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经典问答

2024-04-13

学诚法师经典问答(精选3篇)

篇1:学诚法师经典问答

1、离开了其他人, 一个人是不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 自己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2、发心,是激发内心的力量, 不在于说什么, 不是凭兴趣想去做什么。 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 这是不负责任。

3、痛苦跟快乐实际上是人的主观世界的事情, 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因素。

4、多看他人的长处, 常思自己的不足, 则开万善之门。 懂得体会他人的付出, 常怀感恩之心, 则是快乐之源。

5、仇怨,唯有爱心和忍耐来化解,才能终结。 否则只能用一生又一生的时光去重复痛苦。 解怨释结虽然做起来并不容易 。

6、做事讲理,做人讲情。

7、不是文字,不立文字。

8、想的太多的人,往往做的太少。

9、求签算卦,说到底是对自己没信心, 只好寄希望于外在。 人只有把握住自己的心念和行为, 便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10、人来到世界,不是来享受的,是要开创事业的,做有益的事情,一件做完了,再做另一件。

11、慎终追远, 缅怀先人, 不仅仅是抒发思念之情, 重点在于策发起内心的责任感。

12、多看他人的长处, 常思自己的不足, 则开万善之门。

13、仇怨,唯有爱心和忍耐来化解,才能终结。 否则只能用一生又一生的时光去重复痛苦。

14、名相是世俗社会使用的方便,内心不要被它障碍、束缚。一个境界对自己的影响,意味着自己内心对它的认知;如果能够解开内心的执著,便可自在于外境。

15、痛苦跟快乐实际上是人的主观世界的事情, 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因素。

16、放不下的只是内心的回忆,并不是某一个人。

17、晚上忘了白天没做完的事, 白天忘了晚上睡不着的事。

18、烦恼是自找的

19、所谓的感情,只是一场交换,一场“我执”与“我执”的较量,所以总是在伤害别人或被人伤害。痛苦的根源不是感情,而是我执,只有逐步放下我执,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20、修行需要在具体的人和事上去用功, 去观察,去作意。

21、善,就是能给自己和他人的现在、未来能带来乐果的行为。善良的发心,还要有智慧的辅助才能达成好的结果。

22、人追求向上的动力,来自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佛性。离苦得乐、追寻光明,是每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生命最本源的愿望,它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然而,若缺乏正确的引导,人们在前进过程中很容易被各种境界所迷惑,向着外在去发展,错认了快乐之本,陷入迷局。

23、人不仅需要学习生活的知识,也需要接受觉悟的教育,如果缺失这一部分,人类的生活绝对难以平衡。

24、如果没有菩提心,看到外在种种复杂沉重的境界,肯定会承受不了,唯有靠真实的发心,才能转化这些境界。跟随师友的引导慢慢学习。

25、佛法有三重境界:人天乘,声闻乘,佛乘,人间佛教不是仅仅停留在第一重境界的,而是趣向大乘行果的菩萨道,它重在现实人生的改善进步,并以此为基础进趣无上圆满的佛果。

26、不懂得道理的行为是无力的、不能长久的。“见如目,行如足”,以见导行,知见上清楚了,心理建设做好了,然后去行动,这样的行为才是理智、坚定、坦然的,否则会走得很辛苦、犹豫,容易放弃。所以人不能光有善念,更要有正念,正念就是知道为什么要行善,何为善,怎样行善。

27、学佛是一个改变的开始,不要急求果报。这颗心,需要慢慢、慢慢、慢慢去熏习才能改变,就像一棵小树必须要经历数十年寒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无法速成。坚持去三宝地、亲近师法友团体。生命由业果决定,不是由情绪决定。

28、佛是彻底圆满觉悟的人,菩萨是发心成佛的人,自己喜欢那尊佛菩萨,就可以向哪尊佛菩萨祈愿。如理的祈愿,就如同想到自己的榜样,能有力量、有方向、有希望。

29、放下不是一个行为,是一种心态。远离境界不是真正的放下,当面对境界时内心仍旧平静,才是真正的放下。

30、:佛法说的无我,并不是“空无”之意,而是没有一个天生如此、浑然一体、绝对不变的“我”。轮回的是一个相似相续的“神识”,众生执著此为一个不变的“我”。

31、在外境上想象,无论顺逆都是妄想;佛法所谈的是观心、转心,面对每一个境界时,把握这颗心的善恶。

32、佛法要弟子远离“悔箭入心”,这是执著,执着于自己的缺点和过失而走不出来,一味否定自己,丧失希望和力量;如理的忏悔是放下,看到了过失,决心改正它,把自己从恶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反省过失不是为了打击自己,而是为了更好向前。

33、谁的人生不曾遭遇过逆境呢?关键看自己怎么去面对。心理脆弱的人,逆境就是绊脚石,乃至堵死了人生的道路;心理强大的人,逆境则是垫脚石,乃至步步组成了人生向上的阶梯。所以逆境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心太弱小。

34、因感果还需要缘,如果把缘拿掉,因就无法感果。

35、:如果自己不世俗、视野很广阔,一定会对各种不同的存在怀着包容和理解,对每一个生命怀着善意和柔软。

36、我们努力生活、修行,都是为了离苦得乐。但是世间所认识的苦乐,与佛法所认识的苦乐完全不同。

37、修行需要在具体的人和事上去用功, 去观察,去作意。

38、“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功德的本意是内心的慈悲与智慧,所以修行人要努力追求功德。现在“功德”一词涵义已经被异化、俗化,在很多人心目中跟物质利益差不多,本身是一个误解。

39、越是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利益看得越重,就越是会感到委屈,如果人与人相处时都这样做,最终会拖累所有人的幸福,也包括自己的;反过来,若人人都为他人着想,肯放下自己去利益他人,大家都会得到快乐。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不会用对立、争夺之心与人相处,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40、包容还是委屈,不是外在行为上的区别,而是自己内心的状态。心里超越了,放下了,就是宽广、包容;心里一直在计较、反抗,而外表却隐忍不发,就会觉得委屈受伤。

41、有人以为放下“我”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人就失去了灵魂,如同机器或木石,甚至有人听到“无我”就会害怕,这是极大的误解。其实,放下“我”不仅不是损失,反而是更彻底、更圆满的拥有,如同打破了沉重的桎梏,获得了无比的自在与轻松。无我,才能有大爱,有无尽的力量。

42、对修行者而言,祈求是非常重要的功课。祈求,就是把自己内心的善愿向佛菩萨报告,这是培养向上仰望的心、皈依心,是打开自心向佛菩萨的通道。

43、人越受苦之时,寻求救护的心便越恳切、真诚,此时的祈求也最为“灵验”,这便是皈依的真正内涵。

44、世俗谛和胜义谛是一,不是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范畴内来看待。简单来说,世俗谛是谈“有”的,胜义谛是谈“空”的,我们学习的时候,对于因果、三宝、善法,要坚信其“有”,努力追寻;对自己的烦恼、执著,要思维其“空”,坦然放下。

45、众生平等,是在本性上平等,众生皆有佛性;而不是在缘起上相等,缘起相是千差万别的。譬如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刚出生的小婴儿只能吃乳汁,不能吃固体食物;大一点的孩子能吃点米糊,决不能强求相同。将人分为婴儿、幼儿、青年、中年、老人,是不平等吗?

46、“对自己每时每刻都不满意”,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我执”。放松下来,不要让焦虑和痛苦的回忆像一个盖子一样把自己扣住了,去对别人微笑,用心去关怀、照顾他人,承担一份责任,为了帮助他人而成长自己,不去求“爱”,“爱”自然会回到心中。

47、人的心是很强大的,从负面去想,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力量,如嗔恨、自卑、痛苦;但若能从正面去想,也能产生很大的建设性力量,如谦虚、好学、感恩。凭恃自己的长处而骄慢或执著自己的不足而压抑,都是着相,都会带来烦恼。接受自己,努力成长。

48、心灵的成长是指能够勇敢面对自己过不去的坎,在一切境界中能以善意去面对,而不是为自己的不作为、不守规矩、逃避境界找借口。

49、从另一方面而言,别人的发心如何,自己并不知道,一个人的意见看法只代表了自己的心理状态。“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总是去观察批评他人,不如从自己出发,自省自勉、身体力行,多做一些对大众有益的事。

50、既要包容对方,也无需为他人的眼光所束缚。无论对外的排斥还是对己的逼迫,都是执著。

篇2:学诚法师谈身病、心病

贪、嗔、痴,佛教名为“三毒”。贪的烦恼如果同人的欲望结合在一起,这种欲望就是有害的、有毒的,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害。欲望本身有善的,有恶的,如果不是从“三毒”出发的,而是从智慧,从慈悲心、平等心、利他心出发的,这种欲望就是善欲。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后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否则,我们可能常常会遇到、看到、碰到、接触到种种不好的现象。

例如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大家都有关注。为什么有人会做那些没有道德的事情?其原因就是人内心的烦恼、无明、贪婪在起作用。佛教里面的《正法念处经》讲:“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

因此,修行也就是改变,改变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身心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有力量。内心有力量以后,人才能够做更多有益众生的事业,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业。所有的这些都需要用改变来提升我们内心的境界。

佛教对待身心疾病

(一)身病、心病的区别

《大智度论》说:“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淫欲、嗔恚(音会,怒、怨之意)、嫉妒、悭贪、忧愁、怖畏等种种烦恼,九十八结、五百缠、种种欲愿等,名为心病。”这就谈到了身病和心病的区别。

(二)身病、心病的病因

病有两种:“一者内病,五藏不调,结坚宿疹。二者外病,奔车、逸马、搥压、坠落、兵刃、刀杖,种种诸病。”《摩诃止观》里谈到,病起的因缘有6种: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所致,魔所为,业障。

(三)契合因缘治疗

关于疾病的治疗,《法句经》说,“一者四大寒热当须医药;二者众邪恶鬼当须经戒;三者奉事贤圣,矜济穷厄,德威神祗,福祐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阴盖”,“奉行如此,现世安吉,终无枉横,戒慧清净,世世常安”。

佛法告诉我们,自己的行为要承担后果,反过来说,我们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们的行为不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好、思想观念不好。我们没有很好地、长期、持续地来培养好的、正确的、健康的、善良的思想和观念,就会导致一些恶法、恶念、妄想在内心滋长,这样我们的行为就没有力量,或者说我们的行为就会错谬,我们就会为恶。

因此,我们需要善护自己的心念——各种各样清净的念头、善良的念头,我们应该要护持。我们去寺庙,或亲近良师益友,其目的就是要来护持内心中这种善的力量,让我们善的力量能够不断得到萌发。用佛门的话来讲,就是发心,发善心、发菩提心、发大心——就这样不断训练。

调身修善避患

1.合理饮食

智者大师在《金光明经文句》里提到:“饮食得病者亦有六:一、过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过饥食;四、逆时食,未饥强与也;五、妨食,如食肉饮生乳使人癞;六、不曾食而强食,如南人饮浆、北人饮蜜。”

2.经行运动

《十诵律》:“经行有五利益:勒(矫)健、有力、不病、消食、意得坚固,是名经行五利。复有经行五利益:能行故,解劳故,除风故,消冷热病故,意得坚固,是名经行五利。”

3.修善离恶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有十业令众生得少病报: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不打;三者赞不打法;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八者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九者于病苦众生起慈悯心;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以是十业得少病报。”

修心超越身执

1.智者身病心不病

《大智度论》:“有二种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复忧愁、嫉妒、嗔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四大造身,有老、病、饥、渴、寒、热等身苦。于身苦中亦复薄少,如人了了知负他债,偿之不以为苦;若人不忆负债,债主强夺,嗔恼生苦……凡夫人受苦时,内受三毒苦,外受寒热鞭杖等,如人内热盛,外热亦盛。如经说:凡夫人失所爱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双射。诸贤圣人无忧愁苦,但有身苦,更无余苦。”这就是圣者与愚者的区别。

《瑜伽师地论》:“应知略有二种变坏:一者诸行衰老变坏,谓如有一年百二十,其形衰迈,由是因缘名身老病:二者心忧变坏,由是因缘名心老病。第一变坏,若愚,若智,皆于其中不随所欲。”岁数大了,谁也免不了。“第二变坏,智者于中能随所欲,非诸愚者。”智者跟愚者差别就很大。“又诸愚夫若身老病,当知其心定随老病。其有智者,身虽老病,而心自在不随老病。是名此中愚、智差别。”

因此,佛教要告诉我们要转凡成圣,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不能一直迷惑,应该是智慧在起作用。

2.体谅他人心离忧

《增一阿含经》说:“贤圣弟子所应病物便病,是谓彼人不起愁、忧、苦、恼。当作是学:‘我今所病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设我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

印光大师讲:“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我们如果心当中有佛,如果内心诚恳,那我们很多业障就能够得到消除。

3.识身无我不生着

《维摩经》认为,人不能有太多的执着,不能有常见。所谓常见,就是我们对一件事物总是认为它是不会变化的:生病永远生病,不会生病永远不会生病。我们人世间的种种害怕、种种恐怖,都是从无明、愚痴所产生。如果我们知道了病因、病源,也就不会害怕。

《大集经》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智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什么意思呢?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不求外在的佛,实际上佛也是在我们内在的心里。“愚者求佛不求心”,愚痴的人总从外在来求,但是不从内心着手。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调心,没有智慧的、愚痴的人只知道调身。我们修行目的就是要祛除妄想、断除妄想。妄想没有了,也就没有妄念。

篇3:佛教创客学诚法师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寺庙商业化,同时也积极与高层互动,与主流意识保持一致

他在互联网上有近百万的忠实“粉丝”,每天一言一行都备受追捧。他是中国佛教协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会长,直接掌管着三大名寺。他的微博被翻译成12种语言,可以覆盖全球四分之三的人群。他还把汉传佛教带到海外,刚刚在欧洲建立了第一座内地的佛教寺院。

在中国,在互联网上活跃的高僧“大V”不乏其人,比如被网友戏称为佛门“萌主”的延参法师,“粉丝”超过了4600万。但是学诚法师与众不同,原因不仅在于他在网上一呼百应。

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加和所辖寺院规模的扩大,现年50岁的学诚法师凭借他在民间和官方的双重影响力,正在使古老的佛教在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并延伸至海外。

他改变了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佛教的看法。一些就读于北大、清华的高材生甚至因他皈依佛门,而更多的信众则将他视为精神导师,跟随他寻找人生的意义。

在他的带领下,地处北京西北郊的龙泉寺如今殿宇辉煌,僧人和居士川流不息。每逢节假日,上香的香客和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谁又能想到,就在十年前,这里还是一座仅有5名僧人、连吃水都不能保证的破败小庙?

这一点一滴改变的背后,是佛教在中国正发生着细微的变革。

龙泉寺的重生,不仅填补了北京知识分子最密集的海淀区建国后50多年没有佛教活动场所的空白,而且颠覆了世人对佛教避世、守旧的古板印象。在这里修行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僧人,他们中不乏具有博士学历的高知。作为新鲜血液,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僧团后又赋予了这座禅意浸润的古寺新的生机。

今天的龙泉寺仍然沿袭着晨起诵经、每天“出坡”(劳动)、集体用斋的佛教传统;但另一方面,僧众又透过互联网对寺庙进行管理,网络渗透到修行、起居、弘法等各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诚法师走出了一条既拥抱互联网又恪守清规戒律的佛教变革之路。

两位年轻的学员在寺庙内的教师默诵经文

作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学诚法师一直保持着一个正派而主流的形象。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寺庙商业化,同时也积极与高层互动,与主流意识保持一致。他认为,佛教与“中国梦”的价值追求深度契合;他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宗教界的基本遵循;他呼吁,佛教为“一带一路”推进提供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

“中国佛教界要始终坚持与主流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他表示,“佛教的兴衰存亡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兴则佛教兴。爱国爱教,体现了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无论是吸纳高知弟子、运用网络弘法,还是与主流意识保持一致,顺应国家战略,在这位中国佛教界的当家人看来,都是佛教适应时代的变革之举。“现在我们不能紧闭山门,”他常对弟子们说,“如果我们还是封闭起来,只管自己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掉。”

互联网也是道场

2015年10月,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江苏无锡召开。其中,一场主题为“佛教与互联网”的分论坛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佛教与互联网相遇,能发生什么?

提议设置这场分论坛的正是论坛主办方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学诚法师。“人类当前正处在互联网时代,佛教也无法置身事外。”这位新任会长说,他希望透过这场论坛向公众传递一个信息:佛教是古老的,但佛教徒是现代的。

事实上,此时的他早已是网络上的风云人物了。在门户网站新浪网上,他博客的累计访问量高达1800万;在中国最大的两家微博平台上,他粉丝的数量超过了90万。每天早课过后,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微博上与网友互动,回复大家的提问——这已成为他每天一个多小时的例行工作。

网友们的问题多是自己的困惑与烦恼,涉及家庭、职场、学业、情感、心理等各个方面。学诚法师的回复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有网友问:“师父,请问怎样才能放下过去?”学诚法师答:“转身,面向未来。”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之所以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与网友进行交流,是因为“微博弘法的超越性、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共享性,使其产生出单纯寺院弘法所难以达到的广泛效应”。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学诚法师弘法的重要道场。他经常用来强调互联网对佛教重要性的一句话是:“佛教若排斥互联网,就没有力量。”

学诚法师最早接触自媒体是在2006年,当时博客刚刚在中国兴起。那年年初,他搭乘飞机,碰巧边上坐了一位新浪网的员工,后者当时正在为推销公司的新产品——博客四处奔波。于是,学诚法师在他的劝说下,也开通了博客,没想无意间竟成为了中国佛教界“博客第一人”。

对于如何应用这个新事物,学诚法师坦承,当初自己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把过去自己发表的一些文章拿到上面去登。登完了没有东西登,怎么办?”他后来回忆说,“我就去做了一个调查。大家说,喜欢了解寺庙里面的出家人是怎么修行的、怎么生活的。之后我就组织寺里的法师集体创作。所以我这个博客,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博客,还是一个众人的博客。”

随着博客浏览人数的增多,文章后面的留言也渐渐多了起来。对于留言,学诚法师的原则是有问必答。“在与网友互动的过程中,我就慢慢体会到,佛教弘法需要利用互联网。”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不然的话,我们庙里边即使修得再大,他从很远的地方跑到庙里面来见一个出家的法师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此后,学诚法师网络弘法的尝试便一发不可收。

2008年,龙泉寺的官方网站“龙泉之声”上线;2009年,微博取代博客逐渐流行,学诚法师也及时调整方向,把网络道场转向微博。如今,他的微博不仅每天更新,而且还会定期推送一则由龙泉寺动漫制作中心原创的多格漫画。漫画以一个叫“贤二”的小和尚为主角讲述一个小故事,最终导向一个人生或佛学道理——这些话来自弟子们平时在听师父言教时的记录。

最近风靡网络的“贤二机器僧”则是龙泉寺网络弘法的最新尝试。这台身高50多厘米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仅形象“呆萌”可爱,而且聪慧机智,可以与人进行对话。它一经问世,很快就成为网友的新宠。“你今天吃什么?机器人不用吃饭,这还用问吗”“塞车怎么办?正好可以念佛”“你为什么懂这么多?懂得多,麻烦就多”……这些逗乐子的对话也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在龙泉寺动漫制作中心,一位正在用轻粘土捏塑“贤二”模型的义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无论是“贤二”系列漫画,还是“贤二机器僧”,动议都出自学诚法师,“他常跟我们说,太严肃的东西,大家往往有畏惧感,心生远离。佛教的弘法形式应该适应社会发展,让大家喜闻乐见。出家人不是生活在古代的人,要有勇气接受新事物。”

2015年4月,这位被称为“中国最具互联网思维”的方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新一任会长。在当选当天的发言中,谈及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重点,学诚法师提到的第一条就是,要处理好佛教基本教义和现代科技文明的关系。

他说:“科技的影响无孔不入,主导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的基本教义需要对现代科技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做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才能更好地体现佛教的价值,同时佛教自身的教理教义在新的时空因缘下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不过,拥抱互联网并不是学诚法师探索佛教变革的全部。

人间佛教

在龙泉寺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寺庙中午向信众和有需要的游客免费提供斋饭。饭菜由专人分发,虽然简单,但量管够,还有水果和咖啡。

贤伟法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赶上一些法会活动的高峰期,在寺庙用斋的信众有上千人之多。“最初,我们也担心,这么多人来龙泉寺吃、喝,会不会把寺庙吃垮?”不过,现在结果是越来越多信众的到来不但没有吃垮龙泉寺,反而将龙泉寺的各项事业搞得红红火火。

除了为信众无偿提供食宿外,龙泉寺还是中国少数不收香火钱的寺庙之一。同时,它还定期举行各类禅修班、法会,向公众免费开放。

打开庙门,拆除寺庙与社会之间的藩篱,这正是学诚法师在龙泉寺所作的寺庙转型的一种探索。

“面对当前这个全球化的社会,佛教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说把庙门关起来,这显然是不合时宜。”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们敞开寺门,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我一向主张,只要有兴趣,大家都可以来寺庙免费吃、住,参加法会和各种学习班。至于经费,我坚信‘道心之中有衣食。”

尽管早在23岁时学诚法师就成为了福建莆田广化寺的方丈,但他真正尝试寺庙的现代化转型却是在2005年。这一年,他作为方丈开始重建荒废多年的龙泉寺。

“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究竟寺庙应该怎样办,才能够走出一条既符合佛教传统规制,又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路。很多寺庙长期以来都是延续传统的做法,比如‘百丈清规,它是一千多年前制定的一部规约,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制定出来的,而现在的社会形态已经跟那时候大不相同。究竟如何管庙,如何制定规矩,如何培育僧才,才能使僧人既能够在寺院里安心办道,又能够有弘法能力来服务信众。”他回忆说,“正是基于这样一些思考,所以我想在龙泉寺做一点尝试。”

除了北京龙泉寺、福建莆田广化寺,学诚法师还是存放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佛教圣地陕西宝鸡法门寺的方丈。

他曾对自己掌管的这三座寺庙进行过这样的比较:莆田是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受整个社会大思潮的冲击比较小,广化寺的日常活动就是持戒、念佛、修行,坚持传统丛林风范;法门寺走大众化路线,接引广大善男信女参访佛教圣地、朝拜佛指舍利;龙泉寺的发展方向是国际化、精英化,为中国佛教发展探索新模式、培养现代弘法人才。

不难看出,对学诚法师而言,广化寺和法门寺代表着对佛教传统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龙泉寺则代表着他向往的未来。

坐落于北京西山凤凰岭的龙泉寺,原本是一座荒废已久的辽代古寺,规模很小,低矮的山门甚至容不下一辆轿车通行,但这并不影响学诚法师在此施展抱负。他说,“庙不在大,有法则灵;寺不在名,有人则兴。寺庙可以小,但出家人的心胸要大,眼光要远,愿力要宏。”

在学诚法师的带领下,龙泉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蜕变。这种蜕变让佛教开始走出寺门、贴近众生、融入社会、回应时代关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杨潮光是《学诚大和尚侧记》英文部分的审校者,去过很多次龙泉寺,与学诚法师也多有接触。在他的印象中,学诚法师是龙泉寺的精神领袖,“在他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人才,特别是一些青年才俊,渐渐加入到佛教中来。”“因为他的出现,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一位常住居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学诚法师在龙泉寺所作的这些尝试,“非常有意义”,因为“这代表了中国佛教一个非常积极的方向:人间佛教”。

发轫于清末民初的“人间佛教”提倡,佛教不是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而是要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改善世界。简单地说就是,佛教应积极入世,参与社会。

“人间佛教”的思想首先是由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提出的,后得到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等人的传承与发扬,而后者也正是学诚法师的伯乐。

学诚法师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她的熏陶下,学诚法师10岁起自发茹素,12岁开始读诵佛经,并在16岁那年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出家,落发为僧。

出家后第二年,学诚法师便考入中国佛学院。在接下来7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北京法源寺潜心学习,并在此期间得到了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和中国佛学院院长赵朴初居士的赏识。

1988年,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毅然法师退居,赵朴初力排众议,举荐仍在学习中的学诚法师担任住持。赵朴初回应那些质疑说:“有些人说他太年轻,这有什么关系?抗战时我们一些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当了司令员。”就这样,年仅23岁的学诚法师成为了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中年纪最轻、学历最高的名寺方丈。

学诚法师也没有辜负赵朴初的提携。回到广化寺后,他一面坚守佛教传统戒律,一面积极推行“人间佛教”的理念。1989年他当上广化寺方丈后不久,就邀请一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新加坡僧人到寺里办电脑培训班。那时,广化寺里拥有一台整个莆田也极为少见的286电脑。贤伟法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方丈对新鲜事物的热情至今仍不见衰减。

在与学诚法师的交谈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年近“知天命”的他,熟谙各种新鲜事物和社会时尚,对社会发展趋势和大众心理极为敏感,相当入世。他不仅知道“物联网”、Twitter,还对记者所处的媒体行业了如指掌。闲聊中他关切地说,“你们现在压力不小吧?”

但学诚法师的“入世”与现在很多寺庙的世俗化、商业化却有本质的不同。他说,“我们做入世的事,但用的是出世的心”。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有记者问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的学诚法师,如何看待“名山被上市”“寺庙被承包”等现象,他回答说,佛教的功能是化世导俗而不是世俗化,是化商业而不是商业化。

在他看来,世俗化、商业化对佛教的发展极其有害。“寺庙里商业的味道越来越浓,道风的味道逐步淡化,寺庙宗教的功能就发挥不足。”学诚法师警告说,“如果佛教自己的主体意识不明显,自身建设搞不上去,没有自己的团队,没有自己的事业,不知不觉就会被社会边缘化,乃至成为社会和时代进步发展的一个落后者。”

虽然龙泉寺网络弘法做得风生水起,但寺内上网和手机的使用却有着严格的规定,普通僧人接触不到网络,甚至看不到电视、报纸,他们处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学修环境之中。

学诚法师小心翼翼维护着“入世”和“出世”之间的各种平衡,而这中间最难拿捏的,当属如何与政府互动。

佛教的供给侧改革

1949年以前,中国汉传佛教僧人的人数在50万左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僧侣被迫还俗,这一数字一度接近于零。改革开放后,佛教在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但在学诚法师看来,这远远不够。

“现在大家都在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实上,宗教的供需也是严重失衡,亟须供给侧改革。”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天在拥有近2000万人口的北京城区,登记在册的出家人只有200多个,正式开放的寺院仅20余家。

这种失衡的局面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是司空见惯。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统计,目前全国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有3.3万家,佛教教职人员22.2万人,其中汉传佛教教职人员仅7.2万。差不多一个寺庙平均只有两三个出家人。

“佛教的兴衰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兴则佛教兴。”在这位新当选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看来,当前佛教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对社会思潮缺乏应有的、最基本的回应能力,对整个时代的文明不甚了解,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佛教就走不出寺门,不容易真正地为大家所关注。”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学诚法师会很自然地提及“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意识形态语汇。在寺院举办的法会上,他积极宣传国家的宗教政策,引导佛教信众遵纪守法,做一个模范公民,要求僧尼“紧跟时代,随机应变,契理契机”。他的入世之举总能契合国家大局,紧跟政策热点。

2015年9月4日,龙泉寺邀请了海峡两岸24位高僧主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行祈祷法会。法会前,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不久的学诚法师宣读了《中国宗教界和平文告》。法会前一天,中国政府刚刚举行了盛大的阅兵。

2015年初,中国政府在北京召开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会议,并公布了这一战略的《愿景与行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中国佛教协会接连组织了两场讲座,并对外宣传称“从不同角度阐述佛教在构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为此,学诚法师还专门出版了一本谈丝路文明的新书《文明的对话——中国佛教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纽带作用》。他在书中表示:当代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佛教文化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层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他看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仅是一张经济蓝图,也是中国佛教走出去的“路线图”。

沿着这份“路线图”,2015年12月龙泉寺在荷兰建立了第一座海外寺院——龙泉大悲寺。“它将成为西方人全面、正确了解汉传佛教的窗口。”学诚法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中国佛教走出国门,可以成为落实国家战略的有力支点。”

作为宗教领袖如此深度参与国事,将佛教与政事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有人表示不解。曾有记者问身兼数职的学诚法师,“这些角色在你身上是否会有冲突?”

上一篇:夏目贵志的语录下一篇:肺肿瘤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