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2024-04-15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通用14篇)

篇1: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千古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最伟大的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的小吏港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古镇小吏港,历史上曾名焦吏港、晓市港、小市港,现小市镇,旧志载“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代就有其址。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古时“花”、“华”通用,花山即华山。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在花山上。焦、刘合葬墓,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三十年代初期,墓前还曾有古青砖雕刻的墓碑,每年清明节和腊月都有大批群众到此焚香祭祀。八十年代,安庆市怀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用大理石制作了墓碑,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之墓”。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采诗配乐的政府机关(“乐府”始于何时,史书及历代学者说法不一,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由于它采诗配乐,后来人们也把它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叫做“乐府诗”。当时设立“乐府”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宫廷,了解民情。其实就是为了最高统治者享乐和巩固他们的统治。虽然如此,它在客观上仍保存了一部分民歌。

现存的乐府民歌大多是东汉的作品。它们出自汉代下层人民之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些民歌,在被采集配乐时难免经过一定程度的修改,但仍保留了基本风貌,表达了人民的心声,道出了强烈的爱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是汉代诗歌里成就最高的一部分。

乐府民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善于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抓住某些特定的场面,运用对话等多种形式来表达主题思想。

汉乐府中大多数诗作是叙事诗,在叙事的方法与篇幅上比起萌芽状态的《诗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有的客观地写出一个生活片断,有的则写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的故事。它标志着我国的叙事诗进入到一个更趋于成熟的发展阶段。

乐府民歌形式多样,句式多变,打破了《诗经》及以后一段时间诗歌以四言为主的格式,它以杂言为主,并逐渐趋向五言。

篇2: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大家学过木兰从军与木兰诗吧,知道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吗?以下是木兰从军与木兰诗区别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与木兰从军的区别

1、体裁: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

《木兰从军》是由《木兰诗》这首民歌发展、充实而来的.一个故事。

2、内容:

《木兰诗》中只有木兰代父从军和载誉而归这些情节;

《木兰从军》的故事中添加了在战场上木兰和战士们在一起生活,以及木兰回家后的一些剧情,比如恋爱成亲。

3、写作手法:

《木兰诗》擅长铺叙排比,写的明快流畅、细腻而传神,木兰的形象更为鲜明、饱满;

《木兰从军》以叙述为主,写作手法简洁平淡。

木兰诗全文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文言文《木兰从军》全文

篇3:《木兰诗》片段赏析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出征前这一段详细描写, 生动而又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征前及出征过程中了木兰真实的、复杂的心境,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情有义, 有血有肉的, 替父从军, 为国尽忠的英雄兼常人的英雄木兰形象。

1. 结构作用———承上启下。

.整个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木兰讲代父从军的缘由。第三部分, 写从军后的战斗及凯旋归来。该段作为第二部分主要描写木兰从军前的细心周到的准备工作以及出征的途中的情况。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句式手法———重复对仗。

该段先用四个重复的排比句式描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东西南北, 每个市买一样东西看似荒诞不合理, 但恰恰烘托出出征前繁忙准备、精挑细选, 渲染了战争的气氛, 烘托出紧张的出征氛围。两个“不闻……但闻”也是重复句式, 含义更加丰富。对比中烘托木兰思家卫国的复杂心境。

3. 场景转换———动态画面。

“东、西、南、北市买东西”动态的场景描写木兰出征前准备工作;“旦———暮———旦———暮”、“家里———黄河边———黑山头”寥寥几个字就用一个动态的过程向我们展现了木兰离开家走向征途的时空变换, 变现木兰远征, 在远征, 离家越来越远的情形。动态画面, 形象生动。同时“黄河边———黑山头……”时间地点的不断变化, 也烘托出战事的紧急, 烘托木兰的从容奔赴前线的英勇形象。

4. 艺术手法———对比反衬。

爷娘唤女声与流水声、马鸣声, 一边是亲情, 一边是战情;一面是思家之情, 一面是报国之情;爷娘唤女的“亲切、关怀、熟悉的声音与黄河水声、胡骑鸣叫声音的陌生、凄厉、可怕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反映出木兰从征途中思家、卫国的复杂矛盾心境。然而, “不闻唤女声, 只闻流水声, 马鸣声。而木兰依然选择了后者, 选择了卫国, 越走离家越远, 勇敢地奔赴前方。两个“不闻”表现出木兰从军的坚定;两个“闻”则凸显出木兰在征途中所经受的磨练。“不闻”与“闻”形成鲜明的对比, 深刻表现木兰忠君报国的精神。此外两个“不闻……但闻……”看似并列, 实则递进, 既写木兰一步步走远, 也进步一深化木兰毅然决然的走向征途的无畏形象。

5. 人物刻画———真实生动。

其中, 全文的中心是刻画木兰的英雄形象的, 但是该段爷娘唤女声与自然人文环境的严酷的描写也侧面展现了一个常人的木兰、一个曾经时闺中女儿的木兰。作为一个女孩她有不同其他女孩的一点, 她可以英勇的代父从军, 但她仍有有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 也有对战争的惧怕。该段描写强化了她作为一个女孩的身份, 但是这段描写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 反而使故事更真实更加合情合理更加引人入胜。正是在对家的思念中, 对战争有着惧怕的前提下, 毅然决然的奔赴战争前线, 才更加体现出木兰的英勇无畏。

6. 环境描写———细腻。

黄河流水”写出自然环境的恶劣, “燕山胡骑”写出社会环境中战事的急迫, 两句烘托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严酷。

7. 词语运用———双声叠韵, 反复咏叹。

篇4:《木兰诗》中木兰承载的文化意蕴

这首诗一开头,就把读者吸引到它所描写的场面中了。木兰平日织布时发出的“机杼声”,已经被她的声声叹息所代替。“可汗大点兵”,老父名在军籍,家中没有长男,怎能不使木兰焦虑、愁闷?但她终于做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勇敢的抉择。木兰从军,是迫不得已的。当她一旦做出“从军”的抉择,她的态度则是积极的。这从她四处购置行装的繁忙情景就形象地表现出她的主动性和坚决性。木兰初次远离家园,异乡的山山水水,都会触动她的思亲之情。诗中对此的描写是真挚的,也是非常感人的。从军,使木兰得到同男子一样可以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良机。十年的战火考验,使她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成为一名建立战功的“壮士”,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战争,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和平。环境变了,木兰何去何从?她有不可明言的苦衷。在论功行赏的大典礼中,由于她是一个女子,只有辞受封爵,走上解甲还乡的惟一道路。全诗用欢快的笔调描写木兰一家骨肉团聚的欢乐。让她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以女子的面目出现在同伴的面前。可贵的是,作者最后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雌雄的隐喻,说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木兰之事到此收束,但此后结局如何?元代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中却有别于原诗战后归家和一片安详乐观的基调。其中写道:“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如果真有其事,坐明堂的天子不仅将木兰这个女子“赶”上战场(当然也有自愿代父从军的成分),而且得知女子身份后还要进一步占有之,以致功成身不能退的将军未死沙场敌方之手,却死于自己保卫的天子之手,岂不叫人痛心伤怀!当然,还有一个结局。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费时四年,以六百动画师参与其中,并纳中国动画师加入创作的长达96分钟的动画片《木兰》给了一个与上述结局完全不同的结尾。木兰归家之后,与她长达十二年军中作战的李翔将军寻上门来,一直爱他的木兰与之相结连理,这也是现代西方观念对中国传统的理解,确实是人之常伦。“谁说女子不如儿男”的木兰是应该有一个大团圆的好结局。

为什么对一个虚构的女子会生发如此之多的关注,在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里,历朝历代的文字竟然能留下这样一个另类女子的足迹,着实是个奇迹。原因可能有多方面。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也是那些女权主义者作为性别平等的形象代言人。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传统思想。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或者在于该诗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因为《木兰诗》并不像大多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戎马生涯是木兰人生重要的部分,但原诗作者及历代文人对于木兰十二年的女扮男装经受沙场的辛苦却略去不说便是明证。“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这是古人常用来说木兰的句子,如果诚如某些史料所言,木兰对天子尽忠之后有守节之事的话,那么,木兰就成为封建社会“节烈”的代表,便涂上浓厚的礼教色彩,各处对其立庙的现象就不难理解。

篇5:木兰诗的木兰形象

如果让我想象一下替父从军的木兰形象,我愿意把她想象成这样一位女子:颀长的身材,小麦色健康的皮肤,五官则是略带英气而又不乏娇柔与憨态。她是一位美得特别的女神。正如《木兰辞》中塑造的那样,她的身上齐聚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的所有女子共性的美点:美丽可爱、孝顺活泼、机智勇敢而又坚韧顽强。她在人们口中、心中出现,穿越千年,美丽不减,也正是因为她是中国人心目中理想女人的化身,她并非人们崇拜的女英雄、女汉子,而应该是一个真切的、令人温暖的真女人,旧时代的女神。

且看木兰从军的原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不思机杼唯有叹息的木兰,坐在织布机前,冥思苦想,小小而柔软的内心被愁填满。那是一种怎样的愁?爹爹年岁已高、弟弟尚是幼童,还有别的办法吗?征兵的人会考虑她们家的现实处境吗?苦闷、忧伤、矛盾、纠结,我想当时的木兰的内心是有挣扎的。她是女儿家,她并不想奔赴战场,她知道那是男人们的事。一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我没有读出担当重任、保家卫国的豪情,我倒是读出了一缕女儿内心淡淡的幽怨、些许的无奈和大大的孝心。替父从军,一个“替”足以说明一切。

相比普通的女子,木兰一定是多了太多的豪迈气概的,这是毋庸置疑。但这种气概的背后,盛着几多心酸与不甘,又有几人能够体会?当我们被木兰的豪情万丈的表现刺激着神经,沉溺于“巾帼不让须眉”的自我满足和自我骄傲的情绪中时,我们又何曾想过木兰是否真的想过要证明自己并不比男人差?我可以肯定的说,她绝对没有像我们所一厢情愿认为的那样,她根本就没想过去战场,去到那样一个充满着血腥的地方,去和男人比什么“不让须眉”,她也不需要。她的“替爷征”,是无奈之举,是“孝大动于天”的感人肺腑。

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渐渐远去的温暖的背景,是爷娘的声音,迎面而来的是陌生的境地,是苍凉的画卷。为什么要这样一咏三叹,为什么要这样反复诉说?你能听出来木兰内心对渐渐远去的爷娘呼唤的眷恋与不舍吗?你感受不到木兰疾走路上一路踉跄的惶恐吗?漠漠黄沙,滚滚长河,鬼魅似的青山,野蛮而彪悍的胡骑……这些是何等陌生的场景和声音?身居幽闺的女儿家,面对这些,可能是豪情,还是可能是惶恐?没出过远门的爷们此时此刻也不会有多么豪迈的感想吧?但是,她随在军队里(注意,这里的.木兰是不可能只身一人奔赴疆场的吧?),她只能器宇轩昂,她只能豪情万丈。这里的木兰,不敢肝肠寸断却已柔情百转,那是女子的忧伤,那是女子的担当。

十年征战的场景,《木兰辞》中是一笔带过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短短二十字,给我们不尽的想象。木兰英勇顽强、木兰骁勇善战、木兰矫健飒爽……而我更愿意想象:多年的军旅征程,木兰的生活该是多么凶险、多么蹩脚、多么煎熬。一个女子,与一大帮最粗犷的爷们厮磨多年,若不是干脆暴露身份得到谅解和集体保护,该要闯过多少个难堪与尴尬的夜晚?那是英勇还是煎熬?当然,木兰一定是机智英勇的,但我们也该想到的是木兰内心的折磨。所以,这不是史实,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想象,是一段值得歌颂的传奇。

《木兰辞》中最让人高兴的,还当是木兰还家,荣归故里的情节了。“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斩钉截铁的拒绝,心急万分的渴盼。一拒一愿之间,木兰终于回归真我,还回女儿妆。不用尚书郎,不仅仅是怕暴露身份,同行十二年,都能与众弟兄安之若泰,还怕继续入朝做官吗?凭木兰的智慧,接着做一辈子官而不被发现身份,也是完全可能的吧。再者,既然建功卓著,即使索性暴露身份求一个富贵,也并非不是不能。但是,显然这些都不是木兰所想,战争终于结束了,终于完成了替父从军的使命,于木兰而言,唯一也最重要的结果是——她终于可以回家了,她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一回女人了,不是吗?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每一道门都要进去看一下,她要找寻什么?找寻曾经的温馨时光;每一个床都要坐一下,她要感觉什么?她要感觉一下旧日女儿家的心事。何等的兴奋,何等的娇俏可爱啊!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这是征战多年在梦里常做的事吧,终于今日如愿,怎么能够不兴奋?怎能不激动?有人说:木兰爱武妆,更爱红妆。我想说:木兰不爱武妆,只爱红妆。这几句话中的女儿情态是溢于言表的,是藏也藏不住的啊!十多年的征战,若她是一个女汉子,那她早就应该习惯了武妆了,她该是和家乡父老炫耀一番自己的英姿的喽。但是,没有,她匆匆地脱下战时袍,是那样迫不及待;她欣欣然著上旧时裳时,定是笑靥如花。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应该是一段符文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更不是木兰说的话。这里洋溢着的自豪与骄傲,是后人为木兰自豪替木兰骄傲,并非木兰本人的骄傲。若能让木兰自己选择,我想,她宁愿不要这样的骄傲吧。

《木兰辞》在民间口口相传,再加上后期文人的修饰,呈现给我们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般规模。不难看出,这里代表了北方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美好愿望—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正是这样,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一个美丽女性身心的戕害,它让我们看到了木兰重做女儿身重返家园的圆满。而,木兰征战多年,最终却不忘初心、不该红妆、美丽依然,也正是向我们呈现了一位敢担当却不扭曲,真性情又机智勇敢的女神形象。

篇6:木兰诗是什么诗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木兰诗》的背景

“花木兰”的传说故事来自哪里呢?是不是真有其人?中国历史上有无记载?其实,花木兰的故事只是一段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在正式的史藉中并无记载,只见于民间流传下来的一首《木兰诗》(或称《木兰辞》),由于流传已久,这首诗的作者已经都不可考,然而到底诗中叙述的是不是实际发生过的事实?历代的许多史学家也都曾经做过一番考究,至今依然没有定论。甚至就连这首《木兰诗》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所做,一般被最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的是是唐代人仿北朝时期民歌所作,这是依照诗中文辞来判断的,不过并未找到确切证据,更不用说诗中所描述的那位传奇女子-花木兰,她的真实性、朝代、籍贯,甚至就连姓氏,至今都是众说纷云。

首先,以时代而言,历代许多位史学家考究有不同说法,姚莹的《康輶纪行》中就认为木兰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代的人;程大昌的《演繁露》则以『可汗大点兵』一句认为木兰的朝代非隋即唐,因为『可汗』一词是在唐代以后才有的。阎若琰也以唐朝司勋掌官吏勋级十二转为上柱国,类似现今所说的参谋,『策勋十二转』一句说明显示出是唐朝的封勋制度。另外,北魏的府兵和唐代不同,北魏是采兵民分籍;唐代则是兵民合一,而且只有唐朝的府兵需要自备粮食衣装,北魏的不必;所以《木兰诗》里需东南西北市场买了一堆东西,这应该是唐代府兵才会遇到的情形。

再来说到地点,元朝的刘廷直所撰《木兰碑》以为木兰是直棣完县人,即现今的河北;但是河南的商丘县志则记载木兰为当地人;姚莹则以为木兰为武陵人,就是甘肃武威县;清一统志又以为木兰为颍州谯郡城东魏村人,也在河南境内。

以姓氏而言,《木兰诗》也没提到木兰姓花,事实上在明一统志中说木兰姓朱;清一统志则提到木兰姓魏,到了徐渭的《四声猿传奇》才以为木兰姓花。从此之后,因为清代戏曲的流行广泛传播民间,木兰代父从军这样具有传奇性的故事,因此被改编成戏曲表演,木兰姓花的说法才被较多数人所认知,实际上根本也毫无证据。

总之,花木兰应该不是传说或神话般虚构出的人物,因为她的姓氏、故乡、时代等等尽管众说纷纭,但至少这些说法都曾经被历代史学家考据过而提出,证据就算薄弱但至少是有据可考。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官位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篇7: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篇8:《木兰诗》创新教学谈

首先, 我让学生了解久远的封建时代, 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等情况, 然后再以“假如你是木兰, 又是处于那样的情况和那样的时代, 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 让学生进入剧情, 并顺利进行了角色转换, 学生的创造兴趣也就被调动了起来:

“我一定要想办法, 帮助家庭度过这个难关。”

“我可以代父从军, 正如祝英台男扮女装去读书!”

“我也要上书可汗, 改变只许男子当兵的现象, 并建立一支女子部队。”

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展议论之后, 我便以“_____的木兰”的填空题来启发学生概括:代父从军的木兰是深明大义, 勇敢无畏的木兰。

在“踏上征途”中, 学生会在“不闻……但闻……”的句式中深深地体味出木兰的女子情态与心态, 并自然地归纳出“思念亲人、热爱家乡的木兰”这一特点。将“旦辞……暮宿 (至) ……”的句式与下文的“万里赴戎机”联系, 得出路途遥远、军情紧急这一特殊情况。

在“克敌建功”的十年中, 始终未露女子情态的木兰那真是够谨慎、机敏、坚强的了。在“归见天子、辞官还乡”中可窥见木兰那不图高官厚禄的品格。在“亲人团聚、恢复女装”中又一次发现木兰内心的女子情态, 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伙伴惊忙”的感叹。

这样, 经过抓住情节特征设计教学,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从而对故事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 教师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 抓住诗歌叙事情节上具有戏剧性的艺术特征, 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创新的兴趣。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 在教学中, 我抓住本诗的戏剧性这一艺术特征, 去诱发学生思维, 引导创新。首先我简介了戏剧知识并让学生明白:没有矛盾, 就没有戏剧。于是以找到矛盾为由, 启发学生去发现新的艺术成分, 这样, 学生便纷纷质疑:

“可汗点兵, 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这是不是矛盾?”

“在从军途中, 从军与思亲也是一种矛盾。”

“多年征战, 克敌建功, 木兰还朝还是一种巧合!”

“归见天子, 功高赏多, 天子要她做官, 而那时女子是不能做官的, 这又是一种矛盾。”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趁机引导, “木兰是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的呢?”

学生的兴致再次高涨, 很快找到了方法, 并总结戏剧的高潮与结尾:亲人团聚, 恢复旧装, 伙伴惊忙。有的学生还按戏剧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予了归类。

这样, 通过抓住诗歌的艺术特征, 实施的创新教学, 整个课堂都是在积极思维、发现创造中进行, 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 让学生在领悟的基础上自行质疑, 开拓学生的创造之路, 引导学生去研究诗歌。

学生对诗有了感性领悟后, 我采用了自行质疑的方式, 让学生对《木兰诗》进行理性的探讨, 以深化学生的认识, 打开研究之门。我让学生从生活情理、时间等方面去学习探讨。学生这一次发言少了, 但很有见地:

“诗没有写木兰练武功, 她没有武功, 怎会建功立业?”

这正是逆向思维, 理性探索的开始, 我的眼前不由一亮, 探索之门已开始打开, 同时引进了北朝的民歌《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 赛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妇女尚如此, 男子那可途?”学生便明白了北朝人民尚武风气盛行, 感觉一来, 学生开始议论, 然后再质疑: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卷卷不合生活情理。”

“壮士十年归”与“同行十二年”。时间前后不一致。

于是, 我肯定了学生质疑的精神, 便告诉他们, 这就是对《木兰诗》的研究, 并让学生写《木兰诗》的课后作文, 让学生继续探讨新的问题。

事后作文, 有的学生是从木兰形象上评论, 也有的是从诗的缺点上探讨, 还有的是从艺术特征上进行研讨……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赏析诗的能力, 又让学生逐步走上研究之路。

篇9:《木兰诗》注释微瑕辨正

一、“转”可以译为“次”吗?

教科书注“策勋十二转”为: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课文把“转”注释为“次”,作量词用。笔者以为此注不妥。

“转”在这里不作量词用,也不能解释为“次”,而是南北朝时北朝论功行赏的一个专有名词。军功每加一等,那么官爵也随着上升一等,这就叫做一转。《魏书·李先传》记载:“车驾于是北伐,大破蠕蠕,赏先奴婢三口,马羊五十头,转七兵郎,迁博士,定州大中臣。”这说明在北魏时就有按军功升转的制度,只是不知道具体分为几等。此制到了西魏就分为四等,而隋朝就发展为十一等。唐朝沿用隋朝旧制,并在原有基础上稍有变化,增加了一等,共十二等;十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正从二品(见《新唐书·百官志》、《唐六黄》)。另据《资治通鉴》记载,此制在武德三年(公元625年)三月初定,于四月朔颁布。其时“割据群雄芟夷略尽,宇内渐至秦统一”,所以设立此制以犒赏功臣。正因为有了一等军功就可以升迁一等官爵,所以“转”可以看作动词,解释为升调官职。这个词最早见于《晋书·李密传》:“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上面引录李先因北伐蠕蠕立下军功,因而得到赏赐,又升调为“七兵郎”。据此,木兰辗转征战十多年,获得不少军功,因而“赏赐百千强”遂等升调,最后,“转”为“尚书郎”,也是合情合理的。故笔者以为这里“转”应是升调官职之意,“十二转”即多次提升官职。

二、“地”可以叫“地面”吗?

教科书注“双兔傍地走”为“雌雄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笔者以为此注对“傍地走”的解释不确切,过于含糊笼统。

“贴着地面跑”究竟是指兔子奔跑时,脚不离地呢,还是指一般在地上跑(既四只脚时而着地,时而稍微离地)呢?显然前者与事实相悖逆,后者等于废话——试想兔子贴着地在跑谁不知道呢?再有,按此注释,雄雌两兔是紧挨着而行,还是相距较远,是齐头并进,还是一前一后,这就难以确定,况且课本译句中的“一起”二字也无法从原句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

笔者认为,此论未能令人信服地说明“贴着地面跑”与下文的“安能辨我是雄雌”之间的必然联系,其实都是由于注者将“地”望文生义地解释为“地面”所致。这里的“地”实际就是助词“着”。“傍地走”,即“傍着走”,也就是“紧挨着奔跑”的意思,“紧挨着”自然是“一起”行动了。这样解释不仅避免了“贴着地面跑”一说的望文生义之嫌,更重要的是与上文木兰跟“火伴”“同行”相处“十二年”这一内容相吻合。因为两兔奔跑时是紧靠着的(喻木兰与伙伴男女同在前线行军打仗),所以才雌雄难辨。

其实,将“地”用为“着”的,在古代文言文及白话文中并不鲜见,如王安石《载酒》诗:“黄昏独倚春风立,看却飞花触地愁”;辛弃疾《行香子》:“小窗坐地”;西汉刘向《说苑·杂言》:“齐景公谓安子曰:‘寡人坐地,二三子皆坐地也。’”;唐已建《宫词》:“一时跪拜冤裳彻,立地阶前赐采衣”;《西厢记》:“山门柱地,看有什么人来”;《墙头马上》:“你这里立地,我自去也”。例句中的“地”都应释为“着”。

其实“地”通“着”是有训读依据的,《常用文言文通假字字典》,就收录 一字条:“地”,属于上古的舌头言,“着”,澄母,舌上音。清朝古音学家钱大昕认为“知、彻、澄之母(舌上音,相当于zh、ch、sh),求之古音,与端、透、定(舌头音,相当于d、t)无异”。这说明最早的时候并没有舌上音,中古的舌上音是从上古的舌头音衍变而来的。《木兰诗》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口语性,其中保留“着”字的上古读音“地”,也是不足为奇的。另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都认为“地”可作为助词用,附在“主”“坐”“卧”等不及物动词后,有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时态助词“着”,故此句应翻译为“雄雌两兔,紧挨着奔跑”。

篇10: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咣当复咣当,木兰在书房。不闻读书声,唯闻东西响。拾起碎茶杯,问女何所想。女儿无所想,心中堵得慌。硕士毕业后,工作无处寻。应聘三十家,个个不让进。细细问原因,嫌是女儿身。决意女扮男,只身闯深圳。

东市剪长发,西市买西装,南市练举止,北市学粗腔。旦辞爹娘去,暮色下车忙,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车站人流闹嚷嚷。旦辞车站去,暮坐办公室,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白领手机叮当响。

白天步履匆,夜晚加班忙。全国各地跑,业务节节上。同事喜合作,领导频表扬。总部见总裁,总裁走上前。肩膀拍三拍,奖赏十万元。总裁问所欲,木兰不贪钱与权,愿还女儿身,业绩超以前。

上司闻她回,满脸是迷茫。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开我公司门,坐我电脑旁。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东风习习来,满室飘清香。出门看客户,客户皆惊忙。交往一两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这首《新木兰辞》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2.作为一个硕士生,在家乡无用武之地,只能离别家乡,闯荡异乡,这其中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当今社会在用工制度上存有怎样的弊端?

3.倒数第二段“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两句中,你能揣测一下“女士”和“男士”的心态分别是什么吗?

4.表现木兰工作勤奋、辛苦,成绩突出的诗句有哪些?

5.木兰的成功经历证明了什么?(请用戏曲《花木兰》中那句著名的唱词来回答)在当今就业艰难的情况下,木兰不仅成功就业,而且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这给你以什么启示?(请用成语或警句、俗语来回答)

参考答案:

1.木兰女扮男装,只身闯深圳,大获成功。

2.因为木兰是女儿身,各个单位都不接收她;在用工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重男轻女。3.女士: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不想被木兰比下去;男士:暗自给自己鼓劲、加油,力争赢得木兰的好感、青睐。

篇11:木兰诗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说说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学习她的胆略和才能。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花木兰的影视作品(微视频)

二、简介“乐府诗”及“乐府”(文学常识)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范读课文(示范朗读带),学生在听中指出应注意的字音。3.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要求学生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木兰停机叹息、替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辞官还乡、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四、细读课文,读出情感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表述。

教师可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是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替父从军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五、有感情的诵读

1、通过分析,根据木兰的形象特点,及每个时期的性格特点,自己读出情感

2、诵读比赛

六、写作训练:

篇12:《木兰诗》趣话

直到1980年,在大兴安岭发现了“鲜卑石室”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年号)四年(公元443年)的石刻祝文和有关文献,根据其中所载内容,经有关专家考证,认为《木兰辞》中的木兰原名穆兰,她既是《木兰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诗的作者。穆兰家在河套(指内蒙、宁夏境内贺兰山东,狼山和大青山南,黄河沿岸的地区)内,北魏太武帝神二年(公元429年),天朝征兵(即诗中的“可汗大点兵”),以统一北方,穆兰因父老而代父从军,“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今内蒙五原郡)”的军营报到,担任了太武帝拓跋焘的御前传令兵,因此往往单独行动,传递军机要件,而受到“可汗”(太武帝拓跋焘)的信任。太平真君二年(公元 441年)十二月,太武帝获胜归来,穆兰因允武允文,受到单独召见。太武帝要她担任五品的“尚书郎”。她因怕女扮男装,担任朝臣而犯欺君之罪,坚决表示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回故乡”。《木兰辞》就是她回乡后,用汉朝乐府“缘事而发”的民歌形式写成的,原题为《穆兰辞》,后传为《木兰辞》。

1983年1月号的台湾《人世间》杂志上曾刊登署名欧阳不修写的一首题为《天涯游子故园情》的新木兰词,表达了海外游子盼望祖国统一,骨肉团聚的迫切心情。这首词写道:

唧唧复唧唧,老儿长叹息,问我何所思?问我何所忆?我说心内酸,频年久浪迹,身为乱世民,家人长散失,多少相思苦,多少离愁味,来台卅余年,书信不能寄。不能寄。不闻母亲唤我声,只闻窗前夜雨声悲泣!不闻贤妻唤我声,只闻子规啼血三更急!不闻儿女唤我声,只闻梁间乳燕哀戚戚!树高虽千丈,落叶归根地。但愿上帝发慈悲,祖国河山早统一,早统一兮可还乡,亲情骨肉庆团叙。

说来也巧,在国外也有两位木兰式的女子。18世纪俄国文学家杜罗娃,23岁参加了一个骑兵团,在战斗中由普通一兵晋升为骑兵大尉,后因负伤,才暴露了女性身份。以后,她拿起笔,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世纪英国有位才华出众的大学生,名叫巴利,15岁就荣获了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来投笔从戎,在军队中当医助,一直荣升到英军监察长,在军队中干了半个世纪,直到死后检尸时,才发现他是一位女性。在我国军队中,也有一位,她就是小说《战火中的青春》中副排长高山的生活原型,辽宁凌原人郭俊卿。她15岁时改名为郭富,参加了八路军,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1983年因病逝世。

篇13:《木兰诗》中的美学因素

一、完美的人物形象美

品读《木兰诗》, 感受最深的, 就是木兰这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在木兰的身上, 既有劳动人民的勤劳美, 又有孝顺父母的人性美;既有勇士的矫健美, 又有女儿的娇美;既有缜密的机智美, 又有不慕功名, 向往和平生活的崇高人格美。正是这位集勤劳、孝顺、勇敢、机智、不慕功名、向往和平美于一身的不朽人物形象, 使《木兰诗》千古流传, 木兰已成为许多人的偶像。

二、主题的包容美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木兰诗》的主题正体现这种包容美。在许多老人、至孝的人眼里, 木兰是孝顺的女儿。因而, 《木兰诗》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孝经。在众多妇女、以及女权主义者心中, 木兰是一位奇女子, 是女子不亚于男人的最好的例子。因而, 《木兰诗》则为一首妇女英雄的赞歌。在社会学家看来, 木兰是封建社会, 男尊女卑观念的挑战者。因而, 《木兰诗》则成为一曲反封建的颂歌。在爱好和平人士的眼里, 木兰是劳动人民向往和平生活的杰出代表。因而, 《木兰诗》则是一部劳动人民控诉战争的悲歌。

三、精巧的结构美

《木兰诗》精巧的结构美体现在: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安排, 详略得当, 简洁紧凑上。作者详写了“从军缘由”不仅表现了木兰的勤劳、更突出了木兰孝顺、勇敢坚毅的美德。而艰苦卓绝的十年征战, 作者则以“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三十个字, 一笔代过, 可谓惜墨如金。同时, 也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即空白美。然而, 木兰凯旋归家部分, 作者不厌其繁, 大书特书, 既写了木兰不慕荣华富贵, 又表现了家庭的喜庆气氛, 更体现木兰急于恢复女儿之身的急切心情, 这可以说是一种人性的复归。在这详———略———详的结构中, 既突出了作者的审美倾向, 又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

四、生动质朴的语言美

《木兰诗》在语言方面, 传承着北朝民歌独特的语言风格。生动质朴, 而又简洁明快。如“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等句。谢榛在《四溟诗话》言:“此乃信口道出, 似不经意者, 其古朴自然”。然“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仅用30个字, 写出征途之遥, 生活之艰, 战斗之多,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可谓字字千金。谢榛评这几句诗为:“绝似李白五言近体, 但少结句耳”。在句式上, 它参差错落, 长短不一, 更显得自然流畅。而且七次换韵, 俨然七首小诗。

五、和谐的修辞美

篇14:《木兰诗》教学设计

关键词:《木兰诗》 教学设计

王荣生教授鉴别出语文教材课文四种功能:“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定篇”指中小学生必须学习的中外经典名篇,它是文学素养、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中特定的、具体的所指。作为“定篇”的《木兰诗》是要求教师透彻讲解、学生彻底理解的篇目。笔者翻阅了大量关于《木兰诗》的教学设计,没有一篇设计像孙绍振先生一样点出了这首诗的之所以经典在于重构了“英雄”这一概念,换句话说《木兰诗》在教学中没有被透彻地理解过,“定篇”作用没有根本地实现过。笔者依据孙绍振先生对《木兰诗》的精妙独到的分析设计本次教学,设想通过“写英勇却不写英雄如何英勇善战”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木兰的非英雄姿态,清楚地明白《木兰诗》为何称作经典。

教学目标: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女英雄形象;2.了解孙绍振的文本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分析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花木兰的非英雄姿态。

教学创新:尝试将孙绍振的文本分析方法介绍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初中学生,而初中与小学最大的区别就你们要开始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这表现在语文课上就是要求你们要能感受文章的美,理解文章的美,欣赏文章的美,甚至能够点评文章的美丽之处。我们已经弄懂了《木兰诗》的字面意思,今天我们要上一堂文学欣赏课,欣赏《木兰诗》为什么传唱了千年,它到底美在哪里,花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在我们民族中屹立千年,她又美在哪里。同时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孙绍振先生的文本分析方法。这个可能会高于一些同学现有的理解力、接受力,但是如果你跟着老师的步伐节奏一起思考,我相信你能够听懂。

二、看木兰的英雄气概

1.进入正课之前,大家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英雄?用词语概括这些英雄共同具有的特点。

岳飞、关羽、武松等。保家卫国、会打仗、很勇敢……

2.那在你心目中花木兰是不是英雄呢?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请找出直接表现花木兰是英雄的相关语句。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行军)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行军)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宿营)

将军百战死(非正面描写,概括性很强的叙述),壮士十年归(凯旋)。

明确:打了十年,经历了上百回战斗,将军都牺牲了,从侧面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就这么区区一行,可以说是敷衍性的笔墨,几乎和花木兰没有什么关系。

作者想不想写她浴血奋战?她在战争中的英勇是全诗的重点还是“轻点”?(不想“轻点”)

三.看木兰的女儿情态

《木兰诗》写英雄却不写英雄如何英勇善战、不写英勇场面,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听老师示范朗读《木兰诗》,然后同学们自由朗读同时思考这首诗写了木兰的哪些品格特点?

(乖巧、懂事、勇敢、恋家、不慕名利、爱红妆、爱亲人……)

好,同学们把我们的视线再次回到英雄这个词来,“英雄”这个词本来是指男性,英是花朵、杰出的意思,像花朵一样杰出的男性。而我花木兰也叫做英雄,花木兰是个女的,还要叫她“英雄”,如果一定要叫花木兰英雄,在前面加一个字合适,女英雄。那么花木兰作为女英雄与那些男性英雄是不是一样的呢,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木兰诗》会告诉你答案。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一个字,“女”。如果“会打仗、勇敢、保家卫国”总结为英雄气概,那么“乖巧、恋家、爱红妆……”便概括为女儿情态,这些诗很明显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可以解释这样安排的唯一理由就是木兰是一个女英雄,女英雄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试想不爱红妆的木兰还会不会可爱呢?

四.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请同学们结合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说说现在你心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总结:到此,木兰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立起来了,她不仅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更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战争的责任本不在她,她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阿爷、长兄”这些男性的职责。这个职责若仅仅限于家庭,她不过是个一般意义上的假小子,铁姑娘,作为支撑家业的顶梁柱而已。但是,木兰主动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家庭的而且是国家的。为国而战,立了大功,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却并不在乎,甚至没有表现出成就感,这和一般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光宗耀祖、富贵还乡的炫耀恰恰相反。她拒绝了“尚书郎”的封赏,除了一批快马以外,别无他求。她要回到故乡,享受平民家庭的欢乐。这个英雄的内涵,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整个就一种非英雄的姿态。这是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是英雄与非英雄的统一。更为深刻的是,她不但恢复了平民百姓的身份,而且恢复了女性的身份。这个英雄的内涵不单纯是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更深邃的内涵是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

五、认识文本分析方法

好了,同学们,到此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丰满起来了。刚才我们分析花木兰形象这个过程就叫做文本分析法。抓住文本,就是要“去蔽”,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英雄的概念,像剥笋壳一样,把文本中间非常具体的、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原来这个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重构了一种“英雄”概念,这是非常独特的,和我们心目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要防止武松啦、岳飞啦,这些现成的概念把你遮蔽住了。

分析的前提就是揭示矛盾,而矛盾是潜在的,又要采取“还原法”来揭示矛盾,才有分析的对象。还原,就是把“英雄”原来的观念作为背景,它是怎样的?所以老师一开始就让你们讲心目中的英雄,回忆英雄这个概念,他是勇敢的、会打仗的、爱国的。写在《木兰诗》中“英雄”的内涵是怎样的?进而我们发现《木兰诗》并没有细写花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场面。反而详写木兰的女儿情态,颠覆了原本的“英雄”观念。那么同时也就丰富了“英雄”这一概念,英雄也可以是温情的女子,也可以儿女情长。因此从文本出发,揭示出《木兰诗》里“英雄”观念的特殊性,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了,也就是要把普遍性英雄和特殊的个别性花木兰的矛盾揭示出来,看花木兰作为女英雄在战争、家庭、功勋和亲情方面所不一样的特点。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相关文章:

概括木兰诗04-26

木兰诗课文05-20

《木兰诗》赏析05-13

新木兰诗原文04-22

木兰诗诵读设计05-09

《木兰诗》的故事05-11

木兰诗备课记录05-11

木兰诗复习课件05-12

《木兰诗》教案设计05-12

木兰诗文学常识04-11

上一篇:阳光的力量散文随笔下一篇:山吴中学推普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