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阅读我们父子

2022-07-12

第一篇:亲情阅读我们父子

父子的母校阅读答案

1.依次填写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6分)

→→→儿子明白了父亲其实没有“母校”

2.8-12段与小说的核心内容“父子的母校”看似无关,实则联系紧密,请说明理由。(5分)

3.儿子对父亲怀有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5分)

4.下列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也有不符合的,试作分析。(4分) ①“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②“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

③“信不信?那家伙!”

(符合)第句。

(不符合)第句。

5.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写出两点)(6分)

答案:

1.(6分)父亲对儿子夸“母校”父亲带儿子去看“母校”儿子进了“母校”

2.(5分)示例一: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父子贫苦、艰难的生活现状,(2分)是父亲希望儿子读“母校”的原因之一(或“是父子对母校的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因)。(3分)示例二: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儿子的孝顺、懂事,(2分)使下文儿子进“母校”等情节显得真实可信。(3分)

3.(5分)①敬佩(羡慕)之情。他以为父亲读过书,是个了不起的人。②感恩(感激)之情。他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未答出“感激、感恩”要点的,酌情扣分)

4.(4分)(符合)①③因为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对虚拟的“母校”只能含糊其词。(2分)(不符合)②因为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2分)

5.(6分)示例:①“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1分)他对儿子的教育是通过虚拟的美好“母校”,激发儿子的上进心。(2分)②“父亲”是个有眼光的人,(1分)他深知有知识有文化能改变人生的道理。(2分)③从“爱子之情”或“任劳任怨”作答亦可。(未答出“教子有方”要点的,扣2分)

第二篇:来世我们还做父子

92年,儿子出生了,他给儿子取名叫皮性善,但是他从来不叫名字,总是乖呀乖呀的叫,对儿子像对命根子似的。

儿子5岁那年,他与大哥合伙做生意被骗,总共欠了10万,家里拿不出钱,能卖的都卖了,唯独房子他抵死不买,他说:这是留给我女人和儿子的。

拿不出钱要去坐牢,幸好他一个同学不顾家里的反对,借给他即将要修房子的钱。他是个至情至性的人,他说把儿子卖给他女儿了。本是一句玩笑话,可被那时什么都不懂的儿子听进心里。

儿子一年级被车撞了,是一辆三轮车,送到县城医生说很严重要动手术,叫他准备医药费,他拿不出那么多钱,他去求院长,他是跪下来求的,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他跪了,但院长没答应他。

为了救儿子,他把房子卖了。

那一天,他女人走了,他没说什么。

儿子出院那天,已经夕阳西下了,他笑了笑对儿子说:乖啊,不怕,有爸爸呢,我还有办法。

儿子回家后知道没地方住了,眼泪就出来了,他说:乖你别哭,从今天起,你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以后你会经历更多磨难,从你做我儿子的那一天开始,你就必须经历磨难,我年纪还不大,会陪你走很远的。

那一年是他最落魄的一年,他给儿子改名叫皮卫毅。

为了儿子的学费,他去打工了,把孩子托付给大哥,儿子稍微有些懂事,说爸爸我不能上了,我不能增加你的负担了。

他很坚定,说不行!你不但要读,还要读大学!

他做事认真,加上又读过高中,老板很赏识他,很快升到了他们那组的组长,那天他高兴的给儿子打电话,他自豪的告诉儿子,要让他成为全天下最幸福的孩子。

一晃就是6年

他悄悄的回家了,儿子正好放暑假了,他买了好多好吃的,还买了一辆自信车,因为上次儿子说上学的路太远,同学们都有自行车,他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大嫂说儿子帮瓦匠提“灰桶”了,这样一天能有30快钱,他很心疼儿子要过去找他,大嫂说了地址他就迫不及待的走了。

他太想儿子了,每次做梦都能梦见自己带儿子去游乐场,儿子高兴的夸自己好棒,他太想拥有那种感觉了,作为一个父亲,他觉得他欠儿子的。

他到工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正是收工的时候,三三两两的泥瓦工从他身边走过。他斜眼望去,身体惊颤了一下,他看到了一双清澈的眼,一面朝思暮想的面容!

“爸”一声呼唤震碎了他的心,比起那时候,声音少了稚嫩,多了份寄人篱下的无赖和嘲笑,也许是父子之间的心有灵犀,又或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儿子认出了他,他心痛,他曾今无数次想象过见到儿子的场景,但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眼前这个满身水泥,确切说像个流浪汉,一件宽大的校服包裹着本是瘦小的身体,连鞋都没有,可想而知儿子这么多年是怎样过来的,看着儿子手上的老茧,他懊悔,他痛苦,他像疯了一样搂住儿子痛哭,父子两个相互发泄着这么多年的思念,艰难,委屈!

他下定决心,哪怕就是死也不会让儿子再受一点委屈。

第三天,他把儿子接到了他工作的地方

可是每过几天,他又把儿子送回了老家,儿子不知道为什么,也没问,因为在他心里,爸就是他是依靠,儿子也只信任他。这次却没去大哥家里,而是去了让他免了牢狱之灾的同学家,儿子也第一次见到了那个让他最为憎恨的人,他同学家的女儿。然而却无可奈何,这么多年让他明白,他没有憎恨的资本。

儿子9年纪的时候,出事了,儿子打了一个女生,下了很重的手,只因为那女生说了一句:连自己爸都不要的野种。

儿子彻底爆发了,这么多年积聚在心里的怨气仿佛一下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儿子没想什么,抄起凳子就砸了过去,甚至连劝架的人都不放过,以至于把那个女生打成了重伤。

他接到电话后就回来了,当着很多人的面,狠狠的给了儿子2巴掌,他懵了,这是第一次打孩子,他不知道巴掌是怎么挥出去的,他很心疼,但是儿子犯了不可饶恕的过错。

儿子愣了一下,像疯了一样冲向教学楼,在3楼跳了下来,他快吓疯了,第一次留下了眼泪,他心里的最后一个念想没有了,在儿子跳下的瞬间被抹杀的干干净净。

儿子没事,幸好被一个老师抱住了,但是眼睛不再清澈,他知道儿子缺的东西却是自己弥补不了的,因为儿子跟他一样没了念想。

他去求校长,去教育局,好烟好酒的往上递,到处送礼,儿子一直跟在他身边,看着他为自己卑躬屈膝。

儿子内疚,有一个这样一心为自己父亲,却一直活在自己编织的阴影下,在那里憎恨,自虐,父亲一直在为自己铺路,而自己却淡然的在破坏,无视着父亲的悲伤。

他也似乎明白,儿子已经不再是那个充满稚嫩,不敢说话的小孩子了,在儿子的眼睛里

他看到从苦难过渡出来的残忍和不屈。

处理结果出来了,儿子被记大过一次,鉴于未成年,派出所只给予警告处分。

我的名字叫皮卫毅,我就是那个不懂事的儿子。

那件事后,我妈回来了,可能是对于我们父子的愧疚,又或者是看到我爸的经济渐渐地好了起来,她选择回来了。

对于我妈的回来我爸很是热情,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爸不另外找一个,只有我懂,那只是鉴于我的存在,因为他想给我一个完整的家,毕竟她是我的亲生母亲。

很快,就在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里,爸不仅买回了以前的老房子,还新修了一栋,全家人都沉寂在乔迁新居的喜悦里。在我家最苦难的时候,那些久不就不登门的亲戚相继上门祝贺,我爸拉着我到处认亲,而我的眼里却尽是鄙视,人性的区别注定了我与他们的隔阂。

我去了我爸同学介绍的一所五年制大专

偶然一天放假回家,我在为我爸整理衣物是发现了一个笔记本,那里面有夹着一张病例表,和一封给我的信。

卫毅:如果哪天你见到了这封信,那我可能真的时日不多了。

爸爸永远也不会忘记,1992年那个刻骨铭心的夏天,我最亲爱的儿子就是在那华夏大地经受摧残的一年出生的,爷爷奶奶没能给予我们任何东西,就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因为贫穷,爸爸学会了坚强;因为苦难,爸爸必须要奋斗。苦难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阶梯的里程碑了,对你我来说都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了,爸爸已经变得不再年轻,风风雨雨的日子,我们一步一步挺了过来。知道爸爸为什么希望你争气吗?因为,我们除了奋斗,别无他法。我很欣慰,我的儿子要比别人争气,在那最艰难的日子里,没有选择放弃!我为你骄傲!

快成年了,我们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好好的规划,再过十年,爸爸廉颇老矣!到那时,我什么也不能给予你了,唯一给你的也只有拖累,但是这个你却不用担心了,我很早就得了乙肝大三阳,没人知道,也没人想知道,以前曾准备一死了之,可是一想到你,我不忍心,你是老天送给我的唯一礼物,为此我苦苦打拼,以至于现在有钱治病的时候已经没救了,医生说我活不到50岁了,看不到你成家立业了,这是我唯一的遗憾。对你妈好点,对一个女人来说,她已经做得够好了,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苦难理应让男人承受,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

现在我给你创造了经济条件,照理说我理应宽心,但我怕你学会安逸,安逸能使一个人堕落,颓废,爸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记住以前所受的苦和难,让它成为你人生的警钟,让你时刻不忘前进!

最后,祝你扫除一切障碍,登上成功的阶梯!

爱你的父亲

2005年9月6日

当我看完里面的内容后我泣不成声,眼泪滂沱。我知道为什么他把我接过去,又那么快的送我回来了,他不想我看见他的病态,不想让我失望,我终于明白我爸是把他的一生拿来告慰我,而我却在践踏着。

爸,请你一定要珍重!如果有来世,我们还做父子,你来做我儿子,好吗?

第三篇:关于《多年父子成兄弟》阅读练习及答案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待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给我去伴奏。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

30.“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述。(2分)

31.根据选文内容,请概括“我的父亲”的形象特点。(2分)

32.联系课文,说说文中画线句的作用。(3分)

33.选文主要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分析。(3分)

答案:

30、一是注重赏识教育;二是注重培养孩子兴趣;三是纵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

31、性情随和,使父子之间的沟通既方便又畅通;关心我的学业,但从不强求,甚至有些“放纵”。

32、略

33、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如“我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这些细小之处都说明他们家,特别是作者的父亲对孩子的宽容,作风的随和,以及两代人亲密的关系。

第四篇:我们的亲情散文

今天,是女儿的生日,在这里我祝她生日快乐!女儿生在那个动荡的“红色岁月”里。

我在部队的时候,每周周六回来,才能看见她的小模样。后来转业到地方了,因为没有亲友帮忙,她妈妈那时在工厂里又当着一个生产小组长,积极得很,一般的每天都是早早地就由我骑着自行车送她们娘俩上班(女儿在厂子里的托儿所)。如果我出差,没法子,只能硬着头皮,红着脸,由我带着她(在“文革”时,机关工作“松”,我也不太自觉)。因此,她从小就跟着我跑东跑西,到张店(淄博)、潍坊、烟台......尽管那时物质匮乏,生活清苦,一个月每人只有半斤肉、半斤油、半斤蛋、几斤面粉、一点点大米,但我觉得日子过得还是其乐融融的。因为,在我和她妈妈与她之间有着浓浓的亲情。

她长大了,和我在一个单位工作,为避嫌,一直让她在班组干活儿,我又很忙,尽管还是住在同一屋檐下,但交流的时间却少了,除了平时的双休日我不能陪她们一起过,连每年的除夕,我和家人都很少能在一起看一个囫囵的春晚,往往都是快午夜了,我到节日期间坚持生产的各个工作点慰问回来,才能和她们娘儿两个一起包饺子......她出嫁了,离开了我们原来三个人的家,虽然还是工作在同一单位,但见面、说话沟通的时间就更少了,从我的这个角度看,亲情仿佛淡薄了。但女儿却没有,她总是不知甚么时候给我买一件时兴的衣服,或是买一条让人啧啧称道的围巾,让她的爸爸在单位的领导人中衣着上总是处于“前卫”的位置上......虽然她没有说一句话,却尽显她对老爸老妈的深情。她有了儿子了,我虽然也退下来了,但和她的妈妈一样,把大部分的亲情都转移到外孙的身上了,和她的距离反而显得远了......然而,毕竟还是血浓于水,但在我和她妈妈的心里她“第一”的位置,是永远无法撼动的。

今天是女儿的生日,她也快近“不惑”之年了,也是整天忙工作,连生日也抽不出空儿来,她对我和她妈妈讲,让我们好好歇歇,别总是“忙”,使我和她妈妈筹划了好长时间的给她过生日的打算也落了空。

人,就是这样,为亲人、为家庭、为生存,也为了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目标,一辈辈地忙忙碌碌,尽管是碌碌无为,但也不感到羞耻,仍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今天是女儿的生日,她老爸老妈祝她生日快乐!

在女儿生日写个她的诗:

我的耳中,仿佛还响着你在襁褓里的“呵呵”欢笑,

我的眼前,好像还闪着你在学步时的“手舞足蹈”......你在灯下看书、朗读、写字,你在课余跳绳、猜谜、嬉闹,

你在家里帮助妈妈做家务,你在单位尽心尽力地操劳......

你长大了,把家庭和事业两副担子都在肩上挑,

尽管吃力,我看见你从未把“退缩”挂在你的眉梢;

孩子,你尽管放心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我们,会在你的身后尽全力去给你撑腰!

第五篇:让我们更加团结亲情散文

亲爱的兄长:见信好!感谢您对《父亲》一文的及时回复。

在您的回复中,有几个问题尚需要我们进一步沟通和商榷。

我想我们是要做大事情的,我们的团结不要被小事影响了。我们大事情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我们这一代,要将家谱认真传承好。

这几年,弟受父命,对完善家谱做得还不够好。上海的远房亲戚至今没能联系上。在家谱中,每一位公公得有一篇简介。大伯父的是德华兄做的,二伯父的还没有(当时我向您要那时的悼文,您一直没回我。可能已没了吧,我又不好意思再提这事),我父的是我写的,内容如下:

庆富字光新,生于民国十四年八月二十二酉时。即:乙丑年丙戌月丙寅日丁酉时,宁波砌街李氏第二十二世,翊镛之三子,德先公之十三世孙,楝塘公之十六世孙。光新性节俭而好学,进取心高,荣誉感强。光新自学高中课程,先后考取五所著名大学,获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光新平素敝帚自珍,所用物品,如一台灯,年满三十余载,比比皆是。光新始终吃苦耐劳,常爱自力更生,不图享受,总是谢绝子女们,尤其是兄长们的帮助。光新常告诫子女:“别人的金山银山弗看见,自己的一针一线不浪费!”。光新德配丁凤英,生一女一男。儿为定孝(字一龙),孙为亨永甲。光新夫妇备寿穴于无锡青龙山,龙泉园。

在家谱中,大概每个人也只能有这么几个信息。其实,好多公公也仅只有一个姓名等而已。想穿了,什么都是空的。正如您所说,什么全是偶然的。

然而,家谱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既然如此,那我们还得认真一下吧。

上述家父生平这几行字,显然在追悼会上是很不够的吧。这,我没什么经验,要不我索性让其他人去搞,或我姐姐去准备吧……

在一个人的历史功过方面,我们要向汉代史司迁学习。我们要尽量客观、公正地写。我是根据我父母经常所说的事实,真实地书写的。

据我们所知,您的一些记忆仍有些模糊。有些认识我们尚需要进一步沟通和商榷。如:“得罪了当时的单位领导”一句。其实,那是后来矛盾激化了的事。家父前女友家与她老公家候家,是无锡当地大家族。1957年反右开始后,当时流行什么“小字报”、“大字报”。于是,他们开始在家父厂里贴家父的“小字报”。家父从未见过这种做法,他气不过,也去贴“小字报”进行反驳。结果,正中他们下怀,于是,事情越闹越大而不可收拾。最后,领导为帮家父避风芒,就叫他下车间一阵子,可是家父就是不从。当然,吵架哪会有什么好话?在一大堆吵架话中,您的“得罪了当时的单位领导”,也是在这情理之中的。唉……

试想:如果在法制健全的今天,那么也不会有这样的事吧。

如果悼文都要全写详细,也得要几十万字不可,那么这个追悼会要开一整天也不够的了。

记错了,这不怪您,因为您不是当事人。我们兄弟需要及时沟通,以便及时消除不必要的误会,这大概也可能是祖宗安排的吧。我们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哦。

关于,指控家母闹离婚一事,弟以前曾听人说过,也听家母反驳过。按情理,新中国妇女有这权利,现在也这样。您搞法律的,现在女性离婚率很高的,刚结婚就离婚也有的是,离婚在任何时候都可发生。现在有些八九十岁的人,为了小事,为了房子等,正在离婚的也不在少数呀。这是谁也拦不住的。

假设我为局外人,用现代理念分析这桩婚事,客观公正而论,这婚还真应该离!哈哈。是呀,一个大男人已经结婚了,怎么还可以再去纠缠着前女友呢?就是现在有这事,老婆要求立即离婚也很正常!况且后来又去了大西北。

“事实胜于雄辩”。然而,从小到现在,我还真没见到过家父母去办什么离婚。尽管有时为了让家父多上交些生活费等,家母吵吵闹闹的是有的。假如真要离,早离了。不离,是李家祖上或爷爷积了大德。家母在1952年毕业于中华会计学校,一毕业就入税务局任审计工作。后来升职称时,就是以大专学历论的哦。您还记得家母的长相吧,还过得去吧。当年无锡玉祁周家岭一枝名花就是我家母哦!什么渡江的老区长、局长、科长等等,都上门提过亲的哎。可惜,他们都不在我家母眼里哦。我舅舅都出面做过几次媒,其中有一个,如果同意,那么家母早到省里去了。家父长相当时也很优秀的哦,所以家母见了家父一眼后,就立即上了当!也许,这一切,说不定正是亲爱的爷爷和奶奶在冥冥之中的安排呢!

那前女友,从小骄生惯养,养尊处优。家父曾为她又找了一份好简单的“敲公章”工作,她都一直没法将它做好,没能坚持下去。假如结了婚,她又怎能经受得住上山下乡运动,怎能经受得住天天劳动的考验?那是真干活,是“下放户”!

“下放户”跟当时的“知识青年”是不同的。大多数“知青”是可以混的,并且他们赖皮也照样可以有饭吃。而我们“下放户”如果混的话,则是没有饭吃的,我们是要跟贫下中农一模一样生活与劳动的。那时家父又外出搞什么奋斗,我们还小,好在家母是农民出身,一人一肩挑,样样在行!并且样样以江南农业技术引领当地落后农活!尽管下去刚开始有一阵子在公社、县抓了好多经济案子,但是,老鼠抓干净了以后还得回去务农。这一下放劳动就是八年。

目前,家父又卧床三年,家母也已是风烛残年,浑身是病。然而,家母仍忍痛坚持天天为家父把屎把尿,端茶送饭,洗衣擦身。回顾几十年来的一幕幕,当年,怪不得我们亲爱的爷爷和奶奶在冥冥之中选择了家母。

现在的我们应该到了挖掘他们闪光点的时候了!难道,我们能忍心亲人要走了,还因偏见或恩怨不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吗?

关于我姐姐在上海一事,我总觉得您似乎很得意。08年的送谱之旅,我们已表示了感谢。可是,几十年来,您老是将这件事情放在嘴边。也许,当时您可能很小,对这件事感觉比较深。但,那是小时的认知,现在可以提高一下认识了。李家出了这么一事,据您称,家母已要离婚了,就算离婚了,当时是不提人权的,现在提人权了,这小孩是孤儿了吧。其实,这所谓“糕饼券”,人们心中全明白是什么的。假如您说是“粮票”、粮食还好听光荣一点。亲爱的兄长,我突然发现,您的认知处于被动紧张中。不好紧张的,我们要客观公正地反省大家闪光点的。当时,你们人多,也不容易,也很困难。我们感谢你们的呀。但您想一想,我姐姐大多是在大姨妈家度过的呀。大姨妈家也一样每月送同量的券给你们,让我姐姐在您家过。这,请您客观公正地想一下。您的认知好象需要提升,我不便多说。

关于“1964年,宁波宝兴巷老房财产变卖所得(大约400元),基本上都给了你父亲。当时大伯还没有联系上……”一事,弟也谈些个人看法。

当时,有人可以联系大伯?如果大伯在内地的话,还可以这样说说。这里的整个记忆是有问题的。您也许很忙,您不应该忘记1978年我曾去参加您婚礼的啦。当时,我还去了你上海石库门闹新房的呢,下楼时,您和嫂嫂还送了我们的哦。三十年后,2008年十月,我再一次去上海看您时,您说您不记得了,我好伤心的。所以,您最好不要相信您的记忆啦,您连我是否去参加您婚礼都记不清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上述大约400元这些,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您电邮中说的。为了这事,我刚刚特地去了趟父母家,好在他们全很清醒。他们说了,没有这回事!当年,有人曾跟家父谈起分家的事情,就以当时几百元分家结束,家父表示坚决反对。我们下乡时,又有人准备这样做,家父仍然坚决反对。当时家父表示,一定要坚决等到大伯父回来。在苏北时,您家寄过二次钱,第一次二十元,第二次也是二十元。第二次的二十元是退了回去的。关于第一次的二十元,没退,但于1973年,家母去上海时,化了约二十五元的见面礼作为回礼回给你家了。这很清楚的。

家父历来注意不收兄弟钱财的。1990年,大伯父回来时所给的一万美元,家父都坚决不拿一分。我母亲、我姐姐、我,都是这个个性!好在家父母都还活着,若走了后,我们是讲不清了。您是共产党人,我们好象怎还活在明朝清朝呢。人虽穷了些,志还不短!

开玩笑别过头。也许我在“父亲”一文中,引您不快了。可,那是准备烧纸钱时用的,是给祖宗交代用的。如有不公正、不客观,是可以改的。大伯父的一文,我已当辛哥面烧去。奶奶一文还没烧,就等您画龙点睛之笔了。您不已画好了吗?

还有一事,也可证明您记忆有些问题,所以您最好要冷静冷静。

家父历来是不拿别人的东西的,但他自己的东西却不愿意丢失掉的。这是他在钱庄时,奶奶反复教导而终身坚守的性格。家父在钱庄撤并时,有一破算盘带了回来,一直放在奶奶处。他的算盘技艺是超一流的,那时还没有计算机,就是几十年的锅炉设计改造工作,家父也一直全用算盘计算的。他与他钱庄的木算盘,是形影不离的。自己的东西怎不认得呢?可是,前几年,您偏说是您的。是的,您小时候,可能就是一直看着它长大的,所以认为那把破算盘是您的了。弟一直私下觉得,您的认知有待重新认识的。

事实上,现在早就不用算盘了,那是家父的文物记忆。老人嘛,算盘就算是您的,给他不就得了。我母亲几十年了,从不与家父争夺他的东西。家父很爱您,他相信他哥哥,不相信我们。家父直到去年还常说:我把东西全送给“老虎”。2008年我去上海送家谱时,家父特地关照我要去为二伯父上坟,您怎好推脱呀。二伯父也很喜欢我的呀。不会,您也不记得1997年我去为二伯父送行过的吧。另外,二伯父病危时,家父呈上的苹果被扔出来是怎回事?您是在场的吧,能解释一下吗……

我们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哦。我们兄弟的确需要多多沟通,以便及时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所以,所有误会解决了,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开创未来。以前的事,都是在没家谱时发生的,现在有了家谱,在砌街李祖宗理念面前,我们是一家人。

感谢您的及时回复。其实,家内之事,最好能装糊涂。毕竟血浓于水,手心手背都是肉,五个手指伸出来还有长短的。团结才是最重要的。

愿我们能尽早消除误解,更加团结在一起。

祝一切好!

弟小龙

上一篇:全面强化主体责任下一篇:清收不良贷款行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