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2024-05-22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用8篇)

篇1: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古诗词中的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一语双关、排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列锦、叠词等。

一、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二、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三、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唐代诗人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四、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代诗人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五、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代诗人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篇2: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三、夸张。

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四、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诗人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五、衬托。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第四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衬托了琴声的魅力。“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苏轼《阮郎归•初夏》),尾句以棋声衬托了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诗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了鹰的形象。

六、顶真。

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旋律美。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 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七、双关。

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如“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第三句中“凉”字意义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八、通感。

篇3: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的英译策略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中心有一座有两位澳大利亚人开办的专营有关中国的各类英文图书的书店。据老板介绍, 最为畅销的应属中医中药类的图书。翻开澳大利亚的《时代报》, 里面也刊登过在澳大利亚医生用传统中医的疗法给患者治病的工作情况。从西欧、北美等地传来的消息也反复说明, 中医中药在西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青睐, 其地位已显著地提高。祖国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传统医学正在焕发出无与伦比的青春活力, 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矫健的步伐走向世界。

下文将详细介绍五种医古文长出现的修辞方法的英译策略:比喻法的翻译、对比法的翻译、比拟法的翻译、代称法的翻译、避复法的翻译。

1 比喻法的翻译

比喻亦称“譬喻”, 是指借用客体来打比方, 进而突出说明主体的一种修辞方法。根据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比喻又可以分为:明喻、暗喻以及借喻三个类型。

1.1 明喻

一般都直接使用提示比喻手法的词, (如:“如”“好像”“犹如”“好似”“若”“譬犹”“宛若”“类”等等) 来表明是在以客喻主。翻译这类明喻的表述时可以采用变比喻为比喻之法, 亦可以采用化比喻为一般之法。

例如: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 卫外者也。可以译为:Yangqi (Yang energy) is just like the sun in the sky, the order of which will inevitably affect human life without any apparent explanation.As the celestial body depends on the sun shining for its movement, the human body relies on yangqi (Yang energy) effusing upward and out-ward to defend.

1.2 暗喻

有时也称“隐喻”, 一般不直接使用提示比喻的动词, 而把客体和主体当成统一的事物同时陈述出来。医古文中常用判断、对举 (并列) 、附加、陈述等方式进行暗喻。翻译暗喻时, 一般可以采用变暗喻为明喻或化暗喻为一般或略去不译等方法。例如: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此句为判断句, “君主之官”指好像君王一样的器官。“神明出焉”指神明源于心脏。因此这句话可以译为:The heart is just like a king organ from which spirit emerges.如此翻译正式采用了话暗喻 (君主之官) 为明喻 (is just like a king organ) 的手法, 使得语义更加的具体化和一目了然。

1.3 借喻

指的是在主体与客体十分相似的情况下, 不提出主体, 直接借用客体喻示代替主体的一种修辞格式。借喻长期沿用, 就会造成词义的引申或转移。在古代的中医药学书籍中, 存在很多的借喻之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些都渐渐地转化为中医药学中的专业术语了。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 考虑到科技英语的特点大, 以及中外文化的差异, 仍应该采用变借喻为一般的翻译方法。例如:“不从毫毛而生”译作“other than caused by exopathogens” (“不是由外邪引发的”, 这种译法既是深化译法同时也是变借喻为一般的译法。

2 对比法的翻译

对比又叫做“对称”、“映衬”, 即把相反的事理并列起来通过相互对比, 彼此映衬, 使寓意更加鲜明突出地被表达出来的一种修辞格式。特别是在翻译类似对偶句修饰格时, 更要游离于原有形式, 因为对偶句重在句式, 要求字数、形式相同、相对。若一味地照搬原有结构, 必定会影响原文的修辞效果。

例如:血并于阴, 气并于阳, 故为惊狂;血并于阳, 气并于阴, 乃为炅中。 (《素问-调经论》) 原文可以译为:With blood merging into yin and qi into yang, mania occurs;while with blood blending with yang and qi with yin, pyrosis occurs.从结构上讲, 这段译文也属于对比修辞格。两个分句都以“with”引起的条件状语开始, 以简单主谓结构结尾, 排比工整, 对比鲜明。

3 比拟法的翻译

比拟就是把事物、事理比作人, 即拟人化。这便是中医语言文字化倾向的一个必然结果, 也是中医典籍行文的特点之一。在翻译这种修辞手法之时, 应该从科学性的原则出发, 尽量避免作文字游戏。常规的翻译手法就是化拟人为一般, 但是并不排除在偶尔的情况下采用化拟人为拟人的手法。总的来讲, 应该从“语义”和“行文”两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例如:正气与邪气势不两立, 若低昂然, 一胜则一负。 (《医宗必读-积聚》) 原文中“势不两立”“若低昂然”“一胜则一负”都是将正气与邪气比拟为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来进行描述的, 文学化的倾向是比较浓郁的。如果将其作直译化的处理, 也可达意, 但太具传奇特色, 其科技性就会略显逊色。因此, 为了将中医语言文学化的倾向移注译文, 同时也为了坚持“薄文重医”的总体原则, 试采用化比拟为一般的方法将上面这段话翻译为:The result of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pathogenical factors and healthy energy is that one overpowers the other.这段译文比原文的文学色彩要淡了一些, 但仍然保留了“struggle, overpower”这样的词, 目的是为了“信”的缘故。

4 代称法的翻译

代称又叫做“借代”或“代说”, 是借用与事物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去代替该事物的一种修辞格式。根据借代的不同关系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翻译的时候一般可以采用去“借”还“本”的手法加以译述, 以便更好地再现原文信息。

4.1 用局部代替整体

用局部代替整体, 即用属于甲的一个局部代称甲的一种修辞。例如:余欲务使被毒药, 无用砭石, 欲以微针通其经脉。 (《灵枢-九针十二原》) 原文中的“微针”本是古代用于刺针的九针之一, 此处代指“九针”, 与“砭石”相对应。原文中的“毒药”并不是指“poison”, 而是泛指具有治疗作用的药材。原文可以译为:I am afraid that drugs and stone needles may affect (the patient) , therefore I have decided to use nine needles to invigorate his meridians.译文中的“I am afraid that drugs and stone needles may affect (the patient) ”是将“余欲务使被毒药, 无用砭石”融为一体从实而译, 是浅化译法的运用。

4.2 用特指代泛指

用特指代泛指, 即用专门代表某种事物或人的乙, 代指与乙一类事物或人相类似的甲。这种修辞格在今天仍然非常普遍。例如:我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与扁鹊也。 (《解嘲》) 原文中的“俞跗”和“扁鹊”都是古代的名医, 这里用以指代著名的医生。翻译时可以将其译出, 也可不必译出。一般来讲, 作如下译述即已经基本算是忠实达旨了。原文可以译为:I also feel amused by you, who are so seriously ill, but just cannot find a good doctor.这种译法采用的就是去“借”还“本”的手法, 化特指为泛指。

4.3 用抽象指代具体

用抽象指代具体, 即用属于甲的性质、情态、关系、作用等抽象概念的乙去代替称谓甲。例如:帝曰:言论治寒以热, 治热以寒, 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 原文中的“寒”和“热”, 分别指病症和药物属性, 这里用以指代具有这两种性质的病和药。翻译的时候适宜采用变抽象为具体的方法, 以便使得原文的深层寓意得以充分显示。原文可以译为:Huangdi says that cold diseases can be cured with warm medicinal herbs, and vice versa.No doctor can break or change this principle.“绳墨”在此喻准则, “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语义上虽有重复之处, 但是分而译之从文法上看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所以此处译为“No doctor can break or change this principle”。

4.4 用具体指代抽象

用具体指代抽象, 即用与甲抽象概念相关的具体事物乙代替称述甲。翻译的时候适宜采用变具体为抽象的办法来进行处理。例如:人之所病, 病疾多。 (《扁鹊列传》) 这句话中的“病”, 本义是疾病 (disease) , 属于具体事物。但是由于疾病使得患者痛苦不安, 因而这里可以代称抽象概念“忧虑不安”等。所以此处译为“What people are afraid of is to be affected by diseases”。

4.5 用职位、尊号、籍贯代人 (产地物)

古代人运用这种修辞方法主要是为了表示对被称道者的尊敬。例如:咸知溯源《灵》、《素》, 问道长沙。 (《<温病条辨>叙》) 这句话中的“长沙”为“长沙太守”的省略式, 因为张仲景曾经任此职, 这里便是用以指代张仲景。所以此句译为“ (Famous doctors) all know to seek for the origin of medicine through Lingshu (or Spiritual Pivote) and Suwen (or Plain Conversation) , and to study medical theory from the books written by Zhang Zhingjing”。“咸知溯源”指的是都知道探求医学本源, 故可译作“all know to seek for the origin of medicine through”。《灵》《素》指的是《灵枢》、《素问》两本医书, 书名的翻译目前是较为混乱的, 建议可以使用音译的方法翻译书名。“问道长沙”中的“长沙”, 译作“Zhang Zhingjing”, 以为具体。“问道”指的是医道, “问道长沙”即学习医道于张仲景之书, 所以此处译为“to study medical theory from the books written by Zhang Zhingjing”。

5 避复法的翻译

避复又称“互辞”, 指在同一语句中或语段中, 为了增加语言色彩, 避免重复而选择不同词语来表达相同或相近语意的修辞格式。一般有三种类型, 翻译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语境进行灵活的处理。

5.1 实词的避复

实词的避复, 即选用近义实词以避免用词的重复, 翻译时可前后参照释义, 不拘泥于原文文字和句式结构。例如:或阖门而殪, 或覆族而丧。 (《说疫气》) 此句中的“阖”与“覆”、“殪”与“丧”都是为避免重复而对选用的, 翻译时可按照英语“虚” (虚词) 多“实” (实词) 少的行文要求翻译, 也可以按照实词避复修辞格来处理。所以此句可以译为“Some families died out, some clans disappeared completely”。这个译文实际上也采取了动词避复得行文方法:“died out”与“disappeared completely”语义上是吻合的, 只是形态相异。避复的修辞格正是选取了同义词词语的这个典型特征, 而使行文色彩斑斓而意义贯穿。

5.2 虚词的避复

虚词的避复, 即选用近义或功能相近的虚词以避免用词的重复。翻译这类文句的时候, 避复之词宜从实译之。但有些情况为了修辞的需要, 个别避免用词可以在译文中保留。例如:暴壅塞, 忽喘促……骤肿暴满。 (《中藏经—阳厥论》) 原文中的“暴”“忽”“骤”, 都是“突然”的意思, 都为变化副词。翻译时可以采用删繁就简的方法进行处理, 必要的避复之词仍然可以保留。所以此句可以译为“Sudden stagnation and asthma... (result in) abrupt swelling and abdominal mass”。

5.3 词组、句子避复

词组、句子避复实际上就是实词避复何虚词避复得扩大和综合, 释义和翻译可以参照前两类的处理办法来进行。例如:八谷, 生民之天, 不能辨其种类;三菘, 日用之疏, 罔克灼其质名。 (《李时珍传》) 原文中的“不能辨”和“罔克灼”意义相同, 翻译时应该还原其本。如果专门翻译典籍, 还应该考虑译文与原文结构关系得基本对应问题。所以此句可以译为“The eight kinds of crops indispensable to human existence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the three sorts of vegetables necessary to daily life cannot be categorized”。原文之中, “八谷”指的是:黍 (broomcorn millet) 、稷 (millet) 、稻 (rice) 、粱 (a fine strain of millet) 、禾 (standing grain) 、麻 (sesame seeds) 、豆 (beans) 和麦 (wheat) , 这里可以撮其广义译作“the eight kinds of crops (八种谷物) ”, 既可达意又与原文字字对应。“三菘”即三种蔬菜, 指牛肚菘、白菘、自菘 (均为古代蔬菜的称谓) , 将其译作t“he three sorts of vegetables”也是撮其广义予以直译。

6 结束语

篇4:诗词拾趣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一、对偶

对偶是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对或相关,字数相等的两个语句对称地排在一起。它能给人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意义鲜明的感觉,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例如《画》一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二句相对,三、四句相对,很有韵律感和音乐美。

二、比喻

比喻是利用事物之间相似的特征,着意刻画形象或说明道理。它可以使作品更加通俗、逼真、鲜明。

例如《暮江吟》一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末句“露似珍珠月似弓”中,诗人把露珠和月亮分别比作了珍珠和弓,十分贴切,给秋天的江景增添了无限迷人的光辉。

三、拟人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感情的事物变得和人一样。它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事物的感情。

例如《村居》一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的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的自然风光,先用一个“拂”字,再用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四、夸张

夸张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把事物的某一特征有意夸大或缩小。它能启发联想,突出形象特征,表达鲜明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夜宿山寺》一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全诗既突出了山寺的高,又表达了诗人李白向往清高仙逸生活的情趣。

五、反问

反问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它虽有所问,却不要求回答,答案就在句中,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重、更有分量。

例如《别董大》一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首赠别诗,却让人觉得丝毫没有朋友离别感伤的情调。诗的后两句,临别宽慰的话,运用了反问手法,充满了信心和力量,给人以振奋和鼓舞。

六、设问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它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例如《咏柳》一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第三、四句构成了一种设问关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诗人在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将诗作由描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描写春风。诗句既咏唱了柳树,又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七、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它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篇5:古诗中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

一、抒情手法

(一)直接抒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单位是意象。古诗歌习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且形成了一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古诗人喜欢用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杜鹃表示感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落花表现生命的短暂等等。

2.托物言志、托物喻理,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二、描写手法

1.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前一句直接描写了空山的寂寥静谧。山“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但闻人语响”,是用有声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也不会无声。“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连细微的“人语”都“响”,更显示了环境的沉寂。作者以动衬静,将“静”表现得很含蓄,更具韵味。

2.虚实结合。如杜甫《春夜喜雨》的前三联写的是实景,而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却是虚景,虚实结合,共同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3.对比。白居易《卖炭翁》中将卖炭翁与黄衣使者进行对比,揭露了“宫市”的罪恶。白居易《买花》中“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一束牡丹的花价就等于十户中等人家交纳的赋税。通过数量的对比揭露了官僚贵族买花竞相玩乐,挥霍无度的罪恶。

4.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5.烘托。它是通过景物描写、气氛渲染来表现某种情感、情绪的一种手法。如《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用两个“笼”字渲染出一种迷茫飘渺的气氛,从中流露出诗人迷茫苦闷的情怀,这是非常典型的烘托手法。6.侧面描写。即对主要描写对象的周围的事物进行描写,使主要描写对象更鲜明,更突出。《陌上桑》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着忘其犁,锄着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话刻画了罗敷容貌之美,句句言美,而未涉一个“美”字。作者极力描写“行者”、“少年”、“耕者”这些旁观者的神态、动作,还有对“夫妻”相互“怨怒”的场景描写,使罗敷亭亭玉立于读者面前。读者虽然没有看到罗敷的庐山真面目,但是她的美已经深深地留在了读者的心中,这比直接描写更具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创造出一千个罗敷形象!这是多么神奇的艺术效果啊!

三、修辞手法

古诗中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古诗歌常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主题,抒发某种感情。了解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深入理解、把握其主题。1.比喻。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限的哀愁如春天的江水滚滚滔滔,向东奔流。词人化虚为实,把愁绪刻画得让人可触可感。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感情的忠贞不渝,使抽象的感情变得形象具体,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2.拟人。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条河弯弯六淌,将翠绿的农田护绕,两座山推门而入,把一片青翠送来。赋予绿水青山以人的思想感情,把静止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富有灵性。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把思乡之请转移给水,偏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言有尽而意无穷。

3.双关。刘禹锡《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晴”表面上指天气晴朗的“晴”实指恋人情爱的“情”,谐音双关,使感情表达得含蓄委婉,给人以清新的美感。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既指春天的风,更指皇帝的恩惠。4.借代。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红”代花,以“绿”代叶,再配上“肥”、“瘦”,说成“绿肥红瘦”,意谓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虽然“依旧”,可实际上却是叶多花少了。“绿肥红瘦”,多么形象生动、传神、精练!让人浮想联翩。孟浩然《过古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桑麻”:泛指庄稼,代指农事。

5.夸张。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生白发,人所共知,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岳飞《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并不是真的吃敌人的肉来充饥,喝敌人的血来解渴,是用夸张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发誓消灭入侵者的豪情。

6.叠字。孟郊《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的细针密线和种种担心,互为表里。慈母之情,系于“密密”的一针一线之中。妙用叠字,字少而意深,言重而意永。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劲吹,黄叶纷纷飘落;波翻浪滚,长江奔腾而来。“萧萧”、“滚滚”两组叠字上下相对,一写声响,一写气势,使人如闻风吹落叶瑟瑟之声,如见长江波涛翻滚之状。7.互文。《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军和战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如不懂互文,很容易误解为“将军经历千百次战斗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是说:雾气和月色笼罩着河面与河边的沙滩。8.用典。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典出《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羡鱼”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篇6: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教学目标1、2、能辨析、认识常用的修辞手法。

能够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辨析和运用修辞手。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作用。

一、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小组讨论回答)

二、修辞的一般表达效果:(1)比喻

含义: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答题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特征

(2)拟人 含义: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答题方法:赋予+事物+人的感情(或生命),生动+思想感情。

(3)夸张

含义: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答题方法: 故意扩大(或缩小),引发想象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对偶

含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答题方法: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增强表现力.(5)排比

含义: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答题方法:加重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强烈的+感情.(6)引用

含义: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等等。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答题方法:言简意丰,以简洁的文字营造了+意境,表达了+思想感情。

(7)反语

含义: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句子表达本意。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答题方法:有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战斗力。

(8)反问

含义:问句包含着答案,不用再说答案了。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答题方法:加强语气,引发读者思考。

三、检测达标

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5、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

6、(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7、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8、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首先??)

篇7:常用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说话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课件出示)

二、知识点拨

1、这六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作用。结合你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查找的资料,把你了解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

⑴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 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两种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不能是同一种事物。比如:小明长得像他爸爸。尽管有比喻词“像”,但“小明”与“爸爸”是同一种事物,不能相比,因而不是比喻句。

所以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就要看是否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要注意的是,这是不同的两种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

⑵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如:茉莉花开,香飘万里。从概念上来判断,这是一句夸大夸张。意思就是“茉莉花开了,香味很浓。”

⑶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赋予人的思想、动作、语言。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比如:小鸟在树上唱歌。赋予小鸟人的动作“唱歌”,因此这是一个拟人句。这句话意思就是“小鸟在树上叫着。”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就更生动。

⑷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气,说明道理,加深感情。

如: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 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这样三个结构相同的三个句子排列在一起,就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就更突出了河水的清澈。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如:人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吗?不是,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自问自答,因而这是一个设问句。如果我们直接说“人的聪明才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运用设问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根据概念来判断,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话意思就是: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这样一改,意思一样,但前一句,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

2、区别设问与反问: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然后再回答。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如:你不遵守纪律,难道不该挨批评吗?(反问句)这句话其实就直接告诉我们:你不遵守纪律,就该挨批评。再看一句: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设问句)先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然后回答。

三、巩固训练

一、(课件出示)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修辞手法?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水龙头伤心地流着眼泪。()

2、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3、阿姨好像不喜欢她这种不讲信用的做法。()

4、我常常想:那口井,是谁是开掘的呢?()

5、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四、创新运用

1、按要求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1)天上的云形态各异,什么样子都有。改写成排比句和比喻句。(2)我心中十分焦急。改写成夸张句。(3)月亮被云遮住了。改写拟人句。

(4)我们少先队员带头遵守纪律。改写成反问句。

2、自主选择:尽量用上各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或一段话。(1)写警示语;(环保、文明、安全等)

(2)介绍我们美丽的家乡或美丽的校园。(学生动手写,然后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在平常的说话、习作中,根据说话或文章的需要,尽量用上一些修辞手法,让我们的语言更精彩,让我们的文章更具魅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体现“师生平等,交互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做到具体明确、知行合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建构教学环节,多法结合;引导学生反馈时注重学法指导,课堂气氛灵活生动。在教学设计层面,我努力设趣导疑,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与活动,师生互动,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并有自己的收获,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强化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备教手记: 修辞手法贯穿语文课本,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兴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学生对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很熟悉,但是它们的特点和作用还不清楚。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修辞手法,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外搜集关于修辞手法的资料,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篇8:古代公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汉语修辞是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地域文化特点与汉族人民传统的道德观念、独特的宗教文化、古老的风俗习惯等都对汉语修辞产生了重大影响, 并对其自由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上制约。所以说, 修辞手法除了是一种修辞方式外, 还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江南认为:“在思维方式上, 古人是把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 知、情、意是处在一种未分化的状态。在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中, 情感因素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影响了思维的整个进程与方向, 使认知活动变成了一种主体意向性活动”[1]。确实, 中国的传统思维中意向性特点对汉语词汇、语法、修辞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譬如汉语词汇具有十分浓郁的感情色彩, 修辞格有更强烈的情感表现性。后人不仅可吸收沿用古人的思想文化精华, 还可以从中窥探着古代汉族祖先在当时的种种自然、人为、生产力种种条件的制约下带有不同时代特色的精神世界。

根据传到今世的古籍资料, 我们不难发现, 但凡古代公文中的名篇佳作, 几乎都在这几方面下足了功夫。

一、言辞贴切, 用典得当。古代公文绝大部分都是官方文书, 适用场合严肃正式, 其收受对象大多地位尊崇。言辞贴切, 合理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是公文语言运用最基本的要求。先秦李斯的《谏逐客书》就是一典范。《谏逐客书》开篇即细数了历史上客卿对秦做出的贡献。说秦穆公“西取由余于戎, 东得百里奚于宛, 迎蹇叔于宋,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秦穆公重用了这五个并非生长在秦国之人, 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 使秦称霸西戎。而“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 举地千里, 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 拔三川之地, 西并巴、蜀, 北收上郡, 南取汉中, 包九夷, 制鄢、郢, 东据成皋之险, 割膏腴之穰, 遂散六国之众, 使之西面事秦, 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 废穰侯, 逐华阳, 强公室, 杜私门, 蚕食诸侯, 使秦成帝业。”秦能一步一步强大至此, 离不开几代帝王们对客卿的信任与重用。同时李斯也点出如果秦王驱逐客卿, 将会使天下的有识之士裹足于秦这一严重后果。全文多个小主旨围绕一个总的主旨, 层次分明, 态度明确。[2]言辞婉转但信念坚定, 给秦王留足了台阶。在秦国宗室大臣已经获得秦王“驱逐客卿”的同意之后还能力挽狂澜, 使秦王改变圣意并且更加的信任重用客卿。真真是将公文的语言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

二、“文约为美”。公文写作的文体要以实用为目的, 简洁而精练。从古至今, 政治辞说的表达, 始终都离不开艺术技巧的运用。成功的政治辞说总是以某种神奇力量而出奇制胜。只有经过斟酌锤炼的语句才能字字皆精华。隋唐以前, 公文不须用韵, 也不必有文采, 只要求清楚的叙述事件, 言辞达意即可。进人隋之后, 公文写作逐渐走上程式化、公式化的道路。这时的公文讲求音韵和谐、文字华丽, 但是内容空洞。这种华而不实的公文写作风气大大降低了行政办公的效率, 甚至引起了当时的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 他主张“上书论事”一律要“词理切直”。这一主张得到了朝中一大批有识之士的支持。历来为后人所熟悉称道的《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在这一时期的公文佳作。在《谏太宗十思疏》中, 魏征利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比如文章开篇第一句, “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先设比喻, 结合排比。比喻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开头两组“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臣虽下愚, 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从正反两面论述“积其德义”的重要性, 并用反问加以强调。[3]语气婉曲强劲, 语言生动形象, 表现出魏征敢于直谏的风貌和善于言辞的风采。第三段讲“十思”, 用排比似江河奔泻, 气势恢宏。全文文笔清晰流畅, 丝毫没有拖泥带水。骈散结合, 伸缩自如, 使当时的朝廷刮起了一阵清新的公文之风。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也讲到:夫情动而言形, 理发而文见, 盖言隐以至显, 因内而符外者也。”即文辞是作者性情的自然流露。[4]在古代, 公文传达过程即是上司和下属通过交办事务、交流意见或是传达命令的的过程。这样, 就会产生大量的书信、公文, 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把文辞体貌和作者性情联系起来。如果你做事雷厉风行, 崇尚效率, 那么信件自然简洁有力。反之若是本就是性情犹豫迟缓的人, 在公文中定会有所体现。

三、“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不生动, 就难以广泛流传。公文用语也应朴实而不失文采。据史料记载, 元至正八年 (1348年) , 方国珍率众数千人入海, 打劫元政府的漕运粮食, 进攻浙东沿海。方国珍对元时降时和, 使朱元璋很恼火但看过他的投降书, 又很可怜他。投降书是方国珍的部下詹鼎起草的, 言辞恭敬有礼。[5]最后还是决定接受方国珍的投诚。方国珍的这封投降书, 在《明史》卷一百二十三中有记载。这封降书言辞恳切, 语言朴实但也不失文采气度。将自己比作“日月之末光”, 并恳求主上的“雨露之余润”。此文虽然通篇都是为方国珍开脱罪责, 但言辞确实哀恳, 论理也严密有据。最终获得朱元璋的谅解。

而晋代非常有名的李密的《陈情表》, 其目的是要让晋武帝谅解他“辞不就职”的难处, 所以在表中针对性极强, 始终围绕着自己的不幸身世和当时的艰难家境来表达, 尽量让武帝体谅“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矛盾现实, 并以照顾祖母终享天年为合理有力的借口。帝王的青睐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命令式的强制加盟。而李密之所以能博得武帝的同情和谅解, 转祸为福, 和该文的语言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 李密不想出来做官大致有几个原因, 一是祖母在家无依无靠, 需要他的照拂, 二是李密乃前朝旧臣, 自然还会有一些怀旧的的念想, 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第三李密也有一定的眼光与谋略。当时武帝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 收笼东吴民心势必对亡国之臣施行怀柔政策, 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正恰好李密以孝闻名于世, 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 实行孝道, 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 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 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但是如果李密真正参与到新王朝的统治建设中去, 要不就是被排挤, 或是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 毕竟全是旧臣, 新臣该如何呢?但是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 违抗帝王之命可是性命堪忧的。李密最终压制后两种情感, 极力渲染自己与祖母之间深厚的感情。在《陈情表》中, 李密反复表明并竭力渲染自己无法解决的窘境, 几乎是在该表的每一段都申诉祖母的病情, 意在用“孝”之情, 唤起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晋武帝的恻隐之心。“而刘宿婴疾病, 常在床蓐。臣侍汤药, 未曾废离。”“但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乌鸟之情, 愿乞终养”。读了这些话, 晋武帝能无动于衷吗?况且本就是因他的“孝”对他青睐有加, 此时又不成全他的“孝”,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与此同时, 他以“犬马”自比, 极力把自己描绘成“至微至陋”、诚惶诚恐、对朝廷感激涕零的弱者形象, 意在用“痴情”博取晋武帝的欢心。不仅如此, 他还屡屡向朝廷表达忠心。[6]所谓“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意在用“忠情”获得晋武帝的信任, 同时也让晋武帝有了台阶可下。

所以说, 公文写作要分清使用场合、收受对象。适当的修辞不仅可以使文章增色, 而且还能产生更深远的政治影响。

然而如何把握好“适当”, 也是一门学问。《文心雕龙》中涉及语言问题的有很多。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反复强调, 语言要合于各种应用文体的实用目的。“孔融之守北海, 文教丽而罕于理, 乃治体乖也”。这句话是批评北海太守孔融的文章辞藻虽然华美, 可是没有什么思想内容, 违背了政治法度, 作为公文文体这类的应用文是不合乎要求的, 应该要“文以辨洁为能, 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 不以深隐为奇”。[7]即义理周密、文约事丰、简言以达旨, 可以说这是文秘写作中语言规范的源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还进一步讲到:“如总其归涂, 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 二曰远奥, 三曰精约, 四曰显附, 五曰繁缛, 六曰壮丽、七曰新奇, 八曰轻靡。”这八种文体的文辞表明刘勰对应用文语言的总体要求是简练与生动、质朴与华美的辩证统一。[8]

法国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论点“原始民族的语言永远是精确的按照事物和行动呈现在眼睛里和耳朵里的那种形式来表现关于他们的的观念”。[9]陈炯指出:“研究汉文化影响与制约下的中国修辞, 不仅要考察汉语修辞的的文化精神和民族特色, 而且要研究中国修辞学的文化精神”。[10]他认为, 汉文化影响与制约着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发展。据已掌握的史料, 比喻于商周时期即已萌芽, 嵌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 引用在商代已经运用, 借代在西周铭文中也有巧用。还有仿拟、比拟、回文、避讳、顶真等辞格俱于先秦时期开始萌芽。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财富作为民族的重要特征已经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流淌。

参考文献

[1]江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汉语修.载[C]//王希杰.汉语修辞和汉文化论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6.

[2]鲍惠新.《谏逐客书》对公文写作的借鉴意义[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 2002 (3) .

[3]王朝源.试论唐代的公牍文写作[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

[4][7][8]陈蕴哲, 连登岗.《文心雕龙》关于文秘写作论述的研究[J].语文学刊, 2008 (21) .

[5]眭达明.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两则) [J].秘书, 1996 (2) .

[6]李景强.古代散文鉴赏辞典[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1987.

[9]列维·布留尔.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上一篇:八年级边城读书心得下一篇:生产组长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