,对个别举报人无中生有、恶意捏造安全生产违法情况进行举报,试图利用安全生产举报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或者以安全生产举报名义故意干扰安全生产正常工作秩序的,工作人员应辨明事非,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并及时向矿领导报告。15.6 奖励原则

15.6.1 实行一案一奖的原则。第一举报人每举报一起重大安全隐患、严重违法、违规生产、“三违”人员等,经查实后,对举报者进行奖励。

15.6.2 奖励金额与成效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举报内容查实的危险和危害程度,奖励金额与处罚金额相结合。

15.6.3 对举报内容查实后,予以现金奖励,随当月安全目标管理奖发放。15.7 奖励标准

按照国家有关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重程度确认标准,给予兑现奖励金额:

15.7.1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奖励1000-2000元;

15.7.2 一般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按照对作业现场的危害程度,奖励100到500元。15.7.3 副科级以上人员严重“三违”奖励200元/人次,其他人员100元/人次;副科级以上人员一般“三违”奖励100元,其他人员50元/人次。

15.7.4 举报瞒报重伤、二级非伤亡及以上事故奖励1000元/起;轻伤及三级非伤亡事故奖励500元/起;轻微伤奖励300元/起。安全奖惩制度

16.1 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保证《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的顺利实施,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益不受侵犯,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细则。

16.2 本细则适用于新义矿业有限公司范围内的所有工作单位和人员。16.3 各单位是安全责任主体,各单位行政正职(或主持工作的副职)是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必须模范遵守并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保护职工劳动安全权益不受侵犯,不得强迫职工冒险作业。16.4 各业务部室负责本系统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与安全监管,必须编制完善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16.5 跟班队长和班长是当班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在协调指挥生产之前,重点抓好安全隐患排查和质量监督工作,坚持“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质量不达标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安全没有把握不生产、没有队干现场跟班不生产”的原则,为职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16.6 职工个人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者,在劳动过程中严格遵守“三大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坚决做到“三不伤害”和“六不生产”,拒绝并举报他人违章指挥,反对他人违反劳动纪律,制止他人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和岗位自主保安意识。

16.7 实行安全奖罚,要坚持 “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加强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实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16.8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装备水平,完善安全设施,优化生产技术工艺,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实现矿井的本质安全。16.9 安全管理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16.9.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16.9.2“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安全发展”的原则 16.9.3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16.9.4 “专管群治、全员管理”的原则; 16.9.5 “安全一票否决权”的原则; 16.9.6“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 16.9.7 “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的原则; 16.9.8 “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的原则;

16.9.9“坚信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与“坚信一切事故都可以控制”的原则。16.10 每年进行一次公司性安全表彰活动,奖励为矿井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16.11 有下列情况之一,经单位推荐,安全检查部审查,公司主要领导审批后,分别给予记功和100-1000元的物质奖励。

16.11.1 发现事故预兆或重大不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或者向上级报告,因而避免了事故或明显减轻事故危害程度的; 16.11.2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表现突出或在安全部技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 16.11.3 制止他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进而避免重大事故的。16.11.4 其他有功行为效果显著的。

16.12 在安全生产方面主动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经采纳后有明显效果的奖励50-500元。

16.13 举报井下职工“三违”查证属实的,奖励20-50元。举报安检员、班组长以上人员“三违”的,奖励50-100元。

16.14 施工单位文明施工成效显著的、质量标准化达到国家级标准的、实现无隐患区队(硐室、机房、班组、头面等)的,奖励2000-5000元。

16.15 安全处罚严格按照《新义矿业有限公司安全奖惩规定》、《新义矿业有限公司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规定执行。

16.16 本制度解释权归新义公司,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疏漏或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时,以上级规定为准。安全生产目标绩效考核内部市场化

17.1 组织领导: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组 长:公司总经理 党委书记

副组长:公司其他副职 成 员:公司副总师、相关部室部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检查部,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工作组织和协调工作。

办公室主任:乔延武(兼)办公室副主任:杨晓斌 17.2 考核办法

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以区队(部室)为单位,以区队(部室)领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依法依规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为主要考核内容,按照《新义公司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评分办法》(见附件),对各区队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实行单位旬自查、公司月度考核,并根据月度考核的权重,形成考核结果。17.3 考核结果运用 公司各区队对照《新义公司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评分办法》自行组织日常考核;公司每月对各单位进行月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安全工资、安全责任风险抵押考核挂钩;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挂钩。17.3.1 安全工资考核

17.3.1.1 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按核定的安全工资基数全额支付安全工资。

17.3.1.2 若发生一人死亡或一级非伤亡事故,事故责任单位当月只发生活费,按800元/人计发工资;全公司其他单位按结果工资基数总额50%计发工资。17.3.1.3 若发生一人重伤或二级非伤亡事故,扣减事故责任单位当月安全工资15%。业务部室、安全包保部室和安全检查部扣减安全工资5%.17.3.1.4 其他安全奖罚按照《义煤集团全员安全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和新义公司2013年安全管理办法相关条款执行。若发生安全事故,扣款数额超过本单元工资时,不足部分由其它结构工资单元弥补。17.3 安全责任风险抵押考核

17.3.1 在完成事故、“三违”、入井、出勤、安全大检查等各项考核指标前提下,按核定抵押金额兑现安全风险抵押金。

17.3.2 区队旬自查未执行或者未及时报安全检查部的,每次扣发安全责任风险抵押金5%。

17.3.3 月度考核结果为“合格”(百分考核制得分在90分及以上)的,按核定抵押金金额兑现安全风险抵押金。

17.3.3.4 月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百分考核制得分在90分以下)的,扣发安全责任风险抵押金50%。连续两个月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沉淀安全责任风险金,并重新交纳。

17.3.3.5 具体考核细则按照《新义公司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办法》(见附件)和新义公司安全责任风险抵押金考核办法执行。17.4 年终评先

17.4.1 发生重伤或二级非伤亡以上事故或其它受到上级处罚,内月度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连续两次不合格,质量标准化月度达标竞赛连续两次以上排名倒数第一的单位取消先进集体评比资格。

17.4.2 在值班、跟班方面受到集团公司及上级部门通报或处罚,出现“三违”、事故的人员取消先进个人评比资格。

17.4.3 其他具体考核要求按照安全生产先进评先办法执行。17.5 有关要求

17.5.1 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是公司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开展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不得流于形式、走过场,否则予以严肃处理。

上一篇:写过年优秀作文800字以下下一篇:王磨镇交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