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禅语

2024-04-24

济群法师禅语(精选6篇)

篇1:济群法师禅语

10、修行是对生命整体的改造,而不是片面的。

11、念佛只是修行的一个方面,在八正道中有一个正念,念佛仅仅是正念。

12、修行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修行是对自我生命的改造,只有良好素质的人,才有资格往生西方净土。

13、良好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有正见,对宇宙人生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人生的因果,人生的无常,人生的缘起。正念的树立以正见为基础。

14、正思维的意义有二:一是志向;二是思考、考察。用佛法的智慧去思考人生的一切。

15、志向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往生品位的高低。

16、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正思维能使我们如实地观照人生。

17、命,是谋生的手段,对于一般没有学佛的人来说,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都属于正当的。

18、学佛的人,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深信因果,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造下许多罪业。

19、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念佛,最重要的还在于生活当中的修行。

20、一个人念佛要相应,就要有前面这些基础:要有正见的基础,正思维的基础,正当的谋生手段的基础。

★ 济群法师经典禅语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

★ 海涛法师:《心经》的智慧是什么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讲记

★ 摘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简释

★ 《心经》的观与照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四圣谛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 释经文

篇2:济群法师禅语

2. 做事,用心好好做便是了。没有对成功的执着,也就不存在对失败的担忧。

3. 个人要修行,团体要修行,国家也要修行。缺少人生智慧,做好人不容易;缺乏组织管理智慧,管好一个团体.国家也是没门。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心有贪嗔痴,才有种种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个人道德及合理的管理制度,有效阻止人心负面力量,张扬人性光辉,才有可能建设一个和谐健康的团体。

4. 命运虽然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对自己的心念.行为总是不能自己,使得我们对命运无可奈何。因为我们只有做得了心念.行为的主人,才能做命运的主人。

5. 身份只是一个暂时的标签,财富就像你穿的衣服,心态.生命品质才是代表着你的存在,同时也决定你是否真正快乐的根本因素。

6. 西方有启蒙主义运动,当今中国社会大众是否也需要启蒙一下。佛教以为人类因为无明,看不清自身潜在的价值,不认识世界真相,或是把生命的主宰权交给神,或在物欲的追逐中迷失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很需要用佛的智慧启蒙一下,主要我们看清楚生命的迷惑和烦恼,自然能找到生命的自由和价值。

7. 如果我们不相信心,又能相信什么?因为一切信任和信仰的建立都没有离开心;如果一切认知和行为,都必须从心出发,那么建立心的正量和选择正向的心理,必将成为我们生命健康发展的关健所在。

8. 宇宙没有中心,人人都能成佛。众生本来平等,只因缘起差别。

9. 没有条件创造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环境,但可以追求低调.朴素.有内涵的生活。

10. 缺少福报的人,被生活所迫,身不由己;有福报的人,可以听从自己的感觉,以为可以我说得算,却不知道究竟我是谁,结果纵容了一大堆迷惑的感觉,还是身不由己。

11. 传播.传承什么文化,就会成为什么文化的载体,它会不知不觉影响到你的观念.心态及人格。因此,对于文化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发展。

12. 信仰关注的是人生大事,包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包括对人生价值和生命自我的认识,也包括心灵的关 怀及烦恼的解脱。这些都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不会因 为我们忽略而不存在。事实上,但凡有思想的人都可能碰到。

13. 慈悲心,在慈悲中成长;嗔恨心,在嗔恨中成长。

14. 每个产品都有一本说明书,身体也应该有一本使用手册。正确了解,合理使用,注意维护,使其健康运行,这是人生快乐.幸福的基础。

15. 期待带来幸福,期待也带来痛苦。有多大期待,就有多大的幸福;有多大的期待,就有多大的痛苦。

16. 人类最大误解,是对自己的错误认识,这是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认识自己,明心见性,也必将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17. 佛教在印度出现,对于婆罗门教传统,具有颠覆性的作用。婆罗门教以神权至上,佛教则否定万能神的存在。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四种姓,建立严格的种姓制度,佛教则讲众生平等。婆罗门教讲大我.小我,主张梵我合一,佛教则讲无我。婆罗门教是神本,重视祭祀.祈祷,佛教是人本,重视理性.智慧.慈悲和道德。

篇3:济群法师:人,应该活得明白

你拥有的东西,它并不是你的

如果我们把它当作是自己的

那你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我想每个人对人生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从佛的智慧、禅的智慧来看,人应该活得明白。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生的问题其实很多,简单说,第一个就是生存问题,第二个就是如何过好日子。而过好日子,学问就很大了。我们不像动物一样吃饱喝足就能过得心满意足,我们人有思想、有理想,它可以把我们人的欲望无限扩大,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虽然拥有财富,但是没有幸福感。因为我们往往把欲望扩得太大,而如果我们没有在智慧的指导下,我们就会胡思乱想。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是因为我们内心缺乏智慧。

当我们的事业达到一定的成功之后,我们就会开始思考人生的生存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生命永恒的问题,是每一个生命都会触及到的。比如说,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我们未来的归宿在哪里?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可我们未来会到哪里去?你是谁?我是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活着究竟为什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才有了哲学,才有了宗教。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正确解决,我们就不可能完全真正地过得好。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能够解决的话,我们的内心永远会不踏实,我们就没有办法真正活得有意义,如何做一个真正活得幸福的人、活得明白的人、活得有意义的人呢?

生命就是无尽的积累

如何才能活得明白?人需要去认识自己。一般宗教说人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佛教不承认世界有一个造物主。佛教认为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命运都是他自己决定的。决定我们命运的力量在佛教里是用四个字来说明,就是“因缘因果”。因缘,就是各种条件。各种条件具备了,就会产生某种结果。

这个因缘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力。业是什么意思呢?业代表着我们人的行为。佛教把人的行为分为三种,叫做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和思想的行为。我们每天都有很多想法,然后这些想法会变成一种行动,这些想法和行动发生之后并没有结束,都会在每个人的内心形成一种虚拟力量,而我们的内心都会忠实地保存我们所有生命的这种经验信息。

生命就是无尽的积累,就是你长时间以来的一种经验的积累。它由你的行为在你的内心变成了一种虚拟力量,变成一种性格,这种性格会造就你的人格。而我们今天的起心动变,我们今天的行为,也会决定我们未来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经验,才是决定我们生命的关键力量。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主宰者。

认识轮回让眼光广阔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靠谁?靠自己。佛法里面讲:修行要自一主,法一主。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行为,那需要靠自己去努力,从我们自己的观念开始改变,从我们自己的行为开始改变。

如何改变呢?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了解自己。就像每个人都希望过自己幸福的日子,但是每个人都过得很痛苦一样。佛法是一种生命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心迹。

作为我们的生命来说,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就是这一生。但事实上人的一生只是我们生命海洋中的一朵浪花,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片断。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起点并不一样。我们总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其实不是。生命有两条系统:其中一条就是从过去的生命系统延续过来的,实际上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跟我们过去的积累是有关系的。

生命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所以人是有天赋的。人与人之间还有缘分的关系。为什么有些人会一见钟情?如果从轮回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就可以做出很好的解释。因为在我们过去的生命中有一些人就是爱人、情人,还有一些人跟你不相关甚至很讨厌。这种力量在潜意识里面帮你带到了这一生中来。

人也有命运。为什么讲基业很重要?其实人有福报,人有命运。如果我们相信轮回,命运就是代表着生命延续的规律。而推动我们生命延续的力量是什么?就是业,就是我们人的行为所产生的这种力量。我们如果相信轮回,我们也会对命运做出很好的解释。如果我们不相信轮回,人的一生非常短暂,非常渺小,也就判断不出人有多大的价值。

轮回的生命可以让我们用更广阔的眼光看待我们的人生,我们更懂得如何为我们自己的生命负责,行为该怎样谨慎。我们总说贵贱是因为社会卜的等级制度,比如:身份、血统,但是佛教不这样认为,佛教认为是人的行为带来高贵低贱。佛教是按照人的行为、道德属性来判断人的高低的。你行为高尚,你就是高尚的人;你行为低贱,你就是低贱的人。

我们生命延续有过去、现在、未来,但只有现在,只有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佛教让我们把握当下,活在当下。你能够把握得住当下,才能为未来的生命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想要活得明白,就要了解生命的这个规律,由此才会懂得如何去把握自己的命运。

内心觉悟产生真正快乐

同时,我们还需要去了解自己,“究竟我是谁”,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我当局长、部长,我们把这个身份当作就是我的身体,然后我们对身份过分依赖,那就意味着我们希望我们拥有永久的身份,我们就会有幻想。一旦有了这种幻想,当你失去这个身份后,你就会过得很失落。身份其实是无常的,错误的幻想会给我们人生带来很多的烦恼。

我们所拥有的财富其实不过是我们拥有的一种保管性。当我们对这个财富过分依赖之后,我们的内心也会产生很多的焦虑、恐惧、不安,因为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脆弱,你的每一种幻想都将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一场金融风暴中,有的人会跳楼自杀,有的人会郁闷,有的人会若无其事。关键在哪里?关键就在于心理素质,是你对外在事物依赖到什么程度。所以你拥有的东西,它也不是你的,这一点上一定要认清楚。如果我们把它当作是自己的,那你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情绪,就像我刚才讲的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其实这些情绪也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观念和不良指责发端起来的。这些情绪其实也可以改变。佛教告诉我们:要跟你内心的情绪保持距离,认清你心灵内在的光明,它能够给我们解脱的力量、觉悟的力量。我们的内心也总是被各种不良的力量控制着,这种不良的力量都是我们心灵的垃圾,我们必须清理掉。佛教禅修的力量,就是帮助我们内心平息这种躁动的力量。

我们要认识自己,那什么才代表着你自己?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发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内在都有佛性,这种佛性就是一种觉醒的力量。佛的意思就是觉醒,就是我们心灵的觉醒。这个觉醒的过程不仅仅要自己觉醒,同时也要帮助芸芸众生大家都走向觉醒。只有觉醒,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我们生命的迷惑,我们才能有生命中永久的宁静和喜悦。

我们所得到的快乐都是依赖于外在世界的,而外在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佛教认为外在的快乐是一种有形的快乐,只有每个人内心里面这种觉醒的力量所产生的快乐,才是一种永久性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来自干我们的内心。

佛教里面还讲到一种慈悲的品质,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悲悯之心。而对每一个生命都要生起慈悲之心,才叫大慈大悲。如果还有一个生命是你讨厌的,那你就没有资格成为大慈大悲。你要超越这种好恶之心,才有可能建立平等的大悲之心。当你带着这种慈悲心生存在这个社会中,不仅你自己会解除痛苦,你所做的一切对社会、家庭,利益都是无限的。

对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来说,不仅要把事业做好,更应该了解人。要活得明白,人的问题就是一个根本问题。

篇4:济群法师经典禅语

2. 佛法用缘起的智慧去观照宇宙人生,发现了既没有什么神在主宰着宇宙,也没有什么灵魂在主宰着有情的生命,所以佛教讲“毕竟无主.无我.无我所”。

3. 佛法,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更不赞同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的主张。

4. 佛陀说每一部经典都有一个当机者。有的经典以舍利弗为当机者,有的经典以须菩提为当机者。

5.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6. 佛法把世界分为两类: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

7. 心想异故,造业亦异。

8. 世界的差别根源是什么?谁决定世界的差别呢?在佛法看来,它既不是神决定的,也不是别的东西决定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

9.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 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是由于心念的差别。

11.平常有这样一句话:人心如面。每个人的面孔长得不一样,是因为每一个人心中的想法不一样。

12. 因为心有种种差别,所以显现出来的世界才有种种差别。

13. 学佛跟不学佛的差别在哪里呢?因为心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佛法感兴趣,有的人对佛法不感兴趣。

14. 世界的差别,是根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15. 有情的行为,佛教把它区分为三种: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无记的行为。

16. 生命是无尽延续的,除了今生今世,还有前生.前生.更前生……

17. 生命中有许多经验是无始以来的积累,而这些经验又会影响着未来的生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业力。

18. 业力,是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续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5:济群法师幸福篇禅语

2、人类的痛苦有身苦与心苦,身体有痛苦的人只是少数,而心理上存在痛苦的人是普遍的。

3、复杂的社会、复杂的生活,使人活得很累;而复杂的思想,会滋生种种烦恼、妄想。

4、生活简单、思想单纯,反而使人轻松、自在。

5、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觉得幸福的时候,那才是幸福的。

6、获得幸福感,知足是一种廉价的方式。

7、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既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总是不满足,生不起幸福感。

8、知足者,却能在极为简单的物质条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9、幸福人生的建立,首先要正确地认识什么是幸福;其次要探讨幸运与不幸的因缘因果。

10、一方面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人生不幸的原因,另一方面努力培植幸福人生的因缘,只有这样才能究竟获得幸福人生的结果。

11、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

12、我们的命运虽然有既定的因素,但通过现生的努力,还是可以改变的。

13、儒家也讲因果,主要从现实社会去说明。

14、儒家仅仅讲人的一生一世,对于因果的问题,无法从一个人的生命现象自身去理解,所以儒家就把因果解释到子孙后代的身上。

15、佛法的因果讲三世,以过去生种的因,导致现在生的结果;现在生种的因,招感未来生的结果。

16、因果贯穿着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

17、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心灵上存在的困惑及烦恼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篇6:佛教与人生(济群法师)

——在定慧寺为苏州信徒开示

济 群 法师

看到定慧寺的弘法活动越做越好,听经的居士越来越多,真是非常高兴!大家能够踊跃地、积极地到这里来参加弘法活动,是大家的福德因缘,是多生累积的善根!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闻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这种信仰非常表面、非常功利。真正的学佛修行,并不是刻意地追求什么。修行从广义来讲,就是一种生活,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学佛说成是玄妙的事,说学佛是为了成佛,听来非常高尚,但我们要知道,学佛修行也可以是十分平常的事。

平常到什么程度呢?正象古德们所说的那样:饥来吃饭困来眠。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佛是平常道,要象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自然。当我们说到修行的时候,想到的往往只是礼佛、诵经、念佛等等。这些算不算修行?当然是修行。有的人诵经,每天要诵一卷《金刚经》或《地藏经》、《无量寿经》;有的人念佛,每天都要念几千声、几万声佛号;有的人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做早晚功课。但我们诵经的目的是什么?念佛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不是所诵的经典或念的佛号象银行里的存款一样越积越多,我们的修行工夫也就越来越深?不是这样的!

诵经也好,念佛也好,主要是为了改善并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每个人都有很多烦恼和妄想,因此浮躁不安。这些烦恼从哪里来?都是自己东想西想地想出来的!妄想少,烦恼就少;妄想多,烦恼就多。所有从贪、嗔、痴出发的行为,都会形成不善的业力。所以说,凡夫的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当我们产生一念贪心时,内心贪的力量就增强了一分;当我们产生一念嗔心时,内心嗔恨的力量又增强了一分;当我们起一念我慢心、嫉妒心的时候,内心中我慢的力量、嫉妒的力量也在随之增强。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念佛时,所念的每一声佛号,就是在我们的生命里种下了善的种子;当我们诵经时,就是在我们的内心里种下了佛法的种子。所以,我们是想让内心结出慈悲、智慧的果实,还是无明、烦恼的果实呢?关键在于平时是如何熏修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不断地贪婪、嗔恨、嫉妒,烦恼就会渐渐地形成强大的力量,甚至完全左右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不断地听闻佛法,如理思维,慈悲、智慧的菩提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学习佛法,不仅是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有的人每天都在忙着家庭琐事、忙着工作经商,偶尔才有那么两个钟头到寺院里听一点佛法,有没有用呢?当然是有用的,但这种作用却微不足道!因为我们长期处于贪、嗔、痴的状态中,短短两个小时所得到的净化,远远不能抵消我们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受到的染污!而凡夫所具有的贪、嗔、痴是来自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积重难反。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佛作为生活中的点缀,而是要将它落实到生命的实处!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也想学佛呵,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到寺院来,没有时间听经,没有时间念佛。作为在家的居士来说,的确有很多世俗的事务需要处理,包括家庭、儿女、工作、人际关系等等。但是,什么叫有时间?什么叫没有时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谁也不会多一分或少一分。只是每个人都会把时间放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认为工作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工作;如果认为赚钱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赚钱;如果认为娱乐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娱乐;如果认为人际关系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应酬人际关系;如果认为学佛最重要,也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学佛。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时间,而在于是不是重视。当我们觉得没有时间到寺院来或没有时间学佛时,就说明我们没有把学佛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前面已经说过,修行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是一种健康如法的生活,是一种智慧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将学佛真正落实在生活中,就不可能出现有没有时间的问题,因为我们不会没有时间生活。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妻子的职责;丈夫要尽到丈夫的职责;身为父母要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人儿女就要尽到孝顺老人的责任。佛教里有一部《佛说善生经》,在这部经里,佛陀非常详尽地告诉我们: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丈夫又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父母,对儿女要履行哪些职责。这和儒家所讲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顺父母的功德仅次于供养三宝的功德,如果无佛在世时,孝顺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着爱心和慈悲心来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佛教徒处世的准则。当我们对别人产生爱心和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生命内在的嗔恨。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佛陀提出了四摄法门。什么叫四摄?就是四种摄受别人的方法,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就会获得他人的欢喜爱戴。

四摄法门中,首先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财布施,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以财富和经济手段去帮助别人;还有是法布施,就是以我们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学的佛法去帮助别人。我们学佛之后,多多少少会在佛法上得到一些体验,得到一些受用。我们自己从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责任以去开导、帮助别人,让周围的人也有机会接触佛法,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为世俗的财富只能暂时帮助他人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而佛法则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甚至解脱生死。所以,《普贤行愿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也就是说,在一切供养中,能够用佛法去帮助别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爱语,要我们带着爱心和慈悲心与人交流,远离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这四种不好的语言。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语言伤害他人;妄语是以假话欺骗他人;绮语就是以诲淫诲色的语言使人产生烦恼。修学佛法,要培养一种坦诚的心态。当我们说真话时,在生命中积集的就是真实的种子。而真实的种子是开发智慧的根本,如果说假话说多了,我们就会越来越虚伪。所以,一方面要说真话,一方面要说有利于别人的话,如果是对他人无益的话则不必说。

第三是要利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对别人有好处、有帮助;凡是会伤害到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要同事。当别人从事一些健康的事业时,我们应尽力去参与或随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时,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我们因为我执的关系,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别人顺从。哪怕是在一个家庭里,无论父母对子女,或者妻子对丈夫,总是一相情愿地希望对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来相互理解。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子女的爱越深,子女的负担就越重、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爱得活不下去,心灵受到极大摧残。同事法门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帮助别人时,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去帮助他,而不是想当然地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于他。

如果我们能够按四摄法门去处世,那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个最受欢迎的人!学佛,就是以爱心和慈悲心给别人带去欢喜、带去信心、带去利益。

当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的引导。只是一味的没有原则的慈悲,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佛法具有悲和智两大内涵,所谓“悲智双运”。智慧从哪里来的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闻思经教,如理思维才能获得。佛陀是具有圆满智慧的人,三藏十二部典籍是智慧的宝藏。在我们每天念诵的“三归依”中,就有“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能够真正把佛法学好,智慧就会象大海和虚空一样无穷无尽。

学习佛法不只是诵经、念佛,还要闻思经教。有句话叫做“有信无智,长愚痴”,就是说,盲目而缺乏智慧的信仰会使人偏执一端,越来越固执,越来越狂热。所以,信仰需要智慧来引导,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仰的层次,提高信仰的水准。

作为居士,选择一份正当的工作也是修行的关键。所谓正当的职业,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它包含着两重标准。首先,是不违背法律的规范,法律制定是以维护大众的安全和利益为目的,如果我们连良好的公民都做不到,离佛教徒的标准就差得更远。因为佛教徒还须遵守更高的道德准则,还应遵循五戒的标准: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只有符合法律和戒律的双重标准的职业才是如法的。

为什么要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呢?除了对行为的约束,戒律还有什么更重要的意义呢?在我们的人性中,贪、嗔、痴是危害我们生命的三种毒素,当它们发作时,就会带来杀、盗、淫、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一方面会纵容我们的烦恼,张扬我们人性中邪恶的力量,伤害到我们的心灵健康,更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我们杀生,一定有被杀的对象;我们偷盗,一定有被盗的对象;我们邪淫,一定有被淫的对象;我们妄语,一定有被欺骗的对象。同时,造恶带来的果报还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命,杀生会导致短命和多病的果报,因为杀生使动物们不能终其天年;妄语则会使我们被人欺骗或不能取信于人;盗窃和邪淫也是同样,只要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恶因,最后,也一定由我们自己来品尝它所结出的苦果。

受持戒律,主要是帮助我们克服贪嗔痴的烦恼习气,帮助我们制止不善的行为。当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要知道职业仅仅能够保障暂时的生存。我们在这个世间只有几十年的光阴,如果看不到生命的未来,就可能急功近利,一切从眼前利益出发。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要为更长远的生命着想,眼前的几十年毕竟是短暂的,而未来的生命却是无限的,如果为了暂时的利益而殃及未来,岂非舍本逐末?

如何才能保障我们未来的幸福呢?就要严格地按照戒律的规范来生活。健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和修行无关。但如果我们将佛法的智慧落实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言行,那么,行住坐卧中一样可以修行。平常人吃饭不能好好地吃;睡觉也不能好好地睡;在家庭中不能好好地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不能好好地待人处世。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带着嗔恨心在吃?吃饭最原始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我们的色身得以维持。但很多人吃饭早已超过这个界限,有时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大造杀业;有时为了虚荣和面子而一掷千金。所以说,如果我们不能以平常心来吃饭,遇到好吃的饭菜就会起贪心;反之,则会起嗔恨心;为了吃给别人看,那又是虚荣心和我慢心在作怪;看到别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里不平衡,还会产生嫉妒心。我们看,不好好吃饭,就会带来这么多的贪嗔痴烦恼。

为了维持色身的基本生存,还要注意相应的营养,营养不必太多,但也不要不够。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缘起的,需要依靠物质条件才能得以维持。暴饮暴食固然不对,忍饥挨饿地自苦其身同样是不足取的。我们应奉行中道的原则,远离纵欲和苦行两个极端。所以说,吃饭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就蕴涵着智慧。

从前有位祖师在回答“修行是什么?”的问题时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听的人不明白:谁不会吃饭、睡觉呢?祖师就说:“你们吃饭时挑肥拣瘦;睡觉时又东想西想。”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会做,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学佛的话,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从原有的情绪式的生活,改变为智慧的、健康的生活。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习惯。还是以吃饭为例,嗜酒的人必须有几杯酒才吃得有滋味;嗜肉的人又要有点荤腥才觉得踏实,就把吃饭这件简单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化。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来吃饭,其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是饿了才去吃,这是个重要的前提,否则再好的东西也吃不出滋味来;二是要有好心情,古德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quot;,没有心事也就没有烦恼和负担,才能吃得开开心心;三是饮食要简单,如果菜太多、太复杂,会使我们的味觉被麻醉,根本就分辨不出各自的原味,远不如清请淡淡的两三样更适宜。

吃饭是如此,睡觉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业的人,每天俗务缠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纷非,结果备受失眠折磨。如果我们每天以打坐、诵经将心静下来,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当然,这种训练要有个过程,念佛和禅修都是很好的方式。凡夫的妄想总是不绝如缕,就象流水般一念接着一念,吃饭时在想问题,睡觉时在想问题,睡着了还要做梦继续想。可真正想要思考问题时,却无法集中精神。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保有清净的状态呢?我们可以通过念佛把心安顿在佛号上,无论是走路还是干活,都让这一声佛号念念相续。如果妄想太多,心就会变得复杂,烦恼也随之增多。如果能够天天念佛、时时念佛,心就会越来越单纯,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少。一个人为什么开心不起来?就是因为心事太多,心被很多事物和执着压迫着。当我们心事重重时,想快乐也快乐不起来,反之,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任何负担,就能体会到放松的自在。

所以,我们要学会观照自己的心念。我们手上的念珠是起什么作用的?就是帮助我们来看好自己的念头。禅宗里有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去放牛,开始时,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时时地抓着牛的绳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无影无踪。孩子天天都训练这头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绳子,久而久之,牛变得越来越温顺,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骑在牛背上走,当他自己去睡觉时,牛也不会跑掉了。我们的心念,也象这头野牛一样。有个词叫做”心猿意马",就是说我们的心象猿猴一样不安分,我们的意又象马一样到处乱跑。我们时常都会迷失在五欲尘劳中,听到好听的,看到好看的,就去执着,就去贪嗔痴了。当我们贪著这些的时候,早就把自己的心丢在了一边,早就迷失在自己所喜欢的环境里,就象那头牛一样,一不小心就跑得无影无踪。而念珠就象栓牛的绳子一样,我们的心念,比牛跑得更快、更野,所以时常要观照它。

我们时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现在在想什么?看看自己想的这些念头是什么?我们要看住自己的念头,无论是好念头还是坏念头出现时,心中都要了了分明。尤其是我们起贪心、嗔恨心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跟着它跑。一个没有学佛的人,贪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贪;嗔恨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嗔;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恨的时候又恨得不共戴天,让这些烦恼的心理成了主宰我们生命的主人。而念佛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正念,使我们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好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让那些五欲尘劳的烦恼来左右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心始终保有清净的觉照。

总而言之,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行住坐卧中,都包含着修行。学佛就是要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只要我们拥有健康而智慧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上一篇:侯庄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小学一二年级阅读书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