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培养的一些习惯

2024-04-08

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培养的一些习惯(精选10篇)

篇1: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培养的一些习惯

给一年级学生家长的建议

1、养成读书的习惯。

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另一方面,听多了故事的孩子,接触各种文章的内容,表现能力及语言表达也很好。对于书中人物的言语、行动,小孩也会思考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思考力、解读力也同样得到培养。低年级的家长可以考虑小孩的年龄、发育、兴趣,选择好的图画书、故事书。家长还要注意,小学1年级还是幼儿园的延长教育,所以家长说给他听、念给他听是有必要的,千万不要一概拒绝:“自己看!”最好念小孩自己想看的故事书给他听,不要强迫小孩接受大人的选择,不喜欢读书的小孩,多半讨厌看见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家长可选择适合幼儿的图画书,字体要大一点的。

2、养成写字的习惯。

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有的小孩虽然话说得很流利,却不太会写字,有的小孩写字速度很慢,如果老师出的生字练习多一点,他就唠叨半天,到中高年级就可能讨厌作文,这是因为思考力、想象力、文字表现力不足的缘故。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得训练写字,例如小孩放学后,总向家长叙述:“妈妈,今天在学校……” 即使只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家长也可以准备一个日记本鼓励他写下来,慢慢的,家长可以问他:“为什么这样呢?”“你怎么想?”“老师怎么说?”等等,让他渐渐将文章扩大,加长。一年级的孩子喜欢使用学过的文字写字,家长看过之后要夸奖他、鼓励他、并慎重地保存起来。

3、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有的孩子精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另外,家长注意,有的小孩玩得最起劲时不要叫他,因为这正是他最集中注意力的时候。

4、让小孩有广泛的兴趣。

应该尽量培养小孩的兴趣,对各种事物表示关心,一年级正是好奇心旺盛有活力的年龄,家长可以依照孩子兴趣参加各项活动,让孩子成为有个性有魅力的人。

5、主动学习的习惯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长和孩子之间必须维持良好的关系,养成家庭学习的好习惯,要让孩子尽早养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就像婴儿会自己站起来走路一样,能够自己努力用功,不懂之处自己思考、解决,具备了“自己学习力”,就拥有了一生进步向上的原动力,这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自己培育力”,这样的孩子自然会自发、自主地用功,也就不会感觉学习很辛苦了。作为家长,要注意称赞孩子、鼓励孩子,让他慢慢养成一个人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篇2: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培养的一些习惯

孩子刚刚进入学校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学会”而是“会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刚入学孩子的父母来讲,这是重中之重,如不迟到,不早退,上课积极参与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会预习。同时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习惯。如让孩子做业自己检查,看清题目,认真书写、计算等,这对以后的发展非常有益。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现在我们班的人数较多,毕竟教师在上课时精力有限,即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会在某些时候有疏忽,因此孩子的是否专心听讲、思想集中的程度尤其重要。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年级小学生应该培养那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差的习惯让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在打好孩子基本功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一、培养孩子集中精力做事情的习惯。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要求孩子专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可以采用让孩子用眼睛看的习惯培养他们集中精力,如: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经过训练,现在孩子回家后很快集中精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家长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强求孩子读书很难以理服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如果孩子不喜欢看书怎么办?专家认为,这需要家长们的耐心。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小学1年级还是幼儿园的延长教育,所以家长说给他听、念给他听是有必要的,最好念孩子自己想看的故事书给他听,不要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选择,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多半讨厌看见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家长可选择适合幼儿的图画书,字体要大一点的,可以先把故事中的部分情节念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读,并鼓励孩子把读后的感受说出来。无论孩子最后说的如何,都对他表扬和肯定。长此以往,阅读终将变成孩子的日常习惯。

三、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

不要认为书写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得训练写字,培养孩子认真书写,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习惯。即使只是简单的数字也要习惯端端正正的书写的习惯。

四、培养孩子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五、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六、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

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此外,还应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爱动脑思考,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优良的学习习惯。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要订计划订要求,勤检查严督促,直到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渐渐养成。

篇3: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日常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教师了。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好奇、善模仿,教师是他们的偶像,必然会成为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所以,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数字,自己的板书也要认真规范;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我们教师也要提前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此外,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检查、鼓励、 表扬、批评等手段进行强化,促使孩子早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习惯培养中,听、说、 写、用,应从听开始。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数学课对于他们来说已是很不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1.在数学课伊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我都会利用开火车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运用的方法是:听算,由教师说题,学生认真倾听,然后计算,这样长时间下来会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倾听习惯。

2.多表扬、多鼓励,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

如今的课堂,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 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3.让学生专注倾听同伴的讲话

与其你把知识传授给他,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学习,而同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课上应培养孩子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通过交流、 汇报等形式学习新知。

三、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师在教一年级的学生写字之前,首先要介绍田字格的各部分,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四个小格,这些对于以后老师教写字的笔画时起重要作用。一年级起步阶段,老师的示范是直观教学的最好手段,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形象逼真的动作,亲眼目睹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通过帮助学生认识整个字各个偏旁的比例大小、书写位置和结构组合规律,让学生初步领略到汉字的结构美。教师还应要求小组学生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所有任课老师应该全员行动起来,每节课都要提醒孩子书写的姿势,长此以往才能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手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教室的黑板—教师的动作中去接受知识,模仿思维,时间稍长,他们便因单调感到乏味。 因此,让学生操作学具, 可使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扩大信息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弱,所以在课堂上经常会玩学具。例如,在学习“认识10以内的数”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带计数器,在课堂上总是会时不时传来学生拨计数器的声音。 所以我在上课之前就对学生提出要求,计数器要靠着文具盒摆好, 老师说拨的时候再拨,老师说放好的时候就不能再拨了,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孩子成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1.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

如,每天晚上都要按照课程表提前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 “丢三落四”的坏毛病。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养成习惯。

2.限制看电视的时间

上学后,孩子可以看电视,但应在完成作业之后,电视节目应经家长检查,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一年级小学生一般以30分钟为限。

3.要求孩子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早晨几点起床、几点上学、晚上几点睡觉,都应固定下来,除节假日之外,不要随意变更。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放学后按时回家,决不能在外边玩够了再回家。

篇4: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培养的一些习惯

一、在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以往,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是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带者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时间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即使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良好课堂秩序的一种保障,学生每次上完课后及时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用品如课本、工具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并要按一定顺序摆放。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培养良好的坐姿习惯

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柔韧性非常好,但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小学生在读写时如果坐姿不正确,久而久之,将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变形,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出现驼背或肌肉疲劳等症状。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要用一句话来提示学生,“坐如钟”一句简短的语言,能提醒学生及时改变不良的坐姿。我还经常告诉学生坐姿与自己的视力也密切相关。不正确的坐姿会造成眼睛的疲劳、使眼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视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会影响自己将来身体美,不良坐姿还会影响将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均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重视学生书写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来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而且书写质量很差,这跟书写习惯养成有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书写姿势的培养。严格要求,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如:坐时要端正,腰杆挺直,要求眼睛视线与水平面接近直角,距离在1厘米左右,这样既保证了脊椎正常发育,又做到了用眼卫生,书写时不要求多,也不要求快,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书写习惯。除严格之外,还有一个反复强化持久要求的问题,只有反复不断地强化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渐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所以书写习惯的培养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课堂上只要是提笔书写,我就让学生想口诀:书写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样学生通过简单的儿歌来强化记忆书写的正确姿势。长此以往,一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然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锲而不舍,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然会逐步形成。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还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是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先后顺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认真读题,抓住关键字眼,找出已知条件,认真分析,每道题至少读两遍,达到题意弄明白方可解答。

要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应用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真思考。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不愿意检查,也不会检查。既然学生在这一方面有欠缺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指导、多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检查方法,在检查中使学生意识到认真检查的重要性,从而能坚持认真去做。

认真验算的习惯,很多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每次写完题之后就感觉万事大吉,大功告成了,为此以往很多老师采取批评的态度,但结果没有太大的改进。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的方法,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书写清楚规范,竖式要写清楚,排列整齐,以便检查。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审题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平时多引导、多检查、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逐步养成。

预期目标:

①学生养成预习、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我们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每天晚上都有这三大环节要求。

②大部分学生的坐姿正規、书写规范化,字体端正、美观、提高学习效率,并养成认真完成任务的好习惯。③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演算、检查的好习惯。

④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实现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再把学习看成负担。 

篇5:浅议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大多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真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每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 由上节课的老师下课时提醒学生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 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一个月以来,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这群孩子,他们的注意持久性较差,要他们像高年级学生那样认真地听讲40分钟很是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提问,认真思考,作出积极的反应,对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星榜,开展“谁得的红星多”等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其次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 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边举手边不停地喊“老师,我”,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甚至跟同学交头接耳,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 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强, 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而一些在他们看来乏味的东西则不免会心不在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 在课堂上我们就应该细心地指导他们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我在课中常这样对学生说:“比比谁发现得多。”“谁能有顺序地把你发现的告诉大家?”“你知道他现在讲的在哪里,比比谁找得快。”……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在交流时,就让其他小朋友用小手指出他讲的在哪里,你找到了吗?

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 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当然要注意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否则易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和惧怕学习的心理。

五、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如写好数字、加号、减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等,为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展开比赛,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

篇6: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培养的一些习惯

而目前我们二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许多学生坐姿不正,导致视力下降。有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产生了错误的积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结合这些不良习惯,对照学习习惯基本要求,我们将从以下几下方面去落实:

一、在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一)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以往,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是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带者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时间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即使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二)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良好课堂秩序的一种保障,学生每次上完课后及时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用品如课本、工具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并要按一定顺序摆放。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坐姿习惯

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柔韧性非常好,但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小学生在读写时如果坐姿不正确,久而久之,将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变形,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出现驼背或肌肉疲劳等症状。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要用一句话来提示学生,“坐如钟”一句简短的语言,能提醒学生及时改变不良的坐姿。我还经常告诉学生坐姿与自己的视力也密切相关。不正确的坐姿会造成眼睛的疲劳、使眼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视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会影响自己将来身体美,不良坐姿还会影响将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均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重视学生书写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来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而且书写质量很差,这跟书写习惯养成有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书写姿势的培养。严格要求,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如:坐时要端正,腰杆挺直,要求眼睛视线与水平面接近直角,距离在1厘米左右,这样既保证了脊椎正常发育,又做到了用眼卫生,书写时不要求多,也不要求快,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书写习惯。除严格之外,还有一个反复强化持久要求的问题,只有反复不断地强化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渐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所以书写习惯的培养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课堂上只要是提笔书写,我就让学生想口诀:书写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样学生通过简单的儿歌来强化记忆书写的正确姿势。长此以往,一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然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锲而不舍,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然会逐步形成。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还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是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先后顺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认真读题,抓住关键字眼,找出已知条件,认真分析,每道题至少读两遍,达到题意弄明白方可解答。

要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应用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真思考。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不愿意检查,也不会检查。既然学生在这一方面有欠缺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指导、多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检查方法,在检查中使学生意识到认真检查的重要性,从而能坚持认真去做。

篇7: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培养的一些习惯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一个6、7 岁的孩子从幼儿园来到了陌生的学校, 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变化, 他周围的小朋友发生了变化, 他的学习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呢? 我先重点训练新生的坐、立、行。在训练坐姿方面, 我引进了注意力训练的方法, 即对新生进行坐姿+ 视点凝视的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让孩子按照学校要求的标准坐姿做好, 然后我会在黑板正中间放上一个硬币大小的彩色磁力扣。要求孩子们身体不动, 眼睛盯住彩色磁力扣, 大家进行比赛, 看谁盯得最久? 在时间把握上, 可以从1 分钟延长到5 分、10 分等等。这个方法颇受孩子们喜欢, 在比赛中既纠正了坐姿, 有锻炼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新生大约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 到第二学期时, 在听课中90% 的孩子都会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有了坐姿, 我们再来训练站立、行走就容易多了。我要求孩子们, 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全班60 多人不可能一下子都达到, 总有几个做不到的。这时, 我就把要求编成儿歌, 当我说: “站队时”, 孩子们就会说: “快、静、齐”。然后我会逐一表扬好的, 对做不好的给以具体指导, 再检查, 一旦做到了, 马上给他奖励, 当孩子们得到老师的夸奖后, 都会兴奋地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练习行走时, 我会先领着学生学习我们学校的路队礼仪, 让他们先记牢路队礼仪的小儿歌, 在讲解儿歌时, 就向学生提出要求, 如: 学生在楼道内, 上下楼梯时都要靠右行走。走路时, 要轻声慢步, 不能奔跑等等。由于孩子比较小, 有时只是讲解还不明白, 我就会亲自示范, 把这些要求都分解成具体步骤, 明确告诉孩子每一步需要做什么, 这样大多数孩子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提要求, 训练, 最终看到了效果, 良好的行为习惯已基本形成。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有从入学起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入学的前几周的教育非常的关键, 我觉得这一阶段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去听课, 怎么去学习。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在日常学习中从小事做起, 从细节做起。在培养学习习惯上, 我是从这几个方面抓起的:

1. 课前我会要求孩子们准备好学习用具, 并放在课桌的中间。

2. 纠正新生读书的姿势, 我会给孩子们做具体的示范动作, 让孩子明白书要放在哪里, 后背要怎样挺直。我会不时地提醒学生: “读书时”学生齐答: “要挺直”这样做, 学生容易记住, 而且易于操作, 利于养成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写字习惯, 我会先教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 然后进行示范。学生边观看, 边模仿。针对学生在写字时出现的不正确的姿势, 我会及时纠正。经过一个学期的纠正, 基本上学生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4.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们大家都知道: 他们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由于在座姿训练时, 我经常进行视点凝视训练, 我们班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比其他班级的孩子长一些。但是也会出现孩子好动、溜号的现象。所以我会在这个时候, 给他们提示, 如我会说:“小眼睛”, 学生答: “看老师”, 或者, 我有时走到学生中间拍拍肩膀、摸摸头等等, 用我的肢体语言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对于表现好的孩子, 我会用恰当的赞美来激励他们。

5. 培养学生大声发言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发言时先举手。规范举手的姿势。发言时必须站直, 声音洪亮, 吐字清楚。有些女孩子声音比较小, 我就会笑着做个喇叭的手势提醒她大点声或者重说一次, 久而久之孩子们都会大声发言了。

6. 下课后, 安排值日班长说口号, 整理备品, 为下节课做准备。

7. 放学后, 跟家长做配合要求孩子在家能按时完成作业; 会预习功课;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还包括卫生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孩子比较小, 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如何打扫卫生, 我要先在班级教孩子们如何拿扫帚和戳子, 如何扫地、拖地, 如何摆桌椅, 如何擦黑板……然后我会采取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等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督促孩子尽快学会打扫卫生。此外, 我会专门安排值日班长每周一检查个人卫生。要求每个学生做到勤换衣服, 勤检指甲。

总之,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培养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时, 教师做到要求要细、训练要勤、表扬要多、示范要多。“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恒心。相信孩子, 静等花开。

摘要:习惯一旦形成之后, 很难加以改变。因此, 在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初始学习阶段, 行为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低年级班主任, 要努力帮助刚刚走进校园的孩子们走好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使幼小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8: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关系到他的整个学习生涯。面对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培养学生会倾听的习惯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老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举手,有举的高高的,有站起来的,有嗷嗷直叫的,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请到则垂头丧气,而不是认真听取同伴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从新生一入学,我就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我总是带头倾听,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发言,能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而我也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眼睛看着老师;听同学发言时,仔细聆听,做到神情专一。小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现欲强,总以为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学生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老师怎么说,不关注同学怎么说;关注谁在说,怎么说的,而忽略说的内容,甚至只想着自己的回答,而不听他人发言。因此,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1)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在讲什么,还要听同学如何回答问题,弄清同学发言的大概意思。(2)不随便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否定,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也必须以商量、探讨、诚恳的等态度参与交流。(3)在听同学发言的过程,还要学会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那就是表扬鼓励。哪些学生特别认真倾听的,我总是及时鼓励,会用最温柔的表情、最动听的声音表扬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最特别的爱。同时,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

二、培养学生会说话的习惯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还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孩子手举得高高的,请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

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我认为“说”其实包括回答老师提问、纠正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三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我都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然后强调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让全班同学都听见;纠正他人发言时说出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讲伤害对方的话,被纠正意见的同学,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都要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可以说:“谢谢你,我听明白了。”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很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和用词,并教会学生长句短说,用示范的方法调控语速,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会读书的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叫学生把课文读一读,学生只是把课文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不知道要怎样读,读什么,读完后也不知道自己读了什么。

课本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材料,作为一年级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读书训练。因为读书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成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读书分为课前读书、课中读书、课后读书。课前读书实际就是预习,每学一个新知识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先把书读一读,找出自己会读的地方和不会读的地方,读的懂的地方和读不懂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听课。课中读书,是指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通过读书,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概括主要内容进行记忆和背诵。课后读书就是复习整理性地读书,要求学生每天做作业之前,先把书读一读,想一想当天所讲的知识和方法,再写作业。

对于一年级学生,读书的要求不要太高,只要能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对图中的动态部分进行合理想象就行了。文字部分,能读正确,理解明白就可以了。

篇9:谈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 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 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 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 我就适时地表扬。如, “伊镇滔听讲多认真呀, 有的小朋友真应该向他学习。”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 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很单纯, 都爱受表扬, 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 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 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 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分计算棒一边思考, 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这样, 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调动起来了。之后, 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 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 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 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 必须表达清楚, 使别人能听懂, 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 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 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 提意见:“老师, 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 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 老师都看见了, 这节课老师喊不到你, 以后的课老师会尽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以此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这样的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 实践活动被广泛地引入数学课堂, 成为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的重要策略。

一、在实践中求知

发生认识论认为:人对客体的认识是从人对客体的活动开始的, 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 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只有活动, 才能引起思维和认识的发展, 认识的起点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唯一可能的联结点———活动。由此可见, 儿童只有自己参与各种活动, 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在数学学习中, 通过实践活动, 用外显的行为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 并把外显的行为过程抽象成数学的表达, 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的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从而获得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两只猴子骑车比赛的场面 (一只猴子骑的自行车车轮是圆形的, 另一只猴子骑的自行车轮子是方形的) , 然后请学生猜一猜哪只猴子会取得胜利。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 并讲出了骑圆形车轮的猴子会赢的许多理由。接着我追问:“为什么车子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圆到底有什么特点呢?”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 整节课, 学习的目标由学生发现, 研究的问题由学生提出, 学生通过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探究出了圆的特点,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实践中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根植于后天培养的沃土中, 在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磨砺出来的。一切发明创造、

喊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 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于是, 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 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 我也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 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 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 在“做中想, 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 才能真正“理解”。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 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 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 在教学“分与合”时, 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 将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一盘放1个, 另一盘放3个;一盘放2个, 另一盘也放2个;一盘放3个, 另一盘放1个。有了这一操作的过程, 再抽象成数的分与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 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五、“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对作业要严格要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 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 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强调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养成良好习科技进步, 无一不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实践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 同时也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数学的“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所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 设计活动方案, 安排学习程序,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 在研究中自主地获取知识, 并活跃、拓展思维,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 教师设计了以“拼图”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课, 让学生发挥想象, 利用手中的七巧板等学具拼出一幅幅不同的漂亮图案。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叠一叠等操作活动, 形象地看到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许多新的美丽图案。学生在自主操作、研究拼图的过程中, 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并在实践中求异、求新, 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三、在实践中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活动的形式串起来是实践活动的特征之一。调动学生亲身经历, 并获得参与活动的发展性体验, 是数学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 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在亲历体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例如:在学习了“商品打折”的有关知识后, 我要求学生设计最佳购物方案:“国庆节”快到了, 建军路各商场举行优惠大酬宾:商业大厦:买100元送20元, 童鞋全场6折;人民商场:买100元送30元;富安百货:童装上衣全场8折, 童装裤子全场7折, 鞋、帽全场5折。小明的妈妈

惯的好机会。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 (1) 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 要求学生边指边读, 强调他们多读, 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 读中画重点字、词, 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 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 (2) 规范书写。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 从写数字清楚, 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 都有规范要求。要求学生在限时内完成作业, 有了时间限制, 学生不敢随意浪费时间, 和时间比赛的结果会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细心演算。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 我们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计算必须慎重, 切勿草率从事。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 树榜样。 (4) 检验改错。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 有错误是难免的。我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再认真检查, 发现并改正错误。

总之, 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 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 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所以, 我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 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

篇10:一年级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合作学习;习惯;培养

一、“说”是合作的前提

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你胆子真大”“你说得棒极了”等等。对那些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增强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把复述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再如,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教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

二、“听”是合作的关键

学生的说是以听为起点的。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听取同伴的意见,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教师的要求,复述教师的要求,学生回答了问题之后,我又问道,你能把其他同学说的意思再说一次吗?要能重复叙述他人的话,自己就得听明白。

三、“指导”是合作的保证

一年级的孩子,有必要给他们讲清楚什么是合作,要讲明白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具体步骤等。如,教师和同学对口令9可以分成5和?生答,4。要凑成10,教师说我出3,学生说我出7,师生齐说3和7凑成10。然后将教师的角色交给同桌的俩小朋友。接着让同桌模仿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学生练习时,教师要作为参与者、引导者,和学生一起投入合作学习。

四、“时机”讓合作发挥作用

教师要善于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最好及时地安排小组合作。如教学“认位置”时,在学生初步分清左右后,组织同桌合作:仔细观察书上例题,得出观察结果;本子在书的左边,书在本子的右边,接着请两位小朋友分别站在教师的左右,让小朋友说说教师的位置,这时问学生:“同样是教师为什么一会左,一会右呢?”通过讨论,使学生物体的位置是相对另一物体而言的。

五、“评析”使合作更生动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一年级同样如此。学生在认真审视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中作出正确判断,并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之长处,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这样合作会更生动。

(作者单位 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小学校)

上一篇:的身边感动作文800字下一篇:《古镇风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