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注重发展效益

2024-04-28

更加注重发展效益(精选6篇)

篇1:更加注重发展效益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的总遵循。新区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改革创新、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当好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排头兵。

争当转型升级的“领头雁”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但保持中高速增长绝非易事。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速度回调是一个总体概念和平均概念,只要是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速度,能快的就可以快。国家级新区有能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更大作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极,为保持中高速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从战略上看,新区自设立起就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位置,肩负着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探索的重大使命。从区位上看,新区大都位于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从结构上看,新区处于本地区人口相对集中、产业基础比较完备、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区域,既是产业集聚区,又包括居住休闲、城市功能、生态景观等区域。从实践上看,新区发展势头强劲、转型升级步伐领先,在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发展、转型发展上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可以说,新区得“天时”“地利”“人和”,完全有理由、有责任、有条件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领头雁”。福建省福州新区作为承担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综合平台,要努力在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率先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当前,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同其他地区一样会有起伏,但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发展的导向不能变。要发挥“三驾马车”协同拉动作用,适应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发展重心和着力点放在扩大有效投资上,解决好“投什么、怎么投、谁来投”的问题,培育新的投资热点和增长点,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中的关键作用;突出项目带动,持续引进和组织实施一批具有支撑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大项目,以增量带存量,努力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

率先突破更为紧迫的产业转型。有的地区之所以陷入经济低迷、增长乏力的困境,原因就在于对产业转型缺乏前瞻谋划,忧患意识不强。新区要在转型升级上先行一步,积极探寻转型升级新路径,“转”出新区未来发展的强大竞争力。坚持做优存量、做大增量,依据“产业链全景图”,有针对性地“造链”“补链”“强链”,既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大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改造力度,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又立足新区功能定位和产业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率先完成更加强劲的动力转换。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的增长引擎作用更加凸显。新区要保持快速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要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加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

争当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新区相较于老城区的优势在于改革动力更足、创新活力更强,应充分用好国家赋予的试验功能,在城乡统筹、行政管理、产业发展、土地制度、投融资体制、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方面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让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让政府的服务和监管职能履行得更加到位。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既是设立新区的重要目的,也是新区必须具备的鲜明特质,更是新区长期保持蓬勃生机的关键所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区要牢牢把握“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勇于探索、创造经验,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新思维认识新常态,以新探索适应新常态,以新经验引领新常态。福州新区是引领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既要坚持“拿来主义”,复制推广其他国家级新区的成熟经验;又要立足自身禀赋,打造自己的特色。

在开发建设模式上探索创新。在加快建设、转型升级中,如何使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大量社会资本,保证新区发展有充足的资金,成为新区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福州新区以投资集团和专业公司为平台,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新区开发建设。结合新区项目不同特点,采用营利项目与非营利项目捆绑、城市资源与城市改造捆绑的形式,逐步推广以各类基金直接投资为主的债权性投融资模式。

在转变政府职能上探索创新。只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解决好政府越位、缺位、错位问题,让市场自主发力,给市场让出空间,才能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福州新区要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非禁即入”的负面清单模式,完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在扩大开放合作上探索创新。坚持扩大开放,能够为新区建设树立参照目标、倒逼改革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引来要素资源。福州新区具有“四区叠加”优势,要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枢纽城市;着眼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特色优势,促进更多投资贸易便利政策向新区范围辐射延伸;借助毗邻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地缘优势,积极推进岛区联动、协同发展。围绕“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要求,深入实施闽都人才集聚工程,加快中国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建设,创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为新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争当宜居宜业的示范区

传统低层次的造城运动已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城市建设新趋势。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更注重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内涵,通过城市的规模效应和放大效应,增加人们实现就业、获得服务、拥有更好生活的机会。

新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园区,也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建成区,而是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市区、新城区。新区大多在城市周边规划建设,拥有较好发展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在促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发展上先行先试,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影响力的宜居宜业示范区,为全国城市发展积累新经验、提供新样板。在推进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要求,秉持产城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推动产业布局、生活居住、公共服务、生态文明等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一体发展。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福州新区围绕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坚持把融合发展、一体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建设魅力新区、绿色新区、幸福新区。

在推动协调发展上有新突破。实现协调发展,既是新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能拓展新区发展的平台空间。福州新区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建设布局,在强化新区与老城区交通互联、人口互通、资源互享,疏解老城区人口、交通等压力的同时,推动各类优质资源向新区延伸,以适度超前的标准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着眼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在完善社会治理上有新加强。新区产业不断发展、人口大量进入、功能日益完备,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福州新区着眼提高现代城市治理能力,坚持法治思维和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确保新区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和谐稳定。

在凸显生态特色上有新亮点。新区不仅要有经济新亮点、产业新形态,而且要有生态新形象、城市新风貌。福州新区抓住国家支持福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有利契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既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类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区;又严格实施生态功能区划,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守护青山绿水、清新空气,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绿色福利”。

篇2:更加注重发展效益

□ 熊丙奇

近日,一名在美国教书的教师谈到美国的教师节,他说,美国教师节的庆祝规模远远不如中国,既没有媒体的大篇幅报道,也没有官方组织的各种表彰活动。尽管每年全美都会评出全国“年度教师”,但是影响也仅限于行业内,很难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究其原因,他认为是美国大环境中缺乏像在中国那种对教师的尊重之情。

不得不说,这名教师只看到了表面,他把各种宣传、表彰活动,简单地等同于尊师重教。通过表彰、宣传活动来体现尊师重教,其实是一种表演,而非实质上的尊师重教。

教师节,不在于有无庆祝表彰活动,而在于是否真正保障教师的待遇、尊重教师的权利、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尊师重教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喜欢搞形式主义。所谓的教师节庆祝活动,主角并不是教师,而变成了借庆祝活动“展示”领导对教师的重视。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却不保障教育投入,拖欠教师工资,甚至越权干涉教师教学的基本权利。这样劳民伤财的庆祝活动还不如不要,把庆祝活动的经费拿来给教师办实事,或许才是真正的尊师重教。

另一方面,在教师节前后,家校关系也偏离了尊师重教的轨道。教师节家长送不送礼,已陷入一种困境。一些家长给教师送礼,并不是表达对教师的尊重,而是想获得功利的回报——对自己的孩子好一些。这其实根本不是对教师的尊重,而是对教师职业的侮辱。少数类似的事件对教师的整体形象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庆祝教师节已经逐渐减少了以往大规模的表彰、颁奖活动,今年的教师节,虽然没有盛大的庆祝活动,但尊师重教却更实在:李克强总理指出,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必须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尤其是对那些在贫困地区、偏僻乡村坚守教育岗位的教师们,应当给予更多关照和更多尊重„„

据说,美国教师节庆祝氛围不浓的真正原因之一,是美国人认为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与其他工作一样为社会提供服务,对教师的感谢和对消防队员的感谢没有什么两样,美国人没有将教师放在一个高高在上被尊重的位置。

这样的教师定位我非常赞同。教师就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应从教师的职业属性出发,通过保障教师职业待遇、权利,来确立教师的社会地位。离开了教师的职业属性,再怎么宣传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都很难真正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篇3:更加注重保障绩效的提升

医疗保障事业迅猛发展。截至目前, 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总参保人数达到12.8亿人, 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 比2008年增加了1.54亿人。近800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 我国已经从制度上实现了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新医改”以来, 各级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大幅增加。中央确定三年总投入8500亿元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 财政对城乡居民的医保补贴已从初始时的人均40元, 提高到200元, 增长了整整5倍。据国务院医改办中期评估报告称, 三年来, 全国财政投向医改的资金将达1.13万亿元, 比预计超出约2800亿元。其中, 中央财政新增投入将达3659亿, 在坚持保基本的原则下, 在保住院大病的基础上, 不少地方开展了门诊统筹, 将一些治疗费用大的慢性病、多发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放化疗、肾透析等) 纳入统筹基金支付的范围。患者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不断提高, 城镇职工医保提高到75%, 城镇居民医保从40%左右提高到60%~70%, 新农合从50%提高到60%~70%。最高支付限额 (俗称“封顶线”) , 职工医保由原来的4倍工资总额, 提高到6倍, 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分别提高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 有的甚至提高到8倍。据统计, 2010年, 医保基金为参保住院患者次均支付费用达5648元, 较上年增加516元, 增幅达10%。

当前, 新医改方案确定的三年了。但凡政策举措、改革项目的成败优劣, 不是看决策者的初衷, 不是看推进过程是否轰轰烈烈, 而是要看实施的效果, 这就需要进行评估。评估需要有一个标准, 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败得失的评估同样需要一个标准。我认为, 对民众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的实际效果 (即“保障绩效”) , 则是评估医改的金标准 (或第一标准) 。所谓保障绩效, 就是指保障的实际效果, 就是指医疗保障基金的使用效率, 就是指参保患者得到了合理有效的治疗, 获得了性价比较高的医疗保障服务。国务院一位前领导说得更通俗直白, 就是要让老百姓花相对较少的钱获得相对较好的医疗服务。因此, 把提高医疗保障绩效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更加注重医疗保障绩效的提升, 应该成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永恒主题, 其核心要旨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 合理控制总费用, 让医保增加的投入真正让老百姓医疗费用负担得以减轻, 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然而, 目前的情形不容乐观。由于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 (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 的严重滞后或不配套、不协调, 特别是“四分开”仍然停留在方案上或者“明分暗不分”、“外分内不分”的胶着状态, “两过” (即过度检查治疗、费用过快增长) 现象依然存在, 在某些方面、某些环节甚至变本加厉, 广大城乡居民特别是部分退休人员依然感到医疗负担沉重。尽管医保覆盖面扩大到全体国民, 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 医保基金规模迅速扩大, 报销水平不断提高, 但都未能消除旧体制的弊端。医保基金被巨大的“沙漏”不断漏掉, “漏速”和“漏量”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 保障绩效被大打折扣, 群众多有抱怨。民间有顺口溜说:“全民医保风光时尚, 财政投入扶摇直上。居民参保东张西望, 经办系统又苦又忙。医疗费用不断上涨, 医保基金空空荡荡。”

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在本质上是要保障因疾病、特别是那些灾难性疾病给部分社会成员造成的大额费用风险。既要让他们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 又要降低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因此, 评判这项制度安排是否合理、财政投入是否“给力”, 政策措施是否得当, 以及基金使用效率的高低, 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看保障绩效。“新医改”三年以来, 确有许多钱是“打水漂”了, 是花了冤枉钱, 医疗保障绩效不高的现状必须正视, 必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从理论上讲, 保障绩效的提升, 有赖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同向、协调推进, 有赖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通力合作, 任何一方“单兵突进、单打独斗”, 其作用都是有限的。从当前医改形势上讲, 提升医疗保障绩效, 又不能坐等“三医”都改到位了再来研究这个问题。必须抓住关键点, 找准着力点。

——整合制度安排, 实现城乡统筹。这是实现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 提高保障绩效的首选之策。一般来说, 一项社会政策的公平和效率目标往往难以统一, 但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既能解决公平问题, 又能解决效率问题。城乡制度分设、管理分割、资源分散的严重弊端和造成的浪费损失早已凸显, 早为人知。当前, 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条件已经具备, 一些省市已经先行探索, 效果很好并积累了经验。《社会保险法》把新农合定义为基本医疗保险范畴, 并明确“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中央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中也提出要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制, 实现统一管理。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 尽快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并轨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是完善和优化医疗保险制度的应有之义, 更是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所在。至于与职工医保并轨, 实现一元化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 还需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牢牢抓住支付制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医疗保险引入第三方付费制度, 既反映了这项制度的特殊规律, 又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这既是“难题”所在, 也是“关键”所在。因为支付制度关乎全局, 关系医保制度的成败, 这一点需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现在许多人对支付制度的认识很不深刻, 很不到位, 有的仅仅把它简单化为一个付费方式或结算办法。支付制度首先要明确支付原则、支付范围、支付标准等, 这是“道”, 付费方式和结算办法是具体的支付手段, 是“术”。“道”是管总方向的, “术”是管具体执行的。打个比方, “道”是方向盘, “术”就是油门和刹车。油门和刹车再好, 方向盘把得不对, 只能是适得其反, 正所谓“道昌而术济”。我一直强调,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是总闸门、总抓手、牛鼻子、总杠杆。所谓“总闸门”, 是指支付制度直接控制医保基金的流量、流向和流速;“总抓手”, 是指支付制度是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实施监督制约最直接、最管用的手段, 没有支付制度, “三个目录”无法执行, 定点协议也无从谈起;“牛鼻子”, 是指支付制度能够起到规范和引导医疗服务行为, 助推医改的关键性作用;“总杠杆”, 是指运用支付制度来“撬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和经验) , 发挥其引导、调整和优化医药卫生资源合理分配的作用。支付制度改革“失手”或抓得不力, 就会导致全盘皆误, 不管其他改革多“热闹”、动静多大, 都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 什么绩效都谈不上了。

——适当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是必然趋势, 也是把“双刃剑”。统筹层次的提高, 是发挥“大数法则”的效能、提高医保公平性、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和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 也意味着参保人员就医范围的扩大和待遇支付水平的提高, 必然对基金的支出带来压力。因此, 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不是越高越好, 而是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药卫生体制状况和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相适应。我认为,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 实现地 (市) 级统筹是比较适宜的。地 (市) 级统筹之后, 县级经办管理机构的相关权限将被调整, 工作手段、管理方式和职责划分等将发生重大改变, 必然会带来阻力和矛盾。如果能够把这些阻力和矛盾协调好, 建立起统一保障范围、统一缴费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基金管理办法的地 (市) 级统筹 (而不是简单的调剂金制度) , 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全面推行医疗保险的省级统筹, 为时尚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制度模式和管理运行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差别, 在提高统筹层次方面切忌攀比, 搞“跨越式发展”。

——在保基本的架构内开展门诊统筹, 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推进门诊统筹, 首先要把“门诊统筹”的概念搞清楚。门诊统筹不是从“保大病”延伸到“保小病”, 其本质仍是保基本架构内的门诊统筹, 即把一些过去靠住院解决的病放在门诊层次来解决, 而不是放开式的“大撒把”。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 医疗保险保的不是参保人员具体的病, 而是因治病带来的费用负担 (即经济风险) 。所以说, 医疗保险本质是一个经济问题, 尽管它要涉及到医疗、临床医学、卫生经济学、药物经济学等问题, 但最终是个经济问题。开展门诊统筹要有正确的思路和明确的要求, 我曾概括为“1221”:“1”, 即“坚持一个前提”——“保基本”;第一个“2”, 即“搭建两个平台”——社区 (乡镇) 的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和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平台;第二个“2”, 即“建立两项制度”——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最后一个“1”, 即“把握一个条件”——开展门诊统筹不是无条件“敞开大门”, 更不是搞“全面统筹”甚至“免费门诊”, 而是有条件、有限制的门诊统筹。只有正确理解门诊统筹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 才能真正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 避免把医疗保险“泛福利化”、庸俗化和“人人有份”的平均主义。

——切实加强管理经办能力建设。经办能力是医保制度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 是提升保障绩效的组织保证。这些年, 医保经办能力虽有进步, 但人手少、经费短缺、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 成为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支付制度改革和谈判机制建立方面, 更需要有专业知识支撑, 不能一直停留在行政推动层面。加强经办能力建设, 关键是各级政府在加大投入, 在“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深化经办机构的改革, 走职业化、专业化、法人化的道路, 全面提升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进医保事业发展, 最终决定是人、人的素质, 无论是谈判、监管、服务, 还是完善机制、创新体制, 概莫能外。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使医疗保险的经办管理真正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 实现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和精确管理。

——对医疗保障绩效开展科学评估。回顾历史, 因决策或者执行等问题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教训不少, 但大都以“交学费”予以搪塞和自解。然而, 为什么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却总“交学费”而不“长本事”呢?一个重要的根源, 就是对一项政策举措或是一个改革项目的结果, 缺少一个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估, 使得我们许多决策者与执行者怀着“办好事”的良好动机, 常常是“自我感觉良好”。此次医改, 中央高度重视, 百姓满怀期待, 财政拿出上万亿资金予以支持, 但不能只投入不问效果, 决不能让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又打了水漂。因此, 对医改进行评估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 评估不应是决策部门或由决策部门组织一干人马进行, 而应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由一些具备专业资格的社会团体、研究机构、评估组织等独立自主开展。评估要坚持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坚持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意见;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坚持动态评估与全程评估相结合, 并要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只有这样, 评估结果才会是真实的、准确的, 才能对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新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有所裨益。

篇4:更加注重发展效益

中国外贸竞争力未被削弱

在金融危机导致外需萎缩的大背景下,由于各级政府和进出口企业认真应对,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一是月度进出口环比率先企稳,全年降幅低于全球。2009年3月我国进出口额月度环比就开始缓慢回升,7月以来月均进出口额已经稳定在2000亿美元以上。第一、二、三季度外贸下降幅度分别为24.9%、22.1%和16.7%,大大低于世贸组织公布的同期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贸易31%、33%和26%的降幅。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2.7亿美元,同比降幅缩小至13.9%,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下降16.0%。下降幅度预计将远低于全球。

二是优势商品出口比较抗跌,市场份额有所上升。危机以来我国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家具等在危机中仍受到捂紧钱包的各国消费者青睐,降幅一直比较小。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09年初下降较大,第二季度以来降幅显著缩小。全年机电产品出口7131.1亿美元,同比下降13.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69.1亿美元,下降9.3%,幅度均低于总体降幅。预计2009年我国外贸占全球比重将由上年8.6%提高到9.1%以上。

三是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促进了全球市场回稳。受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的支持,我国投资、消费持续增长,大宗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需求旺盛。2009年全年铁矿砂进口量62778万吨,同比增长41.6%;大豆进口量4255万吨,增长13.7%;原油进口量20379万吨,增长13.9%;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量2381万吨,增长34.5%;钢材进口量1763万吨,增长14.3%。大量进口既满足了国内之需,也对全球市场的回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均有了明显转机。危机初期,与国际产业链联系紧密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受到严重冲击,下降幅度较大。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外部需求状况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的订单逐步恢复。外商投资企业1至11月出口6005.7亿美元,同比下降18.0%;加工贸易2009年全年出口5869.8亿美元,下降13.1%。它们的降幅均已经低于同期全国出口降幅。

五是沿海外贸大省已经扭转颓势,进出口稳步回升。广东、江苏、山东等外贸大省金融危机初期进出口急剧下滑,降幅超过全国。2009年下半年以来形势明显好转,进出口降幅均已经低于全国。11月份以来,东部沿海十省市出口恢复了正增长。12月份,广东省出口399.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江苏、上海和浙江分别出口203.5亿、152.1亿和13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6%、23.8%和14.3%,增势均十分强劲。

六是除俄罗斯外,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均开始恢复。2009年年初中美、中日贸易下降幅度即开始缩窄,全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下降12.5%,自美国进口下降4.8%;对日本出口下降15.7%,自日本进口下降13.1%。中国欧盟贸易前三季度降幅较大,现已缩小至20%以下,全年对欧盟出口下降19.4%,自欧盟进口下降3.6%。中国东盟贸易近几个月明显趋好,全年对东盟出口下降7.0%,自东盟进口下降8.8%。在主要贸易伙伴中,澳大利亚、东盟和美国占我外贸比重略有上升,欧盟和俄罗斯的比重略有下降。

尽管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进出口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时最长、幅度最大的下降,但是中国外贸2009年的表现仍然好于全球贸易,占主要市场份额并没有减少,出口产业的竞争力也没有下降。从初步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有可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出口总额有可能超过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危机后全球贸易格局将调整

2010年世界经济将走上缓慢复苏之路,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金融危机将带来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调整。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将显著放慢。但是它没有改变全球化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1.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供给需求须再平衡

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已经开始缓慢复苏。美国超前消费受限,但消费模式不会有大的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经过调整将重现活力。

危机之后,广义的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可能出现突破性进步,带动全球新一轮技术升级和产业调整,跨国并购和产业整合也将出现新的高潮,从而创造出新的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世界经济将再次回到上升通道,但最近3至5年的增长率将会显著低于前7年。世界贸易量2010年将恢复增长,最近3至5年的增长率可能放缓至5%左右。

2.近中期美元或向下调整,核心地位犹存

金融危机之后,其他货币与美元的抗衡将继续。但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不会被动摇。其他国际货币短期内还不能替代美元。

美元近中期将呈下跌走势,但是暴跌的可能性不大。

3.危机促发新一轮技术进步和国际产业转移

尽管金融危机在一些国家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反全球化浪潮,然而上世纪后半叶逐步发展起来的现行国际分工基本格局依然会保持,产业链分工和部门内贸易将继续深化。

在金融危机引发的新一轮技术进步和全球产业调整中,要素配置主体除了以往的跨国公司外,还将包括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有实力的企业。除了“由高向低”外,有些产业或环节可能“双向”转移。生产及服务外包将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

未来5到10年,全球贸易中服务贸易的比重将由目前17.5%提高至20%左右。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将保持在67%至70%水平。

4.国际市场空间和大国关系将呈现新的消长

现在不再是一个中国,而是另有近20亿人口的新兴经济体都正在成为全球中低端工业品和服务供给者。他们既与我国形成日益激烈的竞争,又有着迅速增长的巨大的进口需求。新兴经济体之间加强合作和新的产业转移,必将创造新的可观的市场空间。

金融危机之后,G7正在被G20或G14代替,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将不断发展,中美两个大国合作的战略意义和影响力增强。全球经济重心将进一步东移,东亚区域合作步伐将加快。

未来5到10年,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将由目前33%上升至38%左右。东亚地区进出口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将由目前25%上升至接近30%,区内需求和贸易规模将显著扩大。

5.资源环境问题将带来新的约束、挑战和机遇

能源资源需求的刚性增长使我国成为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的最大承受者。从中长期看,国际碳排放约束会越来越强,碳排放价格将越来越高,传统工业化和出口扩张的环保成本将随之升高。

低碳经济既影响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为外贸带来新的机遇。中国可以从国际竞争关系变局中获得更多合作机会,从减排定价机制创新中获得可观的技术、资金支持,从迅速扩张的低碳产品市场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从稀有金属资源合理利用中获得更多贸易利益。

6.多边贸易体制和多哈回合谈判前景不容乐观

多边贸易体制在金融危机中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力促改善贸易融资环境,对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起了积极作用。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发展仍将倚重WTO代表的国际贸易规则和秩序。WTO需要适应全球经贸格局变化改善多边贸易治理结构。主要成员均希望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多边规则制定的博弈更加复杂,贸易议题分歧可能加大。

如果谈判各方,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愿意通过推进谈判为经济复苏注入更大活力,那么多哈回合谈判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各国保护主义势力强大,结束谈判前景不容乐观。

7.中国重要性和影响力增大,所受制约也更多

中国已经是“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外贸的优势和功能逐步变化。出口产业技术水平和集聚度显著提高,重化工业出口比重上升。然而原有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减弱,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影响增大。出现高学历人口就业难和低端就业人口短缺并存的情况。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成为促进世界经济止跌回升的主要利好因素,在国际政策协调中的平衡作用和影响力增大。

但是作为新崛起贸易大国,中国必须考虑国际市场容量和全球资源能源供求,必须与主要经济体就重大政策进行协调,必须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承担更多责任,必须遵守和学会利用国际游戏规则来游戏。

中国外贸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信用链条的断裂,深层背景则是全球化以来世界经济和贸易结构出现严重失衡,以及资源、环境可持续承载能力进一步下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仅仅是外需萎缩拖累国民经济增长,更根本的是对我国明显失衡的经济结构和外贸增长方式的冲击。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将表现在:

1.进出口将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增速将放慢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不够稳固,实体经济自身增长动力不足,全球供给与需求的再平衡需要一个过程,贸易环境在一段时期内仍不乐观。因此,预计2010年我国外贸将实现5%~10%的恢复性增长,之后3至5年年均增长速度将停留在10%~15%的区间,大大低于2002至2008年年均增长26%的水平。

2.顺差可能再次扩大,人民币仍面临升值压力

除了导致外贸顺差的中长期因素外,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出口产业自身调整和国家一年来出台的政策措施的成效将充分显现,可能推动出口出现较快恢复性增长。如果人民币继续盯住美元,将随着美元缓慢贬值而贬值。这可能刺激我国出口快于其他经济体恢复增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造成外贸顺差的再次扩大。顺差扩大可能诱发更多贸易摩擦,并给人民币带来更大的升值压力。

3.既有市场空间趋小,待开拓空间仍十分巨大

如果我国外贸停留在原有进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增长方式上,那么扩张的空间将日趋狭小,遭遇到的摩擦和限制将越来越大,增长必然大幅放慢。然而,如果转变增长方式,有效承接新的国际转移,加强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合作,加快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开拓新的市场,既使困难很多,潜在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

4.高能耗物耗出口遇阻,低碳贸易显现新商机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资源能源的供求关系将再度紧张,价格将呈上涨之势。国际减排行动将继续推进。这些都将成为我国外贸中长期发展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制约因素。但是如果政策对路,就像当年接受信息技术产品零关税有力促进了信息产业发展一样,我国出口产业也可以从巨大的低碳产品贸易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5.更易遭遇贸易摩擦,作为大国博弈能力增强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已经明显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打击目标。2009年1~9月,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近期美国对我输美轮胎产品、钢铁产品等采取了一系列惩罚性措施,涉案金额和手段均超出以往,并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示范效应。但是,我国在国际政策协调中迅速提升的影响力、巨大的进口增长空间、稳定的金融体系和充足的外汇储备等都增强了作为大国的博弈能力,有利于遏制保护主义。

总体上看,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外贸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影响外贸持续增长更多的是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应更加注重协调和可持续

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外贸经历了7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6%,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多。与此同时,结构不优化、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依旧突出,同时出现了贸易顺差急剧扩大、摩擦迅速增加、与宏观经济不协调、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吃紧等一系列新矛盾。进入2010年,随着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国家支持外贸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外贸恢复增长的前景可以期待。但是,危机之前结构不优化、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可能再次突出。

2009岁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中国对外经贸工作的总要求是“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其中,除了明确表示要保持外需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给了企业一个定心丸之外,也强调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和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等等。因此,新一年里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争取外贸重新回到正常增长轨道,而且必须因应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变化,努力解决影响外贸发展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

新形势下外贸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应当放在以下方面:

首先,统筹国内外市场,保持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应当由主要关注出口转变为统筹进出口,兼顾内外需,以扩大进口为出口创造更大的扩张空间。

——国家支持外贸发展的各项政策应当基本稳定,加快建立稳定、合理、科学的出口退税制度;

——除了一些战略性产业外,不再搞进口替代或全面保护;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必须坚持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地浮动。人民币小幅渐进调整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缓解失衡压力,比一次性大幅升值好。

第二,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和附加价值。应当由以增长速度为中心转变为以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延伸产业链,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附加价值作为出口促进工作重点。

——改革对商务系统和外贸企业的考核评价标准,把出口产品平均卖价、增值比率、质量和安全投诉率等作为重要指标;

——出口鼓励的重点应放在中高附加值工业品和农产品、节能环保产品、大型成套设备、服务外包等领域,进口鼓励重点应放在高新技术及设备、资源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

——对有利于进出口结构优化的投资项目继续给以支持和激励。

第三,坚持可持续方针,促进外贸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应当更加重视外贸发展与资源、能源及环境承载力的协调,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道路。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制定低碳贸易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鼓励引进、吸收节能减排技术,大力支持节能减排产品出口;

——在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国际政策协调中采取务实合作的立场,加快开放低碳投资和产品市场,鼓励低碳产业投资和贸易。

第四,完善开放型经济机制,培育更具活力的经营主体。应当更加重视建立完善开放型经济机制,培育和增强进出口经营主体的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改革完善外贸行政管理体制、调控体系和促进制度;

——加强市场秩序维护,创造更有利于企业优胜劣汰的经营环境,大力支持各类国际贸易中心、商品市场和展会等贸易平台建设;

——打破内外资、内外贸企业界线,鼓励、促进民营进出口企业健康成长。

第五,推进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应当更加重视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尤其是要大力开拓增长较快、潜力巨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

——妥善解决我国与几大传统贸易伙伴的摩擦,稳定相互间贸易环境和我国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在落实和扩展中国-东盟自贸区成果的基础上,探寻与更多的发展中大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积极、稳妥推进区域货币合作;

——通过扩大优买和优卖信贷规模、支持更多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合作、加强和改进援外工作、建立面向新兴市场的“共同发展基金”等多种形式促进发展中国家购买能力的提高。

第六,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促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应当更加坚定地奉行互利共赢原则,树立负责任、讲诚信贸易大国形象,促进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中美在解决双边和全球经贸问题上开展更务实、深入合作;

——大力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

——身体力行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动为贸易伙伴提供更大的贸易与投资发展空间;

——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达成更加平衡的成果,改革并加强多边贸易体制。

篇5: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顺应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将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必然选择。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自觉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着力解决执政为民意识淡薄、对民生问题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疾苦关注不够、对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不够的问题,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增进人民的福祉,更好地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以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生机勃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全球100位左右,仍有4000万农村贫困人口、70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注重社会发展。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投资、出口与消费之间的不平衡日益突出,部分产能过剩和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十分突出。投资是派生需求,消费才是最终需求,而要发挥消费的作用,就要重视民生问题。没有民生的改善,国内消费需求很难持续扩大。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因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居民收入,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会更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要按照五中全会精神,更加注重社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着力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效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更加重视教育公平,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努力健全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把保障性住房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有效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各类棚户区家庭的住房困难。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险的各项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篇6:更加注重发展效益

提升人大工作实效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大工作具有更高的使命,如何让人大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调查研究、跟踪问效,发挥代表作用上下功夫。

一、更加注重代表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代表工作。代表是人大的宝贵资源也是人大的生力军,如果进一步调动代表、委员的积极性,对于提升人大工作质效有着积极作用。重点是四抓:抓平台,保持代表小组活动的经常性、连续性、广泛性,让其履职有平台;抓培训,提高代表素质和水平,拓展知情知政渠道,让其履职有能力;抓管理,不能放任自流,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评选优秀代表,大力宣传典型,让其履职有动力;抓办理,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保证代表的建议顶用、说话管用,让其履职有信心。

二、更加注重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一切职权的基础,也是每一位人大工作者应有的“看家本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无论是审议发言、工作评议还是专题询问、代表约见,都需要有充分的调研作为支撑,才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一要有合适的选题。重点的调研课题不能过多,不能贪大求全。要重点围绕政府主抓的,人民群众关注的,并且切入点不能太大,能够予以解决的。

同时调研不能走过场,不能走程序。着力提高调研质量,每一份调研报告,都要做到掌握情况充分详实,研究思考深入透彻,指出问题直中要害,提出建议切实可行,要多提建设性意见,针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限于阅历、水平可以邀请专家、委员协助,甚至可以提交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共同探讨。

三、更加注重跟踪问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是视察、调研监督的根本。各有关部门的规定动作是否到位,调研报告、审议意见、视察通报、决议决定、会议纪要是否落实到位,有多少转化为政府的决策,都需要人大跟踪落实,抓落实关键在看一府一委两院是否有具体的措施,对重点工作、时间跨度比较长的,可以每年跟踪监督,对当年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年底建议听取落实情况汇报。

上一篇:祝宝贝六一儿童节朋友圈下一篇:英语作文春节5年级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