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

2024-05-04

施甸县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精选7篇)

篇1:施甸县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

施甸县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2-11 15:37:08 保山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免费订阅“保山新闻快讯”,发短信A到***3。关注保山新闻网微信:baoshanxinwen,保

山新闻早知道

施甸是国家级贫困县,有6个贫困乡镇、4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6.07万人,其中约85%聚居于地质灾害频发、生存条件恶劣的怒江河谷、枯柯河流域和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集民族、山区和贫困为一体。如木老元、摆榔两个布朗族聚居乡,地处高寒山区,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频发,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

今年8月15日至16日,省委书记李纪恒到施甸县木老元乡、摆榔乡“挂包帮”“转走访”与群众座谈,提出“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房子自己建,自己的路子自己找,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自己创”。保山市及施甸县认真落实李纪恒书记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下大力气把易地搬迁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贫困群众自愿向中心集镇搬迁,挪“穷窝”、治“穷根”,积极探索易地搬迁扶贫新模式。

——挪“穷窝”治“穷根”,扶贫定位更加精准。多年来,该县采取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措施,怒江河谷、枯柯河流域和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依旧“年年扶贫年年贫”,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源上斩断“缺乏生存条件”这个“穷根”,只有易地搬迁挪“穷窝”,方能治“穷根”。

——算清“七笔账”,宣传发动更加精准。把群众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主体,强化宣传,深入发动,引导群众自愿向中心集镇搬迁。详细给干部群众算清易地扶贫搬迁的“七笔账”,即经济账、生活改善账、子孙账、教育账、医疗账、土地山林账和搬迁后发展账。组织县乡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搬迁到县城、中心集镇、中心村能享受哪些政策、得到多少补助,选择不同户型房屋需要多少钱,动员群众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搬迁到县城、中心集镇或中心村。

——“六不选六靠拢”,搬迁选址更加精准。搬迁安置点选址坚持“六不选六靠拢”,即:有地质灾害隐患不选,无发展后劲不选,基础设施改善难不选,就医就学实现难不选,群众不满意不选;向旅游环线靠拢,向产业发展带靠拢,向新型园区靠拢,向县城靠拢,向中心集镇靠拢,向中心村靠拢。如依托姚关旅游集镇开发,在朱市冲村民小组规划安置200户建设生态乡村旅游新型社区;依托旧城万亩经济林果观光农业带建设,规划安置1400户建设7个观赏休闲农业发展新型村等。

——“新村、新业、新生活”,规划设计更加精准。把安居点规划设计作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龙头,围绕实现“新房、新村、新景、新产业、新生活、新发展”目标,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推进旅游国际化互动融合,聘请中科院、昆明同景、美国闻泰极等5家国内外设计公司,高标准编制水墨古村、东山文化长廊、怒江大峡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和30个易地扶贫安置点详细规划。在民居设计上,突出当地布朗、傣等民族元素,融合徽派民居、西南民居风格,住房、厨房、卫生间设施一体化,配套光伏发电、养殖小区等项目,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功能体现超前性,确保20年不落伍。

——“一村一方案、一户一办法”,分类指导更加精准。按照“先县城、再集镇、后中心村”顺序,“一村一方案、一户一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引导开餐馆、做生意,就近到园区或外出务工,解决搬迁户就业创业问题。

——24项政策“保障”,综合配套更加精准。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制定《施甸县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宅基地及房屋处置与管理办法》等24个配套政策,对搬迁户的资源、资产进行统筹管理和有效处置,并在生产生活上给予最大政策支持,打消搬迁户顾虑。如:成立城投、旅投、水投等一批融资实体公司,搭建融资平台,筹集易地搬迁资金;依托实体融资公司流转土地然后租给企业,或让群众以土地入股企业,解决搬迁后土地闲置问题;引导融资公司统一回购房屋然后作价卖给有需要的群众,解决搬迁后房产闲置问题。

——坚持“七进户”,干部包保更加精准。用活干部包保这个“法宝”,制定出台《施甸县领导干部包保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户工作方案》,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每个搬迁点和安置点都有1个部门和1名县级领导包保,每户搬迁户至少有1名干部包保。细化包保任务措施,明确包保责任完成时限,帮助搬迁户减轻搬迁经济负担、做好留置资产管理处置、实现就业创业。全县干部转变作风,“把脱贫大事当„家事‟,把贫困农户当„家人‟”,坚持“七进户”,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宣传动员和引导工作,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通过“七个精准”,施甸县广大群众的思想从“不愿搬”到“自愿搬”、从“被动搬”到“主动搬”转变,逐步形成了一股“要脱贫先搬迁”的热潮,并形成“四个集中”,即向县城、向集镇、向中心村、向旅游景区景点集中,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抓住了机遇、赢得了主动、闯出了路子。同时,省农发行将施甸列为扶贫贷款试点县,从今年开始每年支持2至3个扶贫项目、6至9亿元贷款,连续支持3年;保山市农发行将助推施甸成为金融扶贫示范县,5年内向该县提供不低于130亿元信贷额度支持。(赵光银)

篇2:施甸县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

广西来宾市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大石山区于一体的贫困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相对贫困问题凸显。全市有4个贫困县(市),其中金秀、忻城2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二五”期间列入全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贫困村有156个,2013年共有农村贫困人口46万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大石山区、干旱缺水地区、资源匮乏地区和水源林保护区。经过深入调研,该市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为此,来宾市专门成立了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长、副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组,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关机构。同时,还制定出台了《来宾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

来宾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功探索出了颇具特色的“四种新模式”。一是依托工业园区进行搬迁,整合资源安排就业。将兴宾区雷山村、武宜村三八屯、忻城县古林屯等地群众搬到相应工业园区,就近安排就业,并发动干部“一对一”帮扶解决搬迁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难题。

二是依托城镇化建设进行搬迁,城乡一体同步发展。在兴宾区、忻城县城区新区推进了一批安置房项目建设,共安置341户1801人。象州县将百丈乡大满村、那峨村、民进村委六屯等村屯群众125户593人搬迁到有接纳能力、交通便利、环境较好的城镇区域,不断壮大城镇规模。

三是依托旅游线路进行搬迁,培育产业促进增收。以金秀县为示范,围绕打造民俗体验、养生度假、观光探秘为一体的广西特色生态旅游名村目标,将长垌乡179户730人搬到金秀至平南公路沿线景区,组织群众展示瑶族歌舞、民间绝技,提供特色菜肴、地方民居,提高整体收入水平。

四是依托新农村建设进行搬迁,完善基础加快发展。对搬迁地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予以建设,配套学校、畜圈、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适用技术,调整种植结构,改变原居住区“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落后种养模式。

近几年,来宾市共成功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13个,搬迁贫困村屯172个,安置贫困对象4680户22264人,有效实现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目标,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称为“来宾模式”。

来宾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注重示范点的打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兴宾区迁江镇的雷山村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雷山村位于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西南部,因地处大石山区,自然条件异常恶劣,基础设施差,自然灾害频发。全村下辖7个村屯,有127户404人,耕地210亩,均分布在山脚下石缝中。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650元,村民基本靠低保维持生活。7个自然村屯中有4个至今未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电话,整个村没有学校、卫生所。

篇3:施甸县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

聚力规划选址, 确保搬迁群众“挪穷窝”

在搬迁选址上, 改变以往低成本选址的模式, 紧贴全镇中心区域, 在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条件便利的川区“黄金地段”, 对山区群众进行整村搬迁, 统一集中安置。在搬迁方式上, 按照“群众自建、政府补助、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原则, 整村推进实施。2014年, 投资5214万元, 一次性征地141亩, 搬迁南部山区南山、黑山、小洼沟及康家4个村贫困群众276户。2015年, 计划投资1.7亿元, 采取“政府补助、群众自筹、统一规划、修建楼房”的方式, 实施二期安置楼19栋、896套, 对4个村的858户群众进行集中安置, 让贫困群众上楼房、变居民。

聚力基础建设, 确保搬迁群众“留得住”

坚持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 从解决行路、上学、就医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 加大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整合资金1350万元, 配套实施了5.6公里道路建设、4.75公里的自来水入户工程、1.4公里的行道树栽植和3000多亩的北山绿化工程, 建成了文化广场、村卫生室、村级办公场所, 使搬下来的群众行有所路、学有所上、病有所医, 有活动的场地, 有办事的场所, 有效保障了搬迁群众的基本生活。

聚力产业培育, 确保搬迁群众“能致富”

把易地搬迁与产业培育结合起来, 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对发展基础好、有条件有能力的群众, 充分发挥搬迁点面对三甲集镇、紧邻经济开发区, 商贸流通活跃、市场成熟、交易量大、企业多的优势, 引导和鼓励他们发展商贸、餐饮服务、皮毛贩运等多种产业, 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目前, 在三甲集镇和经济开发区从事经商务工的群众50多人、餐饮服务的30多人、养殖贩运的100多人。对有养殖基础、有意愿的群众, 通过政府与群众联建的方式, 在安置区修建集中联户养殖点, 加大双联惠农贷款和互助资金方面的倾斜支持, 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联户养殖、抱团发展。对条件限制、不能外出发展的群众, 鼓励他们发展裘皮加工等家庭作坊式产业, 让他们在家中做生意、共致富。通过这些措施, 搬迁群众有半数以上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致富门路。

聚力技能培训, 确保搬迁群众“有技能”

篇4:易地扶贫搬迁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项目模式:债贷结合+拼盘整合

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中,苍溪县提出“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和乐业并重,脱贫与奔康同步”,做到脱贫与奔康整体谋划、整体推进。创新“债贷结合+拼盘整合”金融扶贫易地搬迁模式,拼盘整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收益债券和信贷融资资金、国省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涉农项目资金,做大易地搬迁项目资金笼子,按照“用途不变、捆绑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采取“统一全域规划、债贷分线运作、全程实施管理、整体连片开发”的方式,走“政府融资打基础,农户补助建住房,涉农项目搞配套”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子,切实破解脱贫奔康“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苍溪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计整合资金50亿元左右,其中:申请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信贷资金5.1亿元,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收益债券10亿元,匹配中央和省级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11.3亿元,整合“十三五”涉农项目资金约25亿元。

实施路径:全域规划+精准实施

——全域规划。围绕“全域规划,多规合一”,编制《苍溪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2016-2018年)和聚居点、交通、水利、卫生室及产业等专项规划,形成了“1+N”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体系。一是坚持三个结合抓好搬迁安置规划。坚持与现代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景区建设相结合,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相结合,与重大项目建设相结合,实行就地就近集中安置为主,插花式分散安置和货币化城镇安置为辅。二是坚持统一标准抓好基础设施规划。对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技术标准。三是坚持着眼长远发展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在安置地统筹规划种植业、养殖业、林产业等适度规模特色优势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精准施策。一是安置政策。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由乡镇统筹安排安置点,搬迁对象可享受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产业政策。设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搬迁后群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搬迁群众享受当地农民同等的产业政策待遇。三是财政金融政策。创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针对安置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信贷服务,精准安置群众就业创业和安置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四是就业政策。鼓励搬迁对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及时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异地转移就业;对就业困难的,提供就业援助并落实相关的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五是社会保障政策。对跨区域搬迁安置的群众安置后登记为城镇居民的,与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城镇社会保障政策;登记为农村居民的,享受居住地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精准流程。一是在项目前置要件上,实行“九步走”。各责任单位明确要求,分别负责,限时办理。乡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以工代赈办(项目业主单位)批复方案;住建、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分别在规定时限完成安置点规划选址、建设用地、林木采伐、环境评价的许可批复;交通、水务、电力、天然气等部门同步进行规划设计。二是在项目推进实施上,实行全流程管理。财政按照20%拨付启动资金,并根据进度拨付资金;乡镇具体实施,实行统规统建;住建、交通等主管部门对应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工程结束后组成项目验收组进行统一验收、清算、偿债和社会评估。

——精准机制。一是建立资源整合机制。采取“五指并拢、重拳出击”办法,整合土地增减挂钩、危房改造、灾损农房重建等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整合涉农资金优先用于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坚持“行政一把手全面负责制”,采取召开搬迁农户大会方式讨论确定分配方案,在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优先组织项目所在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公示制”,对搬迁原则、对象筛选、项目建设标准等信息进行公开发布、阳光操作;坚持“五个优先、分步推进”,对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灾害严重、土地资源少、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群众生活极度困难的,优先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三是建立问题协调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定期调查研究,会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四是建立责任清单机制。把项目建设的政策性目标、公益性目标与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分门别类建立部门、单位和乡镇责任清单,定期进行通报。五是建立项目监管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监管组,抽调业务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包点进行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对所有工程队承建的住宅、道路、人饮等工程由相关部门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扶贫、发改、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全程介入,对工程建设、运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跟踪检查;建立项目资金监管组,严防专项资金跑冒滴漏、挥霍浪费、挤占挪用;建立项目考评验收组,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跟踪评估,经验收合格拨付工程资金。

成效分析:四个转变+脱贫奔康

通过3年易地扶贫搬迁的攻坚实施,预计到2018年底,将基本完成3.33万户、11.18万人的易地搬迁安置。通过项目实施,人均收入增幅预计达到10%以上,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具体体现在“四个转变”。

——将促进群众生活住房由“老旧土危偏”向“梨乡小康新居”转变。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将建成“生态型、组团式、功能齐”的安置区(点)148个,“经济、适用、配套”型安居房212.7万平方米,让搬迁群众从过去老旧房、土坯房、灾危房、偏远房搬出来,住上人均25平方米砖混结构的“梨乡小康新居”,房屋地理位置、抗灾能力、人居环境等都有极大改善。

——将促进群众生存条件由“五难”向“五通两室一园”基础设施现代化转变。在过去苍溪县“六个一+三配套”基础上进一步配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改扩建联网农村道路90条204.5公里,新建联网农村道路41条101.4公里、耕作道222.5公里,新建塘库172口、集中供水设施120处,在安置区配套建设标准化卫生室、综合服务社、农家书屋以及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总体实现“五通”,建成“两室一园”,有效解决“五难”问题。

——将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由单纯的“靠土吃饭”向“农旅工商多经发展”方式转变。群众搬离相对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山区,进入集中居住区后,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发展生产和市场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逐渐转变为有技术、懂经营、具有发展意识的新型农民、市民、工人、商人,通过发展规模种养业、农旅经营、劳务输出、门店经商、商贸流通、工厂做工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实现既“有事做”又“能发展”。

——将促进迁出区生态资源环境由“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向“生态恢复与保护”良性循环转变。项目实施后将复垦原居住地宅基地耕地2.4万亩,同时通过在迁出地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在安置区配套实施“一建三改”保护性措施,将促使群众从长期形成的“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和传统的毁林开荒、广种薄收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促进迁出区域的生态恢复保护。

篇5:支持易地搬迁助力精准扶贫

惠民政策叠加助困难户“搬得出、稳得住”

8月19日下午,刚走进昭通市镇雄县芒部镇松林村上下街的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幅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便展现在记者面前:这里像一个大工地,一排排、一栋栋新房正拔地而起,错落有致。

62岁的李在祥老人家的新房已经率先完工,新建的120平米楼房宽敞明亮,老人在一层房子里开了个杂货店,做起了生意。“以前我住的是茅草房,房子里面不仅黑,下雨还漏水,老伴都不在了,本打算这样过下去,”李在祥感慨地说,“没想到信用社贷款给我们盖房子,今年搬了新房,我们还了这个商店,以后的收入也有了,生活也有盼头了。”

镇雄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部副主任施吉浪告诉我们,李在祥是年过60岁的独居老人,本来不满足放款条件,农信社在“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号召下,决定放宽贷款条件,让老人尽快住进新房子。

“施主任,快过来坐!”刚到村民安国军家门口,正在忙着盖房子的安国军便一眼认出了她。据施吉浪介绍,安国军是镇雄县扶贫攻坚“挂包帮、走转访”结对帮扶对象,因为贫困,老婆也离家出走了,自己独自带着3个孩子过日子。“我以前跟着父母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加上3个小孩,全家老小都是挤着睡觉,早就想盖房子了,可是我以前打零工挣钱,又要养小孩,能住上大点的房子就像做梦,没想到政府的补助和农信社的贷款让我梦想成真了,感谢政府和农信社,”安国军激动地说,“估计10月新房就能完工了,有了新房子,干活都有劲头了。”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整个扶贫搬迁安置点除了房屋建设,广场修建、道路硬化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据了解,搬迁计划要求安置点的房屋建设要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例如:上下街是彝族群众聚居区,定位就是“彝族特色民族团结示范村寨”,同时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出了严格要求:进村道路宽5米以上,村内主干道宽3.5米以上,厚度18厘米以上;饮用水质合格率、安全用电率和通信覆盖率都要达到100%;安置点要求有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农家小超市、幼儿园、公共卫生厕所等服务设施。

上下街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前段时间还忙着学唱彝族歌,学跳彝族舞。原来,为了丰富当地村民文误生活,传承民族文化,镇雄县人社局和云南技师学院在松林村联合举办了民族歌舞培训班,重点培训民族歌舞、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礼俗和礼仪等,15天的培训结束后,反响良好。

从“开门即是山”的大山窝里,到如今的集中居住且交通便利,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施工现场,记者遇见了镇雄县政协副主席吉鸿,他告诉记者,他担任着松林树脱贫攻坚示范点建设指挥部的副指挥长,必须每天深入一线指导工作,不能“走读”或无故脱岗。“领导干部现在很多都沉到村组一线、工地一线办公,把工作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上,加快易地扶贫工作的建设步伐,”吉鸿动情地说,“我们是下了用干部脱皮换群众脱贫决心的,不过决心再大也不能离开资金的支持,脱贫不能没有金融机构的参与,金融部门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希望金融机构继续支持扶贫攻坚工作。在场的人行、农信社、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均表示会进一步加大对精准扶贫的投入力度。

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镇雄县支行副行长王家贤介绍,该行已发放松林村异地搬迁工程款469万元。在全县发放4.68亿元用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其中:农户无偿使用资金(每户6万元标准)已支付3.06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资金已支付6185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项目贷款惠及全县23个乡镇共计52个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户5248户,1928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59户,9772人。

让村民“有事做、能致富”

8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镇雄县芒部镇新地方村青山异地搬迁安置点,一幅赏心悦目的乡村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青山绿水间,“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的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漂亮的楼房依坡而建,高低错落,三三两两的农户在田间辛勤地耕作,农地里的桃树、核桃树点缀其间,这些串珠成链的景致形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勾画出脱贫致富的乡村新样本。

新地方距离镇雄县芒部集镇9公里,下辖12个村民小组795户34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6户880人,以汉彝苗三个民族为主。“过去做梦都没想到村民会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担任了13年新地房村村支书的黄佑俊感慨万千地说,“新地方村的村民大部分是从地质灾害滑坡点搬迁到青山安置点的,不通公路,不通自来水,全部住着低矮、破旧、危险的土坯房,一遇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靠种农作物只够维持生存,村民过着极其单调贫穷的生活。易地搬迁的政策出台后,整体搬迁了滑坡点的村民到环境条件好、交通便利、紧邻村级市场的新地方村。通过几年的努力,扶贫搬迁安置点完善了基础设施配套,修通了水泥路,安装了自来水,建好了下水道,生活条件跟以前比有天壤之别。

芒部镇党委书记熊良纯告诉记者,解决了住的问题,芒部镇还在考虑如何做大产业的问题,新地方村易地搬迁坚持搬迁与“发展”两手抓,目前村里的养猪场已经初具规模,牛马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可达7000多头,全镇的经济林果产业发展尤其迅速。

据了解,芒部镇积极拓展新地方村的发展思路,利用芒部镇山地多,气候温和,适宜高原生态林果生长的实际,成立了邦兴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领下,采取“村委+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由村委会统一规划管理,合作社提供种苗、种植技术、后期管理、农户出地种植,按照1:2:7的比例成分。现在在新地方村的山坡上沿山沿河都已连片种植桃树、李树、核桃树,合作社做到“一区域一品种,早、中、晚熟兼备,形成梯次性采摘”,在全村种植桃、李、核桃等7000余亩。待进入盛产期后,每亩每年可收入8000元左右,现全镇共发展种植经济林果23000亩。

据黄佑俊介绍,现在村民给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每月会有2000元的收入,有的村民还把自己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李树,每年可以收取租金,按照李树产量还能收取提成。“村民不仅脱贫了,还正在走上致富路,”黄佑俊激动地说,“金融机构不仅在脱贫上给予贷款支持,在群众致富路上也做了大量工作。”

新地方村村民王晔在村中心开了个小型超市,记者听说农行新建的易地搬迁金融服务点就在他家的超市里,便来一探究竟。离很远就看到超市门口人头攒动,走近一瞧,小超市里货品齐全,顾客络绎不绝,生意红火。“能有这样的好日子,要感谢政府和银行,没有政府的补助和银行提供的贷款,贫困农户是建不起新房的,”他高兴地说,“如今农行还在我们村建了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点,村民可就近在服务点进行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的划转,再也不用跑到9公里外的芒部集镇,为村民省了将近20块的路费,也方便了群众”。

据了解,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中,有贷款意愿的搬迁农户可申请6万元的住房建设贷款,分20年偿还,并享受3年期限的政府贴息补助。农业银行镇雄县支行副行长杨庭武告诉记者,农行承办了易地搬迁资金划转业务后大力畅通支付结算渠道,全县共设立了惠农支付点96个,安装布放惠农智付通560台。惠农POS机16台,基本保持了全县28个乡镇的“全覆盖”,除强化传统支付现金、本行和跨行转帐功能外,还实时增加了代交电话费、代缴水电费、交警罚款等代收代付功能,并力争收费优惠到最大,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足不出村的金融惠民政策的温暖。

据人民银行镇雄县支行副行长林东介绍,今年上半年,镇雄县农发行、农行、建行、信用社、富滇银行和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07亿元、18.94亿元、15.92亿元、29.21亿元、3430万元和1.13亿元。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7032户3.23亿元、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538户2690万元、“贷免扶补”贷款593户5930万元,县农信社向镇雄县远华黄牛养殖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23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农信社在全县鼓励有头脑、有劳动力、有生产经验的贫困户自主创业。

镇雄县人行专门向全县发放扶贫再贷款2000万元,有力地改善了贫困地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该行还利用自有资金和争取财政资金,分别投入280万元为挂钩扶贫点泼机镇老包寨修路、修学校,进行电网改造。

岩桑坳距离威信县城约30公里,是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楠木村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自然村,因该地遍山生长一种适应性极强的叫“岩桑”的乔木而得名。然而,这个充满生态意味名字的村庄却一直贴着高寒和贫穷的标签。

8月24日下午,记者从威信县城驱车出发,约40分钟就到达岩桑坳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村民都要住上别墅啦!”刚下车,大家就惊叫了起来,感叹这个“山沟沟”里居然有别墅。“扶贫搬迁工程启动以来,这里一天一个样”双河乡副乡长杨超群自豪地说,“村里不仅有别墅,村民活动广场也已经建好了,以后这里并不比城里差”。绿树掩映下,一排排快要封顶的小别墅整齐划一,格外显眼。虽然天气很热,但施工人员依然顶着烈日奋臂挥汗,加快建设,争取让村民早日住进新房。

岩桑坳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组内搬迁安置59户,坚持“依山就势、点状布局和带状布局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户有新房、房衬新景,村展新貌”。杨超群带着记者来到特困户郭发清家,他正在忙着新房建设的收尾工作。有些激动的郭发清告诉记者:“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杨超群告诉我们,郭发清和年过八旬的父母原来一起住在位于半山腰的木头搭建的房子里,几乎四壁漏风,哥哥脑瘫,全家只靠他一个人苦钱,因为贫穷,他43岁还没娶到老婆。“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和魏书记的帮助,才能盖起这么好的砖混结构房子,”郭发清憧憬着未来的生活,“现在我心里很踏实,房子盖好后,就带爸妈一起住进去,也让他们享享福。”

郭发清口中的魏书记就是岩桑坳所属行政村楠木的党总支书记魏显富。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魏书记以前在外地做生意,从2000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在为家乡贫困家庭及部分学校捐款捐物。据不完统计,15年时间,魏显富在威信县捐的资金远远不止200万元。2000年,魏显富刚开始对岩桑坳实施公益性扶贫的时候,当时他的身份是呈贡县东恒建筑公司八处处长。2008年,他创建了德柏园艺工程有限公司。2015年10月,作为昆明德柏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数显富被评为云南省扶贫开发先进个人。作为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魏显富得到认可,半年后,他当选楠木村党总支书记。

“脱贫不是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富裕。”魏显富说:“我们把村民们的土地全部流转种上苗木,让村民们都成为股东,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乡亲们的脱贫问题,还能让他们走上致富路。

杨超群介绍说,目前全村已通过栽种苗木实现了95%的森林覆盖率,呈现了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新农村风貌。未来还将打造乡村旅游和养生之地。通过项目覆盖、产业带动、科技培训和信贷扶持,楠木村群众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几乎每个村民小组都有致富产业,户户都有收入来源,走出了一条“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多方联动、全面建设的新路子。

“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仅靠一人、仅靠一个企业之力是不行的,”魏显福说,群众脱贫致富主要靠政府引导、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其中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不可或缺。

据双河镇农信社主任腾明聪介绍,目前农信社已经向楠木村发放易地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贷款达362万元,为了更快地贷款给贫困农户,农信社主任和信贷员三次进村入户调查、摸底,给村民讲解信贷政策和流程,提前建立信贷档案。

威信县农信社信贷部经理李玉敏介绍,威信县建立了400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农信社将按照贷款担保基金1:5的比例进行匹配放大,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最高2万元的产业扶贫贷款,贷款利率执行5%,其中1万元(含)以下由政府全贴息,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含)由农户承担1%的利息,政府承担4%的利息。预计8月底,农信社将完成全县5279户产业扶贫精准到户小额贷款的发放。

在搬迁安置施工现场,记者遇到正在忙着粉刷别墅外墙的郭发坤。他说:“易地搬迁工程让我住进了舒心房,深得人心,通过苗木种植产业,我们不用出去打工就能赚钱了,我们有信心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这是在贫困地区常听到的话。像乌蒙山片区这样偏远山村的农户之所以贫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太严酷,根本不适宜生产生活。要彻底挖掉穷根,首先要挪穷窝,彻底走出环境恶劣、基础脆弱的困境。

易地搬迁改变了以前只“输血”,而不“造血”的扶贫模式,为破解“脱贫——返贫”的循环怪圈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迁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要求,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通过组织实施各项工程建设,使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带动,使安置区的综合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搬迁群众增收渠道逐步拓宽,脱贫步伐明显加快,迁出区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从根本上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综合性工程,是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举措。

篇6:施甸县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

《规划》提出, 在住房建设方面, 新建 (购) 安置住房1 463万m2, 其中, 农村新建安置住房1183万m2, 平均每平方米按1 300元计算, 估算投资153.8亿元;城镇购房280万m2, 平均每平方米按3 000元计算, 估算投资84亿元。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 配套基础设施估算投资76.46亿元。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新建学校、幼儿园、卫生院 (所) 和其他村级服务设施每平方米按1 600元计算, 估算投资14.14亿元。土地整治方面, 估算总投资13.08亿元。迁出区生态环境恢复每亩按500元计算, 估算投资1.82亿元。产业发展资金方面, 建档立卡搬迁群众人均1万元, 估算投资50亿元。全省户均建设费用19.74万元, 其中住房建设成本13.67万元左右, 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本6.07万元左右。

《规划》提出, 全省将开通易地扶贫搬迁用地手续办理审批绿色通道。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用地需要, 免收安置区建设用地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留成部分。在满足城镇化需要的基础上, 允许贫困地区将部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交易。

篇7:施甸县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

为了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龙南县于2013年率先启动,把搬迁移民扶贫、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统筹结合,试点新建了大型集中安置区“梦想家园—金塘花苑”住宅区项目建设,并被列为全省4个搬迁移民扶贫进城进园试点县之一。总体上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一、“三到位”抓组织,重谋划,高位推动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县委、县政府把搬迁移民扶贫进城进园作为全县最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扶贫和移民办、房产、建设、国土、农房办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二是研究调度到位。县委、县政府经常性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上研究、调度进城进园工作,还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进行调度。三是工作部署到位。制定了《龙南县移民搬迁扶贫工业园区安置示范点项目建议书》,先后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进移民搬迁进城进园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龙南县“金塘花苑”公寓住房销售方案》、《龙南县2013年实施整体搬迁推进移民搬迁进城进园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性文件,确保了搬迁移民扶贫进城进园工作的有序开展。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章康华主任 ( 中)在龙南县搬迁移民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点“金塘花苑”项目建设地调研指导

二、“三整合”抓配套,聚合力,政策驱动

一是整合公共服务配套政策。尊重移民户意愿,方便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并继续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移民户子女与城镇家庭子女享受同等义务教育。实现医疗资源平等化,移民户可在安置地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孕产妇享受安置地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二是整合社区管理配套政策。筹备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由整村移民搬迁村庄的原有村干部、优秀村民选举产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参与对移民搬迁户的管理;社区下辖警务室、计生服务室、就业指导站、物业管理站等部门,负责社区的日常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整合就业创业配套政策。对移民进行免费就业创业培训,同时,对自主创业的可办理为期2年,3—5万元创业贴息贷款。鼓励企业吸纳移民务工,对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企业每人每年600—800元补贴,移民除领取劳务工资外,还享受一定的岗位补贴。对移民优先安排从事社区保安、保洁、家政、管理等公益性岗位。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搬迁农民就业创业信息库,及时为搬迁农民提供就业服务。明确移民搬迁户承包的耕地和林地原有权不变,可自主流转,统一流转的收益按股权分配;明确移民购买的安置房在居住五年后可上市交易和抵押贷款,增值收入归移民所有,确保移民资产性收入。

三、“三途径”抓投入,解难题,项目带动

一是政府土地出让金返还用于项目建设。为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项目用地采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而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除上缴部分外全部返还支持项目建设,用于降低建设成本和群众购房价格。二是市场运作商业面积,销售收入用于弥补购房差价。项目在规划设计时,将临街一二层设计为商业店面,商业店面面向社会公开拍卖。三是整合政策项目资金投入。相关部门加大争资争项力度,整合扶贫移民集中安置点基础项目资金、保障性住房补助资金、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交通、水利等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四、“三注重”抓设计,提品味,规划引动

一是注重项目选址。在进城进园集中安置区项目规划选址上,龙南县将该项目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均衡布局,避免小区边缘化,选址于交通出行便利、生态环境良好的工业园区,周边都是园区企业,邻近学校、医院、超市等。二是注重高标准设计。充分尊重移民群众的实际情况,既考虑移民户经济现状和基本居住功能需求,又兼顾考虑移民搬迁户致富后生活品质要求,高标准、多户型做好规划设计。楼房有多层房、电梯房,有50至120平方米不同面积的户型。小区功能规划配套了社区活动中心、幼儿园、卫生所、垃圾处理站、大型地下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金塘花苑”周边还规划建设县体育中心、镇卫生院。三是注重合理定价。多层楼粗装修房销售价格仅为1500元 / 平方米,远低于龙南县城其他楼盘。住房的土地性质为国有出让,办证所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

五、“三集中”抓安置,破难点,整体搬动

一是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有一定劳动能力,愿意在县城、工业园务工的农户,实行进城进园集中安置,引导其在试点项目“金塘花苑”购房;二是将经济条件较好,从事规模农业生产或经商、运输业的农户集中安置到乡镇所在地,既解决了原来的“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等问题,又扩大乡镇规模,促进乡镇发展壮大;三是对没有离乡意愿和条件的、特别是老弱病残家庭,实行中心村安置,甚至对确实没有能力的特困户由乡镇统建保障房。

六、“三举措”抓扶助,惠民生,社会联动

一是明确将移民搬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拆旧奖励等到户补助资金进行政策叠加享受,2013年由县财政出资对特困户增加人均1000元的差别化补助,最大限度地支持移民搬迁户进城进园。针对购房资金不足的移民户,可以选择办理房产证抵押按揭贷款,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基准利率执行,也可以选择办理5万元以下两年内政府贴息80% 的财政贴息贷款。二是探索土地增减挂补偿机制,列入整村搬迁的移民户,在不需另行安排安置用地,周转用地指标归县使用的前提下,除了享受以上补助外,旧宅拆除还将按一定的标准给予补偿。三是在移民后续帮扶上,结合“三送”活动,对移民搬迁对象实行单位定点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对贫困移民搬迁户实行“543”重点结对帮扶,一对一从资金、物质、技术、信息等多方面给予帮扶,另外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扶贫济困月”、“扶贫日”活动,成立扶贫爱心基金,向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募集资金,专门帮助特困移民户,使移民真正做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

上一篇:岚县星级农村党支部考核评价办法下一篇:赵素凤教学案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