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一辩发言稿

2024-04-09

辩论赛一辩发言稿(精选7篇)

篇1:辩论赛一辩发言稿

研究生应更多参与学术研究

谢谢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在此与大家进行“研究生应更多参与学术研究还是实践”的讨论。我方的观点是“研究生应更多参与学术研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我方的观点。

第一,“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搞科研、做学术的学生。其基本含义是,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硕士或博士生。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是培养将来能够投身到科学研究中的研究型人才。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和培养体制都是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基础。如果读研究生但却不好好搞学术而一味的去实习、找工作,那将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对自己青春时光的浪费。如果读研究生不做好科研,试问质量何在?毕业也就是混一文凭。名为研究生,实则只是“本科后”。这是假文凭。

研究生就是学生,之所以要读研究生,是因为需要学习,而不是来“赚钱”,或“享福”,就得下功夫学到本领,到毕业后在社会施展才华。在研究生期间学得越扎实,越具有核心竞争力。

既然选择读研,前提就是要一心从事科学研究,这样对于人生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第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连同专业方面的各种类型研究人员,成为国家迫切需要的高大尖精的人才。这样的高大尖精而不是一般的,不再是本科生带欣赏式的学习,研究性的学习与本科生要求不一样的。高大尖精的人才要培养这种人才,比较而言,他们的培养方式是什么呢?科研以这个为重中之重的学习方式结合高层次的课程学习来进行。研究生的培养,相对于本科生培养来讲,主要任务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能针对一些客观存在的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能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最后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并非从事简单的机械的程序性工作。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研究生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更大化。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讲,这样的人才才能解决一些我们国家在发展和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

第三,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高等院校的数量也居全球之首。但是,为什么各大院校学术研究成果在世界高校中挤不进前百强?论文抄袭、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原因我不想探究与评价。只叙述些普遍存在的、外在表现的内容,当今学术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甚至背离,主要有以下现象或原因: 研究生忙于世俗事务。读书做学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电脑普及化之前写文章又叫爬格子,稿纸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写,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即便电脑普及了,一篇严谨的、较大篇幅的学术论文,从构思、收集素材、调查到撰写初稿、修改,至少也得数月甚至半年以上,可是现在有些学者、博士写文章快得很,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就有一篇文章出手,写文章简直和写日记差不多,实在令佩服得五体投地。每日忙于实习,应酬,不知他又有何时间专心于学术研究?据说他发表的文章还着实不少,分身有术啊!

在当前教育和就业不平衡的形势下,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将来慎重选择。

读研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找个更好的工作,从中国目前的形势来看,研究生已经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也许等你毕业后,只能找到现在本科生能够找到的工作,而这份工作也许还不如你现在的工作。但那个时候你要面临的是各种各样的压力——-要养家,赡养父母,供孩子读书等等。

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培养学术型人才,研究生所学习的东西更偏重于理论,而不是实践。读研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时间上来说,自己还要在学校呆上3年,从金钱上来说,自己不仅少挣3年的钱还要增加家里的负担。从社会经历上来说,自己比同龄人的社会经历少了3年。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一个硕士学位? 从功利的角度去考虑此问题,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在日后的发展中需要再次提高自己的学历,可以选择在读硕士、单位委培等方式提高。如果是为了一颗学术的心来进行读研,那我感觉即使付出再大的成本也是值得的。毕

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本身已经抛弃了对与错。只要坚持下来,就是好的。

如果没有志于学术,在大学毕业之后应当赶快进入社会,抢山头、占地盘,为自己积累人脉、积累资源。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闯荡3年,收获远远比在学校多。人总是要同人打交道的,人总是要同社会打交道的。所以,如果想找工作,还是早点儿融入社会比较好,如果想提高学历,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在职法硕等等,其实自己学习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谢谢。

篇2:辩论赛一辩发言稿

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对方辩手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文传新闻专业的一辩熊璐敏,今天我方的观点是“高徒出自名师”,下面由我来具体陈述我方观点:

座而论辩,定义现行。首先我方查阅字典、辞海等相关资料得出 “名师”的定义为有渊博的知识或高尚的品格或是魅力四射的人格,他不一定是全才,但一定在某些方面卓有建树,将他所拥有的东西传之以人,同时“名师”也有可能是一本好书,一句名言,一段激励人的视频,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益处,那么他就是“名师”!而“高徒”的定义是指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在自己的所属的行业有所成就的人才。

具体而言,我方辩论有如下几个论点: 第一点

与一般的老师相比,名师能提供给徒弟的是更专深的知识,施与徒弟更好的训练,也能把他所研究领域的最新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徒弟,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人脉,更多的社会资源;而像一本好书,一句名言,一段激励人的视频等这样的“名师”更多的提供的是一个契机,让看到他的人确立目标,树立理想信念,奋发向上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难道这样不是高徒吗?

第二点

古有孔子七十二门徒,比如说是颜回、仲由、子贡;孙膑、庞涓都师出鬼谷子名下,王献之师出王羲之,亚里士多德师出柏拉图,而柏拉图又师出苏格拉底。孔子、鬼谷子、王羲之、苏格拉底、柏拉图哪一个不是名师?颜回、仲由、子贡、孙膑、庞涓、亚里士多德哪一个不是高徒?

篇3:辩论赛一辩发言稿

关键词:小学数学,辩论发言,教学模式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参与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市级课题研究,根据自己实际主要研究出“小学数学课堂‘辩论式’发言的实践和探索”的教研小课题。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教研成果。

一、“辩论发言”教学模式简介

“辩论发言”教学模式是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对国内外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的一种具有本校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以问题为纽带,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我思考而发现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以下特点:

(1)互动性。“辩论发言”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师生互动,使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从而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困惑,将学生的疑问消灭在课堂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1]。

(2)全面性。“辩论发言”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通过分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每个小组选代表上前展示讨论成果,又可以锻炼学生当众讲话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探究性。“辩论发言”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使学生从中体会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二、“辩论发言”教学模式实践

1. 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

“辩论发言”教学模式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所以上课后首先由教师提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这里要注意的是小组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以4~6人为宜,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比如,在上“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求解”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求解方法,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它的求解方法。”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18和24两个数,请学生上台做,该生顺利得出了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就说:“很好,这位同学做得完全正确,那么我往后面再加一个数字36,求18、24、36三个数字的最大公约数,该怎么办?下面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在教室来回走动,一方面了解各组的讨论情况,另一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提示[2]。

2. 学生当众展示讨论成果

经过分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答案,下面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同样以“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求解”为例。当全班大部分学生都找到求解方法以后,教师就要停止讨论,进入展示环节。请愿意当众展示自己讨论成果的学生上台。

3. 继续讨论,升华提高

通过讨论结果展示环节,学生们已经对本课内容有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些学生的看法存在偏差。所以这一环节就是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争辩,让学生在争辩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在指出错误以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正确的计算方法,同时鼓励学生从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水平得到升华和提高。

篇4:辩论赛一辩稿(一辩)

首先“干一行,爱一行”从道德上来讲是必须的。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人追求自己的兴趣梦想固然没有问题,但是人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时也应该考虑到社会的问题。当个人的理想目标和社会的需要或现实相冲突时我们应先考虑社会的要求,这是每一个社会中的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其次,从社会现实上来讲,当今虽然中国在很多“爱一行、干一行”的奉献者的努力下快速发展,但是社会的大现实却是人口压力使得更大部分人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找到让我们满意的工作实在是难上加难。如果我们只是因为不爱这个行业就不去从事它,那势必会导致一些大家都喜欢的职业人满为患,而一些大家不怎么了解,不很喜欢的职业则门可罗雀。而这样的结果就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再者,从我们自身来看,一、且兴趣是具有不稳定性的,谁也不能够保证你现在有兴趣的职业你一直都能有兴趣,而你本身没有兴趣的职业你将永远没有兴趣。

二、人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因此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当你在从事某个工作时随着你对它的深入,你可能就会不知不觉的发现你已经爱上它了,正如现在很多大学生的专业是被调剂的,但是他们却在随后不断的的学习逐渐产了对本专业的兴趣,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篇5:辩论赛一辩稿

很高兴在此与大家进行“在校大学生创业是利大还是弊大“的讨论。我方的观点是”利大于弊“。在校大学生,即在高等院校存在学籍的学生。创业,即创办事业,它不只是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在校大学生创业,是指那些有奋斗理想,适合创业的大学生,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时代的变迁赋予了当代大学生不一样的涵义,也给予了当代大学生不一样的生活、思想和追求,创业的可能向广大在校学生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虽然大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缺陷,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总的来说它是利大于弊的。

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证我方的观点。

第一,从学生自身来看,创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专业知识学习与课外实践相互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充实自我的必由之路。创业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更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入到创业团体中,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改善人际关系。因为年轻,大学生做事更投入,更有激情,更善于纠错和学习,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经验,健全心智的。

第二,从社会角度来说,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就业难表面上看是因为高校扩招而导致需就业人数剧增,但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原因是大学生创业意识浅薄,创业能力不强。青年人是最少保守思想的,在大学就尝试创业,显然对今后的成功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即使十个人中有一个人成功,也会带来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

第三,上升到民族国家层面,最有竞争力的民族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而在校大学生是最具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群之一,他们对新发明新创造具有最旺盛的活力,对高新科技具有最敏锐的触觉,以及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意识。在校大学生尝试创业,对民族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经济发展新道路的开辟和产业模式的转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篇6:辩论赛 一辩开篇陈词

我们暂不谈论课外补课利弊谁大于谁,我们要先明确为什么要补课,课外补课的现状是什么。众所周知,课外补课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分数和高考。不排除一些学生通过课外补课巩固和提高了学习成绩。但是,这不补罢了(音liao),一补补出了不少弊端:

① 课余补课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我想在坐的各位都有所体会,自进入了高中,我们的作业量和习题量便迅猛增加。本来学生的课余作业、练习及试题就堆积如山,好多学生几乎疲于应付,补课老师再“锦上添花”,学生都被压得只能够出气不能够吸气了。对于培尖,会有更多更难的试题等待着他们去应战。补课更是如此,茫茫题海,无边无际。学生们望眼欲穿只能无奈地慨叹:举头望明月,低头做试题。

② 课余补课占据了学生太多的快乐时光,得不偿失。学生整天题海苦战,快乐的游戏时间、轻松的运动时间明显减少。本来十六七岁的青春,却被坑爹的补课所摧残由于时间被补课占据,学生们的运动时间越来越少,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由于时间被补课占据,学生们与家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与亲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由于时间被补课占据,和同学朋友交流也匆匆忙忙,带走了与朋友交往的那份真诚,留下的却是无言和冷漠。

③ 补课会耗费大量财力和物力,伤神费力。课余补习都得付费,一般都不便宜。以包头地区为例,一家私人补课机构,效率较高的一对一模式,一节课两个小时,200元。按每周上一节课算,五周下来,够在包钢一中读一个学期的书。更何况,五节课一共是10个小时。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效率。连在学校里每天学都学不会的东西,在一周一次的补课班里怎么可能学得会呢? ④ 课外补课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够重了,再加上父母的强制补习,使得那些本来就不大热爱学习的学生,更加不想读书,兴趣全无。他们可能只是把读书看作成一个目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像芬兰人法国人一样,把读书当作一种终生的习惯和享受。难怪每年中考高考之后,一些学生会把他们自己的书籍试卷等资料堆积如山,付之一炬,厌恶读书之情绪如火山爆发。事实证明,课余补课是一种恶习,它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永远离开人类的精神财富——书籍。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没了“阶梯”的中华民族在复之路上岂不寸步难行哉?

篇7:辩论赛一辩发言稿

关键词:音乐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不难看到, 在倡导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章中, 许多作者往往或有意或无意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为靶子展开论述。对此, 笔者不免产生一些疑虑。现就疑虑作一初步呈现, 以求教于大方。

笔者注意到, 在批判“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论述中, 很难找到“马克思”三个字。这很是奇怪,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立党立国之本, 毫无疑问, 也是各级各类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笔者虽非课改成员, 但以为, 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基础音乐新课程标准理当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应该说, 这些批评者就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进行批评, 作为对新课改的反思本无可厚非。但是, 其采用国外前沿理论 (后现代理论) 批判国外近现代理论 (康德、席勒、雷默等) 来批评中国实践问题, 是否有值得商榷的余地呢?

笔者以为, 要想使人从根本上信服, 必须直接针对马克思主义音乐美育观进行批评。原因很简单,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以笛卡尔以来的认识论的普遍主义哲学为基础, 但是, 与笛卡尔的唯心主义的“唯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它是建立在鲜活的“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的“辨证”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美育观虽以席勒的“情感教育”为基本内涵, 但却同席勒、康德等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基本思想主要有[1]:1、美育的本质不是抽象的情感教育, 而是人类反映现实的特有的情感判断能力的培养;2、美育的对象不是抽象的“人”, 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人;3、美育的内容不是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而是社会主义的崇高情操;4、美育的地位不是脱离经济与政治的“美育至上”, 而是受一定的经济与政治制约的;5、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显然, 马克思的美育观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理论家的美育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也能窥见一斑[2]。

当然, 正如一些批评者指出, 当前哲学领域早己实现哲学语言学转向, 因此, 现实生活中, 难免有些同志会产生疑惑:“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 当时是蒸汽机时代, 现在是信息时代, 时过境迁, 它在今天还灵不灵?”也有的同志会提出:“我们的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呢”?这些, 都涉及到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的问题。笔者以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现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理由如下[3]:首先, 这种理论曾得到历史实践的检验。中国近现当代史上的许多次重大问题的解决足可以说明。其次, 这种理论是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认识, 真理性认识必然会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我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般的科学, 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和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它有最大的普遍适用性。再次, 这种理论是植根于实践基础之上的发展着的学说, 而不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的体系。运动、发展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 不运动不发展就失去了生命力。真正的科学都处在动态过程中。后现代哲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是“中心主义”理论, 有着强烈的话语霸权特征。在笔者看来, 后现代哲学的本质只不过是为了争夺话语权而已, 它在反对“中心主义”的同时, 自己却陷入了另一个“中心”。在否认其他理论的科学性的同时, 却积极营建自己的信仰体系。它只不过在马克思主义的薄弱环节上挣扎, 实质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诚然, 也正如一些批评者在文章中指出, “我们没有看到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审美’界定的任何参考文献, 也无任何新的理论阐释”[4]。这样, 产生一些歧异, 把新课程标准的审美哲学基础当成蔡元培根据康德、席勒的美学理论而作的阐释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也是可以理解的。众所周知, 现当代语言学对“语境”是很强调的, 认为, 概念有“能指”与“所指”之区别。笔者以为, 也许一些人在文章中只批判了对象的“能指”, 即西方化的审美哲学, 而忽略了其“所指”, 所以, 其结果使人难以信服。为了便于一些批评者再次批判时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所指”, 即具有中国特色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音乐审美教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笔者认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点。1、要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就必须突出加强美育。强调“以审美为核心”, 目的是改变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对美育漠视的顽固认识。2、“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突出审美功能, 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都不把审美放在首位, 那么, 加强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样, 也就更谈不上音乐教育的其他功能。3、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听”的机会, 避免过多的课堂讲解和文学化、视觉化方式的音乐“对译”[5]。

当然, 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并不是要排除其他一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强调“自律”的同时也要兼顾“他律”。实际上, 每一种教育形态都只是以促进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的发展为主要目标, 同时, 每一种教育形态也必然对整体人格产生影响[6]。

众所周知, 2004年, 美国哈克博士来中央音乐学院讲学, 其核心就是介绍“功能主义音乐教育观”, 在笔者看来, 其理论只不过是中国教育方针的另类表述。据说, 在美国, 还有许多种音乐教育观。笔者以为, 我们对吸纳外国先进音乐教育思想时, 大可不必引进后一种就一定要否定前一种,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事实上也是受美国雷默的影响才红火起来的。不能因为在美国已成为历史, 就认为它已过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哲学大家都能接受, 实际上, 一个国家也有一个国家的哲学, 那就是国情。实事求是讲, 当前, 我们在接纳审美教育哲学还没有足够消化就轻言放弃, 未必就是最佳选择。不经过历史检验谁也不能见出真理。就中国目前的国情来说,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审美为核心”, 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是, 如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审视, 应该说, 一个地区还有一个地区的哲学, 一个学校还有一个学校的哲学, 无论哪种哲学, 都要灵活运用, 如在受教育层次比较高的大学、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地区多运用多元文化教育观可能更合适;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艺术教育搞的较为活跃的地区的中小学, 也不要轻言放弃“欧洲中心论”, 削弱技术训练;在广大农村以及落后地区学校只要能保证最起码的音乐教育甚至无所谓什么音乐教育观了。总之, 教育方针也好, 教育观也好, 必须充分尊重教育规律、教育实际方能奏实效。

参考文献

[1]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P17.

[2]雷默 (美) .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P27.

[3]张绪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J].学习时报.2006.4.22.

[4]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 2005 (04) .

[5]吴跃华.“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内涵及背景[J].保山师专学报.2006 (6)

上一篇:西双版纳游记作文高一参考下一篇:原法定代表人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