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犯罪

2024-04-19

暴力犯罪(共8篇)

篇1:暴力犯罪

大学生暴力犯罪,缘何不断?

2011年04月20日 14:41 来源:光明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4月15日下午,宁波北高教园区一所大学大一姓杨的学生和同伴一起乘座由费伟东驾驶的1路公交车,因司机费伟东提醒他们买票,发生口角。姓杨的学生下车后在路边捡了一块砖头,砸向1路公交车司机费伟东,并叫嚣“打的就是你,我爸有的是钱”(见4月18日《钱江晚报》)。

“打的就是你,我爸有的是钱”这句话与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我爸是李刚”是何等的相似。在他们看来,只要有钱、有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就没有不敢做的事,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瘦骨”。叫嚣“我爸是李刚”的河北大学李启铭因醉酒驾车,导致两名女生一死一伤,虽然他爸李刚是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副局长,但李启铭仍然以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而这次姓杨的学生也为此付出代价:由杨的家人赔偿司机费伟东3600元的医疗、务工等费用,并有可能治安拘留7天。以及颇受观注的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和前几天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连刺9刀,等等。这些大学生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让人扼腕叹息、痛心不已。这是心的滴血和无言的悲哀。

纵观这些犯罪的诱因,有的非常可笑甚至是荒唐之至:有的仅仅是因为一个一文不值的“面子”、有的仅仅是因为恐怕父母不再给钱花、有的仅仅是因为农村人难缠等等。从诱因的背后,我们看到是大学生自私、任性、暴戾、偏激、急躁的性格。这样怪异性格的形成,虽然有教育的缺失,更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对孩子过度过溺爱造成的。“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要求是百依百顺,孩子能想到的,父母也想到了,孩子没有想到的,父母还想到了,使孩子长期生活在真空中,没有学会独立生活、没有学会和别人相处、没有学会处置突发事件。孩子上大学后,由于父母不能陪伴,有时就连得到父母的一句问候也成奢望,更别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一切都要靠自己,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由于环境的变化、学习的压力、生活的不顺,使大学生经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导致心中的怨恨与日俱增,使大学生的心理开始偏离了正常的轨道,由于老师和父母不能及时发现疏导扶正,使怨恨越积越多,就象火山一样达到一定的量后就会爆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现在谈溺爱虽然为时已晚,但必竟对现在年轻的父母还是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溺爱不是爱,而是害。要避免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发生,除了家庭进行正确的引导外,学校有必要专门开设心理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这样的事情我们伤不起呀,有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日前,南开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乐国安指出: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使得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他建议,在小学高年级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或专题讲座,来防患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篇2:暴力犯罪

暴力犯罪的社会因素

暴力犯罪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家庭、教育五大方面。

经济原因: 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与犯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具有是很紧密而广泛的联系。谈及市场经济与暴力犯罪的关系就不得不提贫困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由于经济因素引发的暴力犯罪其根本原因就是贫困,这不仅仅表现在单纯的贫困上,还表现在人口失业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上。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已经迈入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行列,却依旧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有统计学资料研究表明,失业对于人的犯罪行为影响极大,长时间持续失业,必然导致经济状况的恶化,家庭和家庭成员遭遇困境,有可能导致家庭暴力,青少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引发青少年心理扭曲而引发青少年暴力犯罪。特别是失业者自尊心被挫伤,对社会及政府产生仇恨心理,引发反社会情绪继而走上暴力犯罪道路。

其次,贫富差距过大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引发严重的心里失衡。贫困者在这场物质利益争夺战中的失败可能会逐渐演化为“嫉妒”“仇恨”,进而被金钱绑架,在正常的途径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通过非法途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而使自己的存在感加强,这种存在感有进一步诱使他们通过犯罪来积累梦想的财富,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

政治原因:这种原因导致的犯罪数量不多,犯罪人犯罪的原因主要对于本国政府的不满或者是一种畸形的爱国情结和民族仇恨。

对于本国政府不满一般是受人鼓动,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被当做实现某人或者某个利益团体的利益的工具进而实施了过激的行为,比如近年来的西藏,新疆暴力问题层出不穷就是典型表现。

畸形的爱国情结和民族仇恨主要是社会的信息传播不当以及个人认识方面的偏差所引起的。最有名的当属中国群众的反日游行,对日本产品提供商在中国的产品实施毁灭,用以发泄自己的满腔怒火。

总的来说,政治原因所引起的暴力犯罪在整个暴力犯罪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一旦发生就是震惊全国的大事件。

文化原因:这一原因主要与犯罪主体本身的文化背景,所生存的文化环境有关。提到文化环境就不得不提伴随网络传播诞生的暴力渲染。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暴力渲染具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看到过别人实施攻击性行为的人比没有看过的更容易采取攻击性行为,并且具有较大的攻击强度。因此,对于暴力事件的宣传与报道会无意中教唆人去实施暴力行为。

教育因素:当今社会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与青少年犯罪甚至是成年人犯罪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个教育环节的漏洞可能会导致一个人走上一条完全相反的路。教育因素导致犯罪主要表现在当下的体罚教育以及追求不正常的升学率。体罚教育易使人产生以暴制暴的思想,导致整个人的性格向偏向暴力;而不正常的升学率导致一些学生得不到正当的重视而过早辍学,加之教育程度不高,容易对这个社会产生仇恨心理进而演变为犯罪。

篇3:暴力犯罪

一、暴力电影的特征

要了解暴力电影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联系, 就必须要了解暴力电影的特性。电影是美学的一种表现方式, 而暴力电影则凸显了暴力美;暴力电影又是暴力文化的一种, 表现了文化上的暴力特性。暴力电影的特征, 可以分为美学特性和文化特性:

(一) 暴力电影的美学特性

暴力美学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狭义上的暴力美学指在中国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它的内涵是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 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 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具体表现在徐克、吴宇森、林岭东等人的武打、动作片和警匪片的创作中。[1]广义上的暴力美学则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 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 相关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 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文艺作品中, 暴力的呈现可划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 其攻击性得以软化, 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 比如, 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 其侵害性倾向被隐匿了一部分;另一种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 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 这种倾向在多种文化行为中都可以看到。这两种暴力呈现方式审美价值不同, 社会效果也不一样。[2]

暴力电影具有以下几个美学特征:

首先, 暴力电影具有其深厚的人性基础。暴力电影既体现了人类生命力的张扬, 又体现了其有利于人的情感发泄和英雄情结。暴力和美的根源都在人, 而暴力是人作为生物的一种天然本性。生物科学家康纳德·洛伦茨认为, 人类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尚武精神, 这是由人类先祖的群体防卫反应进化来的, 求助于理性和道德责任去控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无济于事的。[3]侵犯性生物本能的发泄, 是一种生理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发泄。情感发泄是观众渴望在电影中寻找的。通过观看动作片, 观众在工作、学习中所产生的压力将得到释放, 在激烈紧张的打斗中松弛绷紧的神经, 因此产生轻松愉悦。或者将影片中被暴力惩罚的恶人想象成自己在现实中的敌人或厌恶的人, 由此可以释放积压在心底的不健康情绪, 使身心得到放松。

其次, 暴力电影的产生有其哲学基础, 即后现代思潮和媚俗艺术的产生。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过程、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和社会的分化与分工, 以及宗教的衰微与世俗文化的兴起, 这些都促使了后现代社会的形成。消费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物质, 精神上愈加自由, 渴望反叛。传统的价值体系被打破之后, 却找不到新的出路, 一切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情况下的种种思潮被通称为“后现代”。后现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媚俗艺术, 而暴力美学正是媚俗艺术的代表。电影从诞生之日起, 就是一种大众文化。观众从来都是电影的上帝, 票房收入是电影主要获得利润的地方。所以所谓的不关心票房收入的电影是不存在的, 所有的电影制作都必须投观众所好。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难以满足。为了迎合观众需要新鲜、刺激的要求, 电影制作不能不做出变革和突破。暴力电影本身就是比较有市场的片种。暴力美学作为一种媚俗艺术, 它的突出表现在它把艺术即视为游戏的观念带入电影中。暴力美学电影就是导演和观众的一场游戏。观众看电影时, 明白电影是虚构出来的。电影中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所以他们的道德观念比较淡薄, 花钱买电影票是为了娱乐, 而不是受教育。他们需要的正是前面所说的媚俗文化的瞬间的快乐, 瞬间的情感宣泄和愉悦。暴力美学电影能释放出他们本身的欲望, 能带给他们惊奇、刺激以及之后的放松。

(二) 暴力电影的文化特性

美学并不等于文化, 暴力美与暴力文化不可同日而语。暴力电影具有美学特性, 也具有文化特性。暴力电影又是暴力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暴力文化是反映暴力行为发生过程、后果及暴力行为规范的文化。由于暴力文化反映的文化内容都充满了敌意、仇恨、残忍和血腥气, 所以亦可以把暴力文化称为敌意文化、仇恨文化、残忍文化和血腥文化。暴力文化是暴力的观念形态, 属亚文化范畴。[4]暴力文化具有凶残性和欺骗性, 此外暴力电影还具有与现实的互动性和易受模仿性。

1. 凶残性和欺骗性。

暴力电影中所反映的暴力行为大都十分野蛮, 手段极其残忍。在有些人眼里, 暴力可以随意实施, 动辄行凶、抢劫、伤害、杀人、焚尸灭迹是电影中常见的画面。另外, 暴力电影通过其先进的摄影技术, 把血腥的暴力场景通过逼真的声像镜头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所呈现出来的虚拟世界一点也不给人以虚拟的感觉, 甚至比现实世界还要逼真清晰。由于暴力被虚拟化了, 所以没有了真实的受害者, 这就很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暴力似乎与人的实际感受无关。这就是暴力电影的欺骗性所在。

2. 与现实的互动性。

暴力电影虽然是以虚拟的形式表现, 但电影却是源于生活。因而, 暴力电影极尽追求其真实性, 已达到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影视界用“入片状态”这个术语来形容电影与现实观众的互动。所谓“入片状态”就是指由于电影满足了观众心灵深处潜藏的种种无意识欲望, 使观众一方面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看电影, 银幕上的一切只不过是虚幻的影像;另一方面, 观众又像熟睡一样沉湎于影片中, 以至把银幕上的一切又当成现实。暴力美使观众在入片状态中, 在惩奸除恶的过程中使攻击欲也得到发泄。但是, 电影的暴力性过强, 观众难以通过电影来宣泄欲望时, 就可能被电影中新的刺激所影响。

3. 易受模仿性。

暴力电影中的暴力镜头具有较大的逼真性, 又超越于现实。正因为其具有的虚拟性, 导演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展现各式各样的打斗动作和场面。这就促使现实中的观众对其加以模仿。特别是一些悬疑片, 犯罪分子为杀人而进行一系列有预谋的准备细节表现得极为详尽和逼真, 可能鼓励现实中犯罪分子进行模仿。

二、暴力电影特性与青少年暴力犯罪之契合

从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来看, 青少年犯罪的暴力性倾向明显, 且多为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青少年暴力犯罪也呈现出智能型发展趋势。不可否认的是, 这些特征和现状与暴力电影的发展是有一定联系的。

(一) 暴力犯罪美学特性与青少年暴力犯罪之契合

如前文所述, 暴力犯罪呈现的是人性对暴力崇尚的本能。暴力是人类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同时暴力又是人类释放压力, 情感发泄的有效途径。暴力在人类历史的伊始就存在而且从未消失过, 相反人类在其历史长河中对各种形式的暴力都是一种崇拜的态度, 包括古代的同态复仇直到现代的公众暴力和国家暴力。暴力电影正是将这些体现人性的暴力搬上舞台, 并展现给观众。这与青少年的犯罪特质具有很强的契合性。

青少年犯罪成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犯罪青少年存在认知错误和情绪失控等一些心理问题。这表现在: (1) 一般来说, 青少年亚文化对成年人的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 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 (2) 未成年人在遇到纠纷或矛盾时, 一般情况下很难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来平衡心态, 这就给社会角色错误认知校园暴力发生提供了心理上的温床。 (3) 青少年具有很强的超众性, 在排斥主流社会团体组织的同时, 会成立自己的团队或组织。[5]暴力电影的暴力美学特性恰好契合了青少年犯罪的这些特性, 电影里展现的往往是黑帮团队作案, 其内容大多是对当前社会主流文化的反叛或是对法律的无视, 不再以道德说教为内容而由观众自己评判等都与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极为吻合, 最典型的暴力电影就是香港的《古惑仔》系列, 其赤裸地展示了当时香港青少年的暴力心理状态。

(二) 暴力文化特性与青少年暴力犯罪之契合

暴力电影具有的文化特性有凶残性、欺骗性、与现实互动性和易受模仿性。而青少年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道德是非观念及法制观念的认知也极为缺乏的。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犯罪具有凶残性和模仿性。

青少年犯罪对暴力电影的模仿性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暴力电影中黑道人物的模仿。

暴力电影中前呼后拥、呼风唤雨、八面威风的黑道人物, 或武功非凡的杀手等, 都会对一些青少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引发其对这类人物的崇拜, 进而加以模仿。2.对暴力电影中犯罪方式手段的模仿。一些反映犯罪的暴力电影, 详尽地渲染了犯罪的过程及手段:起到了“犯罪教师爷”的作用, 使青少年从中了解犯罪内幕, 以及犯罪的方式与手段。特别是当一些青少年看到某种犯罪轻而易举地获取巨大利益时, 必然起到刺激作用, 从而跃跃欲试, 一旦有条件便进行模仿。3.对暴力电影中人物矛盾解决方式的模仿。暴力电影中的人物之间的矛盾, 从不靠讲道理或其他合理方式解决, 都是用暴力方式解决的, “狭路相逢勇者胜”。青少年对暴力文化接触多了, 必然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定式, 即暴力是解决矛盾最有效的手段。[6]又由于暴力电影与现实的互动性, 青少年对电影暴力场面的模仿不仅停留在心理层面, 而往往因“入片状态”产生虚幻, 将虚拟的暴力转化为现实。

三、暴力电影评价及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预防

前文已述, 暴力本身就是人性的体现。暴力电影不过是将现实的暴力通过艺术的手段展现在荧屏上。暴力电影具有其美学的价值, 具有极大的观赏性, 这一点毋庸置疑。因而, 讨论暴力电影应不应存在己经毫无意义, 我们应该着重讨论的是暴力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应该怎样存在,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消解电影中的暴力影响。不管怎样, 暴力电影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打动过我们。这样一类影片, 用惊世骇俗的影像和天马行空的故事颠覆着经典电影模式, 不是贩卖暴力, 不是掩饰暴力, 而是把暴力看作一种生存, 看作一种绝望的反抗, 在认识现实的残酷和真实中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思考人生。

我们应当采取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暴力电影。既要承认暴力电影和道德教育有所冲突, 对社会安定有消极影响;也主张对艺术和生活应该分开来看待, 暴力电影并不应该为现实暴力负责。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艺术对人的反作用。对暴力的展示如果没有掌握好尺度, 确实会带来危害。暴力电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人的内在攻击性欲望没有真正释放, 新的刺激反而加重人企图释放的欲望。所以, 一方面暴力文化对人能够产生疏导宣泄的作用, 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暴力内容进行更多的社会化改造和道德规范, 以将宣泄控制在一定尺度内。

针对暴力电影的特性和青少年暴力犯罪易模仿暴力电影的特性, 笔者认为暴力电影本身并不是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源, 不能用有色的眼镜来看暴力电影。但是暴力电影的中性色彩并不代表其对青少年犯罪没有影响。事实上, 引起犯罪的原因本身并不具有可批判性, 就如性侵犯案件的被害人因素并不能成为责难的对象一样, 它只能作为考察犯罪原因的一个因素, 以便合理做出预防犯罪的对策, 而非对该因素本身进行法律上的非难以减轻对犯罪人的否定评价。对于暴力电影中的暴力色彩, 我们可以切断与青少年暴力犯罪之间的因果联系。

因而,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从电影的角度, 对暴力电影实行分级制度。电影、电视实行分级制在世界已是一种趋势。一般都分为三级制:一是不适应未成年人观看的电影、电视;二是需要有家长指导未成年人观看的电影、电视;三是适合所有观众观看的电影电视。各国大都实行了电影分级制度, 包括我国的香港地区也引入了这一制度。而我国内地一直没有采用这一制度, 只是通过对电影中某些镜头的删减以达到让所有年龄观众都可以观赏的目的。这一做法忽略了暴力电影的美学特性, 不具有合理性。

2.从青少年的角度, 消除暴力犯罪对青少年不良影响的途径有三个方面: (1) 运用主流文化引导青少年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认知, 从边缘走向中心。暴力电影代表的是一种亚文化, 而青少年容易接受亚文化而叛逆主流文化。因此, 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让青少年接受主流文化。 (2) 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从偏执走向平和。青少年发育期间, 心理产生变化, 容易迷茫, 分不清多元的价值观念。而当代的社会价值多元更是令青少年无所是从, 特别是暴力电影展现了多种价值的冲突。所以就要求成年人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的沟通和干预, 扭转青少年的偏执和叛逆情绪。 (3) 加强对青少年自我组织的引导规范, 从个人走向群体。青少年心理特有的特征容易使他们排斥主流社会团体, 或走向个人自我封闭, 或成立自己的非主流团体。

3.从社会的角度, 当今社会以后现代思潮为主导, 其反映的是后工业时代对传统社会的结构, 其造成的结果是价值的多元, 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这就要求社会对少数人主张的价值观加以容忍, 否则就会引起亚文化群体的反抗。青少年作为新新文化的主体, 更是追求价值的多元化。暴力电影以其灵敏的嗅觉, 早已将鼻子伸向了青少年暴力犯罪之领域, 不仅反映了青少年心理, 而且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社会不应该过分强求主流文化, 否则会引起作为青少年群体文化的反抗。而犯罪本身就是一部分群体对统治者的反抗。社会对亚文化群体价值的容忍是最好的解决其犯罪的途径, 正如李斯特所说的, “最好的社会政策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这样, 社会现实缺乏亚文化群体的反抗, 作为反映现实的暴力电影自然就没有现实的基础而宛若缺水的枯萎鲜花没有生命力。那么, 暴力电影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也会无从谈及。因此, 从社会学角度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暴力电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暴力美, 是人性的体现。但是它又具有文化的丑性, 是凶残的、欺骗的和易受模仿的。因此, 暴力的电影的美学特性和文化特性就与青少年的暴力犯罪有了极大的契合性。基于这种契合性, 应该从暴力电影、青少年自身及社会的角度去防治青少年暴力犯罪。

关键词:暴力电影,暴力美,模仿性

参考文献

[1]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当代电影, 2002, (5) .

[2]大众文化冷思考“.暴力美学”真的那么美?.http://arts.tom.corn/1002/2004/1/12.62257.html, 2004.01.12.来源:东方网文汇报.[3[]英]莱斯利史蒂文森.人性七论.赵汇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122-124.

[4]李锡海.暴力文化与暴力犯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2) .

[5]吴波“.熊姐”事件的亚文化思考.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0, (3) .

篇4:暴力犯罪的心理

国外发生如此的惨案,让人触目惊心,但我们的暴力犯罪也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国暴力犯罪的数量不断增多,给我国的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有关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治安稳定,严重的暴力犯罪明显减少。但当前青少年暴力犯罪却明显上升。

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

从犯罪情况看,可归纳为野蛮性、残酷性、突发性、冒险性、团伙性。暴力型犯性格粗暴,遇事易冲动,信奉“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为一点小事,可以行凶伤人、杀人。如罪犯李天光(故意伤害,11年刑),因盖房与邻居发生争执,将人打死。被判刑入狱后方知“让地三尺又何妨”之理,才明白为一点小事酿成终身太错不值得。暴力型罪犯的具体表现还可概括为: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贪图钱财,施暴强取;精神空虚,寻求刺激;丧失理智,突发性强。

暴力型犯罪的动机是复杂的,主要表现:一是以暴力来发泄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的不满。这些罪犯在欲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在个人前途、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把握,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而采取暴力手段向社会实施报复;二是以暴力实施不满的动机。这类罪犯在家庭关系发生破裂,邻里交往产生矛盾,或因工作中发生挫折,由于对这些问题处理手段不当而走向极端;三是以暴力实施逞强称霸的动机。这类犯罪团伙性强,对社会危害最大。在改造中也不时暴露其本性,是狱内再犯罪的重点防范对象之一。

也许在常人看来很多时候他们的犯罪行为是很没必要的,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其实这和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很大关系,他们的犯罪心理特点多样而复杂,太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行为动机与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相悖且有强迫的紧迫度。暴力型罪犯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所受法制教育更是微乎其微,并且由于自身体质气质方面的优势,在社会中常表现出为所欲为的状态。特别是对待问题,不能平静地看待,也不善于运用言辞表达,盲目错误地认为“拳头更能解决问题”。

2、社会适应性差,受示性强,冲突环境中的诱发率极高。大多数暴力型罪犯虚荣心强,爱面子,争强好胜。在一些人际交往的冲突环境中,由于性格暴躁,好冲动,特别在他人的鼓动下不思后果,极易采取暴力行为,继而酿成惨剧。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少年犯罪。

3、缺乏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抑制不足或抑制过度。暴力型罪犯多由于性格气质的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忍耐力较差,不能有效地转移矛盾焦点,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问题进行“冷处理”。

4、不少罪犯有明显的意识障碍。有的暴力型罪犯往往在事前好像大脑一片空白,行为严重失控,可事后却后悔不已。这种罪犯大多存在明显的意识障碍,自己不经过心理矫治很难克服。

形成的客观原因

暴力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从横向方面看,是主观与客观各种因素相互渗透、互为条件、反复强化的作用过程;从纵向方面看,则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的出现,导致道德观滑坡,丑恶现象久禁不绝,腐蚀了人们的灵魂,这也是近几年暴力犯罪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加之社会分配的差异拉大助长了不满的非法取利心理,淡忘了舍利取义、助人为乐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另外,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个别家庭结构破损,有的父母一味溺爱,只养不教,或简单粗暴,有的夫妻双方感情不和,或有第三者插足,为达到离婚或结婚的目的而使用暴力;有的残破家庭的子女得不到应有的温暖,个别家长甚至嫌弃虐待子女,迫使子女离家出走,堕落犯罪;也有的个别家长行为不端,使子女耳濡目染,从小养成了不良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些都很可能为犯罪埋下危险的种子。

预防和矫正

对暴力型罪犯的改造依据其思想特点,拟从4个方面实施强化教育:一是法制教育。通过法律法规和监规纪律教育,促使其认罪伏法,达到知罪悔罪、认罪的目的。二是人生观教育。下大力气去除他们不健康的人生哲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是科学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建立积极向上的情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四是人际关系教育。使他们学会处理各种矛盾和人与人的关系,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

对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矫正,要依据心理学和教育改造学的有关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加强意志品质、情绪状态、理智思绪三方面的心理矫正。暴力犯性格粗野,行为放荡,教育时要以“情”入手,做到心理相容,以诚相待。

篇5:暴力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不良的生活背景是指压抑个性、妨碍人格正常形成和发展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如贫困、缺乏母爱的人生早期经验,缺乏理解与友爱的人际关系等。在这种不良的生活背景下,极易形成一种反社会人格。尽管这种不良生活背景是作为人的直接环境而发生影响的,但它常常是社会矛盾的折射。不难理解,一个在非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少年,比在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下成长的少年更少暴力倾向。

2、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常常作为一种强刺激而导致杀人、伤害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当纠纷中有过错的一方未受到应有的批评与处理,而无过错的一方也未得到适当的救济抚慰时,后者可能会采取过激行为用以泄愤报复。纠纷一方或双方心胸狭窄,报复心重,更易发生暴力行为。因此在处理民事纠纷过程中,官僚主义、不依法办事或者不能秉公处理,都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而引起恶性案件的发生。

3、婚恋挫折

婚恋的挫折常常导致厌世、自杀或杀人。而易于导致婚恋挫折和纠纷的情况主要有:包办婚姻;一见钟情,草率结婚;喜新厌旧,第三者插足;未婚同居,三角恋爱;恋爱中断,人财两空;以及现在的一夜情等等。

4、暴力渲染

有研究表明,暴力渲染具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看到过别人实施攻击性的儿童或成人,比没有看到过的人更易采取攻击性行为,并且具有较大的强度。如果他在某种场合下被激怒,那么暗示的影响就会被激发出来。因此报刊、影视对暴力事件的宣传报道,哪怕它无意于教唆人去实施暴力行为,但可能实际上起着暴力犯罪的渲染作用。众所周知,在美国9.11时间发生后一段时间,电视镜头曾多次播放基地组织劫持飞机撞向世贸中心的图片,后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就禁止了这种实际上可能起到暴力渲染的行为在电视上的播放。

5、被害人的积极作用

暴力犯罪常常是在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中产生的。个人品行不端、生活作风不严肃,首先实施挑衅行为等,往往成为个人被害的诱发因素。通常人们认为被害人只是犯罪行为的被承受者,在暴力犯罪中则远非如此。有些暴力犯罪是被害人的行为激发的:最近几年有些黑心的老板恶意 拖欠民工工资,党民工索要工资时甚至对民工兄弟动辄使用暴力,引起民工的反感,以致引发老板被害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5月11日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讯:南京建邺区金马郦城C区建筑工地民工多次讨薪未果激愤之下用电焊机砸死工头。

6、暴力犯罪人的个性缺陷

篇6: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研究

【摘要】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形形色色的家庭里发生着形形色色的故事。由于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中不断涌现优秀典范,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犯罪分子。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家庭暴力犯罪已不再单单是男人的代名词,女性家庭暴力犯罪也呈上升趋势。在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女性暴力犯罪的定义,由此研究了目前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现状,原因及特点,就此对于预防女性犯罪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家庭家庭暴力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目录】

一、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定义及特征

二、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现状

三、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原因

四、预防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建议

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进步,女性不再是单纯的家庭主妇的角色。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也能撑起半边天,甚至是多半边天了。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今天。女性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但是,女性犯罪现象也随之增多,女性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犯罪类型向多元化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女性暴力犯罪的现状,原因及特点,也就本文的研究提出几点预防女性暴力犯罪措施和建议。

一、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定义及特征

(一)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定义

目前,我国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定义。女性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幼女性实施的犯罪,是相对于男性而言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实施的殴打,捆绑,禁闭等暴力活动。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一方对另一方以各种手段进行身体、精神以及性等各方面进行的伤害。大部分学者认为,家庭女性犯罪即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笔者认为,女性家庭暴力犯罪是指家庭女性的侵害家庭成员人身权利和精神权利。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暴力犯罪和冷暴力犯罪。

[1]

(二)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特征

在女性犯罪的原因中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情感性、报复性的犯罪。女性大部分情感丰富、易冲动,对感情的依赖程度较高,固执,认死理。在感情出现问题时容易失去理智激发犯罪,很多女性冲动型的犯罪都是因为感情问题。而另一个多数女性犯罪的原因就是报复性犯罪。这些女性犯罪人的主要特征有:

1.性格特征。这些犯罪的女性性格大都偏执封闭,心胸狭隘,固执己见。对人生的挫折容易走极端,把挫折归咎于他人,社会。产生报复心理,走上极端犯罪之路。激情犯罪较多。由于女性自身特点,女性大部分情感丰富,易冲动,受心情影响较大,大多数激情犯罪都是女性。

2.人知特征。这些女性犯罪人人知范围相对有限,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庭和社会对女性知识方面的要求往往低于男性。这使女性对自己的要求也相对较低。相应的社会认知系统就薄弱,对法律无知,她们评价问题的标准不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而是自己的低级需要与经验。这容易导致她们违反社会规范,触犯法律,走上犯罪。

3.情绪特征。这些女性犯罪人主要表现情绪易变性和消极性。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容易使她们在压力与危机面前失去理智。在情感上,容易妒忌,仇恨,报复。这些校级的情感特征在社会压力和冲突下很容易引发暴力犯罪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4.意志特征。女性犯罪人的意志受情绪影响大,行为易受环境和他人的暗示。当环境恶劣,心情低落时,意志便缺乏坚定性,由于自己的犯罪意识,外部环境有利于自己时,犯罪意识便更加坚定。

二、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现状

随着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的改变,在家庭生活中女性犯罪已不再是耸人听闻,有时男人也是受害者。调查显示,在整个婚姻中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暴力的女性占24.7%,其中,明确表示遭受过配偶殴打的比例为5.5%,农村和城市分别为7.8%和3.1%。调查在监狱里许多重大杀人案件的女性犯罪中,有80%是以暴制暴,在家庭暴力案件中,身心长期受害的女性被害人,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受害后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逐步演变为犯罪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

需要有关部门对这些受害人进行保护。尤其是农村女性,增强她们自身的素质,强化她们的法律知识,使她们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原因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但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3]。因此,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着复杂的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

(一)家庭原因

1.残忍的家庭暴力,无止境的忍让

在许多家庭中,受封建思想“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大男子主义往往占据整个家庭的主要地位。在家里,丈夫对妻子抬手即打,随口即骂。邻里之间认为这是别人的家务事,清官难断家务事。袖手旁观,受害者申诉无门,得不到有效地帮助。“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在女性家庭暴力犯罪中,女性多因为自身不堪忍受家庭暴力,选择爆发,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进而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2.婚姻的不幸

在农村,有很多家庭,结婚还是传统的包办婚姻,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不顾及子女的情感需求,硬是用父母的命令要求子女按照父母的意愿办事。更有甚者,实施“买卖婚姻”,父母为了自己的利益,强迫子女奉命完婚。在这些没有感情的畸形婚姻中,由于女性自身对家庭的重视和依赖,在长期得不到感情的支持,一时冲动,害人害己。

3.情感危机

女性多是感性动物,在婚姻中女性更多的重视感情的需要,家庭的稳定。在一些家庭中,由于夫妻间的不信任,彼此都有自己的小秘密,相互猜忌,引发夫妻间的矛盾;由于社会的发展,另有一些家庭,丈夫在外包二奶,有婚外情,二不顾及妻子的感受,在劝说无果时,又不愿意以离婚来结束痛苦;义气用事,走上犯罪道路

(二)社会原因

1.人际关系不和

从近年来的案件来看,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多发生在夫妻关系不和;父母子女

之间矛盾;儿媳公婆之间的暴力事件;邻里之间关系不和。由于这些长期积累的矛盾,越积越深,内心无法平衡,又不懂用法律解决,采取暴力取向,受到法律制裁,悔恨终生

2.影视作品的影响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面对面的交往越来越少,比起出门聚会聊天,人们更愿意自己在家里看电视,上网聊天。由于生活的空虚寂寞,人们更倾向生活在虚拟的网络里,更愿意与陌生人诉说心事。受影视作品的影响,觉得影视作品里的暴力能解决问题,进而模仿他们,却不知自己已走上了犯罪。

(三)自身原因

1.情感丰富,情绪不稳定

女性高级神经兴奋程度较强,抑制较弱,因而女性情感丰富,心软,易动感情,容易冲动,因而形容女性心情“小孩脸,六月天,说变就变”。另外,女性的情绪往往受心情影响,有了好心情则意志坚定,一旦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学习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产生自暴自弃的悲观心理,从而报复他,人报复社会,引起犯罪。

2.文化层次低,法律意识淡薄

在农村,受封建思想影响,认为女孩长大都是要嫁人的,是别人家的,因此,不重视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有的就连小学都不让读完,更不用说九年义务,高中和大学了。由于这些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遇事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只是一味的受害,忍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只知道靠暴力解决,由受害人变成了犯罪人。

四、预防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建议

家庭暴力的普遍发生,与我国的司法制度不完善有着紧密的联系。司法机关在控制家庭暴力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仅靠司法机关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从家庭犯罪环境上进行控制家庭暴力犯罪,笔者就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女性自身素质

重视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女性的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水平,遇事要会动脑分析,不再是靠蛮力解决问题。遇事首

先从自身找问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无故猜测别人。不把自己的火气乱发,自己受到伤害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遭遇家庭暴力时,头脑要清醒,要保存好证据。

(二)加强法律意识

加强普法力度,提高法制观念。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向群众广泛宣传法律。鉴于农村是犯罪的高发区,许多人不了解婚姻法有关反家庭暴力的条款,认为是家务事,司法机关不会受理。因此,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女性能够懂法,守法,正确的运用法律。在遇到暴力时,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不能以暴制暴,这样不但不能就自己,反而触犯了刑法。

(三)严惩婚外恋现象,保护家庭的完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稳定首先需要家庭的稳定。而亲情是维系家庭稳定的纽带,一些家庭中应有相互的尊重,相互关爱。在这个婚外情普遍存在的今天,已经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但对于婚外情的惩罚,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对婚外情的处罚并不严厉,致使婚外情现象泛滥。在婚外情中,女性大多是受害者,由于求助无门才走上犯罪道路。我国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于婚外情的案件,要严厉的惩罚。

(四)加大法律救助力度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建立专门的反家庭暴力的部门。关心这些在家庭暴力中受害的女性,通过司法实践使法律实现其威力,发挥其效果。通过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使这些部门法,发挥其作用。对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街道办事处要善于做家庭矛盾的调解,破除“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告不理”的旧观念。对待家庭矛盾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控制诱发犯罪的因素。同时,教育受害人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害后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防止矛盾升级,引发悲剧。

[4]

综上所述,我国女性权利地位不可忽视,近几年研究表明,很多女性被害人的权利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家庭暴力中女性受害人,以暴制暴走向犯罪道路。这不仅仅是女性群体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如今女性犯罪数量之多,只是女性自身的力量保护自己是不能够的,更需要法律对女性

权利的保护。笔者相信,通过完善法律对女性的保护,女性的权利会的到更充分保障,进而缓解家庭暴力中女性受害人演变为犯罪人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秀娟:《论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对策》,载于《华人时刊:中下旬》,2011年第20

期,网址:。

[2]张中梅:《如何破解家暴案举证难》,载于《人民法院报》,2011年4月1日,第2版,网址:。

篇7:暴力恐怖犯罪组织产生的原因

(一)组织形态不成熟

在新疆地区,通过多年来与恐怖主义犯罪的交锋,公安机关的国保及刑侦部门已积累较为丰富的发现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线索的经验。多数刚刚形成一定规模的暴力恐怖犯罪组织在实施犯罪的初始阶段,甚至在犯罪预备阶段就被公安机关发现并予以打击,因而难以形成成熟的恐怖主义犯罪组织。例如,11月11日,喀什地区公安局成功侦破了一起已初具规模的暴力恐怖犯罪组织,该组织为筹集进行“圣战”及出国的经费,在案发前频繁实施抢劫杀人案件。在这种打击状态下,暴力恐怖犯罪组织难以扩大规模,也很难相互联结成为正规的恐怖主义犯罪组织。为保持隐蔽和易于制爆试爆,暴力恐怖犯罪组织选择的活动场所一般在比较偏远的农村,组织成员往往没有明确的分工,只是在实施具体暴力恐怖活动时才根据计划行事。目前,一些暴力恐怖犯罪组织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他们经常靠制造抢劫、盗窃等事件积累活动经费。暴力恐怖犯罪组织的不成熟性及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使其保持在恐怖主义犯罪组织的初级发展阶段。

(二)以暴力为工具积累组织经费

在新疆地区的暴力恐怖组织由于组织成员的低层次性,以及缺乏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支持,在组织经费上大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为获得活动经费,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例如 年喀什地区的“11·11”案件,涉案人员多为外地打工回乡的年轻人,受到“台比力克” (原意为宣讲经文,原为巴基斯坦原教旨主义极端组织宣传机构的名称)宣传的影响,意图通过抢劫获得资金用于出境参加塔利班组织。该组织的三名成员在巴楚县于8月8日凌晨三点预谋抢劫,遇到保安即将其杀害后逃走。在10月14日杀害某中学校长夫妇的案件中,先询问家里的钱放在何处,被害人没有告诉他们,这些犯罪人按照网上视频中基地组织极为恐怖的作案手法杀害了夫妻二人。该组织由于前期的几起案件均无经济收获,经踩点,认为一位汉族棉农家刚卖了棉花,应该有一笔数额较大的钱,于是,他们于11月11日晚闯入该棉农家中,残忍地杀害了一家6口。

(三)内外结合的活动方式

篇8:浅析农村家庭暴力犯罪

众所周知, 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细胞, 家庭关系是构建和发展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基础, 家庭的和睦团结促进社会的安定进步。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社会利益之间矛盾冲突日益明显, 在家庭中的暴力行为也时有发生并愈演愈烈, 特别是在素质相对较为薄弱的农村, 粗暴的家庭暴力行为更是严重危害着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安宁团结,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

(一) 家庭暴力的概念

家庭暴力是指那些在家庭内部出现的家庭成员间的一方对于另一方的暴力行为, 是一种用暴力手段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 》规定,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 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2001年4月28日施行的新《婚姻法》中也明确“禁止家庭暴力”, 并将实施了家庭暴力作为准予离婚的条件之一, 还在其中规定了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2) 可见, 家庭暴力已经被冠以国家强制力予以调控, 这种暴力性行为严重侵犯家庭成员人身权益, 预防、遏制家庭暴力势在必行。

(二) 家庭暴力的特征

家庭暴力犯罪作为一种暴力性犯罪, 由于暴力行为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 也正因为这样的家庭关系使得人们对于家庭暴力的态度有别于其他暴力行为。

1. 对象的特定性。

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之中, 涉及夫妻、子女和父母、婆媳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 其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老人和儿童又较其他家庭成员更易成为施暴对象。

2. 行为的隐蔽性和反复性。

由于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家庭内部, 多少年来人们也只是将它视作“家务事”而闪烁其词。特别是在农村, 由于受害者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且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意识, 往往无力或不愿公开而只是抱以消极的忍耐, 加之公众对于家庭内部事物的漠视, 家庭暴力往往不被公众所知悉, 呈现出隐蔽性和反复多发的特征, 使得家庭暴力蒙上一层保护膜而不易被发现违法的一面。

3. 手段的多样性。

除了“拳打”、“脚踢”这样纯暴力的以殴打、伤害、体罚的形式致伤致残外, 其实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界普遍认为的家庭暴力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身体的暴力, 精神的暴力和性暴力, 每种暴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而且在实际的施暴过程中总是很难将行为做出一定的划分, 总是夹杂着若干类型的暴力行为共同危害受害者的人身权益。可见, 家庭暴力的手段多种, 现实生活中凡是给家庭成员的身体、心理、精神、性等方面造成损害的行为, 我们都可以视作是侵犯了他人人身权益的家庭暴力违法行为[2]。

二、中国农村家庭暴力现状

(一) 农村家庭暴力情况现状调查

(1) 家庭暴力,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家庭暴力, 是指家庭成员以暴力或胁迫、侮辱等手段, 侵害其他家庭成员的人身权

家庭暴力发生于由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地区, 只要有以家庭为单位生活的地方家庭暴力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但在农村这样经济条件不发达的地区, 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弱, 地理环境相对闭塞, 家庭成员的素质较低下, 更多的家庭存在着家庭暴力的情况, 而家庭暴力手段引发的社会恶性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二) 中国农村家庭暴力现状之分析

纵观家庭暴力的现状, 深感农村的家庭暴力之严重, 农村妇女的声音很微弱, 中国的农村家庭暴力中, 配偶间的家庭暴力事件占主导, 由于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 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封建观念的盘踞等, 暴力双方相对文化层次较低, 收入相应较低, 经济不能自立。通过综合分析, 对家庭暴力及产生原因做以下归纳:

1. 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作为封建文化的指导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作为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 直到今天仍然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的家庭, 尤其是在信息闭塞的落后农村显得尤为严重。在较多的农村落后地区, 不少家庭还受“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的毒害, 有些人视子女和妻子为自己的附属, 认为打骂视天经地义的事情, 任由打骂, 不给施暴的理由, 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孺在家庭中地位低下, 对于暴力行为也不敢反抗而只能忍受[1]。

2. 法制观念薄弱, 道德观念薄弱, 缺乏法律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迅速充实的经济实力与中国自古以来儒家文化, 传统道德、家庭观念产生冲击。一些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雄厚经济的冲击下变得越发薄弱, 道德观念的淡薄和缺失使人丧失了做人的良知, 虐待、遗弃随之而来[3]。在这样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家庭暴力被认为是家庭内部事件而不便参与, 而由于地处偏僻的农村法制观念淡薄, 受害者自身对于法律知识的缺失, 软弱和无知, 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 使施暴者心理上更占优势, 肆意妄为。

3. 立法不完善。

尽管中国在《刑法》、新《婚姻法》及司法解释等若干法律法规中都对禁止暴力虐待残害家庭成员做了规定, 但缺乏明确的认定标准和救济措施, 可操作性不强。在没有相关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相关部门间配合不到位, 导致家庭暴力中受害者无法及时得到社会救助, 第一时间维护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农村家庭暴力调控机制

(一) 立法司法的调控

1. 在法律制度构建方面应注重完善地方性反家庭暴力立法。

现对于监听暴力缺乏明确的认定标准和救济措施, 可操作性不强。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 建立反家庭暴力的具体法规。对于家庭暴力犯罪这种暴力性恶性行为, 应当由国家强制力这一严厉的社会保障力来进行调控, 对于那些现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原则性禁止性规定, 应当尽量细化、具体化, 将原则性规定细化为若干可操作的条款, 为实际的司法和审判工作提供便利。

2. 立法司法执法分工合作, 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发生家庭暴力后, 受害者的投诉, 除了立法完善之外, 当个基层组织或自己向公安机关投诉, 公安机关要及时的查清案情, 向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及时诉诸法律, 以期人民法院严格依法办事, 查清事实, 公正审理, 在维护家庭和谐和保护受害者之间找到平衡, 做出公平合理的审判, 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使施暴者得到应有制裁, 从而起到国家强制力保障下的警示作用。

(二) 社会共同力量的调控

1.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农村居民法律素质。

国家要加大农村普法宣传, 开展全民性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大力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有关妇女权益和婚姻家庭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妇女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 充分认识保护妇女的合法权利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 全面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和经济独立, 增强其防范家庭暴力的能力。

2007年4月, 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讲话中指出, “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 从根本上讲, 取决于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 取决于妇女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妇女教育, 是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进步和发展的迫切需要。”[4]在男女平等尚未完全落实的今天, 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说, 农村女性只有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暴抗暴意识, 真正认识到家庭暴力的违法性和危害性, 才能真正积极有效地反对家庭暴力而不是消极地应对或等待出现后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责任。

3. 要发挥基层组织的职能作用。

由于家庭暴力犯罪的特殊性, 家庭暴力的第一道防线往往还不是公检法, 而是各地的妇联、村委会等组织, 为更好地维护妇女、老人及儿童的合法权益, 各基层组织间应当提高综合办事实力, 形成多机构的基层维权支持体系, 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家庭矛盾和纠纷, 把家庭暴力行为更早地扼杀[5]。对于已经发生的家庭暴力事件, 要做好法律咨询和一定范围内的处罚, 协助受害者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家庭温馨和睦, 社会才能安定文明。而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犯罪尤其是农村家庭暴力犯罪已经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理念背道而驰, 因此反对家庭暴力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 为了社会的安定进步, 为了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快速发展, 让我们为追求一个和谐团结的社会环境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0:466-488.

[2]高凤仙.中国家庭暴力之立法现状与展望[G]//陈苇, 秦志远.中国台湾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司法之研究及其启示.陈苇.家事法研究 (2006年卷) .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7:42.

[3]张李玺, 刘梦.中国家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4.

[4]刘晓玲.顾秀莲在看望全国妇联公共管理研修班学员时作重要讲话时指出, 要建立和完善妇女教育体系[N].中国妇女报, 2007-04-25 (1) .

上一篇:描写春天的话的例句下一篇: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_童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