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旅游感想

2024-04-29

青海旅游感想(精选6篇)

篇1:青海旅游感想

青海玉树地震有感

几天来,媒体、电视、网络及人们的闲谈话题中,谈论最多的无疑就是青海玉树地震之事了。

汶川地震还没有从人们的阴霾中散去,接踵而来的又是青海玉树7.1级的大地震,看到那惨不忍睹的场面,心久久不能平静!也许人们正在欢歌笑语,也许孩子们正在课堂中读书,也许。。。一刹那间,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生命就是这样的脆弱!因突来的灾难,竟死于一瞬间!

几年来,好像天灾特别多,王村的火车相撞,南方的雪灾,王家岭的矿难。。。这诸多,让人看了,总是联想颇多,总让人感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总让人放弃诸多的欲望,去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人,一辈子要经历多少苦难?又要去经受多少坎坷?今天好好的,明天醒来,面临的又会是什么?很多的事情让我们不可知,很多的突变,让人很措手不及!也知道,()珍惜今天所拥有的,可是又有多少人在没有失去之前,好好珍惜面前的呢?

唉!

地又震——有感于青海玉树县今日早晨发生地震

秦海涛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14日7时49分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截至北京时间14时,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官方说,随着灾情统计的扩大和深入,伤亡损失数据还有可能上升。此次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县上拉秀乡日麻村,距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约30公里。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13时发布的数据显示,地震遇难人数已近300人,另有8000多人受伤。

汶川大震留余悸,玉树再撼起新悲。

我劝天公悯众生,厚爱民众莫逞威。

七色难调彩绘纸,是非难分满人间。

善恶有别亦常理,天要亲政莫株连!

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

篇2:青海旅游感想

青海的这次大地震系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2周年就差一个月,灾难又一次降临,哎,天有不测风云呀,做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时刻关注着国家的一切,身边的事,果然此次灾难在青海发生了,我为当地的人民感到痛苦呀。

在此之前,从我离开家乡青海4年之余,在外地生活的日子里谈谈外地人对青藏高原最大的省----青海的看法和想象,记得以前从来没走出过青海半步,在青海那块神圣的土地上生活,学习,对外面的事一无所然,自从06年离开青海在外地--江西求学,外面发生的事让我哭笑不得,现在回忆起来即可恨又可笑。

记的有一次出去玩在外面碰到一男中年人一看我个高就知道我是北方人,从北方来的,所以他就特好奇,问这问那的,他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从青海来的,他愣了半大天说青海是哪个省的,我当时就蒙了,我简直无话可说,心里很郁闷,也很不平衡,把我们青海玷污成啥样了,青海在外人眼里就这么的落后吗,后来又想了想,也难怪,中国地大人口多,文化水平有限,不跟他们计较。还有一次去外面逛街买东西,有人问我哪儿的,我说青海的,他说,这么远呀,我说远吗,在哪里,他想了半天说好象在北方,属于新疆省青海市,唉,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我又问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叫什么,他简直说是鄱阳湖,搞笑,好搞笑,所以这就是中国当前的国情--文化素质太低,俗话说不懂装懂就是饭桶。

是的,青海在中国的大西北,是一个山多,地多,地形复杂的省,和西藏构成了青藏高原,各个方面比较落后的一个省,所以外地好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里,所以对青海很陌生,搞出那么多真实的笑话,但又想想,中国的母亲河---长江 黄河等河流域的发源地在哪里,中国最美丽的三江源在哪里,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就知道什么什么长江大桥,什么什么水电站,但它们的根在哪里,从哪里发出来,可能很少人去想这些问题,所以青海这个很神秘的地方被人忽视了。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上班时也遇到各种笑话,因为和病人交流需要讲普通话,天天有人问我是哪里的,我说是青海的,就知道远远远,不知道在哪里还有这么一个省,无语呀&&无语&&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这次大地震虽然离我家大约有700多公里,对我家没什么影响,但我觉的它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当地的人民各方面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我心里不好受,大家亦如此吧,这是无法避免的,要面对现实的,要克服困难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团结的国家,相信团结一致,克服灾难,一定会取的成功的,一定会好起来的,另一方面,我本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在外地近4年的生活中见识到外地人怎么说我家乡的都有,我希望通过这次地震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青藏高原青海省。渴望全国人民关注中国还有一个青海省,了解青海,援助青海,同情青海难民,尤其是那些对地理知识不太熟悉的人多看新闻了解青海,多关注青海。通过这次地震把青海推向全中国,让青海省在中国13亿人口的心中扎根,甚至推向全世界,让国际社会来关心发展世界屋嵴----青藏高原的东方明珠。我期待着 &&

篇3:青海体育旅游资源现状研究

1、多巴高原综合训练基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多巴高原训练基地以它特有的地域和高原自然生态优势及训练后产生的良好效果引起了国内外体育界、舆论界的瞩目。多年来, 国家已投资数千万元, 使基地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集运动训练、群众体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基地。目前, 多巴训练基地在保证运动队训练的同时, 将部分场 (馆) 和体育健身设施向观光旅游的游客开放并施行有偿服务。2001年创收236万元, 2002年创收190.5万元, 2003年创收225万元。参观旅游的人数逐年上升, 2001年约3万多人次, 2002年约为5万多人次, 2003年约为6.5万多人次。除了高原训练的收入外, 旅游及休闲娱乐的收入已逐步成为基地主要收入来源。目前, 青海省政府有关部门经过多次论证, 已决定投巨资在多巴训练基地现有的基础上, 修建功能完备的“青海省体育中心”, 计划在原有面积400亩的基础上, 扩大到近3000亩, 未来的体育中心将由体育比赛训练区、青海民族体育文化村、高尔夫球练习场三大部分组成。这一重大举措无疑会对青海省的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旅游资源, 多巴高原综合训练基地具有如下的优势:第一, 多巴训练基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非常高, 是我国和亚洲海拔最高、最适合耐力性项目训练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第二, 多巴基地具有可供开放的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 还可同时提供各种健身指导服务, 能亲身体验专业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时的感受。第三, 多巴基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它是“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中转地, 著名的青藏公路和宁湟一级公路正好从基地门前向西蜿蜒而上, 前往日月山、青海湖、鸟岛、龙羊峡、塔尔寺、“三江”源头及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地游览观光时, 都必须先经过此处。

2、品牌体育旅游赛事资源开发现状。

目前, 以“环湖赛”为龙头, 初步形成青海三大体育品牌赛事: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已成功举办五届,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级别从最初的2.5级升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顶级赛事。“环湖赛”以其地域的独特性、运动的挑战性及神奇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引人入胜, 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海特色体育品牌, 并获得2005年最具人文特色体育赛事殊荣。环湖赛连续五届的成功举办, 不但使国内外对青海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有了较充分的认识, 而且加速发展了青海省的旅游业, 也为“环湖赛”沿线地区的市政、交通、通讯、建筑业等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跳跃式发展的历史机遇。

中国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是中国迄今为止仅有的在海拔2500米高度、高原缺氧的世界第三极举办的公开水域大型国际赛事。2004年首届举办取得成功后, 挑战性及神奇自然风光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不仅吸引来众多体育健儿前来挑战, 也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它成为继“环湖赛”后青海又一个国际体育品牌赛事。

2005年10月, 青海又成功举办青海高原全国攀岩精英赛, 这是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举行的规模最大, 水平最高的人工场地攀岩赛。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下, 青海高原攀岩赛在2006年成为青海第三个国际性体育赛事品牌。

其它已正式开展的体育赛事包括:青海省运动会、青海省民运会、青海省中学生运动会, 此外还有各类锦标赛、邀请赛以及由青海省承办的部分项目的全国性比赛等。全省各地还有许多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赛事, 如藏历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那达慕期间各民族开展的射箭、射击、摔跤、武术、打岗、轮子秋、叼羊、腰带拔河、赛马、赛牦牛等。在举办这些体育赛事的过程中, 前来参加和观看比赛的运动员和观众人数众多, 为赛事举办地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旅游收入以及其它相关产业的收入, 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

2004年建成的青海全民健身中心, 占地面积52亩, 是拥有多种多样一流体育健身设施和环境优美的省内最大健身场所。200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十大优秀健身中心”称号。

二、“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定型分析

体育旅游资源品位高、论断性强, 但宣传不到位致使整体知名度不高。正是因为青海体育旅游开发刚起步,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许多品位高、垄断性强的体育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青海特殊的地理环境结构造就成了大量的垄断性旅游资源, 成为“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 故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三江源已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品牌, 是漂流旅游和徒步生态游的好去处;青海湖是全国第一大内陆湖, 适合开展高海拔水上旅游项目;鸟岛是全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一, 是观鸟旅游的绝佳胜地;动物王国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等珍稀高原动物的乐土;隆宝滩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珍禽——黑颈鹤分布最多的地方, 也是这种珍稀鸟蛋最大的繁育基地, 适合开展猎奇探险旅游;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拥有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 湖上有世界第一盐桥——万丈盐桥;青海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的所在地;青海拥有全国40%、世界1/3的牦牛, 被称作“牦牛之乡”。

总之, 青海独特的自然资源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深化, 加大宣传力度, 诸如环湖赛品牌效应的影响等, 逐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强烈的兴趣。因此, 对旅游资源的细致调查、认真评价、准确定位以及合理规划与开发将推动青海省体育旅游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篇4:青海旅游品牌研究

关键词:青海旅游;品牌营销;品牌运营

一、绪论

当今世界,知名品牌是组织形象的标志,是经济实力的标尺,是市场地位的象征。企业是否拥有名牌,反映其持续发展力的大小;地区和国家是否拥有或拥有名牌的多少,标志其经济扩张力和竞争力的强弱。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其发展主体在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如何抢占市场先机,获取竞争优势,赢得持续发展,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面对世界品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和个性化追求的多样化需要,打造一批能参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旅游品牌已成为发展青海旅游业的一项战略任务。由此,青海旅游品牌问题成为青海省政府领导、业内人士和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青海生态环境独特、民族文化多元、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为青海省加快旅游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当前,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青海省旅游业走过起步阶段之后,已进入产业发展阶段,普遍树立了经济产业观念,具备了一定的开发规模和经营规模。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10多年,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业迅速成长,国内外旅游市场份额持续扩张,旅游业呈现宏观上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从宏观上看,由于金融危机等引起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青海省旅游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微观上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部分旅游企业、旅游地客源市场萎缩,竞争力不强,投资效益不高。这表明,随着青海省旅游业的迅速成长,早期的产品经营已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对高层次旅游的需要,也无法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旅游品牌创建和品牌管理成为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青海旅游品牌现状分析

青海省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山川壮美、民族众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全省现有世界级旅游景点11处,国家级旅游资源80个。三江源、青海湖、可可西里等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品位,具有不可复制性。热贡艺术、藏医药博物馆等文化资源逐渐形成品牌,并成为支撑青海旅游发展的特色资源。省级旅游景点数百处,既有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青海在地理上的重要性体现在自然风光、地理地貌、民族文化、人文风情等,而这些都具有多样性和原生态的特点。青海山川壮美,素有“众山之宗、千湖之地、江河之源”的美誉。特别是 “中华水塔”三江源、“鸟类天堂”青海湖、“高原珍稀动物王国”可可西里、“碧水丹山”坎布拉、“佛教圣地”塔尔寺、昆仑“始祖”、绚丽盐湖、、原子城、丝绸之路、可可西里、昆仑山、祁连、山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热贡艺术;还有青藏铁路顶级旅游线、环中国夏都旅游线,穿越柴达木自驾车旅游线等多条精品线路。它所具有的独特性、文化性、延展性、实用性对中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新疆、敦煌甚至四川等地有的风光青海都有,而祁连、门源一带的风光则极具北欧风情,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草原之一的祁连山牧场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草原十分相似。

青海还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人文风情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道教文化发源地就在青海的昆仑山。以及藏族、土族、撒拉族民俗风情等都是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的青海旅游品牌。

三、青海旅游品牌建设问题诊断

1.旅游品牌培育的基础和环境薄弱

市场是创造品牌、培育品牌的摇篮,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任何产业实施品牌运营的基础。旅游品牌的培育必须具备适当的土壤和气候,也就是宏观的经济体制、微观的企业经营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秩序。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但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和市场秩序规范的任务,远未完成。而旅游业要完成从数量型、规模型经营向质量型、集约型经营的转变,必须经历一场政企分离、产权重组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青海省旅游业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体制不顺、基础薄弱和市场相对无序等问题。因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品牌的成长不可能逾越宏观经济环境和客观社会条件。

2.注重“品牌打造”,忽视“品牌管理”

注重“品牌打造”,忽视“品牌管理” 。时下旅游业界十分流行“品牌打造”这一词汇,也不断出现“打造品牌”的“大手笔”,但却很少强调“品牌经营”或“品牌管理”。片面强调品牌打造,容易使旅游企业陷入经营误区,即片面追求品牌效应所带来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量,将知名度视为品牌的核心内容,从而忽视品牌的长期建设,导致经营上的资金浪费和短期行为。品牌管理则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最终目标是形成“品牌资产”。只有能够形成资产的品牌,才会具备价值,而品牌形成资产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具备长期使用、运作的可能性。

品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和提升,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可以说,旅游品牌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旅游品牌资产的动态累积过程。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品牌管理创新的意义在于实现品牌价值增值,而品牌价值包含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品牌顾客感知价值,二是品牌经济价值。两种价值相互整合相互联系。

因此,忽视品牌管理,对品牌资产动态累积过程短乏深刻认识的“品牌打造”,是不符合效益原则的,也是无益于旅游业发展的。

3.高质量、高品味旅游景区开发缓慢

青海省知名旅游景点众多,但大多数地处偏远,点多线长,高度分散,景点景区基础设施条件差,旅游饭店、宾馆、由其是涉外宾馆的建设和接待能力与全国的其他省份相比较为落后,有待加速建设和提高。加之交通网络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极大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旅游品牌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青海要打造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品牌,就应增加资金投入。

4.品牌营销不科学,缺乏系统性

许多企业或决策者认为,“广告一打,品牌创下”,其实这是误解,“创下”的不是品牌而是知名度。品牌的关键在于:品牌的忠诚度和品牌联想。更有人认为,利用娱乐营销和体验营销,获得消费者的美誉,就是品牌建设,其实这同样是对品牌建设的误解。品牌建设是一种战略过程,有自己的一套科学运作规律。目前青海旅游品牌塑造比较注重品牌的整合传播,而忽视了其它重要环节比如品牌的定位、品牌的形象设计、品牌的营销策略、品牌管理等几个重要环节。且在整合传播过程中缺乏重点。

四、打造青海旅游品牌的对策

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旅游品牌的品位

质量是旅游品牌的本质、基础,也是品牌的生命。旅游品牌的建立,应以质量为本,才能提高青海旅游品牌的价值,应从三个方面提高:

(1)提高景区的景观质量

加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宗教习俗、革命遗址、古建筑等资源除注意保留其原汁原味外,还应做必要的包装,突出特点和特色,设计产品时要考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针对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来设计旅游品牌。使其能引起旅游者感观的愉悦和心理上的震撼,以满足现代旅游多层次、多范用、多品味的要求。

(2)提高环境质量

使景区有良好的治安秩序和爽心悦目的卫生环境,加强硬环境建设,使旅游者感受自由、快乐的环境氛围。要建立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品牌最基本的形象就是“安全、文明、舒适”。

(3)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其服务质量与旅游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只有提高管理人员和旅行社导游员、旅游饭店、宾馆、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场所的服务员以及旅游航空、车船公司的司机、服务员的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苦练内功,规范服务,才能使旅游者感到满意,为旅游品牌树立起崭新的形象。

2.生态优先,文化注魂

旅游业的发展证明,旅游不但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产品层次的体现,旅游这种文化属性和对于文化的依附性,要求人们在打造青海旅游品牌中,,应着力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生命。不能只重视自然景观的利用,而忽视人文景观的价值,也要重视和加强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产和现代科学技术资源,如黄南的热贡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对以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只有重视景观的人文价值,善于借助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吸引旅游者,积极发掘青海各旅游景区景点中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习俗、文化活动、庆典古韵、文化遗产、传统艺术、民间技艺、民族服饰、人文建筑、历史文化遗址、现代科技等旅游资源,才能使其更具有民族性、地方性、文化性,并成为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手段。

3.品牌营销策略的组合运用,提升青海旅游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1)品牌定位策略

打造青海旅游品牌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消费者心理所确定的目标市场特征进行品牌定位,而品牌定位只有差异化才能获得成功,品牌应该是一种战略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突出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就显得极为重要。结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者的心理感应和需求,就必须充分利用青海省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资源,利用文化和地理的差异性,深度挖掘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元素和独特的地质地貌,进行差异化品牌定位。如可将“大美青海”品牌整体形象定位于“三江之源、万山之宗”。有了这样的定位,就将高原文化注入到了青海旅游的核心地带,使整个青海旅游品牌打造工程有了核心骨架和形象平台。

最后,建议对青海旅游产品进行细分,让好的定位与形象识别系统得以落地,青海旅游形象就有了根基,这样高原文化旅游品牌才能立得起来。

(2)品牌形象策略

品牌形象是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会影响游客对品牌的忠实程度,从而影响青海旅游品牌的市场份额乃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事先难以了解和评价青海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产品价值。因此,青海旅游应树立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将有关旅游产品的实际价值和特色的信息传递给游客。这就需要对旅游品牌形象进行设计。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品牌名称和标志;②品牌形象定位;③导入CIS。

(3)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将某一著名或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用于与原来产品不同的新产品上的策略。”青海可以利用“青海湖”这一因“环湖赛”而闻名的旅游品牌进行品牌延伸。比如环青海湖旅游圈的提出,就可以快速提升其它旅游新产品的市场认知率。另一方面,品牌延伸又可以通过新的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增加进一步扩大“青海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拉长旅游链条,进而树立“大美青海”品牌。

(4)品牌概念营销

品牌的概念营销,就是给品牌注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可以提升品牌的价值。如,“三江源”——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三江源”——世界人与生物圈,“三江源”——国际湿地联合会保护圈。“塔尔寺”——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和瑰宝,“塔尔寺”——宗卡巴大师魂牵梦绕的圣地。“青海湖”——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青海湖”——天与地同辉人与鸟共生。 “可可西里”——生命极限的神往,“可可西里”——极限中延伸的梦想。“昆仑”——横空出世的龙脉。 “原子城”——现代的神化。“盐湖”——高原给你最后的抒情。“年宝湖”——藏族姑娘多情的暇思。“西宁——夏都”。上述概念和招牌可成为青海省极具号召力的品牌。知名度就是财富发挥青海旅游的品牌优势,特别打造“青海——江河之源、万山之宗”的整体形象。

(5)品牌管理

树立品牌不容易,管理品牌更不容易。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理念,规范服务行为,高度重视旅游品牌的经营管理。首先,因为旅游景区品牌管理工作繁杂,涉及面广,是旅游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青海要使旅游品牌能够生存和发展,应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使景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现代科技手段来对景区进行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建立和强化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力度,使景区能健康持续发展。总之,要依照国家和青海有关法律、条例、规定,对景区的资源、资金、市场、人才、中介机构、企业、个体工商户、酒店、宾馆、饮食服务业等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青海的旅游品牌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其次,培养高素质的旅游品牌管理人才。人是品牌的策划者、创造者、变革者,是成功打造和管理品牌的关键。因此,要打造和管理好青海旅游品牌,就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使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高度的谋略;就应以人为本,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科学、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营造公平、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环境,为人才提供平等竞争、脱颖而出的机会,真正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就应不断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从高等院校和先进地区引进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为青海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精品提供智力保证,促进青海旅游品牌的不断发展。

4.品牌运营对品牌价值的提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营的质量决定企业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品牌运营是资本运营的一种形式,企业通过品牌资本的“并购、重组、置换、联盟、买壳上市”等运营形式,能够获得并实现企业品牌的六种“经济放大效应”,即结构放大效应、交易放大效应、市场放大效应、资产放大效应、时间放大效应和顾客价值放大效应。

引入品牌运营的新模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上市公司提升品牌价值。旅游品牌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青海要打造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品牌,势必增加资金投入。根据当前青海的实际情况,解决资金的办法一般有五种:

(1)是争取国家投资。认真做好打造青海旅游品牌规划和争取国家投资的申报工作。

(2)是争取银行和国债货款。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大美青海宣介活动的大好机遇,力争得到国债贷款。

(3)采用股份制自筹资金。

(4)引进外资,可采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外商合资等多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5)是采用优惠政策,引进国内投资商投资,特别是与周边省区联合打造旅游品牌。

目前,青海的做法比较偏向于第四种和第五种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有,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通过资本运营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品牌。如西藏旅游(600749)、G黄山(600054)、丽江旅游(002033)、首旅股份(600258)等一样走资本市场,资本运营之路。这样的做法有三方面益处:1、通过上市的资本运作可以募集大量资金,增加资金来源渠道。2、可以做免费广告。具有关资料表明,2008年我国A股市场开户账户数字突破1.5亿,虽然开户数并不等于股民数,粗略估计股民数可达6000万左右。要知道这些股民及其亲朋好友是青海旅游的潜在消费者。如果从申购到上市交易再到涨停板上有个叫“大美青海”的上市公司,可想而知有多少股民通过股票市场的免费的广告,一下就知道了“大美青海”这个上市公司,一个涨停你可以不关注,那么几个涨停后呢?加上多媒体、多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股民势必对“大美青海”这一品牌就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个免费的广告效益是巨大的。可以极大地促进青海旅游品牌价值的提升。

5.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走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划、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打造青海旅游品牌,应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关系,因为旅游业是一项资源禀赋的行业,没有资源的支撑,或资源遭到破坏,旅游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旅游资源是打造旅游品牌的物质基础,是旅游品牌的载体和生命。旅游资源并非绝对的可再生资源,特别是文物古迹、奇特的景观,一经破坏就很难复原,这就要求人们在发展旅游业、打造青海旅游品牌过程中,应改变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严禁用乱挖、乱砍、乱建、乱拆、乱丢等破坏资源和环境的方法来换取旅游经济发展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应坚持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开发应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依法有序,科学合理;保护要有利开发,切实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应运用新观念、新机制、新办法,从规划、论证、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使青海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有效地利用,并打造出更多的能参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邓明新:品牌营销.[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6.

[2]梁 涛:关于打造广西旅游品牌问题的思考.[J]. 广西科学2004(10).

[3]王永龙:中国品牌运营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0.

[4]伍 飞:旅游营销中国.[M].新华出版社,2009.3.

篇5:青海旅游作文

第一个趣事地点——门源

来到门源我惊呆了,门源不愧是油菜花之乡,油菜花特别多,而且我们四川的油菜花早开过了,连油菜籽也收了。门源竟然还有油菜花让我们观赏,太稀奇了!我还不停的赞叹道:“门源太美了,油菜花太漂亮了。”有趣的还不止这些,如果你从山上的观花台往下看,

下面被一些青稞和油菜花弄成了一个“盗版稻田迷宫”。太好玩了!

第二个趣事地点——青海湖

青海湖是陆心之海,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还有一些其他风景:中国鱼雷发射基地、西王母雕像……湖很大周长有三百六十公里。老爸说:“你看湖并不是蓝色的,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季节,青海湖的颜色青或蓝或绿或灰,或赤橙蓝绿黄青紫……很多颜色,有趣吗?是的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种景象,太神奇了!

第三个趣事地点——小沙漠

西宁附近有个小沙漠,来到这里,就像来到沙哈拉大沙漠一样。我先爬上沙漠山,刚走了几步就有点怕,怕自己掉下去,后来渐渐不怕了。爬上山顶时我看见一座座沙漠山,树,还能看见青海湖。然后我又去骑骆驼。这只骆驼有两个驼峰,浑身长满了棕色的毛。骆驼的嘴巴时不时地动着,似乎在咀嚼什么东西。我从爸爸那里了解到,这是骆驼在“反刍”,很有趣。上山时我没什么害怕的,下坡时我抓住驼峰以免摔下来,驼峰很舒服,爸爸还给我照了相。同去的叔叔不小心踩上了骆驼粪,沙漠上没有水,他只好把脚伸进沙漠里“干洗”!!

第四个趣事地点——观鸟台

在二郎剑有一个观鸟台,那里有鸭子看。我们登上观鸟台,从小窗口望去,看见黑灰色和白色的鸭子,人们怕鸭子飞走,就把鸭子的翅膀剪了,太残忍了!不过听说可以给鸭子喂食,所以我和朋友买了一包又一包的食物,但是黑灰鸭子吃我们投的食物,白鸭子不吃,只吃专门放在鸭食盆里的食物。我想:鸭子们吃的太多了,食欲比我还好,这叫鸭子吗?

篇6:青海旅游日记

清晨五点多钟就被爸爸、妈妈叫醒,期盼已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匆匆忙忙刷完牙、吃完早饭就出发了,心仍然“怦怦”地直跳。由于浙江到青海的距离很远而且只有十天时间,所以我们只能边走边玩。据爸爸的攻略上说今天我们大约全程1190公里,这么长的距离我连做梦都没想过,攻略上还说今天要到山西运城,对于山西运城在我的心里只是个未知数,除了这些我还用地图了解到我们这次到青海一共要经过9个省,第一天要经过5个省,是哪几个省呢?我又去问妈妈,妈妈说:“要经过江苏、安徽、河南、山西、也包括浙江这五个省。”我领会地点点头。傍晚,我们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晚上,我们吃了晚餐顺便逛逛,此刻我想给这个被霓虹灯包围的城市打上四星(最高五星)的好成绩,不用说,也给我们留下了“霓虹灯之都”的深刻印象。

上一篇:护士半年实习期间自我鉴定下一篇:布美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