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测试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初中历史测试范文

初中历史学科测试题

一、 不定项选择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3分ABC)

A、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B、加强师德建设

C、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D、培养教育教学骨干

2、历史教学中活动课的开展怎样与历史教学建立联系,并且要注意的问题(3分

A、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平面的地图动起来

B、如何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不只是少部分学生在动

C、只是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

D、如何让学生全面参与活动课中,不仅仅是肢体,表情,还包括思维

3、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应包含哪几个要素?(3分ABCD) A指导思想

B教学目标

C实施程序

D操作技术。

4、教师教学行为的选择依据有哪些?(3分ABCD)

A、是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

B、是依据学生的特征

C、第三是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

D、第四是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5、合作教学(合作学习)的意义。(3分ABCD)

A、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C、能够培育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

D、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6、选择教学模式的原理包括有那几个方面。(3分ABD)

A、基本原理

B、匹配原理

C、教学互助原理 ABD)

D、实施条件原理。

7、你如何理解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3分ABCD)

A、热爱教育事业

B、关心、爱护、尊重全体学生

C、教师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D、教师要富有教育、教学智慧

8、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目标分成三个的层次(3分BCD)

A、满足于经验教学

B、能够自如的运用专业知识,设计教学方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

C、追踪学科研究动态,继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D、成为研究性、学者性的名师

9、教学评价的阶段安排包括几个方面(3分ABCD)

A、课堂教学评价

B、单元教学评价

C、学期教学评价

D、学年教学评价

10、教学评价的主体是(3分ABCD)

A、教师评价

B、学生自我评价

C、同学互评

D、家长评价

1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改进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3分 BCD)

A、强制灌输、死记硬背

B、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

C、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探究单元

D、凸显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2、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3分ACD)

A、尊重历史学的基本特征

B、以老师为中心,围绕老师的教学特点展开

C、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D、注重历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13、知识整合的注意事项(3分ABC)

A、整合各科知识用于历史教学时,要注意分寸,合理运用

B、不能喧宾夺主,要对所选的材料加以剪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

C、不为整合而整合,为教学而整合

D、运用各科知识时囫囵吞枣,不加选择的使用

14、量规的实施及作用(3分 ABCDE)

A、量规与活动共始终

B、落实量规尊重史实

C、依据量规学会评价

D、学会合作塑造人格

E、师生共同把握量规

15、如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3分ABC)

A、围绕特定主题设计历史学习活动

B、系统设计历史学习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C、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设计历史学习活动

D、照本宣科,不重视教学活动

16、改进学生学习方式需关注的问题(3分BCD)

A、只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其他的不涉及

B、准确地把握不同学习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C、辩证地看待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D、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不能简单地将学习方式归纳为有关学习过程的程序和规程,因为这样会导致学习方式的模式化取向

17、为师“三境界”(2分ABC)

A、职业境界

B、专业境界

C、事业境界

D、唯利是图

18、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2分AB)

A、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B、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兴趣

C、以教而教,以学而学

19、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 (3分ABC)

A、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所提高

B、学习能力有所增强

C、课堂教学呈现活跃和愉快的气氛

D、学生考试学分有明显提高

20、评价主要分为几种类型(3分ABCD)

A、按测评的标准分

B、按测评的过程分

C、按测评的功能分

D、按测评的主题分

21、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领域的一组是 (2分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22、新教材历史知识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系包括(3分ABC)

A、注重历史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B、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内容的联系

C、历史的演变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A)

D、跨领域学科的联系

23、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什么(3分ABCDE)

A、改变历史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破除学科本位的观念,注意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

C、摒弃历史课程中某些“繁、难、偏、旧”的内容,改变偏重书本知识的倾向

D、加强历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历史知识和技能

E、改变过去强调接受练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4、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那么它通过那些措施来保障(2分ABCD)

A、从内容上选取了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有益的历史知识

B、新教科书的内容少而精,并严格控制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C、在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上,也注意循序渐进

D、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美德教育、正确的国际理解教育等

25、新教科书的编写,注意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具体说(2分ABC)

A、尽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教科书内容的启发性,便于学生参与教学,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B、注意体现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C、注意体现学科内容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与交叉

26、北京四中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什么(2分ABC)

A、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情意识教育

B、突出开放共融的国际意识教育

C、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D、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27、根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重组知识结构,包括(2分BCD)

A、跨不同领域内容的整合

B、单元内容的知识

C、跨单元学科内部的整合

D、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

28、教学中多元教学方法的实施,具体说(2分ABC)

A、体验与探究

B、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C、综合课程资源的开发

D、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29、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需要的策略与方法是(2分ABD)

A、根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重组知识结构

B、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涵

C、按照课程标准,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

D、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实施多元的教学方法

30、课程实施的执行所引起的变化?(2分ABCD)

A、课程知识更新

B、教学过程的改变

C、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

D、社区文化环境的相应改变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前言、、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C)

A.教学建议B.评价建议C.课程目标

2、下列不属于历史课程特性的一项是(B )。

A、思想性B、逻辑性C、人文性

3、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 C )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 爱国主义

4、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C)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5、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①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②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③重要的历史概念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 C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阐明”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B)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D、功能

3、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

7、充分体现( A)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A、育人为本B、普及历史常识C、教学方式的创新

8、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B )有着重要作用

A、科学素养B、人文素养C、道德素养

9、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 B )和现代化。

A、单一化B、 多样化C、简单化D、复杂化

10、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强调: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C)

A、发展变革B、改革开放C、改革创新

1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核心是( A )

A、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B、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C、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核心

12、历史课堂上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B)教学方式的实践。

A、合作法B、 探究式C、讨论法

13、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 A )条件。

A、基础B、特定C、保障

14、教师在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C )的差异,要真正使评价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A、学习能力B、整体C、 个体

15、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B)能力。

A、学习B、实践C、 表达

16、历史习作主要包括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历史书籍等。是考查学生( A )的能力的方式。

A、收集和处理信息B、 历史学习结果C、历史常识

17、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评价的主体的(B),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相互结合。

A、单一化B、多元化C、形式化

18、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是(A)

A、历史教科书B、教学图册C、 教师教学用书

19、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这体现了培养学生的( C)。

A、人生观B、价值观C、民族观

20、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的(C)。

①历史素养②人文素养③综合素养

A、① ② ③B、 ②③ C、①②

21、历史课程的实施,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B )

①课程基本理念②课程性质③课程设计思路

A、① ② ③B、①③C、 ①②

22、《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包括(A)建议.

①教学建议 ②教材编写建议 ③评价建议 ④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A、① ② ③④B、 ② ③④C、① ② ③

23、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简述等行为动词的内容均为(A )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

24、新课程标准倡导加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的途径有①学生和教师资源②教材资源③图书馆资源④社会历史课程资源( B )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

25、如果要论证春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下列哪方面的论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C )

A.专家的解释B.民间的传说C.古籍的记载

26、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 C )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

27、《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增加了一个新的部分( B )

A、前言B、评价C、内容

28、下列哪个选项是《标准(2011年版)》对“世界古代史”的新增内容(C)

A、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

B、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C、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29、《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主要培养(C)

A、侧重于历史的时空观念等培养,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

B、主要培养初步收集和阅读基本史料、多角度分析历史等能力

C、主要培养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修订历史课程标准的原因(C )

A、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B、完善《标准(实验稿)》的必然要求

C、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的必然要求

31、与新课程基本理念不符合的学习方式是(D)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 探究学习D.被动学习

3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指的是历史课程特性里的(C)A思想性B.人文性C.基础性D.综合性

33、2011年历史新课标删减了很多内容,下面不属于删减内容的是(B)

A.对元谋人的了解B.. 对宋朝重文轻武的认识

C对尧舜禹的了解D.对南方古猿的认识

34、在历史教学中要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A)

和思想性、生动性的统一。

A.科学性B. 人文性C.目标性D.工具性

35、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D)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A.教学内容B.学生要求C.课程目标D课程标准

36、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的(C)以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A.智育发展B. 心理发展C.全面发展D.德育发展

37、不同的评价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的功能不同,不属于的评价任务类型是(B)

A.诊断性B. 主断性C.终结性D.形成性

38、(A)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的表现作出记录,从而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建展和成效。

A.教师观察B. 学生自评C.历史调查D.历史制作

39、历史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开展历史教学的活动重要依据是(D) A.校外历史资源B.网络资源

C. 学校图书馆D.历史教科书

40、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选取反应历史的真实状况具有代表性的资源,这属于课程资源利用的(C)原则。 A.目标性B. 思想性C.精选性D.可行性

4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修订历史课程标准的原因(D)

A、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B、适应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C、完善《标准实验稿》的必然要求D、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的必然要求

4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标准(2011年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中国古代史的概述方面的新变化(A)

A、难度要求相对提高B、内容叙述更加具体

C、内容叙述逻辑更严密D、难度要求相对降低

4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标准2011年版》中“中国近代史”的新增内容(B)

A、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战的黑暗局面。

B、知道五四爱国运动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D、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

44、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也为了避免与初中政治学科的相关内容简单重复,“中国现代史”部分删减了一些内容。下列不属于删减内容的是(D)

A、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B、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

C、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D、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

45、下列哪个选项是《标准2011年版》对“世界古代史”的新增内容(C)

A、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

B、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C、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D、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46、《标准2011年版》把有些抽象而复杂、且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删减或渗入到其他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中略加涉及,只要求学生稍作了解。下列“世界近代史”的内容中哪些渗入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历史事件中(B)

①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②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③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④俄国十月革命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7、关于“世界现代史”从何开始《标准2011年版》对“世界现代史”的上限是如何修订的(D)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B、俄国十月革命的结束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D、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即20世纪初

48、历史教学评价的指向上应该既是学生的学习效益的评价,也是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水平、能力与教学效益的评价。下面哪个选项不能作为评价历史教学的评价标准(B)

A、是否全面遵循《标准2011年版》理念B、是否符合学校主管教学校长的教学理念 C、是否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D、是否落实教学三维目标要求

49、《标准2011年版》体现了哪些基本理念(D)

①育人为本的理念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③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念④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念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0、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A )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 爱国主义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ABD)

A.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

B.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C.为高考备战D.发挥历史教育功能

2、初中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 ABD)

A.重要的历史人物B.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C.重要的历史概念D.历史时序

3、初中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能力,主要指:(ABC)

A.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B.形成用口头和书面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C.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想象力

D.增强历史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4、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功能,下列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是(ABCD )

A、导向功能B、诊断功能C、激励功能D、管理功能

5、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ACD)。

A、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B、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D、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与评判中

6、初中新课程改革提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BC)。

A.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B.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C.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D.以提高教学成绩为最终目的

7、初中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ABCD)

A.思想性B.人文性C.基础性D.综合性

8、有一条题目:“假如你是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的解说员,请向游客介绍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这条题主要考查学生( AD )

A.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B.发现问题的能力

C.获取信息的能力D、语言表达能力

9、历史教材包括 (ABC)

A.教科书 B.教学图册 C. 教师教学用书 D.教辅资料

10、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其资源包括 (ABCD) A文字资料 B影视资料 C历史文物 D历史遗址遗迹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 )

2、历史调查既是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

3、纸笔测验是历史考试的主要形式。在测查时要注意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考查,可采用闭卷、开卷、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形式。(√)

4. 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实物资源、音像资源。(× )

5、新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的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

7.历史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等。(√)

8.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9、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专家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被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

10、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11、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12、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求能更加贴近时代、贴近每个班级、贴近生活。(× )

13、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是历史教育的其中一个功能。(√)

14、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

15、历史教科书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16、中国古代史板块的学习要求起码要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17、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18、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过程。(√)

19、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0、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得以确立的。(√)

21、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日本明治维新。(× )

22、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2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24、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目标性、思想性、丰富性、可行性。(× )

25、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不属于历史课程资源。(× )

26、评价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评价面向的少数精英,而不是学生大众。(×)

27、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科学教育。(×)

28、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

29、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

30、历史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完全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第三篇:2012云南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题

绝密

2012云南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题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是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了解孔子。以下思想主张属于孔子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 兼爱、非攻 C. 无为而治 D.改革、法治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 A.秦孝皇 B.光武帝 C.汉高祖 D.秦王嬴政

3、以下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势示意图的是

A B C D

4、仔细阅读,下列选项关联正确的一组是 A.汉——三省六部制 B.隋——科举制 C.宋——行省制 D.元——内阁制

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A.军机处 B.澎湖巡检司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6、古人曾评价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判断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 B.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

C.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大运河由北到南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组成

7、如果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下列表述不适合作为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A.屈辱的中国 B.痛苦的历程 C.心酸的历史 D.英勇的抗争

8、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前往哈密的路上,让士兵抬棺材走在队伍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利的决心,这位老人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曾国藩

9、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10、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1、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百团大战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多次立功受奖,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邱少云 D.雷锋

13、“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是赞扬 A.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下列外交成就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15、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来源:学科网ZXXK]

16、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是在 A.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B. 亚历山大统治时期 C.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D.凯撒统治时期

17、某文献以人权、法治为主要内容,它确立的原则成为改造封建社会,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该“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各不相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维护国家统一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是 ①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 ④废除农奴制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9、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德国把2005年定位“爱因斯坦年”,以纪念这位科学家在物理学上的伟大贡献。爱因斯坦最伟大的贡献是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提出相对论 C.研制侯氏制减法 D.创立生物进化论 20、“„„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指的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百日维新 D.武装倒幕

21、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2、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请判断这一事件是 A.国会纵火案 B.慕尼黑阴谋 C.萨拉热窝事件 D.五月流血周

23、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4、如果历史老师为你提供“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苏德战场、苏军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等信息,与信息相符的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战役 B.不列颠之战 C.柏林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25、以下能正确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历程的选项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第26小题8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5分,第29小题15分,共50分)

26、(8分)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图二 1939年 图三 1919年

图四 1949年 图五 1997年[来源:Z.xx.k.Com]

(1)下面是探索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中的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4分) 图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巨幅浮雕,反映了1949年发生在广州虎门的鸦片战争。

图三:1919年,在北京发生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图四: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图五:1997年,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从以上图片信息中你得出什么样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4分)

27、(12分)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一次变革开始了,其主要内容是: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这次“变法”是战国时期哪一次著名的变法?(1分)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材料二 学习了“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内容后,小明同学用下表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 历史事件 时间

领导者(代表人物) 纲领或口号 主要影响

A 19世纪60—90年代 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 “自强”“求 富”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戊戌变法 1898年 B 《应诏统筹全局折》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辛亥革命 1911年 C 三民主义 D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陈独秀、李大钊等 E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2)按表中的字母顺序填入相应的内容。(6分) (3)从以上材料和问题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4分)

28、(15分)阅读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上述材料中的“这场革命”称的是什么革命?(2分) (2)在这场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被广泛运用到各生产部门,从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

材料二 美国人汤姆开汽车到伦敦邮政大厦,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内容为:“亲爱的妈妈,明天为将乘坐上午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回家,与您共度圣诞佳节!” (3)请你写出材料中涉及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3分) (4)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2分) 材料三

图六 1964年 图七 1970年 图八 1973年 袁隆平

(5)根据图片信息,按顺序写出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3分) (6)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你认为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

29、(15分)从16世纪开始,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材料一 [来源:学科网]

图九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观察图后回答:

(1)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的重大突破称之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就是今天的( )。(2分)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2)率领舰队完成了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2分)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伽马 D.迪亚士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锻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 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3)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3分)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

(4)1993年,西欧国家在什么组织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2分)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盟成立对欧洲的影响?(4分) 材料四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看或买到欧美国家品牌的服装、食品饮料及欧、美、日、韩品牌的轿车和日、韩品牌的文具等。

(6)材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第四篇:全员岗位培训初中历史第二次测试题100分答案

全员岗位培训历史学科第二次测试题

(100分答案)

说明: 本次测试围绕学科课程的重要内容设置,旨在加深学员对专家所讲授课程的理解。全部为不定项选择题,满分100分。本次测试成绩仅占学员最终成绩的12%,祝您答题愉快!温馨提示: 1.本次测试试卷每位学员只能提交1次,每次限时1个小时。请认真阅读相关操作帮助说明,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完问题并提交。 2.请您一定要选择自己所教学科的测试卷进行答题,否则作废!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3分ABC)

A、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B、加强师德建设

C、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D、培养教育教学骨干

2、历史教学中活动课的开展怎样与历史教学建立联系,并且要注意的问题(3分ABD)

A、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平面的地图动起来

B、如何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不只是少部分学生在动

C、只是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

D、如何让学生全面参与活动课中,不仅仅是肢体,表情,还包括思维

3、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应包含哪几个要素?(3分ABCD)

A指导思想

B教学目标

C实施程序

D操作技术。

4、教师教学行为的选择依据有哪些?(3分ABCD)

A、是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

B、是依据学生的特征

C、第三是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

D、第四是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5、合作教学(合作学习)的意义。(3分ABCD)

A、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C、能够培育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

D、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6、选择教学模式的原理包括有那几个方面。(3分ABD)

A、基本原理

B、匹配原理

C、教学互助原理

D、实施条件原理。

7、你如何理解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3分ABCD)

A、热爱教育事业

B、关心、爱护、尊重全体学生

C、教师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D、教师要富有教育、教学智慧

8、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目标分成三个的层次(3分BCD)

A、满足于经验教学

B、能够自如的运用专业知识,设计教学方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

C、追踪学科研究动态,继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D、成为研究性、学者性的名师

9、教学评价的阶段安排包括几个方面(3分ABCD)

A、课堂教学评价

B、单元教学评价

C、学期教学评价

D、学年教学评价

10、教学评价的主体是(3分ABCD)

A、教师评价

B、学生自我评价

C、同学互评

D、家长评价

1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改进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3分 BCD)

A、强制灌输、死记硬背

B、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

C、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探究单元

D、凸显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2、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3分ACD)

A、尊重历史学的基本特征

B、以老师为中心,围绕老师的教学特点展开

C、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D、注重历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13、知识整合的注意事项(3分ABC)

A、整合各科知识用于历史教学时,要注意分寸,合理运用

B、不能喧宾夺主,要对所选的材料加以剪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

C、不为整合而整合,为教学而整合

D、运用各科知识时囫囵吞枣,不加选择的使用

14、量规的实施及作用(3分 ABCDE)

A、量规与活动共始终

B、落实量规尊重史实

C、依据量规学会评价

D、学会合作塑造人格

E、师生共同把握量规

15、如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3分ABC)

A、围绕特定主题设计历史学习活动

B、系统设计历史学习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C、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设计历史学习活动

D、照本宣科,不重视教学活动

16、改进学生学习方式需关注的问题(3分BCD)

A、只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其他的不涉及

B、准确地把握不同学习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C、辩证地看待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D、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不能简单地将学习方式归纳为有关学习过程的程序和规程,因为这样会导致学习方式的模式化取向

17、为师“三境界”(2分ABC)

A、职业境界

B、专业境界

C、事业境界

D、唯利是图

18、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2分AB)

A、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B、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兴趣

C、以教而教,以学而学

19、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 (3分ABC)

A、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所提高

B、学习能力有所增强

C、课堂教学呈现活跃和愉快的气氛

D、学生考试学分有明显提高

20、评价主要分为几种类型(3分ABCD)

A、按测评的标准分

B、按测评的过程分

C、按测评的功能分

D、按测评的主题分

21、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领域的一组是 (2分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22、新教材历史知识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系包括(3分ABC)

A、注重历史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A)

B、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内容的联系

C、历史的演变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D、跨领域学科的联系

23、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什么(3分ABCDE)

A、改变历史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破除学科本位的观念,注意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

C、摒弃历史课程中某些“繁、难、偏、旧”的内容,改变偏重书本知识的倾向

D、加强历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历史知识和技能

E、改变过去强调接受练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4、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那么它通过那些措施来保障(2分ABCD)

A、从内容上选取了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有益的历史知识

B、新教科书的内容少而精,并严格控制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C、在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上,也注意循序渐进

D、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美德教育、正确的国际理解教育等

25、新教科书的编写,注意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具体说(2分ABC)

A、尽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教科书内容的启发性,便于学生参与教学,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B、注意体现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C、注意体现学科内容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与交叉

26、北京四中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什么(2分ABC)

A、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情意识教育

B、突出开放共融的国际意识教育

C、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D、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27、根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重组知识结构,包括(2分BCD)

A、跨不同领域内容的整合

B、单元内容的知识

C、跨单元学科内部的整合

D、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

28、教学中多元教学方法的实施,具体说(2分ABC)

A、体验与探究

B、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C、综合课程资源的开发

D、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29、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需要的策略与方法是(2分ABD)

A、根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重组知识结构

B、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涵

C、按照课程标准,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

D、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实施多元的教学方法

30、课程实施的执行所引起的变化?(2分ABCD)

A、课程知识更新

B、教学过程的改变

C、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

D、社区文化环境的相应改变

第五篇:历史期末复习测试

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陕西蓝田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浙江河姆渡

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4.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

A.伏羲——制造船只

B.仓颉——创造文字

C.嫘祖——养蚕缫丝

D.伶伦——制作音律

5.“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6.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7.右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

A.经济的发展

B.战争的需要

C.运输的需求

D.社会的安定

8.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9.下列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A.迁都洛阳

B.编订户籍

C.奖励军功

D.严明法度

10.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1.下列哪一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法治

1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  )

A.太尉

B.丞相

C.郡守

D.御史大夫

13.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楷书

14.“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班超经营西域

15.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

A.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

16.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巨著是(  )

A.《史记》

B.《缀术》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17.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8.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交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②将都城迁往咸阳

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

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19.“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为‘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交融

20.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张旭

B.王羲之

C.柳公权

D.颜真卿

二、非选择题(共____分)

21.(____分)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____分)

(2)《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读材料二图片,指出其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____分)

(3)请根据两幅历史地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____分)

22.(____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____分)

材料二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____分)

材料三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3)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____分)

23.(____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艺术篇】

图(a)        图(b)

(1)图(a)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图(b)是谁的书法作品?(____分)

【思想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2)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____分)

【科学篇】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3)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了,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____分)

【感悟篇】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____分)

24.(____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在全国设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材料二

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大一统局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严明法度之外,还有哪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____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____分)

(3)根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概括秦朝政治建制的基本特点及其带来的历史影响。(____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思想和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____分)

详解详析

1.C [解析]

本题考查元谋人遗址,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故选择C项。

2.A [解析]

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种植水稻,蒸煮米饭属于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所以排除④。故选择A项。

3.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北京人、山顶洞人处于原始采集阶段,首先排除A、B两项。半坡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河姆渡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故本题选择D项。

4.A [解析]

相传,黄帝制造船只,故A项搭配错误。

5.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了解和辨析能力。禅让制是传说中尧、舜、禹时代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统治的制度;郡县制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开始推行;世袭制形成于夏朝初期。

6.A [解析]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由此可推断出牛耕使用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7.B [解析]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诸侯国互相兼并,因此战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战争的需要。

8.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联系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四川岷江流域修筑的都江堰,是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

9.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A项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B、C、D三项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10.A

11.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故选择B项。

12.B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13.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识图能力。联系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

14.A

15.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对外交往。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故选D。

16.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了纪传体通史《史记》。B是祖冲之的数学名著,C是贾思勰的农书,D是张仲景的医学著作。

17.C [解析]

本题考查赤壁之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刘备接受诸葛亮的建议连孙抗曹,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这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择C项。

18.D [解析]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孝文帝迁都洛阳,并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排除②③。故选择D项。

19.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胡汉联姻”“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为‘元宏’”这些信息,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20.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王羲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擅长行书,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故选B。

21.[答案]

(1)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到黄河流域。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交融。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3)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经济发展。

[解析]

第(1)问抓住图片中“西晋内迁少数民族”这几个关键字,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少数民族内迁。第(2)问首先分析题干,读懂题干材料的意思,通过分析可知,题干材料描述了江南经济初步发展起来,与材料二图片人口南迁结合起来分析联系。第(3)问透过人口南迁的现象看本质,分析这一阶段的特征,既要看到民族交融,又要关注到政权分立的政治形势等。

22.[答案]

(1)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商鞅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3)法家。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单纯的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并不是一种治国的好办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及其影响的了解。第(1)问解答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信息“利国富民”,联系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简要概括相关内容即可。第(2)问由材料二信息“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为一畦”等概括措施名称;联系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概述第二小问。第(3)问由材料信息“主张轻罪重刑”“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可知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法家。评价商鞅的“重刑”思想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既要看到它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他推行“严刑峻法”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

23.[答案]

(1)甲骨文。王羲之。

(2)体现了孔子“仁”的主张。对于当今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3)“五禽戏”。《伤寒杂病论》。

(4)自觉学习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它的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国家强大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以我国古代文化成就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和文字的能力、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归纳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图片和题干要求可知图(a)是甲骨文,图(b)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第(2)问是发挥性的问题,要结合当今时事构建和谐社会来思考,才符合题意。第(3)问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东汉时期”和关键词“医学体操”“中医理论著作”即可解答。第(4)问是开放性试题。

24.[答案]

(1)确立县制。

(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3)特点:中央集权(或皇权至上)。影响: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

(4)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了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大学,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并联系商鞅变法的内容来回答。第(2)问根据图片判断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和货币的措施。第(3)问特点主要从权力这一角度考虑,影响可从巩固统一、加强集权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4)问联系教材内容,归纳汉武帝在政治、军事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上一篇:初中劳技教案范文下一篇:大班童言趣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