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纪录片心得体会

2024-04-25

马克思纪录片心得体会(共11篇)

篇1:马克思纪录片心得体会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是共产党的创立者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和传播上超过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理论成果,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联合推出电视文献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分上下两集,共100分钟,在5月3日4日20:00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该片讲述了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主创团队在国外大量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手稿档案、文献资料,并赴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应该、俄罗斯等地实地拍摄,力求真实地反映马克思成长、生活、研究理论和开展革命活动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轨迹。节目播出后,受到理论界、思想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反响强烈。

一、全面真实反映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故事化彰显马克思伟大精神

本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创立、形成、转变、成熟的构建过程为主要线索,沿着马克思的人生足迹,实地拍摄马克思工作、生活的实地,以及手稿文献等珍贵文物,真实反映马克思的人生轨迹,刻画马克思的性格、形象,讲述马克思的生活故事,体现马克思的伟大精神。上集以写作《共产党宣言》为核心内容。通过马克思的童年时代、青年时代、大学时期等成长历程,构建马克思思想轨迹。他中学立下“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崇高理想成为他一生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不仅与终身的革命伴侣燕妮结出了爱情的果实,还结识了一生的革命战友恩格斯,从此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并肩战斗。下集讲述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过程,刻画马克思“目标始终如一”的革命领袖品质。31岁的马克思流亡到伦敦,长期居无定所,靠典当和赊账以及恩格斯的资助度日,他的四个孩子先后夭折。但马克思没有向苦难的生活低头,他依然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研读了大量著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谋求解放的理论武器,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不断攀登。

马克思的女儿问父亲的特点是什么,马克思说“目标始终如一”。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展现了“目标始终如一”的革命家品质。1883年3月14日,为人类解放奋斗一生的马克思逝世。该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于它的科学性,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道义力量在于它的革命性,它指明了无产阶级推翻一切剥削制度、争取全人类解放的道路。

二、大量一手珍贵文献使该片真实厚重,形象展现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

《共产党宣言》一本小册子1.5万字,却是全世界传播领域最广、发行量最大、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之一。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于19世界的欧洲,却传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走入了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该片是中国学者结合当下最新研究成果的体现,也是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打动人、说服人”的精神,创作出来的电视文本,大量一手珍贵文献的呈现,使得该片更显真实厚重。片中拍摄了近30处马克思工作、生活过的实地,展现了60多件手稿文献,其中马克思签名的德文版《资本论》是通过电视首次披露,片头艺术化呈现的“Karl Marx(卡尔 马克思)”,也是源自这个亲笔签名。

节目形象展现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奥妙所在。

三、生动、鲜活、好看,4K超高清技术,制作精良,融媒体传播

《不朽的马克思》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次技术创新,也是我国电视领域首个前后期4K超高清技术全程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是一次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主创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为将来电视节目的4K追做积累了很多经验。此外,片中运用了大量三维动画制作,将文献、文物、美术作品巧妙结合,创新视觉表达,设计新颖、打破了传统实拍纪录片风格,适合青少年观众的审美。全片100分钟时长,动画占三分之一,使该片追做更加精良、精致、现代、时尚,更符合全媒体传播特点。如通过高科技还原马克思的书房,引入入胜,呈现出一种精致的大气品格。片头马克思巨幅画像,是特别邀请画家为片子度身定制的,6-8米高、5-5米宽,镜头从马克思瞳孔处拉开,折射出2的时间跨度,从历史关照当下。技术的引入,无疑让更多有灵性的创意得意实现,现实和历史场景之间的无缝连接,镜头蒙太奇行云流水,让观众情绪也跟随任务情感流动起来。产生了强大艺术感染力,马克思复活在片子里。

制作精良,风格大气,全方位,多层次,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这是一部生动、鲜活、好看、大众化的作品,没有用演员情景再现,而是努力还原真实的历史氛围,引领观众走进马克思时代。在融媒体传播过程中,制作的五个短视频先声夺人,《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片头诞生记》《风雨同舟荣与共,有一种友谊叫马恩》《屡经磨难,真理路上步履不停》《马克思与燕妮,让人动容的爱情》《不休的马克思》等,有的运用了H5技术,都产生10万+以上的巨大影响力和良好的传播效果。

总导演闫东表示,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不朽的马克思》带观众走进伟人的人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特别欢迎青年朋友关注这部纪录片,“看看面对重要人生节点时,马克思是怎样思考和选择的,相信你会收获正能量的启示和鼓舞”

文献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逻辑严密,思想性强,画面品质高,艺术感染力强,很好地用电视化手段呈现了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特别是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形象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是一部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扛鼎作品。

篇2:马克思纪录片心得体会

一、立志。成大事者,必有大志。没有志存高远,就无法突破平庸的界限。马克思在17岁中学毕业的时候就树立了为全人类而奋斗的理想,这让他能够舍弃小我成就大我。这让他可以在生命中可以甘于忍受贫穷,愿意舍下安逸,始终不渝地为人类地事业不懈努力。社会是由人组成地,我们每个人地理想组成了社会地前进地方向。如果我们选择自私、封闭、短视地理想,就会让我们的社会环境变得冷漠、功力,而这最终会放射于我们自身。因此,我们的理想,应该至少与社会前进的方向相一致,把自我实现同人类进步结合起来,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勤学。马克思酷爱阅读,他写作《资本论》40年,研究了1500多本书,并且涉及了经济、历史、统计学、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甚至解剖学等方方面面。他还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他把阅读文学作品当作精神上的休息。同时,他在阅读时非常注重笔记功夫,在他的笔记中,密密麻麻的记录了他对所读书物的理解和要点。他把这些笔记放在特定的地方,需要的时候随手都能翻出来,他对这些笔记的使用已经到了如臂使指的地步。我们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他这种勤学的态度。博览群书终身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像马克思那样,把他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来做,才能持之以恒。

三、笃行。立德立功立言,想要立事,关键在于行。马克思毕生都在为人类的前途命运思索,忘我工作,经常每日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马克思墓碑上的写着:“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不光是一位哲学家,他还是一个实干家、革命家。他的一生是不断实践自己思想的一生。马克思认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来说,不是想得太少,而是想得太多。真理不应该光到顶层去寻找,也要到生活的底层去发现。马克思到工人住宅区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不遗余力地关注劳动生产。这样地亲身实践,才成就了马克思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

篇3:浅谈纪录片《播撒希望》创作心得

当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去执着追求的时候, 哪怕中途遇到再大的困难, 再多的突发事件, 再多的阻挠, 他也能去努力地克服去翻越它, 这正如我影片中的主人公——肖琳, 从一名志愿者到现在的大学生村官, 自5·12大地震他被安排到了陈家坝乡去做一名志愿者, 到现在整整四年时间, 他扎根在了那里, 执着着一个梦想, 去帮助村民, 带领村民致富!同时也感化着我们对自己的事业执着, 哪怕有再大的困难, 也要把这部纪录片拍摄好。

拿到这个素材, 被他的事迹所感动, 在他身上, 能够找到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很多难得的品质, 同时他所作出的很多事情都会让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社会的人们感到不解和羞耻。

故事性和线索是在拿到一个人物纪录片素材后首先要考虑的, 也就是说这个人物有没有可拍摄性。2011年初, 正直中央出台政策, 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 而且那个时候, 四川省灾后重建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 这么一个雷锋式的鲜活人物出现, 对于我们的文化宣传建设还是很有好处的, 而且具有典型性。虽然纪录片拍摄要有批判性, 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反思和质疑, 但是我觉得社会同样需要道德的宣扬, 《仇岗勇士》固然难得, 业界人士看到也一直拍手叫好, 我们去反思, 去质疑, 可是办法在哪里?所以和老师讨论以后, 这个片子值得我们去拍摄。

拍摄出发前的细节尤其重要。根据他的简历和述职报告我撰写了拍摄提纲, 暂时确定了主题和线索, 并组建了团队, 撰写可实施提案, 以及列出了经费预算。学院很支持我们这次的实践, 在我们的申请下, 给我们开具了介绍信, 并且同意申请设备。我觉得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会保证拍摄的顺利实施。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 是不断地学习不断摸索的过程, 从中我知道了要拍好纪录片, 首先要知道何谓纪录片。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秘书长让·米歇尔曾指出:“纪录片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 一种对于某种问题、某个人物、某一状态所持的看法。”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 它总是对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进行纪录, 也有对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文化的关注与纪录。它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描述、纪录世界。

制作一部好的纪录片, 你需要合适的精彩的现场声。但是, 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 我们很多影片的同期声要么拒绝录入“噪音”要么根据主观需要随意开启、关闭同期声, 要么配以后期模拟音响。在拍摄纪录片中, 真实还原同期声最好的办法, 就是外接一路话筒收音, 进行双声道录音, 成为混合音响。一些纪录片拍摄对象不能简单迅速地拍摄成功, 而是需要使用更精确的设备。但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性, 事与愿违, 我们还是稍微加入了一些环境音效, 渲染气氛。这也是纪录片工作者不可避免的问题。

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永远在“平等”之上进行平视、对等的交流, 怎样适应险恶环境, 怎样与你拍的对象融为一体, 与被拍摄者一样思维, 一样呼吸, 一样喜怒哀乐。我们常要做的就是和拍摄对象交朋友, 使他信任你, 要保持正常的重要条件就是被拍摄者不觉得自己被过度观看, 在拍摄中不再回避你和摄影机的存在, 而是坦率地接纳这种存在, 乃至忽略这种存在, 忘记这种存在。

拍摄现场常常是复杂的、纷乱的。对于纪录片而言, 场面不受我们控制。人物众多的场面下, 我们常常会不知所措。在人为疏失及器材失灵不断出现的可能性下, 最好心里随时有几个选择, 以便不时之需有替代方案。我在开始拍摄《播撒希望》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 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 但一到现场, 突然的变化会让人手忙脚乱。环境变化、摄制组人员的建议或其他人的提示常会干扰你的初衷。那么应该学会排除干扰, 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意识。同样的, 当某些事情“不能”被拍摄时, 要反复细细检查什么原因才接受, 拍片似乎永远靠着数件事情协调才行, 许多人以为如果一个方向行不通, 整个想法就没办法完成, 其实新法有时会比原来的想法更有活力。

以上这些大都是我们书本当中学到的知识:对于纪录片的理解;同期声的录制;突发情况的预见性和临场的应变能力;长镜头的运用等等。但是, 唯有主题和线索的把握是书本当中很难学到的。优秀的纪录片, 不仅仅是纪录简单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带给人的思考。在电影电视不断的追求功利娱乐化的同时, 纪录片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此。娱乐性和真实性, 看似两个很难交融的方面, 在纪录片不可预知性和独特的视听思维的映照下, 让我们独爱纪录片。

纪录片给人以生活现象纪录的感觉。不错, 作为纪录媒介本体的延伸, 纪录片确实纪录了现实。但是纪录片的制作, 从题材的考察、镜头的选择和安排、段落和声音的构成、剪辑等各方面, 无不体现出创作者的立场和观念。因此, 纪录片并不是纯客观的产物。每个创作者都在运用视听语言去传达自己对事件的态度或倾向。

纪录片经典绝不是简单地纪录一件现实事件, 而是阐述一种观点, 揭示隐藏在生活表象之后的真理。这正是我想要提出的一个观点, 就是我们要善于在拍摄和纪录中再次发现故事, 再次寻找主题。此次拍摄我们一共两赴北川, 不仅住在羌寨, 还去了当地新建的小学和初中, 见了很多单亲的孩子, 见到了肖琳淳朴的妈妈, 见到了即将要失传的艺术。无论是在大山深处的村民、还是深深的母爱, 在美丽的羌寨, 我感受到了真挚的感情, 从中有心酸有流泪。此次拍摄最大的遗憾就是时间的仓促, 由于学院方面的安全考虑, 我们逗留的时间太短了, 所以我觉得片子还有很多遗憾之处。但是羌寨的故事没有完结, 而且才刚刚开始, 我还会再去那一片美丽的土地, 我们需要对于真实执着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拉毕格著, 何苏六译.《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观看纪录片心得体会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将秉承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政策沟通为重要保障。我们将本着求同存异理念,积极推动沿线各国构建多层面的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协商研究确定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共同编制合作规划或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约数”。“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设施联通为优先领域。我们将在尊重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共同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国际骨干通道建设,突出抓好区域间互联互通,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通达水平,努力为沿线各国合作交往提供多元优质、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贸易畅通为重点内容。我们将与各国一道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努力消除投资

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促进各经济体间发展自由贸易关系,形成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资金融通为重要支撑。我们将与沿线各国深化金融合作,加强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共同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撑作用,积极稳妥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加快组建并发挥丝路基金的作用,推动沿线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合作,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民心相通为社会根基。我们将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推动沿线各国间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互动、旅游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共办文化年、艺术节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加强民间组织交流合作,使“一带一路”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培育情感共同体。

“一带一路”将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第一要义,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不限国别范畴,不搞封闭机制,所有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篇5:纪录片《重生》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们观看了党史纪录片《重生》,被深深震撼到的同时,感受颇深。

《重生》是由国防大学和中共陕西省委联合出品与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5集纪录片,每集约50分钟,分别从“使命”“火种”“抉择”“淬炼”“缔造”五个方面,通过史诗般的拍摄手法,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该片通过勾勒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国际国内局势的风云变幻,还原了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决策、重要事件,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等多个维度,再现我党在绝境中凭借信念和精神的力量,获得重生的艰难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思想精神狂飙突进,革命救亡风起云涌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深度挖掘了我党浴火重生的深层原因。该片超越了历史,揭示了中国前途命运的出路和抉择,同时还超越了时空,让看似天壤之别却面临关键时刻的不同历史时空,在时隔几十年后对话,为观众呈现了蕴含其中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

“夜,闻爆竹声甚繁,于是乎大清268年,至此夕而毕。”影片由郑考胥之初语拉开了中国近代史革命的序幕,一群博学的有志青年由此踏上一条探索一个理想的新国家的荆棘之路。

青年是社会的支柱,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民族兴盛强大的希望。

青年之强盛,在于思想的创新进步,在于理想信念的坚定。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为引领,我们的先辈们立志以新文化新道德新思想造就新青年。古往今来,不论任何时期,青年都是勇立潮头,敢担当,有作为的先锋战士。今日中国,正处于变革发展的“深水区”,更需要有志青年挺身而出。

青年当多学,博学。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文化更新,思潮涌动,如毛泽东,邓恩铭,胡适,李大钊之青年才俊精通多国语言,博古通今,或中过榜,或留过学,或为教授,他们每日瘦削,讨论,争辩,不断融合新文化,新思想。而青年时的毛泽东在观察着,思考着,比较着,如饥似渴,孜孜不倦的学习着。今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何以做到?唯有不停的学习,不断的积累,在旧文化中寻找思想发展的源动力,在新思想中探求真理的前进之路。毛泽东,陈独秀等人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寻找到了早期的中国道路。

青年当多俯下身,深入基层,立足于根本。

青年时的毛泽东正式在秋收起义之时深入大山调研和工农百姓交流,将马列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道路相结合,从而孕育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思想,没有实践调研支撑的理论思想犹如空中楼阁,多一分调查,就增加一份理论的内涵;少一丝实践,理论就会沦为纸上谈兵。青年当以理论促进实践发展,以实践夯实理论基础,如此,才能相得益彰,让青年拂去浮躁的尘嚣,更加脚踏实地的发挥才干。

青年受挫时当自省自强,不因一时失败而气馁。

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难免会遭遇失败的挫折。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遇失败,无数共产党人遭到迫害,毛泽东曾作诗描述当时的心情:“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失败之痛可见一斑,然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并未就此放弃: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浴火重生。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青年当如东升旭日,富有朝气,莫妄自菲薄,同时也要自强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身处当今变革时代,吾辈当慎学笃思,革故鼎新,立志成为一名有担当,有能力,有朝气的新时代青年。

篇6:暗访纪录片心得体会

(二)认真讨论,深刻反思。各部门各单位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后,要拿出一定时间组织讨论,要把片中反映的典型事件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与自查自纠阶段查找突出问题、明确工作重点、制定整改措施相结合,一一对照,深刻反思,全面剖析本部门本单位在政务、法制、人文、市场、金融、用人、民风和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通过警示教育切实起到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利民惠企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的作用。

(三)促进整改,严肃追责。16起典型案例反映的事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梳理、引以为戒,重点在“解决墨守成规、不积极作为的问题,解决宗旨意识淡薄的问题,解决工作作风不正、不实、不硬的问题,解决为政不廉的问题”上求突破、见成效。要实打实、硬碰硬的触及问题、揭短亮丑,以伤筋动骨的魄力把那些真正影响本部门本单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找出来,把影响发展环境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找出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一批管长远见长效的利民惠企的硬措施。自治区风清气正活动领导小组自本月起将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不定期进行督查,区风清办也将进行不定期明察暗访,对活动开展不重视、工作落实不到位、被动应付、敷衍塞责的将采取媒体曝光、下发黄牌等形式,严肃进行问责追责。

篇7:马克思纪录片心得体会

传统的手艺在生产中重视生命本体, 以人为本, 同时它强调造物从自然中得到启示, 人和自然保持和谐, 是人与自然的智慧结合。这条片子的调性也秉承了手艺的精髓, 从内容上以老手艺人为本, 从表现形式上自然结合手与艺, 从制作精度上延续以往手艺片头品质, 从传达上强调传统手艺的衰退和传承。

开篇我们把场景设定在一个现代的木工作坊, 通过细节的表现, 体现了当代手艺人的生活状况, 各种手艺工具随处可见, 随着一只巨大的大手入画, 拿起了一只工具盒, 才揭开谜题, 原来刚才这场景里的一切是个微缩景观。

大到整个场景, 树木, 小到桌上的一颗螺丝, 一点刨花, 包括场景里可见的所有工具, 生活用品, 都是美术师们用木质, 土质, 泥质, 纸质, 铁质等各种不同的综合材料一一制作而成。其精致程度足以乱真。其本身就是一门手艺。

随后, 一双双质感十足的手, 托起这一件件熟悉的工具, 有的是布满老茧, 有的是创痕满目, 有的是苍劲有力, 有的是白皙柔美。有老艺人沧桑的手, 有中年艺人苍劲的手, 还有年轻艺人新鲜的手。

我们依托木工, 铁匠, 传统缝纫, 书画, 雕刻, 陶艺泥塑等几种类型, 分别找到这些曾经的老匠人来进行拍摄, 从他们手上因长年从事手工业而落下的伤疤, 手上的沧桑掌纹, 甚至长期劳作形成的骨节的形变, 都真切地反映了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下手艺的人文精神, 另有一组现代青年手工艺从业者的手, 预示着手工艺行业新鲜血液的注入和传承。

历经生活磨砺且几近失传的工具被缩小了尺寸, 制作精致, 以微型道具的方式展现。这一组微形工具由受过多年专业美术, 泥塑综合材料培训的专业美术师捏制而成, 有时为了镜头的效果, 甚至要精细到工具上的使用痕迹!本身这个创作过程已经融入了每个美术师们各自的心血, 光是摆在面前, 就已经灵动得让人心生欢喜, 那呈现在荧幕上的效果自不用说。如此繁复又具人情味的制作风格秉承着传统手艺的魂, 本身的制作就已经和主题浑然天成了, 而画面中拿起这些微型工具的这一只只真实手艺人沧桑的手, 各自展示着曾经用以糊口的工具。苍劲的手仿佛快要抓不住这精致微小的工具, 这一件件传承了千年的工具仿佛也要从手艺人的手中溜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冲击, 这一门门祖辈心血相传的手艺正在慢慢消退, 渐渐淡出生活的舞台。只在指尖上带着岁月的磨砺, 在掌纹的沧桑间留下些许印记。

20 世纪的一百年间、传统手工艺从鼎盛期日渐下滑, 人们更趋向于反自然的无节制生产, 使得保护和传承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变得更迫切。需要一个平台, 一种载体, 能够承载和保护这些人与自然碰撞的智慧。

一个结构复杂的老工具箱成为了传承且展示传统手艺的载体和平台。工具箱的结构参考了中国古代古法官箱的部分设计, 专门请来了制作传统木质结构的老艺人共同参与制作, 画面中一双手小心地把各种工具收藏在工具箱中。种类繁多的微缩工具都被收进了这只结构复杂的工具箱, 随着箱子收拢合起, 转出刻在箱体上的手艺二字作为点睛。你仿佛能透过眼前的工具箱看到一丝希望, 有一群人正在坚持着为这些将要消失的人类瑰宝付出着。

工具箱自身的变形动画是以逐格动画的形式拍摄完成的, 逐格动画顾名思义, 所有动画都是由动画师一帧一帧调试拍摄而成的, 也就是说一秒钟的动画要摆二十五次, 拍摄二十五张才能形成。期间不能有任何差错与闪失, 否则整个镜头都会前功尽弃, 它区别于其他动画形式可先对动画进行初步调整后, 反复播放, 再进行细节调整, 逐格摆拍不具备这种反复修改的特性, 一旦修改成本极高。由于逐格动画的这个特殊性, 使得每一场机位和灯光不能有任何变化, 这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短短五秒钟的变化, 我们整整拍了两天。之所以摒弃当下流行的制作形式三维动画, 选择这种逐格动画作为表现形式也是因为逐格动画更回归传统, 更贴合节目宗旨。

片子进入到后期, 更加复杂, 剪辑部分采用了递进的节奏, 逐渐把整个情绪推向高潮, 特效部分的逐格动画在前期拍摄中用到一些支架来支撑工具箱做开合变形的动画, 后期不但要逐帧修去前期拍摄的支架, 穿帮, 及抖动的光效, 还要跟踪合成光线, 粒子等前期逐格无法完成的动画, 需要剪辑, 合成, 三维各部门全力配合。最后为使整个片子的色彩褪去浮华, 彰显古拙, 通过整体校色, 让整部片子的色调更厚重, 古朴。

在整个片子配乐上, 我们还邀请了专业的编曲老师, 特意为本片量身定做了以民族弦乐为主旋律的背景音乐, 通过古筝, 琵琶, 中阮等具民族特性的乐器在音乐中的表达, 能感受到一代代手艺人在这历史长河中经历的人世浮沉。

篇8:纪录片拍摄心得体会

一、准备阶段

首先是选题的确定,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纪录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综合了时代价值、创新视角、故事叙述、形象审美等几个纪录片选题原则后,确定了我们现在的主题《去留研》。因为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同学选择出国读研究生,甚至我们小组的创作人员中也有要出国读研的同学,但是许多同学对出国读研的过程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是正在准备中的同学也对其一知半解,因此我们想通过本纪录片帮助同学们了解“留研”这件事。

选题确定完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因为特殊原因,我们小组的时间比别的组短了一周多,本来就紧凑的时间又不得不压缩,因此我们决定从身边相关的人入手,选定采访对象,节省与采访对象相处的时间。想要带同学了解留研的过程,但是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跟踪拍摄一个人的留研全过程,于是我们选择了四个分别处于留研不同阶段的对象进行采访,从正在准备语言考试的尹盼同学,到已经通过语言考试和申请得到offer的陈天懿,到已经留研归来在英语机构教口语的徐臻老师,到在留学中介工作的梁珂,每一个人在经历留研中的一环,我们希望通过对这四个对象的采访能为观众完整呈现留研的全过程。

接下来是拍摄大纲的撰写,和采访问题的准备,我们是先准备采访问题,然后在脑子里有个大概的画面,依据这些画面来撰写拍摄大纲,这部分的难度因人而异,多看些纪录片就会有感觉了。

二、摄制过程

因为选题定得好,因此我们的拍摄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采访对象都非常配合也比较好相处,没有畏惧镜头,面对镜头也非常自然,这使我们的拍摄工作异常顺利。我们向学校借了一台DV和三脚架拍摄一些固定的镜头,我也自己带了手持云台,辅助拍摄一些动态镜头,在没有动态镜头需要拍摄时,给云台装上三脚架也可充当固定机位。

拍摄过程中,我们有个问题就是固定镜头太少,推拉摇移太多,这对于纪录片来说比较不可取,我们下次会特别注意这一点。另外,我们对于采访对象的提问过多,导致他们自己阐述的部分较少,并且不连贯,这也是我们采访过程中的问题之一,我们吸取同学们分享的经验,以后采访前会让对象浏览一遍我们的问题并准备,然后让他们自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就比较好了。

结束拍摄后,我们进入了剪辑的环节。在剪辑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设备清晰度、感光度什么的还是有一些比较大的区别,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所以以后的拍摄工作会尽量统一拍摄设备,这样会使画面看上去更统一一些。

在剪辑环节中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解说词的撰写,由于我的习惯是等片子出来再根据内容撰写匹配的解说词,而黄嘉琳则习惯通过解说词的逻辑顺序进行片子的剪辑,所以比较矛盾,但是后来我们一起把拍摄素材整理了一遍,从中抓出一条逻辑线来帮助我们剪片子、写解说词,所以解决的还是比较顺利的。我觉得我们这部分工作做得很好,有矛盾一起解决,就很快了。

三、总结

篇9:马克思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爱批判地继承、吸收欧洲其他思想家、改革家的合理思想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通过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不容怀疑的,最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阶级运动的复杂化,社会形态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并不断完善。而且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思想家、政客、经济界人士,甚至普通人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并将之用之于实践当中,用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理论遗留下来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当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基继承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和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家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期,才能有大作为。

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篇10:马克思心得体会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后,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不只是肤浅的了解马克思主义中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才可能往更高层次发展。用更加成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里,世界发生了剧烈和深刻的变动,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但是马克思主义却没有被人遗忘,甚至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而被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异己铲除,反而被饶有兴趣地进行研究。150多年的历史已经替马克思主义表白了,它不是向世人许诺天堂的《圣经》,而是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用来聊以慰藉心灵空虚的幻想,而是用来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要深入理解它的基本原理,而且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和分析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这方面有着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即在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在这些分析中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所以在我们学习时,要把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重点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全部内容中,更特别重视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马克思的指导思想就是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时间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重视事实,抓住“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二)事物的对立统一 首先,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其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显然,自觉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存在事物的矛盾就存在解决矛盾的方法。目前在我们的大学研究生生活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人际关系和就业问题。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同宿舍的同学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其实我觉得,当我们走上社会后,这个问题的体现将更为突出),因此人际关系的融洽就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是,当我们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产生这种阻碍的原因,我们就应当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的这个就业问题,也是同学,学校,家长乃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我觉得其解决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思想活跃,人脉好,时机对,很可能造就一个成功人士。这一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社会在关注,并将持续。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上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显示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表为客观的事实。而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内容,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活动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中国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与建设探索过程又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挥洒得淋漓尽致,成为活生生的教材。当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候,便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及时制定符合国情和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等等,最终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日渐丰富起来。但是,当我们急于求成,坚信“人定胜天”,将马克思主义别在胸前的时候,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生产资料严重浪费,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的前提是它的科学性,这是由历史和实践作为作证的。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要把读书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当我们拿着书本读的时候,要时时刻刻回想到自己工作中的一切经验,以这些经验充实理论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活的理论是在我们的工作经验当中。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是要能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统一,既是实践的需要,更是理论学习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普遍真理,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相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记;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从这一点来讲,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是要和我们的工作经验的增加并进的,这样不断学习研究哲学所得到的结果才确实才深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实施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使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事实求是和为人民服务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真”的本质,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善”的本质。当我们满怀科学精神,一往无前地去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善”本质时,一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的画卷就俨然打开了。我想就此与大家共勉,为早日绘成这幅美丽的画卷而勇敢的追求真理!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抵制拜金主义警示录》

篇11:马克思纪录片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简称《原理课》) 教学具有融理论性、抽象性、政治性、时代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基本特征。正是这一基本特征使《原理课》老师难教, 使学生难学。但面对这一现象时, 有的老师却认为《原理课》老师难教是因为学生对《原理课》不感兴趣或兴趣太小所致。是否是这样呢?从我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我认为:《原理课》难教的根本症结不在学生对《原理课》感不感兴趣的问题, 而在于老师自身, 尤其在于老师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把握和运用。

第一, 《原理课》老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 学生和老师是《原理课》教学中的一对矛盾, 而这对矛盾中,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讲究实际教学方法, 能将深奥的理论用实际具体的例子或生动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 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 我想其教学一定很受学生的欢迎。所以, 学生不是导致《原理课》难教的根本症结所在。

第二, 《原理课》教学过程首先是“教”, 然后才是“学, 师生关系集中体现在《原理课》教学中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老师的讲就是“教”, 学生的听就是“学”, 老师教的怎样, 关系到学生学的怎样, 教与学这对矛盾中, 教是主要的, 处于主导地位, 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 我认为哲学难教的根本症结不在学生, 而在老师怎样去教, 是从理论到理论, 还是从实践到理论, 这必将出现学生学的不同的效果。

第三, 《原理课》教师的真正使命和责任是培养既具有理论素养又具有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这一使命和责任决定了一个《原理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 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运用理论,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原理课》教学得到生动、具体、丰富的体现, 才能使理论具有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实践意义。

从上可见, 解决《原理课》难教问题的着眼点是:《原理课》教师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解和运用。但是,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可忽视, 这个问题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一个原则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那么, 《原理课》的教学既要坚持理解和运用这一原则, 同时, 也要将这一原则赋予实践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教学论中, 其特定的含义是指教师的“教”, 要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在掌握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能运用理论知识于实际, 达到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其理论根据在于:

其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 马克思主义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后者以前者为指导, 前者以后者为基础。所谓为基础:就是说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实践, 然后才能指导实践。正是这样, 《原理课》老师首先必须具有实践意识, 才能使学生具有实践意识, 才能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实践, 达到理论教学的目的。所以对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仅仅看作是一个理论原则, 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任何理论原则是在实践中形成, 又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贯彻成为现实的原则。因此,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科学的过程, 也就是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实践过程。

其二,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其认识的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可以说, 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要从实践中学习, 同时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从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而言,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具有实践性的内在规定性, 要达到完整的认识, 就离不开实践环节。

此外, 把理论联系实际当作一个实践问题来重视, 也是总结我们过去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从我们实际的调查来看, 学生并不是真正的讨厌学习《原理课》, 他们仅仅讨厌的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说教, 他们需要的是能面对生活、立足生活、分析生活、指导生活的理论教学。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从理论到理论, 让理论成为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 而不是一个指导实践的问题, 但学生是生活在实际中的, 既然理论不能解决他们实际生活中的疑难, 那么他们又学之何用呢?“学以致用”也要求我们把理论联系实际当成一个实践问题来认真对待。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实践问题, 我认为还要把握三点:首先是在批判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基础上,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立场来学理论、讲理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决定的。其次, 要联系真正的实际, 换句话说, 就是从“实际”出发去联系实际, 从实际中把握理论, 运用理论。第三, 牢牢抓住“联系”环节。“联系”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成为一个实践问题的最重要的表现, 也是教学工作中最艰难最需要下功夫的环节。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 教学效果的好坏就取决于联系的深度、广度和精确度, 它需要我们教师花艰苦的劳动去寻找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契机, 而且要联系准确。我们说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实践问题, 主要就是针对“联系”环节来讲的, 因为联系的过程不仅体现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而且它本身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这一原则的具体实践。所有这些, 都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实践性。同样如此,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 是这一原则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实践意义的重要方面, 也是充分表现这一原则生命力根本所在。

所以, 《原理课》教师必须在充分认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的实践意义的基础上,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溶思想、知识、能力、兴趣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法”:即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当成一个实践问题而贯彻到底, 并根据实践的需要选择教学重点、难点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 在认识中实践, 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 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优良的学风, 也是我们理论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 它含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作为一个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项基本原则, 将理论紧密贴近生活, 发挥其实践作用。

上一篇:公务员试用转正申请下一篇:配筋砌体质量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