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分类

2024-05-05

环境污染的分类(精选9篇)

篇1:环境污染的分类

概述人类环境的分类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刘成江

人类环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复杂的体系,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在环境科学上,一般是按照环境的形成、环境的功能、环境的范围、环境的要素等做不同的分类。

(一)按照环境的形成,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类的生存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这些环境要素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环境体系。

人工环境也叫人为环境或经人工改造过的环境,是人类为了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劳动的改造或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如城市、居民点、水库、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等。

(二)按照环境的功能,可以把环境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我国宪法采用了这种分类方法。

(三)按照环境范围的大小,可以把环境分为居室环境、车间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等。

(四)按照环境的不同要素,可以把环境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包括海洋环境、湖泊环境、河流环境等)、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如森林环境、草原环境)、地质环境等。

在环境科学中最常有的分类法是第一种,即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揭示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人类同环境的关系可以作两个方面的最基本的概括:第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第二,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亿年就已经存在了。地球上最早本无生命,经过漫长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才形成了使生物能够产生、延续和进化的地表环境,如水、阳光、土壤、氧气、适宜的温度,等等。海洋是生命产生的温床,而生物圈的出现为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生物界的发展,经过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演化过程,而人类则是生命演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人类不能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主宰一切、支配一切,而应该强烈地树立另一种科学的意识: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整个生物界一样,要完全依赖于地表的环境条件。

我们可以举几个明显例子说明生物和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1、地表大气中氧的形成。一切动物高开氧气便不能生存。地球表面最早同金星一样,只有二氧化碳,氧是地球大量覆盖了绿色植物(主要是森林)以后制造的。大气中的氧大约有四分之三是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用来供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需要。这说明氧是次生的,有了氧气,才有动物和人类。氧的形成是生物向高级阶段演化的必要条件。

2、臭氧层的形成。距地面12至40仅是高空的平流层和中间层之间有一层薄薄的臭氧层。臭氧层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它可以阻挡和吸收对使我有强大杀伤力的太阳紫外线。臭氧层的形成也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先决条件之一。它是生物和人类的“保护伞”和“宇宙服”,如果地球表面没有臭氧层,也许生物只能停留在非常原始的阶段,而不可能有动物和人类的出现。

3、对人体血液成分所作的科学测定表明:人体血液含有六十多种化学元素,而且其平均含量同地壳各种元素的含量在比例上惊人的.近似。这说明人是环境产物的最明显的例证。人生活于环境之中并通过呼吸、饮食等新陈代谢活动一刻不停地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样就使人体的物质组成同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如果人和环境的物质平衡遭到破坏,譬如说,环境里加入了一些新的物质而被人体所摄取,或是环境里缺少了某些原有的物质,使人体得不到吸收,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环境污染导致的“公害”病,虽然致病机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因为环境里增加了一些新的有害物质,或一些原有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少而使人体物质组成失去平衡造成的。

上述几例都充分说明,人类本身就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人类出现以后,不像一般动物那样完全被动地依赖和适应自然环境而生存,()人类能通过劳动,通过社会性的生产活动,使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大规模地改造自然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以后,就使自然界进入了在人类干预、改造下发展的新阶段。

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完全的原生环境了。除了某些原始森林、人迹罕至的荒漠、冰川地区外,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都经过了人类的加工、改造,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面貌。这正体现了人类与日俱增地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人类在依赖自然环境生存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十分复杂的关系――环境系统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体现着两种规律――社会经济规律、自然生态规律交织、融合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挥作用。

人类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基础,经济再生产过程是影响自然再生产过程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不断扩大,向环境大规模地“取出”和“投入”,其结果,一方面是通过对环境的改造使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破坏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出现环境问题。

篇2:环境污染的分类

妈妈先拿出网购的6张垃圾分类贴纸,然后我开始整理分类起来,每种都有两张,咦,我发现有害垃圾贴纸一张都没有,唉,肯定是丢三落四的妈妈忘记了。我忍不住问妈妈:“妈妈,有害垃圾的贴纸你忘记买了吧?”妈妈告诉我:“有害垃圾的东西,用的少之又少,有的时候单独放进方便袋拎出去扔就可以了,我就没有买,垃圾桶太多是不是也是另一种垃圾呢?”我想了想觉得妈妈说的也没错,然后我就帮妈妈把垃圾贴纸分类贴到到垃圾桶上,妈妈夸我是一个爱做家务的好孩子。不一会儿,妈妈想要扔一张已经用脏了的竹浆本色餐巾纸,却为扔到哪个垃圾桶里去犯起了难。我看着她站在垃圾桶边想了一会儿还是不确定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最后妈妈只好向我请教。我拿起垃圾桶,指着垃圾分类提示贴纸跟妈妈解释起来,可回收垃圾桶只能放干净的纸张,而其他垃圾桶可以放被污染的纸。

最后我把爸爸、妈妈和爷爷叫到一起,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课,我们决定以后垃圾分类都要做起来,一起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篇3:环境污染的分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上信息急剧增长。虽然海量的信息资源可以为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纷乱庞杂的信息也令我们不知所措。如何快速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已相继展开了大量的网络信息挖掘的研究工作,并已有成熟的成果问世,例如网络信息的主题分类技术[1]等。但对网络信息其他领域的研究却相对匮乏,例如互联网上中文情感倾向的分类问题就很少有人研究。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仓库,中文文本不计其数。这些中文文本不仅表达思想,而且还蕴含丰富的情感。以往人们对中文文本内容的关注,往往仅着眼于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中文文本的情感因素。我们知道,情感是中文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关注内容不关注情感是很难完整反映作者意图的。本文在对互联网中文文本进行情感分析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对中文的情感倾向进行分类,这在现实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进行网上调查时,可以从客户的反馈中分析出对所评论对象持肯定还是否定态度;在对售后服务进行评论时,可以分析出客户是在称赞还是批评等。

二语义倾向分析

网络中文信息以文本形式存在,因此挖掘互联网中文信息需要借助文本分类工具。目前大多数文本分类工具都是基于词语间的相似度或文档中的词频数进行分析的。这些工具通过对训练文本的训练,统计出相关类别中词语的出现频度或概率,然后根据目标文本中相关词语的频度信息判别出其类别。运用这些工具一般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前提,即文本类别的清晰度取决于词语出现可能性的分布,同时还需假设文本中词语间是相互独立的。但对情感词语而言,这两个假设有很大问题。因为某些词语虽然出现的可能性很大,但有可能不表达任何情感倾向,与类别无关。另外,文本中情感词语基本上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不可能相互独立。

国外在进行文本情感研究时结合语言学提出了基于语义倾向分析的方法来对文本的情感信息进行分类,即通过语义学与数据挖掘相关理论的结合,利用中文文本中词组的感情色彩来研究整个文本的情感倾向。本文将利用此方法来对中文文本的情感倾向进行分类。

语义倾向是指一个词与其反映一个概念最主要特征的偏离度,是针对评价性语言的一种量度。它用两个维度[2]来衡量,一个是偏离方向,另一个是偏离强度。偏离方向指该词汇表达的意义是属于正面还是负面的,在评价文本时指一个词语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偏离强度指该词汇所表达的正面或负面意义的强度,在评价文本时指词语赞成或反对的强烈程度。

由于语义倾向是针对形容性词汇的,它体现的是一种评价取向,因此该方法较少运用于文本的主题分类而主要应用于体现情感观点的评价文本分类。

三基于语义倾向的语义分析方法

语义分析方法是通过分析每个词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倾向来分析文档的情感倾向[3]。通常先从文档中提取一系列体现文档情感态度的词汇作为文档的特征向量,然后分析向量每一个维度的倾向(即提取出来的每一个词汇的倾向),进而确定整篇文档的情感倾向。

按照语义倾向分析方法,为了分析单个词汇的语义,需要采用两个衡量标准:倾向和强度。倾向表示一个词是正面还是负面;强度表示该词的正、负面情感色彩的强烈程度。

对英文文本而言,目前常用的语义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词语间的关联程度来分析词语的语义倾向,其中逐点分析方法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通过统计词语间共同出现的次数来计算两个词语间的语义倾向,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其中,p(word1 & word2)是word1和word2共同出现的概率,p(word1)是word1出现的概率,p(word2)是word2出现的概率,两者的比值是word1和word2统计独立性的度量,值为零时两者统计独立,值越大两者的统计相关性也越大。

利用逐点分析方法,一个词汇的语义倾向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SO(phrase)=PMI(word,“excellent”)-PMI(word,“poor”) (2)

当word的语义倾向靠近excellent时,SO(phrase)为正,反之为负。为了计算估计词汇出现的概率,可以采用信息搜索的方式,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词语出现次数来估算词语出现的概率。

综上所述,Peter D.Turney (2002)使用基于语义倾向的语义分析方法通常有以下步骤:

1)用语言处理工具对文本进行词性标注。

2)进行文档的预处理,然后从已进行完词性标注的文档中提取出连续的两个词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形容词或副词,因为形容词和副词可以表明文档的态度倾向,而其他词语组合用以阐述文章的内容。

3)运用语义倾向技术,根据公式(3)计算提取出来的词语组合的得分。该得分用来衡量词语本身的态度倾向(是更贴近于正面还是负面),全篇文档的得分等于所有提取词语得分的平均值。

SO(phrase)=PMI(word,“excellent”)-PMI(word,“poor”)

undefined

其中hits(x)表示在搜索引擎中查询词“x”返回的页面数。

4)将文档得分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文档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其中阈值由实验人为确定,大于阈值为正面,小于阈值为负面。

四中文文本的情感分析

将上述应用于英文文本的情感分析方法直接照搬到中文会面临很多困难,因为中文情感信息分类与英文情感信息分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英文的词性标注不同。例如,“是”在中文中是动词,“is”在英文中则是be动词。

2.对于影响分类准确性的关键因素——阈值,英文运用中只是简单地取零作为阈值。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零阈值无法正确反映中文文本的情感倾向,因此阈值的选取是中文情感倾向分类无法回避的问题。

3.国外在运用语义倾向方法进行情感文本分类时,其参考词汇对是根据五星级评价系统[3]事先确定的(为excellent,poor),而中文没有这样的评价标准,因此要运用语义倾向方法进行语义分析,就不可避免地面临挑选参考词汇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Peter D.Turney (2002)中的方法做了以下改进。

1.鉴于网络环境下很多中文文本常常掺杂着大量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与文档蕴含的情感无关,为了准确确定文档的情感倾向,本文运用模式匹配的方法,提取出其中符合一定模式的主观性语句。

2.为使阈值能正确反映整篇文档的情感倾向,本文分别选取等量有代表性的正面文档和负面文档作为典型文档,并根据以下步骤确定阈值:

1)按照原方法中的提取模式从典型文档中提取出所需要的词汇。

2)根据语义倾向方法计算所有提取词汇的语义倾向得分。

3)计算每篇文档中所有提取词汇的语义倾向得分的平均值,将此平均值作为该文档的语义倾向得分。

4)计算所有文档语义倾向得分的平均值,取此平均值为阈值。

3.在挑选参考词汇对过程中,先挑选一些正面词汇和负面词汇[4],然后两两组合,再利用组合得到的参考词汇对分类给出正负面词汇,分类效果最好的选作最终的参考词汇。例如,挑选出正面词汇“深奥”“乐观”,负面词汇“浅薄”“悲观”。两两组合后,可以得到“深奥浅薄”“深奥悲观”“乐观浅薄”“乐观悲观”四个候选的参考词汇对,计算在每一个参考词汇对下,两个正面词汇的语义倾向平均值和两个负面词汇的语义倾向平均值,两个值相差最大则区别效果最好,选用此时的参考词汇对作为最终的参考词汇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中文文本情感倾向分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利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软件室的中文分词工具ICTCLAS[5]实现文档的中文分词及词性标注工作。

2)提取文档中体现主观的语句。

3)从已标注的文档中提取表明文本情感倾向的双词词组。

4)利用人工产生的正面和负面词汇对产生参考词汇对。

5)对提取出的相应的词组,根据公式(4)计算该词组的语义倾向值。

词组语义倾向值undefined

6)分别选取一定数量的正面负面典型文档,计算每个文档的语义倾向值,取典型文档的语义倾向值的平均值作为阈值。

7)对于文档的语义倾向值,若该值大于阈值则属于正面情感倾向文档,反之则属于负面情感倾向文档。

五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语义倾向方法在中文文本情感倾向分类上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基金评论作为文本测试集。

目前普通百姓购买基金的热情高涨,网络上对各种基金的评论铺天盖地,但由于尚无人对网络中的基金评论文档的情感倾向进行分类,因此没有直接可用的基金评论文档。我们在网上对相关的基金评论文档进行了大量的搜索和比较,最终锁定了提供基金评论多且资料比较丰富的中国基金网[6],通过整理网站上所有的基金评论文章,去除情感倾向不明显或未置可否的评论,最终选出500篇基金评论文档,并对所有文档认真审查,分别予以归类,最终得到305篇正面评论,195篇负面评论。然后从中分别选出40篇正面文档、40篇负面文档作为最终的基金评论测试集。

实验1 基于语义倾向的语义分析方法

直接运用基于语义倾向的语义分析方法对基金评论进行分类。按照Peter D.Turney (2002)的方法,挑选卓越(与excellent对应)和乏味(与poor对应)作为参考词汇对来计算词汇的语义倾向值,取0为阈值。实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正面文档的查全率是a/(a+c),即0,准确率是a/(a+b),也是0。负面文档的查全率是d/(b+d),即50%,准确率是d/(c+d),即50%。上述实验中将所有正面文档均判断为负面文档,其结果甚至不如随机分类,这样的性能显然不能正确反映基民的情感倾向。

实验2 中文文本的情感信息分析方法

采用本文第4节针对中文文本的情感信息分析方法对基金评论进行分类。这涉及到主观性语句的提取。

本文采用机器训练的方法来提取主观性语句。首先选择30篇基金评论和30篇基金介绍文档。将文档分解成句子后,共得到611个基金评论的句子和420个基金介绍的句子,其中基金评论有3895个不同的词语,基金介绍有3071个不同的词语,共有6966个不同的词语,词语的划分根据CTCLAS得到,分词标准以北京大学词性标注集为标准。结果显示,所得到的主观性词语覆盖面比较大。

对分句后基金评论和基金介绍文档采用互信息的方法计算基金评论中每个词语互信息的大小并从大到小排序,取最靠前的240个词语。将这240个词语两两搭配共得到57600个词语组合,再计算每一组合在基金评论中的互信息,计算时以每一个组合匹配的句子数量作为组合出现的次数。

通过对上述57600个词语组合的计算,按照每个组合的互信息的大小排列,最终得到65个词语组合。将这65个词语组合重新运用于语句训练集中以判断一句话是否主观性的。判断规则为:若一个语句匹配上述任一个词语组合,则该句子为主观性语句,反之为客观性语句。实验结果见表2。

采用与对正面、负面文档进行分析的相同方法,可以算出总体的准确率是(392+321)/(392+63+210+321)=72.31%。主观性语句的查全率是392/(392+210)=65.12%,准确率是392/(321+63)=86.15%。客观性语句的查全率是321/(321+63)=83.60%,准确率是321/(321+210)=60.45%。因此,总体的准确率和微观查全率和准确率都比较理想。

为了进一步验证新方法的性能,我们再将该方法应用于测试集上。具体结果见下页表3。

由表3可以算出,总体的准确率是(409+301)/(409+134+203+301)=67.81%。主观性语句的查全率是409/(409+203)=66.83%,准确率是409/(409+134)=75.32%。客观性语句的查全率是301/(301+134)=69.19%,准确率是301/(301+203)=59.72%。

由表3的结果可知,该方法对主观性句子的判断准确性比较理想(达到75.32%),总体的准确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在文本内容繁多的情况下,噪声数据会急剧增多,从而对分类器的判断有一定的干扰。尽管如此,与直接运用基于语义倾向的语义分析方法的实验1相比,分类器的性能仍然有很大的提高。

六结论

中文文本的情感倾向分类是中文信息处理的研究热点,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语义倾向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英文文本并被证实具有良好性能,本文将这一方法进行适当改进后运用于中文文本的情感倾向分类中。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中文文本的情感倾向分类,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整篇文档情感分类的准确性,而且微观查全率和准确率也都有比较理想的表现。另外,本文方法不需要大量训练样本,对领域知识有较弱的依赖性,因此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Pimwadee Chaovalit&Lina Zhou.Movie review mining:a comparison between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pproaches(A).Proceedings ofthe38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ciences.2005:939~947.

[2]Ellen Riloff,Janyce Wiebe,Theresa Wilson.Just how mad are you?Finding strong and weak opinion clauses(A).Proceedings ofthe19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4:761~767.

[3]Peter D.Turney.Thumbs up or thumbs down?Semantic orientation applied to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reviews(A).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40th Anniversary Meeting,New Brunswick,N.J.,2002:417~424.

[4]万艺玲,郑振峰,赵学清.词汇应用通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篇4:谈财务管理环境的分类

【关键词】 财务 管理 环境 分类 内在

财务管理环境就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企业内部、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的组合。如果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解释财务管理环境,那么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这一系统之外的、对企业财务管理有一定影响的一切系统的组合,都可称为财务管理环境。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十分复杂,各种环境要素纵横交错、相互制约,从不同侧面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财务管理环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照财务管理环境与企业的关系划分

按照财务管理环境与企业的关系,可将财务管理环境划分为外部财务管理环境和内部财务管理环境。

外部财务管理环境是来自企业外部、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周期、通货膨胀情况、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等,均属于外部财务管理环境。

内部财务管理环境是来自企业内部、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规模、技术状况、资产构成、人员状况等。

在外部财务管理环境与内部财务管理环境中,前者较为复杂,需要认真调查、充分收集资料,然后才能分析研究、了解掌握;后者则相对简单些,企业内部即可提供所需的资料,不需要额外收集,所以能够较容易地掌握和利用。

2.按财务管理环境影响范围大小划分

按照财务管理环境影响范围的大小,可将财务管理环境划分为宏观财务管理环境和微观财务管理环境。

宏观财务管理环境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行业内的所有的财务管理活动都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国家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法律法规、社会文化、自然资源状况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等。

微观财务管理环境则是仅仅对一个特定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水平、生产状况、资产构成、员工素质、技术水平、供销状况等。

对特定的企业而言,一方面,它不能改变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都有影响的宏观财务管理环境,而只能适应其现状及其未来变化;另一方面,它却能够通过生产经营改变公司的内部状况,从而趋利避害,适应和利用对其有利的内部财务管理环境,改变对其不利的环境。

3.按照财务管理环境的相对稳定程度划分

按照财务管理环境的相对稳定程度,可将财务管理环境划分为静态财务管理环境和动态财务管理环境。

静态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各种环境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都属于静态财务管理环境。

动态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同时、本身又不断变动的各种环境因素。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物价状况,资本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技术水平、人员水平等。

对于通常在短期内变化不大、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相对稳定的静态财务管理环境,企业一旦认清后,一般无需在短期内经常研究。但是,一旦发现其有不稳定的迹象,则需要特别予以关注。相反,对变化速度快且可能无规律可循的动态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着重研究其变动情况,分析其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高财务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4.按照财务管理环境的可控与否划分

按照财务管理环境的可控与否,可将财务管理环境划分为可控财务管理环境和不可控财务管理环境。

可控财务管理环境是指既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又受到企业管理当局的控制,可以被其调整或改变的环境因素。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环境作出調整或改变,因此,内部财务管理环境属于可控财务管理环境。

不可控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同时不受企业管理当局控制,不能被其调整或改变的环境因素。不能被企业管理当局操纵或控制的企业外部环境均属于此类。

5.研究财务管理环境的意义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日益复杂、变化迅速。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对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环境的各项因素,分析和把握其变动趋势,以趋利避害、随机应变,合理地利用环境,发挥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能动作用,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利用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具体来说,认真研究、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环境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

5.1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环境,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正确地把握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充分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以及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等等。这些因素都是财务决策的基础,只有了解了这些因素,才能保证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5.2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环境,有助于企业做出及时的财务决策

财务管理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持续关注财务管理环境,研究其发展变化,才能掌握其变动情况,才能及时采取对策,在充分利用财务管理环境中的有利条件、获取最大收益的同时,克服财务管理环境中不利因素对企业利益的消极影响,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5.3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环境,有助于企业做出带有预见性的财务决策

面对日益复杂、变化迅速的财务管理环境,不对其持续关注、经常研究,只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滞后于环境的变化,做出成绩不佳的财务决策。只有认真研究财务管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把握其变动趋势,预见其未来状况,才能高瞻远瞩,做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预见性的财务决策。

结语

总之,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科技、教育、文化发展水平,经济法规的完善程度,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管理水平、供产销状况等,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都属于财务管理环境的范畴。

参考文献:

[1]郑彦龙,浅谈财务管理环境对财务工作的重要性[J],科学之友,2007.

[2]徐玲.如何财务管理环境工作.辽宁经济.2006.

篇5: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倡议书

一、做垃圾分类的参与者。从自我做起,树立担当意识,积极响应生活垃圾分类的号召,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投放,保证物尽其用、安全处置。

二、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从家庭做起,弘扬榜样力量,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践行垃圾分类、分享分类知识,带动家人、邻居、朋友共同参与。

三、做垃圾分类的维护者。从身边做起,发扬主人翁精神,主动巩固咸阳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维护环境卫生、爱护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对损坏环境卫生设施的行为进行劝导。

四、做垃圾分类的监督者。从日常做起,发挥引领作用,在自己做好垃圾分类的同时,当好义务监督员,主动劝导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及时告知正确的方式方法。

广大的青少年朋友,让我们共同支持和参与垃圾分类,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贡献力量,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共同努力!

篇6:医院环境分类

Ⅰ类:洁净手术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

Ⅱ类:非洁净手术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Ⅲ类: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

篇7:论文:环境成本重分类

笔者认为环境成本主要应有两大部分构成,即可以直接计入产品生产的环境成本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成本。能直接计入产品生产的环境成本主要是指在出厂之前的成本,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成本主要是指进入消费阶段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对产品的有效使用也能影响产品的环境成本,消费者的使用应该以其所在单位为单元,将其计入单位的成本费用里面。

具体的分类如下:

首先,企业作为最大的环境污染源,环境破坏者。必须进行清洁生产!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但对于不同的公司还要进行不同的分析。比如,工业企业对环境影响比较严重,其应该有一套核算其过程成本的体系,其环境成本的额度应该相对较大些,这样才能创新效应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对于商业企业,其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是运输过程中,但是它却是工业企业成本转嫁的对象,然而它却不是环境的直接破坏者,秉承谁破坏谁承担、泾渭分明的原则,不应当承担超出自己责任范围内的成本份额,所以对商业企业也应有一套专门的成本分类体系。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也是社会上一个较多的部门,其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环境责任,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其造成的环境成本加以确认计量,才能让其有节约环境的意识。比如,政府部门使用的办公材料,自从其购买到报废,其间维护不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会不同,维护好了,使用寿命就会延长,从而单位时间的环境成本就比较少。产品在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最终处置方式不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本文旨在针对社会上各个单位部门环境行为的不同情况,对环境行为具体的分析,对环境成本进一步的加以探讨。主要思路如下:

第一,对于企业,又分为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工业企业又分为以自营为主的企业和以外包为主的.企业。以自营为主的企业主要研究应如何将环境成本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如何归集,从而能进一步计入到产品成本;以外包为主的企业,则主要考虑其间接环境成本,由于承包公司已经将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环境成本计入到产品中去了,所以不必重复计入。对于商业企业,其作为产品的第一消费者,其只需承担该过程中的由于其维护和销售产品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成本,可以研究这部分环境成本的具体内容,以及商业企业该如何确认和计量这部分环境成本,才能最有效的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篇8:环境污染的分类

关键词:采煤沉陷,环境危害,对策

引言

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更是一个煤炭开采大国,相应的煤炭地下开采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包括破坏土地,改变地形,破坏地表生态,矿震,地裂缝等等。特别是煤炭的地下开采活动导致的地面沉陷对环境危害尤其巨大。采煤造成的地表沉陷可以认为是由于地下煤层被采出后而导致的地表的运动,这是地下开采不可避免的结果。[1]特别是对于一些依靠煤炭开采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人口密集,高层建筑众多,不易搬迁避让等原因,采煤沉陷更易导致规模更大的,人力物力损失更为严重和广泛的环境地质问题,据估算,全国平均每采出1万t煤沉陷面积在0.2万m2以上,全国已有开采沉陷地45亿m2。[2]

1 采煤沉陷机制

煤矿采空造成地面塌陷的机理主要有三种:一是采空区安全顶板厚度不够,采空引起顶板坍塌冒顶后造成地面塌陷;二是地下采空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上覆土体失去顶托后发生的地面下沉;三是地下大面积采空后矿层上部失去支撑,岩体自下而上产生变形,最终在地面形成下沉变形的移动盆地。一般来说前两种塌陷机理发生在开采煤层埋深浅、开采规模不大的小型煤矿,后一种主要发生在煤矿规模大、埋深大、且地下大面积采空的大型煤矿。[3]第一种一般范围和规模都比较小,影响区域也比较小,一般形成陷落坑,总体来说陷落的直径往往比采空区面积要大,但有时陷落部分反而小。但是这种塌陷具有突发性,一般多在人工地下采空,以及地面强烈扰动的情况下发生,不易预测。第三种一般突发性不强,多具渐变性,在地下采空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发生,产生地表移动盆地,但是影响范围一般要比地下采空区投影面积大很多,甚至达到数倍,但是预测比较容易。

矿层开采后,采空区主要依靠洞壁和支撑柱维持围岩稳定。但由于在岩体内部形成一个空洞,使其天然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当采空区面积较大、围岩强度不足以抵抗上覆岩土体重力时,顶板岩层内部形成的拉张应力超过岩层抗拉度极限时产生向下的弯曲和移动,进而发生断裂、破碎并相继冒落,随着采掘工作面的向前推进,受影响的岩层范围不断扩大,采空区顶板在应力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形、破裂、位移和冒落,自下而上出现冒落带、裂隙带和下沉带,结果在地表形成塌陷盆地[4]。如图1,其中缓斜煤层的开采,塌陷盆地的沉降往往较为缓慢、相对均匀且影响范围广。急倾斜煤层开采形成的塌陷与之不同,范围虽小,但沉降剧烈。[5]

2 采煤沉陷的环境危害分类[7,8]

采煤沉陷可以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首先在历史和目前过程中的巨大的沉陷范围本身就是环境对于地下采煤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反馈效应,故而应包括各种反馈信号,采煤沉陷的典型环境负效应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当前的沉陷程度或者说是对岩层(覆岩、围岩和地表)本身的损坏效应,直接对环境造成的当前的生态和景观性破坏,采煤沉陷所导致的连锁性地质灾害,对环境的潜在性的影响(未来的可能的沉陷情况和由此引起的环境危害),各种危害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包括生活秩序,社会心理恐慌,搬迁治理费用等)。当然,这五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沉陷与环境是它们的纽带,同时这几方面在危害时间上又呈一定的递进关系,在研究顺序上也是呈先后顺序,但是这几个方面是有交集的,之间没有明显的划分依据或界线。

2.1 覆岩的自身损伤效应

从平面上看,地表塌陷区比其下部的采空区范围大,中间塌陷区沉降速度及幅度最大,无明显地裂隙产生;内边缘区下沉不均匀,呈凹形向中心倾斜,为应力挤压区;外边缘区下沉不明显,多数情况下易形成张性裂缝,为应力拉张区,如图1所示。如果煤层埋藏浅、厚度不大,冒裂带直达地表,则在采空区正上方形成下宽上窄的地裂缝。

2.2 破坏土地资源

地面在沉陷过程中,在沉陷盆地边缘会形成裂缝,在盆地中心部位形成积水洼地,这些都会对耕地和土地景观产生彻底的破坏。如淮南市沉陷面积已达14万亩,形成的水面达6万亩,大部分未得到有效治理。耕地减少,村庄搬迁等造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日益凸现。

Ⅰ.冒落带Ⅱ.断裂带Ⅲ.弯曲带a.水平煤层b.倾斜煤层

同时沉陷还给耕地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破坏,土壤的物理特性:自盆地边缘至中心孔隙度减小,通透性降低,生产力下降;化学特性:沉陷地中坡是地表拉伸与压缩变形的交界部位,坡度最大,地表径流的侵蚀最强,有机质含量最低,下坡接近沉陷的中心,因多呈凹形,故上坡和中坡的有机质在此聚积,有机质含量达沉陷部位含量最高值,沉陷中心由于多为积水区,有机质和养分易于流失,上坡有机质含量一般与沉陷前差别不大,但是由于土壤的阻滞作用,虽然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时间逐渐降低,沉陷地有机质含量的降低滞后于沉陷过程。土壤的微生物含量在新沉陷地随坡位的下降呈下降趋势。[9]

2.3 破坏工民建和交通

由于采空区地面沉陷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值一般远远大于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地基和基础以及市政管线的抗变形能力,所以在沉陷过程中极易破坏工民建和交通设施。

2.4 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

采煤沉陷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由于采煤所引起的地表大面积下沉,形成不规则的沉陷盆地并出现常年积水现象,原有的植被和农作物受到破坏,又加之地面沉陷改变了地貌形态和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使沉陷区域形成了内涝或土地沼泽化,从而恶化了生态环境。

另外地表水渗流过程中,将地表有害物质带入井下,采煤过程中产生废油、废水二次污染,所以矿井水排出后若不处理,将使地表水系受到污染。[10]

2001年7月,乌鲁木齐铁厂沟镇一处塌陷坑下部煤柱燃烧完后,不能支撑上部覆体导致突然大面积冒放,将地下有害气体及煤炭燃烧后的灰尘强行压出,腾起几十米高的蘑菇云,浓烟在空中久久不散,乌市市区可见。事后塌陷区顺风方向地上覆盖一层厚厚的黑色灰尘,对环境造成污染。[5]

2.5 引发其它地质灾害

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矿区,采煤沉陷可以引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此外,当沉陷影响范围较大时,还有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煤层自燃或加剧地裂缝、矿震等的破坏作用。沉陷的加剧,还有可能导致塌方和突水,从而造成矿井报废,甚至出现人身灾难。[4]

地下采空后,煤柱和顶板如不能及时冒落与地面垮通,易形成地下空洞,如同陷阱,一旦出现诱因,往往突然垮塌。塌陷带切割山体时,则易于引起两坡的崩塌和滑坡。

2.6 引发水资源枯竭

在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以渗、滴、淋、溃多种方式涌入矿坑。为便于生产,煤矿工人将矿坑水排出。这又造成了地表水加速向地下水转化,最后导致河流及泉水干涸,地下水资源枯竭。

3 采煤沉陷的对策研究[7]

3.1 进一步调查地质灾害,搞好城市地质工作

首先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特别是在沉陷区的地面变形监测系统,防患于未然。同时提倡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塌陷区形成之前,就采取“超前”防治措施,即在制定开采设计时就考虑预防措施[11]。

3.2 搬迁避让[7]

对于位于不稳定沉陷区内的建筑物,应实行地基加固,夯实回填的措施,尽量减缓地表沉陷和降低地质灾害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同时,在稳定沉陷区和非稳定沉陷区内,不宜再修建高大建筑物,以防建筑承载力的作用引发二次沉陷或加速沉陷,也不宜再修建地下市政工程设施,特别是天然气管道,光缆等敏感设施。

3.3 沉陷区复垦的技术路线[12]

利用成熟的复垦技术处理沉陷地,有效配置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建立农、林、渔、牧、游的“大农业”系统。

结合沉陷地整治,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质量以及休闲娱乐户外游憩场所,完备城市的生态结构,从而构筑“大生态”系统。

在塌陷地的整治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当地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建设有市场前景,有基础条件支撑的旅游项目,结合原有的旅游资源,纳入整个“大旅游”系统,进入更高的生态建设层次。这个层次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原有的经济结构,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打下根基。

3.4 控制采煤沉陷的工程措施[5,10,13,14][15,16,17,18]

3.4.1 开采技术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控制地表沉陷与变形的开采技术措施主要有:协调开采、充填开采和部分开采。充填开采包括工作面充填开采、冒落空硐充填开采和离层带充填开采。部分开采包括条带开采、限厚开采和房柱式开采等等。地层控制技术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国内外比较成功的技术有:充填开采技术及局部开采技术措施。采空区充填法开采减沉效果好,但它的不足是需在井下建立专门的充填系统,并需要有足够的充填材料来源,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局部开采法最大缺点是采出率低,最高只能达到6 0%,资源浪费严重。

3.4.2 注浆控制沉陷

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采损害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与抚顺矿务局联合开发研究的覆岩离层带注浆控制与减缓地表沉降的专利技术,是利用发电厂粉煤灰配成浆液通过地面钻孔高压注入地层中,达到控制与减缓地表沉降的目的。由电厂排放出的低浓度粉煤灰浆液经由灰浆池配成比重为1:2左右的灰浆,通过过滤系统进入储浆池,再由高压泵注射到地下岩层的离层空间中,控制和减缓地表沉降。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由采矿引起的地表塌陷危害,而且还解决了电厂粉煤灰占地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

3.4.3 煤矸石充填采空区

篇9:新媒体环境下的互动广告分类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 互动广告 分类 媒介

近年来,广告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新媒体这一广告载体开始在广告界盛行。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发展也促成了有一个新兴广告平台,除此之外,户外媒体(如楼宇电视、写字楼LED广告、卖场广告等)也成为了广告的主要媒体平台。传统广告经过多年的盛行后,正被快速地信息技术化广告平台所取代。当社交网站不断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些新媒体形式也使得人们开始热衷于互动作用。互动广告转变原本传统广告单一传播模式,逐步转变为双向交互式的广告。用户不仅是受众,也是主体,它是一种被动变成主动的过程,也是以人性化的方式出现。

一、互动广告的内涵

“互动”是互动广告区别于其他广告点的关键点,它是指在广告设计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手段,根据受众的身处的环境,在能被感知中的物质中使受众体验。在一种可视可听可感知的媒介中,受众能够与这一广告进行交流。现在大多数新媒体广告都采用了这种“互动”特性,在广告中加入前所未有的创意、先进的技术以及不同的媒介。互动广告和传统广告一样,是为了推销产品而做的一种推广方式,它是以加深品牌印象、刺激消费为目的的,但是在互动广告中,它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注重和消费者的互动交流。

广告不可能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它的发布载体通常被称为媒体。这类媒体包括报纸、杂志、户外光牌等。近年来新媒体成为广告的承载者。当前,专家学者对互动广告的定义没有一个明确地规定,但最常见的是以广义的互动广告为主。广义的互动广告是指在所有存在互动形式的广告都包括互动广告。这种互动广告定义其实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定义,它也包括了传统媒体的广告形式。准确地说,互动广告是指一种以新媒体为广告载体的广告形式。笔者认为,互动广告是指“互动广告是指打破传统产品“广而告知”的传播模式,通过趣味互动体验的植入,让消费者彻底参与其中,实现信息接收与反馈双向沟通,使消费者成为二级传播源,最后成功地将品牌植入到消费者心智中的一种广告活动”[1]。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互动广告分类

互动广告的定义在学术界中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规范,因此,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互动广告分类也一直含糊不清,基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学习知识从两点来对互动广告分类。

(一)基于互动广告媒介的分类

(1)媒介的细分

互动广告是一种信息接收与反馈双向沟通的广告模式,这种新兴的广告模式对媒介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媒介能及时接收消费者的反馈[2]。从这点来看,当前的媒介能够作为互动广告载体类型还是比较单一的。但在互动广告媒介中,它是一种以分众研究为基础媒介,适合各个不同的受众,比如为一部分爱好音乐的人群推广一款新型的音响,推广者则可以把这一音响的互动广告发布到以音乐为主体的网站中或者卖场中。这种媒介细分的模式正已经成为了当前互动广告模式。

(2)媒介的整合

媒介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离不开传播。互动广告媒介不仅需要细分,更应该在细分后整合。这种整合才能建成一个庞大的互动广告平台。新媒体以精确的受众为广告推广者提供一个整合的传播体系。比如在新浪首页中投放互动广告,使不同的受众能够了解到这种互动广告,从而产生购买力。这种互动广告模式能够为企业、市场、消费者建立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使之成为更为有效的现代信息化广告模式。

(二)基于互动广告的性质分类

1.情景式互动广告

广告的传达方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使得广告产生生硬感和厌烦感。情景式让广告悄悄地出现,它虽不高调,但却让人不经意间发现中期的妙处而赞不绝口[3]。它是以某一场景中特有的故事让受众在这种情境中感受并参与到广告中来,从而增强了对广告的好感度和印象。

以T恤为例,T恤衫广告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广告方式,通常被广大广告主所青睐。《中国好声音》中的杨坤以32场演唱会为筹码,吸引了各位学员参与到他的队伍中,但这其实也是杨坤一次成功的演唱会广告宣传。他为自己队伍上的成员定制了带有32字样的T恤服,即加强了队伍的整体性,又使的庞大的观众群对杨坤的32场演唱会铭记在心。

2.感应式互动广告

感应式互动广告多见于用投影设备在各个能见的物体上,辅助以计算机视觉恶化虚拟等技术阿作为技术手段,使普通广告能够根据人体动作而产生相应变化,消费者接触体验达到促进宣传的目的等[4]。感应式互动广告的运用,能够使人的体验更加趋于完美,受众在体验的过程中对产品信息产生了解,从而对熟知该品牌的产品。

以Adobe公司上市的Creative Suite 3这一产品的互动广告为例,它是在纽约的一些人群聚集区建立起一个广告墙,这是一个长15英尺,高7英尺的,结合先进技术,能与人互动的交流墙。当你走过这堵墙时,这堵墙就会按照你走过的轨迹路程产生发芽开花的效果,当其他过路人看到这一动画后,自然会因为好奇心也去试一下。当人们走的时候它发芽开花,当人们停的时候动画也就挺下来了,这样的互动模式让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增强了对品牌的好感度。

总之,在新媒体環境下的互动广告的形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会不断的发展。互动广告也一定会以其特有的体验:让受众成为广告的主角,为受众提供一种综合的视觉享受,并与之进行互动交流等特点,让受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中国蓝色创意集团、跨界创新实验室.谷歌互动广告活动展示传播活力[J].国际广告.2008(11): 105-105

[2]李佳. Web3.0精准分众下互动广告发展探略[J]. 新闻知识.2011(7): 50-52

[3]何方.试谈情景互动广告的沟通方式[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0-23

上一篇:食品市场部工作流程下一篇:有关网络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