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024-04-21

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通用6篇)

篇1: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连载

四、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打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我国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们要走的工业化道路,不是简单重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而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汲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我国进入工业化时,发达国家已开始了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化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虽然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对资源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使用,也使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走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往往经历牺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则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相互协调。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传统的工业化往往是用技术和资本代替劳动,而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正确选择。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改善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同保障劳动者就业有机结合。

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的问题。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投资、土地、财税、环境、技术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支持和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抑制和依法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扩大国内需求。我国有十三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时期,具有市场潜力巨大的独特优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要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既要继续扩大投资需求,更要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继续拓展国际市场,把扩大国内需求和合理利用国外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坚持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改革开放的突破和深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连续发出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推出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从二〇〇六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中央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但必须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面貌,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条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具备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这个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要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业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定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继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从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入手,推动城镇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提高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发挥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加强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提高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防止和纠正强求一律、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等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以各种形式吸引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实力有了显著提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培养了一支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优秀科技队伍,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

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二〇二〇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展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制订科技发展的重大政策和配套措施,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研究、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真正使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对我国科技发展作出总体部署,统筹当前和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确定若干重点领域,抓住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培育大批创新企业,扎实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科技开发计划,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长远需要,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力度,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要努力建设学习型

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要完善培养体系,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进行开放式培养,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有效提升我国人才和人力资源综合开发水平,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要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形成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氛围,完善创新机制,创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一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和问题,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矿产资源,做好国土资源工作。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实行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要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供应为基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为主线,加大国内能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清洁能源。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依靠科技进步,发挥

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形成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在全社会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节约意识,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重大污染事故不断发生,环境保护仍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建设项目和有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坚决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提高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人民日报》(2006-07-25 第08版)

篇2: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但是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由此改变。我国现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还是很低,完成整体提升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速度问题人很重要。我们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上下功夫。能否从变化的形式中捕捉到难得的发展机遇,保持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的大局,关系到亿万百姓的福祉。2008年以来,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规模增加政府的支出,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的振兴计划,大强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鼓励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幅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做到了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不仅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一批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干部队伍。一是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素质。要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旨,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深悟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而在思想意识上对科学发展观实现新的升华;要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题,教育干部深学履行岗位职责的业务知识,广学经济、科技、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政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教育干部强化战略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善于科学决策,努力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能力。要通过加强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素质,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能力。一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科学决策意识,学习现代决策理论,掌握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努力提高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要注重调查研究,抓住本质,把握规律,使每一个决策方案,都建立在严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扬党

内民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党内议事规则和程序,确保决策科学。要强化法制观念,坚持按制度、规定办事,防止违法决策。二要提高科学领导能力。首先突出重点。工作指导上,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突出重点方向、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三要提高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各级干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用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以发挥表率作用为己任,进一步转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自觉肩负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责任,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精神实质,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带头学好、用好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选好配强干部队伍。

首先,要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一是健全良好的用人机制。二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其次,要加强管理,定期考核。第三,要强化监督,防患未然。在干部的监督管理上:一是强化事前监督。二是强化事中监督。三是强化事后监督。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夯实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组织基础。

一是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探索抓好党建促进发展的有效形式和载体。二是必须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三是必须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动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人为本,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后备人才队伍。

篇3: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9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全世界第二位, 经济实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改善。从中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之前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党和人民都很好的完成了计划内要完成的任务, 每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都很好地反映了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了当时最需要实现的目标。最近党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从党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进一步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同时要求扩大内需, 实现由原来的投资、出口带动经济发展转变到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在这个经济发展的转变中, 扩大内需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对于扩大内需这方面的问题近几年有着丰富的研究:国内学者孟好和吴丽红 (2010) 认为要扩大内需, 要从消费的角度来认识, 将中国的消费分为高、中和低三个不同收入水平类型, 根据各个阶层的实际情况分析, 认为短期考虑扩大内需的重点应放在扩大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上;而长期目标则放在提高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 并确保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合理分配。学者郑喆 (2010) 认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内需不足, 同时提出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传统、社会保障覆盖率和水平较低以及城镇就业形式严峻, 并针对需求不足的原因提出刺激消费来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

二、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及路径分析

(一) 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通过对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学习,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国家扩大内需面临的问题、正确的途径和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十二五”规划的思想指导下, 我们知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方法, 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就是要把原来的由“出口”、“投资”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成为由“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协调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这种转变方式增加了一个重要因素, 即“消费”, 因此消费就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果能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 那么就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变, 从而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所以, 扩大内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但是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却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 甚至在“金砖四国”中, 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也不及其他三国。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 目前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在60%以上, 美国更是高达80%, 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57.5%, 全球平均为61.5%, 中国大概是在40%左右, 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正是因为中国的消费率处在一个偏低的水平, 再加上经济的发展需要消费的带动, 所以中国才需要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经济又快又好转变。

(二) 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

理解了扩大内需的真正原因, 我们才能更好的正视这个问题。扩大内需, 就是扩大国内居民消费, 扩大国民对于各种产品的需求量。人们对于各个产品的需求加起来也就是整个市场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市场是由无数种商品交易构成, 而对于每一种商品而言, 它的需求数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可以用以下这个函数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中Q为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I为消费者个人收入, T为消费者偏好, P为该商品的价格, Ps为该商品替代品的价格, Pc为互补品的价格, E为对价格的预期, Qu为买者的数量, C为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影响人们对市场各种产品的需求因素主要有:个人收入、商品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偏好、预期等变量。如果居民个人收入增加, 那么居民就有更多的钱用来买东西, 对商品的需求量也自然会增加;假如商品的价格下降, 根据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价格越低, 需求量越高, 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同时, 若某一商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降低, 那么消费者就会选择替代品和互补品, 从而导致了该商品的需求量下降;消费偏好也影响着商品的需求量, 如有的消费者在选择饮料的时候, 一部分消费者会偏爱可口可乐, 如果偏爱可口可乐的人越多, 那么可口可乐的需求量就大;如果消费者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好, 也就是说比较乐观, 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消费, 从而使得某些商品的需求量上升。

(三) 扩大内需的路径分析

从这些影响变量中我们可以看出, 影响居民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个人收入, 我们可以从个人收入的角度, 来看看如何能扩大内需。按照中国居民收入的高低, 可以把中国消费者分为高级、中级和低级三个不同层次的消费阶层, 其中中级消费阶层的人数是最多的;高级和低级消费阶层虽然人少但是高级阶层的消费能力是最强的, 他们当中的人财富占有率是很高的;而低级消费阶层的人们往往是生活很贫困的, 由于收入水平很低, 他们很少消费。

根据各个消费阶层的收入水平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扩大国内需求水平。

首先, 扩大中等收入消费者们的消费需求。中等收入人群在中国占得人口比重最高, 所以真正能够扩大内需的主力军就在中等收入群体, 由于中等收入群体庞大的人数基数和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的主要潜力责无旁贷的落在此类群体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 就是要挖掘这个群体的消费潜力, 除了原有的城市中等收入群体以外, 近几年大中城市里的外来打工人员和广大农村中有消费实力的农民, 都可以看作是中等收入阶层的潜在力量。企业和厂商应该多开发一些适合中等收入消费者的产品, 最大限度的满足这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其次, 提升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虽然高收入人群的总人数不多, 但是在扩大内需的时候, 我们还是要重视这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因为高收入人群的财富占有率很高, 因此他们虽然占总消费人数的比例不高, 但对扩大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不可忽视。要扩大内需, 这部分群体需要在保持原有消费水平下, 缓和的提高消费水平。不应该对高收入消费者征收消费税, 这样会打击高收入人群的消费积极性。

最后, 对于低收入人群, 因为个人收入的有限, 因此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 主要是提高这部分人群的收入水平, 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 调整这部分人的收入合理分配, 收入有了保障和提高的前提下, 扩大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水平。还可以从扩大低收入人群对生活必须品的需求量为突破口, 以此扩大这类人群的消费需求。

三、扩大内需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 中国扩大内需存在的问题

第一, 居民预期收入不乐观。无论是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还是高等或者低等收入阶层消费水平, 前提条件是人们愿意消费。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消费者不愿意消费, 这个原因可能是消费者对居民收入预期不好。一方面, 由于消费者对收入预期不稳定, 在面对下岗问题、应付退休养老制度改革、房价的一直攀升和子女教育费用等问题时, 很多消费者不敢消费、不愿意消费, 他们积攒资金的倾向比较大, 消费都比较谨慎。另一方面, 目前居民的收入来源多只能通过固定工资, 居民的直接投资渠道少, 证券市场尚不规范且风险较大, 导致居民储蓄仍以银行存款为主。大部分居民将收入更多的愿意存入银行, 而并不是去消费, 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需求的速度也相应较慢。这是扩大内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第二, 收入差距过大。根据居民收入水平不同分为高、中、低三个消费阶层说明,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还是显著存在的。其中高级和低级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很明显, 说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从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可以看出, 现期收入差距过大, 也是导致消费需求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2009年, 中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47, 且呈继续扩大的趋势。这说明, 中国的收入分配已经进入了差距过大的区间, 社会上出现分配不公、贫富分化现象, 虽然还没有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 但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扩大内需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 使社会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高收入阶层手中。由于高收入消费阶层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 而平均消费倾向低, 这样必然带动全国居民的消费倾向的下降, 使消费需求不旺。

(二) 政策建议

第一, 增加居民收入, 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通过收入分配的结构性调整和更大范围内的再分配, 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加大投入, 强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做到应保尽保;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人员收入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 企业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 通过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 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

第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 要扩大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尤其是要加大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 早日建立起全社会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障体系, 使中国居民“生有所依、病有所治、老有所养”, 使中国不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生活都能得到切实保障。其次, 应在医疗保险、人身保险、失业救济等方面增加扶持力度,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有利于居民解除后顾之忧, 对自己未来的消费支出有稳定的预期, 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促进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伴随经济环境的变化,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由治理通货膨胀转向刺激需求、调整结构、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 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内需的扩大。而扩大内需需要投资与消费双拉动, 但是, 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对拉动经济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投资需求属过渡性需求, 扩大投资需求可以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 在长期中则收效甚微, 而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 保持旺盛的消费需求才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保证。

第三,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创新农业技术,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优化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 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提升农民的消费需求和能力。同时, 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农村消费环境,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为农民的消费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与此同时,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速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创造方便农民就业的社会环境,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想方设法开辟农民增收的各种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小刚, 李钢.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探析[J].兰州学刊, 2010 (1) .

[2]、柯跃进.萨伊定律与扩大内需[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 .

[3]、孟好, 吴丽红.从消费角度看我国扩大内需的途径和建议[J].百家论剑学刊, 2010 (1) .

[4]、郑智峰.扩大内需的支点: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J].经济观察学刊, 2010 (1) .

篇4: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政策推动,初步建立起一套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提升绍兴市教育综合实力、更好地满足群众教育需求的新的增长点来抓,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的管理机制、建园办园机制、经费保障机制、队伍优化机制。

(一)建立完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全市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设立幼儿(学前)教育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和教研员,以构建完整的幼教行政管理网络和教科研指导网络。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基本形成“地方负责、分级管理、部门协作,市、县(区、市)、乡镇、村各级上下衔接、有效运转”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

(二)形成城乡两种模式的建园机制

在城区,以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为抓手,形成了城市建园新模式。市政府相关政策规定:凡住宅开发和城中村改造,相关部门要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配套建设托幼园所,并及时移交到当地教育部门,以此作为住宅开发地块出让和城中村改造的前置条件。建设单位需根据开发或改造规模,按照《浙江省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配套建设托幼园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竣工验收合格后,配套建设的托幼园所作为国有资产及时无偿移交到当地教育部门。此模式已成为城区完善学前教育网点布局的主要模式。目前,市区已有31所配套建设幼儿园正式移交给当地教育部门,总投资达到1.1亿元。

在农村,以行政村幼儿园建设为抓手,形成了“乡镇村为主、多元筹措、财政补助”的建园新模式。此举强化了乡镇、村两级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了乡镇、村两级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各地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中腾出来的空置校舍,一般均被要求保留教育用房功能,其中适合开办幼儿园的优先改建为幼儿园园舍。同时,加大财政补助力度。近三年来,各地共落实财政补助经费近3000万元,全部用于乡镇、村两级幼儿园的建设补助或升等定级奖励。

(三)建立城乡“两个为主”的办园机制

在城镇,建立以“民办公助”为主的办园机制,努力探索“政府主导,民办公助,自主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的幼儿园。

在农村,建立以“集体办公助”为主的办园机制,逐步建立“以公办的乡镇中心幼儿园为示范,以集体办的村幼儿园为主体,以个体办的幼儿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四)建立政府主导、投入多元的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落实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把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同级教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逐年增长。

二是落实学前教育专项发展经费。从2009年起市本级每年安排500万元学前教育专项发展经费,用于托幼园所新建、扩建、改建等补助,做到专款专用、滚存使用。各县(市、区)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立学前教育专项发展经费。如诸暨市每年划拨300万元、上虞市每年划拨200万元用于乡镇、村幼儿园的补助。绍兴县对达到县、市两级合格标准的乡镇、村幼儿园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10~15万元。

三是落实幼儿园教师专项补助经费。从2007年起,市区按人均5000元/年的标准对在职非公办幼儿园教师进行专项补助,到2012年人均将达到10000元/年。此项专项补助经费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明显提升。

(五)建立“增资、增编、增培训”为主的队伍优化机制

一是提高待遇增工资。在实施非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建立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市、县(区、市)、乡镇财政和幼儿园所在村多级补助办法,重点是改善非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

二是拓宽进口增编制。为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事学前教育,近年来,我市逐步增加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优先落实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干、幼教辅导员的公办教师编制,并由乡镇中心幼儿园向各村幼儿园选派一名公办编制的骨干幼儿园教师,以切实提高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指导水平。2008年,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教师44名。

三是政府买单增培训。从2007年起,市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实施“零收费”,市财政按300元/人·年的标准补助培训经费。县(市、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也纳入各级财政教育事业经费预算。各地幼儿园还通过“园

际联盟”“姐妹园结对”等形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二、明确目标,努力推进我市学前教育新一轮大发展

当前,我市学前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根据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今后五年全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使我市的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匹配,与各类教育发展相协调。高标准普及具体表现为:基本形成0~6岁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托幼园所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机制灵活、运作规范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围绕发展目标,要把握好四个目标取向:幼教事业发展以城乡均衡化发展为目标取向;办学条件改善以标准化为目标取向;教师队伍建设以普遍提高素质、大力培养骨干教师为目标取向;幼教质量以幼儿人格健全、心智健康、体格健壮为目标取向。

具体地说,要提升三项指标:提升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至2012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要达到98%以上。提升幼儿园建设达标率。至2012年,全市所有幼儿园都达到省级办园标准,100%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和80%的村幼儿园要进入等级幼儿园行列。提升幼儿园师资水平。至2012年,全市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要达到98%以上,其中65%以上的专任教师要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

(一)启动“评、创、建、管”并举的学前教育四大工程

启动市“学前教育先进县(市、区)”评比工程。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重在考核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均衡度,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度,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满意度。

启动市“标准化幼儿园”创建工程。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托幼园所场地和设施设备的审核指标,各级教育部门要对申报的幼儿园严格审核,争取到2009年年底有40%左右的幼儿园创建成市“标准化幼儿园”。

启动学前教育规划建设工程。制定学前教育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根据“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原则,完善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推动全市学前教育的新一轮发展。农村每个乡镇要建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设若干中心村幼儿园和教学点。山区和偏远乡村要根据“就近入园”原则,适当保留部分教学点。

启动乡镇中心幼儿园“三独立”管理工程。乡镇中心幼儿园要做到独立设置、独立法人、独立建账设户。

(二)建立健全“科学育儿、注重内涵、家校联动”的学前教育评价体系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应试化。建立完善幼儿发展评价、教师成长评价、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和目标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要通过专家引领、经验交流等形式有效提升教师素质,有效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坚决纠正片面强调智力发展、忽视儿童个性发展的错误教育观念,让幼儿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真正使幼儿教育成为培育儿童健全人格、健康心智、健壮体格的良好开端。

(三)认真落实“全员负责、全面落实、全程管理”的安全保障工作

篇5: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心得体会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8-1-25 17:45:19 发布人:lsy1chj2wdh3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是**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机遇,如何抢抓和把握这一机遇,把“十一五”规划落到实处,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新课题。作为**市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面对机遇和挑战,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政策与实践结合运用上理清思路、做好文章,真正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有效推动**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坚持政策指引,强力推进工业化核心战略的实施 找范文,到网:http://

以工业化建设为核心,以工业的突破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是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政策指引,强力推进工业化核心战略实施,就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机遇上的优势,合理调整发展策略,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充分挖掘工业经济增长潜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一是运用政策,在统筹规划中做文章。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加强对国家中部崛起政策和本地工业经济运行现状的研究,找准工作结合点,制定完善政策,梳理工作重点,建立工业发展长效机制,强化促进措施,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机遇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二是抓住重点,在项目推进中求突破。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生态良好和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继续按照“对外抓招商、对内抓扩张”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在招商引资上,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担保力度,积极宣传国家对中部崛起的有利政策,健全信息来源网络,建立联系人制度。在整体规划中,既要注重做好新增项目的资金引入,同时还要做好已有企业的产业配套延伸工作。在内部扩张上,要加强对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与组织,努力做好对本土企业的增资扩股工作,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加大项目组织和申报争取力度,健全和完善指导和培训机制,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着力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相互依托,在产业集群中谋发展。要主动把**工业经济融入省会经济圈,加强合肥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积极开展项目研讨和项目对接活动,并依据自身资源和比较优势,按照经济圈产业一体化的基本框架,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布局,延长、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

二、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控

正规高效的工业运行秩序,是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监督和控制,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才能有效保证企业在良性经济运行中谋求发展。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搭建工业聚集平台。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引入、管理和考评机制,改进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和指导,做到每一个产业都有人管,每一个大企业、大集团都有人联络,每个专业园区都有领导去抓。同时,要注重加强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合理规划、配置土地使用资源,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化产业园建设力度,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二是加强工业运行监控,推动企业良性发展。要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要生产要素的运行监控,合理调度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和投融资情况,及时把握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企业排扰解困,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如:及时召开有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的现场办公会、组织企业间的产学研联合、促进银企项目资金对接、帮助企业扭亏增盈、协调处理好煤电油运等。三是健全优化运行机制,依法指导经济运行。首先要建立管理责任制。按照隶属关系建立领导联系制度以及定期现场调研办公制度和督查调度制度,实行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的管理责任制。其次要建立市场分析与预测制度。定期对市场运营和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为经济运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超前规避风险,保证工业经济合理运行。再次要建立考评制度。以考评促落实、促创新、促发展。

三、强化行政效能,努力构建完善的指导、服务体系

行政效能的积极以挥。能够有效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高速运行。市经委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只有坚持持围绕创建设“三型机关”,强化自身建设,创新思维,履职尽职,拓展服务,不断提升依法执政水平和驾驭经济建设的能力,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参谋助手。要充分发挥好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经济建设规律性研究,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要做到超前思维、超前谋划,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为市委、市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组织实施

篇6: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总公司:

XX根据XX《关于在公司系统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推进大会、全省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我所实际,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大讨论活动,深入基层进行学习调研。

我所以“一学习二争创三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见成效”为主题,紧紧围绕资产经营管理、公租房管理和建设、物业服务管理、深化绩效工资制度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和座谈会,通过撰写心得体会、集体讨论、下基层听取住户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切实了解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认真梳理和查找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政策措施、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增强全体干部职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探索有利于单位加快发展的新思想新办法,积极促进房管所科学发展、平稳较快发展。

一、房管所面临的问题

房管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以来是以公房管理、产权交易、房产开发为一体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从事直管公房(含住宅与非住宅)的经营、管理、维修、房地产开发、危旧房改造、物业管理等。房管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为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随著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旧城区的改造,公有住房的大量出售,房屋的产权已呈多元化态势,房管所资产大量缩水。并且,房管部门普遍面临房租难收、房屋修缮费严重不足、办事效率不高、人员老化、负担较重和经济规模单一等问题,原有的以租养修、以租养人的体制难以为继,房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特别是自2009年房管所划归到XXX,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来,房管所原有的体制已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需要,要想房管所健康稳定的发展,除了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以外,只有通过行业自身的努力,不断深化改革,转化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解决思路

1、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

“解放思想、推动跨越”活动的开展对我所今后的改革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重要影响,我所党支部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深入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

性、创造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改革创新、创先争优、科学实干、服务大局的精神意识,再以党员带动干部、职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引导全体职工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如何破除影响全所各项工作的陈旧观念、如何探寻推动全所跨越的新思路新举措、如何完善有利于单位加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如何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和查找我所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政策措施、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使党员干部职工克服因循守旧、畏难懒散、狭隘封闭思想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优化经济发展服务环境,推进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

2、要与市场经济接轨,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

一是房管所体制改革,就要重新梳理国有资产,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大力清理脱、漏、失管房,确保国有资产保证增值不流失。房管所作为有政府政策扶持单位,就要走市场化道路,打破原先带有的行政性、计划性色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做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重新组建“企业化”的管理企业,按市场主体、企业法人模式运作,在市场中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二是房管所可利用自身优势开发物业管理或房屋经营项

目。首先,尽管管区内的部分房屋已经出售给个人,但是房屋的基本情况、居民的居住使用状况等,房管所掌握得比较详细,这是开展物业管理工作的基础信息,也是比起市场上的那些物业公司来说最大优势。其次,房管所拥有一批从事相关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管理经营队伍,可以马上开展工作。最后,房管所具备开展与房屋经营相关业务的必要条件和资源,可涉足房地产开发、房屋维修、房屋装修、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屋租赁协管等领域,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3、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增加综合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房管所位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能力。员工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单位的口碑和业务的开展。员工的素质高,工作的基础台阶就相对较高,单位的工作标准就高,工作的效率就高,完成任务的效率就高,单位发展的速度就高,单位的效益就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就会随之升高,单位的知名度就高,单位的生存希望就高,发展的空间和前景也才高,也才能激发员工干事的激情,让员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与单位形成强大合力,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三、要创新管理模式,以住房保障工作推动单位跨越式发展。

2008年底,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

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是国家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可以大力推进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对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为大量社会闲置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为今后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服务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关心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维护他们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房管部门的重要职责。XX年XX月,我所转变思想,开拓创新,主动为政府排忧解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响应了市委、市政府和总公司的号召,接管了XX和XX公租房服务管理工作,按照“管理好、服务好、经营好”的指导方针,认真做好公租房的服务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小区住户及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为下一步各单位介入保障房后续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探索了一条适合公租房可持续发展之路。

“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大讨论活动对我所今后的改革发展有着深远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任何活动的开展重在行动,贵在落实。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于加强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实践发展观,也才能打

上一篇:2023上半年社区反邪教工作总结下一篇:游松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