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的减负增效》教学设计

2024-04-23

《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的减负增效》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的减负增效》教学设计

第一篇:《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的减负增效》教学设计

摘要:

从现行的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和各级部门要求的课时安排来看,化学教学面临着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较多、课程进度过快、作业过多的问题。为了将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尤其是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笔者认为就要进行作业设计的思考。具体做法: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将整体的作业分散处理,这既保证了作业量,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减负增效

分散作业

解决方案

一、减负增效作业设计思考的原因

近年来,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切实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尤其是减少学生作业量。而作业具有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延伸课堂、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等功能,在学生学习中所占有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就目前我市的初中化学教学总体情况来看,在规范教学行为的要求下,化学教学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按照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化学课在九年级为每周3课时,而就人教版教材来讲,上下册12单元,按照上学期18周、下学期16周的安排,还需要安排近8周的复习时间,总的新课教学时间大致为26周。因此,学生的作业量,可想而知。而中考的竞争日趋激烈,按照要求,初中生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对于九年级学生,化学学科每天作业大致要求在10—13分钟左右。这种情况下,如何能让学生减负增效,真正将学生的负担减下来,就成为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二、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类型

(一)记忆性作业

因为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基本的化学知识如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元素周期表、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合价等知识点都要求学生记住,然后去运用。但是,一味死记硬背是不可行的,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于是我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顺口溜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在检查这种记忆型作业中,既能够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在背记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二)阅读型作业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体现出时代性、实用性。新教材中提供了很多“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例如,课本中“空气质量日报”“绿色化学”;“水的组成揭秘”“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一些措施”等等。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阅读学习相关的内容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理解,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三)实验型作业

这种类型作业主要以教材后面的“课外实验为主”。事实上大量的化学结论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得来的,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可以把抽象的结论和化学公式具体化、形象化,进而化繁为简,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达到提升兴趣和锻炼学初中化学

三、具体作业设计解决方案

目前,作业改革也是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依托《课堂自主学习单》应用的“125一模多样”高效课堂改革,一个主体,20分钟左右自主学习,“导、学、展、点、练”五环节教学,深入研究课堂,研究作业,提高教育教学绩效。结合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学生的作业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让学生吃饱、吃好而又不显著增加学生负担,达到了“少食多餐,便于消化”的目的。

第一部分,课前作业。

《课堂自主学习单》是我校使用的用于学生当堂完成的辅助教学资料,由教师设计,学校印刷,供学生上课使用。内容大致包括知识点回顾、预习导学、探究新知、当堂检测几个部分。前两部分用于学生课前作业的准备,主要以填空的形式,设计完成时间课堂前3分钟,用于引入新课。设计内容为上一课时的知识要点、基础概念和重要实验操作。预习导学为本课时要点,一般设计为填空或者简答,题量设计在5分钟以内,供学生课前的预习新课使用,学生于课前预备时间完成,也可以前一天预习完成。这一部分结合我校“125一模多样”课堂实施的五环节中的“导”部分。

第二部分,课堂作业。学生的课堂作业主要由《课堂自主学习单》的探究新知和当堂检测构成。探究新知一般按照教学内容不同分为知识、理论性内容和探究实验性内容两部分。如涉及到《原子的结构》《元素》等化学基础理论的课题,设计为以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为主的知识点整理。通过自学课本、提出问题、组内研讨等环节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如涉及内容为《空气》《氧气》等化学基础实验或者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分组实验或者演示实验器材进行合作探究,记录现象,总结结论。在教学环节中,具体实施为五环节中的“学”部分。结合教学在五环节中的“练”部分,完成另一部分课堂作业——当堂检测部分。当堂检测依托中考题型,设计为选择、填空或者简答,个别课时出现计算题型。设计题量不超过5分钟,由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实施,要求当堂完成,当堂反馈结果,当堂纠错,针对重点、难点、考点,强化练习。

第三部分,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的设计,在于精选。我们要摒弃重复的机械化的作业题,结合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内容整体考虑课后作业的设计,既要突出重点,强化考点,又

复。

我校

使

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的作业手册来实施。作业手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精心设计。

1.适量原则

要落实减负,要控制作业时间,作业量是关键。按照要求,整体作业量的设计以中等学生1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题型以选择、填空、简答为主,习在《元素》《溶液的浓度》等课题中出现计算。一般设计总题数包括选择在内10个小题左右。

2.目标指向明确

以中考为导向,以突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设计作业题。从目前我市中考化学题目设计整体情况来看,现在的题目设计紧扣课程标准,近些年来从未有一道偏、难、怪题出现。所以,作业题目设计符合中考题型和难度。我们应把握好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突出文字描述性习题的设计和知识迁移性习题的设计,强化知识的灵活应用。

3.兼顾分层

作业设计中,分为基础类作业和提高类作业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学生的层次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学困生,应设计基础类作业,以整理知识点和完成经典习题为主,有意识地强化识记,设置梯度,逐渐提高;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提高类作业,注重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对于拔尖的学生,以探究性作业为主,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学生的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繁重的作业却会使学生苦不堪言。对此,教师应进行大量的“备课”和研究,尝试分散式的作业设计,将学生从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童宝康,张于君.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布置的功能与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6):17-18.[2]孔颖.与化学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4).[3]于志敏.初中化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3).兰州市“十二五”2014省级规划课题《九年级化学课程作业设计与实践》成果论文。

《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从目前作业的现状来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将其概括为三点:“第一,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2009年11月常州市教育局韩涛局长在常州市中小学深入推进减负增效工作会议上作了《深入推进减负增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工作》的重要讲话。因此,我们确定了“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的课题,旨在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转变过去那种机械、枯燥、重复的作业形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把作业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结合起来,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1、是改变传统作业设计弊端的需要。

在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等诸多方面。

2、是全面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语文作业观。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以学生为本,设计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3、是全面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语文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4、是提高语文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教师作业布置的水平、作业批改的质量、作业评价的策略直接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事业热情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限定

课题中的“减负增效”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但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题中的语文作业(包括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优化”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具体的所需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课题中的策略是指语文教师为了建构适应减负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原则和方式方法。

课题中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是指语文教师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根据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改变将作业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的片面思想,而根据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及个性特点,遵循教学规律来设计语文作业,使语文作业趣味化、艺术化、生活化、个性化、科学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指出:“近年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陈至立部长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前素质教育的紧追任务就是要坚决地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各级教育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增强做好减负增效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实事,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一定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教育方针都为我们开展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政策依据。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学生应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它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与其天赋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让学生发起并完成自选的主题设计来培养自发的学习技能,为学生提供发展多元智力的机会。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展现各种才能的情境。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作业新形式,使学生能较好的发展自己的潜力。

3、新课程的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改为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革语文作业,更是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体现。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生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学生就能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语文素质就能得到全面提高。

4、素质教育的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初中语文是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5、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课题组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推进减负增效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教育科研的几个问题》、《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教师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等二十多篇文章,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同时通过每年至少写关于本课题的论文把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观点进行总结,将各种先进理论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转变语文作业设计观念,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构建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让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座桥梁。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形成性和发展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优化语文作业的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优化语文作业的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

2、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

语文教师除了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3、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

语文作业可以是文字式的、操作式、实物式和口头式的语文作业;可以是课堂内完成和课外完成相结合的语文作业;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同学甚至学生本人拟订的语文作业;可以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由学习小组合作来完成的,甚至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家长来共同完成的语文作业。

4、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量力性和差异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容量。

语文老师布置作业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要有差异性,做到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5、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渗透性和交叉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多种学科的整合。

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语文作业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拟用三年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6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1月)

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收集材料,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成果,撰写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2年2月——2012年12月)

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我们对课题的研究分调查分析、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几个阶段进行,从教学实践出发,着眼于教学一线,扎根于教学一线,让更多的师生从本课题中受益。

方法:

1、文献检索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在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滚动实施,或加以推广。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研究方案、阶段性工作小结、结题报告、论文汇编、理论学习材料汇编、相关图片资料等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负责人:李学东(副校长)

主持人:耿忠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调查问卷)

组员:唐淑云(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张文玲、黄艳(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撰写研究论文等)陈嫄(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收集材料)王婷、李瑞兰(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林永佑、李国斌(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九、保障措施

本课题从构思到申报都一直备受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推进教学改革,从而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经费上,学校从义务教育经费中适量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各阶段研究开支。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策略

一、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教学资源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学生的阅读面偏窄,学生的语文学习仅靠一本语文课本,严重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农村教师大都是代课教师,导致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甚至有些初中生都搞不清基本的拼音规律。

3.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在很多农村的中学语文教学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二、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

1.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是学生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一切教学行为只有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否则,无论教师多么优秀、教学多么努力,也无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投入得越多,就越有动力。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轻松,那么教学效果也就越佳。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可以博采众长。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匮乏,合作学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合作是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来答疑解惑,这样就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了。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恰当地进行课后辅导

农村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有针对性的课后辅导能够实现培优补差的目的。首先,课后辅导对象要有针对性,把辅导的重点放在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的角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这样远比做几篇阅读要有效得多。其次,在进行辅导时,主要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互助,差优辅困,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更容易接受。总之,课后辅导要重实效,切不可走形式,表面热闹,实际上学生却一无所获。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外,还有许多减负增效的措施,这还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研究。在这里我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同仁共同努力,把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工作进行到底。

第三篇:优化作业设计

减负增效

构建高效课堂

四校联动“优化作业设计

减负增效

构建高效课堂”

观摩课活动

“优化作业设计

减负增效

构建高效课堂”是2011年兴庆区教育局教研室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质量提升年,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所主抓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推进这项工作,2011年11月16日上午,在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举行了一次四校联合“优化作业设计

减负增效

构建高效课堂”的阅读观摩课活动。四小、七小、高台逸夫和二十三小的领导及语文老师都参加了此次活动。承担此次做课的是七小的拜少宁老师。拜老师的课堂给大家呈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当堂训练,追求实效”的教学理念。课后老师们进行了议课、评课活动,气氛十分热烈。大家围绕“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进行了交流,评议了本节课的“高效”所在,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的新思考:课堂练什么?如何顾及到全体学生等。

此次活动对于引领我们语文老师真正实践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增效减负,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我们受益匪浅。

(兴庆四小周学彪)

第四篇: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

以往,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偏向于布置一些抄写和巩固的作业,而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变薄弱了,因此,我们需要对语文作文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作业中也应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对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改革做了一点尝试。在实践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条要求: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作业设计方面,所谓“层次性”,是指作业的难度要有不同层次,对学生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初中阶段,阅读方面学生要继续培养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另外,学生还有一个扩大语言积累的重要任务:要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所以语文作业可分为四大层次:积累型作业、理解型作业、欣赏评价型作业、片段写作型作业。

积累型作业主要是在每学完一篇课文后对字词、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和各种表现手法及技巧等基础知识进行积累。

理解层次的作业主要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故乡》上完第一课时,可布置学生归纳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什么变化,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对于略读课文,可较多布置这类作业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欣赏评价层次的作业的答案一般是开放性的,重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这个层次的作业有对一个词

语、一个句子、一段精彩文字的品味赏析,或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的理解或者评价,也可以对课文的某个重点进行综合性、探索性的研究。如学完《故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又如学完《出师表》,我设计了这样的选做题:搜集和诸葛亮有关的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主题,写一段话。

欣赏评价层次的作业能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容量的不足。该层次的作业还有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①„„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要求。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难以堂堂课都实现教师和全体学生、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而且由于学生个性的不同,有些学生不习惯于口头交流。所以该层次的作业给予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表达他的独特思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作业设计要有“目的性”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强调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要注意“精讲精练”。②所谓“精讲”,是指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程度的前提下,精选教学内容,加大传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所谓“精练”,是指要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去做最必要的和最需要的练习。课时作业要遵循“目标小而明确,题量少而精要”的原则设题,既让学生落实了教材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减少无用功。

语文作业要有助于落实课文的重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言语技能。“在中学阶段,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特别是他们的写作能力来说,言语技能是一个关键性因素。”

初中的学生已经开始追求语言的形式美,希望能锤炼自己的语言,他们会首先注意到句式的对称和排比。为了帮助学生锤炼具有对称美的语言,可以结合课文设计对联类的作业,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后,就《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小故事出一上联:陈元方严词拒友显少年智慧。这个上联较长,难度较大,但还是有学生在作业中对出了不错的下联,如:

司马光砸缸救友彰英才胆略

谢道韫拟雪为絮见才女风采

三、作业设计要有“开放性”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作业要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养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最终达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想境界。

语文作业要向当代社会生活开放。教师应积极利用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戏剧、广告、民俗风情等资源来设计作业。例如可发动学生搜集优秀的广告语、校园流行语、经典的商店匾额分别编成“集锦”,对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等也编成“举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话语实践类作业,如学完《小石潭记》,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给小石潭设计景点名称和广告语等。

语文作业要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开放。民俗风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宝库,蕴含了深厚的民族心理和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但学生往往习而不察。在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元宵节等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可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节日的诗词、灯谜、对联、传说等,配上插图、解说等编成一本本小册子,从而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所以,语文作业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语文学习要“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课内长筋骨,课外长肌肉”。要提高“练筋骨、长肌肉”的功效,就必须重视作业的布置。作业设计既要讲究科学性,也要讲究艺术性、趣味性,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研究、实践、总结。

篇2:《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的减负增效》教学设计

一、作业“质”要保证。布置作业时,在“质”上狠下功夫。做到作业布置的重点和难点到位、到点,可做可不做的基础题,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最好不重要布置,有效地避免无效作业。

二、作业“量”要适当。就“量”而言,认真多做题,确有提高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会事信功半。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每天的作业量要严格控制,应该在上级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文科中的作文,应该是教完一个单元才布置一篇作文。平时的小练笔,应该做到随堂完成,不留到课外去。还应该教育学生及时完成不拖拉,要一丝不苟,不要边做边玩,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提倡作业少了多看书。要让学生认识到:书读得多了,知识就自然而然丰富了。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仅仅是一部分,还要通过课外阅读来开阔视野,扩大见闻,从而养成读书的兴趣。

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是减负增效的秘诀。从所周知,对学生减负决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要争取以最小的劳动付出,去换取最大的学习效益。如果说一是为实现“量的减负”,那么二就是为了“质的增效”,对学生而言,一丝一苟完成好一定量的作业是成功。其实,老师营造好一个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学习品质,才会提升班级的整体素质,也是减负增效的一条秘诀。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和肯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篇3:《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的减负增效》教学设计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既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使学生学得轻松而不至于厌烦呢?这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永久的课题。作业布置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反之则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降低预期效果。

布置高质量的作业是门大学问。作业布置得太少,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布置得太多,又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抄袭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不做等现象。有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作业布置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如果还坚持题海战术,收效就微乎其微。我常年工作在茅山老区的农村中学,这里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理念也相对弱后。我的两位前辈一直是我的楷模,他们对教学工作的认真程度、敬业精神及教学效果是我追随的目标。他们一位是以布置抄写作业见长,另一位则以印发大量的讲义见长。开始的时候效果还不错,但是随着新教材的改革及年轻教师的崛起,这种题海战术的劣势马上就凸显出来,很快被年轻教师超越并取代。吸取了两位老前辈的教训,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绝不重蹈他们的覆辙,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在作业的布置方面我尽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布置作业要适量

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但若让学生整天泡在题海中,重复做一些机械单调的习题,只会导致学生厌学,产生逃避的心理,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作业布置要适当,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练习,增加一些课外活动的小制作来引发学生的作业动机,让学生真正做到劳有所获。

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精选题目。初中英语每周四课时,学生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那么英语学科的作业量要控制在15分钟内,否则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作业负担,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又会影响学生的活动和休息,从而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作业布置要有趣、形式要多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过程,而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必不可少。有趣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比如:在讲授牛津版9A Unit 1“Star Sign”时,教师就可利用学生对星座和生肖感兴趣这一心理,让学生课后讨论星座和人的性格之间的关系,并收集一些名人星座的资料,说明这些人的个性形成与星座的联系。这些趣味浓厚的作业不仅能达到复习知识的目的,而且能激发学生内在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并进行再创造学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所以在布置英语作业时,教师不仅要布置一定的笔头作业,而且要布置一定的听力作业和口头作业,让学生养成课后听英语和说英语的习惯。要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尝试各式各样的充满乐趣的活动、任务,从而避免让学生感到单一乏味。

三、作业布置要有选择性

授完一堂课后,适当给学生布置作业是完全必要的。但作业量须适中,需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便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快乐,从而激发动机实现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作业量适中是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精心选择,选择的题目应与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相关,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处理可以达到巩固课堂内容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选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一些教辅,细心的英语教师不难发现,有些课时作业实际上与所授课内容关系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个有心人,选作业时要精挑细选,因此布置作业一定要有选择与所授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延伸,这一点在授新课时尤为重要。

四、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

作业的布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确保“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的差异,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有所差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这样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通过做作业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应改全班统一,忽视个体差异的作业为层次性作业。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个体差异,设计适宜各类学生的难度不同的作业,引导他们去自主选择。

如:关于对话教学,我向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能听课文录音并跟读即可;能力中等的学生要能熟读并背诵课文;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能进行表演对话及仿编对话。这样就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要,使他们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要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权利、有机会去思考、选择、实践、创造和应用。作业的自主性并不是让教师撒手不管,听之任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指导”“参谋”或“顾问”。

五、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和延伸性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具有实践性的英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可要求学生借阅一些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的趣味读物,便于学生在轻轻松松的阅读中得到提高,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用英语进行交际。

总之,作业的布置要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论为先导,围绕教学要求,从听、说、读、写等多角度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永久的课题。

摘要:本文就目前减负增效背景下, 如何进行有效的作业布置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从而达到最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篇4:《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的减负增效》教学设计

关键词:作业布置策略 作业习惯 思维发展 兴趣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英语作业布置方法以机械的抄写和“题海”战术为主要特征,忽视了作业对教学的积极的反馈作用,并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因此,怎样贯彻新课程理念,把学生从繁重、低效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二、研究的原则与理论依据

探究英语作业布置策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师生协同原则 2. 教学最优化原则 3. 因材施教原则

三、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口头作业布置法、书面作业布置法、归纳演绎法及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状态下,不增加课时,对实验班初一(14)班与对照班初一(6)班进行实践研究。

四、研究的内容与操作程序

1、优化英语作业设计: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严格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

2、研究的内容

① 作业形式,分为两大类: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② 作业的时间,书面作业:15分钟左右,在校完成。口头作业:二十分钟以内,于自主时间或课后回家完成(其中对照班6班是住宿班)。③ 作业的内容,书面作业内容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或翻译的形式出现,内容是当天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语法功能项目以及本单元已学的易错点;口头作业的内容多是朗读或背诵当天所学的单词、课文及笔记中的词组、句型等知识点。

3、操作程序

(1)分档布置法:英语作业的设计根据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活动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面前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分档布置作业法法正好解决了这一矛盾。

A档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包括了所有的口头作业及书面作业(十二题精选题),每生必做。重点布置与教材有关的最基础知识和最基本技能的训练。

B档作业: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属机动性作业。是为了顾及少数学生而特意补充的一些综合题。

(2)英语作业的布置策略

A、单词口头作业布置法

本作业的完成质量取决于学生本身,教师所起的作用便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要把重点转移到指导学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来。

a. 对于某些形似的单词,可采取机械识记与有意识记相结合的方法。

b. 对于一些难记词,可采取创设情境联想记忆,从而使学生能轻易掌握。

c.其余诸如语法项目中要识记的内容,可采用下法。如:true?变副词truly;terrible变terribly这两个单词真的可怕,可怕在哪?--得去e加ly。这样,创设精境的教学,唤醒好奇,激发兴趣,从而切实落实了口头作业的完成。

B、笔头作业布置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去解决今后的英语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a. 先布置作业题,后传授知识

留给学生一个问题,等于指给学生一条通向绝胜的幽径。学贵有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让学生在存疑中去求知。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先给出十题典型题,布置好作业,让学生思考。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加以分析和推断,然后教师再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种先做作业,后传授知识的方法,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b. 边授课边布置作业题

教师在授课时,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采取对策,随机出题。这样做可以防止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由于解题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形成错误概念或知识。有利于他们养成自觉作业的好习惯。

c. 先传授知识,后布置作业题教师在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后,为了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随后布置作业题。因为这时,学生大脑中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这些零乱分散的信息要得到系统地整理和巩固。如在讲解对比完stop to do sth.之后, stop doing sth.便出现作业题: Class begins. Let’s stop _________(talk). Class is over. Let’s stop _________ (have) a rest.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talking与to have a rest。这种新授结束后,让学生做与教学重点相关的书面作业,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

五、实验成果

1、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过程的展开,学生不仅学了新知识,完成了作业,而且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操作中,模式并不是固定的,应讲究一种最佳的选择与结合。而作为教师,必须倾注很大的心血,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去备课,并千方百计地选取经典习题留给学生去做。这训练才会得当,教学任务才能当堂完成。

经过短短半个学期的实践,结果如下:

(1)激发了学习兴趣。实验班(14)班情况请见下表(1):

这种关于英语方面的信心和兴趣的变化,也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2)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以上过程的展开,学生逐步养成了独立作业,并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加强。

(3)提高了学习成绩。经过半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效果。

现用图表(2)分析如下:

2、研究分析

实验效果之所以比较好,除了学生学习能力自然增长,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学等因素外,优化作业布置策略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通过精选题目,回家不布置书面作业等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上赢得了主动。

② 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作业题数量减至每天十二题,拨动了学生乐学的心弦。而练习题的难易程度掌握在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水平上。使学生产生了成功感。

③ 对作业完成得不好的学生,坚持给以思想教育,正面引导并热心帮助,从而杜绝了学生怕学、厌学的抵触情绪。

六、结论

英语作业布置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减负增效是完全能实现的。但半学期的实践研究,显然是短暂的,不够的。在实施英语作业布置法的过程中,我们还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继续提高综合知识能力,试教研究,使作业布置法逐步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怀彬. 新教学方法. 吉林科技出版社,1995.

[2] 杨连瑞. 英语教育学.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0.

[3]《中小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97年第9期[4]《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报月第一版

篇5:《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的减负增效》教学设计

课题研究方案

直溪初中语文课题组 唐淑云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从目前作业的现状来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将其概括为三点:“第一,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2009年11月常州市教育局韩涛局长在常州市中小学深入推进减负增效工作会议上作了《深入推进减负增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工作》的重要讲话。因此,我们确定了“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的课题,旨在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转变过去那种机械、枯燥、重复的作业形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把作业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结合起来,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1、是改变传统作业设计弊端的需要。

在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等诸多方面。

2、是全面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语文作业观。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以学生为本,设计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3、是全面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语文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4、是提高语文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教师作业布置的水平、作业批改的质量、作业评价的策略直接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事业热情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限定

课题中的“减负增效”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但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题中的语文作业(包括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优化”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具体的所需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课题中的策略是指语文教师为了建构适应减负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原则和方式方法。

课题中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是指语文教师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根据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改变将作业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的片面思想,而根据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及个性特点,遵循教学规律来设计语文作业,使语文作业趣味化、艺术化、生活化、个性化、科学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指出:“近年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陈至立部长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前素质教育的紧追任务就是要坚决地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各级教育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增强做好减负增效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实事,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一定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教育方针都为我们开展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政策依据。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学生应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它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与其天赋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让学生发起并完成自选的主题设计来培养自发的学习技能,为学生提供发展多元智力的机会。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展现各种才能的情境。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作业新形式,使学生能较好的发展自己的潜力。

3、新课程的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改为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革语文作业,更是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体现。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生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学生就能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语文素质就能得到全面提高。

4、素质教育的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初中语文是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5、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课题组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推进减负增效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教育科研的几个问题》、《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教师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等二十多篇文章,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同时通过每年至少写关于本课题的论文把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观点进行总结,将各种先进理论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转变语文作业设计观念,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构建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让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座桥梁。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形成性和发展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优化语文作业的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优化语文作业的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

2、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

语文教师除了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3、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

语文作业可以是文字式的、操作式、实物式和口头式的语文作业;可以是课堂内完成和课外完成相结合的语文作业;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同学甚至学生本人拟订的语文作业;可以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由学习小组合作来完成的,甚至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家长来共同完成的语文作业。

4、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量力性和差异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容量。

语文老师布置作业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要有差异性,做到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5、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渗透性和交叉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多种学科的整合。

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语文作业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拟用三年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6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1月)

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收集材料,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成果,撰写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2年2月——2012年12月)

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我们对课题的研究分调查分析、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几个阶段进行,从教学实践出发,着眼于教学一线,扎根于教学一线,让更多的师生从本课题中受益。

方法:

1、文献检索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在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滚动实施,或加以推广。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研究方案、阶段性工作小结、结题报告、论文汇编、理论学习材料汇编、相关图片资料等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负责人:李学东(副校长)

主持人:耿忠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调查问卷)组员:唐淑云(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张文玲、黄艳(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撰写研究论文等)陈嫄(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收集材料)王婷、李瑞兰(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林永佑、李国斌(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九、保障措施

篇6:减负增效重在作业设计

“减负”是当前中小学的“主旋律”,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就“减负”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内容涉及到: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不留作业、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每天锻炼1小时、强化督查等等,仔细解读,我感觉当下最难做到或者说做得最不到位的还是作业这个问题。

“不留作业”这一条在很多学校根本就是一纸空文。暂且不说高考、中考的学生,就谈初一年级学生的课后作业除了配套教材的《补充习题》、地方主管部门下发的各门学科的《辅导用书》,还有老师增订的《学习报》,加上《金钥匙》之类的习题,有时还有老师布置的其他作业。这是减负吗?准确的说是越减越重。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归结在教师的一个“懒”字上。老师把上述的资料往学生手里一塞,然后每天只花一分钟时间就可以把作业搞定,做完作业再让家长把作业检查一遍,不能有错,第二天闭起眼睛就可以改了,请问还要老师干吗?很多家长苦不堪言,学生的作业不能有错,错了老师就责罚孩子,甚至找家长训话,可家长毕竟不是老师,加上有的家长自己文化水平就低,检查不了,只能为孩子寻找家教老师来帮忙检查作业,这不但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了,连家庭经济负担也跟着加重了。我是老师,也是家长,我特别能体会家长们的心情,所以我就常常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怎样才能做到真正不留作业或者少留作业呢?”其实只需落实两个字“精心”。即精心编写作业,把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当堂训练”做好,做精。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样做,老师备课量就大大增加了。可我们老师教学的宗旨不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吗?

作业设计必须以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依据,作业的难度、数量做到适中,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听、说、读、写训练要做到紧密结合,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做到互补,课内与课外延伸作业相互渗透,基础题与开放运用题、必做与选做相配合,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做不同的作业。当然要做到这些,做老师的要下一番功夫。

一、要精心选题,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1.选好基础题

基础题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也该是必做题。对于我所任教的初中语文学科来说,基础题主要是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还有名句默写和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的意思用法等等。这些题要选必须掌握的内容。然后再以多种形式出现。比如掌握字音方面,可以设计成“给下列词语注音”,也可以设计成“选择题”选出完全正确的读音或者有错误一项。掌握字形方面可以设计成“看拼音写词语”、“听写”、“改错字”和“选择题”等形式。文言文的实词虚词掌握除了常规型设计成解释加点字意外,还可以设计成选择题和短文阅读题等。

2.选好能力题

新课程标准中对“能力”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有的心理学书籍定义为:“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应该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重在“功用性”。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说法“语文能力”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所以关于能力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常见的能力题型主要有: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题等。这方面题型主要设计在课堂训练里。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能顺利阅读文章,通过阅读了解文章中的文字所传载的信息,让学生必须具备理解能力。

我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也常注意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他们集体朗读后,就进行默读或自由读,在阅读前要求他们注意几个问题:

1、力求明白该篇写什么东西。

2、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注意强调动笔勾画,带笔阅读,是培养学生细致阅读的一个有效阅读方式,这样不至于让学生在阅读中避免脑中留下空白的现象。对理解有偏差的学生应加以指点引导,鼓励其多阅读,提高自己对文章的阅读能力。除了在作业设计中注意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3.选好提高题

让一部分学生吃饱还要让一部分学生吃好这是一个教学原则。所以提高题可以让部分学生选做。这样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提高题主要应该把重点放在课外阅读和写作上。

二、要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精心批改

精心设计的作业如果学生不独立认真地去完成那也是白搭。所以我很注重这一环节,我布置的作业基本都是在课堂上在我的督促之下完成。严格训练,规范作业。课文后的练习一般通过课堂教学在课内完成(时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有布置、有检查并且及时修改。在修改过程中错题我会细致标出,答得好的题我会给他们评出等级。

三、要及时订正完全消化错题

我的学生都有错题集,当天的错题必须在老师讲过后及时订正,并且要把问题抄在错题集上,写上解题思路,正确答案以及错误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要每天复习,不要光看结果,还要看做题的方法。这样你就会对曾经做错的题印象深刻。因为我觉得无论重复多少次的题都没有把错题做对来得重要。更别说消化掉。每一次的错题我都是让学生仔细订正,订正完还要再次检测一次。这样长期下来,学生进步特别快!

上一篇:2016年广东高考必背古文下一篇:计算机管理暂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