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的春天更加烂漫

2022-09-12

道德建设, 对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如同布帛粟黍一样, 是片刻也不可缺少的, 一个文明的、理性的国家, 是世界的福祉。我国的道德教育,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但是, 当今中国的公民道德水准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穿着睡衣挤公交车的大有人在;造假售假者多如牛毛;张口脏话, 随地吐痰, 随地小便……这也是中国德育面临的尴尬局面。一个自古以文明礼仪之邦著称的国家, 公民的道德素质却远不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我们于是就疾呼, 德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是, 那些人何尝不是从娃娃过来的, 何尝没有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为何学校的德育会变得如此脆弱, 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该如何走出学校德育的困境?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1 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

1.1 在德育内容和目标上, 存在着“重大节、轻小德”倾向

我们的德育从小抓起, 一直十分受重视, 但没有很好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我们不但在小学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 在大学还讲这一套, 而恰恰忽略了日常行为教育, 忽略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面对他人, 面对社会的教育, 忘记了高尚品德的形成, 是以最基本的养成教育为基础。长期的“高空作业”, 导致我们偏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本身的人文和人格修养的营建却显得声弱力薄, 最起码的生活道德规范和文明习惯的匮乏, 使我们的部分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1.2 德育教学手段方法单一, 以灌输、说教为主, 缺乏德育实践

长期以来,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一直采用灌输法, 即把一些具体的, 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美德灌输给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德育就要变得很脆弱, 很多学生在老师面前是“乖乖儿”, 而回到家里, 却成了“小皇帝”, 走上社会后往往就成了“问题儿”在现代社会中, 道德现象呈现开放性、民主性和多样性特征, 这种离开学生主动参与的德育灌输, 必将陷入困境: (1) 被动接受教育, 德育工作过于简单, 教师告诉学生多少, 学生接受多少, 一旦离开教师, 学生就丧失辨别能力, 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离开教师等于离开了监督力, 缺乏自制力; (3) 学生在情感上对德育内容缺乏共鸣, 老师讲老师的, 我做我的, 以至这这出现了我们经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 “今天说了明天又忘记了”的现象。

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法, 缺乏德育实践, 德育实践是培养学生辨别是非, 提高道德能力的摇篮,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说, “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 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 生活是酸甜苦辣都有, 只有通过体验自味人生, 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 从而扩展和丰富个性的精神世界”。她主张“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 可见社会实践是一切学习和教育的源泉, 而当今的学校德育最缺乏的就是这一点, 只是告诉学生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不重视教会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想象, 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 一旦受到社会不良习俗的冲击, 我们的学校德育还留有多少痕迹呢?

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德育方式如沦于传统的模式, 那么必将托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 解决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解决德育工作的困境, 本人认为, 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2 丰富德育内容, 使之其有层次性和操作性

(1) 抓实养成教育, 我们学校紧扣“小”、“严”、“细”, 抓实学生的养成教育, “小”即从小处着眼, 小处抓起, 诸如随地吐痰, 扔一片废纸也不放过;“严”, 即每项制度, 每个要求提出后, 严格执行, 一抓到底, 不形成习惯, 不罢休, 我校在校门口制定了爱护公物“八不”公约:爱护墙壁, 不摸不沾;爱护栏杆, 不跨不翻;爱护桌椅, 不刻不染;爱护花园, 不攀不爬。人人会背会讲, 时时提醒, 强化训练, 并一周进行一次评比,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细”即明确要求和细致指导相结合。

(2) 抓好自我教育,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自学、自治、自立的管理能力, 我们创设各种条件, 开展各种广泛的自我教育活动, 如班级实行“轮流小班主任”、“值周班长”制, 设“纪律、卫生监督员”、“图书管理员”“板报设计员”等, 小学生从小学管理, 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断增强, 为了让小学生精神世界更美好, 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领巾读书报”活动, 组织了《我的一家》、《争当环保小卫士》、《我是自豪的中国人》的主题队会。

3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学校德育

3.1 让学生主动参与, 亲身体验

学生主动参与, 亲身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 在德育工作中, 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学会关注道德现象,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然后去调查、分析、理解和剖析, 最后获得道德评价, 有许多的研究性课题如《我的座右铭》、《最美的孩子什么样》、《垃圾的回收与再利用》等, 不论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 还是制成问卷在同学中进行调查, 还是以生动活泼的主题队会、文娱节目来汇报, 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而这些课题小组成员进行研究与分析的过程, 就是德育主体进行自我道德、情感教育活动的最佳过程。实践证明, 重视“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主动参与, 亲身体验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达到了预期的德育目标。

3.2 换位体验, 感悟导行

我们教师不要处处以说教者的身份出现, 要学会做聆听者, 最佳的效果就是让学生告诉你, 如针对现在的中小学生缺乏同情心, 对残疾人关爱的不够。我采取了“换位体验法”, 即让课题组成员利用双休日时间体验一天的“残疾人”生活, 有选择育人的, 用布蒙住眼睛, 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有小组选择用单手做事的, 如用左手洗脸、吃饭, 整人里书包等, 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 再让小组其他成员收集我们身边那么“身残志不残”的人物故事, 最后以主题队会的形式, 让学生告诉你“残疾人”更需要我们伸出关爱之手。

4 拓宽途径, 建立开放型德育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变革的社会, 各种文化信息纷繁复杂、瞬息万变, 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飞速发展, 积极采取各种现代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5 结语

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校、家庭、社会应积极配合, 群策群力, 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用的同时, 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并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由此学校德育为中心的“小德育”模式, 向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模式转变。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校德育工作模式的现状及困境、困难的探讨, 提出了学校德育的基本对策:丰富德育内容, 使之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学校德育;拓宽途径, 建立开放型德育模式。

关键词:研究性,德育实践,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石呈, 等.学校德育最优化整合的实践与理论.

[3] 吴立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改革探索.

上一篇:计算机教学中虚拟技术的应用策略下一篇:探讨生态思维影响下的建筑观和规划设计

本站热搜