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教育中闪烁人生的魅力

2024-04-13

情智教育中闪烁人生的魅力(精选3篇)

篇1:情智教育中闪烁人生的魅力

情智教育中闪烁人生的魅力

——读《孙双金与情智教育》 天宫殿学校 罗朋

利用寒假之余,拜读了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育》一书,受益颇深。在他的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浓烈的人文气息,感受到了文章升华出的教师超越学科教学的生命精华之美。孙双金老师是中生代著名特级教师中的佼佼者,享有颇高的人气指数,当然也是我推崇的人物。江苏省首批名校长、语文教育著名专家袁浩先生曾这样评价“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把教学活动成功地引入艺术殿堂,引人入胜,拨人情弦,独辟蹊径,这就是孙双金。”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主编朱家珑则如是描述他的语文课堂:“孙双金老师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维以及和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语文课堂竟能如此美丽”是上海《小学语文教师》资深编辑杨文华采访孙双金发出的由衷的赞叹;而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松感则以“情感的纽带,把文道结合得天衣无缝,构成‘文——情——道’一个新的教学骨架”,概括了他的语文教学特色„„

确实,孙双金老师的语文能修炼得如此严谨而不失潇洒,灵动而兼得高效,究其源,不能不认为是他对“情智语文”的倡导和追求,是在语文教学“情智融通”中所显示的魅力和张力。语文的“本体”有了情感和智慧这“两翼”的舞动,又怎会不“鲲鹏展翅九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呢!

语文是一门特别富有情感性的学科。语文教育只有引向情感,才可以在深入理解的接触上赋予文本以丰富的色彩,恰切的分量,显示出灵动的活力,艺术的魅力,发挥巨大的感染力。所以,罗丹的话是对的,“艺术就是感情”。尽管这表述有欠全面,但却从根本上抓住了艺术的要义,也抓住了情感的真谛。这也就不难理解“新课标”为什么要把“重视语义的熏陶感染作用”作为“语文教育的特点”加以强调。对语文教学的“情”之重要,我们也许不会有任何异疑;可对语文教学的“智”又当如何认识?这里的“智”,显然是“智力”、“智慧”之谓。在希腊语中,“智慧”指“聪明与谨慎”;“敏于技艺”;“学问与机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便“从智慧中引出这三种德性:很好地思想,很好地说话,很好地行动”。显然,智慧同时内蕴了道义和良知。我们不会把惯于欺诈和狡黠邪恶的人视作具有智慧。因此,正如肖川同志所认为,信息、知识、经验与智慧是教过程中的四个基本元素,而教学则以发展学生的智慧为目的。于此,我们就不难意会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语文学科,在发展智慧上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了。

老子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认为是概括了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对立统一的基本法则。如果从某种角度看,“语文”这个“一”派生了“情感”与“智慧”这个二,那么孙双金情智语文所创导的正是由“情”与“智”和谐融通所构成的那个“三”,它既相生于“二”,又不是“二”的简单相加,而成为高于“二”、优于“二”的那个全新的“三”。显然,情智融通的语文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新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这便成了孙双金语文教育的“高格”。

从以上这些让我懂得了为人师者,应以设计教学细节为主,教法为要。教育教学专家的成长经历证明,欲得科学教法,贵在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锐意改革,探索创新,升华为理,始得其法。科学教法,贵在紧跟时代,独辟蹊径,自成特色,体现人类智慧,为学生提供人生理想、信仰与价值导向以及科学知识的探索路径。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情智教育中打造自己的魅力课堂,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引领着孩子们创造出最具魅力的音乐课堂。

篇2:在情智对话的教育中彳亍

1992年夏,怀揣着美好梦想的我回到了我的母校,现在的安徽省淮北市第四中学,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

初上讲台,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语文教学,只是热情地将我喜欢的每一篇文章说给孩子们听。我认真揣摩每一篇教材,仔细梳理自己的每一点感受,努力挖掘文章中最动人的情愫,等着第二天在课上跟我的学生们一起分享。我爱写点文章,也很喜欢看学生的文章。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加入了“全国作文三级训练”的研究活动,这是由刘朏朏、高原两位老师早在1985年创立的并在全国推行的“观察—分析—表达”作文三级训练体系。每个周一的晚上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我把孩子们的日记全抱回家在灯下慢慢欣赏。读着孩子们的故事,仿佛游历在花的世界,与那些单纯而美好的心灵对话。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三年里,学生们对写作充满了热情,作品也发表了不少,我也获得了“作文三级训练”的全国先进个人奖。

我青春的岁月充满了激情,安徽四年青涩的教学生涯也充满着快乐。语文教师应是个杂家,只懂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师不是好的教师。所以平日里除了教学,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电视台主持人大赛……节假日里我写诗撰文投稿,刻钢板编创校刊,走访学生家庭(每个学期每个学生的家我必会走访一次),我成了孩子们家人最信任的人。但做了这些似乎还不够,我心里总还觉得空落落的。是的,我的教学底子太薄,只有热情是不够的,我还需要学习。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要的是学习,并将自己求学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因此课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教师阅览室和父亲单位的图书馆,那里总是寂静而芬芳。沿墙那一排排橱柜上摆放着各类语文教学杂志和文学名著,在那里我与这些书籍进行着无声的对话。我贪婪地吸收着最新的教学思想,揣摩最新的教学设计,体会人世间最真的情感,并迫不及待地植入我的文本教学中去。渐渐地,我的努力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认可,并开始承担各类公开课和教学竞赛。

笃行日新,一路且歌且行

1996年,我离开故乡来到苏州,开始了教学生涯的第二段旅程。来苏州应聘的时候可谓举目无亲,只知道吴县市(现苏州市吴中区)需要老师,且应聘者很多。我的考官是一位长者,和蔼得很。考官给了我一篇文章,要求20分钟备课,说课,上交简案,最后考官答辩。一切还算顺利,应聘过程结束后我便回到安徽继续教书,等待消息。不久苏州来消息说我被录取了,并且分到了当时吴县市最好的学校苏苑中学。我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是个幸运儿,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才从校长那里得知,苏苑中学只要一个人,当时力荐我的就是我的考官——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周永沛先生。在后来的相处中,周老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帮助,他的博学和睿智使他也成了我努力学习的榜样。

苏州的天地比老家的大多了,这里的同行们个个“身怀绝技”。沉下心来做事,静下性子学习是我初到苏州对自己的要求。感谢学校给了我两个班级,兼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我又可以在孩子们纯真的世界里自由地体会做教师的快乐。一日,教研组长侯老师将我喊到办公室对我说:“小董,市里有一个教案评比,但大家都很忙,积极性不是很大。你有空参加吗?”我听了心里一震:来苏州后我还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比赛,这个市级比赛是压力,但也是机会。我满心感激地接下了任务,开始了精心准备。

我选择了贾平凹的散文《我的小桃树》作为设计文本,翻阅了很多新颖的教学设计,汲取灵感。教案设计写好了,也投了出去,我很快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一天中午,侯老师兴冲冲地来找我,笑着对我说:“恭喜你啊小董,你的教学设计获得了苏州市一等奖!”

这个意外的获奖让同事们开始注意起我来,随后而来的便是各种大小比赛,从校级到区级,从区级到市级,从市级到省级,从省级到全国级。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参加苏州市优质课比赛的情形。在区里通过层层竞选获得参赛资格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代表区里去比赛无形中又有着更大的压力。那时的优质课比赛一般是课前一个小时给出文本,大多都是教材之外的文章,没有教参,完全靠教师自己解读课文来确立教学内容,考验的是教师的文本解读、教案设计功底和课堂驾驭能力。第一次参加如此高级别的比赛,我心里很是担忧,怕自己上不好,辜负了大家。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我的师傅,当时吴中区教研室主任顾桂南老师看出了我的顾虑,笑着说:“不要担心,能参加苏州市的比赛已经是个胜利了。什么都不要想,只要认真备课上课就可以了。无论你得了什么名次,我都请你吃饭!”有了这颗定心丸,我的压力小了很多,最终我获得了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公开课上多了,见识也广了,眼界也就开了。在公开课和比赛中我日渐成熟起来,2006年,我以一节《阿长与<山海经>》获得了江苏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并荣获“江苏省教学创新能手”的称号,同年我被评为苏州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07年我又在全国整合比赛中以《记承天寺夜游》荣获一等奖,“新颖、大气、有激情”是听课者对我最多的评价。

只教不研最多是个教书匠,为了摆脱匠气,我一直积极参与学校各级课题,并在省级课题“初中生读书指导序列化研究”、市级课题“合作型研究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的研究中受益匪浅,不少论文发表在区市级、省级杂志上,这无疑又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为了督促自己进行常态教学研究,我注册了教育博客“梧桐雨”,坚持写教育叙事,也因此结识了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在参与苏州市电教馆前馆长金陵老师主持的全国课题“东西部同行”时,我的教育博客成了东西部教师交流的平台,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于2007年荣获全国首届教育博客评比一等奖。

沉淀明辨,探寻教育主张

十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荣誉,然而越是如此,我的危机感就越强烈,总觉得自己的课堂里缺少了点什么。是的,我的教学犹如一个个断篇,没有贯穿始终的教学主张,这足以说明我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语文老师。特别是在我结交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后,我发现自己必须要沉下去,重新开始整理和学习。于是我离开了原来的学校,来到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一切从零开始,静静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努力寻求自己的教育主张。

在星港学校的四年里,我读经典,读哲学,读心理学,读名师专著,一直处在追问和解问的状态中。第斯多惠的一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帮助我走出了“我教”的境况,我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学的意义,以自己的思考推动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学生的热情,在我和学生一起往思想的更深处漫溯的过程中,我完成了从“独白的教学”向“对话的教学”的过渡。

真正的教学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的,非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语文教学正是这样!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围绕“情感与智慧”展开对话,从而形成共享文化。

语文教学是情感的对话。古人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独特的情感经历和生命认识,语文教师就应该带着自己的学生走进每篇文学作品,去体验作者寄寓作品中的丰富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个性情感的丰富与发展,提升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与认识。例如《百合花》这篇小说,教参上的解读是歌颂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但我觉得如果仅仅将小说的主旨落实在这一点上,是很难打动如今的学生的。于是我创设诗意的对话情境,介绍作者的生命历程背景,引导学生沉浸人物的情感世界,从“人性与生命”的角度进入深入的三方对话,最终学生体悟到原来小说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战争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颂扬的是人性的美、人情的美。惨烈的战争让人与人在短暂的相识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战场上的英雄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小说中的小通讯员年仅19岁,参军才一年。他天真质朴、憨厚腼腆,与女同志一接触便浑身不自在,但在危急关头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

如果说情感的对话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升学生的生命认识,那么智慧的对话则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因此语文教学还应是充满智慧的对话教学,是一种在智慧的对话中促进学生思想和智能获得发展的教学。陶行知先生说:知识是通过外在获取的,而智慧是个体内在生成的。这就需要有思想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唯有如此才能在课堂上展开思想的对话、智慧的对话,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思想的提升,促进智慧的发展。

语文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对教材的洞悉里,见人之所未见中;体现在一清如水的教学设计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体现在“一点通”的教学评价上,要有唤醒启思的效果。智慧的启迪流淌于师生的课堂对话中,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每一句都应该是深思熟虑的,教师只有用自己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以情促情,以情促智,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在的智慧,思考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生命的内涵,学生才会从心里涌动出真实的体悟并迫切地倾吐出来,学生的思想与智慧也才会在这点滴的积累中得以不断提升。

情智对话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聆听与对话言语都有极高的要求。老师首先要学会聆听,不能用自己的教学程序捆绑学生。只有捕捉住学生言语中的情感与思想信息,才能保证对话的真实与深入。对话言语更是如此,需要简洁、精辟、一语中的,且亲切优美。因此在训练自己专注聆听、分辨思考外,我特别关注自己的语言表述,力求剔除匠气,达到平和开放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关注与修炼,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对话语言特色:简洁明了,机敏大气,亲切自然。

“上有情有慧的课,培养有情有智的人”是我一贯追求的目标,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还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因为班级建设需要文化底蕴,需要尊重与理解,而这一切都与语文教学紧密关联。从教以来,除了大病期间,我一直坚持担任班主任工作,与我的学生进行现实中的情感与智慧的对话。古人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正因为如此,在我的心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的优点与缺点都是其内心情感的体现,都是进行情智对话的机缘。从班级文化建设到班干部培养,从语文课到班会课,从个别谈心到家庭随访,学生是我的朋友,家长是我的朋友,我更是他们的朋友。有学生说:“我们期待班会课,因为班会课跟语文课一样有意思,在那里我们同样有充分的话语权。”走在教学与德育的轨迹上的我,对“情智对话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一个老师,要充分修缮自己的生命体验,要真诚、合群、面对;要充分激发自己的智慧,要观察、思考、行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在自己的教育博客撰写了百余篇教育日志,被评为吴县市优秀辅导员,并在徐学根校长的鼓励和推荐下,荣获了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赞誉。

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失落有收获,我愿意如于漪老师所说,与其说我一直在做老师,不如说我一直在学着做老师。我愿意完善所有的我的所有;穷究全部的我的未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篇3:情智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智教育;课堂教学

怎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所有教师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美国教育与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教授曾表示:学生的智商水平在不读地上升,而智慧水平却在不停地下降。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学校虽然教会了学生知识,但却没有教会他们怎样运用知识。为此,他提出“学校应该培养智慧”,“最有潜力获得成功的学生可能是在学校里受奖励最少的学生,而且很可能在释放其潜力为社会作出贡献之前就被封杀”。教育应该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利用情智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天赋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简单谈一下情智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情智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情智教育的实质就是将情感与智慧结合起来,让智慧与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握手言欢、走向合流。情智教育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情感的悟性,表现为良好的教养,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体魄与心理;其次是智慧的灵性,集中体现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优异的学业、灵活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开阔的视野等。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平衡、和谐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现代人的生存弹性和生命活力的发展。这也正是情智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智教育

1.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发挥教学作用的基本条件,在开展情智教育之前,我们首先应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对课程进行广泛研究与深入开发,设计出一整套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自主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以及我们所说的外语等文化课;拓展性课程包括旨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社会与环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艺术,发展个性的形体训练与表演,提升人文素养的读书指导以及提高动手能力的劳动技术;探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课程,如艺术设计、人脑奥秘探究等;自主性课程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独立研究、自己总结为主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隐性课程则指学校风气、班级文化、规章制度、课外文娱活动、师生关系等潜在的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情智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这样一个科学全面的课程体系作支撑。

2.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事实证明,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情智教育,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地让学生处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学习的氛围,从内心里产生学习的需要。另外,这种开放性的环境还包含着另一层含义,即学生的学习要与社区乃至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学习英语需要交流和互动,千万不要将学生限制于小小的教室中,对着有限的几位教师,拿着一本教材翻来覆去地学,长此以往,只会将“活”的语言学成“死”的教条。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应该是“知识—经历—体验—内化—输出”,让学生经历知识从形成到运用的全过程,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智慧得到升华。

3.根据学生兴趣,灵活地设置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切不可照抄照搬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点有所不同,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从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构思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灵活地设置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鲜活和生动。我们都知道,同样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型,表达的方式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尽可能说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体育、娱乐明星或者社会热点等等,并据此设置一定的情境,将知识点放置在这些情境中讲解,让学生在融入情境、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应对实际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例如, Two minutes were observed in honor of those who died in Wenchuan earthquake.(默哀两分钟以纪念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所死去的人们。)在讲解过程中,将汶川大地震的内容穿插进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同时也感到了英语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语言的实用价值。

4.恰当运用肢体语言,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

英语同汉语一样,本身即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个特点,在上课时充满激情,恰当地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课堂的感染力。教学过程中,每谈到一个情景时,教师都要用生动的表情、动作进行配合,并尽量做到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以再现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拿“shrug(耸肩)”这个单词来说,教师在讲解时就可以先做个耸肩的动作,将这个动作表演出来,之后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单词,学生在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思维的灵活性。另外,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因素,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幽默风趣,在课下经常阅读一些英文的幽默故事及笑话,多积累一些俗语或俚语,并将其有意识地穿插在课堂中,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成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时,可以稍加改动变为Man proposes, woman disposes,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一下子就记住了“propose”这一词的不同含义。

【参考文献】

[1]金永建.英语教育教学中情绪智力的作用[J].中学生英语, 2009,(26).

[2]余隶琴.重视情绪智力,抓好英语转差[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03)。

上一篇:6大部门29大职位招聘说明书下一篇:服装店店长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