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24-05-03

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精选8篇)

篇1: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布日期:2008-11-08 点击:168次

改革开放以后,县域经济不断壮大。目前,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县域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在全球经济放缓、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出口订单减少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县域经济发展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要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要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真正体现了发展的硬道理。

其次,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结合,要与农村综合改革相结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等各种税费以后,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步伐明显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减人、减事、减支与发挥政府职能的关系,乡镇机构该履行的职责、该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逐步加强。

第三,发展县域经济要坚定走工业强县的道路。国内外发展的实践证明,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工业化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培植地方支柱财源、实现财政增收的重要渠道,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县域工业的发展也是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能力。事实上,县域工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发展县域工业必须将工业与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即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工业或第三产业,如农产品、林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的加工、运输、仓储、销售以及与农业发展相配套的服务业。只有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的密切配合,才能有力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第四,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联系起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打开这种格局创造了前提。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推动了县域经济工业化的进程。

第五,发展县域经济要结合当地的城镇化来进行。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发展小城镇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对小城镇建设进行超前引导,科学规划,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组织模式。

第六,发展县域经济要体现当地的优势,以特色经济作为龙头。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本地特色为代价。特色经济要坚持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县域主导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一是要立足现有条件,扬长避短,把自己的特色发挥出来,在比较中求生存,在优势中求发展。二是要分析市场,深挖需求,谋求特色和优势。资源总是稀缺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从外部获取资源的能力及其内部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反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资源本身并不会产生经济价值,它们必须被放置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才能有效利用,并产生经济价值。三是要把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单有自身的资源优势,而现有条件下不符合市场的需求,不能发展;符合市场需求,但是目前本身不具备发展的能力,也不能脱离实际。

第七,发展县域经济要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离不开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农民的收入来源主体正在发生转移,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经营收入为主逐步转为依靠非农产业的发展为主。鼓励县域内非农产业、中小规模工商企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减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是非常有利的。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

(来源:《经济日报》 2008年11月4日)

推进四大创新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06-03-16 点击:32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创新思路,把握发展方向

思路决定出路。县域经济能否大发展、快发展,除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外,关键要有与时俱进、科学明晰的发展思路。综合分析永兴的优势与劣势、潜力与困难、机遇与挑战、县情与民情,我们把永兴的发展定位在建设“全省一流的县城、一流的民营经济强县、一流的旅游景区”上,把思路定格在“坚持项目带动、调优经济结构、突出工业强县、实现跨越发展”上,把重点定点在实施“中国银都”发展、工业园区带动、永兴冰糖橙品牌、旅游产业开发四大战略上。一是创新发展城镇经济思路。立足永兴的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坚持提质与扩容并重,着力经营城市,建成功能最强、生态最好、人居最佳、产业强壮、特色突出的特色工业城和现代山水旅游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兴业,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和城乡互动。二是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思路。立足相对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以园区为依托,以市场为载体,坚持“四

为主”(经济以民营为主,企业以民有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落实“四不论”(不论何种形式,搞好就行;不论归谁所有,缴税就行;不论哪种所有制,能促进发展就行;不论级别高低,能搞上去就行),放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坚持“兴”(围绕特色产业开发兴办企业)、(吸引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办企业)、(挖掘民间资本潜力办企业)、“引”“挖”“扶”(扶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举,在壮大工业上先突破、大突破。三是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路。立足后发优势,以项目为支撑点,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突破口,硬环境硬抓,软环境抓硬,坚持“思想不通换脑子,工作不力换位子,阻碍发展摘帽子”,开展全民招商,力促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地招商引资。四是创新特色经济发展思路。坚持“一乡一品、规模经营、市场聚集、大户带动”,着力建设“一个园”(县工业园)、“三个带”(国道经济带、省道经济带、东部山区经济带),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集约经营集中”;大力整合金银产业资源,打造“中国银都”品牌,建设在全国有最大影响的白银交易市场;大力开发以丹霞山水和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建成全省一流的旅游景区。

二、创新机制,突破发展瓶颈

机制障碍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永兴县着眼于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活生产力潜能,着力创新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机制。一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保障机制,破除论资排辈,坚持放眼四海,唯才是举,广纳群贤,不拘一格选人才,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合理流动。坚持以发展论功过,以业绩定取舍,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有为就有位,无为便无位”的用人机制;坚持以考核定位次,以功过论奖惩,以作为求地位,实行目标管理、末位淘汰考核制度,实行县级干部联乡包产业、包项目责任制和部门包村办实事、机关干部“结对子”帮扶制度,奖优罚劣,做到了人尽其才。二是创新资金运筹机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乡镇“零户统管”、部门“零基预算”,推行政府采购,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立足优势资源,围绕 “黑”(煤炭)、“白”(白银)、、“绿”(永兴冰糖橙)、“奇”(丹霞山水)、“彩”(烟花)“六大特色”做文章,“净”(水电)

培植新兴财源,优化了财源结构;面向市场,充分发挥产业引导资金的作用,变政府单一投入为社会多元投入,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公司化运作建设资金,做到了财尽其力。三是创新物力使用机制。盘活城市有形、无形资产,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实行竞价拍卖、协议出让,实现了土地资产的有效增值;将道路、公厕、垃圾场、公交线路等经营权和使用权推向市场,把死钱变活钱;对户外广告标牌经营权、公益设施和公益活动冠名权,进行转让、拍卖和租赁,把“无形”变“有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盘活了各类闲置资产,做到了物尽其用。通过机制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创新技术,增强发展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升县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经济发展的一次飞跃。为此,永兴县大力加强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快技术创新,努力把后发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强势。一是抓引进。加快发展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及各类科技中介组织,健全科技创新支持体系,广泛搜集科技信息,引进当地需要、市场前景看好的科研成果;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依托项目,引进“候鸟式”人才,进行短期指导和技术攻关,通过一个项目、一个老板,引进一批人才。二是抓推广。组建专业队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普及科技知识,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大办各类科技园区,先示范、后推广,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使

良种良法、先进技术和工艺得到群众认可。三是抓应用。以园区为依托,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突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有机化进程,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企业为载体,运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工业,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四是抓开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变,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鼓励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信息中心和营销中心,鼓励企业开展横向联合,加强校企、院企协作,努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近几年来,永兴县已有1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实施技改项目28个,开发新产品34种。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了经济发展动力。

四、创新环境,营造发展洼地

环境就是形象,就是生产力。良好的环境,不仅能带来社会效应,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永兴县坚持“软硬兼施”,力促硬环境上档次,软环境上水平。在硬环境上,大力加强城镇、交通、水利、通讯、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全省一流的县城”,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合理设置城市景观、街道建筑等,做到既反映历史文化传统,又体现现代气息,以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着力构筑“园林永兴”。在软环境上,完善政策,兑现承诺,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措施,彻底铲除滋生“三乱”的土壤。对所有审批项目,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对重大项目,实行联席会议制度,联审联批,特事特办,专人服务,跟踪落实;对重点项目,实行政府挂牌保护;对外资项目,实行全程代办。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和执法机关的主要职能定位在服务上,大力营造规范有序、诚实守信、优质高效的亲商环境;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市民素质,努力营造“诚信、纯朴”的人文环境,以最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努力打造“魅力永兴”。通过环境创新,营造了发展洼地,激发了创业主体的活力。

篇2: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涵盖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系统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接合部。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

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在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时,强调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战略目标,坚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四轮驱动,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统筹对内对外开放,更加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我省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精神,需要欠发达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牢牢把握跨越式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进程。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克服或避免把工业化等同于单纯做强做大工业的认识误区。工业化是指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变革以及工业文明、工业生产方式在农业和服务业中的渗透、拓展和应用,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收入(或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长期的、动态的过程。由此可看出,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地区工业化的先导力量,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工业化不等于单纯做强做大工业,工业化的实质是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欠发达地区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工业,提高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克服或避免把新型工业化看作是发展水平的认识误区。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相比而言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而不是发展水平,其特征突出体现在“三大跨越”:一是跨越传统工业化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时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做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紧密交融;二是跨越传统工业化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巨大破坏的时空,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优先,注重节约资源;三是跨越传统工业化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造成了劳动力大量失业的时空,注重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解决好就业问题。因此,欠发达地区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要克服传统思维,克服畏难情绪,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本地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突出工业主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等四条基本途径,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突出工业主导,做强做优工业。按照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要求,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工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和关键,构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在强化原始创新的同时,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质量和标准建设,培育自主品牌,增强产业竞争优势。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加快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实行区域化种养、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系列化服务,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成“龙型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抓住以下四个着力点:

一是立足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产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坚持“引外龙、育新龙、扶小龙、兴强龙”的方针,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加大支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三是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障。要引导龙头企业增强社会责任,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同关系,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四是以大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走“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区域突破”的道路。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要围绕特色资源的开发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实现“芯”(核心产品)+“块”(经济规模)+“链”(产业延伸)+“群”(配套体系)的整体推进,发挥其提升县域竞争力的乘数效应。

推进城镇化

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以城镇化为保障。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要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失地农民问题。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

二是节约土地、保护耕地问题。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耕地红线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三是农民工问题。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推进市场化

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以市场化为动力,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抓住以下四个重点:

一是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强化政府的扶持服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尤其要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的“玻璃门”问题和融资难问题。同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农民提供多种有效服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作用。

二是加强市场建设。推进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建设,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三是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提高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水平。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

种资源,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构建新型开放格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指城乡虽然处于不同空间但总体上基于同一平等经济社会体制的发展。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为根本要求。要抓住以下六个着力点: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改变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统筹城乡规划,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二是加快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破解城乡产业分割和农村产业支撑不足的问题,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原则,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改变农村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优化配置。

四是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改变农村富余劳动力多但转移不充分的状况,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篇3: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湖北县域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07年, 湖北76个县 (市、区) 完成生产总值4621.5亿元, 增长13.9%, 比2002年提高6.6个百分点;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9亿元, 增长19.3%, 比2002年提高了11.4个百分点;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934.8亿元, 增长34.2%, 比2002年提高24.3个百分点。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是2002年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

2、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7年, 湖北省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1.8亿元, 比上年增长26.5%;税收占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62.8%, 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其中有10个县 (市、区) 的占比超过了80%。与2006年相比, 2007年GDP超过50亿元的县 (市、区) 由30个增加到43个, 过100亿元的由8个增加到11个, 仙桃市达到190.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亿元的县 (市、区) 由48个增加到58个, 过3亿元的县 (市、区) 由5个增加到10个, 其中武汉市江夏区和大冶市分别达到5.16亿元和5.1亿元。武汉城市圈32个县 (市、区) 共完成生产总值2338.9亿元, 比上年增长14.8%, 对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5%, 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3、工业支撑作用显著。

2007年, 湖北省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1529.3亿元, 比上年增长20.8%。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总户数达到6295家, 比上年净增1139家;实现增加值1113.4亿元, 增长23.9%;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1.4%提高到24.1%。拥有超过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县 (市、区) 达到23个, 49个县 (市、区) 拥有3家及以上的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工业企业。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 县域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19.1%和13.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6.9:37.4:35.7调整为26.6:38.3:35.1, 非农产业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4、特色产业加快集聚。各地以园区为载体, 依托资源优势,

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 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 增强了区域竞争力。据调查, 省重点扶持的52家成长型产业集群网络关联企业3862家, 实现销售收入1381.1亿元、上交税收48.7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40.7%和38.7%。随州专用车改装、稻花香酒业、仙桃无纺布、鄂州金刚石刀具、通城涂附磨具、宜昌磷化工和电子材料、荆州石油机械、京山包装机械等一批产业集群快速扩张, 在全省、全国抢占了行业领先地位, 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5、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07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97元, 比2002年增加1333元, 年均增长10.3%, 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县域社会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达到1592.03万人, 五年来每年增加60多万人, 其中非农产业人员的比重达到61.13%, 比2002年提高了9.86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1、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来, 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 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全省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县域经济仍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体制机制不活、产业结构不优、经济外向度不高、发展环境不宽松等困难和问题, 仍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当前,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抢抓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明确新任务, 采取新措施, 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2、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以富民强县为目标, 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对内对外开放为先导,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招商引资鼓励全民创业为突破口, 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要抓手, 坚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强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 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园区经济、壮大产业集群、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推动县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为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奠定坚实基础。

3、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好的体制机制环境;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 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企业、特色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 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推进城乡一体化,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先进县 (市) 的示范带动作用, 重视和推动中等县 (市) 争先进位, 扶持和帮助欠发达县 (市) 努力赶超。

4、发展目标。

在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的前提下, 力争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 使全省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县域GDP总量增长65%以上, GDP过100亿元的县 (市) 由2007年的11个增加到40个左右;县域财政状况进一步改善,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财政收入过3亿元的县 (市) 由2007年的11个增加到5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3997元增加到5500元左右。县域城镇化率明显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三、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1、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

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 使工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要立足各地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 壮大产业规模, 提升产业层次, 形成优势产业。着力培育一批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实施质量兴省战略, 推进精品名牌工程, 到2010年全省中国名牌达到80个以上、国家免检产品达到l20个以上, 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做大做强重点骨干企业, 充分发挥大型企业 (集团) 的领军和带动作用。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 发展配套产业, 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 完善园区基础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打造体制创新平台、对外开放载体、产业转移基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防止工业污染, 努力降低能源消耗。

2、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加大高产农田建设及低丘岗地、低产林改造力度,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引导优势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建设一批农产品优势产业带,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标准化加工、企业化管理的新格局。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示范体系,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支持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

3、加快城镇化步伐, 强化城镇聚集与辐射带动功能。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 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体系。支持一批基础条件好、人口规模较大、具有产业支撑、区位和特色经济优势明显的县城, 率先发展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镇。加快城镇公共设施建设, 鼓励各类法人和自然人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开发建设。坚持产业兴镇, 根据本地区资源特点和城镇功能定位, 发展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重镇、旅游重镇。将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市场建设结合起来, 强化城镇综合功能, 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格局。

4、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精简审批项目、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支持全民创业, 培育市场主体,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鼓励民营企业从事农业综合开发, 改造传统农业, 实行集约化经营。支持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出口创汇、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健全和完善县域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加强创业辅导和培训。培育造就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 推动民营企业管理创新与升级。

5、实施开放先导战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 坚决破除“内陆意识”,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宽广的胸怀、开明的政策和更富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 吸纳和聚集各类投资者来湖北创业发展、成就事业。要破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政策、思维和习惯, 放开一切能放开的领域、行业、地域, 开放一切能开放的资源。要创新招商思路, 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依托劳动力资源优势和现有制造业基础,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 大力引进沿海和境外企业到县域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 并在引进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坚持以质取胜, 积极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6、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努力改善发展环境。

篇4: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一是狠抓财源建设,夯实财政增收基础。近年来,大荔县坚持把财源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支持园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不断加大对全县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和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出台了《大荔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荔县财源建设奖励办法》,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投资环境,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二是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大荔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机遇,认真研究中央国债资金和基建资金的投资方向,通过优势项目争取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企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八鱼油脂等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5个,市级51个,累计为企业争取国家扶持资金500多万元。同时,认真落实中小企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大力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项目,2007至2010年共争取中省中小企事业发展项目资金1200万元,促进了县域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大力争取上级支持,努力缓解财政困难。

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坚持把争取上级支持作为缓解财政运行困难的重要举措。2006年大荔县先后被省财政厅列为省财政直管试点县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2007年,大荔县被财政部列为全国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2007年到2010年,大荔县利用中省市切块资金176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28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75万元,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9479万元、群众自筹和信贷资金及社会资金1.75亿元,共计整合资金近3亿元,保证了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市场建设工程、巷道硬化工程、人饮工程、村村通油路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十大工程的全面实施,有力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

坚持民生为先,积极落实国家公共财政政策。

一是民生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大荔县不断加大对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和扩大内需的投资总量,洛滨中学、疾控中心、中心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相继建成投用,18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全面完成,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职中实训楼、计生服务站、综合文化站、廉租房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蛋奶工程”受益学生达4万余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累计为13.8万名参合群众补偿医药费1.24亿元,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万,城乡低保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二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对粮食直补、综合补贴、两免一补、移民后期扶持等涉农资金全部实行“一折通”发放,共为全县16万户农民办理了一折通存折,直接将资金存入农民个人账户,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涉农资金安全规范运行和国家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同时,严格政策规定,简化兑付程序,积极做好“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

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努力建设效益财政。

篇5:浅论推动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思路,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强县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6年4月,作为全国惟一的县级代表参加了全国实施阳光工程两周年座谈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努力

把劳务经济建设成郧西第一大资源型产业。

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在提高就业能力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不断完善培训方式,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努力提高输出劳务的含金量,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水平。以国家实施的“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项目为依托,加大对县职业技术学校、县劳动就业局、农业推广学校等五大培训基地的整合力度,使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走合作化之路。二是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师资力量。大力培养“双师型”、“兼职型”教师,壮大职业培训教师队伍,提高职业师资培训素质。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不断完善和推广“学校+企业、学校+中介组织+企业”等订单定向培训模式,实现供需对接,培训、就业对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在提高输出数量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方式,加快建立和形成劳务组织化输出格局,提高劳务经济规模效益。二是依托劳务基地定向输出。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主动与发达地区大型务工企业签订劳务订单,形成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推动我县劳务人员成建制输出,保障劳务输出的及时性、有序性、稳定性、长期性。三是利用中介有组织地输出。积极引进发达地区有实力的劳务中介,引导郧西外出成功人士创办服务组织,发展劳务能人队伍,切实形成“三级联动、上下相通、内外相连”的劳务输出网络。四是采取多种形式有目的输出。积极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工种的劳务输出、洽谈(招聘)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输出。

加大组织建设力度,在提高服务劳务经济力度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推广和完善建立流动党组织、工会组织、计生组织等,加强我县务工人员集中地区组织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担负起做好服务,维护权益的职责。不断探索建立困难农民工救助机制和外出务工农户帮扶机制,继续推广“帮工队”、“保育居”、“红白理事会”等成功做法,着实解决外出务工家庭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为外出务工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加大依法维权力度,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上实现新突破。以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为重点,依法实施有组织的劳动维权。不断加强工会组织等维权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郧西县农民工维权中心的服务功能,建立一支稳定的维权队伍。切实畅通维权信息和渠道。组织司法、劳动、公安等部门积极推进在劳务输出基地,相对集中的行业和大型企业组建劳动维权组织,建立共同维权协作关系,强化与当地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依靠当地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开展维权工作,切实维护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加大品牌打造力度,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突出重点,培育品牌。面向市场,着眼就业,严格培训标准,严把培训质量关,把我县缝纫、电子电工、数控、建筑、汽驾等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和优势的培训项目,优先培育成技能娴熟、诚实守信、特色鲜明、竞争有力、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郧西劳务品牌。二是加强管理,提升品牌。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县培训效果评估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力度,加强鉴定管理,严格鉴定标准,增强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打造郧西技能培训的信用和技能品牌。三是广泛宣传,叫响品牌。充分利用县内外新闻媒体、有关部门和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我县具有优势的劳务品牌,特别是要有针对性的向劳务输出基地,大型企业广泛宣传,着力提高郧西劳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大“回归经济”发展力度,在提高外出成功人士回乡率上实现新突破。把“回归经济”纳入经济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强“回归经济”的培植力度。建立健全县乡领导联系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制度,完善优秀创业人才档案,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成功人士的衔接沟通,定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座谈,定期外出走访慰问,召开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介绍家乡的变化,推介发展项目,大力宣传郧西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将资金、技术、信息和观念带回家乡,推动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篇6: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以来,江苏省宝应县以“强县强镇、三年倍增”为目标,紧紧围绕“工业强县”这个第一方略,以“四力”为着力点,强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扎实推进“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年”活动,实现了“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党建”的喜人局面。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215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达100%;工业规模经济达323亿元,开票销售182亿元,与上一年同比分别增长24.2%和25.9%。

一、健全党组织,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渗透力。

全县在认真学习和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和省市关于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基础上,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首先,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实行“招聘一批、发展一批、推荐一批”,使上千名的党员走进非公企业工作,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增添新生力量。根据非公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的实际,全县以园区为载体、协会为纽带,采取了找党员、转关系、派指导员、建联系点等有效的方法,按照单独组建、园区统建、行业联建等模式组建党组织。为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通报进度。其次,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双强”素质。以加强非公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组织推荐、下派干部和领导兼职等措施,把一批政治素质强、经济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选拔进企业领导班子。为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领导班子的 1

“双强”素质,认真做好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业务培训工作,先后组织了6名同志到中央和省委党校进行培训。第三,不断深化党建主题活动。围绕抓示范、促规范、增活力、求实效的要求,开展了以“争创促进发展、维护权益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创支持党建、诚信守法的先进业主,争创勇于进取、示范带头的优秀共产党员”为内容的“三争创”主题实践活动,并认真组织以“五好”为标准的个私协会党建工作达标竞赛活动,先后命名了菲达宝开、润扬管件等22家党组织为市、县非公企业“示范党组织”,108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市县表彰。积极实施党员责任区、示范岗活动,推荐30名党员电焊工、钣金工和服装设计定制工参加技能比武,激发党员职工争先创优的热情。第四,不断完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党员业主、党组织负责人和业主积极分子定期培训制度以及发展党员预审、公示、票决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了民主评议党员“三评一定”制度。同时,实行非公企业党建经费税前列支制度,保障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使企业党建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规范化轨道。

二、建立活动阵地,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影响力

为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各企业党组织因地制宜、拓宽渠道,积极整合资源,完善服务网络,建立了一批标准高、服务全的党建阵地。多途径建阵地,强化功能。按照县委《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对新建厂房,提前预留办公用房,保证有阵地;对已有厂房,通过清理、转换等方式,挤出空间,确保正常开展活动;对经费紧张、场地有限的则通过园

区统一筹划,使党员有“家”可归。同时,为提高党建阵地的实用性,还按照“三室八有”标准加以规范,即:有办公室、会议室和阅览室,有党组织牌子、党旗、办公设备(桌椅、电话、电脑等)、学习园地、学习资料、报刊文件柜、党建工作记载簿和规章制度的标准。阵地建设,拓展了其功能发挥,加强了非公企业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创新服务载体,深化内涵。根据企业党员自身的特点以及各自特长,开展了“党员志愿者服务”、结对帮扶、“共产党员”挂牌、“党员送温暖”等一系列的活动,先后有近千人加入了党员义工队伍,清扫街道,美化环境;300名下岗职工、困难户、孤寡老人受到了帮助。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66个非公党组织、138名业主、230名企业党员受到了不同层次的表彰。

三、密切党务工作者,激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凝聚力。

非公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党务工作者奋力进取和无私奉献,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较好地实现着“三个带头”。带头建好队伍。党务工作者是非公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他们紧紧围绕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先进的文化陶冶人,先进的典型激励人,组织开展了许多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陶冶广大职工的情操,带头打造素质优良、工作出色、永葆先进的党员队伍。带头履行职责。作为非公企业的政治核心成员,党务工作者坚持围绕中心开展工作,把心紧紧与企业大局联在一起,与广大党员职工联在一起。在工作中,为营造团结奉献、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局面,主动为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不少人经常走访职工家庭,关心了解职工情况,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较好地协调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带头发挥作用。广大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始终不忘自己是党员的一份子,坚持带头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带头开展“岗位能手”、“志愿者服务”活动,带头服务企业、奉献社会,带头维护企业各方合法权益,在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楷模作用。

四、深化党员“先进性”,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战斗力。全县非公企业共产党员以先进性建设为动力,围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两大主体战略,克难攻坚,勇于拼搏,充分发挥其先锋作用。首先是保持先进性。广大非公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科学技术和业务本领,特别是全县实施的“把党员培育成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培育成党员”的“双育”工程,使党员成为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中坚力量。其次是践行先进性。以“学宝胜”和“为创业作贡献、为党旗增光辉”主题实践活动为动力,带头科技创新、带头二次创业,推动了“三重”工作新突破,开拓了企业发展新局面,用创业的成效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大党员还通过“手拉手”、“结对子”,共同提高知识和技能,争创出一批企业示范岗位和岗位能手。宝胜科创营销部开发处等10个岗位被县委命名为企业党员示范岗位。第三是展示先进性。广大共产党员在解放思想中展示先进性,在经济发展中展示先进性,在构建和谐中展示先进性,在改进作风中展示先进性,涌现出一大批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其中既有响应县委号召投

篇7: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标准化战略 推动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6期

标准是指导生产、规范贸易和服务、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技术基础。实施标准化战略,做好标准化工作,对推动山东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五”以来,山东省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工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标准化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把握机遇,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做好标准化工作。

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省份,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山东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努力,需要各种要素的支持,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努力构建起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是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通过将核心技术转化为专利技术,又将专利技术融入到技术标准中,并设法在最大范围内推广其技术标准,从而达到垄断核心技术、占有国际市场的目的。我们要顺应“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融入标准,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奠定坚实基础。

篇8: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问题。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才能从根本上打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的瓶颈, 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确保我国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必须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 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 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层次低,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 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的问题。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培育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大力推动科技进步, 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 形成一批有国内竞争力的企业。三是在投资、土地、财税、环境、技术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推广先进工艺技术, 淘汰落后工艺技术, 支持和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 抑制和依法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

推进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 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 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 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 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须加快科技创新, 加强人才培养。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 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 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因此,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长远需要, 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力度,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深化教育改革, 优化教育结构, 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 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 从而有效提升我国人才和人力资源综合开发水平, 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须发展创新文化, 努力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 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 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促进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要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 形成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氛围, 完善创新机制, 创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 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 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 一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 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 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和问题, 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首先, 发展循环经济,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 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 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依靠科技进步, 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 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 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其次,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 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 形成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在全社会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节约意识, 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最后, 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 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快土壤污染治理, 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建设项目和有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坚决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提高环境监管执法能力,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 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上一篇:恍然大悟近义词反义词是什么下一篇:洋泾实验小学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