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2024-05-13

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共11篇)

篇1: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一、引言

我国现有的不动产登记职责分布在多个部门〃许多城市实行房、地分开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其上房屋则在房产管理部门登记;此外〃耕地、林地、滩涂、海岛等不仅涉及国土、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登记程序、标准等也各有不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对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要求越来越高〃原有做法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整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由一个部门承担〃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尤其是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已正式实施并在全国多个省市进行试点, 而由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试行)〃包括《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等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最新的规范要求〃不断完善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一站式服务〃实现高效、准确地办理不动产统一登记。

二、系统介绍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以MapGIS国土云为基础〃搭建起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等建筑物所有权等在内的十大类不动产权利的登记管理体系。

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涉及到国家、省、市、县四级〃覆盖了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五大不动产领域〃实现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海岛等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做到实现统一登记交易、统一交易签证、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平台建设。通过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申请登记和相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切实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为监管不动产登记信息动态、产权变动情况、交易情况和有关价格数据提供信息支持。

三、系统架构设计

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总体框架以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数据交换体系为体系结构〃以国土、房产、林业、草原、海域等数据等各类的登记、空间、档案数据库为基础〃将地理信息服务(图形浏览、定位查询、空间分析等)、属性查询与统计分析、专题图件发布等GIS服务加以封装〃通过不动产登记基础平台提供的各类服务和接口支撑〃建立面向不动产登记的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公示系统。(1)基础保障体系

基础保障体系包含了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网络设施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不动产相关法律制度规范、数据交换标准规范。(2)数据交换

各类系统通过提供数据接口或者发布符合OGC标准的数据服务、WebService服务等方式〃提供给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调用;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通过通过提供数据接口或者发布符合OGC标准的数据服务、WebService服务等方式〃将对应的房屋、林业、草原、海域等领域登记数据成果返回给各业务管理局调用〃最终实现数据共享。(3)不动产数据管理系统

不动产数据管理系统集合了所有不动产登记管理所需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档案信息、用户信息等各类数据的管理工具〃遵循不动产数据库的标准规范〃对数据进行标准分类编码。数据管理系统主要面向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管理人员〃对新纳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的更新信息进行分布式存储、管理、分发、汇总、编辑、发布。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遥感、三维、矢量、属性表、文档、多媒体等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支持国家、省、市、县粒度的数据分类读取和调阅〃支持多时点多专题数据的对比和更新。

(4)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是面向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的政务办公系统。它通过不动产登记基础平台的运行支撑环境和政府网办公网络直接读、写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资源〃为登记办理人员提供操作界面。用户登录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能完成从窗口收件、审核、审批、缮证、归档等一系列的登记日常操作。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也集成了综合查询、数据更新、辅助办公、系统维护等常用功能模块。(5)不动产登记信息公示系统

不动产登记信息公示系统可以在广域网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它以不动产数据为支撑〃实现各土地、房屋、林业、草原、海域等登记信息的查询、发布功能。

四、数据交换整合方案

依据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和构想要求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与林业局、农业局、房管局、海洋局等部门之间要实现空间数据和登记数据的有效交换。空间数据

针对各部门的空间数据〃可以采用发布OGC服务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交换。各类系统通过自身数据发布模块发布符合OGC标准的数据〃需要发布的数据经检测合格后〃不动产登记数据管理平台可以调阅相应的数据服务来实现对数据的获取。通过这种方式〃不动产登记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是实时获取各部门的空间数据〃保证了数据的现势性。

发布的服务列表

登记数据 不动产登记数据需要和相关各部门登记业务数据库实现远程调用〃我们可以采用Web Service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可以在不破坏双方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很好的实现数据交换〃这种方式重在对服务程序的调用以及调用结果的反馈。对于这种方式〃各部门数据中心需要与不动产登记局开通相应的服务调用接口和函数〃实现与各部门数据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工作。

五、业务类型分类设计

不动产登记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土地权利是不动产物权的基础〃其他的不动产物权的存续都必须以土地权利为依托。除土地所有权之外〃其他的不动产物权都是建立在土地所有权基础上或者与土地关联。没有土地权利〃其他的不动产物权就是“空中楼阁”。对于海域登记〃我们可以认为是“蓝色”国土〃在调查、登记方面基本是相似的。不动产的物权体系如下:

一、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所有权

二、依托于土地所有权上产生土地的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耕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林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草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集体)、地役权、海域使用权

三、土地之上附着物所有权:房屋所有权、森林或林木所有权

四、担保物权:一般担保物权、最高担保物权

六、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为监管不动产登记信息动态、产权变动情况、交易情况和有关价格数据提供信息支持。利用遥感、GIS、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实现对不动产图形数据、属性数据、业务数字档案的有效关联和查询、统计、分析、输出、信息展示等〃并以图形、表格、文字、GIS和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准确、动态地展示涉及到不动产登记数据各个方面的信息。

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采取„房地合一‟的模式〃告别过去„土地‟和„房屋‟两张皮分离的局面。在房地合一登记中〃同步输入权利信息、土地信息、房屋信息、权利人信息等〃结合扫描件、楼盘表、图属联动等展现方式〃实现高效、准确地办理不动产权证。

围绕各级不动产登记部门的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决策等业务〃按照“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分级联动、业务协同”的原则〃顶层设计时需要统一构建国、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四级不动产登记应用框架〃以实现信息采集标准化〃登记业务规范化、流程化〃档案管理电子化。实施时则需要应地制宜〃分步实施。图文一体化管理

图形信息同时可与登记审批业务案件挂接〃可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实时查看案卷涉及的土地或房屋。通过图形定位〃就能即时在图形窗口中定位跳转到项目涉及的地块〃系统自动弹出该地块的详细信息〃包括地址、编号、面积等〃辅助办公人员进行审批。如果WEB端同时发布了影像〃可套合影像查看〃更加清晰明了。

图属联动查询

楼盘索引表管理

系统根据楼盘实际规划与布局〃具体到每一栋、每一层、每一户〃建立虚拟的楼盘表〃通过简单的选择点击〃就能将房地属性、业务状态、权利信息、办理记录一一呈现。

楼盘索引表管理

输出不动产登记簿证

在登记过程中输出满足《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试行)》等国家法律法规所要求的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不动产登记申请审批表等。

不动产登记办理输出不动产登记簿证

案卷查询统计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对不动产登记案卷提供了方便的查询页面〃可按照不同条件进行查询〃包括土地信息、房屋信息、林业信息、草地信息、登记簿信息、不动产权属证书信息查询等。用户可自己设定查询条件来查询所要调阅的案卷信息〃可按登记类型、权利人姓名、不动产权证书号、使用期限等进行查询。查询结果具有关联穿透功能〃如在土地信息查询中查询到某宗地〃可将与该宗地相关的房屋信息、不动产权利人信息、不动产转移信息、证书信息等列出。下图为不动产综合查询页面。

不动产综合查询

登记历史回溯

每一起登记行为的细节程序都会详细记录〃考虑到地块的反复流转〃还会一直记录最原始的地块编码〃不仅形成地块的所有历史流转链〃还能随时查看任意一个流转节点的详情。

登记历史回溯

动态监管

不动产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模块〃可对不动产登记信息各项监管功能〃比如总监管、规范性监管、效能监管、重点监管、入库日志查询等。

其中总监管涵盖所有监管项〃包括使用年限的监管〃业务逻辑性监管〃登记资格监管等各项内容〃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登记效能监管是指对各级管理者及其领导组织的勤政和能政情况进行考察和整改的行政监察。

七、不动产登记信息公示系统设计

建立统一、规范、反映不动产客观物理形态和权利状况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公示系统。借鉴住建部全国住房信息系统联网的经验, 不动产登记信息公示系统整合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登记信息〃逐步向公众开放可以用于搜索、查询的数据信息〃积极挖掘国家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的应用渠道〃提升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公信力〃扩大公众参与度〃保障不动产财产权与市场安全、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不动产登记信息应逐步实现县、市、省(直辖市)、全国联网。

● 读取不动产登记的数据〃根据信息公示需要从内网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提取公示数据。● 提供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公众信息WEB实时公示。●可以对公示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查询。●可以对登记有关业务信息进行统计。

● 按访问权限的不同〃分别提供面向不动产登记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服务信息。

不动产登记信息公示系统示例

篇2: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应急预案

为防范信息科技风险,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响应和处置,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确保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一章

工作原则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实行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保护责任制,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一)健全机制。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由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相关部门具体实施,完善应急工作体系和机制。

(二)明确责任。市局地籍与不动产登记管理科、信息中心,各分局、各登记中心有责任对系统突发事件进行防范、预警、报告、响应、协调、控制,分工负责、相互配合。

(三)预防为主。各单位要对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分析和控制,对信息系统持续监测,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处置高效。加强应急处置队伍的建设,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反应迅速、报告及时、措施得力、操作准确,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市局地籍与不动产登记管理科负责组建应急小组,在发生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时,及时实施专项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小组包括应急领导组、应急执行组、支持保障组。

(一)应急领导组 组长:分管局长

成员:局有关科室及各分局负责人 职责:

1、负责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和过程控制;

2、明确新闻发布人,授权其在应急过程中统一对外信息发布口径;

3、宣布重大应急响应状态的降级和解除;

4、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处置进展情况和总结报告。

(二)应急执行组对应急领导组负责

成员:局有关科室经办员和各分局、分中心信息管理人员 职责:

1、实施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具体应急处置工作;

2、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业务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3、收集分析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和日志;

4、向应急领导组报告应急处置进展情况和事态发展情况。

(三)支持保障组对应急领导组负责

成员:由市局地籍与不动产登记管理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人员组成。

职责:

1、提供应急所需人力和物力等资源保障;

2、做好对受影响权利人的解释和安抚工作;

3、做好秩序维护、安全保障、法律咨询和支援等工作;

4、建立与电力、通讯、公安和消防等相关外部机构的应急协调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

5、其他为降低事件负面影响或损失提供的应急支持保障等。

第三章

突发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将信息系统主机、系统、应用、网络、线路以及机房环境发生的突发事件分为三级:

(一)一级突发事件。造成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业务中断(持续6小时以上)或重要数据损毁、丢失,造成重大经济损-3-失,或对权利人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后果非常严重的突发事件。造成一级突发事件的情况有:

1、重大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不动产机房主要生产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形成灾难性故障,持续6小时以上不能修复。

2、关键设备的重大故障引起的业务中断。如业务系统主机、存储设备、网络核心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两套热备设备同时故障,持续6个小时以上无法修复。

3、由于严重的存储设备故障或数据库崩溃等原因,造成业务数据丢失。

4、出现治安或人为方面情况形成灾难性故障,业务数据被破坏。

5、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市电供电系统停电6个小时以上,且UPS机组和发电机组工作异常。

6、其他突发情况造成生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二)二级突发事件。造成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业务中断(持续6个小时以上)或重要数据损毁、丢失,对权利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后果严重的突发事件。造成二级突发事件的情况有:

1、主机系统主、备两套设备同时发生故障。

2、磁盘故障,破坏数据的完整性。

3、网络系统故障:

(1)主、备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同时发生故障;

-4-(2)中心机房通信线路中断;(3)多个网点通信设备同时发生故障;(4)多个网点通信线路同时中断。

4、软件系统故障:

(1)操作系统软件故障,系统无法运行;(2)核心业务的数据库系统出现无法使用的故障;(3)应用系统软件故障,系统无法运行。

5、机房附属设备故障:(1)UPS故障;

(2)空调故障引起机房、主机温度、湿度异常,超过临界值;(3)市电供电系统出现异常故障超过3个小时或单路供电系统异常超过一天。

6、网络遭受黑客攻击后造成网络或主机系统瘫痪、数据被非法更改。

7、发生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中心机房主要生产设施遭受破坏,造成业务中断,持续3小时以上不能修复。

8、其他原因造成生产系统工作异常。

(三)三级突发事件。造成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业务中断(持续半个小时以上)或重要数据损毁、丢失,对权利人利益造成较大损害的突发事件。造成三级突发事件的情况有:

1、主机、应用系统故障:

(1)业务系统主机需切换到备份机;

-5-(2)业务服务器需由备份机接管服务;(3)应用系统软件故障,系统无法运行。

2、网络系统故障:(1)单台核心交换机故障;(2)单台核心路由器故障;(3)单条主干通信线路故障;(4)多个网点通信设备故障;(5)多个网点通信线路故障。

3、机房附属设备故障:

(1)外部电源线路停止供电超过UPS最大负载时间;(2)单台UPS故障而不能正常供电;

(3)消防系统出现故障,持续24小时不能修复。

4、各种因素(疫情、离岗等)导致生产系统的关键岗位人员不能上岗。

5、发生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中心机房主要生产设施遭受破坏,造成业务中断,持续半小时以上不能修复。

6、其他原因造成生产系统工作异常。

第四章

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信息安全的日常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

(二)优化组合和配置应急技术人员及应急资源,集中使用,统一调度,以保证应急处理的高效性。

(三)通过场景模拟、压力测试等手段进行应急演练,验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全面演练或专项演练。

(四)各种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每年重新进行制订或临时根据情况进行更改。

(五)比较重大的系统、网络调整或配置的更改,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六)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应急执行小组,并执行应急预案。对应急预案没有覆盖的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进行应急决策。

(七)如果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停业,应立即上报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对外发布信息,做好权利人的解释工作并上报上级部门。

(八)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查核实、保存相关证据,便于事后分析、评估和总结。

(九)加强对外包服务的应急管理,将相关设备及服务提供商、电力、电信等纳入应急预案。

(十)定期对应急响应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的培训。

第五章

应急预案与演练

出现突发事件时,机房值班人员要采取积极果断的处置措施,并将已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第一时间报告给应急执行小组。上述人员接到报告后,必须通知相关人员一同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执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

(一)火灾、水灾、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灾难事件发生时,按照紧急情况疏散方案迅速撤离,并启用灾备中心,待灾情基本清除后返回,及时恢复机房的正常运行。

(二)故障设备的修复,信息中心立即联系相关公司人员进行故障设备的修复,并联系设备供应商借用(或租用)同类主机、网络设备(必要时借用相应的场地),使业务尽快恢复。

(三)若存储设备故障或数据库崩溃或业务数据被破坏,应立即启用备用的存储设备,使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并联系供应商对设备进行修复。

(四)供电系统出现问题,应首先启用备用电源,如备用电源出现故障,短时间无法修复,则联系设备供应商借用(或租用)相同设备进行替换,并尽快修复故障设备。

(五)其他突发情况上报应急执行小组,并由应急执行小组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做出相关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六)系统恢复后,通知网点进行业务核对,调整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差错业务。

(七)应急执行小组要将突发事件情况上报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向外界通报情况,做好权利人的解释工作并上报上级部门。

第六章

应急响应

各部门应按照既定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一)应急执行小组应根据既定的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操作,并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处置应集中于建立临时的业务处理能力、修复原系统损坏,在原系统或新设施中恢复运行业务能力等应急措施;

(二)对于应急预案没有覆盖的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进行应急决策;

(三)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本机构应急组织,组织协调机构内部进行应急处置,并负责向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响应情况;

(四)支持保障小组做好各项应急保障工作,为应急处置提供场地、交通、通讯及其他后勤保障;

(五)各部门应在重要信息系统发生突发事件60分钟之内,将突发事件相关情况上报或其派出机构信息系统应急管理部门,并在事件发生12小时内提交正式书面报告;

(六)对造成业务秩序混乱或重大经济损失,影响稳定的,或对权利人利益造成损害的突发事件,各部门要立即上报;

(七)各部门应将应急处置重大进展情况及时上报市局登记科,直至应急结束,一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每2小时将应急处置进-9-展情况上报,直至应急结束。

重要信息系统恢复正常服务即为应急结束。

在应急结束后,应针对应急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报市局登记科。总结报告应包括信息系统突发事件评估、处置工作总结以及症结分析和相应的建议等内容。

第七章

附 则

(一)各局可依据本预案,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二)本预案由市局地籍与不动产登记管理科负责解释和修订。

篇3:扫除不动产登记的信息盲点

所谓信息盲点,通常是指信息公开之后仍在一些关键的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看似是个伪命题,但是在我国原有的“三网三库一平台”的行业信息化系统之中,由于信息不共享或者信息不规范,有些数据只能通过邻居指认这样的方式来完成。但是专家认为,这种粗放的方式很容易走入“邻居的话是不是真的”这样一个死循环,这实际上暴露了我国政府和机构数据信息的规范使用和开放的问题。

不动产信息系统的“风口”

“房产税要来了”,“新的房价调控政策也许就要出台了”。针对今年不动产信息登记统一平台即将启动的消息,市场中传来不同的声音,这些消息最终都被证明是空穴来风,但是却将最近风头正健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推到风口之上。

9月份,国家林业局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目前该局已经向国土资源部移交了有关林地、林场的登记数据信息,目前移交工作已经接近完成。据了解,在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工作安排之下,各部委、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移交和衔接工作已经按部就班地进行。

按照规定,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牵头部门是国土资源部,涉及到林业、住房、建筑、土地等方面的部门都需要向国土资源部提交相关信息。国家林业局已经确定向国土资源部移交和共享了与林地、林场相关的数据信息。作为最重要的房产不动产登记部门的住建部也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共同做好和房地产登记、交易有关的数据信息共享和交换工作,接下来在全国各地即将掀起一股不动产信息统一管理的大潮。

四川省泸州市作为全国不动产信息统一登记的试点,在今年3月份向本地居民申庆发放了首张 “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不动产产权证书”,此举标志着不动产信息统一登记制度在国内落地。而之所以能够率先落地,是泸州致力打造的统一数据库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安排,作为试点城市的泸州市对当前国家各种不动产登记的技术标准、 规范进行了全面和研究,并形成了国内第一个地市级的数据库模型和标准。经过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泸州市共梳理出历史土地登记数据80万条,房屋登记信息300万条, 每天还要新增300多条信息。

在之前的信息系统项目招标中,国产厂商浪潮的天梭K1小型机成为数据库的硬件平台,而Super Map被入选为软件平台。

“ 按照国家在今年底上线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的安排, Super Map系统平台的试运行将在今年10月底完成,整体上感觉上半年的速度还不是太快,但是到了9月份,整个行业都在明显加快速度,目前在贵州的试点会最先试运行,接下来赣州、泸州和广西等几个地方城市的平台也会很快投入运行。”作为Super Map系统平台开发商的超图软件总工程师梁军在刚刚举办的2015年Super Map GIS技术年会上对记者表示。

按照规定,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牵头,涉及到林业、 住房、建筑、土地等方面的部门都。

据了解,泸州市不动产信息登记系统包括存量信息和增量信息的统一登记,整个工作方方面面,难度非常大。“和林地等数据不同, 房地产数据必须要将存量数据进行统一建库,目前各地方部门掌握了大量的存量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还无法和地产的位置等信息统一,也就无法落地。”梁军介绍,目前的不动产信息统一登记不是简单的统一发证,而是要和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衔接和规范化,这一点如果无法做到,将来在房产交易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

不动产信息统一登记涉及到数据和信息系统升级建设。据有关部门测算,数据部分可能占到60%, 而信息系统建设将会占到40%,其中软件平台类产品将会占到信息系统的大部分。一些与此相关的GIS企业将会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在信息安全等因素的考量之下,国产厂商的机会更大。

统一的数据库发展之路

由于我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路径和思路,在过去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多种条块纵横的信息系统,比如金关工程、金质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由国家牵头的金字工程。还有一些地方也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行业信息化建设,比如各地的市民卡、 健康卡工程。最重要的也是经常被提到的是以人口库、法人库、 基础地理信息库和一个电子政务平台为标志的“三库一平台”建设。这些信息系统在我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此形成的信息孤岛也成为它们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媒体报道一些政府机构在为民办事的过程中, 提出“证明你妈是你妈”的要求, 这样的不合理现象一定要坚决杜绝。实际上这也反映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过程中缺少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技术标准,各部门的系统之间出现条块分割的现象,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信息盲点还会长期存在。杜绝这种现象的主要手段就是需要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过程中采取顶层设计的方法,使数据得到统一、共享和规范化。

之前林业、林地和房屋信息被不同部门管理,即使是同一行业的数据也被人为的分割管理。以房地产数据信息为例,登记和交易的数据被不同部门管理,从登记数据上是无法查询到交易记录的,反之亦然,这必然会在房产数据的使用和管理上带来风险。

统一的数据库建设、 大数据是不动产信息系统未来的趋势之一。梁军介绍,目前各部门的不动产数据信息共享只是一个开始,在国土资源部即将试运行的Super Map软件平台中都预留了相应的API接口,有关部门之间可以通过这一接口完成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甚至实现交易。“未来即使大家的房地产登记信息和交易信息是存放在不同平台之上的,但是通过平台的API接口,可以实现共享功能,各种系统之间是可以实现互联互通的”。

不动产数据的统一,其重要意义还在于促使了各种政府数据的公开、透明和使用,从而实现真正的政府大数据利用。今年8月底有关部门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各方面对政府大数据前景非常看好。梁军介绍,不动产数据统一之后,会和人口管理、金融、户籍管理挂钩,形成“一条龙”的服务。

他表示,“统一的不动产数据管理好了,整个经济发展数据就可以通过这个获得,这可能也是大数据的重要来源。我们经常是说房价统计不清楚,就是因为不动产数据不齐,如果这些数据理顺了就可以准确判断房价走向了。所以某种意义上它可能会促进政府和社会的治理能力得到提高。民以食为天, 现在食已经不是问题了,大家关心的是住的问题,住的问题解决以后大家下一步关心的就是环境的问题。”

可望实现大数据分析预测

在2015年Super Map GIS技术年会上,中科院院士周成虎指出, 在未来的全空间时代,GIS关注趋势导向室内、微服务和大数据,未来将是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时代。 当前,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话题,地理信息(GIS)行业也不例外。以高德、超图等为主的国产地理信息企业在前几年经过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模式变革之后,逐渐将眼光放到大数据转型上,通过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方式来为政府和企业、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现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涌现,针对创业者的服务包括选址、 客流分析等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方式来完成。”梁军介绍,超图目前在国家统计部门的一些项目上和华通公司一起提供类似数据采集、分析和预测等服务。此外,作为地理信息行业向云计算、大数据转型的一项新服务,地图慧可以帮助政府部门、行业用户和个人提供在线制图、数据分析和相关大数据服务。

目前业内对不动产大数据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企业,超图的转型非常及时。今年6月份,超图以9200万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南康科技,这是一家专注房地产信息管理领域及CAI数据采集平台软件的的企业,收购凸显了超图向大数据和云计算转型的战略规划。对于两家企业并购后的最新进展, 梁军表示,今后的不动产登记是在国土云上进行,双方已经组成了一个项目组在做这项工作,最近主要集中在技术方案的探讨上,下一步会向更多领域集中。

篇4: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一、信息平台统一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信息平台统一不可或缺。只有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信息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登记信息才能实现实时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实时共享,不仅有利于发挥不动产登记物权公示作用,保障不动产交易秩序和安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登记机构减少登记信息错误,提高登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提升登记服务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清晰、快捷地监管各级登记机构。

二、推进信息平台统一工作的难点

1.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与不动产统一登记相关的法律较多,除《物权法》外,还涉及到《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渔业法》等,这些法律关于不动产登记机关、登记管辖、登记内容、登记程序等方面的规定都不尽相同,甚至存在一些盲区或争议,《条例》虽然最大限度地兼顾上述法律关于不动产登记的差异性,但对某些存在争议的内容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具体登记工作中,工作人员遇到复杂的问题,在《条例》中找不到合适的依据,为避免出现工作失误乃至行政败诉,往往趋于保守的理解执行相关规定,这样容易降低服务效率,引起服务对象不满。

2.各地基础参差不齐

截至目前,全国仍有部分地区尚未建好房屋登记信息系统。有的地方虽然新建了房屋登记信息系统,但没有完成对历史登记数据的清理、录入和关联工作,只有新登记的房屋信息可以准确查询,以往的房屋登记信息存在房屋坐落不完整、无身份证号码或身份证号码残缺等问题;个别地方甚至有登记档案遗失、登记数据无法采集等历史遗留问题。若房屋登记信息系统的数据不准确、不全面、不及时,其提供的查询结果便缺乏认可度和公信力。

3.业务系统较为庞杂

《条例》以《物权法》中规定的登记类型为依据,概括规定了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等八种登记类型。这八种登记类型对于不同的不动产而言其复杂程度各不相同,尤以土地登记和房屋登记最为复杂。八种登记类型各自的复杂程度也不相同,其中,首次登记、转移登记、查封登记还存在许多复杂的情况,业界仍存在不小的争论。再者,目前不动产登记处于区域分割、部门条块分割的状况,不同类型的不动产由不同的主管部门负责登记,部门之间业务系统并没有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使用规则,各个部门甚至各个地方所建立的不动产信息均局限于该部门、该地区使用,各部门的信息平台就像孤岛一样矗立在信息海洋中,没有形成联动的网络。

4.相关部门协作不力

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已经建立。目前,各省份也建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机制,绝大多数省份成立了省级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但到了市、县两级,除了几个试点的城市,大多地区都在观望等待。具体到某一地区,相关部门多以自身利益为重、相互推诿扯皮,联席会议的作用发挥有限,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在机构整合到位之前,市县级信息平台统一工作几乎无从谈起。

三、加快推进信息平台统一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法规,坚持依法登记

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工作,亟需大规模重新修订《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森林法》、《渔业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尽早出台《条例》的具体实施细则,对一些有争议的地方作出明确的规定。让登记工作人员“有法可依”,知道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可为”与“可不为”的界线。对一些疑难复杂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操作方法,不让登记工作人员畏畏缩缩、消极作为,从而影响服务形象,损害群众利益。

2.正本清源,提升数据质量

信息平台采集的数据准确、全面、及时,是信息平台发挥功效的根本,统一信息平台,关键在完善相关数据。各地须花一段时间和一些人力、物力,对相关不动产登记的档案进行全面梳理,查漏补缺,该扫描的扫描,该补录的补录,该修正的修正。真正从源头上抓起,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的原始数据质量,确保信息平台生成的结果具有绝对的公信力和强大的服务功能。

3.高标定位,强化顶层设计

国务院明确由国土资源部负责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显然是重视了该项工作的顶层设计,若只是简单的整合现有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各地方层面系统不统一的弊端就无法根除,很难建立“标准统一、内容全面、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的新平台,更难以实现不动产登记机构、簿册、依据和信息平台的“四统一”。因此,新建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一定要提高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广泛吸收先进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宁可多一点实践论证、慢一点建成使用,也要设法打造全国通用、科学合理、真正管用,且留足发展空间的新平台,让全国上下不动产登记信息真的能够“一网打尽”。

4.政府主导,推动机构整合

信息平台统一,关键要有落实主体,只有不动产统一机构整合到位,信息平台统一工作才能找到落实主体。而目前,《条例》只是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一个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不动产登记工作,并接受上级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至于不动产登记机构是否整合到国土资源部门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由于不动产统一机构整合是新情况、新问题,各个省份都在互相观望,各个市县更无法拿定主意。要想破此局面,最好由省级政府结合本省情况提出主导意见,若省级政府由地级市自主确定整合方案,则地级市政府应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一锤定音,明确属地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整合方案。如此,相关部门才能快速行动起来,信息平台统一工作才能得到全面推进。

篇5: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4.1 以云计算为基础,提供最优化的顶层设计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涉及多层级、多部门。而云计算在此间可以充分发挥其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等优势,通过集成整合和改进完善,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避免重复浪费,提升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

4.2 提供基础的软硬件服务和计算资源

随着不动产数据量的增长和访问量的增多,传统的数据中心模式已然不适应需求的发展。而基于云计算平台,用户可通过网络媒介获取相关的软件服务、硬件和计算资源,进而降低用户购置相关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成本投入。与此同时,通过虚拟化技术构建云计算中心,实现软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分配、部署、监控和备份,从而提升业务的响应速度、操作的便捷程度和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的质量,同时有效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和运维压力。

4.3 为不动产信息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提供平台支持

不动产信息登记业务流程面向的对象是不特定的社会大众,因此,这是一项由政府相关部门为公众提供的社会化服务。而由此衍生出的税收、户籍、贷款、住房保障、城市规划、城镇建设等社会化管理,都将以不动产登记信息作为基础依据。平台的构建将有效地实现不动产登记流程中面向公众的信息发布、申请操作、信息查询等功能,即平台不仅针对部门与业务本身,更向社会及公众提供了一个信息服务的有效渠道。

5 结论

篇6: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为强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管理,严防失职渎职及违法违纪行为,经认真排查,针对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如下:

一、存在漏洞问题

一是系统权限配置不尽合理。不动产登记操作系统多且不完善,除登记系统按照业务岗位进行权限配置外,大多系统均存在公共账号,电脑上安装过系统的人均可以登录并访问系统,存在很大的权限配置漏洞。同时,个人账号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容易造成账号被挪用的情况。

二是访问日志功能不尽完善。由于系统不尽统一,存在系统建设承建公司多、建成时间先后不

一、功能设计未考虑等原因,一些系统的访问日志(尤其是查询记录)无法追溯,日志管理方面也存在或大或小的漏洞。

三是人员保密意识不强。新进人员较多,虽安排过多次廉政、保密等方面培训,也形成许多相关规章制度,但是制度落实方面、个人保密管理、资料的合理使用方面存在漏洞,存在工作人员可随意拍照截取登记资料的可能。

四是制度执行不严。虽已出台相关信息安全制度,明确严控 外部端口,但实际中所有电脑等设备均未关闭或禁止USB、光驱等外部输出端口,在数据批量外泄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五是个别岗位信息泄露隐患较大。有些岗位(如批量受理岗、首次登记审核岗、查(解)封岗、特定档案查询岗等)因工作原因需要更大的系统访问权限,接触的信息会更多,如不加强人员管理会存在很大的信息泄露安全隐患。同时因掌握住房信息,受人之托查询相关信息可能性大,各个具有查询权限的工作岗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泄密风险。

二、对策措施

对以上排查发现的漏洞和问题,中心以“人防”和“物防”为核心,强化整改落实。

一是加强人员安全保密警示教育和风险防控。以“人”为核心,通过处室学习、个人谈心、通报警示材料等途径不断加强保密和安全意识,加强对业务人员纪律作风、职业操守的要求;与全体工作人员逐级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加大对下属的人文关怀,防微杜渐,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同时,对一些可能与房产公司、中介公司和企业有密切联系的岗位以及工作性质单一枯燥、长期积累负面压力的岗位进行合理轮岗,内外兼顾降低职责风险。

二是加强系统功能完善和权限管理。完善登记平台中各类系统功能,加强权限的统一、合理配置,对因工作需要需访问系统 的正式在岗人员实行“一人一账号”,如有人员离岗立即进行销号处理;对所有有系统账号的工作人员按照岗位职责,严格区分查询访问、修改等权限,整改并适时取消公共账号相关权限,实施“一岗一权”严格管理,如发生人员岗位调动,及时调整调整相关权限;对于一些需临时访问系统的协作单位、拆迁办、组织部等特殊需要人员,实行“专人、专房、专机、专簿”管理,依照申请并经审批开通临时账号和权限,设置一定的失效期,并加强查询记录的登记管理。同时,加强设备管理,对已安装可访问登记、档案数据的每台电脑进行登记,固定专人使用,并在使用期限内永久性关闭USB、光驱等外输端口,防止电子数据外泄;并加强打印管理,防止具有敏感信息的纸质件外泄。另外,对一些系统进行升级更新,加强访问痕迹管理和日志记载,由专人负责定期检阅维护。

篇7:不动产登记信息会不会外泄

不动产登记信息会不会外泄

核心内容:不动产登记信息会不会外泄?只有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和有关国家机关才有资格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查询。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查询,因此不动产登记信息并不会外泄。接下来法律快车为您详细介绍。

谁有权查看不动产信息?

虽然不动产登记的范围很广,但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和其切身利益关系最大的房产。此前舆论对不动产登记条例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能开放“以人查房” 的功能,因为此前被揭露的房姐房叔们名下拥有的房产数量超出民众的一般想象,民众非常希望能实现“大家一起查房叔”的壮观场面,把所有潜藏着的“房叔”一网打尽。

不过此次《条例》并没有提到“以人查房”的功能,而是只能以房产地址查询,并且要向登记机构说明查询目的,不得将查询获得的资料用于其他目的,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询资料。

即使以房产地址查询,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查的,只有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和有关国家机关才有资格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查询。所谓权利人指的是房地产权的所有人,房子是自己的话,就可以申请查询自己名下的房产情况。若房子抵押给银行,那么银行作为抵押权人,凭借抵押登记也有权去查询登记资料。而利害关系人是指和不动产所有者有直接关系者,比如夫妻等。此外,在一些债务纠纷中,债权人可以凭借人民法院的补充证据材料通知书,自行或委托律师事务所查询债务人(欠债者)名下的已确权房产情况。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第二十七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

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复制与调查处理事项有关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

第二十八条 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的单位、个人应当向不动产登记机构说明查询目的,不得将查询获得的不动产登记资料用于其他目的;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询获得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第三十二条 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国家规定,泄露不动产登记资料、登记信息,或者利用不动产登记资料、登记信息进行不正当活动,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有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8: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多头登记让人犯晕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规定,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都属于不动产。不动产权利的主体、来源、期限、权利变化等内容应记入不动产登记簿。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

据悉,纳入登记的不动产权利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

长期以来,我国不动产登记弊端丛生,政府一直酝酿进行改革。据了解,我国不动产登记信息分散在住建、农业、林业、国土等部门,多部门登记导致不动产权利归属不明确,引发矛盾和纠纷,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和交易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利用杂乱的信息登记漏洞私设程序“创收”牟利。

此外,我国不动产登记依据多头且混乱,除物权法外,房屋登记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登记有土地法,林地登记有森林法,草原登记有草原法,农村承包土地登记有农村土地承包法,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登记有渔业法。

业内人士分析,各部门登记方法和规程等不一致,容易导致登记出错。为进一步提高不动产登记的公信效力,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良好秩序,急需建立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保护不动产权利人权益

很多人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的主要目的是反腐、征房地产税。法学博士程啸则认为,无论是反腐、征税,还是调控房地产市场,都不是不动产登记制度真正的、最基本的功能,而只是不动产登记制度附属的或者说是派生的功能。“如果将派生或从属的功能当作不动产登记的主要功能、基本功能,就会扭曲整个不动产登记的规则与体系,使不动产登记制度真正的功能无法发挥。”程啸说。

“通过将不动产的自然状况及其上存在的各种物权清晰、真实、准确地记载在不动产登记簿上,并向外界加以公示,就能够实现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提高不动产交易效率、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权益这三大基本功能。”程啸指出。

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好处很多,律师韩德云认为,第一,便于切实维护所有权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结束不动产登记管理的混乱状况;第二,便于提高行政管理机关效率,保证物权状况的公开和明示,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损害权利人的利益;第三,便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物尽其用,定分止争。对老百姓来说,私人财产权属明晰,创造积累财富的劲头会更足。

实施推进还需完善细则

随着不动产条例实施临近,市场的担心也在升温,比如只有条文但没有细则,在全国范围内落实将比较艰难。国土部地籍管理司司长、国土部不动产登记局的首任局长王广华表示,目前国土部牵头制定《实施细则》已在征求国务院36个部门和全国31个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意见。同时,不动产权籍调查的有关政策意见也在抓紧起草,力争在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前出台。

国土资源部日前举办了不动产登记工作第三次部际联席会议,要求具备颁发新证条件的地区,正式启用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力争2015年底全面颁发新证书。

篇9: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申请登记”操作说明

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管理端新增申请登记确认模块,管理部门可在此模块对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在产企业及关停单位进行在线登记信息确认及在线信息登记。以下对操作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1、管理端账号:

请联系当地同级排污许可证核发部门管理员,新增账户,分配“申请登记确认”角色。使用该账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2、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管理端登陆地址(请使用IE9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10.102.36.1/permit,进入“许可证核发”模块。

3、申请登记信息确认

(1)管理部门用户登录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管理端,点击业务审核——许可登记确认,可对在产单位提交的申请登记信息进行在线确认。

(2)点击办理,管理人员可在线查看企业填报的登记信息,填写办理意见并选择退回或确认,点击退回,本条登记信息将退回到企业端,点击确认,登记信息已被确认完成。

(3)登记确认完成的企业信息汇总到“许可证库——申请登记库”,用户可在线查看企业的登记填报信息等,便于后续统计与管理。

4、在线申请登记

管理人员可在线登记在产及关停单位信息。

(1)登录系统后,点击在产单位或关停单位页签右上角的“登记”按钮,管理部门人员可自行登记相关信息。

(2)在产单位——管理人员自行登记的信息,在企业端填报内容基础上,增加省份、城市和区县选择。其中省份默认为当前登记用户所在省份,城市选择默认当前用户所在地市。

(3)信息填写完成后,可在线下载查看申请登记表,点击暂存可暂存此次填报的申请登记内容;点击提交可将申请登记内容提交,提交后的登记数据直接进入“申请登记库”,便于用户便于后续统计与管理。

5、进度清单查询功能(待开发)

管理人员账号需具备“清单报送查看”角色,在进度报送模块查看 “涉重行业登记进展”。

点击清单匹配,根据企业名称匹配系统中的企业,显示出系统中企业的信息、填报状态及发证信息、许可证编号。点击导出清单数据导出参照清单(左侧蓝色部分数据),点击导出参照清单及系统登记(右侧绿色部分)全部数据。

篇10:MapGIS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概念;特点;管理模式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measures,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real property registration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elaborate.

【Key words】Concept;Registration of real estate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Characteristics;Management

1. 概念

(1)不动产包括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不动产登记档案是不动产登记部门在不动产权属调查、登记、转移、变更等工作中形成的真实记录。

(2)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基本组成包括:不动产登记档案、不动产登记簿和在不动产登记行为中产生的相关资料。

(3)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称之为不动产登记。

(4)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是审查和确定产权、保障所有权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必备的基础材料,它是体现一个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水平的标志,也是城市房屋和土地现状的缩影。

(5)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国土资源保护、地籍调查、住房保障、法院诉讼、国家税收,还是在户籍管理、个人信用等管理等领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特点

2.1凭证性。

(1)专业性要求高。如房屋面积的丈量、土地界限的认定、房地产平面图的测绘等,都必须由具有专业资质的部门出具报告。

(2)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在实施产权管理和产权保障时,记录和管理都是唯一能够合法证明权利人与房屋土地之间权利关系的原始凭证。

2.2多样性。 构成多样,涵盖了不动产登记的所有形式,由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五大方面构成。形式复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原始档案资料以纸质为主,现代电子档案以图像文件为主。信息多样,既含有与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也包括权利属性、自然状况等基本信息,可称得上空间地理信息与属性综合信息相融合。

2.3连续性。 房屋土地登记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交易剧增。不动产登记档案体现了房产全部:从土地的划拨、流转,房屋的买卖、过户、继承,房屋的司法拍卖,一宗土地、一处房产,反映了房屋产权的真实情况。在房地产交易市场中,产权转移频繁更替,甚至存在过户办理尚未完成而下一次的买卖转移已促成。因此,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存在动态常规性和连续必然性。

2.4增量性。 由于交易频繁,不动产登记业务量不断增加,不动产登记档案不断扩容。所以不动产登记档案既要永久保存又必须要求高质量的保存条件。 以上几点决定了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要有专业性,复杂多样性,管理模式要适应于连续性,保障高质量永久保存的管理。

3. 管理模式

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在全国展开。《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是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不动产登记簿由不动产登记机构永久保存。不动产登记簿损毁、灭失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依据原有登记资料予以重建。可见,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原始依据是不动产登记档案,也是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的基础。因此,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确定和建立非常重要。不动产登记档案基本构成: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包括两个方面:虚拟管理与物理管理。

3.1虚拟管理模式,是对不动产档案信息资源中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虚拟管理必须符合对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信息在有关部门间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消除孤立信息;推动建立依法公开查询系统,保证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应当汇集管理行政区划内的各类不动产档案信息数据资源,成为登记档案数据中心,建立统一查询系统,并按管理层次和登记类别设置查询权限、对外查询服务,维护交易安全,保障个人隐私,确保信息数据准确、完整和安全。

3.2物理管理模式:主要指纸质档案、权籍图册的管理。就目前全国各省市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的现状,面对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问题,如馆藏档案、管理水平、库房条件、规模、人员状况等诸多情况,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符合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要因地制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使用。专业性程度较高,分为高度集中式和相对集中式两种模式。

(1)高度集中式。 确保档案保管条件符合国家标准,对本行政区划内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登记结果和原始资料进行集中存放与保管。 高度集中式管理模式的优点: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同时要求高标准的档案库房。目前无锡房地产档案馆藏房产档案约为240万卷,库房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密集架总容量约为1600立方米,库房压力不小。要丰富馆藏,也要优化馆藏。如果采用高度集中式,需要科学合理建设库房甚至新建库房,相关方案的制定、审批、动工建设等手续需要一定的周期性,相关资金、人员也要及时到位。

(2)相对集中式。 比如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和森林、林木等定着物应当与相应土地、海域登记档案相关联,可通过二维码、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 相对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可在现有库房管理条件基础上进行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可以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的实践中寻找其适用性。缺点是库房管理存在局限性,仅就某一类型的不动产登记档案进行管理,分散的库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易出纰漏,甚至造成档案资料遗漏、遗失。

4. 措施

两种管理模式都应当执行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实用化和科学化原则,建设符合标准的现代库房,从而达到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1)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归档、鉴定与销毁、库房管理等,规范档案管理;

(2)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不动产登记档案,实现现代化管理,两个转变:由档案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由数据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

(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熟练掌握档案专业知识、不动产登记业务知识及现代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张猛 滑丽 洪蕾.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调研与思考.中国档案.2015.4.

[2]王懿男 白玉.浅析构建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国土资源.2014.5.

[3]孙秀娟.浅谈怎样做好新时期房产档案工作.档案天地.2012.4.

[4]钟振科.房产档案数字化后的管理和资源利用.经营管理者.2012.4.

篇11:不动产登记信息承载之权利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权,财产权,隐私权,类型化

中图分类号:D9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6)10-0056-63收稿日期:2016-09-05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从查询主体、查询内容、查询流程等方面对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对登记信息查询行为的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2015年首例利害关系人要求以姓名查房案的胜诉,使现行法对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权的理解、查询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不动产登记信息所负载的权利及与登记信息查询权之间的权利协调,甚至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与“反腐败”的关系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该案中,原告刘磊是其父刘大海的独子,刘磊10岁时其父母离异,刘磊随母亲生活;刘大海一直单身,2014年5月突发脑出血去世,临终未留遗嘱。因刘大海的父母早已去世,刘磊就成为其财产的惟一法定继承人。为了顺利继承遗产,刘磊需要查明父亲名下的房产状况。在准备好刘大海及刘磊本人出生证、家庭户籍资料、父母亲已离婚证明文件、财产分割证明及爷爷、奶奶和父亲的死亡证明材料、继承公证书后,刘磊向南京市住建委下辖的南京市房产局档案馆申请查询父亲名下房产信息,以便依法继承父亲遗产。但档案馆以“房屋信息是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按照市住建委的要求,房产登记人名下的房产资料,他人不得仅以权利人姓名或名称为条件进行查询”为由,认为只有持公安局或检察院、法院的相关法律文书,才能查询刘大海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无奈,刘磊诉至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刘磊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与其父名下登记的房产存在利害关系,享有查询刘大海名下房屋登记信息的主体资格;且房屋登记信息查询条件的设置不应限制查询人获取信息的权利,在无法提供房屋坐落、权属证书编号等检索条件的客观不能情况下,南京市住建委应依法履行提供刘大海名下房屋登记信息的法定职责。

该案突破了《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第6.1.4条中规定的不得以姓名为查询条件提供权利人名下房产登记信息的限制,明确了利害关系人可仅以人名查询房屋登记信息。那么,如何妥当协调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与不动产权利人财产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动产信息查询的法律边界如何界定?这些问题均有待研究。

2 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其承载的权利

2.1 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界定及构成

在规范层面,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的自然状况、权利人及其上所承载的权利义务负担与变动记载造册。所谓不动产登记信息(或称不动产登记资料),根据《实施细则》第九十四条的规定,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在登记过程中形成和收集到的一系列文字、图件、电子信息等资料,既包括不动产登记簿等登记结果,也包括不动产登记原始资料。在《物权法》和《暂行条例》颁布前,《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和《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也对这两类登记信息进行了区分,并制定了不同的适用规则。

在性质上,不动产登记信息是由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登记职责获取,并以电子或纸质介质记录、保存的信息,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属于政府信息所界定的范畴。政府信息的公开方式因其记载内容而不同,包括涉及公众利益信息的主动公开,根据生产、生活需要依申请公开的信息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等需要保密的豁免公开信息。因信息所记载的内容不同,不动产登记信息在公开程度上亦有所区别。以不动产登记簿为代表的不动产登记结果主要记载不动产的客观状态,如不动产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不动产坐落、面积、用途、权利类型等,其是物权归属的依据和表彰,应属于依申请而公开的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原始资料因涉及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证明材料、不动产取得价格等信息,该类信息构成登记权利人的个人隐私或企业商业秘密,应属于豁免公开的政府信息,只有权利人及其授权之人、有关国家机关才能查询上述信息,《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和《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也针对不同的主体规定了不同的查询内容。

2.2 不动产登记信息承载的权利

从功能角度而言,不动产登记信息自身承担着多重含义和意义。以自然人不动产登记信息为例,一方面,其作为政府信息具有一定的公示功能,应在不动产交易等社会活动或者司法执法实践中为当事人及有关国家机关提供参考数据;另一方面,不动产登记原始资料及其他属于自然人特征的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反映了登记主体不动产财产的真实情况,应受法律保护。在不同功能指引下,权利人不动产登记信息所承载的权利亦是多样的、并存的且互有交锋。

2.2.1 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与人身权相对的,以财产利益为内容以及原则上具有可转让性的一种民事权利,既包括有体物也包括如知识产权等无体物,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此处所涉及的财产权,主要是指不动产登记权利人对其不动产所享有的所有权、他物权等民事权利,具有排他性、绝对性。

根据《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二款、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凡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筑物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不动产抵押权等权利信息,以及这些不动产因交易、继承等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查封等权属变更信息,均需依法登记。以上自然人、法人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记载了权利人及其不动产权利得丧变更的客观状态,反映了不动产权利人财产信息的归属和变动情况,承载了其重要的不动产财产权利。民事主体的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尊重不动产登记信息亦是对权利人财产权的保护。

2.2.2 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保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的状态,私人信息、秘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的权利。根据《实施细则》第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九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除不动产登记簿上公示的权利人姓名或名称、不动产坐落等信息外,不动产登记信息还包括权利人的个人身份材料、登记申请书、该不动产的权属来源等内容。无论是不动产登记原始资料中涉及的申请人个人信息,还是登记权利主体的不动产财产情况,都不是日常不动产交易行为中必须获取的信息,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应予以尊重和保护。权利人所申请的登记行为只是将其不动产得丧变更的事实予以登记,并非是对其财产隐私的披露,更没有当然地授权登记机构予以披露。因此,承载着财产权的不动产登记信息也承载了权利人的隐私权。

财产权、隐私权系不动产登记信息上所承载的两项主要权利,保护不动产登记信息可以归为对这两项权利的保护,任何未经本人许可或者未按法定程序查询权利人不动产信息的行为都可能造成对其权利的损害。

3 不动产登记信息上的权利冲突

现实生活中,围绕民事主体不动产登记信息产生的纠纷,大多系因查询权无法正常行使或者行使查询权过度所致。目前,国外对于登记结果的查询方式主要有两种模式:完全公开模式与有限公开模式。前者对查询主体不设限制,任何人对登记簿的任何内容都可以自由阅读、复制、摘录,或者向登记机构提出查阅请求,采此模式的有俄罗斯、英国、新西兰、爱尔兰、我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如俄罗斯《不动产权利及其法律行为登记法》第七条第一款即规定任何人都能对不动产登记簿提出查询申请,且其信息都可以被查询。有限公开模式的查询则以利害关系为限,无利害关系之人不得查询登记簿,采此模式的包括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如德国《土地登记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合法利益的人都有权查阅土地登记簿。两种公开模式各有利弊,完全公开为民众查询登记信息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但不能有效控制权利人的不动产信息被传播的路径;而有限公开则通过登记机构筛选的方式将查询人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有效保护了权利人的登记信息,但其弊端则在于登记机构只能对申请查询人的资格进行形式审查,不能实质性地判断是否存在利害关系。因此,采取何种公开模式,如何更好地协调查询权与财产权、隐私权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中,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权利冲突主要表现为隐私权的过度保护导致查询权无法正常行使,以及查询权的过度行使导致权利人的财产隐私权受到侵犯。

3.1 查询权的过度行使

3.1.1 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查询权

为了彰显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公示功能,现行法赋予了当事人查询不动产信息的权利。查询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以及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了解不动产权利状况的一项权利。因其查询对象为政府信息,而记载的内容又是不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私人财产信息,因此查询权应被界定为以公法权利为主兼具私法权利特征的信息知情权。《物权法》第十八条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有权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登记机构有义务提供相关资料。《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实施细则》第九十七条、《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第20.1条进一步赋予了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及国家机关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权利。上述规范条款明确肯定了两类主体享有查询权:一是民事主体,即权利人本人、利害关系人;二是有关国家机关,《实施细则》第九十七条第五款规定,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可以查询与处理事项有关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此外,为了给未来法律的规定预留空间,《实施细则》第九十七条第六款规定,其他国家机关需按本条的规定依法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第20.1条则是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做兜底性规定,比《实施细则》更具有灵活性、开放性。这两类查询主体中,前者是私法中的民事主体,后者是依法履行公权力的公法主体。

3.1.2 不动产登记的功能与查询权的行使

在物权法上,公示功能是不动产登记的重要功能。该功能是指将不动产所承载的权利得丧变更的事实向社会公开,以标示不动产的流转状况。公示功能的目的在于维护不动产交易“动的安全”,以公开交易时必要信息的方式来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及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就不动产交易而言,查询登记信息的基本功能在于促进交易信息在交易双方间的流通并降低交易成本,使得与不动产存在交易或其他潜在利害关系之人能有效了解不动产的权属状况,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遭到不利益。因不动产的高价值属性、信息流通不畅造成的交易损失过高,才有必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登记,并由登记机构向交易者提供查询服务。但这并不能掩盖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实为私人之间交易行为的组成部分、交易的核心是特定的不动产这一行为性质。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原则上属于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私行为,只不过需要借助于政府的登记机构提供服务。同时,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只能将查询获得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用于特定目的,如果擅自泄露、公开登记信息,则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等民事权利的侵犯。在便利民众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同时,也要防范查询权过度行使带来的法律风险。

不动产登记制度具有整合不动产登记信息,协调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职能的作用,但不具有反腐、窥探不动产权利人财产状况的溢出功能。《暂行条例》出台后,仍有部分民众期待通过查询不动产信息的方式为反腐反贪工作提供帮助;还有人基于好奇、探秘等心理试图以各种途径去了解他人的不动产信息;而个别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将自身查询权与工作职责混淆,出现泄漏他人登记信息的情况。如2016年3月14日,某关注娱乐新闻的微信公众号发文曝光了演员范冰冰、李晨二人“在青岛购置近千万豪宅”的消息,随后还有网友晒出房屋产权信息图片,显示了该房产的房屋产权编号、产权价值等信息。事后证实,该不动产登记信息泄漏是因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擅自查询当事人购房信息并发送到其个人微信亲友群导致的。尽管有观点认为,官员、明星等公众人物由于其身份特殊性,应对隐私权保护范围作出一定“让渡”,但无论我国是否已经对“公众人物”这一名词做出具体定义,也无论某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是无关社会公共利益的隐私都应受到保护。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设立的初衷是整合行政机关职责、建立全国统一的不动产信息档案、方便各地区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而非反腐或者满足部分民众的窥探、猎奇心理。因此,需对查询权的主体、查询目的、程序、行使方式等制定明确可行的依据,防止查询权的过度行使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3.2 隐私权的过度保护

为了保护权利人的隐私权,防止不动产登记权利人财产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我国制定了较为严密、详细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规则,如《暂行条例》第二十八条限定了查询目的;《实施细则》第九十八条、《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第十一条等设置了查询时所需提交的材料,特别是要求查询人提供房屋坐落或权属证书编号,在实操层面与此相呼应的是《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条文说明》第6.1.4条,其强调“本条从保护所有权人隐私权的角度,规定了登记资料不能仅以权利人姓名或名称为条件进行查询”的限制,意即禁止“以人查房”情形的出现。可见,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已经认识到不动产登记信息上承载的个人隐私不能因查询行为被侵犯。所以,《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需要具备三个要件:一是具备主体资格。只有不动产的权利人、利害关系人,以及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照法定流程及职权查询信息,其他主体不能获得不动产登记信息。二是申请材料合格。查询人需依照法提交申请书、个人身份材料等信息,并具有合理的查询目的。三是查询依据合法。我国不动产登记簿是以不动产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登记的,每个不动产单元都有唯一的编码,只有持有该不动产的证书编号、编码或是房屋坐落的任一信息方可查询登记信息。我国现行法的这种做法,在立法例上属于有限公开查询模式,而异于完全公开查询模式。有限公开查询将查询人限定在一定主体范围之内,对于维护交易安全,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权利大有助益;也方便登记机构依法行政,避免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泄露与滥用。但这种有限查询规则,是否有过度保护隐私权之嫌?

3.2.1 对查询主体的范围限定是否属于过度保护隐私权

当查询主体为民事主体时,享有查询权之人即权利人本人和利害关系人。这里的“权利人”,应指在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不动产物权人,包括不动产所有权人、他物权人,而不包括债权人。利害关系人,则指与被登记的不动产存在利害关系的主体,而非任意第三人或者仅与权利人存在利害关系的主体。至于那些不涉及不动产交易之人,与不动产权利无利害关系之人,无必要知悉权利人的不动产登记信息,亦无必要赋予其查询权利。不动产登记簿的公开,是相对于利害关系人而言的公开,而非针对社会大众;基于交易安全的必要,与交易无关之人,自然也不应知悉他人不动产信息。因此,现行法规定的有限公开原则符合物权法的公示原则,应是在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的现实需求与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保护之间所形成的较合理的平衡支点。

3.2.2 利害关系人的主体范围限定是否周延

何为“利害关系人”?《暂行条例》未明确规定,理论与实践中对此争议较大,有人认为利害关系人应限定在与不动产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主体,如不动产交易相对人、与权利人存在法律纠纷的主体;也有人认为利害关系人还应包括与不动产具有事实上的利害关系的主体,即潜在交易相对人,权利人陷入破产后的所有债权人也与不动产存在间接利害关系。对此,《实施细则》第九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因不动产交易、继承、诉讼等涉及的利害关系人可以查询、复制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利人及其不动产查封、抵押、预告登记、异议登记等状况”。可见,实定法层面的利害关系人,包括交易当事人及与登记权利人发生其他有关该不动产法律纠纷之人。但实践中,由于不动产登记机构很难对利害关系人进行有效判断,只能在形式上审查申请人是否是利害关系人,意即申请人只要能提供与不动产登记事项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证明材料,就可认定其系利害关系人。

那么,《实施细则》限定的利害关系人的主体范围是否周延?如果基于不动产登记功能的考量,依据《实施细则》第九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对“利害关系人”的范围进行限缩解释,将其限定于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则不能灵活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及多样的查询需求,从而可能导致权利人以外的与不动产权利存在利害关系之人无法查询获悉相关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而损害其合法权益,不利于交易发展。以不动产交易为例,尚未确定交易意向的潜在利害关系人,已经发出要约尚未承诺形成债权交易合同的缔约过程中的当事人等,均难以证明其与不动产存在利害关系,进而不能被纳入利害关系人之内,其只能在取得权利人的同意后才能查询,这不仅增加了权利人与潜在利害关系人的交易成本负担,也未能真正发挥不动产登记信息应有的功能。因此,《实施细则》第九十七条除了列举“不动产交易、继承、诉讼”三种常见情况以外,还规定了“等涉及的利害关系人”的概括规定,进而为扩张“利害关系人”的范围预留法律空间。可见,无论立法还是司法层面,如何更好地诠释与适用“利害关系人”,避免以保护隐私权为由,将“利害关系人”排除在查询主体范围之内,尚需在不动产查询的实操层面深入研究。

另须讨论的是:不动产权利人的近亲属是否是利害关系人?有的地方法规,如《广州市妇女权益保障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夫妻一方持身份证、户口本和结婚证等证明夫妻关系的有效证件,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车辆管理部门等机构申请查询另一方的财产状况,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受理,并且为其出具相应的书面材料” 。该地方规定,赋予了配偶的查询权。那么,与不动产权利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的近亲属,尤其是一等血亲姻亲的近亲属,如父母、配偶、子女是否属于利害关系人?有学者持否定态度。该地方法规的规定违反了遵循法律效力位阶的原则,《物权法》《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并未将近亲属纳入利害关系人的范围,该规定实际上扩大了利害关系人的范围。近亲属是基于血缘、婚姻关系产生的身份类别,不一定必然与权利人的不动产财产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任何人均应尊重不动产权利人登记信息上负载的权利,近亲属也只能与不动产权利存在利害关系之场合,才享有查询的权利。因此,现行法对于利害关系人范围的规定符合实际需求,既满足了有查询必要之人获取不动产登记信息之权利,又将与不动产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之人排除在查询范围之外。

此外,申请材料合格、查询依据合格,此两要件应与查询主体适格是相呼应的,即主体适格的查询目的自然是由交易、继承或其他法律纠纷引起,有相应的证明材料;查询时也当然地以特定不动产为查询对象,而非“以人查房”。

综上,对隐私的过度保护会限制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权的行使,影响登记制度功能的彰显;过于强调查询权,则会给不动产权利人的财产私密造成侵扰。无论是查询权还是财产隐私权,都需要明确权利界限,以合法适当的方式予以保护协调。

4 结语

随着《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的颁布,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愈加完善,查询制度作为登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日趋成熟。但应当看到,我国现行的不动产登记查询制度在对不同类别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类型化查询与保护方面尚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周延之处。一方面,物权的公示原则,需要对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信息予以适度公开;另一方面,更要防止利用不动产登记簿公开扰乱甚至侵害不动产权利人的财产隐私权。协调好查询权与不动产登记信息承载的财产隐私权之间的关系,是更好发挥不动产登记制度功效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物权立法若干问题新思考.法学.2004.07

2.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利明.人格权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陈耀东.登记信息查询与不动产权利保护.中国不动产.2015.08

6.志灵.隐私权受保护,但公众人物要受限.潇湘晨报.2013.08.07

7.程啸.不动产登记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

8.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9.朱岩 高圣平 陈鑫.中国物权法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程啸 尹飞 常鹏翱著.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16

11.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编著.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12.高圣平.政府信息公开视角下的不动产登记查询规则.法学.2015.01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个人客户经理工作总结下一篇:Unit4 Wheres the schoolbag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