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学实习报告

2024-05-03

栽培学实习报告(通用8篇)

篇1:栽培学实习报告

一、学习目的与任务

(一)学习目的

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的学科,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产实际来加深理解和体会,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次食用菌的实习旨在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学习食用菌栽培学的知识,熟悉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亲自加入生产食用菌的多个环节,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团队意识和沟通交流的品质。通过此次的课程实习,进一步脱框我们的视野以及对食用菌产业的理解,增长对这产业美好前景的信心。

(二)实习任务

1、参加菌种制作的各项操作。

2、参加食用菌栽培的各项操作。

3、参加菇房和菇场栽培管理工作。

4、参观食用菌生产企业,参与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

二、实习时间

20XX年10月28日至20xx年11月4日。

三、实习单位及地点

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菌种试验中心、武汉东西湖如意生鲜食品净菜配送公司(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公司)、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长久菌种厂、三里岗香菇基地、裕国菇业试验基地、裕国菇业生产线、三友食用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新洲许易产业园、天添食用菌科技产业。

四、试验内容

1、华中农业大学黑木耳、香菇、平菇代料栽培生产实践

2、观看湖北菇菌产业发展三十年历史和香菇生产技术的视频

3、“中国香菇之乡”的随州三里岗以及新洲各工厂、公司参观学习

五、实习过程

具体工作时对集中食用菌的传统生产进行了解和实践;第二阶段是赶赴随州市以及新洲市的各大工厂公司进行参观学习;第三阶段是再次回到菌种试验中心进行平菇的最后装袋灭菌工作。本次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在菌种试验中心,

(一)栽培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首先按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菌种试验中心的大致布局,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菌种场的布局方面,应该考虑各生产部门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更合理、更科学、更节省的进行安排。

然后我们再菌种试验中心的实习主要是学习香菇、黑木耳和平菇的栽培,历时四天,但基本流程一致。首先是按比例配样,棉籽壳、木屑、麦麸和石膏加水并加糖或营养液,但由于三种食用菌所需要的碳氮比不同,所以原料的比例存在着差异。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发酵熟料的制作方法,这与我们之前所熟悉的熟料制作有了很大的差别,对于黑木耳和平菇,由于它们对pH的特别要求,还要加石灰调节。

拌料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两种方法,香菇和黑木耳利用撞门的拌料机拌料,而平菇的拌料则采用原始的铁锹人工搅拌、翻堆。在我们亲自实践后便知道拌料机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传统方法不仅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例如平菇加料是稻草需要先湿润在拌入料中加水翻堆,最后应将料堆成长城状,使上部平整但不压实,以便料堆内部有足够的空气供给发酵,最后还需加一层薄膜利于升温使微生物生长。

之后的环节则是每次栽培最热闹的时刻——装袋。我们围着料堆,一人n多袋,揉搓、按压、踏实、套环、插棍、盖盖或是套绳,最后则是等待灭菌。

灭菌也是与试验室有所不同的,我们实习中采用土灶大锅炉灭菌,时间长,容积达,要同学们在灶旁看火。因为时间是晚上,所以会有很多人一起去菌种厂,并且买来了红薯、玉米等食品进行烤制,不仅灭了菌更是妹妹的饱餐了一顿。

待灭菌冷却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接种了。接种箱较为原始,整个流程与试验室操作基本相似。需要注意的是要杜绝一切杂菌污染,严格进行消毒、搔菌等物均操作,以确保接种的成功。

最后,我们在真菌楼观看了湖北省蕈菌产业发证的纪录片,熟悉的名字和场景可以说是对这几天实习的一次回顾和总结,同时更直接的向我们展示了食用菌栽培产业光辉灿烂的明天,频频出现的“华中农业大学”,真菌楼,杨新美先生的铜像和边老师的身影更是让我对我校的食用菌栽培和育种专业充满信心。

(二)参观学习

本次实习最大的亮点应该就是为期两天的校外实习了,自从暑假的大别山昆虫之行后,我们一直期待这样的一个机会。

1日清晨,我们整装待发启程奔赴素有“中国香菇之乡”之称得随州三里岗,作为首日上午的第一站,武汉东西湖如意生鲜食品净菜配送公司(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公司)向大家展示了这个现代化的金针菇生产,在工作人员代的带领下我第一次参观到规模如此巨大的食用菌的生产线,现代化的仪器,有条不紊的生产线,从技术到生育室,无不展示出我国食用菌加工企业的现代化、工厂化、产业化、规模化。这就大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进入采收区域,现代化生产的金针菇尽收眼底,据介绍,这里每天都可以产出金针菇3—4吨,多是达到5—6吨,现代工厂化的生产技术不仅节省了劳动力,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通过公司总裁的讲述,我们初步了解了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同时,也可以说,我们以此窥测到整个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情况。

中午匆匆吃过饭后,我们又赶赴湖北省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长久菌种厂,三里岗香菇基地以及裕国菇业试验基地。这些单位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食用菌产业的蓬勃生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早就了这样的一个香菇生产基地——地处大洪山怀抱,三里岗地形以低山、丘陵、岗地为主,山体以石灰岩为主,土壤深厚,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繁茂,其后适宜,栎木资源丰富,是人工栽培香菇的理想场所,也是全国食用菌生产的先进单位。

通过了解,我知道,三里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与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引入密不可分的,现如今,香菇已经是该镇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沿途随处可见的是香菇棚架,地面也常常被菌袋覆盖,不负“香菇之乡”的美誉。据老师说,三里岗的香菇一般是从前一年的9月份开始装袋一支可以出菇到次年的5月,春秋两季大多是普通的香菇,但是在冬季,低温和低湿度时可以产生有更高价值的花菇。

从农户经营的散户生产到大规模的集团产业生产,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不仅引领农民走向小康的道路,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一个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当地公司,我们看到工厂化生产香菇的大致流程。在裕国公司的生产线上,我们也和师傅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之前一直以为农业是投入多产出少,经济利益小的行业,但是通过合理化的管理和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农业也可以搞得有声有色。

同时,三里岗政府还兴建了大规模的香菇交易市场,这就形成了生产、供应、销售、加工、储藏的产业链,更好的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对国内,甚至对整个亚洲的香菇产业都有巨大的帮助。

次日,我们分别参观了裕国菇业罐头加工厂、三优4食用菌研究所开发有限公司、新洲许易产业园以及天添食用菌科技产业,走在裕国菇业罐头加工厂全封闭式的参观通道,透过明亮的玻璃往下看去,整齐的制服,清洁的环境,繁忙的流水线,无不展示出公司的生产实力,我们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食用菌公司。三友食用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大型的灭菌锅不仅工作效率高,更使其走到了中国食用菌科技发展的前列。最后参观的两个单位便是生产基地了,在这里不仅见到了地栽双孢菇和平菇,还与从未谋面的猪肚菇有了接触。当然,旅途中的小插曲也是不少,误入黄陂收费站,高速路上走岔路也令为们的旅途增添了不少风味,伴随着夜色的降临,我们回到了学校也为此次的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收尾工作

外出实习后,我们再次回到菌种试验中心进行最后翻堆、装袋灭菌工作。在大家重新翻堆后,使料堆能够含水量达到双手紧握挤出一至两滴水即含水量达到55%。大家围在一起再次进行装袋工作。此次封口无需盖盖,采用了活扣封装法,在师傅们的教导下,不少同学能够熟练的绑系活扣,有序的分工,使我们很快的完成了此次的工作。最后又例行了灭菌的工作,次日我们为期一周的食用菌实习就这样的结束了。

六、心得感悟

食用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种美食,以前只是单纯的认识,知道它的营养价值很高,但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可以亲临生产食用菌的生产基地,亲自动手去培养它,参与它的整个生产流程,甚至是去了解它的培养、生产还有发展等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几天的实习,不仅实践了一把,还联系上学过的理论知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更好的理解了食用菌栽培学这个科目。同时,实践还培养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了,并且能够激发我们对食用菌的兴趣,亲身体验是培养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食用菌产业的工厂化生产,不仅带来了美味的食用菌,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它更是科技应用农业发展的一次成功,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发展高科技农业,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合理化规模化管理,发展现代化农业,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感谢老师安排了这样的实习机会,这是大学期间一次很值得纪念的实习,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锻炼了自我,也让我更好的了解食用菌的生产发展,对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有了很深入的了解。

篇2:栽培学实习报告

在实习中收获与快乐。圆满的实习生活我们也算是满载而归,两天是实习让我明白了团队的精神,学会了和别人怎样合作来提高效率,并从中获取很多重要的知识。慢慢地,我发现每个人都是很有潜力的,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学过就不会,而是我们太懒惰,只要我们多思考多问,多动手,就能发掘我们的潜力,而且做得更好。

在园林绿化中,树木的移栽与养护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这次实习,我们总共进行了四个项目,第一个就是树木的移栽。园林树木的栽植方法,依据树种的生长特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态、树木栽植时期以及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等,可分别采用裸根栽植和带土球栽植。裸根栽植多用于常绿树小苗及大多落叶树种,关键在于保护好根系的完整性,骨干根不可太长,侧根、须根尽量多带。从掘苗到栽植期间,务必保持根部湿润、防止根系失水干枯。带土球移植常绿树种及某些裸根栽植难于成活的树种,如板栗、长山核桃、七叶树、玉兰等,多行带土球移植;大树栽植和生长季栽植,亦要求带土球进行,以提高成活率。

树木的栽植大概包括:地形整理、挖土换穴、起苗运苗、栽植养护等。我们先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清理了周围的空地,保证了一个好的移栽条件,因为需要移栽的树就在旁边不远的距离,所以每个小组挖坑和起掘树木是同时进行的。树木的起掘主要是为了保护树木的地下部分不受损伤,因此我们需要按照老师说的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起掘时土球的大小要衡量好,一般情况下,要求土球的大小要大于树木本身胸径的5-8倍。如果是反季节移栽时起掘的土球要适当的加大。其次,对树木的起掘时间要充分把握好。起掘时间一般不宜选在中午阳光充足的时间和雨后的24h之内,同时,苗木起掘时,对于树木较粗的断根要进行适当的处理。时间和环境对树木的移栽同样重要。因为我们移栽的时候光照比较小,土质也是比较疏松的沙质土,所以我们移栽的条件也比较好。本来应该是个比较快的过程,但是因为林学的同学只来了两三个帮忙放样定点,也没有多余的工具,所以进度就有点慢。我们差不多是最先挖出来的那一批,幸好老师说要带土移植,所以树木的水分不至于流逝的太快。在栽植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老师说的“三埋两踩一提苗”的科学栽植方法,不过由于条件的限制,所以我们也做的比较粗陋,没有施基肥,埋好后就立即提水浇透水。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它到底成活了没有,但是,我相信我们所有的环节都是按照老师所说的来做的。第二个项目是树枝的修剪。那边的柚子树应该也是我们的学长学姐栽下的,很久没有经过管理了。冬季大部分植物都进入了休眠期,自秋季树木落叶至春季萌芽前,凡是修剪量大的乔灌木整形、截干、缩剪更新都应在冬季休眠期进行。细弱枝、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等枝条都要疏剪。疏枝可使枝条分布均匀,扩大空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保持树冠下部不空脱,更利于花芽分化。我根据老师所说的修剪了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不确定的问了另外一个老师后,差不多都完成了。而园林树木修剪的目的和作用一般有(1)调整树势,促进生长(2)美化树形(3)协调比例(4)改善通风透过条件(5)舒枝干,减轻自然灾害(6)增加开花结果量,提高观赏性

树木通过修剪,可使水分、养分集中供应留下的枝芽,促使局部生长;若修剪过重,对树体又有消弱作用。因而可以通过修剪来恢复或调节均衡树势,即可使衰弱的部分壮起来,也可使过于旺盛的部分弱下来。对潜芽寿命长的衰弱树活古树,适当修剪,结合施肥、浇水,促使潜芽萌发,进行更新复壮。从树冠结构来说,经过人工整形修剪过的树木,各级枝序的分布和排列会更科学、更合理,使各层主枝上排列分布有序、错落有致,各占一定位置和空间,互不干扰,层次分明,主从关系明确,结构合理。对于观花、观果植物,正确修剪可使养分集中到保留的枝条,促使大部分短枝和辅养枝成为花果枝,形成较多花芽,从而达到着花繁密、增加结果量的目的。通过整形修剪,还可以调节树木生长节律,促控开花结果,达到提早或延迟开花、着花、着果时间延长、花色更艳、果实更大等观赏效果。

而且自然生长和通风不当的树木,往往枝条密生,树冠郁闭,内膛枝细弱老化、枯死,树冠顶部枝密、叶茂,下部光脱,而且冠内湿度相对较大,易发生病虫害。通过修剪树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促使下部枝条健壮生长,对开花、结果有利,可促使花粉分化,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树木的观赏性。第三个进行的是给柚子树刷白,本来原定的是在下午两点集合,但是因为早上涂白液就制作完成了,所以临时改变了行程,这也导致了我们班有大半的人都没来。一共只有六把刷子,我们十几个人轮流着用,其实感觉也还不错。老师着重强调了靠近土壤的部分要刷厚一点,我们开始都没注意,后来又重新刷了一遍。对树干刷上涂白剂,可用效地防御冻害,防止病虫在树干上越冬,并杀死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虫害。冬季冻害,尤其是霜冻,由于冷空气下沉,树干受冻首当其冲。在冻害期间,由于温差大或温度前后变幅大,其冻害往往严重。因为低温来临之前气温较高,果树休眠较浅,抗寒能力较差,骤然降温时树体适应不过来。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过大,往往冻害严重,也是同样的道理。冬季树干刷白,晴天可反射太阳光,减少晴天吸收的太阳热,缩小冻害前后的温度差和树干上的昼夜温差,可防御或减轻冻害。防病虫在树干上越冬。树龄在10年以上的李树、梨树、桃树、板栗树等,树干裂皮、翘皮比较多,它们往往成为多种病虫的越冬场所。入冬以前很多害虫利用翘裂的树皮产卵或化蛹,入冬后其幼虫、成虫及病菌的菌丝、孢子等潜入越冬,裂皮和翘皮成为害虫最安全的庇护所和病菌害依附体。刷涂白剂可有效地阻止害虫利用翘裂的树皮产卵和化蛹,并杀死寄附在树皮上的害虫和病菌,同时兼有防冻和防日灼的作用。冻害严重的椪柑、脐橙、柚类、温州蜜柑等柑桔类,由于冻后枝枯叶落,易遭日灼裂皮,并诱发树脂病。树干刷白,能反射太阳光,降低树干温度,防止树皮因晒裂而引起日灼病。柑桔类在冻害后对树干刷白,可防病。对主干和裸露的主枝、骨干枝刷白。

最后就是施肥了,我们用的是配好的复合肥,一个组两颗,定量。冬季时进行树木管理工作对于第二年的生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做好冬季树木施肥工作,这样能够补充树木生长时对于养分的需求,冬季树木施肥不但可促进树木的生长,增强抗病抗旱能力,还有利于树木植物的健康生长。秋季树梢基本停止生长,这时根系却到了生长的高峰期,所以,秋末冬初的时候可以根据树龄的大小,适当地施加有机肥,或者化肥,适量灌木,让肥料渗进树根,使新根快速生长,第二年可以生长的更好。在树干30厘米左右挖环状沟,我们施肥的树还比较小,差不多挖了10厘米左右就挖到了根系,在沟里均匀的撒下肥料然后后将沟填平,整理树穴。

把我们开始挖了树留下的坑填平后我们的实习就整个完结了。这两天里,我们的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只有实际去做的时候才能检验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希望以后多进行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篇3:《蔬菜栽培学》延伸教学初探

由于高校普遍推行通识教育, 尤其是在本科院校, 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学时大幅缩减, 教师需要在大量知识点中挑选有代表性、关键的内容课堂讲解, 剩余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蔬菜栽培学目前总学时32学时, 其中包括8学时的实验, 用来讲解的课堂时间只有24学时, 即使包含实验学时, 按照每周6节课的学时安排, 该课程最多上7周课, 在这7周里, 学生只能对主要蔬菜的生长习性、发育特点进行理论性的学习, 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大部分果菜类蔬菜的栽培过程。想要将学习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把理论应用于生产,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主要蔬菜作物的育苗、移栽、浇水施肥、植株调整、收获等环节, 然而有限的学时根本不可能将这些环节一一操作, 因此课外延伸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尤其是蔬菜栽培学, 实践性、技术性、操作性非常强, 没有切身的生产经验, 课堂学习成效甚微。因此我们开展了一些课外延伸教学活动。

一、多环节、系统性专业实践延伸教学

蔬菜栽培学实验课程较少, 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学习需要, 因此学校应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增加蔬菜栽培的课外实践课程,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完整。具体操作时可将全班分成8组, 每组4人, 每组分别栽植茄果类、白菜类、瓜类、葱蒜类蔬菜1-3种。其中茄类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辣椒、马铃薯等的播种、管理、收获。8个组栽培的蔬菜品种不同, 如番茄, 第一组种露地鲜食番茄美国红粉, 第二组种温室番茄, 第三组种樱桃番茄, 第四组种加工番茄, 其余四组同上。白菜类蔬菜包括结球大白菜、结球甘蓝, 花菜, 其余组同上。瓜类第一组西瓜, 第二组甜瓜, 第三组黄瓜, 第四组苦瓜, 第五组丝瓜, 第六组西葫芦, 第七组南瓜, 第八组瓠子。葱蒜类每组也不同, 第一组洋葱、第二组大葱、第三组大蒜、第四组韭菜, 其余四组同上。

在延伸教学中重点考察以下知识点:茄果类的苗期管理重点, 常见的病虫害, 以及植株调整方式, 果实发育的特点等。具体到每一组针对不同的品种考察重点不同, 如第一组的露地鲜食番茄重点考察生育期和前期以及总产量。第三组樱桃番茄重点考察植株连续坐果的能力, 并考察哪些栽培技术能够促进樱桃番茄多年生。白菜类蔬菜结球白菜主要考察学生对大白菜5个生长发育时期的掌握, 结球甘蓝主要考察学生对甘蓝叶片品质特征的理解, 花菜主要考察学生对花球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的掌握。瓜类主要考察两方面的知识, 一是花的性型分化, 尤其是黄瓜品系和单株的性型分化类型复杂, 掌握瓜类雄花、雌花的外观识别;其次是坐果习性, 如西瓜的主侧蔓结果, 甜瓜的子蔓和孙蔓结瓜, 黄瓜的主蔓、子蔓结瓜习性, 并能根据结果习性采取相应的整蔓形式。葱蒜类重点考察以下内容:一是葱蒜类的栽培方式, 由于葱蒜类的产品器官主要位于地下, 因此栽培中管理的重点在于土壤。二是掌握葱蒜类蔬菜的病虫害防治, 由于产品器官位于地下, 肉眼很难及时发现低下部位的病虫害, 因此要学会根据地上叶片、茎的特点预测地下部分的健康状况。

二、建立网络课程网站

蔬菜种类繁多, 限于课时原因, 课堂上只能根据区域背景选取4-5种进行详细讲解。为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建立蔬菜栽培学各论的网络课程网站, 利用网络课程信息存储量大, 易存放, 易读取的特点, 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中补充小宗蔬菜的栽培知识, 如豆类蔬菜的搭架, 叶菜的肥料使用等。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网络课程中拓展延伸的内容要尽量详细, 层次分明, 脉络清晰, 每个知识点最好都配上相应的图片, 以增强直观感受。网络课程上的拓展内容除了多媒体课件外, 还应该有相应的习题测试, 文献进展, 自由讨论等模块, 使课堂内教学延伸走向课外延伸, 既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教学平台, 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三、寓教于乐, 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提高课程影响力

除了具体的栽培技能外, 针对蔬菜栽培学实践性强的特点, 结合园艺学科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特点, 借助于院系学生会、各个社团力量的帮助, 积极开展包括蔬菜在内的各项园艺植物速成栽培技术、关键要点以及食疗健康价值等方面的讲座, 同时还在园艺系同学宿舍内开展我的专业我最棒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通过对同学们栽植的蔬菜株型、长势、产量、果实品质等综合评价, 对参赛作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 多方面鼓励学生提高专业兴趣度, 扩大他们的专业知识范围。此次活动结束后, 学生普遍反映很乐于接受这种形式的专业技能竞赛, 希望今后多开展一些诸如专业知识竞答, 小型蔬果的造型, 特种蔬菜的营养价值介绍等多样化活动, 达到寓教于乐, 学、娱、用三者相结合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嘉.初中“蔬菜栽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 2014.

篇4:栽培学实习报告

摘 要: 为助力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作者以高校《食用菌栽培学》选修课为载体进行教学实践,并对该课程的定位与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报告。

关键词: 食用菌 选修课 课程分析

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曾为世界人民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技术经验[1]。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食用菌栽培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建国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到了迅猛发展[2]。目前,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但还不算强国,近6—7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就走过了日本、韩国等20—40年的发展路程,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年代[3]。因发展迅速,产业基础不扎实,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人才”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除针对食用菌专业(或方向)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外,为生物相关专业学生开设《食用菌栽培学》选修课,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食用菌产业发展都大有裨益。现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对开设的《食用菌栽培学》选修课进行课程分析报告如下:

一、课程定位和性质

《食用菌栽培学》是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园艺、设施农业与工程、农学、植物科学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共32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验10学时。开课前要求提前学习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这些先学课程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基础。

《食用菌栽培学》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属专业拓展课程,是高等学校生物相关专业的一门实用技术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生就业、考研等都拓宽了道路。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形态、育种及栽培的基础知识,明确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而更好地控制生产和改造食用菌。

能力目标: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为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栽培及资源开发等打下坚实基础。

素质目标: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并解决食用菌生产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在这门课的授课过程中,应注重“授人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用技术的介绍,同时密切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分析,重点传授给学生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对稳定,但实用技术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更新改进的,学生应学好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学会将这些知识灵活地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取得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课程共设置三个教学模块:基础模块、实用模块、实践模块。

基础模块核心知识点包括:食用菌形态结构与分类、遗传育种、生理、生态与分类等,共10个学时;

实用模块核心知识点包括:消毒灭菌、菌种生产、鉴定与保藏、3种典型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技术、食用菌储藏加工与病虫害防治等,共12个学时;

实践模块核心知识点包括:母种的组织分离,原种的制作与接种培养,平菇生料栽培及盐渍菇的制作,共10个学时。

通过先学理论,再学技术,最后实践的模式,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强化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选修此门课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普通微生物学、植物学及作物栽培学基本知识。通过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的观察调研,发现选修此门课的同学大部分是因为感兴趣而选,还有一部分则是为凑学分而选。因此,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这门课的一个关键;另外,学修本门课程的学生主要为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大三的学生课程学习任务较重,而大四的学生则因考研等原因,时间也比较紧张。因此,最好在有限的32学时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上述学情分析中存在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体验学习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以案例教学法为例,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讲授真菌菌丝体生长特性时,引入“蘑菇圈是怎么形成的?”,更加直观地解释菌落的辐射状生长;在讲授食用菌生理学时,引入近年来媒体热议的“金针菇是在逆生长吗?”话题,说明环境条件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在讲授杀菌消毒剂内容时,引入近年来媒体热议的“蘑菇中含甲醛吗?”话题,解释外源甲醛与内源甲醛的问题。这些都是生活中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些话题,又都与我们这门课程有关,因此,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抛出后,先由同学们自由发言讨论,再由老师总结、更正并联系所讲授理论知识进行解释,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又开阔了视野和思路,提高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在教学中还可以灵活运用体验学习教学法[4]。根据学生人数多少和课时情况进行分组,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每次课的课堂讲授结束后,增加学生汇报环节,允许学生围绕《食用菌栽培学》的各个方面制作PPT并汇报,并将此项成绩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总分。既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同学们在搜集资料,制作PPT、做汇报和听汇报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开阔视野,是正常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从同学们反映的情况看,实施效果良好。

教学手段方面,因《食用菌栽培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单纯靠文字和讲授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方式进行。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的综合运用,使所讲授知识能更好地被学生接收。但之前使用的部分视频偏老,所以对效果有一定影响,正在逐步寻找和替换成较新的视频资料,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学评价采用以教评教法和以学评教法相结合的方法[5]。以教评教法主要通过学校学院及教研室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材料的监督检查实现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以学评教法着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关注状态、参与程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知识获得的满足感,等等。主要通过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及课程结束时学生上交的意见建议条获得学生对教学方式、方法及效果的反馈,以便不断改进提高。

作为一门选修课,《食用菌栽培学》适宜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过多年来的探索,笔者认为考勤10%,实验40%,课程成绩50%(含课上汇报20%+课程论文30%)的分值设置比较合理。

参考文献:

[1]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刘自强.关于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几点思考[J].食药用菌,2015,23(1):15-16.

[4]马洪艳.高等农业院校食用菌实践教学的利弊分析和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8):346-347.

[5]牛贞福,国淑梅,徐金强,颜亚男,高霞.基于职业能力的《食用菌》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383-385.

篇5:树木栽培学实习报告

两人合作一块约8平方米的地,选用去年采摘的栾树种子播种繁殖,采用层积催芽法利用沙子对其进行催芽处理,2月底进行播种,5月进行间苗补苗,9月进行苗木生长情况调查。

调查地点:华中农业大学花卉基地调查人:陈功

调查日期:09月 25号调查树种:复羽叶栾树

苗龄:一年生苗总苗数:47株

平均苗高:1.08m平均地径:13.8mm

按照香椿一年生苗分级标准来看:一级苗(H>1m,D>1.0mm)11棵,二级苗(H>0.85m,D>0.9mm)18棵,三级苗(H>0.7m,D>0.8mm)12棵,还有6棵达不到出圃的最低标准,总体来看苗木生长状况良好,无虫害危害,但是由于后期的补苗工作没有做好,加上6、7月迎来的高温天气,小部分补种的苗没能成活。

播种苗复羽叶栾树生产要点:采集发芽率高,种子生活力强的成熟种子,净种、晾干,采用合适的方法保存种子。播种前的整地工作要做到土地细碎,无土块、石块和杂草根,播种地要平坦,这样灌溉均匀,下雨也不会因为积水而影响苗木生长;土壤要上暄下实,有利于幼苗出土,减少下层土壤水分蒸发。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催芽处理,能提到发芽率,减少播种量,节约种子,缩短发芽时间,出苗整齐等。播种采用合理的播种方式,便于苗木的生长和后期的管理工作。

出苗期间为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创造良好的水分、温度、通气等条件,促进种子迅速萌发、出苗早而整齐、苗多且健壮。幼苗期要促进根系的生长,加强松土除草,灌溉要适时适量,合理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对某些树种要进行适当的遮荫。速生期是幼苗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硬化期要防止苗木徒长,尽量促进苗木木质化,做好防寒工作。

栾树的种子于去年10月份在学校主干道的栾树上取得,之后进行净种,晾晒,最后用报纸包好存放在通风的地方。第二年2月底,播种前进行净种,苗床的准备:移除去年的苗木,除草、翻地、整地等,使苗床土壤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良好。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利于幼苗通风透光,也便于管理。每条间隔30cm左右,开沟播种,将种子均匀洒在沟里,覆土,镇压,浇水,播种工作结束后期定期进行除草工作。5月份进行间苗补苗工作,间苗要求间小留大,去劣留优,间密留稀,全苗等距,并在阴雨天

进行为好。结合间苗,对缺株进行补苗处理,以保证幼苗分布均匀,也要注意中耕除草,和适当遮荫,防止补苗灼伤。

整个播种苗繁殖期间基本满足了各个阶段的要求,不过由于条件限制,没有进行合理的施肥措施,使苗木没有更加旺盛的生长。在补苗工作后期,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浇水、除草等工作没有做好,加上天气炎热,部分苗木生长缓慢,甚至有小部分死亡的情况。

扦插苗的生产要点:选择合适的容易生根的树种,合适的枝条进行扦插。插穗的部位选择,粗细长短、含水量等好恰当。硬枝扦插要选用发育充实、粗壮、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的枝条;嫩枝扦插要选用半木质化的枝条较好。保证插穗生根的合适的温度、湿度、通气条件、光照、扦插基质等,用合适的生长素及生根促进剂进行处理插穗,促进根的快速生长。扦插之后要进行合理的灌溉、除草等工作。

扦插过程我们选用女贞一年生苗半木质化嫩枝在沙土池中进行扦插,采用不同浓度,不同试剂分别处理插穗,观察其生根情况。后期定期进行浇水,除草等工作,6月份对成活的扦插苗进行统计。整个扦插过程中,前期对枝条的选取的存在一定问题,选取的女贞枝条木质化程度太低,导致生根率很低,只有部分木质化程度相对较高、相对粗一点的插穗存活。

嫁接苗的生产要点:选择与接穗亲合力强,对接穗的生长和开花具有良好的影响,并且生长健壮、丰产、寿命长,对栽培地区的环境条件有较强适应性,容易繁殖,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树种作为砧木;接穗应选自性状优良,生长健壮,观赏价值高,无病虫害的成年树。采用合适的嫁接方法进行嫁接。嫁接后及时检查成活、解除捆绑物、剪砧、抹芽、除蘖、立支柱等。

这次嫁接的是桂花,与其他繁殖方法相比,桂花嫁接有操作简单、繁殖量大、嫁接树生长快等优点。嫁接桂花的砧木,南方多用女贞和白腊,其发生萌蘖多,生长较慢。选择大砧木嫁接,因砧木树种生长都比桂花树快,大砧木嫁接后,生长快,成形早,进入开花年限短。

采穗母树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开花繁茂的优良单株。在树冠的外围、上部采集生长充实的枝条做接穗。砧木芽萌发后,要及时抹除。如果未嫁接成活的砧木,可在适当的部位留一两个萌蘖,以备补接。在砧穗愈合后,等绑缚部位稍显缢痕时,解除绑缚物。嫁接成活后,当新梢长到40cm左右时,在接穗的对侧砧木上绑支棍,把发出的新梢绑在支棍上,以防大风吹折。

此次嫁接播种实习过程中砧木选择的是与桂花亲缘关系较近的女贞,分别采用劈接、舌接、芽接三种方法进行嫁接,用塑料薄膜进行捆绑,一段时间后检查发现劈接、舌接都成活,芽接未成活,可能原因是捆绑过程中未捆绑结实导致伤口被感染。

篇6:树木栽培学实习报告

对本次实习地(杭州几大公园和绿地、宁杭高速公路等)的生态条件和树种组成等进行调查,剖析树种配置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结合浙江一带树种资源,选择一处或全部实习地,提出树种改造、规划与选择方案。

(1)生态条件

光照、坡向、地形、土壤类型、土壤水分、病虫害危害程度、空气污染程度及主要污染物、风等。

(2)园林用途及景观效果

调查并描述主要树种的园林用途(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观花树、观果树、观叶树等)、栽植方式(林植、丛植、孤植、列植),并分析其景观效果。

(3)园林栽植地树种调查表

实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应认真填写园林栽植地树种调查表,可以记录和反映一处实习地(建议选择宁杭高速公路东庐山服务区),也可以记录全部实习地。(园林栽植地树种调查表另附单页)

(4)园林树木资源调查

调查浙江一带主要园林树木资源,为树种选择和配置提供市场和现实依据。

2、园林树木栽植与养护调查

选择一个区域(一处实习地或全部实习地),对其间园林树木的栽植情况进行调查,找出栽植、养护管理的漏洞和可取之处,针对不同的栽植地,总结合理的栽植和养护方法。

3、大树移植调查

对全部实习地的大树移植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栽植地环境、树种组成、规格、栽植技术与方法、养护管理等,分析利弊,总结大树移植的成功经验。

4、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篇7:蔬菜栽培学实习报告

------蔬菜篇

一、实习目的掌握营养土的配制方法、电热温床的制作技术以及种子的播种措施。

二、实习时间地点

地点:贵州大学教学实习基地(菜园)。

时间:2011年12月21日和12月22日

三、实习工具、用品和材料

锄头、铁锹、地膜、不同蔬菜种子、电热线、电热控温仪、电工工具、肥料等

四、实习内容

2011年12月21日营养土的配制方法和蔬菜种子的播种,2011年12月22日电热温床的制作技术及播种。具体内容如下:

1、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材料营养土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配制,基本材料是菜园土、腐熟有机肥、灰粪等。菜园土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成分,一般应占30-50%。但园土可传染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茄科的早疫病、绵疫病,瓜类的枯萎病、炭疽病等。故选用园土时一般不要使用同科蔬菜地的土壤,以种过豆类、葱蒜类蔬菜的土壤为好。选用其它园土时,一定要铲除表土,掘取心土。园土最好在8月高温时掘取,经充分烤晒后,打碎、过筛,筛好的园土应贮藏于室内或用薄膜覆盖,保持干燥状态备用。无公害育苗要求不能用菜园土调制,而用大田土。有机肥料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因材而用,可以是猪粪渣、垃圾、河泥、厩肥、草木灰、人粪尿等,其含量应占培养土的20-30%。所有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后才可用。炭化谷壳或草木灰其含量可占培养土的20-30%。谷壳炭化应适度,一般应使谷壳完全烧透,但以基本保持原形为准。人畜粪尿一般浇泼在园土中,让土壤吸收。也可在园土、垃圾、栏粪等堆积时,将人畜粪尿浇泼在其中,一起堆置发酵。营养土中还要加入占营养土总重2-3%的过磷酸钙,增加钙和磷的含量。

播种床菜园土:有机肥:砻糠灰=5:1-2∶4-3;菜园土:河塘泥:有机肥:砻糠灰=4∶2∶3∶1;菜园土:煤渣:有机肥=1∶1∶1。

移苗床(营养钵)菜园土:有机肥:碧糠灰=5∶2-3∶3-2;菜园土:垃圾:砻糠灰=6∶

3∶1(加进口复肥、过磷酸钙各0.5%);菜园土:猪牛粪:砻糠灰=4∶5∶1;菜园土:牛马粪:稻壳=1∶1∶1(黄瓜、辣椒)。

腐熟草炭:菜园土=1∶1(结球甘蓝);腐熟有机堆肥:菜园土=4∶1(甘蓝、茄果类);菜园土:沙子:腐熟树皮堆肥=5∶3∶2。

果菜类蔬菜育苗营养土配制时,最好再加入0.5%过磷酸钙浸出液。

2、种子的播种方法

(1)、温室大棚里茼蒿和菠菜种子的播种

①作畦 :在选择的育苗区内进行土壤整理。先除去杂草,然后挖土,深度约为15—20cm,接着是碎土和检出较大的草根,最后把土整平,作两个畦。

②开沟:将作好的畦平行于长面开沟,沟距大约10cm,沟深8cm左右。

③浇水:把作好的畦浇透水,有利于作物生长。

④播种:茼蒿和菠菜都采用撒播,就是把把茼蒿和菠菜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里。⑤覆土:播好种后,在种子上面覆上土,不要太厚。

⑥盖地膜:用地膜把畦盖好,四周用土押着。

(2)、露地豌豆和白菜种子的播种

①豌豆种子的播种

豌豆播种密度因品种而异,蔓生种行距60厘米,株距26~30厘米,每穴3~4粒。采收嫩荚者和矮生种,条播行距一般30~40厘米,点播行距25~3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每穴播2~3粒。对于大粒的软荚豌豆类型,最佳播种密度是60粒/平方米左右。对于小白粒和小褐粒硬荚类型则为90粒/平方米。播种时深度最好为3~7厘米之间,最多不宜超过8厘米。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后覆土3~4厘米厚,稍踩踏一遍,使种子与土壤结合,有利于种子吸水萌动。播种需要直播,不耐移植。播种后,用地膜覆盖。②白菜种子的播种

白菜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断条播和机播等。我们采用的是作畦点播,株距15cm左右,每穴播2~3粒。播种后,用地膜覆盖。

3、电热温床的制作技术及播种

(1)电热温床的制作技术

①电热育苗床的准备

整平床底,除去杂草,作四个畦(根据电热线长短而定),把畦整平就可以在上面按

要求布电热线,最后覆盖营养土。

②电热育苗床功率的选定

苗床所取功率随当地的气候条件、散热条件和作物需温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功率可取90—120瓦/m2。

电热苗床总功率=总加温面积×每平方功率

电热线根数=总功率/电热线的额定功率

③电热线行数和布线间距的计算

电热线行数=(加热线长—床宽)/(床长—0.1)

电热线布线间距=床宽/(行数+1)

④布线方法

布线前先将苗床浇透水,布线时可按规定的间距在苗床两端插上短木棒,把电热线回缠在木棒上,缠绕时电热线尽可能拉直,不让相邻的线弯曲靠绕以免局部温度过高,更不允许电热线打结、重叠、交叉,布完后覆上营养土。具体布线时,还应考虑:两个出线端尽可能从苗床的同一端引出,间距应两边小中间适当大些。

⑤电源线接法

电热线押入土壤后,进行电源线连接,注意火线和零线要分开接入控温仪的相应孔中,电热线直接接入控温仪中。

⑥控温仪的使用方法

将控温仪的感温头插入苗床,接上电源,将旋钮旋到所需温度值,即可工作,当实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继电器吸合,电热线通电发热,控制仪板面的黄灯亮,由此达到控温的目的。

(2)在电热温床上播种辣椒、番茄和茄子种子

营养土覆好后,在苗床上均匀撒播辣椒、番茄和茄子种子,播种完后盖上地膜。

五、实验总结

篇8:“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1 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1.1 教材选用

尽量选用新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选用的是包满珠先生主编的花卉学教材,属于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兼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1]。同时,将其它一些优秀教材以及相关的电子资源,如华中农业大学的花卉学国家级精品课推荐给学:生。

1.2 教学内容的组织

注意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配合与分工,通过研讨、调整大纲等手段,协调了相关课程之间的教学进程和内容,保证本科教学系统传授知识的同时,合理调整知识点,既克服了过去课程间有相互重复和脱节的现象,又突出了重点[2]。如课程删除了花卉栽培设施及器具章节,避免了与《设施园艺学》课程的重复,加强了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等草花课程内容,强化了与其它课程知识的融合。同时,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绪论部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增加了我国花卉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通过最新的数据和报道,使学生对本行业有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同时也使课程讲授内容能够反映时代的脉搏。

1.3 理论知识系统

传统的花卉栽培学在学科体系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知识过多、过深,而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偏少;介绍的花卉品种多、涉及面较广,但对某一地方特有的花卉介绍往往欠详细。该课程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以理论知识够用、适度为原则,精讲其中的主要知识,同时注重联系东北地区花卉生产的实际,选择本地区花卉生产的主流品种进行精讲,尽可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和实用技能。如一、二年生花卉主要讲述其中的耐寒种类,兼顾一些应用较广的喜温和耐热种类。宿根花卉以菊花和君子兰为代表,兼顾非洲菊。球根花卉以百合、郁金香为代表,讲述百合、郁金香的促成栽培技术。室内观叶植物以本地花卉市场常见的竹芋科、天南星科、百合科为重点,兼顾蕨类植物、龙舌兰科和棕榈科植物。木本花卉以月季为代表,兼顾杜鹃花等。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1 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相对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明显增加信息量,还可以展示传统教学手段中难以表达的内容,提高课堂讲授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3]。然而历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其很容易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多媒体课件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这本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优势,然而却常常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为了记录笔记而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反应和思考。这样,多媒体教学往往劣变为以“机授”为主的单向教学,不仅使课堂的气氛沉闷,而且造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因此,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方式、促进和谐生动课堂气氛的形成和普及问题越发显得突出。

大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把思想和知识传递给学生,不是一个简单的灌输过程,学生必须有接受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多条途径调动学生的接受积极性,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提高教师课堂讲授艺术的目的所在。通过摸索,课堂上教学手段要变换,但不宜过于频繁。教师根据讲授的内容手写板书,可以随时掌握学生记录笔记的速度,让学生掌握讲授内容的脉络和重点。教师的语言、语调乃至表情等都形成一种小的变化,刺激学生的接受兴奋性。在需要形象讲解时,配以计算机课件,一次时间不宜过长,20 min左右为好,可以收到较好效果。此外,有些知识体系中有逻辑分析、判断内容,要注意培养大学生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不一定全部使用直观教学,这时教师讲解成为主要手段。总之,大学课堂由教师和学生构成,其中教师具有不可替代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应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2.2 演示式教学法

花卉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只讲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很容易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常设计一些课堂演示实验,如在讲授花卉繁殖方法的时候,任课教师会采集一些枝条和叶片,为学生现场演示各种繁殖方法的技术要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3 讨论式教学法

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授课内容,教师会事先预留问题,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供学生课下准备,课上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由各组代表发言。如问题一:中国的十大名花是哪些花卉,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种给大家做以介绍,教师针对学生在发言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锻炼了学生文字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在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无论是形态识别部分,还是栽培管理和应用方面,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常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指实验和实习,而花卉栽培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不能只局限在实验、实习这两方面,应贯穿在理论教学、实验、实习、作业、成绩考核等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只有充分挖掘各个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的切入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以生产项目或科研项目为载体开展项目教学,教师、学生和项目三者紧密结合,教师、学生参与生产的全过程。如在花卉花期调控方面,鲜切花保鲜方面,花卉的扦插、移栽、嫁接等栽培技术方面,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这样既保证学生得到科研能力的综合训练,又使教师增加了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提高自身研究的能力。

4 注重考核方法改革

加强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测评,它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结果作为平时成绩,占总分的30%。形成性考核包括出勤、提问、讨论、笔记、作业、小测验、实验操作等形式。结业考试成绩占总分的70%,为闭卷笔试,在试题的内容上,既重视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引入了分析、综合、应用等类型的题目,考核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走出一条合适的发展之路,花卉栽培学这门课程也不例外。

摘要:花卉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提高其教学质量,对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考核体系等方面,对该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花卉栽培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包满珠,花卉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王彩云,包满珠,胡惠蓉,等.花卉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83-85.

上一篇:想和做教案下一篇:水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