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点领导讲话

2024-04-18

易地搬迁点领导讲话(通用6篇)

篇1:易地搬迁点领导讲话

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讲话

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总体要求,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刚才,卫计、教育、农商行分别就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扶贫作了发言,国税、川恒公司、湖南商会就帮扶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农工、扶贫、仙桥和温氏集团也对扶贫工作作了承诺发言,平湘同志就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了安排,我完全赞同,大家务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准发展大趋势,在农业农村发展上树立新理念

一要充分认识取得的成绩,自我鼓劲。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梨、茶、畜”主导产业发展、农业“接二连三”、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具体工作上花了心思、下了力气,也见了效果。一是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坚持发展以“梨、茶、畜”为主导,烤烟、蔬菜、中药材等为补充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梨、茶产业XX.X万亩,畜牧业产值累计完成XX.X亿元。成功引进温氏集团、大北农、天丰等企业入驻,培育龙头企业44家、专业合作社XXX个。**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完成XX.X亿元,全市农业发展呈现出传统产业稳步前进、主导产业持续扩模和“大企业带动大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农村环境全面改善。通过“道路建设三年会战”“骨干水源工程”“六小工程”和美丽乡村等建设,农村交通保障更给力,出行更便捷,饮用、灌溉用水保障更到位,全市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较大改善。三是扶贫基础不断夯实。通过对“一山两流域”重点贫困区域走访、摸排、建档、立卡,贫困人群、致贫原因等扶贫底数进一步摸准,为“精准滴灌”打下了基础。

二要全面认清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自我鞭策。**历来是工业城市,我们起步转型不久,农业基础薄弱,“三农”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出现“四有四欠”状况:一是有产业,但欠强大。我市虽然明确了“梨、茶、畜”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但均属起步阶段,对农业经济支撑还明显不足,特别是梨、茶两个产业,虽然有了XX.X万亩的种植规模,但还存在管护不善、经营不好等较多问题。二是有产品,但欠品牌。在全市农业产业方面,我们推出了保利食品、金狗茶油、“**金谷福梨”等农特产品,但除“**金谷福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区域公用品牌外,其他产品品牌价值不大,农业效益,离不开品牌效应,我们在创品牌、出特色方面还任重道远。三是扶贫方面有推进,但欠精准。针对“一山两流域”重点贫困区域,我们给予政策、资金等倾斜,各部门(单位)也进行大量走访帮扶,但仍然存在产业覆盖、医疗扶贫、项目帮扶不精准情况,实施扶贫工程项目还存在个别“扶大户”“帮富人”的情况,产业覆盖与贫困户的利益连接不好。四是农业“接二连三”方面有连接,但欠速度。“接二连三”是我市农业跨越发展的一大突破口,但是就当前来看,我市除金狗茶油、保利食品等有二产加工和黄丝江边、金山双谷连接三产外,“接二连三”推进速度还较慢,而且点少面窄,质量也不高。对此,我们务必自我鞭策,加快进度,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意识,及时补齐“短板”,加快发展。

三要全面掌握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新理念,自我更新。理念不对头,发展难对路。加快农村发展,我们必须以新的理念去引领、去推动。一是要树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理念。要统筹谋划农业产业布局,准确定位、科学规划、财政扶持、主体带动,着力一村或几村连片发展一类种植业、养殖业,向规模农业、基地农业、产业农业方向发展,形成大产业区域、大产业基地、大产业市场。二是要树立三产互动相融的新理念。突破就农业抓农业的局限,着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农业新业态,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农业“接二连三”。三是要树立培育农业工人的新理念。大力发展农业技能培养,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吸引和培育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等,让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成为新型农业产业工人。四是要树立深化农村改革的新理念。要摆脱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透支资源环境的发展方式,有效应对日益加重的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不断深化改革,继续推行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三变”。五是要树立市场主体引领的新理念。着力引进工商企业、工商资本等市场主体投资农业,由市场主体去带动、引领农业发展,统筹协调好各类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户结成互利互惠的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利于对外开展市场竞争的利益共同体。

二、紧扣致富小康大目标,在精准脱贫攻坚上要有新作为

按照全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面摘帽的脱贫任务,我们必须保持脱贫攻坚的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措施加强,确保20**年减少贫困人口XX.X万人以上,XXX个贫困村出列。全市上下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长春书记“两个绝对不行,两个情有可原”要求,即“该进入的没有进入绝对不行,不该退出的退出绝对不行;不该进入的进入情有可原,该退出的没有退出情有可原”,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一要以产业扶贫为根本,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抓好扶贫攻坚,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突击式扶贫、短时期扶贫等方式治标不治本,发展产业才是根本之举。一是加快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农工局要牵好头,发改、扶贫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结合全市“一山两流域”地域特性、产业特征,按照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街道)要立足贫困村和贫困户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梨、茶、畜”产业,着力在培育上下功夫,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产业、每个村都有增收项目、每户人都有脱贫门路。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流转承包农村土地,争取让企业落户贫困村,有效解决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就业问题。要围绕提高贫困村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多样的新型经营主体,更好地带动脱贫致富。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致富能手等作用,把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起来,用好用活“特惠贷”等政策,引导入股参与“保底分红”,增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

二要以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项目进度。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实际问题,不断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提升农村幸福指数。一是加快启动未开工建设的项目。目前道坪、牛场、陆坪等地易地扶贫搬迁、“道路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较多路段和“十大骨干水源工程”大多数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并序时推进,对于少部分未开工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要进一步梳理,找准原因和问题所在,拿出解决办法,确保尽快开工建设。但必须强调,宜快则快,该走程序的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二是扎实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落地“一山两流域”项目较多,各项目实施主体单位,一定要督促施工单位组建精良施工队伍,确保机械器具充足、建设材料供应顺畅,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特别是涉及到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各主管单位一定要严格打表,随时督查进度,预留时间进行项目验收,只能超前,不能延后。三是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切实抓好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进行建设,绝不能偷工减料,出现“豆腐渣”工程。

三要以构建大扶贫格局为纽带,不断完善帮扶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委主体、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大主体的作用,构建头等大事、人人出力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各乡镇(街道)党委(工)书记、乡镇长(主任)要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中、抓在手上。贫困村“第一书记”要进角色、在状态,真正静下心、沉下去,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农村,不脱贫不脱钩。充分调动农村致富能手的作用,激起他们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就近就地发展产业,带动家乡贫困乡亲致富。二是发挥部门帮扶作用。市直各部门(单位)都要积极投身脱贫共建事业,自觉把“头等大事”落实为“头等任务”。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推出精兵强将,真帮实促。今年,把各部门(含垂管部门)对口帮扶情况作为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推行帮扶大比拼活动,赛成绩、亮作风、比进度。三是扎实推进社会帮扶工作。鼓励商会、协会、企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一户一人就业计划”“一村一企”等帮扶工作,用好企业的信息资源、商业资源、岗位资源,引导企业积极投身大扶贫事业。统战部、工商联、工信局要精准掌握企业帮扶情况,做好成效评估,要构建项目资金向优秀脱贫企业倾斜的机制,将各项财政支持资金更多支持爱心企业。

四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追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挂帮联系单位、企业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切实履职,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真正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贫困村“第一书记”要进角色、在状态,真正静下心、沉下去,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农村,不脱贫不脱钩。充分调动农村致富能手的作用,激起他们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就近就地发展产业,带动家乡贫困乡亲致富。二是要强化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保障。教师全员聘任后,边远贫困地区师资明显不足,教育局要调配好教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这些最实际的问题。要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帮扶力度,确保不因贫困而辍学,不因入学而返贫;人社局、工信局等有关部门要做好贫困户就业引导和推荐吸纳工作,实施好“贫困户一户一人就业计划”,让贫困户通过就业增收来实现脱贫致富;卫计局要用好“国家资金保障助推医疗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好仙桥整乡实施结核病筛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市民政局要全力做好民政救助兜底保障;市双拥办要尽快出台复退军人“两个率先”方案,及时启动该项工作。同时,要借助慈善平台和志愿服务力量,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五要以达到搬迁脱贫为目标,全力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继续推行好我市易地扶贫搬迁“333”工作法(三优先、三结合、三保障),着力做到七个精准(对象识别精准、政策知晓精准、规划选址精准、安置面积精准、实施配套精准、项目调度精准、后期扶持精准),探索走出一条“农民集中居住、公共服务均等配套、城乡统筹发展”的易地扶贫搬迁路子,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把准搬迁对象条件,确保“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农村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搬尽搬、实现脱贫;精准选定安置点,全部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以城区及产业园区安置为主,重点集镇安置为辅,不搞农村搬农村,同时要注重“以岗定搬”“以产促搬”,合理确定安置点规模;严格执行建筑面积标准,不能让未稳定脱贫的搬迁贫困户因搬迁影响脱贫;重点突出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工作,通过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引导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通过加大搬迁村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整理和资源开发,增加搬迁群众收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三、坚持转型创新大方向,在农业产业发展上要有新举措

围绕建设全省梨产业第一县(市)、重点产茶县(市)、生猪调出大县(市)的目标,我们要落实要求、调优结构,在做好“梨、茶、畜”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经济实现新的增长,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升级、跨越发展。

一要围绕主导产业做强传统农业。要继续做好以“梨、茶、畜”为主导,烤烟、蔬菜、中药材等为补充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章,做大一产总量。要把绿色健康作为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核心,建立绿色产业、绿色农特产品的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鼓励、引导企业做好“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创建和申报,帮助企业打响品牌、树立名牌。要注重产业配套,积极招引或培育茶叶、果蔬及肉食加工企业,要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大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实现大发展。要深入推广“互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方式,努力使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融入和赢得更大范围的市场。

二要加快产业融合打造农业新业态。在做强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经济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农村资源做文章。要充分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加快实现农业“接二连三”,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交叉融合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要加大对黄丝江边、金山双谷等特色农业的开发打造,以规模花海、万亩果园等为载体,开发农耕文化体验、慢行骑旅、摄影、亲子采摘等体闲项目,继续做好农旅融合文章,实现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协同发展,释放农旅叠加效应。要拓宽思路,广泛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发展创意农业和循环农业,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

三要强化改革创新促进农户增收。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要素,让农村土地活起来、资产活起来、市场主体活起来。要发挥**敢于先行先试的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省有关改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三变”、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等改革,争取改出成效、试出亮点,积极培育**经验,尽快释放土地红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帮助农户增收。要建立农村用地保障机制,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助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并深入研究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市、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持续推进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支持、保险兜底、政府帮助的“六方合作”机制,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加强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推行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利益兜底等,让农民直接受益;推行利润返还、收益分成等,让农民充分受益;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等,让农民持续受益。同时,要进一步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落实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制度,推进农业保险、农业担保,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要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一直是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农村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要加快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整合扶贫、农工、交通、水务、供电、文旅、工信及“一事一议”等项目,加快实施好县乡道改扩建、撤并建制村和通组联户道路硬化、人饮安全、农村电网改造、宽带覆盖等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业农村最基本的水、电、路、讯等问题。要加大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好青山绿水,增强农村生态及其产品的供给能力。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创新农村金融等服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四、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在强化组织领导上要有新魄力

农村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农业产业是一二三产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工作面广量大、点多线长、任务繁重。我们必须要像重视工业一样加大投入、要像建设城市一样增加精力、要像服务招商一样热情周到,严格落实农业农村工作“重中之重”的责任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在组织领导上要突出合作共建。要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大格局,确保工作部署精准、资金投入到位、干部配置合理、措施有力得当。各乡镇(街道)、涉农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能,统筹谋划,确保做到工作和服务向“三农”延伸和倾斜。健全完善新农村建设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科学运用好考核结果,形成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二是在政策引导上要注重落实效果。各乡镇(街道)、涉农部门、扶贫部门要认真研究上级利好政策,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政策精髓,坚决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要善用督查和考核武器,开展好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和实施绩效评估。要坚持政策创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有关政策文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让群众知晓政策、掌握政策、善用政策,提高利好政策的落实效果,发挥利好政策的助推作用。

三是在要素投入上要强化需求保障。要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财政“三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强财政“三农”投入资金的有效整合,不断提高“三农”资金绩效。要加强引导主要涉农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力争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金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加强“三农”发展用地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符合规划前提下,优先满足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宅基地置换、“空心村”整治和各类重大“三农”项目发展的用地需求。

四是在队伍建设上要严格纪律作风建设。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保障好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等政策待遇。要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参与“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纪律和作风建设,一要廉,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市委各项规定;二要勤,坚持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全面准确地掌握农村实情,研究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三要实,切实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呼声集中、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办成一批农民满意的民生实事。

五是在基层自治上要坚持服务发展。要强化村支两委对村集体的领导,发挥好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持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推进党务、政务、事务、财务、服务公开,巩固民主管理。要发挥好“乡贤会”的助推作用,凝聚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的乡贤人士为地方发展献计出力。要强化社会风险评估,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落实好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政法、公安等部门要继续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各类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确保农村大局和谐稳定,为农村发展夯实基础。

同志们!一季度即将过去,时间已极为紧张。今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挑战前所未有,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农村工作和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篇2:易地搬迁点领导讲话

同志们、乡亲们:

再过6天就是年春节了。在这辞旧岁、贺新春的喜庆氛围里,我们迎来了镇文哲易地搬迁安置点第一批搬迁农户的乔迁之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对第一批顺利搬迁的苦聪群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苦聪群众顺利搬迁付出努力的干部群众,以及乡(镇)

和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以来,我县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金,连片开发”的总体思路,共投入扶贫资金20136万元,实施整村推进122个、易地搬迁点9个,转移安置丧失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特困610户3000人,基本解决温饱3447户10686人、占全县15263的69.9%,完成民房改造3269户,建设基本农田地3000亩,种植蚕桑3000亩,新植、改造茶园8615亩,种植烤烟8000亩、核桃3000亩,引进优良畜种2500头(只),推广种植杂交水9000亩、杂交玉米1.95万亩。年人均有粮280公斤,比增加110公斤;实现人均纯收入602元,比增加415元。

文哲安置点是我县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之一,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计划安置200户1000人。项目于年7月份启动建设,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文哲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进展顺利,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第一批109户苦聪群众今天就要迁入新居。

镇是一片发展的沃土,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这里的人民勤劳而充满智慧。苦聪群众的迁入将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溶合,有利于苦聪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从今天开始,迁入的苦聪群众就将成为镇的一员,将与镇人民同生活和共劳动。在新的环境里,希望我们的苦聪群众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尽快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不良习俗,大力发展生产,爱护和美化家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创建美好幸福的生活。并尽快适应和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的群众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苦聪群众的成功迁入,各级各部门都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特别是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现已完成了主体工程的建设任务,为苦聪群众的成功迁入、安心定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全县的扶贫开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但是,搬迁只是扶贫的开始,希望镇党委、政府以及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关心和帮助苦聪群众,把他们视为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完善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他们创造优良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让他们能搬得出、住得下、富得起。

我们坚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悉心帮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劳动,在新的生活环境里,苦聪群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迁入新居的苦聪群众四季平安、生活美满,预祝同志们、乡亲们,春节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篇3:支持易地搬迁助力精准扶贫

惠民政策叠加助困难户“搬得出、稳得住”

8月19日下午,刚走进昭通市镇雄县芒部镇松林村上下街的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幅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便展现在记者面前:这里像一个大工地,一排排、一栋栋新房正拔地而起,错落有致。

62岁的李在祥老人家的新房已经率先完工,新建的120平米楼房宽敞明亮,老人在一层房子里开了个杂货店,做起了生意。“以前我住的是茅草房,房子里面不仅黑,下雨还漏水,老伴都不在了,本打算这样过下去,”李在祥感慨地说,“没想到信用社贷款给我们盖房子,今年搬了新房,我们还了这个商店,以后的收入也有了,生活也有盼头了。”

镇雄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部副主任施吉浪告诉我们,李在祥是年过60岁的独居老人,本来不满足放款条件,农信社在“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号召下,决定放宽贷款条件,让老人尽快住进新房子。

“施主任,快过来坐!”刚到村民安国军家门口,正在忙着盖房子的安国军便一眼认出了她。据施吉浪介绍,安国军是镇雄县扶贫攻坚“挂包帮、走转访”结对帮扶对象,因为贫困,老婆也离家出走了,自己独自带着3个孩子过日子。“我以前跟着父母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加上3个小孩,全家老小都是挤着睡觉,早就想盖房子了,可是我以前打零工挣钱,又要养小孩,能住上大点的房子就像做梦,没想到政府的补助和农信社的贷款让我梦想成真了,感谢政府和农信社,”安国军激动地说,“估计10月新房就能完工了,有了新房子,干活都有劲头了。”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整个扶贫搬迁安置点除了房屋建设,广场修建、道路硬化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据了解,搬迁计划要求安置点的房屋建设要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例如:上下街是彝族群众聚居区,定位就是“彝族特色民族团结示范村寨”,同时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出了严格要求:进村道路宽5米以上,村内主干道宽3.5米以上,厚度18厘米以上;饮用水质合格率、安全用电率和通信覆盖率都要达到100%;安置点要求有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农家小超市、幼儿园、公共卫生厕所等服务设施。

上下街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前段时间还忙着学唱彝族歌,学跳彝族舞。原来,为了丰富当地村民文误生活,传承民族文化,镇雄县人社局和云南技师学院在松林村联合举办了民族歌舞培训班,重点培训民族歌舞、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礼俗和礼仪等,15天的培训结束后,反响良好。

从“开门即是山”的大山窝里,到如今的集中居住且交通便利,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施工现场,记者遇见了镇雄县政协副主席吉鸿,他告诉记者,他担任着松林树脱贫攻坚示范点建设指挥部的副指挥长,必须每天深入一线指导工作,不能“走读”或无故脱岗。“领导干部现在很多都沉到村组一线、工地一线办公,把工作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上,加快易地扶贫工作的建设步伐,”吉鸿动情地说,“我们是下了用干部脱皮换群众脱贫决心的,不过决心再大也不能离开资金的支持,脱贫不能没有金融机构的参与,金融部门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希望金融机构继续支持扶贫攻坚工作。在场的人行、农信社、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均表示会进一步加大对精准扶贫的投入力度。

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镇雄县支行副行长王家贤介绍,该行已发放松林村异地搬迁工程款469万元。在全县发放4.68亿元用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其中:农户无偿使用资金(每户6万元标准)已支付3.06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资金已支付6185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项目贷款惠及全县23个乡镇共计52个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户5248户,1928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59户,9772人。

让村民“有事做、能致富”

8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镇雄县芒部镇新地方村青山异地搬迁安置点,一幅赏心悦目的乡村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青山绿水间,“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的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漂亮的楼房依坡而建,高低错落,三三两两的农户在田间辛勤地耕作,农地里的桃树、核桃树点缀其间,这些串珠成链的景致形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勾画出脱贫致富的乡村新样本。

新地方距离镇雄县芒部集镇9公里,下辖12个村民小组795户34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6户880人,以汉彝苗三个民族为主。“过去做梦都没想到村民会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担任了13年新地房村村支书的黄佑俊感慨万千地说,“新地方村的村民大部分是从地质灾害滑坡点搬迁到青山安置点的,不通公路,不通自来水,全部住着低矮、破旧、危险的土坯房,一遇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靠种农作物只够维持生存,村民过着极其单调贫穷的生活。易地搬迁的政策出台后,整体搬迁了滑坡点的村民到环境条件好、交通便利、紧邻村级市场的新地方村。通过几年的努力,扶贫搬迁安置点完善了基础设施配套,修通了水泥路,安装了自来水,建好了下水道,生活条件跟以前比有天壤之别。

芒部镇党委书记熊良纯告诉记者,解决了住的问题,芒部镇还在考虑如何做大产业的问题,新地方村易地搬迁坚持搬迁与“发展”两手抓,目前村里的养猪场已经初具规模,牛马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可达7000多头,全镇的经济林果产业发展尤其迅速。

据了解,芒部镇积极拓展新地方村的发展思路,利用芒部镇山地多,气候温和,适宜高原生态林果生长的实际,成立了邦兴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领下,采取“村委+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由村委会统一规划管理,合作社提供种苗、种植技术、后期管理、农户出地种植,按照1:2:7的比例成分。现在在新地方村的山坡上沿山沿河都已连片种植桃树、李树、核桃树,合作社做到“一区域一品种,早、中、晚熟兼备,形成梯次性采摘”,在全村种植桃、李、核桃等7000余亩。待进入盛产期后,每亩每年可收入8000元左右,现全镇共发展种植经济林果23000亩。

据黄佑俊介绍,现在村民给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每月会有2000元的收入,有的村民还把自己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李树,每年可以收取租金,按照李树产量还能收取提成。“村民不仅脱贫了,还正在走上致富路,”黄佑俊激动地说,“金融机构不仅在脱贫上给予贷款支持,在群众致富路上也做了大量工作。”

新地方村村民王晔在村中心开了个小型超市,记者听说农行新建的易地搬迁金融服务点就在他家的超市里,便来一探究竟。离很远就看到超市门口人头攒动,走近一瞧,小超市里货品齐全,顾客络绎不绝,生意红火。“能有这样的好日子,要感谢政府和银行,没有政府的补助和银行提供的贷款,贫困农户是建不起新房的,”他高兴地说,“如今农行还在我们村建了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点,村民可就近在服务点进行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的划转,再也不用跑到9公里外的芒部集镇,为村民省了将近20块的路费,也方便了群众”。

据了解,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中,有贷款意愿的搬迁农户可申请6万元的住房建设贷款,分20年偿还,并享受3年期限的政府贴息补助。农业银行镇雄县支行副行长杨庭武告诉记者,农行承办了易地搬迁资金划转业务后大力畅通支付结算渠道,全县共设立了惠农支付点96个,安装布放惠农智付通560台。惠农POS机16台,基本保持了全县28个乡镇的“全覆盖”,除强化传统支付现金、本行和跨行转帐功能外,还实时增加了代交电话费、代缴水电费、交警罚款等代收代付功能,并力争收费优惠到最大,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足不出村的金融惠民政策的温暖。

据人民银行镇雄县支行副行长林东介绍,今年上半年,镇雄县农发行、农行、建行、信用社、富滇银行和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07亿元、18.94亿元、15.92亿元、29.21亿元、3430万元和1.13亿元。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7032户3.23亿元、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538户2690万元、“贷免扶补”贷款593户5930万元,县农信社向镇雄县远华黄牛养殖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23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农信社在全县鼓励有头脑、有劳动力、有生产经验的贫困户自主创业。

镇雄县人行专门向全县发放扶贫再贷款2000万元,有力地改善了贫困地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该行还利用自有资金和争取财政资金,分别投入280万元为挂钩扶贫点泼机镇老包寨修路、修学校,进行电网改造。

岩桑坳距离威信县城约30公里,是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楠木村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自然村,因该地遍山生长一种适应性极强的叫“岩桑”的乔木而得名。然而,这个充满生态意味名字的村庄却一直贴着高寒和贫穷的标签。

8月24日下午,记者从威信县城驱车出发,约40分钟就到达岩桑坳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村民都要住上别墅啦!”刚下车,大家就惊叫了起来,感叹这个“山沟沟”里居然有别墅。“扶贫搬迁工程启动以来,这里一天一个样”双河乡副乡长杨超群自豪地说,“村里不仅有别墅,村民活动广场也已经建好了,以后这里并不比城里差”。绿树掩映下,一排排快要封顶的小别墅整齐划一,格外显眼。虽然天气很热,但施工人员依然顶着烈日奋臂挥汗,加快建设,争取让村民早日住进新房。

岩桑坳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组内搬迁安置59户,坚持“依山就势、点状布局和带状布局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户有新房、房衬新景,村展新貌”。杨超群带着记者来到特困户郭发清家,他正在忙着新房建设的收尾工作。有些激动的郭发清告诉记者:“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杨超群告诉我们,郭发清和年过八旬的父母原来一起住在位于半山腰的木头搭建的房子里,几乎四壁漏风,哥哥脑瘫,全家只靠他一个人苦钱,因为贫穷,他43岁还没娶到老婆。“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和魏书记的帮助,才能盖起这么好的砖混结构房子,”郭发清憧憬着未来的生活,“现在我心里很踏实,房子盖好后,就带爸妈一起住进去,也让他们享享福。”

郭发清口中的魏书记就是岩桑坳所属行政村楠木的党总支书记魏显富。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魏书记以前在外地做生意,从2000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在为家乡贫困家庭及部分学校捐款捐物。据不完统计,15年时间,魏显富在威信县捐的资金远远不止200万元。2000年,魏显富刚开始对岩桑坳实施公益性扶贫的时候,当时他的身份是呈贡县东恒建筑公司八处处长。2008年,他创建了德柏园艺工程有限公司。2015年10月,作为昆明德柏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数显富被评为云南省扶贫开发先进个人。作为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魏显富得到认可,半年后,他当选楠木村党总支书记。

“脱贫不是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富裕。”魏显富说:“我们把村民们的土地全部流转种上苗木,让村民们都成为股东,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乡亲们的脱贫问题,还能让他们走上致富路。

杨超群介绍说,目前全村已通过栽种苗木实现了95%的森林覆盖率,呈现了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新农村风貌。未来还将打造乡村旅游和养生之地。通过项目覆盖、产业带动、科技培训和信贷扶持,楠木村群众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几乎每个村民小组都有致富产业,户户都有收入来源,走出了一条“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多方联动、全面建设的新路子。

“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仅靠一人、仅靠一个企业之力是不行的,”魏显福说,群众脱贫致富主要靠政府引导、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其中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不可或缺。

据双河镇农信社主任腾明聪介绍,目前农信社已经向楠木村发放易地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贷款达362万元,为了更快地贷款给贫困农户,农信社主任和信贷员三次进村入户调查、摸底,给村民讲解信贷政策和流程,提前建立信贷档案。

威信县农信社信贷部经理李玉敏介绍,威信县建立了400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农信社将按照贷款担保基金1:5的比例进行匹配放大,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最高2万元的产业扶贫贷款,贷款利率执行5%,其中1万元(含)以下由政府全贴息,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含)由农户承担1%的利息,政府承担4%的利息。预计8月底,农信社将完成全县5279户产业扶贫精准到户小额贷款的发放。

在搬迁安置施工现场,记者遇到正在忙着粉刷别墅外墙的郭发坤。他说:“易地搬迁工程让我住进了舒心房,深得人心,通过苗木种植产业,我们不用出去打工就能赚钱了,我们有信心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这是在贫困地区常听到的话。像乌蒙山片区这样偏远山村的农户之所以贫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太严酷,根本不适宜生产生活。要彻底挖掉穷根,首先要挪穷窝,彻底走出环境恶劣、基础脆弱的困境。

易地搬迁改变了以前只“输血”,而不“造血”的扶贫模式,为破解“脱贫——返贫”的循环怪圈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迁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要求,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通过组织实施各项工程建设,使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带动,使安置区的综合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搬迁群众增收渠道逐步拓宽,脱贫步伐明显加快,迁出区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从根本上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综合性工程,是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举措。

篇4: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

一、1270个县已全面开工,项目开工率达98%以上

截至9月底,22个省(区、市)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工县数1270个,占计划县数的99%以上。开工项目17269个,项目开工率达到98%。其中,已竣工项目2093个,已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万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以来,项目开工率达到100%的省份由此前的仅重庆市1个,增加到吉林、山东、湖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青海8个,山西、河北、宁夏3个省份开工率提高了5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仅河北、广西、福建3省区因土地审批程序等原因,开工率在90%以下,分别为88.6%、84.7%和84.4%。

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3.84平方米,总体控制在政策“红线”之内

截至9月底,全国已开工建设安置住房108万套,9244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学校及幼儿园1345个、卫生院所1347个、安置区活动室1964个。已累计完成总投资951.58亿元,投资完成率41%。初步统计,2016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3.84平方米,总体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的“红线”之内。

三、各省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年3月和6月分2批下达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193.6亿元,实现对年度建档立卡搬迁任务计划的全覆盖。截至9月底,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分解下达到市(县),并按照今年249万人搬迁任务要求,用于补助年度计划内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

四、18个省级政府已与投融资主体签订购买服务协议,贴息贷款承接速度明显加快

目前,22个省(区、市)均已明确由省级政府或授权有关部门与省级投融资主体签订易地扶贫搬迁政府购买服务协议。除安徽、福建、河南、重庆4省(区、市)外,其余18个省份省级政府均已与投融资主体签订了购买服务协议,其中:吉林、江西、山东、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1个省份为现场会后新签订购买服务协议。同时,省级投融资主体承接贴息贷款速度明显加快。河北、山西、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等10个省份已与两行签订贷款合同,并承接贴息贷款337.7亿元,较现场会前增加238.3亿元,其中云南、四川、湖北3省分别新增105亿元、74.5亿元、47.6亿元;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宁夏8个省份已承接专项建设基金189.95亿元,其中,湖南、四川、云南3省已完成“十三五”时期专项建设基金全部额度的注入工作。

五、283亿元地方政府债所筹资金已支付到项目,部分省份存在债务资金滞留现象

截至9月底,除山东、湖南2个省份未发行地方政府债外,其余20个省份已发行地方政府债635亿元,占“十三五”时期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政府债控制规模的63.87%。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福建、江西、湖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份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地方政府债已全部发行完毕。在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中,有615.54亿元已注入省级投融资主体,283.06亿元已支付到具体项目,分别占已发行地方政府债总额的96.93%和44.57%。其中,内蒙古、吉林、江西、重庆、甘肃、宁夏、新疆7个省(区、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全部滞留在省级投融资主体或市县实施主体,滞留资金132.1亿元,其中甘肃49亿元、重庆24亿元、江西和内蒙古各20亿元。有11个省份出现部分资金滞留,其中贵州100亿元、山西34亿元。仅湖北、西藏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已全部支付到具体项目。

六、搬迁与脱贫同步规划,后续脱贫措施和就业岗位正在加快落实

各地在编制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时,同步制定了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计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产业培育、就业培训等工作。初步统计,今年计划搬迁的贫困人口中,各地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62.33万人次,在本地落实就业岗位42.2万个,拟劳务输出人口81.73万人,通过产业扶持人口117.6万人。

七、12个省份专门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篇5:易地搬迁点领导讲话

县委常委、副县长 ***

(2008年10月8日)

同志们:

今天,县计划局以工代赈办在**村举行易地移民扶贫搬迁资金集中发放仪式,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受到赈济的群众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多年来关心、支持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工作的部门表示衷心地感谢!对辛勤工作的基层工作者致以诚挚地问候!

以工代赈是国家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十一五”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的财政政策,3年间国家对我县以工代赈及易地移民扶贫搬迁总投入达到2000多万元,已有10个乡镇15个村413户1551人搬入新居。实践证明,以工代赈易地移民扶贫搬迁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切合实际的建设方式,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效,已经成为我县农村贫困地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较好地解决了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问题,基本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对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解决贫困地区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提高贫困地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

积极贡献。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易地移民扶贫搬迁涉及到工程建设、群众搬迁安置、土地调整、政策协调、户籍管理等多方面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大量的部门协调工作,而且还要考虑群众的动员和组织工作;不仅要搞好计划、资金和项目的管理,还要注意搬迁群众从迁出到安置的全过程管理;不仅要考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还要研究解决迁出地的后续生态恢复,安置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搬迁工作给安置区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不仅要解决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还要考虑搬迁群众今后长远发展的问题等。县上为了加强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在县计划局设立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办公室,健全了工作机构,充实了业务力量,全面负责我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二、精心组织、加强协调。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很多,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牵扯上上下下,它不只是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事,也不只是哪一级政府的事。乡镇政府、县主管部门要齐心协力,搞好配合,精心组织,全力支持项目建设。要以大局为重,坚持一切让利于民,多服务、多支持、多奉献,少制约、少扯

皮、少设障。真正做到权为搬迁群众所用,情为搬迁群众所系,利为搬迁群众所谋,全心全意为搬迁群众服务。

三、整合项目、用好资金。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能否按批准的建设内容完成好,关键是要有资金的保证。客观来讲,按人均国家补助3000-5000元的标准是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省、市、县配套也很有限。乡镇政府要发动群众将国家补助与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参与住房、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使群众既建设了新家园,又获得了赈济。乡镇政府及主管部门,在安排退耕还林、国土整治、村级公共设施、教育、卫生等项目和资金时,要尽量向安置区倾斜,在管理渠道不乱、资金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共同用于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保证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一点,县政府已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债资金的管理要求,对建设资金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禁挤占、挪用。要按照工程建设的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要进一步加大资金监督、督察力度,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从严查处。

四、统筹兼顾,立足发展。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如果搬迁后几年内群众还处于贫困状态,收入没有增加,生活水平没有提高,那么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就是失败的。为此,在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工

作中,要坚持生产生活并重,科学确定建设标准、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避免给搬迁群众形成新的负担。这里我特别强调一点,乡镇政府必须对搬迁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给予充分考虑,对如何稳定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怎样拓宽搬迁群众的增收渠道,如何调整安置地产业结构等问题要认真分析论证,明确思路,逐步落实。要依托安置地资源优势,围绕区位优势,面向市场,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确保搬迁群众在安置区的经济收入高于迁出区的收入,达到或超过国家确定的脱贫标准,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和富起来的目标。当然,由于国家补助资金有限,广大农民的收入还不高,再加上对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的适应还有一个过程,在搬迁工作中出现暂时困难在所难免,乡镇政府及主管部门要尽全力帮助搬迁群众渡过难关。同时,要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发扬中华民族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亲帮亲,邻帮邻,友帮友,户帮户,共同建设美好的新家园。

同志们,我县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机遇难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乡镇政府及主管部门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顾全大局,团结一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认真负责地把易地移民扶贫搬迁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真正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尽快富起来。

篇6:易地扶贫搬迁对联

1、感恩思进 坚定信念跟党走 脱贫致富奔小康

2、不忘党恩

党恩布神州全民享小康 人心向政府社会皆和谐

3、乔迁之喜 易地搬迁政策好 村民心中谢党恩

4、脱贫攻坚 托党恩乐迁新居 感良策喜脱贫困

5、党恩赐福

河深海深不如党的恩情深 千好万好不如政府领导好

6、人民政府为人民 幸福不忘共产党

7、共产党好

精准扶贫见成效感谢共产党 勤劳致富建家业不忘习主席

8、脱贫攻坚 政策拓宽平坦路 春风吹暖贫困家

上一篇:给午托班的一封信下一篇:气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