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导言课教案

2024-04-07

英语导言课教案(共8篇)

篇1:英语导言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我先做下自我介绍,我姓林,这学期将担任你们的历史任课教师,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能和大家相处愉快并且共同成长。高中历史是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基础上增加内容并提高了学习的难度,而且你们在下学期就会参加历史的会考,而会考成绩将会和大家的升学等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对历史这门课保持足够的重视。

既然大家在初中就已经接触到了历史,那我想问一下,什么是历史? 我们从古代资料和外国的英文当中看能否找出什么历史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介绍甲骨文,殷墟······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介绍中得出“历史”其实包含两层含义:

1、过去发生的事情,2曾经记录的事。

接下来我们看下英文,历史英文怎么说? ·······什么是真实的谎言?发生的事情是真实的,但是后来的说法却各不相同。我们一起看下关于日本投降的几种说法。

所以历史在很大的成分上添加了后来人们的主观看法,存在不准确性。为了更好的研究历史,在大学里开设了历史学这门课。那什么又是历史学呢?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下。

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你们现在读的高中以及未来即将上的大学,都会有历史这门课,那么我们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一时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是觉得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下历史的价值:收藏、旅游、鉴赏、生活。了解了历史的价值,现在好像还是不能完全回答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个问题,我们接着来看一则材料。

了解了学习历史的意义,那么我们高中历史要学些什么呢?内容、特点、能力!怎样学好历史?

篇2:英语导言课教案

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所以本课我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自主获得知识。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期导言课,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本课的学习内容很多,也不复杂,学习内容有四: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怎样学习历史?高中历史学什么?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和历史学习的价值。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价值还不清楚,初中常见的历史学习是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同时学生对历史综合运用能力也非常薄弱,这无疑给高中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难。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历史,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框架结构,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身的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究历史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历史的方法

在初中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单一,因此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 难点:学习历史的价值

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是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首先老师在这里祝贺大家升入了高中,正式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老师姓谢,名正燕。诶,同学们注意了,一听老师的名字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呀,花谢了又艳?其实不是这样子滴,老师的名字是燕子的燕,而不是花开正浓的艳,想来老师的爸妈在取名字的时候也是考虑到矛盾这一点而没有选择这个“艳”。那么在接下来的高中历史课程就将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来学习完成。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历史,对历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进入高中了要学习高中的历史课程了,那么相信同学们都想知道高中的历史是怎么样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解决的问题了,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在同学们眼中历史什么呢?

一、什么是历史?你所理解的历史是什么? 生:……

展示名人眼中的历史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 历史是可以随心所欲给人打扮的洋娃娃

——胡适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展示材料:历史的来源

英语历史(history)一词与故事(story)一词共同源出希腊文historia,意为“一个人的调查记录”。汉语的历“史”是历和史两个单音节词的合成词,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两个词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对过去的事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师:对历史下定义,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史实,过去事实的记载。历史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习的书本研究的主要是人类社会史,指人类所经历和创造的一切,指人类的全部过去。

我们了解了历史的定义,下面来看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展示名人的观点

1.读史使人明志

——培根

2.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列宁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品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

4.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龚自珍

5.忘记昨天的苦难,就会导致明天的灾难

——梅汝敖(参与“东京审判”的中国大法官)

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历史才能不忘昨天的苦难,避免明天的灾难 学习历史的意义: 1.长智慧明事理 2.提高人文素养

3.增强民族荣辱观和历史责任感 4.生活需要(旅游、收藏)5.高考必考科目

三、怎么学习历史? 师:我们了解了学习历史对我们有这么多的意义,那么这样具有深刻意义的学科,我们该怎么样学习呢,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生:……

1、首先认清历史学科不是一门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的学科。

2、及时做好教材的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

3、要学会把看似零散的历史知识通过各种不同的联系进行体系化、逻辑化、专题化的整理

4、在弄懂弄通教材知识点基础上还要多练笔,多看历史书籍(尤其是熟读教材)培养史感。

5、在今后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必要的历史应.试技巧,并学会在考试中灵活应用。具体说来就是:

1.会预习——寻找和提出问题

2.会听讲 ——掌握史实、概念、联系 上课要做到“眼到”、“手到”、“耳到”、“口到”、“心到” 学习口诀

学习历史有诀窍,掌握方法最重要 认真读书不可少,联系实际多思考 历史脉络要理清,人时地事记分明 前后因果多分析,情景实践加创新

四、高中历史学什么?

师:我们了解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那么高中历史具体要学习什么呢,它与初中历史又有着怎么样的区别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

初中:是什么(事件、时间、人物)高中:是什么(特点)、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评价)、横向纵向相互关联等

师: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的重点是历史的原因、本质以及其意义,当然历史的事件我们也要牢记!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是出发点,是基础,是根本。下面我们来看看高中历史学习的具体内容。必修课程:

一模块:政治文明历程 二模块:经济成长历程 三模块: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课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和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本学期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历史必修一,就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这本书中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分为:

第一,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重大的政治事件,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 第三,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重要政治人物,如美国的华盛顿和中国的孙中山

第四,重要的历史现象,如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师:学习本册的意义,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政治活动室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够更加清醒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怎么学习历史,高中历史的教学安排以及历史必修一的主要学习内容,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史又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高中历史学习阶段的重要领域。希望通过这节课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为同学们今后学习政治史这个模块打下基础。教学反思

篇3:英语导言课教案

一、师生初次见面

教师:同学们好! 在你们步入高中生活的新学期,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历史”。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课程, 从古至今发生在人类身边的事都可以称之为历史。同学们, 对历史你们有些什么样的了解, 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老师,我知道电视剧里有许多历史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雍正王朝》、《隋唐英雄传》……和珅、纪晓岚等许多历史人物……

教师:看来这位学生对历史剧很有兴趣,看过许多历史的电视剧,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许多电视剧是不符合史实的。就好像刚才学生提到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其实纪晓岚远没有电视上的张国立演的那样英俊,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貌寝短视 ”,相貌丑陋 ,是近视眼 ,而且有口 吃的毛病。

(学生大为好奇 )

教师: 同学们看的历史电视剧大多是文学艺术编造的情节,要真正了解历史,就要认真学习历史。正如人们常说的“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他的过去即他的历史”。今天的历史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聊下历史学习的基本问题:历史是什么? 学什么历史? 学历史有什么用?

简短自评:从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剧引入,穿插对学生而言新奇的史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依据学生思路,点出学习历史的基本问题。

二、引出讨论问题

1.从富阳的历史开始追溯

教师:我们都知道,富阳是我们的故乡,南朝谢灵运就有诗歌称赞富阳的美丽“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代黄公望依据富春山水的美景绘制了享誉世界的《富春山居图》,使得富春山水驰名中外。同学们对富阳应该有许多了解,可大家知道富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吗?

(学生沉默 )

教师:看来大家还是不太了解我们富阳的乡土历史,那就让老师引导大家一起追溯下富阳的历史源头。富阳历史悠久古称富春。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富春县。到东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为避简文帝生母宣太后郑阿春讳,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我们可以说,历史上的富阳之名是从公元394年开始。在此,老师还想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富阳称之为“富阳”,大家可以结合地理特点思考一下?

学生:老师,富阳位于富春江的北面,依据“山南水北为阳”的要求,称之为富阳。

教师:这位学生回答得挺好。中国古籍《春秋谷梁传》记载:“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富阳正好地处富春江北面,取“山南水北为阳”之意。其实,中国有古代许多城市是据此命名的,例如绍兴古称山阴(位于会稽山北面)、河南洛阳(位于洛水北面)、湖南衡阳(地处南岳衡山南面)。今后在的历史课堂学习中,都会接触到这些历史地名。

教师 :大家都知 道富阳是 三国时期 “东吴大帝 ”孙权的故乡,在东汉末年,孙坚、孙策,孙权两代人缔造了东吴的政权,曹操有着“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在这里可能有同学不知道,现在三国英雄的后人都生活在富阳。据《富春刘氏宗谱》记载,司马炎灭蜀吞吴,建立晋朝以后,刘氏后裔恐遭司马炎斩尽杀绝, 除后主刘禅投降被囚禁在晋都洛阳外,大部分宗亲举家离蜀避难,并“将刘(繁体)字去刀而姓金焉”,因此留下“活金死刘”的故事。刘氏后人定居在富阳渔山曙星(墅溪 )村 ,生息繁衍一直到现在。曹操的后裔居住在富阳场口镇上村。当然,大家都知道我们富阳的龙门古镇旅游举办的很红火,龙门居住的大多是孙氏后裔。不知道,我们班上有没有龙门人呐,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下龙门的习俗和文化传统。

学生:龙门人大多姓孙,古镇是有着40多座孙氏祠堂,全镇以古镇的砚池为中心,有义门牌楼,百步厅,同兴塔这些历史文化景点。

教师: 这位学生把龙门的主要历史文化景点和我们讲述了,当然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趟龙门感受下古镇的文化魅力。

简短自评:从富阳的乡土历史切入,结合富阳的历史文化对其进行浅显分析,引起学生的历史探究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地融入课堂,对历史问题引发思考,继续深入探究。

2.从历史影像剧谈历史文化的 “缺 失 ”

教师:当前,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穿越剧,历史剧充斥着荧屏。许多历史剧看似精彩,可实际上编剧欠缺相应的历史常识,常常在电视剧中出现许多雷人的对白。让我们一起看一些剧中的雷人对白。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三国》中有这样的荧幕台词,同学们可以一起思考下,哪里地方出现错误(刘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袁绍: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卓:洛阳就是豪华,在这里我都乐不思蜀了。刘备:袁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吕布:我家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 )。

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范仲淹提出的(同学把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内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联系了起来)。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唐朝诗人高适写的诗歌。阿斗应该是刘备的儿子刘禅……

教师:同学们已经找出了几个历史史实的错误,但有些历史史实同学们没能够分辨出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下这些雷人的台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的,可能有许多同学都把它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联系起来了。袁绍所说的“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唐朝诗人高适《别董大》里面的诗句,相信有同学可能背诵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乐不思蜀”的典故,指的是蜀汉后主刘禅被司马炎关押在洛阳,作为“安乐侯”时乐不思蜀。刘备说:袁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是刘备的儿子,同学们可以换个角度看下这句话,刘备会说,袁绍就是我那个傻儿子吗?

(学生大笑……)

教师: 让我们再来看吕布的这句话:“我家貂蝉是古代四大美人之首。”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通常是指春秋时期吴越国的西施, 西汉汉元帝时期远嫁匈奴的王昭君, 东汉末期的貂蝉,还有唐玄宗时期的杨玉环。同学们可以试想一下,在东汉末年的吕布竟然会穿越到唐朝之后, 知道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存在。

(学生笑……)

教师:不仅是在荧屏上,其实有许多大家喜欢的影视明星都对历史缺乏应有常识。台湾当红艺人杨丞琳在一次直播的电视节目里,在谈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吴宗宪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杨丞琳说,好像11年吧,吴宗宪告诉她8年,她居然说哇! 才打了8年耶! 我不知道她是怎样看8年的,一个人又有几个8年……被网友封为“脑残教主”。换来一片谩骂声,有人指“她都快30岁,还是‘无知无脑’”。

三、历史是什么,它有用吗?

教师:历史到底是什么? 历史果真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吗?其实历史只是人类对过去事情所做的客观记录。历史上的人物,事件都是客观实际发生过的。但是后人用文字或其他方式记录的历史, 是人们依据史料对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记载或撰述, 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同学们可以一起探讨下,你觉得历史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历史是人们对过去的一种记忆,我们身边有许多历史的遗迹和资料。前人给我们留下好多史书,还有许多考古发掘出许多古代的陵墓、古建筑,古代的庙宇都是历史的遗迹。

教师:哇,你说得真是挺专业的。我想,同学们头脑中都应该知晓历史是人们对过去事物的客观记录。其实,我们的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是对历史的记载。大家可以看下我们新登中学的校园。新登的古城墙记载着千年的古城风云变化,圣园碑林留下历史的遗迹,作为“古城学府”的学校,在这片土地上早在唐朝就有县学的学宫,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学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教师: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今泰西通行诸学科中 ,为中国所固有者 ,惟史学。史学者 ,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在梁启超的眼中,历史学科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学们可以想想历史学科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起到哪些作用?

学生: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知道人类社会走过的历程;我们从历史可以吸取教训! 前人的成败都是我们要学习与深思的! 历史可以告诉我们过去,让我们了解过去,更好地认识未来。

教师:这位同学对历史的作用的认识挺准确的,历史带给我们许多知识的启迪,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历史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历史告诉我们许多兴衰成败的教训。历史是民族积淀在过去岁月的伟大智慧。浮躁的时代,更需要这种智慧的充实,更有责任让历史意识回到人们身边。站在先辈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登高望远。说这些可能学生会觉得比较抽象,我给大家举个我大学导师的事例,从中可以看到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杭州大学77级历史系一直备受关注, 两个班70多名学生, 至少有10多位是知名房地产企业老总,如绿城集团的宋卫平、南都的周庆治、钱塘的骆红。它更造就各行各业精英,如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知名历史学家龚国庆。这其中有许多知名的人物,同学们可能都有所知晓,宋卫平、周庆治、寿柏年、许广跃、路虹……每一个名字在浙江乃至全国的地产界都是响当当的。一群学历史的人,一度撑起了浙江地产的半壁江山。所以同学们不要觉得学习历史在当今社会没有用途。

(学生一片惊叹声……)

教师:在这里,我想引用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先生的一段话,来告诉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真谛。“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历史自有其功能与意义。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在更深层次上抚慰人们的心灵, 使我们在变幻纷纭的社会情势面前保持一颗真实、中允的心灵,在大起大落之时保持一种超凡脱俗的从容与淡定。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学科所负起的社会责任远远超过提供知识这个层面, 它在平静人们的心灵、融洽人们的关系方面使社会更加和谐”。希望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中,让我们一起分享史学的快乐,更好地认识我们的过去,丰富我们的生活。

篇4:如何上好一堂历史导言课

一、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培养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老师上第一节课,大部分学生怀着好奇、热切的心情。如,新的历史教师长什么样?男教师还是女教师?教学水平如何?对学生厉害否?可以说,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盼望着教师走进课堂的。针对此,教师进入教室大可不必板着脸,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而应面带笑容,说一声:“同学们好!欢迎大家听我的历史课。”或“很荣幸教你们的历史课。”然后尽量用幽默语言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也不妨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甚至可以适当地聊一聊题外话等。这样,无形当中,就从感情上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培养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为以后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这也正是目前提倡的“尊重教育”的需要。

二、以趣激学,突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是否感兴趣,能否热爱历史课,从心灵深处想上历史课,与第一节的导言课是密不可分的。而一堂优秀的导言课首先就应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如一部好的电视剧,一般都有一个精彩的开头,紧扣观者的心弦,使观者欲罢不能。讲课其理亦然。开学第一堂课,老师可以这样说:

同学们在平时可能看过不少历史题材影片,如,《林则徐》《开国元勋毛泽东》《列宁在十月》等。有的同学可能只是看热闹,对一些重要情节可能不太明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不能怪大家,因为你们不了解其历史背景或历史原因,无法真正看懂它們。学习高中历史之后,大家就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又比如,毛泽东为何能成为伟人、一代开国之勋?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大家就明白了。再比如,美国为什么能成为当代超级帝国主义国家?不学习世界史、不学美国史能行吗?

因此,通过导言课的精心设计,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兴趣就能产生学习动机,就能使学生积极思考,明白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正如著名学者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三、讲清教材前言的说明

无论是初、高中历史课本,都有详细的前言说明。这些说明主要是讲解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体例,尤以编写体例极为重要。它包括课时的分配、教材编写目录、引言、字体、图表、注释等说明,文献资料的讲解,练习题的利用,活动课、阅读课的处理等。教师在导言课上均要对此作认真讲解。除了让学生仔细阅读前言外,教师还要进一步给学生理清关系,分清主次。向学生讲清,历史教科书是由目录、课文、插图、注释、作业及大事年表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目录是课本的纲目。掌握它就是掌握课本内容的纲要,也就是掌握历史发展过程的轮廓,心中有个整体观,便于理清记忆。(2)目录与课文是骨与肉的关系。目录是骨架,课文是血肉,互相组成。(3)插图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注释是帮助理解。(4)大事年表是对课文中重要历史事件的提示,便于搜索记忆。(5)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并达到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经过自我阅读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历史教材就能够作出总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的目标就更清晰了。

四、指导学习历史的方法

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最终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历史导言课上,一定要讲解一下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师指出正确的学习方法,贯穿于预习、上课、复习和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学历史首先要做好预习,能提高自学能力和上课质量。历史复习的有效办法,可概括为:趁热打铁,纠错补漏;循序渐进,集腋成裘,做好课后复习、单元复习、期中复习和总复习;最后,同学们要认识到,学习历史,课堂为主渠道,但不应该忽视课外活动这条辅助渠道。有益的课外活动,能增长见闻,开阔眼界。这些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历史读物、搜集资料、参观游览历史古迹、文化名城等、访问调查等。

以上是笔者对如何上好一节高质量导言课的四点认识和看法。在导言课上如果能够遵循上述原则,就能提高教和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当然,如何上好导言课,无一定之法,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在导言课上打马虎。因为,一堂“导言课”可能会影响一个学期和一个学年的教学效果。可见,上好一节高质量的导言课是多么重要!

篇5:必修一导言课教案1

导言课:认识历史课程

一、教学思路:

1、背景:认同并借用《初高中衔接课》的学情等情况的分析

2、方法:本课采用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授课方法

3、目的:认同与喜爱

二、教学策略:

1.设计三个精巧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从问题入手,引出教学目标。(1)学习历史的价值在哪里?

(2)生活的历史有哪些?(用实际例子为第一个标题服务)(3)谈谈历史学习方法。2.教师的讲解

第一、学习历史的价值:

A、历史学是科学吗?是人文科学,历史学的本质在解释人类的自身活动,历史课程具有解释人类社会、人类文化意义的特殊功能。历史教育本身包含着科学文化(追求真理、理性思考、实事求是等)和人文文化(追求幸福、丰富情感、富有爱心等)。自然科学的进步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并没有消除人心的善恶和人生的苦乐,这些要靠人文科学来发展。B、为什么要学历史?

a、为了学会做人!立足现实、探究过去、展望未来。历史学习不仅是接受前人的传统、继承前人的光荣,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更需要借助历史事实锻炼我们的思考、质疑、反省、乃至包容、理解、欣赏。学习历史的目的在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历史教育的真正目的:引导学生慢慢去认识和接近历史的灵魂,汲取历史的智慧,感悟历史中人生的道与理,追问人之为人的终极目的。

b、历史教育要给国民以自信力。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课:国家、民族不是抽象的。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象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历史就是国家的记忆”。我们把历史教育作为民族或人类的集体记忆来看待,像个人的记忆一样重要,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把历史作为承载着民族或人类的精神财富来看待,像个人有灵魂一样重要,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记忆是需要训练的、养成的、故不能随意;灵魂是需要洗礼的、磨练的,故不能虚无。

c、历史要探索和解决人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历史向学生展示人类的伟大经历,揭示个人和社会为了适应所面临难题而进行的各种调整,并揭示历史上各种选择的后果。例如在去年美国一个权威调查机构的一项调查活动中,发现马克思被评为一百年来最受欢迎的思想家,为什么?他发现了价值规律,他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内部手段和外部手段,内部手段是进行福利社会,减少贫富差距,外部手段是进行彻底革命。例如如何看待现在的中日关系?我们如何警惕中日关系的恶化?

第二、生活中哪些是历史?(内容根据各班的反映和层次有选择地使用材料)

A、请同学们举例:家乡的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古籍宗谱和民间故事;采访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历史见证者;“文革”有关的红本本、像章、教材、照片、邮票、口号、回忆录等,语文中的诗、句、联、谜,口头流传的故事、民间的风俗、服饰,家里的家具、装潢、摆设。收藏——透视历史的缩影

收藏是世界上人们从事最多的娱乐活动之一。无论东西南北,不分国家种族,到处都有沉浸于收藏之乐的男女老少。收藏世界气象万千,收藏品种包罗万象,凡物皆可收,凡物均可藏。货币、1 邮票等藏品以其特有的真实性直观而又形象地折射出历史发展的印迹,它们是历史的缩影。历史形成了收藏,收藏保存了历史。

(1)货币中的历史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社会进入商品交换时期的产物。在各国历史上,贝壳、牲畜、布帛、纸张和铁、铜、贵金属等都分别充当过货币。货币具有商品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还有其特殊的社会职能的使用价值,即可用来交换一切商品,直接体现社会劳动,是财富的代表手段。由于货币反映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历代经济、政治的盛衰状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生动物证。对货币历史的研究、对货币材质的考证,有助于认识历史,从而使货币的收藏价值愈发凸显。有人把收藏货币作为一种甘愿全身心投入的事业,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它是一种充满情趣的业余爱好。在闲情逸致的氛围里,饶有兴致地审视自己收藏的各类货币,认识历史,体味社会,思考人生,真是其乐融融。

(2)邮票中的历史集邮是一项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自1840年第一张邮票问世后,集邮活动便随之出现。一百多年来,集邮已发展成为一项全民性的收藏活动,出现了世界性、地区性的集邮组织和集邮展览,仅我国目前就有1800多万集邮者,遍布社会各阶层。小小邮票,寸幅千里,包罗万象的各类知识,如同一部百科全书。“集邮长知识,嗜爱颇高尚”。从方寸世界中了解自然与社会的历史,能培养艺术鉴赏力,陶冶情操,充实精神与物质生活、邮票的种类较多,诸如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军人”贴用邮票等。集邮的方式也颇多,如传统集邮、专题集邮,时下又流行极限集邮。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文明发达,历史悠久,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不知留下了多少旅游者的足迹。工作之余,利用假期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考察各地风土人情,探寻历史踪迹,以古鉴今,鉴往知来,成为人生的一大乐趣。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不少令人神往的历史文化遗迹,它们是各朝代、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积淀与浓缩,是中华文明的集中展现。鉴赏——解读历史的意趣

鉴赏是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艺术形象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它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塑造典型来反映一定的社会本质。它不仅多方面、多层次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具有认识社会生活和鼓舞人心、推动历史前进的教育功能。由于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通常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艺术反映社会现实,又影响社会现实。对歌曲、雕塑、诗歌、电影等艺术的鉴赏是人们解读历史、认识社会的途径之一。

(1)歌曲中的历史 如今上了年纪的老年朋友中,酷爱革命历史歌曲的不乏其人。他们中,有的在革命历史歌曲的感召下,投笔从戎,走上了革命道路;有的正是唱着这些革命历史歌曲,走向中国革命的大舞台。气宇轩昂的革命历史歌曲,如同中国革命的见证人。吟唱她,早已成为青年朋友们了解革命历史、展望未来前程的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例如《松花江上》——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陷,3000多万同胞惨遭日寇铁蹄蹂躏。1932年,日本在东北制造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东北同胞并没有屈服,他们组织起各种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使日本侵略者不得安宁。随着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抗日救亡的歌咏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各地的抗日歌咏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广大音乐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在此背景下诞生。此外,孙慎的《救亡进行曲》、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麦新的《大刀进行曲》、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刘雪庵的《流亡进行曲》、阎述诗的《五月的鲜花》以及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奋起抗战、收复失地,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的强烈愿望。

《团结就是力量》——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地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前进,解放区的不断扩大,革命音乐活动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解放区的天》、《咱们工人有力量》等,都反映和体现了民族气质与时代精神。而此时的国统区,出现了抗议美军暴行、“二二八”起义、“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大规模群众运动。随着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新音乐也在蓬勃发展,卢肃的《团结就是力量》应运而生。同一时期,舒模的《跌倒算什么》反映了国统区的爱国民主斗争精神,罗忠熔的《山那边哟好地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解放区的无限向往。

(2)雕塑上的历史 当我们跨越新世纪门槛,面对现实,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回首过去,因为从逝去的场景和褪色的记忆中,能领略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识辨历史前进的足迹,感受未来历史发展的趋向。雕塑是人们追忆历史、展望未来的路标,抚摸着以金属、石、木等为材料的雕塑实体,感受充满历史情趣的雕、塑、刻造型艺术,可唤起建设伟大祖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激情,唤起对人类文明中所蕴含着的创新精神无限崇敬之情。

(3)诗歌中的历史 诗歌是一种文学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于想像,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优秀作品极为丰富,如《诗经》、《楚辞》、汉乐府等名篇享誉海内外。中国古代,不会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一般统称为诗歌。诗歌按内容的性质,可方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压韵,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毛泽东的诗以其高亢的韵律、磅礴的气势、严谨的格律征服了无数中国人,其中的每一首似乎都浓缩了中国革命的一段历程,她简直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是中国革命的发展史。

下面介绍三首毛泽东的七言律诗,你能否从中了解它所反映的中国革命历史背景?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言律诗的时代背景是: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占据了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他们抛弃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该诗写于1935年9月。当月在甘肃通渭的军队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向干部和战士们朗诵了此诗,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斗志。经过十八天行军,终于在10月21日胜利到达目的地——陕北吴起镇,红一方面军率先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作品,此外,反映该时期中国革命形势的毛泽东的诗词作品还有《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骄·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词。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七言律诗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公然撕毁政协会议决议,挑起全面内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粉碎了蒋介石对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8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全国胜利在望。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统治中国人民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了。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这首七言律诗的时代背景是: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该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由于毛泽东、中央和不少地方领导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 3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可当时的毛泽东并未察觉到“左”倾错误,却以自赞的心理来抒发情感。当然,从1958年底到1959年7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曾努力领导全党纠正已经察觉的错误。但是,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进而在全党展开了“反右倾”斗争。这场斗争使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遭到了严重破坏,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的时间。

从上述3首毛泽东撰写的七言律诗可以看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国民党新军阀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在克服党内错误路线的过程中不断从幼年走向成熟。然而,由于共产党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急于求成,也犯了一些错误。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吸取,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铁的真理。

B、我们的历史:历史是一门从事史学研究的高深的社会科学,也是一碗清醇的美酒、一杯淡雅的香茗,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五彩缤纷的人类生活构成了历史,历史是人类宛若奔腾江河水不停息的连续活动。生活蕴涵着历史,人们要了解历史,就要不断从色彩斑斓的精神生活中去寻觅历史,去发现历史,还应以自己的美好愿望和行为去创造历史。同学们今年夏季走过了难忘的夏季,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因为你们经历了中考顺利进入高中,经受了高温酷暑的考验,我想在今后人生中打下烙印,那么这就是你人生履历的一笔,这就是你的历史。

青春如诗,诗的题目是“拼搏”,生命似火,火由理想和希望去点燃!第三、历史学习的方法:(讨论)A、在初中时有哪些学习方法? B、历史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了解历史的过去性与时序性,学习历史要发挥想象力。其次要用比较法。第三要先本后末。C、方法建议

(1)静听(2)快想(3)热论 要求:(1)注意几要素:四个W:what,when,where,why.(2)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最后介绍高中历史课程结构

必修课程:历史一 历史二 历史三 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教学反思:

1)历史是科学吗?学生对科学这个概念很模糊,持否定态度。实质反映了学生对历史研究内容和本质的不了解。因此,在处理时,对科学的界定和划分作了解释。

篇6:必修一开学导言课

一、基本说明:高中政治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师自我介绍3’

政治

新授怎样学习政治12’

1、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例子说出用什么心态学习政治

2、学生自己举例并进行说明学习政治的方法。

教师:同学已经对政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并经过讨论知道了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思想进步、眼界眼界开阔、胸怀豁达、陶冶情操、甚至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学习历史呢,又改用什么心态学习政治呢 ?下面我给同学讲一个小故事,快乐是一种能力。大家注意听讲,然后结合老师的问题思考并回答。将后学生回答。那是一家跨国公司策划总监的招聘,应聘者云集,考核也异常严格.层层筛选后,最后只剩下三个佼者,最后一次考核前,三个应聘者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被监控的房间内,房间内各种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没有电话,不能上网,三人的手机也都被收走。考核的方法没有告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说,让几个人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最初的一天,三个人都在略显兴奋中度过,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只是在做饭的时候,因为都不太擅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手忙脚乱中三个人还都快乐地把饭吃到了嘴里。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了不同。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有人变得浮躁起来,有人不断地更换着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甚至连吃饭也草草地应对了事.有人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夜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有一个人,还跟随着电视情节快乐地笑着,津津有味地看书吃饭,踏踏实实地睡觉……5天后,考核方终于将三个人请出了房间时,那两个焦躁的应聘者已经形容枯槁,只有那个始终快乐着的应聘者还依然神采奕奕.就在三个应聘者凝神静气等待主考官最后出题时,主考官说出了考核最终结果,那个能够坚持快乐着生活的人悲应聘了.主考官对三个同样诧异的应聘者解释道:”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灵,可以个更把握地走进成功!”

讲完教师总结:快乐是一种能力.带着智慧出发的时候,也带上快乐,有了快乐,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俗话说得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愉快时会信心百倍;心情沮丧时信心也会低落。成功似乎也更垂青快乐的人,失败却常常纠缠失意的人。但快乐与失意往往取绝于人对事情的积极心态。

第二个故事:只有你能欣赏我: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次,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8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师小结:成功

在于坚持!,告诉学生学习要循序渐进,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第三个故事: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师小结:培养能力,重在坚持。学习如钓鱼一样,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第四个故事:石头做汤一次战争过后,有三个士兵从前线回来。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想留下来,却发现村民们都在哀叹战争使他们缺衣少食,难以度日。三个士兵商量了一会,其中一个士兵说:“我们有一个生存的诀窍,想让大家共同分享,那就是用石头做汤。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了一堆火,架起了一只大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了三块光溜溜的石头,一个士兵说:“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另一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一点盐呢。”于是,村民们一个个都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实在是什么都拿不出来的村民就主动去拾柴禾,或者负责挑水,或者负责熬汤。在大家的努力下汤终于熬好了,在准备坐下来喝汤的时候,有人还推来一桶酒。村民们欢聚在一起,喝着美味的汤,忘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师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与他人分享,只是我们可能像故事中的村民一样担心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能够拿出来,奉献给他人。“石头做汤”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积极参与合作,就可以取长促短。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东西,在众人的奉献与分享下,也会发挥出让我们为之惊奇的作用。人类社会也正是通过人与人的合作,才完成了一项项奇迹

课堂总结:四个故事,老师要送你们四句话:(新学期寄语:板书)

相信自己,快乐面对;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篇7:七年级历史导言课说课稿

一、概述:

历史课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导言课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今后历史课学习指明方向和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 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己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导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了解历史的包罗万象,增强探究历史的欲望。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鉴于七年级学生的人生阅历和体验不足,学生能和教师提供的历史素材产生共鸣是比较困难的;)

四、说教法: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元素或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提问法——问题引领,逐渐深入

2点拨法——促进联想,拓展思路

3讲授法——总结提升,减少盲目

五、说学法:

1讨论法——观点碰撞,借鉴提高

2合作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内讨论,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启发;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使学生在倾听和争辩中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了历史语言的表达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什么是历史?

2、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

3、怎样学历史?

导入:

向学生做自我介绍,并将姓名写在黑板上。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个“隋”字念什么?”,“它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有什么关系吗?”“你的姓氏和中国历史有关系吗?”“如果有姓秦和姓唐的同学可以试着说一说。”

这样设计的目的,第一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轻松的气氛。第二是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边就有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

对于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我设计了4个活动:

①第一个活动:小组大竞赛,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知道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事件,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知道的历史事件多。

使用“舜耕路、舜耕山庄”的图片,因为:第一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第二了解舜这位历史名人的历史。

后面的4组图片,秦朝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学生不可不知道。

②第二个活动:我来讲故事,让学生讲一讲所知道的名人的故事或者名言警句。

使用的图片,有文人,使者,有民族英雄,有伟大领袖。选取这些历史名人的原因:

一是我翻看了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本,学生在小学的学习过。二是这些名人身上都有伟大的成就,高尚的品质,是学生崇拜,学习的榜样。

③第三个活动:考古大发现,让学生做一做考古学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物品?有什么用途?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使用的是这4张图片,这4张图片能够反映我国青铜业、丝织业和陶瓷业的最高水平。学生可能不全认识,通过猜测、讨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其中,三国时期的青瓷方格盒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它和我们今天的快餐盒很相似。

④第四个活动:一起去游览,通过做导游,编写导游词,来了解古代辉煌的建筑、艺术成就。使用的这些遗址遗迹,第一学生通过电视、书本等方式很熟悉,或者亲身游览过。第二这些遗址能代表古代建筑、雕塑的高水平,通过这4个活动,能生动形象的感知历史上的人、事、物。从而对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历史就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连续的记录。或者说是连续的记录了人类的活动。它有两个特点,时间上讲的是过去的一切,内容上丰富,包罗万象。

(二)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

对于学习历史的意义这个问题,我用了一组视频,两组图片。

一组视频:是准备了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闻鸡起舞三个历史故事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这些历史故事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大可分为两类:一是知道了成语故事的由来,二是从中学到了一定的道理。这也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价值:增长知识、启迪思想

两组图片中其中一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设计了一个小组内的活动:考考你,知道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吗?它们各有什么用途?组内同学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因为四大发明是学生熟知的古代科技,而且也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发明,所以通过齐声朗读培根对四大发明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骄傲自豪情感,培养爱国精神。

另外一组图片是反映近代侵华战争的图片,通过活动:讲述我所知道的这段历史,让学生讲一讲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认识。使用这几幅图片的目的是给学生视觉的震撼。通过触目惊心的图片和数字,能够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更能让学生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责任,保卫祖国,振兴中华。

(三)怎样才能学好历史课

这个部分,主要是给学生提了一些学习上的要求,关于学习历史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上一点点的渗透,所以没有介绍。

(四)课后延伸

试着书写自己自出生以来的历史并加以点评、说明。在黑板报上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互相了解一下大家的历史。

篇8:英语导言课教案

关键词:导言课,教学方法,葡萄酒市场学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精心设计和恰当应用导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1]。精心设计导言内容, 讲好导言课, 让学生尽早明确课程性质, 熟悉课程内容, 理解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于培养学生课程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顺利完成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导言课的重要性

导言课是开场白, 是一门课程整体概貌的介绍, 对课程教学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首先, 通过导言课,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总体框架以及重点内容, 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认识, 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总体把握, 初步了解不同章节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

其次, 通过学习导言, 学生可以明白教师的教学思路, 知晓课程“由易到难、先理论后实践、先通论后专论”的教学思路, 明白课程内容的层递性、结构性和系统性。

再次, 导言课说明了本门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学组织方式, 便于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学工作, 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最后, 导言课说明了本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位置, 明确了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比如知识点的前后关联、专业体系的整体架构等。

二、导言课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 导言课应重点讲授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 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是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与对话的过程, 也是他们共同参与和选择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打破师生间的隔阂, 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共同努力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指导, 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 通过教师的主动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实现师生之间“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所以, 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的过程。我们调查发现, 学生对于高压态势下的教学活动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 “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欢迎。

(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规定着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要达成的某些品质的提升及提升的程度, 在方向上为教和学的评价提供依据。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而是要将“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包括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丰富的知识可促进能力的增强, 较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和更新。同理, 较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在目前各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下, 只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 把能力、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才能达到此目标。

(三) 课程内容

在导言课上, 学生不需要每一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而需要“内容框架”。以“葡萄酒市场学”为例, 葡萄酒市场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 我们将课程整体内容划分为“基础理论”和“葡萄酒营销策略”两大部分, 前者为基础部分, 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主要讲授市场导论、市场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调研方法、葡萄酒市场的历史与现状等;后者为营销实战部分, 将结合葡萄酒产品特点和市场特点, 围绕“STP+4Ps”展开教学, 主要讲授葡萄酒市场营销系统、葡萄酒市场细分及市场定位、葡萄酒产品策略、葡萄酒定价策略、葡萄酒分销策略、葡萄酒促销策略及国际葡萄酒市场开发策略等内容。这样的设计清晰明了, 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大致了解课程的内容框架。

(四)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今天, 研究和使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已经十分必要。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快速膨胀,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讲授, 案例分析、自由设计、小组讨论、展示及互评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 让他们在获取知识中实现自我, 找到自信, 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从而激发出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 后面的教学工作就可以很好地进行, 教与学就可以配合得很默契, 教学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多媒体教学现今在大学广为流行, 以“信息量大、展示效果明显、内容丰富”而深得人心。但有一个趋势需要注意, 那就是课程内容量一定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由于使用了多媒体, 课堂教学的进度明显比传统的黑板教学要快, 省去了很多的板书时间, 但是, 这对教师控制讲课的速度提出了挑战。所以, 如何比较好地把握课堂讲授内容量、控制讲课速度就成为多媒体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建议使用的方法主要有: (1) 以时间量化讲授内容; (2) 有重点有选择地针对问题进行讲授; (3) 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五) 教学组织方式

教学组织过程, 即完成教学目标的步骤和过程。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和有效沟通, 通过面谈、E-mail、QQ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每一章后均为学生提供2—3个开放式问题, 在下一次授课时进行检查,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发言。另外, 分小组开展市场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或撰写葡萄酒营销案例, 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和互评,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锻炼了学生实际开展调研工作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所有这些教学组织方式, 都要在导言课上向学生作以说明, 告知学生教学组织形式和具体的操作办法。

(六) 成绩评定办法

传统的评价模式把学生以课堂为主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 考试制度便成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种根本性的制度。而我们认为, 应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原则, 将考试形式多元化。学习效果评价不仅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且强调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使评价起到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葡萄酒市场学课程的最终成绩评定由考试成绩、课堂参与表现、小组报告三部分构成, 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

三、导言课的讲授设计

设计导言, 必须要遵循五个原则, 即“精”、“准”、“深”、“活”和“适度”[2]。根据这一原则, 我们对导言课的讲授作了如下具体设计。

(一)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期望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该门课程, 其理解难免有偏差, 因此, 教师对积极发言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沉默、观望、胆怯的学生进行暗示和激励, 要根据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难度, 既要学生觉得有兴趣、有挑战性、不乏味, 又要让学生感到不是特别难, 通过努力可以学好它。在学生发言结束后, 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再结合国内外一些知名的葡萄酒营销案例予以佐证和分析, 同时引入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专业术语,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二) 简单说明教学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很多学生会觉得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比较空洞、乏味, 所以, 讲解当中切忌只讲“原则”, 不讲“操作”。可以将这些指导思想在后面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式、课程内容框架设计等讲授过程中“自然流露”, 采用循循善诱的渗透方法进行。

(三) 重点说明课程的内容框架

借助一张课程内容框架图对整个课程内容体系构成进行讲解和分析, 使学生对课程全貌及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为后期不同阶段课程的讲授以及学生的自学活动提供指导, 同时让学生对不同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四) 告知学生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

重点说明具体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以及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统一”的目的, 强调教师讲课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告诉学生学习知识点固然很重要, 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锻炼更重要。

(五) 说明课程考核方式及最终成绩构成

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是要作好教学过程控制。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 将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有必要在导言课上向学生明确无误地说明成绩构成、考核办法等细节, 结合以往的教学实例进行佐证和说明, 以保证后期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六) 注重仪表,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效应已被大量心理学家研究和证实, 我们要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第一印象的积极效应, 认真准备教案, 从体态、姿势、发音、讲课逻辑、衣着打扮、面部表情等多方面入手, 努力讲好导言课, 在学生心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以促进后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蔡金媛.浅析课堂教学中导言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5) .

上一篇:广东金融学院公关协会招新文档下一篇:分腿腾越―――跳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