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推动经济发展措施

2024-04-28

工商推动经济发展措施(共6篇)

篇1:工商推动经济发展措施

为提高全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及区委、区政府建设“两带一区一中心”的发展规划,继续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活动,根据市政府《扶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和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及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以下措施:

一、建设制度,加强监督,优化政务环境

1、实行政务公开制。公开本单位及内设机构的职能职责,包括业务范围、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投诉须知等内容,并提供相关登记表格、《登记指南》及各类登记表格示范文本等供申请人取阅。

2、实行首办负责制。首办责任人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行政事务,要一次性将办事程序或所需提交的材料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告知申请人到相关部门办理。

3、实行现场服务制。对农村偏远地区和经营地点相对集中的区域,推行现场办公、上门办照等服务;在光华工商所试行内资企业按属地委托年检。

4、实行优先服务制。在登记注册窗口开设“绿色通道”,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区招商引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以及被列为上市培育对象的企业提供优质、快捷服务。

5、实行限时办结制。区工商局下放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涉及前置审批的除外)和名称字号预先核准权限,并限时办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称字号预先核准实行实时查询,即时办结(其中个体工商户权限下放到各工商所);对不涉及前置审批的个体工商户登记,凡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当场发照;实行个体工商户滚动式验照,凡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通过验照。

6、实行延时服务制。各业务窗口如在正常工作日下班时间前遇经营者、群众等候时,实行延时服务,不受下班时间限制。

7、实行服务承诺制。严格执行对外承诺的办事内容、办事时限、服务标准,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廉洁、文明服务等要求。

8、实行预约服务制。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新招商引资项目实施预约服务,不受节假日、双休日和午休时间限制,实行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对相对集中的工业片区或集团性企业可采取预约的方式,利用节假日时间集中办理年检。

9、实行AB岗服务制。对外办事岗位全部实行AB岗位制,设定一主办一候补,以确保工作不因人员缺席而中断。

10、实行效能监督制。强化效能督察,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对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在登记注册、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严重影响创业投资环境行为的,发现一起,严惩一起。

二、深化改革,降低门槛,优化准入环境

11、放宽经营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投资开放领域,允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经营,鼓励跨行业多种经营,不限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规模。支持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兼并或参股国有、集体企业。

13、放宽企业名称核准条件。对符合条件的辖区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支持升冠市级企业名称,并按市局委托,及时给予办理升冠名称手续;对改制企业,允许保留原企业名称。对申报冠省级名称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14.放宽筹建企业登记注册限制。凡符合企业法人条件,经营项目需前置审批而暂未取得批准文件的,可先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核为“筹办”。待企业完备前置审批手续后,再据以核定具体经营范围。

15、放宽各类新兴行业登记注册条件。支持各街道发展社区服务业,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引导能够满足群众应急、便利需求的具有即时消费、小容量和应急性的连锁便利店进入社区。对从事运输、仓储、货代、整理、配送、物流信息等综合性经营的现代物流企业,允许其名称使用“物流”字样。试行电子商务、生活保健、家政服务、融资担保、社区服务等新兴行业登记注册。

三、加强引导,创新举措,优化经营环境

17、全力支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和发展。(1)区工商局成立由局领导牵头、相关股室负责人参加的重点项目工作协调小组,专门负责省、市、区确定的重点项目涉及办理的各项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协调和指导,统筹处理和督办本部门相关业务,协调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2)对重点项目落实贴身服务制度,主动提前介入,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方便其办理登记等业务,并建立联络员制度落实全程跟踪服务。

21、全力支持全民创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深化全民创业措施,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退役士兵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3年内,依法减免各项工商规费。

23、全力支持个私协会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个协、私协作用,拓宽服务渠道,为民营经济发展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并妥善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四、标本兼治,科学监管,优化市场环境

24、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巩固和发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建全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岗位责任制,继续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完善进货台帐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流通领域食品质量检测体系,结合节季特点和市场热点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逐步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着力建立食品安全执法监管制度体系、经营者自律制度体系、社会监督制度体系、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25、加大清理无照经营力度。巩固和发展清理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成果,认真落实省府办《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机制的意见》,健全“政府领导、工商牵头、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与卫生、交通、环保、文化、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涉及前置审批无照经营问题的解决,通过清理整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并培植地方税源,增加就业岗位。

26、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落实巡查频次,规范巡查记录并录入业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经济户口”监管档案,完善后续处置措施,特别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通报协作机制和向当地政府的报告制度,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27、加大市场秩序整治力度。采取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查处案件与教育规范相结合、强化监管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增强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长效性。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四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突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商品的监管,坚持不懈抓好打传、打假工作,切实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力度,为经济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8、加大企业信用建设力度。深化“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有效运用和依托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信息系统,加强对企业遵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信息等信用状况的资源整合,积极推行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强化对重点行业和B、C类企业的日常巡查,建立完善守信企业激励机制和失信企业惩戒机制,对辖区内持有驰名、著名商标企业或被评为市级以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且连续三年无违法违规经营的,给予享受企业年检时免审查、工商所巡查时免检查、办理注册登记优先的“二免一优先”特殊待遇;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创建活动。

五、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优化法制环境

30、落实市场监管预先警示制度。对监管对象首次发生依法可适用警告的轻微违法行为予以警示,按期整改的不予行政处罚。建立逾期年检企业书面告知制度。对企业营业执照超过经营期限3个月以内的,予以限期责令改正,在规定时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建立超期停业警示制度,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成立后,虽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六个月以上,但未发现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予以警示,暂不给予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31、落实检查企业审批制度。经检大队外出执法检查,应报请分管副局长批准,各工商所执法人员外出执法检查也应报请所属单位负责人批准;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正常市场监管及执法检查,应请告局长批准。坚决杜绝执法扰民和未经领导批准的检查,以及先办案、后立案的现象。

32、落实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对较大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在办结半年后,由非原直接办案人员进行回访,检查案件当事人违法行为整改情况,听取当事人对执法人员执行办案程序和办案纪律的反映。

33、落实执法监督制度。认真做好案件的核审、听证、复议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对不按程序办案、滥施处罚、野蛮执法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34、落实错案追究制和行政赔偿追偿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向错案责任人追究责任和进行追偿。

范文网【】

篇2:工商推动经济发展措施

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大力加强工商文化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增强执法效能,是新时期深化工商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省工商局对加强工商文化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做出了具体安排,这是工商系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法制工商、诚信工商、服务工商、信息工商,加强工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全市工商系统要充分认识加强工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商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保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抓好工商文化建设工作。

一、围绕基础设施、执法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大力加强工商物质文化建设。

基层建设、执法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构成工商物质文化的基本要素,着力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工商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工商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要以省局《基层工商所规范化达标建设验收细则及考核办法》为要求,加大投入,科学规划,狠抓落实,不断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基层窗口建设;不断改善执法装备水平,进一步在执法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商品检查、检测、检验设备等执法装备方面下功夫,以先进的执法办案装备促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快速反应、快速机动、政府满意、群众欢迎的执法效能,增强工商行政管理的执法权威和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整合信息网络资源,实施内外部电子网络、视频对接功能,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加快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投诉,创新监管手段和监管机制,努力推动全市系统监管服务效能、行政执法效能和内部管理效能的不断提高。

二、围绕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大力加强工商精神文化建设。

一是要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要以当前开展的学习《江泽民文选》活动为契机,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坚持开展经常性地思想政治学习,加强干部理论武装;要系统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的先进性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要狠抓宗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权力观教育、警示教育等,使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和形成强大的工商精神动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要重视干部培训工作。对工商人员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综合素质、行政管理、工商各项业务等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广泛开展“学业务、懂政策、强素质”为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履行职责的能力。要下功夫提高干部队伍学历文化层次,提高干部的科学文化和信息化知识水平,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以适应新形势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要进一步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按照市局统筹、分级办班、统一组织的要求,增强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实际制定科学、详细的培训规划,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三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干部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树立科学务实的执法理念,端正勤政为民的服务态度,发扬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培养团结友善的同志关系;特别是要切实践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促进以德育人,推动工商系统思想道德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继续在全市系统广泛开展以征集人生格言、廉政警句、“金点子”活动和书法、摄影、绘画、歌咏比赛活动以及“工商荣辱观”、“工商是我家”等主题演讲征文活动。有条件的单位要积极组建书法、摄影、绘画、诗歌文学等“红盾书社”及文化

活动小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创作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五是要加强诚信建设。要在继续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监管的同时,完善服务承诺制和政务公示制,对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工作职责、内部纪律等做到上网上墙公示;并结合网络建设,在工商政务网和红盾信息网上制作工商行政管理的政策法规咨询和办事指南,加强规范管理,增强诚信意识。大力推行“红盾联系卡”、“便民服务卡”和“党员示范岗”、“文明服务岗”等服务形式,努力营造为群众服务的浓厚氛围。

三、围绕规范管理和机制创新,大力加强工商制度文化建设。

一是优化科学的干部管理机制。强化干部激励、竞争、奖惩、管理四项机制,进一步完善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和行政效能监察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创造鼓励人想干事、干成事的环境。按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对履行岗位职责、开展工作创新、落实重点工作指标等三部分内容,实行量化细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真正树立“干好工作是硬道理,提高素质是硬道理”的评价标准理念,为干部的成长建立良好的机制环境。二是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管理制度。以管理工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保证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为民服务的高效、便捷、优质。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工商管理文化。要进一步结合实际,健全和完善相关的业务制度规定,并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要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完善和实施“三查三访”制度、层级督察制度,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三是建立干部一日行为和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机关、基层工作规范化管理。提倡注重细节意识,在落实工作上求细、求实和求严,要加强干部职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公务礼仪的养成,保持良好的政容风纪。每年适时开展“树形象、展新姿”为内容的军训活动,向社会展示良好的工商形象和执法权威。四是进一步推进监管制度改革与创新。要坚持以食品及消费安全的商品为重要品种,深化流通领域商品经营者进货检查验收、验证验票、购销台帐、商品质量承诺、不合格商品退市等自律制度,促进商品准入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巩固完善市场巡查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促进执法效能的提高。

四、注重“三个结合”,增强工商文化建设的实效。

一是把工商文化建设和加强工商队伍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教育活动,培养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挖掘和讴歌工商队伍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时代新人和精神风貌,以先进典型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二是把工商文化建设与推动社会服务工程相结合。大力加强机关文化、基层文化、窗口文化建设,以规范的服务文化营造主动、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全面实行政务公开,落实便民承诺,充分发挥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功能,积极开展“温馨服务在窗口、文明服务在市场”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服务达标竞赛。以科学规范管理为重点,统一办公场所设置,统一办公装备标志,统一文明用语,统一服务模式,通过设置便民卡、联系卡、工作流程图、人性化标语、警语以及公示牌等,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把工商文化建设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创新载体,强化措施,丰富内涵,培育亮点,深入开展“人民满意机关”、“人民满意公务员”、“文明单位”、“文明楼院”、“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要把“三德”教育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去,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社会上做好公民,在单位做好职工,在家庭做好成员。坚持开展服务企业、扶贫帮困活动,多做得人心、暖民心的事,密切干群关系。

五、搭建“三个平台”,拓展工商文化建设的载体。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方案和阶段性计划,明确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中心组学习、党日活动和集中学习制度,开展专题辅导和形势报告会、学习心得交流会,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建立领导、党员联系群众办法,通过及时的沟通与交流,“活血化淤”,努力形成全系统心齐、气顺、劲足的和谐工作关系和氛围。二是搭建齐抓共管的平台。工商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系统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组织领导上,要把工商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工商文化建设年”、“规范管理年”主题活动,科学谋划、认真安排、狠抓落实,确保工商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在考核机制上,要把工商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在激励机制上,对在工商文化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总结,给予表彰和奖励,调动积极因素,推动工商文化建设。三是搭建文化活动平台。要进一步加大工商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好“职工之家”,完善活动设施。要以每年的元旦、“3.15”、“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法定节日,创建法律宣传和艺术展示的平台,广泛开展诚信守法、消保维权等为主题的文艺联欢、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六、做到“三个坚持”,深化工商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建设。以人为本,是工商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的结合点。要抓住培养和造就新型工商干部这个根本,通过工商文化建设这个载体,广泛开展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培养工商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把工商干部置于工商文化建设的中心地位,发挥干部职工的主动意识、创造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共促事业发展与进步的强大动力。二是坚持服务大局抓建设。加强工商文化建设,要以服务发展大局为目标,以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为己任,始终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在政策服务、监管执法、阳光政务、行政效率等诸多方面下功夫。通过“车载流动”工商所、“网络在线”工商所等形式,上门服务、靠前服务,以实实在在的服务,发扬光大工商文化。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抓建设。工商文化建设既要注重时代性,也要注重实践性,要拓宽视野,稳步推进。要把表层文化、浅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有机结合起来,把彰显文化、弘扬文化的激励感召作用和深化工商文化的实质内涵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工商文化体系。工商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要做到坚持不懈、开拓进取,要善于研究建设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工商文化建设的新成效推动工商事业的新发展。

篇3:工商推动经济发展措施

一、低碳消费品基础理论研究

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通过政策创新及制度设计, 提高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发展前提与动力。消费低碳化可通过绿色消费、绿色包装、回收再利用三个层面来实现。

低碳消费品是指通过低能耗的技术进行生产, 使用寿命长, 在生产、使用、运输和最终处理过程中含有低污染的产品。低碳消费品价格的合理制定是推动。低碳消费品产业的实现包括三个层次。在企业层次上, 鼓励传统技术和产品的生态化改造, 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在行业层次上, 推进环境友好型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延长生产链条;在区域层次上, 实施环境友好型技术集成与示范, 培育绿色消费群体。

二、低碳消费品产业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 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迅速, 生产与消费领域呈现高“碳”模式。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6998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 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9.4%。近10年来中国城市消费领域能耗年增长率达到了7% , 比国家总能耗年增长率高出了1.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生活用能已占到每年全国能源消费量的26%。

(二) 我国低碳消费品产业面临双重压力。

一方面, 未来30年我国将继续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不利地位, 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的阶段。另一方面,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的提出意味着发展中国家要在2050年142亿吨的基础上减少38亿吨。如果发展中国家拒绝采取行动, 可能会遭到发达国家的绿色制裁。美国正在并以对某些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碳关税”为威胁, 试图提高在此领域的领导力。工信部明确“十二五”期间促进低碳产业的四项措施。

(三) 我国发展低碳消费品产业目标与产业链构建。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构建完整低碳消费品产业链, 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 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 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 向前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向后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 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三、国外低碳产业发展措施与经验研究

英国利用气候变化税的部分收入创立了说明和促进企业及公共部门减排的碳公共基金。欧盟2005年开始在全世界率先实施减排量交易制度。美国绿色能源法案对绿色能源、能源效率、温室气体减排、向低碳经济转型等四个部分进行了规定。日本从家电节能技术、办公大楼和住宅低碳化、交通运输低碳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普及, 以及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五个方面进行激励制度与经济手段的创新。

目前, 已有英国、德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 要求今后上市的产品上必须有“碳标签”, 当地的居民在购物时, 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少作为是否购买该商品的主要参考因素, 其重要程度与价格等同。

四、工商连手推动低碳消费品产业机制研究

(一) 工商业培育低碳消费品产业的作用与途径。工业领域, 首先要保证产品生产的低碳化;其次要减少低碳产品的生产成本, 降低低碳产品的市场价格;还有需开拓低碳消费品的数量和种类。商业领域, 一是健全低碳产品流通渠道, 二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体制, 三是完善低碳产品服务体系, 包括技术服务体系、资金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

(二) 工业领域依靠低碳技术开发创新、新能源高效利用、绿色设计等途径推动低碳消费品产业发展。成组技术模式通过产品系列化、部件模块化和零件标准化, 增加产品、部件和零件的成组批量, 降低单位产品生产能耗。太阳能清洁环保、无污染、利用价值高等优点决定了其在新能源应用中不可取代的地位。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烤箱、太阳灶反光膜等。绿色设计主要环节包括减少操作步骤, 将结构设计的尽量简单, 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产品材料与工艺, 以及尽量使用标准部件或者进行模块化等。低碳包装是绿色设计的重要环节, 重点发展低克重、高强化、轻量化的高档纸包装, 达到标准化、系列化、多品种、多基材、多用途的目标。

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低碳建材与家具、低碳纺织品和绿色食品等是开发的重点领域和工程。

(三) 商业领域通过低碳采购体系、低碳营销体系以及低碳供应体系的构建, 实现对低碳消费品产业发展的支撑与推动。低碳采购体系的基本功能包括低碳采购支持与监督、规范低碳产品市场等, 具体实践包括“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及“农超对接”等。低碳采购体系增加了环境因素, 需要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参与, 以及政府部门联合行业协会、认证机构、科研机构共同参与。

低碳营销体系构建可通过低碳宣传教育、研究低碳消费心理、运用低碳营销组合、采用环境标志等手段开拓低碳消费市场, 提高低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低碳营销要有针对性策略, 包括对“低碳消费”市场进行研究、合理制定低碳产品价格、选择和建立低碳产品的分销渠道网络、开展促销活动引导低碳消费观等。

商贸企业在低碳供应体系构建中, 从上游拉动供应商和供应商的供应商进行低碳生产, 从下游推动和引导最终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 打造绿色供应链, 真正降低碳排放。沃尔玛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措施包括: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碳排放信息, 实施碳标签制度;对供应商进行随机审查或监督;对供应商和产品的环境表现进行排名;向供应商推荐环保材料和节能减排技术等。

五、推动我国低碳消费品产业的政策措施研究

(一) 开展低碳技术产业规划, 制定低碳产业发展路线。

低碳技术产业规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主要行业低碳技术产业规划现状与发展趋势;行业低碳技术产业规划形成、运作机制;企业应对低碳技术产业规划状况调查;低碳技术产业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企业、专业机构的低碳技术产业规划能力建设;行业环保升级的政策措施研究;行业低碳技术产业规划制定方法研究;行业低碳技术产业规划体系架构和建设路径研究。

充分发挥政府对低碳消费品产业的引导职能。强化企业技术创新, 成为低碳消费品产业主导;提高个人对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参与程度;强化社会组织对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推动作用;政府践行低碳采购与低碳消费。

(二) 制定合理财税扶持政策, 加大支持力度。

在财税调节方面, 除对生产企业征收碳税影响产品价格外, 还可对高耗能、高污染的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等征收碳税, 对一次性商品、包装过度的商品征收消费税, 对超过一定标准的宴席收取筵席税。同时通过财政补贴引导消费者购买小排量汽车、节能灯、高效节能空调, 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等。

投资建立一个按企业模式运作的碳基金, 通过征收碳排放税和能源保护税来维持基金的运作, 降低低碳行业的准入门槛,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吸引更多的社会民间资本来发展低碳产业。政府还可对低碳消费品价格直接干预, 制定合理的差价体系, 使低碳消费品价格高于普通产品价格, 弥补低碳成本。例如考虑实行阶梯式电价、气价, 提高高碳车辆的牌照价格、停车费、燃油费, 提高一次性产品与塑料袋的价格等措施。

(三) 制订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提供低碳消费配套服务。

从中长期看, 重点开发主要行业CO2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 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 CO2收集储存技术, 超低CO2炼钢技术等。加快低碳技术中心的建设, 实行以低碳创新为中心、以低碳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低碳创新能力为要求的组建方式。

将绿色低碳理念引入酒店、旅游、商店、建筑等消费服务领域, 拓展低碳消费服务范围。建立共用健身房、车间、洗衣房和咖啡厅等的公共住宅, 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网络和公共交通体系。

(四) 完善低碳市场行业标准, 开展低碳产品标志认证。

运用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等实施有效激励与监督。如简化包装、绿色包装, 控制一次性消费品的滥用, 推行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等。

加快低碳产品标志认证进程, 一方面对生产领域中各类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设定相关限值标准, 对于产业自身节能减排、提高本身竞争力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低碳产品认证可帮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进行判断和选择, 有助于构建全方位的生态消费体系和形成新的消费价值观。低碳产品认证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低碳产品”阶段、产品碳足迹标志阶段和产品碳等级标志阶段。

(五) 健全低碳市场监管体系, 工商连手营造低碳氛围。

加强低碳消费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保证低碳消费品流通、销售过程的秩序。完善低碳消费技术服务体系, 成立低碳技术咨询机构、低碳技术知识培训机构, 完善有利于低碳消费的资金服务体系, 完善绿色信贷服务。

构建政府、市场与企业“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减少能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入市场, 创造低碳、合理的产品供应结构;对低碳消费过程中能源消耗标准制修订, 对特色产业以及特色产品, 制定国家或地方标准。企业必须坚持“3 R ”原则, 即减量化 ( reduce) 、再使用 ( reuse) 和再循环 ( recycle) ,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以及循环利用。

篇4:浅谈工商管理如何推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工商管理;市场经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2-0162-02

工商管理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其重点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开拓性思维且精通于商业管理的多能型人才。企业是围绕经济发展从事日常工作物质生产交易的组织,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围绕经济效益更好的开展日常工作。因此工商管理的学习,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就工商管理体系而言,其中涉及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人事管理模式、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知识,及时把握好企业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可以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 企业信誉管理

在我国当下大经济市场环境下,只有国家完善好企业法律法规,才能确保在交易过程中维护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市场交易中,企业双方应严格遵守合约规定,建立企业间良好信誉,提高企业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政府各部门职务管理中,工商管理部门主要责任在于维护好市场经济环境持续稳定的发展,所以在经济发展环境中工商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企业的未来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对于每个企业管理者来说进入宏观市场环境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但只有在保证获得利益的同时,加强社会效益的管理,这样才能使企业走得更好更远。如何增强企业信誉度,这需要企业管理者自觉遵守经济法则,建立公平、公正的经济秩序,维护好健康市场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2 企业人才管理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同时,应加强人才管理,进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于一个好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利用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对于这些问题其前提条件是把握好人才的培养,这就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社会,企业想要获得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其关键就在于吸引优秀的人才,帮助员工开发内在潜能,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怎样吸纳优质人才呢?这需要企业建立合理的奖赏制度,优质的薪酬制度是帮助企业员工积极进取,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对其应具体做到根据不同岗位合理分配员工薪酬,对于不同业绩的员工进行合理分配,采取相应奖惩制度,努力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3 企业引导机制管理

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流中,作为企业管理者的我们,必须严格遵循国家企业管理法律法规,根据国家制定的基本政策开展日常的经济活动,而对于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具体要做到对相关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切记不可以权谋私,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对于个别相关经营者为了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仅仅只有考虑到自身效益,不惜损害国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对于此类情况,相关工商管理人员应耐心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其纠正错误。只有有效的建立好企业内部机制管理模式,才能落实好现代化企业经济理念,将它融汇于企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还可以在帮助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由于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基础较为薄弱,使之无法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相关工商管理企业应积极行动起来,帮助企业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下,维护企业资源完整性,有效防止企业发展过程中内外人员违纪行为,建立健全的企业奖赏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机制管理。

4 企业战略化管理

企业战略化管理是对企业管理者的最大管理要求。企业战略化管理即需要有效规划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根据其长远的发展目标,做到资源合理的优化配置,在战略意义上帮助企业更好的规划未来发展图景。具体来说,企业战略管理是站在大市场经济环境上看问题,通过有效的规划、控制企业内部机制,做到企业内部资源统一管理,如人力的合理分配、资金的有序流动、物力的有效利用等。根据不同企业相关的战略管理模式,可以将其风险分为制定战略发展风险、实施战略发展风险、掌控战略发展风险等。为了帮助企业构建更加稳定的经营发展模式,通常需要制定一段时间甚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规划、生产运营计划等。然而由于不同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的差别、企业生产环境的不同以及对于使其市场经济变化差异,不同企业在制定相应发展战略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战略分析不严谨、企业战略发展不明确、战略目标定位不切实际等问题。企业战略定位的误差往往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以,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目标是相当重要的。

5 结语

在全球化经济大发展时期,给我国各个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工商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得到优化和发展,这为我国经济教育与实践管理工作的执行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所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改良工商管理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出更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同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合理规划企业各部门有关职能,充分发挥其创新意识,帮助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甜甜.论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关系[J].时代金融(下旬),2012,(5).

[2] 张建梅.强化工商管理职能促进招商经济发展[J].科技与生活,2010,(10).

[3] 欧邵华,徐亚纯.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5).

[4] 刘新艳,吴琨.提升工商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的ERP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篇5: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 1 强化市场监督

现阶段工商管理部门具有一定的监督能力,能有效监督市场主体中所有的交易行为,以此确保市场主体能非常合理及规范,工商管理能使市场监督方面不断强化,而其作用是: 第一,企业商标权得以被保护。其商标作为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

如果企业的商标遭到了他人的盗用,那么就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同时也使企业的名誉遭受到损害。其工商管理在对环境及市场行为进行监督时,必须要保护企业商标权,要避免出现盗用的情况。第二,要对所有不正当的垄断及竞争的行为进行监督。而在工商管理的市场行为中,必须要将公平的市场环境作为其目的,严格监督市场的行为,如果有发现一些垄断行为以及不正当的竞争,就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3. 2 有效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法律制度的不断支持。在实施工商管理工作时,因为本身有法律效益以及相关制度,能很好地优化及调整市场当中的相关制度及章程,使其能与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要求相符,还能在整个市场活动中能发挥其作用,使市场环境能不断优化,市场交易能有效控制,同时市场行为也能很好的规范,以此确保市场发展的良好形势,还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最大程度上使我国的经济能稳定并持续的发展。

不仅如此,工商管理中可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可以在整个市场行为中对消费者的权益很好的维护,还能确保消费者能以此购买到放心的产品,可以让消费者在市场活动的参与中非常积极,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使我国的经济能不断增长。总的来说,在工商管理中所提供出来的法律制度保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3. 3 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市场环境中的优劣,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工商管理工作的实施中,其直接的对象就是市场,而通过有效地落实工商管理工作,以此可调整、监督及控制市场当中的各个方面,确保市场的有序化以及规范化,这样就能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市场环境。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能很好地发展经济,就必须要有效地遵循市场的相关秩序,对待营销活动必须要合理且公平,这样会形成公正、公平的环境。

也就是说,有效地实施工商管理工作,能使市场环境很好的改善,还能避免出现恶劣的竞争情况,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很好地发展经济,就必须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也就是说,工商管理能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同时也能为经济的发展构建一个非常扎实的市场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能会遭遇到经济危机的相关影响,以此使我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创伤,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不利于促进其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注重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篇6:工商推动经济发展措施

一、订单富农

××市工商局立足职能,通过加强宣传发动、强化执法监管和完善各项机制等措施,全力支持订单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目前,全市“订单”面积 230多

万亩,“订单”农户18.6万户,先后发展各类订单 10000余份,涉及肉牛养殖及辣椒、甘蓝、胡萝卜等种植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订单农业的浓厚氛围。采取区别对待,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上门走访等形式,深入到“订单”农户中,与农户广泛接触和交流,宣传订单农业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引导教育。通过举行订单农业知识培训、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此为突破,加速订单农业的发展。例如××乐陵市飞达集团,本是一家以辣椒和蔬菜种植、加工、出口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产品质量好,受到市场青睐。但其主要原料辣椒,市场价格忽高忽低,导致其发展举步维艰。工商人员一方面多次与企业进行座谈,鼓励企业建立基地,实行合同价收购;一方面派专人陪同企业到村里进行宣传,赢得农户信任,提升农户种植辣椒的热情,有效促进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二)强化执法监管,促使订单农业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的作用,对农业订单实行全程监管。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订单农业合同监督管理工作,打击合同欺诈行为,提高订单履约率。重点抓住订单农业的履约环节,对农业龙头企业订单合同的履约进行跟踪,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如对××庆云县中澳集团与农户签订的“收购合同”进行监管,共检查合同122份,合同金额2000余万元,督促合同双方当事人提高合同履约率。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规范了订单农业经营秩序,促进了订单农业健康发展。

(三)完善各项机制,推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首先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把推行订单农业工作作为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列入年度各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各单位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和定期上门走访制度。其次是构建责任落实机制。健全市局、县局、工商所三级监管体系,将订单农业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二、合作强农

在当前形势下,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http://]×市工商局认真把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重点环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截至11月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56户,出资总额1.3亿元,成员总数1.7万户,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一)事前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民了解法律,增强合作意识和市场观念。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消费者协会投诉站的双向联络作用,宣传法律法规,并收集农民的意见,反馈给工商部门。

(二)事中做好登记注册工作。开辟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在行政办事大厅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服务窗口,向前来办理登记的农民实行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为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提供登记辅导、政策咨询。大力推行“四办措施”,即资料齐全当场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重大项目跟踪办。

(三)事后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各个工商所对自己辖区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定期回访,了解其运行状况和遇到的困难。每个季度各工商所所长向局里汇报情况,局里根据汇报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2009年年初,通过回访“平原县玉峰生猪专业合作社”了解到,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竞争加剧,生猪价格下降,很多社员对养殖生猪兴趣不高,合作社运行受阻,社长张玉锋一筹莫展。经过深入调查,该局建议合作社自办市场。去掉了中间环节,实际收益更高,从而拓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路。同时,运用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帮助自办市场创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很快就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一些学校食堂还有超市也纷纷找到张玉锋,希望和他们签订购买合同。销路不愁了,社员们的信心更足了。

三、经纪活农

为帮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积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工商局抓住有利时机,采取三大措施:“营造一个环境、实现两个联合、做好三个加强”,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据统计,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市农村经纪人总数(含临时性、季节性)4070户,其中,注册登记农村经纪人1737户,临时性、季节性农村经纪人2333户。

(一)营造一个环境,引领农村经纪人健康发展。积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认真落实优惠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开辟了经纪人进入市场的“绿色通道”。××市工商局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经纪人,给予登记发照,规范其经营行为。并在为其办理登记注册时,给予优惠扶持,促进了经纪人队伍的发展。

(二)实现两个联合,推动农村经纪人快速发展

。一是与行业协会联合,以典型引导发展。较好解决“单打独斗,散兵作战 ”,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帮助农村经纪人依托各乡镇、各行业创建农村经纪人协会,通过场地、人员固定化,经费保证稳定化,运作模式多样化,使经纪人协会真正运作起来,并逐步走上规范化,成为当地服务三农的“正规军”。二是与当地企业联合,以龙头带动发展。针对××市农村经纪人整体规模较小的现状,××市工商局通过穿线搭桥、强强联合、帮扶并举的方式,走“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合作形式,采取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

(三)做好三个加强,促进农村经纪人规范发展。一是加强监管,维护经纪秩序。开展消费维权进农村活动,及时解决经纪引发的投诉。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网络的作用,依法查处经纪投诉、举报的侵权行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压级压价、合同欺诈、克扣农户、勒索客户等违法经纪行为,维护正常的经纪秩序。二是加强教育,提高执业素质。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经纪人进行《经纪人管理办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知法、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分门别类地对各类农村经纪人进行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帮助农村经纪人改变传统的购销方式和服务方式,使他们向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加强引导,创造经济效益。定期组织他们召开现场会或座谈会,协调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为他们讲授与农产品生产、流通、经纪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及经纪信息,积极为他们打造信息咨询、业务交流的平台,以帮助他们有效规避风险,树立诚信形象,提高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保险护农

由于自然灾害的不可预防、不可预测性,明显制约了“订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市工商局借鉴试点县先进经验,选准项目,加大力度,全力推进,“订单农业”保险工作有了很好落实。2009年以来,××中华财险禹城、平原、武城三个公司共承保能繁母猪4.9万头,承担保险金额4900万元,现已支付赔款32万元;承保种植业小麦、玉米、棉花192万亩,承担保险金额5.5亿元。由于2009年的特大暴雨,承保的禹城、武城两个县的小麦和玉米受灾面积近16万亩。保险公司已支付赔款70万余元。

(一)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农民入保积极性。联合保险部门利用座谈会、讲座以及发放材料等方式对企业、农户进行宣传。制发了《合同服务明白纸》,对“订单农业”保险做好说明,利用登记注册“窗口”、“一会两站”、年检时机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同时,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农业保险知识讲座,宣传大灾之后农民受益的典型实例,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提高投保信心。

(二)加强调查研究,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方案。从2009年1月份开始,××市工商局联合畜牧局、农业局、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分公司,对59家企业、10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制定出两种保险措施:一种是鼓励有条件的涉农企业和农户志愿加入商业保险,增加险种,并联系保险公司在险率上给予最大优惠;另一种是通过涉农企业给农户作担保,农户从金融部门获得贷款建起养殖大棚,并将大棚投保给保险公司,使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银保互动机制。

(三)加大帮扶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坚持深入企业、深入农户,随时掌握农、企的要求,并提供良好服务;加强与保险部门的协调,在农、企与保险部门之间“引好路”、“搭好桥”;注重与县直农口部门的协调沟通,为“订单农业”保险的推广赢得支持,争取宽松的政策环境。

(四)注意选准、选好项目。一是选择具有一定规模,能形成社会效应的项目;二是选择县域主导农业,为推动县域农村经济提供动力;三是根据县域涉农企业的主要经营产业,促进农企快速发展;四是选择保险部门容易操作的项目,便于保险业务向农业推广。

上一篇:扶沟县多举措加强民族团结下一篇: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