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荷花为命题的作文

2024-04-26

以荷花为命题的作文(共12篇)

篇1:以荷花为命题的作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们知道这个诗句是描写什么的吗?没错就是描写我们杭州西湖的荷花。接下来就让我来给你们大家介绍一下西湖的荷花吧!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着我去看西湖的荷花,我一到那里就已经被荷花的美给吸引住了双眼。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一阵清香。远远望去,好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之间有几朵粉红色的或白色的荷花冒出来了,走进一看,原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其实荷花的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秘密呢!比如说:里面有小莲蓬,小莲蓬里有莲子,这些莲子还能吃呢!我让妈妈给我买了一些莲子,我先吃了一粒,感觉莲子实在是太好吃了,就大吃特吃,吃完了所有的莲子。

这就是西湖的荷花,如果你们没去看过西湖的荷花,听完了我对西湖荷花的介绍,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西湖的荷花呢?

作者:钱唐睿

公众号:明日之星网络文学社

篇2:以荷花为命题的作文

走进池塘一看,东北角的一位位“荷花仙子”弯着腰,挥着手向我们问好:“您好,欢迎来到绣溪公园!”

这时,我开始打量起荷花来:有的花儿还未绽开,胀红了脸了喘不过气来,呈现出紫红色的花瓣来,饱胀的快要破裂似的;有的只开了两三瓣,像是上课神游的小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支支吾吾的,脸涨得通红,依稀只回来出几个字来;还有的荷花,花瓣全都绽开了,像是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演员,在太阳的照耀下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嫩黄色的莲蓬就隐藏在橙黄的花蕊中,甚是可爱。

衬托着荷花的荷叶也是别有一番景致,看着一池翠绿的荷叶,顿时会心情舒畅。雨过天晴的荷叶最是美丽。一颗颗雨珠躺在荷叶上,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射出七彩的光芒。荷叶枯萎后,叶是枯黄的,梗是暗黑的,落在淤泥里,被泥土吸收,给予土地养分。

夏荷的价值很高,荷花和荷叶都能入药,白荷的莲藕和红荷的莲子都可食用。在炎炎夏日泡一杯荷叶茶,做一盘冰镇的凉拌藕,再来一碗银耳莲子汤,解暑效果是最好的。

夏荷不仅美丽、价值高,而且它的精神品质也很好。夏日酷暑,别的植物在阳光的暴晒下奄奄一息。玫瑰和牡丹失去了往日的风光,牵牛花也低下了头。只有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在一池淤泥中仍然绽放光彩,可真是“映荷花别样红”啊!这是多么坚强不屈的精神呀。

篇3:以荷花为命题的作文

大众媒体传播能力的内涵

美国传播学者帕克斯 (Parks) 、斯皮伯格 (Spitzberg) 和库帕克 (Cupach) 认为, 在个体的传播语境中, “传播能力”主要体现为一种“认知”和“行为”的综合能力。它主要包含着三个主题:控制、合作和适应。一个具有传播能力的传播主体一定是一个具有控制能力、具有合作意愿和适应情境变化的传播者。那么, 在大众传播的语境中, 传播能力又如何界定呢?笔者认为,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看, 在大众传播的语境中, 传播能力就是一个组织所具有的有效整合信息传播力量、高效配置信息资源的能力, 体现为一个组织有效传播信息、广泛扩散信息的实际效能。

本文着重考察的是广西媒体对东盟国家的信息传播能力。因此, 从国家传播和区域传播的角度来说, “传播能力”就是一个区域性的大众媒体在整个区域范围内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 合理运用信息传播力量, 将信息扩散, 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 实现信息传播的编码化、外部化、社会化和共享化, 促进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提升区域地区形象的能力。

大众媒体传播能力的评估要素

传播能力是衡量媒体影响力水平的尺度。传播能力强的媒体通常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对国家的发展, 对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乃至对参与国际媒体市场竞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衡量一个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力,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笔者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 认为对大众媒体传播能力的评估, 必须考虑到传播平台、传播团队、传播内容、受众资源等因素。笔者依据上面对传播能力所进行的初步研究, 尝试提出一个传播能力的评估模型, 该模型选取若干反映传播平台、传播团队、传播内容、受众资源等具体指标, 形成了一个指标体系 (见表1) 。

广西媒体对东盟信息传播能力的现状考察

在所有广西媒体中, 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平面媒体尽管面临着网络媒体及其他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 但作为一种最为传统的媒体, 在广西媒体对东盟国家的信息传播中, 一直担负着政策引导和形象宣传的重任。以《广西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和以《荷花》为代表的期刊杂志, 自从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以来, 在报道方略上注重彰显“东盟”和“中国—东盟合作”元素, 报道的内容和层次上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深化。本文选取这两家平面媒体作为研究对象。

(一) 传播平台

1. 专业栏目设置。

《广西日报》“对接东盟”专版。《广西日报》是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的机关报, 目前, 广西日报社拥有8报3刊3网站13公司1工厂, 在全区市、县 (区) 建立了106个发行站, 拥有4000多名发行员。2008年末, 全社资产总额达7.24亿元, 净资产6.19亿元, 年收入达5亿元以上, 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强大舆论影响力和经济辐射力的传媒集团。

广西日报社一直注重对东盟国家的报道。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广西日报》就开设了“东南亚之窗”专栏, 介绍东盟国家的信息。2003年1月, 为配合报道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启动, 宣传中国“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政策, 《广西日报》推出“东南亚”专刊, 全面介绍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情况。

2003年底, 广西日报社专门成立了东盟报道部, 并于2004年1月正式开辟“对接东盟”专版, 每周用5个整版的篇幅 (随后缩减到每周3~4个版面) 对东盟国家进行专项宣传报道。2007年10月, 《广西日报》开通了电子版。“对接东盟”专版实现了网上同步传播。目前, “对接东盟”专版是《广西日报》对东盟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

《荷花》杂志。我国一直重视对周边国家的宣传报道, 通过出版边境期刊, 扩大影响, 努力提升其在周边国家的国家形象, 《荷花》是我国唯一一本面对越南发行的越文杂志。

2002年9月, 广西创办了《荷花》杂志, 由广西区党委宣传部主管、主办, 综合性月刊, 大16开, 每期68页。《荷花》杂志一直采用越文进行报道, 2006年, 应越来越多的越南读者利用《荷花》作为学习中文的阵地的需要, 《荷花》加大了杂志内容的中文量, 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受众。 (1) 该杂志以“立足地方、宣传中国、服务周边、放眼世界”为主要方针。创办《荷花》杂志的宗旨是:“通过报道中国和广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情况, 反映中国和广西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国百姓蓬勃而充满生气的精神面貌, 增进越南人民对中国和广西的了解, 维护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加深中越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 促进合作, 共同繁荣。” (2)

该杂志内设《特别报道》、《文化走廊》、《中国名城》、《壮乡情韵》、《民族之窗》、《友好链接》、《中国与东盟》、《胡志明主席与中国》、《和谐中国》、《长镜头》、《为您服务》、《中华美食》、《要闻选登》、《越南一瞥》等十多个栏目, 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向越南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 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中国的正面形象。《荷花》杂志没有广告收入, 因此, 其资金均由广西的外宣部门统一预算。

2. 对外传播渠道。

广西日报社通过与东盟媒体的交流合作来实现对外传播。广西日报社目前对东盟国家传播没有专门的渠道。为了扩大其在东盟国家的影响, 广西日报社主要是通过开展与东盟媒体的交流合作, 来实现对东盟的信息传播。

2000年, 广西日报社与越南部分报社建立联系, 分别与越南广宁报、海防报、北宁报、义安报、广平报、新河内报等报社开展了人员互访活动。新加坡联合早报和越南中央电子报代表团也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应邀到访广西日报社, 双方当面洽谈, 互通信息, 并就增加往来, 开展业务交流, 加强合作达成共识。

为了配合越南广宁省代表团访问广西, 2007年8月上旬, 在越南广宁报社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协助下, 广西日报社派出两位记者到越南广宁省和河内市、海防市等地进行了专题采访, 及时推出了有关的系列报道。当年8月29日, 在越南广宁省代表团访问广西期间, 广西日报社和广宁报社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双方商定相互交流信息, 安排记者进行异地采访, 协助培训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 并在广告和印刷业务等方面开展合作, 并达成共识。

从2007年以来, 越南广宁报社每年都邀请广西日报社记者前往越南, 参加广宁省下龙国际旅游节的活动, 并安排记者到越南海防、河内等地采访当地政府官员和企业等。2008年5月底, 由越南广宁报牵头, 越南北部重点经济区的多家地方党报, 包括新河内报、海防报、北宁报、北江报和海阳报等组成的越南报业工作代表团, 应广西日报社邀请前来广西访问, 并就新闻稿件和版面互换等与广西日报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

2010年11月23日, 越南广宁报来访广西日报, 两报通过协商, 就新闻报道、广告经营、印刷业务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共识, 双方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其中在新闻报道方面, 双方同意将经常性地交流宣传报道信息, 相互交换新闻报道稿件和版面, 每年各组织一个约5人的新闻代表团到对方省区开展新闻交流和采访活动。

在与越南媒体加强交流合作的基础上, 广西日报东盟部还考虑与其他东盟国家媒体进行接触, 开展合作, 以进一步拓展有关对东盟的报道。

《荷花》杂志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对外传播渠道。由于越南对意识形态类的文化产品控制严格, 《荷花》杂志采取了多种方式, 努力扩大对外传播渠道。目前,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由中国驻越使领馆发送。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每个月都会有车回到国内购买生活用品, 他们就用使馆的车帮忙运回河内, 并发送给越南的读者。

二是请越中友协、越中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代发送。越中友好协会在越南全国61个省市都有会员, 而且大部分会员都是政府高官, 这样就使《荷花》杂志可以进入到越南的主流社会。

三是通过各种途径把《荷花》赠给来广西访问、参加会议、旅游观光的越南来宾。

四是赠送给与越南有业务联系的单位及出访越南的代表团, 由他们带到越南。

五是赠送或出售给在广西各高校的越南留学生及在广西团校深造的越南胡志明共青团团干。

六是在机场、车站、码头、中心城市的涉外宾馆、国际列车上发送或陈列。

七是在边境口岸、边贸互市点的文化站、阅览室陈列, 方便过往的客商休息时阅读。 (3)

(二) 传播团队

《广西日报》东盟部。东盟报道部目前有从事东盟报道的编辑记者8人, 学历多为新闻学或相关专业, 从事新闻行业时间较长。该部的编辑记者连续参与了《广西日报》对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中国—东盟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策划和报道。该部的编辑记者均有在东盟国家采访、工作的经历, 对东盟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状况较为了解。

《荷花》杂志。笔者从实地调研中了解到, 《荷花》杂志社日常的记者编辑共有6人。该杂志的稿件和图片通过北部湾之声编播人员进行编译。这些记者编辑中, 有相当一部分通晓中越语言, 在越南有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 对越南的情况了解得较为深入, 其专业化程度较高。

(三) 传播内容

《广西日报》“对接东盟”专版侧重于经贸内容的报道。《广西日报》“对接东盟”专版的报道体裁较为丰富, 除了消息外, 还有通讯、时评、图片新闻等, 有时该专版还约请东盟国家的留学生撰写个人散文、游记等。专版内设有“特别报道”、“今日时评”、“东盟留痕”等专栏。其中, “特别报道”通常每期刊发2至3篇记者采写稿或特约专稿, 配3幅左右的图片;“今日时评”主要针对近期中国—东盟的政治经贸活动等刊发若干时评言论;“东盟留痕”则起到了“副刊”的作用, 该栏目主要刊登华人或华侨在东盟国家的游记、见闻或工作生活经历等。以2011年3月2日的《广西日报》“对接东盟”专版为例, 在当天的“对接东盟”专版里, 共有通讯《让歌声放飞未来——记中国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何铁军副教授》、新闻评论《中国—东盟将更紧密互联互通》、消息《谅山积极发展边境旅游》、副刊《老挝人的华文缘》, 并且这些报道均配有图片。“对接东盟”至2010年底, 已出版了1300多期。报道的重点内容除了深入解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积极反映广西与东盟各国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外, 还全方位和图文并茂地系统报道东盟10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介绍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优势资源、独特文化和著名景区。

本文按照地缘性、接近性和相关性的原则, 选择《广西日报》“对接东盟”专版在2010年的报道为例, 对其报道的选题进行统计分析, 并以图表归纳说明, 以展现其报道现状 (广告不在本文统计之内) 。

从表2可以看出, 在《广西日报》对接东盟版2010年的924篇新闻中, 经贸题材372篇, 占总体报道的40%;政治题材288篇, 占总体报道的31%;其他如旅游、艺术、农业等题材占总体报道的29%。报道的侧重点倾向于政治与经贸, 其中经贸内容选题居报道之首。

为了做好东盟国家的相关报道, 广西日报社不仅派记者采访了东盟国家驻北京、广州、昆明和南宁的外交使节, 还远赴东盟10国, 走访中国驻东盟国家的大使和商务参赞, 并采访当地企业家和商界人士, 考察经济园区, 做客百姓人家。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和精心写作编排, 确保有关东盟的报道真实准确、公正客观、形象生动, 使读者对东盟各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清楚的认识, 留下深刻的印象。

《荷花》杂志的传播内容以介绍国内情况为主。《荷花》杂志报道的体裁以普通的文字新闻报道和图片为主。近年来, 该杂志增加了图片数量。报道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风光情况, 对中国重大政策的深度报道和解读, 中越的经济文化交流信息等。

《荷花》杂志最初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 后交由广西区党委宣传部主管, 但其稿件和图片仍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供, 北部湾之声对其稿件和图片进行编译。

(四) 受众资源

受众规模。《广西日报》目前的发行量为20万份, 与《南国早报》等都市报相比, 其受众规模较小。

《荷花》杂志的发行量在2009年上半年以前都保持在1万份左右, 其中进入越南国内的部分大概有8000份, 发行的范围集中在河内及其周边地区。由于目前《荷花》杂志在越南无法注册, 没有出版刊号, 因此越南的普通民众是无法购买和阅读的, 其受众规模较小。

受众定位。《广西日报》属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的机关报, 发行的渠道主要为广西各级各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其受众多为各级部门机关的领导和公务员, 因此《广西日报》在广西的政界有着不可忽视的舆论影响力和话语权。

《荷花》杂志的发行主要面向越南上流社会, 其受众包括越南64个省的省长, 越南驻中国大使馆、领事馆的外交官员, 来广西访问、旅游观光的越南政商界及文化界人士, 在广西各高校的越南留学生及在广西团校深造的越南胡志明共青团团干。综上所述, 《荷花》杂志的受众主要定位在越南主流社会的精英阶层, 因此该杂志虽然受众规模较小, 但受众质量很高。

虽然《荷花》杂志的受众规模不大, 其发行量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和在越华人关注《荷花》杂志。我国驻越大使馆评价《荷花》杂志是“导向最正确、内容最丰富、读者最喜爱”的外宣读物。越南前驻华大使陈文律曾对《荷花》杂志评价说:“《荷花》杂志内容越来越丰富, 形式越来越多样。我不仅自己阅读每一期《荷花》, 还把杂志分发给使馆的工作人员和越南留学生, 我可以称得上是《荷花》的宣传员了。希望《荷花》杂志能做得更好, 成为连接中越友谊的大桥梁!” (4)

结语

传播能力是大众媒体影响力的基础。在信息传播已经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的今天, 如果一个社会组织 (机构) 一旦缺乏相应的信息传播能力, 那它就不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 也就无法充分利用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有效地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广西媒体对东盟信息传播的分析都应该以传播能力这一更接近传媒业本义的环节为起点, 意义的共享能力, 或者说与目标市场沟通的能力, 是决定传媒竞争胜负的关键。凡是那些与目标群体无法实现意义共享的传媒, 即传播能力低下的传媒, 势必被市场边缘化, 最终被淘汰。凡是那些与目标群体实现意义高度共享的传媒, 也就意味着它实现了传播的价值, 传播能力作为实现价值共享的能力, 也因此得到经济层面的丰富回报。广西媒体在对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只有不断提升传播能力, 才能赢得竞争, 树立良好的国家和地域形象。

摘要:传播能力是衡量媒体影响力水平的尺度。本文对广西媒体对东盟信息传播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 提出了传播能力的评估要素, 对近年广西媒体对东盟的信息传播能力现状运用传播平台、传播团队、传播内容、受众资源等具体指标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广西媒体,东盟传播,传播能力

注释

1林涌泉:《一朵绽放艳丽的中越友谊之花——越文杂志《荷花》创刊5周年综述》, 《广西日报》, 2007-10-17。

篇4:以时间为命题

6月11日上午10时,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在位于伦敦海德公园的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开始了历时512小时的行为艺术《512小时》,每天8小时,每周6天,这512小时将持续至8月25日。

这是一个具有互动性的作品,整个行为的过程对现代人忙碌的生活状态提出了挑战,这512小时是阿布拉莫维奇的512小时,也是参与者叠加的512小时,每个参与者有权选择自己逗留的时间,当他们觉得无趣时随时可以离开,但在他们进入展厅之前必须“净身”——背包、外套、电子设备、相机、手表均不得携带入内。《512小时》共分为3个展厅,在这里你会被待到房间中间的圆台上,要求闭上眼睛体会自己的能量;你可以坐在展厅的椅子上闭目冥想;或者仅仅在展厅内慢慢走动;你还会被带进主厅旁边的小展厅,要求闭上眼睛,专注自己的呼吸,静静的呆着……在这里站、坐、或者是行走都被仪式化,时间仿佛被拉长,甚至可以说在这个空间里根本没有时间,有的只是人与人,人与自身。

在展厅内不断会有人引导你要放松、深呼吸、调整自己的状态,但对讲究效率的现代人来说并非易事,有体验者说,“整个过程看似放松但实质非常累,你一直站着,一改往常的频率,企图停下,但你会发现,做到真正的静止,却是如此困难的事。”习惯了快的我们,已经不太知道该怎么慢下来。当然,《512小时》也会让参与者去思考,“阿布拉莫维奇的空间是原始的,是灵性的、纯粹的。科技加快了我们的速度,人们迅速地进入未来,我们所经历的在迅速地变成过去,唯有当下是被无限压缩的。现代人的当下越来越少了,而唤回当下、唤回我们真实的存在,对我来说,大概是该的行为中最宝贵的东西。”

时间是永恒的命题,我们的一生都在消耗它,却永远无法抓住它,但时间总会留下痕迹。2006年,隋建国50岁,知天命的年龄,时间与空间的哲学思考成为其艺术探寻的主题,《时间的形状》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创作,而这件作品的创作时间则与隋建国的生命周期相同,这是艺术家创作的一件自己无法销售的作品。从2006年12月25日开始,隋建国每天将一个“小球”在油漆桶里蘸一下,为了保证作品的持续性,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个本子记录,即便自己出差也会交给助手来完成。隋建国说,“我以前从来没认真想过我的生命会有终点。50岁生日的时候,我好像远远地看到了那个地平线。从此以后,这个生命终点时间的概念就再也挥之不去。”借助那个球,时间变得可视化,每一天都是余生的开始,“这关乎生命”。

谢德庆的《一年行为表演1980~1981》与隋建国每天蘸油漆、做记录有着极为相似的形式,同样体现了艺术家对时间的思考,这件作品还被形象的称作《打卡》。艺术家宋冬曾如此评价谢德庆的行为,“谢德庆是用生命做艺术的人,我不认为他的艺术会过时,因为他不是为了时代而创作,而是为了体会时间进行创作。”在《一年行为表演1980~1981》中,谢德庆每隔1小时打一次卡,持续1年。谢德庆一生共做过6个行为,前5个每个周期都是1年,他说,“因为这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人类计算生命的基本时间单位;是生命里面周而复始的一个循环,这是属于人类文化里面都共通的。另外,可能这样听起来有些反讽,不过我相信自己具有浪费时间的才能,在这上面有所成。”他的确在“浪费”时间,他将自己关在一个3.5×2.7×2立方米的木笼子里,不交流、不阅读、不写作、不听收音机、不看电视一年;打卡1年;露宿街头,不进入任何建筑物或有遮蔽的地方1年;与行为艺术家琳达·莫塔诺在腰间用一条长约2.4米的绳子绑在一起,却互不碰触1年;不谈、不看、不读艺术,不进入画廊或博物馆1年。他最后一件作品是从36岁生日开始,到49岁生日结束,13年只创作不发表,而在这13年里,他唯一完成的就是活着,他说,“仅仅是存活也成为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他所有的创作都基于这样的前提:生命是终身徒刑,生命是度过时间,生命是自由思考。

通过谢德庆的艺术,可以体会到他的真诚,在拥有旺盛的创作力时,他把艺术做到极致,在没有下一个作品的想法的时候,他选择了让《不做艺术》这件作品提前到来,坦然面对一个艺术家不能提出有力量的想法,没有创意的事实,并以选择不做艺术来度过时间,当自己江郎才尽的时候,他选择结束自己的艺术事业,他不希望重复自己。谢德庆是坦然的,他的作品是严肃的,有些伤感,但又让人敬佩。但是当你看了另一位艺术家与时间相关的创作,你肯定会觉得自己被耍了,或者你根本没有耐心看完他的作品,那个人就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通常我们在展览中遇到影像作品会站在作品前看上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然后转身离开,即便是走累了,坐在看视频的座位上休息一下,也很难集中注意力将作品看完。一方面当我们来到作品前的时候刚好作品从头播放的几率很低;另一方我们实在没有耐心看完那些可能是没有情节,或者不知道在表达什么的片子。沃霍尔有不少影像作品正是这种没有情节的片子,他可以将镜头对准一个正在睡觉的男人拍上6个多小时,机位从来没有变化过,画面偶有变化则是这个男人睡眠中一些无意识的动作。他也可以将镜头安放在“时代生活”大厦41楼的洛克菲勒基金办公室里,对准对面的帝国大厦,这个静止的建筑物拍摄6个多小时,制作成8小时的影片在电影院放映。在拍摄过程中除了摄影师每个半小时要检查一下胶卷的是否正常运转外,其他人只是在旁边吃吃喝喝,消磨时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沃霍尔这样的举动,哪怕是和他同在拍摄现场的人。“安迪,这需要一个全景!”“千万不要!”“前三卷胶片什么也没拍到,真令人担心。”“要把每个胶卷做上标记,以免搞混了。”“你们知道帝国大厦在摇晃吗?”“我想上一卷什么也没有拍到。”“拍摄要持续多久?”“跟你的生命一样长。”对观看者而言,对画面出现变化的等待犹如生命一样漫长,在《帝国大厦》的首映式上,最初的200名观众,在影片播放结束时有3/4离席,时间在焦虑的等待中流失。

大多数人无法忍受这样静待的消耗,但是当他们以另外一种形式消耗的时候往往不易察觉,他们忙碌着,无暇顾及流逝的时间。时间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命题,当时间假以具体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能切实的感受到它的存在,每个人都用生命在创作以时间为命题的艺术品,它同样不能用于销售。

篇5:以荷花为话题的作文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我和妈妈一起去唐徕渠旁的荷花池散步。荷花真美呀!叶子碧绿碧绿的,好像一个大绿盘。他们被“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茎高高的擎出水面,像一把把被风吹翻的绿油油的小伞。“玉盘”里晶莹的露珠在朝阳的照耀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娇艳的花儿从挨挨挤挤的`叶片间钻出来,有的欣然怒放,仿佛在比谁开的美;有的含苞待放,宛如一个个莲花灯;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他们风度高雅,但毫无哗众取宠之心,秀丽端庄,却无娇柔造作之态。我仿佛看到诚斋主人站在荷塘边,留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千古绝唱。

野荷虽然没有人工荷那么显眼,却有自己独特的美:有的像雪一样洁白,有的如霞一样粉红,有的似玉米一样金黄。那些花浮在水面上犹如一只小花船。它们的叶是那么浓绿,那么光亮,好像打了一层蜡。叶片紧紧贴在水面上连成一片广阔的舞台,小麻雀在上面唱歌舞蹈,鱼儿在叶下嬉戏玩耍,它们都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了。

浮萍,也不甘示弱,尽管他们的黄花是那么渺小,他们的叶儿只有一元硬币那么大,但他们也努力把自己奉献给大自然,为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增加一抹色彩。

“一、二”,号子声溜进我的耳朵,只见三五个健身的大哥哥正在帮一位奶奶将坐在轮椅上爷爷抬下台阶,还没等爷爷奶奶答谢便转身离去,只留下幽幽花香。

篇6:以荷花为话题作文

我们继续开始我们的画画,这次老师是让我们画荷花,老师先让我们在电脑上看各种各样的荷花,看了有十几分钟后,老师发纸给我们开始画画了。有的同学画得像一朵普通的小花,我画好了后,看了看,总觉得太简陋了,就画上了荷叶,看起来还可以。老师说马马乎乎。所以我觉得一定是最好的。

我交了上去,我看见了还有比我画更好的同学,有的把荷花的花瓣画得非常好,我画的花瓣这里有点大,那里有点小。

篇7:以描写荷花池为话题的作文

今天的天气真热啊!知了也不停地喊着,午餐和我弟弟玩池塘。

荷塘是山东日照市我们住宅小区的休闲场所。这里的风景表明这里的人都是高素质的。没有人在荷花池里采莲花和一束束莲花,路边的向日葵吸引了很多孩子的目光,我站在桥上往下看,一群小鱼在快乐地嬉戏

啊!荷塘景色多么美啊!

篇8:以荷花为命题的作文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养老

引言:

老龄化是21世纪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 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 占总人口的13.26%, 对照国际通行标准,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期是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而目前我国已出现空巢化提前的状况。本文对扬州市空巢老人养老方式进行调查并提出政策建议, 有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合理导向, 从而有助于构建与我市情况相符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扬州市于198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 截至2011年末, 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91.5万, 其中空巢老人44万, 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8%, 其中高龄且困难的空巢老人达3.43万。老龄化正以加速度形式到来, “三多三快”特征明显,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扬州市所面临的严峻的社会现实。

一、扬州市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以荷花池社区为典型

2013年7月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个案访谈对扬州市荷花池社区空巢老人进行了实地调查, 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了在我市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笔者希望探寻适于扬州市空巢老人的养老方式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笔者共发放了100份问卷, 有效问卷96份。样本选择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了荷花池社区进行典型调查, 在此过程中只要发现有典型案例, 笔者即会与被调查对象深入访谈, 共计访谈了26位空巢老人。荷花池社区位于扬州市中心地域, 60岁以上老人近1000人, 其中空巢老人148人。由于历史原因小区人员结构复杂, 荷花池社区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在被调查的96位空巢老人中, 男性54人占56.25%, 女性42人占43.75%, 平均年龄72岁左右。70%以上的老人有子女但已离开家庭不与父母居住, 他们的子女有的在本市, 或者在外市外省甚至远在国外。调查数据显示, 我市空巢老人养老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改善, 在经济状况、服务需求、精神慰藉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

1. 经济保障需求。

我市空巢老人收入水平总体偏低, 部分老人生活较困难, 近一半老人依靠退休金或养老金, 这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基本最可靠的生活来源。有些老人会得到子女的资助, 但数量较少。60%的老人人均收入在450~1500元之间, 其中将近30%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

2. 服务保障需求。

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体系不健全, 相应的社会帮扶机制未完全建立。空巢老人作为特殊群体, 特点是身边无子女, 日常生活缺乏照料, 针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还未完全启动。

3. 精神慰藉。

空巢老人生活比较单调易导致“空巢综合症”。调查发现大部分空巢老人闲暇时间较多而活动范围局限在家里或小区, 脱离社交活动。社区公共文体设施不健全, 从而制约了老年人参与社会文化活动, 加之身边无子女缺乏精神慰藉, 老人的精神世界尤为孤独。

二、我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我们从市老龄办获悉, 到今年底我市将建成7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其中市区50个, 江都区10个, 高邮、宝应、仪征共15个。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也看到了正在建设和完善中的荷花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大批志愿者涌现, 靠政府独当一面的格局正在改变。但由于居家养老服务面广工作量大, 随着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入, 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日益凸显。

1. 服务经费投入有限未能有效满足养老保障需求。

参照我市今年日间照料中心的计划, 其分为四大类四个等级, 即使是一类照料中心政府最多给予10万元补贴, 以下依次递减。故资金保障及来源问题是制约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居家养老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民政部门的投入, 政府的有限投入对养老工作的开展犹如杯水车薪。这种形式下, 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很难改变投入大成本高、回收周期长的现状。

2. 专业服务人员技能缺失难以提升服务质量。

目前, 我市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多是四五十岁的下岗再就业者, 养老服务队伍专业素质较低。他们主要凭生活经验工作, 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 服务技能缺失, 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需求了解比较浅显。此外, 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也存在缺口, 志愿者数量少且不稳定, 缺少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总体呈现出偶然性、间断性的特点, 往往无法持续进行, 所以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有限。

3. 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缺乏。

社区是85%以上老年人主要的活动地和生活园, 而目前我市社区对老龄事业发展的关注不够, 未能承担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责任, 很少引入社会组织参与运营, 像我们了解到的只有冯庄社区等少数社区与小型餐馆合作发挥了民间资本的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组织譬如非营利组织等在中国发展不够成熟, 我市还没有能够有效地将社会组织的力量整合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

4. 社会资源与配套设施缺乏影响服务活动持续进行。

我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普遍存在设备不全、规模较小的情况, 且宣传不够到位, 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的服务开展较少。家住荷花池小区的丁大爷坦言, 他理想中的社区养老应该能够提供午饭和床位, 而目前社区还做不到。此外, 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普遍存在监督和评估机制缺失, 这也制约了空巢老人养老质量的提高。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

今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成为焦点, 对此赞成者与反对者而立。笔者认为其不适合我国国情, 首先以房养老适用范围有限, 其次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一直存在, 再次房屋产权问题存在争议, 最重要的是以房养老解决的只是谁给付养老金的问题, 而未曾解决谁来照顾老人的问题。以房养老政策实质是将责任重新推给家庭和个人, 其实就是老人自己养自己。在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与机构养老的两难困境可以看出居家养老比较符合我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 且能够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

笔者发现受访者普遍反映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在公共服务领域, 根据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 社区、社会组织等都应参与其中, 居家养老是一项社会工程, 应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多元化投入的原则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前进。

1. 政府引导与扶持:

上世纪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主张政府提供好的公共政策服务、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养老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不外乎是两个:筹集养老资金和提供养老服务。政府应着力解决底线公平上的养老保障, 提供基本养老金需求,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空巢养老, 通过自身优势在养老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 社区自身不断完善:

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是否有效除了充足的经费外, 服务队伍对其也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市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尽快建立专业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基层老龄工作队伍。从我市实际出发统计各社区空巢老人数量, 配以相应比例的服务人员。同时可与扬州大学等院校合作,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培训基地, 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专业技能。在志愿者建设方面, 鼓励更多中青年加入志愿者组织, 志愿者组织可与我市老龄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及时了解老龄事业发展动态, 为老年工作提供多样化服务。

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度给社会保障带来巨大的挑战, 以往单纯依靠政府养老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势在必行。结合柏斯基的活动理论强调社会互动, 通过购买服务、契约外包等形式吸引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 使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引入社会组织资源可以节约社区成本面向外界经营产生规模化效应, 使社区养老发展持续而稳定。

结语:

篇9:以荷花为话题小学作文

花坛里的花开得特别多,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有的是金黄色的,有的是紫色的,有的白里透着粉红,还有大红色和玫瑰红的……它们朵朵亭亭玉立,像一个个俊俏的少女。

这么多的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再配上花坛边几棵高大碧绿的雪松衬托,显得更美了。如果把眼前的这一坛五颜六色的鲜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篇10:以“宽容”为命题的作文

今天,我高高兴兴地来到了作文班,刚开始上课我是开开心心的,可是后来……我的肚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小魔鬼。

这个小魔鬼搅得我肚子越来越疼,一开始,我都没怎么在意,心想:忍一会儿就好了。可是后来,我的肚子就拧劲儿地疼了,汗水都流出来了,我真的是坚持不住了,到最后我只好趴在桌子上了,可是我肚子里的小魔鬼还蹬鼻子上脸,竟然加大劲地折磨我起来,而我,却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豆大汗珠从头上流下来,没办法我只好报告了老师我肚子疼的情况。老师向我投来了关切的目光,同学们也向我投来了关切的目光,老师轻轻地说:“肚子疼啊,坚持不住那就快点回家吧!”我执意要坚持挺一会儿,把作文写完!我想:“是不是肚子里的这个小魔鬼在玩我呢?行啦,他想玩就玩吧,我要用极大的宽容,原谅他的恶作剧!是的,我必须以坚强的意志来和这个小魔鬼作斗争”。于是,我就一手捂住肚子,趴了下来继续写作文。

这时,老师又送来一杯热水,并对我说:“肚子疼大都是因为肚子里有凉气,喝杯热水吧!说完,把热水放到了我的桌子上,我看着热水,又看了看同学们关切的目光,也不知道是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感动了我肚子里的小魔鬼,还是我的宽容让他不忍心害我了,不知为什么,我的肚子竟渐渐地不疼了,我又打起精神,写起了作文……

篇11:以幸福为命题的优秀作文

半靠在躺椅上看着闲书,一种阳光赐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奇怪,原来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烈日里的一丝清凉、苍白中一抹生命之绿都会激起幸福的感觉,难道苦苦求索寻寻觅觅一生的幸福就近在咫尺吗?她是那么悄然,她是那样不经意间地流露。她的形式如此简单,不得不让我对幸福重新思考。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道:“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二位圣人对幸福的要求如此简单,可以看出心境之高远,寓意之深刻。

幸福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对于居无定所的人来说,幸福就是一间可以用来遮风避雨的房子;对于嗷嗷待哺的婴儿来说,幸福就是妈妈甘甜的乳汁;对于家庭来说,幸福就是有工作、有余款、家庭和睦长幼有序;对于老年人来说,幸福就是岁月能够得到延伸。

篇12:以荷花为命题的作文

中国在国际竞争产业链中处于生产制造环, 这就决定了社会及企业对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导向, 引领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这个任务义不容辞地落在高职教育身上, 特别是工科技术人才的培养。工科的教学计划、大纲、教学内容、编排到考试很多都是前苏联人才培养模式的痕迹, 人才培养重心愈来愈与先进、应用科技轨道偏离, 而课程考核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 是教学活动的成果。高职工科考试应体现课程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及能力为宗旨, 注重技术设计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核, 注重符合时代需要、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水平的考核。

近年来高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 从宽基础、活模块到项目化教学, 但无一例外忽略了一个症结——考试, 而试卷命题是考试的关键要素。高职教学改革重过程改革, 不重结果改革, 重教法改革, 不重考试评价改革, 考试改革远滞后于教法改革, 缺乏良好教学效果的检验与支撑, 教学改革后劲不足。众所周知, 随着高职生源素质的下降, 生产实践技能课程的开发, 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策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重实践、重技能已体现在课堂上, 唯独考试形式及试卷命题仍然是旧模样——重理论, 与课堂教学改革在结构上严重不对称, 形成教学与考试一对矛盾, 极大制约了教学改革的进程与发展, 制约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现在迫切需要改革考试形式与试卷命题内容表达。通过考试使学生理解技术所蕴涵的人文因素, 把握各种技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能够运用所学技术知识与观点, 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技术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真正使考试起到巩固教学活动, 真实检验教学改革成效的目的。

高职工科课程特色之一就是图解, 我们的课堂、教材早就采用了图、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掌握技能, 学会应用, 即然课堂、教材、教法都图解技能化了, 考试理所当然应该图解技能化。现在的高职考试形同鸡肋, 弃之可惜, 食之无味, 学生戏称“裸考”, 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失真, 很多课程都要以开卷考试形式完成, 且形式上的开卷完全背离了开卷有益的原则, 试卷的填空、选择、是非题等全是文字表达, 在办学条件局限下, 如果不可能实现技能操作考试或在线无纸化考试, 我们的笔试试卷命题就应该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 所考即所学——图解命题, 试卷命题与课堂、教材的表达形式直线链接, 实现教法与考法结构对称。

图解就是利用图形来解释、分析或演算, 它附于文字, 能够直观形象地表达主题。图解在欧美被誉为“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和“21世纪风靡全球的学习方法与思维工具-概念地图与思维导图”, 以图解方式科学地实现抽象思维与方法的可视化, 化深为浅、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理论为实例, 实现基于脑神经生理特征的左右半脑互动模式, 将高效的、可视化的策略、方法、技巧融入到学习、考试中去, 帮助学生释放出深层次的潜能。

二、图解命题改革实践

现行的期末考试、单元测验均属成就测验或称学业成绩测验、总结性测验, 测量的内容以学习内容为依据, 测量学习或训练后的效果, 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来评鉴一项新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课程项目改革的有效性。

图解命题就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或知识技能应知应会要求图解化命题, 试题文字表达的同时配置图例, 学生独立完成题型解答, 探索以能力考核为目的的考核内容与形式, 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图解命题采用直观的图文并茂的试卷编排形式, 通过图示变繁杂抽象为直观快捷, 变深奥冗烦为浅显愉悦, 变枯燥乏味为清晰明了, 通过左脑抽象+右脑形象, 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潜能。

图解命题试卷可以设置填空题、选择题、读图作图题 (包括读图题、作图题等) 、分析评价题 (包括分析题、评价题等) 、应用设计题 (包括试验题、设计题、计算题、操作题等) , 试卷应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 其中容易题约占70%, 中等难度题约占20%, 较难题约占10%。以《机械设计》课程试卷命题为例, 机械设计是一门机械知识技能的综合课程, 要求学生学习掌握、记忆的内容甚多, 课堂教学引入大量动画、视频、图片, 为实现所考即所学的改革宗旨, 试卷命题引入了课堂教学资源, 一改原来完全文字表达的试题形式, 配置了试题图形表达, 丰富了试卷内容, 样题配置图示后, 题目直观, 试题难度下降, 更注重知识技能的理解归纳应用, 而不是死记硬背, 试卷命题与课堂、教材、生产零距离对接, 有效解决了考试内容繁杂抽象的问题, 有效缓冲了教师对着图例讲课, 学生对着文字考试的矛盾。

三、图解命题改革评价

为了证明图解命题试卷的实用性与易考性, 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需要对图解命题与文字命题试卷做测量比较。

1. 试验对象:机制专业12级2班

首先根据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该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均分排序, 按规律抽取20名学生分成A、B两组 (见表1) , 保证两组学生素质相当, 并通过考试试验获取原始数据 (见表2、表3) , 两组学生同时考试, 试卷题目相同, 只是B组试卷给每一题配置了图例。

2. 测量项目: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考试试验的测量数据证明A、B两组试卷信度较高, 且大致相当。

(2) 效度:指测量是否准确、有效地测量到预期的目的的程度, 测量是否测到了想要测量的东西, 是测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图解命题改革只是把文字命题的试卷题型配上知识技能图解, 所以需要通过结构效度来确定测验分数所能说明的意义, 结构效度的确定需要采用干预法搜集证据 (试验对象:机制专业12级2班B组学生) , 分3个步骤:

a.根据对被测结构“运行机制”的理解, 提出理论假设

进行图解命题试卷改革, 使图解命题试卷与更好地与课堂、教材、生产实践零距离对接, 真正测量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b.对学生在测验的表现作一个正式的假设

学生更容易接受图解命题试卷, 考试成绩比文字命题试卷成绩更好, 平均分更高。

c.搜集经验性证据以检验假设是否得到证实

考试试验的测量数据证明, B组学生的考试平均分更高, 成绩确实更好, 假设得到了证实, 结构效度被测量到。

考试试验的测量数据证明A、B两组试卷效度较高, 且大致相当。

考试试验的测量数据证明, B组试卷难度下降, 图解命题试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4) 区分度:指测验对被试者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 区分度越高, 测验就越能分辨出被试者之间微小的差异, 测验的区分度直接影响着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它是鉴别项目测量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D值越高, 项目越有效, D= (XH-XL) /N (H-L) (XH表示接受测验高分段的27%学生的总得分数, XL表示接受测验低分段的27%学生的总得分数, N表示接受测验学生总数的2*27%, H表示该题的最高得分, L表示该题的最低得分) 。

A组:D1= (75-39) /6* (27-9) =0.333 B组:D1= (75-54) /6* (2715) =0.3

考试试验的测量数据证明, B组试卷区分度更高, 说明图解命题考试更有效, 更易区分出学生学习上的水平差异, 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

综上数据, 图解命题试卷的结构效度实现了预期测量, 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试卷难度下降, 区分度提高, 证明了图解命题比文字命题试卷更实用、易考, 图解命题考试是高职教育必要可行的一种教学改革举措, 适宜高职工科考试首选。

3. 图解命题改革问卷调查表及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实发问卷40份, 回收38份, 有效问卷38份, 以下是问卷调查统计图表及结果:

问卷调查表的统计分析表明, 图解命题试卷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能更真实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 反映学生努力学习的程度, 能更好地巩固所学, 检验所学,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有的学生回答说在以前的考试中, 遇到不会解答的题目时就努力地想象想象再想象, 把眼前的文字想象成一幅幅知识技能图片, 今天的学生面对全文字表达, 会感觉阅读困难, 他们更愿意做视觉学习者, 把文字“翻译”成图片就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考试方法。图解命题以图解的方式方法在表达上深入浅出, 实现了考试与学习过程零距离, 有研究表明人类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一图胜过千言”就是这个道理。图解是最简单、最实用、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图解运用最便捷的方法思考问题, 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分析问题, 运用最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图解命题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大势所趋, 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诚然, 图解命题改革实践与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 图解命题是否适合所有的工科课程及题型?图解命题会导致试卷长度加长, 试卷页数增多;图解命题试验样本及数据不足够多, 有时不能充分说明要测量的目的;图解命题题型设置、内容表达应科学规范, 文字与图示要匹配, 技术用语要准确;试卷应难易适当, 题量适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让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 能达到课程水平考试合格的要求。图解命题试卷的表达内容及形式还需要专业教师在生产实践中选取素材继续开发, 以考试改革倒逼教学改革更贴近生产实际, 更好地从教、学、做、考全方位贯彻职业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钟山.图解新教材高中物理.辽海出版社, 2009.

上一篇:不抛弃不放弃下一篇:11秋职高3班德育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