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2022-09-15

实习阶段是我们踏入社会前的适应期,能让我们了解社会运作的方式与逻辑,在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对于这一阶段进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作物栽培学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作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作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习报告

孙江丽

农学12级3班

20122745

一、目的意义

通过实习能够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其次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了解玉米的生长发育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玉米生产管理的基本环节,掌握玉米生产上的基本技能。最后是了解基地的玉米种植制度及机械化的应用现状,引发我们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

2015年6月19日,四川农业大学仁寿试验基地

三、实习内容

在实习的过程中王小春老师为我们主要讲解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现代丘陵地区的种植制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互联网管理技术和农业机械化。

四川多数的丘陵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的原因,在作物生产上是“三熟不足,两熟有余”。“麦-玉-豆”三熟套作的种植模式是杨文钰等教授们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做出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种模式下复种指数能够达到250-280,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但还是有很多值得去探索研究的地方,例如这种种植模式下三种作物为什么不能均达到高产,三种作物种间关系是怎样的,怎样实现最优化种植等等问题。王老师提的一些未来研究方向,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不断地发散开来,非常的有趣,这就是科研的魅力啊。相信通过川农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有所收获。

四川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这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在已达到2100万亩左右,所以搞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将对提高四川省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玉米是大肥大水作物,土壤肥水条件与玉米的种植密度间关系的一般规律为土壤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可适当密一些,反之,肥水条件较差的地块应种得稀一些。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种密一些,以密增产。玉米品种的株型大致可分为紧凑型、中间型和平展型三种,紧凑型品种的叶片直立上冲,相互间遮阴少,密植时中下部叶片仍可得到足够的光照,通过光合作用为植株和果穗的生长提供养分。平展型品种恰好相反,叶片平展下垂相互遮阴,如果密植中下部叶片得不到足够的光照,容易枯黄早衰影响产量,因此株型紧凑的玉米品种利于密植,株型平展的品种利于稀植。此外。种植密度还和品种的需肥、水特性有关,喜肥水的玉米品种需要较大的单株营养面积,一般利于稀植。耐贫瘠的品种对肥水条件和单株营养面积的需要低,利于密植。需要注意的是川中地区伏旱和夏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一般为了玉米的早产,可适当的进行早播。而四川的一些地区采取覆膜技术以减轻春旱对玉米前期的影响,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玉米一般在幼苗长到3-4 叶期时进行间苗。间苗过早易遭受地下害虫危害产生缺苗,间苗过晚易伤根产生弱苗都会影响最终的产量。玉米地如有缺苗,应在幼苗长到3-4 叶期时进行补苗。补苗不能太晚,并且要求补预先准备的同样大小的 幼苗,否则补上的苗易形成弱苗,一般应坐水移栽补苗。直播应尽量保证一次成苗。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另一重要部分。现在提倡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时期需肥情况施肥,一般分为底肥、苗肥、拔节肥、穗肥。钾肥和钾肥作为底肥施用,氮肥则是四个时期不同量不同类型,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施肥方法我们在理论课上已经了解了很多,王老师也就没有再赘述。玉米生产上还要注意的是病虫害的防治,对于玉米螟要做到的是拔节期初防,大喇叭口期重防,目前比较实用的防治药剂为“康宽”。另外就是玉米纹枯病,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要注意该病害的防治。玉米要高产,最后一步也很关键,那就是适时收获。适时的标准是:苞叶变黄、出现黑层、乳线消失。王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玉米生产上的问题,我们感觉收获颇多。

农业互联网管理技术就是利用互联网对田间农作物实行监控,例如当田间探头探测到作物上有病虫害发生,就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农业工作者,而他们就能及时做出处理,这样利用科技能够很大程度上解放劳动力。王老师说现代农业也可以高大上,而我们要懂得与时俱进。以后也许我们就可以通过手机给作物施肥、浇水、打药等等,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现代农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

王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玉米生产上的机械化利用。主要介绍了动力系统小四轮的改进完善,小麦、大豆、玉米播种机,玉米、大豆收获机械的研制,小麦收获机的成熟化,玉米播种、施肥、覆膜机一体机以及土地耕整、灌水、喷药等机械,现有机械基本上可以实现丘陵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要完善农业机械化有两个重要工作要做好,即改地和整地。虽然实现我国全面农业机械化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我们是有基础和热情的,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一定会实现的。 在走基地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了目前四川省玉米的一些主推品种及它们的特征特性,通过参观学生的试验田间布局,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理解,也了解了目前玉米科研上的一些方向。

四、心得体会

王老师耐心认真的讲解, 让我们在实习中重温了种植制度、选育优良品种、田间管理措施、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知识,温故而知新。通过实习掌握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此外也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 力,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同时我们了解到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对于树立“学农、爱农、服务三农”信念具有积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益良多。这次短暂的从课堂走向田间的课程实习, 使我切实领悟到农业生产实践的魅力,体验到一个真实的现代化农业的生产环境,实现了课堂学习的理性认识与现场学习的感性认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坚定了学农、 识农、 务农、强农的专业思想。我国的现代农业革命已经开始,我们这群热爱农业的人更应该趁现在奋力前进。学好专业知识,把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我们能做的事还有很多,我们要做的事要从现在的每件小事做起。

第二篇:作物栽培学试题

《作物栽培学》试题第七套

注: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冬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 3.叶面积指数 4.套作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 6.稻米的整精米率 7.作物的适应性 8.源和库 9.双低油菜 10.有效分蘖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2.按植物学分类,小麦属科,棉花属科。

3.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包括、、三类材料。

4.种子休眠原因有、、。

第1页共3页

5.喜氮作物有、等,喜钾作物有、等。

6.评价稻米外观品质的指标主要有、、、等。

7.甜玉米的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应,以免受其它花粉干扰。

三、单项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禾谷类作物稻、麦的收获指数大致为()左右。

A、0.1B、0.5C、0.9D、0.8

2.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

A、玉米B、水稻C、小麦D、油菜

3.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的反应。

A、日照长度B、水分C、温度D、养分

4.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

A、水稻B、玉米C、小麦D、大麦

5.玉米起源于()起源中心。

A、印度B、中亚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D、南美

6.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白菜型油菜B、棉花C、小麦D、大豆

7.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株/亩。

A、1千左右B、2万左右C、1万左右D、4千左右

8.我省主要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左右。

A、10%B、20%C、30%D、50%

9.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2-16℃的复种制度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二熟C、一年三熟D、二年三熟

10.如要求基本苗为15万,种子千粒重为45克,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均为90%,则每亩需播种子()千克左右。

A、6B、8C、10D、1

2四、问答题(26分)

1.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条件,试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8分)

3.简述水稻旱育秧技术。(8分)

五、论述题(12分)

以一种作物为例,论述其产量形成过程,以及为争取高产在其生育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六、分析设计题(12)

案例:某种子公司为华南某地区繁育了一批感光性很强的水稻品种的种子,这批种子在华南没有售完,余下部分在四川一地区(纬度22°,海拔约700米)销售给农民,农民种后该水稻营养生长很好,但迟迟不能进入生殖生长,几乎没有收成。

1.根据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理论,对上述案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5分)

2.将上述水稻品种引来四川种植,必须进行试验,请设计一个小实验,看它在本地的生长情况,用2-3个指标反映。(7分)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6.稻米的整精米率:单位重量稻谷加工出来的精米重量。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叶片。库是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双低油菜:指低芥酸(1%以下)、低硫代葡萄糖苷(每克菜子饼含30umol以上)。

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作物、环境、措施

2. 禾本科、锦葵科

3. 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无性繁殖材料

4. 胚的后熟、硬实、发芽的抑制物质

5. 水稻、小麦等;甘薯、烟草等

6. 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粒形

7. 隔离

三、单项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B、2.B 3.A 4.B 5.C 6.A 7.D 8.B 9.B 10.B

四、问答题(26分)

1.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哪些?(10分)

答: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

(5)加工。

2.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条件,试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8分)

答:(1)种子萌发过程:吸胀、萌动和萌发;(2)种子萌发条件:种子本身的活力、温度、空气和水分;(3)种子处理技术:选种、晒种、浸种、催芽。

3.简述水稻旱育秧技术。(8分)

答:(1)苗床地选择;(2)床土培肥;(3)苗床调酸;(4)苗床施肥与整地;(5)苗床浇水与消毒;(6)播量播期;(8)苗床管理。

五、论述题(12分)

答: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通常指的产量是指经济产量,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物群体的产量,可见群体产量是由个体产量组成的,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一般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即:产量=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

作物产量因素构成的特点:①作物产量因素的形成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依序而重叠进行的;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在形成过程中有自动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间的补偿效应。

可以利用产量因素间的自动调节作用加以调控:①协调好个体和群体间的关系,就必须有适宜的密度,使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发挥最大补偿效应因素的作用;②在一定时期加以适当的水肥管理;③产量构成与干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积累有关。

六、分析设计题(12)

1. 根据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理论,对上述案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5分)

答: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是决定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特性。 该品种适宜于华南种植,为强感光性品种。

引种来四川,不能满足其发育的条件,故生育期推迟。

2.将上述水稻品种引来四川种植,必须进行试验,请设计一个小实验,看它在本地的生长情况,用2-3个指标反映。(7分)

答:选择对照。

设置生产实验。

调查测定指标:群体生长率、穗分化观察。

第三篇:高级作物栽培学课程讲稿(第一讲)

第一讲 作物栽培学的发展方向

一、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历程

作物栽培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作物栽培的漫长历史中,由经验记载、农艺探索到对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的深入研究而逐渐演进形成的。

据在浙江姚河姆渡村和陕西西安半坡村对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资料证明,距今

六、七千年前,我们祖先已经在长江流域开田种稻,在黄河流域辟地植粟了。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中已有黍、稷、禾(特指粟)、粟、耒、麦、菽、稻等作物名称,甲骨文中还有畴(田地)、疆(边界)、井(一种土地制度,因将土地划作井字形而得名)、圳(田边水沟)、圃等有关农业生产整治土地的文字记载,说明那时我国农业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予以记载和论述。在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农业文献。距不完全统计,现存的和已经散失的古农书共有500多种,《中国农学书录》中收编的有376种,至今保存着的有310多部。其中比较著名的如: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约公元前214年)中的《上农》篇提出重农理论和政策;《任地》篇提出利用土地的原则;《辨土》篇强调根据土壤性质进行耕作;《审时》篇讨论耕作及时与否对作物的影响。这4篇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

汉代的《氾胜之书》(公元前1世纪)是我国最早的作物栽培专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学著作之一。它论述了西汉时代粟、黍、麦、稻、稗、大豆、小豆、大麻、瓜、桑等农作物从种到收整个生产过程的农业技术,并提出了农业生产的总原则,即掌握农时、耕好土壤、施用肥料、灌溉保墒,适时中耕和及时收获等,这些技术要点至今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书》(公元534年)是我国和世界现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1部农书。该书总结了西汉末年至北宋时期500多年间黄河领域农业生产经验。其主要技术经验有:耕耙耱抗旱保墒、绿肥轮作用地养地、良种选择和繁殖、林木的育苗和嫁接等等。对种植作物强调“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否则“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基本原则。

南宋的陈旉《农书》(公元1149年)是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书中记述了南方稻麦、稻豆、稻菜等一年两熟的复种经验,讨论了水稻培育壮秧的技术。

元代的王祯《农书》(公元1313年)是综合了黄河流域旱作区和江南水稻区农业生产经验而写成的。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公元1639年)是一部70多万字的农学巨著,该书重点论述

1 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内容丰富,堪称我国近古农业生产的一部百科全书。系统总结了棉花、甘薯的栽培经验,如“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秆,稀棵肥壅”等14字诀的棉花栽培经验。

清代的《授时通考》(公元18世纪)是乾隆年间由官府组织编写的一部大型农书,内容是前代农书的节录和汇集,共90余万字,是汇总了古代农书的大成。

但解放前我国只有《作物学》, 如 本世纪20 年代,原颂周参照英美各国的作物学教材,编著了《中国作物论》(1923)。该书论述了30种普通作物和特用作物的性状、来历、用途、耕种法,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作为栽培学各论,黄绍绪采用美国农学会专家所拟定的作物学教学大纲,根据我国国情编写了《作物学通论》(1925),内容包括作物起源、分类、作物与气候、作物与土壤、种植制度、整地、施肥、播种、播后管理、杂草、作物病虫害、收获及收后处理等,共计21章,该书奠定了后来的作为栽培学总论的基础。

30年代至50年代初,我国有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大学丛书。各论有:《实用小麦论》(金善宝,1934)、《稻作学》(彭先泽,1935)、《中国实用作物》(孙醒东,1936)、《棉作学》(孙逢吉,1948)、《普通作物学》(张金相,1951)等;总论有:《作物学概论》(翁德齐,1937,1947)、《作物学通论》(周长信,1950)、《作物生产通论》(陈鸿佑,1954)等。而没有《作物栽培学》。解放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学科分工越来越细, 内容越来越深, 原有的《作物学》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从中相继独立出了《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

新生的作物栽培学一开始并没有统一的内容和研究方向,50 年代曾将苏联雅库什金的《作物栽培学》翻译成中文, 并向全国农业院校推荐作教材,1956 年我国集中了高等农业院校的一些著名专家和教授的教学和研究成果, 由李竞雄等主编, 于 1958 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作物栽培学》通用教材。 1959 年相继出版了《中国棉花栽培学》、《中国水稻栽培学》、《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玉米栽培学》等, 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和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也就是说,从50年代开始我国的作物栽培学才开始逐渐走向正规,从此时开始到现在,我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50 年代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重点是作物生育的各个环境因子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如何通过肥水运筹和其它措施来造就一个最理想的生育环境,使作物能够实现合理的生育进程而取得高产。代表这一时期作物栽培科学的主流方向是总结和推广劳模经验,主要是总结我国传统的种植经验、施肥技术,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看天、看地、看庄稼”。对提高产量曾起过一定作用,但由于大多是经验性的模糊概念,推广应用范围一般都不大, 2 所谓“高产田”的标准大致为亩产350±50kg。

60 年代初至70年代初,在研究总结劳模高产经验的同时, 各地农业科学工作者从分析高产田长相模式入手, 开展 了土、肥、水、光、气、热等生态因素的综合研究和生理生化内部机理的研究, 揭示了作物高产的内在规律, 明确了在不同条件下作物高产形成过程中看苗诊断技术, 以及积极促进、适当控制的理论依据及运用原则。也就是说,作物栽培界的注意力由环境因子转移到了对作物本身外部形态指标的研究,重点是株高、分蘖、叶面积、叶色变化规律及其与栽培措施的关系,目的是协调田间苗、株、穗、粒和粒重的关系,培育结构合理的群体而取得高产。代表这一时期作物栽培科学主流和方向的是全国性的群体结构研究热和关于合理群体结构的大论战。通过群体结构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使高产田单产提高到了每亩450±100kg的水平,但群体结构理论有它的局限性。

输入 处理 输出

可控因素 正输出(农产品) (技术、能量、物质)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

不可控因素 负输出

(天气、地力) 形态建成、物质生产、产量形成 (水土流失、地力下降)

作物生产系统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大部分,其中输入包括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由于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和影响,作物生产系统内各种关系多呈强非线性关系,如施肥与株高、施肥与分蘖、施肥与穗数、叶龄与叶面积、叶龄与群体大小、施肥与产量等等,所以说,合理的群体结构受空间和时间的严格限制,并不反映普遍规律。因此,这类研究成果不能使大面积生产达到高产和超高产效果。

70年代中至80年代末又兴起了生育规律、指标化栽培、高产数学模型以及模式化栽培研究热潮,研究深度和单产水平都有较明显的提高,但并未摆脱经验模式。研究成果在推广应用时,只要不是田间试验所具有的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当时作物栽培科学中最热门的模式化栽培为例,其基本途径是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取得不同处理的产量数据,然后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作物产量与多种相关因素的经验关系式,再用电子计算机对多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进行筛选,确定高产模式,并用于大田生产。但是数理统计常识告诉我们,所谓高产模式受到经验公式不能外推规则的严格制约,所以成果覆盖面必然不大,重 3 现性自然也很差。国外在数学模型方面的研究是这样的,原苏联农学家热衷于从大范围天气土壤带来研究和解释作物产量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欧美学者则偏重从作物生育模拟和环境模拟角度出发,采用模拟模型来解释高产栽培问题。作物生长模拟是今后作物栽培应用方面的一个发展方向。(七八十年代不仅开展了多种作物高产规律的研究 , 而且进行了稳产、优质、低 成本、高经济效益的研究 , 有效地促进了作物生产的发展。此外 , 还针对干旱、盐碱、渍害、冷害、冻害等产量障碍因素进行抗逆栽培研究 , 提出保温栽培、地膜覆盖栽培、节水栽培等有效技术措施。)

八十年代以来, 主要开展了作物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 明确了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农作物产量形成规律与源、库、流的关系, 研究了农作物群体结构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方法, 农作物需水需肥规律。近几年, 对作物高产和超高产群体结构调控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提出了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组合;农作物节水技术有明显突破;设施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农作物高产水平下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配套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作物栽培学不断吸收其它学科新思想、新技术成果, 使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 , 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 , 作物栽培学已经建立了能反映自身本质内容特征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已从经验为主走向了科学, 从定性研究转向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从只注重农产品生产转向了商品生产, 从仅注意产中转到了注意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 从只注重作物产量转向了质量、品质、效益和环保的统筹兼顾, 使作物栽培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二、作物栽培取得的技术成就

1.土壤耕作技术的演变

我国地域辽阔, 物种多样, 耕作方式迥异, 经过研究、改进、提高, 各地基本上形成比较稳定的农田耕作技术体系。①水田耕作。南方稻田采用冬炕田和冬泡田两种耕作方式。冬炕田是晚稻收获后干耕晒垡, 使翻转垡片架空,经干湿冻融交替, 耕层土壤松疏细碎。冬泡田是蓄水防旱的丘陵山区, 收稻后干耕干耙, 翻茬入士后浸泡半月,临冬再耙一次。两种方式均在春季施入基肥后灌水浅耕, 粗肥沤田, 插稻前, 再犁浅耙。②旱地耕作。东北地区采用垄耕法为防旱抗涝; 长江流域雨水较多地区采用自主作耕法为排水散埔; 西北旱地采用砂田耕作, 渗透雨雪, 增埔保温。③深松耕法。东北地区在垄作耕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械耕作法。其特点是分层深松 , 不乱土层 , 耕种结合 , 上虚下实 , 起到抗旱防涝、增温保埔

4 之效。其他农田耕作法还有少耕法、免耕法等, 但仅在少部分 地区采用。确定土壤耕作所依据的基本原则: 一是根据作物特性、前后作关系和农耗时间, 合理安排耕作方式、深度、时间、次数以及相应的表土耕作措施。二是根据气候、地形和土壤特点, 有针对性采用不同耕作方式。三是在满足作物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下, 尽量减轻农机对土壤的破坏, 减少消耗 ,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2. 育秧 ( 苗) 移栽技术的发展 农作物育苗移栽可以集中育苗, 适时移栽, 合理安排作物在口, 调节劳力 , 提早播种 , 充分利用农时季节 , 是获取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水稻、棉花、玉米以及经济作物育秧 ( 苗 ) 有很大发 展。例如 ,50 年代水稻育秧实行 “ 三改” 技术 , 即改大秧板为盒式秧田 , 改落谷密为落谷稀 , 改水育秧为湿润育秧 , 有效地防止烂秧 , 培育壮秧。 60 年代随着双季稻的发展 , 开始推广薄膜育秧等多种保温育秧技术 , 争取积温 , 防止烂秧 , 早育早插。 70 年代采用两段育秧以及温室育秧、工厂育秧等 , 对培育壮秧、延长生长期、增产稻谷起重要作用。棉花育苗移栽 50 年代始于长江流域棉区 , 随着塑料薄膜的发展应用,80 年代棉花育苗移栽面积扩大到 2000 多万亩 , 约占棉田总面积的 1/4, 使棉花增产 20%以上。玉米育苗移栽 70 年代开始在东北冷凉地区推广 , 有效地减轻低温冷害 , 延长生 长季节。 80 年代玉米育苗移栽在高寒冷凉地区、丘陵干旱地区推广面积达 1700 多万亩 , 增产达 30%~50% 。蔬菜作物采用育苗移栽技术更为普遍, 是解决蔬菜多茬种植、周年供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3. 施肥技术的改进

农作物科学施肥是保证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营养需求、培肥得力、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的重要措施。 50 年代农作物以施用厩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料为主 , 总结了 “ 以有机肥为主 , 无机肥为辅结合深耕改土, 不断提高肥力” 的施肥原理;60 年代化肥用量逐步增加;70 年代以后, 在化肥供应较充足的条件下, 在旱地上总结了重施底化肥的“ 一炮轰 ” 经验;80 年代痛薄地上提出 “ 化肥起步 , 增加投入 , 氮磷协调 , 以无机促有机 , 有机无机相结合” 的快速增产和培肥地力的经验。 80 年代增施化肥和改进施肥方法在农作物增产诸因素中起 20%~40% 的作用。经济合理的施肥管理有助 于增强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80 年代以来开展了配方施肥 ,1990 年全国农作物采用配方施肥面积达 4.8 亿亩 , 一般增产 8%~15%, 高的在 20% 以上。

4. 节水技术

5 节水技术主要是节水灌溉技术和农艺节水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在研究查明作物吸收水分机理和需水规律的基础上, 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 减少水分的田间渗漏和蒸发损失 , 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节水灌溉技术包括丰产灌溉技术、节水灌溉制度、限量灌水原则以及节水措施的综合配套应用。

4.1 水田灌溉 50 多年来研究建立了四种节水型稻作 ①水层湿润与晒田结合灌溉型。此技术 60 年代研究推广 ,80 年代在杂交稻推广后获得广泛应用的水稻高产灌溉技术。②长期水层与晒田相结合的灌溉型。把长期水层管理同晒田技术相结合 ,使水层深浅变动符合水稻生态生理要求。③长期水层灌溉型 , 使水稻在整个生育期中处在水层覆盖之下 , 根据不同生育阶段适当调整 , 形成长期浅水、先浅后深和浅深浅几种灌溉方式。此法适宜在 水源不足的丘陵地和盐碱土稻田中采用。④干干湿湿灌溉型。在水稻返青后间歇供水 , 使稻田长期处于干干湿湿状态。

4.2 旱田作物。

地面灌溉占旱田作物灌溉面积的 90% 以上。研究推广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有: ①小畦沟灌。实行 “ 四改” 灌水技术 , 即改漫灌为沟灌 , 改深灌为浅灌 , 改长旺为短旺 , 改宽旺为 窄旺。据测定 , 春耕地灌水定额可减少 25%~50%F 作物生长季灌水定额可减少 15%~30% 。 ②间歇水流灌溉。又称涌流 ( 或波涌 ) 灌溉。据试验测定 , 涌流灌水比普通灌水节水 20%~30% 。③膜侧灌溉。农作物覆膜田间在膜上轧沟开渗透水孔 , 利用管道行水 , 膜孔渗透水。此法比沟灌节 水 70% 。④微灌技术。包括喷灌、滴灌、雾灌技术。采用管道系统输水 , 通过喷嘴或滴头把水均匀 送往田间 , 省水省工 , 保水保肥 , 增产增收 , 是 80 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在改进灌溉技术基础上, 把工程节水、农艺节水有效集成 , 形成不同区域、不同作物配套 的节水高产技术体系, 尤其在优化灌溉制度和提高农艺节水效率方面进展显著。如华北平原小麦节水高产技术 , 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为突破口 , 把2m土体当成一个地下水库 , 通过播前灌底埔水调整土壤贮水及应用喧土保埔技术减少无效降水 , 增大实效耗水比例 ; 小麦生长期间减少灌水次 数和总灌水量 , 迫使小麦利用消耗土壤水 , 最大限度腾出土壤库容 , 以接纳雨期降水 , 减少径流和 向深层入渗损失。在减少灌水的前提下 , 通过品种、播期、密度、施肥技术的组合效应 , 确保小麦 产量潜力发挥 , 该项技术使两米土体的有效贮水利用率提高了 483%, 比常规麦田节省灌溉用水 150Om/hm , 水分生产率达 15kg/hm以上。

322 6 5. 旱地农作技术

我国无灌溉条件的旱作面积约占耕地的一半 , 年降雨量仅 250-500 毫米。蓄住天上水 , 保住土中摘 , 最大限度地蓄水保埔和提高水分利用率 , 是早作农艺增产的关键。围绕旱作栽培的蓄水和用 水过程 , 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 研究形成了以蓄纳雨水为主的耕作技术。主要早作农业 技术措施有: ①修筑梯田。在坡大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 用里切外垫法修筑梯田, 接纳雨水 , 减轻径流 , 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②深层来巴压。在麦收后浅耕灭茬 , 伏前抢时深耕纳雨蓄摘。雨后浅犁粗犁 , 立秋前细犁带来巴 , 播种前只耕不犁。③节水播种。通常采用的有深播浅盖法、沟播法、 造墒播种法。④合理轮作。禾本科作物与豆科或牧草作物轮作。改善土壤结构 , 增加根系营养。⑤ 应用化学抗旱剂。如抗旱剂、保水剂 , 增温剂等 , 抑制地表水分蒸发和叶片蒸腾 , 改善植株体内水 分状况 , 增加地温 , 并缓慢释放水分供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其他旱作方法如砂田、淹子 田、丰产沟、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以及耕祀盖升德整地保埔技术和旱作综合栽培技术。 6. 农作物覆膜栽培和设施栽培

农膜覆盖栽培 70 年代引入我国 , 首先在园艺作物上应用 , 使果菜产量倍增 , 并为冷凉地区和 大城市缓解了瓜菜周年供应。 80 年代覆膜栽培扩大到粮食和经济作物 , 有明显的增温保士商、防虫灭 革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产增收的效果。据农业部统计 ,1990 年全国农作物覆膜栽培面积 5000 多万亩 , 成为现代农业中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综合运用的典范 , 其发展从高寒丘陵发展到沿海平 原 , 从北方向南方推进。特别是在无霜期较短的西北和南方丘陵地区 , 农作物覆膜栽培增产在 1 倍 以上。被国家列为实施脱贫致富“ 温饱工程” 的重要措施。

设施栽培包括温室栽培、无土栽培和工厂化栽培等 , 它是人工控制自然条件创造作物良好生长环境的一种集约化程度很高的栽培形式 , 能显著增加光热资源和合理利用季节 , 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设施栽培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资金、资源、技术、智力、劳力高度密集型的产业,一次性投入和经常性投入均比较高。二是要求技术的严格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是脱离了自然环境而进行的“反季节栽培”,实行产期调节和周年供应。三是在人工控制下对作物的抑制和促进,使产品精致、品质优良、无公害,实现农作物高产和优质,提高商品率。设施栽培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自90年代以来设施栽培在我国发展迅速,已从城市郊区发展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园艺向工厂化农业发展。

7.农作物化控技术

7 该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一项技术。例如使植株矮健,控制徒长,防止倒伏,去叶疏花,抑制衰老,减少花荚脱落以及贮藏保解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项常规措施纳入种植业,已与良田、良种、良制、良法等诸多因素组成新的农业技术体系。

农作物化控栽培有三个特点:一是措施的可调控性,可根据施用时间和剂量实现促进或控制的目的。二是技术的综合性,化控并不是作物增产的灵丹妙药,必须同其他耕作栽培技术密切结合起来。三是使农业更接近目标设计可控程序的工程。通过化控栽培弥补传统栽培方法的不足,塑造植物的理想个体造型和群体发育过程。例如高杆变矮杆,晚熟变早熟,促进花芽分化,疏花疏果等,从而突破速生、密植、多熟的极限。近年来,各种化学及生物调节剂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高产栽培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如水稻生产中应用的各种生长调节剂已多达十余种,小麦、棉花高产的“全程化控”技术得到应用,成为质量群体控制栽培的重要途径。

8.农作物规范化栽培和模拟技术

农作物规范化栽培是指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微机模拟技术,组装配套最佳栽培技术措施,按程序设计实现作物最佳形态生理指标,以获取预期产量和经济效益。农作物规范化栽培是试验、示范推广完整的技术体系,把新品种、新技术以及科研成果组装在一个栽培系统之中。它标志着我国作物栽培从以经验指导转向以科学指导为主;从侧重单项技术转向运用综合栽培技术;从以定性研究为主转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注意宏观控制与微观调节结合,从而使作物栽培研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农作物规范化栽培有三种形式:①指标化栽培。在总结多年大面积丰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育进程优选出不同产量水平的植株形态和生理指标,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各项指标以获取预期产量。②规程化栽培。根据预产指标将优选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在大面积上应用。如内蒙哲里木盟农业局局推行“六统一分”规程化栽培。即统一畦式、品种、机播、灌溉施肥、治虫和分区责任管理,全盟300万亩玉米亩产达500公斤。近几年,为迎接入世挑战,提高农产品品质,对主要农作物的优质专用品种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实现了大面积示范和开发应用,并为产业化开发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对食用稻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产量构成因子、吸肥特性、稻米形成发育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以及生态环境对优质食用稻产量与米质的研究,提出了优质稻“三高一少”调优保优高产栽培技术。饲用稻提出了“三壮三高”超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即“壮秧、壮秆、壮籽”和“高 8 产、高蛋白质、高出糙率”的综合配套技术。优质专用小麦和玉米、大豆等同样在筛选品种基础上,形成了适合基地化、规模化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③模式化栽培。综合作物生长发育指标和单项技术,运用系统工程和电算技术,建立农作物生育轨道和高产栽培模型,为指导大面积作物高产咨询服务。如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建立的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甘肃省农科院建立的春小麦综合农艺教学模型等。其他在棉花、大豆、油料等作物也建立了模拟模型。

自6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建立农作物生长动力学模型,模拟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等过程,解释农作物生长与环境的数量关系,接着开展了农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90年代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开展农作物栽培技术信息系统的示范应用。其中的“小麦栽培专家管理系统”、“玉米栽培专家管理系统”、“棉花栽培专家管理系统”和“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等的开发与应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栽培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技术(GPS)和遥感技术(RS)也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推进了农作物生产管理的“精确”程度。

三、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育秧(苗)移栽的研究成果

育秧(苗)移栽是农作物栽培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取得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成果:①水稻培育壮秧机理及防止烂秧的措施;②农作物工厂化育秧(苗)生态因子的调控;③玉米、棉花营养钵育苗形态生理指标及移栽技术;④育苗和移栽机械的研究。我国农作物育苗移栽技术及其研究成果在世界农业科技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

2.施肥原理的研究成果

①主要农作物的需肥规律,作物对营养吸收的动态和数量;②施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包括肥料性质、土壤肥力、水分状况以及气候因素等;③施肥时期、次数和方法,确定农作物施肥的基本原则:无机与有机相结合;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根据不同作物、地力、品种和密度灵活进行掌握;④从经济学角度看,作物施肥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最佳施肥量可能低于最高产量的需要量,但要接近更大的经济利用量,即最佳产量施肥管理技术。⑤配方施肥。即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成份,设计获得预期产量所采用的施肥量和氮、磷、钾最佳配比。 3.农作物覆膜栽培技术研究成果

①覆膜栽培的生态效应。包括热效应,覆膜土壤比露地一般增温2~4℃;水效应,覆膜

9 栽培有良好的保墒、提墒以及稳定土壤水分的效果;二氧化碳效应,覆膜栽培地比露地表面二氧化碳含量高1倍以上;养分效应,覆膜栽培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矿质营养转化为速效可给态。②覆膜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各类作物一般增产300%~50%,高的在1倍以上。③探查不同海拔高度覆膜栽培的适应范围。④铺膜机械的研制,提高覆膜质量,节约用膜数量,减轻劳动强度。 4.农作物化控技术的研究成果

①重点研究了化控对植物器官的影响、生理过程的变化、促进和控制的机理以及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专属性的筛选;②:将化控调节与作物品种、株行配置、肥水管理等结合起来,纳入农作物高产化质综合栽培技术体系。 5.农作物高产栽培及其机理的研究成果

①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研究在高产条件下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叶面积的动态消长、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以及器官建成的同伸关系。80年代在此项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后研究出水稻叶龄模式调控、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玉米按叶龄促控管理技术等。

②农作物产量形成规律与源、库、流关系的研究。研究作物产量形成过程的生态环境条件,群体穗、粒、重决定时期和促控调节。近几年,从作物的光合生理、栽培生理、生态因子调控等角度,探讨了农作物超高产的生态生理机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原理。如玉米高产栽培研究中,发现库是高产和超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尤其在高产条件下,籽粒库的增加速率远远小于“源”的增加速率;随密度增加,收获指数下降,源库比例失调是玉米超高产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扩库、限源、增效”为主体的玉米超高产理论,实现了春玉米单产1000kg/667m2以上的目标。

③农作物群体结构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研究。重点研究作物群体发育的自动调节和反馈机理,群体冠层结构(株型、叶面积、叶角、叶片空间取向及发展动态等)与光能利用效率,群体整齐度对个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农作物合理群体结构的生理指标及其人工控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农作物合理密植提供了依据。通过合理密植,协调作物生长与环境条件、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以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近年来,围绕农田群体生产力与个体生产力协调、高产群体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有:1)针对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条件和生态条件的高产与超高产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与示范。2)针对作物阶段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在协调个体和群体、地上与地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方面取得进展。3)群体质量栽培理论得到拓展和深化,并逐步成为重要的作 10 物高产栽培技术原理。4)农作物需水需肥规律的研究。研究农作物高产需水特点和需水规律,作物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动态分配规律,作物高产需肥指标和比例研究以及高产栽培的营养诊断技术。5)研究了农作物落花、落果、落铃的机理和调控技术。 6.初步提出农作物信息栽培的理论框架

信息栽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作物生长发育的信息表达与信息调控角度,对农作物生育进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实现优质高产目标;另一方面,应用计算机和农作物生产系统信息分析,进行管理决策和技术调控,实现优质高产目标。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研究中,各种化学及生物调节剂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另外,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建立了农业生产智能化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等,从品种选择、施肥与灌溉、病虫害防治到产量预测与决策优化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成熟。农作物信息栽培理论的提出,为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开拓新的途径。

但是,也有人认为,作物栽培科学发展到今天,由于理论、技术上没有重大突破,国内外高产、超高产的事例年年有(水稻高产记录1097kg/亩(澳)、1089.6kg/亩(美国)、876.6 kg/亩(日本)、900 kg/亩(徐州);小麦940.5 kg/亩(美国,灌溉小麦)、607.5 kg/亩(美国,旱地小麦);玉米1554 kg/亩),但真正按照预订方案实施而成功者为数极少,高产经验移植推广成功率很低,大大降低了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所以说,人们认为作物栽培科学的研究出现了危机。危机的根源有二:

(1)研究对象的不可知论阻碍了栽培科学的发展

栽培科学研究成果为什么覆盖面不大?高产记录为什么难以重复?高产经验为什么不能移植?人们往往理直气壮地用农业科学是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生产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加以解释,这严重地阻碍了栽培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生命科学是不是一定受地区性和季节性的严格限制?同属于生物科学的医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虽然作物栽培所面对的是植物,而医学所面对的是人,二者有天壤之别。但是二者同属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研究对象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始终与环境保持密切联系,而且生长发育都具有连续性、不可逆性和难控制性。相比之下,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生命过程比人要简单得多,人具有思想、意识、情感,其生理、心理上的难控制性比植物的难度要大得多,但是医学可以做到的,作物栽培学却做不到。比如医学可以超越地域、国度、人种、性别、年龄以及饮食结构的不同,迅速而准确的对人体的病情作出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而作物栽培学却严格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地域或天气的变化,甚至品种的 11 不同都可以使“高产栽培技术”成果变成低产。可见,作物栽培学落后并不是研究对象不可知,也不是因为环境因素太复杂,而是由于栽培学家思维方式所致。

(2)作物栽培科学没有形成本学科的方法论

作物生产系统是由“天-地-人-作物”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内既有生物因素又有非生物因素;既有确定因子,又有很多难以控制的随机因子;系统内的各种关系多呈强非线性关系,作物生产过程牵涉到许多生物学过程,内部结构、机理难以揭示清楚。对于如此复杂的问题,作物栽培学尚未形成一整套研究方法和完整的软、硬件配套技术,大量进行的是简单对比试验和单项研究,或把多学科研究成果简单叠加,停留于现象的描述,无法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

四、未来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和栽培科学现代化

1. 未来栽培学的目的

(1)充分发挥现有良种的遗传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最大限度地克服天气和地域变化的影响,定向控制植物生理代谢过程,实现稳定增产和高产、优质、抗病、抗倒四大目标的有机统一。

(3)彻底克服盲目性,实现栽培管理程序化、自动化和数量化,提供人人都可以掌握的作物增产高新技术。

借鉴医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来改造和提高作物栽培科学的水平,未来栽培学研究的重点和管理的依据是作物本身。因此,未来栽培学是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最新成就对作物生育状况进行快速、精确的诊断,并按预订的指标定向控制作物生育的一门高新技术。其主要内容,近期是以作物对环境条件所作出的内在反映为依据的栽培技术体系,将来则是以作物生理代谢指标为依据的栽培技术体系。

2. 栽培科学现代化要解决的理论技术问题 (1)必须以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

作物生产系统是由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变换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一个多层次、多序列、多结构、具有生产功能的有机整体。田间生长的作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动力系统。在该系统内变量极多,众多变量中又有可控的和不可控的,每个变量本身的变异有的是连续的,有的是不连续的。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若明若暗的。具体地讲,作物生产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但最优的天时、恰当的地利、合适的人和并不一定是清晰的、唯一的和单目标的,而往往是灰色的。

12 要弄清作物生育规律和产量形成的机理就离不开天气、土壤、田间生长的其它有关生物学实体(杂草、病虫害等)以及人类所进行的耕作管理。因此,土壤-大气-农作物-管理就构成一个复杂的灰色系统。要实现作物栽培科学现代化,必须以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重新认识作物生产系统的本质特征,探讨高产栽培研究方法论,实现研究手段现代化。否则作物栽培科学的总体水平将不会有重大突破。

(2)用正确的方法处置不同性质的问题

按处置方法的不同,现代科学问题包括:正问题,即首先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然后输入参数得出相应的输出。信息、机理已弄清楚的问题,可采用此种方法。反问题,在未弄清楚作用机理的情况下,先通过输入和输出的统计数据确定模型和参数,然后就已知的输出反推出与之相应的必须的输入。农业生产问题、作物栽培问题就属反问题,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农学家却习惯于按照正问题的方式处置该问题。因此,对高产栽培中的同一问题,同一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的研究者会得出互相矛盾的结果,其根源就是未弄清问题的属性。

3.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

建国以来,虽然作物栽培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国作物栽培面临着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面临着种植业增效增收的现实困难,面临着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约束加剧的形势。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本学科的发展走向、生存空间与地位。因此栽培学界应瞄准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掌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动向,紧紧抓住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超前进行攻关研究,不断创造与推进适应不同地区多样化优质农产品持续增产增收的栽培新技术、高技术及其理论,源源不断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必需的技术支撑,这应当成为新世纪作物栽培学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方向。

当代农业科学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随着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主导的宏观系统科学的发展,农业科学进入了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迅速拓展的新时期。一是原有的学科继续分化,新兴的学科不断产生;二是农业科学的一般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过程又趋向于交叉和综合。

作物栽培学科必须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新形势,采用整体、系统、宏观、多维的思路,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密切注视基础自然学科研究进展,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引进新理论、新思维;同时,特别要适应我国商品农业发展形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宽视野,延伸研究领域,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

13 (1)高产栽培技术向节本增效和提高资源效率方向发展。

在近年来作物栽培研究领域取得的大批成果中,大批综合技术成果中的创新点多集中在节本增效上,节水高产栽培与节肥增效技术方面尤其突出。从发展势头看,农作物生产“以高效促持续”的思想逐步得到认可,也成为农作物栽培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2)栽培技术研究由单纯高产向优质栽培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迫切需求,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无论是在大宗农作物,还是一些经济作物上都呈现出强劲的需求趋势和应用前景。尤其加入WTO后,提高农产品品质已迫在雕,发展优质专用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栽培技术需求强烈。因此,作物栽培技术发展方向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尤其在适应农产品产业化开发方面,农作物品质的定向栽培调控技术已成为发展趋势。

(3)技术创新从单项技术突破向配套技术的集成方向发展。

随着作物栽培科技的发展,单项技术突破贡献份额不断缩小,愈来愈多的是依靠技术的组装配套,实现技术集成创新。在新品种应用基础上,栽培技术多数作为配套技术应用的。因此,在农作物生育与产量形成调控中,综合应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实现优质高产目标是现代栽培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4)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变得更为重要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对农作物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技术要求日趋强烈再从加入WTO后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角度出发,进行基地化生产是必然趋势。“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标准”的栽培技术体系已在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应用,反映出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基本趋势。农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发展必然要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特点,根据市场、农产品加工需求,建立各类作物的规范化、标准化、基地化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这是农作物栽培发展的重要任务。

(5)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的需求增加

目前,我国农作物的设施栽培面积已接近200万hm2,设施作物栽培技术的生产需求愈来愈大。然而,与大田作物栽培相比,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对设施栽培条件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显得更重要。包括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品种搭配、作物轮作技术、生态因子控制与协调技术及信息管理技术等理论与实践将得到不断深入的发展。

(6)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变得愈来愈广泛。

利用新型生物制剂、生物技术手段及产品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以及广泛应用现代 14 信息技术,开发实用的农业信息技术系统,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发达国家的农作物栽培趋势看,一方面要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新成果,如新品种、新制剂、信息技术等;另一方面也要挖掘出传统技术的潜力,如覆盖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这种发展趋势反映出,作物栽培的传统技术需要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提升和改造。

第四篇:2004-2006中国农大考博试题-作物栽培学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作物栽培学

2004年(6选5,每题20分):

1.从作物栽培的角度,讨论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途径与方法。

2.根据冬小麦的分蘖成穗规律,论述利用栽培技术调控的基本原理。

3.从源-库关系与物质生产角度分析我国玉米优势区域(选一熟悉地区)玉米的高产优质途径。

4.试论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并据此提出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途径。

5.经济作物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在种植业结构上的特点又是什么?你所熟悉的地区在上述两方面有什么特殊性?

6.棉花存在哪些生产问题,试论述这些生产问题与棉花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2005年(6选5,每题20分):

1.从作物栽培角度,论述小麦与水肥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途径与机理。

2.以一个玉米产区为例,试分析我国玉米产量的限制因素,并提出增产对策和措施。

3.论是调控棉花蕾铃脱落的关键措施及其机制。

4.试论述水稻高产与品质同步提高的施肥技术与机理。

5.根据油菜的特点,试分析其高产优质栽培原理和关键技术措施。

6.试述提升我国粮食生产力的技术和途径。

2006年(7选5,每题20分):

1.从提高作物生产力的角度,试论设计栽培的可能性和技术思路。

2.分别论述在不同温度、光照、降水条件下选择冬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措施的基本原理。

3.试论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过程,并据此提出产量与效益同步提高的主要技术途径.

4.从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角度,分析大豆提高产量的关键和措施。

5.分析我国黄淮海夏玉米生产优势所在,并提出进一步提高该区玉米产量和效益的主要技术途径。

6.试从棉花的形态和生育特点,讨论棉花存在的主要生产问题及解决途径.

7.根据烟草的特点试论述在生产中如何处理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这是2006年中国农科院博士入学作物栽培学考题,今年农科院和中农的专业课分开出题,往年都是用同一考题。(6选5,每题20分)

1.论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3.简述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烟草,大豆,油菜,花生,苎麻,甘薯的产量构成因素。

4.以一生态区为例,论述一作物产量限制因素,及其优化调控途径先后顺序。

5.小麦,棉花品质限制因素及调控途径。

6.我国种植制度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五篇:02-作物栽培学各论-玉米-山西农业大学-教案

第二章 玉米栽培

第一节 概 述

一、玉米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1.适应性广,产量潜力大。从赤道到北纬约50º、南纬约42º,从平原至海拔3800m高原均有种植。C4植物,增产潜力大,世界高产记录:春玉米23222kg/hm2(Warsow,1985),夏玉米为16444kg/hm2(李登海,1989),居禾谷类之首。

2.发展畜牧业的优良饲料。 子粒和秸秆都是畜牧业发展的支柱饲料。 3.营养丰富。 以玉米为原料可加工100多种美味主、副食品。

4.重要的工业原料 。 以玉米子粒及其副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产品达2000多种。 5.综合利用价值高。 玉米穗轴、苞叶等都能综利用合。

二、玉米的分类

(一)子粒特征分类 1.硬粒型

亦称硬粒种或燧石种。果穗多为圆锥形,子粒坚硬饱满,平滑,有光泽。子粒顶部和四周胚乳均为角质淀粉,仅中部有少量粉质淀粉。角质胚乳环生于外层,故子粒外表透明,多为黄色。品质较好,适应性强,成熟较早,产量低较稳定。

2.马齿型

亦称马牙种。果穗多呈圆柱形,子粒扁平呈方形或长方形。角质胚乳分布于子粒两侧,中央和顶部为粉质胚乳,成熟时顶部失水干燥较快,故子粒顶部凹陷如马齿状。多为黄白两色,不透明,品质较差。植株高大,需肥水较多,产量较高。

3.半马齿型

亦称中间型。子粒顶端凹陷不明显或呈乳白色的圆顶,角质胚乳较多,种皮较厚,边缘较圆。植株、果穗的大小、形态和子粒胚乳的特性都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具有多样性,产量一般较高,品质比马齿型好,是各地生产上普遍栽培的一种类型。

4.糯质型

亦称蜡质型。胚乳全部为角质淀粉组成,子粒不透明,坚硬平滑,暗淡无光泽如蜡状,水解后易形成胶粘状的糊精。蜡质型玉米的胚乳,遇碘呈褐红色反应。此种最早发现于我国,主要作为鲜食或食品玉米。

5.爆裂型

亦称爆裂种。果穗较小,穗轴较细,子粒小而坚硬,粒形圆或子粒顶端突出,胚乳几乎全为角质淀粉。子实加热时,由于淀粉粒内的水分遇到高温,形成蒸汽而爆裂,子粒胀开如花。爆裂后的子粒的膨胀系数达25—45倍。按子实形状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米粒形,子粒小如稻米状,顶端带尖;一类为珍珠形,子粒顶部呈圆顶形如珍珠。

6.粉质型

又名软质种。果穗和子粒外形与硬粒种相似,但子粒无光泽。子粒胚乳完全由粉质淀粉组成,或仅在外层有一薄层角质淀粉。子粒乳白色,内部松软,容重很低,容易磨粉,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质原料。

7.甜质型

亦称甜质种(甜玉米)。乳熟期子粒含糖量为10%一18%,高达25%,比普通玉米高2~4倍。多鲜食、做蔬菜或制罐头。成熟时子粒的淀粉含量只有20%左右,脱水后表现凹陷,使种子皱缩,坚硬呈半透明状。胚乳多为角质,胚大。

1 8.有稃型

亦称有稃种。子粒包于长稃内(颖片和内外稃的变型),有的具芒。子粒坚硬,角质胚乳环生外层,有色泽,具有各种颜色和形状。植株多叶,雄花序发达,常有着生子粒的现象,高度自交不孕,是一种原始类型,很少栽培,可作饲料。

9.甜粉型

亦称甜粉种。子粒上半部为角质胚乳,下半部为粉质胚乳。

(二)生物学特性分类

1.生育期分类

根据玉米的生育期长短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类(表4—1)。玉米生育期的长短,随环境不同而改变。一般日照加长、温度变低时生育期加长。反之,则生育期缩短。因此,生态条件和地域习惯不同,在品种的熟期划分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我国北方的同一熟期划分的玉米生育期天数相对长于南方。

(1)早熟种:春播生育期70-100天(要求积温2000-2200℃)14-17片叶,千粒重150-250克,夏播生育期70-85天。

(2)中熟种:春播生育期100-120天(积温2300-2600℃)18-20片叶子,千粒重200-300克,夏播生育期85-95天。

(3)迟熟种:春播生育期120-150天(积温2600-2800℃)22-25片叶,千粒重300克左右,夏播生育期96天以上。

2.株型分类

植株茎叶角度和叶片的下披程度将玉米分为紧凑型、平展型和半紧凑型三种类型。

(1)紧凑型。表现为果穗以上叶片直立、上冲,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植株中部叶片比较长,而上部和下部叶比较短。紧凑型玉米群体的透光性能较好,对光能的利用率高,特别适合于高密度种植,具有较高的群体生产潜力,是目前高产玉米的主要类型。

(2)平展型。表现为果穗叶以上叶片平展,叶尖下垂,叶片与茎秆夹角大于45度。植株上部叶片较长,下部叶片较短,个体粗壮,群体透光性能差,不宜高密度种植。

(3)半紧凑型。株型介于紧凑型和平展型之间。 (三)其他分类

按播种季节:分为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冬玉米。

按玉米利用途径和经济价值:分为高油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青饲青贮玉米、高淀粉玉米、笋玉米等。

按玉米对环境适应性:分为抗旱品种、耐涝品种、耐瘠薄品种、耐肥品种、耐高温品种、耐低温品种等。

三、玉米生产概况

(一)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1.玉米的起源

据考古研究,玉米主要起源于中南美洲,栽培历史约有5000年。我国是糯玉米的起源地。 2。世界玉米的分布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较广的作物之一。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看,世界玉米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以北美洲的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

世界3大玉米带:

第一是美国玉米带,它包括12个州;

第二是中国玉米带,包括东北、华北两大平原和西南山区半山区;

第三是欧洲玉米带,包括多垴河流域的法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

2 3。玉米生产基本情况 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4亿hm2;总产量6亿t。1995—2001年的资料,玉米主要生产国家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排名次序如下:

种植面积较大的前10个国家:美国(2756~2821万hm2)、中国(2124~2270万hm2)、巴西(1254万—1271万hm2)、墨西哥(743万~761万hm2)、印度(595万—605万hm2)、南非(371万—374万hm2)、罗马尼亚(291万~298万hm2)、阿根廷(222万—250万hm2)、南斯拉夫(164万~182万hm2)、法国(171万~173万hm2)。

总产量较高的前10个国家:

美国(20616万—21930万t)、

中国(9850万—10829万t)、

巴西(2888万~3017万t)、

墨西哥(1596万—1 684万t)、

法国(1282万—1386万t)、

阿根廷(935万—1147万t)、

印度(936万—988万t)、

罗马尼亚(856万~922万t)、

南非(655万~766万t)、

南斯拉夫(596万~598万t)。

种植面积在150万hm2以上的单产较高的国家:

法国(7432~7915kg/hm2)、

美国(7439—7740kg/hm2)、

中国(4632~4753 kg/hm2)、

阿根廷(4134~4471 kg/hm2)、

南斯拉夫(3279~3699k8/hm2)。

4.世界玉米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玉米的利用逐步有粮食作物转变为以饲料和工业原料为主的兼用作物(粮-经-饲三元结构)。今后,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畜牧业和玉米工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世界玉米生产的总趋势是面积稳定,单产不断增加。采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努力提高玉米品质和单产是今后玉米生产的主攻方向。

今后世界玉米提高单产主要措施有:

一,培育和推广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杂交种;

二,增加施肥投入和科学施肥,发展混合肥料和高效复合肥料,重点考虑化肥与有机肥的配合问题;

三,迅速推广少耕法和免耕法,扩大面积;

四,系统工程及模式化栽培技术将进入实用阶段。如美国开发的CERES—MAIZE模型;玉米“专家系统” 等的推广应用。

(二)中国玉米发展概况 1。中国玉米的分布。

我国幅员辽阔,玉米的分布极广。东自台湾和沿海各省,西至新疆及西藏高原,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度的黑龙江黑河地区都有栽培。但主要分布在从黑龙江经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转向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的12个省(自治区),形成从东北到西南的一个弧形玉米带。玉米带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东北和华北是在平原上种植玉米,其他约65%的玉米分布在丘陵坡地上。

3 2。中国玉米种植区划(表4—2 )。可划分为6个玉米区:

Ⅰ.北方春播玉米区(除运城、临汾盆地以外的山西所有地区属于此区); Ⅱ.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运城、临汾盆地属于此区); Ⅲ.西南山地玉米区; Ⅳ.南方丘陵玉米区; V.西北灌溉玉米区;

Ⅵ.青藏高原玉米区。其中I、Ⅱ、Ⅲ主产区,占全国面积和总产80%,Ⅳ、V、Ⅵ为副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较少。

1、北方春播玉米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和甘肃的部分地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之一。

2、黄淮平原春、夏玉米区,淮河秦岭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江苏、安徽、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

3、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秦岭以南我国西南部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西西部、陕西西部、甘肃南部等地区。是我国主要玉米产区之一。

4、南方丘陵玉米区: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江苏和安徽的南部、广西和湖南以及湖北的东部。以一年三熟为主,春、夏、秋都可种玉米,少数地区有冬玉米。

5、西北灌溉玉米区:包括新疆、甘肃、河西走廊,一年一熟春玉米为主。

6、青藏高原玉米区:包括青海和西藏,播种面积小,增产潜力大。

3。中国玉米生产概况

4。专用玉米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一)优势区域布局原则

1.生态适宜。优势区域的生态条件符合《玉米栽培学》中划定的最适宜区或适宜区的指标要求。 2.社会经济条件较好。一是商品量大、商品率高,养殖、加工转化和外销能力较强;二是生产布局相对集中,种植面积大,单产水平高;三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田基本建设和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

(二)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

1.区域特点。地处著名的“黄金玉米带” ,是我国玉米大豆轮作区,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时空分布合理,与玉米生育期进程同步,玉米营养品质好,种植面积、产量占全国1/3以上,单产比全国高10%。玉米产量高,商品量大,商品率高。该区域是东北生猪主产区和东北肉牛、奶牛带,畜牧业发展潜力大,国家“十五”计划已经确定该区为畜牧业优先发展地区。区内大型玉米、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加工能力强,为玉米就地转化增值创造了条件。

2.主攻方向。一是控制玉米越区种植,降低玉米含水量,压缩第

三、四积温带和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连年干旱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地发展青贮玉米,实施玉米大豆轮作;二是培育与推广高产、抗逆性强的专用品种,提高玉米品质,大力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三是实行专用玉米专收、专贮,提高玉米的商品质量;四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玉米加工业,提高玉米就地“过腹”、“过机”转化能力,将玉米优势变为畜产品优势和加工产品优势。

(三)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

1.区域特点。该区气候和农田基本条件较好,有效灌溉面积达50%以上,玉米生产水平较高,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33%以上。区内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比较发达,地处中原肉牛带,拥有大型畜牧业生产、大中型饲料加工和大中型玉米加工企业,专用玉米需求量大,玉米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强。交通便利,距南方销区近,为专用玉米尤其是饲料玉米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条件。

3.主攻方向。一是推广早熟高产专用的饲料及加工用品种,提高专用玉米的商品品质和加工品质;二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从肥、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发展饲料加工 4 和工业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四)主要措施

1.推广专用玉米品种。重点引进、选育、推广早熟、高产的专用品种,推进专用品种区域化种植,严格控制越区种植,改善玉米品质,提高商品玉米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重点推广深松机、重型耙、精量播种机、覆膜机、联合收割机、灭茬机等大中型农机具及其配套设备。有组织地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

3.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合理轮作,东北推广玉米大豆轮作,黄淮海推广玉米与大豆、花生、棉花等轮作,减少玉米病虫害发生。推广生物(赤眼蜂等)防治技术。

4.推广平衡施肥技术。适当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在专用玉米优先发展区建立专家平衡施肥系统,调整施肥模型,校对施肥系数,做到一地一卡一配方。同时,开展测土、配方、加工、供应、施肥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

5.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田间水利建设,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旱作农业,实施沃土工程,培肥地力;推广节水灌溉、秸杆还田等技术。

6.推进专用玉米产业化经营。以专用玉米和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生产,形成产销衔接、利益联结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

(三)山西省玉米生产概况

1。山西玉米分布。山西省11个市、11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均有玉米分布,是山西省第2大粮食作物。

2。面积、总产、单产 3。山西省玉米种植区划 3.1 春播特早熟玉米区

包括大同市的新荣区、左云县,朔州市右玉县、山阴县、平鲁区,忻州市的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宁武县、静乐县、偏关县的高海拔地区。是全省玉米分布最少、单产最低的地区。

海拔高度1100~1300m,年平均气温3.5~5.5℃,≥10℃积温2095~2397℃,无霜冻期80~124d,安全生育期107~124d,只能种植80~90d的特早熟玉米,采用地膜覆盖可种植100d左右的中早熟玉米。

3.2春播早熟玉米区

包括大同市的天镇县、阳高县、大同县、南郊区全部,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左云县的平川及周围丘陵,朔州市怀仁县、应县、山阴县的平川地区,忻州市繁峙县、五台县、代县等的高海拔丘陵区。玉米播种面积约12万hm2 左右。

海拔高度930~1100m,年平均气温5.6~7.0℃,≥10℃积温2600~2867℃,无霜冻期125~130d,玉米全生育期降水345.0~424.4mm,春旱严重,但多数玉米分布于水浇地上。

3.3春播中晚熟玉米区

包括忻定盆地,晋中市、吕梁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全部及临汾市的东西丘陵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约45万hm2 ,又分为六个亚区。

3.3.1忻定盆地丘陵中熟玉米亚区

包括忻州市的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等县(市)的盆地及沿盆地周围的半丘陵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约10万hm2 。

海拔高度790—860m,年平均气温8.0~9.0,≥10℃积温2600~2867℃,无霜冻期145~155d,全生育期降水量337.2~400mm ,玉米多分布于水浇地。种植制度为不稳定两年三熟制。

5 3.3.2晋西黄土丘陵中熟玉米亚区

包括忻州市的河曲县、保德县,吕梁市的兴县、临县、岚县、方山县、柳林县、离石区、石楼县、交口县全部,交城县、文水县的高海拔地区,临汾市的永和县、隰县、乡宁县、大宁县、吉县等。玉米播种面积约6.7万hm2 。

海拔高度1000~1210m,年平均气温8.0~10.0℃,无霜冻期145~165d ,≥10℃积温3100~3400℃。该亚区耕作制度基本为一年一熟制。

3.3.3晋东太行丘陵中熟玉米亚区

包括阳泉市郊区、平定县、盂县,晋中市的寿阳县、昔阳县、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的全部,榆次区、太谷县的部分丘陵山区。玉米播种面积约5万hm2 。

海拔750—1200m地区,年平均气温8.8~10.4℃,无霜冻期125~147d ,≥10℃积温2742.1~3245.5℃。

3.3.4上党盆地及太行丘陵中晚熟玉米亚区

包括长治市郊区、长治县、潞城市、黎城县、屯留县、襄垣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长子县、壶关县、平顺县,晋城市陵川县、高平市、泽州县,临汾地区安泽县、古县等高海拔丘陵区。玉米播种面积16.7万hm2。

海拔高度660~1100m ,年平均气温7.9~11.7℃,无霜冻期125~170d ,≥10℃积温2943.5~3687.8℃,玉米生育期内降水306.4~510.8mm 。

3.3.5太岳、中条丘陵春播晚熟及夏播特早熟玉米亚区 包括晋城市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还有运城市的垣曲县、临汾市的翼城县、安泽县等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约4万hm2 ,是春播中晚熟区中最小的一个亚区。

玉米分布于海拔600~1200m地区,年平均气温9.4~11.7℃,无霜冻期165~178d ,≥10℃积温3200~3700℃,玉米生育期间降水量500mm左右。本区为春、夏玉米兼种区。

3.3.6晋中盆地春播晚熟及夏播特早熟玉米亚区

包括太原市尖草坪区、小店区、晋源区、清徐县,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祁县、平遥县、介休市、灵石县,吕梁市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孝义市等县(市、区)的平川及盆地周围的浅阶地和半丘陵地区。种植面积6.7万hm2,为本省玉米主要产区之一。

海拔高度750—900mm,年平均气温9~10.5℃,无霜冻期160~165d ,≥10℃积温3176~3478℃(80%保证率),玉米生育期间降水量340~410mm ,常出现春旱。

本亚区冬小麦面积大且产量高而稳定,麦收后可复播生育期90天以内的夏大豆、夏谷子及绿豆等,为典型的两年三作区。本亚区是春播晚熟与夏播特早熟玉米兼种区。

3.4夏播中早熟玉米区

包括临汾地区的盆地区和运城地区,80%为夏播玉米,玉米播种面积约13.3hm2 ,约占全省玉米面积的16.7%。本区分为两个亚区。

3.4.1临汾盆地夏播玉米亚区

该亚区位于吕梁山和太岳山之间,北起灵石口,南至稷王山。包括临汾市的尧都区、霍州市、洪洞县、襄汾县、曲沃县、侯马市、翼城县、浮山县、运城市的新绛县、绛县,稷山县、万荣县、河津市等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海拔高度389.3~584.5m ,无霜冻期170~190d ,≥10℃积温3900~4100℃,夏玉米生育期间降水量300~370mm。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以麦后套种或直播玉米较为常见,套种采用中熟品种,直播采用中早熟品种。

3.4.2运城盆地夏播玉米亚区

该亚区包括盐湖区、闻喜县、夏县、临猗县、万荣县、永济市、芮城县、平陆县、垣曲县等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海拔高度300~500m ,无霜冻期180~210d ,年平均气温11.9~14.2℃,≥10℃积温3700~ 6 4400℃,夏玉米生育期间降水量300~350mm。该亚区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90%以上为夏播玉米,以麦后复播为主。

第二节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玉米的生育进程

(一)玉米的一生

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为玉米的一生。它经过种子萌动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雄开花、吐丝、受精、灌浆直到新的种子成熟,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

(二)玉米的生育阶段

1.苗期阶段(播种至拔节) 是以生根、长叶、茎节分化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一般春玉米约35d,夏玉米20~30d。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茎叶生长缓慢,根系发展迅速。为此,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为玉米生产打好基础。

2.穗期阶段(拔节至开花) 是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是决定穗数、穗的大小、可孕花数的关键时期,奠定结实粒数的基础。一般历时27~30d。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增大,根系继续扩展,干物质迅速增加。同时,雄雌穗迅速分化,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为此,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粗壮敦实,以达到穗多、穗大的丰产长相。

3.花粒期阶段(开花至成熟) 此期经历时间,早、中、晚熟品种30~40~50d。这个阶段的生育特点是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经过开花、受精而进入子粒产量形成阶段。此期主要功能叶片是植株的中、上层叶片,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重要时期。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叶片,提高光合强度,促进粒多和粒重,达到丰产。

(三)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生育期

是玉米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生育期长短与品种、播种期和温度等有关。一般早熟品种或温度较高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

玉米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相差很大,最早熟的品种只有55~65天,最晚熟的品种长达160~200天,一般在100~135天。山西省不同生态区玉米生育期长短不一致,北部春播特早熟区75—90天;北部春播早熟区一般在90~115天,中部中晚熟区一般在110~135天,南部夏播中早熟区在90~105天。

2.生育时期

在玉米一生中依据玉米植株形态学上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称为生育时期。 (1)出苗期 指幼苗的第一片叶出土,苗高2~3厘米的日期。

(2)拔节期 以玉米雄穗生长锥进入伸长期为拔节的主要标志,植株有6~7个展开叶片,叶龄指数约为30%左右。

(3)大喇叭口期 植株外形是果穗叶及上下两片叶大部伸出,约有12~13展开叶,内部雌穗正处于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约为60%,距抽雄穗10天左右。

(4)抽雄期 雄穗主轴露出顶叶3~5厘米,营养生长基本结束,雄穗分化已经完成。 (5)开花期 雄穗主轴小穗花开花散粉的日期,此时雌穗的分化发育接近完成。

(6)吐丝期 雌穗花丝从苞叶伸出2厘米左右的日期。正常情况下,抽丝期与雄穗开花期同时或迟1~2天。

7 (7)成熟期 籽粒变硬,呈现品种固有的形状和颜色,并见胚位下方尖冠处出现黑色层。

二、玉米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建成

(一)根的形态与功能

1.根的种类 玉米根系是须根系,由胚根和节根组成。 2.根的生长与分布

(1)根的伸展方向。玉米根在土壤中的伸展方向与根的种类及生育时期有关。胚根从伸出到衰亡都是直向伸长,各层节根都呈辐射状倾斜伸长。拔节后节根伸展方向发生明显变化,由斜向伸长转为直向伸长。

(2)玉米根在土壤中分布。不同生育时期不同。

苗期根系分布在0~40cm土层中,其中0~20cm土层根量占该期总根量的90%左右;

拔节期根的入土深度可达100cm,其中0~40cm土层根量占该期总根量的90%左右;

至开花期,根系入土深度可达160cm,0~40cm土层根量占该期总根量的80%左右;

至蜡熟期,根系入土深度可达180cm,0~40cm根量占该期总根量的55%左右,40~180cm土层根量占45%左右。

(3)玉米根系在不同土层深度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据研究,大喇叭口期,10~20cm土层中根·系吸收32P的活力最强,占标记土层吸收32P总量的90%;至乳熟期吸收活跃层下移到20~40cm。

(4)指导施肥的意义。玉米的主体根系分布在0~40cm土层中,随着生育期的推迟,后期深层根量增加。在生产中,基肥深施有利于根系的吸收,若是追施化肥,则以深施10cm以上和距离植株10cm较为合适。

3.根的功能。(1)吸收养分和水分。通过根毛来进行。根系吸收的无机盐,一部分通过导管输送到植株各部分。(2)支持植株(3)合成作用。合成复杂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

(二)茎的形态与功能

1.茎的发生

胚中就已有5~7个节间未伸长的茎。盾片是第一叶,其着生处是茎的第一节,胚芽鞘是第二叶,其着生处是茎的第二节。下胚轴是第一节间,中胚轴是第二节间。

习惯将出苗后中胚轴伸长的部位叫做“根颈”(地中茎)。胚芽鞘着生处叫做胚芽鞘节,第一完全叶着生位置叫做茎节第一节。胚芽鞘与主茎之间的第一个节间,叫第一节间,余者节位依次类推。

2.茎的形态与生长 (1)玉米茎的高度。因品种、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低于2m的为矮秆型,2.7m以上的为高秆型,2-2.7m的为中秆型。生产上采用的杂交种一般植株为中矮秆型。

(2)节数。15—24个节,其中3—7个茎节位于地面以下。第1~4节较紧密,节间很短,仅0.1~0.5cm,从第5节间开始伸长。节间的粗度由茎基部向顶端节间粗度逐渐变细;而节间长度从茎基部到顶端逐渐变长。

玉米茎节数目至拔节期已经形成。拔节后则主要是由居间分生组织增长,使节间不断伸长。各节间伸长的顺序是从下向上逐渐进行。至雄穗开花期,茎的高度不再增加。玉米的维管束无次生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增粗生长,但可以借助初生分生组织进行增粗,使茎加粗。玉米茎秆的增长速度,一般小喇叭口期以前增长速度慢;从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增长速度最快;从抽雄到开花期,增长速度减慢。

3.茎的功能。 (1)运输水分和养分(2)支撑叶片,使之均匀分布,便于光合作用的进行。(3)贮藏养分,后期可将部分前期贮存的养分转运到子粒中去。(4)果穗发生和支持器官。

4。玉米茎的结构功能特点。 (1)具有向光性和负向地性,当植株倒伏后,它又能够弯曲向上生长,使植株重新站起来,减少损失。(2)玉米茎秆多汁,髓部充实而疏松,富含水分和矿物质。(3)茎的基部节上的腋芽长成的侧枝称分蘖。一般情况下,分蘖结穗的经济意义不大。但许多青饲 8 玉米具有多分蘖是青体高产的特征。

(三)叶的形态与功能

1.叶的形态特征

(1)玉米叶的组成。玉米完全叶由为叶鞘、叶片、叶舌、叶环(叶枕)四部分组成。叶鞘包着节间,有保护茎秆和贮藏养分的作用。叶片着生于叶鞘顶部的叶环之上,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中央纵贯一条主脉,主脉两侧平行分布着许多侧脉;叶片边缘带有波状皱纹。玉米叶舌着生于叶鞘和叶片交接处,紧贴茎秆,有防止雨水、病菌、害虫侵入叶鞘内侧的作用。

玉米多数叶片正面有茸毛,只有基部第1—6片叶(早熟种少,晚熟种多)是光滑无毛的,这一特征可以作为判断玉米叶位的参考。如:

5光6毛 6光7毛

(2)玉米叶片数量。着生在茎节上,互生排列。一生中主茎出现的叶片数目因品种而不同,早熟品种通常为14~16片,中熟品种17~19片,晚熟品种20—24片。

(3)玉米叶片的解剖特征。

玉米叶片的横断面可分为表皮、叶肉及维管束。叶子的上下表皮都布满气孔。上表皮每平方厘米约有5600个气孔,下表皮约有8000个。

上表皮还有一些特殊的大型细胞,称运动细胞。这些细胞壁薄,液泡很大,有控制叶面水分蒸腾的作用。

在表皮以为叶肉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叶肉维管束有特别发达的维管束鞘。维管束鞘细胞内含许多特殊化的叶绿体,这是C4作物的重要特征。

(4)各叶面积在植株上分布。玉米一生主茎各节位叶面积的大小因品种而异。但所有品种各叶面积在植株上分布都是中部最大。一般果穗叶及其上下叶(棒三叶)叶片最长、最宽,叶面积最大,单叶干重最高。这种叶面积分布有利于果穗干物质的积累。

2.叶的分组与功能 玉米全株叶片可根据着生节位、特征和生理功能划分为四组: (1)基部叶组(根叶组)。一般着生在地下稍许伸长的茎节上。是从出苗至拔节期逐渐伸展形成的。叶片光合产物主要供给根系生长。

(2)下部叶组(茎(雄)叶组)。着生在地面以上的数个茎节上。是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雌穗小花分化)伸展形成的。叶片光合产物主要供给茎秆,其次满足雄穗生长发育的需要。

(3)中部叶组(穗叶组)。着生在果穗节及其上下几个茎节上。是从大喇叭口期至孕穗期伸展形成的。叶片光合产物主要供给雌穗生长发育。

(4)上部叶组(粒叶组)。着生在雄穗以下几个茎节上。是从孕穗至开花期伸展形成的。叶片光合产物主要供给子粒生长发育。

3。 “生长中心”与“供长中心叶”。

(1)“生长中心”。玉米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叶片,为建成特定器官奠定了基础,也就形成了不同节位叶片之间大体上的分工。玉米在某一生育时期的主要生长器官,可称之为“生长中心” (如根、茎、穗、粒等器官),

(2) “供长中心叶”。为生长中心器官提供光合产物的主要叶片,可称之为“供长中心叶” (如根、茎、穗、粒叶组等)。

通过观察叶片的伸展过程,判断玉米的生长时期,掌握生长中心,从生长中心着眼,从供长中心叶入手,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达到高产之目的。

三、玉米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建成

(一)花序的形态与分化过程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位、异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95%以上。 1.雄花序

9 又称雄穗,圆锥花序,着生于茎秆顶端。由主轴、分枝、小穗和小花组成。主轴有4—11行成对小穗。主轴中、下部有15—25个分枝,上有2行成对小穗。

(1)雄小穗构成 每对雄小穗中,一为有柄小穗,位于上方,一为无柄小穗,位于下方。每个雄小穗基部两侧各着生一个颖片(护颖),两颖片间生长两朵雄花。每朵雄性花由一片内稃(内颖),一片外稃(外颖)及3个雄蕊组成(图4—3)。每个雄蕊的花丝顶端着生一个花药。1个正常雄穗,能产生1500万~3000万个花粉粒。

(2)雄花开花特点

玉米雄穗抽出2—5d开始开花。顺序是从主轴中上部开始,然后向上向下同时进行。各分枝的小花开放顺序同主轴。一个雄穗从开花到结束,一般需7~10d,长者达11~13d。天气晴朗时,以上午开花最多,下午显著减少,夜间更少。

玉米雄穗开花的最适温度是20—28℃,温度低于18℃或高于38℃时,雄花不开放。开花最适相对湿度为65%~90%。

2.雌花序

雌花序又称雌穗,肉穗花序,受精结实后即为果穗。 (1)玉米雌穗结实特点是:

1)腰穗性。雌穗由茎秆中部叶腋中的腋芽发育而成,果穗位于茎秆腰部(中部)。

2)潜在的多穗性。玉米除上部4~6节外,全部叶腋中都能形成腋芽,地上节上的腋芽进行穗分化到早期阶段停止,不能发育成果穗,只有上部1—2个腋芽正常发育形成果穗。

3)主茎结实性。推广品种的基部节(地下节)的腋芽不发育或形成分蘖,但分蘖一般不能成穗。 玉米的果穗为变态的侧茎,果穗柄为缩短的茎秆,节数随品种而异,各节着生1片仅具叶鞘的变态叶即苞叶,包着果穗,起保护作用。

(2)果穗的构成。由穗轴和雌小穗构成。穗轴白色或紫红色,重量占果穗总重量的20%~25%。穗轴节很密,每节着生两个无柄小穗,成对排列。每小穗内有两朵小花,上位花结实,下位花退化,故果穗上的行粒数为偶数,一般为12~18行,亦有8~30行的。每穗粒数有200~800粒或更多些,一般多为300—500粒。果穗的粒行数、行粒数和穗粒数的多少,均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

(3)雌小穗构成。基部两侧各着生一个革质的短而稍宽的颖片(护颖),颖片内有两个小花,其中一个退化的小花,仅留有膜质的内外稃(颖)和退化的雌、雄蕊痕迹。另外一个结实小花,包括内外稃(颖)和一个雌蕊及退化的雄蕊。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图4—4)。通常将花柱和柱头总称为花丝。花丝顶端分叉,密布茸毛分泌黏液,有黏着外来花粉的作用,花丝任何部位都有接受花粉的能力。

(4)雌穗的吐丝与授粉。雌穗一般比同株雄穗开始开花晚2—5d,亦有同时开花的。一个雌穗从开始抽丝到全部抽出,需5—7d。花丝长度15—30cm,若长期得不到受精,可延长至50cm左右。同一雌穗上,一般位于雌穗基部往上1/3处的小花先抽丝,然后向上下伸展,顶部小花的花丝最晚抽出,当粉源不足时,易发生顶部花丝得不到授粉而造成秃顶的现象。有些苞叶长的品种,基部花丝要伸得很长才能露出苞叶,抽丝很晚,也影响授粉,造成果穗基部缺粒。所以开花后期人工辅助授粉很重要。

玉米雄花序的花粉传到雌穗小花的柱头上叫授粉。微风时,散粉范围约1m,风力较大时,可传播500—1000m。花粉落到花丝在适宜条件下10min即发芽,30min形成花粉管。2h左右,花粉管进入子房,抵达胚乳,进行双受精。从花丝接收花粉到受精结束一般需要18~24h,从花粉管进入子房至完成受精作用需2~4h。花丝在受精后停止伸长,2~3d变褐枯萎。

3.雄、雌穗分化进程

玉米雄、雌穗的分化与形成,是个连续发育的过程。根据变化过程中形态发育特点,均可分为生长锥未伸长期、生长锥伸长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和性器官发育形成期等5个时期。

(二)种子构造及其形成

10 1.种子的形态结构 玉米种子实质上是果实(颖果),习惯称之为种子或子粒。其形态、大小和色泽多样。一般千粒重为200~300g,小的仅为50g,大的可在400g以上。

种子的颜色有黄、白、紫、黑、花斑等色。我国最常见的为黄色与白色两种。每个果穗种子占果穗干重的百分比(出粒率)75%—85%。玉米的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3个主要部分组成(图)。

2。 “尖冠”与黑色层。

(1)尖冠。在种子与穗轴的连接部分有一尖形的果柄(称为“尖冠”)。它使种子附着在穗轴上,果柄与种皮相连,在植物学上是穗轴的一部分。

(2)黑色层。脱粒时,果柄常常留在种子上,种子去掉果柄后,可看到胚的黑色覆着物,称为黑色层。出现黑色层是种子生理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完熟期的标志。

五、玉米生长发育与生态条件

(一)玉米对光照的要求

1.玉米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玉米是喜光作物,属于C4植物。与水稻、小麦等C3作物相比玉米光饱和点较高。小麦和水稻等C3植物,光合有效辐射(波长在400~700nm范围内的光辐射)为800—1 000μmol/ (m2·s)时,即达到光饱和点,试验证明玉米在光合有效辐射达到2000μmol/(m2·s)时,也未曾测得光饱和点(图4—8)。

一般来说,属C3植物的小麦和水稻在正常充分的光照条件下净光合强度(CO2)为15~30μmol/(m2·s),而玉米净光合强度(CO2)则可以达到30~60μmol (m2·s)。玉米在高光强下表现出高光效的特点。其原因之一是在自然充分光照条件下,基本不存在光抑制。玉米的高光饱和点和高光合速率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和子粒产量的形成,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物质生产和产量水平。

2.玉米对光照时数的要求

属于短日照作物。玉米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一般要求日照时数播种至乳熟每天至少为7~9h,乳熟至成熟每天要大于8h。

在引种时要特别注意品种对光照时数的要求。一般我国南方玉米品种向北方引种时,往往由于日照时数长和温度低造成生育期延迟,植株高大,叶数增加。北方的品种向南方引种时,结果相反。但这种反应还因品种的特性而异。

(二)玉米对温度的要求

1.玉米全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 玉米原产于热带,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的特性。玉米的生物零点温度为10℃,在整个生育期间只有达到品种要求的一定的有效积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成熟。

2.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 (1)播种-出苗

种子发芽要求最低温度为6—7℃,春玉米的最适温度为10~12℃。土壤5~10cm温度稳定在10℃以上的时期作为春播玉米的适宜播期。。

(2)出苗至拔节

玉米出苗适宜温度为15~20℃,土壤温度在20~24℃时,对根系生长有利。当地温下降到4.5℃时,根系生长完全停止。玉米苗期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幼苗在—2~—3℃时,虽然会受到伤害,但及时加强管理,或低温持续时间短,气温回升快,植株还可恢复生长,对产量不会有显著影响。

(3)拔节至抽雄

春玉米日均温18℃时开始拔节。拔节至抽雄期的生长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温度成正相关。穗期在光照充足,水分、养分适宜的条件下, 日平均温度为22~24℃时,既有利于植株生长,也有利于幼穗发育。

(4)抽雄至授粉

11 花期要求日均温26~27℃,此时空气湿度适宜,可使雄、雌花序开花协调,授粉良好。低于18℃时,不利于开花授粉。当温度高于32—35℃,空气湿度接近30%,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雄穗开花持续时间缩短,雌穗抽丝期延迟,而使雌雄花序开花间隔时间拖长,易造成花期不能相遇。同时由于高温干旱,花粉粒在散粉后1~2h内即迅速失水(花粉含60%水分),甚至干枯,丧失发芽能力。花丝也会过早枯萎,寿命缩短,严重影响授粉,造成秃顶、缺粒。遇上述情况,应及时浇水提高土壤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高温干旱的影响。

(5)授粉至成熟

此期最适宜于玉米生长的日平均温度为22~24℃。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干物质积累越快,千粒重越大。当温度低于16℃,玉米的光合作用降低,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影响淀粉合成、运输和积累,导致粒重降低,影响产量。

六、玉米的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

(一)光能利用及其限制因素

1.玉米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潜力 玉米光合作用以有机物质的形式贮存的化学能只占总辐射的5.2%。但在自然生产条件下,玉米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低于1%,部分玉米高产田能达到3%左右。由此可见,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潜力相当大。

2.限制光能利用的因素

(1)漏光损失。低产田较多的光漏射到地面上,这种漏光占全部入射光的20%~50%。 (2)光分布不合理。由于群体过大或使用的品种茎秆高,叶片宽大,茎叶夹角大,互相遮阳,限制了光在群体内部的透射和均匀分布,下部叶片处于光补偿点以下,因而整个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低。

(3)基因型光合能力的限制。玉米品种之间光合能力有很大差别,最高与最低者可相差50%左右。叶绿素含量高、叶片含氮量高、比叶重大的,光合速率就高。

(4)不良的环境条件的限制。如温度过低或过高,水分亏缺与渍涝,无机营养缺乏或失衡等都会导致光能利用率低,产量下降。

(二)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

1.玉米的光合特征

(1)玉米的光合作用由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协同完成。在叶肉细胞中存在着C4途径的高效二氧化碳同化机制,以保证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在相对低的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

(2)低光呼吸、低二氧化碳补偿点。玉米二氧化碳补偿点较C3植物低得多,据测定为0~10μl/L,C3植物为21~800μl/L。水稻光呼吸为3.0μmol/(m2·s),而玉米光呼吸为0.05μmol/(m2·s),光呼吸低,耗损的光合产物少,因此它的光合效率高

2.最适叶面积系数及其动态变化 (1)最适叶面积系数。

当叶面积系数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生产和产量不再明显增强。此时的叶面积系数称为最适叶面积系数。平展型品种的最适叶面积系数为4~5,紧凑型品种为6~7。

(2)群体叶面积的变化

1)指数增长期。从出苗至小喇叭口期。群体叶面积与时间成指数规律增加。 2)直线增长期。从小喇叭口期至抽雄期。群体叶面积与时间成正比增加。

3)稳定期。抽雄期至乳熟末期。群体叶面积进入高而稳的时期。至开花期,叶面积系数达最大值。最大叶面积稳定时间越长,则光能利用率和产量也越高。应采取措施,保证较长的叶面积稳定期。

4)衰亡期。乳熟末期至完熟期。下部叶片开始死亡,绿叶面积迅速减少,此期正值子粒有 12 效灌浆期的后半段,果穗干重约50%是在本期积累的。如果叶面积迅速减少,对产量极为不利。多保持一些绿叶,可以积累更多的干物质。许多高产典型证明,成熟时保持叶片的绿色状态,是高产的重要特征。

3.光合势与物质生产

光合势是光合面积与光合时间乘积。也称为叶面积持续期。在一定范围内光合势越大,光能利用率越高,群体生产干物质与积累越多,产量也越高。但超过合理范围后,产量反而降低。

4.群体净同化率与物质生产

群体净同化率出现两个高峰。出苗至拔节2.25μmol/(m2·s),拔节至大喇叭口2.70μmol/(m2·s),大喇叭口至授粉后15 d 1.93μmol/(m2·s),授粉后15~25 d为2.95μmol /(m2·s),授粉后25一35d为0.90μmol/(m2·s),授粉后35d至成熟0.85μmol/(m2·s),平均为1.90μmol /(m2·s)。

5.生物产量与经济系数

欲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方面必须积累更多的干物质,即取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另一方面,要使累积的干物质尽可能多地转移分配到子粒中去。玉米的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823**)。玉米的经济产量不仅取决于生物产量,也取决于经济系数。生产中经济系数为0.3~0.5。在一般情况下,生物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密度后,生物产量不再增加或增加较少,而经济系数则随密度的增加而有降低的趋势(表4—4)。

(三)源、库、流与产量形成

要获得玉米高产,一是光合产物的供应要充足,即“源”(source)足;二是子粒能容纳较多的光合产物,即“库”(sink)大;三是将光合产物运送给子粒库的转运系统要通畅,即“流”(flow)畅。

1. 源

光合产物的供应是子粒产量形成的根本来源。在子粒产量形成中,源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建库”。为库的建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光合产物供应充足时,库的数量、大小明显增加;

二是“充库”。为库的充实提供了物质保证,光合产物充足时,建成的库能够迅速充实。反之则穗小、粒瘪甚至败育。因此一般认为影响当前玉米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是同化物的供应,即“源”的不足。

2.库

玉米库的能力和库强度(子粒多少、大小和代谢活性)在产量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库的强度直接决定着干物质在子粒中的贮存数量和分配比例。库的强度高,同化物转化为子粒产量的潜力大。库的强度对光合源也有很大的反馈调节作用。库强度大能促进光合速率的提高,反之则削弱之。库强度控制着灌浆速度。在子粒灌浆期间,如果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子粒能从其他器官得到一定有机物质,维持一定的灌浆速度。试验证明,在低产条件下,灌浆期间的同化物是供过于求的,因此在某种条件下,库也可能成为产量限制的主要因素。

3. 流

源与库之间的输导系统是物质运输的通道,其运输效率对产量起重要作用。从光合源制造的有机物装载进入叶脉韧皮部,通过叶柄、叶鞘和茎的运输,然后进入子粒卸载,都可能因不同原因而受到阻碍。如干旱、高温、低温及倒伏等都可能降低灌浆速率。大多试验证明,输导系统对玉米子粒产量影响不大,说明正常条件下的运输能力能够满足子粒灌浆的要求。

第三节 玉米栽培技术

一、玉米的群体结构与合理密植技术

13 (一)群体结构与光分布

1.群体结构的概念

含群体的组成、群体密度、群体分布与群体动态变化等。

(1)群体组成——单作的玉米田叫单一群体,由两种以上作物组成的群体称复合群体。 (2)群体密度——单位面积内的基本株数或穗数的多少。

(3)群体分布——垂直分布包括茎、叶、穗的高度和层次,其中特别是叶的分布层次与角度对群体光合作用影响最大;水平分布包括植株分布的均匀度和整齐度,以及株行距的配置。

(4)群体动态变化——不同生育阶段叶面积变化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等。 2.群体光能分布

光能在群体内部的分布状况直接关系到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入射到玉米群体的阳光在透射过叶层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叶片等器官所截获,所以在群体内自上而下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1)叶面积与光分布。玉米群体中的光分布与叶面积和叶角度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玉米群体的光分布与叶面积的关系基本上符合门司和佐伯提出的公式:

IF=I0 e

-KF

即 ln=

IF= — KF I0IF=I0e-KF 即 ln (IF/ I0)= - KF 式中的F为从冠顶到一定群体高度下累积的叶面积系数,I0为冠层以上入射光强,IF为F累积叶面积的群体层次光强,k是为消光系数。公式中的消光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群体中的叶角度和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因素。k值的大小代表群体的光分布特性,是入射光通过每层叶面积时所减低的比例常数,其数值越大,越不利于群体的光能利用。据测定,群体不同,所计算的消光系数有一定差异,即随密度增加,消光系数变小,若超过合理的密度范围,光在各叶层的分布不合理,光能吸收变少,由于影响了光能的利用而造成减产。

研究表明,当玉米冠层的光截获率为95%时的叶面积系数为临界叶面积系数(LAl)。临界叶面积系数的大小与冠层基部的光补偿点有关。一般条件下,最大的光照强度为2000μmol/(m2·s),95%光截获率就意味着冠层基部的光强为100μmol/(m2·s),大致处于玉米的光补偿点。

上式表明,在任何作物群体中,光强度均自上而下呈指数函数规律下降。也就是说,当自然光

-K进入作物群体冠层后,每通过叶面指数1时;光照就会减弱e。这里光强减弱的快慢取决于K值的大小,K值越大,光强减弱越快,换句话说,K值越小,光线透入群体下层的性能就越好。

以玉米为例,据测定,一般平展型玉米的消光系数为0.7,这样,光强每通过叶面积指数为1-K-0.7时,光强就会减弱e=e=0.5,即减弱50%。以白天平均自然光强2.0万勒克斯计,玉米平均光补偿点以0.1万勒克斯计,则:

-0.7×1当光通过叶面积指数1时,该层的实际光强IF=2.0×e=1.0(万勒克斯);

e-0.7×2当光通过叶面积指数2时,该层的实际光强IF=2.0×=0.5(万勒克斯);

e-0.7×3 当光通过叶面积指数3时,该层的实际光强IF=2.0×=0.25(万勒克斯);

-0.7×4.28 当光通过叶面积指数4.28时,该层的实际光强IF=2.0×e=0.1(万勒克斯)。 此时,该层叶片的光强为光补偿点,即该群体的最适叶面积指数为4.28。 (2)株型、密度与光分布。

1)株型与光分布。紧凑型玉米茎叶夹角小,有利于群体的中下层照光。虽然单株叶片采光量低于平展型玉米,但紧凑型玉米具有较强的耐密性,群体采光量又超过平展型玉米,从而有利于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

2)密度与光分布。一般随着群体密度提高,透射到地面上的光能逐渐减少,而冠层光能反射率和群体内光能截获率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如果群体密度过小,则透射到地面的光能较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4 玉米的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均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表4—5)。密度过稀,不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养分和阳光,虽然单株生长发育好,穗大、子粒饱满,但由于减少了全田的总穗数,从而造成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种植过密,虽然每公顷总穗数增加了,但因造成全田荫蔽,通风透光不良,严重抑制了单株的生长发育,造成空秆、倒伏、穗小、粒轻,也降低单位面积产量。只有种植密度合理,穗数、粒数、粒重协调发展,才能增产。

1.密度与穗数的关系

穗数是构成产量的因素之一。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穗数也随之增加,一般来说穗数和密度呈渐近线关系。即随着密度的增加,穗数的增长比数越来越小,最后表现一定值。在密度与穗数的关系中,穗数之所以不随密度按等比例增加,其原因是空秆率总是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双穗率总是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2.密度与穗粒数的关系

穗粒数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密度越大,每穗粒数越少。肥水条件可以缓和减少的幅度,即水肥条件越好,穗粒数下降越慢,但不能改变减少的趋势。耐密性强的品种下降速度比不耐密品种缓慢一些。

3.密度与千粒重的关系

玉米的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密度越大,千粒重越小。不过粒重降低速度比穗粒数慢得多,它是产量构成较为稳定的因素。

(三)合理密植的原则与种植方式

1.合理密植为什么能增产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和栽培条件的改变确定适宜密度,使群体的最适叶面积系数的光截获率达到95%左右,光能在冠层中分布合理。同时,保证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使穗数、粒数和粒重三者的乘积达最大值。

2。合理密植的原则

合理密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中心环节,影响密度的因素有品种、土壤肥力、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应根据以上情况,确定适宜密度,方能使群体和个体趋向统一,使产量三要素乘积达最大值,实现高产。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品种定密度。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生育期短品种的宜密;春播品种宜稀,夏播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

(2)根据肥水条件定密度。地力低者宜稀,地力高者宜密;水肥条件差者宜稀,水肥条件好者宜密;旱地宜稀,水浇地宜密。

(3)根据日照、温度等定密度。长日照、气温低的地方宜稀,短日照、气温高的地方宜密;北方宜稀,南方宜密。

根据目前品种类型和条件,春玉米适宜密植为:平展型中晚熟杂交种,45000~52500株/hm2;紧凑型中晚熟和平展型中早熟杂交种,60000~67500株/hm2;紧凑型中早熟杂交种,67500~75000株/hm2。在上述品种适宜密度范围内,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可采用适宜密度上限,一般田可采用适宜密度的中、下限。夏玉米比春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相应增加4500~5250株/hm2。

2.种植方式 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作用,密度起主导作用。在密度加大时,配合适当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密植的增产效果。

(1)等行距种植。种植行距相等,一般60—70cm,株距随密度而定。其特点是植株抽穗前,叶片、根系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养分和阳光。但在高肥水、高密度条件下,生育后期行间郁闭,光照条件差,群体个体矛盾尖锐,影响产量提高。

(2)宽窄行种植。也称大小垄,宽行80~90cm,窄行40—50cm,株距根据密度确定。其特点是植株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生育前期对光能和地力利用较差,但能调节玉米后期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在高密度、高肥水的条件下,由于大行加宽,有利于中后期通风、透光,使“棒三叶”处于良好的 15 光照条件之下,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产量较高。但在密度小,光照矛盾不突出的条件下,大小垄就无明显的增产效果,有时反而减产。

二、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一)玉米必需的矿质元素

1。玉米进行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矿质元素中,大量元素为氮、磷、钾;常量元素为钙、镁、硫;微量元素为铁、锰、铜、锌、钼、硼等。

2。吸收量排序。玉米一生对矿质元素吸收最多的是氮素,其他依次为钾、磷、钙、镁、硫、铁、锌等,玉米每生产百公斤子粒需要大量元素的基本数量与比值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2.5(kg):1.0(kg):2.5(kg)。

3。确定玉米需肥量时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产量水平 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单位面积玉米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吸收总量亦随之提高,但形成100kg子粒所需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量却下降,肥料利用率提高。确定玉米需肥量时应当考虑到产量水平间的差异。

(2)品种特性 一般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适于密植的品种需肥量大;反之,需肥量小。 (3)土壤肥力 肥力较高的土壤,由于含有较多的可供吸收的速效养分,因而植株对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吸收总量要高于低肥力土壤条件,而形成百千克子粒所需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量却降低,说明培肥地力是获得高产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重要保证。

(4)施肥量 一般随施肥量增加产量水平亦随之提高,形成百千克子粒所需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量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相对降低。

(三)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动态

玉米氮、磷、钾的吸收积累量从出苗至乳熟期随植株干重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钾的快速吸收期早于氮和磷。

从不同时期的三要素累积吸收百分率来看,玉米抽雄以后吸收氮、磷的数量均占50%左右。因此,要想获得高产,除要重施穗肥外,还要重视粒肥的供应。

玉米对氮、磷、钾吸收强度最大时期是在拔节至抽雄期,即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的时期,此期重施穗肥,保证养分的充分供给是非常重要的。在授粉至乳熟期,玉米对养分仍保持较高的吸收强度此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

玉米子粒中的三要素的累积总量约有60%是由前期器官积累转移进来的,约有40%是由后期根系吸收的。玉米施肥不但要打好前期的基础,也要保证后期养分的充分供应。

(四)玉米施肥

1.基肥

施用方法有撒施、条施和穴施。春玉米在秋、春耕时结合施用。夏玉米与小麦套种时对前茬作物增施有机肥料而利用其后效。旱地春玉米或夏玉米施部分无机速效化肥作基肥,增产显著。基肥应重视磷、钾肥。土壤有效磷在10mg/kg以下,施磷肥增产效果极显著;16~20mg/kg,施磷肥效果也好;25—32mg/kg之间磷肥肥效不稳定。土壤速效钾小于30mg/kg(极低),施钾肥效果极显著;30~70mg/kg(较低),70~100mg/kg(中),施钾肥肥效显著;100—150mg/k8(较高),施钾肥效果不稳定;大于150mg/kg,施钾肥一般不增产。随着玉米产量的提高和大量元素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日渐缺乏,因此应根据各种微量元素的土壤临界浓度值适当施用微肥。

2.种肥

施用种肥可满足苗期对养分的需要,有壮苗作用。土壤肥力低,基肥用量少或不施基肥的玉米,施用种肥增产明显。种肥采取条施或穴施,使其与种子隔离或与土混合,以防烧苗。如以氮、磷、钾化肥混合作种肥时,施肥数量要比单施酌减。

3.追肥

16 (1)苗肥。春玉米基肥、种肥施量少时应早施苗肥。夏玉米由于抢茬直播,一般不施基肥,种肥用量也不足,应早施。

(2)穗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高产田穗肥氮素用量占总追肥量的50%,中产田占60%,低产田占40%。

(3)粒肥。玉米抽雄至开花期追肥为粒肥。一般高产田粒肥占总追氮量的10%~20%。于开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肥,均有促进子粒灌浆、提早成熟和增产的作用。

三、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

(一)玉米的需水量

需水量也称耗水量,是指玉米在一生中棵间土壤蒸发和植株叶面蒸腾所消耗的水分(包括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总量。玉米植株高大,一生制造的干物质比较多,而且生育期多处于高温季节,所以绝对耗水量很大。

玉米一生平均耗水总量,春玉米2550~6000m3/hm2,夏玉米1860~4440m3/hm2。

(二)影响玉米需水量的因素

1.产量水平与需水量

在一定范围内需水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多。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耗水量增长的比值逐渐减少。表现为玉米对水分的利用效率随产量的提高而提高,产量越高用水越经济。

2.品种与需水量

玉米品种不同,其耗水量不同。即使同一产量水平,对水分消耗也不同。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耗水量大,反之则较小。抗旱性强的品种消耗的水分也比不耐旱的品种要少。

3.栽培措施与需水量

施肥、灌水、密度和管理等影响玉米需水量。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增加施肥量使耗水量增加。灌水次数越多,每次灌水量越大,玉米实际的耗水量越高。如果灌水方法不科学,更会加大玉米耗水量,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密度增加使总耗水量有加大的趋势。中耕除草减少了水分的无效消耗。地面加盖覆盖物,如地膜、秸秆等降低玉米总耗水量。

4.土壤条件与需水量

砂性或黏性土都会使耗水量增加,而壤土在同样条件下比砂土和黏土玉米耗水量少。另外,土壤水分状况对玉米需水量也有影响。一般土壤含水率越高,玉米叶片蒸腾和棵间蒸发越大,耗水量也相应增多。

5.气候条件与需水量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气温高、空气相对湿度小、光照强度大、日照时数长、风力大等气象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均会导致地面蒸发和叶面蒸腾作用增强,总耗水量增。

(三)玉米需水规律

玉米一生需水动态基本上遵循“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偏多”的变化规律。 1.播种至拔节

阶段耗水约占总耗水量的18%,日平均耗水量30m3/hm2左右。 2.拔节至吐丝

阶段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38%,日平均耗水达45—60m3/hm2。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

3.吐丝至灌浆

日耗水量可达45~60m3/hm2左右,阶段耗水量总耗水量的32% 4.灌浆至成熟

日耗水强度可达到36m3/hm2,阶段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10%一30%。

(四)玉米灌溉指标

17 1.土壤水分

高产玉米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播种-出苗70%~75%,出苗-拔节60%左右,拔节-抽雄70%~75%,抽雄-吐丝80%~85%,吐丝-乳熟75%~80%,完熟期60%左右。低于上述指标需考虑灌水。

2.叶片膨压

植株缺水,叶水势降低,相对膨压相应降低。玉米在水分临界期前后,植株从上向下第5片叶相对膨压为95%时,表示供水适宜;膨压低于85%时,表示轻度缺水,膨压为75%时,表示严重缺水。

3.植株形态

夏季若连续10—15d不降透雨,植株叶片在中午前后萎蔫,早晚又恢复(即暂时萎蔫)时,即为轻度缺水;以后根据萎蔫叶片恢复程度确定缺水指标和灌溉数量。

4.叶片水势

叶水势在供水不足时变小,干旱越重,叶片水势越小。玉米在需水临界期前后,若叶片水势降至-0.7~-0.8MPa时,应立即进行灌溉。该指标一般以晴天上午7~9时所测结果较为准确。

(五)玉米的灌溉技术

1.灌水时期 (1)底墒水

玉米播种前应灌好底墒水以利于出苗。为了抢种,可以浇蒙头水。 (2)大喇叭口期灌水

结合施肥进行灌溉,使土壤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一80%。灌水后要进行培土。 (3)抽雄开花期灌水

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 (4)粒期灌水

北方各省进入秋季雨水偏少,应适时灌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75%。 2.灌水方法 有畦灌、沟灌和喷灌三种方法。

畦灌一般自流灌区畦长30~100m,畦宽应与农业机具工作宽度相适应,多为2~3m。畦灌适宜地面坡度(单位水平地面长度的垂直高度落差)为0.001~0.003。沟灌为在玉米行间开沟灌水,沟灌适宜的坡度为0.003左右。灌水沟的间距应结合玉米的行距和土质来确定。喷灌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而节水,对地形适应性强,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四、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与整地技术

(一)玉米高产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1.土层深厚结构良好

据观察,玉米根系垂直深度达1—1.5m,水平分布也在1m左右,要求土壤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耕作层具有疏松绵软,上虚下实的土体构造。熟化土层渗水快,心土层保水性能好,抗涝抗旱能力强。土壤大小孔隙比例适当,湿而不粘,干而不板。水、肥、气、热各因素相互协调,以利于根系垂直和水平生长。

2.疏松通气

适合玉米生长的土壤容重应在1.1—1.3g/cm3。土壤容重与玉米产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272一0.796。玉米对土壤空气缺乏非常敏感,在土壤缺氧条件下,减产明显。土壤空气中的含O2量在10%一15%最适合玉米生长。通气不良会使根系吸收养分、水分的功能降低,尤其影响对N和K的吸收。

3.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高

玉米吸收的养分主要来自土壤和肥料,据研究,土壤肥力高,营养元素丰富,施肥相对减少而 18 产量可相对提高,说明高产稳产必须有肥沃的土壤基础。土壤速效养分高且比例适当,养分转化快,并能持续均衡供应,玉米不出现脱肥和早衰,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基础。

4.酸碱度适宜

土壤过酸过碱对玉米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据研究,N、K、Ca、Mg、S等元素在pH6-8时有效性最高,Mo、Zn等元素在pH5.5以下时溶解度最大。玉米对pH的适应范围在5-8,但以6.5-7.0最好。玉米耐盐碱能力低,盐碱较重的土壤必须经改良后方可种植玉米。

(二)玉米整地技术

1.春玉米整地技术 包括秋季整地和春季整地。

秋季整地在前作收获后立即灭茬,施入有机肥进行早秋耕、深秋耕。秋深耕一方面可以接纳秋季雨水,秋雨春用;又可以时间长熟化土壤,经冬春冻融交替,使耕层松紧度适宜,保墒效果好,有效肥力高。有条件的地方,结合秋季耕地施入有机肥,耕地深度一般为16—20cm,耕后立即耙耱,以后还应磙压1—2次。

春季整地,要求尽量减少耕作次数,来不及秋耕必须春耕的地块,应结合施基肥早春耕,并做到翻、耙、压等作业环节紧密结合。如播前遇雨,也可浅耕并及时耙耱,趁墒播种。各地根据当地的特点,创造了不少适宜当地条件的耕作方法,如东北地区的深松耕法和垄作耕法,黄土高原地区的秋耕带耙免春耕法等。

2.夏玉米整地技术 北方夏玉米区冬小麦直播夏玉米,夏玉米收获后还要回茬冬小麦,为充分合理利用光、热、水特别是热量资源,减少农耗积温,一般都强调抢时早播。直播夏玉米整地方法有:一是灌好麦黄水即在冬小麦收获之前灌水,小麦收获后灭茬、施肥、浅耕后播种;二是局部整地,麦收后按玉米的计划行距用犁开沟沟深10—12cm,沟内撒施基肥,顺垄播种;三是采取旋耕机旋耕或圆盘耙浅耕灭茬而后播种。四是硬茬直播,近年来,由于小麦机械化收获的普及,往往留茬过高,不利于耕种,不少农民图省事方便,采用火烧麦茬的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使大量可作为有机肥源的小麦秸秆化为灰烬。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研制出了“硬茬直播”技术,即麦收后不进行任何耕作,采用硬茬播种机顺麦垄带茬条播,同时可将肥料施入,播后灌“蒙头水”。既提前了播期,又保护了环境,是抢时播种的有效方法。

五、玉米播种技术

(一)种子准备

1.因地制宜选用优质杂交种 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优良杂交种,因地制宜,搭配种植。选择品种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将品种的优良特性与环境条件结合起来,发挥两者的优势。具体要求:

(1)根据玉米种植类型选用品种。 (2)不同生育期的品种搭配种植。 (3)喜肥水与耐瘠抗旱品种搭配种植。

(4)平展型、紧凑型和半紧凑型品种搭配,以适合不同地力水平和不同种植方式。 2。主要品种介绍

(1)农大108 生物学特性:北京春播全生育期125天,全生育期内≥10℃积温2800度。株高260cm左右,茎叶健壮,成熟时仍有10片绿叶。

栽培要点:春播密度3000-3500株/亩,夏播密度4000-4500株/亩。植株繁茂,穗位偏高,所以生育前期应适当控制肥、水,以0促根茎,拔节后随施肥进行中耕培土。大喇叭口期重视追肥,并增施钾肥。

(2)潞玉1号(原潞玉9850)

长治市潞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选育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

19 栽培技术要点4月下旬适期晚播快出苗,避免连作,用防治丝黑穗病专用包衣剂拌种。选择中等肥力的土地种植,亩留苗2800~3300株,在农家粪和N、P化肥施足的基础上,于拔节~孕穗期间亩追尿素15kg,并适期中耕管理。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长治、晋城、忻州、晋中、临汾盆地春播中晚熟区种植。

(3)大丰1号

生育期(出苗—成熟)130天左右,比农大108晚熟2-3天,属晚熟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属晚熟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的特点,应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每亩在施农家肥的基础上,施40kg硝酸磷肥作基肥,并在玉米拔节期亩追施尿素10—15kg。该品种属中杆大穗晚熟型组合,适宜稀植,清种一般每亩保苗为3000—3300株为宜。

(4)晋单36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所育成。分别由山西省、北京市通过审定。是国家农业丰收计划和山西省推广品种。

平均亩产685.3kg,比对照平均增产20.1%。 籽粒含蛋白质11.30%,比对照高20%;赖氨酸0.36%,比对照高40%;脂肪4.66%,比对照高15%;淀粉66.84%,是富含营养的优质玉米。

适宜华北和西北春播中晚熟区水地高产栽培,亦适宜春播早熟区水地覆膜高产栽培,可作为亩产1000kg指标选用品种。配套技术要点:(1) 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2)亩留苗4000-4500株(3) 亩施N30kg、P2O5 15kg、K2O 20kg,除1/2 N留作追肥外,全部作基肥施入。(4) 适时浇"三水"(5)在发生丝黑穗病田块播种时,可用粉锈宁等药剂拌种,以防治危害。

(5)农大3138 由中国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现已通过国家审定。亩产752.3公斤,比对照增产20.6%,居第一位。该品种适应区域广,丰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好,适宜各种土壤、地形种植。春播生育期115天。 每亩3500~4000株,夏播4000~4500株左右为宜。该品种肯有亩产1000公斤的潜力,高产栽培时注意增施肥料,保证中后期的水肥供应,适时培土,防止倒伏。

3.精选种子 选好优良品种后,还应使用其优质种子,才能真正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种子质量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及种子大小的整齐度等。根据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玉米单交种种子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纯度96.0%(二级良种),98.0%(一级良种)。

4.种子处理

(1)晒种2—3天,晒种后出苗率可提高13%-28%,早出苗l-2d,增产6.4%。

(2)浸种 浸种可使种子提早出苗。冷水浸种6-12h。温汤浸种,水温为55-57℃,浸泡4-5h。 (3)药剂拌种 可防治地下害虫,保苗率高达95%以上。

(4)种子包衣 给种子裹上一层药剂。它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成膜物质加工制成的种子包衣,能够在种子播种后具有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生根发芽的能力。一般每公斤包衣剂可处理种子250kg,药剂和种子的比例为1:50。有机械包衣和人工包衣两种方法。

(二)播种技术

1.确定播期。玉米的适宜播种期,主要根据玉米的种植制度、温度、墒情和品种来决定。既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又要考虑前后茬作物的相互关系,为后茬作物增产创造较好条件。

(1)春播玉米

根据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以及降水分布等因素来确定。耕作层5-10cm地温稳定在10-12℃,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0%以上,使当地需水高峰期与自然集中降雨期吻合,一般年份土壤5—10厘米地温达到10-12℃在4月上旬到4月下旬。

(2)套种玉米

播种期因种植方式、宽窄行和品种熟期而不同。套种玉米适期播种,应考虑土壤墒情、光照、温度及生长季节都能满足套种玉米发芽和出苗的需要。在适宜的土壤墒情条件下,确定套种玉米播 20 期,一是在与小麦共生期间,玉米不能超过拔节期;二是子粒灌浆后期应处在24-20℃逐渐降低的温度下,不能低于16℃;三是套种玉米收获期不影响冬小麦的适期播种。

(3)夏直播玉米

早播是夏玉米增产的关键,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越早越好。早播可以争取生长季节,预防苗期芽涝,避开后期低温,减轻各种病害。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区长期实践经验,夏玉米最适宜播种为6月10日—20日,最迟不得晚于6月25日,成熟期不超过9月30日。

2.播种方法。种植方式有垄作和平作,东北温度低,降雨较多,多采用垄作。华北雨量较少,时空分布不匀,采取平作以利保墒。

播种方法主要有条播和点播两种。套种玉米多采用点播。春播多采用条播适用机械播种,工效较高,适用于大面积种植。夏直播玉米目前提倡“硬茬播种”,技术。

精密播种,是“株(粒)距、行距和播种深度都受到严格控制的单粒播种”。玉米精密播种是一个技术体系,其应用条件包括:(1)种子大小基本一致,以适应排种器性能要求;种子质量合乎规定标准,确保出苗率;种子经包衣剂处理,以防治病虫害。(2)有先进、实用的精密播种机。(3)整地质量达到规定要求。(4)有配套的播种工艺和田间管理技术。

3.播种量

因种子大小,发芽率高低,种植密度,播种方法和栽培目的而不同。凡是种子大,发芽率偏低和种植密度大时,播种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减少。一般条播每公顷45—60kg,点播38—54kg。

4.播种深度

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以5—6cm(3—5cm)为宜,墒情差时,播深可加深到10cm。播种深浅要适宜,覆土厚度一致,以保证出苗时间集中,苗势整齐。

六、玉米田间管理

玉米田间管理是根据玉米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个生育时期的特点,通过灌水、追肥、中耕、培土、防治病虫草害等,对玉米进行适当的促控,调整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玉米所需与环境供应的矛盾,保证玉米健壮生长发育,从而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一)苗期管理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为苗期,一般春玉米经历30-35d。

玉米苗期的生育特点,是以根系生长为中心,其次是叶片。属于纯粹的营养生长阶段。到拔节期,根系已占到根系总量的50%左右。玉米苗期主要特性是耐旱怕涝怕草害。因此,苗期适当干旱,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根系生长受阻,养分转化和吸收受到影响,幼苗瘦弱,严重影响后期生长发育。

苗期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做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壮苗标准是,根系发达,茎基扁宽,叶片宽厚,叶色深绿,新叶重叠,幼苗敦实。具体促控措施有以下方面。

1.查苗补苗。在播种到出苗过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缺苗断垄。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检查,发现缺苗应移苗补栽。方法是在幼苗3-4叶时,在雨天或阴天午后,于苗多处连根带土挖苗,移栽到缺苗处。

2.间苗、定苗。适时间苗、定苗,可避免幼苗拥挤、相互遮光,节省土壤水分和养分,以利于培育壮苗。间苗在3-4叶时进行,定苗在5-6叶时进行,应去弱留强,去伪存真,所留苗大小一致,按计划要求的密度计算好株距,并尽量做到株距均匀。在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区,可适当推迟间、定苗时间。

3.蹲苗促壮。“壮苗先壮根”通过蹲苗控上促下,培育壮苗。蹲苗的作用在于给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根系的吸收和合成能力,适当控制地上部的生长,为下一阶段株壮、穗大、粒多打下良好基础。方法是在苗期不施肥、不灌水、多中耕。如果基肥和种肥充足,幼苗长势好的,一般苗期不再施肥。正常年份玉米苗期不进行灌水,尽早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消灭杂草。蹲苗应遵循“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即苗色深绿,长势旺, 21 地力肥,墒情好的情况下才蹲苗,否则不蹲。蹲苗时间一般不超过拔节期。

4.中耕除草 一般中耕2-3次,深度应掌握两头浅,中间深的原则。化学除草可采用阿特拉津、乙草胺等,效果较好,2种除草剂混用效果更佳,一般在播后出苗前施药。

5.病虫害防治 玉米苗期主要害虫有蝼蛄、地老虎和黏虫等,应及时防治。在矮花叶病和粗缩病流行地区,除采用抗病品种外,还应积极防治传毒媒介。玉米矮花叶病的主要传毒媒介为蚜虫,在6月上、中旬有小麦田向玉米田迁飞。玉米粗缩病的主要传毒媒介是灰飞虱。应及时用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二)穗期管理

玉米从拔节到抽雄为穗期。春玉米一般经历25-35d。

穗期生育特点是,从拔节开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茎叶旺盛生长,雄穗、雌穗先后开始分化,需水、需肥量日渐增加。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如外界条件适宜,水分和养分充足,就能增加有效果穗数,形成大穗和增加每穗粒数,为丰产打下基础。此期存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生长发育所需与环境供应不足之矛盾。因此,玉米穗期田间管理主攻目标应该是通过水肥措施等壮秆、促穗、穗多、穗大。具体措施如下。

1.追肥、灌水 玉米拔节至抽雄期追肥,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拔节前后施入,称为攻秆肥。追施攻秆肥的目的是保证玉米植株健壮生长,促进玉米雌雄穗顺利分化。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称为攻穗肥。攻穗肥对保证玉米增产极为重要,对决定果穗的多少和每穗的粒数的作用很大。可结合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的追肥进行灌水。

2.中耕培土 在拔节期施入攻秆肥后随即进行第一次中耕,兼有除草、覆盖化肥作用。第二次中耕可于大喇叭口期追肥后进行,并培土。培土要求垄高10-15cm,垄地宽30-35cm。

3.去蘖 玉米拔节前即有分蘖长出。分蘖的多少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与外界条件关系也很密切。当前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单交种其分蘖一般不能成穗,但要消耗养分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去蘖。去蘖时要防止松动主茎根系,同时,要彻底从叶腋基部拔除干净,以免再生。

4.病虫害防治 穗期的重点虫害是玉米螟和棉铃虫,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时防治。

(三)花粒期管理 从抽雄到成熟为花粒期。经历时间,春玉米一般45-50d。

从花粒期开始,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进入纯粹的生殖生长阶段,是开花、子粒形成和增重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决定籽粒数和粒重的时期。玉米子粒产量的80%-90%是在此期产生的,最后的实际产量决定于结实的子粒数和灌浆对子粒的充实程度。

花粒期的主攻目标是提高总结实粒数和千粒重,栽培中心环节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增加群体光合量,促进有机物质向子粒运输。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1.追攻粒肥

为保持叶片的功能始终旺盛,防止早衰,应及时补追氮素化肥,也可采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进行叶面追肥,以维持和延长中下部和穗位以上叶片的功能时间,以制造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促进籽粒形成,并使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抽雄-吐丝追施N肥,一般占总量的10%;叶面喷磷酸二氢钾7.5kg兑水1500kg,可喷1hm2 。

2.灌灌浆水

玉米抽穗到乳熟期需水较多,此时灌水,不仅可以提高结实率,而且能促进养分的运转,保证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3.隔行去雄

每株玉米雄穗约可产生2500万-3700万个花粉粒,由于花粉粒从形成到成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为了减少植株营养物质的消耗,使之集中于雌穗发育,可在玉米抽雄穗始期(雄穗刚露出顶叶,尚未散粉之前),及时地隔行去雄,能够增加果穗穗长和穗重,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光合生产率,因而籽粒饱满,产量提高。

4.适时收获

22 以蜡熟末期收获为宜。

七、旱作玉米栽培技术

旱作玉米是指年降水量350—650毫米,在无灌溉条件(雨养)的地块上进行玉米生产。

(一)干旱对旱作玉米的影响

旱作玉米没有灌溉,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只能靠自然降水来供给,而自然降水的总量及其时空分布并不一定与玉米对水的需求相吻合,因此,旱作玉米常受到旱灾的袭击,旱灾是影响旱作玉米最大的气象灾害。

1.影响玉米生产的干旱类型 通常按发生的时间把干旱分为春旱、夏旱、伏旱和秋旱四种。 (1)春旱

北方春播玉米区和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春旱的发生频率约为70%,春旱发生时正是春玉米和套种玉米播种季节,土壤水分不足,影响种子发芽,造成缺苗断垄,高矮不齐,密度不足。在东北及其他无霜期短和复播指数较高的地区,春旱常推迟播期,使生育后期又遇到低温冷害,影响籽粒灌浆,降低干粒重。

(2)夏旱

夏季正值玉米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需水较多,而我国北方地区6—7月份降水量一般偏少,雨季来的晚,加上底墒不足和大气干燥,容易发生夏旱,特别是在黄淮海平原地区。这时春玉米正处在拔节和穗分化期,夏旱造成“卡脖旱”,影响雄穗抽出和雌花受粉,减产较重,同时影响套种玉米的全苗壮苗和夏玉米适时播种。

(3)伏旱

七、八月份通常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季节,但这时气温高,玉米在生长盛期需水又多,连旱20—30天就会发生伏旱。伏旱发生正值玉米开花授粉,严重影响玉米授粉结实,减少粒数、增加秃尖度,降低产量。

(4)秋旱

我国北方地区秋季降雨较少,但因秋季紧接在雨季之后,一般土壤墒情较好,基本上能满足玉米籽粒灌浆和成熟的需要,故秋旱对玉米危害较小。8一9月正是籽粒成熟阶段,若遇严重干旱,将造成植株早衰,叶片枯萎,光合作用下降,灌浆不良,导致严重减产。

2.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干旱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生长变缓,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少,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等方面。 (2)干旱影响玉米产量。拔节期前后干旱,主要是限制营养生长,而中后期干旱,则主要限制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主要导致穗粒数和百粒重下降。苗期缺雨,主要影响正常播种、出苗,使密度达不到计划指标,从而影响亩穗数;苗期缺雨,生长受抑,叶面积小;拔节一抽雄阶段缺雨,特别是大喇叭口—吐丝期间缺雨,不仅降低生物产量,且雌、雄穗分化不良,花期不遇,穗行数减少20%,行粒数减少50%;抽雄一成熟阶段缺雨,主要影响籽粒正常灌浆,百粒重下降。

(二)提高旱作玉米水分利用率的措施

降水是旱作玉米水分主要来源。设法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是实现旱作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 1.旱作玉米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

冬季为土壤水分凝聚冻结积累阶段。入冬以后,土壤自上而下冻结,在温度梯度作用下,下层水气不断向上移动,遇冷后凝聚冻结,是土壤上层水分最丰富的阶段,也是旱作春玉米播种-出苗阶段所需水分的基础,干方百计保持这部分水分,就可以做到秋雨春用。

春季解冻后是土壤水分大量蒸发散失阶段。春季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土壤逐渐解冻。在冻融交替时气温尚低,蒸发较轻,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顶凌耙耱保摘,为春播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当土壤化通后,重力水下渗,表层水蒸发,随气温的进一步升高,春风加大,在毛管作用下,水分不断向地表运动,土壤表面开始形成干土层并不断加厚,超过一定深度则难以播种,影响正常发出 23 苗。

夏季是土壤水分大量蓄积阶段。7—8月份降水较多,是一年中的雨季,应采取适当蓄水措施(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等)做到伏雨春用。

秋季是土壤水分缓慢蒸发阶段。9月以后,气温渐低,蒸发比较缓慢,待玉米收获后,应抓住时机深耕蓄水。

2.提高旱作玉米降水利用效率的战略措施

(1)截住“天上水” 旱地玉米无灌溉条件,为“雨养农业”,必须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特别对低产田更应加强,应因地制宜,适宜修梯田的就修梯田,不适宜的地块,也应采用“丰产沟”“等高田”等耕作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逐步培养地力,不断提高产量;只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创造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的农田基础。

(2)蓄住“地中水” 。降水被土壤接纳之后,除径流、下渗损失外,主要是地面蒸发损失和玉米叶面蒸腾损失。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抗旱耕作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损失。如丰产沟、“旱地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及秸秆覆盖技术”、“玉米机械化有机旱作技术”以及“变春耕春施肥为秋耕秋施肥”、“变秋耕不带耙为秋耕带耙”、“播前播后镇压保墒”以及地面防蒸发剂,叶面防蒸腾剂等,做到伏雨春用,秋雨春用。

(3)用好“土壤水” 在截住天上水,蓄住地中水的基础上,应采取有效措施用好“土壤水”。大量研究表明,“以肥调水”是提高旱作玉米自然降水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如深耕加厚活土层,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改良土壤结构,不断培肥地力;合理增施化肥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采用耐旱品种挖掘增产潜力;合理密植精细管理力争获高产。

(三)旱作玉米栽培技术

1.整地

旱作春玉米整地可分为秋季整地与春季整地两种方式。根据各地近年来的研究,旱作玉米以秋天整地为主,春季尽量减少耕作次数为宜,据调查,秋耕比春耕增产28.5%,因秋耕地土壤熟化时间长,又经冬春冻结融化过程,土壤松紧适宜,保墒效果好。也有报道隔年秋耕比年年秋耕增产效果要好,秋耕地应结合施用有机肥,并且耕后立即进行耙耱,冬季滚压,效果更好。

2.播种

播期适宜根据温度、水分及栽培制度等确定合理播期。通常耕层5-10cm地温稳定通过10—12℃,作为春玉米适宜播期的指标。旱作玉米区十年九春旱,春季降水少,土壤水分不足,必须采取各种保墒措施,保证玉米正常发芽出苗。就北方旱区而言,春玉米播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中旬,在此范围内,一般随纬度提高和海拔提高,播期渐迟。播种深度玉米适宜播种深度为5—10cm,土壤墒情适宜时为6—7cm,土壤水分高时可浅些,墒情差时可适当加深,但不能超过10cm。

3.合理密度

旱作玉米的合理密度应随品种、土壤肥力以及自然降水等而定。在同样条件下,紧凑型玉米一般应比平展型品种每1/15hm2多留苗500—1000株;随肥力提高,密度应适当加大;自然降水量的多少与合理密度的确定关系极大,目前在黄土高原地区提倡“宁稀勿稠”原则,即在适宜密度范围内,宁取低限,而不取高限。当然在降水充沛的地区不受此限。

就北方旱作区而言,采用紧凑型品种,黄土高原地区每1/15hm2 2500—3000株,在此范围内应当以当地降水量、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具体调整确定。

4.田间管理

旱作玉米的田间管理,除了无灌溉措施以及不进行蹲苗外,其余间、定苗、追肥、中耕、除草等管理与水浇地玉米基本相同。

(四)旱作玉米抗旱耕作方法

1.机械化有机旱作技术 针对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地区旱作玉米的干旱、瘠薄、雨养的特点,通过一系列机械化作业如深耕、秸秆粉碎还田、镇压、机械化播种、增施有机肥、无机肥等,提高 24 玉米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实现旱作玉米增产增收和长期稳产。该技术可在年平均气温>8℃的半干旱或半湿润偏旱地区,采用一年熟种植制度,且不以玉米秸秆作饲料和燃料的地区推广应用。其技术体系为:

(1)机械化深耕 用大中型拖拉机每年于收获后进行一次深耕,深25厘米,使活土层由10—13厘米加厚到25厘米以上,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纳雨蓄墒的功能,使伏雨春用,秋雨春用,解决了天然降水与玉米需水不同步的问题。

(2)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 用玉米摘穗机或秸秆粉碎机把收获时的秸秆就地粉碎,此时玉米秸秆含水量较高,容易腐烂,随机械深翻入土,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3)机械镇压 根据土壤墒情在播前、播后采用可调重量的滚筒式镇压器进行适度镇压,使土壤下虚上实,调动下层水向表层运动,提高玉米出苗率,确保苗全苗壮。出苗期提前1—3d,出苗率大为提高。

(4)机械化播种 机械化播种深度一致,行株距均匀,又可缩短播期,提高了玉米田间整齐度,为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2.玉米秸秆覆盖技术 玉米秸秆覆盖减少风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改土,调节地温,增加旱作玉米产量。

(1)半耕整秆半覆盖 玉米立秆收获后,一边割秆一边硬茬顺行覆盖,盖67cm,空67cm,下一排根要压住上一排梢,秸秆交接处和每隔1m左右适量压土。翌年春天,在末盖秸秆的空行内耕作、施肥。用播种机在空行靠秸秆两边种两行玉米。玉米生长期间在末盖秸秆内中耕、追肥、培土。秋收后,再在第一年末盖秸秆的空行内覆盖秸秆。

(2)全耕整秆半覆盖 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秆搂到地边,耕耙后顺行覆盖整株玉米秆,栽培管理与半耕整秆半覆盖相同。

(3)免耕整秆覆盖 玉米收获后,不翻耕,不灭茬,将玉米整抹秸秆顺垄割倒或用机具压倒,均匀地铺在地面,形成全覆盖。第二年春天,播种前2-3d,把播种行内的秸秆搂到垄背上形成半覆盖。播种采用两犁开沟法,先开施肥沟,沟深10cm以上,施入肥料。第二犁开播种沟,下种覆土。生长期间管理和半耕整秆半覆盖操作程序相同。

(4)地膜、秸秆二元覆盖 旱、寒、薄是高寒冷凉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推广地膜、秸秆二元覆盖技术是解决旱、寒、薄三大问题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既有地膜覆盖增温保墒作用,又有秸秆覆盖蓄水保墒、肥田改土作用。

八、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地膜覆盖的生态效应

1.提高地温。玉米覆盖地膜后,白天耕作层温度比露地高。10cm地温比露地玉米高2.5-5.7℃。地膜玉米比露地玉米全生育期大约增加有效积温300-400℃。

2.保墒提墒。覆膜有良好的保墒、提墒以及稳定膜内土壤水分的效果。

3.促进养分转化 覆膜能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矿物质营养向速效可供态转化。

4.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少了水分蒸发,避免了风吹雨淋,减少了人或机械的耕作次数,使土壤基本结构保持较好,同时,还增加了土壤孔隙,降低了土壤容重。对盐碱地来说,由于覆膜大幅度地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使随着水分的运动而带到地表的盐分减少,盐分不易在表层聚集,抑制返盐的效果比较显著,特别是有利于玉米的出苗和全苗。出苗率提高60%左右,增产明显。

5.增强田间光照强度。玉米覆膜后,由于白色塑料薄膜以及膜下的细小水珠能反射太阳光线,特别是田间比较接近地面层空间的光照强度。

(二)玉米地膜覆盖主要技术环节

1.选用生长期较长的杂交种

25 地膜栽培玉米,按不同生育期分类,分别选择比原来露地栽培生长期长8-12d的品种,或所需积温多200-300℃;还应选用后发性强的不早衰、抗性强的紧凑型品种,是发挥地膜增产的首要因素。

2.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保肥保水能力好的地块,切忌选用陡坡地、砂土地、瘠薄地、洼地、易涝地、重碱地种植。地膜玉米整地总的要求是,适时翻耕、精细平整,消灭坷垃,消除杂草根茬,结合施足底肥,而后作垄盖膜。

3.地膜选用

大面积推广以来,一般采用厚度为0.005-0.008mm聚乙烯线型膜。目前,渗水地膜已研制成功,在北方旱区春旱条件下,使用渗水地膜可将春季小雨及时渗入土壤,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增产效果明显。另外,各种可降解地膜业已研究成功,可选择使用,以减少土壤污染。

4.适期播种

应比当地在露地条件下提早7-15天播种。 5.盖膜播种

分两种形式:(1)先播种后盖膜,出苗后打孔放苗出膜。其优点是可以防止膜面土壤结壳,能使用地膜覆盖机进行操作,此法用于海拔较高,低温冷害较重,春雨早,墒情好的地区和地块;(2)先盖膜后打孔播种。对于干旱少雨,墒情差的地区和地块,可在雨后墒情良好时,提前覆膜,待播期一到,在膜面用简易工具打孔播种。该方法的缺点是比较费工费时,不利于机械化操作。

6.合理增加密度

在同等条件下,一般要求覆盖比不覆盖增加留苗密度7500株/hm2。 7.适时揭膜

随着高温多雨季节的来临,在盖膜增温效果不明显时应进行揭膜。河北农业大学(1986-1987)试验结果,以7月上、中旬揭膜较好,这时正值雨季高峰来临之际,可以接纳较多雨水。山西农业大学研究,旱地玉米以大喇叭口期揭膜产量最高。

8.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早衰

加强覆膜玉米的田间管理,掌握苗期长势,做到促壮早发,中期不徒长,后期不早衰,及时防治病虫害是夺取玉米高产的保证。防早衰的关键在于施足基肥,种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根据不同生育时期植株长势进行追肥,在同等条件下,应比露地适当加大投肥量。

9.残膜回收

收获后,及时检净残膜,以防其对土壤的污染。降解膜已自动分解,不必回收。

第四节 优质专用玉米的品质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一、高油玉米

(一)品质特性

1。子粒含油量高。高油玉米子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普通玉米的含油量一般4%~5%,而高油玉米含油量高达7%~10%,有的可达20%左右。

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玉米油不饱和脂肪酸占其总量的80%以上,主要包括人体内吸收值高的油酸和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和软化血管的作用。

3。胚大。玉米的油分85%左右集中在子粒的胚中,所以高油玉米都有一个较大的胚。玉米胚的蛋白质含量比胚乳高1倍,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胚乳高2~3倍,而且高油玉米胚的蛋白质也比胚乳的玉米醇溶蛋白品质好。

4。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高。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具有高能、高蛋白、高赖氨酸、高色氨酸和高维生素A、维生素E等优点。作为粮食,高油玉米不仅产热值高,而且营养品质也有很大改 26 善,适口性也好。作为配合饲料,则能提高饲料效率。用来加工,可比普通玉米增值1/3左右。

(二)栽培要点

1.选择优良品种。选用含油量高,农艺性状好,生育期适宜的抗病、高产、优质杂交种。 2.适期早播 高油玉米生育期较长,子粒灌浆较慢,中、后期温度偏低,不利于高油玉米正常成熟,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适期早播是延长生长季节,实现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对春玉米而言,华北地区一般在土壤5~10cm温度稳定在10—12℃时播种为宜。

3.合理密植。高油玉米植株高大,适宜密度应介于紧凑型普通玉米和平展型普通玉米之间,即60000~75000株/hm2。

4.合理施肥 为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粒重和含油量,要增施氮、磷、钾肥,最好与锌肥配合使用。施肥方法遵循“一底二追”的原则。每公顷施有机肥15 000~30 000kg,氮素120—150kg,五氧化二磷120kg,氧化钾150kg,硫酸锌225~450kg;苗期每公顷追尿素60~75kg;穗肥每公顷施尿素300—375kg。

5.化学调控。高油玉米植株偏高,通常高达2.5~2.8m,防倒伏是种植高油玉米的关键措施之一。玉米生长期间注意使用玉米健壮素等生长调节剂控制株高防倒伏。

6.及时防治病虫害。为了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每公顷用杀螟松45~75kg或1%辛硫磷颗粒剂30kg灌心。

二、糯玉米

(一)品质特性

1。糯玉米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而且比普通玉米淀粉易消化,其消化率可达85%,而普通玉米的消化率仅为69%。

2。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3%~6%,赖氨酸、色氨酸含量较高,鲜食糯玉米的子粒黏软清香、皮薄无渣、内容物多,比甜玉米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更好的适口性。

(二)栽培要点

1.选用良种

根据市场需求习惯,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延长供给时间,满足市场和加工厂的需要。

2.隔离种植

糯玉米的“糯性”由隐性基因控制。当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玉米混交时,会因串花粉直感使当代所结的种子失去糯性,变成普通玉米品质。因此,种植糯玉米时须隔离。空间隔离200m。或自然屏障隔离。也可花期(时间)隔离,将糯玉米与其他玉米分期播种,使开花期相隔15d以上。

3.分期播种

为市场需要,作加工原料的,可进行春播、夏播,作鲜穗煮食的,应该尽量能赶在水果淡季或较早地供给市场,这样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糯玉米种植应根据市场需求,遵循分期播种、前伸后延、均衡上市的原则安排播期。

4.合理密植

糯玉米种植密度安排既要考虑高产要求,更要考虑商品价值。种植密度与品种和用途有关。高秆、大穗品种宜稀,适于采收嫩玉米。如果是低秆、小穗紧凑品种,种植宜密,这样可确保果穗大小均匀一致,增加商品性,提高鲜果穗产量。

5.肥水管理

遵循增施有机肥,均衡施用氮、磷、钾肥,早施前期肥的原 则。有机肥作基肥施用,追肥应以速效肥为主,追肥数量应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每公顷施纯氮300~375kg,五氧化二磷150kg,氧化钾225~300kg。基肥、苗肥的比例应为70%,穗肥为30%。糯玉米的需水特性与普通玉米相似。苗期可适当控水蹲苗,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一65%,拔节后,土壤水 27 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一80%。

6.病虫害防治

糯玉米的茎秆和果穗养分含量均高于普通玉米,故更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而果穗的商品率是决定糯玉米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糯玉米作为直接食用品,必须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施用,要采用生物防治及综合防治措施。

7.适期采收

最适采收期由“食味”来决定,最佳食味期为最适采收期。一般春播采收期以授粉后25~28d为宜,秋播采收期以授粉后35d左右为宜。用于磨面的子粒,要待完全成熟后收获;利用鲜果穗的,要在乳熟末或蜡熟初期采收。过早采收糯性不够,过迟采收缺乏鲜香甜味,只有在最适采收期采收的才表现出子粒嫩、皮薄、渣滓少、味香甜、口感好。

三、甜玉米

(一)品质特性

甜玉米可分为三种类型:

1。普通甜玉米。由su基因控制,积累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糖。一般糖分含量为8%~10%,是普通玉米的2~5倍。其中sul基因可以大量积累水溶性多糖,乳熟期sul玉米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可达30%,是普通玉米的10倍以上。

2。超甜玉米。由sh突变基因控制的。sh基因的共同特点是提高蔗糖含量,积累可溶性糖分,减少或抑制淀粉的合成。乳熟期超甜玉米的蔗糖含量可达20%以上,但不积累水溶性多糖。

3。加强甜玉米。在su遗传背景中引入加强甜基因se。se基因可以抑制可溶性糖转化成淀粉,维持水溶性多糖较高含量的持续时间。

甜玉米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玉米,除含糖量较高外,赖氨酸含量是普通玉米的两倍。子粒中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等均高于普通玉米。甜玉米子粒中含有多种维生素(VBl、VB

2、VB

6、VC、Vpp)和多种矿质元素。甜玉米所含的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和植物蜜糖都是人体容易吸收的营养物质。甜玉米胚乳中碳水化合物积累较少,蛋白质比例较高,一般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13%以上。甜玉米不含普通玉米的淀粉,冷却后不会产生回生变硬现象,无论即煮即食还是经过常温、冷藏后,都能鲜嫩如初。因此适于加工罐头和速冻。

(二)栽培要点

1.品种选择 依据用途选用品种。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为主的,应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以做罐头制品为主的,则应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要注意早、中、晚熟期搭配,不断为市场和加工厂提供原料。

2.隔离种植。甜玉米甜性受隐性基因控制,如果普通玉米或者不同类型的甜玉米串粉,就会由于花粉直感变成普通玉米。因此,甜玉米要严格隔离种植200m以上。或障碍物隔离,也可采用错开播期的方法。一般春播要间隔30d以上,夏播间隔20d以上。在播种时,要严防普通玉米种子混入,如果混入普通玉米,普通玉米长势强,花粉量大,应及时去除,否则甜玉米质量就会大大下降,甚至不能作甜玉米销售。不同类型的甜玉米因受不同基因控制,相互授粉后子粒都会失去甜质特性,因此也需隔离种植。

3.适时播种 甜玉米种子表面皱缩,发芽率低,苗势弱。为确保一播全苗,春播要求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地膜覆盖可提前15~20d播种。也可采用浸种催芽或营养钵育苗等措施提早播种。淡季收获上市,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也可实行分期播种,延长市场供应时间。对于做罐头用的甜玉米,应根据工厂的加工能力和不同时期的需要量,合理安排好播种时间。

4.田间管理 有机肥、磷肥和钾肥宜全部用作基肥,将全部施氮量的50%用作基肥,且要注意种、肥隔离。追肥两期进行:一次在拔节前,另一次在大喇叭口期。一般生产条件下,甜玉米每公顷施人纯氮120~135kg、五氧化二磷75~90kg、氧化钾105~120kg,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 28 的品质。

一般4~5片叶时间苗,6—7片叶时定苗,适宜密度依品种特性而定。另外,应注意中耕除草、培土、适时打杈(去分蘖)。

5.防治病虫。 甜玉米较其他玉米更易感病虫害,极易招致玉米螟、金龟子、蚜虫等害虫为害,后期穗粒腐病较重。甜玉米的果穗受害后,严重影响商品质量和售价。因此,对甜玉米的病虫害应做到防重于治,首先要注意选择抗病品种,其次在生长过程中注意防治。为了防止残毒,甜玉米授粉后尽量用生物农药防治,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决不能用残留期长的剧毒农药。

6.适时收获。 除了制种留作种子用的甜玉米要到子粒完熟期收获外,做罐头、速冻和鲜果穗上市的甜玉米,都应在最适“食味”期(乳熟前期)采收。因为甜玉米子粒含糖量在乳熟期最高,收获过早,含糖量少,果穗小,粒色浅,乳质少,风味差;收获过晚,虽然果穗较大,产量高,但含糖量降低,淀粉含量增加,果皮硬,渣滓多,风味降低。一般来说,春播的甜玉米采收期在授粉后17~22d,秋播在20—26d收获为宜。另外,甜玉米采收后含糖量迅速下降,因此采收后要及时加工处理。

29

上一篇:作文给自己一个拥抱下一篇:政协办公室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