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感线圈施工工艺流程

2024-04-07

地感线圈施工工艺流程(精选4篇)

篇1:地感线圈施工工艺流程

线圈班组工艺纪律

0TB.910.001.1 共1页 第1页

本工艺纪律适用于线圈班组的生产过程和工艺准备等工作 保持室内干净清洁,地面无灰尘、杂物。2 工装分类摆放、齐全、完好。3 生产前工艺准备充分。包括:

① 任务明确,理解并熟悉技术条件、生产图纸、工艺守则。② 工、卡、量、模具齐全完好备用。

③ 线材、绝缘件及其它辅助材料齐全合格并放在指定的工位器具上。4 生产中应做到“三按”、“三检”、“三净”。即: 三按:按技术条件、按生产图纸、按工艺守则。三检:自检、互检、质检员专检。三净:绕线机、线圈和场地保持干净。废料头、废纸、废物等应放在指定地点,不得乱丢乱弃。工作完毕应将组件、绝缘件、线圈摆放整齐,并用塑料布盖好,防止灰尘和脏物。下班前,清点工、卡、量、模具并放在指定的工位器具上。关掉所有电源。清理干净场地。车间内严禁吸烟,易燃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篇2:地感线圈施工工艺流程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 车辆超速自动检测系统已成为保障道路交通的重要装备[1]。基于地感线圈的测速监控系统成本低, 可靠性好, 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受环境和施工质量等因素影响, 其测速结果会产生漂移, 甚至会经常出现误报。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串联电感的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校准仪的原理和实现,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一次直线拟合修正, 该仪器能准确检定、校准地感线圈测速系统。

1地感线圈测速及校准方法

1.1测速原理

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基于电磁感应原理, 其传感器是一个埋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由电磁场理论可知, 任何载流导线都将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对于匝数为N, 长度为l的螺线管型线圈, 其线圈内的磁场自感量为:

式中μr是介质的相对磁导率;常数μ0=4×10-7h/m;A为线圈的环绕面积。环形线圈和电容组成LC振荡电路, 并在线圈周围产生电磁场。当车辆经过埋设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时, 车体上的铁金属底板将产生自成闭合回路的感应电涡流, 此涡流又产生与原有磁场相反的新磁场, 从而导致线圈总电感量变小;再由f=1/2πLC可知, 电感L的变化会使调谐频率偏离原有数值。该频率偏离信号可利用锁相环技术变换为脉冲输出, 没有车来输出低电平, 车来了输出高电平。

地感线圈测速系统一般包括2个线圈, 线圈之间距离S为恒定值, 一般S取4m。当汽车到达第一个线圈时车速检测器检测到一个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保持高电平状态, 直到汽车全部通过。同样, 检测器也能检测到汽车通过第二个线圈的脉冲信号。根据两个脉冲信号求出汽车通过这两个线圈的时间间隔T, 由速度公式v=S/T便可求出车速。

1.2校准方法

信号模拟校准法是用外加干扰信号引起地感线圈响应, 此干扰信号被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当成汽车通过的信号, 被测系统接收先后到达的两个脉冲信号, 准确测得相邻脉冲间的时间间隔 (T) , 同时测量路面实际铺设的地感线圈间距离 (S) , 则S与T的商就是标准装置给出的速度标准值[2]。用该标准值与被检定校准的地感线圈测速系统示值进行比对, 即达到了对被检定校准系统校准的目的, 此方法精度高, 测试范围宽, 重复性好。

本设计中选用了串联电感阵列的方式, 对车辆通过地感线圈引起的电感变化进行模拟, 通过控制串入电感的大小和介入时间生成标准车速信号, 提供给测速装置测量。接线如图1所示。

开关阵列Kc按照要求的电感值配置完成后, 当没有车辆到来时开关K1断开, 测速系统谐振频率由地感线圈电感和附加电感决定。车辆到来状态用闭合K1来模拟, K1闭合后电感减小, 从而触发测速系统动作, 车辆离开后再将K1断开即可。同时, 为了更好地模拟车辆通过时引起的电感变化, 每个附加电感阵列由5种大小不同的电感组成, 并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它们的电感值分别取10 μH、20 μH、40 μH、80 μH、和160 μH, 根据不同的组合, 可以对每种连接形式分配从10 μH到310 μH共31种电感值组合。

2地感线圈测速校准仪的设计

2.1系统总体设计

地感线圈测速仪校准系统包括上位机 (计算机) 和下为机两部分, 它们之间的数据通信及与地感线圈、地感线圈测速系统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

上位机通过软件编程完成对下位机测量参数的选择、设置、标准速度的发送及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 同时实现数据的保存及查询, 测量数据的计算, 自动生成Word格式校准报告, 统计检测情况报表等功能。

下位机是一台信号模拟装置, 模拟汽车通过测速器时所产生的一对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信号。设计上必须保证以标准的时间间隔给两个地感线圈谐振回路依次串入检测电感器, 来完成对实际车速的模拟。下位机主要包括主检测控制器、时间间隔检测控制器和继电器控制电感阵列三部分。检测控制器模块依据接收到的上位机信息准确生成相应的时间间隔和脉冲宽度, 最后通过开关量输出。该控制器的核心是ATMEL公司的89S52单片机, 并配以11.059 2 MHz的晶振。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T0产生精确的定时信号, 定时误差在+1 μs左右, 能够满足系统对精度的要求。时间间隔检测控制器主要利用单片机门控位测量脉宽的方法测量继电器实际输出的时间间隔, 为数据修正处理提供实测数据。继电器控制电感阵列主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电感阵列的切换, 根据实验现场的实际需求组合出多种电感值, 以便适应不同厂家的测速器。无线通信模组选用SRWF—501型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 主要完成上位机和下位机串行通信协议的转换及数据的传输。

2.2单片机对继电器吸合时间的准确测量

在测量中, 控制器根据标准速度计算出的时间间隔T是准确的, 通过两个脉冲前沿体现, 分别模拟汽车先后进入两个地感线圈的时刻, 如图3所示。

由于校准系统的执行部件选用了干簧继电器, 它虽然具有吸合功率小, 动程小, 触点寿命长等优点, 但其动作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导致实际输出到串联回路的时序关系变成了虚线所示, 我们利用单片机门控位测脉宽[3]的方法对实际虚线部分的时间间隔T1进行测量, 便得到了继电器实际的输出时间间隔。

对于MCS—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 当门控位GATE=1, 运行控制位TR=1时, 允许外部输入电平直接控制定时/计数器的启动和关断。我们把两个虚线脉冲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转换成一个正脉冲, 加在ΙΝΤ0¯引脚上。当ΙΝΤ0¯变为高电平时启动计数, ΙΝΤ0¯变为低电平时停止计数。单片机选用12 MHz晶振, 定时器工作在方式1时, 测得的最大脉冲宽度为65 536 μs。以4米间距的地感线圈为例, 当车速从10 km/h到200 km/h变化时, 车辆通过线圈引起的时间间隔T变化范围为72 ms到1.44 s。因此在软件编程时, 再设置一个中断计数器R1, 每当计数满65 536个机器周期后便产生一次溢出中断, 计数器R1加1计数。则由单片机测得脉冲时间间隔的计算公示可表示为:

T1′ = (65 536R1+128TH0+TL0) μs。

2.3数据处理及修正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输出, 我们利用最小二乘法[4]对所测数据进行一次直线拟合。首先以标准时间间隔T进行实验, 利用单片机门控位测脉宽的方法测得对应时间间隔T1′。把T1′看成是T的一次线性函数, 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T1′=A+BT (1)

由定拟合直线的最小二乘法知, 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

B= (Τi-Τ¯) [ (Τ1) i-Τ1¯] (Τi-Τ¯) 2 (2)

A=Τ1¯-BΤ¯ (3)

把实验数据TT1′带入 (2) 式、 (3) 式求出AB, 便得到了直线的拟合方程:

T1′=0.951 2 T-0.015 2 (4)

把修正后的延时时间间隔当作标准数据进行设置, 代入 (4) 式中可以得到更为准确、满足精度要求的标准输出。再次利用修正后的标准输出进行实验校正, 利用单片机测量脉宽的方法测量拟合后的实际输出T1′, 整理拟合前后的数据如表1所示, T1的测量误差小于0.2 ms。

3结束语

我们利用此校准装置对垦利县多个车辆测速检测站进行了现场校准, 发现其对多个厂家的测速装置校准重复性好, 测速仪显示车速与标准车速之间呈线性变化且误差恒定。此外, 该校准系统操作简单, 检定时不影响正常交通, 检测人员可在车内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检定校准, 从而避开野外恶劣气候的影响, 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摘要:介绍了地感线圈测速原理, 提出了一种利用串入电感方式校准地感线圈测速系统的方法。利用单片机测量脉宽的方法精确测量时间间隔, 并通过对已测数据进行一次直线拟合产生高精度时间间隔信号, 用此信号来模拟标准车速进行校准。最终设计并实现了地感线圈测速仪校准系统, 该系统能准确地校准各种型号的地感线圈测速仪,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地感线圈测速仪,信号模拟,校准,直线拟合

参考文献

[1]高富荣, 方强.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监测系统性能和检测方法研究.上海计量测试, 2008; (02) :27—28

[2]林仲扬.地感线圈式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的检定方案.中国计量, 2008; (06) :107—108

[3]张兰群.利用单片机门控位测量脉冲的宽度.电脑学习, 2004; (6) :29—30

篇3:浅析墙面装饰施工工艺流程

裱糊类墙面指用墙纸、墙布等裱糊的墙面。

(一)裱糊类墙面的构造

墙体上用水泥石灰浆打底,使墙面平整。干燥后满刮腻子,并用砂纸磨平,然后用107胶或

其它胶粘剂粘贴墙纸。

(二)裱贴墙纸、墙布主要工艺流程

清扫基层、填补缝隙→石膏板面接缝处贴接缝带、补腻子、磨砂纸→满刮腻子、磨平→涂刷

防潮剂→涂刷底胶→墙面弹线→壁纸浸水→壁纸、基层涂刷粘结剂→墙纸裁纸、刷胶→上墙

裱贴、拼缝、搭接、对花→赶压胶粘剂气泡→擦净胶水→修整。

(三)裱贴墙纸、墙布施工要点

1.基层处理时,必须清理干净、平整、光滑,防潮涂料应涂刷均匀,不宜太厚。

(1) 混凝土和抹灰基层:墙面清扫干净,将表面裂缝、坑洼不平处用腻子找平。再满刮腻

子,打磨平。根据需要决定刮腻子遍数。

(2) 木基层:木基层应刨平,无毛刺、戗茬,无外露钉头。接缝、钉眼用腻子补平。满刮

腻子,打磨平整。

(3) 石膏板基层:石膏板接缝用嵌缝腻子处理,并用接缝带贴牢。表面刮腻子。

涂刷底胶一般使用107胶,底胶一遍成活,但不能有遗漏。

2.为防止墙纸、墙布受潮脱落,可涂刷一层防潮涂料。

3.弹垂直线和水平线,以保证墙纸、墙布横平竖直、图案正确的依据。

4.塑料墙纸遇水呀胶水会膨胀,因此要用水润纸,使塑料墙纸充分膨胀,玻璃纤维基材的

壁纸、墙布等,遇水无伸缩,无需润纸。复合纸壁纸和纺织纤维壁纸也不宜闷水。

5.粘贴后,赶压墙纸胶粘剂,不能留有气泡,挤出的胶要及时揩净。

(四)注意事项

1. 墙面基层含水率应小于8%。

2. 墙面平整度达到用2米靠尺检查,高低差不超过2毫米。

3. 拼缝时先对图案、后拼缝,使上下图案吻合。

4. 禁止在阳角处拼缝,墙纸要裹过阳角20毫米以上。

5. 裱贴玻璃纤维墙布和无纺墙布时,背面不能刷胶粘剂,中俑将胶粘剂刷在基层上。因为

墙布有细小孔隙,胶粘剂会印透表面而出现胶痕,影响美观。

罩面类墙面装饰工艺流程

1.木护墙板、木墙裙

木护墙板、木墙裙的构造。在墙内埋设防腐木砖,将木龙骨架固定在木砖上,然后将面板钉

或粘在木龙骨架上。木龙骨断面为20~40毫米×40~50毫米,木龙骨间距为400~600毫米。

2.木护墙板、木墙裙施工工艺流程:

处理墙面→弹线→制作木骨架→固定木骨架→安装木饰面板→安装收口线条

3.施工要点

(1)墙面要求平整。如墙面平整误差在10毫米以内,可采取抹灰修整的办法;如误差大于

10毫米,可在墙面与龙骨之间加垫木块。

(2)根据护墙板高度和房间大小钉做木棒经骨,整片或分片安装,在木墙裙底部安装踢脚

板,将踢脚板固定在垫木及墙板上,踢脚板高度150毫米,冒头用木线条固定在护墙板上。

(3)根据面板厚度确定木龙骨间尺寸,横龙骨一般在400毫米左右,竖龙骨一般在600毫

米。面板厚度1毫米以上时,横龙骨间距可适当放大。

(4)钉木钉时,护墙板顶部要拉线找平,木压条规格尺寸要一致。

(5)木墙裙安装后,应立即进行饰面处理,涂刷清油一遍,以防止其他工种污染板面。

4.注意事项

墙面潮湿,应待干燥后施工,或做防潮处理。一是可以先在墙面做防潮层;二是可以在护墙

板上、下留通气孔;三是可以通过墙内木砖出挑,使面板、木龙骨与墙体离开一定距离,避

免潮气对面板的影响。

两个墙面的阴阳角处,必须加钉木龙骨。

如涂刷清漆,应挑选同树种、颜色和花纹的面板。

石材类墙面装饰工艺流程

(一)天然花岗岩、大理石墙面构造和施工工艺

天然花岗岩、大理石板材墙面构造:

天然石材较重,为保证安全,一般采用双保险的办法,即板材与基层用铜丝绑扎连接,再灌

水泥砂浆。饰面板材与结构墙间隔3~5厘米,作为灌浆缝,灌交时每次灌入高度20厘米左

右,实凝后继续灌注。

2.天然花崗岩、大理石板材墙面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安装基层钢筋网→板材钻孔→绑扎板材→灌浆→嵌缝→抛光。

(二)青石板墙面构造和施工工艺

青石板墙面构造和施工工艺可采用与釉面砖类似的方法粘贴。青石板吸水率高,粘贴前要用

水浸透。

家庭装饰中局部使用小规格石材和人造石材均可参照釉面砖粘贴方法。

贴面类墙面装饰工艺流程

(一)贴面类装饰基本工艺流程

1.粘贴釉面砖:

基层清扫处理→抹底子灰→选砖→浸泡→排砖→弹线→粘贴标准点→粘贴瓷砖→勾缝→擦缝

→清理。

2.粘贴陶瓷锦砖:

清理基层→抹底子灰→排砖弹线→粘贴→揭纸→擦缝。

3.施工要点

基层处理时,应全部清理墙面上的各类污物,并提前一天浇水湿润。混凝土墙面应凿除凸起部

分,将基层凿毛,清净浮灰。或用107胶的水泥砂浆拉毛。抹底子灰后,底层6~7成干时,进

行排砖弹线。

正式粘贴前必须粘贴标准点,用以控制粘贴表面的平整度,操作时应随时用靠尺检查平整度,

不平、不直的,要取下重粘。

瓷砖粘贴前必须在清水中浸泡两小时以上,以砖体不冒泡为准,取出晾干待用。

铺粘时遇到管线、灯具开关、卫生间设备的支承件等,必须用整砖套割吻合。

镶贴完,用棉丝将表面擦净,然后用白水泥浆擦缝。

4.注意事项

1.基层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土、浮灰。旧墙面要将原灰浆表层清净。

2.瓷砖必须浸泡后阴干。因为干燥板铺贴后,砂浆水分会很快被板块吸走,造成水泥砂浆

脱水,影响其凝结硬化,发生空鼓、起壳等问题。

木龙骨隔断墙的施工工艺流程

1.木龙骨隔断墙的施工程序

清理基层地面→弹线、找规矩→在地面用砖、水泥砂浆做地枕带(又称踢脚座)→弹线,返线

至顶棚及主体结构墙上→立边框墙筋→安装沿地、沿顶术楞→立隔断立龙骨→钉横龙骨→封

罩面板,预留插座位置并设加强垫木→罩面板处理。

2.木龙骨隔断墙施工要点

木龙骨架应使用规格为40毫米×70毫米的红、白松木。立龙骨的间距一般在450~600毫米之

间。

安装沿地、沿顶木楞时,应将术楞两端伸入砖墙内至少l20毫米,以保证隔断墙与原结构墙连

接牢固。

玻璃砖分隔墙施工工艺流程

玻璃砖分隔墙施工要点:

玻璃砖应砌筑在配有两根f6~f8钢筋增强的基础上。基础高度不应大于150mm,宽度应大于

玻璃砖厚度20mm以上。

玻璃砖分隔墙顶部和两端应用金属型材,其糟口宽度应大于砖厚度10~18mm以上。

当隔断长度或高度大于1500mm时,在垂直方向每二层设置一根钢筋(当长度、高度均超过

1500mm时,设置二根钢筋);在水平方向每隔三个垂直缝设置一根钢筋。钢筋伸入槽口不小

于35mm。用钢筋增强的玻璃砖隔断高度不得超过4m。

玻璃分隔墙两端与金属型材两翼应留有宽度不小于4mm的滑缝,缝内用油毡填充;玻璃分隔

板与型材腹面应留有宽度不小于10mm的胀缝,以免玻璃砖分隔墙损坏。

玻璃砖最上面一层砖应伸入顶部金属型材槽口10~25mm,以免玻璃砖因受刚性挤压而破

碎。

玻璃砖之间的接缝不得小于10mm,且不大于30mm。

玻璃砖与型材、型材与建筑物的结合部,应用弹性密封胶密封。

镜面玻璃墙面施工工艺流程

1. 镜面玻璃墙面的构造。

玻璃固定的方法:

(1) 在玻璃上钻孔,用镀铬螺钉、铜螺钉把玻璃固定在木骨架和衬板上。

(2) 用硬木、塑料、金属等材料的压条压住玻璃。

(3) 用环氧树脂把玻璃粘在衬板上。

2. 镜面玻璃安装工艺:

清理基层→钉木龙骨架→钉衬板→固定玻璃。

3. 注意事项:

(1) 匀面玻璃厚度应为5~8毫米。

篇4:地感线圈施工工艺流程

1地感线圈测速仪现场校准存在的问题

地感线圈式测速仪属于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的一种,用于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检测工作。按照JJG527—2007《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中规定的测速仪现场检测方法:即在巡航定速车上安装非接触式测速仪,对地感线圈式测速仪进行实车检测。速度模拟检测目前没有较好的方法,该检测手段不能完全满足溯源的要求,体现在:

(1)标准速度车的检测范围为20~120 km/h,而一般的地感线圈式测速仪的量程是20~180 km/h,所以量程不能满足溯源要求;

(2)受标准速度车和道路条件的影响,对同一点不能重复测量,比如对100 km/h,标准速度车测量的可能是98 km/h、103 km/h或者101 km/h,每次都一样,保证不了重复性;

所以,只对地感线圈进行现场校准,其准确度得不到有效保证,更无法保证高速公路测速的准确性,也无法保证交警的合理执法;由于校准手段、校准方法的局限性,难以保证视频测速仪的准确可靠运行。研制地感线圈式测速仪校准装置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验室中的检测问题。

2地感线圈测速仪的工作原理

地感线圈测速仪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其传感器是一个埋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由电磁场理论可知,任何载流导线都将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对于匝数为N、长度为l的螺线管型线圈,其线圈内的磁场自感量

式中,μr是介质的相对磁导率;常数μ0=4×10-7h/m;A为线圈的环绕面积。

环形线圈和电容组成LC振荡电路,并在线圈周围产生电磁场。当车辆经过埋设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时,车体上的铁金属底板将产生自成闭合回路的感应电涡流,此涡流又产生与原有磁场相反的新磁场,从而导致线圈总电感量变小;再由可知,电感的变化会使调谐频率偏离原有数值,该频率偏离信号可利用锁相环技术变换为脉冲输出,没有车时输出低电平,车来时输出高电平。

地感线圈测速系统一般包括2个线圈,线圈之间的距离s为恒定值,一般s取4 m。当汽车到达第一个线圈时,车速检测器检测到一个脉冲信号,脉冲信号保持高电平状态,直到汽车全部通过。同样,检测器也能检测到汽车通过第二个线圈的脉冲信号。根据两个脉冲信号求出汽车通过这两个线圈的时间间隔,由速度公式ν=s/t便可求出车速。

3基于PLC技术的校准装置

3.1基于信号模拟检测法的地感线圈测速仪校准装置的原理

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信号模拟检测法,用外加模拟信号引起地感线圈响应,此模拟信号被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当成汽车通过的信号,被测系统接收先后到达的两个模拟信号,准确测得相邻脉冲间的时间间隔(Δt),同时测量路面实际铺设的地感线圈间距离(s),则s与Δt的商就是标准装置给出的速度标准值ν。用该标准值与被校准的地感线圈测速系统示值进行比对,即达到了对地感线圈测速仪进行检测的目的,模拟信号检测法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3.2地感线圈测速仪校准装置系统的设计

3.2.1系统总体设计

地感线圈测速仪校准装置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上位机(触摸屏)和下位机两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

上位机选用触摸屏,下位机选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下位机与上位机间的通信采用RS232串口方式,PLC与触摸屏之间通过R232通讯电缆进行连接,利用组态软件进行人机界面的布局设置。

3.2.2上位机的设计

上位机的系统操作界面引入触摸屏作为现场监控及数据采集平台,软件分别选用GTWIN编程软件及组态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不仅运行稳定可靠,而且控制精度高。触摸屏界面由支持软件进行编译、设计,然后从支持工具下载到触摸屏。通过MPI(Multi-Point Interface)协议,触摸屏能准确无误地与PLC通信。由PLC对触摸屏状态控制区和通知区进行读写,以达到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

根据地感线圈测速仪的使用和操作要求,共设计了主界面、输入信号监控界面、输出信号监控界面、参数设置界面、主要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软件编程完成对下位机测量参数的选择、设置、标准速度的发送及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同时实现数据的保存及查询,测量数据的计算,上位机的设计如图3所示。

3.2.3下位机的设计

下位机是一台信号模拟装置,模拟汽车通过测速器时所产生的一对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信号,设计上以标准的时间间隔给两个地感线圈谐振回路依次串入检测电感器,来完成对实际车速的模拟。下位机主要包括主检测控制器、时间间隔检测控制器和继电器控制电感阵列三部分,下位机的设计如图4所示。

检测控制器模块依据接收到的上位机信息准确生成相应的时间间隔和脉冲宽度,最后通过开关量输出。时间间隔检测控制器主要利用单片机门控位测量脉宽的方法测量继电器实际输出的时间间隔,为数据修正处理提供实测数据。继电器控制电感阵列主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电感阵列的切换,根据实验现场的实际需求组合出多种电感值。

3.2.4基于PLC技术的校准装置测量结果

基于PLC技术的校准装置工作过程如图5所示。

使用该校准装置的测试结果实现了20~120 km/h范围内的检测,同时保证了测量的重复性,使测量准确度得到了有效保证,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4总结

地感线圈式测速仪校准装置的研制,实现了地感线圈测速仪模拟检测方面的突破,在不确定度方面,其扩展不确定度最大值为0.5%(k=2)。地感线圈式测速仪检测装置的建立,实现了一种实验室模拟检测的方法,为地感线圈式测速仪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

km/h

参考文献

[1]孙桥,蔡常青,张跃,等.机动车测速计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3.

[2]于洋,于明,翟艳东,等.多车道场景下的视频车辆测速方法[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40(3):79-83.

上一篇:永通社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汇报材料下一篇:金佳矿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