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笔记整理

2024-05-20

初中历史笔记整理(精选6篇)

篇1:初中历史笔记整理

第七分册

第一单元: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1、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与内容演变: 孔子(春秋):仁、礼

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孟子(战国):人性本善、仁政及“民本”思想。荀子(战国):人性本恶、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的制约,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西汉以来,汉武帝即位,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安邦治国提供理论依据,是入学地位上升的契机。董仲舒因此提出了“天人感应”,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大一统”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儒家典籍被称为“经”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设立五经博士,在长安兴办太学,传授五经,学者完成学业可担任官职。】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儒学的复兴:

因素:隋唐以来中央集权的加强,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改变三教并行的局面;佛教道教对宇宙本源和善于思辨的特点对儒学产生了影响;南宋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官体制完善,学者关心国家民生。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天理论”,关键是天理与人伦的沟通。

2、儒学社会地位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代(受到冷落,不能帮助统治者完成统一,不符合天下趋势)→秦朝(受到压制,“焚书坑儒”,以“周礼”反对郡县制,不符合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西汉(独尊,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政治、思想大一统的需要)→魏晋南北朝(受到冲击,国家分裂,战乱频繁,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复兴,隋唐政治大一统,融合佛、道的思想精华,唐宋文化昌盛)

3、儒学对东亚、西欧的影响:

⑴逐渐渗透到经济,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⑵融合到政治,成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基础,是科举考试的重点内容 ⑶影响法律,以礼入法,礼法结合 ⑷社会成为礼制社会

4、儒家文化的传播:

东南亚:秦汉以来,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南亚文化圈,也称“儒家文化圈”

传播途径:①日益受人尊崇,逐渐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②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与社会改革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③设立了以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④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行祭孔大典 西方:16世纪开始,耶稣会士来华,罗明坚向欧洲寄回《大学》、《孟子》的部分译文。利玛窦的贡献尤为卓著《利玛窦中国札记》

17世纪后,西方传教士对儒家经典进行翻译介绍 柏应理在法国巴黎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

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引发了中国文化热

第二单元: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

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的不多扩大,西学源源而入 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来“力师西法”学习西方军事科技,器物制造“自强求富”——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但仅在器物上的零星学习,并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

甲午战争后,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吸取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思想与政治学说 严复《天演论》,将《进化论》系统的介绍到中国

孙中山“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上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当时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近代以来儒学的危机与挑战: ①背景:

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创立了中华民国,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又将人们的希望击得粉碎 Ⅱ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就必须彻底推翻中国旧思想、旧文化的统治基础,引进民主和科学 Ⅲ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②开端:1915年 上海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③主要人物: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等

④内容:所谓“民主”——宣传民主思想,建立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所谓“科学”——看待客观事物是要运用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方法提倡科学精神,反对迷信、盲从、武断

⑤评价: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批判封建旧统治思想,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中西方文化论战:1915~1919前期 《新青年》(李大钊、胡适、陈独秀、瞿秋白)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之文化 《东方杂志》(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梁漱溟侧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

五四运动之后,章士钊、梁启超“新旧调和论”和中西文化“化合”

⊙评价:强调了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启示:学术文化的发展不应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总结,而应该面对新的人文思潮、社会现象做出迅速与理性的反应,积极参与社会的各方面变革并作出科学的应答,使中国学术文化多一些现代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修身——仁、义、礼、孝、信、恕 重视教育,科教兴国 齐家——家庭关系和谐,入孝出悌

治国——民本思想,大一统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平天下——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有助于文化的多元发展

4、西学东渐下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1881年 唐胥铁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报刊业的发展: 1872上海《申报》:

△意义:1是历时最为长久的、影响最大的一份中文报。

2它内容丰富,较为翔实的记载了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曲折历程,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方面的信息。堪称是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宝库。

1879年 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甲午战争后(维新思维的推动下): 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 20世纪以后,《苏报》、《时报》、《民立报》

意义:

1、及时报道国内外的重要时事反映民情民意

2、开启民智,传播西学,普及教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小结:

过程: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内容:思想观念,教育,科技,文化,社会生活

特点:①援西入中(地理上,由沿海到内地)②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心理 国人对西学的反应:被动接受→主动效仿→自主选择 影响:源源而入,节节嬗变推动着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社会转型

第三单元:毛泽东思想:

1、诞生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初步形成:1928——1930年间,《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系列文章,系统的总结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3、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 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4、新发展 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四单元:上海的历史变迁

1、开埠前的上海:

崧泽文化:新石器时代后期 设县与建城:春秋—吴

战国—越、楚

唐代天宝年间: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 松江南岸:青龙集镇 南宋末年:上海镇

元代:市舶司→上海县

2、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上海开埠:

㈠原因:1842年,中国鸦片战争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1845年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宣告英租借的辟设 ㈡积极影响:

政治:为部分革命者提供政治庇护(时务报、中共一大、中共二大、苏报)经济:客观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传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文化上:传播了近代的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观念,成为西方物质文明与生活方式的辐射点(城市建设、生活方式、推动了近代化)㈢消极影响:

政治:帝国主义镇压革命力量(1925五卅惨案、五卅运动)

经济: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根据地,是商品、资本输出的集中场所,也抑制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据点

㈣评价:最终导致了租借完全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借成为了所谓的“国中之国”,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3、近代上海经济发展: ①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直到19世纪末,上海经济的主流还是对外贸易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 ②19世纪80年代,民族工业的创建

③20世纪20年代后,上海跻身于东亚以至世界大都市的行列,是外国在华资本最为集中的城市,成为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

4、城市建设的推进:

⑴公共道路系统 ⑵公共照明系统 ⑶城市供水网络

第五单元:中国史学的发展

1、司马迁【西汉】 撰写史记条件:

⑴师从董仲舒,通晓当时的主要学问

⑵周游南北各地,考察社会风俗,寻访历史古迹 ⑶继任太史令,饱览宫廷藏书

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线索),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时,约为3000多年的历史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马光【北宋】

撰写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至战国,下至北宋建国年间,1300多年的历史

3、刘知僟与章学诚: 刘知僟(唐):提出史家“三长”说——史才、史学、史识 章学诚(清):提出“史德”

5、梁启超与新史学

①背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变 梁启超1901、1902先后发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呼吁进行一场“史界革命”倡议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 ②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区别:

新史学:

传统史学:

持进化论的观点

复古、循环的观念

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

以皇族王朝为历史中心 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

为帝王个人提供借鉴

第九单元: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1、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 条件: ① 原始积累—圈地运动 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②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海外殖民地的拓展获得了能源、资金、原料

③1688年“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政治前提,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④17世纪的英国是欧洲的科技中心之一,科学技术发达

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⑴生产工业化

⑵交通运输业的变革 ⑶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⑷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⑸社会卫生环境的污染严重

3、现代化在欧洲的拓展: ☆法国:

条件:Ⅰ地理位臵上与英国相邻,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引进了先进的技术

Ⅱ海外贸易和扩张为法国积累了丰厚的资金

Ⅲ启蒙运动先进思想的传播

Ⅳ1789年大革命扫荡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的时候,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1815年后政治基本长期处于平稳阶段

☆德国:

条件:Ⅰ1871年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Ⅱ统一的国内市场

Ⅲ普法和战争的赔款、资源

Ⅳ注重教育和科技技术的开发

Ⅴ大力发展军工业对其它工业的刺激 Ⅵ高素质的劳动力

4、俄、法、德现代化发展的异同比较:

相同:政治稳定,相对和平的环境、国家相应的重商主义措施、重视科技,改革落后生产力、国家统一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不同:

俄:自上而下的沙皇主导,改革未触及到封建专制统治,未能使俄国现代化全面展开,经济、政治的现代化都相对落后

法:大革命触及到生产力,实现了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政治与经济的现代化相平衡

德:自上而下的改革,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统一的进程,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的现代化不平衡(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但接近君主专制,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具有很大的侵略性)

5、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拓展: 美国的崛起: 条件:

内战之前:

①19世纪,美国独立后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和自由传统 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远远不多的外来移民

③地理环境相对隔绝,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不受干扰 ④ 内战之后:

⑤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⑥西部的开发鼓励移民,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

⑦重视教育、科技、保护专利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飞速发展 ⑧垄断的程度较高

意义:到20世纪初,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

6、日本“脱亚入欧”:

措施:19世纪下半叶“明治维新” ㈠政治上“奉还版籍”“废藩臵县”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1889《大日本帝国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㈡文明开化,向欧美国家积极派遣留学生或考察团,了解掌握先进的技术,在国内兴办现代教育,兴办高等教育

㈢富国强兵,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常备军,宣扬武士精神

㈣经济上,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和现代产业制度;土地改革,确认土地私有

㈤1894中日甲午战争拿到了丰厚的战争赔款

意义:19世纪90年代初,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成为帝国主义强国,但保留了传统的天皇制,未能确立现代化政治体制,军国主义浓厚,为后来误入歧途埋下伏笔

篇2:初中历史笔记整理

一,原始社会

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情况: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体形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生产生活情况:

1、制造使用石器和木棒作为工具。

2、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原始社会。

3、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三万年

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体形特征:他们的模样的现代人基本相同。

生产生活情况:

1、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2、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3、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河姆渡人: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长江流域

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生产:出现了原始农耕景象,种植水稻

生活:居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还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半坡人: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

生产生活:种植栗(小米),饲养猪、狗,主食有栗,副食有鱼、肉、蔬菜等。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里有灶炕,会制造彩陶,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栗的国家

大汶口人:

时间:距今约五千年

地点:山东大汶口

工具:磨制石镰、石锄等

生产情况:陶器有黑陶、白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化出现了。

涿鹿之战:

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

双方: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联合与蚩尤大战,结果蚩尤战败

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

黄帝————人文初祖: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

奠定基础

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仓颉:发明文字

伶伦:编出了乐谱

后世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尧舜禹的禅让: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治理洪水,同甘共苦

禅让:这种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

原始社会的终结

原因: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人物:禹(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建立:夏朝

地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影响: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1.夏王朝

①夏启破坏禅让制,建王位世袭制,夏王朝确立

②夏建立国家机关、军队、刑法、监狱

③夏桀(jié)的残暴与商汤灭夏

2.商王朝

①商汤灭夏建商王朝

②盘庚迁殷定都(殷朝与殷墟的来历)

③商王朝灿烂的文明

甲骨文--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之始    四羊方尊

青铜器--手工业技术(成分、冶炼、铸造)

人牛生与殉葬--奴隶制度的见证      司母戊大方鼎(世界最大的青铜器)

天文历史--由夏历沿用而来

④商纣王的残暴与武王伐商(牧野之战)

3.西周王朝

①武王灭商建西周王朝

政治--分封制(巩固疆域、护卫周王室)

②社会制度

经济--井田制(土地固有制)

③周厉王残暴贪财与国人暴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

④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

⑤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东周开始

4.春秋

春秋五霸

齐桓公→管仲改革、尊王攘夷、兼并战争、葵王

①争霸战争

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

后期→吴越(夫差与勾践)

②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铁器与牛耕

③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铁器、牛耕--生产效率提高;私田的大量出现;“初税亩“的实施。

剥削方式的改变:

奴隶主→封建地主

奴隶→半自由农民 封建生产关系

④文化成就

文学--《诗经》

哲学--辩证法

哲学--老子《道德经》-观点

社会--无为;小国寡民

政治  仁、礼

正统

名人--孔子

教育  儒教  影响最大

中国→东方→世界

文化

统治工具

兵法--孙武《孙子兵法》

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

1.战国

①争霸战争的继续和“战国七雄“

②各国的变法及其秦变法的巨大成功

经济 废除井田制,确认土地私有制

秦孝公    奖励封建农业生产,禁止弃农经商   效果:使秦国

(商鞅)

废除奴隶主的世袭特权,按军功授爵  成为七国之首

政治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

③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a.水利工程

都江堰(李冰)

郑国渠(郑国)

地位重要了

b.冶铁业

各国都有冶铁中心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规模、技术提高

c.天文学:《甘石星经》

d.医学:扁鹊

e.建筑:鲁班

f.学术争论:“百家争鸣“--墨、儒、道、法、兵

g.楚辞的创作:屈原

h.艺术:编钟

2.秦朝

①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秦,都咸阳

②嬴政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丞 相→行 政

中央

御史大夫→监察 →皇帝

太 尉→军 事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郡(守)

地方

→皇帝

县(令)

③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经济上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

文化上:统一文字

思想上:焚书坑儒

与匈奴作战,夺回河套地区

军事上

修建长城

④秦的疆域

⑤秦末农民大起义与秦的灭亡

a.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秦的暴政、赋税的沉重→生存

徭役的苛繁→劳动力

矛盾

法律严酷→族诛、连坐、肉刑

起义的口号、政权、结果

b.刘邦、项羽起兵反秦

项羽→巨鹿之战--打败了秦的主力

刘邦→入关中攻下秦咸阳--灭秦(公元前206年)

c.楚汉战争(前206~202年)

刘邦的正确策略:废秦法、收民心、善用人

坑下之围、四面楚歌、乌江之战、项羽自刎

3.西汉

①刘邦建西汉,都长安

②汉统治者长期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及其效果

a.刘邦

原因:吸取秦亡的教训、统治思想-文武兼用、社会经济的现实

士兵复员

措施:

增加劳动力的投入

恢复逃亡者地宅

减轻赋税

奴隶释放为平民

减租、免租

b.文帝

提倡节俭

改革刑法:减轻、废连坐、肉刑

c.景帝:重农

d.效果:“文景之治“;武帝时寝仓斗实,国力强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③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a.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奠基--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中央收回王国

中央政权的巩固和强化

“推恩令“

官吏任免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思想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办太学

军事上与匈奴的战争:平定北、西北部边境安全

b.开拓中西交通的新局面

张骞出使西域⑴经济文化的交流⑵西域都护的设置

丝绸之路的开通

4.西汉的灭亡

①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土地兼并、卖身为奴现象

②王莽篡权与改制失败

③农民起义与西汉的瓦解:北方-赤眉军;南方-绿林军→昆阳之战

5.东汉

①刘秀建东汉,都洛阳

②“光武中兴“

③东汉经济与民族、外交事务的继续发展

a.王景治理黄河

重建西域都护

b.中央与西域

班超出使并经营西域

c.中外关系

班超派使者出使大秦(到波斯湾,公元97年)

大秦使者来中国

④黄巾大起义与东汉的瓦解

a.黄巾大起义的特点:

有组织--太平道(宗教组织)

有准备--预言

b.各地豪强地主势力趁机拥兵自立,帮助东汉镇压农民起义后,割据称霸

c.东汉王朝的瓦解:农民起义失败

6.秦汉时期的文化

①数学:《九章算术》

②造纸术:竹木简→帛→丝麻纤维纸(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

③科学家:张衡-地动仪

④医学:华佗

⑤史学:司马迁《史记》

⑥哲学:王充

⑦宗教:

佛教(由来、传入、传播)

道教(土生)

⑧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

四、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

①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形成军事集团

②北方:曹操、袁绍的决战--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③曹操与孙、刘联军的决战--赤壁之战--孙、刘胜,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220年

洛阳

④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蜀

221年

成都

222年

建业

⑤著名的人和事

三顾茅庐

a.诸葛亮

治蜀--七擒孟获

b.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大陆与台湾的最早联系的方式

2.西晋

①魏的强大及其灭蜀

②魏权臣司马炎废魏建西晋,都洛阳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八王之乱“

③西晋的社会经济状况,晋惠帝

社会经济遭破坏

内迁各族,心怀不满

④刘渊起兵灭西晋(316年)

3.东晋、十六国

①南方:司马睿建东晋,都建康(317年)

②北方:十五国与西南成汉--十六国

③北方前秦一度强大及其统一黄河流域

④前秦与东晋的决战--淝水之战(383年),东晋胜,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4.南北朝

①南朝

a.东晋将刘裕废东晋,建宋

b.宋将废宋建齐

c.齐将废齐建梁

d.梁将废梁建陈

②北朝

a.北魏的强大及其统一黄河流域(鲜卑,拓跋珪)

经济上--均田令,租调役制

b.北魏孝文帝改革

政治上--迁都

生活上--全面汉化

文化上--接受汉文化

c.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③这一时期的突出事物

a.江南的开发(开始,较大发展)

b.士族及其士族制度的形成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

五、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1.隋

①北周外戚夺权,建岁,都长安(581年)

②统一条件的成熟及隋完成统一的历史使命(灭陈,589年)

③隋的经济与政治

农业--耕地,产量→官仓丰实

经济繁荣 手工业--造船技术

商业--几万富商迁洛阳

交通运输业--大运河的开通

政治创新 改革官制--设三省六部

改革官员选拔方式--科举制(设进士科)

加强与台湾的联系--三次去流求

④隋末农民起义与隋的灭亡

2.唐朝

①隋大臣李渊父子起兵反隋,建唐,都长安(618年)

②唐朝前期的统治状况及其带来的繁盛景象

统治思想--吸取隋亡教训,君与民=舟与水

统治手段--用人、纳谏

政治--三省六部,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

a.唐太宗

统治政策 经济--均田制,租庸调制--缓和矛盾,发展生产

民族--减少战争,以族治族--改善,交流

中外--友好,开放

效果:“贞观之治“

b.武则天

奖励农业--经济继续发展

重用才者为官

c.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

平定**,稳定政局

重视选拔人才与地方官的任用

d.唐前期的繁盛

农业--新式工具的创制与使用

手工业--制陶技术--“唐三彩“

商业--长安、洛阳

唐与突厥

东突厥--战--建都督府

西突厥--接受册封--灭

安西都护府

唐与回纥--册封

北庭都护府

民族关系

唐与靺鞨

黑水--纳贡--设黑水都督府

粟末--册封

唐与南诏--册封

政治-改革行政

唐与吐蕃--通婚、会盟

经济-班田制

中朝(新罗)--互遣使节、音乐、织锦技术

租庸调制

中外关系

中日--遣唐使、著名人物、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文化-日本文字

中印--互派使者、熬糖技术、文化艺术交流、玄奘西游

城市建设-京都

③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

生活习俗

a.唐玄宗后期的统治:政治黑暗、节度使权力膨胀

b.安禄山、史思明先后叛唐作乱

c.唐肃宗派郭子仪、李光弼平息叛乱

d.社会经济遭重大破坏

④唐朝的衰亡

a.藩镇割据局面--唐中央政权日益虚弱

b.割据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继续破坏

c.唐末农民起义瓦解唐的统治(领袖、特点、政权)

3.隋唐文化

六、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西夏、金、元)

1.五代十国

①唐末节度石朱温废唐,建梁(后梁)

②北方黄河流域:五代(先后更替)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③南方和山西:十国(交替并存)

④后周周世宗柴荣进行的改革

2.北宋的建立及其政治经济状况

①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宋,都东京(960年)

②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收回大将与节度使的兵权及其他权力--“杯酒释兵权“

行政--中央派文臣知州

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财政--中央派转运使

中央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军事--挑选强壮的士兵到中央(留下老弱)

行政--削宰相权,设副相

⑶调整中央机构

军事--枢密院、建中央正规军(禁军)互相牵制,听命于皇帝

财政--三司使

效果:冗官、冗兵、冗费

③北宋经济的发展

a.手工业--制瓷业

河北定窑

江西景德镇

b.商业--流通的货币--纸币

3.北宋与辽的关系

①契丹的兴起、统一与建国(耶律阿保机)

②契丹国的扩张及其国名的更名(耶律德光)

③辽与宋之间的战争与和议

a.澶州之战

1004年

b.澶渊之盟

1005年

4.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①西夏的兴起及其建国(元昊)

②西夏与宋的战与和(1044年和汉)

5.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及其政治经济改革

财政困难

①北宋中期的社会问题

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繁

边境安全仍是隐患

②王安石变法

a.目的--富国强兵

b.主要内容--“五个法“

c.初见成效

d.失败及其原因

6.北宋与金的关系

①女真族的兴起及其建国(完颜阿骨打)

②金与北宋联合攻辽,灭辽(1125年)

③晋南下攻宋与北宋李纲领导的东京保卫战

④“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27年)

7.南宋的建立及其与金的关系

①赵构建南宋,都临安

②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王彦“八字军“

③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岳飞

岳家军

韩世忠

郾城大捷(1140年)

宋称臣

④岳飞被害与绍兴和议(1141年)

划辖城

南宋与金对峙

岁币

8.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

①南方经济的显著发展

a.农业--产量、棉花

b.手工业--棉纺织业、造船业(技术)

②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显著发展

9.元朝的统治

①蒙古族的兴起及其统一建国(铁木真)(1206年,斡难河大会)

②蒙古的对外扩张及其灭西夏(1227年)

③蒙古联合南宋灭金(1234年)

④蒙古南下攻南宋及其更改国号(忽必烈)(1260年、1271年)

⑤元灭南宋,统一全国(1276年)(历史意义)

⑥元朝的行政管理措施

a.主要制度--行省制度

中央--中书省

地方--行中书省(包括云南边远地)

b.对台湾、澎湖地区--澎湖巡检司

c.对佛教及吐蕃地区--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域)

⑦元朝的社会、经济状况

民族杂居

a.民族的大融合“汉人“范围扩大

蒙古族大量内迁

回族的形成地方

手工业--棉纺织业

人物

b.社会经济的进步

漕运--大运河的再开通

交通运输业

海运

c.社会矛盾

元实施四等人制

主要--农民与地主

10.宋元文化

①三大发明

②二位科学家

宋:沈括

元:郭守敬

史学

③文化艺术

戏剧

绘画

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的统治

①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与朱元璋建明,都应天(1368年)

②明朝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皇权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各部尚书→皇帝)

布政司(行政)

地方--设三司,直属中央

按察司(司法)

直属中央

都 司(军事)

设特务机构

侍卫亲军--锦衣卫

宦官--东厂、西厂

八股取士,培养奴才→范围、格式

③巩固边防

a.营建并迁都北京(明成祖)

b.与蒙古部族的和战关系

瓦剌--战,“土木之变“

鞑靼--和

c.修建明长城

④明朝的对外关系

a.友好--郑和下西洋

浙江(台州九捷)

b.抵抗侵略--戚继光抗倭

福建、广东(俞大猷)

⑤社会与经济状况

农业--水稻产量、新品种、经济作物种植

a.经济的显著发展

手工业--大量产品投入市场

商业--工商业中心城市、白银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地区--江南--苏州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行业--纺织业

形式--手工工场

状况--“机户“与“机工“间的雇用关系

⑥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明的灭亡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领袖--高迎祥

李自成张献忠

口号--“均田免粮“

a.明末农民大起义

政策--“五年不征,一民不杀“

政权

大顺

大西

失败--满汉地主联合镇压

功绩--推翻明朝

2.清朝的统治

①建州女真的兴起及其统一建国(努尔哈赤)(八旗制度)

②后金的扩张及迁都沈阳

③国号与族名的更改(皇太极)(1636年)

④清军入关,建立对全国的统治(顺治)

⑤清统治下的政治与经济

政治 强化皇权--设军机处

加强思想控制--兴“文字狱“

地点扩大:江南、广东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行业增多

缓慢原因

形式--手工工场

规模扩大

⑥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斗争

a.对内

粉碎噶尔丹叛乱(漠西蒙古)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东南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b.对外

清设置台湾府

东北

雅克萨之战

(俄)

《尼布楚条约》

⑦清朝的辽阔疆域及其实施行政管理方式

a.清的疆域

b.清的主要行政管理方式: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盟旗

c.清对西藏的加强管理:册封制度、驻藏大臣(雍正)

3.明清文化

①三本书及作者: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

②三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③四本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一、鸦片战争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

①背景原因

②鸦片对中国的巨大危害

2.中国政府的禁烟

①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②虎门销烟

3.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①简单经过:

1840年6月:广东→福建→浙江→天津

1841年:

香港岛→广州虎门(关天培)→厦门→定海(三总兵)→吴淞(陈化成)→南京

三元里

②结果:《南京条约》1842年

a.内容

条约--五项

附件--三项

b.危害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开始进去半殖半封社会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

独立主权国家→半独立,主权受侵害--半殖

封建经济结构→资本主义、封建经济并存--半封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主要

农民与地主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封建→反帝反封建(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原因

①外国商品销路不畅

②三国提出“修约“要求被拒

2.借口与有关国家

3.战争的简单经过

1856~1858

广州→天津《天津条约》

1859~1860

天津→北京《北京条约》

(大沽口)

(火烧圆明园)

4.条约内容及其危害

5.沙俄乘机攫取中国大片领土

6.中国政局的变动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①那拉氏发动“辛酉政变“1861年11月

②那拉氏控制下中国政局的特点

③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放弃中立(英、法)

愿协助剿(法、俄)

三、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核心:反清、反传统

2.洪、冯二人赴广西传教--紫荆山--思想、组织的准备

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

4.永安建制:

天王--洪秀全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

西王--肖朝贵

东王--杨秀清

冀王--石达开

5.太平天国的顺利进军,与定都天京(1853年3月)

6.《天朝田亩制度》

7.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8.太平天国后期的战争

①政治上--洪仁玕《资政新篇》

李秀成--江、浙、上海:天京保卫战

②军事上

陈玉成--安徽:安庆保卫战

9.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0.历史评价

①失败原因

农民的局限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②历史作用

③性质

四、洋务运动

1.洋务派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①二个过程

②群体

③认识

④主张与目的⑤代表性人物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经营方式(官办)与特点(三性),口号(自强),作用〕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教育,引进西方科技

④创办近代海军〔北洋海军(1884年)→北洋舰队(1888年)〕

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五、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阶级力量的成长

1.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

(时间、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2.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与特点

①处境:受压迫、受束缚

②政治特点:

a.革命性

b.少、小、弱

妥协性

不彻底

软弱性

3.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①早于资产阶级(三个来源)

②政治特点:

集中→团结

苦→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

③早期斗争→自发性经济斗争

六、中法战争

1.法国挑起战争的背景原因

2.战争的主要经过(二线三个战役)

3.结果--中国不败而败--《中法新约》

4.台湾省的设立(1885年)

七、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的背景状况:中日出兵朝鲜,就撤军问题产生分歧

2.日本突袭清军,挑起战争

3.战争的主要经过:

国外--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国内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4.结果:《马关条约》

①时间、地点、人物

②内容:割地、赔款、开埠、设厂

③危害

5.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形式及其危害

①开设银行

②政治贷款

③修筑铁路

④投资设厂

⑤开采矿山

2.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特点

3.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①强占租界地

②划分势力范围

4.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九、戊戌变法

1.维新派的形成及其政治特点

①维新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状况--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③维新派的政治特点

根由--接受双重教育(传统+西学)

表现--政治上进步,但比较软弱,反对根本革命

2.维新派的活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代表)

①办学与讲学(万木草堂)

②多次上书(公车上书)

③创办刊物(《中外纪闻》)

④组织维新团体:强学会、保国会

3.戊戌变法的实行及落实状况

①光绪帝下诏变法(1898.6.11)

②变法的主要内容

③变法法令受到严重的干扰与阻碍

a.各省(除湖南省外)拒不执行

b.那拉氏打击维新力量,组织发扑准备

4.戊戌变法的失败

①维新派挽救危机的措施--向袁世凯求助

②袁世凯向荣禄告密--那拉氏发动政变

囚光绪帝,宣布“亲政“

废除变法法令,迫害维新人士

③戊戌变法的失败及其历史评价

a.性质

b.历史作用

c.失败原因

d.历史教训

十、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的由来及其政治主张的变化

①原名、产生地区、原来的宗旨

②1898年→“扶清灭洋“(地点、人物)→序幕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与清政府态度的变化

①义和团向京津发展

②清政府转变态度及其内在目的3.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

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①天津

②北京

5.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北京与清政府转变态度

6.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评价)

“借师助剿“

7.《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甲午战争

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陷入半殖半封社会深渊

十一、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①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②孙中山组织兴中会(1894年)--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时、地、成员、组织的发展

宗旨--推翻清政府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章炳麟

②邹容

③陈天华

3.革命形势的发展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①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

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地、机构、刊物、领袖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4.同盟会成立后的努力奋斗

①通过论战宣传革命思想

②积极组织武装起义

萍浏醴(刘道一、会党)

黄花岗(黄兴、革命党人)

5.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与辛亥革命的爆发

①全国性的收回利权运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②高潮--四川保路运动(立宪派、口号、组织)革命党人清镇压

起义

③武昌起义

起义的周密准备(机构、领袖、成立)

起义计划泄密而仓促发动--占领武汉三镇

湖北军政府的成立--旧官僚掌权

6.全国的响应与清政府统治的崩溃

7.中华民国的成立

①南京的集会

②中华民国的成立

③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政策

标志

《临时约法》

8.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①袁世凯出任清总理内阁大臣,施展反革命两手

军事威胁

拥护共和

②清帝被迫退位(1912年3月)

③孙中山辞职

④袁世凯玩弄伎俩,在北京就职

⑤袁世凯下令临时政府北迁,组建北洋军阀政权(1912年4月)

9.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①性质

②历史作用

③教训

十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辛亥革命果实而进行的斗争

1.宋教仁的“政党内阁“及其失败(1912年8月)--“宋案“

2.袁世凯的善后借款与孙中山号召反袁

3.李烈钧、黄兴等人发动“二次革命“及其失败

4.反对袁世凯卖国与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

①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②袁世凯一步步加大独裁权力

③袁世凯悍然复辟帝制

④孙中山在日本开展反袁斗争

⑤蔡锷、李烈钧发动护国战争

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5.北洋军阀的派系斗争及张勋复辟的被粉碎

①北洋军阀的派系

②地方军阀

③院、府之争与张勋复辟

④孙中山领导讨逆斗争

6.护法运动

①段祺瑞政府的坚持反动独裁

②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开展护法运动

③冯国璋的南北议和导致护法运动分裂

④护法运动失败

十三、新文化运动

1.背景:北洋政府掀起复古尊孔逆流

2.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与之展开斗争(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3.主要人物及其运动的概况

a.创办《青年杂志》,“敬告青年“一文,提“科学“与“民主“口号

--掀起新文化运动序幕

①首倡:陈独秀

b.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文学革命论》

--掀起文学革命

c.刊登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的文章

--使新文化运动向纵深有了基础

②李大钊

参与并推动新文化运动--《青春》

热情介绍与宣传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③蔡元培

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聘任才学之士,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根据地

④胡适:提倡新文学

内容:言之有物

形式:白话文,新式标点符号

⑤鲁迅:把进步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典范结合优秀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思想上:三提倡、三反对

文学上: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⑥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主要阵地:《新青年》、北大

历史作用:性质→作用

发展状况:四提倡、四反对→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五四运动

北洋政府反动卖国

①社会背景

新文化运动唤起民众的觉醒

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队伍(200万)

俄国十月革命启示新的道路与方向

②导火线: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

③主要经过:

5.4~6.3北京,学生为主力

6.5~

上海,无产阶级为主力

④结果:直接目标取得胜利

性质

⑤历史意义

二大力量的不同作用

在国际、国内历史上的地位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历史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刊物、文章、团体)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并已登历史舞台

组织与干部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

②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史意义)

3.中共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4.中共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①起点:香港海员罢工--胜利(经济斗争)

②发展:安源路矿大罢工--局部胜利(政治、经济斗争)

③顶点: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政治斗争)

5.国共合作与第一次大革命

①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a.中共“三大“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则方针

宗旨

方式:个人身份

目的原则:独立性

b.国民党“一大“--标志形成同意合作

确立三大政策

确立新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民主共和(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国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a.革命军队的创建--黄埔军校的创办

b.北方冯玉祥的响应革命--北京政变与孙中山北上

c.由上海而全国的“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时间最长)

d.农民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广东--彭湃、湖南--毛泽东

广州、武汉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毛)

e.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广东军阀陈炯明二次进攻

第一次黄埔学生军

广东革命政府通过二次东征巩固根据地

第二次国民革命军

f.北伐战争及其胜利的进展

革命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西--湖南、湖北主战场

北伐主要路线与战场

中--蒋--江西

东--何立钦--上海

工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西路军沿线工人罢工

中共领导工农群众支援北伐

农民--湖南最为迅速

市民--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

g.国民党右派的崛起及破坏革命统一战线

孙中山的逝世与国民政府的成立与迁移武汉(汪精卫掌政)

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增强其政治、军事地位(蒋介石掌军)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北洋军阀乘机反扑--杀害李大钊

汪精卫指使“马日事变“进而发动“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

6.中共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①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及其危害

放弃革命领导权

放弃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②中外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7.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十年内战,1927~1937年)

①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统一的完成a.南京政府的建立(1927.4.20)

性质

b.三个政权的并立与“宁汉合流“

济南

c.第二次北伐--推翻北洋政府

皇姑屯事件

d.张学良进行的“东北易帜“--全国统一

②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a.蒋、桂--两湖地盘--桂败

b.蒋、冯--山东出海口--冯败

c.中原大战--张学良助战拥蒋--蒋胜

③中共为探索革命胜利道路而进行的努力

a.南昌起义--创建军队--标志

b.八七会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c.秋收起义

文家市会议--转向农村革命根据地

三湾改编--确立党对革命军队的绝对领导

d.广州起义--开展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统治,成立苏维埃政府

④探索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发展(1927.10)

b.各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中央根据地)

c.革命道路的理论初步总结--“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土地革命的开展

1930年路线

作用

e.军事上的反围剿胜利--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技术探索

f.创建革命政权的尝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11瑞金)

⑤中国政局因中日矛盾上升而变动

a.“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亡

b.“一?二吧“事变→《淞沪停战协定》→日军驻留上海

(十九路军抗战未获政府支助)

c.中共号召抗日→东北人民

抗日联军

⑥王明“左“倾路线占据党的领导层带来的影响

a.王明“左“倾路线的表现及其危害

政治--城市中心论--革命力量遭严重困难

区100%

组织--打击排挤持不同意见者

根据地90%

进攻中冒险主义

军事

防御中保守主义

退却中逃跑主义

b.红军的长征1934.10八万人

乌江

突破四道封锁线→毛泽东的英明建议→贵州

遵义→历史转折点→四渡赤水→金沙江→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吴起镇(与刘志丹会师)1935.10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红一、二、四方面军的大会师,会宁1936.10

c.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争(三年,陈毅,项英)

⑦中共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a.中日矛盾的继续上升--华北事变

《何梅协定》--河北 中央领导“一二?九“运动--北京→全面

“华北五省自治“

b.中共的抗日主张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c.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与西安事变

“七君子事件“

大规模进攻红军--东北军、西北军(17路)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6.12.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8.抗日战争(1937~1945)

①抗日战争的爆发

a.“七七“事变--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b.南京政府的表态--蒋介石庐山谈话--准备抗战

c.“八?一三“事变--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七?七事变后发表通电

a.共产党的努力

递交国共合作宣言

派出代表团赴庐山谈判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八路军的改编(1937.8)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9月)

标志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9月)

新四军的改编(10月)

③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概况(1937.7~1938.10)

a.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七?七事变→平津保卫战(佟)→平津失陷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太原失陷

淞沪会战

宝山县

四行仓库(谢)→上海沦陷

南京保卫战

迁都重庆

大屠杀→南京沦陷

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徐州失陷

武汉会战--武汉失陷

广州战役--广州失陷

b.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八路军--华北

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

新四军--华中

配合正面战场--平型关大捷

游击队--华南

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东北抗日联军--东北

④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概况(1938.10~1944)

a.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

“近卫三原则“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

对共产党--以主要兵力进攻

政治--殖民统治(法西斯)

对占据区

思想文化--奴化教育(欺骗)

经济--掠夺

b.国民党态度的变化

亲日派公开投敌--汪伪政权建立1940.3

消极抗日,调整军事布局

英美

五届五中全会--反动方针→由抗日转向反共

枣宜会战失利(张)

掀起第一、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c.共产党克服困难,坚持抗战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38.5--持久抗战方针,三阶段

在抗日战场上成为打击日寇的主力--百团大战

坚决反击国民党的反共摩擦

军事上--反扫荡(左权)

政治上--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克服严重困难

经济上--军民“大生产运动“--经济上自给

(1941~1942)

土地政策变化,减租减息

思想上--整风运动

d.国民党政府日趋反动腐败

政治--坚持独裁,实行法西斯统治

经济--四大家族垄断控制国家命脉

军事--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⑤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及其最终取得胜利

a.局部反攻的开始(1944上半年)

努力方向

b.中共“七大“--迎接抗战胜利(三个报告)

政治路线

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c.美、苏参与对日作战

d.中共号召大反攻

宣布

e.日本无条件投降

签订

仪式

9.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①美蒋勾结阴谋发动内战

a.目的美

b.措施

②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作的努力

a.参加重庆谈判--核心

抗日政权

《双十协定》

八路军、新四军

b.领导全国性的反内战运动--“一二?一“血案(昆明)

c.击退国民党的局部内战挑衅→《停战协定》

d.促成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平建国纲领

③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6

20万→中原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④解放战争第一年的概况(1946.6~1947.6)

运动战--撤地

a.国民党

前八个月全面进攻-中共

消灭有生力量

后四个月重点进攻-中共

陕甘宁--四战

山东--孟良崮

b.国民党全面转向反动

对外全面出卖主权--中美系列卖国条约

对内坚持独裁--召开伪“国大“,制定伪宣传

⑤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概况

a.敌我力量显著变化→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b.三支大军挺进中原

c.其他地区解放军转入反攻

全面土地会议

d.中央及时开展土地改革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路线

成果及意义

⑥解放战争第三年概况

a.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b.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

c.为迎接全国解放而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农村→城市

党的总任务→

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主要内容

胜利后的国内矛盾

经济政策

外--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强调党的优良传统

重要历史意义: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上、思想上做了

准备,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

问题。

d.北平的和平谈判

e.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瓦解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共同纲领》

(代行人大职权)

临时宪法

b.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确定

c.新中国其他标志性事物的确定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意义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一、新中国的成立与开国大典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完成各项任务而作的艰苦努力(1949~1953)

1.解放全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中南、西南、西北的继续进军(1950年6月)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新解放区成立各级人民政府

2.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及取得胜利

①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与军事威胁

②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53年7月)

(五战五捷--迫使美军谈判)

3.镇压反革命运动

①原因:内外的疯狂破坏

②严厉镇压反革命破坏活动

4.土地改革运动(新解放区)

①土改本身属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1950年6月)

②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成效及意义

5.恢复国民经济

①严峻的经济形势

②一系列措施及效果

③“三反“、“五反“运动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实施的状况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的内容

重工业建设--一化的基础

农、手工业的合作化--农、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基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工商业的改造奠基

3.“一五“计划的完成情况

①工业化完成状况

②三改的完成情况

农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6年底90%

手工业--生产小组→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90%

低级(三种)

工商业--国家资本主义

高级(赎买-公私合营)-单个企业→1956年全行业

4.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①生产资料私有→公有的完成②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四、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954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五、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历程(1956~1966)

1.中共八大的召开及其正确的决策(1956年)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党内民主制度与党的优良传统

2.整风运动的开展及其发展为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①整风运动的开展及初衷,方式

②由整风转向反右

③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北戴河会议

(1958.5)

(1958.8)--高速度发展

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由“全民炼钢“→各行各业大跃进

②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十个大队→核算单位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十个生产小队(村)

5.1959~1961的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①自然灾害

②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

③苏联逼债

6.庐山会议及其引发的反右倾斗争

①庐山会议

初衷

转化

②八届八中--反右倾

③党内反右倾斗争

7.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及其成效(1960~1964)

六、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966~1976)

1.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2.主要阶段:

①开始:“五?一六通知“

②点名斗争目标

③红卫兵与大串联--全国发动

④极“左“思潮--全国混乱

⑤全面夺权--1967年1月上海“一月风暴“

⑥老干部的“二月抗争“--被挫败

⑦林彪集团的崛起与覆灭:九大--庐山--“五?七一“工程--“九?一三“事件

⑧周恩来主持工作,纠“左“遭批判

⑨邓小平主持工作,纠“左“遭批判

⑩“四五事件“

⑾毛泽东的病逝与“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6~)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英明决策

邓小平职务的恢复

①前提条件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初步恢复

思想上

②会议的重要决策

政治上

组织上

③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党的方针

对内改革

目的对外开放

3.改革开放的成就

经济

政治

其他

法制

4.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现处阶段

发展战略部署

党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中共十四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主要任务

6.中共十五大--“依法治国“

八、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

1.多党合作制的确立

2.多党合作方针的提出(1956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改革开放后,合作方针的丰富--爱国统一战线

4.“一国两制“的设想与实施

1979年元旦--邓小平概括--实施:1997年、1999年

九、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作的发展

1.党的民族政策

2.党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45个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3.各民族共同繁荣

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十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教育成就

第四部分 世界近代史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的基本条件

二、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世界最早,十四~十五世纪)

1.历史条件:

①生产技术的进步

②社会分工的扩大

③商品经济迅速增长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著名工商业城市

④出现了包买商

2.新的手工业生产形式--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手工工场主

佛罗伦萨

雇用工人

3.新的阶级产生

资产阶级--工场主、富商、银行家

4.历史意义

三、新航路的开辟

1.动机--对东方贵重商品与财富的需求、渴望

2.现实需要--东西商道受阻(奥斯曼土耳其)

3.条件--造船技术、航海知识与地圆说等技术与知识的进步

4.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①欧洲--非洲--亚洲的航路

a.迪亚士:葡萄牙(欧洲)-非洲(好望角)

b.达?伽马:葡萄牙(欧洲)-非洲好望角-印度洋-印度(亚洲)

②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欧洲的环球航路

a.哥伦布:西班牙(欧洲)-大西洋-中南美洲(误认为印度)

b.麦哲伦:西班牙-大西洋-中南美洲(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亚洲)

c.麦哲伦的同伴:欧洲-大西洋-美洲-太平洋-亚洲-印度洋-非洲-欧洲

四、殖民扩张的开始

1.葡萄牙:非洲、亚洲、美洲

2.西班牙:美洲、亚洲

五、思想文化上的新气象

1.宗教改革运动

①背景:封建教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根源

②德国--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瑞士--卡尔文

④英、法、荷等国--新教

2.文艺复兴

①背景:

a.封建教会垄断文化与教育--“黑暗“

b.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需要为其服务的科学文化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②目的:反对教会精神统治、反对封建神学

③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a.核心内容

b.手段

c.实质

d.过程及意义

④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成就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地理位置的优越--对外贸易的发达--国外市场

(大西洋航路中心)

2.工商业迅速发展--毛纺织业成为主要工业部门

农业生产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促进商品经济,市场的发展

3.圈地运动的进行

贵族地主→资产阶级化→资本

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手工工场成为雇用工人--自由劳动力

4.对外殖民掠夺--原始资本积累

二、斯图亚特王朝阻碍经济发展

1.封建君主的观念及其措施

2.君权与议会的矛盾

3.专制王朝阻碍经济发展的措施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导火线:苏格兰起义

2.新议会的召开及其开展的斗争

反对派--资产阶级、新贵族

双方

限制王权

封建王朝

3.国王镇压议会并挑起内战--革命爆发

4.内战的结束及其结果:处死国王、宣布共和国

5.内战后的政局变化

①克伦威尔统治--军事挑战--维护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

镇压掘地派

远征爱尔兰

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

②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及其倒行逆施

③1688年政变与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

a.1688年政变

国王的权利

b.1689年《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议会及议员的权利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地位

(三)英国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

资本

①资本主义获得了发展的优厚条件

劳动力

②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积累

市场

3.客观状况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需求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主要成就

1.从发现和使用机器开始

2.发明者大多是工人与技师

3.主要成就:织布用飞梭→纺纱(珍妮、水力、骡)→织布动力--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4.工业革命的推广:纺织--动力--冶金、采矿--交通运输

三、工业革命的完成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四)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

一、英国积极开展殖民扩张

1.地理位置的变动促进对外殖民扩张

2.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年)

3.建立殖民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4.主要殖民扩张活动

亚洲--印度

北美--建立十三块殖民地(1607年弗吉尼亚)

二、法国的殖民扩张

亚洲--印度

美国--两大河流域

三、英法的殖民活动冲突及结果

1.七年战争--争夺欧洲霸主、世界殖民霸权

2.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8世纪中)

四、殖民主义的罪恶

1.灭绝人性的屠杀

2.抢劫与掠夺财富

3.奴隶贩卖贸易--“三角贸易“

五、殖民主义的后果

1.殖民国家

2.被殖民国家

(五)美国独立战争

一、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1.北美殖民地经济开拓者

2.十三块殖民地的经济概况

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可与英国竞争

中部--产根区

南部--种植园经济→为英国提供原料

(黑奴)

二、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政策

1.目的:作为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

2.措施:压制经济发展

限制生产某类产品

禁止向西移民

征收苛捐杂税

三、北美人民反抗殖民压迫的斗争

1.反对征税

2.抵制英货

3.建立反英组织

4.准备武装斗争

四、北美独立战争

1.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2.英殖民当局的镇压与第一届大陆会议(二决定)

3.来克星顿枪声--独立战争(1775年4月19日)

4.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及其决定

招募军队

军事

大陆军

任命华盛顿

政治--起草《独立宣言》

5.《独立宣言》的发表--美国的成立(1776年7月4日)

6.独立战争的进行及最终的胜利

①双方力量的对比--初:美失利

信心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②萨拉托加战役--转折点:

外援(法、荷)

③约克镇英军投降(1781.10.19)

④英、美巴黎条约,承认美国(1783年)

⑤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历史作用

五、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1.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

2.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三权分立

众议院--按人口

立法权--国会

行政权--总统

参议院--按州

司法权--最高法院

3.美联邦政府的成立:1789年4月

缺陷:①人民的权力

②种族权力的限制

(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一、法国革命以前的社会状况

1.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社会等级森严,矛盾尖锐

特 权--第一、二等级

被统治--第三等级(农、资、手工、工人、贫民)

3.封建王朝的专横阻碍经济发展,激化矛盾

二、法国大革命

1.财政危机引发的三级会议斗争

2.路易十六企图镇压引发大革命的爆发--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3.革命的第一阶段--大资产阶级 自由贵族--制定会议

①取消人民的部分封建重负

②发布《人权宣言》

③国内形势严峻

普奥联合出兵干涉--革命战争的开始

内部伺机反扑,里应外合4.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①推翻波旁王朝

②瓦尔密大捷--驱外国军队出法国

③召开国民大会--吉伦特掌权(工商业资阶)

④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

⑤处死路易十六

经济困难

⑥形势的再度恶化

军事--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

政治--反革命**

5.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革命进入第三阶段

①雅各宾派政权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派

②公安委员会实施专政

③雅各宾派内部的争政与“热月政变“

6.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

1.热月党人时期

①督政府的成立

②代表阶级及执政措施

③形势的变动

国内动荡

对外战争取得一系列胜利

④拿破仑的崛起

⑤形势恶化,需要铁腕人物

2.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3.拿破仑改共和国为法兰西帝国(1804年)

4.法兰西帝国内外政策及其覆亡

①维护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②对外战争的继续及性质的转变

推进:革命及其他国家--奴役其他国家

远征俄国

③拿破仑的最终失败

莱比锡

滑铁卢

④第一帝国覆亡,波旁王朝复辟

(七)拉丁美洲独立革命

一、葡萄牙、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1.种族屠杀

2.掠夺、贵重金属、土地

造成贫穷、落后

3.垄断贸易:使殖民地成为其原料产地、商品市场

二、独立革命的序幕--海地革命(反法)

1.黑奴起义及其领袖

2.革命胜利与独立国家的成立(1804年)

三、西属殖民地的独立革命

1.初期--墨西哥--“多洛雷斯呼声“

委内瑞拉

2.北部--玻利瓦尔

哥伦比亚

厄瓜多尔

阿根廷

3.南部--圣

智 利

秘 鲁

4.厄亚基尔会晤后的独立斗争联合行动

①人民军队的组建

②阿亚库巧战役--玻利维亚独立

③西班牙殖民军投降

四、葡属殖民地巴西独立

五、拉丁美洲一系列独立国家的建立

六、美国侵略势力的渗入--“门罗宣言“

(八)17至18世纪的俄国

一、沙皇俄国的兴起

1.俄罗斯国家的出现--882年基辅罗斯

2.基辅罗斯的分裂及被蒙古汗国的控制(金帐汗)

3.莫斯科公国的统一与独立

4.伊凡四世自称沙皇--沙皇俄国兴起开始对外扩张

二、彼得一世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目的军事

2.改革的内容

经济

3.效果

社会生活

(九)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的天才设想

2.现实矛盾的展现--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揭示根本矛盾

3.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由自发转为有组织

4.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天赋条件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①积极参与革命实践

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②发表《共产党宣言》(1842年)--标志诞生

(十)1848年欧洲革命

一、推进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国

1.法兰西帝国覆亡后处于波旁王朝统治下(1815~1830)

2.“七月革命“--处七月革命(大资产阶级)(1830年7月)

3.“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临时政府

成立第二共和国

保障工人部分权利

实行普选权

4.“六月起义“--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第一次斗争--目标:资本主义的存废

5.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建第二帝国

二、推进统一的奥地利、普鲁士

1.奥地利--维也纳起义

2.普鲁士--柏林起义

三、争取民族独立的东南欧

1.意大利--反奥起义

2.匈牙利--布达佩斯起义--“反奥“、“宣布独立“--被俄、奥镇压

3.捷克斯洛伐克--反奥起义

4.罗马尼亚--反俄、土耳其起义--被俄镇压

(十一)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及其侵略扩张

一、农奴制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1.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自由劳动力

2.农奴制带来的问题

国内市场

二、农奴制引发政治统治危机

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

1.目的2.内容

3.性质和作用、特点

四、俄国的对外扩张

(十二)美国内战

一、美国的西进运动

1.独立后的美国政权性质

2.美国的西进运动

二、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与焦点

1.北部、中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需要自由劳动力、市场、原料

黑奴制的存废

2.南部的种植园经济制度→用黑奴生产、为英国提供原料、市场

三、废奴运动的开展

1.“地下铁路“--塔布曼

2.武装起义--约翰?布朗

四、林肯当选总统与美国内战的爆发

1.林肯当选总统(1860年)

2.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1861.4)

五、内战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1.初期北方的失利及原因

《宅地法》

2.林肯颁布二项重要法令

《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3.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结束

六、美国内战的历史作用

1.性质

2.作用

(十三)亚洲革命风暴

一、西方列强对亚洲的继续侵略(19世纪上半期)

1.英国:中国、印度、缅甸、阿富汗、伊朗、土耳其

2.美国:中国

3.法国:中国、印度支那(越南)、土耳其

4.沙俄:中国、土耳其、伊朗

二、亚洲革命风暴

1.性质--民族解放运动--反帝、反封建

2.代表事件:(五个)二个宗教色彩、三个达顶点

三、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1.背景--印度各阶层人民反英情绪的高涨

农民、手工业者--最坚决

土兵--核心力量

部分封建王公--反英殖民当局的兼并政策

薄饼、红莲花

②起义的酝酿

秘密组织

2.密拉特城子弹事件--导火线

3.民族大起义

密拉特→德里--成立政权→被镇压

勒克瑙--失陷

詹西保卫战--失败--女王

(十四)日本明治维新一、十九世纪中期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

封建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1.阶级关系:

被统治阶级--农民、贫民

2.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变化

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商业中心城市、商人财团

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新的政治力量→反封建,求政权

②社会关系变化及其对政治的要求

从事资本主义的封建大名→反幕府,改变现状

中下层武士--经济状况恶化→改革成为主柱

3.西方列强的入侵--严重的民族危机

①美国打开日本的门户

②日本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4.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倒幕运动的趋势形成二、武装倒幕运动

主力--农民、贫民

1.倒幕力量概况

改革力量--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依附力量--各地大名(藩主)

①明治天皇发布讨幕密诏--德川庆喜的顽抗

②武装冲突的开始(1864年)

作者:

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③决定性战役--伏见、鸟羽战役

④武装倒幕的胜利结束(1869年)--推翻幕府统治

三、明治维新

1.明治天皇政府迁都

2.推行资本主义改革

改藩主为藩知事,由中央任命

①加强中央集权,达到政治上统一

废藩置县

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动社会进步

③确立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3.历史评价--作用、特点

(十五)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一、德意志的统一

1.统一前的德意志状况

①封建割据的局面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统一的国内市场

③普鲁士、奥地利对德统一的态度--统一的历史使命落在普鲁士

二、普鲁士完成德的统一

1.俾斯麦任职及其“铁血政策“

2.统一战争

①普奥联军败丹麦

②普奥战争--萨多瓦战役→排除奥地利于德意志之外

③成立北德意志同盟

④普与南德意志4邦签订军事协定

⑤普法战争--色当战役--败法,完成德统一(1870年)

3.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年)

三、意大利的统一

1.统一前的意大利

①封建割据的分裂状况

②外国势力的控制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统一的要求

2.撒丁王国承担统一的历史使命

①撒丁王国的状况

战略地位

经济发展

政治力量--资产阶级自由派

②统一战争的主要经过

加富尔的任职及其施政措施

奥仍占威尼斯

联法对奥作战--中途停止

中、北部人民起义--中部与撒联合法获尼斯、萨状伊

两西西里人民起义--加里波第率“红衫军“加入--解放两西西里

加里波第移交权力→撒获中、南部

意大利王国的建立(1861.3)

(十六)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一、欧洲经济的发展与马克思的预言

二、第一国际成立的背景条件

1.经济危机引发各类矛盾的激化(1857年)

伦敦国际博览会

2.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强烈要求加强团结

三、第一国际的成立

欧洲工人声援波兰起义

1.伦敦圣马丁堂集会--决定--定名

2.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领导人

四、第一国际成立后的主要活动

1.在各国建立支部

2.支持各国罢工斗争

3.反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流派

①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

小生产者利益--小私有制

a.蒲鲁东主义的概念

b.第一国际内的斗争

无政府主义

日内瓦会议

洛桑会议

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布鲁塞尔会议

蒲鲁东主义分化--左→马克思主义

②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a.巴枯宁主义的概念--无政府主义→继承权

b.第一国际内的斗争

巴塞尔大会

海牙大会--开除巴枯宁

4.支援巴黎公社的革命--写信、保护

五、第一国际的结束

1.巴黎公社失败后处境困难

2.迁到美国纽约(海牙大会的决定之一)

3.宣布解散(1876年)

六、巴黎公社

1.历史背景

①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引发革命--“9?4“革命

a.推翻帝制

b.成立共和国

c.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权--“国防政府“

②巴黎各阶层人民自发救国--国民自卫军(以工人为主)

③国防政府的投降政策及其政权的转移--梯也尔政府

对外--卖国(赔款、割地)

④梯也尔政府的反动政策

对内--镇压(解除武装)

2.“3?18“革命的爆发及其初步胜利

3.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①选举产生--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主持

②公社委员就职--标志

③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a.政治--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阶级政权机构

b.经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性质

c.社会--维护劳动人民利益

4.巴黎公社被镇压后失败

①梯也尔政府的反攻

②普鲁士对梯也尔政府的支持与勾结(普法合约)

③“五月流血周“(5.21~5.28)

④历史评价

(十七)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①电

a.电流的产生--法拉第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b.电的应用--爱迪生

②石油

由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而发展

2.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

①内燃机

②柴油机

③汽 车

④飞 机

3.通讯事业的发展

①有线:

电报--摩尔斯

电话--贝 尔

②无线:

电磁波--赫兹

无线电通讯设备--马可尼

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科技与生产的发展--财富的集中

2.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

3.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4.垄断阶段的各国基本状况

①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②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政权--对内镇压、对外侵略

三、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①美国经济为世界第一

②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①英国经济发展缓慢及其原因

②海外殖民地对英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3.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①法国经济落后及原因

②信贷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4.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容克--贵族地主)

①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及其原因

②容克掌握政权--军国主义传统

1.根本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矛盾焦点--争夺海外殖民地

3.核心矛盾--英、德

五、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1.土耳其帝国的瓦解与巴尔干地区民族国家的独立

2.各国介入对巴尔干的争夺

3.德奥结盟,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形成4.法俄协定、英法协约、英俄协约

“三国协约“

5.军备竞赛的加剧

(十八)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一、亚洲的觉醒

1.朝鲜

①日本用武力打开朝鲜门户--江华条约(1876年)

②日本镇压全琫准领导的甲午农民起义

③日本吞并朝鲜--《日韩合并条约》(1910年)

④日本解散朝鲜军队--全国性义兵运动

2.印度

①寇松的反动政策

②国大党左翼领导各阶层人民反抗

③提拉克被捕--孟买政治总罢工(标志)--武装冲突

二、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

1.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①掠夺人口

②腹地探险

③瓜分及其结果(七国)

2.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①背景--英的企图贯穿非洲

②特点--宗教--“圣战“

③一度解放全境(打死戈登)

④被英镇压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①意大利的侵略

②孟尼利克统一全国

③意军公然入侵--抗意战争开始

④阿杜瓦战役--意败,承认埃国独立

三、拉丁美洲反帝反封建斗争

1.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状况

①大地主掌握政权

封建

②大地主仍存并扩大

③美英侵略势力渗入--帝国主义

④革命仍是反帝反封建斗争任务

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投靠帝国主义

①迪亚斯的反动统治

镇压、压榨

②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推翻迪政权

(农民二支力量)

③反动政权的重建与美国出兵支持

④人民再次斗争--取得胜利

(工人“红色大队“)

⑤以法律形式确定革命成果--1917年新宪法(性质)

(十九)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二、大战爆发(1917.7.28)

1.奥匈对塞宣战

2.各国加入战争--交战双方:协约--同盟

3.大战的性质

①总体

②局部

三、大战的基本概况

1.欧洲

①三条战线:

a.西线:英、法--德

b.东线:俄--德、奥

c.南线:俄、塞--奥

②西线的重要战役(决定战局):

a.马恩河战役--阵地战

b.凡尔登战役--攻守战

c.索姆河战役--英首次使用坦克

2.亚洲--南高加索、巴勒斯坦、两河流域

3.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①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作战

民族国家独立

②奥匈帝国的瓦解

前线拒绝作战

③美国参战(加入协约方)

中立期--发财

a.原因:

时 机--借口

b.雄厚实力

④俄国爆发革命,退出战争

⑤德国内爆发革命,宣布投降

篇3:如何写教案——根据课堂笔记整理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案

教师要想要上好一节课, 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而教案起着课堂灵魂的作用。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 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 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看过形形色色的教案, 虽然各个教案形式不同, 侧重点不同, 但是大致内容没什么差别, 因为教案是按照课本而形成, 其中的知识点也是紧紧结合着, 这个因为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不同, 但是其所要像学生展现的知识点却都紧紧结合教学大纲形成的。

教学设计由几个步骤构成, 首先要分析教学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确立, 来确定教学目标, 然后提成解决方案以及解决的手段, 在形成教案后还要根据课堂具体形式进行反思和评价, 然后根据评价内容修改方案。教学设计的样式由教学设想、教学步骤构成。教学设想所包括的内容主要由任务分析,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准备构成。任务分析主要是指学习内容分析, 即文本分析, 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 所表达的内容, 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即学情分析, 是指学生的程度, 水平, 接受度等方面的分析。然后确立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设计三到五个,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在对任务分析及学生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 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求是:首先, 行为主体必修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其次, 目标陈述要用可测可查的外显行为来界定。接下来要设置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也是紧跟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及文本的实际情况, 而形成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难点也不宜过多, 要确保能够在教学计划内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接下来是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的内容主要有辅助课堂教学的课件, 课堂上有可能需要的道具, 以及音频等。理论已经准备完全后, 就是要准备实际操作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即教学步骤。教学步骤包括的内容有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和修改。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有内容呈现, 是对文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内容的呈现。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 与同学形成良好互动。设计理由, 以及教学时间的具体化, 即对某一步骤如导入部分的具体化,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从容不迫, 避免发生提早上完或者拖堂的情况。教学评价, 在课后对自己的课程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评价, 根据评价进行教学反思和修改, 有助于巩固已有知识, 并且举一反三, 做到更好。

备课时要有文体意识, 所谓文体意识, 即清楚哪些作品是文学作品, 哪些作品是非文学作品, 非文学作品, 即实用文章。教案的设计必须根据文章体裁来抒写。根据不同形式可以分为诗歌教学、散文教学、小说教学、戏剧教学、以及文言文教学。

诗歌是文学的灵魂, 艾青说“诗歌是文学的顶峰, 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所以诗歌教学所面临的困难是比较大的, 如何使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解, 品味诗歌, 这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很高。首先要把握诗歌的特征, 诗歌具有音乐性、形象性、想象力、跳跃性和凝练性的特点。音乐性, 即诗歌节奏、停顿、韵律尤其特殊性。形象性, 使诗歌具有朦胧、暗示、含蓄的特征, 诗歌无法从表面阅读就理解其感情, 所以要根据意象, 来分析情感。想象力, 即诗歌的写作手法多样, 多见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 这要求读者具有充分的想象力, 来探索这些手法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跳跃性是指诗歌的意象之间上下节之间可突破逻辑意义上的关联。凝练性则是情、意上的高度浓缩, 这些特质是诗歌具有典雅, 隽永的特点。

诗歌分为现代诗和古诗, 这使诗歌在教学上必须使用符合其特质的方法。从音乐性来说, 古诗两字一顿要求其按严格的韵律来进行, 现代诗则音节无定制, 韵律可有可无。古诗则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在格律上的要求比较宽松, 而近体诗主要分为绝句或律诗, 押韵对仗要求严格。古人写文章的一般规律是起、承、转、合。在凝练性上, 现代诗比古诗的凝练性弱。现代诗抒情主人公鲜明, 如闻一多、穆旦、卞之琳的诗。如在闻一多的《发现》中, 韵的急速变化起源于诗人情感波澜, 每句节奏统一又有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 要抓住闻一多的抒情气质及诗人的血性, 该诗的旋律是低徊、平复、扬起到回落, 紧跟诗人情感变化。旋律和韵律是诗歌的呼吸, 诗歌的教学范式是少解多读, 诗歌教学重在品味, 诗歌的朗读可以推进诗歌解读的进程, 先熟读和背诵, 注意声调和音节的变化, 进一步诵读, 领悟诗中的情绪和情感, 再读, 体味作品中诗人的生命和精神, 深入把握诗歌的整体意蕴和意向推进。现代诗的意象是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组合, 诗境则是整体性的融合, 即整体的表现出一个诗境、意象, 是画面的组合。诗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有:任意突出言语时间的主体性、过度的生活延生、现实逻辑代替一切、忽视语言的精神性和审美性、抹杀诗的情味, 文学是一种审美感知, 在解读诗歌时要主要“留白”, 留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 也不要试图用现实逻辑去分解诗歌, 去寻找诗歌中存在的逻辑漏洞, 文学是不等于现实, 它表现了现实, 却有不等同与现实。诗歌教学要多读多体验, 多进行审美联想。

散文教学通俗的讲, 是分享作者的个人经验, 品味作者个性化语言。散文教学进行备课时, 要注意两点, 整体把握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明确文章的写作背景。散文之所以称之为散文, 不是因为通常意义上所说“形散神不散”的谬论, 其“散”主要是一种自由精神, 散文的语言形式多样, 句式、措辞之美需要用心赏析, 而散文之“文”是一种审美追求, 是其所体现出的人文性。散文要素有情怀、妙思及好辞, 好辞是指明白自然, 语言节奏明快, 修辞华美的辞藻。阅读散文时要注意“三悟”, 即渐悟、顿悟、妙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 其语言特点在那句“来的清, 来的静, 来的悲凉”中充分体现。散文阅读时要注意解文字、理篇章、悟情怀、会妙思、乐神智、超现实, 通过阅读获得超越性体验, 在备课时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悟性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小说即虚构的叙事, 小说的本质特质即叙事和虚构。从叙事角度来说, 中国传统小说更注重情节波动、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而外国小说则是心理描写居多。小说的焦点在任务, 其特质是“文学即人学”, 所以各种文体中, 小说最具广泛读者。当下小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教, 而是教什么。从文本出发, 去感受人物的成长、情节、机遇、性格、环境等, 而回到故事, 小说是叙述的艺术, 回到语言,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 要注重从细节处去挖掘。

戏剧教学既是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难点, 又是弱项。戏剧是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文本特点即时空的集中性和舞台性、矛盾的尖锐性和戏剧性、台词的个性化和动作化。戏剧教学的基本要点是关注舞台场、教授基本术语、重视唱和表演语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对戏剧戏曲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又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教学。文言文即用文言写的文章, 文言文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语法特点上, 表现在词类和词序两个方面, 比白话有更多词类活用的现象, 词汇特点上, 词以单音节词为主, 剪短精炼, 典雅隽永, 叙述方式上, 起承转合, 铺排用典等。文言文教学的对策为:引领学生进行文的阅读, 进行文的赏析和品味;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文言文的积累;注重文言文的文化阐释, 把经典文本当做经典来教。

不同教师所写出的教案是不同的, 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师首先要知道自己应该教什么, 然后怎么教, 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用心写教案使自己的课堂变成既能教授学生知识, 又能让学生喜欢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曹周天.教案写作的概念、问题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29:47-49.

[2]胡绍浚.教案写作浅谈[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1994, 01:44-46.

[3]詹珊.教案写作中的语言特色初探[J].福建电大学报, 1999, 01:31-33.

[4]谭晓云.交互性:中学教案的语体学研究[J].当代修辞学, 2011, 02:32-43.

篇4:初中历史笔记整理

北京市东方培新学校窦茹芃牵头、刘芝兰、曹桂兰三位历史教师组成研究小组。我校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缺乏良好学习习惯。我们决定从初一新生入手养成学生记录课堂教学笔记习惯,培养学生记录课堂笔记的能力,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笔记设计能力,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我们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分别在各自学校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基本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形成各自的风格。

一、研究过程

我们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养成阶段:要求学生必须备齐用具,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2)摩仿记录阶段。(3)提高阶段:要求学生对笔记形式有想法、能摘录部分教师语言或副板书。最终达到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和对教师意图的理解进行追记,手、脑并用。

最后是比较与调整:在以上三个阶段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在指导学生通过使用笔记评价量表,学会评价笔记的优劣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学记笔记的过程。

在对东方培新学校七(3)班笔记随机抽查中三位教师发现95%以上的学生在“重点突出”一项学生得分很低,甚至出现0分,使得一些平时学习态度良好笔记认真的学生,笔记的等级达不到优秀,有伤积极性;有部分学生的笔记内容并不缺漏但字迹实在潦草,得分却也不低。针对以上问题教师们进行了深入思考,纠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当所致。于是教师们进行了改进。

改变一,之前在课堂上教师使用大量篇幅和时间突破重点、难点,但从未直接点明重点所在,以致学生在笔记中未能明确标注。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注意了这一点,每堂课都注意强调重难点,并加强板书中重难点内容的设计,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加以标注。

改变二,笔记量化表虽然有助于学生规范笔记,但就初一学生的能力而言还无法完全达到重难点突出和实现个性化,于是教师重新调整评价表,加入分值权重,突出字迹、用具准备、完整性等基本技能,弱化重点和个性化,以便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初级阶段的笔记。

改变三,通过对个别笔记字迹潦草学生的观察,教师发现他们的笔记只是字写得很乱,内容还比较完整,并伴有补过的痕迹。这些学生学习的基础比较差、观察能力低、思路不清晰;但他们有要求学习,跟上老师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关注,同时更要加强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和板书设计的技巧性。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会适当将语速放慢并将板书中较长的语句拆分成几个短句,以方便他们做记录。在关键处教师会着重对其加以点拨或提醒,使他们的笔记日趋完善,不因追不上教师的速度而失去信心。

改变四,基于对学生多方面的观察,教师又利用笔记与学生作业结合,在学生的作业中总有一些需要归纳和总结的问题,这对于该校初中生来说难度有些大。于是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笔记的功能,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加入一些总结性的条目作为提示,并指导或暗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时要充分利用笔记内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笔记重视程度,认识记好课堂笔记的价值。

二、课堂实践

研究过程中三位教师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经过全组教师和指导教师集体备课,由窦茹芃老师在东方培新学校初一2班做了《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研究课,以期体现在单元复习课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综合笔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历史发展脉络的认知、分析能力,展示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笔记支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导作用。

三、收获与展望

通过实践研究与经验总结,我们认为,经过训练学生已经养成了记录课堂笔记的学习习惯,并初步掌握了其主要方法。而教师以学生和学习内容为出发点,提高了教学设计能力;规范了教学行为;初步体会到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当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学习技能,教师的教学行为日趋完善,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

做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我组教师本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记好历史课堂笔记。首先设计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同时学生进行记录要强调突出重点。其次课堂笔记应与课堂阅读教材相联系,应注意指导学生做好圈点勾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第三单元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第四要通过评价规范学生的课堂笔记行为。

下一个阶段,我组三位教师将要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历史课堂笔记。历史课堂笔记并不是为记而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用。有的学生记了笔记后就搁在一边,从来不用,这样笔记就失去了作用。为培养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中学生,教师应当指导其如何利用课堂笔,温故知新。当学生经过一段新课的学习,认识水平提高后,再去温习笔记可以纠正过去笔记中的错误,可以补充新的认识,使记笔记的水平不断提高。养成作笔记的习惯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

(作者单位:北京市培新学校)

篇5:初中历史笔记整理

初中历史课听课笔记:美国南北战争

有幸听了胡老师执教的《美国南北战争》,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自己感觉收获挺多的,先总结如下。  本课的教学内容很明确,一个主题;美国内战,即南北战争。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南北战争》一课的重点是要体现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而难点则在于分析南北战争的起因。 首先、这节课讲《美国南北战争》,讲了三部分内容: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的经过、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教学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在突破难点时让学生代表南北方发表自己的观点,部分同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观点,是很不错的。 其次、感觉胡老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效地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分析南北战争的起因,解决本课难点的时候,胡老师请同学分析:当时南北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有哪些?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南方生产的棉花等经济作物主要输往英国,同时从英国购回廉价的工业品。对于北方来说,完全失去了南方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市场,双方矛盾尖锐。 再次,本课注重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提高自身认识能力,为其思维提供了自由空间。胡老师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最后、我觉得这节课45分钟安排得刚好,提前2分钟上课,到下课前铃响的时候,教学内容就讲完了,不拖泥带水。对于这堂课准备得充分,教课的经验丰富。这节课主要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没有耍太多的新花

样,学生积极得很高。

篇6:妇幼听课笔记整理

1.数胎动

今天跟昨天,前天的相比不超过或低于百分之50 不要老摸摸肚子,宝宝在里面会很烦滴。唱歌跟宝宝听要选悠扬的音乐。7个月后少量多餐,多拉(排尿,便)

2.分娩征兆:

有规律的宫缩(10分钟2次,一次持续30秒以上去医院)见红(象YJ前一样来一点点,就等有宫缩再去—— 破水 危险(YD流出大量液体,像NN,但是一憋憋不住的就是了,赶紧去医院——妈妈要坐后座,腿夹起来,屁股抬高,尽量不要让水流太多)

3.入院准备物品:

产检本,信用卡,医疗IC卡,生育证,身份证或复印件,押金费用

4.产后均衡营养

水果蔬菜都可以吃的,只要不是冷的冰的,常温下的都可以。不能吃韭菜,参(如高丽参等),咖啡,可乐,浓茶,总之提神醒脑的都不行,影响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蔬菜水果为辅,品种多样。

油?(不能吃太多,不要一个月子吃7,8斤麻油啥的),各种各样的油都买一点,换着吃,不要老吃麻油。每天喝1-2杯妈妈奶。多吃豆制品。

荤素搭配,多吃鱼,蛋。

可以喝水的,汤,水量每天3000-3200ML 做月子可用空调,穿全棉长袖,温度控制在26-28度 如果穿短袖要喂奶的话,宝宝脖子后面要垫块毛巾,不能让手臂跟宝宝解除,有汗渍,跟我们皮肤代谢的脏东西。

动物油,骨头汤等油的少喝,可以待稍凉一点后插入吸管喝,避开油。爸爸的产假最好等妈妈生完宝宝回家了再休。

妈妈要保证睡眠(宝宝睡了妈妈就要睡),家务那些交给别人做。

5.细心护理:

关爱——多亲,多看,多说,多抱。皮肤护理——洗浴,肚脐鱼肛臀清洁等。衣着要求——棉质,柔软

尿裤使用——卫生,柔软,透气,适合 早教——每天训练10分钟 合理喂养——注意辅食的添加

推车——宝宝和妈妈面对面的推车比较好,光线不会刺激到眼睛,吐奶,隔到都可以看着。宝宝体温36.5-37.5°

高于37.5打开包被,不要抱太紧,喝点开水,冰敷额头或用退热贴(冰袋跟退热贴家里要备)

宝宝最好穿单薄,宽大,透气良好的衣服,浅色系。

连体衣不能连着手和脚的,宝宝一定不要带手套,勤剪指甲(使用新生儿剪刀)

手脚都露在外面,每天勤摸摸,清理清理。

新生儿可能会呼吸不均一般40-50次/分,如果宝宝憋气不呼吸,拍拍他,打打他。枕头:

商场卖的有个凹型的定型枕千万别用,每个宝宝的头大小高低不同,那种一个模子做出来的不好,可以自己用布袋做,里面放茶叶梗或绿豆壳,薰衣草等等。

枕头的高低就是宝宝的头刚好平着,如果睡觉张着嘴一定要改,让他用鼻子呼吸。鼻塞:

鼻塞有鼻屎时千万不要用棉签掏,会伤害鼻毛。滴1-2滴母乳在鼻子沟前,宝宝过会吸进去,一会软化了打个喷嚏或咳嗽就好了。如果没有母乳可以用水,不过母乳更好。

月子里宝宝每天睡16-20小时(眯一下这种也算),按需哺乳,妈妈奶涨了也要拉他起来喂,一边奶喝软一点了就换另一边喂(2边都要喂)不要去挤,一开始养成习惯,大脑就会懂得控制,以后的量就刚刚好是宝宝喝的量。宝宝一生下来30分钟就要让他吸奶,早开奶早有奶。宝宝出生后频繁有效哺乳(母乳或配方奶),刚出生后葡萄糖水,黄连水禁喂,以后任何时候冬瓜条泡水千万不要喝,那东西很脏的。宝宝睡觉不开灯,夜灯也不行,只有喝奶或处理尿布什么的才开灯,完了继续关灯睡觉。

喂母乳的妈妈每天必须吃深绿色蔬菜一种,里面含有叶黄素对宝宝眼睛很好。

出生1-2天奶量10ML/次 奶量120-180ML/天 饮水量1/4奶量/日

急性子宝宝吃10口或几分钟停一下再喂(小拇指伸到宝宝嘴角,奶头就很容易拔出来了)

刚开始2-3天奶没下来,也要坚持让宝宝吸,刚出世的时候喝配方奶调稍微稀一点点。

误区:挤掉前奶是错误的,再清,再稀像水一样都要让宝宝喝,那是最好的,含有矿物质。

BBNN屁股那不能抹粉(不管男女)

红屁股用 金霉素眼膏(油性的,消炎。还要备百多邦药膏,用于不明原因炎症。

有积食现象用——肚液散,只有思明医院有售,老中医留下来的(每天早上一次,连吃3天,不按照说明书服用)

做月子时减少亲友探视,室内不放鲜花,儿童不能接触新生儿,居室保持通风干燥清洁。

宝宝用品常煮沸消毒,洗脸,洗PP的毛巾要分开。

人在宝宝旁边时宝宝可以平卧睡,一旦人离开一定要让宝宝侧卧,以免吐奶引起吸入性肺炎。

舌苔千万别去洗,用纱布,米汤,酸菜什么的都不可以,会破坏宝宝的味蕾。有舌苔说明宝宝肠胃有问题。如果宝宝少吃,少动,奢睡——说明低血糖 洗头(大人指甲剪短,用指腹按摩洗头)脸用婴儿香皂洗(手摸点香皂帮宝宝洗)抚摸,游泳要做。

6.合理喂养——

1-3个月,可加菜汤,果汁 3个月可吃香蕉泥(本地熟了的香蕉,不要进口的,香蕉中间一小段,去掉黑色的心)

4-6月,蛋黄,米糊,菜泥,果泥,鱼泥等(4个月后蛋黄每天吃,不要干吃,用果汁或肉汤调)胡萝卜泥吃的时候要放1.2滴茶油或橄榄油,促进维生素吸收。7个月后可炖烂粥

宝宝出生15-20天开始添加VAD(鱼肝油),每天400-800IU 尤其是母乳喂养的,每天一定要吃,配方奶的2-3天一粒(星鲨鱼肝油就可以——

6个月内以母乳为主,一顿2-3汤匙辅,品种多,量要少。宝宝的吃的不能混喂,要一样一样的来。

食物调理器要备,电动的不要,刀片处理过的不好。也不容易洗净 制作时让宝宝看着,也他也很有兴趣,边制作边给他吃,不要放久容易氧化

果汁就凉着吃,不用加热,冬天最多不超过30°,锻炼肠胃。

冰箱不可以存放宝宝的食物,不要留到下顿吃,还会被其他东西污染。

宝宝0-1岁心理,行为培养

给宝宝一个风和日丽的世界,给宝宝最大的财富就是 爱。从现在做起。性格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但2.3岁前的生活环境,教育方式会深深的影响。3岁看大,7岁看老。

早期经验构成了神经路径,最有用的将会保留。

小时候不要让宝宝有太多压力,兴趣班别变成学习班。

学钢琴?画画?或者其他,都不要对宝贝有太多的要求,给与孩子一个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真爱。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寄放在孩子身上。会造成 教出来的“厌学生”,培养“神童”却成了“顽童”。任何人都不希望被控制的,不希望受人捏造。千万不要有太多的目的来要求孩子,不要让他一定要成为怎么样。顺着孩子自由的天性走,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情绪,很快可以相互交流。

情绪情感是孩子生存的适应机制——亲子依恋 早期的教育应始于情感的培养。

第一阶段(0——1)岁 建立基本信任阶段。给与孩子有规律的照料和无所不在的关爱,使孩子的基本生存需要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

如果母亲对孩子的感情不是一贯的,有时对孩子亲近有时突然”不告而别“或者欺骗孩子,不履行诺言,当孩子因此痛苦或反抗时又十分粗暴的对待,或者对孩子情感的需要采取冷淡的态度,这都会形成不安全依恋。

虽然宝宝很小,但是他懂得,尽量减少出门,如果要出门跟孩子讲清楚,不能欺骗。

安全型依恋的母亲,是负责任,敏感的,充满爱心的母亲。

1.对宝宝发出的信号需要非常敏感,富有烦请的,积极的表达,与婴儿的接触总是充满爱抚。

2.积极鼓励探索周围环境和事物,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对他们提供帮助和保护。

3.喜欢与婴儿密切身体接触。如:搂,抱,亲吻婴儿,从中感到快乐和喜悦。尽量早开奶,去抱,摸,亲,喂孩子。

多做按摩的好处:给与宝宝爱的感觉,对消化,免疫系统有好处。

亲子依恋——促进智力发展,影响宝宝性格发展,促进宝宝情绪发展。良好的依恋关系——宝宝的“语言基地”,父母是宝宝最佳的游戏伙伴,避免与婴儿长时间分离。

了解气质特征,因才施教:

容易型——积极方面(温和,适应力强,性格开朗)

消极(做事轻率,感情不稳定)

教育要点(多分配任务,培养其踏实,专一,克服困难的品格)

困难型——积极方面(敏感,情感丰富)

消极(任性,适应能力差,爱发脾气)

教育要点(应善于抑制其情绪的变化无常,鼓励并培养孩子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

启动缓慢性——积极方面(冷静,感情深沉,实干)

消极(淡漠,缺乏自信,孤僻)

教育要点(父母要有耐心,应给他留出充分考虑问题并做出反应的时间)

气质的 9要素:

活动水平。适应性。情绪性。亲近性。

节律性。反应强度性。注意分散性。反应阀。坚持性。

判断情绪性的方法:

看孩子1岁前睡醒后常表现出来的情绪,判断其类型。

不管孩子的气质特点如何,父母都应该理解孩子,因为孩子的气质受遗传因素影响。

父母要做的不是去改变而是去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再去做引导。睡眠问题~~ 新生儿每天16-20小时睡眠,但也有不同,跟喂养有关。8——12周时婴儿睡眠发育的关键期,要建立睡眠昼夜规律使睡眠逐步集中于夜间,培养夜间连续不间断睡眠。大半部婴儿9个月开始夜间连续不间断睡眠。

1.昼夜颠倒:增加白天活动量,夜间睡眠光线要暗,不要开灯。宝宝晚上哭了妈妈也要反应慢几拍,让他知道这是在晚上。2.睡眠不规律(一般规律睡眠要在2-4月才出现)

3.活跃性睡眠(虽然表情丰富蛋依然在睡眠状态,不要吵醒她)4.睡眠环境(自己睡小床,5.6岁开始独自一个房间只要是健康的不管什么样子的睡眠姿势都可以了)

5.培养自我平静和安抚(睡前不要跟孩子讲刺激情节的故事,故事尽量在客厅或学习的地方讲,讲完进房间睡觉,不做剧烈运动,可以唱摇篮曲)

6.持续性睡眠

7.睡眠安抚(借助于物品,如奶嘴或毛巾什么的,不要去抢宝宝的,让他拿着)8.夜醒 9.夜间喂养(3个月起开始学夜间连续睡眠,6个月起夜间喂养不再是生理需求更多的是习惯性需求,相对来说母乳喂养的小孩消化得会快一些)

进食行为:

进食习惯是后天习得的,问题在我们身上。

不要被动的让孩子吃,会造成厌食,不要拿着东西求他吃。尊重儿童对食物的爱好(喜欢的也只给5.6分饱别给太多,留着明天再吃)和拒绝态度(拒绝的要慢慢培养调胃口,用招让他喜欢,不要强逼)辅食添加——4-6个月时婴儿咀嚼动作发育是学习吞咽,咀嚼敏感期(根据发育,改变食物,不要一直都是炖高汤,吃面线)2岁开始逐步培养使用餐具和独立进餐能力,让他自己去体验,不要怕弄脏,别让他觉得自己不行。(人生第一次自我体验)

进餐环境——在吃饭的地方吃,不要边玩边吃,边看电视边吃。

如何做月子 笔记整理

1.宝宝理想体重是6-7斤

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最好控制在12.5KG,其中宝宝3.5KG左右,胎盘500G,羊水1KG(这里就5公斤了),然后还有7.5公斤大部分是水分 孕期血红素有到100G就不贫血

2.整个产褥期是56天(内外生殖器的恢复期),小月子是28天,一般做42天月子,如果有条件可做56天。3.睡觉最好左侧倾斜卧

产后特殊情况: 1.褥汗 :

一般一周左右消失,建议月子期间穿薄的长袖长裤,及时更换衣服以防着凉。去医院的时候记得多带几套更换,妇幼发的衣服不够穿,供不应求

2.大小便:

产后4-6小时自解小便(若无尿意可以打开水龙头让它滴答滴答滴水,或者听别人NN的声音刺激)产后5天是多尿期,要及时大小便防止便秘。产后下床要小心,先看看会不会眼冒金星,会不会心慌,若正常则家人陪伴产妇,以防摔倒,这时是全身无力的。若摔倒要马上扶上床,去掉枕头,喝点红糖水,吸一些氧气。

3.体温:

产后24小时内会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极个别会超过38达到38.5°,但是没有不舒服,不超过24小时。产后3-4天可能会因为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极度充盈产生低热,正常的。

4.产后痛:一般在产后一周内,因为子宫收缩造成的。

恶露—— 产后在子宫复旧过程中,坏死的蜕膜,血液和宫腔渗出液等经阴道排除称为恶露。一般2-3周干净,不超过30天。

恶露分为:血性恶露,(刚开始几天的,一般不超过7天)浆液性恶露(中期的,一般也不超过7天),白色恶露

这是卫生巾要勤换,根据量的多少选择适合的。

生完孩子白开水,红糖水能喝吗?

可以的,白开水可以补充水分(闽南这边很多长辈不让喝白开水,老师专门强调了是可以喝的噢)。红糖水也可以喝,要煮沸,但是喝10天为宜,不超过15天。

桂圆干,参,糯米酒,荔枝干等这些有活血的作用,如果血性恶露还较多先不要吃这些东西,等血性恶露没了再吃

蔬菜水果可以吃~~~~~ 可以吃白菜的,少吃韭菜(下奶的,若大便干可以少吃一点点)白萝卜可以吃,有助消化,排气(可作萝卜汤等)

黄瓜也可以吃(不要老炒青瓜片,可以洗净去皮切丝腌点盐吃,还可以加些海带,但不能吃多)

苹果可以吃(刚生完BABY不能吃太多硬的,第一天吃中等大小的苹果的1/4,室温的,不要刚从冰箱拿出来就吃,去皮切小块,吃了还要看看自己会不会舒服,宝宝大便正常不正常)

木瓜,榴莲少吃,西瓜最好不吃。

坐月子可适当运动—— 1.产后当天充分卧床休息 2.第二天可以床边活动 3.第3天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

4.可练习产后操,产后瑜伽(活动以不增加腹压为宜,过度腹压会造成子宫内垂,束缚带也不建议用,它也是增加腹压的)自由活动不建议串病房,有细菌等。视疲劳——电视,电脑,手机少用,不久站,久坐。

乳汁不足怎么办?

多休息,保持良好心情。饮食要有营养,有水分。早哺乳,早吸吮。(小孩一生下来30分钟就让他吸)

催乳汤:党参15克,生黄氏15克,当归9克,麦冬9克,路路*(这个字没看清楚没写下来,估计问下医生就知道。刚群里MM说这个药材叫——路路通,应该是正确答案)9克,桔梗9克,猪蹄2个连服10天

乳房又涨又大的不能热敷,要冷敷。

按摩乳房不是在上面搓,是要手掌紧贴乳房按摩。如若乳涨要让宝宝主动吸吮,勤吸,奶实在太多让稍大一点的孩子去吸,老公没啥用,没有这个功能了

坐月子的早期白天可以半小时,1小时吸一次,晚上2小时吸一次。

剖宫产术后护理:

麻醉回病房后6小时内一定不能进食任何食物和水(实在口渴可以嘴巴里含一点水,但不能喝下去)

12小时候做床上翻身运动(平躺--1侧--再到另一侧,这样叫1次,建议翻20次)

尿管拔掉后可以下地活动,主动解小便。

术后8小时可以喝水,但只能喝白开水,不能喝糖水,包括豆浆,牛奶,任何含糖的物质都不行

若超过24小时还胀气可喝白萝卜汤。坚持母乳喂养。

洗澡时要注意伤口不能遇水,可以买切口贴,洗完澡要及时摘下。

坐月子要合理饮食

1.不油腻,不刺激,易消化,有营养 2.不偏食,不忌食。3.可喝些汤羹,但不能喝米汤(产后前几天不要喝太多汤)4.饮食要多样化,粗细搭配,动物植物蛋白搭配。5.多吃蔬菜水果

产后前2天清淡半流食为主,产后3-7天,清淡食品加纤维素

产后要多休息,旁边不要放鲜花,不要有太多探视的人会影响宝宝和产妇,而且有细菌。

坐月子居室环境:

空气新鲜,卫生清洁,室内温度最好25°左右,适度在百分之50-60.穿长衣裤,空调风不能直吹,每天通风至少2次,每次门窗打开对流半小时以上,产褥期不建议睡凉席

坐月子卫生: 1.口腔 早晚刷牙,用开水凉后的温水,牙刷选用儿童牙刷,毛比较柔软(不刷牙会导致牙周炎,引起感染)

2.头发:由于内分泌水平下降有些脱发(激素发生变化了,不用担心,还会长出来的)。月子里可以洗头,家人帮忙洗,洗完擦干,吹风机用温档吹以防着凉。3.衣着:穿棉织品柔软宽松,勤换内衣裤,会阴垫,不建议穿木,竹拖鞋,最好脚上穿上薄丝袜

4.房事:产后2个月以后,1年内避孕。

5皮肤:伤口愈合良好可以淋浴,有条件最好擦澡,保持会阴清洁,大小便后及时冲洗外阴(是外阴不是阴道,不要用水冲里面会引起炎症)2个月内禁止盆浴

坐月子心理支持

1.鼓励积极主动乐观的安排产褥休息 2.保证足够睡眠

3.动员家属及周围人对产妇心理关怀,不要光关心宝宝 4.解决肢体疾病喝痛苦 5。早期发现心理异常及时处理 何数胎动,母乳喂养,轻松度过分娩期,分娩方式选择

母乳喂养的好处: 1.减少产后出血

2.延长生育间隔,节制母亲生育力(但是也要使用避孕工具,有时没有来YJ也会排卵)3.每天消耗500千卡热量 4.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5.母乳是婴儿必须的,理想的食品,含有出生4-6个月婴儿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

6.母乳具有免疫功能,能保护婴儿免受感染 7.母乳易于吸收利用使便质柔软排出通畅

8.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小儿良好品格促进智能发育 9.母乳喂养经济,方便,温度适宜且无菌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方法: 1.要树立信心 2.保持愉快的心情

3.早吸吮,勤吸吮,饿了就喂

4.母子间皮肤早接触,多接触,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 5.吸空乳房

6.膳食多样化,适量和平衡

7.保证充足的睡眠,跟宝宝同步休息,宝宝睡妈妈就睡

初乳:是指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初乳色黄,粘而透明,含有50多种抗过敏等物质,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对新生儿具有特殊的作用。可保护小儿免受感染和发生过敏。

初乳是小儿出生后头几天中最好的食品。它营养丰富,并含有促进小儿肠道发育成熟的特殊成分。

乳房的护理:

怀孕后及哺乳期不穿过紧的上衣和内衣。注意全身皮肤特别是乳房的清洁卫生。喂奶完药轻轻把乳房拿出,不能用力拔。

正确的哺乳姿势:

简单说就是7字型(拇指和其余4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把乳房托起,一定要避免剪刀式

舒适的体位——母亲与婴儿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防止婴儿鼻部受压。

每次哺乳先将乳头刺激婴儿口唇,诱发觅食反射功能使其含住大部分乳晕,让他在吸吮时能充分挤压乳窦,使乳汁排出,出现典型的颌部动作,听到吞咽声。

喂养的时间频率——主要是按需哺乳。婴儿饥饿时或母亲感到乳房充满时都可以喂奶。白天可以1-2小时喂一次,晚上如果超过3小时宝宝还在睡觉就要叫起来喂奶咯。

如何判断吃饱了没?

1.哺乳次数(大概一天8-12次)2.排泄情况(一天换6片或者更多尿布)3.睡眠(可以安静睡1-3小时)4.体重(有增加)

手工挤奶:

1.将大拇指和食指应放在乳头根部上2公分的乳晕上下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用拇指和食指的内侧向胸壁压挤,手指固定不要在皮肤上移动。

2.有节奏的挤压及放松数秒钟,沿乳头依次挤压乳窦,轻便挤出乳汁。3.挤奶前按摩手法是轻轻从乳房底部拍向乳窦。千万不能用力拍和摇,以免损伤乳房。

分娩期的准备:

1.心理准备(充分的信心)2.物质准备(母婴生活用品)3.资料准备

临产前的准备:

1.确定分娩医院,去的路线,方式

2.分娩时穿的宽松棉质睡衣,分娩后穿的喂奶衫,棉质内裤或一次性内裤,软质拖鞋,袜子,适合哺乳的内衣还有宝宝所穿衣物。3.洗涤用品:梳子,束发用品,软毛儿童牙刷,牙膏,能折的大概45公分长手指粗的吸管,纸巾,卫生护垫,毛巾,盆。4.隐形眼镜换成普通眼镜(度数高于800要告诉医生)

5.分娩时听的CD碟(胎教随时进行,放松,不要大声喊叫再给宝宝压力,宝宝要出来很辛苦要经过很多努力的,胎教应维持到产后6个月)

6.摘掉挂饰,首饰(最好现在就不要戴了,以防到时摘不下来得剪断)7.照相机,摄像机。

8.最好分娩前给宝宝起好名字,男女各取一个。9.夫妻双方身份证。

10.孕期检查资料,手机,电话卡,几块小块的巧克力(小块的,不要带果仁什么的),住院押金(市妇幼是4000元),稀饭,面条,牛奶等。

数胎动:

作用:了解胎儿的宫内处境和判断胎盘功能。

方法:孕28周后,每天早(8-9点),中(1-2点)晚(8-9点)各数一小时,讲3次的胎动相加再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数。

一直在动没有停算一次胎动。

停一下再动哪怕只停几秒钟也算第2次胎动了。

要在餐后数。排空大小便。。找到舒适的体位数。安静环境下。可以备2盒子,一个空的,一个放牙签或棉签,动一次放一个在空盒子里。

判断:

30-40次为正常范围。

小于20次或比前几天明显减少1/3以为胎儿宫内缺氧 小于10次说明胎儿有危险,需要立即到医院。

上一篇:调度监控工作例会制度下一篇:MB0301005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