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2024-05-18

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共6篇)

篇1: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摘要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一直是围绕着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行政机关在和公民的诉讼活动中出于优势地位,导致双方地位不平等。

这就要求要加强行政法律监督,特别是行政诉讼活动中的法律监督。

行政法律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等部门及人民群众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职人员行使行政职权行为的监督,是为了维护和保障行政法治、行政管理秩序,以在行政领域实现民主、公正和提高效率。

关键词行政法制 法律监督 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职权,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但是,由于《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法律监督程序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未就民事行政法律监督问题作出统一的司法解释,因此,对行政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面临着立法不完备的先天不足。

二、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举措

(一)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监督

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来看,人民法院对行政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否合理有两条标准:是否滥用职位权和显示公正。

因此,就需要我们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必要的法律监督。

针对自由裁量权,最重要的是进行立法监督和程序性监督。

1。立法监督。

自由裁量权的立法监督又称立法控制或规则性控制、事前控制,指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授权给行政主体自由裁量权时通过明确立法目的、适时、适度的授权来对行政主体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我国,立法权处于上位,行政主体对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必须严格的、无条件的`执行。

行政主体行使权力时也不得违背立法的目的和意图。

2。程序性监督。

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性监督是对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过程进行监督,是一种事中控制。

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性要求实质上是一种制度要求,这一监督机制是由一整套先后有序、相互衔接的制度组成的,包括回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调查制度、听证制度、合议制度等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听证制度。

听证制度赋予了官方以外的参与者充分的程序性权利,通过程序形成一种抗辩式的结构并维持抗辩结构的平衡性。

听证程序向社会公开还提供给社会公众及传媒一个参与的机会,从而使行政主体的裁量行为公示于大众,受到后者的监督。

(二)对行政诉讼活动进行司法监督,特别要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在我国,虽然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因立法的模糊规定导致监督范围过于狭窄。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4条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行政诉讼法解释》第75条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开庭时应当通知检察院派员出庭。

除以上两条法律规定外,再无其他关于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规定。

而且,这两个条文所规范的过于笼统模糊,不利于司法实践中具体操作。

由于受到限制,人民检察院的行政法律监督范围相当有限,过于狭小,从而影响了这一工作的开展。

二是监督程序滞后,只能进行“事后监督”。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检察机关的行政法律监督权就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后监督”方式。

这种监督方式,具有很多局限性:

三是难以避免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所带来的损失。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检察机关正在受理、审查不服已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的申诉案件;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同时对该生效判决、裁定予以执行。

待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时,生效的判决、裁定已执行完毕。

四是缺乏明确的法律措施保障监督切实落实。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往往采取消极态度,甚至故意规避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而检察机关在行使行政法律监督权过程中,无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自己的民事行政法律监督权得到充分、及时、有效地行使。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予以保障:

首先,以提请抗诉、建议提请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形式启动再审程序,纠正原判决、裁定错误。

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可以抗诉的行政判决裁定的范围,适当扩大行政法律监督的范围。

针对人民法院关于检察机关对行政判决裁定抗诉范围的种种限制,应当从法律上明确规定。

其次,代表国家支持起诉。

根据司法实践的需要,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就下列民事行政案件提起诉讼的权利,这样有利于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和当事人、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实行同步监督,从而使检察机关的行政法律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也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最后,加强法律保障措施,明确法律责任。

要明确人民法院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不作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对于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案件,一旦人民法院采取受而不审、久拖不决、回避等消极不作为措施,规避检察机关的正面监督,检察机关或其他监察部门就有权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应对,从而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限制,保障检察监督的贯彻落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加强和完善检察机关行政法律监督制度,是和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司法实际相适应的,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价值追求。

笔者相信,随着行政检察监督监督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监督制度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司法环境将有一个大的改观。

对此,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充分运用检察机关的行政检察监督权,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有机统一。

篇2: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依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检察机关是唯一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而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在检察机关的职责中占有很重要的的地位。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工作开展的是否顺利,影响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任务的完成。因而,完善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水平是一项相当迫切的任务。本文试就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相关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内容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实行监督,依照刑事诉讼法第38条的规定,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进行监督。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主要是通过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的方式。其次是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法律监督。它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第一是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刑事诉讼法16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第二是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进行监督,其方式是提起抗诉。再次,是对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刑事诉讼法第22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具体表现为对交付执行、收押、监管、释放、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等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二、现阶段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由于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检察机关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追究

犯罪上,而忽视了对其他机关的监督,使相当部分的内容流于形式。因为怕影响与其他机关的关系,而在相互妥协中追求某种平衡。

(一)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的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的监督,首先,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不能主动监督。对于公安机关该立而没立的案件,一般而言,是通过被害人向检察机关提出,再由检察机关作出决定。从这一点上说,如果公安人员徇私舞弊与犯罪嫌疑人一起打击报复被害人,或在利益的驱使下,被害人不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对此种情况,检察机关似乎没有什么办法。其次,对不应立案而立案的行为没有列入立案监督的范围。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检察机关只能对应当立案而没有立案的行为进行监督,但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行为也有大量违法现象存在,其危害性同样不能忽视,如这种违法行为得不到纠正,立案的合法性就失去了不保障。(1)再次,对立案监督缺乏强制措施的保障,刑事诉讼法87条之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众所周知,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条件、模式,后果,而从这一条法规中,看不出法律后果是什么。在实践中,由于公安机关在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法律条文缺乏制裁措施,往往公安机关未必把检察机关的通知认真得执行下去。

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监督,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对立案监督一样,对侦查活动的监督缺少权威性的强制措施,监督活动往往走样。《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3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应当根据公安机关的回复,监督落实情况,没有回复的,应当督促公安机关回复。”而实践情况往往是,既然公安机关不愿回复,你“督促”又有何用,这种不具权威性和操作性的规定在实践中自然得不到贯彻。(2)据有关媒体报道,有的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甚至当着检察人员的面将送达的《纠正违法通知书》撕得粉碎。另一方面,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相当有限,相应的保障机制更加缺乏,以至于监督效能较低,并常流于形式。

(二)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法院的审判活动的监督,依照六部委《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4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厅审活动提出纠正意见,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在庭审后提出。”这样,审判监督成了事后监督,书面监督,从而使庭审活动得不到及时有力的监督,审判人员滥用审判权侵犯当事人合法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次,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方式有限,除了提起抗诉这有效手段外,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又是那么苍白无力,监督缺乏有效保证,对于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制裁措施没有具体规定。

(三)对执行活动进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对执行活动进行监督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一:作为看守所是一个临时的羁押场所,法律上规定只关押未决犯,但现实中,对于一年以下的已决犯大都关押在看守所,这一点已违反了法律的规定。现在,这种行为存在合理与合法的矛盾,一方面,法律不允许这样做,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犯罪现象越来越多,关押场所严重不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是否对这种行为作出否定的决定。第二:对于执行机关申请减刑、假释的行为。现阶段,对于这种行为,是依靠审判监督的程序进行的,这样,单凭一分法院的裁定书,检察机关在审查时很难得出减刑或假释是否合法,是否正确的结论。如果执行机关在提起减刑或假释的活动中有违法行为,用这种方式是难以发现的,更难以纠正。(3)

三、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中存在问题的完善方法

对于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和侦查活动,从长期的目标而言,应当确立侦检一体化,使检察官在侦查阶段占核心地位,增强检察机关对侦查程序的监控力度,使侦查机关的所有诉讼行为,特别是调查取证行为,必须服从检察机关的领导、指挥和监督。围绕侦检一体化进行的司法改革包括:

1、区分公安机关的行政职能,将公安机关的刑事司法警察在业务上归检察机关节制。

2、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检察机关的侦查指挥权,以便于其对刑事侦查的引导、监督和对犯罪行为审查、控诉。

3、侦查机关不能再独立享有立案、撤案的重大的诉讼权力,只有检察机关才享有最终的审查决定权。(4)从近期目标而言,一是在法律上明确强制性惩罚措施的规定,在法律应规定对严重刑事案件,经检察院监督以后仍不立案,或立而不侦、侦而不结的,或在侦查活动中违法但拒不改正的,应当以渎职罪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二是完善立案监督制度,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都享有一定范围的刑事立案权,应把它们也纳于立案监督对象。同时也把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行为列入立案监督的范围,这样刑事立案监督才更全面、科学和完整。三是扩大侦查监督的手段,将那些直接限制或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其他权利的重大的强制侦查措施,如搜查、扣押等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和控制范围,原则上规定侦查机关只有经检察机关批准后方可使用,而

不能由侦查机关自行决定,自行执行。(5)

对法院的审判活动的监督,一方面要加强监督的及时性和权威性,对法院的违反程序的行为要当庭指出,如法院拒不接受建议,检察官可以主动退庭,要求延期审理向本院的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汇报,寻求解决途径,而不能任由违法的诉讼活动继续进行。如还不能解决问题,建议渎职侦查部门对其以枉法裁判罪进行追究责任。另一方面,将自诉案件和书面审理案件纳入审判监督的范围,检察机关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这类案件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避免造成监督空白。(6)再次,可以在法律上规定检察机关拥有向人大提起弹核权,如审判人员拒绝纠正违法行为,检察机关有权向人大提起弹核,建议撤消其审判员资格。

对于执行机关的监督,一方面,要在法律上给看守所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位,应当准许其关押短期的已决犯,对其权限作新的定义,同时,对驻监所检察室的人员进行优化配备,适应新的形势。另一方面,对执行机关提起的减刑、假释的申请,要规定先由执行机关向检察机关提交材料,由检察机关审查以后,再向法院提交申请。如不符合条件的,可以作出检察意见,把材料退回执行机关。执行机关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请复议。

(1)杜昌发、邝红魁《加强立案监督工作的思考》《检察实践》2000/

3(2)谭世贵主编《中国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赫海斌、刘晗《检察机关应加强对申请减刑、假释的法律监督》《检察实践》2000/4

(4)刘树选、王雄飞《略论我国的检察监督权》《中国检察论坛》2000/

2(5)左为民、周长军著《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1999年7月版

篇3: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以及由其产生的检察机关, 对宪法以及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监督, 从而保证宪法以及法律在全国范围内正确实施的活动。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属于法律监督, 是法律监督体系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机关作为特定的监督主体, 对相关的监督对象执行刑事法律情况所进行的专门性的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的监督机构, 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是它的重要职责, 也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为此, 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在原刑诉法的基础上专门增加了一条“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的法律监督是全方位的和有效的, 而且是职权性的监督, 并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始终。尤其是新刑事诉讼法对此的规定更加完善和具体。

2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中法律监督的依据

第一, 法律监督的合法性。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第8条概括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 法律监督的特定性。

刑事诉讼法在基本原则中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 同时也说明人民检察院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即法律监督的主体是作为国家专门机关的人民检察院。

第三, 法律监督的排他性。

刑事诉讼法规定,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同时, 还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 应当分工负责, 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 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所以刑事诉讼活动中, 只有检察机关才是监督主体。

第四, 法律监督的现实性。

人民检察院是通过参与法律规定的各具体诉讼活动内容来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 也就是通过具体办案活动来实现的。

3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法律监督的基本内容

第一, 立案监督。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立案监督案件的来源是:在审查批捕中发现的;在审查起诉中发现的;被害人提出控告的;党委、人大等有关部门提出的。立案监督必须严格按照程序, 力求准确和突出重点。

第二, 批捕执行监督。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批准逮捕是人民检察院的重要职能之一, 对于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决定, 公安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应一并将执行情况, 包括是否已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予以逮捕、关押何处, 未抓获、无法执行逮捕的原因等方面及时地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三, 侦查活动监督。

法律赋予了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进行侦查的行为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并且贯穿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公安机关所实施的各种侦查措施、证据收集、采取强制措施、缉拿犯罪嫌疑人等。

第四, 审判活动监督。

对于审判活动的监督是法律监督权、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主要包括: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受理和管辖违反法律规定的;违反法定审理、送达时限的;法庭组成人员不合法的;法庭审理案件对有关的程序问题所作的决定违反法律规定的;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审理程序行为。

第五, 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刑罚的交付执行、对刑期的掌握、收押管理、变更执行、终止执行和执行机关监管罪犯的管理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和检察。

4 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律监督存在的一些问题

4.1 立案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从检察机关自身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两个不到位”:

一是执法观念转变不到位。二是工作的开展不到位。

(2) 从被监督的对象来看, 主要表现为:

一是立案阶段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问题很多。二是对于监督的意见接受不虚心、配合不紧密的很多。

(3) 从立案监督机制来看, 主要表现为:

一是法律规定不够明确。二是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4.2 侦查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从检察机关自身情况来看, 少数公安干警对于侦查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 对于一些在实践中有效的侦查监督方式并未能主动争取从立法上进行确认, 检察机关内部各个环节的监督体系存在着脱节的现象。

(2) 从被监督的对象来看, 主要是“重实体、轻程序”的影响, 对侦查监督部门所提出的意见很不以为然, 导致侦查活动中的一些违法问题屡禁不止。

(3) 从侦查监督的机制来看, 一是监督方式明显滞后, 现实中的侦查监督主要是依靠书面审查侦查机关所报送的案卷材料, 而侦查活动中的违法情况很难能反映在案卷材料中, 即使有些犯罪嫌疑人后来向检察机关反映和控告, 也大多因无法查实而不了了之。二是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在对于部分侦查机制改革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4.3 审判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从检察机关自身情况来看, 主要表现为: 一是看不到庭审活动中哪些行为违背程序法的规定, 而不会监督。二是发现了庭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后仍无动于衷, 怕提出之后影响了与法院的关系, 不愿意提出。三是对于提出后不加理睬的, 并没有监督到底。

(2) 从被监督的对象来看, 主要表现为: 一是有些法官滥用庭外调查权, 规避了审判监督。二是有些案件开庭并不及时, 判决也不及时。

(3) 从审判监督的机制来看, 主要体现在庭后监督规定不科学, 不利于及时地纠正违法。

4.4 判决、裁定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从检察机关自身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的障碍;二是对抗诉范围把握不准;三是刑事抗诉的业务水平不高, 抗诉随意性大, 效果差;四是抗诉的出庭工作不力。

(2) 从被监督的对象来看, 主要表现为: 少数审判机关和审判人员对抗诉工作并不能正确地对待, 从而客观上造成了检察机关很难在十天内提出抗诉。

(3) 从判决裁定监督的机制来看, 一是立法上对于不服法院的一审判决、上诉、抗诉案件如何进行监督不明确。二是缺乏可操作性的抗诉工作细则。

4.5 执行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从检察机关自身情况来看, 一是由于有些检察院的领导对执行监督工作的重视不够。二是有些驻所检察干警的工作责任心不强, 监督意识淡薄。三是一些驻场驻所检察部门由于其自身经费严重不足, 不少具体的问题均依赖于被监督单位才能解决, 从而使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2) 从被监督对象来看, 主要是其法律意识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 不能够严格依法办事, 从而导致执行环节的问题十分突出。

5 完善刑事诉讼中法律监督的一些建议

5.1 从法律机制上完善刑事诉讼监督

要认真履行好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职能, 主要是解决好检察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完善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检察监督的法律体系。二是要尽快补充修正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关于诉讼法律监督的没有完善的条款。

5.2 从领导机制上完善刑事诉讼监督

(1) 加强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垂直领导关系, 从立法、人财物管理和体制制度等方面强化检察机关上下级垂直领导机制建设。

(2) 改革检警之间的关系, 从而实现由“线性结构”向“检侦一体化”模式转变。

(3) 合理地介定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于检察机关实行领导和监督的方式、内容, 实现横向领导和监督的程序化和法定化。

5.3 从管理机制上完善刑事诉讼监督

一是完善诉讼监督活动中的岗位目标制度。二是完善诉讼监督活动中的责任管理制度。三是完善诉讼监督活动中的工作制度。

5.4 从内、外部制约机制上完善刑事诉讼监督

第一, 从完善内部制约机制来看, 主要是要从加强自侦案件的立案、侦查监督入手, 建立公正和有效的内部制约监督体系。

第二, 从完善外部制约机制来看, 主要是要加强人大的监督, 加强党内执法监督, 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篇4:浅析刑事和解的法律监督

摘 要:刑事和解作为刑事诉讼中一项新的程序,关系到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以及国家对犯罪行为的追究、社会秩序的稳定等诸方利益。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应当在刑事和解中发挥好监督职能和作用,从而保证该程序的正确实施。下面,笔者就检察机关如何对刑事和解进行监督进行浅略探讨。

关键词:监督;刑事诉讼;和解

一、对刑事和解的监督是检察监督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國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明确了人民检察院的法律地位,赋予了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权力。

二、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和解程序监督的内容

1.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和解程序不能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检察机关应该监督刑事诉讼和解程序是否对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予以了均等保护。首先,必须保证双方自愿。保证双方自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害人和被害人双方都有和解的意愿。这是刑事诉讼当事人和解程序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二是对和解方式选择的自愿。《刑事诉讼法》当事人双方可能通过“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达成和解。其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内容必须落实。双方当事人和解后应签订和解协议,将双方商定的和解内容予以明确。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是真诚悔罪,被害人必须是真心谅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被害人真心谅解既是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和解程序所要求的和解条件,也是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的一种表现。

3.案件必须属于可以刑事和解的范围

(1)一是犯罪种类方面的限制。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的案件只能是《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故意犯罪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需要注意的是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必须是对社会关系损害相对较小,而对被害人影响相对较大的案件。

(2)二是犯罪起因方面的限制。故意类犯罪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应该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这种纠纷既包括婚姻家庭、邻里之间的纠纷,也包括当事人之间因偶发事件引起的纠纷。除渎职罪外的过失类犯罪涉及到被害人的案件中,双方当事人之前没有矛盾,双方存在达成和解的前提基础。

(3)三是犯罪严重程度方面的限制。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故意犯罪案件只能是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过失犯罪案件只能是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4)四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刑事和解。这条禁止性规定是为了防止那些人身危害性和主观恶性较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妄图通过刑事和解逃避刑罚惩罚的可能。

4.刑事和解不能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不能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刑事和解中当事人只能就双方的民事部分进行协商和作出决定。一是双方不能对刑事部分进行协商和约定。刑事责任是公诉机关代表国家进行追诉的,当事人无权处分。虽然刑事和解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处罚产生影响,但是刑事和解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处罚产生的影响的程序应由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进行审查和判断,当事人无权处分。二是不得处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刑事和解中作出赔偿的主体必须是加害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5.对刑事和解案件的执行进行监督

刑事和解案件都是一些情节较轻的犯罪,这就决定了刑事和解后对被告人判处的刑罚将更多的适用非监刑。相对于监禁刑,对非监禁刑的执行监督要困难和复杂一些。所以,对适用刑事和解的刑事案件执行情况更应加强监督。

三、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和解程序监督的方法

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的法律监督贯穿刑事案件的整个诉讼过程,检察机关对刑事和解的监督是包涵于立案、侦查、审判和执行监督中的一项新内容。因此,立案、侦查、审判和执行的一些监督方式也完全适用于对刑事和解程序的监督。

1.通过书面审查的方式监督

书面审查就是对和解协议、案卷材料等书面内容进行查阅、分析后作出判断。不管是在刑事诉讼哪个阶段,只要发生了当事人和解的事实,检察机关就有权进行监督。书面审查的主要内容是案件是否属于可以刑事和解的范围、是否符合条件、协议的内容是否合法、是否已经落实等。

2.通过自动调查的方式监督

对于刑事和解案件的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办案人员应该接触双方当事人,并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被害人。通过讯问、询问,当面向当事人核实和解协议内容的真实性,询问协议是否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落实等情况,并考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真诚悔罪,为办案人员作出准确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3.通过参与主持刑事和解的方式监督

在案件审查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阶段,对于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案件,检察机关可以建议和主持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检察机关在主持制作刑事和解协议时应对内容进行审查,保证和解协议内容合法。在双方当事人签署和解协议后,检察机关还应监督、督促协议内容的落实。

4.通过案件回访的方式监督

检察机关应重视适用刑事和解的刑事案件的执行情况的回访,特别是对适用社区矫正的加害人,检察机关应联合派出所、居委会、学校等单位、组织,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工作、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回归社会。对于被害人也可加以关心帮助,抚慰被害人心理。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新的刑事诉讼制度,需要司法人员和社会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从而充分发挥出刑事和解制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石磊.《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实体法根据》.载《法商研究》,2006年23卷第5期.

[2]李奋飞.《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式”建构》.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5期.

[3]李翔.《议论刑事和解的实体法冲突》.载《“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学术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市检察官协会编,北京,2006.

[4]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4期,第113页.

作者简介:

篇5: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实践中仍在试点摸索,相关理论也不够成熟。因此,重视和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路径和方法的研究,有利于促进行政诉讼活动合法、公正地开展,也有利于我国法治的进步。

一、我国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路径和方法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是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最高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在行政诉讼中的体现,它明确了我国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原则。《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根据这一规定,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直接监督形式是: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也有学者认为,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二款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行政审判活动中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罪作了规定,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侦查国家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并依法提起公诉,制裁职务犯罪行为,因而检察机关追究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政审判人员的刑事责任,也是对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方式之一。①笔者认为,该种监督方式直接针对的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的廉洁性,而非行政诉讼活动本身,因而未将该种方式作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路径和方法予以探讨。

由于我国目前立法仅规定了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抗诉这一种监督方式,难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检察机关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多种相对灵活的行政诉讼监督方式,主要包括:(1)再审检察建议。检察机关收到当事人申诉,经过审查认为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由检察院直接向同级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法院再审结束时将再审结果通知提出检察建议的人民检察院。原审法院不接受检察建议的,检察院可以向上级检察院提请抗诉。(2)纠正违法通知书。对于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活动中的较为严重的程序违法行为,检察机关可以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请人民法院纠正错误。另外,行政诉讼活动中当事人或者有关单位的违法行为需要纠正的,检察机关也可以适用纠正违法通知书的监督方式。(3)其他检察建议。检察建议是对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活动中存在的一般的程序性错误或者应当予以改进的问题提出纠正或改进建议的一种监督方式。实践中,人民检察院通过制作《检察建议书》的方式指出同级人民法院应当纠正或改进的问题,这种建议一般针对某些案件的共性问题提出,不具有特别的强制力。

二、我国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现有方式的分析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由此能否理解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是全面的监督呢?从该条规定来看,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范围是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应该包括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但是,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仅规定人民检察院对行政审判的生效判决、裁定发现违法,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提起再审程序,只有事后监督,未规定事中监督。由于立法关于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规定的不够明确、具体,引发了理论界和实践界关于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可以采取哪些监督方式的争论。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应该是全方位的,因而监督方式应该包括提起行政诉讼、支持起诉、提起二审程序的抗诉以及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等多种监督方式;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该采取小范围的监督,即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的单纯方式的监督。笔者认为,从现代社会行政权不断扩张的趋势以及国家法治的长远发展需要来看,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应采取全范围、多方式的监督,而不应局限于提起再审一种监督方式。现行法律采取小范围、局限于提起再审的监督方式,是由行政诉讼立法时我国相对落后的法治状况决定的。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发展,这种单一的监督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而且,从实践来看,仅有的抗诉这种监督方式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事后性。无论是现行法律规定明确规定的抗诉监督方式,还是检察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检察意见、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

书等几种监督方法,都是发生在行政审判活动结束后的“事后监督”,而不存在行政审判活动进行当中的“事中监督”。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只能在发现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才能提出抗诉,实施法律监督,这使得检察机关成为行政案件立案和审理活动的局外人。这种现状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不相符,也影响了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活动监督的效

果。

2.缺乏可操作性。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观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但具体由哪一级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检察机关在诉讼活动中的地位、权限,如何出庭监督,法院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再审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却没有明确规定,这无疑增加了检察机关有效地进行法律监督的难度。

三、完善我国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路径和方法的思路

完善我国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路径和方法,不仅要考虑我国宪法对检察机关的定位,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更要从我国行政诉讼的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诉讼检察监督路径和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完善现有监督方式

1.进一步完善抗诉制度。立法要对抗诉程序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对检察机关如何办理行政抗诉案件做了具体规定,但这只是针对检察机关的具体办案程序规定。对于检察机关在诉讼活动中的地位、权限,如何出庭监督,法院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再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均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做出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才能落到实处。

2.在立法上明确检察建议、检察意见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的适用范围和法律后果,增强监督效果。在司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检察意见、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等几种监督方法由于在立法上没有明确,因而在实践中被监督者往往对此置之不理,既影响了监督的效果,也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威信。这三种非抗诉监督方式如果运用的好,与再审抗诉的监督方式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进一步明确检察建议、检察意见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的适用范围和法律后果,一方面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作出司法解释,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角度,应当以立法的形式肯定这三种监督方式,并明确其适用范围和法律后果。

(二)创设新的监督形式

1.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力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诉讼,是指对涉及国家和公共重大利益而又无人起诉或其他单位和个人没有起诉资格的行政违法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②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有监督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职责。检察机关对行政案件的提起诉讼权在现代法治国家是普遍存在的。如英国行政法规定:“检察长的职责是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为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检察长有责任代表公共利益监督行政机关的行为,并提起诉讼”。美国法律规定:“总检察长可以由国会授权,以公益代表人的资格提起诉讼”。此外,日本、法国、德国也有类似的法律规定。③

目前,我国尚无检察机关对行政案件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但是,从观实需要来看,需要立法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案件提起诉讼的权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但又不存在确定的行政相对人,导致无人起诉。例如某单位或个人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而行政机关对此不予处理,这种情况就需要由人民检察院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于行政机关的这种不作为形式的违法行为提起行政诉讼。二是行政相对人受到违法行为的侵害,但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敢起诉、无力起诉或者不愿起诉。我国由于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在人们的传统思想意识中,形成了牢固的“官本位”思想,以至于长期以来,人们不知告“官”、不敢告“官”、不愿告“官”。鉴于此,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如果没有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力,显然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是相违背的,也与行政诉讼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立法目的不符。因此,立法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案件的起诉权是极为必要的。

当然,赋予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力,并不意味着任何行政案件都可以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法律应当对此作出必要的限制,即只有涉及国家和公共重大利益且无人能够起诉的行政案件,检察机关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2.建立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制度

在行政诉讼中,法院的审判活动是整个诉讼活动的中心。审判是否合法,判决是否公正,是行政诉讼活动的关键所在。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进行监督的方式仅限于抗诉,也就是行政审判活动结束后的“事后监督”,而不存在行政审判活动进行当中的“事中监督”。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应当是直接的、有形的监督,而不能仅仅是事后的、无形的监督。检察机关如果不参与法庭审判,就无法了解行政诉讼的基本情况和整个过程,对行政诉讼也难以有效的进行监督。因此,要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必须增加“事中监督”,建立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制度。建立该制度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检察机关参加行政诉讼的时间。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的任何阶段均有权参加。法院在受理行政案件后,应当通知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参加诉讼。

(2)检察机关参与庭审活动的案件范围。从我国检察机关现有的力量和承担的任务来看,有必要对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范围给予必要的限制。在界定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范围时,应坚持以下标准:对一些事实清楚、案件情况简单、争议不大的行政案件,检察机关无须参与;对关系到国家、集体和公民的重大权益、影响较大的行政案件,检察机关应当参与。基于这一标准,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范围包括三类案件:(1)涉及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案件;(2)当事人请求检察机关参与且检察机关认为有必要的行政案件;(3)其它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3)检察机关参与庭审活动的地位。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因此,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庭审活动,其地位是法律监督者,而非处于审判地位或者当事人地位。

篇6: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条 加强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的法律监督,完善和规范监督措施,保证司法工作人员公正司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对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可以通过依法审查案卷材料、调查核实违法事实、提出纠正违法意见或者建议更换办案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等措施进行法律监督。

第三条 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司法工作人员具有涉嫌渎职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应当调查核实:

(一)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或者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或者在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

(二)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

(三)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四)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或者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或者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

(五)侵吞或者违法处置被查封、扣押、冻结的款物的;

(六)违反法律规定的拘留期限、侦查羁押期限或者办案期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羁押,情节较重的;

(七)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或者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八)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违法提请或者裁定、决定、批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九)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的;

(十)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或者指使被监管人殴打、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

(十一)收受或者索取当事人及其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人等的贿赂的;

(十二)其他严重违反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法规定,不依法履行职务,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影响公正司法的诉讼违法行为和职务犯罪行为。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法律监督工作中,发现有证据证明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涉嫌渎职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对于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检察院举报或者控告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有渎职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审查,对于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第五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核实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委托国家安全机关进行调查。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及时将调查结果反馈人民检察院。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以会同国家安全机关共同进行调查。

对于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中渎职行为的调查,比照前款规定执 1

行。

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检察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涉嫌渎职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有证据证明检察人员涉嫌渎职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反馈调查结果。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接到对检察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涉嫌渎职行为的举报、控告的,可以直接进行调查,也可以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调查。交下级人民检察院调查的,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第七条 人民检察院调查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可以询问有关当事人或者知情人,查阅、调取或者复制相关法律文书或者报案登记材料、案卷材料、罪犯改造材料,对受害人可以进行伤情检查,但是不得限制被调查人的人身自由或者财产权利。

人民检察院通过查阅、复制、摘录等方式能够满足调查需要的,一般不调取相关法律文书或者报案登记材料、案卷材料、罪犯改造材料。

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期间,应当对调查内容保密。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进行调查,调查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确需延长调查期限的,可以报经检察长批准,延长二个月。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进行调查,在查证属实并由有关机关作出停止执行职务的处理前,被调查人不停止执行职务。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调查完毕后,应当制作调查报告,根据已经查明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检察长决定后作出处理。

(一)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依法立案侦查或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立案侦查,并建议有关机关停止被调查人执行职务,更换办案人。

(二)对于确有渎职违法行为,但是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向被调查人所在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并将证明其渎职行为的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移送有关机关处理。对于确有严重违反法律的渎职行为,虽未构成犯罪,但被调查人继续承办案件将严重影响正在进行的诉讼活动的公正性,且有关机关未更换办案人的,应当建议更换办案人。

(三)对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或者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行为,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应当分别依照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该案件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四)对于举报、控告不实的,应当及时向被调查人所在机关说明情况。调查中询问过被调查人的,应当及时向被调查人本人说明情况,并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消除不良影响。同时,将调查结果及时回复举报人、控告人。

(五)对于举报人、控告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意图使司法工作人员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调查人员与举报人、控告人恶意串通,诬告陷害司法工作人员的,一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对于司法工作人员涉嫌渎职犯罪需要立案侦查的,对渎职犯罪的侦查和对诉讼活动的其他法律监督工作应当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办理。

第十一条 被调查人不服人民检察院的调查结论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复查,并在十日内将复查决定反馈申诉人及其所在机关。申诉人不服人民检察院的复查决定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核。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复核,并在二十日内将复核决定及时反馈申诉人,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第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经过调查,认为作为案件证据材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系司法工作人员采用暴力、威胁、引诱、欺骗等违法手段获取的,在审

查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时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有关调查材料应当存入诉讼卷宗,随案移送。

第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纠正违法意见或者更换办案人建议的,有关机关应当在十五日内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更换办案人建议书,有关机关应当存入诉讼卷宗备查。

有关机关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纠正违法意见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纠正违法通知书后五日内将不同意见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内进行复查。人民检察院经过复查,认为纠正违法意见正确的,应当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报告;认为纠正违法意见错误的,应当撤销纠正违法意见,并及时将撤销纠正违法意见书送达有关机关。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意见正确的,应当及时与同级有关机关进行沟通,同级有关机关应当督促其下级机关进行纠正;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意见不正确的,应当书面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予以撤销,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并依照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说明情况,消除影响。

第十四条 有关机关在查处本机关司法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时,发现已经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及时将犯罪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立案侦查,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移送犯罪线索的机关。

第十五条 检察人员对于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不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造成案件被错误处理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放纵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或者滥用职权违法干扰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办案的,人民检察院的纪检监察部门应当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规定所称的司法工作人员,是指依法负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和判决、裁定执行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

第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的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行为的调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中,为准确认定和依法纠正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而对该司法工作人员违反法律的事实是否存在及其性质、情节、后果等进行核实、查证的活动。

上一篇:关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下一篇:如何拓展银行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