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2知识点梳理

2024-04-26

政治必修2知识点梳理(共9篇)

篇1:政治必修2知识点梳理

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识别的关键信息: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从??中得到经验或总结教训,指导实践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识别的关键信息: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思想、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

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信息:在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用??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

4.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识别的关键信息: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识别的关键信息: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

篇2:政治必修2知识点梳理

1.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信息: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统一/意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空间相邻??/左邻右舍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识别的关键信息:顾全大局/国家与各地区或某地区、国家与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与某一阶段之间的关系/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强调的是相互配合、整体实力,要培养队员集体意识、全局观念/事关全局/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东、中、西部与全国/组成部分/环节/全局、大局、局部/三农工作与全国工作/地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分裂、独立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识别的关键信息: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统筹全局、统筹规划/整体布局、重视整体的功能/一定的顺序和方向、秩序/安排、组织/相互配合、利益最大化

2.发展观

(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信息:创新精神/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促进新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完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促进新事物成长、支持和拥护新事物/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长远利益,战略高度/从??到??的发展过程(上升、前进)/面向未来,为了子孙后代/具有前瞻性,科学预测/推陈出新/新陈代谢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克服困难

识别的关键信息:某事物成长经历艰难困苦的过程,最终取得胜利/在挫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严峻挑战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质变

识别的关键信息:??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有计划、分阶段或分步骤实施/优化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或产业升级/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一次次/从??做起/一蹴而就/过度/急于求成

(4)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信息: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等

3.矛盾观

(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①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信息:一方面,另一方面/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科学(核技术、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又??/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和而不同/??变成、转化为??/居安思危/正视、化解矛盾,面对现实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识别的关键信息:具有不同(特点)/存在着差别或差异/区别对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不同条件下、不同情况下或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不同的对策、策略或政策/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特色农业、特色经济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新情况、新形势下的新特点/办事情要有针对性/发挥??独特优势/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量身定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符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优势/多样性/区别、差异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信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指导/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既学习借鉴别人有益经验,又进行自主创新/典型示范/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不照抄照搬、生搬硬套/解剖麻雀/同与异(既相同,又不同)

(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信息:抓重点/抓中心/把??作为重中之重/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抓重点/把??作为第一要务/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口/根本/骨干力量/核心/首位/协调发展/舍本逐末

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关键词: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反对单打一

(6)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信息:以??为主体/以??为主导/经济形势、国际局势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好的/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因小失大/权衡利弊得失,分清主流与支流/巨大成绩??存在不足(困难和问题)/判断性质、辨清方向、识大局/总体上、总的来看,还有??问题/评价人的功与过/评价工作的得与失/防微杜渐

篇3:政治必修2知识点梳理

一、让教材更严谨、规范

1.概述应完整

以我国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职位为例。教材P17页的“相关链接”意在让学生明确各种选举方式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但内容概括却不够完整,遗漏了不少重要岗位。该“相关链接”指出,“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这样的表达固然不错,却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映象,即只有这些职位是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事实上,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领导人员、地方国家司法机关领导人员是由同一级人民大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除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大根据国家主席提名进行表决后任命)以外,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这些选举都属于间接选举。因此,建议将教材中的相关表述改为:“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领导人员、各级国家司法机关领导人员、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由间接选举产生。”

2.表达应规范

以教材照片说明中的领导人身份介绍为例。教材对领导人身份介绍存在着格式不统一的情况,如P88的一幅图片说明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早餐会”,P93的一幅图片说明是“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P104则是“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会议”。这种不统一,会给人留下随意的感觉。

课本照片说明中的领导人称谓还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易使读者产生误解。如“1972年,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P107),这一照片说明,由于没有规范标注毛泽东的职务,加上书中其他照片说明中的“主席”一般是指“国家主席”,就使不少学生认为毛泽东是当时的国家主席。其实,由于历史原因,从1966年开始我国的国家主席一职是缺位的,1975年宪法还一度取消了国家主席职位,直至1982年宪法才重新设立这一职位。由此可见,当时的毛泽东不是国家主席,而是中共中央主席,所以建议课本将这句说明改为:“1972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针对上述现象,建议课本依据照片所反映的事件对照片中领导人的身份作出格式统一的说明。如果在课本编写或使用时,领导人已经卸任,可以考虑标注领导人任职的时间,如“国家主席胡锦涛(2003~2013) 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会议”;也可以在照片说明中写明事件或活动的具体时间,如“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讲话”(P106)。

当然,也可以统一取消照片中人物的身份说明,这样既可以减少标注的不规范,还可以使说明文字更加简洁。

3.行文应严谨

我国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存在着许多不同。教材在这些方面应加强行文的严谨性,以减少学生的疑惑甚至误解。建议编者在课本引言“致同学们”中通过恰当的文字对此加以说明,以使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的概念与事实。

二、让教材更贴近生活、符合事实

1.能准确呈现事实

以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历程”为例。教材P23用图示的形式,展现了从1981年广西合寨村成立“村民委员会”,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再到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的“基层民主自治历程”,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产生和发展轨迹。但该图示以1981年作为起始时间,却会使教师和学生产生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基层民主自治的误解。事实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12月就制定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该条例在第一条中即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性的居民组织。”

尽管广西合寨村是我国的村民自治“第一村”,但“基层民主自治”包含了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两个方面,因此广西合寨村并非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第一村”,故而建议教材在上述图示中,将我国基层 民主自治 的历程从1981年前推至1954年。

2.能有效解读生活

以教材对“立法权”的界定为例。教材P56在介绍“立法权”时指出:“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应该说,这一界定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其与现实政治生活存在着不符之处,或者说这一界定不能有效解读现实政治生活。

2014年广东省高考文综卷的第30题之所以引起全国高中政治教师的热议,原因就在于,题中所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2月27日通过表决,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根据教材的界定,难以判断其属于行使“立法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就这两个决定草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作说明时指出:“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十分必要的。”可见,从现实政治生活角度看,这一行为属于立法行为,这一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可以说,正是这道高考题,才使许多教师知道了在政治生活中,行使立法权还包括制定法律以外的其他情形。

因此,为了使教材更准确地反映和解读现实政治生活,减少师生的困惑,建议教材将“立法权”界定为:“主要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同时也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以及以立法形式作出重大决定的权力。”同时,设置“相关链接”,用实例加以说明。

三、让教材更便于学生学习

1.充实重难点内容

以“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这部分内容为例。无论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的角度,都对组织经济建设职能的四个具体表现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感到不好理解。问题主要有两个:既然是“社会”管理,为什么将它归之于经济建设职能?既然政府职能中还有与“经济建设职能”并列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经济建设职能中为什么还有“公共服务”这一内容,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的处理办法一般就是向学生强调,经济建设职能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是面向经济生活的。这样解释尽管正确,但还是难以帮助学生把握其具体表现。因此,建议课本能够对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也包括“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主要表现作出简要的归纳。

同时建议教材在此强调政府要正确地发挥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政府与市场构成了一对矛盾。怎样恰如其分地发挥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政府与市场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建议课本在这部分内容的最后加上如下文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而政府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时,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防止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理顺知识间关系

以“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一框为例。该框的第一目是情境导入;第二目讲述了依法行政的含义、必要性、意义和具体要求;第三目首先明确了“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然后讲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具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向我提出如下问题:“依法行政”与“政府权力行使”是什么关系———两者是一回事,即政府权力行使的环节就是依法行政的环节?还是“依法行政”仅是指政府权力行使中的“执行”这一环节?

两种理解似乎都说得通。通过查阅百度百科中“行政”的定义———行政主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等特定手段发生作用的活动。我觉得“行政”与“政府行使权力”可视为基本相同的概念。同时,将该框标题(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与该框主题(依法行政)结合起来看,“政府行使权力”与“行政”应是两个基本一致的概念,“依法”则是对“行使权力”或“行政”的基本要求。基于此,为更好地明晰两者关系,建议将这一框的标题改为———政府权力的行使:依法行政,并按照三个环节的逻辑顺序,对其结构作如下调整:

第一目不变。第二目的标题建议改为“依法行政意义重大”,内容包括依法行政的含义、主要环节、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目的标题建议改为“依法行政需要正确决策”,内容主要是“决策”环节的有关内容。第四目的标题建议改为“依法行政重在执行”,内容主要包括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在这一目的结束处,可以通过过渡语,自然引出下一框内容———“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即政府权力行使的“监督”环节。这样调整,就使政府权力行使(依法行政)的三个主要环节理顺且完整了。

四、让教材更有说服力

以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为例。这一探究活动乃至整个《政治生活》,都运用了较大的篇幅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但据不少教师反映,在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看似理直气壮,学生未必心服口服。究其原因,也与课本相关内容的空洞无味有一定关系。

因而笔者建议教材在“综合探究”中,从三个方面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对中国发展进步的保障作用。一是通过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同时还可用事实说明西方政治制度的缺陷以及当今部分中东国家推行西方政治制度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呈现的数据和事实要准确、生动、精炼,有冲击力和说服力,要注意纵向和横向数据和事实的对比。二是列举中外政治家、学者和媒体对我国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优越性的评价、报道及研究成果。呈现的观点要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三是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现行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中的不足,介绍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措施和成果,呈现的内容要客观、有力。

摘要:2013年第五版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相对于第四版而言,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仍需要从让教材更严谨、规范,让教材更贴近生活、符合事实,让教材更便于学生学习,让教材更具有说服力等方面继续修订和完善。

关键词:《政治生活》,修订建议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N].北京日报(第一版),2014-02-26.

篇4:必修2 第一单元梳理与拓展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煤屑(xuè) 袅娜(niǎo) 鹢首(yì) 迷迷糊糊(hu)

B.笼罩(lǒng) 颤动(zhàn) 霎时(shà) 蓊蓊郁郁(wěng)

C.混沌(hùn) 夹袄(jiā) 房檩(lǐn) 平平仄仄(zè)

D.囚系(xì) 茎叶(jìng) 猗郁(qí) 涸辙之鲋(zh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宛然 渺茫 风致 无精打彩

B.掂记 弦律 嬉游 不能自已

C.箫索 训鸽 喇叭 疏疏落落

D.落寞 颂赞 婆娑 急不遐择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______________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

②开始见到过一个茶庄,等到顺着茶庄背后的山路翻过山,就再也见不到房舍。山外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见,一时______________出无数奇丽的山石。

③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诗兴大发,要在这儿离群索居,独享自然,然而,他们终于没有久住,我想,多半是因为无法______________荒山夜雨时可怖的氛围。

④倘能时时忧虑着最大的不幸,那么在较小的不幸来临的时候往往可以______________。

A.迅速 显露 忍耐 镇定自若

B.疾速 闪现 享受 随遇而安

C.快捷 浮现 忍受 若无其事

D.迅捷 涌动 消受 安之若素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新父子亲情互动趣味真实感动记录片《爸爸去哪儿》22点在湖南卫视播出,首播后不仅收获了双网第一的好成绩,并登上各大门户网站版面,全民瞩目亲情。

B.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C.画面还显示,习近平身后立着中国国旗,背景墙正中是一幅巨大的长城画作,两侧都是书架,错落摆放了四张照片。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家》中的高觉新是处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时期的一个典型形象。他既同情支持弟弟们的反封建斗争,但又无法放掉高家的事业,只能选择“作揖主义”哲学,最后爱情丧失,妻子死于非命,理想幻灭。

B.鲁迅曾说,他的小说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如《孔乙己》,通过对落后群众的讥讽与嘲笑,进行严肃的思考,探索“疗救”的方法,改造病态的社会。

C.《诗经》中的“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大雅》多为宴饮所作,《小雅》多为个人抒怀。固然多半是贵族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采薇》。

D.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我们可以看到狄更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不幸进行犀利的剖析,感受到他爱憎分明的写作特点,体会到他对社会底层平民生活状态的真诚关注。

6.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用“/”在需标点处标明)不超过10处。

洪经略南征凯旋至金陵醮荐阵亡将士有旧门人谒见拜已即呈文艺洪久厌文事辞以昏眊其人云“但凡坐听,容某诵达上闻。”遂探袖出文,抗声朗读,乃故明思宗御制祭洪辽阳死难文也。读毕,大哭而去。

(《聊斋志异·三朝元老》)

二、阅读理解(共20分,共4题)

高 邮

汪曾祺 汪 朗

汪朗读大学时去外地报社实习,将结束时有信来,详详细细地告诉家里他动身的时间、路线,大概的车次,之后,一下子没有讯息,十天半月里竟不知去向。妈慌了,让我们每天查阅他沿途经过的那些地方的报纸,看看有什么天灾人祸可能殃及她的儿子。爸也查地图,一看经过南京,便沉住了气,安慰妈说:“这家伙不会去镇江看我姐姐吧?”又过了几日,还是没消息。妈见了熟人就紧张兮兮地通报:我儿子失踪了!

终于来了一封电报:×月×日×时×次×车厢到京。看看发报地址,高邮!爸乐了:这小子,真行!

我奉命接站。汪朗站在站台上朝我傻笑,身边一堆行李,筐子篓子之类。我也傻笑,因为他和几个月前离开北京时相比,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剃了一个黑白分明的盖儿头,更显得脑袋大;脚下穿了一双皮条编制的“草鞋”,虽说透着结实,但是又肥又蠢,一望便知是乡下货色。哎,整个人完全就是一副久不进城的乡下人模样!

一进家门,汪朝喊:哟嗬,这是谁家的阿毛呀?妈心疼地抱怨:钻到那么个地方,连个招呼都不打!爸不远不近地上上下下打量着儿子,满脸都是笑纹,眼睛都乐成一条缝了!他用褒奖的口气说:不赖!是个高邮孩子!

汪朗一边拆筐卸篓,给我们看那些土特产,一边忙不迭地谈高邮。原来,他去镇江看望大姑姑,姑侄俩一拍即合,便一道回了老家。老家那些我们从未听说过的人,在这家伙嘴里都成了至亲至爱。他自自然然地说“奶奶”(爸的二任继母)怎样,“姑姑们”怎样,“叔叔”和“表弟表妹”怎样,一大帮子人被他掰得头头是道,俨然已成为一家儿的!我们觉得汪朗的热烈让人不大能吸收,只有爸着着实实地被他感染了,仔细地听他说,脸上泛着兴奋的红光,虽然能看出来,他对汪朗的叙述并不完全了然。

好几天过去了,汪朗回乡的兴奋已经降了不少温度,爸却更像一个不倦的挖宝人,变着法儿从儿子嘴里掏出更多的“高邮”,他屁颠屁颠地跟在汪朗后面问这问那,让人觉得怪可笑的。爸有一次很不平衡地跟我叨咕:我的家乡,我还没回,倒让这家伙抢了先!

nlc202309011946

汪朗回过老家后,各种表格中的“籍贯”都由“北京”改成了“江苏高邮”。我把这个发现告诉爸妈。妈笑着说,倒学会认祖归宗了!爸替儿子理直气壮:本来嘛!

终于,1981年初秋,受高邮市政府的邀请,爸回到了他魂牵梦萦、阔别了42年的故乡高邮。出发前他掩饰不住的那股子欣喜劲儿,真如一个赤子将投进母亲的怀抱。

江苏电视台为爸拍了一部电视片《梦故乡》。我记得那次周末回家,爸急不可待地要放这部片子的录相带给我们看。汪朝笑他:老头儿看过了又要看,几遍才算够?看片子的时候,我们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诨,说爸“表现不俗,可以评一个最佳男主角”,可是没有像以往一样听到他反抗的声音。我回头看,一下子惊呆了:爸直直地盯着屏幕,眼中汪汪是饱含着泪,瞬间,泪水沿着面颊直淌下来!

爸去世以后,我们兄妹商量,在他的墓碑上写些什么呢?想来想去,决定了,就写:高邮汪曾祺。

(节选自汪朗、汪明、汪朝合著《老头儿汪曾祺》)

【注】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代表,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大淖记事》《受戒》等,都以故乡高邮为背景。

7. 下列有关作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汪朗失踪了,母亲紧张兮兮,逢人就打听儿子的下落;父亲则沉住气,安慰母亲,推算儿子应是回高邮看望家乡亲人去了。

B. 汪朗回家变更了形象,带来了故乡的特产和亲人们的消息,让多年没有回过故乡的父亲既兴奋又嫉妒。

C. 父亲在42年后重返家乡高邮,回家后让家人观看为他拍摄的电视片《梦故乡》,被我们的戏谑气得老泪纵横。

D. 这篇节选文章以汪朗为主要人物,描述了他回家乡以及回北京后的种种情况,带给家人惊叹和父亲惊喜。

E. 这篇节选文章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既展现父亲对故乡深挚的热爱,又展现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8. 下面这两段文字,作者运用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1)爸不远不近地上上下下打量着儿子,满脸都是笑纹,眼睛都乐成一条缝了!他用褒奖的口气说:不赖!是个高邮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直直地盯着屏幕,眼中汪汪是饱含着泪,瞬间,泪水沿着面颊直淌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为什么汪曾祺去世后,他的儿女们决定只在他的墓碑上刻下“高邮 汪曾祺”的字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本文重在对亲情的展现,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亲情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2分,共4题)

11. 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4分)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根据下面欧阳修《采桑子》描写诗歌画面。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少于50字。(8分)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nlc202309011946

【注】 (1)群芳:百花。(2)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3)阑干:横斜,纵横交错。(4)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利用《故都的秋》或者《荷塘月色》中的意象,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重新写一首小令。(4分)

天净沙·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

古道西风瘦马。____________________

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断肠人在天涯。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案。(6分)

王争艳,女,汉族,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从医25年来,她坚守“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的理念。病人们送给了王争艳一个外号,叫“青霉素医生”。这个外号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她看病便宜,二是赞誉她行医干净。曾经有武汉的一家媒体为了调查王争艳“小处方”的真实性,专门抽查了王争艳2008年、2009年封存的处方,结果发现,平均值只有55块钱,最小的处方只有两角七分钱。

作为同济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王争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利用扎实的视、触、叩、听基本功,诊断出仪器都难以查出来的病。她多次放弃高薪岗位,扎根基层,坚守清贫,坚持把给患者治好病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把给基层群众带来健康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经常替患者垫付挂号费、药费。如今年过60的她已退休,但是退休后的王争艳,比退休前更忙了,除了每天坐诊外,她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带领“王争艳工作室”的20名医生,走街串巷,为社区百姓送医送药。

要求:请你为王争艳医生写一段颁奖词,语言简明、连贯、有文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共40分,共1题)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晶莹玉洁的雪是雨的精灵。瑞雪兆丰年,年前的雪下得越大,来年的收成就越多。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能粉妆玉砌世界,也能阻断交通、摧树毁屋。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

篇5: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知识点梳理

◆布雷顿森林体系

1、含义: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2、背景:

①二战后,西欧(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②美国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过程: 1944年7月,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规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成立,由美国人担任主要职务,拥有对这两个机构的绝对控制权。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这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

4、评价:

积极: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篇6: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梳理整合

①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引起质变,而且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质变又为新了量变开辟道路,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由此循环,不断前进。

篇7: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小结

(1)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2)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3)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4)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5)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6)是中华文化之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命脉。

(7)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篇8:知识梳理

二、理解下列成语

1.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 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2. 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3. 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 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

4. 故弄玄虚:故意地玩弄花招, 使人莫测高深。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5. 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6. 橘化为枳:比喻人或事物因外在条件的改变而向坏的方向转化。

三、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1.《枣核》:作者萧乾, 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原名萧炳乾, 曾用名萧若萍。代表作有《美国点滴》, 译著有《好兵帅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等。

2.《最后一课》:作者都德, 法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磨坊书简》, 长篇小说《小东西》《小弗罗蒙和大里斯勒》等。

3.《晏子春秋》:作者不详, 它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

四、背诵下列语句

1.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2.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山泉在呜咽, 像波涛在澎湃。

3.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4.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5.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6.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五、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1. 通假字

(1) 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 什么)

(2) 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 开玩笑)

2. 词类活用

(1) 晏子将使楚 (名词用作动词, 出使)

(2) 吾欲辱之 (使动用法, 使……受到侮辱)

3. 古今异义

(1) 何坐

古:犯罪今: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 支持身体重量。

(2) 其实味不同

古:它的果实今: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承上文, 多含转折意)

(3) 寡人反取病焉

古:辱今: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

(4) 避席对曰

古:座位今:用苇篾、竹篾、草等编织成的片状物。

4. 一词多义

(1) 为其来也 (相当于“于”, 可解释为“当”) /生于淮北则为枳 (是, 成为) /缚者曷为者也 (做, 干)

(2) 楚王闻之 (代词, 指晏婴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 /吾欲辱之 (代词, 指晏婴) /婴闻之 (代词, 这样的事, 指“橘化为枳”这件事)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助词, 的)

5. 重要句子翻译

(1) 吏二缚一人诣王。

翻译: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2) 齐人固善盗乎?

翻译: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3)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翻译: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 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4)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翻译: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5) 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

翻译: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 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六、古诗名句赏析

1.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意思:感伤时事, 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 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赏析:句子中的“溅”“惊”二字用得妙, 它们都是使动用法, 即花使我的泪水飞溅, 鸟使我的心灵惊悸。准确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家园残败、亲人别离的痛苦心情。

2.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意思: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然连续不断, 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赏析:“连三月”写战祸时间之长, “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实地反映了战祸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的人们思念离散的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3.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意思: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 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

赏析:诗人运用“曲笔”的手法, 明写“歌女”, 实指封建统治者, 寓议论于形象的描写之中, 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 揭露了统治阶级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

4.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意思:深夜睡在床上, 听着风吹雨打声, 梦中又来到铁骑飞跃冰河的战场。

赏析:这两句诗由现实转入梦境, 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一生追求理想、力主抗金、收复失地的愿望, 以及烈士暮年壮志难酬的哀痛心情。

5.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意思: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 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伶仃。

赏析:诗人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 显得极为巧妙新奇, 堪称千古神奇的一联绝对。

6.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自古以来活在世上的人谁能不死?要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篇9:必修2 第三单元梳理与拓展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窈(ǎo)然 修禊(xì) 庐冢zhǒng) 流觞(shāng)曲水

B. 嫠(lí)妇 蜉(fú)蝣 彭殇(shāng) 冯(féng)虚御风

C. 癸(guǐ)丑 愀(qiǎo)然 舳(zhú)舻 无物相(xiàng)之

D. 江渚(zhǔ) 枕藉(jí) 匏(páo)樽 一叶扁(piān)舟

2. 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清流急湍 畅叙幽情 酾酒临江 扣弦而歌

B. 世殊事异 幽暗昏惑 放浪形骸 旌旗蔽空

C. 情随事迁 余音袅袅 幽壑潜蛟 横搠赋诗

D. 杯盘狼籍 沧海一粟 游目聘怀 举酒属客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悟言一室之内 B.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C. 长乐王回深父 D.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不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2分)

A. 徘徊于斗牛之间 凌万顷之茫然

B.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C.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亦将有感于斯文

D. 列坐其次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字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侣鱼虾而友麋鹿 泣孤舟之嫠妇

B.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 火尚足以明也 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 死生亦大矣 常在于险远

6. 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 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然力足以至焉

A. 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

B. 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

C. 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

D. 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

7. 默写。(4分,每句1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又何羡乎?

8. 注意句中加点的词,翻译下面语句。(7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共7分,共4题)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B. 而又不随以怠 怠,怠慢

C. 无物以相之 相,辅助

nlc202309011946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B.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1. 下列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这一项的是( )(2分)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12. 填写文中横线上的语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三、阅读理解(二)(共18分,共5题)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 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今浙江桐庐城南三十里处,属富春江。两岸青山相对,江中水流湍急。严陵,即严光,他不愿辅佐汉光武帝而隐居富春江边。

13. (1)“鱼翻藻鉴,鹭点烟汀”中哪两个词用得最好?好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内容,说说最后三句的意义及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14~17题。(12分)

钱塘勤上人诗集叙

苏 轼

昔翟公罢廷尉,宾客无一人至者。其后复用,宾客欲往。翟公大书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世以为口实。然余尝薄其为人,以为客则陋矣,而公之所以待客者,独不为小哉?

故太子少师欧阳公好士,为天下第一。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甚于士之求公。以故尽致天下豪俊,自庸众人以显于世者固多矣。然士之负于公者亦时有。盖尝慨然太息,以人之难知,为好士者之戒。意公之于士,自是少倦。而其退老于颍水之上,余往见之,则犹论士之贤者,唯恐其不闻于世也;至于负己者,则曰“是罪在我,非其过。”

翟公之客,负之于死生贵贱之间,而公之士,叛公于瞬息俄顷之际。翟公罪客,而公罪己,与士益厚,贤于古人远矣。公不喜佛老,其徒有治诗书学仁义之说者,必引而进之。佛者惠勤,从公游三十余年,公常称之为聪明才智有学问者,尤长于诗。公薨于汝阴,余哭之于其室。其后见之,语及于公,未尝不涕泣也。勤固无求于世,而公又非有德于勤者,其所以涕泣不忘,岂为利也哉。余然后益知勤之贤。使其得列于士大夫之间而从事于功名,其不负公也审矣。

熙宁七年,余自钱塘将赴高密,勤出其诗若干篇,求余文以传于世。余以为诗非待文而传者也,若其为人之大略,则非斯文莫之传也。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属于表示被动的一项是( )(2分)

A. 意公之于士,自是少倦

B. 公之士,叛公于瞬息俄顷之际

C. 唯恐其不闻于世也

D. 与士益厚,贤于古人远矣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火尚足以明也

A. 然余尝薄其为人

B. 而公之所以待客者,独不为小哉

C. 意公之于士,自是少倦

D. 余然后益知勤之贤

16.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翟公复职后拒绝与原来的宾客往来,苏轼认为他的气量太狭小了。

B. 士人背叛欧阳公,欧阳公毫不在意,只言“是罪在我,非其过”。

C. 欧阳公虽赞赏惠勤,但因不喜佛老而没有向朝廷推荐惠勤为官。

D. 苏轼写此序,重点不在说明惠勤诗好,而在于展现他人品之正。

1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nlc202309011946

(1)而其退老于颍水之上,余往见之,则犹论士之贤者,唯恐其不闻于世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勤固无求于世,而公又非有德于勤者,其所以涕泣不忘,岂为利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题,每小题4分)

18. 2011年12月9日,武汉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在冠名权拍卖中被“周黑鸭”获得,6年冠名权共价值约500万元。2012年11月13日,一张周黑鸭冠名的图片发表在微博上, 并配有文字“各位乘客您好,周黑鸭·江汉路到了,请您拿好手中的鸭脖子,依次从左边车门下车”,立刻引起了网友热议。你对这种冠名方式持什么态度?请写一则博文,发表到你的微博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回顾课文《琵琶行》中的相关内容,为女主人公写一则简单的个人信息卡片。(每项1分,共4分)

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籍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寄居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属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收入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全国,对我国古代的建筑、地理、水文等都有独到见解,其作品《徐霞客游记》更是游记中的典范。但是,他穿越到当代,却不知如何续写《徐霞客游记》了。结合下图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注:他手中的书名是“徐霞客游记”)。(4分)

难倒徐霞客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2)穿越到当代中国的徐霞客请你为相关部门提两点建议,你该如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40分,共1题)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擦肩而过”在词典中一般解释是:(1)双方近距离相对而过(差点碰着或差点遇上)。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2)遭遇。引申为本来有可能得到的(好东西)或遭遇的(坏东西)却没有得到或遭遇。擦:挨。挨着肩而溜走。一般指没有抓住机会。

对于这个词语,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思考?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上一篇:大仙庙社区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半年总结下一篇:乡镇“三农”工作阶段分析会议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