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地区煤矿管理之我见

2024-04-21

云贵地区煤矿管理之我见(共8篇)

篇1:云贵地区煤矿管理之我见

云贵地区煤矿管理之我见

董荣彬

我在云南、贵州的地方煤矿工作了二年多,积累了一些经验,得出了一些结论,为更好地让用人单位了解我,也让用我的单位作为煤矿管理之参考,现将我的管理经验和认识论述如下:

一、做好和煤矿所在地政府、行管、村民和村民委员会的沟通,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一个温和的气候

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首先要端正态度,要想到自己是来求财的,做到靠近人、了解人、相信人、尊重人、抬举人、顺从人。

靠近人就是要主动去和一切与煤矿有业务关系的部门和人接触,拜访山头乃第一要务,且面面俱到,不可怠慢了任何部门和人。

了解人是要弄清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禁忌,掌握人的喜好和主要特点、特长,对关键人要弄清其主要社会关系,甚至要细到掌握人家的生日,为结交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信人就是要相信别人说的话,听别人说话要全心全意,要表露出你相信他、并且依靠他;

尊重人要做到知礼、懂礼、行礼,绝不可以貌取人,要一视同仁,握手要人人到位,端茶递烟要人人到位,要点头哈腰仰视人;与人交往切记真诚两字,万不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讨好人,回去就骂人。

抬举人要认真地把别人的长处说出来,特别是别人自己在你面前强调过的标榜自己的优点说出来。

顺从人是要重视政府、行管部门的意见,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提

出的要求,如准备了去做一定要快、不折不扣,要注意倾听农户的意见、满足农民的合理要求,顺从人但要不卑不亢,确保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二、按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要求,完善好相关证照和手续,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一个合法的环境

完善好相关证照和手续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作为一线管理人员在矿井的建设期要按照安全专篇的要求,完善好矿井的主要安全装备和设施、主要的峒室,按要求施工好主要的井巷,按要求做好相关的鉴定,按要求对相关人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建立、健全煤矿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好相关图纸、资料,为试运转验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使矿井能合法还有一项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完成安全评估、评价内容规定的工作。在云南基本每年一次安全评估、评价,贵州大约三年一次,安全评估、评价是对煤矿基础资料、安全系列化装备、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一次全面验收,作为煤矿管理的一线人员要按照验收的要求认真的检查和准备,确保在验收到来时能顺利过关。

三、做好煤矿领导班子的组建工作,重视一线技术人才的培育,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人才保障

矿长的选择是最关键的一环,一要认同公司,和公司保持一致;二要懂煤矿管理,针对不同的煤矿条件选择相应特长的人当矿长;三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四要有领导才干。

但有几种人是绝对不能让其当矿长的,一种是频繁跳槽的人;一

种是当矿长经常出事的人、出过大事故的人(受牵连而受处分的不在其列);还有一种是见钱就贪、见利就上的人、不把煤矿财产当回事的人。

矿长选好了,副职的选择也是很关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由矿长定好人选,公司或上级部门把关,矿长要有权利罢免副矿长,但矿长也要臵于副矿长的监督之下,矿上的大事要有讨论后才能决定,不允许矿长搞一言堂,这样有利于组建一个团结的领导集体。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云贵煤矿采、掘一线的技术人才短缺、电钳技工短缺、抽放瓦斯的钻工奇缺、防突技术工人奇缺、锚网支护技工奇缺、综采、综掘技工奇缺,有点这方面技术的人被挖来挖去,煤矿的质量标准化工作和技术水平很难提高。

解决缺技术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训,恒鼎公司是这样做的,是送到煤炭技校去培训的。但一个好的技工光靠学校是培养不出来的,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现场必须要有一至二年的甚至更长时间的磨练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技工。培养固然是根本,但没有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培养出来的人也会流失,在云贵有很多小煤矿老板就经常算这笔帐,培养一个技工要很长时间、要很高的成本,还不如用优厚的待遇直接把人才挖过来,这就使得技术人才的价格越炒越高,流动性也非常大。恒鼎是用逐年增加工龄工资和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办法,但实际效果还是不很好。

我想恒鼎所采取的办法是对路的,只是技术工人的待遇还有待提高,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恒鼎最大的缺点是领导班子很不稳定,让人没有归属感,人情淡薄,完全根据决策者的好恶来安排人,从不考虑员工的曾经贡献和对公司的忠诚。中国自古就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矿长被换了,这些技术工人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这个矿长挖来的,他们和他已经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一旦失衡,那这些人就会很容易地被别人挖走,这个时候待遇对他们来说不是太重要了。

领导班子的选择对与否,是人才管理的重要一环。一旦选错了人,这个人下来后受打击,有创伤,难愈合,这时要用感情去感动人,一个好的企业要有自已的文化,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员工,绝不可像国企一样当了领导就排除异己,要大度、包容,要考虑员工特别是老员工的曾经贡献。有了一支肯为企业出力的队伍、把企业当作家的队伍,就能留住人才、人尽其才,就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人才的保障。

四、抓好矿井的生产准备(采掘接替)工作,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矿井才能长治久安

要确保煤矿的健康发展抓好生产准备、保证采掘接替正常是关键。重采轻掘是短命行为,一个矿长合格与否是不能以一年的出煤多寡来判断的,要看矿井的采掘接续关系是否正常。

要确保采掘关系正常,首先要有公司或老板的支持,公司或老板在下达产量指标时要根据现状考虑,要鼓励煤矿抓好生产准备。

恒鼎公司有很多激励机制,比如对完成开拓进尺的矿井实行重奖等很多好的做法,但效果不是很好。我分析了一下,这和恒鼎的职工队伍不稳定有很大的关系,生产准备要有好的筹划,还要有过硬的职工队伍,一支本不稳定的队伍不可能过硬得起来。在恒鼎矿井开拓工

作大部分是用招投标的形式由招收来的队伍在做,按理说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就出在招投标上:一种是价格确实太低,投标人拿下标后转给没有资质的队伍来完成;别一种就是招投标有问题,挂羊头卖狗肉的中了标。至于内包就更是不行了,是一些乌合之众,没有几个技术工人,不可能拿出合格的质量和进尺。

而煤巷掘进的关联就更多了,在云贵的煤矿大都是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抓好瓦斯治理是抓好掘进的前提,在高瓦斯矿井瓦斯能治理好掘进进度就能上去。为了解决瓦斯这一瓶颈问题,除了在技术方案上要合理安排外,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钻工队伍,打好钻才能抽出瓦斯。除了打钻,还必须完善煤矿的瓦斯抽采系统,没有一个畅通的系统就不可能抽出瓦斯。

恒鼎在瓦斯治理上很高调,抽放泵很大,抽放管很粗,钻机很先进,防突参数测定仪要多少有多少,但是投入很大,效果不好。我分析了很久,得出结论是恒鼎缺少能打好钻的技工,没有钻孔的深度和数量是抽不出瓦斯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等米下锅,大部分矿井都是采掘接替紧张、失调严重,没有备用掘进面,打出了钻也没有时间抽,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抽不出瓦斯掘进速度就不可能上去,掘进上不去,接替就更紧张,就更不可能有抽瓦斯的时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老系统本身服务年限不长了,人们都期待新系统的形成后一次完成抽放系统的更新,而老系统的井巷小也不便于改造。所以抽放瓦斯要和生产方案联系起来考虑才对。

抓好支护管理、推广应用新的支护技术能有效地促进矿井的生产

准备工作。在云贵地区很多矿井的地质条件差、地压大,前掘后垮、变形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比较好的支护方式是煤巷锚网支护形式。此技术在国有煤矿是很成功的,但在云贵很缺乏煤巷锚杆支护的技工,培育并提高技工的薪酬是当务之急。

提高掘进速度是促进接替工作的最有效办法,要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的优势,现有的综合机械化掘进是最好的办法,但要因地制宜,要有熟练的技工。

抓好生产准备、确保采掘接续工作正常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系统工程,是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是煤矿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煤矿控制人要正确认识,稳妥安排。

五、抓好矿井的安全管理,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

煤矿第一把手或煤矿实际控制人必须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必须亲自主持召开安全办公会,要把通风瓦斯管理当作关键工作来抓:在瓦斯治理上遵循“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在瓦斯抽放上实行“多打孔、严封闭、综合抽”的办法,在通风瓦斯管理上做到“通风合理、系统可靠、监控有效、抽采达标、管理到位”。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要舍得在质量标准化方面的投入。安全投入是保障,涉及到安全上的设施、设备要不吝投入。矿领导跟班作业,带头遵章守纪,树立良好的按章办事的习惯。在生产指挥时要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氛围。企业文化是第一把手创造的,安全文化也是一样的,第一把手重视了动真格了才是文化,才能抓好煤矿的安全管理。

篇2:云贵地区煤矿管理之我见

当前我国主要能源是煤炭,而煤矿井下环境受到自然地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瓦斯、煤尘等对安全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外部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因此,对于没有相对优势的煤矿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煤矿企业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一、运用精细化管理 提升煤矿企业竞争力

精细化管理是当今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凡是管理先进、安全形势稳定、生产效率较高的矿井,都是企业管理规范、精细的矿井。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的煤矿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建立的一种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煤炭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人员素质偏低、作业环境复杂、安全威胁较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合理定位、规范运作、量化管理,推动精细化管理,才能逐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煤矿的长治久安。精细化管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特别是煤矿企业转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是实现煤矿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格细化质量标准,建立“纵到底、横到边,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岗位标准和操作标准,能够使各项精细化的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管理环节的“缝隙”,使得不同岗位的员工按照各自标准操作,减少了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了盲目和随意造成的诸多安全隐患,从而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二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煤矿的高产高效。根据煤炭生产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安全质量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对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的控制,通过对工序的研究,能够理顺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减少或取消多余的操作和动作,形成科学、规范、顺畅的生产流程,进而减少生产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推进精细化管理,应抓好“四个环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重点要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干部是决定因素,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干部必须认识到位。管理干部只有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加强学习,才能在安排工作中做到科学合理,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二是完善制度,做到事事有标准。煤矿管理制度是煤矿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管理制度,煤矿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因此,要保证煤矿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运作,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才能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判断员工的操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是否符合制度和标准要求。三是强化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责任是推动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落实的尚方宝剑,如果没有把责任明确到每个人身上,则每个人身上都无约束、无压力、无动力,容易导致推诿扯皮、不了了之。因此,要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必须强化责任,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区队、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四是严格奖惩,做到事事有考核。通过考核、奖励、处罚等手段,引导、培育、推进精细化管理。如果只是一味地

要求大家管理精细化,但在考核方面、激励方面没有先行一步,与精细化接轨就必然导致精细化落不到实处。在考核过程中,本着有利于推进工作,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的原则,严格加以考核。

二、运用人本管理战略提升煤炭企业向心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实施好企业人本管理战略,才能增强煤矿企业的竞争优势。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企业中的人本管理,就是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企业中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实践,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的核心总结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这三句话,全面地体现了人本管理的目标和最高宗旨。煤矿企业要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形成“以矿为家、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意识,使员工和煤矿企业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人本管理机制。主要有动力机制:实施利益激励机制,即创造满足员工各种需求的条件,激发员工的上进动机;压力机制:即在用人、选人、工资、奖励等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保证机制:即除法律保证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能够正常生活。同时,建立企业福利制度,因为企业福利也是一种激励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等等。二是开展人本管理工程。主要有精神风貌工程:即通过各种精神激励手段,振奋员工的精神。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环境影响工程:即进一步加快煤矿企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进程,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改善煤矿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加快矿区绿化、美化建设;煤矿员工培育工程:即全面提高煤矿员工素质,不断培育员工成长和进步等等。

总之,当前煤矿企业只有逐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转变观念、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建立健全人本管理机制,切实开展好人本管理工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煤矿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机电动力部胡云峰

篇3:煤矿机械制造中工装设计之我见

工装设计是机械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管理工装设备能够满足加工零件的设计要求, 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对于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工人以及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 我国所生产的煤矿机械制造产品虽然质量过关, 但产品形状、色彩、厂标、飞边等外观质量显然重视程度还不够, 因此, 提高煤矿机械制造中的工装设计管理势在必行。

1 工装设计的原则

目前, 我国煤矿生产中, 操作人员一般要围绕机器进行操作, 操作十分不便, 有些设备的操作手柄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操作需求, 导致其操作方向与机器运动方向不一致, 这使得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处于紧张状态, 极易导致其疲劳, 从而引发事故。有些机器设备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操作者的身高情况, 机器尺寸与比例或高或矮, 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不得不抬腿或弯腰, 增加了疲劳程度。工装设计就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夹持或定位, 以达到一定的工艺要求的特制的装备或工具, 其设计原则如下。

1) 用夹具固定产品及设备。要以专业的固定用台钳或夹持工具来代替人手进行产品固定,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尽量解放人手从而使操作人员进行双手作业。

2) 使用专用工具。机械制造生产线上所用的工装夹持或固定工具应该专用, 切不可交叉使用, 或随意替换, 以免影响生产效率。

3) 两种工装合二为一。将两种工装合并为一种可以减少工具更换的麻烦, 同时也可以减少转拉时的工时消耗, 以提高生产效率。这种工装技术常见的有带橡皮的铅笔、红蓝两用笔等, 这种工装技术将两种工装集于一体, 方便操作和使用。

4) 提高可操作性。工装设计要尽量方便操作者使用, 避免增加其疲劳程度。工具手柄在设计时要方便操作者抓握, 并尽量与机器设备的运转方向相一致;作业工具的大小、尺寸要与人体动作相协调等。

5) 流程化机械操作。在设计机械操作动作时要使操作位置相近集中, 尽量减少或脱离人的监控与辅助。工件要实现自动化、流程化作业, 并且开关位置要与工序流程相协调。

2 工装设计的发展

由于我国煤层较薄, 煤炭开采作业具有环境恶劣、空间严重不足等不利因素, 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煤炭开采工作的进行。刨煤机的问世大大提高了薄煤层的开采效率。目前, 我国刨煤机的液压支架和转载机大多是自主生产的, 而主机设备还需要从国外进口。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电子控制系统在煤炭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计算机进行工装设计也越来越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方向。现代煤炭制造中, 只单纯的依靠机械、液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煤炭生产的要求, 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提升了机械的各项性能。现今社会, 机械生产不同于与以往的大批量生产, 机械产品大多是小批量的, 这就大大增加了工装设计的重复程度和设计工作量, 大大降低了设计效率。针对此, 在工装设计时首先要充分了解工装的具体特定, 即所服务的零件加工时的精度、位置等基本指标, 使工装设计更加符合零件的具体需要。建立健全工装设计信息库, 在对工装设计进行分类时不仅要根据所服务产品的种类, 还要根据工装设计本身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分类, 并将其存储在信息库中, 方便之后设计进行参考。

3 工装设计与管理的现状

经过对煤炭机械制造行业的实地调研和研究发现, 目前, 我国的工装设计和管理方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下达工装设计任务书。

2) 由设计人员按常规进行工装设计。

3) 按照产品种类对设计出的工装进行归类和存档, 同时将其下发到生产部门, 将合格的工装编号登记存入工装库, 以供随时领用。

我国工装设计一般是以其所应用的产品的种类进行分类的, 并没有针对工装设计本身的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这导致在进行新工装设计时, 寻找同类型的工装将十分不便。工装设计人员一般所设计的工装是针对特定的企业的特定商品进行的, 其特点与方向都比较鲜明。然而, 各种工装本身的用途是一致的, 即用来固定、夹紧、导向, 是为产品生产服务的, 因此, 不同产品的工装构成部分的相似程度会很大, 相互之间具有参考和借鉴的意义。另外, 煤矿机械制造产品大多是小批量的甚至是单件生产的, 因此, 煤炭机械制造中工装的利用率很低, 设计人员在进行工装设计时重复工作增加, 设计效率减低。并且, 每个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设计经验以及熟练程度一般是不同的, 这将导致工装的设计方案难以统一, 设计时间和质量不易保证, 可靠性降低。

目前, 煤炭机械制造中的工装设计与管理无疑是低水平的、浪费极严重的。这种管理模式将很难提高工装设计的水平,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 企业的科研成果将很难转化为产品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度。

4 工装设计的完善措施

提高工装设计管理水平是提高煤矿机械制造中工装设计水平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进行管理。

1) 对设计部件的管理。在进行新工装的设计时, 设计人员首先要对新工装的组成及部件进行解剖, 将其零部件进行分类。然后, 在已经设计好的工装设计图纸或资料中对新工装设计的零部件进行检索, 选择出可以直接采用或稍作加工即可采用的设计图纸进行利用, 避免重复设计, 降低设计工作量。当已有的设计均无法满足需求时, 才进行重新设计。

2) 建立信息库。建立健全工装编码分组系统, 按照定位方式、夹紧方式等工装自身的特性, 结合形状、种类、机床种类等被加工零件的基本特性对已有的工装进行分类与汇总, 并对其进行编码, 建立工装图纸和资料的信息库。同时要对已有工装的组成部件进行分类, 按照部件的定位、导向、支撑等用途属性将其分类并存入部件信息库中。同时, 由于很多工装设计中的原部件在稍加改造之后是可以运用到新设计中的, 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应用, 因此应当建立标准原部件信息库, 方便各类相关设计的使用。

3) 现代化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越来越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工具。现代化管理是工程施工以及生产制造中规范操作、提高产品质量极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其对于改善投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机械制造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现代化管理使得企业中原本孤立、沟通不畅的部门连结为一体, 促进信息共享, 从产品的生产直至售后建立一条完整的信息链, 建立了紧密相连、互相协作的企业网络。

4) 员工队伍建设。设计人员是工装设计的最主要参与者, 其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工装设计的水平。设计人员如果设计不合理, 会导致产品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周期增长, 从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降低工程质量。目前, 我国工装设计行业的代岗、顶岗现象严重, 而代岗或顶岗人员一般对所顶替工种的生产流程或操作要求了解较少或不太熟悉, 再加之大多数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缺乏岗前的安全培训工作, 这导致违章操作和盲目操作时有发生, 增加企业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因此, 煤矿企业要加强对于工装设计人员以及设备操作人员队伍的建设, 真正从根本上加强安全管理。

5 结语

总之, 必须提高煤矿机械制造中工装设计与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工装设计与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经验并积极创新策略, 以提高煤矿机械制造水平。

摘要:工装设计是煤矿机械制造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科学地对机械制造设备进行设计和管理是改善当前机械制造生产现状、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其对于煤矿企业的机械制造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煤矿机械制造中的工装设计的现状, 并探讨了提高工装设计和管理现存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装设计,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利云.试论煤矿机械制造中的工装设计与管理[J].科技创业家, 2013, 20 (3) :55.

[2]葛伟伟.煤矿机械制造中的工装设计与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1 (9) :61-62.

篇4: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之我见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特点;管理与维修

0.引言

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我国很多煤矿企业,都在进行改革,确保能够做到安全生产。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安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贯穿于矿井生产战线的各个环节,遍布于井上下各个生产角落,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同时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给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要保证设备能可靠性工作,就需要对设备维修保养进行整体规划和优化组合,发挥设备的最大潜能,建立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特点

1.1煤炭生产的特点

(1)以地下巷道作业为主,约占作业总数的80%。(2)高危行业,时刻受到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的威胁。(3)作业空间狭小,阴暗潮湿,环境条件恶劣。(4)地质构造变化较大,机械化、自动化受经济、地质条件制约。(5)设备大多是大型重型设备,必须按照标准化的操作,严格管理。

1.2煤矿设备故障特征

设备具备防爆性,拆装困难,故障率大,设备种类型号多,数量大,大部分使用国产设备,质量不稳定,故障率高。随机故障在系统中占较为主要的地位,故障预测困难;生产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一种故障可能引起其他故障。具有偶发性、多模式性,故障影响损失大特征。

1.3煤炭设备使用特点

(1)井下设备安装、作业的空间狭小,安装使用受到限制,设备的维修、保养困难。(2)矿用防爆设备要求高,维护设备以保证安全性能“安全第一”为原则。(3)机电设备多为连续运转,要求不得停运,更换维修时间短暂。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措施

为适应煤炭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对设备寿命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追求最佳的设备经济寿命和维修费用,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系统和自理机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设备的维修管理决策服务,组织策划设备的维修管理。(1)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标准,包括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2)开展煤矿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性研究,探索煤矿机电设备故障模式、故障发生的机理、故障造成的影响;加强设备运行、维修记录的管理和数据的分析、整理;系统研究煤矿机电设备的薄弱环节,在生产、使用、维维护等单位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系统,不断改善和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和可用度。(3)依靠科技发展和现代检测手段,运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重要设备的异常状态迅速作出判断,及时处理突发事故,保证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4)强化安全技术培训,提高维修和维护人员素质,实行业务培训考核,引导和激励员工自发学习安全技术业务知识;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定期组织岗位技能竞赛、技术比武活动,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业务素质。

3.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3.1完善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维护管理制度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指导,设备运行档案为依据,根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制定的定期计划检修制度。将所有的技术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结合设备运行时间、载荷状态,制订出月度、季度、年度设备检修计划。纳入检修工作的重点。

3.2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

根据煤炭行业特点、作业环境条件、设备特性、及设备的适用范围等因素,运用现代设备维修理论,选择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和状态维修等合适的维修方式,逐步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3.3强化设备维护管理

对设备的维修与使用实行动态管理,电设备的管理应做到“定人、定机、定设备”,认真落实包机责任制,对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进行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对于不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而引起损坏的,追究使用单位和操作者的责任。通过加强设备维修管理,使其充分发挥效能,不断改善设备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为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3.4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对一些重要的、危及人身安全的设备,存在先天不足和有缺陷的设备,从结构上作局部调整和改进,增加新的零件和安全装置,使设备功能更加完善。通过机电设备更新改造,加大设备的投入,提高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以及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不断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推进零缺陷管理的进程。

4.结语

总之,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落实并严格执行各项煤矿机电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进而可以为推进我们煤矿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牛国亮.地方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煤矿安全,2010,(04).

[2]刘士民.浅谈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9,(24).

[3]王正英.面向设备管理的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

篇5:云贵地区煤矿管理之我见

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安全责任。为此,煤矿企业必须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推行“主体自我约束的安全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放在井下现场,放在员工身上,将安全管理重心下移,挖掘基层区队班组管理潜能,增强安全管理自控能力,努力构建起“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建设本质安全型区队,塑造本质安全型矿工。

2.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现场管理

搞好安全管理工作根本在于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强化现场管理。首先,强化落实现场管理人员“深、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严格安全岗位职责,把安全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科学控制“人、机、物、环境”四大因素。落实好班组长、安监员以及跟班人员等现场管理人员的“四抓四不走”职能。即:抓安全、抓质量、抓隐患、抓规程落实;安全质量达不到标准不走、安全隐患处理不好不走、安全措施规程现场达不到标准要求不走、存在的安全问题交接班交接不清不走。强化“三严”“三盯”工作要求,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严标准、严管理、严惩罚;盯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薄弱环节、隐患的整改率。.坚持带班下井!确保安全生产

一实现安全生产的重点在于消除安全管理的空白处,消除安全管理的空白处关键在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落到实处。一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每天、每班保证,名副总以上领导带班下井;二是严格中夜班的安全管理,将中夜班巡逻小组下井时间划分为6个时间段,每个小组分别在6个时间段下井进行检查;三是严格副总领导考核制度,副总以上领导每次下井必须写一份安全生产报告,同时对职工进行随机提问考试;四是严格基层队长下井考核,严格执行“4484”制度,即每月完成4个中班、4个夜班、8个带班下井8小时、4个值班的指标。

4.明确重点工作,强化监督监察

篇6: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之我见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问题;措施

0.前言

随着我国煤矿生产的不断机械化,大量的机电设备应用到日常的煤矿生成之中,这时就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以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机电管理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从煤炭的开采到运输都需要相应的机电设备作为支撑,而且矿井中的机电线路非常复杂,这时就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定期对其进行管理,以确保各类机电设备都能正常运转。可以说机电设备的好坏、机电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都直接决定着煤矿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严格管理”的方针,切实做好机电的管理工作。但是,我国各煤矿的机电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这时就需要专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以更好的降低危险系数,提升煤矿的整体生成水平。

1.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得之,煤矿机电的管理工作决定着煤矿及所有员工的命运,一旦疏忽将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我们就要对管理人员给予严格要求,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一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给予解决,以更好的保障设备正常运转。下面我将会对机电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介绍,以更好的为读者提供宝贵的经验。

1.1机电管理队伍缺乏专业人才

煤矿工作不仅是一项环境差,艰苦的工作,更是一项危险系数高的行业,并且与一些人员相比待遇不太理想,导致大部分专业人员不愿意从事该类工作。这时,煤矿只能雇用一些临时工参与到机电设备管理中来,但是这些缺乏一定的专业常识,对一些工作不能做到最好,严重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有就是部分人才也只是拿煤矿管理工作作为一个跳板,并不会长期在这里工作,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1.2员工技术薄弱、综合素质较低

由于部分煤矿招不到专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只能在工人或领导中挑选一些人员参与到相关工作之中,他们不但缺乏专门的技术知识,而且还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份工作之中,严重降低了煤矿的工作效率。还有就是一些员工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很多作业都存在违章现象,设备故障频繁发生,严重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1.3缺乏健全的机电管理制度

一些煤矿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并未制定一些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也未严格按照国家的17种机电管理制度进行施工;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也只是表面文章,并未能很好的给予实施,也缺乏一定的考核机制,现场混乱现象也是时常发生。部分机电管理人员未能掌握相关规范和标准,工作起来缺乏一定的责任心,不能全面的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对一些设备问题也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给矿井生成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1.4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建设落后

各大矿井未完全按照国家标准在巷道、机房、采掘工作面进行标准化建设,导致大量设备处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之下,并且经常会遭受到挤、压、淋水等现象,这些都严重降低了设备的工作寿命。部分设备也存在摆放不合理、间距不够理想、管理布置不合理等现象,而且违规作业现象时常发生。

2.加强煤矿机电管理的措施

2.1采取措施聘请一些机电专业人才

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拥有一批技术水平过硬的优秀人才,但是煤矿行业是大批人员不愿意工作的地方,因为那里的环境比较恶劣,这时就要求相关煤炭肯在他们身上进行投资,靠金钱或职位来吸引他们的加盟。企业的领导人员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和关爱,尽量给他们创造展现才华的舞台,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深造的机会,培养他们热爱工作的精神。企业要广招各路人才,本着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方针,及时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除了对新人才的招聘之外,企业还要更多的关注内部的老员工,尽可能的解决他们的所需,给予他们同样的福利和待遇,从长远考虑,保证各个环节都存在优秀的技术人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2.2强化技术管理水平

对于传统的、不适应的管理制度及时进行改善,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如今的管理策略主要有:(1)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参与技术比武活动,对技术水平过硬的员工给予奖励,其他员工给予鼓舞,借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2)制定相关的竞争机制。对不同级别、不同技术水平的员工给予不同的福利和待遇,这样做可以不断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3)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要对内部老员工进行培训,更好对一些新人给予教育和培养,以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实力。

2.3强化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煤矿机电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各项规则制度进行工作,不要忽略每一个设备和每一个角落,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要及时上报并给予修复,尽可能延长设备的整体寿命。而且煤矿的领导人员也要对管理人员和煤矿设备进行监督和定期考核,以维持煤矿设备管理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2.4创新和完善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

机电设备和工作环境的标准化建设不仅是煤矿安全生成的前提,更是煤矿获得经济效益的保证。要创新和完善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就必须委任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兼顾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工作,加强对巷道、采掘工作面的标准化升级,尽可能的为工人和煤矿机电设备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延长员工和机电设备的寿命。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对故障设备给予定期整改和维护,努力创造一个机电设备一流、管理水平一流、经济效益一流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管理是一项重要、复杂的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抓好其管理工作,聘请或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努力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陆军.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魅力中国,2013(6).

[2]解宏亮.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运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2(1).

[3]秦双良.浅析煤矿机电管理的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山西煤炭,2013(1).

篇7:煤矿深井开采之我见

关键词:煤矿深井;煤矿开采;炮采工作面

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4-0082-02

1 概述

何为深井开采,就目前我国对深井开采的定义没有非常明确且书面的规定,只是根据实际现场经验,以及开采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同时也需要结合矿井实际的装备水平和开采技术水平等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在现有的资料中显示,当矿井的采深达到800m水平以上时,我们认为属于深井开采条件;对于软岩矿井,其开采深度达到600m水平即为深井开采。从全国大部分矿井开采而言,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逐渐会出现各种不利于煤矿开采的条件,比如,大采深、高地压、高地温、强冲击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等复杂现象均会出现,对煤矿开采带来不利影响。另外一个方面,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其煤矿开采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将会使得矿井成本到达一个煤矿开采的盈亏平衡点,当开采深度继续增加,煤矿就会出现亏损,其直接影响煤矿生产的正常运转。所以,开展对深部矿井的眼睛,以及确定合理可靠的经济开采深度,这对于煤矿生产而言,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同时也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深井开采的特征

(1)地应力增大:矿井的矿压显现强烈是矿井采深的增加的最为直接的现象之一。

(2)巷道支护断面加大、费用增高:随着煤矿开采逐渐向深部延伸,其巷道围岩的状态也逐渐有坚硬向松软破碎的状态转变,形成流变状态的岩石,这导致巷道的位移量明显增大,同时使得巷道支护难度加大,支护费用增加,支护工程量加大。

(3)地温升高:一般随采深的增加,地温会逐渐增高。到了一定深度,温度环境将不可忍受,必需采取降温措施,方可保证正常生产。

(4)瓦斯涌出量增大:随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会逐渐增大,相应增加了检测治理瓦斯及突出的

费用。

(5)冲击地压危害增加。

(6)构造复杂:一般深部井田断层多,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加之钻孔少,勘探程度低,地质情况极不明朗,为设计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正是由于存在以上六个基本特征,使得深井开采在支护、降温、勘探、机电、通风、提运、排水和压风等各方面的投入会加大,这样就导致了吨煤成本增加,根据现场研究资料显示和统计,一般每增加100m,吨煤生产成本增加10%~25%。

3 深井开采存在的突出问题

211302工作面位于淮南市新集一矿二水平1采区东翼。该工作面风巷煤层底板标高约为-528.6m~

-565.5m,机巷煤层底板标高约为-535.5m~-574.4m,虽未达到深井的标准,但亦相当接近,根据回采情况,可对更深水平的工作面回采有指导意义。

该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悬移支架放顶煤采煤方法,机巷为可缩性支架U36型棚支护,风巷为矿用12#工字钢梯形棚支护。回采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随着深度的增加,围岩压应力更大,由其是回采准备巷道压力大。211302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受地压影响,两巷支架弯曲变形量大,经过多次修复,消耗大量材料及人力。实践证明,采用可缩性U型支架比梯形棚支架更能抗压,抗变形,有效支护时间更长。究其原因是由于圆弧断面能均匀分摊顶帮压力,避免压力向某一处集中,因此,采用圆弧型可缩性支架比较适合深井工作面两巷支护,但由于可缩性支架是由三段甚至五段U型钢料搭接起来,对于搭接处棚卡及螺丝的强度要求较高,传统的U棚螺丝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压力太大而崩断,因此采用高强度的螺丝是可缩性支架使用的一个关键所在。

二是随着采深的增加,巷道底鼓现象更严重,需反复卧底。在回采过程中,由于支架为敞底式支护,使得底板成为最薄弱的临空面,底鼓现象频繁出现,并因此导致轨道变形,影响运输。需多次卧底,落道,从而大大增加了维护量。除了卧底,对底板进行加固,如下底梁,对底板进行支护,对于底板松软的巷道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对于长壁工作面,布置中巷及分期风巷,能有效缓解瓦斯及地压,且由于巷道多,能为通风、行人及运输提供了很大便利,且每一段分期巷道使用时间较短,用过即报废,维护量小。如图1所示:

四是采深越深,温度越高,采取制冷机势在必行。常温层下,一般深度每增加100米,温度增加3度左右,且由于工作面走向长,通风距离远、通风断面小等原因导致热害问题严重。淮南新集一矿241107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时,上隅角最高温度达33℃,远远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26℃。为此,公司从德国引进制冷机并使用,使得该工作面平均降温3℃~5℃,效果非常明显。由此可见,深井开采工作面的降温除了增加风量,改善通风系统外,安装高质量的制冷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4 深井低成本开采的技术措施

关于深井开采的合理经济深度,其确定方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由各个矿井的地质条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其合理经济深度的确定不能统一划定,同时也没有一个完全的标准。但是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计等措施后,是完全可以实现低成本开

采的。(1)合理选择巷道布置、支护形式;(2)合理集中生产,优化生产系统;(3)尽量加长工作面几何尺寸;(4)尽可能提高矿井总产量;(5)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6)高产高效是深井开采发展的方向。

5 结语

目前,我国千米以上的深井开采已占到一定的比例,在进行深井开采时,不仅要从技术上研究地压、支护、通风、降温等课题,而且要注意研究深井开采的合理经济深度,把握好矿井开采的经济效益盈亏平衡点,从而保证矿井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毛节华,许惠龙.中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王金华.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与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炭科学技术,2006,34(1):4-7.

[3] 钱鸣高,石平伍: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家臣:厚煤层开采理论与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5] 田梅青,黄兴.千米深井软岩巷道挤压变形力学特性及控制研究[J].煤炭工程,2012,44(11):72-78.

篇8:煤矿地质灾害防治之我见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防治

煤矿是千百年来经过地壳运动形成的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作为一种可燃烧的能源广泛被人们开采挖掘,但问题是开采的过程中伴随着可能的地质灾害,人们只关心开采量的多少,而没有注意到人身的安全,因此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我国吸取教训,近几年来,为了防治煤矿地质灾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

1.研究煤矿地质灾害的现实背景

煤矿地质灾害是自然地质灾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的开采伴随着众多的非自然的表现,例如开采煤炭造成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体表凹陷;煤矿中进行抽水排水时引起的水位下降、水资源匮乏;地下开采煤矿时产生的地震、地标裂缝或凹陷、煤气爆炸;剥离煤矿时对地表的环境造成的污染等等。

煤炭的燃烧为我国提供了十分之七的能源,这个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取代。时有发生的煤矿地质灾害不仅阻碍了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对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抑制作用。能够导致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开采地地表的自然地质危害,另一个是开采井下的各种人为造成的灾害威胁。一旦发生煤矿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调查发现,每年我国发生的煤矿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比我国总灾害损失的10%还要多。例如03年的5月13日,在安徽芦岭发生的特大型瓦斯爆炸事故,这次灾害震惊了全国;04年10月20号,在河南大平工人们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发生了瓦斯爆炸,最终导致了56死18伤的巨大损失。这些事故的发生都在提醒我们,对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迫在眉睫。

2.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特征以及原因分析

2.1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特征

经过考察分析,我们总结出煤矿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可能潜在四种灾害特征:第一、山体滑坡。在对有斜体的滑坡进行煤矿开采时,堆放在滑坡上的石头产生的压力很容易打破滑坡原始的平衡力,使滑坡坍塌凹陷,造成了山体滑坡。我国每年因为山体滑坡损失的经济价值多达数亿元。拿抚顺的西露天矿为例,自从1914年开矿以来,已经发生了多起山体滑坡事故,在抚顺西露天矿的周围几乎到处能够看到滑坡的痕迹。根据不完全的统计,1935年之后西露天矿总共发生了五十多次的山体滑坡,最大的一起造成了129万立方米的塌方,1993年发生的那次还产生了泥石流。第二、地面下降或者坍塌。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面下降和坍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它的产生原因基本上是由于采空区周围岩层的原始应力场发生了改变,因为开采煤矿的过程会使采空区周围的岩石层破碎、掉落甚至使地表产生移动。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开采时对地下水资源的抽取,使采空区和影响区的水资源重新分配,引起地表形成降落漏斗,造成地表的沉陷。地表的沉陷不但使煤矿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而且波及的范围较广,形成了影响叠加区,使出现灾害的地区赔偿问题更加复杂,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第三、瓦斯突出。由于地壳的运动作用,许多的碳化物形成了煤层,但也有大量的瓦斯气体充斥在煤层的缝隙之中,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游离存在。一旦进行煤炭开采时,很容易破坏这种封闭的系统,使瓦斯气体泄露出来,一旦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发生爆炸、火灾或者工作人员的瓦斯中毒现象。根据调查显示,从84年到95年间,因为瓦斯突出现象发生了10万多起灾害,给国家造成了数百亿元的损失。时间较早的可以追溯到91年4月21号的山西洪洞县,在三交河发生的瓦斯爆炸造成147人死亡,较近的是06年忻州宁武县,西马坊乡煤矿气体泄露造成18人死亡。第四、矿井突水。这种灾害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它对煤矿的生产效益和安全防护产生直接的影响。比较明显的就是发生在1996年的太原市西山地区,由于受暴雨天气的影响,发生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崩坍,伴随着洪水和泥石流,堵塞了山谷,洪水排不出去,水平面一下子被抬高,下游的洪水波峰能达到6米左右,这样很容易使洪水流入矿井中,当时冲毁了官地矿的许多桥梁和公共设施,困住了546名井下作业的工人,还波及到河西下元的街道和商铺,最终致使60名矿工和居民死亡,是我国蒙受了2亿多的损失。

2.2煤矿地质灾害原因分析

能够导致煤矿地质灾害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不能避免,有些却是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的。例如开采的越深越容易使地应力变大,最终造成地表冒顶、片帮、脱盘以及岩层爆裂,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工作人员在进行开采工作时,开采不得当,管理不规范,使得一些污水废水随意排放,开采后的空洞没有及时填充,因技术不熟练而乱采乱挖,破坏地质结构,胡乱指挥,这些都是人为造成的。还有一些煤矿开采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按规则进行开采,虽然满足了当时的一己之私,但为以后的开采种下了隐患,这也是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一种破坏。

3.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加大防治地质灾害的宣传力度,形成一种全民防治的意识

我国应该加大政府部门对防治煤矿地质灾害的管控,用国家的力量对煤矿开采进行约束。为了形成一种全民防治的意识,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在加强人们对灾害发生后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还提升了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对于开展防治减灾的工作有积极地作用。

3.2根据当地地质情况进行合理开采

我们要加强环保意识,遵循我国有关煤矿开采的相关政策,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采利用。如果煤矿开采地有一些重要的工程设施、密集的居民区和建筑群以及多山的地区,都应该设置煤柱做好安全工作。

3.3适当提高开采地建筑的防灾能力,减小损失

煤矿区的建筑在质量上应该高于普通的建筑,因此应该在建筑材料和基础建设上保证建筑安全,我们可以采取稳固地基、做好建筑结构的牢固性等措施。对于建造建筑的施工人员要进行防灾培训,以便对施工队伍的整顿和管理。

3.4设计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无论是国有煤矿还是个体煤矿,大煤矿还是小煤矿,发生最多的灾害就是瓦斯爆炸事故。对于这方面的防治措施只有在通风系统上加强管理和疏通,例如加大通风量、分区域进行通风等,还有设立一些检查制度,随时检查是否瓦斯泄漏,对于明火的防范工作也要做到位,矿区中使用的电器设备要选用安全防爆型的。

4.結束语

煤矿地质灾害通俗来说就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对煤矿进行开采活动时,由于不规范的操作或者过度的汲取而引起自然地质环境的改变,这种改变很容易危及到人类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也为国家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治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这也是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杜青松,武法东,张志光.煤矿类矿山公园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探讨——以唐山开滦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1(4):82-83.

[2]臧涛.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3(19):32-33.

上一篇:对互惠互利的道德非难预设下一篇:优秀毕业生毕业感言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