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课堂教学

2024-05-03

《木兰诗》课堂教学(精选8篇)

篇1:《木兰诗》课堂教学

教师:昨天能背诵课文的举手,有多少?昨天还不能背诵的同学抓紧时间,这是要默写的,现在请大家背一遍。

(学生背诵课文)

教师:你最喜欢背哪一节?

学生:第四段。

教师:那你背一下。

学生:万里赴戎机……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它讲了战士英勇善战。

教师:我补充:朔气……表现了木兰的坚韧。

学生2:喜欢第三节。

教师:背一下。

学生2:东市买骏马……

教师:为什么?

学生:好背。

教师:好背也是原因,为什么好背?

学生2:有规律。

教师:什么规律?

学生:互文,排比。

学生3:我喜欢旦辞一段,也因为好背,因为前面有“旦辞”,后面也有这个。

教师:所以,第三段看起来长,其实很好背。那么,前面句式一样,只是在里边换了个字,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呢? 叫复沓。在前面也有──

学生: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学生3:我喜欢问女何所思……一段。

教师:为什么?

学生3:写出了她的爱国。

学生4:写出了形势急迫。

教师:写形势急迫是为了烘托?

学生:孝顺。

教师:烘托爱国,孝顺。大家说了自己喜欢的段落,都有自己的道理。

描写木兰从军准备的段落:

学生:东市买骏马……

教师:战场环境恶劣。

学生: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教师:战争残酷。

学生:将军百战死……

教师:木兰勤劳。

学生:唧唧复唧唧……

教师:木兰内心的担忧。

学生:问女……,昨日见军贴……从此替爷征。

教师:对,就是这一句,非常替她的父亲担心。

教师:昨天我们还介绍了一种新的修辞:互文。请同学把东市……这几句翻译一下。

学生:在东西南北到处挑选东西。

教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

学生:将军战士出生入死回来了。

教师:对,不能翻译成将军死了,壮士回来好了,今天我们该看第五自然段,大家先一起读。

学生朗读。

教师:大家先总结这段的主要意思。

学生:征战归来。

学生:可汗赏了很多东西。

教师:不同的人看到的不一样啊,我们看关键的句子?

学生:愿驰千里足。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不知道,她是女的,怕砍头。

学生2:两个原因:1,她太孝顺了,2……

教师:从中可以看出她有什么品质?

学生:孝顺,不被财富诱惑,爱国。

教师:不当官就爱国吗?换个词?

学生:不贪图功力。

我们看看第五段应该怎么归纳?

学生:辞官回乡。

教师板书。

教师:中间有个字,策勋十二转的转,赏赐百千强的强。

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这个强字现在还用,比如“这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50%强,好,大家背一下这一段。千里足就是……

学生:千里马。

教师:好,大家再互相背一下。

(学生自己背诵)

教师:现在大家一起背诵(学生背诵),大家有什么问题?

学生:送“儿”还故乡,为什么不说女儿?

教师:同学们来回答。

学生1:女儿儿子都在古代称儿。

学生2:因为人家不知道她是女儿。

教师:大家都有道理。

学生3:当时女儿是不能参战的,所以她称自己是男儿身。

教师:大家都有道理,但是女儿不参战的说法更合乎作品,而说女儿也是儿我觉得更有人情味。

教师:第六段,为什么木兰急忙回家,官都不作?

学生:孝。

教师:不要什么都用孝,孝能说明一切问题吗?大家自己读一下,体会一下。

学生自读。

教师:怎么都不读,大家一起读一遍。

(学生齐读)

教师:为什么她要回家?

学生:爷娘,阿姊,小弟。

教师:大家多想一下,故乡到底什么吸引了木兰?

学生:家,父母。

学生:有她的伙伴。

教师:哪句?

学生:出门看伙伴。

教师:这是她故乡的阿?

学生:不是,是战友。

学生:她家乡有衣服。

教师:是阿,女孩子还是喜欢自己姑娘的衣服,不喜欢军装,她还是喜欢回来当漂漂亮亮的女孩子。

学生:她还想她的房间,开我东阁门……

教师:为什么?

学生:战争睡的不舒服。

学生:还有她的亲戚朋友也想念她阿。

教师:这点找得不错哦。

学生鼓掌。

教师:从哪里看到的哪?

学生:爷娘闻女来……

教师:是阿,每个人的动作是不一样的,父母?

学生:出城。

教师:说明思念很深阿,那么阿姊呢?我请女同学来说……

学生:没有回答。

教师:你站一会。

教师:木兰的姐姐怎么表现?

学生:当户理红妆。

教师:弟弟呢?

学生:磨刀,想以丰盛的佳肴来宽待姐姐。

学生2:姐姐打仗,风餐露宿没有什么好东西,想做点好的给姐姐。

教师:通观这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所有这些场面用什么可以形容?

学生:欢天喜地,亲人团聚。

教师板书:亲人团聚,你坐下。

学生:木兰多少岁呢?

教师:这个不知道。

学生2:反正比你大。

教师:木兰回来之后干什么?

学生:脱我……

教师:抓词语。

学生:脱,着,理,贴。

教师:说明木兰心情。

学生:很高兴。

教师:对,说明木兰当时的欣喜的心情出门看伙伴,伙伴的反应?

学生:惊奇。

教师:的确,伙伴十分惊奇。

学生:那她怎么洗澡呢?

教师:联想很快阿,马上联想到洗澡了。

学生:那她不洗澡阿。

教师:这可能要想到当时的习惯,但是当时的习惯我也不知道。

(学生稍微有些混乱)

教师:这肯定有很多不方便,但是也说明花木兰非常……

学生:机智,聪明。

学生:狡猾。

教师:对,但是怎么狡猾都出来了?

好,大家再把这段读一下。

教师:再回头想想,木兰对比了回家和做官,她选择了回家。这说明她心里的取舍是怎么的?她的理想中注重什么?

学生:亲情。

教师板书。

教师:她回家的生活很……

学生:欢乐,平淡。

学生:但是皇帝赏赐的东西她也可以拿回去阿。

教师:你认为皇帝赏赐的东西她拿回去了吗?

学生:拿回去了!

学生:如果是拿回去了就不用着“旧时“衣服了啊。

学生:她可能不好意思拿女人的衣服啊,所以家里只有以前的衣服。

学生:她说不用尚书郎,她既然官都不愿意当了,当然不会要财物。

学生:不一定!

教师:愿驰千里足,骑马能带那么多东西吗?

学生:她有伙伴啊!

教师:作品中没有交代她是否拿了,但是她官都没有做,应该看出她不向往荣华富贵

学生:我不觉得,因为女人不能当官的,所以她不能当。

教师:官不能当,但是钱还是要拿的,那么她拿来干什么那?

学生:当盘缠啊,孝敬父母啊。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的一些想法,文章中没有具体的交代,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作品对文章到底时一种什么态度?

学生:赞扬。

教师:赞扬什么?

学生:孝顺,看重亲情。

学生:我想通了,肯定她是向皇帝要些补品,回来孝敬父母。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的一些想法,但是我们看得出。作品对木兰是赞赏的,至于她要不要这些财务,作品没有交代,但是,要不要财务并不是评价英雄的标准。现在这段能背吗?

学生:能。

教师:背一下。

学生背诵此段。

教师:最后一段似乎与前面没有联系啊?

学生:有联系,与伙伴的话有联系。

教师:怎么理解呢?

学生:可能是对木兰的赞美,不是有安能辨我是雌雄吗?所以是赞赏木兰。

教师:那这里是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借物比喻人。

教师:这里是用兔子的现象来比喻木兰这种现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大家注意一下。“安能”就是“怎么能”,表示反问。这句话到底是作者写的还是木兰写的呢?

学生:木兰。

教师:同意是木兰的举手,同意是作者的举手,好多人是没有反应啊。

学生:我觉得是伙伴,哦,我觉得是作者。

教师:作者要干什么?

学生:起一个补充作用。

学生:这里是说木兰很机智。

学生:我觉得是木兰,因为上面是伙伴的话,这里木兰解释给他们。

教师:我觉得大家都有道理,两种可能都有。现在请大家思考:作品主要事件是什么?

学生:替父从军。

教师:但是。写打仗的只有几句话,写的比较多的是什么?

学生:回到家乡。还有3段。

教师:略的是?

学生:4、5段。

教师:为什么主要事件很简略,而其他的写得很略?

学生:突出木兰的孝顺。

学生:前面说了是备战,备战是为了父母。

教师:是一种儿女之情,还有回乡的感情,这样,对木兰的性格……

学生:进行了描写。

教师:这样,不仅没有影响木兰的形象,反而使形象更为生动,所以古往今来许许多多读者都喜欢这个形象。

篇2:《木兰诗》课堂教学

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2、了解木兰诗这一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

【教学设想】

1、教学重难点:

⑴ 通过朗读体味诗歌的语言美、人物美。

⑵ 品味诗情,有感情地朗读。

2、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

篇3:《木兰诗》创新教学谈

首先, 我让学生了解久远的封建时代, 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等情况, 然后再以“假如你是木兰, 又是处于那样的情况和那样的时代, 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 让学生进入剧情, 并顺利进行了角色转换, 学生的创造兴趣也就被调动了起来:

“我一定要想办法, 帮助家庭度过这个难关。”

“我可以代父从军, 正如祝英台男扮女装去读书!”

“我也要上书可汗, 改变只许男子当兵的现象, 并建立一支女子部队。”

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展议论之后, 我便以“_____的木兰”的填空题来启发学生概括:代父从军的木兰是深明大义, 勇敢无畏的木兰。

在“踏上征途”中, 学生会在“不闻……但闻……”的句式中深深地体味出木兰的女子情态与心态, 并自然地归纳出“思念亲人、热爱家乡的木兰”这一特点。将“旦辞……暮宿 (至) ……”的句式与下文的“万里赴戎机”联系, 得出路途遥远、军情紧急这一特殊情况。

在“克敌建功”的十年中, 始终未露女子情态的木兰那真是够谨慎、机敏、坚强的了。在“归见天子、辞官还乡”中可窥见木兰那不图高官厚禄的品格。在“亲人团聚、恢复女装”中又一次发现木兰内心的女子情态, 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伙伴惊忙”的感叹。

这样, 经过抓住情节特征设计教学,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从而对故事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 教师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 抓住诗歌叙事情节上具有戏剧性的艺术特征, 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创新的兴趣。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 在教学中, 我抓住本诗的戏剧性这一艺术特征, 去诱发学生思维, 引导创新。首先我简介了戏剧知识并让学生明白:没有矛盾, 就没有戏剧。于是以找到矛盾为由, 启发学生去发现新的艺术成分, 这样, 学生便纷纷质疑:

“可汗点兵, 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这是不是矛盾?”

“在从军途中, 从军与思亲也是一种矛盾。”

“多年征战, 克敌建功, 木兰还朝还是一种巧合!”

“归见天子, 功高赏多, 天子要她做官, 而那时女子是不能做官的, 这又是一种矛盾。”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趁机引导, “木兰是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的呢?”

学生的兴致再次高涨, 很快找到了方法, 并总结戏剧的高潮与结尾:亲人团聚, 恢复旧装, 伙伴惊忙。有的学生还按戏剧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予了归类。

这样, 通过抓住诗歌的艺术特征, 实施的创新教学, 整个课堂都是在积极思维、发现创造中进行, 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 让学生在领悟的基础上自行质疑, 开拓学生的创造之路, 引导学生去研究诗歌。

学生对诗有了感性领悟后, 我采用了自行质疑的方式, 让学生对《木兰诗》进行理性的探讨, 以深化学生的认识, 打开研究之门。我让学生从生活情理、时间等方面去学习探讨。学生这一次发言少了, 但很有见地:

“诗没有写木兰练武功, 她没有武功, 怎会建功立业?”

这正是逆向思维, 理性探索的开始, 我的眼前不由一亮, 探索之门已开始打开, 同时引进了北朝的民歌《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 赛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妇女尚如此, 男子那可途?”学生便明白了北朝人民尚武风气盛行, 感觉一来, 学生开始议论, 然后再质疑: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卷卷不合生活情理。”

“壮士十年归”与“同行十二年”。时间前后不一致。

于是, 我肯定了学生质疑的精神, 便告诉他们, 这就是对《木兰诗》的研究, 并让学生写《木兰诗》的课后作文, 让学生继续探讨新的问题。

事后作文, 有的学生是从木兰形象上评论, 也有的是从诗的缺点上探讨, 还有的是从艺术特征上进行研讨……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赏析诗的能力, 又让学生逐步走上研究之路。

篇4:《木兰诗》教学设计

关键词:《木兰诗》 教学设计

王荣生教授鉴别出语文教材课文四种功能:“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定篇”指中小学生必须学习的中外经典名篇,它是文学素养、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中特定的、具体的所指。作为“定篇”的《木兰诗》是要求教师透彻讲解、学生彻底理解的篇目。笔者翻阅了大量关于《木兰诗》的教学设计,没有一篇设计像孙绍振先生一样点出了这首诗的之所以经典在于重构了“英雄”这一概念,换句话说《木兰诗》在教学中没有被透彻地理解过,“定篇”作用没有根本地实现过。笔者依据孙绍振先生对《木兰诗》的精妙独到的分析设计本次教学,设想通过“写英勇却不写英雄如何英勇善战”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木兰的非英雄姿态,清楚地明白《木兰诗》为何称作经典。

教学目标: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女英雄形象;2.了解孙绍振的文本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分析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花木兰的非英雄姿态。

教学创新:尝试将孙绍振的文本分析方法介绍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初中学生,而初中与小学最大的区别就你们要开始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这表现在语文课上就是要求你们要能感受文章的美,理解文章的美,欣赏文章的美,甚至能够点评文章的美丽之处。我们已经弄懂了《木兰诗》的字面意思,今天我们要上一堂文学欣赏课,欣赏《木兰诗》为什么传唱了千年,它到底美在哪里,花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在我们民族中屹立千年,她又美在哪里。同时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孙绍振先生的文本分析方法。这个可能会高于一些同学现有的理解力、接受力,但是如果你跟着老师的步伐节奏一起思考,我相信你能够听懂。

二、看木兰的英雄气概

1.进入正课之前,大家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英雄?用词语概括这些英雄共同具有的特点。

岳飞、关羽、武松等。保家卫国、会打仗、很勇敢……

2.那在你心目中花木兰是不是英雄呢?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请找出直接表现花木兰是英雄的相关语句。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行军)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行军)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宿营)

将军百战死(非正面描写,概括性很强的叙述),壮士十年归(凯旋)。

明确:打了十年,经历了上百回战斗,将军都牺牲了,从侧面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就这么区区一行,可以说是敷衍性的笔墨,几乎和花木兰没有什么关系。

作者想不想写她浴血奋战?她在战争中的英勇是全诗的重点还是“轻点”?(不想“轻点”)

三.看木兰的女儿情态

《木兰诗》写英雄却不写英雄如何英勇善战、不写英勇场面,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听老师示范朗读《木兰诗》,然后同学们自由朗读同时思考这首诗写了木兰的哪些品格特点?

(乖巧、懂事、勇敢、恋家、不慕名利、爱红妆、爱亲人……)

好,同学们把我们的视线再次回到英雄这个词来,“英雄”这个词本来是指男性,英是花朵、杰出的意思,像花朵一样杰出的男性。而我花木兰也叫做英雄,花木兰是个女的,还要叫她“英雄”,如果一定要叫花木兰英雄,在前面加一个字合适,女英雄。那么花木兰作为女英雄与那些男性英雄是不是一样的呢,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木兰诗》会告诉你答案。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一个字,“女”。如果“会打仗、勇敢、保家卫国”总结为英雄气概,那么“乖巧、恋家、爱红妆……”便概括为女儿情态,这些诗很明显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可以解释这样安排的唯一理由就是木兰是一个女英雄,女英雄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试想不爱红妆的木兰还会不会可爱呢?

四.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请同学们结合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说说现在你心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总结:到此,木兰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立起来了,她不仅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更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战争的责任本不在她,她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阿爷、长兄”这些男性的职责。这个职责若仅仅限于家庭,她不过是个一般意义上的假小子,铁姑娘,作为支撑家业的顶梁柱而已。但是,木兰主动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家庭的而且是国家的。为国而战,立了大功,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却并不在乎,甚至没有表现出成就感,这和一般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光宗耀祖、富贵还乡的炫耀恰恰相反。她拒绝了“尚书郎”的封赏,除了一批快马以外,别无他求。她要回到故乡,享受平民家庭的欢乐。这个英雄的内涵,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整个就一种非英雄的姿态。这是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是英雄与非英雄的统一。更为深刻的是,她不但恢复了平民百姓的身份,而且恢复了女性的身份。这个英雄的内涵不单纯是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更深邃的内涵是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

五、认识文本分析方法

好了,同学们,到此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丰满起来了。刚才我们分析花木兰形象这个过程就叫做文本分析法。抓住文本,就是要“去蔽”,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英雄的概念,像剥笋壳一样,把文本中间非常具体的、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原来这个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重构了一种“英雄”概念,这是非常独特的,和我们心目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要防止武松啦、岳飞啦,这些现成的概念把你遮蔽住了。

分析的前提就是揭示矛盾,而矛盾是潜在的,又要采取“还原法”来揭示矛盾,才有分析的对象。还原,就是把“英雄”原来的观念作为背景,它是怎样的?所以老师一开始就让你们讲心目中的英雄,回忆英雄这个概念,他是勇敢的、会打仗的、爱国的。写在《木兰诗》中“英雄”的内涵是怎样的?进而我们发现《木兰诗》并没有细写花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场面。反而详写木兰的女儿情态,颠覆了原本的“英雄”观念。那么同时也就丰富了“英雄”这一概念,英雄也可以是温情的女子,也可以儿女情长。因此从文本出发,揭示出《木兰诗》里“英雄”观念的特殊性,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了,也就是要把普遍性英雄和特殊的个别性花木兰的矛盾揭示出来,看花木兰作为女英雄在战争、家庭、功勋和亲情方面所不一样的特点。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篇5:木兰诗课堂实录

《木兰诗》教学实录 宝山二中

崔玉玲

一、导入:

打开多媒体。呈现花木兰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女主人公是谁吗?” 生:“花木兰!”

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唱一唱花木兰”伴随着音乐,我的一曲“谁说女子不如男”为课堂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师: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 生1:花木兰的故事。

生2: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故事的主人公花木兰就诞生于一千多年前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中。今天我们带着语言这把钥匙,开启想象的大门,一起来解读这个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英雄形象。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2.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重要作用。

3、学习排比、对偶等句式,并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

二、课前预习展示

师:文言诗词贵在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文意,感知人物形象谁愿意来读?

有六名同学站了起来准备朗读。

师:老师来分工,同时还有一个要求,朗读中,全体同学要认真倾听,对我们的朗读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有三个:读准字音、读的通顺、读出节奏。师:哪位同学想对我们刚才的朗读进行评价?(分工后开始朗读)

师:他们读完了,谁为评价一下。生1:我认为刚才都把读音读准了。

生2:我同意把字音读准了,但节奏感没读出来。生3:我认为刚才“出郭相扶将”的“将”应该读一声。

生4:我认为刚才读的有点快。

师:你们评价得都很准确,看起来你们真的认真听了。

三、自主学习

师:这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情节非常生动。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完成以下任务:

1、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故事内容,将不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圈画出来,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1)、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2)、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木兰的表现哪一个地方最能感动你?

先自己学习,再小组讨论。

(生自主学习过程,教师边巡视,边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自学成果展示

师:自学过程中还有疑难的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帮你解决。

生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怎么翻译。生6:爹娘听说女儿要回来,互相搀扶着出来迎接。生7:还有“朔气传金柝”的翻译。师:谁来帮他解决,“朔”指北方。生8:北方的寒气传来大更的声音。师:还有问题吗?

生9:“将士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再来读一遍。

生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生11: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师:同意他的翻译吗?

生12:我不同意,征战并不是指真正的十年,因为后面说的是十二年。

师:对,这里的十年是虚指。你再来翻译一下。生13: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战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师:这位同学非常有思想。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难的

句子。若按常规的翻译应该是“将军们经过战斗都死了,将士们十年之后胜利归来”这样的翻译符合实际吗? 生:不符合。

师:对,这里用到了一种“互文”的修辞,翻译时将上下句的意思互相交错补充。因此这里就应该翻译成“将军将士们经过无数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师:还有吗? 生:没有

五、初读诗歌,感知故事

师:接下来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学的成果,谁能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要注意我的要求: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生14:我觉得应该分为五个故事情节。第一个是替父从军;第二个是战前准备、辞别父母;第三个是从军作战;第四个是战归策勋;第五个是归家团聚。生15:我觉得应该是:木兰织布、决定从军、征战沙场、还朝辞官、师:同学都能概括出主要的情节,但有的同学在根括课文情节时,有的太详细,而有的同学没有抓住重点。老师也总结了几个:代父从军、出征参战

辞官还乡

师:通过朗读,同学们对木兰的性格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形容词把木兰的精神品质。概括到黑板上。

几名学生纷纷上黑板总结“勤劳、善良、淳朴、谨慎、机智、勇敢、刚毅、孝顺”

师:同学们总结的不错,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深入人心。因为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在她的身上,既体现了———— 生:儿女情怀 师:又体现了———— 生:英雄气概

师:一千多年前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其英雄的形象流传至今。那么你从相关的故事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 老师给大家一个句式:从———这几句诗句中,我读出了木兰的————让我——————。用上这个句式,三分钟的时间,先在小组内讲给你的同位听,分享你的读书成果。我们再全班交流。

示例: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急于还家的木兰,因为这里的“愿””驰”写出了急于还家的迫切心情。(学生小组内自由交流,教师巡视)

师:下面来展示你的读书成果,老师有一个要求:先来读句子,再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因为

——。同时读到这个句子的同学,你若有补充,起来发表你的观点。

生16:我读的句子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读),我读出了一个非常孝敬父母的木兰。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父亲战死沙场,所以自己去参军,可以代替父亲战死沙场。师:为了父亲,勇于牺牲自己。

生1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我从这一句读出了一个不羡慕钱财、不羡慕官位的木兰。师:不慕荣利的木兰。

师:木兰不用尚书郎,她为什么“不用”? 生18:因为她非常想回家,见她的父母。生19:她不想在乡亲面前摆出很高的架子。师:她想表现一个平凡的木兰。

师:立了战功的木兰与一般英雄的光宗耀祖、富贵还乡恰恰相反,她舍弃的是—— 生:荣华富贵 师:她要的是—— 生:亲情

师:对,亲情、天伦之乐。这里面包含的是对家乡、对父母最深切的眷恋。正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样一个单薄、朴实的木兰又立在我们眼前。

生20: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柔美的木兰。

师:一个“柔美”的木兰,刚才我们解读的是木兰英雄的一面,原来英雄也柔美,英雄也妩媚!师: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真的很高,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分组来解决一下下面几个问题?(出示课件中的问题)

(1)、这首诗在叙事上的详略得当体现在哪些地方?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并体会它的好处。(3)、结尾有何妙处?

(4)、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帼英雄。

师:这一组题我们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看那组能又快又准。

生21:我们组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组认为行军前的准备和还乡是详细写的,而辞官是略写的。生22:我们组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我们认为辞官也是详写。

生23:我组认为从军缘由也是详写。生24:我组认为战争生活是略写

师:看起来你们分析的很准确。那我们来看一下,一般的的文章详略是怎样安排的(出示课件)师:由此可见,内容的详略是由主旨来定的。

生25:我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主要表现木兰的儿女情怀,次要表现木兰的英雄气概。所以详写的是“从军缘由、行军准备、恋别、辞官、还家,略写的是战争生涯”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这篇文章在写作上,也有一大特色,谁发现了?

生26: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师:举个例子

生2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师:具体说一说

生26: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表现出木兰回家后的喜悦之情。

生2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运用了互文的手法,表现出战争的惨烈。

师:说得不错,这样的句式还有很多,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乐府诗的一大特色。

我们再看文章的结尾,又表现出了什么? 生28:这也是比喻,是赞扬木兰的聪明机智。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她宁愿抛弃高官,回到故里去过她的平民生活,她这种淡泊名利的思想值得我们思考,因为这是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不是一种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种人生的取舍,她放弃了高官厚禄,回到平民中,她在享受着平凡的人的幸

福。当然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解,但有一点就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再大的困难留给自己克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木兰的可贵品质,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个人的选择,保家卫国,义不容辞,这种牺牲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千古流传,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值得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然而历史上不独有这一个巾帼英雄,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让我们仰慕,你还能再举出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生(纷纷说):居里夫人终生追求对于科学的探究,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刘胡兰面对屠刀无所畏惧;穆桂英、佘老太君等杨家女将;王昭君出塞;秋瑾为了推翻清朝政府而牺牲;英国的撒切尔夫人;„„ 师:看起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呢?这些巾帼英雄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她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赞美传唱。

篇6:木兰诗教学反思

王必鹏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著名民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如何上好这一类的诗歌鉴赏课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琢磨的。我所上的这一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的目标是分析人物形象和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一、课堂思路

这节课我是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又进行了再备课,按照总体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了个性的教学设计。主要就是考虑以朗读和分析木兰形象作为主线,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因此,设计为“朗读诗篇----温故知新-----感受人物-----品析艺术特色-------赞颂木兰”这样一条主线贯穿整节课教学,让语文的人文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也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木兰诗》往往被视为英雄的赞歌。“英雄”是什么呢?英雄就是保家卫国的人,会打仗,很勇敢。可是关于“打仗”就写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作者却浓墨重彩的描写了木兰为父亲担心、决心出征、凯旋归来及家人团聚的欢乐。因此本文立意的重点不是花木兰参加了战争和她战斗的英勇,而在于她是一个“女英雄”。战争的责任本来并不在她,她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作为一个女子,她承担起了“阿爷”和“长兄”也就是男性的职责。这个职责不单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她主动参战,为国而战,立了战功却辞官还乡,享受父母、家庭的欢乐。这个英雄的内涵,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文本突出的恰恰是一种非英雄的姿态-女儿情怀,木兰还尤其为自己成功的掩盖了女性的身份感到自豪,表现出她的柔美。

所以,我便抓住“木兰是一个女英雄”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了“从什么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的主问题,引导学生读诗歌、品句子、感形象,解读她“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的个性特征。

三、品析艺术特色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是结构上详略美,三是内容上的现实的悲剧提升为艺术的喜剧,壮美和柔美的有机结合。

第一个问题我先将本诗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出来,讲解各种手法的特征,然后让

学生自己找类似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学生找的很到位,效果较好。第二个问题我先将故事情节概括出来,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详略的节次,并启发他们从战争和和平的角度来分析作用。这个问题学生解决的不太理想。第三个问题是在老师的问题设计追问下完成的,效果不错。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能力。

四、课堂中存在的缺陷

在如何能让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方面,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师生共享共融课堂,我做得还不够。某些同学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我却没有意识到,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诗歌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注重以“读”为本,熟读成诵的训练,这些细节在这堂课上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

篇7:木兰诗课堂反思

在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个意外的”回答“,在说到”木兰不用尚书郎“时,大部分学生都说这句反映了木兰淡泊名利热爱家乡的性格,可是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木兰这么做是因为她害怕,因为她怕做官久了自己的性别会被别人发现,如果那样,她就犯欺君重罪了……“这样的回答,让我很意外,好像完全脱离了正统的思想,但是也不能说毫无道理。我只是肯定了这个学生善于思考但却没有用很好的方式把她引到”正道“,我想这需要老师的教学机智,这样的学生也能锻炼老师的教学机智。

★ 木兰诗ppt课件

★ 木兰诗公开课课件

★ 《木兰诗》的课件

★ 木兰诗歌曲精选

★ 木兰诗翻译全文翻译

★ 《木兰诗》复习材料

★ 木兰诗读后感

★ 《木兰诗》思想倾向

★ 木兰诗翻译

篇8: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比较

一.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展示

(一) 中国某老师 《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诗歌诵读, 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2.整体感悟: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学生概述故事情节。2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 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第二环节:人物赏析, 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品读探究:1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2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3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 并感受其特点。

第三环节: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 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2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 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3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 十几年没见面了, 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 全班交流解决。

第四环节:总结存储, 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2.拓展延伸: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 (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4我对木兰的新看法;5诗歌凝练的语言分析;6木兰为什么不当官? (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二) 美国某老师 《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阅读课文, 思考问题: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刻告诉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 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 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

5.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 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 (《攀援者》 ) 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 他们面对的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第二环节:表达:写一封信

多少个日日夜夜, 木兰远离父母、家乡, 出征在外, 请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母亲。告诉他们自己离家后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 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提示:请使用生动的词汇描述任务、地点和事件, 可仿照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第三环节: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

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优秀战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木兰也是这个群体里的领导。讨论并选出你们群体里的领导者, 为他制作一个奖状, 并写上他的名字。

第四环节:课后思考———文本与电影的比较

你已经读完《花木兰》, 现在请你比较书中的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不同。

1.使用venn图标, 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 请你选择一个在文本和电影中都很精彩的场景, 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上网, 发表评论:1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讲一讲你读完《花木兰》之后的想法。2请你针对花木兰的故事写一个评论, 并把你的作业发到网站上。

二.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差异

(一) 文本使用上的差异

研究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文本的使用情况, 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 都能结合文本进行教学的设计, 但在文本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教师特别注重文本的使用和挖掘。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 前三个环节都是紧扣住文本, 进行朗读、感悟、赏析、品味和反思, 对文本进行深挖细掘。即使第四环节似乎稍稍跳离了文本, 其实也还是在文本基础上展开的写作训练和延伸练习。

美国教师只将文本作为一个抓手, 或者仅仅作为一个例子, 他们更多地给学生遐想与创造的空间。第一、二和四环节和文本有一定联系, 第三个环节和文本联系不是很紧, 文本只是其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托。即使是涉及文本较多的第一环节, 也只有问题3和6同文本的联系比较直接一些, 其他4个问题都比较开放, 和文本联系不是特别紧密。

(二) 问题预设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问题预设的设计, 都能围绕阅读、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等预设问题展开阅读教学, 但在问题预设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教师教学预设的问题重在对文本的理解, 重在知识的掌握, 而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问题预设体现不够。正因为如此, 教学预设的问题开放性不够, 只要掌握一点阅读的知识, 抓住文本就可以解决, 答案大多具有指向性和唯一性;正因为如此, 教学预设的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够, 只是紧抓住文本, 就文本而文本, 预设的问题除了第三环节中的“体验反思”是能体现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预设, 其他则都没有体现;正因为如此, 预设的问题的拓展性不够, 第四环节中的“拓展延伸”是想象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这和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中“3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 十几年没见面了, 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有重复之嫌, 而且, 即使是第四环节“课外探究”预设的题目, 也大多不用学生动多少脑筋, 上网一查就能解决问题, 还是重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信息量大, 提供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 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问题既有针对文本的“语文问题”, 也有拓展的“非语文问题”, 教师把文本和当下社会、当代人的观念与作为阅读者个体的“我”结合起来, 使文本中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有了现代的意义, 课文被教活了。这些问题的预设也有梯度, 有可以通过阅读在文本中能找到答案的, 也有需合作才能完成的, 甚至有必须进一步认真钻研才能解决的。

(三) 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 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 都注重了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训练, 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 但差异依然明显。

中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诗歌诵读, 整体感悟———人物赏析, 品读探究———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总结存储, 拓展延伸, 前三个环节由朗读到对文本的理解, 虽然在层面上有识记到理解的跨越, 但基本上还是知识层面的东西, 教学环节是一种平面的展开。即使是“互动释疑”环节, 也仅仅是“四人小组提问释疑, 全班交流解决”这样的小互动, 还是叶澜教授所批评的“见书不见人, 人围着书转”的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况。

美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阅读课文, 思考问题———表达:写一封信———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课后思考:文本和电影的比较。分别从阅读理解、表达应用、团队制作实践和思考比较的角度, 教学环节是一种立体式的推进, 体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 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启示

(一) 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一直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教学如何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那就要把静态的分析训练为主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动态的以学生体验、感受为主的教学课堂。

静态分析的课堂只着眼于文本内容, 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和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的理解、归纳, 满足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 训练也是依据分析来演绎。有几篇文章作一点这样的分析也未尝不可, 但如果每篇文章都是这样慢问细析, 学生能获得什么?兴趣又怎么持久?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随意肢解课文, 也不能变成知识概念的演绎, 而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 有所体验, 有所发现, 有所感悟, 这就是动态的体验与感受, 实现了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要使学生能够动态地体验、感受, 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要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 要用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精神, 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在做中学”的美国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体验的课堂, 才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课堂, 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所以, 动态体验的课堂才真正是体现课堂主体是学生的课堂。

(二) 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

为什么课堂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因为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据说, 美国以前确实不太注重阅读训练, 导致公民的阅读能力下降, 2001年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 其中重要的一块是建立“阅读第一”项目, 通过把“阅读放在第一位”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因此, 在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 涉及了一些基础问题, 但教学设计中还提供了较多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 把讨论和活动的机会都留给学生, 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向来是强项, 但从教学设计中看出, 阅读教学有明显的注重阅读结果和考试技能锻炼的倾向, 如环节一和二所预设的问题。因为重视阅读知识点, 中国学生的阅读应试技巧掌握比较好, 考试结果也会好一点, 但教学设计比较单薄, 缺少个性, 在学习以生活为宗旨、语文服务于社会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有欠缺, 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由此得到启发:第一, 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要求划一, 在达到目标的具体方式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第二, 在人文性的前提下, 强调语文课的应用性, 与当下社会结合, 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也借此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这也许是当今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

(三) 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说到预设问题开放性, 想起一个真实的幼儿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 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第一位说:“她睡醒了, 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说:“她一伸懒腰, 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 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说:“她想看看, 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说:“她也长耳朵, 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 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 , 您说呢 ?”老师想 了想说 :“花特别懂事, 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 就仰起它的小脸, 笑了!”听到这儿, 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 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 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 是因为春天来了。”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深远。面对问题, 孩子们的答案那么多, 那么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着浓烈感情色彩, 这当然是因为预设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 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 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相比较而言, 中国教师教学设计环节一、二重视了基础性, 环节三的问题体现了一些开放性, 而美国教师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问题大多具有开放性。我们常常说美国教育重创新及动手能力, 这从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也不难看出。美国教师之所以能预设那么多具有开发性的问题, 关键就是具有创新求异思维方式。我们要具有创新求异思维, 那就要摈弃导致我们预设问题开放性不够的“同一”思维方式。只有这样, 才能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不去关注答案的标准与唯一, 重视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因为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 作品的解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独立思考, 从而真正做到“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就要预设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而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四) 读写结合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读写结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 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和能力, 提高写作能力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 不管是中国教师设计的想象作文还是美国教师设计的写一封信, 都注意到了读和写的有效结合。

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叶圣陶先生说过,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 阅读好像蜜蜂采花, 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相辅相成, 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 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 要以阅读为基础, 因为这是“写”前的吸收, 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 在阅读过程中增加文化积淀, 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 要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为 外显标志 , 因为这是“读”后的倾吐。所以, 要创造机会, 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 将读中学写落到实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 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 找准读写训练点, 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 拓展写的空间, 让学生乐于动笔。

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 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 都应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读对于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思想的感染与影响, 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吸收、内化阅读材料中的优秀、典范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思想, 阅读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 教师在处理课文时,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因为读写结合才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防雷电防溺水演讲稿下一篇:禅语感悟人生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