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董腾语文 古诗词手法精讲

2024-04-26

【绝密】董腾语文 古诗词手法精讲(共1篇)

篇1:【绝密】董腾语文 古诗词手法精讲

【绝密】董腾语文 古诗词手法精讲

1、诗词的修辞手法

①比喻

定义: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在古典诗歌中,“象”这个字很少出现,而是用“似”或者干脆不用比喻词。

作用: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深奥为浅显,易于理解接受。

分类:高中阶段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

喻词

喻体

明喻

出现

像,好像,仿佛,似,犹如..出现

暗喻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借喻

不出现

不出现

出现

【例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②比拟

定义:把事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例句:

拟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山园小梅》林逋)

拟物:

把人当物写: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人群涌了上来。

把物当物写: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性,生动形象,增加了感染力

③借代

定义:用相关的事物代替另一个要表达的事物。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人,专名代泛称。

例句:

部分代整体:

孤帆一片日边来。(帆代指船)樯橹灰飞烟灭。(樯橹本是桅杆、船桨,代指战船)

具体代抽象:

终岁不闻丝竹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用具体的丝竹代指抽象的音乐)

特征代本体:

路边走来一群红领巾。(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专名代泛称: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代指酒)

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突出特点。

④夸张

定义:对事物的形象、数量、性质、程度等等,进行夸大(也有缩小的,但以夸大为多)

作用:强调特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分类:夸大缩小数字,性状夸大或缩小,做不可能之事。

【例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⑤对偶

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作用: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意义集中含蓄音节整齐、富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2、诗词的表现手法

①用典

定义:有引用前人诗句和借用历史故事两种。

例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用:引用故事:增加里诗歌的包容量;引用诗词:使文章典雅、大气。

【例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答案】屈原、白居易

【例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解】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问】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解析】(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②对比、对照

定义: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例句: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作用:使读者感受更加深切。

分类:时间对比、空间对比、性质对比。

关键词:唯/惟。

常见对比方式:时间:古今

空间:内外(前后)

性质:优劣

【例题】

A 《华清宫》B 《过华清宫》

四廊飞雪暗云端,君主游乐万机轻,惟此宫中落便干。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玉辇升天人已尽,无人知道外边寒。故宫惟有树长生。

【问】两部作品使用了相同的手法,但又不完全相同,请分析。(4分)

【答案】1.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③衬托

定义: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有正衬、反衬。

分类:正衬、反衬。

1)正衬:以哀景衬哀情、以乐景衬乐情

【例】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反衬:以动衬静、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例】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桂花飘落、明月高升、鸟鸣深涧之动景衬静,营造出春山月夜幽美静谧的氛围。

3)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主次、偏正之分。

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④象征

定义: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意象:梅花、柳树、杜鹃、梧桐……

⑤托物言志

定义: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注意:托物言志是针对文章整体而言的。

⑥借景抒情

定义:借助描写景象抒发内心思想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注意:借景抒情针对文章单句或整体都可以。

区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例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解析】诗人的心境是轻松愉悦的。

有直接表现:尽管霜重天冷,但诗人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

间接表现:以景写情,心情愉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

3、诗词的描写方法

①白描: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②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③描写的角度:正面、侧面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对象。

侧面描写:通过他人感受和反馈来表现描写对象。

④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

【例句】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⑤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例题】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从几个角度写夜间下雪的?4分

【答案解析】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从衾枕冷的感觉、窗户明的视觉、折竹声的听觉,三个角度写夜间下雪的。

⑥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例题】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问】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二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⑦描写景物的方法:虚实结合实写:眼前真实之景

虚写: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

【例题】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①,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解】①碛(qì):沙漠。②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问】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本诗首句实写边塞傍晚下起雨,雨中的大雁飞得很低;二句描写新生的芦笋在雨中渐渐长齐。描绘出一幅边城暮雨图。

三、四句由一、二句写景到叙事,引出长长的驼队带着白绢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虚写想象中驼队将白绢送到安西的场景,与前两句虚实相应。

⑧描写景物的方法:远近结合一般用于多个静物陈列,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移步换景、【例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解】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问】简问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答案解析】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⑨古诗词行文结构: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奠定基调、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

中间: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照应等。

结尾:收束全篇、点明主旨、呼应。

【例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问】开头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解析】①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②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③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上一篇:家暴社会工作论文下一篇:33.《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教学设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