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国高中留学存在的误区

2024-05-04

到美国高中留学存在的误区(通用10篇)

篇1:到美国高中留学存在的误区

美国留学提醒:美国高中留学存在认识误区

随着美国留学热进一步升温,留学年龄提前化已经成为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却忽视了低龄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确定因素,低龄留学需仔细斟酌。针对此现象,留学专家列出了几大美国高中留学的认知误区,供您参考。

误区一:寄宿家庭都“经过严格考察,很好很善良”。

近几年,美国各地区私立高中出现财政紧张,使馆签证也逐渐放松,出国的人数激增,仅仅两年,在美留学华人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到达了十五万。

留学生的“孤独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寄宿家庭,反应的问题大致以下三类:

哪里也去不了――住在郊区彼此与朋友相隔遥远,没车哪里也去不了,而每次跟寄宿家庭说要让送,人家可能并不愿意;既然出不去,只能在家用社交网络来消灭寂寞,这时有的房主又开抱怨,甚至有些会直接把你网给断了;

-吃不饱――由于美国家庭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除了整个周末只吃两顿以外,每顿还限量,如果你饿了的话可以偶尔把冰箱里速食品拿出充饥。但是这种饮食习惯让很多留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饿着了。

-吝啬,挑剔,神经质――寄宿家庭因为也有自己的生活,有时会让你感觉他们承担了责任又不想负责,不让你开车,不希望你参加课外活动(不想接送你),就算你每个月交的“寄宿费”再多,也在花费上对你挑三拣四,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洗发水”:去超市买洗发水,价格四到六美元不等,如果你挑六美元的`,就等着住家哀声怨气地唠叨一个晚上吧。

误区二: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要出国,而你非要硬生生地送出去的话,不管对于自己还是孩子,都不是一个负责的态度。

很多家长只看到“出国”二字的光鲜一面,看着周围同事在一边各种炫耀而生出羡慕之心,或自己孩子成绩不好就衍生出留学就能解决问题的念头,这种时候时候往往家长都忽视了孩子的感受。1 e& @1 L9 _- q0 p+ I

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出国的共同点就是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举目无亲。或许对于一个18岁的成年人来说问题不大,但对于一个14,15岁,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时常会衍生成一场心灵上的折磨。很多独生子女来到美国,会发现不再可以随心所欲,要洗碗,要洗衣服,会发现社会交往并不是那么容易,知心朋友少,没有可以依靠的肩膀,会发现学业压力比想像当中的更大,两周读一本自己大部分形容词看不懂的长篇小说,当着全班用PPT演讲,会发现无法向父母诉说心中的痛苦。

在国内拼得是体力,在国外拼得就是心理适应,抗压,调节能力。所以在出国留学之前,成安提醒家长和学生,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误区三:先出国,其他再说

很多英语不好又想出国的人总是这样安慰自己:“先读语言课”,其实由于语言障碍,对在国外留学的同学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专家建议英语不好,出国这件事真的不要想。

美国好的私立高中一直把录取分数定在托福100左右是有原因的,很多曾经SLEP(另一种美国私立高中录取时候的参考考试分数,比托福简单的多)考满分的去美国学的也非常吃力,很多人怀有美国高中很简单的幻想,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坚实的英语基础让你比在国内上学压力还大。

英语不好还出国的一般的下场就是和中国人扎堆,身在美国,依然二十四小时说中文――美国的学校里有四,五打中国学生,一年中从来没有和美国学生说过一句话,时常打电话给父母以交学费为由骗钱挥霍――某北京高帅富更是创造了春假九天花8000美元的记录,令人发指。

误区四:在美国上学有利于未来大学考试

大家似乎都觉得在美国上学的中国高中生托福和SAT考得都相对更好,其实不然。虽然只是根据各中介资料和自己亲身经历得出此结论,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样本相对较小,不够严谨,但也有参考价值。

通过各种途径对一部分“出国党”和“国内苦学党”进行调查比较,发现反而在国内为出国备考托福,SAT的成绩都相对更好一些,尤其是那些靠高三学年休学来准备考试的,刻苦程度远超在美国读私立高中的。无论是托福班,还是SAT班,从美国回来的学生不像这些刚刚从中国高一,高二解放出来的孩子们这么爱奋斗,爱吃苦。

基于以上几点,成安的留学专家建议,出国留学,不要率性而为,盲目而行,要在了解自身的情况之后,以求学为目标,并做好了各种准备。以上简要介绍了出国留学的几个误区,对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可以借鉴一下。

篇2:到美国高中留学存在的误区

近两年,中国大陆学生赴美签证通过率日益提高。部分学生对美国留学签证政策仍没有完全读懂,甚至存在一些误区,需要谨慎对待。

误区一:名校、奖学金是决定因素

有的学生认为名校的录取和高额奖学金是顺利获得美国签证的保障。

学校的排名可能会让签证官有个直观的印象,但是绝对不影响是否发放签证的决定。至于奖学金,更不是签证的必要条件。即使没有奖学金支持,只要能提供充足的留学资金和合理收入来源,获得美国签证一般是没问题的。像北京就有获得哈佛大学全奖的学生被拒签。究其原因,是学生过分迷信名校和奖学金,而在签证准备方面的工作太草率了。

误区二:签证官看重学生背景

这种观点往往存在于毕业院校不是特别理想,或者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身上。他们误认为名校毕业,有非常高的托福、GRE、GMAT成绩,甚至长时间的工作经验才是签证官给他们打高分的标准。

这些因素是大学录取时的参考标准,而不是签证官最关心的。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是把自己的学习计划设计得非常清晰,照样可以拿到美国签证。

误区三:家人在美国影响签证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凡是家庭有海外关系或者申请人父母已递交移民申请的.,特别是出身于早期移民潮严重的地区,签证官会以有移民倾向为由拒签。

学生签证申请人是否可以获得签证,主要是看他的学生身份是否有效,所要进行的学习科目是否有效,是否具有足够资金支付学习项目费用,以及他们是否有学成回国的计划。申请人是否有家人在美国,不会影响其获得签证的资格。

误区四:曾被拒签=判死刑

有不少学生第一次签证准备不够充分,被使馆拒签后大多心灰意冷,认为以后签证无望。

拒签并不可怕,只要静下心来分析被拒签的理由,对症下药,补充相关材料或应答内容,就能获得美国签证。美国签证的回避原则会确保第二次签证会被另外一个官员审理申请,而他更关心的是你这次申请的变化。

误区五:对存款期限要求极严

有的家长套用其他国家的签证要求,认为美国留学对资金的存期是非常重视的。

美国签证对于学生保证金的存期没有明确的要求。资金存期长固然方便签证官相信资金的来源合法,但是只要解释得通,说服力一样很强。尤其是目前大量金融理财产品势头强劲,很少有家长会把大额资金长期存在银行,有的家长在孩子签证前一个月或者更短时间才备好存款,签证官同样给了孩子美国的签证。

误区六:成败取决于运气

美国采取面签的形式,常常给人一种主观因素比较大的感觉。因此有的申请人把成败归结于运气。

客观地讲,这方面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其他国家在审核材料的过程中,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客观。实际上,所有的签证官都十分专业、敏感,并对签证政策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反而这种灵活的面签形式可以给学生一个申辩的机会,通过提供专业的材料和对答准备,在现场可以做到扬长避短。

误区七:学生签证有配额限制

每年越是接近开学日期,美国使馆的签证预约就越是困难,这给学生造成了有配额限制的错觉。甚至有学生为了保证一次通过,会跟学校商量延期,推迟半年申请签证。

领事馆官员颁发签证主要基于申请人是否符合签证标准,而不设任何数量限制。后期签证比较难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些一签被拒的申请者都集中在那个时候二签,或者有些为了赶上开学时间申请了加急。所以专家提醒学生,如果比较早地确定了学校,一定要提早准备,一来时间充裕,不扎堆,签证后有足够时间准备善后工作;二来万一被拒签,能为再次签证留有余地。

篇3: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目前,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行和语文教学的改革, 朗读训练更是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朗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穿插, 它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知识, 让学生得到充分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手法。

但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 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 也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已形成, 到高中阶段就无须再进行朗读教学了, 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 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 尤其在应试中更是毫无用处。这些误区的存在, 使朗读和高中语文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割裂, 致使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领域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那么, 在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哪些误区呢?

误区之一: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长期以来, 朗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被严重忽略, 许多教师一味追求朗读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统一和再现, 导致学生主体体验的缺位。朗读实际上是一种享受, 在动情的朗读中, 朗读者是用心灵去触摸作品, 想象被唤起, 情感在流动。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而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境界。很多时候, 就算课堂上有朗读, 它也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过渡, 学生齐读之后便进入分析、探讨, 老师对朗读本身没有要求、指导和评价, 学生也是被动地完成朗读过程, 没有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激荡, 也就不可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愉悦。许多教师惯于用硬性指导代替学生体验, 在读法上往往过于追求统一化, 这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感悟的机会和创造性解读的权力, 进而使朗读教学陷入“千人一腔”的尴尬。这种朗读主体性的失落, 使朗读教学失去了相应的教育意义和教学功能。

误区之二: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

从教育心理学及人的生理特征来看, 早上的时间是最适合记忆与背诵的。而语文要记忆与背诵的内容较多, 所以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及学校的教学管理中, 早读时间称之为“早读课”, 专门用来进行朗读训练。这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做法。然而, 这一做法久而久之便让许多学校管理者及语文教师形成了这么一种观点, 即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 而在其他时间内, 朗读就成了一种“不需要”;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 朗读大多数就被扔在一个死角里, 有时会捡出来, 也只是一种点缀, 一种“补缺”, 不成系统, 可有可无。

是否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稍知语文教学规律的人都知道, 早读课上需要朗读, 并不等于说其他时间就不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 有很多情况下都要有朗读的加入才能使语文学习更精彩, 更有语文味。叶圣陶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 就必须花一番工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我们也需要朗读来巩固我们所背诵的东西, 需要朗读来训练阅读能力及语感。在课外活动中, 有许多活动需要借助语言表达来完成, 如辩论赛、演讲会等, 这些都需要通过朗读来提高能力和水平。故而我们不能只认为“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 而是应该抓住一切机会, 去引导学生朗读, 抓好语文第二课堂中的朗读机会或相应训练, 以期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误区之三:教材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才需要朗读

在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 似乎有这么一个观念:教材上要求背诵的内容才需要朗读。他们把朗读训练与背诵等同起来, 于是乎教师只要求学生去朗读那些教材中规定要求背诵的内容, 学生也只是去朗读这些要求背诵的内容, 其目的只是为了背诵。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朗读只是进行背诵的一种方式而已, 而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朗读有助于背诵, 这是众所周知的, 但朗读的内容应该远远超过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内容。因为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还对学生体会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着重要作用。朗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其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故而, 朗读的内容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中规定要求背诵的内容, 应该立足于全部教材并且走出教材, 全方位地寻找朗读的材料, 以期达到朗读真正的要求与目的。

误区之四:放任学生随意朗读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 小学、初中阶段的朗读训练, 其针对性与目的性较强, 然而到了高中阶段, 对于朗读, 不能说没有, 但却是放任学生随意朗读。而实际上, 学生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该朗读些什么, 该怎样朗读。这种情形势必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与水平, 从而破坏了语文学习的美感与气氛, 制约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篇4:美国本科留学申请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对考试时间的误解

申请者常常对最后一次能用于申请的TOEFL和SAT考试时间存在误解。美国学校申请的截止日期并不是最后的TOEFL和SAT考试时间。举例来说,申请2009年9月入学的正常录取(Regular Decision)的申请截止日期大部分学校是2009年1月1日,最后一次参加TOEFL考试的时间是2009年1月。很多人认为考2009年1月的TOEFL会赶不上申请,原因是考试成绩一般要在3周以后出来,也就是2月初出来,早就超过了申请的截止日期。其实,申请人要做的是在学校申请的截止日期前把除TOEFL成绩之外的其他材料全部寄出;TOEFL分数可以稍后寄到学校,但必须在学校评审申请人的申请材料之前寄到。我们知道,正常发录取通知的时间通常是4月初,所以1月的TOEFL成绩在2月出来是可以赶上申请的。

至于SAT,由于它一般只需要2周就能出成绩,所以最后的考试时间也可以晚一点。2009年1月参加考试是可以的;虽然2月初参加SAT考试也勉强可以,但2月一般没有SAT考试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建议申请人尽可能早点完成TOEFL和SAT考试,不要等到最后一刻。

误区二:对考试分数的误解

申请者容易对GPA(在校平均分数)、TOEFL和SAT考试分数产生误解。第一类误解是受国内教育体制的误导,认为如果要上美国名校,自己的学习成绩一定要是最好的。事实上,美国大学的录取,尤其是本科生的录取,是一个综合实力的竞争。即使在高中排名100多名或中等的学生也可以被顶尖名校录取。

第二类误解是对TOEFL分数的误解。一些申请者认为TOEFL必须达620分以上才可能被名校录取,而拿奖学金必须达到640分以上。这其实并不准确。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录取的中国学生中有些TOEFL分数刚刚过了600分,甚至还有低于600分的。的确有些学校对申请者的TOFEL分数有要求,但这些美国顶尖名校的录取政策其实非常灵活,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不受某些录取要求的限制,甚至在没有TOEFL分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录取。

第三类是对SAT的误解,很多人把它等同于国内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如有一位女孩SAT得了2 090分,她仍然想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重考SAT,争取达到2 100分以上。这就是一个非常没有必要的行为,10分的差距不会对她的申请有任何负面影响,倒不如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对Essay的斟酌上。

误区三:申请定位不合理

有一类申请者对排名有一种盲目依赖和崇拜,非要申请前10或者前30~50的学校,而完全不顾自己综合实力的强弱。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是一种通识性的素质教育,因此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不存在像排名显示的那种差距。在美国3 000多所大学中,我认为前100都是非常好的学校,前500的学校都是不错的学校,不同申请者要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合理选校,争取能够到自己能去的最好学校。

还有一类申请者,一开始就钻进了牛角尖,有严重的名校情节,比如“哈佛情节”或“常青藤情节”,非哈佛不去、非常青藤学校不去,否则就留在国内读大学。申请成功了固然值得祝贺,但万一去不成常春藤学校就留在国内读大学恐怕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鼓励大家去美国读本科,是因为我认为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相对于国内目前的本科教育而言,更能开发一个人的才华和潜能,对学生本人的人生有着更积极的影响。

误区四:对University和College的误解

除了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之外,美国还有大量的文理学院(College)。一些申请者认为学院肯定不如大学好,对这些文理学院看不上眼。殊不知,文理学院的教育并不逊色于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往往以小班特色教学为主,平均一个班的人数在10人左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远胜于综合性大学。一些好的文理学院,如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和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的本科教育在很多美国人的心目中比哈佛、耶鲁还要好。

误区五:对选择推荐人的误解

很多申请者花费大量精力去找名人来给自己写推荐信,但对申请者不了解的名人是不适合作为推荐人的。通常学校要求一份学校成绩报告单(School Report),这相当于校方给你的一个评价,可以找校长、升学顾问(国内中学一般没有这个职位)、年级组长甚至是班主任来担任;此外还要求两份教师评价表(Teacher Evaluation),通常是两位任课老师对你的评价。很多成功的申请者并没有名人的推荐。名人的推荐可以作为补充,但决不是必

需的。

误区六:错误地选择参照对象

这类申请者通常了解到一些成功获得美国名校录取的学生的各种分数,然后基于此得出一个片面的乐观或悲观的理解。比如,申请者知道某个被哈佛录取的学生的排名是2%,TOEFL是630分,就认为自己排名1%且TOEFL为640分一定也可以被哈佛录取。还有的人听说某个去了耶鲁的学生TOEFL成绩有650分而自己只有630分就不敢申请了。单纯对比两个学生的分数是片面的,必须比较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才可以。可遗憾的是,这种录取委员会用来作为录取标准的综合能力很难被精确量化,你在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申请者的全套申请材料(尤其是Essay)之前,是不能轻易断定你比这位申请者强或弱的。

误区七:Essay撰写的误区

对于Essay的写作,平庸自然不行,因而很多申请者会引用精彩的中国典故或传奇人物故事。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会导致他人理解的困难,因此表述能力不强的申请者此时需要慎重对待。比如,曾经有一位申请者想用陶渊明的诗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介绍中国的龙,而英文的龙(Dragon)在西方神话中是一种邪恶并令人畏惧的动物。因此,他必须克服极大的文化差异,向录取委员们介绍中国龙。这是有较大风险的。此外,还有一些申请者有非常奇妙的想法,可是如果奇妙到一般人难以明白就不妙了。

误区八:家长过度参与

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有些家长的参与超出了应有的度,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比如留学咨询环节,通常会有家长全程代问,而孩子从不出场的情形。在留学咨询过程中,我们通常要了解申请者经历的很多事情的具体细节,包括申请者的感想、心得体会、遇到何种挑战以及最后如何成功、如何筹办一个活动,然后给出我们的建议和指导,这些东西家长是说不出来的,即使能说出来,也不是一个高中生那个年龄的人所拥有的想法。因此,家长们要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精神、能否适应学校紧张而有压力的一年级生活,也是各校在录取学生时考虑的因素。

误区九:放弃高考

美国的大学不要求高考成绩,如果出国成行,放弃高考也没有关系。但加拿大部分大学要求学生的高考成绩,所以,如果你申请此类加拿大大学,就不能放弃高考。由于美国本科阶段提供给国际学生的奖学金很少,所以对于那些依赖于奖学金的申请者而言,出国的计划有可能实现不了,因此不要轻易放弃高考。即使对于能够自费的申请者而言,在申请成功之后还需要获得签证才能实现留学梦想,而签证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可预期性。因此,无论是否放弃高考,都必须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以承受不可知因素导致签证失败带来的冲击。

误区十:对自费签证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拿不到奖学金的话,签证就拿不到。这是不正确的。如果家庭资金充足,那么你只需要说服签证官你的这笔教育投资是合理并有高回报的,然后你的签证难度就与获得全额奖学金的签证申请人一样——说服签证官你没有移民倾向,你此行的目的仅仅是学习并且会在学习结束后回到中国来。

误区十一:走速成路径

申请者常常想走速成路径——不考托福直接去美国读语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留学的捷径,可以免除准备托福的时间而直接去留学了。殊不知,这只是把学习英语的任务推迟到出国以后。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是不可能完成美国的大学学习的,因此肯定要先进行语言的学习,在国外往往要学习半年甚至一两年英语,因此等到出国后学英语并不一定“节省”时间。此举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在英语环境下学习英语。但是却有一个隐患和三个缺点。隐患就是在英语能力低下的前提下,学生如何学习和独立生活可能是个问题,如果不能适应的话可能会造成很大不便甚至发生悲剧。缺点一,在美国学习语言的费用相对于国内来说是相当昂贵的。缺点二,签证通过率降低。尽管《赖斯法》提及签证官在审查学生签证时不应歧视去读语言的学生、去读排名靠后的学校的学生,但可以肯定地讲,去读语言的签证通过率一定是小于去读正式大学课程的签证通过率。缺点三,由于此类学生常常是读完语言之后就读一所不太知名的美国大学,因此学生本人失去了登上更高人生起点的机会。美国的用人单位是非常势利的,他们聘请人员的时候要看学生的毕业院校的好坏,给予的起薪也会根据专业和学校来确定高低,因此一个名校出身的学生在职业道路上一开始就领先于非名校出身的学生。虽然我不推崇甚至有时候反对极端的名校情节,但是如果自己有能力上名校而不去努力甚至直接放弃,就是对自己前途的极端不负责。

误区十二:对面试机会的误解

有学生及其家长曾欣喜若狂地告诉我,他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额外青睐,因为他获得了这两所学校的面试机会。其实,有些学校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会有自己的校友,他们就会安排校友来面试申请人,只要有可能,这些学校就会争取面试每一个申请者,因此收到他们的面试通知决不表示该学校对你青睐有加。即便是该学校有面试而你不能参加、或者你所在地没有该校校友提供面试机会,那么也不会对你的申请有影响。(学校以及校友都会这么说,但是真实情形应该是这样的:面试表现好的同学参加面试会得到一份较好的面试报告,面试表现差的同学会得到一份较差的面试报告。面试好的同学不一定有机会被录取。我们曾有数位学生在普林斯顿校友面试后认为自己会被普林斯顿录取,因为面试人说如果她是录取委员就会马上录取该学生,但最后还是没有被普林斯顿录取。面试差的学生大部分情形下就会失去录取机会,原因是好的申请人太多,实力太接近而无法取舍,那面试结果差的就容易被淘汰掉。)目前,美国的大部分大学在中国并不能提供面试机会,往往不需要面试就直接录取学生。

误区十三:

考试准备时间过多、课外活动准备不足

申请者往往会花很多时间准备TOEFL和SAT考试,但是几乎不准备课外活动。有一部分学生有一种叛逆心态,认为做这个活动就是作秀,不屑于去做。我要说的是,美国大学申请其实就是一个作秀,你把实力秀出来,美国大学认可了才能录取你。时间方面,很多学生宁可准备一年半年去考TOEFL、SAT,可是对活动连一星期都不愿意抽出来。但事实上,在考英语和活动准备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严重不对称这就是误区。如果你把180天的英语学习时间缩短到170天,TOEFL成绩几乎不会下降,但如果你用节省出的这10天去做一个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这方面实力就会增加很多,想一想看怎样做更值得呢?

误区十四:

等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才开始准备申请

有些孩子认为要等TOEFL、SAT成绩出来以后再着手准备留学申请。这其实是很严重的误区,因为这样会耽误很多时间,耽误留学规划。留学规划应安排在暑假,如果10月份学生才找到我,说想做留学规划,那你这时候其实是没有时间去准备活动的。TOEFL、SAT考试和申请准备,不是一前一后的关系,而是并行的。有的时候甚至出现学生申请交上去了,TOEFL还在考,成绩还没出来,这种情况就比较好,因为你申请交上去,学校就认为你按时交了,考试分数可以由考试机构稍晚一点直接交到学校,这样就不会耽误时间。

篇5:留学美国:签证申请存在严重误区

来源:北京新东方国际高中

美国一直是中国学生的留学首选地,对于那些已经获得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来说,接下来面临的最重要的难关就是如何成功获取美国签证。然而,据北京新东方国际高中“个性留学工作室”留学指导专家介绍,现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在美国签证申请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

误区一:认为拿到奖学金就可以提高签证率。拿到奖学金,说明美国大学认可你,说明你相对优秀。但是,奖学金不代表一切,它并不是签证的必要条件。就算你拥有奖学金,也需要有足够的银行存款和财产证明作为佐证。如果你的家庭存款证明显示,如果你没有这笔奖学金,就无法支付留学费用,你也可能拿不到签证。在申请签证的资金问题上,无论是获得全奖、半奖还是自费,一视同仁,即使没有奖学金支持,只要能提供充足的留学资金和合理收入来源,也可获得签证。

误区二:认为拥有高分就能提高签证通过率。这种观点往往会给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造成压力。其实,优秀的“寄托”成绩,只是美国学校的录取标准,而并非美领馆的签证标准。只要条件符合,没有高分,照样可以拿到美国签证。相反,如果你不符合条件,那么,即便你是最高分,也有可能被拒签。

误区三:认为拥有名校的背景能够提高签证通过率。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据专家介绍,名校背景是一把“双刃剑”。出色的国内学习经历和名校背景并不是签证所必需的,学校和专业的好坏也不会成为签证障碍。但是,签证官会有意照顾并非名校毕业的学生,因为美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并不均衡,而各地各校又都需要国际学生,这就需要拉开国际学生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名校背景,就会成为你的“软肋”,不利于拿到签证。

篇6:美国留学费用解析 从高中到博士

谈及美国留学,不得不议论一下美国留学费用。我们都知道,在美国留学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很多有意赴美国留学的学生因为高额的留学费用而望而却步,不得不放弃美国留学梦。2014年的美国留学申请已经开始,那么对于2014年的美国留学费用又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美国留学从高中到博士需要多少留学费用。

2014年美国留学费用最新最全的盘点

美国高中15万-30万RMB/年

中国留学生赴美读高中是读私立高中,通常为三年。美国私立高中以寄宿制学校为主,但也分住读生和走读生,根据住读和走读的不同,学费也不一样。走读学生每年需要20,000到30,000美元学费。住读学生需要42,000美元左右的学费、生活费(含住房和一日三餐)、医疗保险费等。

双录取语言期8万-15万RMB/年

双录取即有条件录取,是为那些母语为非英语的国际学生,学术成绩基本符合美国大学的招生要求,但语言成绩暂时未达到标准而需要参加语言学习的一种录取形式。美国大学针对报考学生发送两张录取通知,一张是该学校语言中心的I-20表格,另一张是该学校的录取信,此方案可以保证学生顺利拿到美国签证。同时,只要学生可以顺利在该校语言中心结业,证明自己有相关语言能力入学,便可直接进入被录取的美国大学。 美国大学本科 5万-25万RMB/年

美国本科学制一般为四年,但由于美国大学通常采用学分制,所以也有三年就可毕业的`情况。美国各个学校自己定义他们的学年,所以不同学校学年的意思也不一样。在美国,一个学年起于八月末或九月初,止于第二年的五月或六月。每一学年被分成几个学期(term)。通常一个学校每学年有二、三或者四个学期。

美国研究生8万-25万RMB/年

美国研究生一般要读两年,如管理、计算机等学科,读一年的有金融、法律LLM,而会计则需要9个月到19个月。根据所攻读专业学年的不同,以及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不同,学费也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博士

申请全奖则几乎不用学费,而半奖出去则要50万左右。

根据大学性质来分:

美国公立大学的收费一般低于私立大学。普通私立大学本科课程每年的学费约为1.7万-2.4万美元,名牌私立大学则超过3万美元;公立大学每年学费约为0.9万-1.4万美元。

如果就读研究生课程,法学、医学、商学和工科专业,私立大学每年的学费约为2.2万-2.9万美元,公立大学约为1.3万-2万美元;社会科学类专业,私立大学约为1.8万-2.5万美元,公立大学约为1.1万-1.8万美元;文科类专业,私立大学约为1.7万-2.4万美元,公立大学约为0.9万-1.4万美元。

入学考试:

每次考试约收费100-200美元,大多数学生至少要考两次。因此,估计每个申请入学者在考试上至少要花费500美元。

申请费:每校平均需50-75美元。

篇7:到美国高中留学存在的误区

一、知识体系比较陈旧老套, 过多偏重理论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 之后内容一直保持不变, 并无发生太大变化, 这导致教学内容太过陈旧, 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更新。另外, 内容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熏陶, 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时期, 出于好动状态, 如果让学生过多地学习理论, 学生并不感兴趣, 会感到抽象和枯燥无味, 尽管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但实际上学生只对实践投入激情, 若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 反而会削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二、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误区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很深, 在教学过程还存在不少教师依旧以“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也太老套, 甚至有时就以一支粉笔就来打发一节课, 这很显然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开放性特点相违背。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 把教学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灌输给学生, 教师是所有教学过程的主宰者, 学生则是被动者。很显然这与新课改理念不相符合, 也违背了教育心理学所倡导的学生认知学习理论, 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不能很好地表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无疑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是多元化的人才, 缺乏创造性。

新课改明确指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构建以“学生为主, 教师以辅”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所体现的知识灌输的对象。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才能适合当前的教学形势, 才能使处于知识时代中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 自由发展。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误区, 大致体现如下:

1. 课堂时间分配不当, 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 更存在这些问题, 不知一节课的讲练时间到底应该怎样恰当分配, 究竟是先讲后练还是先练后讲, 还是边讲边练, 还是自主练习探索出问题, 再对症下药呢?哪样更好?自身把握并不准确。

2. 如何看待开放性学习。信息技术发展很快, 蕴涵的知识技术都非常丰富, 而且不断地在更新, 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被时代所抛弃,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非要局限于教材中内容, 是不是该让学生任凭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去学, 但这与实际又存在矛盾, 因为高中信息技术的课时严重不足, 这种教法究竟是好是坏很矛盾。

3. 上课时是“以练为主, 以讲为辅”, 整堂课采取“半抓半放”的形式。这样, 学生才能主动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思想, 但是至于如何评价一堂信息技术课众说纷纭。

三、信息技术教学建议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到底该运用什么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呢?

1. 精讲多练。

信息技术课程有与其他的科目不同的特点, 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若局限于传统教法中, 就会很难体现信息技术的显著特点———先进性、开放性, 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无论有多么绘声绘色, 学生只会在趴上桌上呼呼大睡, 要把学生从被动消极转变为积极主动, 则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 让学生展现自身的才华, 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团结合作。

在如今, 要想做好一件大事, 则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合作队伍。而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生活在自我为中心中, 学习和生活中都很自私, 不知与人如何相处。要想让学生在现代社会立足, 必须在学校就得注重培养他们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将任务进行按组分配, 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 互相促进, 多向交流, 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 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具有很强实用性, 涉及面广, 许多学生对它都非常感兴趣, 书本上内容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他们总想试图了解更多的先进技术, 表现出很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师如果在方法上对他们予以指导, 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理论知识领域, 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总之, 正确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不要被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束缚, 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只有这样, 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8:美国留学签证面试七大误区及建议

有的学生认为名校的录取和高额奖学金是顺利获得美国签证的保障。

点评:学校的排名可能会让签证官有个直观的印象,但是绝对不影响是否发放签证的决定。至于奖学金,更不是签证的必要条件。即使没有奖学金支持,只要能提供充足的留学资金和合理收入来源,获得美国签证一般是没问题的。像广州就有获得哈佛大学全奖的学生被拒签。究其原因,是学生过分迷信名校和奖学金,而在签证准备方面的工作太草率了。

误区二:签证官看重学生背景

这种观点往往存在于毕业院校不是特别理想,或者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身上。他们误认为名校毕业,有非常高的托福、GRE、GMAT成绩。甚至长时间的工作经验才是签证官给他们打高分的标准。

点评:这些因素是大学录取时的参考标准,而不是签证官最关心的。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是把自己的学习计划设计得非常清晰,照样可以拿到美国签证。

误区三:家人在美国影响签证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凡是家庭有海外关系或者申请人父母已递交移民申请的,特别是出身于早期移民潮严重的地区。签证官会以有移民倾向为由拒签。

点评:学生签证申请人是否可以获得签证,主要是看他的学生身份是否有效,所要进行的学习科目是否有效,是否具有足够资金支付学习项目费用,以及他们是否有学成回国的计划。申请人是否有家人在美国,不会影响其获得签证的资格。

误区四:曾被拒签判死刑

有不少学生第一次签证准备不够充分,被使馆拒签后大多心灰意冷,认为以后签证无望。

点评:拒签并不可怕,只要静下心来分析被拒签的理由,对症下药,补充相关材料或应答内容,就能获得美国签证。美国签证的回避原则会确保第二次签证会被另外一个官员审理申请,而他更关心的是你这次申请的变化。

误区五:对存款期限要求极严

有的家长套用其他国家的签证要求,认为美国留学对资金的存期是非常重视的。

点评:美国签证对于学生保证金的存期没有明确的要求。资金存期长固然方便签证官相信资金的来源合法,但是只要解释得通,说服力一样很强。尤其是目前大量金融理财产品势头强劲,很少有家长会把大额资金长期存在银行,有的家长在孩子签证前一个月或者更短时间才备好存款,签证官同样给了孩子美国的签证。但留学专家提醒家长,即使美国签证对资金要求较宽松,有条件的话也最好能在专业机构的长期指导下准备资金。

误区六:成败取决于运气

美国采取面签的形式,常常给人一种主观因素比较大的感觉。因此有的申请人把成败归结于运气。

点评:客观地讲,这方面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其他国家在审核材料的过程中,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客观。实际上,所有的签证官都十分专业、敏感,并对签证政策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反而这种灵活的面签形式可以给学生一个申辩的机会,通过提供专业的材料和对答准备,在现场可以做到扬长避短。

误区七:学生签证有配额限制

每年越是接近开学日期,美国使馆的签证预约就越是困难,这给学生造成了有配额限制的错觉。甚至有学生为了保证一次通过,会跟学校商量延期,推迟半年申请签证。

点评:领事馆官员颁发签证主要基于申请人是否符合签证标准,而不设任何数量限制。后期签证比较难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些一签被拒的申请者都集中在那个时候二签,或者有些为了赶上开学时间申请了加急。所以,如果比较早地确定了学校。一定要提早准备,一来时间充裕,不扎堆,签证后有足够时间准备善后工作;二来万一被拒签,能为再次签证留有余地。

针对以上几点误区,建议学生在准备签证时应该着重准备以下几点:

1.足够的资金准备和合理来源的解释;

2.清晰的学习计划和对所读大学、专业的充分了解;

3.明确并且让人信服的回国计划:

4.严肃的态度和自信的英文表达;

5.不要试图换护照,改变签证地或者制作假材料回避问题,一旦被查出,后果不堪设想;

篇9:到美国高中留学存在的误区

一、主要误区

1. 失真:预设太浓, 生成不足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 教师往往以“导演”的姿态出现, 从探究选题到方案设计及操作过程等全部预先设计、精心安排, 学生就像“演员”, 只能按照教师编写好的脚本按部就班地进行。这样, 所谓的合作探究实际上变成了学生的操作训练。如《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以下简称《政府职能》) 这节公开课, 教师围绕“和谐”, 按照“创设情境, 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走进生活, 体验践行”的模式, 设置了“社会调查、部门发言、读书比较、社会实践”四个环节。从教学设计理念看确实非常新颖, 但是事与愿违, 听课老师明显感觉到预设成份太浓, 动态生成不足。如其中的第二个探究环节:“当前政府已经采取了或者即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以构建和谐社会?下面我们请出各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教师在课前按照国务院各部门对学生进行四大组分工, 学生按照所承担的角色进行资料收集, 制作成简单的课件, 课堂中每组派出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到讲台上各显身手。请出的四位同学边操作课件边解说, 因为都是课前准备好的, 因此资料非常丰富。但也许因为演绎得太完美, 给人一种“表演”的感觉。

2. 失重:活动过多, 重点不明

《政府职能》这节课共设置了四个探究活动。第一个环节是社会调查, 以“面对面”栏目直播的形式进行, 探究“经济发达了, 人们的幸福感怎么反而降低了?是什么影响了幸福感?”学生现场采访观众, 有5位同学作了回答, 时间约10分钟;第二个环节是部门发言, 四部委列举各自为构建和谐社会所采取的措施, 花时约25分钟;第三个环节是读书比较, 安排5分钟;第四个环节是社会实践“怎样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时间只剩5分钟, 导致“便民利民的政府”这一目内容基本没有落实。很显然, 这节课探究活动安排的次数过多, 教师试图把所有的知识都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去把握和理解, 结果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失度:缺乏思维, 价值缺失

《政府职能》这节课, 在四位学生列举四部委所采取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时, 教师把它们一一列在黑板上, 然后,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上述措施各体现什么政府职能?”其实, 学生普遍能根据教材轻松说出上述措施分别体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这说明, 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造成合作探究“价值缺失”。

4. 失体:主体缺失, 参与面窄

主体性是探究活动的核心。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度。但在实际教学中, 相当一部分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 无所事事。如《政府职能》这节课, 第一个环节中的“面对面”访谈,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但时间有限, 只能是个别学生有此机会;在第二个环节因为要代表部门发言, 教师选了4位素质较高的学生;最后一环节“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探究难度太大, 时间有限, 也只能是个别学生参与。

二、提高课堂合作探究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1. 两种方式, 有机结合

学习方式一般有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两种。探究性学习通过对知识产生过程的重演、再现, 有利于获得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但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 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可比拟的效率。新课改尽管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但并没有否认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是坚持两种学习方式的互相结合、互为补充。一般来说, 一节课中设置一到两个探究活动比较恰当, 其他内容可考虑采用接受性学习。片面推崇探究性学习, 将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妥当的。

2. 探究情境, 精心创设

《政府职能》一课最成功之处是导入新课时的情境设置:课堂成为“面对面”栏目直播现场, 老师以主持人身份出现, 学生分为观众和嘉宾, 探究“经济发达了, 人们的幸福感为什么反而降低了?是什么影响了幸福感?”提问以现场采访观众的形式进行,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明白了当前有哪些民生问题影响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为后面的政府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埋下了伏笔。这说明, 探究活动不仅要注意情境设置的新颖有趣, 而且要以学生熟悉、关注、感兴趣的题材作为问题情境的载体, 探究的问题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为基础, 这是制约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日常教学中,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结合学习内容做好学情分析, 为有效探究奠定基础。

3. 预设生成, 相辅相成

好的预设, 能使教学更有创意, 可以避免那些没有价值的行为。预设包括文本预设、生本预设和实效预设。三个预设都应该在备课环节初步完成。但是,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 老师不可能在教学前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部预见到并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之中。教师也不能完全依据预设进行教学, 要善于从学生的疑难问题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不断生成的需要, 对自己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适时调整。所以,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提升, 让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 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4. 突出主体, 有效合作

这堂公开课教师的设计本意是让课堂充分互动, 调动最广大学生的主体参与, 因此, 教师通过分组学习、小组合作, 甚至让学生上讲台来打破集体教学的单一性, 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 促进师生及学生间交往的多维性, 某种程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部分学生来讲的确培养了收集提炼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交流的愉快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情感。但是教师忽视了讲台下的一批学生, 他们似乎无事可做, 没有融入到课堂中。课后有听课老师指出, 这堂课的立足点是政府官员, 让大部分学生觉得离自己比较远, 如果把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 让学生们来谈感受, 谈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学生参与的热情可能会更高一些。

篇10:到美国高中留学存在的误区

穷孩子敢和外国大叔交朋友

2003年9月1日,正是开学的日子,15岁的杨义成却跟着父母,从老家出来,到深圳打工。一路上,他看到了很多学生高高兴兴地去学校报到,心中十分失落……

1988年,杨义成出生于江西丰城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寒,父母身体又不好,他的姐姐杨春燕只读完了小学,而他在断断续续读完初中后,也不得不辍学了。杨义成之所以随父母一起来到深圳,是因为姐姐在深圳宝安区沙井镇的一家工厂打工。为了能一家人团聚,她用打工挣的钱给父母和弟弟在沙井镇租了一个小服装档。由于生意不太好,半年后,杨义成又随父母来到龙岗区布吉镇水果批发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甘蔗等水果。

杨义成每天的工作就是帮父母搬运货物,或者看看摊。后来,他感觉太无聊,便利用晚上逛夜市的机会去旧书摊淘了一些廉价书。尽管他只是个卖甘蔗的小贩,却胸怀大志,他买的书大多是励志类或实用性的,比如《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是讲“学会与人相处是获取成功的捷径”,他读完后感触很深,并学以致用,努力和批发市场的男女老少都搞好关系。

有一次,杨义成在路边的旧书摊上看到一本《英语口语三百句》,便买了回去。他想,深圳街头有那么多外国人,如果他们来买水果,自己就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和他们交流,从而提高买卖成功率,说不定还可以结交到外国朋友,这也是增加“人缘”的好办法。此后,杨义成帮父母守摊时,只要一有空闲就把书拿出来看看。他的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和勤奋苦读,博得了周围很多居民的好感,他们经常来照顾他的生意。

2005年春,杨父杨母因为嫌布吉批发市场的摊位租金太贵,想回沙井镇去租个店铺卖水果,杨义成却决定留下来“自立门户”。不久,杨父杨母去了沙井镇,而他独自在布吉租了房,每天踩着三轮车四处叫卖。

杨义成为人耿直,只要和他打过几次交道,他就把人家当朋友。因此,他的生意还不错,每天都能纯赚六七十元钱。每晚收摊后,他就回到出租屋专心看书,还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了一台二手电脑,自学打字、上网。当然,在大城市做“走鬼”,年少的他也受过很多委屈,比如被城管驱赶、被同行欺负,但他总是忍辱含垢,并坚持以诚待人、以理服人。

杨义成的善良淳朴、好学上进,让每个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赞赏不已。他在街头巷尾边卖东西边看书的情形,也渐渐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2005年9月的一天傍晚,杨义成像往常一样在罗湖区人民北路的一条小巷子里吆喝着:“卖甘蔗咯,卖甘蔗咯,又甜又脆的甘蔗哟!”一个老外走到他的摊前瞧了瞧,他马上热情地招呼道:“大叔,买一根吧!”说着就利索地削了一截甘蔗递给对方。见老外推托,他又用生硬的英语说道:“Really sweet(真的很甜)!”老外惊讶极了:“你会说英语?”杨义成脸红了,但他依然憨厚地笑着:“我只会几句……”老外觉得他十分有趣,便用蹩脚的中文和他聊了起来。

这个三十多岁的老外名叫Nash,美国人。让杨义成意外的是,第二天傍晚,Nash竟主动跑来帮他卖甘蔗。两人相互学习,用中英文交换着吆喝,那场面十分热闹有趣,吸引了很多路人。

杨义成起初以为Nash只是一时兴起,觉得好玩,没想到他连续一个多月,天天晚上都来帮自己吆喝卖甘蔗。渐渐地,他和Nash越来越熟,就像相处了多年的老朋友似的。而Nash也把他当成了“忘年交”。他告诉杨义成,他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人,2002年离异后来到中国,租在东门附近的城中村,在深圳中学、沙井中学等多所学校做兼职外教。他喜欢中国的市井文化,但他平时很难接触到像杨义成这样的底层百姓,因为大多数人都对老外敬而远之。因此,能和如此“大胆”而又憨厚朴实的杨义成交朋友,他感到十分欣喜。见他如此勤奋好学,Nash决定教他系统地学习英语。

打工少年抓住机遇苦学英语

杨义成高兴极了,马上带着Nash来到沙井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Nash对两位老人说,他可以负责杨义成的食宿,只要他坚持学两三年,肯定会大有收获,找到更好的工作。杨母却很不放心,在她看来,Nash是一个陌生的外国人,她曾听说有外国人在深圳贩毒,担心儿子受骗学坏。杨父则把儿子拉到一边骂道:“你一个卖甘蔗的学什么英语啊!你现在每月能挣两千多元,好好干几年,存几万元回老家去建房子娶个媳妇多好……”

但杨义成怎么也不肯放弃这个不用花钱就能学英语的好机会。在他的坚持下,父母最终还是同意了。

2005年11月,杨义成住进了Nash在东门租的房子,开始正式学习英语。由于Nash白天要上班,晚上有时还要去做家教,所以杨义成大多数时间都在自学。Nash为他提供了许多教材和英文书籍,并帮他制订了学习计划,要求他每天背大量的英语单词。每天晚上,Nash都要检查他的学习成果,并矫正他的发音。

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后,杨义成就开始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他还经常试着朗诵英文诗、学唱英语歌、背诵名人演说词,甚至说英语绕口令。就这样,通过“勤奋地背、大胆地说、反复地写、疯狂地练”的方式苦学近一年后,杨义成的英文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和Nash交流起来也轻松多了。随后,他又开始通读Nash的英文藏书,包括人物传记、商务、哲学等方面书籍。有些书很难懂,他常常要边翻词典边读,有时还要依靠Nash来帮助翻译,但他还是坚持读完。除了英文书,他每天还会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每晚和Nash交流、讨论。时间一长,不仅他开阔了视野,Nash也从中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两人的友情也越来越深,开始以兄弟相称了。

可是,在Nash家住久了,杨义成感到越来越不好意思。他多次拿出自己以前积攒的钱去交房租和水电费,但都被Nash挡了回去。后来,杨义成得知Nash交了一个美国女友,就更不好意思在他家住下去了。2007年初,他决定在Nash家附近另租一间小房子。Nash希望他留下来,他诚恳地说:“我想在学习之余,抽空卖点甘蔗和其他水果,半工半读,劳逸结合,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而且,这样我也能挣点小钱,自己解决食宿——我总不能一辈子依靠你呀!我不会走远,就住在你家附近,这样我们还能经常在一起交流……”

杨义成的话合情合理,Nash只好同意他搬走。但此后,他仍然一有空就帮杨义成学习、卖甘蔗。

苦学两年多后,杨义成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不仅能和Nash毫无障碍地交流,甚至还能翻译外国书籍、商务合同等。这时,曾深埋在他心中的大学梦又浮现了,他突然有了追求梦想的冲动。但他并没有告诉Nash,因为他知道,Nash不可能帮自己一辈子。更何况,Nash过得也不容易——他先后资助了一百多名中国贫困学生,可以说,Nash在中国所挣的钱,最终又都归还给了中国。

杨义成怎么忍心长期连累人家呢?2008年6月,他打算去找一份正式的工作,攒足钱后再回老家考大学。可是,由于没有学历和工作经验,他整整花了两个月都没找到如意的工作,最后只好进了一家电话销售公司打工。那是一家小公司,根本用不上英语,他感到很苦恼,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

不过,无论处境如何,杨义成都会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坚持学英语,读英文原著、看美剧、上英语新闻网站等等,只要是对听说读写有益的英语资源,都被他拿来认真学习。那些都市白领们津津乐道的《老友记》《人人都爱雷蒙德》等流行美剧,他都看了很多遍。

贫寒小伙子竟靠“人脉”留学美国

2008年底,Nash准备离开中国去菲律宾工作。走之前,他特意见了杨义成一面,还给了杨义成几个深圳朋友的联系方式,说:“如果你有困难,就去找他们,也许他们能帮你。”杨父杨母听说后,也赶来送行。他们让杨义成跪谢Nash,Nash立即阻止,并笑着对两位老人说:“义成的英语能学得这么好,主要还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起了个引导的作用。再说,他是我最好的中国小兄弟,陪伴我度过了3年快乐的异国生活,我还要感谢他呢!我相信,义成将来一定会成功的!”

Nash走后,杨义成继续边打工边自学。在这个过程中,他遭遇了不少经济上和学习上的困难,但自尊心很强的他不想麻烦别人,从未向Nash的那几个朋友求助。

2009年,幸运之门再次向杨义成敞开了。春节后,他突然接到了Nash的美国朋友Garcia的电话。Garcia是一位在中国做外贸生意的美国女老板,年近40岁。2007年9月,她出差路过深圳时,Nash曾把他引荐给她。从那时起,杨义成就利用业余时间帮她做过一些翻译资料之类的工作,但都是出于朋友帮忙,没有收取过任何酬劳。

由于Garcia之前的主要业务在北京和上海,很少到深圳来,杨义成与她仅有过一面之缘,但是,Garcia一直没忘记杨义成这个勤奋热情的中国小伙子。2009年初,她在深圳建立了一个业务点,便再次通过Nash联系到了他,表示要请他到自己的公司上班。杨义成又惊又喜。没多久,他就进了Garcia在深圳的分公司。美国公司要求严格,即便是Garcia介绍录用的员工,也必须试用三个月,待考核合格后再正式聘用。杨义成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全力以赴地工作。

通过努力,杨义成获得了Garcia的信任和赏识。2009年5月,他成为那家美资外贸公司的正式员工。当时,他才21岁,只有初中学历,而他的同事们不是美国人,就是中国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杨义成从不掩饰自己低微的出身和低学历,常常虚心向同事们请教。他的坦然和勤奋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每个同事都和他相处得很好,把他当成弟弟一样呵护照顾,他也从同事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工作经验。

Garcia早就从Nash那里了解了杨义成的身世。上班不久,她就问了杨义成一个问题:“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杨义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上大学!”Garcia竟微笑点头,说:“那好,只要你好好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考上美国的大学,我就资助你去美国留学的所有费用!”杨义成一下子呆住了,激动得热泪盈眶。

从此,杨义成每天早上第一个来公司上班,兢兢业业地工作,晚上一回到出租屋就挑灯夜读。几个月下来,他竟瘦了十几斤。此时,英语对他来说已不是问题,2009年11月,他考托福获得了80分的好成绩。不久,他便向美国最大和最好的社区大学佛罗里达州迈阿密达德学院递交了入学申请书,因为那是Nash和Garcia的母校,他希望将来学有所成后能回报这两位美国“大哥大姐”。

2010年3月,杨义成收到迈阿密达德学院的回复信,信中说,由于他只有初中学历,必须获得一个高中同等学历考试(GED)的文凭,才能申报美国的大学。GED是一门综合性的考试,包括英语阅读与写作、社会、科学、数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而杨义成此时已经22岁了,托福成绩又只有两年的有效期,如何才能尽快攻克这一难关呢?

杨义成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那以后,他坚持每天花八个小时上网学习GED课程,再除去八小时的工作,他每晚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其中艰辛可想而知。后来,Garcia见他如此拼命,特别批准他每天只上六个小时班。

发奋苦读半年多后,2010年11月,杨义成去香港参加了GED考试,并顺利拿到了美国高中文凭。2011年1月,他又去香港参加了SAT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成绩同样过关!随后,他再次向美国迈阿密达德学院发去了入学申请书,并附上了Garcia及其公司出示的“学杂费保证书”。4月底,他终于收到了迈阿密达德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6月17日,杨义成获得了美国驻广州总领馆的签证。8月初,他飞往美国,开始在迈阿密达德学院商务管理专业就读4年本科学业。

目前,杨义成一边在美国读书一边打工——虽然Garcia承诺会资助他留学的所有费用,但他还是想自力更生,尽量减轻Garcia的负担。至于将来的打算,他准备毕业后先回国帮Garcia打理一段时间生意,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自己创业。

上一篇:堵点问题总结报告下一篇:2018全国1卷文综历史真题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