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校园暴力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防范校园暴力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文章对高校校园暴力发生的外在、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具体防治高校校园暴力的措施: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青少年教育关爱保护体系,重点做好“问题青年”的教育转化工作,积极引导家长主动承担学生的教育保护责任,营造校园法治建设的氛围。

第一篇:防范校园暴力论文

小学校园暴力及其成因分析

摘要:校园暴力中的对象主要包括在校师生,发生的范围主要在学校周边,且形式多种多样,校园暴力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伤害,还会导致受害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小学校园暴力是十分复杂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造成小学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校园暴力;特征;成因分析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及类型划分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

近几年,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各种报道显著增多。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校园暴力方面的研究,但目前有关校园暴力的概念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定义,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和定义。

美国学者Henry指出校园暴力不仅指身体暴力或性暴力,还包括由于强行控制导致的情绪和心理痛苦,种族、性别和阶层歧视导致的人际关系伤害,以及集权引起的冲突①。这一个概念的界定是结合美国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提出的,着重强调了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

徐久生认为,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简言之,与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均可界定为校园暴力[1]。由上可以看出,该概念界定突出强调对象与在校师生密不可分。

郭广一对校园暴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校园暴力的对象,还强调了校园暴力的空间位置,他认为校园暴力发生的地点主要位于学校附近,涉及的人员主要包括老师、学生和校外人员,这一行为将会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危害学校正常秩序和学生学习生活[2]。

姚建龙在《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这本书中对校园暴力和校园事故进行了区分,他认为校园暴力与校园事故两者都属于威胁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但两者在性质、恶性程度、危害后果、责任认定、处理程序、防治对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3]。在他看来,学校经常把校园暴力“事故化”,以减轻对学校产生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校园暴力概念关注的角度不同,但是校园暴力现象还是有许多共同特征的。本文结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总结了以下几大特征:第一,校园暴力中的对象主要包括在校师生;第二,校园暴力发生的范围主要在学校及周边;第三,校园暴力的形式多样,不仅指身体的直接攻击,还包括言语攻击等;第四,校园暴力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伤害,还会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障碍。

(二)校园暴力的类型划分

校园暴力是一种复杂并且特殊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小学校园暴力。不同的学者对校园暴力类型划分的依据和方式也大不相同。学者苏尚锋将中小学暴力划分为轻微的肢体碰撞、符号化的暴力、应激性对抗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等四种形态[4]。

1.按表现形式划分

一是肢体暴力。肢体暴力通常出现在体形、权利不对等的学生身上,多是以大幅度的身体动作进行的。有一些身材高大的学生长期欺负、殴打弱小者或者年级较低者,比如无缘无故地推搡同学、对同学扇耳光等,有的给受暴同学留下明显的身体伤痕。

二是语言暴力。如果说肢体暴力是通过身体实施的,那么语言暴力则是通过符号化的文字进行的,施暴者通过充满嘲笑、讽刺的语言或者能够泄露他人秘密的文字、图片使他人难堪,从而使得受害者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与精神压力。语言暴力会使个体陷入不利的舆论环境中,心理有可能发生扭曲,从而丧失自我价值感。

三是关系暴力。关系暴力也称冷暴力。从社会关系角度来看,某个个体采用忽冷忽热的方式或者冷落他人的方式淡化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从社会联结的角度来看,采取切断某个个体的社会联结,比如,团体集体孤立某个人。这种暴力通常通过语言暴力进行表达,比如说散布谣言、冷嘲热讽。一些女生小团体中最容易发生关系暴力。

四是性暴力。涉及性与性别的侮辱和侵犯,这种暴力在初高中发生较多,小学较少。在小学中,性格比较柔和的男孩子或者性格比较刚强的女生容易遭受性暴力。

五是网络暴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近几年和中小学生有关的网络暴力渐渐出现,有一些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对其他同学进行谩骂或羞辱,使受欺凌同学的身心受到伤害。这种暴力类型影响面广、速度快、杀伤力大,在初高中学校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在小学,这种暴力类型不是特别多,但随着手机越来越便利和可接触,仍避免不了有个别同学实施网络暴力。

2.按校园暴力主体数量划分

一是群体暴力。这种暴力行为通常表现为一群人对某一个人的暴力或者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暴力。一般而言,群体中有带头施暴者,也有在旁边起哄叫好者。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由于从众心理和附和群体心理,顺应强硬者的权威加入到群体中,大多数承担了冷眼旁观者的角色。

二是个体暴力。这种暴力行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一个个体,多表现为强者对弱者的长期持久的暴力行为。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是十分复杂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因为有个别校园暴力的种类性质不是单一的,所以不同种类之间可能会出现相互交叉的情况。随着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小学老师道德素质、职业修养的不断提高,师生暴力在小学校园发生的频率逐年降低,在此不再赘述。因为本研究主要从小学校园暴力出发,所以主要着眼于发生在同学之间的直接肢体暴力、语言暴力和关系暴力。

二、小学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

造成小学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形成原因是复杂的,是四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一)个人方面

1.就施暴者而言

一是自暴自弃。有许多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因为学习成绩太差和有不良行为,很容易被老师批评(忽视),他们持对学业不报任何希望的态度,有的开始打架、欺负他人等。他们并非为表现自己,只是破罐子破摔。

二是不良模仿。这一点与社会文化是交互作用的,一些小学生模仿网络暴力游戏和影视剧中的某些不良内容,从而获得满足和快感。

三是自我中心主义。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呵护下长大,很多都被宠成家里的“小公主”和“小皇帝”。当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一味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不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理解与关爱。不少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希望别人都听他的。

2.就受暴者而言

一是性格有缺陷。绝大部分小学校园暴力的受暴者性格孤僻,不善于与别人交往,总是独来独往,尤其是那些身体存在缺陷的儿童。这些学生往往在心理上比较自闭,施暴者常常盯上这样的学生,对其进行长期的欺压以获得某种快感。

二是缺乏自救方法。如果学校较少进行相关讲座与普法教育,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保护自我的意识,遇到校园暴力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也不知道该寻求谁的帮助。大多数学生被欺负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也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长此以往,给了施暴者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同时对受暴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二)家庭方面

一是家庭组织结构不良。家庭组织结构不良主要指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组合家庭、孤儿等。近些年来,我国的婚姻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家庭结构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鉴于家长的学历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家长会采取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例如,有的家长对儿童过于严格,有的家庭对儿童过于言听计从,有的父母之间教育思想不一致,有一些家长没有真正的关注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潜移默化地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使他们偏离正确的成长轨迹,进而发生暴力行为。

另外,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因此他们所处的家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处于糟糕的家庭氛围中,父母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孩子,这很容易使他们学到不好的相处方式,进而影响孩子的同伴关系。

三是陪伴孩子时间太少。小学校园里大都是一零后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工作、生活上的压力是很大的,大多数既要抚养孩子,又要赡养老人,不少父母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无法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引导、监督及改正。

(三)学校方面

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点,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研究表明,学校的种种因素,如学习的氛围、老师的素养、学校的周边环境等存在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校园暴力事件。

一是忽视道德教育。多年来,我国一直很重视道德教育,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落实情况参差不齐。综观我国小学的道德教育,有的内容脱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专注于理想性和先进性,表现出对高层次道德的偏爱,道德理论与道德现实脱节[5]。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课和主题班会等。从笔者在一所小学实习的情况来看,思想品德课有时会被其他主要学科所占据,主题班会进行的次数也不是很多。

二是老师教育方式不当。小学生在学校中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老师不是本着平等的思想与孩子相处,而是以一种上下级的关系进行教学和教育,当学生犯了错时,老师就大声呵斥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就会使学生将这种方式应用到他所能用的其他领域,比如对弱小同学施暴等。

三是同伴的感染。在学校中,小学生会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所以同伴之间的感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其同类或同伴的影响。如果人们发现某种行为已经成为其同类中的一种流行行为,他们往往也就会跟着做,心理学家称之为“同伴影响力”。在小学中,如果一个小学生在同伴中具有某种威信,恰巧他又有暴力倾向,那么他很有可能影响他周围的人。有一些学生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同,盲目地跟从别人做一些攻击行为。

四是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代社会的小学生心理年龄是早熟的,他们的心灵也变得越来越敏感。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烙印。尤其是由于校园暴力具有隐蔽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对受害者没有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会对其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四)社会方面

一是大众传媒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电子产品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小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信息的轰炸。他们只要拥有一部有网络的手机,轻轻一刷,就可以得到各种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如果媒体对暴力事件进行详细报道,极有可能对小学生产生不当模仿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一些男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以致于他们分不清虚拟与现实而做出出格的事情。

二是快娱乐的快速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对应的流行文化,当下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快娱乐,所谓快娱乐指的是伴随着当代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而随之出现的满足人们休息间隙的短时间的娱乐活动。例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的各种短视频APP,不仅消耗了成人的碎片化时间,更令小学生乐此不疲。一些视频中有暴力行为,有的小学生受其荼毒也学着拍暴力视频求赞求关注。小学生认知发展能力较低,是非分辨能力较弱,这些不良的文化价值观输出很可能会导致儿童的价值观和行为发生偏差。

三是防范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在2016年“两会”期间,向全国政协提出与校园暴力相关内容的提案。他认为,目前校园暴力事件发生频率逐步升高,可能是因为在法律法规方面的不完善,因为现行法律并没有对校园暴力行为采取具体规定措施。由于缺少法律的制约,从而导致校园暴力施暴者的肆意妄为。

四是缺乏对特殊群体的关注。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比如留守儿童和身心障碍儿童(身体残疾或者有心理疾病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大城市打拼,他们把孩子留在家乡上学,因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正处于成长发育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但是他们的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有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成为暴力实施者,有的孩子则因身体弱小成为受欺负者,还有一部分有身心障碍的儿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会因身体或心理的缺陷被其他同学歧视,进而成为可怜又无辜的受害者。

注释:

①HENRY.S.What is School Violence?An Nlegrated Pefinition.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67.

参考文献:

[1] 许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5.

[2] 郭广一.中学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及其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27).

[3] 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4] 苏尚锋.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特征及其规训[J].中国教育学刊,2013(3).

[5] 张蒙蒙.中国社会道德现状浅析及其重构[J].学理论,2011(33).

作者簡介:王辉(1997—),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单位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工作记忆。

(责任编辑:王宝林)

作者:王辉

第二篇:防治校园暴力净化高校校园环境的研究

摘 要: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文章对高校校园暴力发生的外在、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具体防治高校校园暴力的措施: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青少年教育关爱保护体系,重点做好“问题青年”的教育转化工作,积极引导家长主动承担学生的教育保护责任,营造校园法治建设的氛围。

关键词:高校;校园暴力;校园环境;防治措施;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

近年来,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偶有发生,这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今,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关注,值得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和深度思考。为什么会发生高校校园暴力事件?这些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大学生为什么会以身试法?要想有效改善和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教育者必须探索和分析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寻求具体防治措施,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高校校园暴力发生的外在原因

1.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社会思潮也呈现多样化,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侵蚀,所以,社会环境的优化既迫切又至关重要。从社会经济环境分析可见,人们渴望财富,追求财富,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获取财富应坚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极少数人好吃懒做、好逸惡劳、不思进取,为了达到挥霍、享受的目的,投机取巧,甚至通过不合法途径攫取金钱和利益,更有甚者直接实施抢劫获取他人财产。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可见,部分网络游戏及影视作品中的一些涉及黄、赌、暴力内容冲击着学生的感官。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认为,“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如果媒体体现的是一些不良的价值观,那么这些不良价值观会使大学生感受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进而会使部分心理素质不强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暴力,进而引发高校校园暴力行为。

2.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到位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恩格斯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活动规律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进行了研究,认为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可见,支配人们行为的动机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眼光来对待和判断当前各种社会现象,坚持我党正确的思想观点、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树牢“四种意识”,坚持“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于心。而信仰缺失是大学生实施校园暴力行为背后的主要因素。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马克思主义,但现实中还有个别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不清、价值取向出现偏离等问题。这种现象和问题不容小视,更不能忽视,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教育引导。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重当前轻长远、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观。在经过“十年寒窗”、不懈努力学习考到高等学府后,部分大学生缺乏对政治信仰、道德理想的追求,更看重的是自己未来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这种信仰选择的功利化趋势会让其片面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存在个人主义思想,重自我利益,轻国家、集体及社会利益,缺乏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若在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下过分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会迷失方向、封闭自我,严重者会偏激固执、我行我素,甚至选择比较偏激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心理平衡。面对信息发达、文化多元、经济繁荣的现代生活,有的大学生在追求享乐、追逐刺激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对原有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甚至发展到信仰缺失的状态。这种心理和精神状态一旦时间久了,就容易引发高校校园暴力事件。

3. 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课堂,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品德气质都受家庭影响。心理学专家张春兴教授认为,“如将青少年问题视为一种病态现象,其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调查发现,很多人认为家庭教育进入误区是导致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社会的小单元,不同的家庭状况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方式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关系着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并会对孩子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产生重要影响。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还有的父母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期望,所以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再加上有的孩子自主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极易产生任性、依赖、懒惰、骄横等不良心理。

二、高校校园暴力发生的内在原因

1. 生理因素

大学生处于青春成长期,正是情感活跃易失衡的时期。其一,大学生由于生殖系统已完全发育成熟,对异性有着强烈的渴望,却因为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遇到感情纠葛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可能陷入感情旋涡无法自拔,更极端者会产生打架、自残等暴力行为。其二,大学生正处于人体机能旺盛时期,对待外界的事和物比较敏感,可能会很快地引起情绪反应。有的大学生自尊心过强,甚至产生自负与自卑的矛盾心理,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分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位置和印象,因此,对于他人的闲言碎语很在意、很计较。有的大学生甚至对此想不通,容易造成内心的抑郁,一旦受到意外刺激,就容易产生伤人伤己的过激行为。

2. 心理因素

通常,大学生在思想上有追求向上、实现理想信念的强烈要求,对于事物、事件的认识能力很强。但有的大学生给自己理想信念定位时缺乏现实基础,过分沉迷于所谓的“理想”时就会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一旦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导致认知偏差,这容易为暴力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如果大学生遇到心理挫折,且没有找到合适的发泄渠道,没有及时排泄,负面情绪就会日积月累,从而产生自卑、失落、抑郁的心理。加之,如今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且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期望过高,容易产生就业压力,久而久之,一些意志不坚定、韧性不强的大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心理障碍。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排泄、释放,就容易发生高校校园暴力事件。

三、防治高校校园暴力发生的对策

1. 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青少年教育关爱保护体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群体教育管理,事关家庭幸福安宁、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青少年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帮教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管齐下、统筹资源,形成部门有效聯动、群团发挥优势、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打牢校园安全工作基础,努力提升校园及周边治安联防能力和水平,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感,坚决防止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要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着力推动校园安全工作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全方位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2. 重点做好“问题青年”的教育转化工作

“问题青年”群体是违法的高发群体,是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也是校园暴力的主要群体,因此,要注重“问题青年”的养成教育,营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平等、和睦、宽松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传授人类文明的主阵地。司法机关、共青团、妇联、关工委要拓宽工作范围,创新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延伸服务触角,积极组织开展符合当代青年学生思想和心理特征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教育、服务、管理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力。要针对“问题青年”的个体差异,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教育,帮助他们疏导情感、缓解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 积极引导家长主动承担学生的教育保护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引路人。家庭教育的优劣,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家家户户的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仍存在部分家庭对教育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对孩子缺乏关爱等问题,对孩子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要求过高等,使孩子得不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社会和学校要重视对家长的引导教育,可利用公益讲座等方式指导家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管教孩子,改善亲子关系,构建和谐家庭,从源头上预防校园暴力。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让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提升家长的能力和素质。

4. 营造校园法治建设的氛围

学校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培育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推进全面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重在预防,关键是联动,社会力量要不定期主动进校园,讲解案例,剖析违法案例,警示大学生关注校园暴力问题,让大学生远离暴力,健康成长。要建立“家庭教育为基点,学校教育为中心,社会教育为依托”的立体化法治教育网络。学校要在校报、宣传橱窗、板报、LED电子屏等宣传阵地开辟普法宣传栏目,建立普法长廊、普法广场等,采用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四、结束语

总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青少年教育关爱保护体系,重点做好“问题青年”的教育转化工作,积极引导家长主动承担学生的教育保护责任,营造校园法治建设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王鹰,创建安全的学校——中小学校安全及其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武玉红.高校校园暴力犯罪诱因解析及防范[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

[4]刘士合.校园暴力现象的成因和对策[J].法制与经济,2008(08).

作者:郭三龙

第三篇: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研究

[摘要]通过对昆明五所高校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男生实施语言暴力的次数、恶劣程度明显高于女生;理工科学生的语言暴力多于文科学生;脾气差的学生、品质不好的学生、话多的学生位居最容易遭受语言暴力的前三位。而教师语言暴力相对较少,情侣间语言暴力较为隐蔽。本文在客观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可操作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文化语言暴力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人际交往和社会沟通的重要工具,承载着人类的文明知识,传达着人类的情感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言谈是否文雅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志,民间也存在着大量规范约束,用以谴责不文明的用语,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学生作为国家精心培养的社会栋梁之才,其语言的文明不仅关系到自身人格的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风纪风貌,更重要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文明,引领着一个社会的风气,并最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大学生语言的和谐文明格外值得我们关注。

一、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现状

何为语言暴力?2006年《南国都市报》将语言暴力比较具体地描述为“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然而,不文明的语言一定是语言暴力吗?语言暴力的构成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采用了口头或书面的语言形式;存在语言暴力的施体和受体;无论语言施体有意或无意实施语言暴力,只要其语言形式破坏了受体的正常逻辑,使受体感觉痛苦就构成语言暴力,反之则不构成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是暴力在语言中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不文明的语言。“暴力显现在语言中,就是用语言霸权的形式剥夺他人的平等交流的权利……从而对他人的思想或者心理上产生某种程度的伤害”。所以,语言暴力是使人精神上或心理上感受痛苦、伤害、反感或不舒服的行为,不文明的语言因语气、语调、场合的不同,表达效果也有所不同,如久别好友重逢,相互叫嚷寒暄:“妈的!这么长时间你跑哪去了!”这时的脏话通常已经异化为口头禅或交际用语,而不能被看作是语言暴力,因为其非但不令人反感,而且增进朋友感情,可谓是一种“社交融合剂”。另外,文明的语言有时却构成语言暴力,如有些女生喜欢“八卦”,编排他人,造谣生事,间接使他人名誉等受损,用文明语言行使不文明行为,类似于俗语所指的“骂人不带脏字”。总之,语言暴力是使人精神上或心理上感受到痛苦、伤害、反感或不舒服的不文明行为。而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是大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采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谩骂、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行为,致使他人精神上或心理上感受痛苦、伤害、反感或不舒服等,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伤害和暴力行为,通常发生在大学校园或校园附近场域,包括学校的宿舍、食堂、教室、操场、学校附近的网吧、歌厅、餐厅、台球厅、医院、商店等物理场域,以及囊括其中的制度、文化结构、人与物等相互之间多元存在的复杂关系网络。

2011年6月~7月,针对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调查在昆明市的五所高校展开,即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根据各院校网站上的信息,截止2011年6月,各院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共计13.3万人,其中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各约2.5万人,云南民族大学约1.9万人,云南财经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各约3.2万人。由于总体规模较大,为了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在经费、人力、物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在各大学分别随机抽取40名男生和40名女生进行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66份,有效回收率91.5%。这也是本研究的一项不足,即受样本量的局限,研究结果可能对被调查的这366名学生更具有代表性,而是否能够代表昆明高校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总体情况,还有待今后研究给予检验。从调查对象的性别与民族分布来看,在有效作答的366名大学生中,其中男生181人,占49.45%,女生185人,占50.55%;汉族学生271人,占74.04%,少数民族学生95人,占25.96%。从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与科类分布来看,在本次调查中,团员有233人,党员有115人,群众有18人;理工科学生112人,占30.60%,文科学生254人,占69.40%。经过实地调查访谈与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从大学生语言暴力的发生情况、影响、成因及应对四个方面对昆明市五所高校的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情况概括如下:

首先,学生遭受语言暴力的情况。调查设计了多选题“您认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来源于何处”、“在最近半年内,您有自己经历过或看到、听到别人遭受过哪些语言暴力”、“您认为哪类学生最容易遭受校园语言暴力”,单选题“在最近半年,您是否自己参与过或看到、听到过校园语言暴力”,共4个问题来考察学生遭受语言暴力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最近半年内,有227人即超过六成的学生,曾作为校园语言暴力的实施者、受害者、旁观者或旁听者接触过语言暴力,5.74%的学生充当了校园语言暴力的实施者,14.48%的学生遭受过校园语言暴力,41.80%的学生曾看到或听到他人间的校园语言暴力。在语言暴力的使用上,男生实施语言暴力的次数、恶劣及粗俗程度要明显高于女生;理工科类学生要多于文科类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7.14%和5.12%,理工科类与文科类学生曾作为校园语言暴力的实施者、受害者、旁观者或旁听者接触过语言暴力的比例分别有64.29%和61.02%。其中,在“您认为哪类学生最容易遭受校园语言暴力”一题中,位于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脾气差的学生、品质不好的学生、话多的学生。(见表1)

其次,学生遭受语言暴力的种类。在最近半年,学生遭受过或看到、听到别人遭受过多种校园语言暴力,如直接的语言攻击、对骂,背地里侮辱、诽谤、造谣生事,不带脏字、拐弯抹角、指桑骂槐地讥讽人,说话语调、语音不对,故意冷落人,课桌、墙壁、厕所等校园公共设施上的不文明用语,大学生论坛、博客等网络上的语言暴力,非故意伤害的暴力语言等。若从校园语言暴力的主要来源途径来看,针对问题“在最近半年内,您有自己经历过或看到、听到别人遭受过哪些语言暴力”,位于前三位的选项分别为同学之间的校园语言暴力,墙壁、课桌、厕所等校园公共设施上的语言暴力和大学生论坛、博客等网络上的语言暴力,所占比例分别为31.69%、27.60%、22.95%,而选择社会人员与学生之间的语言暴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暴力、情侣之间的语言暴力及其他各项所选比例甚小,其中情侣间语言暴力比较隐蔽。

再次,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影响。调查设计了多选题“您认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有哪些不良影响”,单选题“您认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现象严重吗”、“您认为校园语言暴力给受到语言暴力的学生带来伤害的程度”、“您认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会给学校带来怎样的影响”、“您认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共5个问题,来考察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影响。调查中,昆明五所高校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校园语言暴力现象十分严重或比较严重,其中回答十分严重的占4.92%,回答比较严重的占59.56%,回答不严重的占33.33%,回答一点都不严重的占2.19%。可见学生们已经意识到它的存在,语言暴力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不容忽视。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给学生、学校、社会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影响学生学习、有损大学生形象、不利于文明语言的建构、不利于良好的学校风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等。调查中,80。6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对学生的伤害很大的占11.48%,较大的占42.90%,一般大的占26.23%,而小、比较小、很小的仅占19.39%。校园语言暴力给学校带来影响很坏的占21.86%,比较坏的占56.56%,不太坏的占17.49%,没影响的占4.10%。校园语言暴力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很坏的占21.58%,比较坏的占53.83%,不太坏的占17.76%,没影响的占6.83%。

最后,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应对。调查问卷设计了多选题“您认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开放性问题“您认为大学生使用校园语言暴力主要是出于哪些原因”和“为了预防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您认为学生自身、老师、家长、学校、社会应该做点什么或采取哪些措施”三个问题,来探讨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必要性及应对情况。结果显示,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归纳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及大众传媒对学生的影响,学校疏于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良家庭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有待提高、心理不健康等。76。23%的学生认为对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现象十分有必要进行控制,18.0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而只有5.7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控制。同时,对于解决对策,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在遭遇校园语言暴力时,大部分学生能够相对冷静地处理问题,应对方式多以了解事实后理性反击为主,少部分学生行为有失理智,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甚至采取斗殴、报复等暴力行为,将问题升级、严重化,尤其在遭受社会人员和虚拟网络上的语言暴力时,学生更容易采用语言暴力等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还有些同学在受到侮辱和伤害以后,会采取忍气吞声和息事宁人的方式,将消极情绪、委屈、苦闷与伤害等积压下来,长此以往会给身心造成很大伤害。

二、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

脏话、丑话、讽刺性用语等带有明显辱骂、嘲笑、打击他人的意味,使听者产生受伤、恶心的感觉,以及讨厌、抵制的情绪。语言暴力是一种典型的语言亚文化乃至反文化现象,处于正规语言系统的边缘,不为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德所欢迎。但为什么有些大学生仍使用语言暴力呢?

(一)社会不良之风与虚拟网络环境的影响

正如社会解组理论所言,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旧的行为规范和制度受到质疑,新的规范和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个体会产生无所适从之感,社会控制能力削弱,无序状态随之加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速度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传统道德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对多元价值观的规范作用有所下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抬头,社会成员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大学校园并非悬置在社会之外的“象牙塔”,社会上诸如权钱交易之类的不良现象侵蚀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其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公益心与责任感,不但不把给他人起绰号、公开他人的隐私、讽刺挖苦他人或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等视为不道德的暴力行为,反而通过对他人实施语言暴力来取乐,语言暴力成为他们寻求刺激、宣泄压力、摆脱厌倦感、打发精神空虚等的方式。同时,我国文化市场充斥着大量暴力、凶杀、淫秽、粗俗以及其他有损个人身心健康的信息,文化垃圾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广播媒体中大有可见,又通过后者的影响广泛传播,其呈现出来的暴力情节,往往维持了学生对语言暴力的一些错误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存在。虽然我国有关法律明文禁止不良文化的传播,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效果并不明显,不良文化时刻影响着大学生,成为他们实施语言暴力的范本或诱因。

另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4亿,互联网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现实世界的内容进一步抽离,虚拟空间布满了五花八门的诱惑、无奈与病态。网络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色情、凶杀等暴力内容铺天盖地,攻击、谩骂等语言暴力肆无忌惮。2010年的《青少年蓝皮书》表明,被调查学生中在网络聊天时接触过语言暴力的占31.4%,实施过语言暴力的占49%,50%以上的学生聊天和玩游戏时遭遇过不良内容或行为的侵犯。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的主体人群,面对各种问题与困难,当心中积郁的压力、委屈与不满无处宣泄时,常常会通过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等渲泄情绪、消磨时间,部分学生沉醉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与家人、同学思想交流越来越少,性格也越来越冷漠孤僻,甚至脾气暴躁,当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极易采取过激行为,导致校园语言暴力,甚至更严重的暴力行为的发生。同时,目前,很多学校周围还开设着酒吧、歌舞厅、台球厅、电子游戏厅等,一些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内心空虚,迷恋于电子游戏,纵情于歌舞,靠酒精来麻痹自己,导致学业荒废,情绪不稳、盲目跟风,极易出现语言暴力等过激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校教育管理缺失

学校是孕育知识与文化的象牙塔,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主要场所。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国内一些大学过分强调专业教学与科研,法治、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作为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对于违反社会公德的亚文化、反文化,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坚决地摈除或净化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到以人为本,职业道德滑坡,对学生没有耐心和责任心,动辄采取责令、歧视、挖苦、贬损的态度,给学生贴上“问题学生”、“不良青少年”的标签,使处于话语权低位的学生丧失话语权,造成部分学生丧失信心,暴力情绪得到激发,在感觉自尊心受到强烈伤害后,以更为严重的偏差甚至暴力行为,做出适应、防卫和反击。调查中,个别授课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化,通过语调的变化、土话或变向的挖苦某位同学来吸引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而根本不去考虑这些暴力用语会不会被学生效仿、传播与使用,更不会考虑被挖苦学生的感受,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教会了学生使用语言暴力,并在无意识中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三)父母管教方式不当与家庭结构存在缺陷

校园语言暴力的发生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经过建模过程习得的,个人在观察他人时学会攻击反应。家庭人际关系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与态度对子女暴力倾向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影响。处于溺爱型、放任型、失和型以及单亲家庭的大学生较之正常家庭的子女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其家庭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形式上或实质上破碎、不和谐、经济水平低、暴力冲突不断、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父母染有恶习或者犯罪行为∞。家庭结构不完善,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使子女感觉不到家庭温暖,在得不到关爱的同时也不关心他人,自卑、焦虑、性格敏感、脾气暴躁,容易产生压抑、紧张、恐惧和攻击性心理,既可能遭受他人的语言暴力,也具有一定的语言攻击性。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对子女的语言暴力没有及时制止,甚至听而不闻,会使子女错将语言暴力养成习惯。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攻击、暴力行为,会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模仿家庭成员的行为,为语言暴力埋下隐患。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子女考入大学后,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过多依赖学校教育,而且只重视子女的智力发展,对于子女思想变化和精神需求较少留意,教育方式也延续传统的家长制作风,缺少民主和谐的沟通方式。调查发现,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父母文化素质较低.受不良风气影响,经常参与赌博酗酒.不但对子女的情况不闻不问,而且经常酒后动粗,使子女感受不到亲人的关爱,即使在学校发生不愉快的事也不愿和父母倾诉,常通过语言暴力等方式来发泄内心的压抑;有些学生考试作弊受到学校处罚或同居意外怀孕,父母不是对他们进行教育,而是又打义骂,使学生更加自暴自弃,产生攻击心理和行为;还有一些学生父母长期不合、争吵不断、家暴时有发生,子女虽在学校却总是感到担心、紧张、不安,唯恐父母离异,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在学校中一旦和同学发生矛盾便很容易发生过激语言或行为。

(四)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道德法制观念有待内化

大学生在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桥”的淘汰式严格筛选之后,主要精力仍局限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对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人生极为脆弱的时期。一方面,生理成熟使得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了对爱情、性、自我实现与肯定等的需要。然而,现实社会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失业保障匮乏下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的同时,老师、家长又不给予理解支持,反而归咎于学生自身不够努力,学习、升学、工作、竞争压力的沉重,一些同学开始抱怨社会、嫉妒同学,对未来丧失信心,存在心理健康隐患,为标新立异、彰显个性而将一些不文明用语挂在嘴边。同时,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的迷茫、无所事事、精力过剩,使他们容易心烦气躁,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或他人言语攻击时,容易冲动,认为不反击会显示自己很软弱,在同学中很没面子,所以采取“以暴制暴、以怨报怨”的方式,反唇相讥,在充当语言暴力受害者的同时,又演变为语言暴力的实施者,使语言暴力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淖。另一方面,心理发育不成熟又使他们在人际关系、生活琐事、学习与爱情等方面表现得不是很游刃有余,对新鲜事物判断能力不够,存在一些认知偏差,容易心理不平衡、叛逆、嫉妒、爱出风头、看不起别人等。如大学生对话语的理解不尽相同,在个体性格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一些学生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态度偏激,过于敏感、小气,甚至只是出于搞笑、好玩、标新立异等目的就使用语言暴力,虽无大害,却严重违反了中华民族谦虚、谨慎、温和、宽容、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通过谈恋爱来消磨时间,弥补心灵空虚,当双方感情、性格不合时就大爆粗口,伤害对方。一些大学生认知能力不强,道德观念薄弱,主体意识淡薄,在朋辈群体的不良影响下,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觉得语言暴力无所谓,甚至刻意去模仿,将不良偏差行为当作一种时尚,自认为在话语中带上语言暴力很酷,逐渐养成使用语言暴力的习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文化与生活习惯的不同使得他们常自我封闭起来,敏感、焦虑、不自信,总觉得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以致脾气语言变得粗鲁暴躁。总之,当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困难,受到孤立。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在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遭遇挫折的时候,容易一蹶不振、萎靡消沉,在消极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排解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引发语言暴力行为,用以发泄内心的压抑与不满。

三、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的防治

(一)动员多方力量齐抓共管

政府作为国家力量的集中代表,掌握着组织动员社会资源的权威力量,通过政府的影响,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提倡良风益俗,净化社会环境,同时结合社会控制与道德约束的力量,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各类偏差、越轨及犯罪问题。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偏差行为,同样应从政府层面考虑应对措施。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在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同时,必须确保两性平等的话语权,维护女性权利,减少对女性的歧视,在语言规划上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其次,国家应尽快制定家庭教育法,明确家庭教育的责任、原则、内容和方法,把家庭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并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以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再次,大学生语言暴力也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暴力,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校园暴力法,明文规定预防校园语言暴力的条款,明确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各方的责任,进一步落实《民法》、《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维护学生人格权、名誉权等的有关规定,确保大学生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最后,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制止网络语言暴力,强行关闭一些淫秽、色情、暴力网站,对不文明的网络用语进行屏蔽,严格限制网民制造、使用并传播网络暴力语言,确保网络的用语文明。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教育、公安、司法、工商、文化、建设等部门应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加大力度清理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对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对向学生出售黄色、暴力书刊、暴力影像资料的商贩进行严厉查处。国家有关部门应对媒体的价值导向进行监督,严禁渲染社会不良之风,并通过制作公益广告等,利用媒体进行文明语言使用的宣传,以社会公德约束人的行为,对不文明用语、语言暴力予以纠正,并施以舆论压力,充分管理好并发挥好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加强社会文明风气建设。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余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无不将谈吐文雅、举止文明作为对个人修养的最基本要求,并以社会舆论、道德谴责等方式对言谈粗鲁之人予以惩罚。如云南少数民族德昂族,以一串野果穿织而成的项链,褒奖言谈举止和思想品德出众之人;而口吐脏话、假话、丑话之人,头上将被插上一根荆棘,直至被罚种竹,并由全寨群众给予当面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我们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语言美作为“五讲四美”活动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即在全社会展开。语言文明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认为,传统是不断被现实发明出来的,并随着现实的需要而不断改变。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净化整个社会的语言环境。对少数民族学生,我们要充分尊重其民族习惯、民族心理和民族信仰,消除民族偏见和民族歧视,通过举办一些有关民族风情展示的活动,增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创和谐发展的友好关系。同时,我们要发挥社会、学校、同辈群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校园语言暴力的预防与控制,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紧镶嵌在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长河之中。

(二)整合学校各类资源

学校是孕育知识与文化的圣地,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学校要加强法律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其法律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爱情观,从而在根本上杜绝校园语言暴力。首先,学校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设法律基础知识等课程,定期邀请专家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同时,明确相关管理制度和处罚条例,用行为守则、校规校纪、班级班规等规范学生的行为,利用培训讲座、校园海报、校园广播等宣传法律知识与学校纪律,对违反学校规定、肆意使用语言暴力、对教师同学出言不逊、在校园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等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乃至纪律处分;对品德美、语言美、行为美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其次,学校应开设有关人际交往、职业规划、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课程,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礼仪培训,提高就业指导与信息服务,组织学生深入社会锻炼实习,让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学会待人处事之道,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对学习充满热爱,对未来满怀希望,不断完善自我,摆脱迷茫与焦虑。最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在每个学院或系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让学生有地方倾诉心中的委屈与苦闷、宣泄心中的不满和怨愤。教师不仅需要教书,还需要育人。要对所有任课教师加强心理学知识培训和心理技能训练,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正常的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掌握真诚而有效的沟通技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避免使用语言暴力。

同时,和谐、文明、积极、健康、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本身即是对校园语言暴力的最好屏障。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硬件设施和物质环境的建设,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巡逻工作,禁止校外不良人员出入校园,对学校的失窃案件、暴力行为立案、查处并予以解决,为学生营造安定祥和的校园环境;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学校管理制度,重点是健全与学生直接接触的班主任、辅导员管理、监督、评价和投诉机制,严肃处理大学生打架斗殴、夜不归寝、嗜酒成性等不良行为,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健康成长,满足学生获得安全感的需要;严厉禁止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表不恰当言论,对课桌、墙壁、厕所等公共设施上的文字及时清理,并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对肆意在校园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制造垃圾文化的学生给予警告和处罚。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宽松、乐观、健康、高尚的校园精神风貌。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橱窗等展现学生的风采,宣扬宽容、礼让、勤俭、奋斗等主题思想;通过班集体活动、迎新晚会、送旧晚会、大学生运动会、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学术研讨会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充实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老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在积极、文明、健康的环境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校园语言暴力会随之减少。

(三)发挥家庭积极作用

学生进入大学后,与家人的接触、沟通相对变少,但是家庭的整体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大学生从小养成的习惯等却仍然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防治校园语言暴力是一项持久战,需要父母从家庭教育的源头做起,强化家庭教育功能,以身作则,以嘉言懿行作示范,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言行习惯,防微杜渐,避免语言暴力放任自流,将语言暴力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要教导子女正确处理问题,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和社会责任感。调查中一些学生在学校里与同学发生矛盾,会打电话向父母诉苦,此时,父母正确的引导对学生日后处理同类问题起到关键作用。如果父母采取“你傻啊,别人骂你,你不会骂他啊?!怂恿说:就会大大增加学生日后诉诸语言暴力解决问题的几率;如果父母问明原因,帮助子女正确地分析和面对问题,并对子女给予劝慰,抚平其伤痛与气愤,教导子女与人为善,那么就会大幅减少其日后使用语言暴力的冲动。

优化子女成长环境。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要有效防治校园语言暴力,离不开健全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分居、离异、再婚、死亡或家庭内部冲突暴力不断,对子女缺乏关爱、照顾或过度溺爱都会助长学生语言暴力的使用。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主动调整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调节好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重视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使子女在父母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努力工作的实践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在亲子沟通中应遵循尊重、理解、宽容、信任、激励的原则,善于用“良言”去挖掘子女的闪光点,捕捉子女的进取心。当子女达不到要求时,也不要急躁恼火,要以平常心、慈母情去对待子女,切不可处处指责,事事挑剔,更不能时时咒骂。总之,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养成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内心光明磊落,没有不良情绪的积累,自然能避免使用语言暴力。

(四)学生强化自我管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发生语言暴力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看解决语言暴力的态度与方法。调查中,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语言暴力对他人的伤害与对自身形象的损害,然而,发现问题是一回事,愿不愿意、能不能、采取什么方式解决则是另一回事。正所谓“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大学生要培养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善意的批评和意见,要端正态度,严以律己,正视自身不足,积极征求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及时弥补缺陷,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对于他人的失误或过错,要避免意气用事,不要得理不饶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做到心平气和、心胸开阔,多一点忍耐,少一点心浮气躁。要加强防范意识,同学问相互监督,恪守原则,一旦遭受到语言暴力侵害,要有明确的法律意识,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冷静,理智地处理问题,或征求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意见,或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以免使问题复杂化、严重化、恶性化。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要树立形象感,自觉维护“大学生”群体的形象,不断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心理承受力与耐挫力,自觉抵制语言暴力等不良影响。特别是女同学要摆脱“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对身心的伤害降到最小程度;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多读些健康有益的图书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实、完善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坚定信念,知荣辱,明事理,与人为善,尊师重教,用优雅的行为举止、渊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美化自己,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不要盲目跟风,变向地使用语言暴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多关心和爱护身边的家人、老师、朋友和同学,养成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团结友好的品格和习惯,以正确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不与行为不良的学生为伍。

总之,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不仅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折射出教师职业伦理道德、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匮乏与缺失,反映出当今一些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相对于中小学生的语言暴力,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淀等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规范的、科学的、纯洁的语言文字不仅是维系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纽带,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对自己民族价值观念的操守,更体现了我们对国家发自内心的深沉热爱。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对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对大学生语言暴力的研究,有利于维护大学生自身合法权益,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大学生自身文化素养,进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杨金东

上一篇:钢筋混泥土论文范文下一篇:模式识别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