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语言暴力

2022-07-12

第一篇:浅析网络语言暴力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年级 : 高一 班级 : 500班

组员 : 刘悦 秦宇 刘心怡 刘栋 赵丽媛 颜株伟 吴超 陈雄海 刘吕嘉 谭文彬 网络暴语言力的影响 亲爱的朋友: 您好!近年来,随着网络语言暴力的不断升温,网络安全及网络犯罪文体引起了更多政府机构和人群的重视,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提供的宝贵信息与观点将给我们的研究带来极大帮助,谢谢! Q1:你的性别是 ○男 ○女

Q2:你的年龄是 ○0-15 ○16-25 ○26-35 ○36-45 ○45以上

Q3:你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在 ○0-1小时 ○2-5小时 ○5-7小时 ○7小时以上

Q4:您上网主要的目的是:(请选择最主要的1~3项,不要超过3项* □互联网基础应用(使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 □浏览新闻、博客/个人空间;更新博客/个人空间 □数字娱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 □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网上支付 □网络社区(论坛访问及发帖

□其它(网上银行、网上炒股/基金、网络求职、网络教育等 Q5:你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如何? ○很好 ○较好 ○较差 ○很差

Q6:你是否有过遭受(见过网络暴力的经历 ○没有

○有但很少 ○经常

Q7:当你遭受网络暴力时,你会采取哪种手段回击? ○直接掀起网络骂战 ○以法律手段解决 ○现实中实施报复 ○不以理会

Q8:你认为网络暴力集中于那些群体? ○宅男宅女 ○追星族 ○学生

○白领(有稳定工作的成年人

Q9:你认为网络暴力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哪个文化程度群体 ○未完成义务教育者 ○高中生 ○大学生 ○高知识分子

Q10:你认为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网络暴力?多选 □身份匿名性

□群体娱乐性 □商业性炒作 □正义心理(社会不公 □网民素质问题 □法制精神文明滞后

Q11:当您得知您参与的某次网络暴力行为对他人现实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您觉得○非常解恨,他(她这是罪有应得

○内疚

○跟我无关,别人干的

Q12:你对“人肉搜索”持什么态度? ○需要正确引导 ○强烈要求禁止 ○恐怖,怕被搜到 ○易引起网络暴力 ○无条件支持 ○说不清

Q13:网络暴力问题日益严重,你认为哪种手段较好维护网络秩序?多选 □政府颁布网络法律 □靠个人自觉

□存在及合理,不干涉 □举办文明网络活动宣传

Q14:对于网络语言暴力,你有什么看法? Q15:你认为应怎样避免网络语言暴力? 访谈提纲 时间:2017.3.7 对象:丁宁

目的:了解青年人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看法 问题设计:

1、对网络流行语的感觉

2、对网络语言暴力时间的看法

3、自身是否经历过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及其感受

4、怎样避免网络语言暴力

5、什么导致了网络语言暴力

6、什么是网络语言暴力

7、网络语言暴力的发展趋势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影响的访谈文件 时间:2017.3.7 访谈对象:丁宁

目的:了解青年人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看法

刘心怡:丁宁同学,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 丁宁:不用谢。

刘:那下面我们进入正题吧!丁宁同学,请问您身边经常有人说网络流行语吗? 丁:对,常有。

刘:你对这些流行语有什么感觉? 丁:大部分都挺有趣的,只是有一小部分说出来并不是很合适。 刘:你对袁姗姗,乔任梁事件有什么看法? 丁:我想这之中存在道德绑架等语言暴力,不过我想其中带有娱乐炒作性质。 刘:你本人或朋友有发生过网暴事件吗?对此你有什么体会? 丁:未曾有过。

刘:你觉得是什么导致了网络语言暴力事件的发生呢? 丁:大众存有的黑暗心理,国民素质的缺陷体现。

刘:你觉得我们对待网络语言暴力事件的态度应该是怎么样的? 丁:坚决抵制网络语言暴力。

刘: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网络语言暴力事件的发生呢? 丁:宣传提高国名素质,从自身做起,不使用网络暴力语言。

刘:食君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决反对、抵抗网络语言暴力,从我们做起。感谢丁宁同学的配合,再次感谢!

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一、摘要: 网络语言暴力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既有互联网自身技术性的影响,也与特定群体的“文化习性”密切相关。当然,现代社会利益冲突所带来的心态失衡也是重要因素。

二、关键词: 网络语言暴力言论自由 1.三、引言: 在进入21世纪的10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网络语言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即网络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侵害。网络语言暴力伴随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互联网匿名、互动的方式使得人们放松了“说话要负责”的意识。人们在享受网络自由便利的同时,对在开放空间中如何发言、确认责任、形成规范产生诸多不适应,容易将网络变成个人“扩音器”及情绪宣泄工具。网络给公众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却威胁到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其一旦越过道德和法律的界限,足以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带来一系列现实问题,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导致失序格局的出现。本课题对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借此给同学们带来帮助。

1. 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主要呈现以下表现形态:一是散布谣言等虚假信息。一些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通过不负责任的恶意传播,不仅侵害当事人的名誉和人格,还会成为触发公共事件以致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二是粗暴的谩骂和攻

击性言论。对一些未经证实的事件或对社会上的不满现象,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过激言论,这些语言超越了正常的理性范围,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名誉损害,影响社会稳定。三是恶意滥用的人肉搜索。人肉搜索一旦被恶意滥用,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在一些网民非理性的传播中,它逐渐成为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不看网友的评论,可能很难想象:打人者被拍手点赞,甚至被说成“怎么不打死她”;帮老师打伞的孩子被辱骂,甚至被定义为“谄媚拍马”……近年来,一些热点事件引起众多网民进行监督关注的同时,部分网民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对个人道德无限制审判,甚至为了一时情绪的发泄随意谩骂、人肉骚扰,给当事人带来不可言说的伤害。

2.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其一:网络语言暴力给当事人造成直接伤害。网民在“非理性”因素的驱使下,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并把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这既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当事人的名誉权。在“姜岩事件”中王菲被“人肉搜索”后,他的姓名、

第 6 页 共 9 页 工作单位、 家庭成员以及住址都被公布在互联网中。 这给王菲本人及其家人的生活造成了诸 多不便和伤害。而在“艾滋女事件”中,当事人更是遭受了直接、巨大的压力和伤害。 其二:网络语言暴力产生了无数的网络语言暴民。 近 20 年互联网的兴盛, 恰逢中国社会 经济的变革转型期,意识领域的强烈碰撞、心态的不平衡、恣意情绪的宣泄制造了一批又一 批网络语言暴力主体。部分网民使用大量夸张、刺激、怪癖的语言,意在哗众取宠或纯粹性 的宣泄。网络语言暴力主体又以为数不少的微博大 V,如“秦火火” 、 “立二拆四” 、 “薛蛮子” 为典型代表。这些暴众高扛“和平” 、 “理性” 、 “仁义关爱”的大旗,批社会热点,爆料“生 猛”消息,发布或扬言发布负面帖文,揭露对方隐私,无中生有编造故事,恶意造谣抹黑中 伤,使用渲染、煽动语词,他们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策略,召集网民围观,挑动民众的不满情 绪。这套策略背后是实现“谁不服我,我整谁”的野心与“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机心。 其三: 网络语言暴力造成病态的认知方式与心理结构。网络语言暴力相较于物质性摧 残,则是非物质性摧残与心理践踏。拉康说:

“无意识像语言那样构成。 ”他认为在心理和人 格层面是话在讲人, 而非人在讲话。 可见语言对人尤其青少年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的塑造功 能。 美国科学家曾有一项研究, 发现国民生产总值和报刊杂志上的正能量语言含量呈正相关。 语言强大的暗示功能由此可见, 如果说消极的话语方式会给人带来消极的情绪和消极的行为 方式, 那么网络暴力变态的话语方式将是对人正义和平等内心秩序的摧毁, 对真善美等信仰 的破坏,催生出“暴虐为快”的病态心理,乃至形成嗜好网络语言暴力与借助网络语言暴力 投机的病狂。 其四:网络语言暴力污染与破坏社会人文生态环境。认清网络语言暴力对人文环境的污 染与破坏十分必要。当下,人类已经十分警惕并着手处理自身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但 对人文生态环境的污染却缺乏系统性的管控。 在治理人文生态环境的过程中, 不应采取如自 然环境一般先破坏后治理之路, 对于网络舆论这一新事物, 从一开始就要抓其规范发展之路。 至今,国家虽颁布了互联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强力手段处理了不少网络暴民,维护 了网络舆论环境,但综合性预防工作的开展还显滞后。 其五:网络语言暴力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网络语言暴力虽然发生在互联网虚 拟社区中, 但它是现实社会中暴力的延伸最终又会回归到现实社会中。 网络语言暴力的发生, 虽然没有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那样极端化和暴力化, 但它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和由此引起的社 会不稳定因素同样值得人们关注。 网民在参与网络语言暴力事件的过程中, 接触到的是谩骂、 攻击等暴力符号。 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网民的心理, 从而导致网民把网络中接触到的 暴力信息转移到现实社会中。 3 整治网络语言暴力 第一,加快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及规制方面的立法。我国宪法虽然对言论自由有 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其范围明显过于狭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公民 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对于此条公民言论自由的理解,从严格 意义的规范解释立场出发, 言论自由仅指口头发表意见的自由。 这使宪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 和规范的范围过窄,不利于凸显言论自由的价值,更不利于对公民言论自由的全面保护。与 此同时,我国宪法对于言论自由的规制略显模糊、宽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 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在这种笼统规定下的网络社会,不可避免地

出现公 民行使网络言论自由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为放纵的言论自由与其他权利或利益冲突时肆意的 压制造成可乘之机。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网络信息保护 的决定》 、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第 7 页 共 9 页 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的出台, 逐步弥补 了网络立法的空白,国家由重视网络安全转向保障言论自由及打击网络暴众,但总体上说, 对于网络社会全面保护的法律法规仍有欠缺。笔者建议,网络立法应顺应科技的发展,借鉴 域外有益经验,立足中国互联网现状,加大对网络的立法工作。若出现新型网络侵权类型, 则以司法解释的方式予以治理,待时机成熟时提高立法的层次。 对于有序网络环境的形成,网络运行方与管理者是重要一环。二者若发现信息发布者 涉嫌侵犯他人权利时, 应主动删除相关信息或中止信息发布者权限并予以警告。 网警对相关 信息的监控应及时、准确、有效,依据法律法规对侵权或涉嫌违法行为予以规制。同时,各 类互联网企业都要诚信服务、 依法经营。 发挥公众舆论监督作用, 举报网上不良和违法信息。 第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文化素养。网络作为意见表达和交流的平台,需 要文明参与,允许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尊重个体见解,达成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作为治 本之策,提高网民的综合素质,加强理性思维,提倡文明上网的风尚。因此,把网络文明建 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显得尤为必要, 鼓励国民礼貌用语, 普及语言学相 关知识,懂得语言交际的得体性和礼貌原则,禁忌语与委婉语的用法等等。在言语交际中, 交际双方既要尊重对方,更要懂得自尊。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强化法律意识,自觉抵制有 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的事件和行为,自觉践行文明健康上网。 第三,注重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鼓励行业自律。网络社会“自治”色 彩浓厚,我们探究对网络社会进行规范的治理,无论是完善立法,还是提高网民素质,都必 须重视发挥技术手段的作用。重视网络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只有依赖网络技术的进步, 才能更好地保障言论自由和信息的安全, 而只有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才能掌握好网络 技术以维护网络的安全。 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推动本国网络行业的自我管理,重视行业自律。我国今后应继续加 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自律, 调动网

络业内人士积极参与制定自律规范并以身作则, 要加强中 国互联网协会的自我治理能力,健全各级各类机构,健全有效评价制约机制,健全互联网举 报制度。 4.结论 语言的变化反映着社会风貌与审美的变迁 ,这是常识。语言的更新发展是不可改变的, 新的词能彻底格式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可能越来越被公众和社会所接 受。 因此,一方面要认识到 “×丝” “×格” 之类网络语言可能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 是公众某种情绪的体现,另一方面要理性对待网络语言,不能无端限制网络语言的发展。 堵与 疏结合,方是上策。当然, “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非常复杂,对其治理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 成功,这需要全社会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才能有所成效。作为新世纪的传承者,我们更应 该在其中保汇和表达方式肯定会加入到传统语言的河流里来。 对于网络语言的创制、 运用与 变异流行,不持清醒,加强理性思维,做一个合格的网民。

第 8 页 共 9 页 5.参考文献: 1.魏宏利.试析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其对策.今传媒,[J].2012 2.缪 锌.网络语言暴力形成原因透析.人民论坛,[A].2015 6.致谢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 许多人多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在此对他们报以诚挚的感谢。 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 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 恳请阅读此 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谢!

第 9 页 共 9 页 内容:

1、何谓网络语言暴力?

2、网络语言暴力的缘由。为 什么网络语言暴力事件愈演愈 烈,人们仍乐此不疲?

3、网络语言暴力与生活的联 系。 (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

4、如何解决网络语言暴力?

1、陈雄海、谭文彬到图书 馆查阅资料,翻阅相关书籍。

2、刘吕嘉、刘栋上网搜集 资料。

3、刘心怡制作 PPT。

4、刘悦、赵丽媛、吴超整 理资料。

5、颜株伟、秦宇拍摄照片、 记录。

6、刘悦、刘心怡、秦宇写 论文。

第二篇:对网络流行语及网络语言暴力的思考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增强了现代语言的多样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了反思。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言 网络语言暴力 反思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社会的变迁。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反思。

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以“宝宝”为例

“宝宝”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起初,它是父母或其他亲属对家中婴幼儿的昵称。因为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几乎每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后都是如获珍宝。甚至在父母眼里,不管孩子年纪有多大,哪怕他们有了孩子,只要父母在,你永远就是他们的“宝宝”。随着时间的发展,“宝宝”一词的语义开始扩大化,比如恋爱中的男生往往会把女朋友称为“宝宝”,以此表达两人的亲昵及对女友的浓浓爱意。不管后来两人的感情发展如何,至少在热恋期,女朋友对于男生而言确实是如获至宝。

然而,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悄然间成了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宝宝”一词的新义是从网络流行语“吓死宝宝了”中演变而来的。据网页资料显示,这里的“宝宝”是指说话者本人,“吓死宝宝了”实际上是说话者在自言自语“吓死我了”。这整句话在网上流传开以后,女生们在受到惊吓时往往引用它来卖萌。后来,“宝宝”一词就脱离了这个语境而被年轻女性独立使用――只要是说话氛围协调,那么女生几乎在任何语境中都可以使用“宝宝”或者“本宝宝”这样的字眼称呼自己,比如“愁死宝宝了”“本宝宝要去上班了”。再后来,“宝宝”一词甚至失去了原来偏指女性的性别色彩,可以用来不分男女地指称对方,以表达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或者是显示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亲昵态度。比如,在一些电子商务的社交平台(如旺旺、淘宝)上,客服过去经常使用“亲”这个字眼表现对顾客的热情与真诚,现在“宝宝”一词也争得一席之地,在缩短店家与客户的心理距离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购物网站外,还有一些网络教学平台的工作人员,也经常称呼学员为“宝宝”。比如,“雅思宝宝”“哲学宝宝”“高考宝宝”等。这个“宝宝”如此流行,甚至在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上,冯巩在小品《快乐老爸》中也引用了一次“吓死宝宝了”。

经调查发现,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个庞大的年轻群体正处于生命的活跃期,他们对社会的变化最敏锐,也最容易冲动。这些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求新、求异、求简、求活。年轻人借助网络流行词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了张扬个性和青春活力。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语言的发展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变迁。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其间,对网络流行语批评的声音也时有耳闻,但是主流对网络流行语还是采取一种宽容和认可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可和接受网络流行语。

二、防止网络语言暴力

说到网络流行语,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网络语言暴力。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可以依托某一种社会现象,瞬间在网络世界传播开来。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个词语可能会像上文所列举到的“宝宝”那样柔和可爱;但更有可能会像一只魔鬼般狰狞而充满暴力,给当事人带来无尽的伤害――这就是笔者接下来要讨论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暴力并不是单指某些特别的话语,而是指所有对听话人产生了某种支配力或是影响力的言语。所谓网络语言暴力,就是指说话者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上,讲一些肮脏、污秽甚至是扭曲事实的话,以一种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从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一种语言现象。说到网络语言暴力,读者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莱温斯基是1998年白宫性丑闻事件,也就我们所熟知的“拉链门”的当事人。在饱受网络欺凌之苦后,沉默了十年的莱温斯基于2015年3月走上了Ted大会的讲台,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呼吁大家共同抵制网络暴力。她在演讲中说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1998年,没有人知道这种名叫‘因特网’的新技术会把人类带向何方。自诞生以来,因特网用难以想象的方式将人类联系起来。它让人们找到失散的兄弟姐妹、拯救生命、发起革命,但是我所遭受的黑暗、网络欺凌和被称为‘荡妇’的羞辱也如雨后春笋般疯长。每天,在网络上都会有人,特别是年轻人被辱骂和羞辱,而他们对此束手无策。这些辱骂和羞辱让他们想立刻死去。悲剧的是,有些人,真的因此而死去。这一点儿也不虚拟。ChildLine是英国一个致力于帮助年轻人解决各种问题的公益组织。去年年底,该组织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从2012年到2013年,与网络欺凌有关的电话和邮件数量增加了87%。一份来自荷兰的综合分析首次披露,网络欺凌比线下欺凌更容易让人产生自杀的念头。”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网络空间的自由性、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广阔的自由世界。一些网民认为,在与他人进行网上沟通时,对方并不了解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背景,这时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的认同感就不再具有约束力,导致双方对交流的后果毫无顾忌――平时不好意思说,不敢说,或者是不应该说的各种脏话,在网络上都被肆无忌惮地说了出来。这样,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肮脏、色情、充满暴力和辱骂的言论。即便这时有人出来阻止或者反对这种现象,他们往往会受到攻击,被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压制自由。二是法律制约的缺乏。网络语言暴力的现象经常发生,而施暴用户却不敢承担责任,这与他们生活在虚拟的天堂里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这些语言暴力者在其他现实媒体中也使用这种方式攻击其他人,甚至诋毁他人,就很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然而,网络世界是不同的,尽管某人的言论已经对他人构成了事实上的“语言暴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指控其罪行,即便真有相关的法律,也会因为惩罚犯罪者的司法成本太高而不能予以真正的法律制裁。

三、结语

语言是一条不断变化发展的长河。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实现了现代语言的多样化。它不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显出魅力,还在现实生活中大光其彩,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并与其他语言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语言的繁荣昌盛。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在网络上用语言表达自我的存在,各种观念的冲突导致语言暴力频频在网络平台上发生。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希望读者能够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并且从自身做起,使用文明的网络用语,避免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为打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语言环境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铁范.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5,(9):26~30.

[2]张朝阳.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暴力.http://charles.blog.sohu.com/13420816.html2006-09-15.

[3]王顺菁.网络语言的特点和优势[J].新闻记者,2004,(5):57~58.

[4]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97:154.

第三篇:《浅析网络传播中的舆论暴力现象-以陈赫事件为例》 新闻1201班-刘涿宁-201230402129

浅析网络传播中的舆论暴力现象

——以陈赫“劈腿”事件为例

“网络舆论暴力”作为一个新兴词汇,目前还没有专家给出权威性的解释。只有简单的为其下一个定义:网络上每当出现一件焦点型事件后,部分的网民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看法并与其他人在意见上达成一致而形成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舆论;在此过程中,网民会针对特定的个人或是意见不同的声音进行抨击、谩骂甚至人肉个人,造成对其人身及精神上的伤害。

2015年初在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在《爱情公寓》中一直以“好男人”形象示人的曾小贤的扮演者陈赫“劈腿”事件了,网民对此事的态度也从此事件刚开始爆出时的不相信,可惜怜悯再到攻击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个人,舆论的转变每一秒都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网民卷入其中,以至于遭受到人肉搜索、人身攻击,网友@软柿子就是受害人之一,此事件中舆论暴力展现了威力。

一、离婚事件始末

根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关于陈赫出轨事件得以下综述,1月14日至20日出现个别有关陈赫可能已经离婚的微博,但是并未受到广泛关注,其大多数粉丝认为是有人黑陈赫并对原帖博主进行谩骂。21日微博名为@娱乐圈揭秘的博主发帖称:“风行工作室声明已拿到陈赫出轨某女星的照片,预计“下周一见”;这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网民开始关注,微博众多大V也开始进行分析转发同时向网友普及关于帖子中提到的风行工作室在娱乐圈中的影响力,缘由即是2014年文章“周一见”事件是此工作室所为;到了22日晚间陈赫发表长微博“我错了”但此贴中陈赫未提及自己劈腿事件,只是强调与妻子许婧因工作繁忙而和平分手,并提出离婚在14年7月就已结束,这使网友们再次联想到此前的“阴谋说”,事件更加扑朔迷离。同时又有消息爆出早在2014年11月,陈赫与女星张子萱在横店拍完《医馆笑传》就有工作室摄影师拍到陈赫的照片。起初该记者倒也没有发现女主角的身份,不想陈赫发现被拍,居然追着摄影师满机场跑。后来,男女主角还都曾找到他们公关,希望拿钱解决问题,遗憾的是,都被他们拒绝了。直至劈腿内幕爆出,陈赫与张子萱同游、同居的照片视频公之于众,众多之前相信“阴谋说”的网民大跌眼镜,转而开始将攻击对象转为陈赫及女星张子萱。而处在此次风暴中心的除了上述二人还有陈赫的妻子许婧,网友们除了去她微博下评论安慰,还挖出关于两人的相关新闻,有网友发现早在去年年底就爆出许婧已怀孕8个月,预产期是今年2月;这使得网友们的怨愤更深一层。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幕曝出,陈赫在粉丝心中一直以来的好男人形象濒临幻灭。据说在这紧要关头,陈赫在粉丝群中上传了一段道歉语音,称真的很对不起大家,“我真的希望你们每一个都能开心和快乐,我让你们每一个人都失望了”。录音虽不长,但陈赫语气激动,声泪俱下那叫一个感人。一些粉丝听了陈赫带着哭音的道歉后很是心疼,呼吁外界不要再伤害陈赫,也不要再妄自评论了。而正当此时网络上出现了谩骂陈赫“不负责任、人渣”与“他也很难、原谅他吧”等两种主要言论后;一位名叫“软柿子jampasg”(以下简称@软柿子)的网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立即让事件升级,部分网民中开始出现极端化的言行举止。

二、人肉搜索@软柿子事件

此前有消息称陈赫将继续参加《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录制。当其微博发文承认离婚后,一位名叫“@软柿子”的网友留言:“你退出跑男这个正能量的节目吧,我不骂你,但是退出节目好吗?”陈赫随即回复:“好,对不起。”被陈赫疯狂粉丝人肉谩骂。 仅仅四个字,软柿子被人肉。话题由#陈赫退出跑男#一边倒的变成了#陈赫不要退出跑男#。大概这个时间段,浙江卫视发表声明,从侧面支持第二期陈赫继续参加。劈腿事件渐渐退出公众视线。 软柿子瞬间爆红,舆论分为了多个方向,一边是认为此网友的言论不合适,一边是认为网络暴力太可怕,让陈赫向网友道歉。

在网络上被每天谩骂攻击的网友@软柿子在顶不住压力之后再23日发表了自己的言论发表了道歉信,当众多网友心中的怨气日渐减小之时,同日陈赫妻子许婧发表微博:“求放过,爱情转为亲情,我不允许他受到任何伤害与委屈”事件到达一个高潮,大家在怀抱着和平分手的美好憧憬的同时惋惜这一段爱情童话,这也让之前“陈赫出轨”的有关报道再次被质疑,而此时网友们将矛头又对准此前的网友@软柿子身上,更有极端的网友人肉搜索了“@软柿子”发现该网友其实是一位高三学生,但网友对其的人身攻击并没有停止,直至@软柿子删除原博,此事才告一段落。这次事件不仅展现了网络的强大力量而且还赤裸裸的为社会呈现了网络舆论暴力对一位高三学生的伤害。同时也引起了在当今信息高速传播、人信息传递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待网络暴力、舆论暴力态度的反思。

三、“舆论暴力”成因

1、公众在网络上的匿名身份加速了舆论暴力的形成和发展。

2、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渠道单一。传统媒介受自身特征限制,很难为公众提供一个自由的信息发布和意见表达平台。

3、部分网友通过网络宣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表达的情绪。

4、部分网友缺乏理性判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很多网友缺乏独立判断,容易人云亦云。

5、网民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群体极化”,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6、部分个人或网站的故意炒作。“网络舆论暴力”是网络公众的集体行为,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个人或网站的故意甚至恶意的炒作。

四、反思及对策

1、反思

受到影响的是引发这些舆论的事件当事人,他们不仅要遭受网络世界中声势浩大的声讨,甚至还要遭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谴责甚至是人身和财产的伤害。这是“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参与到“网络舆论暴力”中的很多网民本是真心地打抱不平,但在得知事实真相或是事件结束时感觉被欺骗和利用。他们的合理表达在某些人的操纵下或是在某种环境中也变得无序无理起来。“网络舆论暴力”同时对其实施者也造成了伤害。

在网络舆论暴力中,恶意的谣言往往刺激了网民的神经。加剧了网络舆论的暴力化程度。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网民则通过散布谣言来刺激网民。而由于多方的原因,主流媒体却总是姗姗来迟或是缺席" 由此,谣言四起,网络舆论也烽火连天,难以控制,从而走向暴力" 在网络舆论暴力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具体什么人充当意见领袖并不明朗。一般来说是获得网民信任的人,诸如网络的斑竹,或是某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是网民喜爱的某公众人物。毫无疑问的是在网络舆论中存在着这样的意见领袖,他们对于网民意见的态度存在巨大影响力意见领袖的误导,则使得网民在追随中!逐步偏离理性的轨道。

2、对策 法律具备权威性和强大性是控制网络舆论暴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网络舆论暴力往往是以侵犯当事人的隐私,甚至是骚扰当事人的生活为主要特点。无论是言语上的暴力还是行为上的对于个人人身和隐私的侵害,都已经构成违法,政府应该加强对于个人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特别是要有针对网络媒介的立法。让网民意识到即使是在虚拟网络中的言行!只要侵害了个人隐私与生活,同样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网络的监管不仅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监管,也要寄希望于网络受众的个人自律。让网络成为意见公平公开交流的市场,净化网风。由此看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五、参考文献

[1] 《反思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 陕西师范大学 熊欣 李玲

[2] 《反思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 长沙理工大学 聂亮 其它:

[3] 《微博意见领袖初探》 上海交大 刘锐 [4] 《网络舆论暴力产生模式探究》 重庆交通大学 温洪全

[5] 《陈赫“劈腿”事件以及网友@软柿子事件》相关资料 百度、新华视点、网易娱乐等

第四篇:浅析网络节目《奇葩说》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正文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浅析网络节目《奇葩说》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学 院 传媒学院

专 业 播音与主持(综艺主持) 班 级

12级综艺主持4班

喜静静 罗佳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6年5月 9 日 学 号 11202060418

诚信声明书

本人郑重声明: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我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设计(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已在设计(论文)中加以说明;在本人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未篡改实验数据。本设计(论文)和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

(签字) 时间:

指导教师已阅

(签字) 时间:

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

(签字) 时间:

指导教师已阅

(签字) 时间:

I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网络综艺节目却异军突起,在近几年的传媒竞争中高歌猛进,成为新型传媒的成功变革者,而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本文以《奇葩说》为例,结合相关文献,以个人观点阐述并分析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现状,希望对未来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网络节目;语言风格;奇葩说

II

ABSTRACT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but A new force suddenly rises. network variety shows in recent years, stride forward singing militant songs competition in the media, become the successful reform of new media, and the network variety show host is also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wonderful"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with the related literatu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 views and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variety show host, hop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variety show host to find new breakthrough.

Keywords: network program; language style; wonderful work

III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 ............................................................ II ABSTRACT ......................................................... III 绪 论 ............................................................. 1

一、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类型 .................................. 1

(一)网络节目主持人风格表现类型 ................................................................ 1

(二)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类型 ................................................................ 2

二、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形成 ................................ 3

(一)主观因素 .................................................................................................... 3

(二)社会因素 .................................................................................................... 4

三、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问题及建议—以《奇葩说》为例 .......... 5

(一)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存在的普遍问题 ............................................ 5

(二)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优化策略 ........................................................ 6 结 语 ............................................................. 7 参考文献 ........................................................... 8 致 谢 ............................................................. 9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到来使得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都进入“高速公路时代”,信息的快速获取,即时传输,自由加工,多渠道接收共同构成了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一一传媒产业正面临着比以往更加迅速而残酷的变革。新型媒体的飞速崛起正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传统大众传媒,占据着越来越多的信息传递份额。而传统大众传媒也竭尽所能的自我革新,以深厚的底蕴及专业的技术水平为依托,逐渐向综合化、大型化的传媒形式靠拢。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网络综艺节目却异军突起,在近几年的传媒竞争中高歌猛进,成为新型传媒的成功变革者,而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本文以《奇葩说》为例,结合相关文献,以个人观点阐述并分析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现状,希望对未来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作为当今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媒体已在信息时代崭露头角,作为代表的网络综艺节目已成为新世纪传媒产业的弄潮儿,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作为网络综艺节目的集中代表,其自身的发展现状的确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传媒产业的变革方向。同时,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作为新兴的主持人类型,其气质及特性对今后播音主持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和预示作用,对今后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有一定启示。

一、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类型

(一)网络节目主持人风格表现类型

1. 新闻型主持人

这几乎是一个由播音员向主持人过渡的阶段。这一类型的主持人,其本身将中国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方式、谈话技巧、形象塑造等向前推进了一步。主持人的出现必然为分析新闻提供极大的好处。长期以来,主持人在受众心中形成固定的形象积累,对新闻的分析和评论更容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主持人节目与受众所产生的良好互动,可以尽量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主持人的思维介入思维评析,显示了求真的理性思变美。

2. 记者型主持人

网络本身是平民文化,带领观众去现场的主持人身兼记者和主持两个角色,不仅可以在演播室进行新闻播报,还可以在事发现场发表见解和评论,在采访现场的对话交锋中显露深度,让新闻向个性化发展。他们既有记者的亲和力和亲切感,又有主持人带给观众的现场感,对带动观众与节目的双向交流有非常大的作用,为观众提供一个可参与的、有活力的现场播报。优秀节目固然离不开新闻记者的努力制作,更离不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节目主持人良好的新闻播报素质记者型主持人可以让节目有一个连贯的贯穿性,他们像是故事的发现者,带领观众畅游在不同的风格和个性的新闻播报中。他们有的犀利,有的深沉,有的活泼。比起网络节目的整个节目从头到尾均由一名主持人的播读,这种由记者带领观众亲临现场的播报无疑是另一种享受。记者型主持人的口语表达技能也很好,因此,可以在现场出境,表述时作到言简意赅,主题鲜明,生动流畅的侃侃而谈,这就是记者向主持人的转变。

3. 采编播合一型主持人

在记者型主持人日臻成熟的日子里,这群兢兢业业做电视、做新闻的人不再满足单纯作记者的那些积累,而是要真正达到电视理念的实现。于是自己开始大胆的尝试采、编、播合一,独立完成一条新闻的制作,把采访的事实真实地呈现给观众,把新闻背后的价值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使新闻前后连贯起来,采编播合一型主持人应运而生,并从根本上实现了记者向主持人的转变。从一条新闻的选材、策划到后期编辑,他们都参与其中。他们不仅决定新闻的播出权,而且有权对新闻播出的先后顺序作出调整。

4. 主播型主持人

随着受众要求的不断增多,人们不再满足仅仅只是播报的主持。因为主持人节目从大量存在的播音节目中变异生成,必然带有“母体”的痕迹,并与“母体”保留着一定的联系。后来这种变异越来越大,与播音式有了更显著的差别。受众的期望来自受众的需要,主播的出现大大满足了受众平等交流这一需求,尽管这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另外,主播的出现也使得人们更加近距离地体会到个性化的传播优势。

(二)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类型

1.沉稳简约型

沉稳简约,指的是主持人的沉着稳重,处乱不惊,语言表达简练精确。例如著名的网络节目主持人邢质斌,她的主持水平非常高,高亢正义,大气磅礴,行云流水,掷地有声。作为一名资深的女主播,无论是重大政令的发布,还是突发事件的处理,她都能从容不迫,沉稳应对,并以端庄大方的形象、字正腔圆的播音特点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2.纪实故事型

纪实故事型风格,这一类主持人把老百姓如常平实的生活用质朴、通俗的话语真实地表现出来,使得电视传播的人文关怀意识有明显的表现。这一特点在新闻纪录片以及民生类新闻表现比较突出。

3.幽默诙谐型

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充溢于主持过程中,时常有智慧的火花相撞,主持现场轻松活泼、欢声笑语融入其间。如优酷视频节目《拉呱》跟《每日新闻》放一起播,收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视率稳稳上升,成了观众最受欢迎的网络节目。节目主持人其真情的流露、缤密的思维于谈笑间轻松传播。让语言成为一种戏剧性效果的魅力呈现。幽默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一种魅力,这种魅力胜与一名主持人的衣着打扮。语言含蓄而俏皮、尖锐而不刻薄,蕴涵着主持人高超的艺术修养。在诙谐幽默的语境下,主持人的表现不是肤浅的贫嘴,而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4.犀利哲理型

这类主持人多为实力派男主持,以谈吐的深刻和逻辑的严谨著称,代表人物一一白岩松,形象上讲究健康与舒服,语言上讲究理性与流畅,他天生长着一双探寻的眼睛,相貌平平却功底扎实,以从事新闻创作广博的知识和流畅的表达能力,创下了一个知名主持人的奇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氏主持风格”,以冷峻、硬朗的主持气质打动了亿万观众,他获得了“中国播音与主持”特等奖、“中国金话筒奖”

网络节目节目主持人气质作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主持人的学识、性格、修养密不可分。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又具有气质交叉与互融的特色,在气质上,表现了热情和亲和力,在语言上,表现出一种沉实、干练和风趣、机智,可以根据不同场合和氛围发挥自己的最佳潜质,在一个大的主持风格的统一下呈现若干个不同特色的主持风格。

二、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形成

(一)主观因素

1.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职业要求

网络节目主持人存在的意义自然不用多说了,正是由于网络节目主持人的存在,原本毫无生命的节目内容才显示出生命的气息,使得新闻鲜活地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

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特点要求主持人的语言必须规范。作为一名主持人,首先普通话要达标,尤其是播新闻的网络节目节目主持人,更应该流利、无误地使用普通话,这是主持人最基本、最起码的职业要求。其次,网络节目主持人要从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合适地把这些真情实感和想法融入到网络节目当中,最大限度地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积极地参与到节目中去。

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特点要求主持人必须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化主持风格,要学会自我表现,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别具一格的视角、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和准确、独到的语言表达,这样才可以和新闻内容、栏目风格形成统一。主持人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使得语言表达尤为重要,这对提升节目的品位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档新闻栏目的播出有许多环节构成,从前期的选题、策划,到中期的采访,再到后期的编辑、播出,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然而最后一个播出环节却是所有工作人员努力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的集中体现,也是观众直接接受信息、吸收信息、评价信息的表现,因此,播出环节的主持人表现便成了最最关键的一步。

2.网络节目主持人的个人修养

为了更好的驾驭网络节目这项工作,一名合格的网络节目节目主持人必须有过硬的综合素质。网络节目主持人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是过硬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优秀主持人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条件。网络节目主持人政治素质的高低和宣传纪律意识尤为重要。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闻职业道德也要求主持人要自觉地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和声誊,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党和人民服务。

二是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非专业知识是网络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方能气质自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独特气质的网络节目主持人,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广泛的知识面,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要涉猎,并非各个角落都要掌握,但必须对人们熟知的范围有所了解,方能走进观众内心。

3.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网络节目主持人要具备的必要条件。网络节目主持人是公众人物,除了每日工作带来的压力外,还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社会评价,无论这些社会评价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不同程度的带来的无形的压力,因此,网络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有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还要有应对各方压力袭来的冷静心态。在主持人的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但若有好的心理素质,便能在工作中自我调节,冷静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也只有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得节目播出效果在主观上达到最佳状态。

(二)社会因素

1.准确性

真实客观既然是节目的生命,那么,节目语言就应当做到准确、公正地反映客观事实,即不仅意味着排斥彻头彻尾的面壁虚构,还意味着恰如其分地根据事实在线事实,一是一,二是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节目语言的准确性,不仅要求对客观事实的报道要准确真实,而且要求在报道中对客观事实的叙述必须采用一种非个人化的方式。

2.通俗性

网络节目语言要通俗易懂,受众的教育程度、文化素养高低不一,千差万别,网络节目语言只有做到了通俗易懂才能吸引和服务尽可能多的大众。节目语言如果用语艰涩,各种倒装句、复合句缠绕,必然会失去大量观众。在注重通俗的同时,也要主动追求生动。节目内容若想达到吸引人、打动人的目的,网络节目语言就要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多使用有感染力的语句,就像让观众亲临现场一样。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3.规范性

目前,我国的网络节目,绝大多数是使用普通话来主持的,规范成了信息传播是否准确的关键。作为节目主持人,尤其是网络节目主持人,首先必须发音准确、规范,准确、清晰、流利的普通话是网络节目主持人上岗的首要条件,节目主持人能否规范地读准每一个字、一个词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递是否有误。其次,主持人的习惯用语或口头禅往往是制约主持人播报流利的因素,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口头禅,有的人习惯说“烦死了”、“嗯”然后 “所以”等等。好的语言习惯不但会增强传播效果,还能起到突出主持人个性,提升节目水平。

三、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问题及建议—以《奇葩说》为例

(一)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存在的普遍问题

1.普通话不很标准

各大网络节目栏目的竞争激烈血又仓促,在选择主持人上也很多网络节目主持人没有经过严格的普通话训练就匆匆上岗;有的刚刚毕业,实践经验不足,场控能力不佳;有的来自一线记者,还未来得及培训被匆匆拉上岗,对普通话的使用实在不敢让人恭维;有的主持人方言口音严重,这是在地市台的主持人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如《奇葩说》中除了马东之外,许多的嘉宾以及主持人,他们往往普通话不标准,带有一定的方言。包括徐熙娣、谢依霖、陶晶莹等等港台主持人,他们在发音上却略显逊色,多次出现明显的发音错误,台下的观众交头接耳,烯嘘不已,不仅影响了传播的效果,更是对观众不负责任的表现。

2.附加工作影响本职工作

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对主持人来说并非是好事,是否要求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必须因节目制作和主持人自身条件而定,不能自目的要求,主持人参与到网络节目的制作中是有利于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把握,但同时也会产生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奇葩说》中由于大张伟以及阮经天等客串主持人,他们对设备的操作不熟练等所造成的停播等播出事故,再者,过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环节,从而影响到后续节目整体的观赏性以及连续性。

3.主持人的理论水平不高

《奇葩说》中一些主持人,包括徐熙娣、谢依霖、廖凡、大张伟、赵又廷他们都是娱乐明星,其主持功底相对薄弱,理论水平相对较低。由此,使得原本诙谐幽默的语言走向了低俗化,主持人更是将嬉笑怒骂光怪陆离作为自己追求的风格,在节目辩论和评论的时候信马由疆、随意调侃。一个理论水平不高的节目主持人,不可能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具有见微知著的透视力和深刻的析力。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二)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优化策略

1.加强网络节目主持人的政治思想素养建设

我国的网络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时政要闻主持人,必须具备强烈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我国的电视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长传下达的关键作用,网络节目主持人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对观众造成影响。正是由与主持人工作性质的特殊和职业对主持人提出的高要求,网络节目主持人才更应该实事求是,增强政治敏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渊博的知识是一名优秀主持人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但凡优秀的网络节目主持人,无一不是爱学习,涉猎广泛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喜好、研究领域,有的甚至在爱好的领域出类拔萃,并能很好的运用到节目中去,他们有着扎实的功底,有宽广的知识面,虽不是精通古今中外,但也是博览群书,文学、绘画、体育、旅游等,无不在他们的话下生龙活虎。当今社会的媒介日益发达,竞争日趋激烈,受众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日益丰富,辩解真假黑白的能力骤增,对主持人水平的要求也不同往日,这就更需要知识型、学者型的主持人了。

3.提高网络节目主持人专业的主持语言功底

与其方面的播音主持一样,网络节目主持人也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发音规范。在语气处理上也不需大起大落,在重音的表达上也并非字字强调,一定要找到重音的准确位置,重音侧重点不同,句子表达的意思也会不一样,另外,加强口常的语调和节奏训练,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和蕴含的感情,准确表达新闻内容等。所以作为一个网络节目主持人,必须不断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联系,从呼吸、用气、发音这些最基本的联系开始,用最准确、最恰当的语言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本文重点阐述了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分类,以及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使用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得出了相关的结论,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形成离不开其职业特点、语言素质和自身修养,也与传播对新闻的要求、受众对主持人的要求、社会的需求息息相关。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各种分类是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但由于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新媒体的形成对网络节目形成一定挑战,对网络节目主持人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在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发展上仍有待继续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1] 牛园.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介的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科技传播. 2014(22) [2] 李延渊.浅析网络时代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J]. 记者摇篮. 2014(05) [3] 王雪瑶.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以网络节目《大鹏嘚吧嘚》为例[J]. 新闻世界. 2013(12) [4] 刘思伽.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全媒体生存[J]. 艺术科技. 2013(05) [5] 周强.媒体多元生态中的播音主持思考[J]. 视听纵横. 2012(02) [6] 周莹.Web2.0时代下,电视主持人与网络主持人的竞争[J]. 声屏世界. 2014(06) [7] 黄艳.聚焦网络节目主持人[J]. 声屏世界. 2014(04) [8] 黄艳.网络节目主持人的特点与分类[J]. 现代视听. 2014(01) [9] 熊芳芳,赵平喜.NJ,主持人家族的新面孔[J]. 新闻知识. 2013(12) [10] 娄可伟.新媒体语境下的播音主持应对[J]. 当代电视. 2013(09)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在最美好的大学时光里,我很庆幸曾经遇见你们,这里有我最和蔼可亲的老师,有活泼可爱的同学,都曾陪我度过最纯真的校园岁月,时过境迁,大学生涯即将结束。

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大学四年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指导老师不仅帮我细心指导论文,同时对我的专业提供了很大帮助,她认真严谨的教学,让我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受益匪浅。指导老师学识渊博、专业优秀、品格高尚,并有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指导老师的认真督促下,我完成了这次论文,虽有不足,但我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指导老师对这篇论文从选题、开题、撰写、修改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老师的认真指导让我在完成论文中更有信心,她的帮助与鼓励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借此机会向老师深表谢意!

同时感谢大学教我专业知识的王硕、任毅等老师,王老师的幽默活跃和任老师认真严谨的教学让我记忆深刻,并学到了很多。

除此之外,我要感谢我的大学同学,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促进我论文的顺利完成。最后感谢母校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陪伴我读完大学四年,并且提供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写作资源。

最感激的是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为我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你们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在即将踏入社会之际,再次向对我提供帮助的所有人表示感谢!

第五篇:浅析家庭女性暴力犯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家庭暴力犯罪已不是男人的代名词,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这种犯罪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暴力犯罪和家庭冷暴力犯罪。家庭女性犯罪多因自身不堪忍受家庭暴力,以暴抗暴;婚姻不幸,由于女性自身对家庭的重视度和依赖性,在劝说无果时,不愿意以离婚结束痛苦;或者,一时气愤,意气做事,犯下罪行,害人害己。一方面,家庭女性自己要提高自身素质,知法懂法,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对于女性家庭暴力,我们应该用客观公正的心态去分析它,用人本主义精神去对待它,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共同为家庭暴力犯罪的减少做出贡献。

关键词:家庭女性暴力犯罪

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稳定首先需要家庭的稳定。而亲情是维系家庭稳定的纽带,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应有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而是相互猜忌、怀疑,甚至发生暴力冲突,上演了一幕幕家庭悲剧, 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大局。

一、家庭女性暴力及犯罪

在现实中,如果提到家庭犯罪,人们头脑中马上会出现男人打女人的镜头,这是千百年来的定势思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在家庭中女性犯罪已不是耸人听闻,有时男人也是受害者,且女性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据全国妇联2002年底统计,家庭暴力90%为男性施暴[1],也就是说家庭暴力犯罪10%为女性施暴。我国《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而家庭女性暴力即为家庭女性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二、家庭女性暴力犯罪的定义及特征

目前, 在我国理论界和法律上都没有家庭女性犯罪的定论,大部分学者认为家庭女性犯罪即家庭女性暴力犯罪,笔者认为家庭女性犯罪是指家庭女性的侵犯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和精神权利,即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暴力犯罪和冷暴力犯罪。家庭女性犯罪的特征:

(1)犯罪主体特定:家庭女性成员。(2)犯罪客体特定:指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精神权利,其他权利。(3)犯罪主观方面:一般为故意犯罪。(4)犯罪客观方面:一般表现为粗暴行为和冷暴力。

三、家庭女性一般意义上的暴力犯罪

(一)家庭女性一般意义暴力犯罪的定义家庭女性暴力犯罪即家庭女性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二)家庭女性一般意义暴力案件的主要表现:

1、夫妻间的暴力。即妻子对丈夫的暴力行为,这种暴力绝大部分为丈夫施,暴在先,妻子以暴抗暴,这类家庭暴力占80%。主要原因:一是夫妻因一方下岗又无其它生活技能的家庭,多数是丈夫掌握经济大权,在外面酗酒、乱淫等情况容易产生家庭矛盾,从而引发家庭暴力;二是由于农民大量迁居在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引发这些人思想上的变化,无论是留守的一方还是外出务工的一方,都容易发生婚外情,导致家庭暴力。一则案例,丈夫长期在外务工,妻子在家与他人通奸,后被其丈夫发现,将妻子打成重伤。三是大男子主义。丈夫好吃懒做,动不动就打老婆。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且

愚昧,妻子不能忍受丈夫的长期暴力行为,且其它救济方法不力的情况下,无奈以暴抗暴。25岁的黄某的丈夫家里很有钱,为此而看不起黄某,动辄对黄某进行殴打,黄某对其丈夫非常怨恨。一天,黄某睡觉时让其丈夫把电视声音开小点,其丈夫说“你管得着吗,去死吧你,”说着,抬手就往黄某脸上打去,在打斗中,黄某想与其成天受气挨打还不如把他打死,便抄起沙发上的一把锤子,向其丈夫头部砸去,直至将其丈夫砸死。在审判实践中,妻子杀丈夫的比率远远大于丈夫杀妻子。

2、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暴力:这类家庭暴力占5%,主要表现为父母关系不和,母亲拿子女做出气筒。如:在某县,一夫妻关系不和,妻子把对丈夫的怨气撒在女儿身上,稍不顺心就对其毒打,17岁的女儿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用老鼠药将其母亲毒死在家中,然后扬长而去。在后来检察官的审讯中,女儿无一点悔意,她认为母亲罪有应得。另外母亲对子女要求过高,子女达不到要求时,对其毒打。前几年轰动一时的案件,就是一个母亲对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因为达不到每次都考班级第一名的要求,就把只有9岁的儿子打死在家中。

3、亲属之间的暴力。这类家庭暴力占8%。主要是兄弟之间、叔伯之间、妯娌之间的家庭暴力。如财产分配问题、赡养老人的问题、屋基占地问题等都容易引发的。女性是家庭生活重要的一员,但由于某些女性自身的性格弱点,极易成为家庭生活中被侵害的对象。长期受压迫的生活地位一旦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就会促使她们冲破道德和法律的束缚,从而引发犯罪。这类犯罪在女性杀人犯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寡居多年的康某与儿子相依为命,日子十分困苦。而小叔子郭某及弟媳李某不仅不出手相助,反而常常无端地对他们任加欺凌。 2002年4月29日,康某发现郭某正在破坏其地里的蒜苗时,往日的积怨便使其怒火中烧,失去自控,和儿子一起用镢头和二尺钩将郭某砸死,之后,康某又带儿子闯入郭某家中将其妻李某活活打死,残忍程度令人发指。[2]

4、婆媳之间的家庭暴力,这类案件占家庭暴力的7%。表现一:婆婆对媳妇的暴力,这种暴力一般是间接性的暴力,在儿子面前说妻子的坏话唆使儿子去打儿媳,或者是婆婆用封建的思想来对待儿媳,稍有不适,便对儿媳指桑骂槐。表现二:儿媳妇对婆婆的暴力:觉得婆婆人老不中用,就采用各种方法来虐待她,如不给饭吃,或者扫地出门,或者拳脚相加等等。

(三)家庭暴力一般意义犯罪的特点

1、犯罪手段残忍,不计后果。女性因在体力和资源上处于相对劣势,她们动手所付出的代价往往大于“报偿”,很少与男人死拼硬打,多数女性用投毒,杀害其憎恨的家庭成员,一心将其杀死。在个别案件中,嫌疑人杀害亲属后抛尸于荒野,令人发指。

2、从嫌疑人与被害人的关系看,发生在夫妻之间和父母子女之间及儿媳与公婆之间的暴力侵害案件居多。丈夫经常对妻子施暴或者丈夫有外遇妻子苦劝无果,父母拿孩子出气,及儿媳暴打虐待公婆。

3、从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案发原因看,嫌疑人多是因家庭生活琐事、感情纠葛而产生矛盾,形成积怨。当冲突爆发时,丧失理智,报复犯罪或激情犯罪。

四、家庭冷暴力犯罪。

冷暴力的危害:目前冷暴力对家庭成员的伤害,在家庭伤害中已排在第一位,被人们称为无形杀手。冷暴力比暴力对人的伤害更严重,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特定事件恐惧症„„冷暴力是还是家庭暴力犯罪的导火索,从而上升为恶性暴力犯罪。法律上无“冷暴力”明确界定据妇联权益工作人员介绍,精神暴力,被喻为“冷暴力”,“冷暴力”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一般指家庭成员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对对方采取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的态度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懒于做一切家务活,是隐性暴力中比较常见和隐蔽的做法。家庭婚姻问题专家指出,这种隐性暴力对双方的伤害比显性暴力更大,甚至会造

成精神隐疾。对感情和精神要求更加细致和更高,因而“冷暴力”造成的精神伤害也更突出,当双方出现矛盾而又找不到其他发家庭“冷暴力”大都出现在知识分子家庭或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通常知识分子发方式时,就采取“冷落”、“挑刺”、“找茬”刺激对方,由于都比较注重“脸面”,多将委屈深埋心里,没有硝烟胜似硝烟,久而久之,在给对方带来巨大精神折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极大伤害,往往是两败俱伤也最容易让家庭成员关系僵化破裂,甚至最终引起家庭暴力

(一)夫妻间的冷暴力:即妻子对丈夫的冷暴力。一般为妻子怀疑丈夫有外遇,浙江晚报报道一新闻,江某的妻子怀疑其有外遇,经常半夜对其审问,不让其睡觉,还让其发毒誓,对其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无奈之下,江某走进了当地妇联投诉。由于女性心细,而丈夫一般大大咧咧总认为丈夫对自己不够好,而又碍于面子不愿意说,心里有气自然对丈夫横眉冷对,于是,家庭冷战就开始了分居,在外人面前夫唱妇随,在家则形同陌路

(二)婆媳间的冷暴力:婆媳间的冷暴力中身兼丈夫和儿子应该也是受害者,婆婆觉的儿媳好吃懒做,只懂享受,对儿子照顾帮助不周,或者怀疑儿媳对儿子不忠,儿媳觉得婆婆,人老嘴碎,爱挑拨是非,对婆婆不管不问严重的还构成遗弃罪;或者婆媳互相之间不说话甚至互相指桑骂槐。

(三)亲属间的冷暴力:大部分因为一些财产继承,赡养老人等纠纷而搞的大家互不说话甚至不在来往。

(四)父母子女间冷暴力:一般表现为成年子女在父母不能答应其择偶对象或其他要求时,与父母怄气或对父母的不管不问。

五、家庭女性暴力犯罪的原因

1、家庭暴力。女性遭受家庭暴力而长期得不到解决,当这种侵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忍无可忍时,便采取伤害或杀人的方式进行反抗。主要原因:一是夫妻因一方下岗又无其它生活技能的家庭,多数是丈夫掌握经济大权,在外面酗酒、乱淫等情况容易产生家庭矛盾,从而引发家庭暴力;二是由于农民大量迁居在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引发这些人思想上的变化,无论是留守的一方还是外出务工的一方,都容易发生婚外情,导致家庭暴力。一则案例,丈夫长期在外务工,妻子在家与他人通奸,后被其丈夫发现,将妻子打成重伤。三是大男子主义。丈夫好吃懒做,动不动就打老婆。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且愚昧,妻子不能忍受丈夫的长期暴力行为,且其它救济方法不力的情况下,无奈以暴抗暴。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刑法学者研究妇女犯罪时提出了“妇女受虐综合症”:即妇女如经常遭受暴力,在一段时间内害怕或麻木不知道反抗,一旦反抗表现将比较极端目前,多数法治发达已将其运用到审判实践中,对于这类妇女酌定减刑。[4]

2、婚姻危机。婚姻关系不稳定,因夫妻一方有外遇或者一方无端猜疑对方,导致情感受挫,婚姻的危机很容易诱发案件。由于女性对感情过于看重,当遇到婚外恋情况时,首先觉得受伤害,然后委曲求全地加以挽回,当得不到相应的回应后,性格偏激的人将爱转化为愤怒和复仇心理,孤注一掷地选择毁灭对方来表达愤恨之情。

3、市场经济对家庭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变革将引起观念的变革,在宏大的社会变革中,旧的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冲击,新的道德观念尚没有确立,引起社会道德失范,道德标准呈多元化态势。这同样反映到家庭中,过去,维系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如今,人们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开始注重个人权利、利益的追求,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则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缺乏关爱、真诚和沟通,缺少平等和谐的气氛,夫妻关系稳定性下降,代际关系中“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现象明显等等,家庭中道德失范,使个人私欲膨胀,一些家庭赖以存在的基础动摇,当家庭出现各种矛盾时,容易产生报复心理,甚至发生暴力冲突,挫伤的不仅是各人的心灵,而且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就可能使家庭问题演化为社会问题。

4、家庭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和经济地位的增长,研究表明,如果女性能像男性那样全心对事业,那么女性会更成功。社会上成功的那些女强人干的并不比男性差。然而“男外女内”的传统社会性别分工和文化观念对女性的角色要求,造成了女性在家庭的主体意识较弱,男女两性家庭权利的总体水平比较,男性高于女性。[5]男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妻子事业太成功,他会觉得自尊受到挑战;一个女人可以不在乎外人的评价,但家人一点的变化都会影响她的情绪,女性自身也更看重自己的家庭价值,并对为家庭成员忽视、看轻更为敏感和懊恼。在家庭中女性容易受伤害,也会轻易产生报复心理。

5、家庭不睦。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成员关系的润滑油,增强家庭成员间的了解,在特殊的日子一家人相互送礼物问候一声,看似平常的小事营造出温馨的气氛,如果因琐事发生矛盾纠纷,长期不能化解,积怨日深,一些家庭女性暴力犯罪者存在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表现为性格上敏感、脆弱,自尊、自信水平较低。情感肤浅而冷酷,以自我为中心,偏激、狭隘、自私,脾气暴躁,对亲人及周围人有泛化的敌意和冲动行为,行为受本能欲望或偶然动机、情感驱使,自控能力差,对挫折的耐受力低下,受到刺激时容易产生攻击性反应,谁使他受到挫折就攻击谁,包括家庭成员,当再次发生冲突时,就会促使她们冲破道德和法律的束缚,陷入犯罪的深渊。

6、几千年“男尊女卑”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受长期存在的“男尊女卑”的封建余毒的影响,男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不平等,女性的受教育状况较差,文化素质低,造成部分女性家庭地位低下,常常处于被侵害的地位。而许多女性受虐待者大多具有恶逆倾向,即先是受害人,后转为加害人。因此,当其出于某种原因渴望改变自身境况而又因种种限制无法改变时,就可能采取极端手段。

7、基层组织对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不力。有些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总以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对待家庭矛盾绕着走,不敢处理或不善于处理,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家庭冷暴力的认识,更是狭隘,很少认为是暴力。

当矛盾日积月累得不到解决,陷入纠纷的当事人在走投无路时往往会走极端,发生刑事案件。

六、减少家庭暴力犯罪的几点措施

家庭关系的稳定直接牵涉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家庭女性暴力犯罪的增多,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们应采取切实措施,让家庭远离暴力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1、加强普法力度,提高法制观念。应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向群众广泛宣传法律。鉴于农村地区是家庭暴力犯罪高发区,许多人尚不了解新《婚姻法》有关反对家庭暴力的条款,施暴者及受害人认为这是家庭内部矛盾,司法机关不会处理。因此要加大对农民的普法力度,大力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要注重普法的实际效果,保证普法的时间,让广大女性心中有法,真正懂得男女平等的意义,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在遭受暴力时 ,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能以暴抗暴,这样不但不能救自己,反而触犯刑律。[6]

2、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及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女性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无端猜测家人,不把自己的火气乱撒,自己受到伤害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并采取相应措施注意保护自己。当你遭受家庭暴力时,头脑一定要保持冷静,要注意保护自己,并尽可能大声呼救,请家人、邻居帮忙。日后你的家人和邻居都可能成为重要的证人。遭受暴力侵害后,必须及时、全面地收集、保存各种证据。包括:身上的伤痕、带血的衣物、被打掉的牙齿、揪掉的头发、撕破的衣服;施暴者的凶器如刀、针、铁棍、木棒、石头等;平时注意保留物证如验

伤记录、警察笔录、被破坏的衣物、对方使用的凶器等。要有离开家庭暴力环境的心理预期。如果你经过自身所有努力,仍然难以摆脱家庭暴力的环境,你就要做好躲避的准备。要备好一个随身包,尽可能把现金、身份证、图章、房契、结婚证书、存折等重要文件和重要电话号码簿放进去,一旦发生暴力的危险情况,可以随时携带离开,以求自保。

3、正确对待家庭成员间冲突对家庭生活的影响,通过恰当方式增加家庭成员的相互了解。如果冲突不涉及家庭关系的基础,那么这种冲突就有它的积极性,它可以促进家庭成员间情感调适,促进家庭改革,使新的行为给家庭成员更安全的价值,有助于家庭的维持和稳定。[7]家庭冲突可以充当发泄敌意的出口,及时宣泄家庭成员间的积怨,而不应该刻意压抑自己的怨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那样后果更严重,如果还想破镜重圆,惟一的办法是及时沟通,越快越好。不要等到裂缝化成大洋,再去精卫填海。

4、制订一部有关反家庭暴力的专门法规及有效的辅助措施 、加大基层组织调解的力度。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建立健全法律规范,还只是第一步,任何法律,都只有通过司法实践才能显示其威力,发挥其效果,需要我们的司法部门、法律工作者和整个社会在实践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当地的街道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妇联、治保组织,要善于作家庭矛盾的调解工作,破除“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告不理”的旧观念,对待问题家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喻教以法,及时化解家庭矛盾,消弭仇恨,控制诱发犯罪的因素,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教育受害人要勇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害后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防止矛盾升级,引发悲剧。

5、社会对女性犯罪的容忍度。用公正的心态和客观的评价分析女性犯罪的社会环境;用人本主义的原则透视女性犯罪的“合理性”,许多家庭女性长期受害,最后忍无可忍而怒起报复,杀人害己;有健康的心态和正面的切入看待家庭女性犯罪,随着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和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增长,女性犯罪也会水涨船高,人性的劣根性同样也会在女性身上显示出来;用平常的心态看待女性犯罪;用人本的视角分析女性犯罪的特点;[8]特别是一些媒体在报道女性犯罪是不要用恶毒的言语,不做细节的炒卖,猎奇的渲染,用客观的公正的心态去报道家庭女性犯罪。

后记-------

家庭女性犯罪,女性固然是施暴者,然而多数情况下女性同时也是受害者,为了家庭的幸福以及社会的稳定,最重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爱护,要经常沟通,增进彼此的亲和力,这样家庭才真正成为我们每个人避风的港湾,祝愿我们的每个家庭都幸福快乐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