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构建温馨的家园

2024-05-13

用爱心构建温馨的家园(精选7篇)

篇1:用爱心构建温馨的家园

用爱心打造困难职工的温馨之家 ———北安市总工会主席杨芳同志事迹材料

杨芳同志自2007年8月调任北安市总工会主席以来,始终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抓在手上,将困难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的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用爱心为北安市困难职工打造温馨之家。

一、加强帮扶体系建设,把帮扶站建在困难职工身边 北安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原来设在工会办公楼四楼会议室,没有办公桌椅,没有电脑电话,所有的办公设备只有一个“门牌”。杨芳同志到任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抓帮扶中心建设,多方争取资金,先后投入260平方米一楼门市房,新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服务大厅”、“爱心慈善救助中心”,投入资金50余万元对房屋进行整体装修,购买电脑、电子显示屏、洗衣机、慰烫机、消毒设备和电子监控设备,建设环境优美服务环境。此后,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核心,在全市6个街道办事处、19个社区,9个乡镇、62个行政村建立维权帮扶工作站,初步形成市、街道(乡)、社区(村)三级困难职工排查、帮扶、救助网络,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

二、完善科学管理机制,把帮扶信息公示到困难职工眼前

为建立公开、公正、透明、高效的帮扶工作机制,杨芳同志身先士卒,带领相关工作人员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

四千多户贫困家庭,全面了解困难职工基本情况,筹集资金购买了困难职工网络管理软件,组织人员录入困难职工信息,初步建立了覆盖市、街道(乡)、社区(村)三级帮扶工作组织的网络管理软件平台。目前,走进帮扶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大的电子屏幕,滚动显示困难职工基本情况、救助情况和用工服务信息,走进街道(乡)、社区(村)维权帮扶工作站,随时可通过电脑网络了解全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情况,使得到和未得到帮扶的职工都能心服、气顺。

三、加大帮扶救助力度,把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心田 杨芳同志常说:“困难职工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扶,更需要心与心的交流和温暖,工会做为困难职工的温馨之家,就是要与困难职工心心相印”。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了,到工会工作五年来,她大力推进帮扶工作“五心工程”,一桩桩一件件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将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结对一帮一,救助心连心。07年北安市总工会率先启动第三轮“一帮一”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将困难职工划分为创业型、安置型、培训型、助学型、助医型,区分不同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组织领导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834户,累计提供救助资金80万元。帮扶834人实现就业,帮扶87人兴办自主创业项目76个,使困难职工经过帮扶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捐赠倡奉献,帮扶暖人心。为扩大困难职工救助范围,杨芳

同志多方奔走,在机关干部、个私企业和各界爱心人士中开展大型幕捐活动十余次,幕集八成新以上衣物、生活用品一万余件,并自筹资金建立“爱心慈善救助中心”,购置洗衣机、慰烫机、电子、电子监控设备,将所有衣物经消毒、漂洗后,向全市弱势群体免费发放,并在乡镇、社区建立救助分站,使困难职工和群众不出社区(乡村)就能无偿领取衣物。同时还协调市教育局在城乡28所中小学建立爱心慈善救助站,使家长可随时领取衣物。金秋结硕果,助学献爱心。在“金秋助学”活动中,杨芳同志更加注重对贫困学生的人文关怀,她建立了“受助学生定期回访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情况,引导学生以感恩的心回馈社会。五年来共通过“金秋助学”活动救助大学生125人,高中生40人,农民工留守儿童458人,提供救助金25万元,圆了莘莘学子的求学梦。培训送技能,激励创业心。在就业帮扶工作中杨芳同志注重以培训促就业,在市内建立培训基地5个,累计培训学员3000余名;注重以职介活就业,在市内建立10个就业基地,在外省建立5个就业,通过广泛开展职业介绍工作,拓宽职工就业渠道;注重以维权保就业,在北京、大连、青岛、沈阳等地建立维权工作站,连续开展“你在他乡还好吗?”慰问活动,与大连市西岗区工会等外阜工会建立跨省联手维权机制,初步形成了培训、职介、维权一条龙服务体系。急难伸援手,医助得民心。屋漏常遇连阴雨,贫困最怕病缠身,面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职工,杨芳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联系市第四人民医院、市弘发连锁药店建立困难职工定点医院、药店,几年来共向困难职工发放优惠卡1000张,给予减免、优惠18万元。对患急重病的困难职工给予大病救助。三年来共实施大病救助418例,发放大病救助金49、55万元。与省总工会医疗集团建立在哈医疗“绿色通道”。09年一名女职工子女王塬慧患先天性心脏病,市总工会与省总医疗集团紧急启动“绿色通道”,三天内联系哈医大刘宏宇副院长为其成功手术治疗,为其提供救助金五千元,并为其争取龙广、华夏两项基金,解决了医疗费用,目前王塬慧顺利康复,王塬慧的母亲拉着杨芳的手说:“是工会给了小塬慧第二次生命,您就是小塬慧的救命恩人呀。”

做为一名县级工会主席,杨芳同志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在平凡的工作中她将爱心送到千家万户,情感的朴实的,但用最朴实的情感为困难职工打造了一个充满阳光、流满爱心的温馨之家,她的人生也在爱心的传递中得到升华。

篇2:用爱心构建温馨的家园

在这里,无论井上井下你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家园气息。

进入采区,你会看到“家园·舞台·梦”的文化排版,这是企业愿景;走入井下,巷道旁的灯箱闪烁着温馨的亲情寄语,这是家人关爱。

这就是***煤矿,一个有着两千四百多“子女”的大家庭,一个生活着近万人的和谐家园,温馨矿区。

近年来,***煤矿始终以安全文化为主导,以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构建独具风矿特色的家园文化,建设和谐新矿区。

安全活动 关爱员工

安全是煤矿的永恒主题,***煤矿坚持“安全是企业的最大效益,平安是员工最大的幸福”这一理念,在加大硬件投入、完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设以亲情文化为核心的安全文化。

每年都有特色亲情安全活动,在***煤矿已然成了一个习惯。

在该矿的入井口必经之路竖着两块宣传板,一边是安全生产警句,一边是安全亲情寄语。“安全时时要牢记,保重身体是本钱。”“老公,你的平安就是我和儿子最大的福气。”等等朴实无华、真切动人的警句寄语都是该矿2010年安全亲情寄语征集活动中遴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或出自员工,或出自家属。

今年,该矿党委开展了“温馨的家源于安全的你”安全亲情DV大赛活动,让员工拿起DV、相机拍摄身边的安全故事,拍自己的快乐生活,让员工以拍DV的方式去感受身边的幸福,体会安全的重要。这一活动形式新颖,是第一次举办,得到了员工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一时间,“你拍了吗?”成了员工的问候语。二采区员工说:“我们设置了一个包饺子的温馨场景,结果,我们这些‘土演员’吃了人家三顿饺子才拍好。”最终,活动征集了DV短片六十余部,选出了《安全是福》等12部优秀作品,制作成亲情教育专题片在班前播放。

同时,该矿工会女工部还开展了“好矿嫂考好矿哥”这一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将枕边风吹到班前,吹到现场,让矿嫂宣传、考问矿工安全知识,每逢节日还组织矿嫂、女工到井口一线送慰问品,为矿工缝补衣服。

文体活动 愉悦员工

走进***煤矿职工书屋,你会看到书橱里琳琅满目的图书,技术类的、文学类的足以满足员工的日常学习需求,而书橱顶上摆放的则是“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多年来,该矿文体活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曾先后获得全国煤矿全民健身优秀活动点、全国煤炭行业“百万职工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煤矿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尊重员工的文化需求,丰富矿区文化生活,满足员工多方面的文化、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指数,让员工及家属切实感受到矿区的和谐温馨。***煤矿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工会组织文体活动不断线。为了配合安全生产工作,工会结合矿每季度安全中心工作开展趣味运动会活动,将安全知识问答与趣味运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每逢妇女节、劳动节、国庆节还举办拔河、篮球赛、排球赛等运动。今年9月底,***煤矿还隆重召开了第四届职工运动会,两年一次体育盛会充分展现了员工的良好精神面貌,也为矿区群众奉上了精彩纷呈的竞技盛宴。

篇3:打造快乐班级构建温馨家园

一、用心关爱,亦师亦友

(一)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一印象是中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最深刻、最清晰的直观感觉,它将长时间地镌刻在学生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对一个新的集体、新的老师都会产生某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自己在新的集体中能占有满意的“角色”。因此,班主任给中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否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将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两年前当我即将以班主任的身份迎来第一批学生时,我深知“第一印象”会为以后的班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非常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比如在入学之初,我针对现在的孩子喜欢神秘、新鲜的东西这一特征,开展了“给孩子的一封信”和“赠言”两项活动,我至今还记得孩子们拆开面前信封时的那一刻激动,欢欣的表情。在孩子们的回馈中,他们都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不再感到恐惧,而是憧憬了。而在将李镇西教授曾赠给他的学生的一句话,“让每一个在你身边的人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转赠给学生之后,大部分孩子沉默了,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问题,于是我举了几个刚刚我观察到的好事,我说道,“同学们,你们因为这些同学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了吗?”“是的”,同学们一边大声回答一边把羡慕,赞扬的眼光投向刚刚受表扬的同学。此后,班上的好人好事就不断涌现,因为他们有了存在感,有了获得他人欣赏的认同感。由此可见,只要多花点心思,与学生的第一次成功亲密接触会为以后的班级工作赢得不少的筹码。

(二)关心,理解,信任学生。逐步加深师生感情。

每一位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有些思想并不成熟,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把他们的某些不成熟的思想转变成与班级发展相协调的和谐因素,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各种想法,给他们一个可以陈述自己想法的空间。因此,尊重和信任中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中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中学班集体形成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和情感会引起中学生的情感反应,而中学生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又反过来影响班主任。这种相互影响伴随着师生关系的始终。

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鸡毛蒜皮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善待犯错误(原则性错误除外)的学生,有时反而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理解,切莫要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斥责孩子,如果简单地用斥责的方式去对待偶尔有过错的孩子,就会让本来喜欢探究问题的孩子变成一个只会机械的听话,却没有思想和探索精神的人,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孩子现在所缺乏的。

(三)挖掘本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会期待。

班主任对学生期待的力度影响着全体学生的情感、认识和思维。因此,班主任有责任检查自己对每个学生的期待是否良好可行。良好可行的期待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其一,可行性要强,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校情、班情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等;其二,针对性要强,即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学生和不同的事件选择行之有效的期待方式;其三,尽可能与中学生家长的期待联系一致起来,避免中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心理压力;其四,对班集体而言,注意提出对整体的期待,并力图将个体期待与群体期待联系起来。这样,处于这个班集体的学生就比较珍视班级融洽的心理气氛,从而有利于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

每个人身上其实都蕴藏着他的个人潜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用一种意味深长的方式激励了孩子的情感因素,为培养他的特长找到一个解决的途径,让他在学习中进步,让他感到了宽容的温暖。总结成功的经验,我认为对于犯错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其积极性,妥善引导,让其闪光点得到发扬的机会,促其朝着自己的兴趣方向良性发展。

二、抓教育契机树立自信

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重视并开展各项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能很好地加强班级凝聚力。并且还能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让孩子们真正视自己为班级的主人,并热爱它。这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里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每一次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并在享受过程的同时认同身边的同学、老师,认同这个班级,并最终达到热爱这个班级的目的。例如我班,由于班上人数少,又没有体尖生,在参加校运动会时,孩子们最开始极度缺乏信心,这时我让孩子们参与“过程与结果谁更重要”的讨论中,在激烈的讨论后,“参与就是一种成功”这一观点最终得到了大家普遍认同,报名工作顺利完成,虽然最终的名次不是很理想,但我们积极拼搏,认真的态度却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最终获得了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奖“精神文明风尚奖”,而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受益的也远远不只是一张奖状的喜悦,他们收获的是一个他们喜欢的班级,收获的是一份参与的快乐,收获的更是一份信心。由此可见,抓教育契机,树立自信在形成班级的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篇4:构建和谐、温馨、畅通的家园关系

一、幼儿园与农民工家长沟通的障碍分析

1.农民工家长的原因

(1)家庭收入少

与打工前相比,农民工子女家庭收入的提高是明显的。但调查显示,与城市居民相比,许多农民工子女的收入依然偏低,很多家庭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下。因此农民工家长油然产生了一种自卑的心理。

(2)父母文化素质低

家长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两个方面。从现有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文化程度看,他们中有约半数左右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极少,有的甚至小学也未毕业。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有一定的困难。还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的教育都寄托在幼儿园,幼儿园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家园互动中的信息他们从来不瞥一眼。

(3)父母劳动时间多

与普通市民的正规就业不同,农民工子女父母多半是非正规就业,在劳动时间上具有极大弹性。但对于多数农民工他们为了能得到更多的报酬都是起早贪黑,就错过了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时间。

2.幼儿园教师的原因

(1)语言交流

外来农民工来自全国各地,语言种类五花八门。当教师与他们交流时还时不时窜出一些地方语言,这时教师就认为与他们交流太累,怎么说也不明白,没什么重要事就不联系他们。

(2)心理排斥

很多老师还是受一些影响,对农民工有着一种潜在的歧视。例如,幼儿园开展家长公开课活动,老师对外来农民工家长的邀请只是三言两语,认为他们文化素质太弱即使参加也体会不到这个活动的意义。又如当教师发现外来农民工子女在性格上有些问题的时候,很多教师就放弃与家长共同合作的机会,認为农民工家长教育只在乎孩子学了什么,至于性格的培养、自信性的培养,都是无稽之谈。还不如自己多想些培养、改进的措施。

二、构建和谐家园关系的策略

1.提高思想认识

(1)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

要做好与农民工家长的沟通工作,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我园通过开展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和“将心比心”大讨论等活动,使幼儿教师认识到对农民工家长要一视同仁,虽然农民工家长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学历都比较低,客观上在语言、文化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无论怎么说,从他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农民工家长与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绝不能歧视农民工家长,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农民工进行交流,让每位农民工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关注和重视,这是幼儿教师最起码的职业操守。

(2)提高家长的思想意识

要使农民工家长与教师能畅通地进行交流,还要提高农民工家长对子女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如果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十分重视,那与教师的沟通就会不够深入,对幼儿园举行的各种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我园首先从提高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入手,在新学期开学初,利用晚上时间开设农民工家长培训班,除了对家长进行幼儿生活常识和幼儿教育方法的指导外,很重要的一个目的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真正关心自己子女的发展,同时为与教师融洽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营造和谐的氛围

(1)创造硬件环境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教育环境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合理、丰富多彩的环境是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专门在园内设置供外来农民工子弟家长看与展示的宣传栏,此宣传栏主要有两个特色:一内容通俗易懂,二具有地方特色。例如,在认识安徽的主题活动中,老师不仅从网上收集大量的资料,而且还主动与安徽籍农民工家长学说安徽方言、从中了解安徽的一些风俗习惯;主动请求安徽籍家长帮忙提供有关安徽名胜古迹的资料和安徽特产,并在宣传栏里不断地感谢、表扬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资料的安徽籍家长。在本次活动不断的深入中,农民工家长的角色定位由被动转为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主题环境也逐步饱满与丰富了。由此可见,参与式环境,不但激发了农民工家长对教育孩子的兴趣,也建立了农民工家长的自信,从而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2)创设人文环境

无论是晨间接待还是下午农民工家长来园接孩子回家时,老师展现在农民工家长面前的永远是加倍真诚的微笑、亲切的言语,努力营造温馨、平等、尊重的精神环境,让农民工家长对老师产生信赖感,让农民工家长感受到在异乡的温馨。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即使有些家长表达不清,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言语,并亲切地告诉他们别着急,漫漫说,做个有耐心的倾听者。家庭普访时,不管孩子的发展良好还是缓慢,表现突出还是不佳,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挖掘孩子的长处,肯定孩子的新进步,最后婉转地提出下一阶段孩子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样,既使家长了解到孩子近期的具体表现,也能欣然接受孩子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老师们真切感受到,只要与农民工家长主动亲切交流,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后,开展农民工家长工作时也并不会觉得有多难。

3.建立多样化沟通机制

(1)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不是等到每个小朋友出现问题时才沟通,要通过多种渠道经常性的保持和家长之间的正常沟通。我们的农民工家长都有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可能经常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但是现在通讯工具非常的发达,我们可以有很多沟通渠道。

第一: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时间进行简单的沟通,强调一些日常的主要事项。

第二:电话沟通,对于家长工作时间与幼儿园教师上下班时间有出入的,我们可以在下班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电话沟通。

第三:家访,一些生病住院的孩子我们特别要家访。

第四:短信,重要的节假日教师发一些节日问候语,增进与农民工家长的感情。

第五:进行不定期的农民工家长会,面对面地进行交流,鼓励农民工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能共同协商改进对策。

在进行沟通前,教师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汇集和查阅孩子在进一段时间内各方面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一些有用事例,在交谈中简单、全面地介绍一下孩子在园里的表现情况,在近一段时间的进步和优点,并提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2)建立多样化的开放性活动

我园的开放活动形式主要有“三个一”。“一”每月举行一次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定期、直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二”每学期举行一次开放周活动,在一周内,农民工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来园观看活动,了解孩子在一周内连续性表现。“三”第一学期元旦和第二学期六一国际儿童节,分别开展全园性游艺日活动和才艺展示周活动,要求人人上场参与活动。每次开放活动教师精心组织活动内容,让农民工家长亲眼目睹他们的孩子也能在这个集体中表现优秀,同时也领略到自己的孩子是被重视的、是被关心的,从而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并开启了他们与教师主动交流的大门。

4.研究有效的沟通技巧

(1)了解

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家庭情况要有全面和详细的了解,尤其是对农民工的子女,不仅对他们现在的居住环境,家长从事的职业、文化程度要确切掌握,而且要对他们的籍贯,籍贯地的语言特点、风土人情、名胜古迹、饮食习惯、发展情况,甚至是家长的性格爱好的情况等都要有所了解。这些都可以作为在沟通中的谈资,所以这是沟通的基础,往往你的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就能打开他们的心扉,从而也就找到了沟通的突破口。

(2)主动

由于农民工语言上的不同,所以农民工家长大多不愿主动与教师交流。这时教师就要争取主动,见到农民工家长应该主动打招呼,每天早上接孩子时要主动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晚上送孩子离园时主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对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主动向他们进行介绍,使他们真正感受教师的诚意,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农民工家长也会主动来与你进行交流了。

(3)真诚

“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一视同仁”是幼儿教师与农民工家长沟通的基本原则。在与农民工家长谈话的语气、眼神、动作都要显得真诚和亲切。尤其在对待他们的孩子问题上更是要与本地的幼儿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农民工家长感到教师是很真诚地在教育他们的子女。也只有这样的一个心理环境,才能使农民工家长与教师的交流能融洽和畅通。

(4)耐心

由于语言的差异和文化水平的问题,在农民工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中,教师往往会感到听了半天没听懂,或是与对方讲了半天,对方还是不明白。这时教师一定要耐心,要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对方到底在讲什么或是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对不明白的可以再要求他讲一遍,或让他讲慢一点;对要求他们的事如果没听懂,可以换个方式再说一遍,也可以写在纸上让他们明白,千万不能流露出不满或不耐烦,否则可能伤害到他们与教师交流的积极性。

篇5:打造温馨家园 构建和谐社区

——和兴园社区志愿者队伍经验交流材料

和兴园社区占地200亩,有住宅楼29栋,常住人口1202户,共计3486人。社区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以“坚持自愿、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为原则,以“真情献社区,志愿显光辉“为主线,建立了邻里结对“送时服务”等4支志愿服务队伍。自2008年成立志愿者队伍以来,现有志愿者200余名。志愿者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诚建设和谐社区,促进了社区的政治民主建设,繁荣丰富了社区文化,创造了安定文明的社区环境。

一、社区志愿组织及志愿服务体系

建立了四支志愿者队伍助老服务。

一是邻里结对“送时服务”。居委会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与邻近高危老人开展“一对

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服务,服务项目有生活料理(包括代购物品、做饭送饭、整理卫生)和精神慰藉(包括读书、读报、聊天)等内容,为社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困难老人进行送时服务,此项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社区8名助老护理员为社区13位老人全年进行生活救助服务2880小时。社区志愿者杨俊叶与74岁的空巢老人师德本家结为帮扶对子,平时杨俊叶对两个老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2007年师德本老人查出患有前列腺癌需住院化疗,儿媳妇周云乳腺癌复诊住院,他老伴心急上火休克,不幸摔伤,杨俊叶就承担起了对师德本老伴的全托护理,看病买药,洗衣做饭,几个月始终如一,解

决了师德本家老人和他子女的后顾之忧,使老人在医院安心治病。社区助老志愿者李红英与90岁高龄的张金林老人结对3年亲如一家,当张金林老人病逝,李红英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周俊兰一起帮助老人擦洗穿衣料理后事为老人送终。李红英被未央区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2009年“优秀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李改春拖着一条病退照顾孤寡老人高翠英7年如一日无微不至。高翠英因心脏病突发休克,护理员与居委会联系,居委会及时向离退休服务站通报情况,同时通知社区卫生院入户进行临时抢救,呼叫120救助,协同退管站把病人送往医院,帮助联系护工,联络病人家属,及时挽救了高翠英生命。

二是青年志愿者队伍爱心服务。和兴园服务处团委组织了20名青年志愿者投入爱心助老服务,团委经常与居委会联系,专门为社区7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深受老人们欢迎。

三是义工亲情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协理员和低保户组成义工队伍亲情服务,深入社区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亲情走访活动,掌握老人诉求,了解老人冷暖,做好各项接待、登记和服务工作,分别跟踪照料生活能够自理,但家庭经济困难的老人。只要老人拨打居委会电话,志愿者随叫随到热心为老人服务。社区75岁的偏瘫老人靳文吉,用颤抖的左手给居委会写来两份感谢信,感谢助老志愿者尚旭东对他的帮助,感谢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居委会工作人员每月定期都去走访老人,对老人的各种需求积极想办法给予解决,并认真梳理汇总调查结果,评估困难程度、身体状况和服务需求,确定社区照顾和家庭照顾的不同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爱心助老服务,工作

人员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对社区老人常年跟踪照顾。

四是义务信息服务。由社区居民小组长组成,主要负责本居民小组老人的生活情况、义工服务情况、送时服务情况,及时向居委会反馈意见和信息,以便居委会回访服务。

截至目前,和兴园社区已满60周岁人数为724人,60-69岁人数为633人(男356人,女277人);70—70岁人数为78人(男35人,女43人);80—89岁人数为12人(男7人,女5人);90岁以上1人(男),其中困难老人26户、独居老人8户、享受低保1户、社会救助6人。

1、我们将“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老人的不同需求”作为为老服务的工作目标,对小区老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了解掌握社区老人的生活需求,特长爱好,为辖区所有60岁以上人建立了信息台账(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健康情况、联系电话、经济状况、服务需求等八项内容);按老人的不同情况,建立了60岁以上老人信息服务模块,按照居住情况分为三无老人、空巢老人;按照年龄大小分为低龄老人、高龄老人;按照身体状况分为健康低龄老人、高危老人;按照生活情况分为经济老人、困难老人。

尤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提供志愿者服务,进行谈心、代购物品、打扫卫生、晾洗被褥等服务内容。定期开展文娱活动,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并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做到应保尽保。社区开展助老“送时服务”工作四年半,共计11232小时,并且对13位助老护理员进行定期培训;对社区老人中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程度的老

人,开展送书报,拉家常等精神慰藉活动,对社区自闭老人杨文发进行长期的心理疏导,使老人打开家门融入社区。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交流活动。我们在2007年就成立了社区“为老”安全志愿者队伍,定期为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老年人的生活安全。

2、培训提升志愿者队伍素质。社区助老志愿者以“立足社区、面向老人、真诚服务、共建和谐”为服务宗旨,本着“千方百计为老人排难、千方百计为老人解忧、千方百计为老人办事”的助老“三千”服务理念,采取邻里结对形式开展“送时服务”。每年年居委会不定期举办两期培训班,向李红英等8名助老护理员宣读学习《西安市未央区关爱老人服务中心诚信书》,明确岗位职责与道德规范,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服务程序,严格工作纪律,每天早晚两个问候,每周上门服务4个小时,每周一次汇报老人生活情况、冷暖诉求和服务情况,居委会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并进行及时追踪回访,从而使她们能够更好的履行服务承诺,视老人如亲人,耐心、细致、周到的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更好的促进了我社区助老爱心活动的实效性。

弘扬助人为乐美德、展示党员风采,给党员开展服务创造机会、为社区有诉求及困难群体提供帮助、为广大党员和社区居民搭建友谊、和谐的平台,不是有首歌里是这样写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能通过我们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努力,能带动辖区内居民

篇6:营造温馨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近两年来,××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为目标,围绕构建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这一

主题,以社区“两房”建设为抓手,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全区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构建社区平台

2003年,区委、区政府按市局统一要求,制定了××区社区建设规划,规划提出:一年打基础,二年创市先进,三年创省先进,四年创建成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成立了区主要领导挂帅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计划。首先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2004年利用换届契机,公开招聘了60名大学生进社区工作,改变了居干的知识、年龄结构,提高了居干队伍的综合素质。我区注重待遇留人,建立了居干工资待遇自然增长机制,社区工作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其次是解决有房办事的问题。由于我区是老城区,载体小、硬件少、设施差,长期制约社区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社区“两房”建设工作,从2005年开始,到2006年年底前,老城区和新城区60个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分别达到150平方米和220平方米的标准。

1、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房”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推动力度。2004年底,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市区社区建设和“两房”建设工作。民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区政府专门召开全区社区工作会议、社区结对共建动员会议,认真落实文件精神及市委、市政府相关精神,形成全力推进社区“两房”建设的良好氛围。“两房”建设工作被分别列入2005年市、区两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区将2005年确定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年”。

2、调查研究,分类实施。市、区政府在各街道召开现场会,研究方案,督查进度,协调矛盾,推进工作。市政府丁市长走进60个社区,对每个社区的建设,均提出了具体要求,市民政局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到各个社区,现场办公,落实责任,解决问题。区专门成立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牵头组织、协调、督查“两房”建设日常事务。区委、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区社区“两房”情况进行详细调研,排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区“两房”建设办公室、各街道、社区根据“一居一策、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与有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确定社区用房达标方案。即:对面积达标、具备条件的社区进行扩建,为创建精品、特色社区打好硬件基础;对房屋比较分散的社区,加大调剂整合力度,集聚资源,满足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的需要;对无社区用房或面积不达标的老城区社区,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建房、购房或租房;对老城区改造中拆迁的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按照就近便民的原则,落实重建方案;对单位型社区由单位负责解决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

3、结对共建,形成合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分别开展了市、区机关部门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市、区机关部门、单位与社区结成共建对子,按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帮助结对社区解决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落后的问题,着重填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市、区机关部门把支持社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动与街道、社区之间加强联系,落实共建措施,推动工作开展。

4、积极参与,发挥职能。社区建设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找准与社区工作的结合点,加强对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区发改委在社区用房建设工作中积极配合办理建房手续,减化审批程序,减免有关规费,用实际行动支持社区建设工作。区民政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狠抓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同时,全力推进社区硬件改造工作,努力为社区和社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我区的社区“两房”建设,经市、区两级政府强势推进,机关部门互动,群众积极参与,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据统计,全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原有面积4308.3平方米,新增面积共计7228平方米,社区办公、活动用房面积已达11536.3平方米。先后投入资金735万元,其中,共建单位帮扶资金265万元,社区自筹资金210万元,市、区两级政府投入资金以及减免各类费用260万元。目前已有54家社区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

二、以规范化管理为抓手,创建“星级社区”

一是统一挂牌,体现特色。为体现××特色,方便群众办事,我们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社区标

识,最终确定以梅花(泰州市花)为主体、内含由汉字“人”和字母HL(“××”拼音第一个字母)构成的房屋图案,整个标识寓意着社区给居民群众带来家庭一样的关怀和温馨。同时,对全区60个社区统一制作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牌子,明确规定社区门前只悬挂这两块牌子,规范社区挂牌和标识。

二是打造亮点,提升品位。为了规范社区管理,创

新工作特色,我们紧紧围绕“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星级社区创建评比活动的意见》,从“硬件足、功能优、组织强、制度全、成效好”等五个方面,对“星级社区”创建标准进行了明确,在创特色社区上下功夫。我区选择了10个社区,各创特色,形成亮点,收效明显。目前在社区服务、义务值勤、社区帮教、社区减灾形成特色。今年上半年,经初步验收,全区分别有24个、10个、2个社区达到了二星级社区、三星级社区和四星级社区标准,已上报区政府,待批准后统一挂牌、奖励。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社区5000元,三星级社区8000元,四星级社区10000元。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去年12月份,我们与区委组织部一起,分三批对全区260名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书记、主任、干事进行培训,培训采取半封闭式方式进行,聘请职大教师及省、市、区有关领导和专家结合我区社区特点进行专题授课;培训内容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社区业务课、实际经验课,主要涉及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社区工作概论、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管理法规等。通过培训,提高了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以社会化服务为重点,完善社区功能

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衡量社区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社区建设要始终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大社区、大服务的发展要求。

一是构建社区服务平台。2005年,市民政局把城西街道作为省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单位,投入建设资金60万元,构建了以城西街道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为主,基层社区站“事务受理室”为辅,利用政府公用信息网络资源,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网络平台、语音平台和平面资讯为载体,以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为内容的社区建设平台,全面提高在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卫生医疗、计生指导、助残康复、家政服务、健身娱乐、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综合服务水平。经过市、区两级民政、财政部门的指导、督办、检查,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7月初顺利通过了省民政厅的验收。

二是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据统计,目前我区由社区管理的党员人数已近5000多人,通过“两房”建设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社区党员的活动阵地。各社区党组织组织党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正常了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使社区党员有了家的感觉。特别是通过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创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完善党建工作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党员基础工作台帐和工作档案,做到基本情况清,具体流向明,管理措施实。依托党组织扎实开展一些贴近社区工作实际、富有成效的便民服务,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三是全部建立“爱心超市”。针对扶贫帮困工作中存在的挂钩单位好的帮扶的多,挂钩单位差的帮扶的少的不平衡问题,将帮扶形式由原来的部门结对挂钩帮扶到户转变为统筹资金、物资,分类帮扶,把政府、部门、社会、企业、个人的爱心善举,整合到“爱心超市”这个平台上来,根据帮扶对象的贫困程度给予相应的帮助,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群众能够便捷地到“爱心超市”来选择、领取自己生活需要的物品。到目前为止,城区6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建成“爱心超市”。

四是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各社区坚持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突破口,不断扩大服务对象,扩展服务项目。目前各社区均建立了社区服务站,开设各类服务网点518个。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98支,近5000名志愿者参与社区互助活动,社区服务基本形成布局网络化、服务系列化、项目多样化的格局。为满足“孤老病残”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各街道及社区建成特殊服务设施102处,提供收寄养、医疗康复、保健等服务。

××区社区建设工作受到了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五月份,在全省召开的和谐村镇社区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书面交流。

篇7:用爱心构建温馨的家园

“创建温馨和谐家园,构建多元融合社区文化”是笔者所在公司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为此,无论是春暖花开的三月,还是雪花纷飞的新年,公司都会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社区文化活动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业主的需要

社区活动的组织要尽可能增加业主的参与性,如果不符合业主的兴趣,参与的人很少,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所以既要充分考虑业主年龄和文化层次,还要不断创新,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业主参与的积极性。

儿童是家庭欢乐之源,也是家庭和社区最活跃的成员,经常性地举办寓教于乐的儿童文化活动,是带动全家参与共建文明社区的最有效方法。公司管理的小区居住着一些外国小朋友,为了让他们在中国也能度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公司举办了“北京是我家”主题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小朋友与中国孩子同台表演,共同游戏,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多种文化的交流。此外,“爱我家园”儿童摄影比赛、“红绿蓝亲子园”潜能开发、“元霄节灯迷游园会”等益智类文化活动,总能得到孩子们的热烈响应,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又带动着家长的积极参与。

城市生活中子女工作忙碌,老年人在家难免有些寂寞,有的老年人因为缺乏同社会接触的机会,思维较为封闭,因此满足老年人的爱好,愉悦老年人的心情便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司每年组织老年人春季踏青,秋季采摘,九九登高,共赏奇花异草,增进交流沟通,欢歌笑语回荡在青山秀水之间,老年人真正体会到“老有所乐”,体味到社区“大家庭”的欢乐。

二、社区文化活动要突出时代特征,提升文化内涵

现代社区文化的主题是绿色、健康、娱乐、休闲。社区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园区的空间优势和硬件设施,对有共同爱好的人群加以组织,对文化活动内容加以引导。文化活动不仅是业主聚在一起,大家热闹热闹就成功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要不断注入文化内涵,营造高尚社区氛围,培养业主公民意识、环保意识、自治意识、与时代同步的参与意识,提高社区业主的生活品味和文化素养,增强业主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好范文版权所有

公司管理的一个高档公寓项目,居住着不少国际友人,“北京是我家”的主题社区文化活动,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国际名琴施坦威优美的琴声在明亮、典雅的大堂飘荡,金色的鱼儿在绿树红花掩映的溪流中淌洋,爱尔兰女孩在洁白的琴键上飞快弹奏,来自阿根廷的男孩也跃跃欲试,一对法国新婚夫妇夫唱妇随,新娘琴声相伴,新郎一曲《今夜无人入眠》唱出深情爱意,一曲肖邦的《小夜曲》,一段民族的《化蝶》,西方艺术和中华民族艺术同台交流,多元文化互动营造了高尚文化氛围。

三、社区文化活动要烘托节日气氛,为业主生活提供方便

节假日是亲朋好友相聚,放松心情,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用鲜花装点社区,用精彩的文艺节目提升节日文化生活品质,用特色服务丰富业主的节日生活,既能满足业主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业主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使业主度过轻松、愉悦、欢乐、祥和的节日。

中秋节到了,这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公司为业主举办了“天涯共此时”中秋晚会,欣赏着蒙古草原的民族歌舞,品尝着来自草原的风味美食,一户业主主动要求与专业演员同台竞艺,丈夫一曲《天堂》把人们带到了美丽辽阔的草原,妻子、女儿翩翩起舞相伴,好一幅其乐融融、共度中秋佳节的美丽画卷。

圣诞节到了,雪花飘飘,铃儿叮当,公司的圣诞老人带着雪妹妹给远离祖国的外国小朋友带来了圣诞礼物和新年祝福,中国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哇!真的有圣诞老人呀……

春节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业主和公司员工一起包饺子,看京剧,你表演一个魔术,我来一段民族舞蹈,欢乐、融洽、祥和的节日气氛增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融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缩短了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的距离。

进入夏季,白天的酷热蒸发了人们所有外出活动的念头。夕阳西下,置身精心装点的文化广场,品尝着清爽的啤酒和丰盛的美食,欣赏着露天电影,公司举办的“盛夏烧烤晚会”为业主解除了一天的烦闷,使业主在家园内享受到夏日夜晚的惬意。

年轻人代表着青春、活力和时尚,但白天工作比较忙,下班后再出去健身,既浪费时间,又会增加费用。如何让年轻业主不出园区就找到自已喜欢的活动呢?公司各个管理项目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健康有益的健身娱乐活动,瑜珈训练班、跆拳道训练班、游泳比赛、羽毛球俱乐部、青春季健康行,科技会展中心的健身俱乐部等为业主在园区健身、休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和品牌经营的延伸。健康的身心,时尚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居关系,多元融合的社区文化需要长期系统的经营,文明高

上一篇:法律是什么读书笔记下一篇:信息处理技术员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