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名言

2024-04-24

萨特名言(精选6篇)

篇1:萨特名言

1、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2、对于暴力,我只有一件武器,那就是暴力

3、在年老的人看来,青春美妙,我们可以做许多白日梦,可以失败,可以哭泣,光芒万丈。但是,年轻如我们却不知其中的美好,总是在无病强说愁,或者颓废消极地殒磨青春……只有待到青春不再,方知其中的可贵。

4、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5、要做冷酷的石头,要做狂暴的激流,要做愤怒的闪电,总之,什么都要做,就是不要做人!

6、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7、大梦已醒,我还能说什么?大梦已醒。

8、而这一感情究竟能持续多久,不应受到感情以外的因素,诸如法律的干扰。

9、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

10、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爱情;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的爱情。

11、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12、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13、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

14、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

15、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

16、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

17、人首先是个把自我向着一个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已正是这样做的生物。

18、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了我自己得救。

19、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20、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让我明白这一切没什么意思,你有什么办法?

篇2:萨特名言

1、生活中无所不有,人们绝不会放弃生活。

2、尽管自己选择的使命是美丽的、崇高的和神圣的,但责任太沉重了,到头来被重负压得粉碎。回首往事,就象从失恋中解脱出来得斯旺所说:“真想不到我为一个对我不和适的女人而糟蹋了一生。

3、写作的欲望包含着对生活的欲望。

4、真想不到我为一个对我不和适的女人而糟蹋了一生。

5、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了我自己得救。

6、而这一感情究竟能持续多久,不应受到感情以外的因素,诸如法律的干扰。

7、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

8、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9、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

10、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篇3:萨特名言

孔子的仁学思想由四个重要的因素构成:血缘基础, 心理原则, 人道主义, 个体人格。首先是血缘基础。“孔子在当时氏族体制, 亲属关系崩溃的时代条件下, 把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 转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 对这种超出生物种属性质, 起着社会结构作用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等级制度作明朗的政治学解释, 使之摆脱特定的氏族社会的历史限制”。其次是心理原则。在这一因素中孔子将外在的东西转化为人内在的东西, 即将“礼”“仪”等外在的社会规范, 约束转化为人内心的内在要求。第三个因素:人道主义。由亲亲而仁民就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 在整个氏族——部落成员之间形成既有等级制度又有人道主义存在的关系。第四个因素个体人格, 指的是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孔子强调“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仁学”对人的存在意义的阐释。孔子的“仁学”思想将外在的礼仪改造为内在的自觉要求, 成为一种文化心理。人道主义意识的强调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存在于与他人的关系之中, 在这种日常生活的人群关系中就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 个体人格的完成, 心灵的满足与安慰。孔子对“仁”的标准的制定体现了“仁”与现实生活、与社会性义务、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的紧密联系。孔子认为“仁”是与整个社会即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利害相关联。孔子的“仁 学”思想不仅仅是血缘关系和心理原则, 它的主题内容是社会性的交往和相互责任。“四海之内皆兄弟”, 就是仁者爱人。人都是爱自己的, 孔子要求要爱别人。这也是佛教里的慈悲, 道家的慈爱。人只有在和人类的关系构建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而在爱人的基础上构建的关系是最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

“存在主义”之存在意义。人的存在及其本质问题是存在主义讨论的重点。萨特认为, 前人虽然作过长期论争, 但始终从本质先于存在出发规定人的本质的, 例如,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 认为上帝先规定好人的本质, 然后按此规定把人创造出来。到了十八世纪, 法国无神论的哲学, 虽然抛弃了上帝这一概念, 但它仍保留“本质先于存在”的说法。

萨特认为, 所有这些都属于从本质, 亦即从概念中推演出人的存在, 应当抛弃这种传统观念, 抛弃上帝创造出人的本质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存在先于其本质”:“假如上帝不存在, 那么, 世间至少有一种存在物可证明是‘存在先于本质’, 这种存在物在接受任何概念予以规定之前, 就已存在, 而这一存在物, 就是人。”萨特的意思是说“首先人存在、露面出场, 然才说明自身”, 人只是后来要变成的某种东西, 人照自己意志去造成他自身, 所以说, 人不外是自己造成的东西, 人是循着自己设计而成为的东西,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这原理, 也即所谓主观性”。

萨特强调世间没有什么东西能对人的本质作出规定, 人完全由其主观性决定自身, 并根据主观性而行动, 这是不能忽视的。但是,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立论, 决不仅限于此, 它是一个一切从主观性出发的, 即从人的意识、意志决定一切的唯意志论的原理出发, 而把人的存在仅仅看成是一种纯粹的意识活动, 它是一连串的表露存在的“显现”。人的本质就在这种显现之中。这样, 萨特就把人的本质歪曲为不可知的东西。与此同时, 萨特通过“存在先于本质”的说教, 歪曲和割裂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真实关系, 把人从社会世界中孤立出来, 把它看成是孤立的生物个体, 看成是超时代、超阶级的个人, 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完全由个人主观性决定的东西, 从而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社会性的本质, 而在阶级社会中, 否认人的阶级本质。

“仁学”与“存在主义”。孔子的“仁学”思想将人的存在意义放置在“伦常日用当中”, 在社会性的人群关系和日常交往中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满足, 在这样的文化心理的影响下整个民族以后不至于发生“真实的存在”即作为每一个人的个体被抛掷在异化世界之中, 居于众多人口的社会中却倍感孤独与凄凉。

孔子强调学习是快乐的。人生不仅要学习, 还要把学到的东西实践到生活中并且灵活运用, 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灵活实践; “四海之内皆兄弟”, 即仁者爱人。人都是爱自己的, 在爱自己的同时也要爱人。在现的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 科技力量分外加强的社会, 孔子对于“名利”的解释也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对于名利的追逐与着迷, 使得人类沉溺于金钱与物质生活的享受, 不再为自己留下一片精神的家园而逐渐变得孤独、空虚。在孔子的思想中则直接否定了“名利”的价值观。“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孔子在这里反问, 如果不为人所知, 没有功成名就, 难道就应该整天抱怨痛苦吗?如果一个人很普通, 不为人所知, 但是仍然不抱怨, 快快乐乐的生活, 不去追逐所谓的“名利”不也是君子吗?这样的生活也很有意义啊。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中, 萨特通过“存在先于本质”的说教, 歪曲和割裂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真实关系, 把人从社会世界中孤立出来, 把它看成是孤立的生物个体, 看成是超时代、超阶级的个人, 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完全由个人主观性决定的东西, 从而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社会性的本质, 而在阶级社会中, 否认人的阶级本质。人的存在成了无源之水, 空中楼阁。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 人类更需要的显然是将人与社会群体联系起来, 更注重人的社会性的思想学说。

摘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 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成为东方人的品格与心理的基础。他的“仁学”中对人的存在意义的阐释更是对每一个中国人有着非凡的影响, 尤其是现代文明之下的中国人。“仁学”中人的存在意义被放置在“伦常日用中”, 人生理想满足在社会性的人群关系和日常交往中。与之相比较, 萨特的“存在主义”则截然相反, 人成为社会的异化物, 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人失去了本质。在快速发展的物质社会, 钢筋、水泥、机器的异化世界中, 也许孔子的“仁学”可以避免我们走进存在主义的“无名”性的恐惧。

关键词:仁学,存在主义,生存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三联书店, 2009.

[2]程同乐.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影响及现实意义[D].重庆大学, 2009.

[3]李策.孔子仁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4]肖恩赛耶斯 (SeanSayers)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异化概念——现代社会思潮中的黑格尔式主题[J].教学与研究, 2009 (7) .

[5]王克千.萨特存在主义剖析[J].哲学研究, 1984 (02) .

[6]黄玉顺.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何以可能?——依据生活儒学的阐明[J].理论学刊, 2007 (10) .

篇4:萨特自由观研究

[关键词]自由;存在;责任;处境

在萨特早期自由观中,他所描述的自由还仅仅停留在一种纯粹的心理水平,还完全是一种抽象的自由、想象的自由。待至《存在与虚无》的发表,萨特仍然坚持一种“处境中的自由”。时隔17年,萨特在《辨证理性批判》中所论述的自由观又更加深刻了。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他把他人和自己的自由结合起来,他说道:“我们在要求自由的时候,发现它原来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自由,而别人的自由又依赖于我的自由……只有我把别人的自由当作目的时,我才能把我的自由当作目的。”[1]83在《共产党人与和平》中,萨特则试图把个人自由与历史处境结合起来。

《存在与虚无》是萨特最重要的著作,这本书把论述人的绝对自由作为最高目标。萨特在本书中所阐发的自由理论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虚无、否定、选择、超越。虚无是自由的基础;否定是自由的条件;选择是自由的表现;超越是自由的结果。萨特指出,自由是在“作为”时通过它的涌现本身自我决定的。自由是逃避介入存在,它是它所是的存在的虚无化。[2]620萨特用“人命定是自由的”来概括绝对自由的思想,他把自由当作是人的宿命,人必须为自己的自由做出选择,正是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人必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一、存在先于本质

自由首先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本体论的自由是指自由不被任何所限制的存在,为了论证人的存在和自由是同等的概念,萨特第一次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原理。

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自由先于本质,萨特在此所谓人的本质泛指人的各种有质的规定性的特征(才能、能力、职位、地位)。人一开始作为纯粹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只是偶然性的存在。自由属于有意识的存在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萨特的自由和意识是相等同的。在他看来,自由首先是一个本体论概念,本体论的自由是指自由不被任何东西所限制的存在。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自由是萨特哲学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主观性和超越性为特征的纯粹意识活动,和自为同义。自由并不是人的属性,而是“一切本质的基础”,它与“自为的存在”是一回事。

萨特的自由是一种绝对自由,选择不受任何条件的决定,除了人自己的自由选择之外,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决定人的存在。他把个人的自由选择所应负的责任与个人的烦恼、孤寂和绝望等情绪联系起来,人们之感到烦恼,正是由于人被绑定为自由的,不能逃避自由,不能逃避在各种可能性面前进行选择,不能逃避对所进行的选择担负责任。人命定是自由的,又由于它并不是一种给定物或一种属性,它就只能在自我选择中自我存在。人的自由之为自由,仅仅因为人的选择永远是自由的,自由的行动就是选择的行动。他认为人的自由之根源在于人的意识的虚无性和否定性,是一种抽象的个体自由与精神自由。

二、自由与处境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指出,人的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自由就是选择行为本身,而不是通过选择获得自由,自由与成功是毫无关系的。承认“人命定是自由的”只是第一步,人在自由选择中,在选择的行动中,才可获得其意义。选择实际上就是一种介入,介入到处境中去行动,因而自由实质上也就是选择的自由。

萨特认为处境就是自在的偶然性与自由的偶然性的共同产物,在每种具体的、特定的环境下,很难区分那些回到自由中去的和回到自为的原始存在中去的东西,所谓障碍与帮助都是模棱两可的,它们都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才可获得意义,也就是说,人处处可能遇到不是自己建立的障碍或帮助,但只是在自由选择的计划中才可遇到,处境是自由的限制的根据,即自由的人为性。自由就是一种对它为了逃避而应该是偶然性的逃避,同样,处境是一个不允许随意性的天然给定物的自由调整和自由定性。自由就是一种在一个特定的处境中所遇到的特殊障碍,完全衍生于那一处境中的自为之存在的特殊意向,因此是衍生于自由本身。

萨特将处境的限制的根据分为五种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我处的地点,我的过去,我的周围,我的邻人,我的死亡。处境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处境的显示只能通过自由选择,处境本身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它是中性的,它是完整的人为性。处境并不能阻止人自由选择,人在处境中是绝对自由的,没有一种处境能比另一种处境给人以更多的自由,人在一切处境中都具有同样的自由,处境是自由的产物,自由赋予处境以意义,而不是处境决定人的自由选择。

三、自由与责任

萨特关于责任的观点,与自由一样带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他认为只要选择的行动有结果,就必须承担它。萨特主张意志上的绝对自由,但不主张滥用自由,即使是处境中的有限的自由,自己也不能随心所欲,不能不负责任地享受。他提出自由的要求就是要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对他人和世界负绝对责任。但是,萨特的绝对责任理论是扎根于主观随意性,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责任,是脱离社会基础和个人基础的,介入到生活世界时,他命定是自由的。

自由并不是一种值得向往的东西,而是一种不堪承受但又不得不承受的重擔。自由总是和责任相联系的。在萨特看来,人的选择是自由的,那么人也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萨特强调他的哲学是要人们正视自己的自由,一方面要使人懂得自由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另一方面使人懂得自由和责任是不可分的,希望人为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在烦恼和孤寂中勇敢地承担责任,为所有的人负责。

萨特从“人就是自由”这个角度出发,鼓励人们发挥人的主体性,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自我设计,自我超越,赋予自己本质,这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人的自由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从人格自由的层次来说,人在任何处境中都是自由的。那是一种不受处境影响的心灵自由及由此而来的行动自由。肯定这一点,有利于人们在困难的处境中保持信心,坚守自己的人格信念。

“他人即地狱”是萨特流传深广的思想,由此可见自由的人可能与社会、集体、他人为敌,其后果自然是人的犯罪堕落。这种以自我为中心视他者为地狱,极易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突出自我,无视整体是极其危险的。另外,绝对而又无法逃避的自由让人焦虑不安、没有依靠的孤零零的人们对自由失去热情和向往。因此这种绝对的自由也存在一定问题。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陈宣良译),存在与虚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620.

作者简介

侯莉云(1989-),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硕士。

篇5:萨特名言

1、在年老的人看来,青春美妙,咱们能够做许多白日梦,能够失败,能够哭泣,光芒万丈。但是,年轻如咱们却不知其中的完美,总是在无病强说愁,或者颓废消极地殒磨青春……只有待到青春不再,方知其中的可贵。

2、写作的欲望包含着对生活的欲望。

3、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4、他人即地狱。

5、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了我自我得救。

6、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7、而这一感情究竟能持续多久,不应受到感情以外的因素,诸如法律的干扰。

8、人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

9、人首先是个把自我向着一个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已正是这样做的`生物。

10、真想不到我为一个对我不和适的女生而糟蹋了性命。

11、内心贫乏和感到自我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12、而这一感情究竟能持续多久,不应受到感情以外的因素,诸如法律的干扰。

13、生活中无所不有,人们绝不会放下生活。

14、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性命一样。

15、在咱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感情;但同时咱们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的感情。

16、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性命一样。

17、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我的本质务必透过自我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我行动的结果。

18、尽管自我选取的使命是美丽的崇高的和神圣的,但职责太沉重了,到头来被重负压得粉碎。回首往事,就象从失恋中解脱出来得斯旺所说:“真想不到我为一个对我不和适的女生而糟蹋了性命。

19、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20、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

21、在咱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感情;但同时咱们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的感情。

22、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

23、而这一感情究竟能持续多久,不应受到感情以外的因素,诸如法律的干扰。

篇6:萨特名言

2、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仅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我的本质必须经过自我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我行动的结果。

3、人首先是个把自我向着一个未来推进并且明白自已正是这样做的生物。

4、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5、而这一感情究竟能持续多久,不应受到感情以外的因素,诸如法律的干扰。

6、内心贫乏和感到自我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7、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感情;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的感情。

8、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了我自我得救。

9、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10、他人即地狱。

11、在年老的人看来,青春美妙,我们能够做许多白日梦,能够失败,能够哭泣,光芒万丈。可是,年轻如我们却不知其中的完美,总是在无病强说愁,或者颓废消极地殒磨青春……仅有待到青春不再,方知其中的可贵。

上一篇:儿时的端午节范文下一篇:1建筑装饰材料最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