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父子关系协议书

2024-04-08

脱离父子关系协议书(共14篇)

篇1:脱离父子关系协议书

父亲:黄群

儿子:黄天

3年前,我为儿子娶一媳妇,今年由于媳妇拿着我的.钱,婆婆病重不给出钱,最后导致死亡!最近由于口角之争打我!我盖的房子出租费用不经过我,要钱也不给,还叫他亲戚打我,让他亲戚都住在我家,还想把我赶出去!我对儿子说了后,儿子知道后不闻不问,也不管我的生活费,我愿意和黄天脱离父子关系。

父亲黄群

20xx,5,17

★ 父子关系证明

★ 脱离父子关系范文

★ 村委会开父子关系证明范文

★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 协议书格式

★ 协议书范文

篇2:脱离父子关系协议书

乙方:__________(儿子)

一、本人是乙方的亲爹,男、与王二黑他妈属于合法夫妻。由于甲乙双方在某些方面未达成一致,如今出现分歧。已无法化解和好如初。甲方单方面提出脱离父子关系,特写此书。

二、一般走法律程序是无法从根本上断绝父子关系的,因为自乙方出生后甲乙双方就自动建立了父子关系,是无法废除的。甲方必须抚养乙方直至成年,乙方必须赡养甲方直至终老。但自乙方成年而甲方未丧失生存能力期间甲乙双方任意一方均可单方面办理脱离父子关系。

三、脱离父子关系协议条款:

1、乙方必须偿还自己在未成年期间得到甲方的抚养费。限期,一年返还一次。

2、乙方必须偿还自己在成年之后得到甲方的任何赞助。(包括:物资、权利、资金等…)限期两个月。

3、甲乙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对方。

4、乙方的监护权将由自己承担,甲乙双方任何一方的法律责任或债务问题均与对方无关。

5、乙方将废除甲方的财产继承权。

四、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当地派出所机关存档一份,自脱离父子关系登记机颁发《脱离父子关系证》之日起生效。

五、如本协议生效后在执行中甲乙双方发生争执的,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甲方: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篇3:论共犯关系的脱离

根据日本刑法学说, 共犯脱离也称为共犯关系的隔离、共犯关系的脱离, 是作为与犯罪中止的概念相对应的, 解决共犯在犯罪完成之前努力阻止结果发生但未成功以至于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下, 如何解决刑事责任的问题。共犯关系脱离理论由大冢仁教授首先提出, 他认为共犯脱离是为了补救共犯中止而提出的, 共犯脱离仅指共犯实行后、达到共犯既遂前, 一部分共犯人实施了“中止”自己的行为, 并为阻止共犯的完成做出了真挚努力但没有构成共犯中止的情形, 只要行为人为阻止共犯行为做出了努力就应该肯定共犯关系的隔离。由于他把共犯脱离限于补救着手后的共犯中止, 因此他所主张的共犯脱离仅在实行后成立。

[JP2]西田典之教授把着手前的中止称为共犯的脱离, 而将着手后的中止称为共犯的中止。着手前只须行为人切断自己的行为与其它共犯者实行犯罪之间的物理的、心理的因果性就不具有可罚性;着手后的中止是共犯的中止, 行为人为中止犯罪做出了真挚努力但没有阻止犯罪的完成、没有切断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时, 如果其中中止行为不属于通常理当能够阻止犯罪完成的行为, 就是既遂犯。

大谷实教授则认为:“所谓共犯关系的脱离, 是指共犯关系成立以后, 完成犯罪之前, 部分处于共犯关系的人切断与共犯的关系而从该共犯关系中解脱出来, 其它共犯人基于共犯关系实施实行行为, 引起了犯罪结果的场合。”这一概念没有限制脱离发生的时间, 认为脱离可以发生在共犯关系形成后、犯罪结果产生前的任何阶段, 包括共同犯罪人的一部分着手实行以前的脱离 (着手前的脱离) 和着手以后的脱离 (着手后的脱离) 。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 犯罪预备即可处罚, 从鼓励犯罪人积极退出犯罪的角度出发, 应该允许共犯从犯罪预备开始就可以脱离。大冢仁教授认为共犯脱离只存在于共犯实行后的观点就我国刑法而言是不可取的。另外, 西田典之教授认为在共犯关系中即使行为人有阻止共犯完成的真挚努力但如果没有切断自身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时就应认为行为人与共犯结果有因果关系, 实际上否认了着手后共犯脱离的可能性, 对于共犯脱离认定过于苛刻, 应加以否定。比较而言, 大谷实教授认为脱离可以发生于从共犯关系形成后到结果发生前的犯罪全过程, 比较符合我国的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 所谓共犯关系的脱离是指共犯关系形成后, 在共同犯罪实施过程中, 部分共犯人自愿主动放弃继续实施犯罪行为, 并将其放弃实施犯罪的意思传递给其它共犯人, 同时消除其犯罪前的行为对共同犯罪实施及其结果发生的影响, 从而解消与其它共犯人的联系, 对之后的其它共犯人的行为不再承担责任。该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生在犯罪既遂前的任何一个犯罪阶段, 这是成立共犯脱离的时空性条件

包括预备阶段的脱离 (着手前的脱离) 和实行过程中的脱离 (着手后的脱离) 。对于犯罪行为实行终了至犯罪结果出现之间能否实现脱离, 本文持否定态度。因为犯罪行为实施终了, 单就行为而言, 犯罪过程已经结束, 引起结果发生的原因行为已经实施完毕, 犯罪结果的发生只是犯罪行为进一步的自然延伸, 行为人已经没有停止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 因此也没有实现脱离的可能。

(2) 在主观方面, 脱离者必须是基于自己的意志, 彻底放弃能够继续实施的犯罪行为, 这是成立共犯的脱离的主观要求。行为人必须是以自己的积极态度放弃犯罪行为, 不仅要求其主观上的放弃意思, 更要求的客观上的放弃行为, 在某些犯罪场合, 不仅仅要求脱离者自己的放弃犯罪行为还要求脱离者为其它共同犯罪也放弃犯罪行为而作出“真挚的努力”。

2 具体共犯关系的脱离

共犯必须有效隔离才可以阻断其它共犯人之后实施的犯罪行为的责任及于脱离人。不同类型的共犯的有效脱离条件并不完全相同。我国的刑法理论将共同犯罪人作两种分类:第一种方法以分工为标准分为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第二种方法以作用为标准人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本文以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为标准, 分别论述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这四类共犯关系的脱离。

2.1 组织犯的脱离

组织犯是组织他人实行犯罪的人。我国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组织犯的概念, 但在对主犯和首要分子的规定中涵括了组织犯。对组织犯,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应在组织故意的范围内, 对在其制约下的实行行为所造成的一切犯罪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对组织犯能否从共犯关系中脱离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对此持否定态度。组织犯组织犯较之于其它共犯在共犯关系引起犯罪结果的原因力更大, 要实现有效隔离, 一方面须主动放弃犯罪, 另一方面须消除其组织行为对共同犯罪行为的影响。

2.2 实行犯的脱离

实行犯也称正犯, 指自己直接或者利用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人。共犯关系中, 实行犯通过自己的行为直接侵犯法益, 促成共犯意思的实现, 在共犯中对于共犯行为和意思的实现起支配作用。由于实行犯能够控制和支配共犯关系的方向和因果过程, 只要实行犯基于自己的意志想要中止共犯关系的发展, 由于其在共同犯罪中的支配性作用, 除共同正犯外, 一般情况下都能达到目的。因此, 本文所论述实行犯关系的脱离仅限于共同正犯关系的脱离。

对于共同正犯关系的脱离, 台湾学者李茂生认为, 既然共同正犯的人际关系的重点在于心理上以及物理上的犯罪能力的强化, 则只要行为人能以真挚的意思切断心理及物理上的联系, 则共同正犯的关系即从切断联系的时点消失, 切断关系者只就切断前的行为负责。共同正犯关系的脱离分为着手前的脱离和着手后的脱离。在着手前脱离的场合, 只要行为人向其它共谋人表明了脱离共谋关系, 就可认定其己经作出了相当努力, 从共同正犯关系中脱离, 着手后的脱离比较难以认定, 但是在实行行为的过程中, 行为人对其他共谋人表明了脱离的意思, 其它共谋人也认识到这一点, 脱离人采取积极行为来组织其它的人使当初共谋实施的行为难以实现, 即使后来因为其它人而引起了犯罪结果, 由于该结果不是当初的共谋行为多引起的。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可以认定为共犯关系被解除。

2.3 教唆犯的脱离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 使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因为其教唆行为而有了犯罪意图, 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因此, 教唆犯要想脱离共犯关系, 必须积极表明脱离的意思, 并为消除被教唆人的犯意作出真挚的努力。至于教唆犯的脱离行为是否必须消除实行犯的犯意, 刑法学界存在争议。在本文看来, 共犯关系脱离是为了救济共犯中止之不足, 如果教唆犯能消除正犯者的犯意, 教唆犯在客观上己经阻止正犯的实行行为继续实施或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符合共犯中止的要件, 应该构成共犯中止而没有成立共犯关系脱离的余地。因此, 教唆犯即使没有消除正犯的犯意, 但只要为消除正犯的犯意或阻止正犯行为的实行作出了相当的努力, 也应构成从教唆犯关系中脱离。

2.4 帮助犯的脱离

帮助犯的脱离, 是指各共犯人形成共谋后犯罪既遂前, 帮助者中的一部分人自动停止实施帮助行为并将脱离意思告知与其共谋的其它共犯人, 并同时消除其帮助行为对共同犯罪的影响的情形。

帮助的类型可以是提供凶器、提供犯罪场所等有形的、物质的方法 (物质的从犯) , 也可以是激励的、提供建议等无形的、精神的方法 (精神的从犯) 。如何认定帮助关系的脱离, 本文认为可从共犯的处罚根据入手。总的来说, 就是要求切断帮助行为与正犯的实行行为之间的因果性。具体而言, 就前述的物理性的帮助, 只要行为人取回了这些工具, 就应认为其脱离了共犯关系。但在提供犯罪所需信息、技术的场合, 由于不可能通过取回的方式, 因此其脱离的方式只能是类似教唆犯脱离一样, 说服正犯者放弃犯意, 或者物理性地阻止正犯者着手实行犯罪。就心理性的帮助关系而言, 由于其可罚性的根据在于强化正犯者的犯意, 因此只要消灭了这种强化犯意的作用, 就可以认定帮助者脱离了共犯关系。

3 构建符合我国刑法体系的共犯脱离制度

我国现行刑法典没有对共犯关系的脱离作出明文规定, 由于共犯的脱离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着, 立法中应增设关于共犯的脱离的规定。上文提及的三种立法方式为我国解决共犯脱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比较而言本文认为总、分则相结合式较适合我国立法。

篇4:脱离父子关系协议书

我的父母生下我们兄弟3人,5年前我们相继成家与父母分开另过。最近两三年,不知什么原因,父亲竟然欠下了巨额债务,不时有人上门追债,有的甚至还找到我们兄弟要求还款,弄得我们不胜其烦,以致父子关系变得非常紧张,甚至到了要脱离父子关系的地步。请问:脱离父子关系,是不是就可以不承担父亲的债务了?

读者李生

李生读者:

首先纠正你的一个错误说法,那就是具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关系与生俱来,是不存在脱不脱离的问题的,只有拟制血亲的养父子关系才可依法解除。对于你父亲在与你们兄弟分开另过期间欠下的债务,无论是否存在脱离父子关系,从法律上来说,你们兄弟都没有代为偿还的义务,因为你父亲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他欠下的债务依法应由其自行承担,子女对父母欠下的债务仅在以下情况下才有代为清偿的义务:一是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期间,父母系因家庭的生产、生活欠下的债务。该债务虽然为父母以个人名义欠下的,·但属于家庭共同债务,每位成年家庭成员均有偿还义务,二是父母已经死亡留下了一些遗产,子女继承了遗产。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子女继承遗产应当清偿作为被继承人的父母依法应当偿还的债务,且清偿债务应以其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作为继承人的子女,放弃继承遗产的,对父母依法应当偿还的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当然,从道义上来说,有偿债能力的子女代父母偿还其合法债务,帮父母减轻负担,也是对父母尽孝道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值得鼓励和称道的。综上所述,你不能脱离与你父亲的父子关系,同时依法也不应承担你父亲欠下的债务。

篇5:脱离父子关系协议书

乙方:

一、本人是乙方的父亲,男,71岁。由于甲乙双方在某些方面未达成一致,如今出现分歧。已无法化解和好如初。甲方单方面提出脱离父子关系,特写此书。

二、一般走法律程序是无法从根本上断绝父子关系的,因为自乙方出生后甲乙双方就自动建立了父子关系,是无法废除的。甲方必须抚养乙方直至成年,乙方必须赡养甲方直至终老。但自乙方成年而甲方未丧失生存能力期间甲乙双方任意一方均可单方面办理脱离父子关系。

三、脱离父子关系协议条款:

1、乙方少甲方23000元不必要偿还

2、乙方必须把甲方的地还给甲方

3、甲乙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对方。

4、乙方的监护权将由自己承担,甲乙双方任何一方的法律责任或债务问题均与对方无关。

5、甲方将废除乙方的.财产继承权。

四、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当地派出所机关存档一份,自脱离父子关系登记机颁发《脱离父子关系证》之日起生效。

五、如本协议生效后在执行中甲乙双方发生争执的,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甲方:

乙方:

篇6:父子关系证明

兹证明我管理辖区张三,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年7月7日,身份证号:010101010010。其子:张四,性别男,出生年月:1994年1月10日,身份证号:0202020,关系属实,特此证明。

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派出所

20__年6月26日

篇7:关于父子关系证明

经本部门查核, 的.家庭成员关系如下:

妻子/丈夫: ,身份证号码: 。 儿子/女儿: ,身份者号码: 。

篇8:论共犯关系的脱离

关键词:共同犯罪,共犯关系脱离,犯罪中止,刑事责任

一、共犯关系脱离的成立要件

(一) 时空性要件

共犯关系的脱离在犯罪的何种程度及阶段可以成立, 是我们首先要界定清楚的。笔者认为在共犯关系成立之后、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一阶段, 都可以发生共犯关系的脱离。

在犯罪预备阶段, 各行为人之间就已经形成了共犯关系。因此, “部分共犯想要脱离与其他共犯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在共同犯罪的任何阶段, 即着手实行犯罪之前、着手之后法定结果出现之前、既遂之后的三个阶段”。 (1) 但对于非法拘禁、窝藏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等继续犯而言, 一旦达到犯罪既遂状态, 不论之后共犯人如何作出脱离共犯关系的意思表示和行为, 都不成立共犯关系的脱离, 而只能作为定罪时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二) 主观性要件

共犯的脱离在其主观方面必须具备“自动性”, 即脱离者必须是在自己的意志支配下自动彻底的放弃其犯罪行为。只有自动放弃犯意的人, 才值得刑法对此予以适当宽容。另外, 脱离者的脱离意思表示要能够被脱离以外的共犯人了解到或察觉到, 但并不要求被认可或允许。

(三) 客观性要件

对于共犯脱离者不仅要求其在主观上要有脱离的意思, 而且在客观上还必须实施脱离的行为。即一方面要求脱离者停止目前自己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 另一方面还要求脱离者尽其所能的去阻止其他共犯人继续实施犯罪的行为。而对于被动、被支配型的需采取消极的脱离行为才能成立脱离的主体, 使自己脱离出该既存的共犯关系。

二、具体共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一) 主犯的脱离

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 (2) 我们可以把主犯分为两类:一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作为该犯罪集团的组织者、领导者, 其要想成立共犯关系的脱离, 就必须采取明示的方式表达出脱离的意思且被其他成员所了解。同时采取强有力的阻止措施, 打消犯罪集团已经形成的共同犯罪意志。另外, 如果犯罪行为已进入实行阶段, 那么首要分子就必须采取积极的方式去阻止其他共犯的继续实行犯罪行为。其他主犯成立共犯关系脱离的条件是:主观上要明确表达出脱离的意思且被其他共犯所了解;客观上也采取了脱离行为, 这样才有可能成立共犯关系的脱离。

(二) 从犯的脱离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 他们在共同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较主犯而言更小, 虽然其直接参与了实行犯罪, 但所起的作用不大, 并且犯罪情节不够严重, 也没有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因此, 在处理共同犯罪案件时, 司法机关要注意严格区分从犯的刑事责任。故行为人主观上有脱离的意思且被其他共犯所了解即可成立共犯关系的脱离;然而如果在着手实行犯罪后, 行为人不仅在主观上要有脱离的意思;而且客观上要有脱离的行为才可认定其共犯关系的脱离。

对于帮助型的从犯关系而言, 由于这类从犯不直接参与实行行为, 而是仅仅提供帮助行为。其帮助行为的形式可以划分为物理性帮助和心理性帮助。因此, 对于此类从犯只要行为人切断了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心理的因果关系以及物理的因果关系即可成立共犯关系的脱离。 (4)

(三) 胁从犯的脱离

胁从犯是在身体受到暴力或精神受到强制而被迫参与犯罪活动的。其主观上完全是不自愿的,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遭受其他共犯的打击而不得不参与犯罪。不过, 这仍不能成为其免受刑事责任抗辩的理由, 因为被胁迫者仍有选择的意志, 他参与犯罪是自身选择的结果, 所以也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考虑到被胁迫者人身危险性很低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大, 其放弃犯罪的可能性相对于主犯和从犯而言更大。因此, 针对胁从犯的脱离只要被胁迫者主观上放弃犯意, 客观上采取了消极的脱离行为即可。

(四) 教唆犯的脱离

“教唆犯的本质特点是指故意唆使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原本没有犯罪故意的情形下产生了犯罪故意, 并在这种犯意支配下实施犯罪行为。” (5) 我们从这一特点可以看出在认定教唆犯要成立脱离的状态, 不仅要求教唆者减小自身的人身危险性, 还要求教唆者打消被教唆者已经形成的犯意, 还必须要尽更大努力去防止危害结果发生, 这样才成立共犯关系的脱离。

三、共犯关系脱离的法律责任

在共犯人成立共犯关系的脱离后, 如何认定脱离者的法律责任, 也是共犯脱离理论所必需探讨的法律问题。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及其司法实践中仅将共犯关系的脱离视为酌定量刑的情节, 而让脱离者承担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既不符合刑法的主客观一致及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打击了脱离者放弃犯罪的积极性, 不利于有效的与共同犯罪作斗争。因此, 笔者认为应做以下区分:

第一、行为人在预备阶段脱离共犯关系的, 原则上应该免除处罚。因为在此阶段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比较小, 同时出于鼓励行为人放弃犯罪的考虑, 所以对该阶段的脱离者原则上应当免除处罚。但是如果有其他特殊情形的, 则可以对行为人处以相应的刑罚。例如法律的特别规定或者是行为人参与谋划的乃刑法打击的重大犯罪行为, 由于这些犯罪社会危害性较大, 为了避免这些犯罪的发生, 即便行为人在预备阶段就已经脱离, 也可以处以适当刑罚。

第二、行为人在实行阶段脱离共犯关系的, 原则上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此时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 且没能有效地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相对预备阶段而言更为严重的侵害了法益, 所以脱离者所需承担的刑事责任理应要比中止犯重一些。因此, 根据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这些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又应比既遂犯轻, 所以对着手犯罪后的脱离者一般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的。

因此, 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共犯关系脱离的具体案件时, 除了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外, 还要注意区分脱离者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脱离前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大小等情况, 然后再予以确定脱离者的刑事责任。这样才能使共犯关系脱离的问题得到更加全面、完善地解决, 这对于我国的刑法新思维和法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本文是基于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及实务界对“一人既遂、全体既遂”原则的疑问, 目的旨在推进我国刑法对共犯关系脱离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明确共犯关系中脱离者的刑事责任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为该理论在我国刑法中寻得合理的定位。即共犯关系的脱离是指共犯关系成立以后、犯罪既遂以前, 部分行为人主观上自动放弃犯意, 客观上实施了脱离行为使得自己从既存的共犯关系中解脱出来, 因此不必承担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这对于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及正确有效的打击共同犯罪将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铭暄,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

篇9:中美关系要脱离简单思维

要搞好新阶段的中美关系,中国首先要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对美国形成更为明确的判断。这些重大的判断包括:

第一,中国的国家目标并不是超越或打败美国。中国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并对世界的发展再次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可能在经济总量甚至综合国力上超越美国,美国也可能通过新的改革和创新,继续在某些方面长期领先中国。中国在实现复兴目标的同时,中美的力量对比可能出现各种局面,两者并没有因果或前提关系。这一判断可以得到一个宏观历史趋势的支撑,即持续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这是工业革命以来大大加速、并未见衰退的历史趋势。在蛋糕持续做大的条件下,无论是国际社会的利益分配、还是国内社会的利益分配,都不可用静止的、零和的眼光去看待——必然导向冲突的逻辑。这是现实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理论家未能预见到现代国际政治和资本主义国家国内政治改良空间的一大原因。这也是美国敢于建立开放的国际秩序,对国家间的发展竞争保持自信的原因。

第二,美国没有绝对的能力和意志阻遏中国的崛起。美国是否会竭尽全力阻止中国在力量上超越美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本文的分析表明,美国在国内安全和自由国际秩序这两项核心国家利益不受到根本挑战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意志和能力展开对中国的全面对抗。在可以预计的将来,中国对美国本土不构成直接的安全威胁。此外,中国和战后日本、欧洲国家一样,积极融入现行国际秩序。对于这样的对手,美国依照其外交传统,很难凝聚起国内共识,像当年对抗欧洲殖民帝国、德日法西斯、苏东集团和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一样,直接对中国予以武力压制。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是全球货物贸易的中心,可以说已成为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网络的一大枢纽。美国也不能通过封锁、孤立和经济制裁等手段,遏阻中国的崛起。当然,毋庸置疑,美国非常乐于保持近百年来凌驾于其他所有国家之上的实力优势。但其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目前主要是内向型的,试图通过激发国内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新的领先性的发展,外交手段也为内部的发展服务。此外,美国可能也乐于见到中国因为某种原因崛起失败、或者遭到重大的挫折,并通过有限的投入为此创造条件,但它并没有必然的把握和不顾一切的决心。另外,中国如果出现重大的倒退和混乱,对美国也是不利的。最具有风险但是值得一试的预测是:如果上述情况都没有出现,美国可能会不得不面对中国在经济总量上的超越,并在外交上为此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在新的、不那么有利的力量结构中最大程度保护美国的利益和发展的潜能。美国对这方面的准备实际上已经在其国内战略思想界展开了。

第三,中美全面冲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如果中美挑战对方的核心国家利益,则不排除走向冷战式的全面对抗。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是国内安全和自由国际秩序。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则可以总结为三点:国内安全,即领土安全、主权完整和国内政治稳定等;发展空间,其核心是开放、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即中国不可能像日本一样牺牲政治和外交自主性,换得美国的容纳。对照中美两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既有共融性,也有冲突性。共融性表现在中美都共同拥护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并将其视为本国发展和繁荣的基本保障。冲突性则表现在:美国长期干涉中国的国内安全问题,让中国感觉到根本性的威胁;美国怀疑中国有颠覆自由国际秩序的可能。这些问题影响到中美的根本战略互信。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决定了中美关系的战略走向。

基于上述重大观点,我们才可以判断中美确实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反对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观点,实际上都源于在上述问题上有着相反的认识。基于这些判断,我们可以对当前中美关系中的议题有更清晰的理解。

篇10:父子关系证明

证明(居中,二号字,加粗)

兹证明XXX(你),(性别),(名族),(身份证号),该同志是XXX(你父亲),(性别),(名族),(省份证号)长子(是老几就写第几子)属实。

特此证明。

(出具证明的单位或部门)

(日期+盖章)

两种方法一种是去你的父亲户口所在地或者是你上学时迁出户口所在地开具父子关系证明

另一种可以去你档案寄存的人才市场,提请开具证明,你的档案里有类似的户籍信息,人才市场有开封档案的权利(在你有提请时)

去公证处做一个公正就可以了只要你手里有任何能证明父子关系的文件以及(或者)你父亲生前的和你照片公证处查证后会跟你公证书有这个就很容易了或者请医院开具生证明

如果是血缘关系父子,那么父子关系是无法断绝的,因为那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再怎么赌咒发誓去证明也没用,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如果是养父子,那么按收养法,双反关系恶化时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需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发给解除收养证,有解除收养证就是证明了

根据您对案情的叙述和现有材料情况,本律师对您的案情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案情分析

到所在地派出所开证明

律师建议

如果历史档案不给查的话,建议委托律师查询

鉴于您提供的材料有限,以上分析、建议仅作为参考,不作为处理案件的最终法律依据、也不构成本律师对案件的任何承诺。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1应该持户口本到当地公安局开具证明同时去省级以后是那个公正厅公正如果孩子和家长的户口不在同一户口本上就需要孩子的出生证明(医院开具出生证明上会有父亲母亲的名字)户口迁出和迁入证明(当地派出所根据户籍档案开具)和公证书。一定要注意只有公证书是没有用的户口本才是关键我就是因为第一次没有提交户口本只提交了公证书签证被拒现在大使馆对户口本非常重视公证书只是辅助作用

2是一定要写说明的是同意信表明要资助全额的留学费用请签证官对你的请求予以考虑

篇11:父子关系的高考作文

雨,滴答滴答的下,天空一片阴沉。

放学了,我倚在窗边,看着教学楼下倚偎在父母伞下的同学们,心里五味杂陈。

不知道哪天开始,父亲变得烦躁不堪,变得爱和我争吵。我们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引发一阵“电闪雷鸣”。终于,在“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后,我冲动地对父亲喊道:“你从来不顾及我的感受!我讨厌你!”然后便“砰”的甩上门,再也没有和父亲说过一句话。

“嗒嗒”雨还在下,冰冷的雨滴从窗外飘进来,打在我的脸上,将我从回忆中叫醒。四周望去,其他同学都走光了,只剩下我一人因为没带伞而停止脚步――今天早晨,父亲还在出门前提醒我今天下雨要带伞,可我硬是装作没听见,空着手“咚咚咚”跑下楼――是赌气吗?是,我在心里回答。

本想等雨停后再走,可这老天爷好像偏偏与我作对,雨就是不见小。我正犹豫着要不要冒雨回家,却在不经意间一抬头瞥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爸爸?我擦了擦起雾的玻璃窗,仔细地看了看;没错,就是爸爸。他打着我的那把粉红小伞,吃力地在雨中走着,他高大的身躯与那伞相比,显得无比滑稽。他停住了,紧接着在包里翻找着什么,应该是手机吧!

在父亲翻找的时候,夹在他脖子上的雨伞忽然掉了下来,顷刻间,雨点使他的衣服一片斑斓,他的背影显得愈加狼狈。不知怎的,我的心竟轻轻的抽疼了一下。

一刹那间,过去的片段如蒙太奇电影一般在我脑海中闪过:每晚父亲下班后,我总缠着他背课文,讲故事,全然不顾他加班的疲惫;每天半夜不经意地醒来时,总能看见父亲那屋的.灯亮着,映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而我却不以为然……最后,是昨晚那句“你从来不顾及我的感受,我讨厌你”以及那直扎人心的甩门声……

此刻的我才意识到,真正变了的人是我,不是父亲。我说父亲不顾及我的感受,我又何尝顾及过他的感受呢?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那个爱的岗位上,从不曾动摇,哪怕我是如此无理,他也始终如一。可我忘了,父亲不是超人,不是神仙,不是万能的,他也会老!那些对我所谓的“唠叨”是他关心、关爱我的一种方式,而我,除了抱怨竟没给予过父亲任何的关切,哪怕是一声问候……

此时,我除了后悔还是后悔――天知道我昨晚那句冲动的话给父亲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雨下得更大了,我的脸上早已湿了一片,不知是雨水还是悔恨的泪水,这时,手机响了,我轻轻的点开,接到耳边,里面传来的是父亲沙哑的声音――“你在哪里?!淋雨没有?!早上让你拿伞你不听!淋病了可怎么办?”泪,自是再也忍不住了,我抓起书包,以最快的速度飞奔下楼。

篇12:父子分家协议书

本人XXX,身份证:XXXXXXXXXXXXXXXXXX,其妻黄双容,身份证:XXXXXXXXXXXXXXXXXX,家住XX县XX镇XX村XX组,大儿:XXX,大儿媳XXX;二儿:XXX,二儿媳:XXX,如今我俩老意欲将全部家产按兄弟俩平分赠予你们,每人各得壹份,望你们分得家产后各自努力,勤俭治家,振兴家门。

房产:堂屋六间,厨房二间,现将此房产及全部家具用品分成两份。大儿:XXX,常屋东三间,厨房北壹间,家具用品,睡柜壹只,书橱壹只,铺板床壹张,园桌面壹张,张柜壹只,家神柜壹只,大桌子壹张,小桌子壹张。二儿:XXX,堂屋西三间,厨房南壹间,家具用品,睡柜壹只,书橱壹只,铺板床壹张,加元 桌面壹张,三门橱壹只,碗柜壹只,回脚床壹张,书桌壹张,四抽屉壹张。

厨房暂由父母居住,等二老百年后由兄弟二人平分。

关于父母的赡养,每户每年支付赡养费伍佰元。必须在每年年初支付,不得拖延。父母二人年龄已高,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所需看病,医疗费除父亲单位报销外,其余部分由兄弟二人共同承担,若父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服侍及照料之义务由兄弟二人轮流共同承担,费用共担。

两位老人百年后由二兄弟处理后事,丧葬费费由兄弟二人共同承担。此协议一式三份,由父母、大儿子大儿媳、二儿子各执一份。

父母亲签字:

大儿子:

二儿子:

大儿媳:

二儿媳:

见证人:

篇13:《男生贾里全传》中的父子关系

关键词:《男生贾里全传》,父子关系,矛盾冲突

秦文君是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她以细腻丰富的情感和幽默有趣的语言塑造了一批可爱的少年形象。在《男生贾里全传》这部小说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善良、勇敢、聪明的男生形象。在妹妹贾梅面前, 他极力保持自己的形象, 并且时刻关心贾梅;在老师面前, 他虽顽皮但也认真负责;在朋友面前, 他慷慨、真诚, 渴望成为朋友心中的伟人。可以说, 通过对兄妹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的描写, 秦文君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贾里形象。当然, 在这其中,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 那就是父子关系。

自古以来, 父子关系就受到我国文学家的重视, 也是他们经常涉及的题材。在古代, 父子严格遵循“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 父亲是家族里的家长, 儿子必须服从父亲的命令, 父子关系往往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到了现代, 父子关系虽然有所缓和, 但大多数也难以摆脱长期的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 父亲的权威依然存在。而在《男生贾里全传》这部小说中, 贾里和他的父亲虽然也时常产生矛盾和冲突, 但是在这过程中他们却愿意相互理解和尊重, 互相关心, 努力构建出平等的父子关系。

一.父子间的矛盾和冲突

父子冲突在家庭关系中是常见的现象。在《男生贾里全传》这部小说中, 贾里也经常跟他的父亲发生矛盾冲突。贾里的父亲老贾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 作为一家之主, “他的话一锤定音”, 秉持着“女儿娇养, 儿子严待”的原则, 对贾里严格要求, 嫌贾里吊儿郎当。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贾里渴望摆脱父亲的管制和束缚, 对父亲的种种做法难以理解, 觉得父亲过于死板、迂腐。因此父子之间常常发生冲突。比如在《家庭轶事》这个故事中, 由于父亲的绝对权威, 贾里不得不做“倒霉的总指挥。”而在《戏院风云》中, 贾里的父亲又不顾贾里的意愿, 擅自给贾里在钢笔字学习班报了名, 以此作为贾里的礼物。由此也直接导致了稍后的矛盾加深。贾里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觉得父亲对自己缺乏信任, 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却一清二楚地记着儿子的小毛小病”, 因此拒绝顺着父亲的意做事, 父子俩甚至进入冷战。

其实, 贾里和他父亲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父子之间由于缺乏沟通而产生的代沟问题。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由于接触到新的见解而形成新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 与老一辈的人大有不同, 这种差别在日常生活不加以改善而任之扩大, 父亲对孩子不放心, 而孩子又认为父亲对自己不理解, 久而久之父子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 误会也就随之产生。

二.冲突下的理解和关心

贾里和他父亲的关系虽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但是父子二人并没有任由冲突发展, 而是在冲突中相互理解, 相互关心, 从而构建出当代和谐的父子关系。这与父子二人本身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

贾里的父亲作为儿童文学作家, 较之一般的家长更懂得儿童的天性, 对儿童充满了爱与尊重。他能够学会理解孩子, 欣赏孩子, 肯定孩子。当他发现贾里和贾梅对自己的安排不满意时, 他会及时跟孩子们进行沟通说明——“你们都是家里最受重视的人”, 并且不断改正不足, 完善自己作为父亲的职责;当他看到儿子真正懂得英雄的意义的时候, 他及时给予肯定:“这种感觉真不错”;当贾里为如何成为伟人而苦恼时, 他会适当加以引导, “要别人知道你不难, 关键是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而当他看到儿子终于知道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成为伟人时, 他欣慰地发出“贾里长大了”的感慨。可以说, 贾里的父亲跟传统的父亲不一样, 他并不是单纯扮演着“黑脸”的角色, 一味维护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 他重视从自身出发观察孩子, 尊重孩子, 引导孩子, 给孩子充分发挥个性的空间。

贾里作为初中的学生, 有着青春期少年普遍的特征, 好面子、自命不凡、一心想当伟人。同时, 他也善良、热心、机智、关心家人。在与父亲发生矛盾时, 他会埋怨, 会不满, 但是即便如此, 他仍然关心父亲, 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的爸爸虽然有点像老头, 佩服他的人很少, 但他人不错, 说心里话, 为这点我就很为他骄傲。”当他发现父亲真的溜旱冰摔了一跤时, 他“忙奔过去站在后面护住爸爸, ”“万一病人倒下, 倒在他身上总比倒在地上好一些”;当他发现父亲在生病时仍担忧鸭摊的老板再做伤天害理的事时, 他发现自己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助父亲一臂之力, 最终, 在他的机智计谋下, 鸭摊老板顺利被捕。在贾里的心中, 父亲或许古板, 但是他也极度渴望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赞扬, 父亲一句简单的赞美被他视为“世上最美妙的声音”,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贾里是深深地尊重并且爱自己的父亲。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爱的支撑, 父子二人才能经常冰释前嫌, 在沟通中实现真正的理解。

三.关心中的平等对话机制

贾里和他的父亲除了理解和关心的关系外, 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那就是父子双方逐渐平等的地位。他们的对话, 是建立在平等机制下的, 这跟传统的父子关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传统的大家长制度下, 父亲是绝对的权威, 父亲的话语权也决容不得儿子半点挑战。在《雷雨》中, 周朴园就是这样的存在, 他的话相当于是“圣旨”, 周萍和周冲在他的面前就是服从的对象。而贾里父子的关系则是对传统父子关系的突破和发展。在《苦恼的作家》一节中, 父亲让贾里为他创作的一本书提意见, 贾里如实说了自己的感想, 父亲的脸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 贾里只得说谎这是自己的一位朋友“龙传正”的意见。在经过仔细考虑后, 父亲觉得“龙传正”所言有理, 并愿意与他结识。贾里不得不拜托好友鲁智胜来帮忙, 结果当然是被当场拆穿, 父亲也终于知道贾里就是龙传正。值得注意的是, 父亲并没有因此而生气, 反而虚心向贾里请教, 以朋友的方式与贾里重新认识, 两人像朋友一般平等地交谈, “完全像地下党碰面”。此外, 当两人得知贾梅有可能早恋时, “父子两个对坐着, 颓然伤神。他们两个在为同一个女孩担心, 而且完全像同志那样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对策。”当家里发生矛盾时, 贾里通过电台跟父亲进行了平等的沟通, 他说出了自己对父亲的心声, 而父亲也理解贾里的内心, 两人实现了真正的心灵共舞, “父子双双把家还”。在那一刻, 我们可以看到, 理想的父子关系也应是这般。父亲和儿子本就是独立平等的个体, 他们受血缘的制约而联系在一起。父子之间互相理解, 互相尊重, 实现平等机制下的对话, 这是我们现在的家长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四.结语

秦文君在小说序言《一种情结——自序》中曾经提到:“在我的心目中, 真正的儿童不仅在艺术上炉火纯青, 毫不造作, 甚至是浪漫的, 它的形式相对单纯, 没有触目的理念, 而它的内涵必须蕴含不朽的道德力量, 表达出人类的所有情感和本质。”诚然, 在《男生贾里全传》这部小说中, 秦文君取得了这样的成功。里面所传达出的父子理念具有开创意义, 它教育所有的家长和儿童, 家庭中的矛盾冲突是正常的存在, 最主要的是要在平等的机制下双方进行沟通, 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 这样构建出来的父子关系, 乃至家庭关系, 才会是和谐美满的。

参考文献

[1]秦文君.男生贾里全传[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7.

[2]张含冰.塑造当代新型父亲形象——《男生贾里》中父亲形象的意义浅析[J].广西:阅读与写作, 1999 (02) .

[3]姚颖.男生女生, 成长快乐——试析秦文君“贾里”系列成长小说[J].内蒙古:语文学刊, 2010 (12) .

篇14:最佳父子关系

西晋的左思出身于书香门第。起初,父亲要他学习书法,尽管他很努力,但始终没有长进。无奈之下,父亲让他改学弹琴,同样没有起色。左思对父亲有些怨气。后来,父亲发现儿子的兴趣在读书写作上,觉得儿子文中的思想与文笔都不错,有发展前途,是可造之才。于是,他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我看你有文学天赋,你就专心读书写作吧。”在父亲的教诲下,左思便在读书写作上狠下功夫,进步很快。左思因此很感激父亲。左思移居洛阳后,写出了《三都赋》,富家子弟争相传抄,弄得“洛阳纸贵”。

因势利导,是父子交往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好的教育和培养儿子的方式。做父亲的应有双慧眼,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的优势在哪个方面,然后因势利导,让孩子发挥优势,挖掘潜能,经过刻苦努力而获得成功。为父的不能凌驾在儿子头上,强迫儿子学这学那,那是父亲最无知的表现,会损害父子关系。

叶圣陶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却有一位被邻里深深钦佩的心地善良的父亲。叶圣陶从小就敬重父亲,对父亲的“孝道”“仁心”尤为佩服。那时,别人嫌小铺子货物太差,不愿买那里的东西,而父亲则不然,总是有意去小铺子买东西,使店主增加收入。父亲对叶圣陶说:“我们不去买,小店主靠什么生活呢?”叶圣陶听了,心里顿感热乎乎的。叶父用善良培养孩子,是大有益处的。叶圣陶经过一番努力,成了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和出版家。叶圣陶的子女叶至善、叶至诚、叶至美也是有名的作家和编辑。其孙辈中的叶兆言和叶三午也是著名诗人、编辑和作家。

善有善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父亲要心地善良,在与儿子相处中,要彰显善行,潜移默化教育儿子,这不仅能密切父子关系,也会使儿子成为善良之人和有出息之人。

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作家赵树理的大儿子赵广元时任山西芮城县宣传部长,每月工资六十元,生活拮据。于是,他给正在北京的父亲赵树理写了一封要钱的信,信写得分外精练:“父:钱!儿。”没想到,赵树理的回信不仅快而且同样精练:“儿:0!父。”过了段时间,赵树理叫儿子来到家中,对儿子说:“我不是没有钱,更不是舍不得给你钱。为拍摄影片上党梆子《三關排宴》,我慷慨解囊,资助了几万元钱。但是我认为,你既然已经自立,就不该再依赖父母。你说,是吧?”儿子听了,点头称是,与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自立者强,依赖者弱。父亲教子,应重视自立教育。这不仅让子女因能自立而有个好的前程,也能使自己与子女建立正常关系。若让儿子养成了对父亲的依赖性,一旦父亲的给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与欲望,就会使他滋生怨恨之心,甚至反目成仇。

威廉·亨利·布拉格青年时代求学于英国威廉皇家学院,在这里读书的大多是富家子弟,可布拉格衣衫褴褛,整天拖着一双比他的脚大得多的破旧皮鞋。富家子弟见他这般模样,不仅讥讽他,还诬陷他这双破皮鞋是偷来的。这话传到了学院领导那里,学院领导决定弄个明白。老学监把布拉格召到办公室。布拉格站定后,老学监的两眼死盯着那双破皮鞋。布拉格见状,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张小纸片,交给老学监。这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清楚地写道:“儿啊,真抱歉,但愿再过一两年,我的那双破皮鞋,你穿在脚上不再嫌大。我抱着这样的希望:果真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正是穿着我的破皮鞋而努力奋斗成功的。”老学监看完信之后,心里也分外的感动,他勉励布拉格要不怕人嘲笑,要发愤学习,不要辜负了父亲的厚望。布拉格进步很快,在学院毕业后,他就升入剑桥大学深造。后来, 他当了大学教授。1915年,布拉格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父亲对儿子施以俭朴教育,并期望儿子因此奋斗成才,自己会为儿子的成才而自豪,这不能说成是父亲教子无方,也不能说成是父亲缺乏与子交往之道。伟才从来出寒门,俗话说:“惯子不孝,肥田出瘪稻。”父亲对儿子施以俭朴教育,也是教子良方,更是建立父子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

(编辑/张金余)

上一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心得下一篇:内一科医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