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2022-07-10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认识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和基本特征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并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主义,其中又包括唯物论、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认识论等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的观点为首要的基本观点,把辩证法应用于考察认识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基础、本质和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区别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形成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说明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例如《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和当代意义

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首先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发展市场经济;其次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日益处于普遍交往之中。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全球化问题、新科技革命浪潮及其对人们的生存方式的重构等等问题摆在马克思主义面前。世纪之交新的历史境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和当代意义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其当代性问题便由此凸现出来。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西方思潮大量传人,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及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但与此同时,这些思潮的涌入无形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力被削弱,社会影响力也急剧下降。为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研究被提上日程,成为学术界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阔创新。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伟大的先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我们也要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五、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与实践,正确看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更加积极有意义的指导,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益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实现人生价值。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指导性很强,对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很多益处,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及其现实意义?

2、在物质的定义中,客观存在和客观实在的区别?

3、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与外来文化相冲击与融合?

第二篇:深刻理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

深刻理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 1968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首次提出 “学习化社会”理论,从此“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概念深入人心。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的要求。这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

学习型社会在中国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5月召开的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江泽民同志在会议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01年12月24日,中央党校建立“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学者们展开了对学习型社会的广泛论证,国人对这一命题的关注开始升温。

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习是个人提升、增加竞争力的手段,也是政党、组织永葆先进性的必备品质,还是一个国家与民族传承、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尽管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问题,且一些领导人的讲话和党的文件中也出现过学习型政党的提法,但系统地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全党的一个重大目标提出来是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既是党深刻总结九十年光辉历史经验的重要论断,也是党面对新世纪、新形势、

1新任务作出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党对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学习型组织的特殊形式,具有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的一般规定性,同时,还具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内在的特殊规定性。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深刻内涵,并在其基础上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特殊功能,以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在中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要体现学习型组织的一般特性,又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先进性,还要紧密结合当前特定形势下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使党的建设能够适应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要求,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本质。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觉意识,通过激发政党成员的学习自觉,提升政党成员的学习能力,提高政党组织的快速应变能力和持续创造活力,进而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党及其成员在本阶级、阶层或集团内部的先进性以及扩大政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系列任务。首先

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文件还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作为落实首要任务的关键性内容。在提出首要任务之后,又提出“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深刻总结九十年光辉历程的重要论断

一部中共党史,就是在艰辛中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在艰辛中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每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口,都因为善于学习、善于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而避免和克服了自身的危机,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井冈山的斗争、遵义会议、延安时期、西柏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越走越开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和完善。

回顾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共产党人就是以学习为己任,在黑暗中探寻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早期的共产党人们,如李大钊、陈独秀自觉追寻着“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向苏俄寻求革命的火种;一批批胸有大志的中国青年: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陈毅……他们或坚持留在国内,在黑暗中积累着对中国国情的判断,探索、寻求中国的未来出路,或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走出国门积极寻找救国的途径,他们如饥似

渴,追求真理、研究各种社会思潮、坚定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努力学习。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勤奋好学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学会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七千五百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随着党的历史方位两大转变,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如何在应对诸多考验之中纯洁党的队伍,扎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国人交出满意的答卷,成为党在新形势下不容回避的新挑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全党提出建立学习型政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面对时代和实践环境变化自我调适,不断保持自身先进性的主观自觉。

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推动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的特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这既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也形成了新的压力和考验,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经济形势上,经历了2008——2009年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开始回暖复苏,率先在世界实现经济的回升向好,但由于世界经济形势仍处于普遍低迷中,金融领域风险还没有完全消除,贸易保护

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加之长期以来国内粗放式经济沉淀下来的恶果,调结构、促转型、扩内需、抑通胀的任务仍然严峻,中国创造的道路任重道远。要实现化危机为契机,必须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调结构、促转型,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又要坚定不移地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针对当前社会阶层贫富两极分化,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问题突出,各类社会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党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使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内在的统一,切实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世纪之交,经过改革开放,党的生机和活力被激发出来了。与此同时,党内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也格外令人忧虑。例如:

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

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由此导致的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

消极腐败等现象比较严重等等。

当前党内存在的这些问题无疑将严重破坏党的形象,威胁党的执政地位,使党执政的合法性受到质疑,长此以往,必将危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而学习型政党的提出和实施无疑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牢记我们党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能力极强的政党,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曾经促成两次理论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成果。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方兴未艾,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一个学习型政党的伟大实践必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辉煌。

第三篇:入党志愿书——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尊敬的党组织:

通过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后,我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深信共产主义事业的必然成功,深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践也充分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康庄大道。我深信共产党员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将努力向这个方向发展。

目前,我坚持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思想上有了极大进步,通过学习,我已经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哲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建立在这一世界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科学理论,是肩负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使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指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立党立国的根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今天,强调共产党员要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决不是无的放矢,而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逐步提高。

从中不难看出,共产党员要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最根本的是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知识和政治观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这样,才能打牢思想基础,不被任何错误的东西所迷惑。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要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按江泽民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努力学习现代科技以及历史、法律、经济等各种科学知识,这样才有利于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学意识,提高识别、抵制各种唯心主义的能力。

共产党员要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积极投身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什么超自然超社会的力量推动的,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共产党员只有积极投入到广大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火热的实践中去,才能够深刻体验自然、物质、社会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及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感受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也才能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思想道德境界不断提高。远离实践、消极循世,希望通过"个体修炼、闭门养性来求得社会的进步、个人精神的升华,是根本不可能的,反而会使人变得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甚至走火入魔,做出于己于社会都不利的蠢事来。共产党员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还会在思想上、精神上变得软弱无力,遇到矛盾、困难、挫折,就容易陷入各种宿命论的泥潭,往往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力量,而是把个人的吉凶祸福、前途命运寄托于某种所谓神灵、运气,企求本不存在的神秘力量的保佑、恩赐,成为各种唯心主义的俘虏。

同时我还深刻认识到,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不断追求思想进步的同时,我时刻记得自己还是一名学生,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共产党员必须精通自身的业务,这样才能在群众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帮助群众共同进步。

今天,我虽然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但我深知,在我身上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我希望党组织从严要求我,以便使我更快进步。更早的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解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纽带;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改革和奋斗的旗帜;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和前进的力量。从唐朝韩愈的:“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其忧国、报国、献身之举,感染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历史上,数不清的名人学者、爱国志士,以他们具体的言行,为爱国主义做了生动而具体的注脚。可见,爱国主义决不是仅仅挂在口头上的,而是有着丰富和具体的内容的,是与博大的胸襟和卓越的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一词对国人并不陌生,然而,要正确和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并能身体力行和全力以赴,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了。特别是当爱国主义与“我”的利益挂起钩来的时候,一些人往往把爱国主义当做一个“永不过时的口号”来对待:嘴上喊喊还行,却并不准备付诸具体的行动;或一面高喊“爱国”,一面却做着有损国格的事情;还有的人以“爱国激进者”的面貌出现,专门去挑别人在“爱国”上的毛病,却不省察自己的言行里有多少真诚的爱国元素。譬如:一些“骂娘爱国者”,就专门袭击所谓“丢了国格”的人,就连一对母女在公园处于好奇穿着日本和服照张像,也被骂为“卖国、有损国家形象”。乍一看,他们的言行似乎出于爱国的动机,岂不知,当他们的唾沫星子喷向普通国民或曾为国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知名人士时,已经把爱国主义当成了装饰

自己的抽象标签,变成了伤害国人和“有损国家形象”的恶语。理解爱国主义要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挂起钩来。从国内来看,是新中国成了60周年,又是改革开放走过30年历程之后如何保护和扩大改革成果的重要一年,当我们“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让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的时候,就要时刻考虑到爱国主义的新的时代背景,力求使自己的言行更有利于树立信心战胜经济的暂时困难,力求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观念更加有利于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力求使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不考虑这些现实背景,不以党和国家的大局利益规范自己的言行,不管你把”爱国”两字喊得多响,也要对你的“爱国主义”画上问号。

第五篇:怎样理解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摘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意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贯穿理论的主线和核心,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关键字: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发展 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一) 解放思想,事实就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邓小平正是依据实事求是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分析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 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确立的。他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路线,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是毛泽东在晚年背离了自己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社会主义遭受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严重的挫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在总结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旗帜鲜明的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一个时期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党内外思想活跃,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形象。针对长期教条主义和当时两个凡是造成的危害,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同时,他还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而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的解放思想。 可以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成果。都离不开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坚持。离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的出现,也就不可能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它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是这一理论活的灵魂。 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和阶段来看,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究竟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模式也不行,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也只有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才能纠正超越革命发展阶段的“左”的思想,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做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接段的科学论断。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 、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路线的正确认识,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动力来看,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绝不可能冲破传统体制和陈旧关念的束缚,不可能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会认识到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要通过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完成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使命;也不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目标。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和战略步骤来看,关于和平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一国两制”构想,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结出的丰硕果实。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才逐渐形成和构筑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整套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个理论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三)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永远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党永保蓬勃生机的法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给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就是尊重实践,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大势;才能借鉴北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使之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才能把中央的决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邓小平.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 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煤矿女工工作总结下一篇:煤矿环保工作汇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