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的自考培训学校

2024-05-13

广东省的自考培训学校(共7篇)

篇1:广东省的自考培训学校

广东省自考大专有哪些专业可报考?

行政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经济管理、文秘、邮电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财务、法学、机电一体化、会展策划与管理、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建筑工程技术、海关管理、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广告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商务英语、会计电算化、新闻、企业管理、食品营养与卫生、劳动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税务管理、公共关系、化学工程、审计、律师、汉语言文学、会计、旅游管理等。

篇2:广东省的自考培训学校

一、构建省级高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意义

1.大量的培训任务可在省内开展, 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益。

构建省级培训网络体系是结合本省的实际, 围绕着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能够将省内高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整合起来, 有效地开发、激活和充分利用。这不仅避免了各高校分散出击, 到全国各地到处取经、培训的单兵作战方式, 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培训经费;而且可灵活根据省内高校培训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 这样就省却了很多不必要的经费投入和人力、物力支出, 提高了培训效益。

2.有利于组织与管理。

构建省级培训体系有利于加强省内高校负责师资培训与管理部门的联系, 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师资管理和培训的方针、政策, 对省内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加强信息交流和理论研究, 对于培训的有效组织和管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高校教师大都自学能力强, 自由度大, 文化程度高, 对于学校派出的培训往往并不太重视, 认为培训就是混文凭、参加培训就是去度假, 使培训流于形式。所以, 省级培训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培训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 对培训质量的提高起实际的促进作用。

3.方便教师, 有利于教师的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含义是指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是不间断的、连续的, 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生各个年龄阶段, 而不是局限在特定的时空里。反映在教师教育上, 则要求把教师教育的视野扩展到教师一生的专业发展。构建省级培训网络体系正是基于教师终身教育思想和原则, 充分利用省内高校内部优质教育资源, 把教育培训和高校教师的专业实践结合起来, 强调在教、学、研一体化中教师的主动参与和探究,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4.有利于结合实际,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构建省级培训体系, 能使培训工作紧密围绕着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规划, 根据省内高校培训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 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 有利于各高校校本培训的真正实施, 可以从本校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开展校本培训, 能满足教师的多样化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 自主地确定自学的内容、研讨的课题, 这样切合实际, 学以致用。在时间上, 校本培训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 机动性大, 节约了一定的时间和经费, 减轻了经济和精力上的负担;在内容上, 根据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要而定, 切实可行。

二、我省高校教师培训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加强了培训体系的建设, 初步形成了在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 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指导协调, 若干所部、省属重点高校及重点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的本省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培训体系为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提高了高校教师队伍素质, 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全国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的指导下, 立足南粤, 以基地学校华南师范大学为依托, 积极发挥省级师资培训中心的“师资培训、组织协调、调研咨询、信息交流”等四项职能作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制度化规定, 在积极发挥全局指导协调作用的同时, 不断探索培训途径与方式, 现主要开展有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助教进修班、单科进修、一般国内访问学者、骨干教师进修班、高级研讨班、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涵盖教育部除出国研修项目外所有的项目。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部、省属重点高校作为网络体系培训基地, 担负着全省高校教师专业培训的主要任务。这些高校主要是利用一流学科点的学术权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 以高校教师知识更新、知识创新能力以及教育创新能力提高为目的, 对高校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培训。通过帮助他们更新知识, 了解本学科最新前沿研究动态, 提高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及师德水平, 是我省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这三所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则主要承担高职院校师资培训任务。这三个基地是2005年由教育部同意筹建, 利用广东省现有优质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依托三所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建立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旨在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与专业实践技能训练, 提高我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要求,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带来的高校教师培训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要求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教师培训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越来越迫切, 也对高校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就目前我省的情况来分析, 培训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导致我省高校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益不高, 培训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不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广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在培训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还没有真正形成。通过调查研究, 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培训政策参考, 以及在培训计划制订、协调落实资金、监督检查指导等方面中心统筹组织和综合协调培训工作还不够。

2.培训体系零散, 培训基地建设亟待加强。当前我省高校师资培训体系虽初具规模, 但培训基地设置有限, 只是各个零散的点, 没有很好地结合, 基地大多各自为政。基地整体资源利用不足, 一些基础性培训大部分地方院校都是派遣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培训, 而对本地资源挖掘不足。基地的整体功能发挥不够, 培训基地的基本建设、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交流与服务、体系内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建设不到位, 培训组织管理存在漏洞, 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办法。

3.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现有体系开展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培训对象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 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具有职教特色的培训模式。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侧重于理论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专业实践能力培训难于提高。

4.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 现有培训体系的大部分项目和培训形式侧重于专业知识的训练, 与国际上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职业训练的趋势不符合, 教师培训中缺乏系统化的职业训练。

5.培训体系缺乏评价监督与信息反馈系统。培训体系的效益评价和信息反馈系统, 是建立健全培训体系的重要举措和步骤。现行培训体系, 对培训决策、执行、培训工作缺乏评价和监督, 不利于进行信息反馈。

三、加强省高校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广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在原已初步形成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加以调整与优化, 力求基本形成一个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 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指导协调, 若干所部、省属重点高校和重点高职院校共同参与以及校本培训并行的多层次的省级高校教师培训体系。

1.进一步加快制度建设的步伐, 建立健全各类基地的协作关系及有效运行机制。可以通过制定颁发《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意见》等, 为全面推进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明确各类基地的职能。我们认为, 可以按照培训内容的特点把培训体系划分为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师职业素质与基础素质培训两大类来构建。专业素质培训体系建立主要从教师的专业背景 (比如所学专业、所教授专业、所研究学科方向、所在教研室) 与教师队伍的结构体系 (比如年龄、职称、学历等) 两个方面的指标来考虑, 重点以每一类型的群体为基础, 依据这类群体的专业特点和群体结构特征, 构造出符合这类群体的培训体系。此类的培训主要应由部、省属重点高校以及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来承担。教师的职业素质与基础素质培训由于总体上是为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素质, 达到教学与科研水平的要求而设定的。因此, 这类培训体系相对于专业培训体系来说, 使用的范围要大得多, 甚至一些培训内容对每一位专业教师都普遍适用。因此, 在构建这类培训体系时, 重点是依据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等指标来考虑构建教师培训体系。此类培训则主要应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及其依托师范院校和基地来承担。

2.完善机构, 强化手段和完善设施, 加强能力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发挥组织统筹与协调作用, 通过制定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及相应政策, 有效整合与优化培训资源配置。根据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及不同教师的培训需求, 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 我们认为应积极建设以下五种类型的培训机构:一是在国家或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高级研修基地;二是在省内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大中型企业或水平高、特色显著的高校学科专业点建立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基地;三是在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 建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技能中心。四是在具有高水平外语学院的院校建立以加强外语水平训练, 重点开展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合作的基地。五是以学校为主, 建立以岗位培训等为内容的校本培训基地。前四种基地建设, 具备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自愿申报, 通过专家论证和评审的方式和程序进行公平竞争, 使培训资源得到优化。理顺高校师资培训基地的管理体制, 优化体系结构, 加强各培训机构的建设, 即搞好培训基地的机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组织信息交流与服务、体系内师资队伍建设等。

3.加大投入, 扶持高校教师培训工作。重视高校教师培训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是要保证培训经费的正常投入。多层次、多渠道地增加投入, 是促进培训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许多高校的师资培训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经费困难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 要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落实培训经费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而各高校对培训经费也应专款专用, 用到实处,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培训规划, 使师资培训变被动为主动。按照效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 逐步建立起由学校、学院 (或学系) 和教师个人三者共同承担培训费用的机制。例如属于教师个人提高学历或业务水平的进修活动可采取这种方法。

4.注重教师发展与项目开发, 以教师发展引领培训, 以项目带动培训。当前, 要着力组织实施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采取有效形式, 与国家实施的有关“工程”“计划”相配合, 利用好这些项目资金, 广泛开展教师培训, 使培训覆盖面更广。

5.加强“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调控为主导、以教师需求为主体”及以政府、高校、教师参与为基础的新型培训运行机制的建设。一是完善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的计划模式。该模式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骨干教师培养为主, 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高校教师队伍实际需要, 采取行政计划手段从上到下进行, 由政府主导, 培训体系组织协调, 基地实施培训, 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人行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二是完善以教师发展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模式。该模式以高校和教师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及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主, 由学校与教师主导, 培训体系组织协调, 基地实施培训, 学校充分运用教师聘任、教师评价等杠杆和手段建立和完善的教师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基础的运行机制。

摘要:构建省级高校教师培训体系有利于培训组织与管理,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针对当前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广东省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在原已初步形成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加以调整与优化, 建设一个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 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指导协调, 若干所部、省属重点高校和重点高职院校共同参与以及校本培训并行的多层次的省级高校教师培训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师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管培俊等.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及其评价—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之一[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3.4) .

篇3:广东省的自考培训学校

关键词:英语自考;阅读能力;策略

阅读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读物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英语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中和阅读后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猜测和评判能力。阅读贯穿于英语自考考卷,它所考查的重点主要在于对篇章细节的把握、作者意图的推断、主旨大意的归纳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素养。职业学校的学生虽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但和英语自考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段不小的距离。学生们虽知“得阅读者得天下”这一道理,但却不能有理想的得分。因此,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英语自考阅读难度与灵活性不断增加的现状,笔者拟提出以下六大策略,希望给参加英语自考的职校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树立目标,增加学习动力

英语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目标。目标是一个参照物,让你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距离目的地有多远。没有目标就容易迷茫,难以坚持。对于职校学生来说,自考英语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门槛,要跨过这个槛,就必须在强大的心理建设下树立明确目标,耐得住学习的寂寞,增加学习动力并持之以恒。

二、储备词汇,增强学习底气

单词是文章的基本元素,没有词汇就谈不上语法和篇章。如何储备《自学考试英语2》考纲中的词汇呢?学生需要掌握构词法,因为构词法是延伸单词、扩大词汇量的必要条件。构词通常包括六种方法:转化、派生、合成、混合、截短和首尾字母结合。

三、强化语法意识,提高长难句的理解度

词汇量是阅读的基础,长难句的理解是阅读的关键。很多学生在阅读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单词看得懂,但文章看不懂,题目做不对。原因在于不能理解长句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找出关键词,划出主从句。关键词分成两类:一类是连接两个句子的关联词;另一类是连接一个句子的两个成分的关联词。长难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从句。根据第一类关键词划出或分出从句或并列句子,使句子结构清晰。再根据第二类结构关键词分析每个句子的成分。其次,分别理清从句和主句的结构。所有的主要句子结构不外乎以下五种基本句型:主系表、主谓、主谓宾、主谓宾补和主谓宾宾。依据结构支撑,明确句子意思。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简单的句子仅有“主系表”或“主谓宾”等形式,它们还会有一些其他修饰成分,比如修饰名词的前置定语、后置定语;修饰动词的副词;还有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目的、原因等的状语等。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要有词汇积累和语法作为框架,再长的句子也能迎刃而解。

四、针对练习,把握考卷规律

英语自考的试卷包括七大题型,分别是“阅读判断”、“阅读选择”、“概括段落大意和补全句子”、“填句补文”、“填词补文”、“完型补文”和“短文写作”。基本都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针对性练习,熟悉题型并了解答题方法。通过对仿真模拟卷的研究,自考试卷中每一题的出题顺序均有规律可循,一般都按照文章自上而下的段落出题,尤其是在第一部分的阅读判断中较为明显。因此学生在答题时可按照大致的顺序到相应的段落寻找答案,既便于找答案,又缩短答题时间。在阅读判断中,一般有一题是“Not Given”,先可以在原文中找到所给题目的相似表述,那么做出判断就不难了;在概括段落大意和补全句子中,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概括能力和删选能力。平时在学习中要多操练段落大意的概括以及句子的英英释义练习;填句补文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力,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找出上下文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关注过渡词句、连词以及对上下内容的概括和分类;填词补文和完型填空都是对词性的考查,前者是在12个单词中要选择10个正确的词,并用正确的形式填入文中,后者是根据括号内单词用正确形式填空。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他们不仅要基本读懂文章的大意,还有较强的语法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解答这些题目时,学生可以先通过词性来删除一些词,为进一步做出选择缩小范围。

五、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限时阅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平均每天阅读200-250词,平时要注意训练和培养一定的专注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联想能力。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即需集中注意力,一读到底、一气呵成,养成语篇意识,把握文脉,对文章有整体理解,追寻文章主题,理清文章层次和关键信息,尽量不查或少查字典,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平时要做到注意力集中,还需克服一些不良习惯,如:阅读出声或嘴动或笔划、指划等等。要掌握眼球转动和盯视的技巧,逐渐扩大盯视的范围,一词组一停顿;一意群一停顿,甚至一行一停顿。

在考试中时间往往是一个制约因素,学生可以利用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如猜测词义、寻读、略读等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猜测生词词义往往离不开文章的上下文,需借助某些线索和手段。当需要快速查找与答案有关的某一特定信息时,逐词逐行查找既浪费时间,又容易遗漏要点,而寻读(scanning)略去了许多无关信息,使答题效率得到保证。

六、广泛阅读,扩大知识积累面

英语阅读基于英语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为背景。我们的学生完全生长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与道德的环境里,要读懂英语的文章,必须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时尚潮流、科技前沿、经济发展及政治动态等,知识积累面不断扩大,学生就不会再把自己的观点强行加入文章中,而是遵照文章作者的意图去进行跨文化理解。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扩大英语知识面的一个极佳途径就是观看原版英文电影,或收看英文节目、收听英文歌曲等。在轻松的气氛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边陶冶音乐情操,边学英语知识。网络更是另一个提高英语泛读能力的源泉,网络空间中英语资料量大面广,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泛读得天独厚。此外,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订阅有知名度的英语杂志、报纸。

从词汇到句型到文章的学习三步曲是阅读理解的根本,阅读策略是提高阅读水平的有力支撑。英语自考虽有规律可循,虽有策略可找,但学习的目标和三步曲是英语学习的根本,如同建筑地基一般,地基不稳,再高超的技术都建造不了一栋牢固美观的高楼大厦。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需循序渐进、不断积累,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周光.浅谈高师自考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2]王敬之.英语快速阅读的策略与技巧[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11).

[3]张敬源,张虹.英语(二)自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

[4]张英善.提高阅读能力三步走[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9).

[5]李敬怡.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Z].开题报告,2014(2).

篇4:广东省的自考培训学校

关键词:广东省财经学校,专业建设,经验综述

近几年来, 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 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明确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实现了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重大转变。从外部环境上看, 职业教育似乎迎来了新的春天, 中职学校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的升级也对中职学校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中职学校在大竞争中的大调整、大分化和大重组,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课题, 我们必须优化专业设置, 及时进行课程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突出工学结合及实训基地建设, 增强核心竞争力, 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三年来, 我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现就近三年专业建设情况, 做简单的介绍。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前身为1908年成立的岭东中等商业学堂, 是广东省最早设立的, 也是广东省内为数不多的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中职学校之一。2005年1月, 我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目前, 学校分别有南海和广州两个校区及深圳、信宜和番禺三个教学点, 开设专业18个, 其中包括重点打造的3个省重点专业、2个骨干专业、2个特色专业。目前在校人数7000人。

二、专业建设思路

(一) 专业建设乃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课题。

(二) 课程设置与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灵魂,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保障。

(三) 服务地方产业, 是专业建设的导向;

服从市场需求, 是专业建设的依据;满足学生就业, 是专业建设的根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是专业建设的目标。

三、专业建设实践

(一) 在专业结构上, 不求专业多, 但求专业大;

不求专业全, 但求专业精, 对传统专业的淘汰当机立断, 对新专业的开设与时俱进。

一所中职学校不可能开几十个专业, 也不可能什么专业都开齐, 盲目地、过分地追求“大而全”的专业结构, 只能是表面光鲜, 却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专业开设的数量和结构应该结合学校的中长期规划、所在地区的产业布局, 以及学校的师资设备来决定。

就我校来说, 做大服装设计和幼儿师范2个特色专业, 做强商务英语、物流和电子商务3个重点专业, 做优会计和市场营销2个拳头专业, 这才是学校专业结构的脊梁, 学校专业结构的根本。这七个专业做好了, 就足以撑起学校的大半边天。事实上, 其他专业就目前的规模而言, 很明显处于维持状态, 如果我们的特色、重点和拳头专业做得更大, 其他专业就只是点缀, 做得好是锦上添花, 做不好也无伤大雅。

我校对传统专业的调整和淘汰是当机立断的。例如, 计算机专业一直开了近十年, 由于各方面环境和条件的改变, 明显感觉到管理难度加大, 办学成本增加, 因此, 2010年我们当机立断停止招生, 淘汰了该专业。2011年, 我们又在国家服务“三农”, 支持“双转移”的政策大背景下, 经过调研, 适时地面向供销社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这个新专业。

(二) 在课程设置上, 大幅减低课程数, 突出专业核心课;

淡化传统公共课, 弹性拉长实训量;将文明风采竞赛内容引入课堂, 将技能大赛项目植入课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 过去我校几乎每个专业都存在课程太多、太泛、太杂的问题, 一个专业少则开设35门课, 多则超过40门课, 不同专业有类似的课程设置, 由于课程门数太多, 因而专业特色不明显。同时, 在教学计划中几乎所有专业都毫无取舍地开设了传统的公共课程, 如哲学、政治经济学、世界观、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一应俱全。这些课程不仅开得全, 时间还开得长, 动辄2个学期, 甚至4个学期, 这样就大大地压缩了专业核心课的课时, 实训课少得可怜, 因此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不足为奇了。

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 我们组织各专业科参与了近40次专业调研, 先后走访了7次人才市场、近40家企业、16间学校, 并跟踪调查了毕业生近200人。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3次大手术, 对课程设置进行了3次大调整, 最后我们编制了近50万字的2008—2010级的教学计划。

1. 课程调整的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地区产业的要求、毕业生的反馈、兄弟学校的经验。

2. 课程调整的原则:利于学生就业、利于技能考证、利于技能大赛、利于展现文明风采。

3. 课程调整的结果:

(1) 课程门数大幅降低。原来每个专业所开课程在35—40门, 目前每专业的课程数缩减到不超过28门。

(2) 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训课的比例逐步趋向合理。 (1) 公共及基础课的比例大幅减少, 由2007年前的34%, 降到2010年的15%。 (2) 核心课程的学时比例明显提高。由2007年前的38%, 提高到2010年的44%。 (3) 实训比例的提高就更大。2007年前为28%, 2010年则达到41%。

(3) 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与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机结合。过去搞技能大赛, 在培训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且受益的仅仅是少数的参赛者, 这与以赛促学的宗旨不太吻合。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大赛的培训, 节省更多的教育资源, 我们在进行2010级教学计划修订时, 将大赛的相应模块有机地植入了相关的课程之中。例如, 我们将英语技能大赛中“图片描述”模块植入到了《英语口语》课程中, 将“英文听打”模块则植入到了《英语听力》课程之中, 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中的“职业生涯规划”项目, 我们直接将其内容与《职业生涯规划》课合二为一进行教学和训练, “职业礼仪”项目, 我们将其与相关专业的《社交礼仪》课结合进行教学和训练, 等等。

(三) 在师资建设上, 培训, 提高, 再培训, 再提高。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然而课改的关键则是师资。如果没有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再好的课改计划就只是一个摆设, 因为它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然而,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别无他法, 只能是培训, 提高, 再培训, 再提高。

2008年年底我校出台了《专业带头人竞聘及管理办法》, 2009年年初教代会通过了《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并实施拉开了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序幕。近三年来, 我们开展了多专题、多层次、多形式的师资培训, 其中包括完善的校本培训、具体的师徒结对培训、骨干教师的精品培训、规范的专业带头人制度和常态化的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等。

1. 专业带头人制度的实施, 为专业建设找到了主心骨和领路人。

2. 一对一师徒结对培训, 让传统的师徒传授制有了新的诠释。

3. 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科学、系统且全面, 构成了学

校师资培训的主体, 是一种覆盖广、效果优的低成本培训, 值得推崇。

4. 骨干教师的省级和国家级培训是真正的精品, 对师资队伍建设有锦上添花之效。

5. 常态化的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 是骨干教师展示技能的平台, 也是青年教师锻炼技能的舞台。

(四) 在专业实训上, 校内实训、校企合作、社会实践

与顶岗实习相结合, 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 开展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实习。

1. 校内实训:

我校建有51个具一流设备的实训室, 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及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大部分现代化的实训室都是在近三年新建或改建完成的。学校所开专业的实训开出率达100%。

2. 校企合作:

为了学生能更直接和直观地学好专业知识、锻炼人格意志, 为了企业能更早介入员工的选拔, 同时也为了将企业作为我们的长期实习基地, 我们已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固定的、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 达到了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的效果。

3.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既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中职学生的要求, 又是完善三年学制的必经环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不仅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还面对面地认识了现代企业文化。不少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学会了独立生活、与人沟通, 学会了勤俭节约和理解别人, 学会了体谅和感恩, 提高了动手能力, 提前了解和适应了社会, 提高了综合素质和今后的就业竞争力。同时, 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还可以充分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了解企业、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进一步促进校企紧密合作, 有利于推动教学体制改革和创新办学模式, 培养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近两年, 我校已累计安排3800多人到企业参加为期2个半月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学生创收1100多万元, 减轻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受到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我们还利用地域优势, 让学生参与其他地区无法参与的社会实践。例如, 我校每年4月和10月都派出商务英语和国际商务学生到广交会现场做相应专业实习。2011年10月, 我们又派出商务英语和国际商务专业部分学生到亚运会指定酒店参与亚运接待工作, 这对学生的锻炼和得到的收获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4. 顶岗实习:

学生毕业最终都要走上工作岗位, 然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则是专业实习与将来就业零距离接触的最好机会, 既是专业学习的“复习”, 又是就业上岗前的“预习”, 这一环节对于三年的学习而言, 尤其关键和重要。我校尽最大可能指导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和学校直接联系相结合, 得到了学生的支持和家长的理解。

四、专业建设保障

既然我校将专业建设定位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课题, 那么其成败自然就事关学校的大局。要使专业建设取得成功, 相关的保障是必需的。具体体现在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及领导支持三个方面。

在制度保障方面, 我们相继出台了近十个关于教师社会实践、专业带头人、教材建设、师资规划、实训室建设、教学计划修订等专题的相关文件, 对我校的专业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在制度保障的同时, 我们还成立了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 对专业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学校领导任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主要领导, 并对相关制度的建设从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及时了解并解决专业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这是专业建设的又一重要保障。同时, 学校在资金支持方面也有较大的力度, 在教师参加培训、参加学术活动、外出调研、社会实践、编写教材、给予专业带头人津贴, 以及实训设施的投入等方面, 学校都尽力给予必要的支持, 力求为专业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现实环境。

篇5:广东省的自考培训学校

一、高技能自考是“中高职同读”的学历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为基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努力造就企业迫切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我校学生继续学习深造提高学历水平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学生毕业后可对口升学;二是我校与辽宁农职院等高校联合举办5年制高职教育,实行“3+2”模式,在我校读3年后再到高职学习2年。三是我校设有渤海大学及辽宁工业大学函授站,参加成人高考,录取的学生在我校参加函授学习。四是我校与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开设高技能自考大专课程。经省考委批准,国家考委备案,以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考学校。最快一年半即可修完全部专科课程,取得大专学历。

二、高技能自考项目的独特优势

第一,文凭含金量高、国家承认学历

学生修完全部课程,颁发大学专科毕业证,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电子注册。毕业后享有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相同待遇,目前,自考毕业证书是所有成人学历教育系列中社会认可度最高的一种高等学历教育证书。由全国考委统一印制,并由辽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主考院校双重署印。

第二,创新课程设置、考试通过率高:课程设置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为国家统考课程(只有两科);第二种为省考课程;第三种为实践课程。可确保考试通过率和按期毕业率达到95%以上。

第三,入学门槛宽松、节约时间费用:参加学习者不受年龄、职业和己受教育程度等条件限制,无入学考试,属于完全的开放式教育。

第四,依托政策优势、全面拉动我校招生:推行“学历+技能+就业”的教育模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以辽阳职业学校为例,引进高技能自考,学校招生增加了50%。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教学系统衔接、节约教学成本:按照专业开考计划,根据中职学校的课程开设情况,为中职学校“量身订做”切实可行的教学执行计划,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资源共享。

第六,促进学风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学校管理。

第七,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能力:促进中职学校教学创新与改革,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教师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在中职做好高技能自考项目的几点建议:

1.在部分专业做高技能课程进课堂的试点。利用学生业余时间组织一部分教学,这样可以降低教学成本。

2.专业课与实践课及职业技能鉴定相链接。学校上专业课时结合高技能自考实践课考试内容及职业技能鉴定要求,考工后保留学生的作品,这样实践课的授课和考试就可用平时上专业课和考工的成绩替代,即符合要求又降低了教学成本。

3.专业课实践教学中增加实验报告这一项。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有机整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提前在一年级时就安排學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可以免考部分课程。

4.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将根据我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需要和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特点,陆续开设社会急需专业。到2012年底计划招生专业达到10个。我校也可借鉴省电大高技能每年开设的专业增加新专业。

5.高技能自考特别适合刚入学的新生报考。学生入学时动员学生参加高职学习。如有可能组织全体新生和家长的大型推介会,目前我校只是有针对性的对班主任老师进行讲解,如能有机会对全体老师进行宣传,共同参与,会扩大招生。

6.要在招得进,留得住上下功夫。在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的同时,也要在留得住考生上下功夫。以及加大奖学金政策倾斜。此外,也要适当提高教师待遇。

7.要在教得好,考得过上下功夫。办学理念要始终围绕质量建设,要因材施教。强化关联性专业知识的教学和专业技能的实训。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得好,考得过。

8.要在过得硬,出得去上下功夫。要加大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力度,指导考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胜任工作,经受住就业单位的检验,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篇6:广东省的自考培训学校

1 SWOT分析方法简介

SWOT分析法也叫态势分析法,常被用于战略制定。其中,S代表优势(strengths)、W代表劣势(weaknesses)、O代表机会(opportunities)、T代表威胁(threats)[3]。SWOT分析法通过罗列主要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按照矩阵形式排列,从而制订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及对策。把SWOT分析中的4个维度综合起来,便构成了SWOT分析模型。

2 优势分析

2.1 培训资源丰富

2014年,经国家和省级卫生计生委认定,广东省有40个培训基地(不包括中医),741个专业基地获得了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质,是基地数量最多的省份。广东省已具备一定的培训容量,具有相当的培训教育优势,能够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客观的有利条件。

2.2 培训经验充足

1996年,广东省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从人员招录、基地建设、统一考试、证书发放、制度保障五个方面加强管理[4]。全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科22个,每年培训医生达4000余人[5]。据《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4年广东省招收的培训学员达5213人。经过20年的不断努力,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初步建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成熟

广东省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以及考试中心,对培训招收、实施、考核等工作逐步实施全程信息化管理,住院医师培训的政策文件、工作动态、考试报名等信息均可在网上进行查询或填报,同时相关政策要求培训基地将培训过程和内容及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以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依据。

3 劣势分析

3.1 基地质量差异

虽然国家政策对培训基地制订了相关的认定标准,但由于地理位置、医院规模等条件的限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培训基地建设比较滞后,疾病种类及例数、医疗设备也存在着差异,难以保障培训结果的同质化。

3.2 带教老师水平差异

目前国家对带教老师的选拔制度不够完善,仅规定带教老师应是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这就导致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不少带教老师教学意识匮乏,培训要求不严,授课不规范,在培学员仅仅停留在临床工作与自学方式上,难以保证培训质量[6]。同时,亦缺乏对带教老师的激励制度,导致带教老师对培训工作缺乏积极性[7]。

3.3 对培训认识不足

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8],但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着对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单位人”在培训前已经确定了工作单位,因此在培训过程中积极性较低,存在着“混日子”“混合格证”的现象;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既是接受培训的学员,又承担着医疗工作,部分科室由于医疗任务繁重、医护人员紧缺等原因,把培训医师当做临床基本人力使用,对他们“以工代训”,忽略了对住院医师的系统训练,导致培训计划无法按时完成。此外,部分医院对培训工作不重视,没有把住院医师培训和医院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急功近利思想严重[9],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4 考核流于形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培训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过程考核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前两项考核由培训轮转科室负责,年度考核由培训基地组织实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科室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深刻意义认识不足,使日常考核和出科考核流于形式。日常考核由带教老师负责,但部分带教老师碍于情面使考核缺乏严肃性[10]。而部分科室对培训者要求不严、考核不到位,轮转医师出科小结和带教老师评语常常泛泛而谈,过于笼统[11],影响了培训的质量。

3.5 学位衔接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属教育和卫生两个不同的系统,在培养时间、培训内容等方面要求不同,两个体系间的衔接并不通畅,且涉及较多管理部门,如高校研究生院、医院研究生科、培训科等,交叉管理易造成职责不明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培训的质量。

3.6 科研训练较弱

目前,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针对研究生,本科阶段尚未建立强制性的科研能力培训计划;事实上,在临床实践中要寻找疾病和病因之间的因果关系、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生发展规律、治疗及预防措施都需要进行科学研究[12]。科研训练对一个医师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培养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的临床医师,与研究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更注重于临床技能的培养,在科研训练方面无明确要求和具体的考核标准。所以一些培训基地在科研内容的安排上较为欠缺,不利于培养住院医师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 外部机会分析

4.1 基地建设保障

2015年,国家卫计委李斌主任在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近两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69亿元支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13]。2014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家培训基地500万元的标准投入18亿元支持培训基地开展能力建设项目,投入718万元开展师资培训,财政的支持将保障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培训基地的软硬件水平。

4.2 政策机会

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广东省医疗卫生强基创优行动计划(2016-2018)》,明确指出要大力支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招收临床医学、中医学、全科医学专业本(专)科学历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种种举措均表明国家和省政府非常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设工作,政策的支持将有力地推动广东省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发展,对培训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4.3 培训工作受到重视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要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2013年刘延东副总理提出公立医院要在加大教育培养医师力度方面承担起责任,通过信息化培训平台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到基层。2015年10月,国家卫计委在公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培训全过程管理,以保证培训质量。随着各级部门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的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将得到有力的推动。

5 外部威胁分析

5.1 经费投入不足

《关于下达201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补助资金的通知》提出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年3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其中2/3用于补助住院医师,1/3用于补助基地和师资。资料显示,2015年广东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 757元;2014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学历工资指导价为5976元/月(约7.1万/年),研究生学历的工资指导价为7842元/月(约9.4万/年)。可以看出,虽然政策制订了相应的补助标准,但补助的标准相对较低。其次,《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办法(试行)》中仅规定了对带教老师应给予适当的补贴,但并未规定补贴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培训质量。

5.2 配套措施不完善,队伍稳定性不够

在待遇保障方面,广东省卫计委规定“社会人”和在读研究生与培训基地签订培训协议,但并未对五险一金和户籍关系做出规定,这有可能导致“社会人”和在读研究生在培训期间内无法享受应有的福利待遇保障。且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该地区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职称晋升等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14]。由于培训基地无法落实户口、人事关系、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以及培训结束后面临“二次就业”的问题,这部分住院医师经济负担较大,难以安心地参加培训,导致人才流失,培训队伍不稳定。

6 对策与建议

广东省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优势与劣势并存,威胁中包含着机遇。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构建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SWOT分析矩阵(表1)。

6.1 加强基地建设

培训基地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除了加强培训基地软、硬件建设外,还可以打破地域局限,利用珠三角地区甚至全国其他省市发达的培训资源、丰富的培训经验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培训基地提供帮助,利用网络影像资源在培训医院间建立一定的互助交流平台和连动机制,使培训实现一定层面上的优势互补,扩大住院医师接触不同病例、病种以及优秀带教师资实践讲解的机会,使优质资源更大地发挥效用[15]。

6.2 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

信息管理平台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的重要支持,通过实时、动态的网络信息管理,将服务与管理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对培训学员学习实践的全程监管,构建医师电子档案,提高管理部门对培训的监管能力和管理效率。

6.3 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广东省目前在人事关系、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暂无明确规定,建议向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学习相关经验。根据学历、临床实践经历等因素确定住院医师的实际培训年限,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配套措施,并从体制上进一步明确政府、医学院校、培训基地的职责[16],减少培训学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培训过程中,促进培训的持续发展。

6.4 加强经费保障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每年补助3万元,其余部分由培训基地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广东省财政补助专项经费0.6万/(人·年),省的经费补助数额偏少[17]。广东省2015年财政收入20 934.01亿元,连续27年保持财政收入第一,每年0.6万元的省补助经费与广东经济大省地位是不匹配的。因此建议广东省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在培训经费投入机制上积极探索社会筹资方式[18];或参照上海市的培训经验,设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项资金,保障基地建设,提高培训学员和带教老师的生活水平。

6.5 建立带教激励约束机制

任何临床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指导,及时地指导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保证[19],因此要对带教老师的准入、职责、考核、奖惩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定期开展师资培训班、组织培训基地之间的交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带教水平,将培训学员的考核结果与带教老师的晋升、奖励挂钩,明确带教老师的责任,加强带教意识,保证培训效果。

6.6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培训基地增加学术活动,开展以提高科研能力为目的的讲座,同时建立科室学术活动制度,规定学术活动的次数、时间安排、参加人员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此提高科室人员以及培训学员的科研能力,了解专业最新的学术进展和科研动态。

6.7 探索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培训结合的新模式

因研究生培养涉及较多部门,建议加强院校合作,探索研究生招生与住院医师招录结合、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培训结合、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的模式,统一考核标准,建立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分工。

6.8 加强培训质量控制

借鉴美国住院医师培训中常用的360度全方位评价法,将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安排专人负责科室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对科室日常考核进行监管;此外,培训基地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对培训情况进行抽查,从基地管理人员、科室负责人、带教老师三个层面对培训质量进行监管控制。同时重视反馈,使管理人性化,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推动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可持续发展[20]。

7 小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要政府、培训基地、医护人员和培训学员共同参与。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探索出一套适应广东省发展特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提高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师的培养和成长至关重要,旨在加强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广东省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指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四种应对策略,包括广东省在开展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时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规避风险,制订正确策略,使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

篇7:广东省的自考培训学校

摘要:“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提出的契约学习理论是实现成人教育学理念的重要方法。英语自考培训生是成人继续教育研究的对象之一。本文以自考生英语学习策略为切入点,探究了契约学习对英语自考培训生的适用性,以期提高自考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实现人本主义个性化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

关键词:诺尔斯;契约学习;英语自考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一)诺尔斯契约学习理论

诺尔斯(Malcolm s Knowles)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成人教育家之一,被冠以“成人教育之父”的美誉。20世纪70年代,诺尔斯在综合终身学习、个性化教学、自我导向学习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契约学习理论,并认为它是实现成人教育学理念的重要方法。他认为,“学习契约提供了一个协商外部需求、期待,与学习者内部需求、兴趣相结合的机会,并为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了清楚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是一种明确每位学习者独特的优点和弱点的手段”。在他看来,“在帮助学习者组织其学习方面,它是一种非常奇妙有效的方法”,是最适合于培养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工具之一,是通往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二)英语自考培训

英语自考培训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外语类院校为主的诸多高等院校纷纷加入到高等教育英语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活动中来,开办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英语自学考试培训班。他们拥有教学、设备、管理等方面优势。另外,还有成人、函授、夜大以及民办院校也纷纷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开办英语自考助学班,或是开办独立的自考学校,力量不可忽视。

二、英语自考培训班学生特点

(一)一般学习特点

自考生已基本具备成人的学习特点,但因其特殊的学习性质,又有别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学习:

1学习负担重。

2学习比较努力。

3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4学习时间较为分散。

5学习策略普遍缺乏。

(二)心理特点

自考生心理特征普遍比较复杂,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专业而异。

1心理坚韧群体与心理懈怠群体并存。

2自卑、迷茫。

3急功近利。

(三)英语学习特点

英语自考从内容上讲,主要分听力、语法、词汇与阅读、翻译、写作等方面。这些考试无论从语言基础或应试能力方面,对考生都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然而,自考生学习英语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缺乏兴趣。

2缺乏策略。

三、契约学习在自考生英语学习中的适应性探讨

诺尔斯在综合终身学习、个性化教学、自我导向学习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契约学习理论。教师和学习者签署契约后便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联系,以期寻求人本主义个性化教学,达到自我导向学习的目标,最终学会学习,并终身学习。学习契约是一份学生和教育者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某种标准的双边协议。这是承认学生能自立和实现自我管理的表现。

(一)诊断自己的英语学习需要

所谓学习需要,就是某一能力在现有水平和想要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在确定学习契约的学习目标之前,学习者必须首先找出自己的学习需要及存在的差距,在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已具备较好能力的同时,着重注意尚且不够的能力,以求进一步发展。

(二)拟定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

每一个需要都转变为一个现实的学习目标。主要明确、具体地阐明自己将学到什么,包括知识、技巧、态度和学习者获得的价值等。学生可以参考指导教师的目标再用自己的话写出目标,这样就可能达到更好的理解,就会感到有责任去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三)确定英语学习的资源和策略

确定在实际学习活动中打算使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和策略。指导者或教师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选择最恰当的学习策略。

(四)完成英语学习目标期限

这实际是一种自律手段,它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确定哪一天完成什么目标来有效地安排时间。

(五)与他人一起检查英语学习契约

完成的学习契约草稿是否合理与现实,学习者最好重新审查,可以与同学老师商讨,请他们提出建议和批评,以确保契约切合实际。

(六)执行英语契约

这是付诸实施阶段。但是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往往发现打算学什么和打算怎样学的观念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这份契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大胆修改完善契约。

(七)评价英语学习结果

学习者想要肯定原计划学的东西确实学到与否,最好的办法是与同学和老师商讨一下学习经历,请他们审查、判断证据是否充分。

四、英语契约学习中的不同角色定位

英语契约学习是师生共同讨论、商量决定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应学得如何,并通过学习契约的形式来加以约定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把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融为一体。在这种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双方均要负起个人的责任。因此,在契约学习中,教员与学习者的角色需有所调整。

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协助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其主要职责是设计和管理教学活动以促进自考生自主地学习,其次才是提供教学内容。在英语契约学习中,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习者拟定学习契约;推荐学习资源;监督其学习过程;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与学生分享学习经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把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自考生的角色则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和教师命令的执行者,转变为学习资源、策略与活动的积极策划者和执行者。对他们而言,主要工作包括判断自身学习需求和设计学习计划;依据学习契约的安排来利用资源,开展学习;主动与教师会谈,寻求教师帮助;根据学习契约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等。

五、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英语学习契约探索是美好的教学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避免契约只流于纸张意义上的契约

如果教师或学生都不身体力行,那么美好的教学理念就永远是形式上的“乌托邦”。因此,教师和学生的自控、相互的监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要注意时间上的延续性

学习契约、自我导向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是成人教育领域的精华思想,如果切实实施,并将其习惯化地融入自身学习当中,相信每个学习者都会终身受益!倘若只是流于应付几次考试,那么不仅是诺尔斯,还有广大的学习者都将会抱憾终生。

(三)要注意签署契约和讲解契约学习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相结合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教研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入党自传工作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