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一中著名教师

2024-04-23

甘谷一中著名教师(精选6篇)

篇1:甘谷一中著名教师

甘谷一中体育教师外地观摩学习心得

2009年11月2日-----11月5日

在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和训练高度重视的前提下,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由体育组5位教师组成观摩学习团去兰州三十三中、兰州六中、省体校、临洮一中学习,以下是观摩学习的心得:

11月2日我们来到兰州三十三中。三十三中是甘肃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兰州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是全省有名的体育强校。有体育特级教师一人,高级教师四人,中级教师一人。学校有300米6道田径全塑胶操场一块,中间套一块足球场、两个羽毛球场,一个沙坑一个投掷场地,田径场外边是四块塑胶钢化玻璃篮球场、一个排球场和十个乒乓球案,器材设备齐全,上球类课时保证两人能有一球。体育课比较规范、整齐,目的明确,教师上课认真负责,非常敬业,一丝不苟,讲练结合科学合理,教学目标和体育兴趣相结合,比如说:高一级开设篮球、排球课,高二级开设足球、排球课,高三级开设篮球、足球课,以三大球为主,别的项目作为辅项练习。在体育课的教学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的地方:(1)体育课的规范化和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2)体育课教学目的的明确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体育课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4)体育教学的系统性方面。体育训练方面:早上适当减少训练时间和训练量,保证文化课的学习,达到文化课学习和训练成绩的双突破。我们采取的是分级训练,责任到人早期专业化训练,是比较科学的。和三十三中的差距在于学生的选材上。我们的学生是从高一开始训练,训练周期短。我们应该建立初中培养基地,为选高素质的学生打好基础。

11月3号我们来到位于西固区的兰州市六中,六中是甘肃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国家高水平中学生训练基地,是以体育为龙头的完全中学。学校有室内全塑胶200米跑道一个,300米全塑胶田径场一个,体育设施齐全,体育氛围非常好。学校各级体育生400多人,09年体育高考本科录取48人,每年向省内外各大高校输送高水平运动数人。但体育教学方面不及兰州三十三中。体育训练及管理很规范也很民主,教师采用竞争上岗,对学生纪律严明,训练方法先进,早期专项化明显。在体育训练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有:(1)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2)科学严格管理学生。(3)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多参加技能培训。

11月4日我们来到田径之乡的临洮,临洮是国家和省高原训练基地。临洮一中有能容纳3000多人的篮球馆一个,400米炉渣田径场一个,体育基础设施比较扎实。有各级各类训练学生160人,教练员6人,教练员的经验非常丰富,水平也很高。各级学生分专项训练,早期专项化。学生训练认真自觉,以吃苦耐劳著称。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学生的吃苦、奋力拼搏的精神和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在此深感责任的重大!在我们以后的训练上更加努力,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11月5号我们应甘肃省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的邀请,观摩了省体校的篮球、排球、田径、武术训练。省体校的训练方向和我们有所不同,他们以运动竞赛为主,方向是特招。学生训练时间长,基础扎

实,训练内容较多。但在文化课方面比较薄弱,因为学生的多半时间在训练,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不过由于学生就业的问题,他们现在也开始参加体育高考,09年高考录取人数达30人。教练员认真负责,训练水平高。老前辈们的敬业精神令我们深受教育,在爱岗敬业上向他们学习,训练的方法上向他们请教。我们要学习他们先进的训练水平,从训练水平到敬业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方向,也是我们完善自我的目标。

通过学习,我们收获了平日里难以得到的经验和教学方法,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体育与健康的乐趣,也对教好体育和带好体育高考训练充满了信心,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为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而努力奋斗!

篇2:甘谷一中著名教师

甘谷一中始建于1925年,198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82年被省教育厅、省体委命名为“甘肃省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2002年12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6月评为省级“绿色学校”。

学校占地83亩,建筑总面积30404平方米。教职工186人,有教学班48个,学生3099人。

近年来,学校荣获各级各类奖50多项,如,获“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文明单位”、“甘肃省创绿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奖项。近5年,学生获历届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奖项及省市县各类奖项273人次,如2005届高三学生李海龙名列第21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奥赛甘肃赛区第23名,荣获省级一等奖。学校男女篮球队除参加省市比赛均获奖外,还于93、95、98、2002年四次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篮球赛,取得了较好成绩。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坚持走“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教改兴校”之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着眼点,转变教育理念,理顺办学思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品格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制定了《甘谷一中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完善了德育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了校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的管理育人网络;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组成的教书育人网络;党总支??团委??学生会??班委会组成的组织育人网络;校长??总务主任??后勤人员组成的服务育人网络。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及养成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咨询以及营造青年林、新生入学军训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按照素质教育质量关的要求。在课堂教改上大做文章。一是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说、听、评、议课的教研活动和跨学科的观摩交流活动;二是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评选优质示范课,促进教学改革;三是成立教改教研室和高考研究指导室,研究教学方法、复习方法、负责各类各科考试命题,指导全校教改活动,并刊印交流性期刊《高中教学研讨》;四是鼓励教师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和心得,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编辑刊印了三辑《甘谷一中教师论文集》;五是规范各类考试程序,严肃考风考纪。

学校在高考复习时,分阶段、分步骤,适时组织高考研讨会,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考复习方法,使高考升学率历年不断提高。99年高考大专上线214人,2000年318人,2001年459人,2002年525人。2003年本科上线391人,2004年397人,2005年475人,明年有把握突破600人大关。

95以来,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先后投资两千多万元,完成大小硬件建设四十多项,修建了综合楼、教学楼、教工住宅楼,装配了10个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和1个标本

室等,在各教室和实验室安装了多媒体和双项控制系统,在教室、各办公点、处室、教研室安装了宽带网,为科任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学手段和现代化办公设备初具规模。

学校重视校园环境的整洁,坚持周、月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在历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生均绿化面积达2.5平方米,有近百年大树几百株,新栽小树千余株,各类花木几十种,有15块草坪,面积9千多平方米,14个花园,百花争艳,有百米绿色走廊一条,营造400多亩的青年林一块,植树两万多株。

我校打算在今后的五年内: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校园再规划,计划在五年内扩征地50亩,再修建一座4000平方米的教学楼。计划扩招学生两千余人,全校达到90个教学班,高考上线人数超1000人大关。二是设备高水平,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三是软件上档次,到2006年,学校藏书超过13万册,图书流通率学生人均每学期达到25册以上,报刊杂志达到150种以上。各学科教学用的投影片、幻灯片、光盘、U盘、软盘、录音带、计算机软件基本齐全。启动“校长办公系统”,实现办公无纸化。

进一步美化育人环境。一是绿化小品营造环境美,二是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三是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使校园环境优美,色调和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外语和综合类课程的培训力度,三是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批名师,努力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

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一是正确的管理思想: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即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在校内逐步允许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工资待遇视业绩浮动。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德育工作要增强时代感,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五年内,在教学方面要争取有三大改革和一个突破,即传统教学观念改革、传统课程设置的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成绩要有较大的突破。三是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将我校建设成一座名副其实的名牌示范高中。

篇3:甘谷一中著名教师

彭鸿远自幼喜爱美术和外语,又生活在“中苏友好”的年代,这仿佛注定了她与中苏(俄)美术交流结下不解之缘,用她自己的话说,真是“天从人愿”。彭鸿远1933年1月24日生于北京。父亲彭基相,安徽和县人,20世纪20年代曾留学法国学习哲学,30年代任教于北京中法大学,不幸于抗日战争期间在贫病中早逝。当时彭鸿远仅有6岁,兄妹二人由保姆照顾;母亲俞大缜,浙江绍兴人,30年代留学英国,抗战期间任教于重庆中央大学外语系,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俞大缜即俞大维的胞妹,彭鸿远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名门望族的知识分子家庭。

彭鸿远青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颇有些戏剧性。她从贝满女中初中毕业后考入北平国立艺专,但因母亲更愿意她继续完成高中学业,故又改考入通县的潞河中学。读高二时,她以同等学力考上哈尔滨外语学院,还是因家中反对而没有去成。1951年,她高中毕业被北京大学俄文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同时录取,这次她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校方很快发现了她的外语天赋,当时文化部正在筹办苏联专家来华教学一事,不久丁井文(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找她谈话,希望她去学习俄语,要她和母亲商量,那一年她18岁。她的同学中,詹建俊、靳尚谊是绘画系二年级的学生;台湾籍的杨淑卿,是她同班最要好的同学。从50至70年代,詹建俊、靳尚谊都曾为彭鸿远画过多幅油画肖像作品,记录下同窗最纯真的友谊。彭先生告诉我,她与曾宪迪结婚时,靳尚谊送给她的一件礼品,就是为她画的一幅油画肖像,想一想,有什么样的礼品比这更珍贵呢?

彭鸿远考取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一年后被派到北京俄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前身)学习俄语,当1955年她从俄语学院毕业又重返美院工作时,只有22岁。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派到我国的两位著名艺术家,都先后给她创作过油画或雕塑肖像。20世纪50年代,曾对中国现代绘画影响至深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1955—1957),人们都比较熟悉。但在其之后一年开办的同样由苏联专家执教的“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1956—1958),似乎就没那么广为人知了,其实它也集中了一批当时中国最有才华的年轻雕塑家,彭鸿远正是美院派到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的专职翻译,这也是彭先生翻译生涯的第一个里程。试想,新中国这些年轻的雕塑家当时是怎样在实践中接触到世界雕塑的?克林杜霍夫除了自己丰富的教学和创作经验外,也使我们的视野向西方拓展,对于苏联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及穆希娜、沙德尔这样的大师,都感到非常新鲜。

有几件事深深地刻在彭鸿远的记忆中:1956年夏天,由金维诺带队的专家考察队,在从云岗去太原的路上,马车受惊,专家与艺术家乘坐的汽车翻到田里,司机胸部受伤,大家都很狼狈。惟有克林杜霍夫无恙,他是参加过卫国战争的战士,体现出在严酷战斗中锻炼出的机敏。可以说,从一开始这位质朴而严格的苏联雕塑家就与他的中国同事结下生死与共的友谊。克林杜霍夫十分看重艺术的民族性,他鼓励学生认真钻研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在中国期间,他不仅到云岗、龙门石窟,也曾专程到苏、杭地区进行考察,他非常喜爱中国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并尝试做了许仙和白娘子的彩塑作品。他还请彭鸿远为他做模特,回到莫斯科后又将这件作品制成大理石雕像,并给彭鸿远寄来工作照。

最令人难忘的,是1987年彭鸿远访苏期间到克林杜霍夫家中作客的情景,这是近30年之后的老友重聚。在这次会见中,克林杜霍夫将他珍藏多年、对乌拉尔地区古俄罗斯雕塑的考察论文手稿和自制幻灯片赠送给彭鸿远,现在我们还可以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建系40周年的教师论文集中,读到彭鸿远提交的一份特别的论文译著,就是克林杜霍夫题为《艺术技能的传统——彼尔姆地方的木雕》的这篇学术论文。克林杜霍夫教授于1988年去世,由彭鸿远教授译成中文发表的这篇专著,也成为对这位曾为新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的永久纪念。

说到“外语教师”,正是彭鸿远在美术史系为我们这些刚考入美院的同学授课的年代(1960—1965),刚好是“文革”前一个短暂而美好的时期,苏联专家已经回国,“俄罗斯19世纪的群星”还在美术学院的上空回荡。艾中信曾在1962年发表过一篇《油画风采谈》,反映了当时美术界的活跃气氛,而在由詹建俊和靳尚谊合作的彭鸿远肖像作品中,这位清纯朴素、朝气蓬勃又流露几分贵族气质的年轻俄语教师,在同学的心中总带有一种传奇色彩。细心而了解彭鸿远资历的读者,会注意到詹建俊的《外语教师》在展览中曾题作“俄语教师”,这是因为彭鸿远在70年代后期还担任过恢复高考后新招一批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师。她的英语才华是在潞河中学读高中时打下的基础,当年她母亲坚持要她报考潞河中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的英语教学好,当时潞河学校的校长陈昌佑也曾因彭鸿远优异的成绩,请她留校任教。

但是,一个称职的“外语教师”,除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外,还必须在语用学的层面加以考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彭鸿远的第二个里程更为丰富。1987年,她以文化部派往苏联交流的“中国油画展”代表团成员和专职翻译的身份赴苏访问,七十多天历经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巡回展出,不仅让她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两位专家,还结识了苏联美术界的许多新朋友。在这期间,她也作为专家翻译,先后参与接待了不少来华访问的著名美术家,如雕刻家阿尼库申、画家梅尔尼柯夫及其助手别希科夫(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从事中国美术研究的史学家帕斯特列洛娃、雕塑家库巴索夫(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等等。自1958年苏联专家回国后,彭鸿远就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的教师,任教三十余年,除了先后担任两个语种的教学外,她还承担着“苏联——俄罗斯美术史”课的教学,于1988年退休,后被院方返聘任教5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愿将她退休后的独特经历,称作她事业的第三个征程。1995年退休后,彭先生赴美国探亲半年。从1997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俄罗斯之行,创下了她个人、也可以说是中俄艺术家和文化界之间密切交流的新纪录。比起往日的中苏关系,新时期的中俄关系已是另一番景色。2008年6、7月,我有幸与彭鸿远教授一道参观、访问俄罗斯,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中俄美术交流的历史,并因此感受到彭先生的工作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

现任列宾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油画家别希科夫已是彭先生的老朋友了,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他不仅接待我们参观画室和他乡间的别墅,并陪同我们参观列宾的故居和墓地。在彭鸿远的翻译下,我从别希科夫那里了解到目前列宾美术学院有二百多名中国留学生(不包括圣彼德堡赫尔岑师范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当我赞扬别希科夫是“当今俄国美术界的大人物”时,他却说“大人物?有的人显得很伟大,实际微不足道!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谢洛夫、巴列诺夫、萨甫拉索夫、穆希娜、沙德尔才真正是大人物”。比起许多成名的画家,别希科夫的平易朴素实在令我惊奇。

特列恰柯夫是俄罗斯的大收藏家,他正是通过彭先生所译的《1871年的巡回展览会》为中国人所知。当我们参观特列恰柯夫画廊时,我认真地拍了一张特列恰柯夫的塑像,并想起《1871年的巡回展览会》中批评家斯塔索夫的话:“特列恰柯夫先生是彼得堡最凶狠的敌人”(因为,当彼得堡大师们的创作“油彩还没干时”,这位莫斯科的大收藏家已将作品订购在手了)。

我已经没有更多篇幅介绍这位被俄国朋友幽默地称作“我们的少数民族”的“俄语老师”了,依照她的天赋和才干,是可以为我们国家的艺术交流事业做更多事情的。这里,我还要对一张照片和一封信补充几句。文中的这幅照片是2002年在上海艺术博览会上,靳尚谊及夫人杨淑卿、詹建俊及夫人王樯、上海艺术家周长江等在彭鸿远的俄罗斯当代油画展上的合影。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位俄国著名画家的三四百幅作品,都是通过彭鸿远的有力推介而在中国得到交流和传播。在她70岁生日时,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的4位权威艺术家——现任院长、雕塑家查尔金,前院长、油画家叶列梅耶夫,最负盛名的油画家梅尔尼柯夫和现任副院长、油画家别希科夫,联名给她发来一封贺信,内容如下(原文为俄文):

亲爱的彭鸿远!

圣彼得堡美学术学院领导衷心祝贺您的生日。

我们认为您是知名的艺术研究家,您是艺术院校之间友好交往的组织者。我们高度评价您为巩固我们的友谊所做的努力。

祝您健康、幸福和创作上的成就。

篇4:非著名教师的非著名语录

1. 我对待睡觉的同学,通常只用一招,就是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悄悄地换教室,等那些睡觉的同学醒来就会发现,眼睛一闭一睁,老师没了……

2.今天心情不错,点个名……你們发信息告诉你们的同学来上课了吗?发完了,好。一会再给他发一条说,老师今天没带点名册。

3.你们毕业以后都是什么?可能是:CEO、CFO、UFO……什么的。

4.你们又不理我了是不是?我上的不是课,是寂寞……

5. 不要拿弱点跟别人的优点做比较,那样你会很自卑,就比如说不要跟门口的老大爷比蹬三轮车,你肯定比不过人家。要跟他们比数学……当然,有些同学可能连数学都比不过人家……

6. 以后在我课上睡觉,你们要到辅导员那儿给我开张特困证明,还要院长签字。

7. 燕郊的房地产开发商都特别精明,同学们可以借鉴一下。当你发现这块空地上有个坑怎么办呢?买下来,把里面注上水,变人工湖,然后在周围盖几座小楼,四周围上墙,再起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东方夏威夷。

8. 同学们要是觉得自己智商太高,我可以推荐给你一个很好的降低智商的方法——看电视,尤其是连续剧。

9. 我说过了,以后上课不要男孩和男孩坐一起,女孩和女孩坐一起,男孩子们要主动一点,不知道现在的男女比例不协调?总是那几个人在一起说一个话题,不利于开阔你们的思维。

10. 什么叫人走茶凉?就是你现在在学校里看见我还能客气地和我说一句:任老师啊!10年后你再回来,看见我就会说:哎呀,死胖子还在这儿啊?

11. 我一般不去佩服什么人,但是这次考试让我发现我的目光太狭隘了,有那么多同学值得我去佩服。一个没有学过物流的老师都能把卷子答及格,你们竟然还有人停留在个位数。最令我眼前一亮的是一位同学,他一张卷子除了简答和名词解释,在单选、多选和判断的答题过程中竟然成功地避开了所有的正确答案……

12.不想当官的公务员不是好公务员,就像不想变形的金不是好钢……

13. 坐好不要说话,一会我们玩个游戏——点名。

14. 咱们学校够好的啦,我去几个同类院校听课的时候,有老师问我,你们平时都怎么设计板书啊?我十分蔑视地告诉他们:我们平时都用多媒体。

15.强烈谴责那些上课睡觉的同学……你们使打扫卫生的大妈们增加了工作量——每天除了扫地还要擦掉你们流在桌子上的口水。

16. 你们不要总去网吧,网吧恶心啊,有人在里面光着脚,还有人在里面吃方便面……

17.以前以为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上了大学以后才发现,谁喝完酒谁都了不起……

18. 莫谈国事,你们现在的嘴只有一个功能——吃饭。

19.政治这种科目是可以速成的,贝多芬(背多分)嘛……

20. 上课禁止看报纸,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份报纸看着看着就分成了很多份!曾经有学校书报亭的老板跟我谈过,他强烈要求我把课讲得无聊点,这样买报纸杂志的同学就多了。一个讲课无聊的老师,可以救活两个书报亭!

21.你们应该感谢上课不来的同学,因为正是有了这些同学的存在,你们及格的几率大大增加了。

22. 现在你们要努力啊,要考研,硕士读完念博士,博士读完念博士后,然后再努力一把,争取跑到博士前。

23. 有同学说我有性别歧视,可是我不歧视男性,不歧视女性,我歧视中性,你可以说我不够包容……

24.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期末考试没有达到90分的,来找我,我给你90分;不认真听讲的过了80分也过来找我,我给你们500人民币。

篇5:甘谷一中著名教师

2016年7月8日上午, 云南省委常委、高校工委书记李培, 省教育厅厅长周荣, 曲靖市市长董保同等一行十余人到曲靖一中调研, 并召开座谈会。李培书记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曲靖一中取得较好的教育成绩给予肯定, 对曲靖一中领导和教师表示慰问。李培书记说, 曲靖一中不仅是曲靖人民的教育名片, 也是云南人民的一张教育名片。周荣厅长和董保同市长也表示, 今后要多关注曲靖一中的建设和发展, 尽力帮助曲靖一中解决一些困难, 把曲靖一中这块基础教育的名片擦得更亮一点!2016年6月, 在一次教育会议上, 教育厅副厅长朱华山对曲靖一中李晶校长说:“一所普普通通的高中, 一年考出省状元是偶然, 两年考出省状元也可以是偶然, 但连续三年考出省状元, 并且连续两年都考出文理科双状元, 这就不是偶然。曲靖一中教育现象, 必然有它的规律所在, 值得总结经验, 让大家学习借鉴。”

曲靖一中2016年高考摘取全省文科、理科状元桂冠, 2015年高考摘取全省文科、理科状元桂冠, 2014年高考摘取全省理科状元桂冠。自2002年至2016年15年间, 摘取8名云南省状元桂冠, 600分以上人数、前50名尖子生人数、一本率等重要指标在全省始终处于前列。

创业容易守业难, 按照事物在曲折中前进的发展规律, 在教育蓬勃发展、激烈竞争的进程中, 任何一所好学校要十多年始终保持全省一流的地位都是不容易的。曲靖一中持续稳步发展的秘诀何在?有没有什么内部规律?身处曲靖一中, 笔者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视觉, 体悟总结出一些基本经验和规律。

一、专家治校

从2004年担任曲靖一中校长至今的李晶老师, 她是优秀的教育教学专家, 数学特级教师, 云南省政府督学,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享受国务院津贴, 2011年9月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她上课深受学生喜爱, 每一届教学成绩都名列前茅。她酷爱人民教育事业, 正如她自己所说“教育事业高于我的生命”, 无论学校管理工作有多么繁重, 她都始终坚持上一个班的数学课, 因为舍不得离开养育自己三十多年的讲坛, 因为只有坚持上课才不会生疏自己的专业, 因为只有每天给学生上课才能体验一线教师的酸甜苦辣, 因为只有身处课堂才能有效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好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因为只有与学生和教师打成一片才能做好以人为本的教育决策管理工作。李晶校长师德高尚、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教师们敬佩校长敬畏课堂, 校长都坚持上课并且做得那么好, 有谁还好意思怠慢岗位、怠慢课堂!李晶校长非常善于学习, 思想前位, 对教育放眼未来, 高瞻远瞩, 新课改、新理念、新思想, 一样都不放过, 引领全体教师学习和实践, 每个学期至少给教师作两次校本培训讲座。譬如, 教育部2016年2月刚刚出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征询意见稿, 李晶校长就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题给全体教师做培训讲座。一位好校长孕育着一所好学校, 任重道远的教育征途中, 李晶校长携手全校教师继承学校优良传统, 团结协作, 开拓创新, 办出了一所“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有机结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美誉度高”的好学校。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才是硬道理”, 曲靖一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 学校教育不能只抓升学率, 必须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生学习能力与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未来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身体素质的增强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

办教育不能迷失方向, 学校只有在管理水平、师资建设、学生品德教育、职工思想业务素质、服务意识提高的基础上, 才会健康稳步发展, 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社会建设人才。曲靖一中从来不把教学孤立于学校综合发展这个整体系统之外, 而是把教育科研、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实践活动、师生文体艺术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既使学生成才又使老师提高, 教学相长。

曲靖一中遵循教育客观规律, 正确面对“升学教育”, 不急功近利, 从来没有安排非毕业班补课, 在激烈的竞争中敢于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文体活动时间不可少, 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 一律不搞加班加点。

学校管理力求实事求是, 注重调研, 体现民主, 克服盲目。譬如, 校长每学年末布置所有教师思考并于开学前对学校管理提出建议 (书面递交或手机短信提交) ;学校每年春节召开退休教师座谈会、青年教师座谈会、中老年教师座谈会, 听取各位教师对学校管理和建设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了解老师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每年高考后, 利用学生在校填报志愿的机会, 组织毕业生座谈会, 从学生的层面调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 特别是从学生角度了解到学校工作中的一些不足, 让学生从热爱母校的角度诚恳提出学校工作需要改进的建议。通过调研获得的珍贵信息, 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了实事求是的科学依据, 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注重内涵建设

学校与学校之不同, 本质上是其内涵的不同。学校的建设发展, 重点在于内涵建设发展, 曲靖一中的发展过程, 就是一个重视内涵建设发展的过程。

1. 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曲靖一中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学校内涵建设发展的首位, 要求每个教师模范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用“师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们都能做到依法治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廉洁从教, 基本没有老师进行有偿家教。不论校长还是教师, 都认为最大的浪费就是课堂时间的浪费, 上不好课, 误人子弟, 是对学生的主要危害之一, 是违反师德规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教育教学业务精湛是师德高尚的主要内涵之一, 因此每个教师都非常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

2. 坚持聘任制

中层岗位三年一聘双向选择, 教学岗位和后勤服务岗位一年一聘、双向选择, 让不思进取、不想学习、工作懈怠的教师让开重要岗位, 让想干事、善于干事、积极干事的教师居于重要岗位, 优化教育人才资源配置, 优化管理生态,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才能。

3. 教学模式多元化

近年来, 广泛流行教学模式化的模仿学习,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336自主学习”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被到处学习模仿。曲靖一中也学习外校成功的经验和模式, 但从来不生搬硬套、机械模仿, 重点在于开阔眼界, 吸纳思想和理念, 曲靖一中坚守因材施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本原则, 着重落实启发引导、思维互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理念。“精讲精练, 讲练结合”是中国课堂教学传统的精华, 不能把成功有效的经验思想改革掉, 不能抛弃, 要坚持。为了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老师们避免满堂灌, 教师在晚自习只答疑辅导而不统一讲授课程。在教学模式上, 曲靖一中从不跟风, 不拘一格, 提倡教法多样, 百花齐放, 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 筑就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曲靖一中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实施“三大工程” (基础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 建设, 老中青各层次教师都得到有效的专业发展, 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工程”要求全体教师都要重视打基础、练内功, 青年教师要尽快站稳、站好讲台, 中老年教师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是: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边缘学科知识、必要的信息技术技能, 要懂得并会运用教育规律, 掌握教育方法和教育技能。“青蓝工程”是曲靖一中培养青年教师的一条传统有效途径。“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学校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 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培养青年教师, 发挥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师徒结队”“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训工作, 并鼓励“徒弟及早超越师傅”。“名师工程”是曲靖一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所好学校必须拥有一个关系和谐、团结拼搏、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 必须拥有一批研究型、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曲靖一中现在拥有特级教师1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 享受省政府津贴2人, 享受市政府津贴21人。学校有一个较大的优秀教师群体, 为了发挥名师团队的带动作用, 制定了《曲靖一中名师职责和任务》, 各类名师在师德、教研、教学方面起到较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学校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 名师工作室

学校拥有任玲、周国显分别主持的两个云南省名师工作室和陈彪主持的曲靖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校内50多人参与其中, 通过大量的研训活动, 有效提升了这些教师的专业能力, 不少教师走入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行列。

四、教研训结合,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提升的主要方法, 学校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曲靖一中是曲靖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学校把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组织开展一些研训活动, 教研训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 重视备课及其研究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个人精心备课是核心。为了加强学科教学研究, 曲靖一中实施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策略, 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备课, 同时对教材的章节或单元组织两次集体备课, 第一次是在开始章 (或单元) 教学的前一周组织宏观性的集体备课, 剖析全章 (或单元) 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讨论制定全章 (或单元) 的教学方案, 布置重点课题的集体备课计划 (安排好重点课题的中心备课人) ;第二次就是对重点课题进行集体备课, 由中心备课人对备课组确定的重点课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提前写出完整规范的书面教学方案, 设计制作出多媒体课件, 在课题开课前组织集体备课, 中心备课人提交教案, 以说课形式 (或其他形式) 对教学方案作说明, 组员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会后中心备课人及时整理出改进的课件和书面教案提供给组员参考。

2. 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学校有权使用教师资源, 更有培养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搭建课堂教学竞赛平台, 给青年教师提供锻炼打磨自己、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这是一种很好的实践培训方式。学校每年举办一次中青年教师专业竞赛 (课堂教学竞赛、说课竞赛、说题竞赛等) , 先在教研组、备课组按计划组织预赛, 优秀选手再参加校级竞赛, 参赛面广, 要求所有同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教师都参与听课学习研讨, 参赛、听课、评课的老师都从成功与不足两个方面获得收获。学校积极组织教师竞选参加市、省、国家级教学业务竞赛, 已有二十余人荣获省级一等奖、4人获国家级二等奖、3人获国家级一等奖。

3. 优秀教师示范课

为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浓厚教研氛围, 坚持组织优秀教师示范课, 不搞形式主义, 扎实推进, 每学期语、数、外各安排2节, 理、化、生、政、史、地各安排1节, 其他学科轮换安排。每次示范课由课科处和教研组联合组织, 学科教师全员参与, 课后组织点评交流。点评活动重在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研讨, 优化课堂教学, 执教教师先说课, 再点评, 要讲优点, 更要讲不足, 讲改进方向, 争取教师人人发言。

4. 月考训练试题

高三年级每月组织一次考试活动, 这是高考模拟考试训练, 也是高三的一种重要的作业形式, 被称作“月考”。月考已经成为全国几乎所有高中学校的一种教学常态, 其关键在于提高月考训练的效率, 较好地发挥其训练价值。最近几年, 教辅资料满天飞, 鱼目混珠, 优劣难辨, 盲目使用外来试卷会起到负面作用, 不利于教学。曲靖一中坚持自主命制高质量的月考试题, 这已经成为曲靖一中内涵建设的一个亮点, 对高三年级组织8次月考训练, 学校对命题提出“苛刻”的质量要求:认真研读考纲、课标和教材, 试题必须体现三者精神;难度、效度、信度、区分度和覆盖率都要力争与上一年度高考试题基本相近;追求创新, 试卷题目必须是原创或改编, 必须渗入命题教师的研究成分, 编审中要输入网络检测, 发现与网络或资料相同的试题一律更换;追求零错误, 三审三校, 把错误降到最低。曲靖一中月考试题已经有一定影响力, 外校学生慕名求找训练, 省内外都有学校同步参与曲靖一中的月考训练。命制高质量的月考试题, 提高了复习教学的效率, 减少了教学盲目性;不用外来试卷, 增加了老师们命题实践锻炼的机会, 老师们通过轮流命制要求“苛刻”的月考试卷, 进一步研究把握课标、考纲和教材, 自主创新编题, 很接地气, 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这也是曲靖一中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因子。

5. 选择性发展研修课程

作为校本培训的一项重要举措, 学校探索设置教师选择性发展研修培训, 对不同教师自主选择不同研修课程学习提升。课程包括校园文化 (学校历史文化、管理规范、教学规范要求、教研规范要求等) 、经典阅读 (教育名著、教育学、心理学等) 、技能训练 (教学设计、解题、说课、命题、研究课、多媒体运用) 、经验分享 (总结交流、读书沙龙、学习论坛等) 、项目研究 (省市课题研究、校级课题提炼研究、自主命题研究、具体项目处理等) 、任务驱动 (设置研修任务, 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形式完成研修任务) 。对新入职的教师, 建议选择的课程是学校文化认同、教学常规规范训练、课标学习、教材深化理解等。工作六年以内的青年教师, 每年必须选择如说课、说题、试卷分析、教育名著阅读、学习教研杂志, 等等。建议其他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名著、学习教研杂志、经验总结提炼、课题研究、撰写教研论文等。教师自主选择 (或自主设计) 的学习研修课程及其研修情况, 作为校本培训学分认定的依据。

6. 组织课题研究

组织教师申报开展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 或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科特点, 结合学校实际, 自己确定开展课题研究。先后已有十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成果顺利结题。马建播、周国显、钱炬分别主持的三个省规划课题结题均被评为良好等次, 任玲老师主持的云南省教育科研“十一五”立项课题“亲近经典:语文专题阅读实践与校本教材开发”的课题研究工作 (2008年结题, 2009年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 , 课题成果再经过实践丰富, 2014年以《“经典语文”主张与“亲近经典”语文专题阅读实践》为题申报参评, 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受到教育部、云南省教育厅的奖励。曲靖一中的课题研究, 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是为了发展而研究, 是为了确实优化教学、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而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确实促进了大批教师的专业成长。李晶校长主持的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高中新课程数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BE14017) ”、英语教研组长庄季明主持的省教育学会规划课题“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优化”正在研究中, 40余人参与了两个课题的研究。2016年5月, 学校争取了与曲靖师范学院合作开展教育研究工作,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教学新实践、曲靖一中校园文化建设三个课题方向开展实践研训, 百余人参加研修培训活动, 计划合作三年时间。

7. 激励撰写教研论文

教学研究不等于写教研论文, 但教学研究包括写教研论文, 教研论文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痕迹形式之一, 教研论文是教育科研善始善终的一种体现。教研论文对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推动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写教研论文是促进理论学习、实践总结、训练思维、提高表达能力、展示教研成果、交流教育思想的最富有实效的一种渠道, 教师要走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高层次, 不写论文是绝对不可能的。曲靖一中鼓励激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 作为教师练笔的舞台和教学交流的阵地, 学校自2006年创办校刊《教育实践与研究》, 每年编辑印发二至四期, 至2016年已经编发28期, 刊发论文近1400余篇。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正规刊物上发表文章, 发给一定奖金鼓励, 并且纳入年终教学教研量化考核。近5年来, 老师们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两百余篇, 出版教辅书籍二十余部, 一批教师跨入了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行列。

8. 坚持内外教研交流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学校教师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 不与外面交流就会成为井底之蛙。在教育领域, 李晶校长站得高看得远, 教育视野开阔, 尽管办学经费紧张, 每年总要挤出一定的经费外出交流学习, “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活动总能够落实一些。在外出活动中发现特别优秀的教师, 常常设法请到学校与教师作面对面的交流。学校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之后, 省内外到曲靖一中考察学习的团体较为频繁, 甚至达到影响教学的程度, 但李晶校长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总是热情接待这些团体, 在介绍学校办学经验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让老师们向这些外来领导和教师请教他们的经验。为了开展富有实效的校际间学习交流, 李晶校长提出倡议并首先发起成立“西部名校联盟” (盟校为曲靖一中、成都石室中学、重庆八中、南宁二中、西宁五中、凯里一中) , 2015年12月11日在曲靖一中举办结盟活动并举办首届盟校教研活动。2016年6月17日, 在西宁五中举行第二届教研活动, 曲靖一中四十余人前往参加。2016年7月, 与贵州兴义八中签订教研合作协议。校内外交流, 让老师们协作研究,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丰富了教育思想。

曲靖一中也走出去, 发挥教育辐射作用, 在省教育厅安排下对景洪市、芒市进行教育对口帮扶, 在市政府协调下对经开区一中、陆良北辰中学实施教育帮扶, 帮扶建设富源胜境中学、卓立学校两所分校。

篇6:武山一中教师信息素养研究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师信息化工程;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022-02

Abstract Researches on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re good for promoting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do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of teachers’ the difference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omoting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er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1 前言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继而推动了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等概念的诞生,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一直以来,教师是传道解惑者,仅依靠一张嘴、一根粉笔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随着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新兴与发展并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应运而生。但教师现有的信息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授课方式,会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促进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能真正科学使用新型授课方式,才能推进教育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更好地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已成为研究热点,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解决方法。

目前,部分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项目与工程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我国教师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近年来,虽然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一定改善,但一般来说,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存在不足,缺乏获取敏感信息的能力,注重信息的收藏而非使用,忽视信息服务,主要表现为教学观念落后,不擅长使用适当的教学软件,不希望参考教材,过时的教学内容[1]。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许多研究学者已经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改进措施。本文将全面分析武山一中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善措施。

2 信息素养相关概念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这个概念。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2]。1979年,该协会重新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技术与技能”[3]。而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众多的调查研究,并获得一定的实践成果。美国、英国为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制订了详细的标准方案,如美国教育科学协会就从“技术的操作和概念”“策划和设计学习环境和过程”“教学、学习与环境”等三方面制定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标准。

国内学者也获得一些研究成果。钟志贤教授认为,教师信息素养就是各类教师知道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以便对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做出设计、应用、评价、管理的新型综合教学能力[4]。王玉明教授指出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1)具有信息的观念和传播信息的意识;2)应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能力;3)教学媒体和功能的选择能力;4)媒体整合能力[5]。

谢安邦教授则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1)对信息具备敏感的特质,能意识其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之所在,并能多维度解读所需信息;2)对信息具有相关的管理能力,从找、提、定、用、转、创等诸环节体现教育教学意义之所在,并能多层次整合相关信息[6]。

综合上述三位教授的论点,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构成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要素,而教师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很大程度反映了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教师能否熟练运用网络来探讨教师的信息素养。

3 武山一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武山一中是天水市的一所重点高中,拥有物理、化学、生物3个实验室,有图书馆、史地陈列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和多功能厅等教学场地和基本设施。现在岗在职教师共有228名,其中青年教师98名;大专学历的教师22名,本科学历的教师193名,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3名。

通过对在职的228名教师的网络运用熟练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如图1所示。由图1统计发现,11%的在职教师(25名教师)几乎不用网络,他们备课都是采取最原始的方式,即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不能运用网络获取教学方面的信息;73%的在职教师(166名教师)能够运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以完成日常的备课,即能够很好地引用,但无法自己制作及进行课题研究;13%的在职教师(37名教师)不仅能够熟练地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且能自己运用相关软件完成备课,并能较好地完成课题的研究。

由此可以得出,武山一中教师运用网络的能力一般,大部分教师能够运用网络完成日常的备课,这是乐观的一面;但同时存在不乐观的一面,有一些教师几乎不用网络,而且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的教师还是占少数,从而说明武山一中的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对几乎不用网络的25名在职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25名教师中就有18名教师是大专学历,占绝大部分,没有研究生学历;有23名是中老年教师,只有2名青年教师。这就说明学历低、年龄大是这25名教师的一个特点,同时导致这些教师几乎不用网络。

对一般熟悉网络的166名在职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166名教师中绝大部分是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极小;有106名是中老年教师,60名是青年教师。这就说明在166名教师中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他们的学历大部分是本科。

对熟练运用网络的37名在职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37名教师中就只有1名是专科学历,26名是本科学历,10名是研究生学历;有1名是中老年教师,36名是青年教师。这就说明37名教师基本是学历偏高、年龄偏年青。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学历高、年青的教师普遍能运用网络,反应出中等以上水平的信息素养;一些学历低、中老年的教师在运用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4 提高武山一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

根据武山一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青年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进修的机会,以便获取更高的学历,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2)针对中老年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培训、交流的平台,通过听取、借鉴别人的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志成.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2]Zurkowski P 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and Priorities[M].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a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74.

[3]秦春生,戴继天,孙平.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38.

[4]钟志贤,王佑镁,黄琰.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65-69.

[5]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2):21-24.

上一篇:悔作文800字_小学四年级作文下一篇:温热环境与奶牛的生理调节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